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的作者是谁?
up up
红楼梦》作为我国古典小说中的颠峰之作,其艺术性可以说没有哪一部小说可以望其项背。其宏大而严谨的结构、细腻而传神的心理描写、鲜明的人物形象、高度个性化的语言、伏笔千里的妙用、浓郁的文化氛围、精妙的场面描写等,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在下对《红楼梦》谈不上“研究”,只是多读了几遍,爱好而已。本篇想简单的说一说它的语言特色。
《红楼梦》的语言,可以说完全属于明白畅晓的白话,除了极少部分的诗词歌赋是用古文写成的外,全书近乎白话文,绝大多数都浅近易懂。《红楼梦》的语言有很多特点。高度个性化,便是特点之一。
文艺作品讲究的是塑造人物,但塑造人物靠什么?我认为主要是靠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而语言可以说又是灵魂的写照,这一方面《红楼梦》可以说做的非常成功和出色。我在阅读《红楼梦》时,常常掩卷细思,《红楼梦》在人物语言个性化上,究竟有什么特点呢?我的感觉是至少有两点——即“两个不同”:一是身份不同,语言有别;二是性格不同,语言迥异。
下面就举几个例子加以说明。
在《红楼梦》里,有几百个人物,这些人物的身份很不一样,有贵族青年,有封建家长,有优伶,有市侩、有无赖、有村妪……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于别人的语言。比如刘姥姥,一个从农村来贾府讨点好处的“积年老寡妇”,她的语言就极有特点,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书中第6回写她一进荣国府,目的是为了给女儿女婿家要点东西过年,但向别人要钱要物怎好意思开口?有点羞羞答答的,“未语先红了脸”,请看她是这样说的:“论理今儿初次见姑奶奶,却不该说,只是大远的奔了你这里来,也少不的说了。”多么难为情的话,却又不得不表白!为的仅仅是生存。接着又指着板儿说:“你那爹在家怎么教你来?打发咱们作啥事情来?只顾吃果子咧。”自己不好意思说,只好启发自己的外孙,其尴尬、羞赧之心情可见一斑。书中第39回、40回,写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见到贾母,也颇会说几句奉承话:“我们生来是受苦的人,老太太生来是享福的,若我们也这样,那些庄稼活也没人作了。”纯朴的话语里包含着劳动人民的宿命论,很适合这样一位农村老妇人的身份和心理。后来喝酒行酒令时,刘姥姥本来没有见过这种阵势,只好胡乱凑合:鸳鸯说:“左边‘四四’是个人”,刘姥姥憋了半天,来了一句:“是个庄稼人罢”,众人听后哄堂大笑;鸳鸯又说:“中间‘三四’绿配红”,刘姥姥对之:“大火烧了毛毛虫”,大家又是大笑;鸳鸯又说:“右边‘幺四’真好看”,刘姥姥答道:“一个萝卜一头蒜”;鸳鸯又出令:“凑成便是一枝花”,刘姥姥两手一比划:“花儿落了结个大倭瓜”,大家笑得前仰后合。这些酒令虽然可笑,但却符合这样一位没有文化、没有见过世面的农村老妇女的身份,她的那些话,与日常生活有着多么的密切的联系啊!
