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名将孙膑遭其同学庞涓陷害后,还能被称为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

如题,为什么名将孙膑遭其同学庞涓陷害后,还能被称为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
提到的作品

[作品]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十三篇涉及军事理论、实践各个方面,内容博大精深,思想深邃富瞻,逻辑缜密严谨,既是我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又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以杨炳安先生的《十一家注孙子校理》为底...

孙武

[作品]孙膑兵法

《孙膑兵法》:中国传统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北京大学的一批青年学者,在国内一批知名专家的指导下,组织编纂了这套《中国传统文化读本》丛书。《中国传统文化读本》是面向全体国民的普及性读物。它从浩如烟海...

孙膑

最新跟帖
乌咪酱

乌咪酱

孙膑,战国时期齐国人,战国杰出的军事家。活动于公元前380年至公元前320年左右。孙膑是春秋时期齐国著名军事家孙武的后代。



遭以膑刑

孙膑在青年时期,曾和魏人庞涓一起拜鬼谷子为师,学习兵法。鬼谷子是位德行高深的隐土,有通天初地之オ。孙膑为人淳朴厚道,谦虚谨慎,加上学习勤奋刻苦,颇得鬼谷子的器重。孙膑被庞涓陷害,遭以膑刑,是庞涓的人品问题,而不是孙膑不够聪明。

后来,齐威王派辩士淳于髡到魏国去拜访魏惠王。淳于髡偷偷将孙膑带离魏国,回到了齐国。

田忌赛马

孙膑的“田忌赛马”的故事,揭示军事上一条很重要的规律,就是在战争中要从全局着眼,善于统筹,为了总体的胜利,可以牺牲局部利益。正确地运用这一规律,就可以从全局上看处于劣势的一方,采取出奇制胜的战术,做出某种让步,而最终取得全面的胜利,达到以弱胜强的预期目的。“田忌赛马”也被视为“策对论”的最早运用。

通过这次赛马谈兵,孙膑一鸣惊人,由一个“刑余之人”一跃而成为统帅齐国大军的首领,在战国群雄角逐这个动荡的大舞台上,开始崭露头角,大显身手。

桂陵之战

公元前354年,赵国进攻卫国,夺取漆及富丘两地。因为卫国是魏国的附属,魏惠王命庞涓率军八万,直逼赵国首都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

齐威王委任田忌为主帅,孙膑为军师,率领齐军主力驰援赵国。

孙膑提出了“批亢捣虚”与“疾走大梁”的计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魏国重城大梁进逼。庞涓不得不亲率主力回驰大梁。齐军已于桂陵设伏,魏军由于长途跋涉,疲态毕露,于是齐魏一交战,魏军战败。

示敌以弱

在桂陵设伏之前,为了迷惑庞涓,使其无法把握齐军的真正意图,孙膑先向南进攻魏国的平陵。平陵城邑虽小,但人口众多,兵强马壮,很难攻取。进攻平陵必败,这就可以向敌人显示齐军统帅不懂军机的假象。孙膑又派遣出游用的轻车向西直奔魏都大梁城郊,只派少数部队眼随在车后,以显示齐军力量单薄。

庞涓见齐军攻打平陵连遭败绩,认为齐兵并无多强的战斗力,根本没把齐军放在眼里,于是庞涓放弃了随军辎重,昼夜不停地急行军,赶来与齐军决战。但他万万没有料到,攻击大梁的齐军仅仅是齐军的一部分,其主力早已在桂陵埋伏妥当,以逸待劳,只等魏军钻进口袋。

设伏马陵

公元前343年,魏国称王,盟友韩国不从。次年,魏国出兵攻韩。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军再次直逼魏国首都大梁。

魏惠王将攻韩的魏军撤回,并任命太子申为上将军,以庞涓为将,统率十万魏军攻向齐军,要与齐军一决雌雄。孙膑针对魏军强悍善战,轻视齐军的弱点,大打心理战,先向魏军示弱,引诱魏军深入,再施以出其不意的攻击,一举歼灭魏军,于是孙膑定下了减灶诱敌,设伏聚歼的谋略。

