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本已走投无路的李傕,却能够挟持朝廷的呢?

如题,为啥本已走投无路的李傕,却能够挟持朝廷的呢?
提到的作品

[作品]三国演义

三国时期是个激动人心的时代。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是纪录这一时代的最原始材料。从晋朝到唐宋,民间关于三国的传说就一直没有中断过,以各种形式不停歇地上演着、评说着刘备和曹操的故事,男女老幼无不喜欢...

罗贯中

最新跟帖
逸枫8094

逸枫8094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九回,发生在李傕、郭汜进犯长安之际,相关人物分别为吕布、李傕和王允。原文如下:

吕布勒兵到山下,李傕引军搦战。布忿怒冲杀过去,傕退走上山。山上矢石如雨,布军不能进。忽报郭汜在阵后杀来,布急回战。只闻鼓声大震,汜军已退。布方欲收军,锣声响处,傕军又来。未及对敌,背后郭汜又领军杀到。及至吕布来时,却又擂鼓收军去了。激得吕布怒气填胸。一连如此几日,欲战不得,欲止不得。正在恼怒,忽然飞马报来,说张济、樊稠两路军马,竟犯长安,京城危急。布急领军回,背后李傕、郭汜杀来。布无心恋战,只顾奔走,折了好些人马。比及到长安城下。

贼兵云屯雨集,围定城池,布军与战不利。军士畏吕布暴厉,多有降贼者,布心甚忧。数日之后,董卓余党李蒙、王方在城中为贼内应,偷开城门,四路贼军一齐拥入。吕布左冲右突,拦挡不住,引数百骑往青琐门外,呼王允曰:“势急矣!请司徒上马,同出关去,别图良策。”允曰:“若蒙社稷之灵,得安国家,吾之愿也;若不获已,则允奉身以死。临难苟免,吾不为也。为我谢关东诸公,努力以国家为念!”吕布再三相劝,王允只是不肯去。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董卓被杀后,李傕、郭汜等人在谋士贾诩的建议下,纠集残部十余万人,进犯京城长安。吕布经过数日厮杀,不但未能击退对手,反而被李傕等人乘虚偷袭长安城。吕布大惊,只得撤退城中。没过几天,城中李蒙、王方等人打开城门,放李傕叛军进城。吕布劝说王允离开长安,遭到王允的拒绝。最终,吕布逃往中原,王允被杀,汉末朝廷被李傕、郭汜等人控制。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吕布听说叛军乘虚进犯长安后的心情,叫做“无心恋战”意为没有心情去留恋战事。这也是《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首创的一句成语。

小说中提到的李傕、郭汜兵犯长安,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据三国志·董卓传载:“比傕等还,辅已败,众无所依,欲各散归。既无赦书,而闻长安中欲尽诛凉州人,忧恐不知所为。用贾诩策,遂将其众而西,所在收兵,比至长安,众十余万,与卓故部曲樊稠、李蒙、王方等合围长安城。”引发这场浩劫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仕途王允拒绝赦免董卓残部,令局势变得非常混乱。二是谋士贾诩在关键时刻说服李傕、郭汜等人,令局势变得无法收拾。

据后汉书·王允传载,董卓被杀后,李傕、郭汜等人惊慌失措,上奏朝廷请求赦免。但王允却以“以为一岁不可再赦”为由予以拒绝。这一决定令局势急转直下。当得知王允这一态度后,李傕、郭汜更加惊慌,谋士贾诩提出了一个改变汉末历史走向的建议。

三国志·贾诩传载,贾诩与李傕、郭汜等人表示:“闻长安中议欲尽诛凉州人,而诸君弃众单行,即一亭长能束君矣。不如率众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长安,为董公报仇,幸而事济,奉国家以征天下,若不济,走未后也。”这一建议立即被李傕和郭汜采纳,两人随即召集董卓残部,短短时间内竟然召集了十余万之众。李傕、郭汜随即下令兵犯长安。在强悍的凉州铁骑面前,吕布的并州兵勇不堪一击,很快被击败,长安城也因此陷落。

我的名字叫-Z

我的名字叫-Z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