论述当代革命历史小说对史诗性的追求

如题,论述当代革命历史小说对史诗性的追求
最新跟帖
paultin

paultin

当代中国长篇小说领域存在一种史诗性追求倾向。

“史诗”不仅是很多作家写作长篇的自觉追求,也是评论家衡量一部长篇艺术水准高下的标尺。

这已衍化成一种史诗情结。

五六十年代出现了史诗繁盛的景况,到了八九十年代,这种态势有所弱化,但仍有绵延的存在。

这种“史诗”是从特定的文学史和文学体裁概念演化成的一种审美范畴。

它的品格有:反映和表现一个民族、时代的普遍精神和历史演进的内在规律,全面深入而又生动细致地描绘社会风貌,有完整杰出的人物和崇高的美学风格。

即,史诗应是深邃之思、深广之史、深厚之诗三方面有机融合的结晶体。

以此来审视当代中国的“史诗”则发现,它们未能在思、史、诗等方面同时整体性地达到完美,也远非成文的文学史或评论文章界定的那样成为经典。

五六十年代的史诗虽有外在的宏伟结构,但其内在的思想少有个人的体验认知成份,更多的是对主流意识形态倡导的思想理论的演绎;缺乏对历史进程、时间观念、人性本身等必要的反思;用透明化的语言对革命历史进行自信的宏大叙述;人物塑造虽有一定的真切感但整体上却是类型化、理念化的;爱情叙写更是少有人间烟火味的圣洁化、革命化。

兰棹

兰棹

当代中国长篇小说领域存在一种史诗性追求倾向。“史诗”不仅是很多作家写作长篇的自觉追求,也是评论家衡量一部长篇艺术水准高下的标尺。这已衍化成一种史诗情结。五六十年代出现了史诗繁盛的景况,到了八九十年代,这种态势有所弱化,但仍有绵延的存在。这种“史诗”是从特定的文学史和文学体裁概念演化成的一种审美范畴。它的品格有:反映和表现一个民族、时代的普遍精神和历史演进的内在规律,全面深入而又生动细致地描绘社会风貌,有完整杰出的人物和崇高的美学风格。即,史诗应是深邃之思、深广之史、深厚之诗三方面有机融合的结晶体。以此来审视当代中国的“史诗”则发现,它们未能在思、史、诗等方面同时整体性地达到完美,也远非成文的文学史或评论文章界定的那样成为经典。五六十年代的史诗虽有外在的宏伟结构,但其内在的思想少有个人的体验认知成份,更多的是对主流意识形态倡导的思想理论的演绎;缺乏对历史进程、时间观念、人性本身等必要的反思;用透明化的语言对革命历史进行自信的宏大叙述;人物塑造虽有一定的真切感但整体上却是类型化、理念化的;爱情叙写更是少有人间烟火味的圣洁化、革命化。

狂歌

狂歌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