庞涓果然中计,认定齐军败绩已呈。于是只身带着部分精锐骑兵,日夜兼程追击齐军。孙膑则于魏军必经之处马陵设伏。

庞涓果然中计,魏军死伤殆尽。庞涓拔剑自刎而死,孙膑大仇得报。

马陵之战同桂陵之战一样,是孙膑军事生涯中的“杰作”,也是我国军事战争史上的两朵并开的“奇葩”,充分显示了孙膑过人的军事谋略和杰出的指挥才能。

马陵之战后,魏国元气大伤,从此一蹶不振,失去了中原霸权。齐国则声威大振,威服诸侯,孙膑则由此而名扬天下,实现了他平生的抱负。

后人有诗赞曰:“减灶奇谋信不疑,拼将轻锐马陵驰。白书烛见无常到,竖子成名耐久思。”

激流勇退

田忌等班师回国,齐威王大喜要加封军师给孙膑。孙膑不愿受封,而且去意已决。一代杰出的军事家就这样在激烈争斗的战国政治舞台上消失了。

孙膑死后,给后人留下了一部珍贵的军事著作一一《孙膑兵法》。《孙膑兵法》总结了战国中期以前的大量战争实践,从基本理论到战术原则,都进步继承和发展了《孙子兵法》。

孙膑兵法》与《孙子兵法》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所以自古以来人们即把两“孙子”并称,说二者是“一家”之言的孙氏之道”。在汉书・艺文志中则更为明确,把《孙子兵法》列为所有兵书之首,而齐孙子则位居第二,在吴起兵法以及其他所有兵法之上。

yangyang琪

yangyang琪

孙膑是孙武的后人,孙膑一直在齐国,协助齐王征战,也指挥了很多著名的战役,历史上提到魏陵、马陵之战,都是孙膑指挥的,也为齐国的霸业立下汗马功劳。孙膑是战术家,战略和权谋上均不属于顶级。我们首先要给孙膑来个立场分析,孙膑忠于田忌,这是因为田忌把他从庞涓的魔爪中救出来;但孙膑不忠于齐国和齐威王。战略上,孙膑比不上同时代的战略家商鞅。且不说商鞅变法奠定了强秦基础,商鞅在移祸齐国上就极具战略眼光。前354年,魏惠王伐赵,围邯郸;齐国以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围魏救赵,桂陵之战擒获庞涓。秦国趁机出兵在元里大败魏师,夺取少梁,又派公子壮伐韩,占据上枳、安陵、山氏。楚国派景舍救赵,攻取魏国的睢水、 濊水。在三面受敌情况下,魏国仍扭转了局势,并攻破邯郸。

打开百度App,看更多图片

前352年在襄陵大败齐、宋、卫联军。随后魏国与齐、赵讲和,国力仍鼎盛。魏惠王意欲率诸侯朝见周天子,西图秦国。这时卫鞅向秦孝公献了“尊魏为王”之计,并亲赴魏国,主动向魏国服软,移祸齐、楚,以坐收渔翁之利。而魏王受其蛊惑,日益骄狂,还举行了逢泽之会,召宋、卫、邹、鲁及秦公子少官会盟,竟自行称王了;同时把注意力集中在在齐楚,忽视了秦国。前342年,魏国攻韩,齐国以田忌、田朌为将,孙膑为军师,救援韩国。马陵之战爆发,孙膑在马陵道设伏,擒杀了庞涓和太子申,推翻了魏国的霸权,战术可谓精妙绝伦。但齐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得名多于得利;商鞅的秦国却是坐享其成,趁机攻打河西,以极少的代价取得更多的收益,这才是战略,战略上孙膑与商鞅差了十个田忌吧。昔魏王拥土千里,带甲三十六万,从十二诸侯朝天子,以西谋秦。秦恐,寝不安席,食不甘味。卫鞅谋于秦王曰:‘王何不使臣见魏王,则臣必请北魏矣。’秦王许诺