再来看性格与语言。作为荣府管家的王熙凤,书里写她“嘴甜心苦,两面三刀”;“明里一盆火,暗里一把刀”,十分阴毒刻薄。当贾瑞想勾引她时,她心里是非常清楚的,但表面上她又不动声色:“怨不得你哥哥时常提你,说你很好。今日见了,听你说这几句话,就知道你是个聪明和气的人了。这会子我要到太太们那里去,不得和你说话儿,等闲了咱们再说话罢。”表面上夸奖几句,把贾瑞先稳住,以求脱身,同时又给贾瑞以想头。后来贾瑞再来纠缠时,她就开始实施她的计划了:“正是呢,只盼个人来说话解闷儿。”“你哄我呢,你哪里肯往我这里来。”一步步让贾瑞往口袋里钻。接着又说:“果然你是个明白人,比贾蓉、贾蔷两个强远了。我看他那样清秀,只当他们心里明白,谁知竟是两个糊涂虫,一点不知人心。”此话一出,贾瑞岂不喜出望外?凤姐知贾瑞已上钩,遂说:“大天白日,人来人往,你就在这里也不方便。你且去,等着晚上起了更你来,悄悄的西边穿堂等我。”闻得 此言,贾瑞岂有不去之理?结果在凤姐的摆布下枉送了性命。
书中第46回,写老色鬼贾赦看上了贾母的贴身丫头鸳鸯,要强取来做妾,让邢夫人打发鸳鸯的嫂子去说合,结果遭到鸳鸯的一通痛快淋漓地炮轰:“你快夹着×嘴离了这里,好多着呢!什么‘ 好话’!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都是好画儿。什么‘喜事’!状元痘儿灌的浆儿又满是喜事。怪道成日家羡慕人家女儿做了小老婆,一家子都仗着他横行霸道的,一家子都成了小老婆了!看得眼热了也把我送在火坑里去。我若得脸呢,你们在外头横行霸道,自己就封自己是舅爷了。我若不得脸败了时,你们把王八脖子一缩,生死由我。”从以上掷地有声的话里,一个性情刚烈、坚贞不屈的丫鬟性格可见一斑,也为后来鸳鸯誓死不嫁,贾母去世后毅然自杀埋下伏笔。
此外,黛玉的多愁善感,宝钗的随分从时,探春的“刺玫瑰”性格,晴雯的“爆炭”脾气等,都在个性化的语言中得以很好的刻画,因篇幅所限,不再赘述。
Deedo
曹雪芹
linyinxia
■关于红楼梦的作者
在20世纪初,“红楼梦作者究竟是谁”这个问题曾经引起中国学界的争论,这个争论至今仍然存在。大致上可分为二说:一、红楼梦是由曹雪芹所撰写的
曹雪芹,中国清代小说家,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祖籍辽阳,生于1715年,卒于1763年。其先世原是汉族,后为满洲正曹雪芹白旗包衣(家奴)。 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祖父曹寅,父辈的曹颙和曹頫相继担任江宁织造达60余年之久,颇受康熙帝宠信。曹雪芹在富贵荣华中长大。雍正初年,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牵连,曹家遭受多次打击,曹頫被革职入狱,家产抄没,举家迁回北京,家道从此日渐衰微。这一转折,使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更清醒地认识了封建社会制度的实质。从此他生活一贫如洗他能诗会画,擅长写作,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专心致志地从事小说《红楼梦》的写作和修订,披阅10载,增删5次,写出了这部把中国古典小说创作推向巅峰的文学巨著。《红楼梦》以其丰富的内容,曲折的情节,深刻的思想认识,精湛的艺术手法成为中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幼子夭亡,曹雪芹陷于过度忧伤和悲痛,到这一年的除夕(1764年2月1日),因贫病无医而逝世(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八年和二十九年两种说法),入葬费用由好友资助。
二、红楼梦的作者另有其人。
