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金庸小说电视剧顺序
双子座的恒星
《碧血剑》1956年
《射雕英雄传》1957年—1959年
《雪山飞狐》1959年
《神雕侠侣》1959年—1961年
《飞狐外传》1960年—1961年
《白马啸西风》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倚天屠龙记》1961年
《鸳鸯刀》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连城诀》1963年,又名《素心剑》
《天龙八部》1963年—1966年
《侠客行》1965年
《笑傲江湖》1967年
《鹿鼎记》1969年—1972年
《越女剑》1970年(附在《侠客行》之后的短篇小说。)
以上来自网页复制
然后是一些个人看书顺序
我是从射雕英雄传开始接触到金庸的书
再接神雕侠侣,讲的就是后一辈的事了,神雕侠侣和射雕英雄传都是南宋年间的,具体有别的网友提到,可以参考
从神雕侠侣后直接跳读到倚天屠龙记。这个时候就有郭襄创立峨眉派,觉远去世,张君宝也就是张三丰琢磨郭襄送他的铁罗汉,为武当派开山祖师,引出张翠山和张无忌。时间线上是在元末,射雕神雕倚天是金庸的射雕三部曲,可以把这三本放在一起读
然,就是连城决,狄云一次次见到人们皮囊下的丑恶,道貌岸然之辈反是在文中混的风生水起,恶臭而真实
接下来我是去看了天龙八部,是我读过的最长的一部了。天龙八部背景是北宋,大理段氏在射雕三部里有提到,但天龙八部其实算是射雕前传,时间要靠前,可以放在三部曲前看
下一部我直接看的侠客行感觉跟前边没太大联系,不过最后开放式结局还是很有可读性
从四年级开始看金书,(当时比较小看的还是稀里糊涂的,倒是那时候就有了在江湖中潇洒沉浮与做侠士救人与水火的愿望和希冀了),真正看过的也只有以上几部,没看过的就不能为你把线串起来啦。就只分享我了解的吧,学生党没那么考究,全凭热爱,看过的也只是一部分,那么谢谢你看到这里
希望对你有帮助
雨丝cc
原贴:金庸小说该按什么顺序看
..。 '
2.雪山飞狐,飞狐外传。这两部最好连着读。其实谁先谁后无所谓,写作顺序是雪飞,时间顺序是飞雪。但是都到了看小说的地步了,倒序一下又何妨?所以顺序无所谓。
3.鹿鼎记最好放在最后读。甚至于最后三部的顺序如果是天龙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记,更佳。这样能体会到老爷子晚期对于武侠本身探索以及创作技巧到了巅峰(天龙八部),又到没有年代背景创作技巧几乎淡化但整部作品行云流水般的政治寓言(笑傲江湖),再到最后无侠反侠的封笔之作(鹿鼎记)。这三部与前面最大的不同在于,前面的小说你还能觉得他是在严肃的“写”小说,而这三部已经是老爷子在自我发问式的思考了。
除了这三点建议外,其他的没什么讲究了,随便看,都是好书。
原贴:金庸小说该按什么顺序看
宛若落苏
在金庸小说中,只有《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这三部作品比较有紧密的联系,顺序观看效果更好,其他作品都是相对独立的故事,不需要顺序观看。
在《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中,郭靖、黄蓉、东邪、西毒、南帝、北丐、老顽童等等都在两部书中出现频率较高。
《神雕侠侣》的最后带出了一个新的人物张君宝,还讲述了觉远大师口述九阳神功的事情,这些都是后来《倚天屠龙记》的主线。
至于《倚天屠龙记》,书中一开始就讲了郭襄走遍大江南北寻找杨过的事情,还有张君宝(也就是张三丰)创立武当,郭襄创立峨嵋,倚天剑、屠龙刀从何而来,故事由此展开。
但是《倚天屠龙记》中很多事情看似和前两部没有什么联系,只是后来出现了一个神秘的黄裳女子,是杨过和小龙女的后人。
金庸武侠小说创作时间顺序:
