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北宋文学家曾巩?

如题,如何评价北宋文学家曾巩?
提到的作品

[作品]宋史

著名宋史专家陈振先生的重要学术成果。对宋朝这个中国历史积弱王朝的政治、军事等制度,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科举教育和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社会生等方面的变化与发展,作了详尽而精确的论述,充分反映了当代宋史研...

陈振

[作品]曾巩集

《曾巩集(套装上下册)》以《元丰类稿》为主,收录了现存曾巩的全部诗文,计诗410首,文752篇,是目前收录曾巩诗文最为完备的本子。《曾巩集(套装上下册)》是“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之一种。曾巩,唐宋八...

曾巩

[作品]列女传

《列女传》原名《九十洲绣像列女传》,西汉刘向有感于成帝后宫之事始撰,记述了上古至汉代妇女的嘉言懿行.后代多有增补.明代新安汪氏此基础上加以增辑,叙及人物延伸至明,封刘向《列女传》中有失偏颇者亦有订正。...

刘向

[作品]三国志

《三国志》(上下)(图文珍藏本)(精装)图文珍藏本兼具普及性和学术性,其文字,仍以百衲本为底本,参校了清乾隆四年武英殿刻本、清同治六年金陵书局活字印本、清光绪十三年江南书局刻本等旧刻本和以中华书局标点...

陈寿

[作品]元丰类稿

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乾隆皇帝下诏开设四库全书馆,委派纪昀等著名学者160余人,开始编纂《四库全书》。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 开馆征书,至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 ,历时7年,共征集图书12237...

曾巩

[作品]梁书

清乾隆三十七年,乾隆皇帝弘历下诏,开四库全书馆,次年敕修“四库全书”。自唐宋以后,历代王朝便形成了收集编纂典籍的传统,唐代有《艺文类聚》、《北堂书抄》,宋代有《太平御觉》、《册府元龟》,特别是明代永乐...

姚思廉

[作品]陈书

清乾隆三十七年。,乾隆帝弘历下诏,开四库全书馆,次年,敕修《四库全书》。自唐宋以后,历代王朝便形成了收集编纂典籍的传统,唐代有《艺文类聚》、《北堂书钞》,宋代有《太平御览》、《册府元龟》,特别是明代永...

姚思廉

[作品]南丰曾子固先生集

金刻本《南丰曾子固先生集》 共三十四卷,宋曾巩(1019~1083)撰。曾巩字子固,北宋建昌军南丰县(今江西南丰)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有《元丰类稿》传世。《南丰曾子固先生集》是孤本仅存的一部曾巩诗...

曾巩

[作品]李太白集

《李太白集(插图本)》作者李白的诗以抒情为主。屈原而后,他第一个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时的民间文艺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歌吸取其丰富营养,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独特风貌。他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

李白

[作品]战国策

《战国策(修订版)》内容简介:《战国策》主要是战国时代游说之士的言行汇集,也有一些历史史实和人物的记录。其书作者不详,大概不是一人一时所作,故书中不免有自相矛盾之处。《战国策》一书名称为刘向校定其书时...

刘向

最新跟帖
爱骑车

爱骑车

同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曾巩相对于韩愈、柳宗元、三苏(苏洵、苏澈、苏轼)、

欧阳修、王安石这七家来说,确实显得有些存在不强。

这主要是因为其他人不仅在散文上有造诣,其他方面也是多有建树,

无疑增加了他们的曝光度。

曾巩除了散文,在其他方面的建树并不多,

但其散文还是有其特色和建树的,不然也不会位列唐宋散文八大家。

曾巩可以说是官三代,因为其祖父、父亲都在宋朝为官,且职位都不低。

在继承了如此家世的基因下,曾巩小时就表现出了卓越的天赋,

记忆力特别强,诵读的书,能马上背出来。

十二岁时,就能写得一手文辞很具气魄的文章了。

到二十岁,他就声名远播了,并这时结识了欧阳修、王安石等人,

并且成为欧阳修的弟子。

欧阳修对他非常器重,认为“其大者固已魁垒,其于小者亦可以中尺度”。



曾巩的散文秉承的还是韩愈“文以载道”的思想,

当然他进一步提出“文以明道”的创作宗旨,

他的文风以“古雅、平正、冲和”见称,

其主要作品有道山亭记、墨池记等,

经常融记事、议论、抒情于一炉,

说理透彻,平易自然。

王安石曾评价他的文章说:“曾子文章众无有,水之江汉星之斗”。

苏轼对他的评价是:“曾子独超轶,孤芳陋群妍”。

苏辙对他的评价也颇高:“儒术远追齐稷下,文词近比汉京西。”

