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小时候都读过,有人说这是一本道家修炼的书,你怎么看?
古拉小怪怪
说西游记是一本道家修炼的书是错误的。西游记作者的确是很佩服敬仰自然之道无为道佛文化的,是很赞成袁天罡《推背图》对未来人类技术发展预测推演的,而反对的正是不能促进孕育技术创新和技术发展提高的儒学文化和强调修炼祈福的假道佛文化。西游记中孙悟空要打妖捉妖降服的妖怪就是这些文化从各个层面的形容;西游记要取的真经就是道佛真骨。探索未知自然之道,进而道生一,也即实现人类生产制造技术的不断创新提高就是道佛真骨,就是真正的人(真人),就是直立盘旋而腾飞的中华龙(区别于卧龙,卧龙只是爬行草蟒。)。这就是西游记中的各种妖怪爱吃唐僧肉,以为吃了唐僧肉就会长生不老的原因,原因就是各种妖怪只懂皮肉情感而不懂不知道佛及真人骨,“白骨精”就是指错白不懂骨。只有“人骨”,也即只有探索创新科学技术制造技术的文化才是“人骨”“佛骨”,才是长生不老永恒的真经。
truetruesa
感谢小秘书的邀请,大家好,我是晨曦小荷,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西游记,小时候都读过,有人说这是一本道家修炼的书,你怎么看?
这个说法还真不能说没有道理。比如孙悟空就是心猿,猪八戒就是欲猪(木母),沙和尚就是沙僧(这里有另解),白龙马就是玉龙(这里也有另解)。西游记不是到了吴承恩那里才有的,但是是吴老先生创作和整理了。而这一切都来源于真实的唐朝和尚玄奘法师西游天竺国的经历和故事传说。这部古典神幻小说有非常多的版本,比较流行的就有十三种之多。这之间经历了大量的积累,从唐朝到明清。
比如西游释厄传、西游证道书等等,从书名就可以看出在说明这是一本修炼的书,不管是佛家还是道家。那么它到底是不是一本修真的书籍呢?我的答案:套用一句名言“也是,也不是。”在对的人眼里,就是;在不对的人眼里,就不是。
什么事情都看缘分,那么多苹果落地,砸的人不计其数,但是就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道法自然,悟道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所谓水到渠成,功到自然成。否则就是真人现身,我们也未必能见,如同布袋和尚说的:“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俱不识。”所以《西游记》里必然有着各种道理和秘密,正如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每个人眼中所看见的《西游记》不同。儿童看着是正义战胜邪恶,孙悟空打妖怪;青年人看重各种法力无边神仙和仙女乃至妖女或者帅哥儿;老年人看重的也许就是伦理纲常甚至温馨回忆;而文学家看重的是它的想像力和文辞语言的驾驭力;宗教家看重的是它里面的宗教哲理和信、愿、行、功。。。。。。
正如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西游记何妨也有一千一万甚至更多的面貌呢?那哪一面不是弥勒,那哪一侧不是观音,那哪一相不是三清道祖?关键是看读书的人。一家之言,多有偏颇,原创不易,期待大家的完阅、关注、转发、评论,谢谢!想看作者更多的文章请点击@晨曦小荷。
玉静瓶
可惜,这么多读书人,没几个读过西游目录。
山南21B
