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世说新语》“雪夜访戴”的故事里,王子猷本打算拜访朋友,遂“乘兴而行”,但到了朋友家门口便折返,没有和朋友见面。旁人对此感到奇怪,王子猷的回答是,他是因为兴致而来,现在兴致达到了便回来,何必非要达到见朋友这个结果呢?今人也说,在人生的行走中,学会感受人生旅途中的风景、人事,也许比到达某个目的地更重要。
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完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二)张岱在《西湖七月半》一文中,提到有一类人是“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但归根结底,张岱认为这类人是“实无一看”。当今社会中,各种赶热闹式的现象也不少见,赶个热闹,虽“实无一看”,但或许放松了身心,或许愈加无聊,或许……
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完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三)在哲学家皇帝一文中,台湾作家陈之藩将目光投向美国教育与社会,指出“勤苦自立,体验生活的那一部分,美国的教育与社会所赋予青年的,足够了;而在人文的训练,却差得很多”。这也促使我们从自身的经历和所见所闻出发来进一步思考,相比于美国的教育,中国的教育在上述两点上做得如何?
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完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完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二)张岱在《西湖七月半》一文中,提到有一类人是“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但归根结底,张岱认为这类人是“实无一看”。当今社会中,各种赶热闹式的现象也不少见,赶个热闹,虽“实无一看”,但或许放松了身心,或许愈加无聊,或许……
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完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三)在哲学家皇帝一文中,台湾作家陈之藩将目光投向美国教育与社会,指出“勤苦自立,体验生活的那一部分,美国的教育与社会所赋予青年的,足够了;而在人文的训练,却差得很多”。这也促使我们从自身的经历和所见所闻出发来进一步思考,相比于美国的教育,中国的教育在上述两点上做得如何?
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完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体裁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