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曹昂传小说
raykan
重生三国之我乃曹昂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重生三国之我乃曹昂 第一章 我是曹昂?
人死如灯灭,魂魄无挂牵。要说陈棋这辈子最后悔的事,莫过于闲的没事逞英雄了。你说你大早上的上学就上学吧!不学好你跑去网吧过闲隐,你说你逃课就逃课吧,那卡车爱撞谁就撞谁喽?你跑去呈什么英雄?这下好了!十八岁的大好年轻身体就这么被卡车一撞,然后流逝在路边人群惊恐的眼光之
建安二年,公元一九七年,已经拥回献帝回往许都的曹操亲率大军出征宛城张绣。张绣在谋士贾诩的意见下举众归降。曹操在大喜之下志得意满,一次偶然间看上了张绣之叔张济的妻子邹氏,随将她接往育水旁的中军营内,每日沉溺于美色之中。曹操军连接十余里,正营内为典韦护持。左右屯营乃是夏侯惇的青州兵马。至于西北方的屯应兵马则是其麾下的校尉于禁。但是,异变出现的开始则是在曹营内的一所偏帐之内。
“水...我要水...”眼前是白茫茫的一片,陈其在意识清醒后的第一个感觉便是口干舌燥。难道自己是进入了拔舌地狱?陈其轻轻的晃了晃脑袋……
请采纳
JK所说
在《三国演义》中,曹洪、曹仁等一群曹氏子弟追随在曹操身边,却没有一个亲兄弟、亲侄子。另一面,曹家人跟夏侯家族又称兄道弟,让人实在搞不清他们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按理来说,古代皇家有一个机构叫“宗正”(清代叫宗人府),会专门整理记录皇家谱牒,史书也会给皇子、重要的宗子作传记,他们的关系不应该如此“不清不楚”。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曹氏宗室子弟的出身扑朔迷离呢?原因有四:
其一,曹魏王朝太短,皇家谱牒没有建立起来,连曹操、曹丕、曹叡的儿子们出身都存在着记录缺损和争议。其二,曹氏家族出身庶族地主阶级,社会影响力太小。在豪门政治的东汉时期,曹家的出身注定了他们的默默无闻。其三,曹操的父亲曹嵩被过继给曹腾为子,而曹腾是个被士族阶级看不起的太监。曹氏的刻意隐瞒,导致他们跟曹氏以及夏侯氏的关系一直是个谜。其四,过继之风的盛行,以及曹操喜欢收养义子的爱好,导致大量改姓的曹氏,又增加了他们关系的复杂性。那么曹操与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以及晚辈的曹休、曹真到底是什么关系呢?我们先探讨第一个问题:曹嵩的真实出身。
正史只记载了曹嵩被过继给太监曹腾,并未交代他的真实出身。裴松之在他的注解中说曹嵩出身于夏侯氏,而部分史学家认为曹嵩其实是曹腾的侄子或族侄。
曹操自称他的先祖是西汉开国功臣曹参,而夏侯家族也不甘人后,他们是西汉开国功臣夏侯婴的后人。
如果按裴松之的说法,曹操与夏侯惇、夏侯渊兄弟就是血缘上的堂兄弟,或者族兄弟。不过这个说法被现代DNA技术否定了,至于这个技术分析的可靠性不得而知。
从夏侯家族在曹魏阵营的显赫程度来看,他们即便与曹操不是一家人,也应该存在姻亲关系。
如果曹嵩本就是曹腾的侄子,那么曹操与曹洪、曹仁就是族兄弟,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曾祖曹节;曹休则是曹操、曹仁、曹洪的族侄(如图)。
曹真的出身比较特殊,他本姓秦,是曹操的部将秦邵的儿子。秦邵在一次执行任务中被袁绍的部下杀害,于是他的儿子被曹操收为义子,改名“曹真”。被司马懿玩死的笨蛋曹爽,就是曹真的儿子。
曹仁:武力值平平,功过相当曹操变卖家产组织家族武装时,曹仁就开始追随曹操,是曹魏阵营中的元老级人物。
不过曹仁的武力值其实不算高,在赤壁之战前,曹仁参加了破袁术、攻陶谦、擒吕布、败刘备、灭袁绍的一系列战斗,虽不算光彩耀人,但也算是功勋卓著。
在赤壁之战中,曹仁镇守的江陵最终也没能守住,形势所逼之下他干脆弃城而逃。
在襄樊之战中,曹仁被关羽狂虐,眼看就收不住了,亏得徐晃的增援赶到,才打退了关羽。
曹仁征战一生却遗憾画上了句号,在濡须口之战他不听劝阻,中了朱桓的计,五千人马丧失殆尽。有次他被解职,回朝后不久郁郁而终。
曹洪:因吝啬得罪曹丕,差点被杀曹洪跟曹仁一样早年就追随曹操,同样参加了早年的系列战斗,还在战董卓的过程中,舍命保曹操。不过曹洪的武力值还不如曹仁,基本上没有独立领军的经历。
曹洪是个享乐型的家伙,有时候玩起来毫无分寸。在下辨之战胜利后,他居然让歌姬裸体表演,被杨阜当年斥责。
曹洪好财不法,积攒了大量的钱财地产。有一次曹丕曾经向他借钱,吝啬的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曹丕即位后打击报复,以曹洪不法为由将他投进死牢,亏得卞太后得救才得以出狱。
夏侯惇:轻财好学的独眼将军曹操以私家武装平定黄巾军时,夏侯惇开始追随曹操。在征吕布之战中被流矢射伤左眼,人称“盲夏侯”。
跟《三国演义》中的猛将形象不同,夏侯惇其实更像是个儒将。他好儒,一辈子治学不止,因此夏侯惇大多数的时间都充任文官,而不是战场。
夏侯惇还有个可贵的品质,他不好财,生活简朴,在军中但凡有资财全都分给了部下,去世时他身无余资。
夏侯渊:战功卓著,命丧定军山要论战功,夏侯渊在他们这一辈中无出其右者。不过夏侯渊属于刚猛有余智谋不足的将军,甚至被人讥讽为“白地将军”。
也正因为如此,曹操经常告诫他要:“将当以勇为本,行之以智计;但知任勇,一匹夫敌耳。”然而在“定军山之战”中,他还是犯了大错,居然为了修鹿角阵地被黄忠干掉了。
夏侯渊有个侄女,当年遇上饥荒,为了养活这个侄女夏侯渊扔掉了小儿子。某一年这位天生丽质的小侄女出城捡柴火,被路过的张飞掳掠走,并生下两个女儿。这两个女儿后来都嫁给了刘禅,西安后被册封为皇后。
曹休:曹家千里驹,却羞愧而死曹休是他这一辈中被曹操最赏识的一位,当年曹操拿他当亲儿子,带在身边寸步不离,还公然夸赞他是“吾家千里驹”。
曹休的战功也确实了得,在对蜀汉、东吴的系列战斗中屡立奇功。只可惜他被曹仁、夏侯渊“附体”,在人生的最后一战“石亭之战”中却败走麦城。
魏明帝曹叡并未因此处置曹休,反而对他多有宽慰,这却加重了曹休的心理负担,结果在羞愧交加中背痈发作而死。
曹真:毁誉参半的最后一根大梁曹真是曹魏政权晚年最有权势的大臣,没有之一。不过以他的能力来说其实并不算突出,他这一辈子毁誉参半,最大的功劳其实就是用以平衡司马懿的崛起了。
通过前面分析可知,曹氏子弟总体上来说能力相对欠缺,尤其是晚年,曹家子弟根本没有拿得出手的才俊。
曹真因为是曹操的养子,他反而因此可以与夏侯、曹氏通婚,意外地成了两大家族的核心人物,也因此走向了权力的核心。
曹真死后,他的儿子曹爽接管了曹魏政权的实际控制权。跟曹真相比,曹爽无论是才能还是胸襟气度都相去甚远,远不是司马懿的对手。正是这位曹爽,一手搞垮了曹魏政权。
您可能奇怪,为何追随曹操的都是族兄弟、族侄、义子,他的亲兄弟和亲侄子们呢?
曹操有四个亲弟弟,可是哥四个就留下一个侄子曹安民,其余都早逝,没留下子嗣。就这么一位宝贝侄子,还被曹操给“作”死了。
张绣投降后,曹操霸占了他的婶婶邹氏,惹得张绣一怒之下偷袭了曹操。那一战,曹操的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将典韦三人用他们的命换了曹操的一条生路。
后来曹操将其中一子曹均过继给了弟弟曹彬为后,总算是给弟弟们光秃秃的身后留下了一小片森林。
毛豆米子
Hey Eve
重生三国之我乃曹昂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 第六十七章马超的蜕变
沟逼边说话边步步的向着厅内老路诸侯一洲“腰煮煞白,随着马超的前进,几人也是慌慌张张的向着后面不住的倒退。
看着仍旧生龙活虎的马超,再看看那边一脸淡然冷笑的阎行,韩遂咬牙切齿的高声喝道:“阎行,狗贼!你居然联合马超叛我!”
阎行咧嘴微微一笑,轻道:“岳丈,行并没有叛你,自十三年前归顺到你帐下后。行等待的就是今日!正所谓父仇不共戴天!”
韩遂闻言差异的看着阎行,不解的问道:“父仇不共戴天?老夫何时又与金城阎氏解下了冤仇?”
只见阎行仰天长笑,道:“金城阎氏,乃我义父也,可阎行的生父,乃是汉阳的阎忠,韩遂!这下你明白了吧?”
韩遂闻言。冷汗顿时凄凄之流,他颤巍巍的指着阎行,差异的言道:“莫非。你就是阎忠当年留下的那个,那个孽种!?”
阎行的眼中。此刻流露出的是一种压抑了许久而得到释放的光芒,似是有些半疯状态的对着韩遂言道:“老匹夫,当年你害死我亲父阎忠,后又屠尽汉阳阎氏一门……
之漾
重生三国之我乃
曹昂
女主角叫
貂蝉
、
甄宓
、
孙尚香
。
基本介绍:
重生三国之我乃曹昂
是网络小说作者“打哈气”09年年底所写的一本穿越小说,主题是围绕主角“
陈其
”因救人发生车祸,意外穿越回三国,化身为曹昂所展开的一系列故事。
内容简介:
被卡车撞死的
倒霉鬼
,重生附体获得了
第二次生命
。算好事还是坏事?
秋风瑟瑟
,危水天寒。建安二年,公元一九七年,宛城外的
中军帐
内
胡琴
笳音声色舒美。刚刚接受
张绣
率众归降的曹操正在中军帐内搂着美女
邹氏
享受酥骨之魂。却见军营外的育水边上,一位面色苦楚的青年满面无奈的对着苍天唉叹道“贼老天!你是瞎了眼吗!我到底是做了什么恶事,你居然让我俯身在即将归西的曹昂身上?”
渐行 渐远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mvkbMENvOQjoT1uGJXa4dg
提取码: s7ny
小说名称:重生三国之我乃曹昂
作者:打哈气
类型:重生
连载状态:已完结
字数:字
简介:该小说讲述了人死如灯灭,魂魄无挂牵。要说陈棋这辈子最后悔的事,莫过于闲的没事逞英雄了。你说你大早上的上学就上学吧。
庸人自扰Mike
klklly
簡單點Cris
曹操,曹仁,曹洪的爷爷辈是亲兄弟,他们三个是堂兄弟。曹仁字子孝,是曹操的堂弟。曹洪字子廉,也是曹操的堂弟,但曹仁和曹洪并非亲兄弟。曹操的爷爷是曹腾,曹仁的爷爷叫曹褒,曹洪的爷爷不详。曹仁有一个弟弟叫曹纯,也是个人物。
曹操的父亲是曹嵩,曹嵩至少有六个儿子:老大是曹操,老二叫曹德,老三叫曹彬,老四叫曹玉,老五名字不详,只知道他的儿子叫曹安民,老六叫曹疾。
谯县夏侯氏的祖先可以上推到西汉初年的名臣夏侯婴。在谯县,曹氏和夏侯氏世代通婚,成为世交。
夏侯渊字妙才,夏侯婴的后人,先辈名字不详,按辈分算跟曹操是同辈。夏侯惇字元让,和夏侯渊是本族,年纪比夏侯渊大。
曹休字文烈,是曹洪的亲侄子,算是曹操的族子,也就是本族里的下一辈子子弟。曹真字子丹,父亲名叫曹邵,和曹操是本族的同辈人。曹休和曹真,都是受到曹操喜爱而且寄于厚望的人。
大苹果
女主的话主要有三个 当然这是在下个人认为 因为这三个算是戏份比较多的
都是男主的妻妾 其一貂蝉 从初次会战吕布就出场过 其二甄宓 在贞福酒园为男主解惑 聪慧过人
其三孙尚香 来的比较晚 最初与其兄孙权扮作游侠刺探荆州消息
其它诸如吕布之女吕玲绮 马腾之女马云鹭也是重要的配角
心在路上的Sally
三国之熙皇(袁绍二子袁熙)、三国之袁家我做主(袁绍三子袁尚)、三国之袁氏枭雄(袁术庶长子袁否)、汉末之吕家天下(吕布子吕毅)、真吕智无双(吕布子吕智)、东吴再起(黄盖子黄柄)、三国好孩子(陶谦二子陶应)、三国之蜀汉刘永(刘备二子刘永)、三国之蜀汉再起(刘永)、三国之蜀汉复兴(刘禅六子刘恂)、混在蜀汉当皇帝(刘禅长子刘璿)。
EffyHu
原贴:求三国东吴传全攻略
loluu
原贴:高达三国传还会出吗
静静小猪
原贴:高达三国传还会出吗
LCDing
李钱儿的MAMA
有才华跟具有治理国家的谋略才能可不是一回事,曹植才高八斗不假,但是身上浪漫主义气息太过于浓重,并且喝酒误事的事也没少干,这样的人就适合做一个闲散王爷,治理国家未必是合适的人选,而曹丕无论是谋略还是城府都强于曹植,曹操未必看不到这一点,曹丕继位是最好的选择。
曹丕文不如曹植武不如曹彰,但是曹丕也算的上是个文武全才,并且北方在曹丕的治理下才得到了彻底的统一,曹丕还注重选拔人才,创立的“九品中正制”就为国家补充了大量的人才,曹丕更不可没,再者曹操在的时候就觉得司马懿这个人不简单,但是凭借曹丕的城府还可以压的住司马懿,曹操想的也许更加深远吧。
醉梦
曹植一文学家,生活放荡不羁,生性多情善感。虽才高八斗,政治韬略全无。套《三国》里舌战群儒里的一段:“惟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
历史上似此类才华天子,如徽宗、陈后主、李煜皆为同类!实为亡国之君是也!
seattlelove
当皇帝重要的不是才华,如李煜才华横溢,最后还不是国破家亡。曹植就类似于李煜的情况。一个合格的皇帝会懂得御人,会懂得治理国家。而在三国那种鼎力的情况下,稍有不慎力量就难以平衡。曹植的话确实难当大任。
tina小桃子
不可能,一点可能都没有,而且好喝酒,喝完酒作诗,喜欢这个,这能行?所以很有可能是个昏君。
他这个才是作诗词唱歌赋之才,不是治国平天下之才。
人家宋徽宗没才吗?