《西游记》能够位列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自然有它的独到之处。每个人读它,得到的感受不同。小孩子喜欢它的神话色彩,成年人喜欢他的故事曲折。文学爱好者喜欢它的文字优美。信奉道教的从中读到了道家的修练方法和功用。信佛的从中读到了佛法的广大无边及神通妙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观看角度不同,得到的看法也不同。
中国文化发展到后期,儒释道互相掺杂互相借鉴。渐有相合之意。作者吴承恩受中国文化的长期浸染,作品中包含了儒释道种种因素,是自然而然的事。
《西游记》中第二章中,菩提祖师初给悟空的口诀,即是道家修练法门。抄录如下:
显密圆通真妙诀,惜修生命无他说。休泄露,体中藏,汝受吾传道自昌。口诀记来多有益,屏除邪欲得清凉。得清凉,光皎洁,好向丹台赏明月。月藏玉兔日藏乌,自有龟蛇相盘结。相盘结,性命坚,却能火里种金莲。攒簇五行颠倒用,功完随作佛和仙。
上面这首隐晦的诗歌,正是道家性命双修的中心思想,弄通了修到了,自然达到了道家的最高追求。
本来菩提祖师是佛教人物,怎么会吟出道教的修法?这就是儒释道三教合一对作者的影响。
当然,一部《西游记》中关于佛教的修法就更多了,洋洋洒洒存在于每一回中。
比如第一回悟空去找菩提祖师,路人告诉他祖师住在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灵台方寸山不就是我们的心嘛,斜月三星洞暗指人的眼晴,鼻子,和嘴巴。这里就告诉我们修行佛法不用远求,只在此心处用功。佛性不在别处,就在面门处放光。
悟空是猿,白龙是马。正是指人的心猿意马,难以安静。这才需要唐僧的节制,需要生活的九九八十一难磨砺。心才会对境不动,泰山崩于前而目不瞬。八戒是指人的欲望,须时时用律去戒。沙僧挑担是人的坚持之心,跟着唐僧,坚持下去,会终得正果。
一部《西游记》,前后一百回。你想修道还是想学佛,在小说的字里行间慢慢寻,慢慢悟。总有你想要的东西。
大草君么么哒
西游记是讲述唐僧师徒四个一起取经的艰难历程,表面上宣扬佛教的佛法无边,与人相处以行善为本,教育与引导民间是德行与善行而行于世上,不能作恶,不能有恶的观念等等这些佛教中的教义。但实质上是宣传道义与佛法的融合贯通,即道家思想中的万事万物发展都必须遵训的道与佛法中的善性的相融合。是为古时的统治阶级服务的,是教育百姓遵守人间的大道,遵守法律的规范,以善而行天下,以忍为做人的标准。
说西游记是一本道家修炼的书,是不全面的观点,是对西游记没有深刻认识的看法。作者吴承恩写这部书的目的是为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现实,是对现实不满情绪的发泄。通过孙悟空的行为证明这一点,不满意统冶者的做法,这是这部书的出发点。但也同时反映了作者的另一种想法通过小说向社会民众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做人要有善行,不要有恶行,要有适度的反抗精神,不能采取过激行为,这也恰恰是道家所提倡的相吻合,因此有人说西游记是道家修炼的书的原因所在。
文文
文 | 读书君
《西游记》这部小说大家都熟悉不过,一般人看这部小说,看的是西游鬼怪,二般人看的是西游故事,“三般人”看的是西游背后真真假假的各种玄秘。
从表面上看,《西游记》就是一部群魔乱舞的神话小说,各种妖魔鬼怪粉墨登场,其飞天遁地、吃人喝血的场景描写,的确与大多数小说与众不同。
不过,也有人认为,《西游记》其实是一本佛道宗教的小说。
《西游记》到底是不是一本道家修炼的书?
