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色戒》到《半生缘》,名导演为何偏爱拍张爱玲的情爱小说?

春夏歌
张爱玲的情爱小说,从情爱中写爱情,张爱玲的情爱小说里更多的是男女之间的那种爱情。张爱玲说过,“通往女人内心的通道是阴道”。情爱相比单纯的爱恋它赋予了更多层面的意义,更加能写出男女之间纠葛的复杂情感。

nantang
首先,张爱玲的小说粉丝基础较好。
《半生缘》《倾城之恋》《色戒》都是名篇,至今不知已有多少版本,任何书店都不会少了张爱玲的小说,且都放在显眼位置。
其次,张爱玲写情爱真的是深入骨髓。
她擅长剖析人性,和情爱幽微之处。
比如《色戒》,看点在哪里?
当然是王佳芝对易先生的矛盾心理。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一场场床戏。
人说,性爱之中,人往往是脆弱的,容易暴露本心。
王佳芝在与易先生翻云覆雨中,是痛苦而又难抑欲望的。
信仰和感情撕扯着她,直教她生不如死。
《倾城之恋》则把情爱中男女的心理琢磨得相当精准。
谁都不愿踏出第一步,都想在这场情爱角逐中占据主动。
因为谁都不想“掉价”。
结果两个人迟迟走不到一块儿。
若不是香港沦陷,恐怕两人还在“若即若离”中蹉跎岁月。
不得不说,张爱玲将男女的这种心理描写得相当真实、细致。
而她最终落脚到“爱一个人,直低到尘埃里”这个点上,又是对爱情的动人诠释。
《半生缘》,有多少人伤感于曼桢和世钧的“人生无常”?
又有多少人对曼璐既憎恨又可怜?
“一样是顾家的女儿,凭什么你就尊贵,我就低贱到烂泥里?”
曼璐的这句反问竟让人无言以对......
但,曼璐的悲剧根源,在于自身的盲目和执拗。
明知祝鸿才“渣”,还嫁给他,妄想用孩子拴住他,不得不说很愚蠢。
失去孩子后,祝鸿才待她一日不如一日,还不及时抽身,反而拉上了妹妹......
曼璐的悲剧虽然能反映出当时女性的“失语”状态,但决定性因素还在于个人。
谁都想拍好剧本,遇到好角色。
张爱玲笔下的女性角色相当丰满,经得起深挖。
这是她的情爱小说不断被翻拍的重要原因。
(编辑部:天涯小鸟)

丢丢丶
张爱玲的小说是有思想有深度,耐人寻味的。内容有着浓烈的民国色彩和人物性格。大家之所以是大家,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经过读者和时间筛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