明代大儒朱熹对他的评价是:“予读曾氏书,未尝不掩卷废书而叹,何世之知公浅也。”

所以,就其散文而言,曾巩的成就还是颇高的,有自己的一套思想,并且形成别具一格的文风特点,这都是成为大家必须所具备的。


了了同学

了了同学

曾巩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散文家和史学家,曾以史学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事兼礼仪事。他的文学才能极高,与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七人各为“唐宋八大家”。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如此优秀的一个人自然不会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不管是时人还是后人,对曾巩的评价十分高。

新评古今人物之曾巩:一个最不该被遗忘的唐宋八大家!曾巩可是欧阳修最得意的门生。王安石对其也是对其赞誉有加。虽居唐宋八大家之末,按照排序,曾巩虽属于唐宋八大家之列,但却是最后一个,最容易为今人所忽略。虽然曾巩排在最后一个,也并不是说,他的成就不及三苏。他之所以能位居唐宋八大家之一,那是有他的独特之处。

在南宋、元、明之时,一些知识分子甚至将其神话抬高到了与孔孟并列的地步。他文章之所以为人称道,就是因为曾巩的文章,中正平和,中规中矩。不得不说曾巩在历史上的地位之高,不可想像,并不是现在咱们所认识的那样微末。科举这事儿对曾巩并不容易,曾巩在39岁,也就是1057年,才进士及第。这与其他八大家相比。如苏轼、欧阳修、苏辙等,二十来岁便中举来说,的确不算早,也确实算晚了一些。他在18岁的时候,父亲罢官归家,庭的重担都落在了曾巩身上,所以直到39岁才进士及第,实属不易。数次不第的曾巩,并没有气馁,反而使其养成更加坚强沉稳内敛的性格。这也为他后来为人做官,奠定坚实基础。后来为官京师和地方,都是政声颇佳。

跟曾巩同一时代的王安石曾说,曾子文章众无有,水之江汉星之斗。苏轼也说,曾子独超轶,孤芳陋群妍。今人钱钟书曾经说过,在唐宋八大家中,曾巩的诗歌远比苏洵父子好,绝句的风致更比王安石有过之而无不及足见其文学地位之高,文章之高妙。

LYS

LYS

曾巩,字子固,江右人,出生于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

他的一生为官清正廉洁,口碑极好。曾巩算是一个早慧之人,十二岁的时候就出口成章,文章锦绣。

他不但是“唐宋八大家”,还与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并称“南丰七曾”。

曾巩是宋代新古文运动的重要骨干,在古文理论方面主张先道后文,文道结合。文风源于六经,又集司马迁、韩愈两家之长,平实质朴,温厚典雅,为时人及后辈所师范。王安石说:“曾子文章众无有,水之江汉星之斗。”苏轼认为:“曾子独超轶,孤芳陋群妍。”朱熹也推崇他“予读曾氏书,未尝不掩卷废书而叹,何世之知公浅也。”

这样一个人注定会被后世所记住,曾巩的一生十分重视兴教劝学,培养人才。

在抚州居所侧建有“兴鲁书院”,并亲自定学规、执教席,推动抚州学风。在南丰“子固公园”,有曾巩幼时读书处——读书岩、曾文定公祠、仰风亭、思贤堂,县博物馆亦建在其内。南昌市有一条子固路,也是后人为纪念这位先贤而命名的。