《红楼梦》第一回正文中,将作者归之为“石头”,这自然是小说家言。紧接著又提到,此书经“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而早期抄本中的大量脂批则直指曹雪芹就是作者。如甲戌本第一回有批语:“若云雪芹披阅增删,然则开卷至此这一篇楔子又系谁撰?足见作者之笔狡猾之甚。”脂批还多次说《红楼梦》的故事很多取材于曹家史实,也可作为旁证。由于脂批中透露作批者与曹雪芹及其家族关系紧密,也熟知甚至部分地参与了《红楼梦》的创作,因此脂批可以说是曹雪芹作为《红楼梦》作者的最直接证据。
清代诗人明义在其题红楼梦诗序中说:“曹子雪芹出所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盖其先人为江宁织府。其所谓大观园者即今随园故址。惜其书未传,世鲜知者,余见其钞本焉。”另一位清代宗室诗人永忠作于乾隆帝三十三年的咏《红楼梦》诗题曰:“因墨香得观《红楼梦》小说吊雪芹三绝句(姓曹)”。这大概是除《红楼梦》本身和脂批之外,最早指出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的记载。明义和永忠都是曹雪芹同时代人,虽然没有证据表明他们认识曹雪芹,但他们与曹雪芹的朋友敦诚、敦敏兄弟有密切往来,因此他们的说法被认为是具有很高的可靠性。但迄今没有在敦诚、敦敏兄弟的文字中找到关于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的记载。
另外,在与曹雪芹同时代或稍晚的袁枚、裕瑞等人,以及更晚的其他人的笔记中,也都有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的记载。1921年,胡适发表《红楼梦考证》,在对清人笔记和曹雪芹家族考证的基础上,确定曹雪芹为《红楼梦》作者,从此成为定说。稍后脂本脂批的发现更强有力地支持了这一结论。近年来虽不断有人提出《红楼梦》作者另有其人,但均缺乏足够的证据。
■关于后40回作者
程伟元在120回本红楼梦序中说,后40回中有20余回是他自“藏书家甚至故纸堆”中找到,剩余10数回则得之于“鼓担”,他和高鹗只是“细加厘剔,截长补短”。但多数人相信,后40回实际上全出自于程高二人之手。近年来也有人提出,后40回续书者另有其人,程高确实只是作了编辑工作。也有人相信,后40回中有部分曹雪芹的旧稿。
1981年,陈炳藻通过对红楼梦的数理统计,得出全120回皆为曹雪芹原作的结论。学术界依旧没有对此达成普遍共识。
小心眼的小气鬼
你好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字数约96万字,很多出版社都出版过《红楼梦》,比如作家程乙本《红楼梦》,汪静之整理,俞平伯、华粹深、李鼎芳、启功注释,沈尹默题字,作家出版社1953年12月出版。
人文程乙本《红楼梦》,启功注释,周汝昌、周绍良、李易校订,沈尹默题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10月第1版,1959年11月第2版,1964年2月第3版。
人文红研本《红楼梦》(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世界文学名著文库),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沈尹默题字,前八十回以庚辰本作底本,后四十回以程甲本作底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3月第1版,1996年12月第2版,2008年7月第3版 。
lqpoppy
关于红楼梦的作者,在如今有很多争议。前八十回是曹雪芹写的,,这没
有争议,是公认的;但是,由于红楼梦的后四十回没有被流传下来,所以民间
出现了多种版本的红楼梦续本,其中以高鄂所续的红楼梦后四十回最为著名,
虽然有百分之八十的地方违背了曹雪芹的原意,但在各种续本中,还是高鄂所
续的与曹雪芹原意有些贴切,形似神不似。
另外,关于曹雪芹我还要说明一下。曹雪芹写红楼梦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雍正年间,曹家被抄家,家道日渐衰微。这一转折,使曹雪芹深感世
态炎凉,便专心于写作红楼梦。