琴棋书画哪样差了,到现在还有瘦金体的宋字呢,落得个什么样的下场:靖康之耻,国破人亡!
要按你这理说明朝有才的皇上最多:
举两个例子:
先说明熹宗朱由校,职业木匠。
他的木匠活说起来都不比鲁班差,据说他曾经整了个小宫殿,四尺来高,玲珑巧妙,鬼斧神工。
不仅如此,什么雕刻,木雕都不说了,还会玉雕,就像冯骥才笔下的那个泥人张一样,没才你能整?
再说嘉靖帝,自称真人,给下面下达命令都是谜语,你比如最经典的:卿齿与德何如?
你没点才能整这个?
再说南唐后主李煜,说他,才不比你曹植弱吧?结果不也亡了。
还有那个陈叔宝,文采也是一流,结果怎么样呢?
才有很多种,文绉绉的才和平天下的才风流马不相及,这怎么能相提并论。
你就和《亮剑》里李云龙说的一样:学习,学个屁!老子斗大的字不认识一个,照样打仗!
不过要说起曹操的儿子中,如果曹冲不早死,他的那个才,叫做智慧,他要是能继位估计比他哥哥曹丕要强,要说曹植,算了吧,当个臣子偶尔出点谋还凑合,成天饮酒作乐,要当统治者,够呛我觉得。
他和他爹不一样,曹操是孔夫子挂腰刀,文武双全,曹植么,就差点意思,文人气太重,性子一来就想干啥干啥,这哪能有他哥哥稳重呢。
你比如
要知道,一个国家,想统治好了,不是写两首诗唱几段赋就能管好的。
况且曹植本人又持才放纵,曹丕因为才能不佳可能还听听人言,曹植可能就一意孤行,觉得自己牛逼,这些人都不行,不听人劝,这些都说明曹植干不了这个。
WESAINT
曹植虽才高八斗,满腹经纶,但却缺乏军事才能和作为一个领导者的能力;其所结交的也大多是文人骚客,文臣武将交情好的几乎没有。他能不能获得亲族兄弟、满朝文武的信任和支持坐上、坐稳曹操的位置都是一个问题,又何谈他即位后能不能带领下属统一三国呢?
文渊临阁
"才高八斗"现在做为一个成语被广泛应用。特指那些:满腹经伦、知识渊博、才思敏捷的人。
他出自东晋才子谢灵运之口: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一石=十斗)
既表现出謝灵运恃才傲物的狂大,也凸显了他对曹子建的崇敬。
当然这里的"才"指的是文才。曹魏时期的著名的三曹(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是当时文字水平的最高代表。尤以曹植的成就为最高。他的七步诗、《洛神赋》,他的白马篇、铜雀台赋至今受人颂赞!
文学方面才高和治理国家是两码事。立国、治国应具有杰出的军事才能、高超的政治谋略、理政驾驭群臣的本领。可惜这些曹植都不具备。
曹植做为曹操的嫡次子,曹操也曾一度打算立他为世子(后来的太子),由于长兄曹丕从中做梗使坏,加之曹植率真直性,一味和杨修等人日夜狂饮,近乎颠狂,使曹操终于打消了立他为世子的念头。
他后来的命运也很悲惨,多次受到曹丕的刁难。一首七步诗救了他自己。但这样的生存环境,使他年仅四十就抑郁而终。
客观的讲,曹植心底善良,文彩飞扬,但却不是治国的料。
他父亲曹操,做为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征战大半生,也未能统一三国,何况曹植?
假如曹操真的传位于曹植,不仅统一不了三国,很可能又是一个南唐李后主。
sunying0818
这个问题请参考南唐后主李煜,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是个不可多得的文坛奇才,但是可惜啊,他做了皇帝。不是说他做皇帝做的不好,而是他的思维已经形成了一种文人思维,成了定式,再想改变到那种尔虞我诈、处处靠城府、靠气魄胆识来做事的状态,已经不可能了。
曹植也是一样的,他才高八斗,文采确实非常高,但是他跟李煜相似,放浪形骸了这么多年,你让他当皇帝?那不胡闹吗?他就算上了朝堂,可他的心还在山野林间,还在酒里呢!怎么治理国事?
曹植和曹操是不一样的,曹操首先是个政治家,然后才是个文人,他是用政治课的格局和眼光来创作的,就算他在勤思写作,他的心还是在天下,有了“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才有了“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他跟曹植是刚好完全相反的。
而曹丕呢?刚好是各占一半,他既没有曹操的雄心和豪情,也没有曹植对诗文的酷爱,这种中和性,还算可以,曹丕比较像后世的梁武帝萧衍。
萧衍也是很著名的一位经学家和史学家,传世名作也不少,而且精通琴棋书画,是文学集团竟陵八友之一。但是同时她也是梁朝的开国之君,一举革除了齐代的种种弊端,算是位英明之主了。
悲情唯
曹植是一位文艺青年,工于词书歌赋、长于诗酒文章,性情随性且放荡不羁。才高八斗是形容他的文才。
君王要富有谋略,也要有杀伐决断的魄力与勇气。曹操曾一度在曹植和曹丕两人立谁了世子上犹豫不决。
曹植常呼朋引伴饮酒误事, 也有放浪形骸无所顾忌,曹操曾借故赐死其妻。最终曹操确定曹植不堪大用。
假若,曹植即位魏王,以他的政治头脑和谋略,别说能否能篡汉、统一三国了,可能早就死于非命了。
兰玉折
如果曹植继位,大概率会分封子弟诸侯王,然后“八王之乱”提前来到,
曹丕继位后,他认为威胁来自于自己的家人,于是选择打压宗室力量,这就造成宗室虚弱,不能起到拱卫皇权的作用,皇帝面对权臣显得势单力薄。
魏明帝继位后,曹植对明帝说,当初汉文帝面对周勃这些权臣的时候,吓得不敢去继承皇位,宋昌对他说,你的兄弟子侄都是诸侯王,他们能拱卫皇权,你就大胆的去吧,等到汉武帝削藩了,霍光轻而易举的就废了刘贺,
魏明帝认为,他的叔叔是压抑的太久了,想要通过游说他,重新走上政治舞台,于是拒绝了,到了临死前,才知道曹植是对的。
所以,如果曹植继位,分封诸侯王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这样发生诸侯王造反的事几乎就是必然的了。
另一方面,曹植再怎么有才,又能怎么样?汉末到隋唐,比他厉害的多了去了,谁能统一天下?出来司马炎短暂统一,四百多年都是分裂的,显然没有统一的趋势,区区曹植,又能怎么样?
何况,才高八斗的典故,显然是谢灵运自夸的,而不是夸曹植的。
tinagao
不能。曹植虽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当一名诗人、文学家可以。但要说统一三国,他还不具备这方面的能力。从整部书看,没有写他参与和从事军事活动的描写,而主要描写他与文人墨客交往和从事诗文写作。要统一三国要具备的是军事才能和指挥才干以及统帅能力,这恰是他所不具备的。所以说他统一不了三国。
宫万年
,他没有像曹丕那样有政治能力,曹操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没有将魏国交到他的手里。如果他继位,别说统一三国了,他干不了几年,就会被司马懿给篡位了。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给大家分析一下吧。
琳江格
曹植的确是才华横溢,这是历史公认。
然而,文学才华和政治能力,是两码事!万万不可混为一谈。
刘邦有文学才华吗?朱元璋有文学才华吗?政治家不一定是文学家。
既是文学家又是政治家的人很少很少。
曹植继位不一定比曹丕强。曹植的军事才能政治能力,都是未知数,所以曹植继位能不能统一,也是未知数。
yanbin721
曹植确实有才华,但是,他的才华是文化方面的。在政治上,他没有像曹丕那样有政治能力,曹操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没有将魏国交到他的手里。如果他继位,别说统一三国了,他干不了几年,就会被司马懿给篡位了。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给大家分析一下吧。
1、曹植的才华全部都表现在文化方面
当年曹丕继位后,要除掉曹植这个曾经的继位路上的最大的绊脚石,于是让他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就饶了他,曹丕以为曹植这次必死无疑了,然而没想到曹植竟写出了名传千古的七步诗而逃过一劫。曹植七步成诗让他一瞬成名,人们都称赞他是三国时期第一才子。然而,他的才华都基本都表现在文化方面,你有听说过他在政治方面有什么成就吗?曹操每次出征,曹植不是和他一起上阵杀敌,而是写诗来为军队助兴,然后,等他们凯旋时,又写诗来祝贺他们。虽然曹植写出了《洛神赋》、白马篇、铜雀台赋等诗歌杰作,但是这都是文化方面的才能啊!对政治又有什么用呢?曹操就是因为曹植非常有这样的才华才会精心去栽培他,希望他们够继承自己的位置,可他却是一个毫无政治头脑的人,不适合来治理国家和处理政事。所以,最终让曹丕继承了。
2、曹植胸无城府,又喜欢酗酒
曹植为人善良,这是曹操所知道的。有一次曹操为了考验曹丕和曹植,便密令守城人员,不得放任何人出城。然后曹操让曹丕和曹植同时拿着一样的王令去敲开城门。曹丕的谋士吴质让曹丕遵守规定,出不去就返回来禀报曹操。曹植以王令强令门守开门,门守也以王令拒不开门,曹植便杀了门守,结果曹操很失望。在曹操心目中,本来应该是完全相反的场景,曹操认为曹丕会杀人而曹植悻悻而归,没有想到善良的曹植竟然杀人,这让曹操大为震惊。这就突出了曹植残忍而曹丕爱戴士卒的一面,曹植也将自己胸无城府暴露于世,他这没有脑子没有城府的人怎么能继承曹操的位置呢?
而且,曹植经常酗酒,酗酒后经常干出一些荒唐事。有一次,曹植在酗酒后弛车夜闯司马门,在禁道上狂奔。这让曹操勃然大怒,这已经是曹植三番五次挑战王规,而且一次比一次严重。凡是在禁道上奔驰者是死罪,为了处罚,曹操令人斩杀了公车令,从此对曹植是另外一种眼神看待,曹植从此不再受到曹操的宠爱。曹植的这个酗酒陋习,如果让他继承了王位,他哪天喝醉了酒,还不把一些有功之臣、有才之臣给杀个遍啊!所以,他注定不能继位,即使继位也统一不了三国,这样曹操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
好了,就回答到这里了,大家如果有其他的,欢迎评论留言噢!
