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历史小说题材内容有什么特色?
冰吻
高阳历史小说题材内容主要有以下特色:其一,着重刻画历史人物,生动再现当时社会风貌与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和斗争。以《慈禧全传》展开来看,整部著作是由《慈禧前传》、《玉座珠帘》(上、下)、清官外史(上、下)、《母子君臣》、《胭脂井》、《瀛台落日》六卷组成。将所描绘的清朝宫廷内部发生的事件放在清末丧权辱国的空前危难时代这个大的背景中:统治者的挥金如土,民众的英勇反抗,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老百姓的深重灾难等等。高阳在创作中探索时代与社会的关系,因此,时代的大背景下,贯穿着一幅幅清末历史图。第三卷《清宫外史》中俄“伊犁条约”的签订、主战派与主降派的矛盾斗争;第四卷《母子君臣》中花钱办海军修铁路,还是修建三海和清漪园的纷争,以及挥霍筹建海军学堂的巨款,乃至于国家丧失海防能力;第五卷的《胭脂井》里的变法维新、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第六卷《瀛台落日》里的袁世凯阴谋篡权、割据中国东北领土、签订不平等的中日新约、慈禧太后去世,标志着中国清王朝这个苦难时代的结束。在这个大背景下,高阳重笔刻画了统治中国40多年的慈禧太后的形象,在展示人物性格发展的过程中,颇具深度与广度地描绘了从“辛酉政变”至“辛丑条约”后的清朝宫廷政治内幕。第一卷《慈禧前传》中的尔虞我诈、削除异己;第二卷《玉座珠帘》里的“辛酉政变”后清宫廷内部新的分化斗争——既有肃顺等“顾命大臣”与慈禧的矛盾、慈禧与恭亲王的矛盾,又有慈禧与慈安的矛盾,还有慈禧与皇帝的矛盾。这些矛盾的不同线相互交缠、撕碎,重新编织起统治者千丝万缕的权力关系网。如此繁复错综的权势争斗,将清朝封建统治者的本质活生生地呈现给读者——如此“大清统治者”,国何将不亡?《慈禧全传》获得了认识清代社会的价值,有利于读者在作品所展示的清朝社会生活中,从宏观的角度对近代中国衰落的诸因素作深入的思考。
其二,以历史上影响较大的民间传说和野史为创作素材,加以想象铺张,描绘更为动人的故事。民间流传已广的《小白菜》、《汉宫春晓》、红叶之恋、小风仙、《胡雪岩》、《印心石》等故事,原版情节简单,经过高阳的艺术创造,成为情节跌宕起伏,人物栩栩如生的历史小说。如民间曾流传极广的“昭君出塞”的传说素材,被高阳扩展开来写就了一部歌颂深明大义的宫女王昭君不愿阿谀行贿,“舍身为民,慷慨出塞”,揭露宫廷内部层层索贿、处处陷阱,太后霸道、皇帝好色、群臣勾心斗角,画工的贪婪的长篇历史小说。为了使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还虚构了一些可读性较强的人物形象和故事的情节,内容丰富,主题突出,人物鲜明,既沿用民间传说的梗概和模型,又不拘泥于原本,为再创造拓开了道路,从而赢得了读者的普遍喜爱。
其三,从历史文学名著和古典诗词作品中寻取创作题材。如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高阳通过它提供的有关素材和史料,创作出长篇历史小说红楼梦断。它们从历史的角度表现了《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感情生活和曹、李两家盛衰的过程。又如,高阳根据北宋著名诗人周邦彦留下许多不朽的诗词中所展现的历史背景和情感脉络,入微地体验诗人的思想和性格,而后在这基础上想象出周邦彦的言行以及与他有关的一系列情节,创作出长篇历史小说《少年游》,通过诗人周邦彦这个感人形象的塑造,再现了北宋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历史景观。
其四,从记忆中挖掘历史素材。如以商人与官场结合密切的小说《胡雪岩》,其素材就是取自于高阳童年时耳闻于熟的同乡胡雪岩的事迹。这本小说后来成为外国商人作为打开中国市场的研究“珍本”,可见,高阳的“记忆”成为一代商贾的研究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