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历史类小说,你能学到什么呢?

如题,读历史类小说,你能学到什么呢?
提到的作品

[作品]三国演义

三国时期是个激动人心的时代。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是纪录这一时代的最原始材料。从晋朝到唐宋,民间关于三国的传说就一直没有中断过,以各种形式不停歇地上演着、评说着刘备和曹操的故事,男女老幼无不喜欢...

罗贯中

[作品]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用统一的纪传体裁,系统、完整地记录清以前各个朝代的历史,共计3249卷,约4200万字。清代钦定为“正史”,堪称为清代以前中华文明史的全记录。为方便广大读者阅读及充分利用“二十四史”中蕴含...

中华书局编辑部

[作品]三国志

《三国志》(上下)(图文珍藏本)(精装)图文珍藏本兼具普及性和学术性,其文字,仍以百衲本为底本,参校了清乾隆四年武英殿刻本、清同治六年金陵书局活字印本、清光绪十三年江南书局刻本等旧刻本和以中华书局标点...

陈寿

最新跟帖
lzg

lzg

读历史小说能够让我们学到历史中的经验和教训,做人和做事的方法,并可以指导我们现在的行事。
UncleHuang

UncleHuang

可以学到很多,一个是某个朝代的历史知识,还可以从历史人物身上学到一些精神,也能在历史事件里学到处世为人的道理。
cjjch

cjjch

学到为人处世的方法,然后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同时也让自己更加看清楚人性,提高自己的思想高度。
山寺

山寺

历史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历来受到广大读者们的喜欢。但由于它本质上是小说,允许虚构,想象,作者有不同程度的自由挥洒的空间,因此在很多情节上的描写并不符合真实的历史,这一点历来受到很多历史学家的批判。

但我认为,历史小说不单单只是小说

一、历史小说的主体框架还是忠于历史的

历史小说虽然在情节上虚构的成分比较多,但在涉及到整部书主体结构的重要史实方面,它还是忠于历史的。以《三国演义》为例子,虽然类似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骂死王朗、空城计等虚构情节不胜枚举。但整部演义的主体架构如黄巾起义、汉末群雄割据、三国鼎立、三分归晋等,都是忠于史实的。罗贯中再怎么虚构,也不可能把《三国演义》写成蜀汉政权最终统一了三国!

又如二月河写的《康熙大帝》,虽然里面子虚乌有的人物与情节非常多,但像除鳌拜、平三藩、收台湾、西征葛尔丹、治理黄河、储君之争等事件,历史上是真是存在的,二月河再怎么虚构也不可能写出鳌拜最终篡位成功这样的情节。

二月河历史小说

二、读历史小说有助于激发我们学历史的兴趣

正史典籍,一般来说都比较枯燥。如《二十四史》,里面的语言艰深晦涩,干巴巴的毫无趣味可言,很难提起读者的学兴趣。而历史小说,由于语言上运用了文学手法,又虚构了一些生动的人物与情节,读起来令人欲罢不能,从而大大地激发了读者们学历史的兴趣。

三、优秀历史小说能更好地展现一段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

以二月河的乾隆皇帝为例,这部小说上至皇帝,文武百官,后宫嫔妃,下至府台道台、客栈老板、普通市井小民、农民、商贾等封建社会各阶层人物都做了绘声绘色的描写。虽然这些情节基本以虚构为主,但它所描绘的乾隆一朝的政治氛围和社会百态是基于正史之上的,让我们对乾隆朝的社会风貌有了深刻的认识,这是一般的正史书籍所不具备的。

四、历史小说与正史典籍相互参照阅读,有利于加深我们对史实的印象

真正学历史,历史小说当然是不科学的,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对正史典籍的研究上。但我们如果把历史小说与正史典籍相互参照阅读,无疑会极大地加深我们对史实的印象。

如,《三国演义》里,把诸葛亮的军事才华写的神乎其神!当我们读完《三国演义》后,再参照阅读《三国志》时,就会发现,诸葛亮的军事才华并没 《三国演义》写的那么出色,而草船借箭、三气周瑜等,更是无中生有的故事,两相比较,我们不禁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从而加深了我们对史实的印象!

雪小康

雪小康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