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有三大疑案,据说一个比一个悬疑,真相到底如何呢?

如题,明朝末年有三大疑案,据说一个比一个悬疑,真相到底如何呢?
最新跟帖
湛蓝

湛蓝

很荣幸能够看到这个问题,也很高兴给大家分享我对这个问题看法与想法,废话不多说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那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关于这个问题。

在下面优质内容我为大家分享,首先我分享下我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与想法,也希望我的分享能给大家带来帮助和快乐,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

万历四十三年五月初四,有一身份不明的男子手持一根枣木大棍,闯入太子所居的慈庆宫。这人来到第一道宫门,见有两个老宦官守门,举棍打伤其中一人,直闯入宫。

来到第二道宫门,竟是寂静无声,于是顺利而入,直到殿檐下,试图加害太子。这时被太监韩本用发现,韩大声呼喊,七、八名宦官一齐拥上,将凶犯捉住。经审讯,这个人叫张差,原名张五儿,蓟州人。

此次进京由乡人马三道、李守才和太监庞保带领,来京后住太监刘成的住宅。而庞保、刘成是郑贵妃的亲信,所以这件事和郑贵妃与太子争储有关。后来万历皇帝为了保护郑贵妃,下令草草收场。杀了张差和两名宦官了事。这就是“廷击案”。

“红丸案”:万历四十八年七月,神宗皇帝死了。八月一日太子朱常洛继位,是为光宗。光宗做太子十九年,当时已经快四十岁了,身体状况极差,到八月十一日已经卧床不起。八月十二日内医崔文升给服泻药,精神更觉萎顿。

八月二十九日召见方从哲等十九名大臣,方从哲又荐鸿胪寺丞李可灼诊病。李可灼连进三个红色药丸,九月一日晨光宗便死了。光宗死了,光宗的死因成为争论的焦点。

因为进泻药的崔文升是郑贵妃的属下,方从哲一贯依附郑贵妃,李可灼又是方从哲所荐。因此这件事又与郑贵妃之子福王朱常洵争夺皇位有关了。争论来争论去,事情没有结果,却暴露了中枢的腐败。这是所谓的“红丸案”。

关于在以上我的精彩的分享是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与看法,都是我个人的想法与观点,在这里同时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于分享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解答,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与看法,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走进这话题。

我在这里,发自内心真诚的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拥有好身体,同时也祝大家在自媒体行业有一个好的发展,谢谢。

最后欢迎大家关于这个问题畅所欲言,有喜欢我的记得关注下哦,每天为大家分享与解答我的想法与见解哦。


江右之溪

江右之溪

明朝末年曾经发生了三件奇案,而且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全部都牵扯到了明光宗朱常洛。这三件奇案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震动,最后却都不了了之,案件的真相直到今天也没有一个定论。

梃击案

万历皇帝在宫中偶然的一次邂逅之后,临幸了宫女王氏。好巧不巧后来这王氏还怀有身孕,并且在第二年八月生下了一个儿子。在太后的支持下,这个孩子取名为朱常洛,王氏也被封为恭妃。

按理说有了一个儿子,万历皇帝应该高兴,毕竟多子多福。可是由于朱常洛的生母王氏出身低微,只是一个小小的宫女,所以万历皇帝特别不待见他。

而万历皇帝当时最喜欢的妃子是郑氏,郑氏后来也为他诞下一子,取名朱常洵,万历皇帝就非常喜欢这个儿子。与对朱常洛的冷落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

这个时候宫中有传言,万历皇帝和郑氏一起藏了一封御书,书中所写是立朱常洵为太子。

这个传言引起了大臣们的震动。按照礼制,朱常洛身为长子,皇后又没儿子,万历皇帝应该立朱常洛为太子。所以大臣们就纷纷上书要求立朱常洛为太子,但是万历皇帝却一推再推,丝毫不为所动。

后来在皇太后和大臣内外的干预之下,朱常洛总算是被立为了太子。

但是随后就发生了一件事情,一个叫做张差的男人,拿着一根木梃,直接闯进了太子居住的慈庆宫,见人就打,一直打到了殿外才被人拦下。

这下事情就大了,身为太子,虽然不受皇帝待见,但是相较于一般人地位也是无比的尊崇,却被人打到了住处,这不是打皇帝的脸吗?