宋代为什么教育事业突出,这与这些文人的付出有莫大的关系,比如范仲淹就特别重视教育,曾经在应天府做讲师。

这些先贤之所以被后人赞赏、纪念,是因为他们以付出博得了身后之名。

曾巩的一生,成就很多。尤其是在文学创作上,尤为突出,他积极参与欧阳修诗文革新运动。

他散文内容广泛,义理精深,节奏舒缓,感情醇厚,气质内潜;主题明确,说理有条不紊;精于炼句,语言净洁,尤善用排比句、对偶句。

宋史·曾巩传称他为文章上下驰骋,愈出而愈工,本原六经,斟酌于司马迁、韩愈,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又称其文“纡除而不烦,简奥而不悔,卓然自成一家”。宋史·曾巩传还称他“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于委废单弱之中。宦学昏嫁,一出其力”,既是一个奉父母以德的孝子,又是一个兼顾弟妹于艰难之时的好兄长。

曾巩能为后世留下不朽的诗篇,做人为官坦荡非常,是值得为之缅怀的。

绿系瘾控

绿系瘾控

曾巩(1019—1083),字子固,人称“南丰先生”。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散文家、诗人,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在中国古代学术思想与文学领域贡献卓著,具有极高的文学成就,其作品的文学价值非凡。


一、出生世家,天资聪明,学优入仕,勤政为民

曾巩曾经自称生于江西建昌南丰的一个“儒学世家”,其祖父官拜户部郎中,父亲是太常博士。小时候的曾巩天资聪颖,具有比一般同人更强的记忆能力,表现出了良好的文学天賦。12岁时,曾凡提笔立成六论,文辞气魄非凡根本不像一个12岁少年的文笔。18岁时,曾巩入京赶考,在京师汴梁结识了小他两岁后来成为北宋重臣的王安石,与之成为挚友。两年后,曾巩入读太学,向时任龙图阁大学士、翰林学士、大文豪欧阳修上书了一文时务策。欧阳修看到青年曾巩的文笔惊异不已,说:“吾门下过者已白千人,唯独此生可得方为喜矣。”欧阳修还自认为即便是自己当年也写不出此等好文。



嘉佑二年(1057),曾凡考中进士朝廷任命为越州通判。曾凡刚上任就遇到越州发生饥荒越州城内的官府粮仓远远不够用来赈济灾民更何况城外乡间的灾民还不能入城购粮。在严重的灾情面前,曾巩为解灾情思虑而几日不眠不休。他张贴告示,向越州各县晓谕令富人向官府如实申报自家储备的粮食,并按照比官府粮仓粮价稍高一点的价格向百姓出售。曾巩又上下奔波劝说附近官府主事机构借给农民良种,并允许农民在秋季收获之后随赋税一道偿还,一方面既没有耽误农民的农事,另一方面也没有过分增加农民的负担。经过一两年的恢复,越州的饥荒基本得到平抑,曾凡在越州赈灾有功提拔为齐州知州。曾巩在任内根据齐州的治安情况以根治邪恶、打击盗贼为施政之根。


二、应用散文,务实策论,独领风骚

他在散文方面的成就最为突出。庆历元年,曾巩第二次入京师就被破例游学于太学,皆因其“十万言文稿”早已在北宋文坛传为佳话。曾巩一生基本是在一种平淡的娴静泊如中度过的,没有显出起落升沉、成败穷达的大喜大悲,而是于俗世间持守道德,于笔墨下寻求情逸。其散文突出体现了这种文风,中和、节制、平静、温雅,在中国散文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


曾巩的散文,其侧重点主要在于策论、史传类型的应用文,而非现代意义的纯文学性散文。他的散文代表作有唐论、进太祖皇帝总序、熙宁转对疏为治论、战国策目录序、南齐书目录序、范贯之奏议集序等。曾巩的散文历来喜好道德之文,重议论,并以言辞取胜。他的序体式散文也是议论多于抒情和叙事,好于散文中发议论,使他成为唐宋八大家中情趣逸致最少的一个,也因此招致有关他散文迂冗的批评。但也正是因为如此,曾巩以其独特的散文风格著称古今文坛。



