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我当时忘记保存原文,其实原文也只是很短的文字,大概在一百字之内吧。现在我想求原文。
要的是原文!!!
严肃申明:非诚勿扰。那些仅仅为了帖子书目乱发信息和随便复制的人,可耻之极。
这问题我问过,但是还没有答案,所以重新提问。
jdlixin
英国历史学家沃特·罗利爵士在1603年被以判国罪囚于伦敦塔中等候处决。期间,他抓紧写作,要完成他的世界史。一天塔下的两个卫兵发生了争执,罗利从头到尾目睹了这场争吵。不久,他的一个朋友来探监,恰好他也在现场目击了此事,于是向他提起了此事。但罗利发现,他们两个人的观察,特别是对观察到事物的描述大相径庭。罗利望着他那堆历史手稿垂头丧气,说道,要是他真想为真理效劳,应该把手稿付之一炬才是。因为,如果他连一桩耳闻目睹的事件都不能客观、准确地进行描述,那些千百年前的事,又如何说得清楚呢?
以上这些好像也非事实,据说他还是写了一部《世界史》
疯狂的莫莫
这个我也看过。好像是外国的。希腊或是罗马的。我也记不清。
不是路人都叫过客
佛教有个故事,和你说的这个也象。就是阿难的水老鹳的典故。有兴趣可以查一下。
yingxuan
查了很久都没查到,真的很无奈。不过事在人为,你既然知道大意,何不自己试写一下呢?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ccczwn
在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有一篇很有名的寓言故事——“叶公好龙”,千百年来广为流传。国家邮政局于2004年4月2日发行的我国首套《成语典故》邮票中就有一枚是“叶公好龙”。
叶公是个真英雄
叶公,姓沈,名诸梁,字子高,楚庄王后裔,春秋时楚国左司马沈尹成之子。他是全世界华人叶姓始祖,一生功绩卓著,青史流芳,直到现在叶县人提起他仍引以为豪。
叶公兴修水利,造福乡里。沈诸梁主政叶邑后,发展农业、兴修水利,他率叶邑父老修建的东西二陂,至今遗迹尚存,还在为当地农业灌溉发挥作用,据水注经记载,原西陂面积约4平方里,东陂面积约70平方里,可见其工程之大,堪称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比都江堰早200多年,比郑国渠早300多年。
叶公沈诸梁具有杰出的军事才干,是楚国的社稷重臣。楚惠王十年(公元前479年),白公胜叛乱,沈诸梁挥师平乱,使楚惠王复位。为匡扶王室,叶公还派人西征巴人,东北伐成陈,南下击越,并且并陈地入楚国版图。叶公还亲自率兵南伐越国,与三夷男女定盟于敖,为楚国的复兴作出了巨大贡献。
叶公是一个颇有个性的思想家。楚昭王七年(公元前489年)叶公与著名思想家孔子在叶邑进行了以“直躬”为话题的著名论政,他提出的具有法冶色彩的治国理念,比提出“法后王”主张的荀子和提供“严刑峻法”、“以法治国”的商鞅、韩非至少早一、二百年。
历史上的叶公是一个勤勉持政、谦和致善、聪颖精明、处事果断、忠君守节、礼士让贤的真仁君子,可以说,这样的雄才大略、护国勤政的伟人,在春秋时期这样的人才辈出的时代,也是极为出类拔萃的。
“叶公好龙”原是讽刺叶公与孔子政见不合
“叶公好龙”寓言产生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汉代。由于孔子游叶并无收获,且叶、孔政见格格不入,其弟子对此耿耿于怀,到孔子成为圣人的西汉,儒学家刘向在其新序·杂事中记述了一个“叶公好龙”的故事,并没有历史事实经过严格考证。其所记“叶公好龙”只是流传于民间的一种传说故事,出于对古籍和历史的尊重,在汉刘向编辑的《战国策》、新序、说苑等书中,也编录保留了叶公部分积极内容。但是,在“直躬”问题上,处于“独尊儒术”文化氛围中的刘向,采取了与众儒同流的态度,不惜歪曲孔子游叶邑的历史,在新序·杂事中杜撰了一个“叶公好龙”的寓言故事,塑造了一个口是心非的艺术人物形象,为孔子鸣“不平”。两千多年来,“叶公好龙”寓言故事广为流传,叶公却成为虚伪和华而不实、以假龙乱真龙的虚伪者形象,但很少人知道叶公的文治武功,更没有人知道或深究“叶公好龙”产生的历史原委,这使叶公蒙垢数千年。现在,我们对照孔子游叶活动,这则寓言可以这样理解:人们都知道叶公尊重人才、爱惜人才,真正的孔圣人慕名而至却不敢接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