卫鞅见魏王,曰:‘大王之功大矣!令行于天下矣!所以十二诸侯,非宋、卫则邹、鲁、陈、蔡。此固大王之所以鞭棰使也,不足以王天下。不若北取燕,东伐齐,则赵必从矣;西取秦,南伐楚,则韩必从矣。大王有伐齐、楚之心,而从天下之志,则王业见矣。大王不如先行王服,然后图齐楚。’魏王善之,故身广公宫,制丹衣,柱建九斿,从七星之旗。此天子位也,而魏王处之。于是齐、楚怒,诸侯奔齐,齐人伐魏,杀太子,覆其十万之军。是时,秦王拱手受河西之地。故卫鞅始与秦王计也,谋约不下席,而魏将已擒于齐矣;冲橹未施,而西河之外已入于秦矣。——战国策、齐策五权谋上,孙膑在齐国将相之争中未能为田忌提供好计。齐威王时期,齐国政坛分成两派:相国邹忌主持内政改革,将军田忌主持军事,两派矛盾激化。邹忌是个权谋家,使用各种诡计暗害田忌。为此,马陵战后,孙膑给田忌提了一个计策。田忌为齐将,系梁太子申,禽庞涓。

三耳朵

三耳朵

因为围魏救赵马陵道干掉了庞涓

lffhyde

lffhyde

从历史流传和现实生活中,凡是忠厚正直的人,往往会勿视身边的危险;江湖经验告诉我们,身边最好的爻友便是最危险的敌人!只有贴身之人才会了解你的喜好、及饮食起居,庞涓害孙膑是因为庞涓太了解孙膑,他嫉妒孙膑的才华,他认为有孙膑在永无出头之日,也是后来周瑜的心结;孙膑能功成名就,是做人争取一口气,如果孙膑自此消沉下去,也没有后来的《孙膑兵法》存世!

这个春秋故事告诉我们,人如果有功利之心,总会挺而走险,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但世间有几个人看淡名利地位?庞涓和孙膑的事件社会上会永远演绎下去,因为整个社会发展的规则是利令智昏也!

可否可否

可否可否

孙膑为何不是战略家而是军事家,战略,这是君王要用你,大用,才能把自己的战略思想说出来。因为齐王并没有大用孙膑,或许孙膑也曾提过战略思想,齐王不用等于没有。或许他肯本知道提也没用,没到那个级别。

按时孙膑的本事,不可能局限于军事家,应该还是个战略家,假如齐王把国家交给他,以他的本事同时代应该没有人能赢他,齐国必成霸主。

比如历史上的这个赛马局,成为经典故事,看见的都知道简单,但那么多聪明人,为什么孙膑之前,没一个想到这样能赢。

按照当时魏强齐弱,孙膑这个围魏救赵的方法绝对正确,问题是他这个方法,终关春秋战国,在他之前还没有哪个军事家用过,他是怎么想出来的。

虽然打赢魏国一次,但是魏的国力还是很强大,孙膑知道这一点,所以第二次想出了一个减灶示弱的方法,看到这些,觉得孙膑简直神了,所想出的都是前人没有用过的招。

毛主席给予孙膑很高的评价,事实上,围魏救赵的方法,是一个很好的以弱胜强的方法。

魏强齐弱,我不跟你硬碰硬,围你弱的地方,把你调动回来,在你运动中找出弱点,打你伏击。这招毛主席在八路军,解放军中大力推广,把围魏救赵,改为围点打援,道理一样,屡试不爽。这一招,最历害在于,敌方搞不清,是真围点,还是假围点,若不救,万一真围点,这个点被攻破也是危险的。但是在救的时候,弱点又暴露了,早期八路弱小,难以全歼救援日军,但可以打你后面,可以伏击给你杀伤,而自身基本没损失。

所以,孙膑打了两仗,两仗都用这招,说明了这一招厉害,对以弱胜强,这招特别实用。

并不是因为孙膑打赢了两仗,象王翦,乐毅等将,打赢更多胜仗,但是比不上孙膑这两仗留给后人的借鉴,所以,孙膑是个伟大的军事家。

sunwindyang

sunwindyang

孙膑,是战国时期的军事家,他的军事思想也深受后世推崇,而孙膑曾和庞涓为同学,但是后来庞涓却对孙膑施以膑刑,导致其行动不便。然而虽然孙膑遭到迫害,但他去了齐国后,被齐国国君授任为军师,和田忌一起曾在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取得胜利,不仅为齐国的霸业奠定基础,而且也体现了孙膑的军事才能。

那名将孙膑遭到同学庞涓的迫害后,为什么还能成为伟大的军事家呢?

