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古文古诗词翻译成白话文反而平平无奇?

如题,为什么很多古文古诗词翻译成白话文反而平平无奇?
提到的作品

[作品]庐山

《庐山(精)》包括秀丽山水、历史印象、气象奇观等内容。

欧阳泉华

最新跟帖
Card

Card

一些古文古诗读起来很美,是一种综合性美,释放作者心灵惬意,加上文字形式的音韵拍节,再加上使用拱托、强调、排比等修饰技巧,使后人读时有强烈美感。而后人翻译时,往往注重了情节,未顾及表达作者的心态;音韵拍节往往需要另行构筑,使读者去适应新的音韵拍节的平衡;修辞手法多为虚招,翻译时往往废弃,使咖啡变成了白开水。此时,读者读译文,头等的,是由甜变咸之感,次等的味同嚼蜡,末等的有吃苦药的痛感。这如同江南曲桥,桥洞凌碧水,舟船伴鹅鸭,很美;变成直桥,则失了不少雅趣;变成断桥,适逢风雨袭来,则有苦不堪言之感也!比如苏东坡名诗《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上下左右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直译:庐山峰岭不断,高低形态变换,欲待增蹬全景,不知何时到边。白话译:峰岭重重,真他妈的大;绕来绕去,都是山旮旯;想看全貌,必得累趴下;折腾一整,出坑就是洼。是否对于古文古诗,就没有翻译的必要了?No!NO!NO!许多古文古诗,意境深遂,对现代读者有很重要的启迪性。因此具有很高超翻译技巧的俏楚就有了用武之地。并非人人都适合作翻译工作,还是我让能者多劳吧!

咸阳人

万万老爸

万万老爸

古诗词翻译成白话文为什么会变得平淡无奇?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翻译古典诗词,并不是一件轻易的事。它既要达意,又要传神。

2:既忌曲解,更不能庸俗化。

3:既要保持原诗风格,又要显示译者的文采。

4:不但要对诗人当时的历史背景,社会风貌有所了解,更要对诗人的身世,思想,创作意图等等有全面的研究,才能将原诗正确的,顺畅地翻译出来。

5:有的翻译出来的古典诗词,或者简单草率,失去了原作的神韵。或者任意添油加醋,变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

6:兑多了水会失去酒的醇味,过份的涂脂抹粉反而丑化了自然的美好。

因此,有人认为诗不能翻译,甚至反对翻译。但是,有些人在初读古诗词时,却又常常苦于读不太懂,偶然看到有注释,也因注释的鸡零狗碎而兴味索然,何况有的注释只烦琐的引用古书,无助于对诗词的理解。有的把可以看懂的词语作了注释,而看不懂的词或典故反倒没有注释。这时,有的人又希望用口语直接了当地翻译古典诗词。所以就出现了如题主提出的问题。

那么,究竟能不能将古典诗词翻译成既要保持原诗风格,又要显示翻译者文采,还要让读者读起来郎郎上口,看起来一目了然的作品来,看来还得是任重道远,只有是靠诸君不懈之努力了。

但就我个人认为,古诗词就不必要翻译成白话文了,让喜欢它的人去努力的弄懂它,并将它传承下去,让它永远成为中华文化上的一颗明珠!






减肥的包子

减肥的包子

譯者對字句意境的理解和脩辞水平與能力,是起决定作用的至為重要的因素之壹。

赵小鱼要早睡

赵小鱼要早睡

再精美的刀剑熔化了也就是一块金属。

amazonian

amazonian

我已说过,古文是高、雅、难的语言,白话文是低、俗、易的语言,用低俗的语言怎么翻译替代得了高雅的语言。所以,我已经提倡,恢复使用古文,为了照顾到大家学习能力的差易,可以古文与白话文并用,各取其适。

小NiuNiu

小NiuNiu

为什么古诗词被翻译成现代文反而变得平淡无奇了?这个问题曾经也困扰过我很长一段时间。

但是要想理解也很简单,古诗词有严谨的格律,韵脚,这些有要求的格律和韵脚都是古人在创作中慢慢摸索和总结出来的。

使用韵脚和格律的一方面需求就是让诗词可以更好流传起来,而另一方面,韵脚和格律的使用,可以让口水话看起来更美。

也可以这样理解,古人认为没有格律和韵脚的诗词引起来让人觉得平淡无奇,没有新意,所以发明了一系列严格的体系,有了那些格律,所以诗词看起来读起来拥有一种抑扬顿挫的美。但是到了今天人们又把它翻译成白话,岂不是又违背了当初古诗词出现的初衷了吗?

当然,有的古诗词也没有严格的韵脚和格律,但是古人在写诗词的时候都很注重炼字,就像那首“僧敲月下门”和“僧推月下门”中推敲的来历一样,一字之差,给人的感觉可谓天差地别。

还有一点就是,今人翻译的意境达不到古人写诗时候的意境。

其实古诗有古诗的美,现代诗歌也有她独特的魅力,我们不必要非得纠结于哪个好哪个不好,也不用非得贴上个标签,喜欢就好不是吗?



流浪的林晓

流浪的林晓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