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乾隆皇帝》每一部的主题分别是什么意思?

何顏悅色
是说从乾隆执政初期到晚年的各个阶段,即可以说是一个帝国的写照,也可以说是弘历的心境。
风华初露:刚刚登基,颇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感觉。
天步艰难:真正执行起来方才知这要当个合格的帝王却是这世间最难之事。
夕照空山:其实在乾隆时期清朝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作者一直在用晦暗的词语来说明。造成帝国走下坡路的原因有很多:党争,民间作乱,贪污,买卖官职,议罪银制度,为做出一个天朝上国的风范大恃铺张。最主要的还是三点:1、满清统治者统治者毕竟是外来名族,而且人数和汉人相比太少,所以精力很多是放在维护政权上,对于发展经济和科技没有太多追求。2、闭关锁国,作为游牧民族转为农耕名族,已经到达了其思想上限并且相当满足现有的生活状态,对于外国特别是海外没有任何想法,导致了文化科技经济无法交流。3、破坏了太多的文化,为了少数人控制大多数人的思想,文字狱和四库全书的编写,实际上是把很多思想都锁起来了。
后面就不说了,一样的,是乾隆皇帝面对无可挽回的颓势的一种无奈的心境写照。其实原因也不全在他,有高峰就有低谷,前面的帝王已经把满清政权带到了极其的高度,乾隆只能做的就是维持了,他做的已经很不错了。如果不是爱慕虚荣(很多时侯他的心是放在——“大家看,我有多强大上”,既然有这种想法,底下的事就由不得他了,他又哪能事事亲力亲为,自然官员的心思也都放在为了“祥瑞”而“祥瑞”上了,这也是上行下效的必然,看看乾隆年间的臣子,各个都是能臣,可他们的“能”的心思都放在哪里了),还可以更好的。
这也是盛世隐患。雍正死的太早了,那个时候更需要一道霹雳,不计个人得失,敢冒天下违,用霸道辅之王道,不怕留骂名的君王。
乾隆是个好皇帝,但他却绝对不是好的天下苍生的主宰,因为相对于天下,他更爱自己。相对于百姓,他更爱乡绅官吏。相对于万民,他更爱满洲人。相对于逆鳞,他更爱祥瑞。

玉蝴蝶
这实际上是作者用形象化的词句对乾隆从执政初期到放弃帝位的各个历史时期作的一个阶段性的总结。

戒卟掉恁性
一、风华初露:登基伊始,万事革新,指点江山,初露风华,这是对乾隆刚即位时壮怀激烈、飞扬气魄的反映。
二、夕照空山:一直觉得这个书名有点突兀,毕竟才只是全书的第二部,应当是壮年时期的乾隆励精图治走向盛世的阶段,夕照空山怎么都给了人很颓废的感觉。不过看了小说内容也稍稍能够理解了,这部书里不管是金川失利还是追捕邪教的失败,整体感觉虽然乾隆很努力,但国家气象仍旧捉襟见肘、力不从心。很有粉饰太平的景象。
三、日落长河:这个名字就很典型了。一方面这本书里国家各个弊端不断出现,朝中贪腐、战场失利、后宫不宁,一切都如长河落日一样难以挽回。另外,这一本里,白莲教的情节终于告一段落,金川方面由于傅恒即将出马也有了新的转圜,所以长河落日还有一个旧时代结束,新时代开始的寓意。
四、天步艰难:这个名字挺写实也挺无奈的。朝内朝外矛盾的激化,皇后的逝世,一切都艰难万分。纵使乾隆旰食宵衣,也是步步维艰、如履薄冰。
五、云暗风阙:隐喻生动的书名。傅恒去世,和珅崛起,内忧外患,危机四伏。虽然一切还没有爆发,但山雨欲来风满楼,云暗风动之间必有雷霆阴霾。
六、秋声紫苑:这是最凄凉的一个名字。紫苑是皇帝的居所,秋声是冷落的形容,辉煌已过,末世之路,不只是乾隆本人,还包括大清皇朝。记得最后一章里新茶旧茶、太上今上的描述,其实挺让人心酸的。一代帝王即便英雄一世,也逃不掉世态炎凉的结局。

suyewum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