曾巩散文议论说理的内容往往是剖析种种现实弊端、陈述政治见解。比如上欧阳学士舍人书,曾巩在这封寄给欧阳修的书信中力陈为民纳贤的政治主张。在给王安石的书信与王介甫第二书中,曾巩向王安石劝言勿在改革过程中操之过急,应以教化民众为先,再行改革强国富民之实。在上杜相公书一文中,曾巩痛斥奸臣祸国殃民之举,痛陈陷害忠良的严重后果。上述书信体散文深刻展现了曾巩以天下为己任的文人志士情怀。


三、曾巩的诗歌成就与价值

钱钟书先生曾评价说:在唐宋八大家中,曾巩的诗歌远比苏洵父子好,绝句的风致更比王安石有过之而无不及。现存于世的曾巩诗歌被收录于《曾巩集》中,有诗443 首,词 1 首。纵观曾巩的诗歌创作,多源自他所处的现实社会生活,都是对生活的有感而发,且诗中所蕴感情真挚深厚。


曾巩的纪实诗继承和发扬了唐代杜甫现实主义诗歌文学传统,以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民间疾苦、揭弊政、评国事为主要内容,表现了他关注民生、济世兴邦的儒家思想。曾巩所生活的北宋时代,国家长期对外割地赔款、屈节投降,对内搜刮民脂民膏,加上自然灾害频发,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曾巩以诗歌真实描写了民生疾苦的状况。如追租这首诗中,一句“山下穷割剥”写出了饥荒之年农民还要被层层盘剥的悲惨境遇,由此抨击地方官吏“暴吏理宜除”,并提出“浮费义可削”的政策主张。这首诗没有中国古代诗歌传统的写景抒情,而是赤裸裸地针砭时弊,体现了曾巩关注民生疾苦的人文关怀,与“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句杜甫诗异曲同工、一脉相承。



曾巩的诗歌也经常以缅怀历史人物、评价历史事件来表情达意。曾巩总能以惺惺相惜的姿态与心态去追思感受前人中那些与他理想抱负相似的人的精神世界,从而缅怀先圣、宽慰自我、排解忧愁、坚定决心。例如在扬颜一诗中,曾巩敬慕扬雄的立言不朽和颜回的立德不朽,以两人执著求道精神激励自己进业修德。再比如曾巩的读五代史,诗文以历史讽喻现实,以史谏言北宋统治者革除弊政、富民强国、以实际行动救国家于危难。曾巩的咏史诗或委婉言志,或直言改革,其托物喻人的文笔都源于现实又立意高远,凸显了他恩泽天下、救民济世的儒家仁义思想。


四、不辞劳苦,勤勉校书,流芳后世

校书虽不是创作文学作品,但将他人和古人的文学著作勘校成册保存,也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贡献,极富文学与历史研究价值。

1060 年,曾巩被欧阳修推荐入京编校书记,直到 1069 年为止,曾巩在馆阁中校书长达九年。在此期间,他对一系列文学历史古籍进行了整理和校雠。校对和整理书籍是费时而艰苦的工作,例如编校《陈书》与《梁书》两部古籍就耗费了曾巩两年的时间。这两部书籍记载了梁、陈两个朝代的历史,但这两部古籍自南朝流传至宋代,其中多部卷本已失传,部分宋代传本也较多脱误。因此,曾巩认为不能根据当时的馆藏资料校对这两部书籍。他奏请朝廷,希望能够将民间关于此二书的藏书搜集起来以供编校之用。曾巩花费大量时间搜集资料、编校书籍,终于在两年后将二书编校完成。


了恢复失散古籍原貌,曾巩作了极大努力。如《战国策》一书共有三十三篇,到北宋时期已有部分篇章失散,为把失散篇章补全,曾巩不厌其烦走访收集相关资料,最终补齐《战国策》全部三十三个篇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量校勘工作。曾巩多年从事对文学历史古籍的编校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后人保留了大量文学历史遗产。从这些资料当中,他有意识地不断汲取文学养分为他九年间在校勘之余从事文学创作提供了灵感和素材。



五、流传后世的书法孤品局事帖(另有“非曾巩所作”之说)