二.曹雪芹有一个表妹叫李香玉(类似林黛玉),英年早逝,曹
雪芹很伤心,每天写红楼梦来悼念心目中的“林妹妹”。
曹雪芹写红楼梦整整十载,删改无数次,最终只完成前八十
回,泪干而死……
红叶
严格来说,曹雪芹和无名氏“脂砚斋”。曹雪芹主笔,脂砚斋在旁边提意见,帮忙后期的修订,真正 的作者曹雪芹。通行本里的作者栏里都写着曹雪芹 高额。这完全就是胡说八道。
fiona_l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高鹗。
曹雪芹(约1715-约1763),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籍贯沈阳 (一说辽阳 ),生于南京,约十四岁时迁回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 。
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亲历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 。至雍正六年(1728),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曹雪芹随家人迁回北京老宅。后又移居北京西郊,靠卖字画和朋友救济为生 。曹雪芹素性放达,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所研究。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终于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高鹗(1758年—约1815年),字云士,号秋甫,别号兰墅、行一、红楼外史。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出版史、传播史上首个刻印本、全璧本——程高本的两位主要编辑者、整理者、出版者之一,清代汉军镶黄旗内务府人,籍贯沈阳三台子,亦自署铁岭高鹗、奉天高鹗,其先世清初即寓居北京。
高鹗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中举,乾隆六十年(1795年)进士及第,历官内阁中书、汉军中书、内阁典籍、内阁侍读、江南道监察御史、刑科给事中等职。有月小山房遗稿砚香词·簏存草等作品传世。
淡水清藍
揭开红楼梦作者和成书年代之谜
马兴华
摘要 本文根据《红楼梦》原著发现了《红楼梦》作者的姓名,并得出成书的准确年代。《红楼梦》的作者有朱云阳(朱由析)、石溪、石涛三人,他们都是明的遗民,具有道士和僧人的身份,其中朱云阳是道学大师,石溪和石涛都是著名画家。《红楼梦》成书的准确年代是1692年。本文的结果对于《红楼梦》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导言
《红楼梦》前八十回的作者和成书年代一直是红学界十分关心的问题。在学术界关于《红楼梦》作者的争论由来已久,刘梦溪先生在《红楼梦与百年中国》中对《红楼梦》作者之争有过详细的、客观的评论:
“《红楼梦》前八十回的作者是曹雪芹,自胡适1921年发表《红楼梦考证》以来,《红楼梦》研究者绝大多数对这一结论都是肯定的,所以考证派红学才有可能发展为曹学。只有一些索隐派学者怀抱异见,认为曹雪芹最多不过是一个增删改定者,他之前当另有一位具有遗民思想的人是原作者。台湾的潘重规先生以及红楼梦原理的作者杜世杰,即持此说;但由于立论孤弱,加之反对者甚众,没有集中展开讨论。1979年,戴不凡的揭开红楼梦作者之谜的系列论文发表之后,如颗颗巨石投入‘红湖’,在红学界引起强烈反响,一场大规模的关于曹雪芹的著作权的论争由此拉开战幕。
戴不凡的文章刊载于北方论丛1979年第一期,长四万余字,主要论点是,曹雪芹不是《红楼梦》的‘一手创纂’或‘创始意义’的作者,他是在‘石兄’的风月宝鉴旧稿的基础上,巧手新裁,改作成书的。总之,曹雪芹只是小说的‘改作者’。”