关于这个问题,读书君特意查阅了不少资料,发现说法众说纷纭。
总结起来说,有两个比较“两极分化”的观点,值得探讨一下。
观点1:第一种观点认为,这是一部佛道修炼的书籍。原因有几点:
首先,其实《西游记》有许多个版本,现存的最早版本是南京世德堂刊行的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初刊于万历二十年(1592)。
还有另一个流传过程中的重要版本之一:西游证道书,初刊于康熙二年(1663)。而这其中的编者汪象旭、黄太鸿可以说是“道教中人”,对道教比较倾心。为此,在这样的前提背景下,作品就免不了会被打上“道学”观念。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以上说到的这几本书,基本上都是从得道、修炼等方面去讲解的。所以,自然就有了《西游记》是修道书的说法。
其次,光看小说的故事,也能大体看出这其中的佛道内容。其中,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小说写的是关于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取经”、“取经”,就是求取佛经的意思。
当然,除了佛,还有道。在《西游记》小说中,还写到了各种重量级的人物,比如太上老君、玉皇大帝、如来等。这可以说是小说中的“三大集团势力”。这“三大集团势力”分别代表着不同的派别。
太上老君无疑就是道教的典型代表,玉皇大帝则是儒教的典型代表,而如来则是佛教的代表。小说故事里的这些人物,也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佛道文化。
下面,我们具体聊聊小说中的道教文化。
首先,《西游记》中构建的神仙体系,大体可以分为三层,天堂、地府、人间,而这当中的神仙大多都是道教中的人物。
比如先说说太上老君,这是道教“三清”尊神之一的道德天尊,我们经常说的老子,基本和他是自成一派,都是道家人物。
道教成立之后,神仙逐渐有了一个体系概念。南北朝时期道教宗师陶弘景,在真灵位业图中对神仙做出了一个排位。
在神仙体系排行中,玉帝属于最高地位,三清尊神都要听他的,即便是佛祖也要听其传唤。
比如小说的第七回,写到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之下,玉帝要去拜谢,是这样写的:“如来佛祖殄灭了妖猴,即唤阿傩、迦叶同转西方极乐世界”,佛祖闻言,回首瞻仰。
而太上老君被划分到第四等级。
再次,道教追求生命的永恒,逍遥自在是理想追求。为此,在道教的理论体系中,经常能看到“长生”、“不死”等概念。
所以,书中才有了“天上一日,人间一年”等这样的时间概念。所以,才有了吃唐僧能长生不老等说法,以至于一大批的妖魔鬼怪都想着吃唐僧肉,达到“与天共齐”长生不老的目的。
说到这里,顺带引申出另一个人物,庄子。
读过庄子作品的人都知道,庄子就是这类道文化理念的分派“正规军”,庄子塑造的神仙形象便是逍遥自在,神通广大的,可以御风而行,可以不吃五谷杂粮,丝毫不用担心生死问题,寄情于天地万物之间,逍遥自在遨游。
《庄子》成玄英疏中说:“尧封于彭城,其道可祖,故谓之彭祖。”彭祖这个人,大家都知道,这是道教神仙体系的一员,话说他活了800年。当然,到底是活了几年也无从考证,不过可以知道的是,他以长寿出名,被视为中国历史第一长寿之人,还留下了著名的养生著作彭祖经。
当年,孔夫子就曾推崇过他,庄子、荀子等人也曾在论述中提到过他,《史记》对他也有过记载。
虽然彭祖只活了800年,未能长生不老,但是他在长生不死的追求上,却起到了“范例”作用。以至于到了战国之后,涌现出了一大批信仰或追求长生不老的方仙道人,比如最出名和典型的例子就是秦始皇。
《西游记》小说中,也正是受这种长生不老的道教观念的影响,使得唐僧取经的路上,变得更加艰难险阻,各路妖怪都想着路上“截胡”唐僧。
除了妖怪们想着长生不死,连小说的主角人物之孙悟空,似乎也同样受此观念影响。
比如孙悟空在出世后不久,到菩提祖师跟前拜师求艺,两人的对话同样让人印象深刻:
悟空道:“似这般可得长生么?”
祖师道:“不青色!不自色!”
悟空道:“据此说.也不长久。不学!不学!”