局事帖相传是曾巩写给同乡故人的一封信,是曾巩留下来的唯一书信墨迹,被誉为海内外的孤品。当时的曾巩已是花甲老人,外放12年迟迟未能回归京城,因此,这封书信中阐发了作者内心苦闷沉郁的心境,读来意味深长。写完局事帖不久,曾巩终于得召返京。但仅过了三年,他便离世。

900多年来局事帖被明清以来多位收藏家收藏,所以被认为是一件流传有序的藏品。局事帖是迄今发现的唯一一件曾巩传世墨迹,2016年5月15日,中国嘉德2016春拍的大观夜场拍卖上,以1.8亿元人民币落槌,加佣金成交价为2.07亿元的成交价买下了曾巩的局事帖,全文共124字,平均每字价值167万元,创造全球中国书法成交纪录。此帖书于北宋,印书纸背细察之,为《三国志》刻本。经徐邦达先生过眼和考证,认为这是曾巩在通判越州任上所写,在明代为大藏家项元汴、何良俊所藏。此帖清代已归于安岐,并著录于墨缘汇观·法书。之后,又经曾燠、王芭孙收藏。民国时,藏于著名鉴定家张珩及其家族。



总而言之,声名煊赫的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其诗歌散文作品历近千年仍被世人传诵,足见他文学造诣之深、成就之高。曾巩对文学历史古籍的勘校工作虽未直接创造自己的文学作品,但为后世挽救和保存了大量古籍著作,因而与他的诗歌、散文一样在中国文学史上价值斐然。

yoyofish0130

yoyofish0130

曾巩(1019~1083),字子固,江西南丰人。曾巩幼年聪慧,12岁作六论,一挥而就,言简意赅,气势雄浑,得到欧阳修的高度赞赏,从此名闻四方。青年时,多次外游,特别是和王安石极其友善, 常有诗文往来,并将王安石推荐给欧阳修。嘉祐二年(1057)曾巩中进士后,调任太平州司法参军。第二年,奉召回京师,编校史馆书籍,迁馆阁校勘、集贤校理。熙宁二年(1079)先后在齐、襄、洪、福、明、亳等州任知州,守正不阿,颇有政声。元丰三年,徙知沧州,过京师,宋神宗召见时,他提出节约为理财之要,颇得神宗赏识,留三班院供事。元丰四年(1081),神宗以其精于史学,委任史馆修撰,编纂五朝史纲未成。元丰五年(1082),拜中书舍人。次年卒于江宁府。宋理宗时,追谥文定。

曾巩的思想属儒学体系,他赞同孔孟的哲学观点,强调“仁”和“致诚”,认为只要按照“中庸之道”虚心自省、正诚修身,就能认识世界和主宰世界。在政治上他反对兼并政策,主张发展农业和广开言路。他在任地方官时,总是以“仁”为怀,“除其奸强,而振其弛坏;去其疾苦,而抚其善良。”(齐州杂诗序)由于他思想有一定局限性,因此,他虽然与王安石个人关系密切,但对王安石变法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法愈密,则弊愈多。但是曾巩也不主张死守成法,他对在位者的因循苟且表示不满,提出“法者,所以适变也不必尽同;道者,所以立本也,不可不一”(战国策目录序)的观点。主张在不失先王意旨的前提下,对法制作必要的改革。在行动上,他即使对新法看法不同,但新法一旦实施,他能够维护新法,在齐州为官时,能力行保甲之法,使百姓安居乐业。

曾巩的散文创作成就很高,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这是他能够成为“唐宋八大家”的主要原因。他师承司马迁、韩愈和欧阳修,主张“文以明道”,把欧阳修的“事信、言文”观点推广到史传文学和碑铭文字上。他强调只有“蓄道德能文章者”,才足以发难显之情,写“明道”之文。他的散文大都是“明道”之作,文风以“古雅、平正、冲和”见称。