1、《书剑恩仇录》(1955年)
2、《碧血剑》(1956年)
3、《射雕英雄传》(1957年)
4、《雪山飞狐》(1959年)
5、《神雕侠侣》(1959年)
6、《飞狐外传》(1960年)
7、《鸳鸯刀》(1961年)
8、《白马啸西风》(1961年)
9、《倚天屠龙记》(1961年)
10、《连城诀》(1963年)
11、《天龙八部》(1963年)
12、《侠客行》(1965年)
13、《笑傲江湖》(1967年)
14、《鹿鼎记》(1969年)
15、《越女剑》(1970年)。
ssyjoj
这三部之间人物联系比较紧密,一般被称为“射雕三部曲”,尤其是前两部。郭靖、黄蓉、东邪、西毒、南帝、北丐、老顽童等等都在两部书中出现频率较高,只是第二部的主角是杨过、小龙女这些年轻一辈的江湖人物。《神雕侠侣》的最后带出了一个新的小人物--张君宝,还讲述了觉远大师口述九阳神功的事情,这些都是后来《倚天屠龙记》的主线。至于《倚天屠龙记》,书中一开始就讲了郭襄走遍大江南北寻找杨过的事情,还有张君宝(也就是张三丰)创立武当,郭襄创立峨嵋,倚天剑、屠龙刀从何而来,故事由此展开,但是《倚天屠龙记》中很多事情看似和前两部没有什么联系,只是后来出现了一个神秘的黄裳女子,据她所说的话,应该是杨过和小龙女的后人。
2、《书剑恩仇录》、《雪山飞狐》
两书从情节上来说没有什么必然联系,《书剑恩仇录》讲的是红花会总舵主陈家洛率同众人反清的故事,其间讲述了陈家洛、香香公主、霍青桐三人之间的爱情。而《雪山飞狐》《飞狐外传》讲的是胡斐为报父仇苦心学武,并同袁紫衣、程灵素、苗若兰之间的爱情。但是《书》中的很多人物在《雪》中均有出现,如陈家洛、赵半山、心砚等红花会众人,还有福康安这个朝廷的重要人物,在《书》中他曾被红花会虏走作为人质,在《雪》中仍然是个反面人物,招募江湖败类对付红花会,企图借此控制中原武林,还辜负了马春花,马春花为他生的儿子也被陈家洛带回塞外抚养。
3、《碧血剑》《鹿鼎记》
这两部是在时间上有联系,《碧血剑》讲的是明末,满清、李闯王对当时天下江山的角逐,袁承志作为明末大将袁崇焕的儿子,因父亲被崇祯所杀,决定学好武艺,为父报仇,后长大后帮助李闯,对抗清朝,同时对抗满清皇太极。在此期间,认识了温青青、阿九(也就是长平公主),最终,看到李闯为权力杀害一直帮助他的李岩、红娘子,对李闯失去信心,看到大明王朝气数已尽,李闯难成气候,而满清摄政王多尔衮雄才大略、心狠手辣,袁承志带着温青青离开中土,前往海外浡尼国开始新的生活,还有他收的女徒弟--五毒教主何铁手。
《鹿鼎记》讲的则是康熙年间的故事,扬州的无赖韦小宝机缘巧合认识少年康熙,两人联手铲除敖拜、平三藩、灭神龙教、破察哈尔叛军、定俄罗斯边境,书中所讲的故事和《碧血剑》没有太大联系,只是人物有关联,如韦小宝其中一个师傅--九难师太,就是《碧血剑》中的长平公主,韦小宝的护身宝衣就是袁承志的那件,还有归辛树就是袁承志的师兄,而韦小宝的逃跑轻功是九难师太教的,九难师太的这套轻功是木桑道长教的,木桑道长曾教过袁承志武功,所以当归辛树看到韦小宝的轻功后非常吃惊,一直追问是谁教的。
五毒教主何铁手在鹿鼎记里也出现过,是她救了庄家的女人,并教他们武功,而且后来韦小宝和归心术一起到庄家鬼屋的时候,是她用的迷药迷翻了归心术一家人,因为归辛树是老江湖,而世上只有五毒教主的毒能够用得出神入化,让归辛树毫无察觉。所以她迷翻他们之后不敢见他们,因为她怕她师傅(也就是袁承志)知道后会责怪她。其他人物就没有什么联系了。
Shunz顺子
⒉天龙八部——北宋
⒊射雕英雄传—南宋
⒋神雕侠侣——南宋末
⒌倚天屠龙记—元末
⒍侠客行———明中(因为已有武当愚茶道长,故在倚天之后)
⒎笑傲江湖——明中(鹿鼎记:前朝有令狐冲……碧血剑:五毒教早于五仙教何惕守100年)
⒏碧血剑———明末
⒐鹿鼎记———清康熙
⒑书剑恩仇录—清乾隆
⒒飞狐外传——清乾隆
⒓雪山飞狐——清乾隆
⒔鸳鸯刀———清
⒕连城诀———晚清
这是历史顺序,这样看有可能要好些,但自己要想随便看看也是可以的!