cc0323
如果曹植得了魏国帝,他不可能统一天下,是因为他只有文才,如作诗理文,书画棋局等才能,结交的朋友都是些,游手好闲,饮酒谈唱等群体,缺泛治国之志,接近朝内大臣具少,没有用人之道。
小梁0990
曹植可以说是文学家,诗人。但是绝对不是一个政治家。不是一个有野心、有抱负的枭雄。如过他能继位,结局一定更加悲惨。统一三国更是奢望。
曹植自小聪慧,一生佳作甚多,曹子建集收集80多首,代表诗作,其中《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为其代表之作。
一、性格缺陷
曹植性格洒脱不羁,性情豪放,率性、天真。好恶分明。又贪杯酗酒。酒后失言更是家常便饭。这样一个没有城府的继承人,怎么会得到枭雄曹操的认可。虽有文才,却绝对不是一个合适的继承人,反观曹丕虽文武略逊,但是有城府,善手段,会驭下,识人才,具野心。实在是当时曹操能选择的不二人选。
曹植才高八斗,但不具有政治能力,即使传位于他,顶多史上在多出一个宋徽宗。对于家国社稷、黎明百姓未必是幸事。在艺术贡献上一定是大于历史贡献。这是可以预见的。
二、没有政治野心,不懂珍惜
登台赋起初让曹操还对曹植抱有一些期许,然而曹植并不珍惜,曹植文人气、才子气太浓,常常任性而行,不注意修饰约束自己,饮起酒来毫无节制,做出很多让曹操失望的事。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操外出征东吴,曹植借着酒兴私自坐着王室的车马,擅开王宫大门司马门,在只有帝王举行典礼才能行走的禁道上纵情驰骋,一直游乐到金门,他早把曹操的法令忘到九霄云外去了。后来曹操得知大怒,处死了掌管王室车马的公车令。从此加重对诸侯的法规禁令,曹植也因此事而日渐失去曹操的信任和宠爱。十月,曹操召令曹丕为世子。从此,曹植告别了昂扬奋发的人生阶段,陷入难以自拔的苦闷和浓浓的悲愁中。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仁为关羽所围困,曹操让曹植担任南中郎将,行征虏将军,带兵解救曹仁。命令发布后,曹植却喝得酩酊大醉不能受命,于是曹操后悔,不再重用他。
haiyijiayuan
曹植要是才高六斗就好了,可以继位,八斗太高了,高得自己迷迷糊糊颤三倒四的,都是因为诗词写的好,文采好,大家一起捧,曹操也活心了,好,看来这大位以后得给植儿,曹操有这想法,再观察一段时间,如果这孩子行,就用他,曹操心里说。做父亲的都想找个聪明能干的儿子当接班人,害怕把事业弄没了。这事曹植心里也感觉了一点点,他非但没小心行事,而且更加肆无忌惮,这可能跟他老师有关,他老师大家认识吧!就是那位丞相府主薄杨修,此人才高十斗,放荡不羁,爱在人前买弄,叫人几分欢喜几分愁。最后为这事脑袋搬家了。再说曹植,心里这个高兴,以后就是魏王了,谁也不怕了,一高兴又喝多了,晚上驾车硬冲司马门闯禁地,这还了得,冲司马门闯禁地那是死罪,曹操闻讯勃然大怒,你小子,从前喝酒闹事都不理你,现在又敢闯禁地,真是无法无天,气得直抖,群臣劝解,方才气消,决定留下曹植反省,杀了掌管马区的官员,从此曹操对也就另眼看待,不像以前那样喜欢他了。
曹操有二十五个儿子,他选的接班人第一个是长子曹昂,后来战死,第二个是曹冲,曹冲聪明机智,曾用船称过大象,很有智慧,曹操也很喜欢,可不久也死了,剩下曹植和曹丕两人能担大任,其余的都不行。曹操通过这件事对曹植印象不好,这给曹丕机会了。但曹操还是给了曹植最后一次机会,当时关羽正在攻打樊城,紧要时候,曹操让曹植带兵去解樊城之围,可曹植来到曹操面前时,己喝得大醉,曹操当即解除了他的兵权,从此他再无缘问鼎大位。
andonio
曹植是可以说是曹操手底下最有学识的一个儿子,能七步成诗也能歌颂古今贤文,曹操曾经听完曹植所写诗词,缓解了多年的头疾,所以说,曹植在文学上的造诣极高。
但是,曹植身上有很多特质,注定让其没法成为一国之君,也没法成为一个合格的统领者,更别谈统一三国。
其一:此人不爱权。曹植是三国时期出了名的酒仙,每次不饮酒不出庭院,为此曹操也劝告过他多次,但他从未改过。他喜欢的事,就是和友人同醉,然后饮酒作诗,权利对于他来说,可有可无,有酒即可。
其二:此人情商较低。早知道,在三国乱世,拥有一个较高的情商,才是能在乱世中立足的资本,曹植可以为了做诗得罪曹丕,也可以因为写书得罪曹操,这就注定了曹植不是一个能让曹操放心的人,曹操更不会把辛苦打下的江山给曹植。
其三:此人心软。心软之人不能成大事,这是历来的教训和经验,曹植在曹丕将要害死他的时候,依然还对曹丕心软,认为是自己做错了事情而该死。
所以说,此人并不是将相之才,更不要提统一三国的话,这基本上是无稽之谈。
榴莲那个臭啊
不能,曹子建确实才高八斗,但他的才干主要体现在文化创作上,他的政治才干远不及曹丕,要当好一个政治家,一定要足够的隐忍,切忌锋芒毕露,而曹植呢,性格比较张扬一些,每天和文友吃吃喝喝,唱唱和和,文章誉满天下,大家都觉得曹子建好有才华,但这个才华专指文采,就算曹植有些优秀的政论文,但理想色彩比较重。
古代有很多有才华的人,但他们都是某个领域的顶级高手,比如项羽是打仗的高手,但政治才华很失败,南唐后主李煜是个人才,放当今社会,肯定是顶级流量了,柳永写词写得好,但是干政治不行,宋徽宗写字画画都牛,当皇帝就一塌糊涂。
因此想借题主这个问题表达一个观点,一个人有闪光点固然是好事,这种光环千万不要泛化,不要觉得这个人字写得好,那么文章就一定好,这样的推论是不科学的。
所以要理性看待一个人,理性评价一个人。
古往今来,文章一流,武功盖世的,在我看来只有一人,他就是今朝
2ttj
我认为是不可能的。
我们下面来说明曹植他不适合做君主,更不能一统三国的原因:
1、才华不是做优秀君主的条件首先我承认曹植的才华不错,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对其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但是作为一个君主,才华好是治理不好国家的。最好的例子就是宋徽宗,宋徽宗才华横溢,尤其擅长书画,他的书画现在简直是天价之宝,但是他作为君主又怎么样呢?简直一塌糊涂,最后国破家亡,自己也被掳到塞外成为阶下囚。所以只有才华是不行的。相反,刘邦、朱元璋都是文化水平不是那么高的人,确实开功立业。
2、常常任性而行,不注意修饰约束自己曹操其实早先是对曹植寄予厚望的,但是曹植文人气、才子气太浓,常常任性而行,不注意修饰约束自己,饮起酒来毫无节制,导致曹操对他逐渐失望。
这里我们举个例子,有一次,他在曹操外出期间,借着酒兴私自坐着王室的车马,擅开王宫大门司马门,在只有帝王举行典礼才能行走的禁道上纵情驰骋,一直游乐到金门,他早把曹操的法令忘到九霄云外去了。曹操大怒,处死了掌管王室车马的公车令。
作为君主不能够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是不行的。
3、没有君主应有的政治野心。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丕称帝。曹植、苏则听说曹丕废汉自立,都穿上丧服为汉朝悲哀哭泣。曹丕愤怒说道:“我顺应天命当了皇帝,却听说有人哭,为什么呢?”。
到这个阶段,曹家代汉已是必然的事,而曹植还在为前任傀儡皇帝悲哀,如果让他继位,是不是会把权利还给汉献帝?
4、结交的人才以豪放不羁的文人为主他结交的任务中,不乏有大才之人,但是缺乏优秀的政治家,没有自己优秀的政治团体,为他出谋划策。
综上以为,曹植不适合做君主。
wendy_wy
我是一个木匠佬,诗词歌赋一巧不通,政治可说一点不懂,只是业余翻过杂七杂八的书,喝了点酒,碰上这个话题,不要脸斗胆加入,你们就当看笑话,搏开心吧。
曹植七步成章,表达兄弟之情,字行间还不能犯着兄弟两字,而仅限七步,可说聪明和智惠是相当高的。成为千古绝唱。
当曹操派他出征督军,而且又有时间限制,明天早上的事,他还不知轻重着了曹丕的道,也可肯定他的智商仅限于诗词歌赋,政治他就转不过弯来。
杨修一直辅佐他,也可谓是个缺顶聪明的人,处处表现他的过人之处,不理解实权派的大忌,不懂明哲保身,最后被曹操斩杀了。
在那个年代,当权者,要有爱有恨,爱可以牺牲女儿,恨可以给人满门抄斩,虽不是他亲手斩杀,恶是他胆边生出来的,昨天褒奖的大臣,今天就斩杀,恨杀的决心是不容易下的,只有考虑祖业江山,忍痛割爱,孰轻孰重才是朋智的,才是个合格的明君。
仁兄们应该读过〈政治经济学),政治和经济是互辅互成的,文学造脂高的帝皇就稀罕了,郑板桥难得糊涂,也小官而终,与曹植应该师兄弟吧了,半斤八两。
有个比喻非常恰当,一个八级木工,打铁他一巧不通,一个高级别的干部,他不会种地,道理是一样的。
利男
曹植是儒雅书生,才华再好,也整合不了三国。正如其父所说:"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显然,植与英雄相去甚远,安能治国乎?
小玄
曹植和父曹操兄曹丕都是建安七子,是以文学建树而论的。如果去统治一个国家,曹丕的权谋与能力远胜曹植,曹丕在世时也一直压制着司马家族,大权仍被曹家掌控。如果是曹植执政,司马家族至少会提前30年建立西晋。
♪沒心沒肺♬
才高八斗说明他有文采,有才情,但往往有文采的人做不了乱世皇帝……
因为,做皇帝的人都要心狠,心若是狠不起来就会被人一锅端……更何况乱世皇帝,讲得就是谋略心计。更何况后面老曹家被人端掉了,是因为什么?就是因为玩心计没玩过司马家。
所以说曹植真的不合适!
alancole
如果单纯按文学才华来算的话,他无凝是曹操众多儿子里面出类拔萃的一个,但是有才华跟治理国家的谋略是两码事。显然在治理国家的合适人选上不及曹丕,曹丕无论在城府和谋略上在强于曹植,曹操未必看不到这一点,曹丕才是最合适的人选。
wanganqiangel
曹仁、曹洪、曹休以及夏侯惇、夏侯渊等都是曹操拉队伍时老早投奔曹操的功臣,他们跟随曹操东征西讨,帮助曹操打下半壁江山,可谓功不可没。为了江山稳固,曹操还与他们联姻,让彼此之间更加亲近,形成稳固的政治网络,帮助曹操后代帝位更加稳固。在司马懿篡取曹魏大权之前,曹魏内部非常稳定。
一、曹一代:曹操与曹仁、曹洪、曹纯是堂兄弟,曹仁与曹纯是亲兄弟,夏侯惇与夏侯渊是族兄弟,曹操是夏侯渊姐夫。根据史书记载,曹操及曹氏宗族均为汉相国曹参之后,曹操的父亲是曹嵩,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复旦大学通过DNA比对,基本上确认了曹嵩是族内过继,并非由夏侯氏转为曹氏,而且也并不是曹参的直系后代。
曹腾的父亲为曹节(三国志·武帝纪则写为曹萌),曹节(曹萌)有四个儿子,分别为:曹伯兴、曹仲兴、曹叔兴(曹褒)和曹季兴(曹腾),曹操出自曹腾一脉。
曹仁、曹纯兄弟的父亲是曹炽,曹炽的父亲是曹褒,也就是说曹仁、曹纯二人出自曹褒一脉。
至于曹洪,其父亲史书没有记载,所以出自哪一脉不得而知,只知道他伯父为曹鼎,而曹鼎的身份也不详,《三国志》与《后汉书》的记载相互矛盾,差了一辈,无法考证真假,但一般认为曹鼎算曹操的堂叔,这样曹洪就是曹操堂兄弟关系。
夏侯惇和夏侯渊都是西汉开国功臣夏侯婴之后,关于他们的世系史书并没有记载,只知道他俩是族兄弟关系。至于在曹操以前曹氏与夏侯氏有没有联姻,不得而知。不过夏侯渊娶了曹操之妻丁夫人的妹妹,所以夏侯渊也算得上是曹操的妹夫,曹操是夏侯渊的姐夫。
二、曹二代:曹真为曹操养子,夏侯惇次子夏侯楙为曹操驸马,夏侯渊长子夏侯衡娶曹操侄女为妻,侄夏侯尚娶曹真之妹德阳乡主为妻。曹真本姓秦,其父为秦邵,母为曹氏(应该出自曹操家族),秦邵与曹操关系密切,其被杀后,曹真及其弟曹彬、曹璠都被曹操收为养子,并改姓曹。曹真在曹操麾下时崭露头角,曹魏建立后,曹真多次抵御诸葛亮北伐,使其无功而返。
夏侯惇共有9个儿子,其中次子夏侯楙(máo)娶曹操之女清河公主为妻,所以称为曹操驸马。夏侯楙与魏文帝曹丕甚有交情,曾任安西将军,镇守长安,诸葛亮北伐时被调回。
夏侯渊的夫人丁氏是丁夫人之妹,与曹操有一定亲戚关系,夏侯渊共有8子,其中长子夏侯衡娶曹操侄女为妻,恩宠特隆,后来袭父亲爵位,后又转封安宁亭侯。
夏侯渊有个侄子名叫夏侯尚,夏侯尚与曹丕关系密切,且曾随曹彰平定乌桓,随曹真击败诸葛瑾。夏侯尚娶了曹真之妹德阳乡主为正室,他有个爱妾,宠幸程度超过正室,曹丕趁其不在绞死了爱妾,夏侯尚痛失爱妾,一年多后郁郁而终。
夏侯渊还有一个侄女,其十三四岁时出城砍柴,被张飞所得,纳为夫人,这样夏侯渊就成了张飞的舅父。
值得一提的是,曹操共有6个女儿,其中3个嫁给了汉献帝,1个嫁给了夏侯楙,1个嫁给了养子何晏,1个嫁给了荀彧长子荀恽,夏侯惇和夏侯渊儿子都比较多,真不够分的。
三、曹三代:曹真侄子曹文叔娶夏侯令女为妻。曹三代时,曹氏与夏侯氏基本上没有了联姻,只有曹真的侄子曹文叔娶了夏侯文宁之女夏侯令女为妻。曹文叔与夏侯令女与曹操和夏侯惇夏侯渊关系就比较疏远了。
夏侯令女因贞烈而名扬后世,她在丈夫早逝后,为了不嫁二夫割掉自己的耳朵;曹爽等被诛杀后,其父逼其改嫁,她又割掉自己的鼻子,誓不改嫁。
四、总结谯郡曹氏与夏侯氏可谓世代通好,所以曹操起兵时,曹氏宗族与夏侯氏宗族鼎力相助,开创曹魏半壁江山。而为了江山稳固,亲上加亲,曹氏与夏侯氏又多次联姻,双方关系更加紧密,确保曹魏几十年安稳。
imagefancy
这要从曹操的曾祖父说起,曹操的曾祖父叫作曹萌,历史上有人认为叫作曹节,但是曹操的女儿,汉献帝的献穆皇后名字就叫作曹节,如果曹操曾祖父名字叫作曹节的话,曹操万不可能以曾祖父之名为女儿命名,所以曹操曾祖父很可能叫作曹萌。
曹操曾祖父曹萌生有两子,分别是曹褒和曹腾,而曹腾就是曹操的祖父,他自幼入了皇宫做宦官,后来为了继承香火,曹腾收养了夏侯氏的孩子为儿子,也就是曹操的父亲曹嵩。
曹腾是历史上比较有名的贤宦,名声相对比较好,就可惜死后被曹丕追尊成了皇帝,曹腾也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宦官皇帝。
曹腾得势之时,曹褒由于是他兄长的关系,也步入仕途为官,曹褒为官非常清正,名声很好,可以说曹腾和曹褒兄弟都算是比较不错的官宦。
曹褒生有儿子曹炽,也就是三国中曹魏名将曹仁、曹纯之父,曹炽因为叔叔曹腾的关系也步入仕途。
曹洪是曹鼎之子,曹鼎与曹嵩按曹氏辈分来算是堂兄弟,所以说按照辈分来说曹操和曹仁、曹纯、曹洪是同一辈分的兄弟,名义上是同族兄弟,曹休是曹鼎之孙、曹洪的亲侄子,比曹操要低一辈分,算是曹操的同族侄子。
而曹真据传说是曹操养子,但是历史上也有说曹真也和曹休一样是曹操同族的侄子,但是具体曹真与曹操有没有血缘关系还有待历史考证。
上面说过曹操父亲曹嵩本是夏侯氏的孩子,所以曹操和夏侯氏还有着血亲关系。
根据史书记载,夏侯惇和夏侯渊是同一辈分兄弟,但不是亲兄弟,属于是堂兄弟,夏侯惇的亲弟弟叫作夏侯廉,历史上不太有名,因为夏侯惇的关系,夏侯廉也被封为列侯。
而夏侯渊也有两个弟弟,但是没有在史书上留下姓名。
按照史书上记载来看,按辈分夏侯惇、夏侯渊与曹操在夏侯家族内算是同一辈分兄弟,所以曹操政权集团内,曹氏宗亲和夏后氏宗亲都是他铁杆支持者。
小岛知风拙见
欢迎四海八方的朋友关注和点评!