万历皇帝命人严查此事,经过审问张差说自己是受人指使,才这么做的。但是最后仅仅供出了太监庞保和刘成,并没有说其他人的名字,而这两个人又都是郑氏宫里面的太监。

矛头好像指向了郑氏。

这个时候万历皇帝出来打起了马虎眼,在他的建议下,郑氏亲自向太子朱常洛道歉,并且得到了他的谅解。万历皇帝又和朱常洛一起当众表示此事就此打住,不再牵连其他人。

这个事件后来就被称为“梃击案”,也就因此不了了之。幕后真正的主使人是谁,史料并没有记载。

红丸案

梃击案过去五年之后,万历皇帝辞世,朱常洛登上了皇位。

这朱常洛因为当太子的时候,受到老爹的冷落,所以就用女色来消除心中的愁绪。郑氏因为之前和朱常洛有过过节,所以为了赔罪,就送给了朱常洛几名美女,朱常洛全都照收不误。

过了没多久,沉迷于女色的朱常洛就大病不起。当时掌管药房的太监崔文昇给皇帝开了一副药,皇帝吃完以后病情不仅没有好转,而且更加的严重。

这个时候,鸿胪寺丞李可灼进献了几枚药丸,声称可以治疗皇帝的病,因为药丸通体红色,又是用女性的经血和红铅制作而成,所以被称之为红丸。

朱常洛吃了一枚以后,身体有所好转。于是又吃了一枚,却在服下药丸不久以后,并且急转而下,直接暴毙而亡。

大臣们都对皇帝的死亡感到非常的不解。他们的疑惑在于,先是郑氏送给了皇帝几名美女,然后皇帝就染病了。接着郑氏宫中以前的太监崔文昇开的药加重了皇帝的病情。最后李可灼进药,直接导致皇帝吃了以后一命呜呼。

这一环接着一环,里面会不会有什么阴谋呢?而最直接的目的就是置皇帝于死地。

但是由于没有证据,所以也只能不了了之。这次案件也被称为“红丸案”。

移宫案

朱常洛暴毙以后,朱由校即位,被称之为明熹宗。

因为朱常洛一直都由李选侍照顾,而且又比较的年幼,所以李选侍就随着朱常洛一起住进了乾清宫。

但是李选侍却是有着自己的小算盘,她仗着朱由校年幼,又对自己比较的依赖,就想借此控制朱由校,进而把持朝政。

她这个算盘被大臣们一眼就给识破了,这些大臣又怎么会允许她成为第二个武则天呢?

于是大臣们就纷纷上书,要求李选侍把朱由校交出来即位,然后移居哕鸾宫安心养老。可是李选侍却坚决不交出朱由校,并且牢牢霸占乾清宫。

随后大学士刘一燝和给事中杨涟召集群臣,商议此事。他们最后决定直接先把皇帝抢出来即位,再处置李选侍。

最后在太监王安的帮助下,他们“偷”出了朱由校,并决定在文华殿拥护他即皇帝位。

杨涟又上书建议朱由检令李选侍移居哕鸾宫。朱由检照做,李选侍只能无奈搬走。之后朱由检顺利即位,改元天启。

但是这件事情并没有这么结束,过了几天,李选侍居住的哕鸾宫遭遇大火,经过奋力抢救,李选侍才被救出。李选侍的女儿随后投井而死。

至于这场大火是不是有人故意放的,当时有谣言背后的指使人是朱由校。因为他的生母正是被李选侍所害,所以他这是为母报仇。

但是朱由校本人亲自出来辟谣,又没有什么直接的证据,这件事才算是告一段落。

后记

这三大案件就此结束,但是每一个案件都充满了疑点。比如梃击案到底是何人指使?朱常洛到底是不是被蓄意谋杀?哕鸾宫的那场大火又是何人所放?

这些事件的真相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逝在历史的长河。只留给我们后人蛛丝马迹,去猜想事件的真相。

喜欢笔者的文章,记得点赞哦!

tilinca

tilinca

感谢邀请回答

晚明三大疑案或称明末三大案,明朝末期宫廷中发生的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的总称。这三起事件本身并不是很重要,但是却标志着明末纷乱和衰亡的开始,故有“三大案”之称。

在明朝晚期,宫廷中发生了三件疑案,纳尼?有案件发生肯定就会有故事,各位看官是不是很好奇呀!这三起案件分别是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1615年5月一个叫张差的人闯入太子宫里,拿着棍子乱打太子朱常洛,惊动了朝廷,最终张差以死而告终,梃击案糊涂了结。这起事件是报复还是栽赃,成了谜团。