小丢丢wj
飞—飞狐外传
雪—雪山飞狐
连—连城诀
天—天龙八部
射—射雕英雄传(原名:大漠英雄传)
白—白马啸西风(只有这部我想不起来,只记得"白马"两字)
鹿—鹿鼎记
笑—笑傲江湖
书—书剑恩仇录(原名:书剑江山)
神—神雕侠侣
侠—侠客行
倚—倚天屠龙记
碧—碧血剑
鸳—鸳鸯刀
这是金庸的十四部武侠小说的名字的第一个字。
苏格拉没有底
按写作顺寻
《书剑恩仇录》(1955
年)
《碧血剑》(1956
年)
《射雕英雄传》(1957-1959
年)
《雪山飞狐》(1959
年)
《神雕侠侣》(1959-1961
年)
《飞狐外传》
(1960
年)
《倚天屠龙记》(1961
年)
《白马啸西风》(1961
年)
《鸳鸯刀》(1961
年)
《连城诀》(1963
年)
《天龙八部》(1963-1966
年)
《侠客行》(1965
年)
《笑傲江湖》(1967
年)
《越女剑》(1970
年)
《鹿鼎记》(1969-1972
年)
按年代顺序
《越女剑》
东周
《天龙八部》
北宋
《射雕英雄传》
南宋
《神雕侠侣》
宋末元初
《倚天屠龙记》
元末明初
《笑傲江湖》
明(大概)
《碧血剑》
明末清初
《鸳鸯刀》
清初
《白马啸西风》
清
《鹿鼎记》
清
康熙
《书剑恩仇录》
清
乾隆
《飞狐外传》
清
乾隆
《雪山飞狐》
清
乾隆
未知
按篇幅
短篇:白马啸西风,越女剑,鸳鸯刀
中篇:书剑恩仇录,碧血剑,雪山飞狐,侠客行,连城诀,飞狐外传
长篇: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记
(当就金庸作品里分的短中长)
原贴:金庸小说按什么顺序看最好
winterless
1.射雕三部曲: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一定要连着读,如果不连着读,顺序也别搞反了。
2.雪山飞狐,飞狐外传。这两部最好连着读。其实谁先谁后无所谓,写作顺序是雪飞,时间顺序是飞雪。但是都到了看小说的地步了,倒序一下又何妨?所以顺序无所谓。
3.鹿鼎记最好放在最后读。甚至于最后三部的顺序如果是天龙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记,更佳。这样能体会到老爷子晚期对于武侠本身探索以及创作技巧到了巅峰(天龙八部),又到没有年代背景创作技巧几乎淡化但整部作品行云流水般的政治寓言(笑傲江湖),再到最后无侠反侠的封笔之作(鹿鼎记)。这三部与前面最大的不同在于,前面的小说你还能觉得他是在严肃的“写”小说,而这三部已经是老爷子在自我发问式的思考了。
除了这三点建议外,其他的没什么讲究了,随便看,都是好书。
原贴:金庸小说该按什么顺序看
倩倩儿
番茄爱炒蛋
经过金庸新修之后,大部分小说可以联系起来。建议你按照年代顺序来看,这样你在看到年代靠后书籍的时候对出现的前书人物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具体为天龙-射雕-神雕-倚天-笑傲-碧血剑-鹿鼎记-连城诀。其他几本书没纳入这个体系,有书剑-飞狐外传-雪山飞狐。侠客行单独成书不在上俩个体系之内
shiyun
《飞狐外传》是 《雪山飞狐》的前传 建议读这两本书是先看后着
按好看及有关联的顺序排列:
笑傲江湖——天龙八部——倚天屠龙记——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鹿鼎记——书剑恩仇录——雪山飞狐——飞狐外传——碧血剑——连城决——侠客行——鸳鸯刀——白马啸西风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飞—《飞狐外传》(1960年)
雪—《雪山飞狐》(1959年)
连—《连城诀》(1963年)
天—《天龙八部》(1963年)
射—《射雕英雄传》(1957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被金庸小说的读者称为“侠文化的歌颂”
白—《白马啸西风》(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鹿—《鹿鼎记》(1969年)(封笔之作)
笑—《笑傲江湖》(1967年)
书—《书剑恩仇录》(1955年)--第一部小说
神—《神雕侠侣》(1959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二部曲
侠—《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龙记》(1961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碧—《碧血剑》(1956年)