沙漠骆驼1205821773
我是日航君,为您解答。
这个是个大问题,而且颇为复杂,但是考证是历史学重要的一部分,因此今天我们就来考证一下曹家、夏侯家宗室之间的亲戚关系吧。说实话,这个问题要考证的话,我们要从曹操的父亲开始说起。
曹操的父亲叫做曹嵩,据记载:
“嵩,夏侯氏之子,夏侯惇之叔父。太祖于惇为从父兄弟。”也就是说曹嵩原来是叫做夏侯嵩,属于夏侯家的人。后面曹嵩过继给了曹腾做养子,因此从夏侯嵩改名为了曹嵩。因此我们可以发现,其实曹操虽然姓曹,但是身上流淌的是夏侯氏的血。
因此看来,曹家和夏侯家重要的纽带人物就是曹嵩和曹操二人了,只要我们以他们为中心发散,就可以理清曹家的关系。
一、曹家、夏侯家一代我们先看夏侯家:
曹操和夏侯惇是从父兄弟,也就是父亲的亲兄弟的儿子。夏侯惇本人属于曹操的从弟。
夏侯渊,据记载:“夏侯渊字妙才,惇族弟也。”夏侯渊则是夏侯惇的族弟,因此夏侯渊也算是曹操的弟弟。另外,夏侯渊还有这样一条记载:“渊妻,太祖内妹。”,也就是说除了弟弟之外,夏侯渊还有一个身份是曹操的妹夫。
这里要注意的是,曹操和夏侯惇以及夏侯渊是有着血缘关系的兄弟。
然后我们再看曹家。
先说曹仁,曹仁据记载是这样的:“曹仁字子孝,太祖从弟也。”曹仁很明显,是曹操的弟弟。曹仁有一个弟弟叫做曹纯,也应该是属于曹操的弟弟。
然后我们再看曹洪,曹洪据记载:“曹洪字子廉,太祖从弟也。”也就是说曹洪也是曹操的弟弟。
就这样,曹家、夏侯家一代说完了。如果要我概括一下的话,我可以简单概括为所有人都是我曹操的弟弟。
然后我们看曹家、夏侯家二代。
二、曹家,夏侯家二代先说曹家吧。
曹休,据记载:“曹休字文烈,太祖族子也。”什么是族子呢?也就是说曹休不是曹操的亲儿子,而是曹操族人的儿子。后面曹休投奔曹操,因此曹休属于曹操的族人,而且是二代族人
曹真,据记载:
“曹真字子丹,太祖族子也。太祖起兵,真父邵募徒众,为州郡所杀。太祖哀真少孤,收养与诸子同,使与文帝共止。”曹真也是曹操的族子,曹真的父亲曾经和曹操一起打天下,后来早死。于是曹操便收养了曹真。因此曹真属于曹操的样子。
曹爽,具体没有记载他的身份,我们能知道的是曹爽属于宗室之一。是曹家人。
三、现代基因技术的介入说实在的,历史记载往往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会出现问题。目前复旦大学利用基因技术对于曹操的身世进行了诸多新解释。其中摘录如下:
1、曹操家族并非是曹参后人。曹操Y染色体类型为O2-m268,汉代丞相曹参的家族基因O3-002611+,与曹操的家族基因没有关系,从而证明曹操是曹参后人的说法可能是伪造。
其实这一点我们可以理解,毕竟曹操如果真的按照史书上来说的话,他是属于夏侯家的人,如果夏侯家的人能够检测出曹家人的基因的话,那确实有些惊悚了。
2、推翻了曹操是从夏侯氏抱养而来的说法。
在《三国志》中明确有说曹操是曹嵩的亲儿子。但是一直以来有一种流传的说法是曹操其实是从夏侯氏保养而来的,并非是曹嵩的亲儿子。现在这种基因技术的应用基本上可以推翻这种说法了。
文:日航通鉴 图:来自网络与站内,侵删
胖兔
在《三国志》中,并未指明曹操的身世问题,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宦官曹腾的样子,他本姓什么,陈寿并未提及,也没有考证。
但在当时吴国人写的曹瞒传中,清楚的记载: “嵩,夏侯氏之子,夏侯惇之叔父。太祖(曹操)于惇为从父兄弟。”
曹瞒传,看名字就知道,这部书是“黑”曹操的,但在曹操的身世问题上,吴国人是否也造了假呢?
我认为,从历史上夏侯家在曹魏的地位来看,曹操本姓夏侯,应该是属实的。而且,吴国人说他是夏侯氏之子,“夏侯氏”本身并无“黑点”,吴国人没必要造谣或者牵强附会。
那么,根据曹操与夏侯惇是堂兄弟这层关系,我们就可以往下推演了:
1、曹操、曹仁、曹洪、曹真、曹休
曹仁、曹洪和是曹操的堂兄弟,也是曹操东征西讨的左膀右臂。
而曹休是曹操的族子,按辈分应该是曹操的侄子辈,但曹操把他当亲儿子一样看待,让他跟曹丕住在一起。曹休充当曹操的虎豹骑统领,如影随形。
曹真则有些特殊,有人说他是曹操的族子。但魏略记载,他本姓秦,后来其父秦邵为救曹操而死,于是曹操将他收养,让其改姓曹。曹真后来成为曹魏大将军,第一军人,能征善战,曾经两次击败诸葛亮北伐。
2、夏侯惇、夏侯渊
刚才说了,夏侯惇跟曹操是堂兄弟。而夏侯惇的儿子夏侯楙,又娶了曹操的女儿,他们俩还是亲家。
夏侯惇和夏侯渊是同族,族兄弟,可能关系上比较远,但是本家。
夏侯渊也非常受曹操器重。曹操曾经把自己的小姨子嫁给夏侯渊,所以他们之间又是“连襟”关系。 而夏侯渊的长子夏侯衡,后来有娶了曹操弟弟的女儿,所以他们也算是亲家。
夏侯渊还有个儿子叫夏侯霸,他的堂妹后来成了张飞的老婆,生下的女儿是刘禅的老婆。 夏侯渊有个侄子名叫夏侯尚,他娶了曹真的妹妹。
如您喜欢我的回答,欢迎点赞、留言、转发,记得点击右上角【关注】一下哦!
鸳鸯哼哼唧唧
首先谢谢邀请,我尽最大努力给出最好的答案。
曹操本姓夏侯,曹操的父亲曹嵩是老宦官曹腾收养的,遂改姓曹姓。
曹仁曹洪为从弟,夏和侯惇夏侯渊哥俩是曹操的堂兄弟,皆同一辈分的人,曹纯乃曹仁弟,也是一代,均是曹操的族弟
曹休曹真为第二代,和曹丕、曹彰、曹植、曹冲等人是同辈,夏侯尚夏侯霸等也是第二代,都是大家族的亲戚
三代中出名的就是曹睿、曹爽和夏侯玄等子侄后代,四代中剩下个皇帝曹芳,曹髦了
missgu
我是青史回声,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别看他们不同姓,但说不定五百年前是一家呢!开个玩笑,曹仁、曹洪两兄弟和夏侯渊、夏侯惇两兄弟,表面上是毫无关系,但是实际上是有些关系的。
说的有点绕,这关系就在曹操身上。曹操,他本不姓曹,他祖上是西汉开国功臣夏侯婴。那问题来了,怎么后来就改姓曹了?
这就要跟他父亲曹嵩有关系。当时宫中有个大太监叫曹腾,我们知道宦官是没有子嗣的,所以为了百年之后有人给他送终,于是他在夏侯家族选了一个人作为他的子嗣,这人就是曹操的老爸曹嵩。因此曹操跟他改了姓,姓曹。
其实这么说来,夏侯家族的夏侯渊和夏侯惇,与曹操的关系也是颇近的。这样算的话,夏侯惇两兄弟应该在血缘上算是曹操的族弟,因为曹嵩的父亲是夏侯惇兄弟的祖父。后来夏侯渊有个侄子叫夏侯尚,生子夏侯玄,还当上了魏国的驸马爷。当然了,夏侯渊还有一个叫夏侯霸,因为司马懿父子篡夺魏国大权,夏侯霸最后被迫投蜀。
再来说说曹家这边的。大宦官曹腾有个侄子叫曹炽,算上来,应该和曹嵩是同辈堂兄弟。曹炽有两个儿子,叫曹仁和曹纯,这应该都知道吧,对了,曹炽也有个侄子,叫曹洪。所以在名义上,曹仁、曹洪是曹操的从弟。至于曹休,是他同辈一个曹氏兄弟的子嗣。
那么曹真呢?曹真原本不姓曹,更不是曹氏子弟。是当年曹操起兵时一个亲信秦邵的儿子,因为战死沙场,所以将他儿子收为义子,改名为曹真,后来曹真有个儿子,叫曹爽。
看似他们之间的关系很复杂,但是从曹嵩、曹操两父子角度上来看,就一目了然了。
greyowl16
曹操、曹仁、曹洪为同族兄弟,是否出五服还有待考证,曹真、曹休与曹丕为一辈,其中曹真为曹操养子,一说为曹操族子,另说其本姓秦。
夏侯渊与夏侯惇为堂兄弟,因夏侯渊娶曹操表妹,所以常将夏侯渊视为曹操同辈。
曹操所在的曹氏与夏侯渊所在的夏侯氏的关系在学术界也争论不断,一方认为曹氏与夏侯氏其实是同一族,另一方则对此坚决反对,认为曹氏与夏侯氏是两个不同的宗族。
争论的焦点在曹操父亲曹嵩的身份。《三国志》在讨论曹操生世时,说“桓帝世,曹腾为中常侍大长秋,封费亭侯。养子嵩嗣,官至太尉,莫能审其生出本末。嵩生太祖(曹操)”。也即因曹腾为宦官,曹嵩为其养子,但不知曹嵩的具体身份。东吴人所作的曹瞒传以及晋人世语提出曹嵩为夏侯氏之子,是夏侯惇的叔父。故一些学者据此进行考证,认为曹嵩确实是夏侯氏之子,另一些学者则坚持认为曹嵩是曹氏子弟。
其实单纯从史料来看,曹氏与夏侯氏最基本的关系有亮点:其一,同乡关系,曹氏与夏侯氏均居沛国谯县;其二,姻亲关系,最早的姻亲关系要追溯到曹操与夏侯渊,夏侯渊娶曹操内妹(现多指妻妹,晋书内妹似指舅舅的女儿,此处采用后者),也即夏侯渊的妻子是曹操舅舅的女儿,即曹操的表妹,此后还有夏侯惇之子夏侯楙娶曹操的女儿清河公主,夏侯渊长子夏侯衡娶曹操侄女等。
玉娇龙
读《三国演义》时,我们常常会被曹操势力众多的曹姓、夏侯姓将领搞得一头雾水,曹操性格多疑,曹家、夏侯家又有许多同族的俊杰,于是曹军阵营里有众多这两姓的武将无可厚非。不过,这对后世的研究者来说,着实是不小的困难。那么,曹操、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曹休和曹真,这些曹家宗室一代二代三代的亲戚关系是怎么样的呢?