由于戴不凡先生拿不出“石兄”的有力证据来,反对他的观点的文章很多。“尽管如此,戴不凡的关于曹雪芹的著作权的一组文章,在学术上却不能说无足轻重,恰恰相反,他提出了许多考证派红学考而未决、证而不清的问题,进一步说明《红楼梦》的成书过程仍是一个未解之谜。他的猜想很可能是有道理的,只嫌证据不足。对于红学来说,这已经足以引起人们的兴趣。”
近年来关于红楼梦作者和成书年代仍然是一个讨论的话题。土默热先生从清代的避讳制度对《红楼梦》进行了分析,得到成书年代在康熙朝的观点。
本文根据的资料是人人都可以得到的《红楼梦》原著,书中的文字是作者亲自写进去的,是最可相信的资料。
三、从诗谜中找出两位画家
在第五十回中李纨有一条谜语:
“水向石边流出冷。谜底:山涛。”
这个谜语称为山涛谜语。仔细想想,谜底是有问题的。“涛”是指大的波浪,水从石边流出,在低速时可形成边界层,在高速下可形成湍流,但怎么也不会形成大的波浪。显然这是一首藏字诗谜,作者为了把“涛”字写在谜底里,不得已而为之。我们先确定“涛”字,然后在谜面中找到“石”字,得到一个人名:石涛。石涛 (1641~约1718)的名字在画坛如雷贯耳,他与石溪并称“二石”。
山涛谜语中的“涛”字使用得不恰当,以余之拙见,拟将“涛”字换成“溪”字较好。当看到该谜语后边出现了“溪壑分离”以后,使我恍然大悟。这个“溪”字正是作者的苦心安排,目的是提醒读者。在“薛小妹怀古诗十首”中就有作者用后面的文字提醒读者的例子。
现在我们可以把山涛诗谜改写成:
“水向石边流出冷。谜底:山溪。”
从谜面和谜底中又找出一个人来:石溪(1612~1692)。他俗姓刘,恰与谜面中的“流”同音,是清初四大僧之一,在画坛上赫赫有名。其实,从“水向石边流出冷”的谜面,可直接得到石溪。
我们找出的这两个人名对不对呢?作者在山涛谜语后面又给了我们提示:
李纨又道:“绮儿是个‘萤’字,打一个字。”众人猜了半日,宝琴道:“这个意思却深,??不知可是花草的‘花’字?”李绮笑道:“恰是了。”众人道:“萤与花何干?”黛玉笑道:“妙得很!萤可不是草化的!”众人会意,都笑了,说:“好。”
显然此处的谜底“花”是提醒“画”字。黛玉干脆将“画”的同音字通过“草化的”“化”直接点出,“众人会意”,不知读者是否会意?我们找出的两人都是画家,这里作者通过“花”和“化”进行提示,说明我们猜对了。
四、从猴子诗谜中找出了署名
接下去是是一首“点绛唇”诗谜:
“溪壑分离,红尘游戏,真何趣?名利犹虚,后事终难继。”
这首诗我们称为猴子诗谜,谜底是猴子。“溪壑分离”在逻辑上是不合理的,也与谜底没有任何关系。“溪”是山涧的小水流,“壑”是山沟或大水坑,“溪”只能在山沟里流,或流入大水坑,溪壑怎么能分离呢?“枝叶分离”、“沙石分离”、“米糠分离”都合理,为什么一定要用“溪壑分离”呢?显然这里的“溪”字是作者特别需要指出的字,指的是石溪,说明我们找对了,作者并没有单独为石溪出诗谜。
我们把“红尘游戏”先放一放,假定是一个人名,暂时用xxx代替。下面两句是藏头诗,需要细心才能看出。我们从“真何趣?名利犹虚”两句中提取每一句的第一个字,得“真名”。然后从最后一句“后事终难继”中提取最后一个字:“继”,再用同音字“记”代替“继”,得到“真名记”三字,将此三字与前边得到的石涛和石溪合在一起,得
石涛、石溪、xxx真名记。
这明显是作者为作品署名,而且用的是真名。用同音字“记”代替“继”,符合同音字的使用原则。作者如果在藏字诗中直接使用“记”字,过于暴露,所以使用同音字“继”代替。“真名记”的含义就是用真名登记的意思。
六、解读“红尘游戏”
最后攻克“红尘游戏”这个堡垒。从上下文来看,“红尘游戏”应当隐含一个人的姓名。在《红楼梦》中当“红”字有姓氏的含义时,这个姓就是“朱”姓。关于此问题我们另有详细的证明。我们对“游戏”中的“游”字的读音并不生疏,崇帧皇帝的名字叫朱由检,他的哥哥明熹宗天启皇帝叫朱由校,他们都属于“由”字辈的人。所以“游戏”中的“游” 字可确定为“由”字。朱由检和朱由校的姓名中的第三个字都带有木字旁,所以此人姓名中的第三个字也应带有木字旁。“戏”字是个同音字,我们打开“现代汉语辞典”按拼音找到“xi”部,然后查找带有木字旁的字,很容易查到“析”字。“析”字的含义就是分开、分离的意思。这时我们看到该诗中的“溪壑分离”,原来“分离”二字正与“析”字的词义相符,说明我们找到的“析”字是正确的。最后,我们得到第三位作者的姓名:朱由析。