但事情并未就此结束,1620年7月,朱常洛即位,前朝郑贵妃为保全自己,向朱常洛进献美姬,由于长期贪婪美色朱常洛身体变得虚弱,于是服用红丸,没想到最后死于红丸。

在朱常洛死后,他的宠妃李选侍为照顾皇长子朱由校搬进乾清宫,李选侍企图通过控制皇太子朱由校来操纵整个朝政,最后落了空,李选侍无奈的移居仁寿宫内的哕鸾宫,这起案件被称为移宫案。移宫案、红丸案、梃击案并称“明末三案”。这三起事件本身并不是很重要,但是发生在特殊的时间就有了不一样的色彩,让后人们津津乐道!


肥肥臀的哈喽kiki

肥肥臀的哈喽kiki

明朝的三大疑案,即“壬寅宫变”,“红丸案”和“移宫案”。

真相已经无从可知了,我们后人更不知道真实情况了,官方记载几乎没有,有的只是传说。个人认为第一个和第二个是有可能的,只是过程可能没有那么奇快罢了,第三个可能性极小,一个没有实权的女人,怎么可能会那样操作。

东坡的稻子

东坡的稻子

明宫三大案包括:梃击案,红丸案,和移宫案,它们分别发生在,明光宗,明神宗,和明嘉宗年间,这三个案子的发生是直接导致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红丸案

首先说红丸案,它发生在1620年8月29日晚的乾清宫,明光宗开始召见方从哲等十三员文武大臣,在诸城向皇帝请安过后,皇帝开始询问册封皇太子的事情,方从哲说:应该提前册立皇太子的日期完成贺礼,皇上也就可以心安了,这时候,皇帝又让皇太子出来见大家,看着他对大家说:你们日后辅佐他,务必使他成为历史上像尧舜禹一样的圣贤明君,那样我也就心安了,皇帝说完这话,突然神色慌张,神情异常起来,而且反反复复地唠叨起来没完,最后竟然上气不接下气的哭泣起来,朕已知自己病重,难以康复或者不久于人世,说到这里已经奄奄一息,用颤抖的双手勉强挥舞了一下,意思是让众臣退下。

皇帝稍微平复了一下之后,问方从哲有没有药,方从哲说可以找到有灵丹妙药的人,但是臣不敢相信,皇上听后命宫中的下人立即传唤可以找到灵丹妙药的人,来人给皇上把脉,等他谈到发病的原因,及医治方法时,皇上非常高兴,命令进药,随即让众尘出去,各位大臣研究用药的方法,这个时候,有一个大臣叫刘一的大臣的说:我有一个老乡用过此药,一个无时效,一个有效,此药并非十全十美,礼部官员孙如游说这要有用与否,关系极大,不可轻举妄动,后来皇上再次催促众人配药,于是诸臣又回到皇帝面前,配了药给皇上吃了,果然,皇上吃了药之后就不再气喘了。

大约过了一个时辰过后,宫里有人来急报圣上服药后,四肢温暖,想进些食物,诸臣欢呼雀跃退出宫外,御医们则留在宫内,到了傍晚方从哲,才放下心来,又到宫外候着,正遇见配药的李可灼出来,方急忙上前急忙打听消息,李可灼回答道:服用了红药丸之后,皇上感觉舒畅,想要再服用一次,如果效果好身体便能康复,众医官则认为不宜吃的太急,但皇上催促进药非常急迫,众人没有办法,便问服用第二粒药管药完之后效果怎么样?李可灼说:皇尚全体感觉一样舒服,这时候众臣才依依不舍的离开皇宫。

但是第二天早上一大早,宫中传来圣旨,召集群臣迅速进宫,一时间各位大臣慌忙起床,顾不得洗脸,匆匆穿上衣服急奔宫内,但是当群臣将要跑入宫中之时,就听见传来一片哀嚎之声。明光宗于早晨归天了,这是大明泰昌元年,也就是1620年九月初一日。

对于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满朝哗然一片,在感到惊悚的同时,人们联想到新皇帝在登基一个月的遭遇,不约而同的都把疑点转到郑贵妃身上,郑贵妃给光宗献美女,并指使崔文升进药,大家都有目共睹,但是李可灼是否受她指使却没有证据,,本来皇帝在当时就已经病入膏肓,但因吃了江湖怪药,事情就变得不再简单,最后此案不但追查的郑贵妃,而且方从哲也被迫辞职,李可灼被迫充军,而崔文升生则被贬流放南京,但究竟幕后有无主使,主使到底是谁,却成了一个解不开的谜团。