鸳—《鸳鸯刀》(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生活本该如此
经过金庸新修之后,大部分小说可以联系起来。建议你按照年代顺序来看,这样你在看到年代靠后书籍的时候对出现的前书人物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具体为天龙-射雕-神雕-倚天-笑傲-碧血剑-鹿鼎记-连城诀。其他几本书没纳入这个体系,有书剑-飞狐外传-雪山飞狐。侠客行单独成书不在上俩个体系之内
VERA
《书剑恩仇录》1955年
《碧血剑》1956年
《射雕英雄传》1957年—1959年
《雪山飞狐》1959年
《神雕侠侣》1959年—1961年
《飞狐外传》1960年—1961年
《倚天屠龙记》1961年
《天龙八部》1963年—1966年
《侠客行》1965年
《笑傲江湖》1967年
《鹿鼎记》1969年—1972年
以上来自网页复制
然后是一些个人看书顺序
我是从射雕英雄传开始接触到金庸的书
再接神雕侠侣,讲的就是后一辈的事了,神雕侠侣和射雕英雄传都是南宋年间的,具体有别的网友提到,可以参考
从神雕侠侣后直接跳读到倚天屠龙记。这个时候就有郭襄创立峨眉派,觉远去世,张君宝也就是张三丰琢磨郭襄送他的铁罗汉,为武当派开山祖师,引出张翠山和张无忌。时间线上是在元末,射雕神雕倚天是金庸的射雕三部曲,可以把这三本放在一起读
然,就是连城决,狄云一次次见到人们皮囊下的丑恶,道貌岸然之辈反是在文中混的风生水起,恶臭而真实
接下来我是去看了天龙八部,是我读过的最长的一部了。天龙八部背景是北宋,大理段氏在射雕三部里有提到,但天龙八部其实算是射雕前传,时间要靠前,可以放在三部曲前看
下一部我直接看的侠客行感觉跟前边没太大联系,不过最后开放式结局还是很有可读性
从四年级开始看金书,(当时比较小看的还是稀里糊涂的,倒是那时候就有了在江湖中潇洒沉浮与做侠士救人与水火的愿望和希冀了),真正看过的也只有以上几部,没看过的就不能为你把线串起来啦。就只分享我了解的吧,学生党没那么考究,全凭热爱,看过的也只是一部分,那么谢谢你看到这里
希望对你有帮助
可爱的王
金庸小说按照顺序看
1、射雕三部曲《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
2、与射雕三部曲相关的《天龙八部》,
4、背景为清代的雪山飞狐系列《飞狐外传》、《雪山飞狐》、《碧血剑》、《书剑恩仇录》、《鹿鼎记》。
5、中短篇小说《白马啸西风》、《鸳鸯刀》、《越女剑》等可以不按顺序选看。
金庸小说主要是指金庸的武侠小说,一共十五部,它们可以由这几句话描述:"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他们分别是《飞狐外传》(1960年)、《雪山飞狐》(1959年)、《连城诀》(1963年)、《天龙八部》(1963年)、《射雕英雄传》(1957年)、《白马啸西风》(1961年)、《鹿鼎记》(1969年)、《笑傲江湖》(1967年)、《书剑恩仇录》(1955年)、《神雕侠侣》(1959年)、《侠客行》(1965年)、《倚天屠龙记》(1961年)、《碧血剑》(1956年)《鸳鸯刀》(1961年)、《越女剑》(1970年)。
金庸的武侠小说之所以能称得上中国现代新武侠小说的代表,就在于它们表现出鲜明的个性。简而言之,金庸的武侠小说在题材的选择、人物的塑造和展现社会时代风貌方面有鲜明特色,它们在创作技法上独树一帜,具有范式意义,在华人世界影响巨大。
KAWAIBT
最好按书中描写的年份看
《天龙八部》——射雕三部曲——
—《笑傲江湖》———《碧血剑》———《飞狐外传》、《雪山飞狐》——《书剑恩仇录》这几本书内容上有部分衔接
剩下的无所谓
。
《飞狐外传》是
《雪山飞狐》的前传
建议读这两本书是先看后着
按好看及有关联的顺序排列:
笑傲江湖——天龙八部——倚天屠龙记——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鹿鼎记——书剑恩仇录——雪山飞狐——飞狐外传——碧血剑——连城决——侠客行——鸳鸯刀——白马啸西风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飞—《飞狐外传》(1960年)
雪—《雪山飞狐》(1959年)
连—《连城诀》(1963年)
天—《天龙八部》(1963年)
射—《射雕英雄传》(1957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被金庸小说的读者称为“侠文化的歌颂”
白—《白马啸西风》(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鹿—《鹿鼎记》(1969年)(封笔之作)
笑—《笑傲江湖》(1967年)