明后期宗室日益繁盛,据说崇祯时有十几万之众。由于人多,又限制第三字为五行偏旁,字不够用,乃创造些怪字, 许多疏远宗室甚至轮不上列名。由于战乱,明朝玉牒保存至今的很少,要想查出朱由析的名字,尚需时日。尽管如此,我们相信有一个名为朱由析的人确实存在过,因为“析”字是常见字,不是新造出来的字,只有已有的字用完了,才会造出一批带有木字旁的怪字。从“析”字是常见字我们推测,朱由析与崇帧皇帝朱由检的血缘关系不会太远。
从作者给出的提示“也有猜是和尚的,也有猜道士的”,我们判断朱由析的身份应当是道士。虽然目前我们没有关于朱由析的详细材料,但联想到了书中出现的另一位道士:朱云阳。
在第四十回第39段中“一轮红日出云宵”隐含了朱云阳的名字,在第41段中“日边红杏倚云栽”也暗含了朱云阳三字。在该回中还有一首关于他的藏字诗:“御园却被鸟衔出”,“御”与“育”同音,“园”字中的元被鸟衔出,得“元”字,元育恰好是朱云阳的字。应当注意,“御园”两字能随便使用的吗?育的同音字很多,叫“裕园”、“毓园”、“豫园”都可,为什么一定要叫“御园”呢?他的字“元育”可读作“源御”,实际上这是向我们暗示他的皇族身份。像“御园却被鸟衔出”这样的诗谜,只有了解朱云阳身世的人才能写得出。在清初许多皇族成员遭到杀害,朱云阳对于自己的皇族身份肯定十分保密,除了朱云阳本人外,别人不可能写出这样的诗谜。从“御园却被鸟衔出”的写作特点看,朱云阳又是一位善于使用谐音字的人。在第六十三回中又重复了“日边红杏倚云栽”一次。总之,朱云阳的姓名以藏字诗的形式在书中出现了三次,他的字出现了一次,姓名和字算在一起,一共出现了四次。
在书中朱云阳的姓名和字一共出现了有四次,其原因就是朱云阳想在书中留下自己的印记。朱云阳有能力做到这一点,说明他就是作者。朱云阳不仅是“御园却被鸟衔出”等诗谜的作者,他也是《红楼梦》的作者之一,他又是道士,符合“也有猜道士的”的提示。
在书中不可能同时出现两个都姓朱、都具有道士身份的作者。朱由析和朱云阳其实是同一个人,朱由析是真名,朱云阳是后来起的化名。关于朱由析和朱云阳是同一个人的问题,我们将在另文中详细讨论,并提出新的证据。
朱云阳在道教界非常著名,称他“会心别出直彻真源”,有参同契阐幽(1669年)与悟真篇阐幽两著存世。他是明末清初的人,其生平道教界尚无定论,
由于受到字数的限制,若把三个人的姓名同时写在一首藏字诗里是不可能的。作者采用两首藏字诗进行组合的方法是合理的。最后我们得到的署名和年代为
石涛、石溪、朱由析真名记。
癸申
这是一个完整的署名,有姓名,有年代。
七、结果讨论和结论
(1)应当指出,在讨论上述署名问题时作者并没有让我们猜任何一首诗谜,主要是从藏字诗中把藏字找出来。如山涛诗谜,首先要能够看出这是一首藏字诗,还要对绘画历史有一点了解,知道有一位画家叫石涛,很快就能找到石涛二字。作者通过“花”和“化”的谐音提示“画”字,我们的到的人名正是画家。作者又用“有猜和尚的”提示他的身份,这些都说明我们在这首藏字诗里提取“石涛”二字是正确的。
“真名记”三字是本文的关键。“真名”二字从藏头诗中提取,不难找到。“继”字位于诗的末尾,不难发现,然后使用同音字“记”代替之。如果有人坚持认为这个“继”字不能用“记”字代替,我们可以迁就他一次,把上面得到的署名写成:
石涛、石溪、朱由析真名继。
癸申
显然这是一句病句。若小学生把这样的文字交给语文老师,老师肯会将这里的“继”字改成“记”,因为“继”字明显的是一个别字,“记”字才符合其所处的语言环境。
署名的年代,一明一暗,从“猴”字找到“申”字不难。由于有猜薛小妹怀古诗的基础,从“偶戏人”想到“傀儡”不难,由“傀”想到“癸”字则需要熟悉谐音字的使用。
在本文中我们一共找到三位作者,其中只要找到一位,并且找到“真名记”三个字和署名年代,本文就成立。在书中只有半页纸的空间里,集中了三位作者的姓名、“真名记”以及署名年代等大量信息,这绝对不是巧合,而是作者的巧妙安排。
