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唐浩明的历史小说《曾国藩》写得怎么样?

鬼马鹿小鹿
这是关于曾国藩的第一部小说,以史为本,进行文学加工,一经发表,从引发读曾国藩热潮,你说写得好不好,只有自己去读了,自己去判断。包括今天,仍然有人认为曾国藩是恶人,如果你喜欢读曾国藩,就不要理会别人如何评价曾国藩,因为读曾国藩的人,或多或少,都从中获得帮助!

YoungYoung酱
只不过搜集资料出来的一本书,到底还是商业。我们看名人,看历史,是为汲取他们优点,弥补自身,路还是要自己走

侯磊
写的挺好的,不过还是有局限性。
比如曾国藩最大的事迹是剿灭太平军,然而对他剿灭的过程写的太轻,没有节奏,甚至无法引起人的注意。看完之后不明白为什么是曾国藩剿灭了太平军。
还有像他和侍卫康某兄弟的故事完全是多余的,可以删掉。这部书实际的重点应该是清末的政治和社会,但是这两方面的描写有点弱。强行带入的康某兄弟的故事使得线索散乱。
上面这些不足都是作者时代性的限制,如果是现在写的话应该会避免的。

pianwu0122
从众多的历史文献中拼凑的曾国潘,没有润味。如果再增加点民间传说,增加点灵性会更加突出曾国藩的个性。

popfish
谢邀,唐浩明老师的《曾国藩》,在下有幸拜读过,说一点粗浅的看法。
其实《曾国藩》这套书,我通读过两遍,中间间隔了大概有五六年,第一次读是在手机上,几乎是一口气读完,读得津津有味,废寝忘食。
第二次读,是某次电商搞促销,于是一口气买了唐老师的晚清三部曲:《曾国藩》杨度《张之洞》,这次重读纸质书,反而却没有电子版的阅读体验,读得磕磕绊绊,好几次想就此释卷,最后还是拖了很长时间坚持读完。
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呢,我结合自身分析一下。第一次读时,我对晚清方面的历史还知之甚少,对曾国藩自然也并不熟悉,除了大约知晓他的生平,细节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唐老师的大作至于我,相当于晚清的科普读物,很好地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缺,加上此书是以历史小说的形式写就,在可读性上强于严肃的历史资料,阅读起来感觉轻松畅快,极为愉悦,此书就此给我留下深刻之印象,以至于我毫不犹豫再次购买纸质版。
第二次再读时,本人已通读了不少晚清书籍,也可以说是恶补吧,通过结合各种史料,在某种程度上有了自己的分析。这时候再读,就觉得唐老师在书中一些观点与自己的认识相悖,这套书给自己的感觉,却有一些不伦不类。说是小说,文笔却并不见得非常优秀,如果当成人物传记来读,却也实在读不下去,因为里面人为雕饰的内容太多,主观意味太浓。
简单说一下个人认为本书的长短。这套书,唐老师本人是按照小说来落笔的,不过其中的情节安排,细看之下,实在有些离奇,比如里面的打斗情节,鲍超、塔齐布等湘军勇将,动不动就是以一敌好几十,甚至单身冲阵。或者康福康禄二兄弟的各为其主,充满了宿命论,刻意安排的痕迹实在明显。
如果按照小说的要求来看,其中的人物塑造也比较单薄,接近脸谱化,作为历史人物,湘军首脑们和太平军将领们都必然有着两面性,不应简单以脸谱来区分。
至于文笔方面,就不细说了,毕竟咱们不能拿金庸、高阳的文笔来要求唐老师。
话虽如此,我觉得这套书还是有不少亮点。
还是说小说,既然定义是小说,也不能苛求事事真实,在主题需要的框架下进行创作,也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唐浩明老师在书里下了大功夫,也表现得相当明显,小说本来也是作者个人风格的体现,基于事实上讲述的故事,投入去读,能有不少收获。
唐老师毕生对曾国藩的研究,体现在书里,表现之巧妙,辞藻之丰富,没有数十年的积累,确实无法做到,读起来时而诙谐有趣,时而义正严辞,肃然庄重。
小院认为,如果是对曾国藩所知不多的读者,想了解曾国藩生平的话,这套书是极好的入门读物,以可读性较强的小说形式带您了解曾国藩毕生的沉浮,避免开始就接触枯燥的史料,值得一读。
如果您是想对曾国藩的性格作深入了解,以及对他为人处世的深入剖析,那我不建议您读这套书,因为书中这方面内容为数极少。或者说您想基于客观的角度来审视曾国藩,这套书也不适合您,因为毕竟是小说,难免掺入作者个人感情色彩。
总体来看,我认为唐浩明老师的《曾国藩》还是不失为一套好书,如果通读他的晚清三部曲,再读其他晚清的书籍,理解起来会容易得多。

浅|
钱钟书先生说现在的他传皆自传,在商业大潮下的文艺作品,肯定会带有商业为先的权衡。好看成为首选,史实则退其次,有些值得商確。人的多面性刻画还不够丰满,不能展现曾公毁誉参半的人生。个人观点,对事不对人,如有得罪,望谅!


Jessi喵儿
唐浩明写的曾国藩还是很不错的,比较符合历史事实的,可读性也比较强,带动了一波国内的曾国藩热。

老木蛋
刚开始看这本书书,不过从许多评论来看,又说好的,也有说不好的。
给我的第一感觉,还是不错的,许多内容能够启发人的思考和联想,目前已经被书中的故事吸引住了,等读完再评析吧


huh-ling
《曾国藩》历史小说记得是由奔丧、野焚、黑雨三部分构成,其结构严密丰满,文采斐然,主要讲术清末官至大宰相的曾国藩约三十岁后从政为官,在太平天国起义的重要历史阶段维护管理清政府统治中所经历的政治、社会里为官为人处事作文学等故事史实。可以说相当精彩,教人很多知识道理,为人处世之道,含盖政治、军事、文学、风水、当时社会乱世等各方面景象,经典传奇人生,令世人叹服……

雨婷anita
这部小说可以当作是曾国藩的传记来读,当然本质还是小说。
小说从作为二品大员(侍郎)的曾国藩为母回乡丁忧开始,时年近四十。那之前的人生轨迹大部分都在小说里作为片段出现,有插叙有倒叙。小说整体上依据关键事件和关键人物展开,剖析了晚清大环境中的曾国藩,内容十分贴近史实,可读性亦很强,推荐阅读。

子安
没有拜读过不能妄下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