可见,这小说中的人物受道教思想的影响有多重。而这些也反过来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小说的作者在写这部小说的时候,其实也是受到道教思想影响的,所以说它是一部道家修炼的书,也不为过。
不过,对于这个观点也有人持反对意见。
观点2:有人认为,这是瞎扯,吴承恩写《西游记》,讲得单纯的就是一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故事,完全谈不上道教修炼。
比如小说中对太上老君和如来的描写,基本上就是出于情节的需要,而描写的,和所谓的佛道修炼等完全没有关系。
在《西游记》小说中,太上老君和如来两人,直接正面出现的描写并不多。不过,也有少数的几次。比如一次是在孙悟空大闹蟠桃会,引来众仙“追捕”的场景下。
孙悟空逃回花果山,玉帝派二郎神杨戬前去捉拿,合以其他的神仙一块“围捕”。纵然如此,也终究没有把孙悟空拿下。最后,太上老君“出马”帮助二郎神,才抓住了孙悟空。
然后,孙悟空就被投进了炼丹炉里焚烧,众仙希望能够将这个“祸害精”彻底烧毁消灭。
然而,令众仙没有想到的是,孙悟空不但没有被烧死,反而因为吞服了仙丹而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
更让太上老君感到难堪要找“地缝”的是,孙悟空从炼丹炉里跳出来时,还把炼丹炉给蹬翻了,还将老头儿推翻在地。吓得玉帝急召如来佛祖救驾。
之后,如来和太上老君在庆贺大会上同时出现,不过当时的太上老君,基本上就是相当于一个“路人”角色,存在感不强。所以,这基本就没有所谓的道教修炼,完全可以说不过是为了情节需要而设计出现的。
另外,鲁迅在评价《红楼梦》时,有一句经典的名言说得比较好:
“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官闱秘事……”
对于《西游记》其实也不过如此,你想的是什么,你认为的就是什么。有人认为这是一本佛道书,也有人认为这是一部纯粹的小说。到底是什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认知和看法。
就像我们开头提到的西游证道书、《西游真诠》等那几位作者,其思想因为深受道文化影响,所以在对《西游记》小说进行“解读”时,基本上都是从得道等来解释。
当然,有这样的想法,还受到当时的社会环境影响,而这些编者,处在中国的古代旧社会时期,当时社会的佛道等思想文化氛围比较浓厚。
而随着五四运动之后,反封建等民主思潮的兴起,这种旧观念也渐渐被新时代的自由、民主思想所取代。为此,曾经的那些大家,如鲁迅、胡适等人皆将《西游记》当成是娱乐的故事类的小说类型,而非是修道小说。
03 读书君说从个人的角度上看,读书君更认同后者的观点。个人觉得,这其实就是一本纯粹的故事小说,跟所谓的修道真没有一点儿关系。作者在小说中糅合了诸多的佛道等内容,其实无非就是天马行空的脚本背景需要,这种创作手法其实不仅在《西游记》中有所体现,在古代的诸多神话小说中均能找到这样的身影。
参考资料:
张晓茹,《西游记》与传统道教中神仙形象的异同研究
孟潇,黄梦娜,略论《西游记》中的道教神仙思想
图片源自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喜欢就点个赞、转发分享吧~更多优质内容,请持续关注@读书文史。
鈊
西游记应该属于佛家修行方面的书,里面也包含了一些道家思想和文化,挺好的,非常完美。
记得有一个典故说:当时很多道士读了西游记之后,纷纷放弃道士身份而出家做了比丘僧。从这个典故中可以看到,西游记属于佛家修行的书。
Helene
是一本修炼的故事书,按照这个书是修不了的。
媚媚游天下
小说作者通过西游记。反应当时社会的黑暗,虚拟了一个天宫和下界。主人公,就是师徒4人,孙悟空是主角。反映他们师徒4人在向西天取经的路途中所见所闻,民不聊生,恶人做崇,使得百姓生活凄惨。却没人问津。孙悟空火眼金睛,识破妖怪作乱。予以惩治,师徒意见不统一,怕妖怪缠身,误了西天取经的大事。三番五次的阻挠,甚至对悟空进行训诫。并没有能阻止悟空对邪恶的惩治决心。甚致上天宫告状。他的正义举动,惊动了天庭。每次他捉妖的时候总有天庭里的大神小神下来求情,言之:悟空:手下留情!这是他的什么什么,妖怪原来与其有关,只因疏忽管教,下界作乱,带他回去训教。说完就把妖怪收走了。之后人们无所知。说明一个问题,有能力的人想管,管不了。没能力的人苦苦受煎熬。造灾生乱的神器,则法外逍遥。
晴天__candy
封建意识百科全书
疯行天下
你的提问是胡说八道了?西游记是一部非常浪漫的神话故事书。吴承恩是当时明朝没落的大秀才,小说家,他多次落考后在家闭门著书。他著西游记发泄了他对社会和朝庭的不满。根本说不上是道家修炼之书的说法,你是在胡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