移宫案


再说移宫案,朱长洛死后,天启皇帝都有登机为例,但是他的登机过程却困难重重,一公案就发生在这段时间,诸如小年幼的时候,其母子二人,王才人一直备受李选氏的欺凌和虐待,最终王才人被欺辱至死而独自面对螺旋式的猪油馅也就,养成了懦弱的性格,就连他的登机也是困难重重,登基前期一度被李选是等人囚禁压迫,当朱承诺死后居住在乾清宫的里,显示立即控制了乾清宫,他联合太监想要要挟朱由孝把持朝政,当时杨链刘一景等朝中大臣在皇帝驾崩之后,直到直接来到乾清宫,要求皇长子朱由校出来,这时候李选侍等人虽然百般阻挠,但是最终还是让朱由校见了群臣。杨莲刘一景见到朱由校以后,立即将他带离乾清宫,朱由校在文华殿接受全臣的礼拜,同时商讨决定在当月6日举行登基大典之后,李选侍等人后来就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目的就是为了把持朱由校,但这些无理要求,都被大臣拒绝。

但是在诸位大臣的努力之下,朱由校如期登基,同时李选侍被逼无奈,搬离乾清宫,并和自己的女儿八公主移居到了别处,由于时间比较仓促,李选侍在移居别处之后遭遇了一场大火,当时人们拼尽全力将李选侍母女救了出来,对于这次火灾一些反对移宫的一人认为,这件事是皇帝朱由校背后操纵的,目的就是为了除掉李选侍母女,但是作为皇帝的朱由校却说自己根本没有这个想法,他也保证会好好的对待李选侍母女,因而此案就不了了之了。

梃击案

梃击案发生的时间最早,它是发生在万历四十三年,由太子朱常洛被杀,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当时,万历帝的皇后无子嗣,王恭妃生子朱常洛,郑贵妃生子朱常洵。开始,因郑贵妃得宠,万历帝想违背“立嗣立长”的祖训,册立朱常洵为太子,引发国本之争,遭到朝中大臣和东林党的反对,不得已只好册立朱常洛为太子。

后来有个叫张差的人,手持木棒闯入太子的居所——慈庆宫,并打伤了守门太监。张差被审时,供出是郑贵妃手下太监庞保、刘成引进的。时人怀疑郑贵妃想谋杀太子,但皇帝不愿深究,最后以疯癫奸徒罪将张差处以凌迟。又在宫中密杀了庞保、刘成二太监,以了此案。

张差梃击案背后主使是不是郑贵妃已无定论,也有人怀疑是太子自演自导的一出苦肉计,目的是借此陷害郑贵妃。而梃击案真相究竟如何,恐怕无人知晓了。梃击案遂成为晚明三大疑案之一。

总结:明宫三大案,是明朝末年,皇宫中三个无法破解的案子,每一个都比较怪异,疑点重重,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点,最后都不了了之,明朝的灭亡和这三件案子有直接的原因,也可以说是它们加速明朝走向灭亡,尽管最后出了一个劳模皇帝朱由俭,但是还是无济于事,无力回天。

huabanyu32

huabanyu32

明末三大悬案:梃击案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五月初四日,发生了梃击东宫太子朱常洛事件,这就是“梃击案”。这一年太子朱常洛33岁。这天傍晚,蓟州男子张差,手持枣木棍,从东华门直奔内廷,打伤守门太监,闯进太子朱常洛居住的慈庆宫,直到前殿屋檐下才被捉拿。

梃击案斗争的焦点,从表面上看是郑贵妃意欲谋害太子朱常洛而未得逞,好像是皇帝的家事,但实质上是国事,反映出朝廷中东林党与其他派系的政治斗争。尽管万历帝亲自处理结案,但这件事情始终疑云重重。此后大臣们常以此为题目,“奏章累数千百,由是门户之祸大起”。

郑贵妃策动梃击事件,因东窗事发使郑贵妃势力大衰,神宗不得不放弃立福王为皇太子。而太子朱常洛的地位也因而稳固。一波才平,一波又起。在“梃击案”之后,又发生“红丸案”。

明末三大悬案:红丸案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二十一日,万历皇帝病死。太子朱常洛继位,改年号为泰昌,所以习惯把他叫作泰昌帝。八月初一日,泰昌帝在登极大典上,"玉履安和","冲粹无病容"。八月初十日,泰昌帝就一病不起。国榷记载:郑贵妃"进侍姬八人,上疾始惫"。(罪惟录)也记载:"及登极,贵妃进美女侍帝。未十日,帝患病。"八月十四日,泰昌帝病重,召内官崔文升治病。