曹操肯定是不会被搞错的,他是整个曹家和夏侯家将领的统领和主公。曹操本在东汉是首都洛阳当官,后来董卓进京,残暴不仁,于是曹操便逃回家乡,在陈留建立起一支义军,许多曹氏和夏侯氏的将领就是在此时赶来加入了曹操的阵营。
曹仁是曹操非常倚重,也很有能力的将领,他的出身在《三国志》中记载得很清楚:“曹仁字子孝,太祖从弟也。少好弓马弋猎。后豪杰并起,仁亦阴结少年,得千馀人,周旋淮、泗之间,遂从太祖为别部司马,行厉锋校尉。”在曹操起兵前,他的族弟曹仁就已经组织起了千人的少年军,曹操起兵后,曹仁毫不犹豫加入,壮大了曹军势力。
曹洪字子廉,也是曹操的族弟,只不过和曹仁并不是同一支的,董卓畏惧诸侯联军,便迁都到长安,曹操为了消灭国贼而追击,半路遭到伏兵攻击。曹操失去了战马,眼看就无法逃脱,曹洪便将自己坐骑让给曹操,并留下了一句悲壮的“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君。”后来二人都得以逃出生天,曹洪也得以在优待中善终。
夏侯家和曹家的渊源颇深,据说曹操的父亲曹嵩原本就是夏侯家的孩子,所以这样来论夏侯惇和曹操是从父兄弟。不过,后世的研究对这一传说进行了反驳。即使二者没有亲属关系,但夏侯家和曹家关系亲密还是毋庸置疑的,夏侯家的夏侯惇、夏侯渊两兄弟也是曹操刚发迹时便跟从的元老。
夏侯惇十四岁时,因为有人侮辱他的老师而将其杀死,于是闻名乡里,“太祖初起,惇常为裨将,从征伐。”而经常被认为是他的亲兄弟的夏侯渊,其实是“惇族弟也。”因为夏侯渊曾犯罪被捕,曹操努力营救,于是夏侯渊也就为曹操奔走效劳,并深得重用。
曹休字文烈,他是曹操的“族子”,天下大乱后,曹休带着母亲躲到吴地,“以太祖举义兵,易姓名转至荆州,间行北归,见太祖。”曹操见曹休不惜从东南跋涉到他帐中,便高兴地夸他说:“此吾家千里驹也。”曹休很小就丧父,于是曹操就把他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养育。
曹真字子丹,也是曹操的族子,曹操起兵后,曹真的父亲曹邵招募士兵想要帮助曹操,但被州里的官员所杀,曹操可怜年幼的曹真,于是对待曹真也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这样看来,曹仁、曹洪都是曹操同族的弟弟,夏侯惇、夏侯渊则都是关系密切的夏侯家的同辈弟弟,曹休曹真本是同族之子,但失去父亲而被曹操当亲生儿子一样抚养。
Vale
曹家和夏侯家的关系比较错综复杂,先上一张图表,看着图解释效果会好点。
有说法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夏侯家的孩子,所以曹家才和夏侯家世代亲密,不过也有人反对这个说法,反对的依据就是如果曹嵩是来自夏侯家,那么曹操和夏侯惇在血缘上是还没有出五服的从兄弟关系,怎么可能让女儿清河嫁给夏侯惇的儿子夏侯楙呢?他们可是再从兄妹关系呢。
不管怎样,夏侯曹两家关系亲密是事实。
曹操和曹仁、夏侯惇、夏侯渊是同一辈份的。
曹丕兄弟和曹真、曹休、夏侯楙、夏侯霸、夏侯尚是一代兄弟。
曹叡和曹爽、夏侯玄是一代兄弟。
欢迎赐评!
de2003cn
曹萌(或误写为曹节)有四子,曹伯兴、曹仲兴、曹叔兴、曹季兴,曹季兴即曹腾。曹腾为宦官,嗣子的名字,根据亳州曹氏家族墓出土砖铭为曹忠,字巨高,史书作曹嵩,曹嵩生曹操。
曹腾之兄弟行颍川太守曹褒,或为伯兴、仲兴、叔兴之一,曹褒生长水校尉曹炽,曹炽生曹仁、曹纯兄弟。则曹仁、曹纯为曹操兄弟行。
曹腾族弟吴郡太守曹鼎,其孙为曹休。则曹休与曹操为兄弟行。
尚书令曹鼎,兄弟行卫将军曹瑜,侄子曹洪。三国志·曹洪传说曹洪是曹操的从兄弟,则尚书令曹鼎与吴郡太守曹鼎可能不是一个人。吴郡太守曹鼎先担任河间相,延熹二年(159年)之前,因贪污受贿被冀州刺史蔡衍弹劾,被输作左校。输作左校,是东汉时期对高级官员的劳教处罚,最短不过几个月。曹鼎刑满释放后又被外放为吴郡太守,应该是他最后的官职。亳州曹氏家族墓砖铭提到了他担任河间明府(河间相)和吴郡太守的职务。尚书令曹鼎的任职时间可能是汉献帝初年,董卓专权时期,这时候吴郡太守曹鼎应该早已去世,其孙曹休从吴郡转道荆州投奔曹操。尚书令曹鼎的名字可能有误。
曹真父亲秦邵,字伯南,汉献帝兴平年间(195年左右),曹操与袁术党羽作战的时候阵亡,曹操便把秦邵之子秦真收为养子。所以曹操与曹真是养父子关系。
夏侯惇是谯郡夏侯氏的后裔,据说祖先可以追溯到西汉的夏侯婴。
关于曹操的爹曹嵩到底是曹腾的族子还是夏侯氏家的儿子,有不同的争议,但是曹操起事之前与夏侯惇称兄道弟问题不大。
夏侯渊则是夏侯惇的同族兄弟,娶了曹操老婆丁夫人的妹妹,与曹操算是连襟。
亳州曹氏墓地砖铭“赞费亭侯曹忠字巨高”
尹睿
三国志说曹操是汉朝开国名将曹参之后,这多少有些粉饰,但凡在历史上闯出些名堂的人,都要将自已的出身粉饰一番,史记说刘邦是刘邦他妈和龙生的,这当然是造假,不过这已经不重要了,同样的道理,曹操说自已是曹参的后代,十有八九就是编的。
就不说别的,先说说曹家和夏侯家的起源,这就要说到西汉开国时期了。
曹参是沛县人 ,是刘邦的同乡,在随刘备打下天下后,曹参之功仅次于萧何,被刘备封为万户候,爵位是平阳侯,设置平阳侯国,国都在今山西临汾市西南,汉文帝时期,除了在中央任职的功臣之外,其他随刘邦起兵的功臣全部遣送回封地。
曹参是平阳侯,自然要回到平阳侯国,而不是家乡沛县,之后曹参子孙后代大多是在平阳侯国生根发芽,曹参的子孙曹宗曾参与汉武帝太子刘据的谋反一案被杀,封国被除,之后又陆续恢复,这一支传承下来,但是具体传承到哪里,并不是太清楚。
根据复旦大学历史学和人类学联合课题组在2013年进行的现代DNA检测,已经确认了曹操不是曹参之后,同时也确认了夏侯渊、夏侯惇不是夏侯婴之后。
再来说夏侯家的先祖,夏侯渊和夏侯惇按三国志的说法是西汉开国功臣夏侯婴的后代,夏侯婴是刘邦的御用车夫,被封为汝阴侯,封地在今安徽省阜阳市,夏侯婴有一个曾孙夏侯颇曾经娶了汉武帝寡居的姐姐平阳公主,由于夏侯颇与他父亲的小妾私通,后畏罪自杀,平阳公主后来又嫁给了卫青。
之后史书上关于夏侯家的记载就基本上没有了,估计这夏侯渊与夏侯惇是夏侯婴之后,也靠不住, 因为没有准确的证据,仅仅是陈寿在三国志中这么说,因为夏侯家与曹操家关系非常密切,很有要能为了要抬高夏侯家,而说他们是夏侯婴之后。
再来说曹操的祖先,曹操的祖先往上追四代人,就是曹节, 曹节是曹操的祖父的父亲,这里的曹节不是曹操的女儿曹节,也不是汉灵帝时期的中常侍曹节,而是宦官曹腾的父亲,史书中没有记载曹节有在朝中为官的记录,但是曹参的家谱就直接跳到了曹节这里。
曹节有四个儿子,曹操的祖父曹腾就是曹节的第四个儿子,想来曹节的家世不是太好,才会把自已最小的儿子曹腾送到皇宫中当太监,由于曹腾聪明伶俐、谨慎厚重,侍侯了四位皇帝,在宫中的地位逐渐升高,官至中常侍。
太监当然不可能有儿子,因此曹腾为了继承下去,收了曹操的父亲曹嵩为养子,曹嵩就是曹腾法律意义上的继承人和儿子,在曹腾去世后,曹嵩继承了曹腾的爵位。
关于曹嵩的来历,历来有多种不同的说法,其中有一种说法是说曹嵩本姓夏侯,因为被曹腾收为养子,改为姓曹,养子有改姓的,也有不改姓,比如寇封被刘备收为养子之后,改姓刘,而何晏被曹操收为养子后,并没有改姓。
根据DNA检测,曹嵩应该不是来自夏侯,而是来自曹腾的本族,要知道曹腾有三个哥哥,而曹腾是混得最好的,不排除曹腾过继了自已兄长的儿子为自已的儿子,这在三国时期非常普遍,比如司马师过继了司马昭的次子司马攸为自已的儿子。
曹嵩有5个儿子,曹操是有长子,曹操还有四个弟弟,分别是曹彬、海阳哀侯(名字不详)、曹玉、曹德。
曹仁是曹操的族弟,曹仁的父亲是曹炽,是与曹操父亲曹嵩同辈的族人,曹炽的父亲是曹褒,曹褒的叔父是曹腾,也就是说曹褒是曹腾三位兄长中某一位的儿子,换句话说,曹仁的曾祖父与曹操的曾祖父是亲兄弟,这样看起来,曹仁与曹操的亲戚关系可以说超出了三代,已经很远了。
曹洪也是曹操的族弟,但曹洪的父亲是谁,史书没有记载,但只知道曹洪一个伯父叫曹鼎,还有一个族父叫曹瑜,曹鼎有一种说法是曹嵩的兄弟,还有一种说法是曹腾的兄弟,应该是曹嵩的兄弟,这样的话,曹洪才和曹操是族兄弟,从曹洪家世富来看,曹洪这一支应该是曹操最有钱的。
曹休是曹洪的从子,曹休父亲是曹洪的从父兄弟,也就是堂兄弟,曹休算起是曹操的同族侄子。曹休的祖父是曹鼎,但他父亲是谁,并不知道名字,只知道他十几岁就死了父亲,后来追随曹操打天下。
曹真是曹操的养子,曹真本姓秦,曹真的父亲秦邵为曹操招募兵马,后来被豫州牧黄琬所杀害,因此曹操就收养了秦真为养子,改姓曹,即曹真,曹真算起来只是法律上的曹操儿子,与曹操并无血缘关系,也不是同族关系。
夏侯渊的妻子与曹操的妻子是亲姐妹关系,用现在的话说,夏侯渊与曹操是连襟,只能算是亲戚关系,因为生活在同一个地方,又是亲戚关系,所以比较熟识,曹操并不是夏侯氏改姓而来,他们仅仅是生活在同一个地方的亲戚而已。
夏侯惇能与曹操攀上关系,是因为夏侯渊,夏侯渊是夏侯惇的族弟,他们两人是同族,与曹家并无同族关系,而且夏侯惇与曹操是同乡。
从三国来看,曹操将曹家与夏侯家都视为自已的宗亲,这些宗亲掌握了曹魏帝国的兵权等核心权力,这是曹操定下的原则,说明曹家与夏侯家渊源颇深,但是曹家是曹家,夏侯家是夏侯家,两家都是沛国谯县的大族,而在东汉末年时期,大族都有通婚的习惯,从而将两家结合得更加密切。
而且古人的乡土观念很深,同乡更容易得到信任,夏侯渊与夏侯惇就是夏侯家杰出的代表,由于自身的能力,而得到曹操的信任,同样,曹家的曹洪、曹仁、曹休、曹真等人,都有各自的能力,曹操用人原本就不是唯亲,而是唯才,当然如果亲人更有才,那当然是重用了。
丁咕咕
曹仁、曹洪是曹操族弟,曹休、曹真是曹操族子,这是在《三国志》等正史中有记载的。
而夏侯惇、夏侯渊与曹操的关系。根据坊间野史传说,曹操之父曹嵩本姓夏侯,为夏侯惇之叔父,后来曹嵩过继给大太监曹腾为养子;因此,夏侯惇、夏侯渊与曹操是本家族兄弟的关系。这种说法出自曹瞒传,这本书中对曹操有许多负面描述,有很大偏见;而其作者一说为吴人,一说为被山,至今尚未有定论。“嵩,夏侯氏之子,夏侯惇之叔父,操予惇为从兄弟。”这句出自曹瞒传的话,却被裴松之注《三国志》时引用。但曹操与夏侯氏到底有无血缘关系,史学家至今尚无定论。(夏侯惇)
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与曹操都是沛国谯县人,也就是现在安徽省亳州市人。他们都是曹操的同乡,最早跟随曹操在陈留起兵,曹操当时的职务是行奋武将军,而夏侯敦为司马,夏侯渊、曹仁和曹洪是别部司马;所以说,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四人是曹魏的开国元勋。曹操自诩为汉开国元勋曹参的后代,而夏侯氏是汉开国元勋夏侯婴的后代。曹氏家族与夏侯家族在曹操的长辈已经开始交往,甚至联姻;后来跟随曹操起兵,两家关系更加紧密,已经形成利益同盟,成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了。(夏侯渊)
曹氏家族与夏侯家族的联姻关系夏侯惇次子夏侯楙娶曹操之女清河公主为妻,夏侯楙与曹丕交情深厚,在魏国历任侍中、尚书、安西将军、镇东将军,假节,封列侯。
夏侯渊其妻丁氏为曹操原配夫人丁氏之妹,其长子夏侯衡娶曹操弟海阳哀侯之女。(曹洪)
总之,夏侯家族与曹氏家族都是沛国谯县的大族,两家之间不仅有同乡关系,还有姻亲关系。加之,夏侯兄弟最早跟随曹操,同时军事才能突出,一直受到曹魏政权的重用。夏侯惇官至大将军,封高安乡侯,追谥忠侯;夏侯渊官至征西将军,封博昌亭侯,追谥愍侯。曹洪官至骠骑将军,封乐城侯,追谥恭侯;曹仁官至大将军、大司马,封陈侯,追谥忠侯;四人都享受从祀于曹操祖庙的待遇。(曹仁)
吃饱了的鱼
曹仁:
曹节生了四个儿子,分别是曹伯兴、曹仲兴、曹叔兴、曹季兴。曹叔兴也就是曹褒官至颍川太守,生了一个儿子叫曹炽,曹炽生了一个儿子叫曹仁。
曹季兴(曹腾)后来进宫当了宦官,他是无法生育的。虽然无法生育,但是他收养了一个儿子叫曹嵩。曹嵩生了一个儿子叫曹操。
曹操和曹仁从族谱上来说他们是同辈,有一个共同的曾祖父,不过也不算很亲的,隔了好几辈人。从血缘上来说曹操和曹仁没有关系。
曹仁有一个弟弟叫曹纯,曹操的虎豹骑就是他带领的,刘备被抢的女儿很可能成了他的妻子。
曹洪曹洪在《三国志》只记载是曹操的从弟,应该曹节的某一个后代所生。曹洪做过最厉害的一件事情就是曹操在攻打董卓被徐荣杀败,最后曹洪舍命献马,助曹操逃出升天,所以曹洪对曹操有救命之恩。
曹丕看到曹洪很不爽,反正曾经想弄死他,结果被曹丕母亲制止了。
曹休曹休是曹操的族子,曹休和曹洪是同枝的。曹休比曹操晚一辈。曹操一向将他当儿子一样抚养。曹休最厉害的战绩是他在下辨之战中击败了三国名将张飞和马超的联军,而且还斩杀将军吴兰。
后来在东吴一线中了陆逊的诈降计,让东吴的鄱阳太守周鲂假装投降曹魏。周鲂或许大家不清楚,但是他的儿子肯定都知道。他的儿子就是周处,那个除三害的周处。
最后曹休中计兵败,抑郁而死。
曹真曹真是曹操的养子。曹真的父亲叫秦邵,母亲是曹氏。曹操一次外出时侦察时,遭遇袁术部曲追杀,秦邵冒充自己是曹操,结果曹操逃命,秦邵死了。曹操自然需要收养这个救命恩人的儿子,所以秦真也就是曹真成了曹操的养子。曹操将他的地位与自己亲生儿子一般对待,可谓有情有义了。曹真的儿子曹爽后来在与司马懿争权中失败,被夷三族。
夏侯惇《三国志》在写传时,将夏侯惇摆在第一位,那是不是暗示夏侯惇才与曹操有血缘关系?因为坊间传闻曹操的父亲原来姓夏侯。
夏侯惇很早就跟着曹操混,曹操将他视为同辈一般,而不是上下级。夏侯惇作战能力似乎并不突出,打败仗经常发生,不过不影响曹操对他的信任,夏侯惇是可以不用经过通报就直接进入曹操卧室之人。就这一点你可以猜测一下夏侯惇的份量。
曹操去世不久,夏侯惇也去世了。夏侯惇有一个儿子叫夏侯楙,这个人看过《三国演义》的都知道他是一个草包。他娶了曹操的女儿清河公主,在历史上夏侯楙并不是这么无能之辈,当然他也没有什么突出能力。
夏侯惇最典型的特征是独眼。
夏侯渊夏侯妙才的老婆是曹操妻妹,可能是曹操原来的正室丁夫人的表妹之类的。丁夫人虽然和曹操离婚了,但是丁夫人在曹操心中的份量还是很重的。他的侄女被张飞抢走当老婆,生的二个女儿都嫁给刘禅,所以刘禅和夏侯渊是亲戚。
夏侯妙才在汉中一战被黄忠斩杀,他的特长是奇袭战,是曹操手下不可多得的全方位的人才。
他有一个儿子叫夏侯霸,后来跑到蜀汉去了。他的曾孙女是晋元帝司马睿的母亲。
结语:如果将三国的一些人物进行梳理,你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三国一家亲。更有意思的是曹操的曾祖父叫曹节,他给自己的女儿取名叫曹节,不知道曹操当时取名时是怎么想的?曹操的女儿曹节后来嫁给汉献帝,成为皇后。
花花来了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一族的宗室可以追溯到养祖父曹腾这一代,曹腾虽然是个宦官,但是因为扶持汉桓帝有功被封候,他没有子嗣,他的爵位在死后由养子曹嵩继承,后来曹嵩又靠买官做到了太尉一职,所以到了曹操这一代,也勉强能算是官宦世家了。
在东汉末年,曹魏有很多出名的大将,谋士,其中和曹操同姓的就有好几位,曹操的儿子曹丕,曹植也是人中龙凤,那么其他几位,曹仁,曹洪,和曹操又是什么关系呢?而曹操手下,夏侯惇和夏侯渊也和曹操是有亲缘关系的,那他们之间详细的亲戚关系又是怎么样的呢?
