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文学中以卫国战争为题材的作品有哪些?

小百合
主要作品有:
1、莫斯科—1941
伊万·斯塔德纽克1985年发表的长篇小说,从多方位、多角度、多侧面描写了苏联军民抗击德国法西斯的英勇斗争场面,重点是在斯摩棱斯克顽强战争的详情和激烈的戏剧性的战斗场景。
2、围困
亚历山大·恰可夫斯基在70年代的作品,共五卷。它描写的是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列宁格勒遭受德寇九百天的围困。
3、《青年近卫军》
法捷耶夫于1945年出版,叙述克拉斯诺顿红顿河地方陷落后,一群青年在1942年至43年组成地下活动与城内德寇进行斗争的经过。
4、《日日夜夜》
又称昼与夜,西蒙诺夫作于1944年。描写苏联军民英勇卫守斯大林格勒的史诗。
5、《旗手》
冈察尔的《旗手》三部曲:,。这是获得斯大林文艺奖金的作品。
6、《大地怒吼》
这是冈察尔的另一部作品,写于1947年。是作者为乌克兰共青团建团30周年创作的。
7、恐惧与无畏
亚历山大·别克的作品,原名沃洛科拉姆斯克公路,写于1944年,讲述一位哈萨克族营长莫梅什—乌雷带领战士们守卫莫斯科郊区的故事。
8、《他们为祖国而战》
肖洛霍夫的作品,以极其真实的笔调描写了苏军1942年夏季在顿河草原上的保卫战。
9、《虹》
瓦希列夫斯卡的《虹》写于1942年。被誉为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的模范作品。作者取一个暂时被德寇占领的村庄作例,来写敌后妇孺老弱的英勇的苦斗。
10、《卓娅和舒拉的故事》
柳·科斯莫杰米杨斯卡娅著
11、《古丽雅的道路》
12、《海鸥》
是根据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女英雄丽莎·蔡金娜的生平事迹写成的长篇小说。
13、《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作者为鲍里斯·瓦西里耶夫
14、动荡的九月
作者为 维克多·斯米尔诺夫
15、《热的雪》
邦达列夫作于1969年

Moom_Mm
1、围困
围困是苏联恰科夫斯基完成于1975年的5卷本长篇历史小说,反映的是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列宁格勒保卫战为主要内容,展示围困的惨酷与反围困艰苦卓绝的战斗历程。
在德军兵临列宁格勒城下的900个日日夜夜中,该城军民团结一致,坚守岗位与敌人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并最终粉碎敌人妄图攻陷这座英雄城市的阴谋的故事。
以“卢加防线”、“普尔科沃子午线”、“列宁格勒节拍器”和“火花”四个城市保卫战的高潮为圆心,真实而又艺术地刻画了众多不同身份、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物的英雄形象。
围困并不单纯表现列宁格勒保卫战,它还与其他的主要战役联系起来,从战略的高度上表现该战役的作用和意义。
再现了斯大林、伏罗希洛夫、莫洛托夫、日丹诺夫、朱可夫以及希特勒和他的大本营的众多高级将领的形象,以及他们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
2、《青年近卫军》
《青年近卫军》是前苏联作家法捷耶夫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45年。《青年近卫军》是一部爱国主义的英雄史诗。
小说分两部:第一部描写1942年7月德寇进逼克拉斯诺顿城和当地居民撤退时的情景:第二部描写州委书记普罗庆柯和区委书记刘季柯夫领导下的“青年近卫军”对敌人展开的一系列斗争。
《青年近卫军》通过对青年近卫军组织以及游击队、红军正规部队对敌斗争的描写,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画卷,歌颂了伟大的卫国战争,揭露了德国法西斯的凶残本性,表明了正义战争必将胜利的真理。
《青年近卫军》于1945年出版后,次年获得斯大林奖金。
3、《日日夜夜》
《日日夜夜》是苏联作家西蒙诺夫创作小说,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世界大战中最重要的战役之一,对于苏联红军来说,此战具有转折性的意义。
创作于1942-1943年的这部小说生动地反映了这场波澜壮阔的战役。西蒙诺夫在战争年代作为随军记者亲临了许多战斗,对战争中战士的生活和战斗经历非常了解。
在本书中,他通过塑造沙甫洛夫、马斯林尼可夫和孔纽科夫等众多红军官兵英勇作战的生动形象,向读者展示了苏联人民和军队反法西斯斗争的伟大壮举。
小说发表后,读者反应强烈。曾经获得斯大林资金。多次被再版并翻译成多种文字。
4、《旗手》
前苏联作家冈察尔著。这是获得斯大林文艺奖金的作品。作者以高超的概括力说明了苏联军队把欧州人民从德寇蹂躏下解放出来的伟大使命;
描写了苏联战士为人类的幸福和自由所发挥的高度的英雄气概;揭示了苏联人民的精神力量和道德面貌;显示了他们对祖国无限的爱。
5、《热的雪》
前苏联作家尤·瓦西里耶维奇·邦达列夫著,小说沿两条线索展开:一条是以集团军司令别宋诺夫为中心的司令部的活动;一条是以炮兵排长车兹涅佐夫为中心的前沿阵地的活动。
两条线索时分时合,形成完整的艺术结构,典型地再现了“战壕真实”与“司令部真实”的结合。这种对战争多层次、多线索的描写。
不仅使小说产生了立体感和全景性的艺术效果,而且体现了前苏联军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上下一致、同仇敌忾的英雄气概,揭示了卫国战争取得胜利的精神源泉。
作者在炮兵排长库兹涅佐夫和集团军司令别宋诺夫身上成功地塑造了普通士兵和高级将领两种类型的军人形象,符合前苏联文学对社会主义军人典型的新的美学要求——革命英雄主义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完美结合。



潘帕斯雄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