泰昌服用崔文升开的药后,就开始腹泻,一宿腹泻三十余次,危在旦夕。八月二十九日,泰昌帝召见内阁大臣,问:"有鸿胪寺官进药何在?"首辅方从哲等回话:"鸿胪寺丞李可灼自称有仙丹妙药,臣等未敢轻信。"李可灼诊视完毕,泰昌帝命快快进药。诸臣再三嘱咐李可灼慎重用药,泰昌帝则不断催促赶快和药。

到日午,李可灼进一粒红丸。"红丸"又称红铅丸,是宫廷中特制的一种春药。泰昌帝先饮汤,气直喘。待药人,即不喘。于是称赞李可灼为忠臣。大臣们都心怀不安,等候在宫门外。一位太监高兴地出来传话:皇上服了红丸后,"暖润舒畅,思进饮膳"。下午3-5时,李可灼又进一丸。次日(九月初一)卯刻,泰昌帝驾崩。这时他继承皇位整一个月。因红丸引发的宫廷案件,史称红丸案。

明末三大悬案:移宫案

泰昌帝驾崩,李选侍控制了乾清宫,与太监李进忠(魏忠贤)密谋挟持朱由校,欲争当皇太后以把持朝政,此举引起朝臣的极力反对。泰昌帝驾崩当日,杨涟、刘一燝等朝臣即直奔乾清宫,要求哭临泰昌帝,请见皇长子朱由校,商谈即位之事,但受到李选侍的阻拦。在大臣们的力争下,李选侍方准朱由校与大臣们见面。

杨涟、刘一燝等见到朱由校即叩首山呼万岁,并保护朱由校离开乾清宫,到文华殿接受群臣的礼拜,决定以本月六日举行登极大典。为了朱由校的安全,诸大臣暂将他安排在太子宫居住,由太监王安负责保护。李选侍挟持朱由校的目的落空,又提出凡大臣章奏,先交由她过目,然后再交朱由校,朝臣们强烈反对。朝臣们要求李选侍移出乾清宫,迁居哕鸾宫,遭李选侍拒绝。

李选侍又要求先封自己为皇太后,然后令朱由校即位,亦遭大臣们的拒绝,矛盾日渐激化。朝臣们早已对李选侍的蛮横作为不满,纷纷要求她搬出乾清宫。大臣左 光斗在上疏中这样说:乾清宫是皇帝专用的宫殿,行将即位的新帝也已成年,不需要哺乳,因此李选侍没有继续住下去的理由。如果她执意不走,恐怕是要做大明的武则天。朱由校遂下定决心,命令李选侍即刻移宫。李选侍见到朱由校谕旨,只得灰溜溜地腾出乾清宫,搬到鸾宫居住。

明小喵

明小喵

明朝自朱元璋废相以来,便不在设立丞相一职,却让位卑权重的给事中来监督执政者,因此皇权越大孤立而强大起来。明中叶,皇帝往往采用所谓“帝王心术”,利用朝臣之间的争斗来掌控权利,因此后期党争愈演愈烈,其中有代表的就是三大奇案。

万历四十年五月,宫外男子张差手持木棒闯入大内东华门,一直打到太子居住的慈安宫,是为梃击案;泰昌元年,皇帝朱常洛服太医进献的药丸,离奇死亡,是为红丸案;朱常洛死后,李选侍把持宫禁,试图垂帘听政,权臣涌入宫殿,拥立太子朱由校即位,并逼迫李选侍离开乾清宫,是为移宫案。

这三桩案都是有人在幕后推波助澜,最后演变成互相指责,并最终造成大批高层人员下台,政治动荡。

再后来,随着政治斗争,明政局形成东林党和阉党的分裂。

东林党人是江南士绅集团的代言人,起源于东林书院。这些人喜欢清议,形成广泛的社会影响,以正人君子自居,利用社会舆论对朝廷进行攻击,影响巨大。

皇帝则依靠太监,网络东林党的对手形成阉党,以魏忠贤为党首,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利和皇帝的信任,讲东林党排斥出朝廷,并对他们进行大肆杀害。

这种党争都是为了反对而反对,其最终结果就是讲明王朝推入死亡的深渊。



analeighj

analeighj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