书—《书剑恩仇录》(1955年)--第一部小说
神—《神雕侠侣》(1959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二部曲
侠—《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龙记》(1961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碧—《碧血剑》(1956年)
橘子芉-EMMA
金庸小说按照顺序看
1、射雕三部曲《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
2、与射雕三部曲相关的《天龙八部》,
4、背景为清代的雪山飞狐系列《飞狐外传》、《雪山飞狐》、《碧血剑》、《书剑恩仇录》、《鹿鼎记》。
5、中短篇小说《白马啸西风》、《鸳鸯刀》、《越女剑》等可以不按顺序选看。金庸小说主要是指金庸的武侠小说,一共十五部,它们可以由这几句话描述:"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他们分别是《飞狐外传》(1960年)、《雪山飞狐》(1959年)、《连城诀》(1963年)、《天龙八部》(1963年)、《射雕英雄传》(1957年)、《白马啸西风》(1961年)、《鹿鼎记》(1969年)、《笑傲江湖》(1967年)、《书剑恩仇录》(1955年)、《神雕侠侣》(1959年)、《侠客行》(1965年)、《倚天屠龙记》(1961年)、《碧血剑》(1956年)《鸳鸯刀》(1961年)、《越女剑》(1970年)。金庸的武侠小说之所以能称得上中国现代新武侠小说的代表,就在于它们表现出鲜明的个性。简而言之,金庸的武侠小说在题材的选择、人物的塑造和展现社会时代风貌方面有鲜明特色,它们在创作技法上独树一帜,具有范式意义,在华人世界影响巨大。
柏拉图的眼泪
先上结论:
1、《书剑恩仇录》
2、《碧血剑》
3、《射雕英雄传》
4、《倚天屠龙记》
5、《天龙八部》
6、《鹿鼎记》
7、其它随意
金庸小说的部分男主角们其实有一个大致的成长过程,也代表着金庸先生本人对武侠的思考历程。
1、《书剑恩仇录》
这个时候金庸为了明报的销路开始写武侠小说,对于武侠的看法很简单,所以男主角陈家洛就像现在网络小说里的花瓶男主角,长得帅武功好才艺多,但价值观狭隘,思想幼稚。
2、《碧血剑》
这本书创作过程中有过一些修改,比如袁承志用鸡腿写书法一段,第一版是写兵车行,走的“陈家洛”路线,后来改了,变成写父亲袁崇焕(给崇祯)的奏折,走的“郭靖”路线。
从这里明显可以看出,袁承志是陈家洛和郭靖之间的一个过渡。
3、《射雕英雄传》
写到这一本,金庸对武侠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和理解,终于开创性的把儒家思想真正融入武侠之中,和陈家洛不同的是,陈家洛反清其实只是因为华夷之辨;而郭靖抗击蒙古则是为了黎民百姓,所以才说郭靖是侠之“大” 者为国为民。
4、《倚天屠龙记》
为什么不是射雕三部曲顺序?
因为在金庸对武侠的表达上,明显杨过并没有独立于郭靖,更没有超过郭靖,十六年后的杨过反而变成了另一个小郭靖。
张无忌呢,他没有在儒家层面超过郭靖,但他代表另一种思想——道家。
严格意义上来说,张无忌不是真正的中国人,他是一个海外侨胞,他从小就是在冰火岛长大的,后来回到中原也是住在武当道观里,所以汉蒙之别对他来说并不是什么你死我活的大问题,也因为从小住在没有陌生人的海岛,他的性格真的很“被动”,你不逼他他就不动,是一心世外的道家风格
5、《天龙八部》
“有情皆孽,无人不冤”——佛家
道家武侠张无忌在小说上是成功的,但在对武侠的解构上是失败的,于是金庸接着尝试佛家武侠。
《天龙八部》里的佛家主题是“求不得”
三对主角严格呼应,身份心理却完全错位。
⑴、乔峰和游坦之
“峰” 和“坦之” 一高一平相互呼应,游坦之最爱的阿紫心里只有乔峰,乔峰的丐帮帮主之位后来到了游坦之手里,乔峰有能力报仇却一直找不到带头大哥,游坦之知道杀父仇人却没有能力报仇……
⑵、段誉和慕容复
“誉” 已加身,“复” 国无望,段誉天赐福泽继承大理,心里却只有王语嫣,慕容复被王语嫣爱慕于心却只想复国。
⑶、虚竹和丁春秋
“虚” 对应“春秋” ,虚竹一心想回少林却成了逍遥掌门灵鹫宫主,丁春秋妄图颠覆逍遥派却被终身囚于少林。
还有最震撼人心的萧峰雁门关外自尽,到这一部,金庸以乔峰完成了对郭靖的超越,达到了侠之大者的极致。
6、《鹿鼎记》
当我们觉得金庸武侠已经写尽了的时候,金庸又一次超越了自己,拿出了一个反武侠的武侠小说。
《鹿鼎记》真正的主角是康熙,韦小宝只是这个英雄故事的见证者,康熙真正做到了那些大侠一直想做的事——让百姓安居乐业。
封建年岁,老百姓只要吃饱穿暖,谁管你皇帝是满人还是汉人?