我们先从曹仁开始说,曹仁和曹操的关系要远一点,前面我们说了曹操的祖父是曹腾,曹操的曾祖父是曹萌,曹萌生了四个儿子,曹腾便是老四,曹仁的祖父是曹腾的哥哥,也就是他们从祖父那一辈就出现分支了,这种关系被称为祖从兄,最初曹仁是个纨绔子弟,之后在曹操的调教之下逐渐成长了起来,并在曹操麾下立下了不少功劳,他和曹操是同一辈的。
而曹洪在原著中,或是历史上,并没有提及他的父亲是谁,只是大概的说了下曹洪是曹操的从弟,那么就会出现两种情况,从祖父那一辈开始出现了分支,另外一个就是从父亲这一辈才出现的分支,但是考虑到曹腾是宦官,所以曹洪和曹操应该也属于祖从兄,他两也是同一辈人,甚至很可能他两的亲戚关系会更远一些,不只是从祖父这一代才开始分支的。
而另外的两个人曹真和曹休,他们就要比曹操等人小一辈,曹真他的父亲有说是秦邵的,也有说是曹邵,但是不管哪种说法,曹真在亲生父亲死后,都被曹操收做养子。而曹休他爸和曹洪是亲兄弟,虽然按照辈分该叫曹操伯父,但是注意他是曹操的族子,这个关系要比侄儿远一些,是祖父的兄弟的曾孙子,只是算一个宗族的。
下面我们要说的夏氏和曹家,两家还真有些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两家属于世交,所以通个婚联个姻,也很正常,夏侯惇、夏侯渊和曹操是同辈人,夏侯惇是夏侯渊的族兄,这个比从兄关系更远,是从曾祖父一带就开始分支的了,夏氏的祖上没有曹氏那么牛,有据可考的就夏侯婴是西汉太仆,九卿之一。
后来夏家慢慢没落,虽然还是一个大族,但是显然没有曹氏那么显赫,但是却一直保持着联姻,两族关系也很好,夏侯渊和曹操他们两个取了两姐妹,也就是说夏侯渊和曹操是连襟的关系,夏侯渊是曹操的妹夫。夏侯渊和夏侯惇两兄弟也在东汉末年,为曹操建立曹魏立下了汗马功劳。
奕奕珍惜
曹家人物太多,我在一代二代三代里举几个比较有名的按照我理解的方式简单的讲一下。
曹操、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为同一辈分的人,我们就称为标题中的一代,其实还有一个曹纯,也很厉害,也是一代。姓虽不同,但是四人均是曹操的族弟,因为一讲曹操的爷爷的爸爸姓夏侯,又有一讲曹家与夏侯家世代联姻。都是亲戚中的亲戚,关系很好,虽然不是亲表兄弟,但是也是值得信任,
曹休、曹真是一代后辈了,也就是二代,和曹丕、曹植、曹彰、曹冲为同辈,同辈亲戚中比较有名的还有夏侯尚,夏侯霸。夏侯尚是夏侯渊之侄,夏侯霸夏侯渊之子。曹休就不知道从哪跑来的,只知道是曹家族子,听说曹操起兵,千里之外来投奔曹操,曹操视为亲子。曹真和曹家没有什么血缘关系,曹真原姓“秦”,父亲替曹操而死,曹操又特别喜欢他,就收养了曹真为“干儿子”,天天和曹丕在一起玩,这才有了亲戚的关系,二代里都知道曹丕打压亲兄弟,但曹休、曹真或者夏侯尚等人都不是亲的,只是一个家族里的,又不担心夺位又不担心叛变,这才有了曹休大司马和曹真大将军。
三代里就没啥人了,曹睿、曹爽,夏侯玄,曹睿是曹丕的儿子,曹爽是曹真的儿子,夏侯玄是夏侯尚的儿子,虽然是亲戚,但是关系应该就不怎么样了,不像一代二代,三代只有亲戚之名,没有亲人之情了。最后曹睿托孤曹爽,曹爽被司马懿所杀,夏侯玄为曹家报仇,又被司马师所杀,可以讲宗族内部感情再淡,还是有血缘之情的。
再补充个四代,四代里就没人了,只有皇帝了,曹芳,曹髦。曹芳据传是曹彰之孙,曹髦是曹宇之孙,曹宇是曹操不著名的儿子,有人讲还有曹奂来,这里就比较奇怪了,曹奂其实是三代,是曹丕的侄子,司马家找个前任皇帝的长辈来继承皇位。
ranranapple
三国曹氏家族以曹操为代表,曹操之上可以追溯2代,之下可以至少下溯3代,其中各类人才辈出,不仅有5位在位的皇帝,还有不少精英人物,包括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文学家、哲学家以及其他搅动历史风云的人。
曹家是从曹操的爷爷曹腾开始发迹的,他是个大宦官。除了曹腾,安徽亳州曹氏宗族墓里清空埋着曹褒、曹嵩、曹炽等人,他们都是曹氏族人。
曹褒与曹腾同辈,应该是从兄或从弟的关系,因曹腾的荫护,做到了颖川太守。他的儿子叫曹炽,做过侍中、长水校尉,是曹仁、曹纯的父亲。
曹炽与曹嵩同辈,在这一辈的人里,至少还有四到五个族人。一个是曹鼎,做过尚书令;曹鼎的兄弟中,有一个叫曹瑜,做到了卫将军;他们还有一个亲兄弟,已不知名字,但他的儿子很有名,叫曹洪。
除了曹鼎三兄弟之外,这一代人中,至少还有两个支脉,其中一个当过吴郡太守,他有一个孙子叫曹休。另一个生了个儿子叫曹邵,曹邵有个儿子叫曹真。
如果以曹腾、曹褒为“曹一代”话,“曹二代”包括曹嵩、曹鼎、曹瑜、曹炽;“曹三代”包括曹操、曹洪、曹仁、曹纯、曹邵;“曹四代”就很多了,包括曹丕、曹植、曹休、曹真等,后面还有“曹五代”。再之后,虽然曹氏后人仍在,但已经不是历史关注的焦点了。
在谯县,与曹家来往最多的是夏侯家,这两个家族的友好情谊已经历了几代人,他们相互通婚,互相扶持,但说曹嵩是曹腾抱着的夏侯家的儿子,这个说法没有说服力。
谯县的夏侯氏是汉初功臣夏侯婴的后人,这个有着光荣传统的家族,虽然在夏侯婴以后再也没有出现过什么大人物,而且早在西汉时就因为什么事被剥夺了封爵,成为平民。但在谯县当地,夏侯氏一直是响当当的大家族。曹家与夏侯家很早就开始通婚,这个传统以后还继续保持着,这两个家族结成了至亲的关系。
由于这层原因,夏侯家也把孩子送到曹府开办的私学里接受教育,这些孩子中,知道名字的有夏侯惇、夏侯廉、夏侯渊等,他们父辈的名字都不可考了,他们跟曹操是同辈,年龄也相当。夏侯惇和夏侯廉是亲兄弟,夏侯渊至少有兄弟三个以上,另两个已不知道名字了,但是其中有一个,生了个儿子叫夏侯尚,夏侯尚又生了个儿子叫夏侯玄,都是后世的风云人物。
夏侯渊另外一个弟弟,虽然不知道名字,但却很有意思,因为他是蜀汉大将张飞的岳父,还是蜀汉皇帝刘禅的外祖父,她的女儿在一次意外事件中嫁给了张飞,生下的女儿,又嫁给了刘禅,当了蜀汉的皇后。
少年时期的曹操虽然不是一个用功听话的好孩子,但却跟曹氏、夏侯氏一帮兄弟们处得特别好,多年之后,他就是领着这帮兄弟纵横驰骋,开创曹魏基业的。
michelle_
曹魏的宗亲将领包含曹氏和夏侯氏,《三国志》中的诸夏侯曹传便是最好的佐证,毋庸置疑。然而,曹氏很好理解,但夏侯氏为何也进入了宗亲之列?其实《三国志》中也给出了回答:
夏侯、曹氏,世为婚姻,故惇、渊、仁、洪、休、尚、真等并以亲旧肺腑,贵重于时,左右勋业,咸有效劳。
△曹魏宗亲将领
曹氏和夏侯氏原本便是谯郡的两大家族,两家结为联盟,互通婚姻。长此以往,两个家族成员之间便形成了各种亲戚关系,因而夏侯氏同样被曹操所信重。
至于有观点认为,曹操的父亲曹嵩其实是从夏侯氏过继来的,因而曹操其实也是夏侯氏。我不赞同,我认为此说的可能性极小,具体原因后文会有分析。
下面我就帮大家梳理一下这些宗亲将领的亲戚关系。
曹氏:曹仁、曹纯、曹洪、曹休、曹真先从曹氏讲起吧。
1、曹仁
曹氏这边的首席大将当推曹仁,曹仁是曹操的从弟,一生替曹操南征北战,最高官至大将军、大司马。
△曹仁,新三国,洋光饰
曹仁字子孝,太祖从弟也。——三国志·曹仁传
这里注意从弟不等同于堂弟,堂弟是同祖父但不同父,从弟是同曾祖但不同祖父,说白了就是堂兄弟有同一个爷爷,而从兄弟的爷爷是不同的,只是有同一个曾祖而已。
如果还不太清楚,可以结合下面两图推导一下。
△父系九族五服图
△九族五服图梳理版
看完这两幅图,兄弟俩如果连曾祖都不同,只是高祖相同怎么称呼?
