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写传世佳作的诗人词家,他们的巅峰之作都是什么年龄写的?
![笑眯眯的小红马](https://img.guwenji.org/siteinfo/2017/02/18/E0258BCB-6A87-8595-580C-8C1BACC3C32F.gif)
笑眯眯的小红马
一个作家从年轻时开始写作,到四五十岁时将是他作品的巅峰。
![雷大米](https://img.guwenji.org/siteinfo/2017/02/18/E0258BCB-6A87-8595-580C-8C1BACC3C32F.gif)
雷大米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人生没有沉浮过往,古代的诗词大家也将暗然哑语。无边落木潇潇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七律巅峰之作,杜甫,沉郁顿挫。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豪放清刚。这些古住今来的诗词大家,格局,际遇,认知都有,并且,还得俱备挫折,磨难,生活的积淀,这样算下来,创作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旷世之作,年岁已经五十出去,接近六十了吧!人到七十古来稀,知天命的年月,是诗词大家创作创造的最佳年龄段。
![璐璐爱旅游](https://img.guwenji.org/siteinfo/2017/02/18/E0258BCB-6A87-8595-580C-8C1BACC3C32F.gif)
璐璐爱旅游
其实我是想叫大家去思考。古人在我们这个年龄段。(45到65岁)都已经写出巅峰之作了。而我们却还在争论这韵那韵的。古人都被我们气得要快要活过来了。
![媚媚游天下](https://img.guwenji.org/siteinfo/2017/02/18/E0258BCB-6A87-8595-580C-8C1BACC3C32F.gif)
媚媚游天下
我们都知道古代有很多诗人以及作家写过大量的传世佳作,我们也学过很多。
比如李白静夜思、孟浩然的春晓、王维的9月9日忆山东兄弟、杜甫望岳……
这些都是在他们人生处于低谷以及经历了很多挫折,还有的是在游历很多大好河山时所触发的灵感所做,所以我们也应该像他们学习,游名山圣地,见各路高人,学百家思想,以后祝大家都能从知识的海洋里得到自己想要的
![enya](https://img.guwenji.org/siteinfo/2017/02/18/E0258BCB-6A87-8595-580C-8C1BACC3C32F.gif)
enya
不同的诗人词家,或许是由于阅历,或许是出于善感灵心,在不同的年龄作品风格可能有所差异。一首诗词的好坏,往往不是由于它的语言词藻,而是它内在传达出来的精神世界。有人说,诗人词人的巅峰之作必然是在晚年,因为经历过了一生,才能愈见真淳,其实不然,传世的诗并不都是因内蕴沉重才为人们喜欢。接下来,我们就从李白谈起。
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说起盛唐,就要想到李白,但是我们很难说出哪首诗是李白的巅峰之作,李白的诗不以思力取胜,而在于一种非凡的自负和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的诗充满的澎湃的激情和神奇的想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无论是二十的李白,还是六十岁的李白,都未对现实死心,他的一生都有一种执着的追求,这种特质就决定无论他二十岁还是六十岁,诗中始终有一股生命力,这种蓬勃是李白经久不衰的原因。
举例来说,二十四岁的李白有"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月歌),三十六岁的李白有"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将进酒》),四十九岁的李白有"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五十九岁的李白有"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所列的这几句都是我们所熟悉的,你能说出哪一首是李白的巅峰吗?恐怕是不能,这种天才型诗人,我们很难用年龄去界定他。
杜甫又是另一类型的诗人,不同于李白的天才气质,他的诗歌被称为"诗史",这种"史"的认识价值,不仅在于提供了史的事实,更在于他提供了比事件更为广阔的时代画面和悲悯情怀,这就决定了老杜的诗受阅历影响很大。
关于杜甫的巅峰之作,说法较为统一,大多认为是杜甫写安史之乱的作品,也就是写于中年以后的,而年少优游之作少有流传。《春望》、"三吏"、"三别"等,反映的都是安史之乱带来的社会灾难,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石壕吏)、"存者无消息, 死者为尘泥"(无家别)等。
白居易——"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在巅峰作品的问题上,白居易恐怕比李白和杜甫更有代表性,他流传后世影响最大的两个作品——《长恨歌》和琵琶行,俱是在他完成与元九书之前,与元九书是他任江州司马时所作,当时白居易四十多岁,他对自己的创作理论作了系统的阐述,"文章合为时而作,歌诗合为事而作",按照他早期的标准,他后期的诗作都算不上是好作品,这就在于他人生观的转变,创作理念的转变,他意识到自己"始得名于文章,终得罪于文章",他走向"独善",后期的诗歌普遍具有生活化的倾向,赏玩、消遣意味要重,虽在诗风上有开创作用,但是都已算不上是"巅峰"。
苏轼是一个典型的贬谪型文学家,他的巅峰之作,如前后赤壁赋、《念奴娇》、水调歌头、定风波等都与政治的关系密切。但其实,苏轼的后半人生都是在贬谪中度过,从四十多岁被贬黄州,开始了漫长的贬谪生涯,但是苏轼的性格特质决定他并不会就此沉沦下去。在黄州时期,写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潼关怀古)、"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卜算子)、"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在惠州时期,有"日啖荔支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食荔支二首)、"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定风波);三贬儋州时,苏轼已花甲之年,最后卒于北归之路,留下了最后的"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留下传世佳作的诗人词人不胜枚举,他们的性格不同、经历不同,写下巅峰之作的年龄也不同,此篇我只是选了四位,沧海一粟,若有兴趣,我们可再探讨。(一往文学作者:李一帆)
![teresa](https://img.guwenji.org/siteinfo/2017/02/18/E0258BCB-6A87-8595-580C-8C1BACC3C32F.gif)
teresa
不是古時人,難料幾歲賦,
汝今若問我,恰似對牛吟
![dina大小姐](https://img.guwenji.org/siteinfo/2017/02/18/E0258BCB-6A87-8595-580C-8C1BACC3C32F.gif)
dina大小姐
人生最谐倒的时候,才会产生、侵伟大的作品
![夜猫子](https://img.guwenji.org/siteinfo/2017/02/18/E0258BCB-6A87-8595-580C-8C1BACC3C32F.gif)
夜猫子
王勃26岁写就滕王阁序,写完后半个月溺水身亡,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成唐初四杰。其骈散文造化之高,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就一篇滕王阁序可以这么说,如果从有文字有文学开始的所有文人来选,当场去替王勃死,直接让署上自己的名字,估计30%的人已经到处找绳子上吊了,20%的人到处去找刀了,剩下的就直接找砖头、石头开始砸脑门了!这篇骈文连搞古文运动的韩愈都佩服的五体投地。本来古文是最鄙视骈文的,认为浮华不实,言之无物!起不到文以载道的作用,但对王勃的这篇是除外的,言之实,情之切,无以复加!随便写两句“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俊采星驰,雄州雾列”那句不震慑人心啊!放大招了,敲黑板,敲黑板!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写了之后基本后人写景再写不过他了,千古绝句!谁不服可来战?“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写的如此精美!
这篇文章写完之后,骈文领域再无人超过王勃,26岁的年龄能写出如此华美而又深度的文章,现在做媒体、自媒体的人都可以直接自断筋脉而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