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和古龙,两个武侠大师为何走向两个极端?
ashysnow
能否称为大师,关键要看有没有拿的出手的作品。金庸古龙当之无愧。
先说金庸,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当时初中读金庸小说,霎时惊为天人,原来世上还有这种书籍!豪迈的大侠,柔情的美女,出神入化的武功。当时我便沉溺其中。我曾为杨过与小龙女的爱情感叹;也曾因韦小宝的玩世不恭而捧腹;当洪七公与欧阳锋双双绝命雪峰之时,我心中黯然,如此英雄也难逃一死;当张无忌于光明顶大战六大门派之时,我也感叹大丈夫当如是!
金庸善于描写比武争斗,一招一式介绍清楚,读起来宛如身临其境。主角武功学习过程循序渐进,顺其自然。金庸的小说读起来第一感觉就是半文半白,颇有韵味,时不时又有两首词牌,古意盎然。旧小说与现代白话完美结合。
再说古龙,我的第一本武侠小说就是读的古龙的苍穹神剑,读完我就懵逼了,小说还可以这样写?说好的主角光环呢,怎么死了?对我打击很大。之后我又看过古龙的其他作品,认识了重情重义的李寻欢(小李飞刀),不着调的欢乐四人组(欢乐英雄),风流倜傥的楚留香(楚留香传奇),美艳痴情的梅吟雪(护花铃),相爱相杀的叶开与傅红雪(边城浪子),大侠沈浪,浪子萧十一郎。每一个都个性鲜明。
古龙小说完全白话,着重于描写人物心理活动,比武之时倒像是意念相斗。主人公往往一出场武功就已经练成,较少描写学武过程。
以上是我对两人一点浅见,至于两人不同之处显而易见。
金庸含蓄,古龙奔放。金庸如果是一代宗师,古龙就是无双的剑客。金庸小说有种厚重之感,感觉为人应该较为深沉(闷骚),否则也不会有“表哥”这一个设定。。。。
古龙小说唯一离不开的就是酒,听说古龙本人生性爱酒。还有一点古龙对于风月描写较为露骨,特别是楚留香传奇中几段。本人上学时营养不良,古龙难辞其咎。
说到底金庸古龙小说两极分化,根本原因在于两人性格如此。可惜的是古龙作古,后续小说狗尾续貂。而金庸封笔,让人扼腕!
我以为我可以
武侠文化,博大精深。在我国武侠小说中有三颗璀璨的明星,熠熠生辉:金庸,古龙,梁羽生三位大师。小编对梁老师的作品涉猎不深,在次只于大家交流一下对金庸古龙二位先生作品的理解。
金庸古龙二位先生留下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不仅仅是文学上的宝贵财富,对后来的游戏,影视,音乐等许多行业均有深远影响。
金庸先生与古龙先生
金庸先生的主要作品,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其中射雕三部曲,天龙八部等作品更是登峰造极。古龙先生的作品则比较纷杂,《古龙作品集》便收录了70多部武侠小说,其中《绝代双骄》,《武林外史》,《多情剑客无情剑》等作品也是深入人心。小编认为两位大师不存在孰强孰弱,塑造的一个个鲜活的角色,均深入人心。只是二人的作品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风格罢了。
金庸作品集
古龙作品集
金庸老师的作品把人的命运和国家天下联系起来,即使是作品的主角,也不能跳出历史,改变天下。例如,郭靖黄蓉夫妇没能守住襄阳城,张无忌也没当皇帝,可谓是历史为骨。金庸老师的作品展现的“侠”字是传统的侠,儒家的侠,正是对“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完美阐述。萧峰自杀于两军阵前,只为换来辽宋十年和平;袁承志下山,只为推倒明朝,救民水火;陈家洛抛弃心爱之人,也只为换汉人一个天下。
古龙先生的作品天马行空,跳出历史的限制。其作品更注重于展现“江湖”二字,刀光剑影,快意恩仇。古龙先生笔下的每个侠均有独特的人生观,叶开与小鱼儿对仇人的宽恕;陆小凤的多管闲事;为剑而生的西门吹雪都是对侠的不同阐述。更有如沈浪,李寻欢等这样武功高强,足智多谋,心地善良的完美大侠。
金庸笔下的侠,国仇永远大于家恨,他们人生的终极目标就是国家民族,为其奉献,付出自己的一切,让人由衷敬佩。古龙笔下的侠,快意恩仇,潇洒行走于江湖,为了杀一个恶人可以奔袭千里,为了对朋友的承诺可以守候一生,也是让人崇敬。
两位大师的其他区别将在后面的文章里继续与大家讨论。
小编是新人,希望大家关注一下接下来的文章,也希望诸位大神多多评论,多多指点!
yellowann
无恶
从此去旅行
蔷薇寂静
pongb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