他的议论性散文,剖析微言,阐明疑义,卓然自立,分析辩难,不露锋芒。他的记叙性散文,记事翔实而有情致,论理切题而又生动。 著名的墨池记和越州赵公救灾记融记事、议论、抒情于一体,深刻有力,通情达理。他的书、序和铭也是很好的散文,寄欧阳舍人书和上福州执政书历来被誉为书简范文,叙事委婉深沉,语言简洁凝炼,结构十分严谨。战国策目录序论辩入理,气势磅礴,极为时人所推崇。当西昆体盛行时,他和欧阳修等人的散文,一扫雕琢堆砌之风,专趋平易自然。王安石曾赞叹说:“曾子文章世稀有,水之江汉星之斗。”(赠曾子固)

曾巩一生整理古籍、编校史书,成就颇丰。《战国策》说苑《列女传》《李太白集》 和《陈书》等都曾经过他的校勘。《战国策》和说苑两书,多亏他访求采录,才免于散失。 他每校一书,必撰序文,借以“辨章学术,镜考源流”。曾巩好藏书,珍藏古籍达两万多册; 收集篆刻五百卷,取名为金石录,后世篆刻者,无不以此书为教科书。

曾巩培养了一批名儒,陈师道、王无咎、曾肇和曾布受业于他。曾巩的文章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南宋朱熹“爱其词严而理正,居尝诵习”。明代唐宋派散文家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清代的桐城派方苞、刘大槐、姚鼐和钱鲁斯等人都把他的文章奉为圭臬。

曾巩能被评为“唐宋八大家”,绝非浪得虚名。宋史·曾巩传称他为文章上下驰骋,愈出而愈工,本原六经,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其文“纡除而不烦,简奥而不悔,卓然自成一家”。

杨弯弯

杨弯弯

曾巩出生在书香门第,世代为朝中官宦。所以,在江西南丰县素为望族,地方志多有记载。由于这种学习环境影响,曾巩十二岁能文,也是北宋有名的神童。二十岁后受到欧阳修赏识,为进入唐宋八大家行列开了一个好头儿。曾巩政治上建树不高,辞世前一年官拜中书舍人,于1083年病故,享年64岁。曾巩受欧阳修文风影响笔力雄厚,在文学方面他一贯主张先卫道而后文,不大讲究文采。然其文章纯朴自然,从容周详而条理分明。宋史•曾巩传说:“曾巩立言于欧阳修、王安石之间,纡徐而不烦,简奥而不晦,卓然自成一家,可谓难矣。”纡徐简奥,是曾巩古文的主要特色。他的散文曾与欧阳修、王安石齐名,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因他的文章卫道色彩出众,深受南宋朱熹推崇,成为旧时代“正统派”古文家的模拟对象之一。著作有《元丰类稿》传世。最著名的文章当属墨池记这一篇。

钟建锋延保广州

钟建锋延保广州

曾孔(1019-1083),字子固,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最出名的作品是散文墨池记。

虽然他为官十几年,但是总的来说政绩不是很突出,没有他的文章出名。

他的散文创作成就很高,他的文风“古雅、平正、冲和”,是北宋的散文家。曾巩有文采,但是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却不为人所熟悉,但是他的文学地位在一定时期非常高,在他那个时代也是被欧阳修、韩愈等人赞赏,名闻四方。

曾孔不平常的一生

他自幼聪慧,十二岁作六论,内容言简意赅,气势雄浑,得到欧阳修的赞赏,后来他也成为了欧阳修非常喜欢和认可的学生。

他出生于世家,但是后来1047年他的父亲去世,他从太学辍学回家,后来他开始为了家庭生活劳累,但是一直坚持学习。

一直到他38岁那年,才考中进士。

作品

1.《宋史》记载他“立言于欧阳修、王安石之间,纡徐而不烦,简奥而不晦,卓然自成一家”

他的议论性散文,代表作唐论,借用古事以证辩,论得失而重理,语言婉曲流畅,可以和欧阳修的朋党论媲美。

2.他的记叙性散文,能够做到记事翔实,有情致,论理生动,深入主题。著名的作品墨池记把记事、议论、抒情于一炉,深刻有力。

墨池记:

“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墨池记里这一段,一直到现在有着很深的做学问、学习的道理。学习要有毅力,有不怕苦的精神,更不用说做学问,出人头地,没有付出不会有回报。