7、其它
前面说了,金庸先生写作武侠的目的是为了推销明报,所以其它小说包括上面几本里面的部分内容,都存有提高报纸销量的考虑,不建议你按时间顺序或者按作品之间联系顺序阅读。
但按照上面主要脉络读过以后可以自行选择读其它的。
账单大门
ilove_hi
代表阿福
1.射雕三部曲: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一定要连着读,如果不连着读,顺序也别搞反了。
2.雪山飞狐,飞狐外传。这两部最好连着读。其实谁先谁后无所谓,写作顺序是雪飞,时间顺序是飞雪。但是都到了看小说的地步了,倒序一下又何妨?所以顺序无所谓。
3.鹿鼎记最好放在最后读。甚至于最后三部的顺序如果是天龙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记,更佳。这样能体会到老爷子晚期对于武侠本身探索以及创作技巧到了巅峰(天龙八部),又到没有年代背景创作技巧几乎淡化但整部作品行云流水般的政治寓言(笑傲江湖),再到最后无侠反侠的封笔之作(鹿鼎记)。这三部与前面最大的不同在于,前面的小说你还能觉得他是在严肃的“写”小说,而这三部已经是老爷子在自我发问式的思考了。除了这三点建议外,其他的没什么讲究了,随便看,都是好书。
xiaobuga
小肥猫
采菊东篱Jenny
王家猫
我来回答你';
金庸作品历史年代表:
1、《越女剑》——春秋
2、《天龙八部》——北宋
3、《射雕英雄传》——南宋
4、《神雕侠侣》——南宋
5、《倚天屠龙记》——元末
6、《碧血剑》——明末
7、《鹿鼎记》——清康熙年间
8、《书剑恩仇录》——清乾隆年间
9、《飞狐外传》——清乾隆年间
10、《雪山飞狐》——清乾隆年间
11、《鸳鸯刀》——大约为清乾隆年间
另外,《笑傲江湖》、《侠客行》、《连城诀》、《白马啸西风》没有明确的年代背景,如果要用金庸的话来说,那就是“没有时代背景的故事恰恰证明该故事可以发生在任何年代”。不过也有人经过严密的考证认为:《笑傲江湖》可能是明朝年间的故事,《连城诀》大概也是明朝年间的故事。但因为这只是推论,故没有列在上面。
回答完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totti
Emily819
原贴:金庸小说按什么顺序看最好
战熵
一、《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笑傲江湖》。虽然《天龙八部》比射雕三部曲写得晚,但是故事发生的历史时间早于射雕三部曲。又有些武功和剧情是一脉相承的。
例如:新版本《天龙八部》中丐帮的镇帮绝技之一“降龙二十八掌”,传到郭靖时代缩减为十八掌;
《天龙八部》中的段誉是《射雕英雄传》中南帝的先祖;
《天龙八部》中的“北冥神功”和“化功大法”到了《笑傲江湖》中演化为“吸心大法”;
《神雕侠侣》中杨过巨剑剑法的函授师父“独孤求败”在《笑傲江湖》有传人风清扬,并传下“独孤九剑”;
《天龙八部》中的“降龙十八掌”与《射雕英雄传》中的武穆遗书引出《倚天屠龙记》中的倚天剑和屠龙刀。
二、《书剑恩仇录》、《飞狐外传》、《雪山飞狐》。
《飞狐》中有书剑中的人物出场;
三、《碧血剑》、《鹿鼎记》。
《鹿鼎记》中有《碧血剑》中的何铁手和阿九出场。
四、《连城诀》、《白马啸西风》、《鸳鸯刀》、《侠客行》之间没有联系,与上述书之间也没有联系,可以单独看。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