没错,族兄弟。
所以我们在历史书上看到“某人是某人的族弟”时,就该明白其实两人的关系不近,已经到了五服。
那么曹仁这个从弟说白了就是曹操四服的亲戚。
而事实也印证了这一点:曹仁的父亲是曹炽,祖父是曹褒,而曹褒是曹腾之兄,曹腾正是曹操的祖父。由此可见,曹仁正是曹操的从弟没错。
△曹氏关系图(部分)
2、曹纯
曹仁的关系出来了,则曹纯就好办了,因为曹纯是曹仁的亲弟弟。所以曹纯也是曹操的从弟。
哥俩虽是一母同胞,但是父亲曹炽早亡,哥俩就分家过了。曹纯很有头脑,年纪不大就靠自己的能力成了富裕之家,家中仆从多达数百人。同时他还喜好学问,礼敬文士,在乡里有着极佳的名声。
△曹纯
后来曹操起兵时,文武全才的曹纯一直帮助曹操掌控亲卫精兵——虎豹骑。因为虎豹骑是魏军的精锐中的精锐,很难统管服众,惟有曹纯能够抚慰军心,镇得住这帮骄兵悍将。可惜天不假年,曹纯去世较早,曹操叹息无人能接替曹纯,只得自己亲自统领虎豹骑。
3、曹洪
曹洪也是曹操的从弟,但是曹洪与曹仁、曹纯不是一支人。
曹洪字子廉,太祖从弟也。——三国志·曹洪传
△曹洪,新三国,陈之辉饰
曹洪的父亲不详,有个出名的伯父叫曹鼎,曾经做过尚书令。如下图,曹鼎的身世也不是很详尽,不知道他是曹节哪个儿子的后人。
曹节四个儿子中,曹腾是老幺,曹褒是曹腾的哥哥,但不知是老几,那么曹鼎这一支应该就出自曹腾另外两位兄长之一。
△曹氏关系图(部分)
从图中不难看出,曹洪和曹仁、曹纯一个辈分,同曹操也是“同曾祖不同祖父”的从兄弟关系。
曹洪对曹操忠心尽力,曾经在董卓军的追击中让马给曹操,自己步行。不过曹洪为人贪财吝啬,家资富足令人咋舌。曹丕年轻时,曾向曹洪借钱,遭到拒绝,曹丕怀恨在心。等曹丕继位后,曹洪被曹丕折磨得死去活来,好在卞太后力保才得以脱难。
4、曹休
△曹休
曹休算是第二代宗亲将领,少时便追随曹操征战,最高官至大司马。
曹休的祖父是曾任吴郡太守的曹鼎,也就说曹休是曹洪的堂侄(堂兄弟的儿子)。而往曹操那边论,曹休就是曹操的从侄(从兄弟的儿子)。不过,曹操待曹休如亲子,让他同曹丕等亲子一起生活。
△曹氏关系图(部分)
5、曹真
曹真,原本是秦邵的儿子。秦邵是曹操的好友和心腹部下,早期帮着曹操一块创业,后来秦邵不幸因公殉职(一说为救曹操而死)。曹操感念秦邵对自己的贡献,于是收秦邵的儿子为养子,便是后来的曹真。曹真的待遇和曹休一样,都是和曹丕等亲子一起生活。曹真天生力大勇猛,曹操便让他率领虎豹骑随自己征战沙场。曹真后期也成为了魏国的中流砥柱,最高官至大将军、大司马。
△曹真,军师联盟,章贺饰
曹真和曹休一样都属于第二代宗亲将领,而且两人是其中最拔尖的。
可惜,最终曹魏还是败在了曹睿识人不明、错用了曹爽上,而曹爽正是曹真的儿子。
原本曹睿是让燕王曹宇为大将军,带着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曹休之子)、骁骑将军秦朗(曹操养子)组成“宗亲天团”辅佐曹魏强盛不衰的。结果,曹睿被士族忽悠瘸了,改成了曹爽和司马懿辅政,其他人被雪藏,这才让司马懿在日后夺权得逞了。
△曹氏关系图
夏侯氏:夏侯惇、夏侯渊1、夏侯惇
夏侯惇是曹魏的中坚大将,也是宗亲将领中的老大哥。曹操做魏王时,他是前将军,相当于蜀汉的关羽;曹丕登基后,夏侯惇又是曹魏第一任大将军,在他死后,曹仁才接替了他的位置。
前面也说了,有观点认为曹嵩其实是从夏侯氏过继来的。我无法赞同,因为太不合逻辑了。前面曹氏关系图大家也看了,老曹家光是曹节一脉就枝繁叶茂的,根本不会拿不出一个人来过继,怎么可能“肥水流入外人田”?曹腾若是真那么想,曹氏也是不能干的。所以,就像史书中的评断那样,夏侯氏与曹氏就是姻亲关系,是联盟家族,目前看是相对合理的说法。
△夏侯惇(左)、夏侯渊(右)
2、夏侯渊
夏侯渊是夏侯惇的族弟,根据前面五服知识的普及,想必大家知道这兄弟俩的关系更远了。曾祖同祖父不同是从弟,而族弟则是高祖同而曾祖不同,这就是前面说的五服的亲戚了。
夏侯渊字妙才,惇族弟也。太祖居家,曾有县官事,渊代引重罪,太祖营救之,得免。——三国志·夏侯渊传
不过夏侯渊还有一层身份,他娶了曹操的内妹(老婆的妹妹),也就是说夏侯渊和曹操是连襟。
不过夏侯渊在定军山被杀,这一支人的起点就受到了影响。原本夏侯渊的儿子中人才较多,但是由于影响力不足,所以难以挽救后来的曹魏。
△夏侯氏关系图
夏侯惇的儿子基本都不成器,老三、老四还联合陷害老二夏侯楙(máo)。夏侯楙本事一般,但已经是混得最好的了。所以说夏侯惇这一支人也指望不上了。
不过,夏侯渊的堂侄夏侯尚是个人才,受曹丕信重,官至征南将军。其子夏侯玄也是后期的众望人物,可惜名头比能力大,依然挽救不了曹魏的颓势和司马氏的崛起。
△夏侯尚
最后,再说一个夏侯渊的堂侄女,这位夏侯夫人正是13、4时外出砍柴被张飞抢走为妻的那位。她与张飞的两个女儿先后成为了蜀汉后主刘禅的皇后。
文以载道,史可明鉴,@清山雅舍热衷研读历史文化,分享生活感悟,期待朋友们的留言关注。创作不易,欢迎点赞转发,在此感谢。
窿zzl
曹氏家族人才众多,和曹操平辈的比较有名的就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都是跟随曹操出生入死的,还有一位就是夏侯廉(演义里叫夏侯恩,就是那个一出场就让子龙刺死的家伙),再就是曹仁的亲弟曹纯,儒将一个很爱学习,下一代曹操那25个儿子就不提了,曹真,曹休算有点名气,曹真是曹操养子,就是曹操看他可怜(刘备不也有一个养子刘封么),收在门下,曹休是曹操从子,就是侄子,再就是夏侯渊的侄子,夏侯尚,略有名气。夏侯渊生七子,各个简单,有能文的,有能武的,还有奇才,夏侯惇的儿子就不行了,夏侯楙,他还有个哥哥就是继承夏侯惇的爵位。下二代有名的也就曹爽,刚愎自用被司马懿灭了,把夏侯渊儿子夏侯霸吓跑了,夏侯尚的儿子玄,几人密谋杀司马师失败,被灭三族,值得一提的是曹操的孙子曹睿,虽然早死敢于启用司马懿,让他在位期间还算安稳,但也为曹氏埋下祸根,至于下三代不值得一提,那时候司马氏当权,曹氏就是一傀儡
Aloha的漫游
三国时期,夏侯家族和曹氏家族素有渊源,据说夏侯家是西汉开国元勋夏侯婴的后裔,而曹家是西汉开国元勋曹参的后裔,两家素有来往,所以关系一直非常好。
后来,这两家又世世代代相互通婚,曹家人娶的老婆大都是夏侯家的,而夏侯家娶的老婆大都是曹家的。这样一代代传下来,两家的关系也变得是亲密无间。总而言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等传承到曹操他们这一代时,曹操就相当于是曹氏家族的少掌门人,而夏侯惇则是夏侯家族的少掌门人,两人在地位上是平等的。
后来,等到曹操开始起兵时,夏侯惇则立马跑来投靠曹操,跟随他一同打天下。
虽然从表明上看,夏侯惇似乎是曹操的下属,但其实呢,夏侯惇本质是曹操的合伙股东。因为,夏侯惇作为夏侯家族的少掌门人,他前来投靠曹操,实际上是代表夏侯家族与曹操所代表的曹氏家族达成联盟,换而言之,两个家族一同投资创业。
套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相当于曹氏家族和夏侯氏家族共同提供资金,让曹氏家族的领衔人物曹操,和夏侯家族的领衔人物夏侯惇,一起带着族中子弟创业。从这层意义上说,抛开亲戚关系,曹操和夏侯惇在地位上并不是上下级关系,而是合作伙伴的关系。
只不过,由于曹操的父亲曹嵩曾在中央担任太尉,曹操本人也曾在中央担任典军校尉。反观夏侯家族,则没有人在中央担任过要职,所以当时的夏侯家族要明显弱曹家一头。
加上曹操的能力和魄力让大家信服,夏侯惇也甘愿当二号人物,所以他们这次创业,才以曹操为主导。问题是,不管夏侯惇如何低调,他始终是这家公司的第二大股东,是曹操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他身后代表的是整个夏侯家族。
知道这一点,大家就应该能明白,夏侯惇这位战功平平之人,为何能在曹氏集团中占据如此崇高的地位,而且至始至终能得到曹操的信任和优待!
此后,在曹操和夏侯惇带着族中子弟创业的过程中,两个家族都涌现了不少牛人,其中夏侯家族的牛人主要是夏侯渊(夏侯惇的族弟),曹氏家族的牛人主要是曹仁(曹操的族弟)、曹洪(曹操的从弟)。在这种背景下,曹操、夏侯惇、夏侯渊、曹仁和曹洪这五人,便构成了曹魏帝国的第一代柱石。
等传承到第二代时,曹操的三个儿子曹丕、曹植和曹彰,都堪称是人中之龙;只可惜因为世子位的争夺,曹植被雪藏,曹彰英年早逝,于是曹操的第二代就只剩下曹丕一人。
夏侯惇的五个儿子,没有一个成器的,混得最好的一个,就是那位被魏延各种瞧不起的夏侯楙;至于曹仁的三个儿子和曹洪的两个儿子,也没有一个成器的,都只能躺在父辈们的功劳簿上混日子。
夏侯渊的七个儿子,也只有二儿子夏侯霸有些才能,但因为年龄太小,所以第二代还轮不到他出头。从这层意义上说,曹魏帝国的二代们,除了曹丕一人之外,其他人几乎是全军覆没。
不过好在,曹操的养子曹真,曹洪的亲侄子曹休,以及夏侯渊的堂侄夏侯尚,这三人成功从众多二代中脱颖而出,成为能够勉强挑起大梁的人物。
其中,曹休被曹操称之为曹家的千里驹,曾在“天下骁锐”的虎豹骑中担任宿卫之职;而曹真则自小跟随曹操南征北战多年,也是一员难得的猛将。至于夏侯尚,更是一度被曹丕委以重任,拜征南大将军,后来曹丕还意图扶持他成为曹魏帝国军界第一人。
在这种背景下,曹丕、曹真、曹休和夏侯尚,便构成了曹魏帝国的第二代柱石。但可惜的是,能力最强的夏侯尚,因为曹丕派人绞杀了他的爱妾,以至于他很快郁郁而终。至于曹丕、曹真和曹休,也都算得上是早逝。
等到了曹家第三代,就只有明帝曹睿一人苦苦支撑,他所能依靠的,也只有曹真的儿子曹爽、夏侯尚的儿子夏侯玄,以及已经长大成人的夏侯霸(夏侯渊二儿子)。
但是呢,曹爽能力太弱,挑不起大梁;夏侯玄和夏侯霸虽然有能力,但资历太浅,需要时间来成长;但可惜的是,他们还没来得及成长起来,曹睿就英年早逝,而后勉强挑起大梁的曹爽又昏招百出,最终他们也只能无力回天。
L要减肥
理清曹操、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曹休和曹真这些人物的关系,其实蛮有意思的,因为曹家人太牛了,特别是曹操,敢当盗墓贼的祖宗,那脸上明明白白地写着“霸气”两字:谁要敢惹我,我挖你家祖坟去!
一碗酒吓跑了刘备,白门楼逼死了吕布,官渡吓病了袁绍,挟天子以令诸侯,最后官拜魏王,是不折不扣的无冕之帝。他对后世的影响太大了,比如我一生气的时候就喜欢叫他的名字:曹操!
俗话说一代亲,二代表,三代四代认不到,我们就按照这个关系来排排他们之间的亲戚关系。
一代亲曹操没事就能够吐两句好诗出来,比如“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句,就写得好啊,曹操意思很励志。
年少无成的人看仔细了,年纪大了没什么大不了的,人活着就是为了折腾,白胡子一把照样能混出人样,骑白马、娶美娇娘那都不是事,只要你有目标并努力过,那就不会后悔,比如我,铜雀楼不空着的吗?人家大乔、小乔不是最后也没来吗?但你得有这个做事的冲动,其他的交给天意。
曹操这么有文采,那都是祖父曹褒的功劳。
曹褒,可不是草包,他是以礼理人,以德化俗的大儒。
曹褒当了个小县令,从外地跑来5个盗贼,被衙役抓了个正着,陈留太守马严听说了这事,行,斩了吧,杀鸡骇猴,正正世风,不劳而获像话吗?曹褒不愿意了,对着衙役就是一阵唠嗑:“天不绝人之路,能过上好日子谁去当盗贼啊?皋陶不判做贼的死刑,管仲还敢大胆录用有才能的盗贼,咱们不能只听太守的话,把小错当成死罪办,得给人留条活路,一切后果我来担。”马严很生气,不听话的下属没啥用,上奏就把曹褒官帽子给撸了。
仁怀必出好文章,作通义十二篇,演经杂论百二十篇,都在教人要讲“礼”!
曹褒有个弟弟叫曹腾,这是个超级大牛人!宦官,服侍过四位皇帝,最成功的就是投资汉桓帝后,达到了人生的顶峰,升任大长秋,掌管后宫的事务,直接为皇后服务,顺便搭手扶了哥哥一把,曹嵩也因此官拜司隶校尉。
亲兄弟明算账,这是鬼话,能够彼此扶持、不计得失的才是真兄弟。
”一代亲“,曹褒、曹腾。
二代表表,即是表兄弟,舅父、姑母的儿子,与堂兄弟同辈,“二代表”是指堂兄弟的亲戚关系疏远到表兄弟一般。
曹腾没子女啊,这是宦官最大的悲哀,于是就收养了个孩子叫曹嵩。
曹嵩的身份很神秘,有人说是曹褒的儿子,有人说是夏侯睿的孩儿,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曹嵩太能生了,一个儿子一个坑,最大的坑就是鼎鼎大名的曹操曹孟德!