因为孙膑本身就有很强的军事能力和军事素养,就连庞涓就认为他的军事才能没有庞涓高,所以庞涓才会迫害孙膑。但遭到迫害的孙膑只是让孙膑行动不便,而他的军事头脑却没有失去。

本来庞涓去了魏国后被得以重用,后来孙膑也去了魏国,庞涓因为忌惮孙膑的才能会影响自己的地位,因此孙膑就受到了庞涓的迫害。

而庞涓迫害孙膑是对孙膑处以膑刑,只能让孙膑行动不便,庞涓觉得在那时的战争时代,行动不便不能跨马征战,就能出在战场上,这样孙膑就不会威胁到庞涓,这样不直接处死孙膑,庞涓也想从孙膑那里得到孙膑所学的兵法。

孙膑虽然受到膑刑,只能让他行动不便,但他的头脑还是清醒的,他的军事素养和军事能力还在,他虽然不能亲自冲锋陷阵,但他可以退居后面做个军事出谋划策。这样他一样能成为一个军事家。

而齐国觉得孙膑还是个难得的人才,所以就把孙膑带到了齐国。孙膑到了齐国后,受到齐国国君的重用,因为孙膑行动不便,孙膑被任命为军师辅助田忌。最终他们在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取的大胜。

经过这两次的战役,不仅让魏国失去霸主地位、让齐国奠定了霸主的地位。同时也奠定了孙膑的军事成就。

所以孙膑虽然遭到庞涓的迫害,他还是成为了战国时期的军事家,同时在唐朝设的古代六十四名将、宋朝设的古代七十二名将,孙膑都位列其中。

壞_小馬

壞_小馬

孙膑为何被称为伟大的军事家呢?

孙膑,原名孙伯灵,系孙武后代。传说他曾与庞涓一同在神秘的隐士鬼谷子先生处求学。后庞涓在魏国得势,并阴谋陷害孙膑,致其被受膑刑,故名孙膑。

之后,孙膑受齐国使者所救,逃往齐国。又因在田忌赛马中用计帮其赢了比赛。由此,田忌把孙膑推上了齐国政治舞台。

公元前354年,赵国攻略魏国的盟国卫国,夺取了漆及富丘两地。赵国此举引来了魏国的军事干涉,魏国立派大军包围赵国首都邯郸。

当孙膑第一次涉足战场时,是在齐国派出救援大军内,并担任军师职位。

孙膑建议,要救援赵国,不必到赵国跟魏军主力硬磕。而是改道攻击兵力薄弱的魏国都城,如此,魏军主力必定回援都城,然后在必经之路险要之处埋伏魏军。

主将田忌用其计,果真在桂陵大败魏军主力,并生擒主将庞涓。后来齐威王释放庞涓回魏国。此战即系历史上有名的围魏救赵军事典故。

韩魏交战,韩国连战连败,形势危急,求救齐国,齐王又一次派出大军救援,仍然委任孙膑作为军师。


孙膑依然采取上次的围魏救赵之策,攻敌之必救,不出所料,魏军又一次被孙膑牵着鼻子走——回援魏都大梁城。然后用减灶法,引诱庞涓率领的魏军到地势险要之处,再次伏击魏军,庞涓兵败自杀。

战后,孙膑建议田忌利用军权而逼走政治敌人邹忌。田忌不听,遂被邹忌设计陷害,流浪楚国,孙膑亦随之流浪。

齐国新君继位后,召回被陷害流浪的田忌,孙膑亦返回齐国。 潜心归隐,专著着书和教学,结合理论与实践,整理出孙膑兵法十六篇璀璨传世。为后世军事理论增上耀眼的一页。


孙膑之所以被称为伟大的军事家,而不是像白起一样只是个名将,更不是他打的那些胜仗作为条件,当然了,打胜仗是他理论实践的出色成绩。最最重要的他的军事思想,着眼大局观,攻敌之薄弱攻敌之命根,堂堂阳谋,敌军明知而不得不受,这才是厉害之处。故伟大的毛主席评价道:攻魏救赵,因败魏军,千古高手。尤其留下《孙膑兵法》传世,使我国军事文化再添浓重的一笔。

还有要补充的朋友,欢迎在下方留言。

食品技术培训

食品技术培训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