3.他的书、序和铭,也是很好的散文。寄欧阳舍人书和上福州执政书历来被誉为书简范文。战国策目录序论辩入理,气势磅礴。

王安石曾经赞叹曾巩:“曾子文章世稀有,水之江汉星之斗”。

4.他也擅长写诗,有四百余首传世。

他的咏柳: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用柳树隐喻奸臣和邪恶势力,形象逼真,寓意深刻。

还有很多其他诗,也都非常有名。

5.他一生整理古籍。编校史书。《战国策》、说苑、烈女传、《李太白集》、和《陈书》他都参与校勘。

他的文章对后世影响很大,朱熹“爱其词严而理正,居尝诵习”。

may_onnaise

may_onnaise

八大家中最不出名的大家。

Andrea

Andrea

中国文学史上把唐宋古文写得特别好的八位文学家合起来,称为「唐宋八大家」,这是非常有名的,他们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以及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父子,加上欧阳修、王安石,还有一位就是曾巩。那么世人对曾巩的评价是怎样的呢?

曾巩字子固,北宋建昌南丰县人。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公元一0一九年),登仁宗嘉佑二年(公元一0五七年)进士第。历官太平州司法参军、馆阁校勘、集贤校理、英宗实录院检讨官。出通判越州,历知齐、襄、洪、福、明、毫诸州。元丰五年(公元一0八二)拜中书舍人。元丰六年(公元一0八三)病逝于江宁府,享年六十五岁。

后人称为“南丰先生”,南宋理宗时追谥“文定”。《宋史》曾巩本传记载其政绩卓著,为政廉明,所至兴利除弊,剪灭凶顽,关心民瘼,发展生产,深得百姓拥戴。曾巩业绩主要在文学,《宋史》评价:“曾巩立言于欧阳修、王安石间,纡徐而不烦,简奥而不晦,卓然自成一家,可谓难矣。宋之中叶,文学法理,咸精其能,若刘氏、曾氏之家学,盖有两汉之风焉”。曾巩与欧阳修等人一起,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作出了杰出贡献。生前享有盛名,身后受到推重,明代将他归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遂此定论,沿续到至今。著作有《元丰类稿》隆平集等传世。

曾巩的历史影响表现在政绩和文学。曾巩治齐(济南),是他政治生涯中最得意的一笔,《宋史》本传载“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兴修水利、疏通大明湖,惠泽后世。齐人在大明湖畔建“南丰祠”以志纪念,至今仍为大明湖公园一景。明景泰年,南丰县学汪伦在他苦读的南山岩洞前建一亭台和祠堂,纪念先贤,激励后人。

曾巩的文学成就,在当时产生过很大影响,文名一度仅次于欧阳修。曾肇作行状说:“妇人孺子皆能道公姓字,其所为文,落纸辄为人传去,不旬日而周天下”。南宋思想家朱熹将他目为理学先驱,多次到南山苦读遗迹处凭吊,相传留有手迹“墨池”二字,镌刻石壁。

宋刻本曾南丰先生文粹、金刻本《南丰曾子固先生集》,元大德八年丁思敬刻《元丰类稿》均为海内孤本,珍藏于北京图书馆。明代唐宋派茅坤将其文章列入八大家。清代桐城派将其散文为作文楷模,备受推崇。

王安石:“曾子文章众无有,水之江汉星之斗”。“爱子所守卓,忧予不能攀。韩维:“自唐衰,天下之文变而不善者数百年。欧阳文忠公始大正其体,一复于雅。其后公与王荆公介甫相继而出,为学者所宗。于是大宋之文章,炳然与汉唐侔盛矣。”钱钟书也说过:”在唐宋八大家中,曾巩的诗歌远比苏洵父子好,绝句的风致更比王安石有过之而无不及。

就曾巩的名气而言,他或许不像苏轼、欧阳修、王安石等人,成为那个时代拒不可攀的高峰。但是他自幼所接受的儒学修养,让他将古代散文作家的修养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才是他真正的鲜艳夺目之处。更何况时代潮流也并没有抛弃他,曾巩一直在文坛中散发着淡淡的光芒,但是他却未曾暗淡过。

莫陌

莫陌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