作者的署名没有采用猜谜的方式,而采用藏字诗的方式是很有道理的。猜谜表达的信息有时不够准确,比如在“薛小妹怀古诗十首”中有一首“钟山怀古”的谜底是傀儡,又称木偶,两个答案都正确,但在文字上是不一样的。藏字则不同,作者要表达的字藏在藏字诗中,只需读者将其提取出来,虽然有时使用了谐音字,但表达的信息是准确的。
(2)《红楼梦》书中一开始就对成书过程作了交待:由空空道人从石头上将《石头记》“从头至尾抄写回来,闻世传奇。”他又改名“情僧”。最后由曹雪芹完成此书。作者提到孔梅溪题写书名,并没有说他也参加了写作。空空道人把《石头记》带到人间,他应当是《石头记》的主要作者。我们不必拘泥于空空道人从石头上抄下的叙述,只要承认《石头记》作者的身份应该是道士和僧人就可以了。
现在我们找到两位“石兄”:石涛和石溪,令人感兴趣的是“石头”是“石涛”谐音,《石头记》也可以读成“石涛记”。石涛不仅画画得好,还擅长垒石头。石溪长期生活在南京,石涛曾在北京生活过四年,晚年在扬州定居。周汝昌先生写过一本石涛与曹?,说明石涛与曹家有交往。有可能《石头记》通过石涛交给曹家,得以流传。
空空道人显然是指朱云阳(朱由析)。他在书中留下了四次印记,在署名中又使用真名,本文初步推测他应当是主要作者,这个问题还可以进一步讨论。他的最后一个署名出现在第六十三回,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
本文找到的三位作者都是才智超群的人物,组成了阵容强大的写作小组,他们除了在各自的领域里有很高的成就以外,都写下了专著或诗集。朱云阳有参同契阐幽(1669年)与悟真篇阐幽,石涛有《苦瓜和尚画语录》及后人所辑大涤子题画诗跋等,石溪有禅偈一卷、大歇堂集六卷和诗文浮槎集等。石溪在政治上不与清统治者合作,他在明末遗民中享有很高的声望,怀念故国,有深厚的民族感情。石溪一生到南京拜谒明孝陵七次,到北京拜谒明陵六次。
(3)署名年代与作者的生平相符。石涛(1641~约1718)和石溪(1612~1692),他们的生平与署名年代1692年相符。石涛在三位作者中年龄最小,他活到大约1718年。退一步说,既使本文没有找到署名的年代癸申年,《红楼梦》的成书年代也不会晚于1718年,这年曹雪芹才三岁。
(4)本文根据的是《红楼梦》原著,这是最可靠、最权威的资料。本文使用的一些方法,如同音字法等也是书中大量使用的方法,得到的结果是可靠的。
《红楼梦》作者问题已经争论多年了,若想改变一些人固有的观念决非易事。本文发表后,肯定会受到坚持曹雪芹是原作者的学者们的反对,这是不奇怪的。希望他们也能用本文的方法从原著中找出有关曹雪芹留下的任何“印记”(除第一回以外),否则是不会令人信服的。
本文使用的方法,既不属于考证派,也不属于索隐派,而是有点像采矿,用正确的方法将作者埋在书中的“金子”挖出来。至于挖到的是金子还是石头,挖的方法是否正确,都能够进行检验。
在数学上对未知数x有一个域值的限制,在给的域值范围内,x才有确定的解。如果在另外一个域值范围内,x的解是不同的。在《红楼梦》的研究中道理也是一样的,如果掌握的资料不全面,尽管研究方法很科学,也会得出错误的结论,而且还会为错误的结论披上“科学”的外衣。
参考文献
〔1〕刘梦溪,红楼梦与百年中国,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
〔2〕土默热,从清代的避讳制度看《红楼梦》的成书年代, 2003-10-14 发表在 学术研究。
2005年6月20日于北京
······································
说行天下 是非常不错的小说网站大全,你值得拥有。
憨妮西西
是 曹雪芹啊
简介;
曹雪芹(约1724~约1764),清代小说家。名沾(zhān),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清代小说家。雍正二年闰四月二十六日未时生于江宁(今江苏南京),祖籍辽阳(一说河北,后迁辽东)。先祖原为明朝驻守辽东的下级军官,远祖曹世远后归降满洲,被编入正白旗。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的《红楼梦》即为他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