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梦”为题目写一篇作文800字
哥德巴赫猜想
梦是人睡眠时产生的影像,是一种潜意识的活动。就好比隐士,隐身于耀眼的舞台背后,每当夜深人静如魅作祟,飘忽不定。醒来后大多已零落不全,即便有,抹一把脸,摇一摇头,下床就抛到了爪哇国。
梦人人都做,不自觉亦不能控。日常生活中我们更多提及的梦,“我有一个梦”“我的中国梦”虽然都是一个梦字,却不是我们上述的做梦,而是梦想。岳飞《满江红》“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精忠报国的誓言;李白《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砥砺志向寄语;
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忧国忧民呐喊;由梦到梦想一个人的性情、境界乃至整体形象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常常思考梦、幻想、梦想还有理想的同与不同,不切实际,根本不具备实现可能的就是幻想,有实现的可能的是梦想,目标高远的就是理想。梦是一个锥形,是一团若隐若现,离奇幻化的鬼魅,诱惑缠绵在意识深处,因而有“痴人说梦”。
比起梦,人们热衷的是梦想。梦是发生过的,梦想是期待发生的,梦和梦想存在一个时间差。梦是无意识纯思维活动,梦想则加入了主观意愿有设计的成份。做梦的过程是一种被动体验,梦想是主动参与、接受的过程。
人人都可以有梦想,不论草根贵族,也不分贵贱高低。农民工直接的梦想可能就是在城里找到一份工作,将孩子接到身边,按时拿到劳动所得,公务员的梦想也许是仕途顺利,领导待见,指日提升,商人的梦想则围绕着经营规模利润。梦想直接与生活挂勾,建构于生存的物质欲求之上,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梦想,因而化成一股动力,让人们在维系生计的过程中坚韧。
每一个人都是时代车轮搅动下的走珠,梦想趋重实利无可厚非。有间房,有收入,有健康,这是作为人有尊严地活着的最起码的物求,物质欲求可以通过奋斗接近,达到、实现,但物的富足不是说就可以替代一切,生命除了本能的需求外,还有更重要的一块领地—精神,“乘物以游心”方为梦想。从深层次来看,是生活的压力将梦想阻断在现实层面,梦想少了心灵的依托只能是折翼之梦,
身为一个几十年生活在学校的人,校园、教师、学生是学校永远不变的三元色。新的一年到来之际我也做着一个梦:日新月异的校园尽可能保留一些旧模样,新学生走进学校可以从尚存的风蚀锈斑中读出学校的成长史,老学生回到校园能够找到曾经的生活印迹,新的固然赏心悦目,但老的东西蕴藏着历史,寄托着情感,旧的建筑旧的物件也是一种文化的积淀。教师的根本是“传道授业解惑”,然后术业有专攻。读研读博,是为知识精进,为做学问,不是为教授职称,不是换取了一顶乌纱帽,便从此不问学问事。真正的学者专家“有所为有所不为”,在他们身上我们可以见识到知识分子的“风骨”。学生少一分浮躁,多一分踏实;少一点市侩,多一点纯真;少一些虚枉多一些努力。一句话:学校蒸蒸日上,人才辈出。
由此来看,我和绝大多数人一样,在自己的生活里寻找梦想,绝非在梦想里生活,有人说谈梦想是一种奢侈,的确生活将梦想逼进了一条幽深曲折的南方古巷,各式各样的摊铺,承载着各色人等的梦想,形制不一,个性色彩不同。
梦想依附外在关乎内心,是一种心灵的悠游。每过一段时光,回到堆积着逝去岁月的杂物房,盘点一下曾经的梦,你会发现梦想靠近心灵,是一道精神之光,慰养心灵。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静谧的夜里,月明星稀,沽饮酣眠,梦,御风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