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金瓶梅》打破了传统的经典叙事模式?
为什么说《金瓶梅》打破了传统的经典叙事模式?
提到的作品
最新跟帖

儀の奕
对《金瓶梅》文本,我们当然也不能说研究得很充分了。我们目前的金瓶
梅研究的热点还是集中在它的认识价值上,这可能和这样一种不十分全面的论
断有关。比如一位研究者就曾断言:“《金瓶梅》的价值在认识方面,而不在审美
方面。 ”其实这也是一种误解。仅从叙事学的角度去审度《金瓶梅》的叙事法的
审美变革及其审美价值,就是一个重要课题。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都堪称是对经典叙事规则的娴熟运用。 所谓经典叙事具有引导读者向小说同化
的内容和形式,即表现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之间的冲突,展示怀有愿望的主体对
愿望客体的永恒的追求,然而客观现实总是阻碍和拖延愿望的实现。《水浒传》
中一百单八将的逼上梁山是如此,《西游记》西天取经,遭遇八十一难更是如此。
它们一开始,叙事就总是打破主体的平衡状态,让主体与其愿望对象之间存在一
段“最初距离”,在主体实现愿望的过程中,设置一系列障碍、假象、破坏、不幸
等中间环节,主体总是一步一
步地克服困难,_过障碍,最
终达到目标。 情节的发展尽
管一会儿奇峰千一会儿跌
落平阳,但仍然还是从不平衡
状态恢复到平衡状态。 故事
中主体愿望与客观障碍之间
的冲突和张力是经典故事的
推动力,愿望主体追求愿望客
体的过程,对于读者的深层心
理具有一种深深的魅力,它吸引着读者向主人公认同,向故事同化,并参与故事 的发展过程。
梅研究的热点还是集中在它的认识价值上,这可能和这样一种不十分全面的论
断有关。比如一位研究者就曾断言:“《金瓶梅》的价值在认识方面,而不在审美
方面。 ”其实这也是一种误解。仅从叙事学的角度去审度《金瓶梅》的叙事法的
审美变革及其审美价值,就是一个重要课题。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都堪称是对经典叙事规则的娴熟运用。 所谓经典叙事具有引导读者向小说同化
的内容和形式,即表现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之间的冲突,展示怀有愿望的主体对
愿望客体的永恒的追求,然而客观现实总是阻碍和拖延愿望的实现。《水浒传》
中一百单八将的逼上梁山是如此,《西游记》西天取经,遭遇八十一难更是如此。
它们一开始,叙事就总是打破主体的平衡状态,让主体与其愿望对象之间存在一
段“最初距离”,在主体实现愿望的过程中,设置一系列障碍、假象、破坏、不幸
等中间环节,主体总是一步一
步地克服困难,_过障碍,最
终达到目标。 情节的发展尽
管一会儿奇峰千一会儿跌
落平阳,但仍然还是从不平衡
状态恢复到平衡状态。 故事
中主体愿望与客观障碍之间
的冲突和张力是经典故事的
推动力,愿望主体追求愿望客
体的过程,对于读者的深层心
理具有一种深深的魅力,它吸引着读者向主人公认同,向故事同化,并参与故事 的发展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