曹褒生了个儿子叫曹炽,曹炽生了个儿子叫曹仁,就是挡住了吕布、打败了马超、阻住了关羽的猛人。
提起曹仁,就不得不提起曹洪,这又是个曹操的好兄弟,家庭富有,献给曹操一匹马,“凭空虚跃,曹家白鹄“,硬是把曹操的形象提升成了三国历史上骑白马的王子。曹洪击张郃、斩吴兰、逼退张飞与马超,又是个猛将。
曹炽、曹嵩、曹胤、曹鼎之间的关系已经开始模糊,史书也无法保持一致,因为亲疏开始含糊就造成了“二代表”的说法。
三代、四代认不到曹操走上舞台,夏侯家也插上了一脚,曹家宗亲的关系就更复杂了。
曹家与夏侯家均是沛国谯县(现今安徽省亳州市)的名门望族,但曹家出了个曹腾,一下子就把家族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在官场如鱼得水,游得可畅快了;夏侯家一看被曹家甩了一大截,这不行啊,怎么办呢,联姻。
曹操年轻时就是个愣头青,与当地土豪的儿子起了口角打架,还把人给打死了,这下好了,曹操被关进了死牢。夏侯家一琢磨,这是个好机会,立马叫夏侯渊去顶罪,以人命换曹家的信任。
曹操拍拍屁股从牢里出来,有些后怕,当知道不是家人出力营救,而是夏侯家叫人顶罪才得以逃脱牢狱之灾后,心里可感动了,夏侯渊这个朋友交定了。
夏侯渊在曹家的营救下最后成功脱罪。
曹家觉得夏侯家不错,就将曹操的表妹嫁给了夏侯渊,两家关系开始合拢。
夏侯渊是个好人啊,当时兖州和豫州战乱连连,又逢大荒年,夏侯渊为了让亡弟留下血脉,竟然舍弃了自己的儿子而养活其女,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夏侯夫人。
夏侯夫人正在树林里捡柴,这时跑来了个猛张飞,一看这小姑娘长得可好看了,抢了就跑;夏侯夫人本来在夏侯家就没有归属感,也不害怕,与张飞拜堂成亲,成了张夫人。
夏侯夫人生了两个女儿,又在诸葛亮的安排下,成了刘禅的皇后。
养父夏侯渊在定军山被黄忠斩杀,夏侯夫人请求刘禅将夏侯渊厚葬,以报养育之恩;夏侯霸被司马懿追杀,最后逃到了蜀汉,刘禅还叫儿子认舅舅,夏侯霸干脆死心塌地定居蜀汉。
问题来了,刘禅的儿子该叫曹操什么?反正我是说不清楚了。
曹操、三从兄弟曹仁、曹洪、曹纯,三代还不算复杂,可当四人开枝散叶组成第四代的大军,亲戚关系就更浅淡和复杂了。
曹操有很多夫人,生的儿女有很多,他也不嫌烦,又收了养子,还把族子当亲儿子养。这两人就是曹休和曹真。
天下大乱,曹氏宗族散去各地求生存,曹鼎虽做到尚书令,但到曹休时家道已经败落不堪。父亲病亡,还是租借的土块安葬,甚至自己做了抬棺人。
当叔父曹操讨伐表绍之时,曹休化名于千里之外投奔曹操,曹操笑称族子这是千里马之举,并视若亲子看待,与曹丕同吃同睡,并任其为天下骁锐”的虎豹骑中宿卫一职。
曹操与袁绍部曲战于豫州,曹操出外侦察时恰遇袁绍部曲大部,不敌逃走。秦邵与曹操换马、换衣,引开追兵后被杀,曹操得以逃出生天。时秦邵幼子真孤苦无依,曹操于是收秦真为义子,改姓曹,这便是曹真。
曹休、曹真与曹丕、曹植等人为第四代,关系更乱更复杂,甚至还有外姓加入宗族,只能笼统称为族子。
小结一下,曹操与曹仁、曹洪片是从兄弟关系,按今天的叫法叫堂兄弟;曹操与夏侯渊属于连襟关系,可勉强视为表亲关系;曹操与曹真、曹休只能称为族亲关系。(图片均来自网洛)
佳佳
对于三国曹魏的功勋集团来说,有两大家族实际上就是休戚与共的曹魏顶级家族,他们便是曹家与夏侯家,其中两大家族的代表人物有很多,例如曹操、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这样的曹一代,也有着曹休和曹真这样的曹二代,那么,正如题主所问,他们之间到底是什么样的亲戚关系呢?
(一)国之重臣 战功卓著我们先来看曹仁与曹洪这两位曹一代,这两位尤其是曹仁,绝对是曹魏的风云名将,另得蜀吴两方都是不得不重视忌惮的存在。
曹仁,字子孝,与曹操一样,都是沛国谯县曹氏一族的族人,据《三国志》记载,他是曹操的从弟,曹操的叔父陈穆侯曹炽之子,因此,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曹仁是曹操的堂弟,或者说叔伯弟弟。
曹仁少时喜好弓马弋猎,行为不加约束,曾暗中聚集千余青年,游荡淮泗之间,后来转而跟随曹操起兵,从军之后,曹仁开始奉行法度、持守军令,早期跟随曹操南征袁术、东攻陶谦,更是在兖州徐州与吕布。刘备反复交战,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官渡之战时,更是力战有功!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十二月,曹操赤壁败北,留下曹仁驻守南郡江陵,作为后盾,从那时开始,曹仁与前来攻打的周瑜前后交战一年之久,虽最终撤出江陵,可是却另的东吴军伤亡惨重。
此后,曹仁又在潼关之战中参与攻击马超,在河间、宛城一带剿灭各地叛贼,更是在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七月至十月的襄樊之战中硬刚蜀汉名将关羽,以几千残军、杀白马共盟誓而坚守城池,大将良将之风显露无疑!
故而,曹丕登基后,曹仁直接被擢升为三公级别的车骑将军、都督荆扬益州诸军事、荆州刺史,晋封陈侯!成为执掌曹魏近一半军权的实权性大将,曹丕登基第二年,曹仁更是被加封为大将军、大司马,总体执掌曹魏所有的军权,成为了曹魏军方第一人!曹魏黄初四年(公元223年),濡须口兵败后,曹仁郁郁不乐,不久病逝而亡,时年五十六岁。
曹洪字子廉,与曹操、曹仁一样,都是沛国谯地曹氏宗族的一员,曹洪也是曹操的堂弟,此人在曹魏集团虽无过于他人的军事指挥艺术,但是却是深受曹操倚重。
关东联军征讨董卓之时,曹操曾在荥阳被徐荣击败,关键时刻,是曹洪献出了自己的坐骑,护送曹操,舍命杀出重围,也因为此事,曹洪在曹操心里留下了更加深刻的印象。
此后,与曹仁一样,曹洪追随曹操从兖州杀到徐州在到官渡,更是在官渡之战中硬抗袁绍部将张郃、高览,巍然不动,立下战功!
并且曹洪此人善于听从建议,还算颇为宽容,曹操刘备的汉中争夺战的前哨站下辨之战时,曹洪虽然是魏军主帅,可是实际掌权者却是骑都尉曹休,对此,曹洪毫无怨言,悉心配合,最终击败了张飞、马超这样的豪华阵营。
因此,鉴于这一系列功勋,曹丕即位后,曹洪被加封三公级别的骠骑将军,后因与曹丕不睦,险些被处死,最终免为庶民,曹睿即位后,曹洪被重新拜授为后将军、骠骑将军,太和六年(公元232年)病逝。
(二)夏侯兄弟 一时柱国与曹仁、曹洪这样的曹氏宗族不同,夏侯惇、夏侯渊两位兄弟与曹氏一族的关系却稍显迷离,因为有人说曹操的祖上是夏侯氏,所以与夏侯惇夏侯渊是为同族,但是这种说法似乎证据不足,因此,小司徒更倾向于后者。
那就是夏侯氏一族与曹氏一族因为地处同地,从而保持了长久的姻亲关系,故而夏侯氏与曹氏实际上也是比较亲近的宗族。
夏侯惇、字元让,同样是沛国谯县人,其先祖为西汉开国元勋夏侯婴,因为与曹操莫逆,夏侯惇最早便是跟随曹操起兵,这是曹操集团的顶级大将之一,此外,夏侯惇的儿子夏侯尚还娶了曹操的女儿清河郡主,所以,夏侯惇与曹操还是亲家的关系。
在兖州与吕布交战时,曾经被流矢射瞎左眼,因此,独眼将军的名号也是日渐闻名于世,此后夏侯惇在曹魏集团多次充当镇守后方的角色,在此期间,夏侯惇治理河水,灌溉农田深受百姓爱戴,而且此人积极治学,虚心求教,为人简朴,所受到的赏赐全部赏赐给将士们,因此也深受军士们的爱戴,曹丕登基后,夏侯惇直接被加封为大将军,成为当时曹魏军方第一人,只不过,不久后便是逝世了,而他的谥号是为忠侯,这是对于臣下的极其高的称赞,足以看出夏侯惇在曹魏集团的地位。
夏侯渊,字妙才,这也是曹魏集团的顶级众将之一,同时,夏侯渊的妻子是曹操妻子的妹妹,所以两个人还是连襟的关系,曹操起兵后,夏侯渊历任陈留郡、颍川郡太守,在官渡之战中负责都督粮草,历下大功。
此人,也是曹魏集团中极其擅长千里奔袭、出其不意的名将,先后平定东海昌豨、徐和、庐江雷绪、商曜等人的叛乱。此后,又在潼关之战中血战马超等十部联军,而后横扫关中西部的羌族、氐族势力,可以说虎步关右,威震关陇!
此后,夏侯渊被加封征西将军,建安二十年(公元220年)留守汉中,紧接着便是开始在汉中争夺战中抵抗刘备大军,前后一年多的时间,最终在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被刘备大将黄忠斩杀于定军山前线。
(三)千里神驹 二代领袖曹休,字文烈,同样是曹氏一族,此人是曹操的侄子,于曹操起兵讨伐董卓时前往投奔,被曹操称之为千里驹,此人是曹氏一族二代人物当中的领军人物,足智多谋很是善战,在下辩之战中一举击败刘备麾下上将张飞与马超,大败刘备部将吴兰,深受曹操赏识。
此后,曹休移镇曹魏东线,都督扬州,多次击败东吴,扬名边境,曹丕驾崩时,曹休更是成为四大辅政大臣之一,官拜大司马成为曹魏军方第一人,也成为了曹氏一族二代里的领军人物,太和二年(公元228年),因石亭之战中败给了陆逊,抑郁不以,不久病逝。
曹真,字子丹,《三国志》里记载他是曹操的侄子,可是在魏略中却记载他是曹操的养子,但不管如何,曹真是接替曹休成为曹二代的领军人物。历任偏将军、中领军、征蜀护军等职,下辨之战里,跟随曹休击败张飞马超,曹丕即位后,曹真越发受到重视,官拜为镇西将军、都督雍凉诸军事,负责镇守曹魏西北边境!
此后,更是迁升为使持节、上军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成为曹魏军方的最高统帅之一,此后平定河西地区又在荆州大败吴军,再度迁升为中军大将军、给事中。
曹丕驾崩时,与曹休一样成为四大辅政大臣,曹休去世后,曹真由大将军迁升大司马,成为曹魏军方最高统帅,并且在抵御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立下战功,太和五年(公元231年),曹真因病逝世。
其实,不管是曹仁曹洪,还是夏侯惇夏侯渊,都是曹魏集团功勋卓著的重要人物,而曹休、曹真更是曹氏一族二代人物中不可多得的领军存在,两人过早的衰亡,也是使得曹魏宗族逐渐的后继乏人,最终没落了下去。
ericzhang
这个得先从曹操的本家是姓曹,还是姓夏侯说起。个人比较偏向夏侯说,而支持曹家说的一般有以下几个依据。
第一,曹操传的第一句话是说曹操是汉初功臣曹参的后代,所以曹操必然是曹家后人,但这句是有问题的,因为同样第一段,还说曹操的父亲曹嵩是曹腾的养子,不知道他的来历是什么。
也就是说,曹操的父亲的来历都不知道是什么,又怎么能知道曹操的来历呢?那为什么还要这样说呢?这个其实是指曹腾的祖先,曹嵩已经成为曹腾的嗣子,那么在宗法上面就是属于曹参的后代了,就像曹操要拜祭先祖,也只能是曹腾这边的,而不能生父那边的。
第二,曹操的女儿清河公主嫁给了夏侯惇的儿子夏侯楙,有人认为如果曹操出自夏侯家,不能这样婚配,因为同姓不婚,但这里面也存在着两个问题,那就是同姓能不能婚配,我们举一个很著名的例子,那就王莽的皇后也姓王,由此可见同姓是可以婚配的。
另外,同姓这个也只是指宗法上面的姓,而此时曹操姓曹,夏侯惇姓夏侯,显然也不同姓,也有人说那血缘太近,但是历史上表兄妹,还有汉惠帝和张嫣是亲舅和外甥女,总比清阳公主与夏侯懋的血缘关系亲多了吧,所以这个也不成问题。
那我们再来说夏侯说的几个依据。
第一,有史料记载,分别是世说新语和曹瞒传,而曹说没有任何的史料记载依据。
第二,三国志的吴六是东吴的宗室传,而魏九,是将夏侯氏与曹氏同传,而且夏侯兄弟比曹家兄弟的地位还要高,可见魏九也是曹魏的宗室传,当然蜀汉那边,刘备实在没有宗室,自然就没有相应的宗室传了。
那基于上面的,我们再来看看曹操与题主列的几个人的关系,在夏侯家那边,夏侯惇是曹操的亲堂弟,夏侯渊是夏侯惇的族弟。
在曹家这边,曹腾有一个哥哥叫曹褒,曹仁是曹褒的孙子,曹洪是曹操的族弟,曹休是曹洪的亲侄子,曹操的族子,曹真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是曹操的族子,第二种,是秦邵的儿子,秦邵死后,曹操收曹真为养子。
Jason_老赵头
曹操一门跨两姓,一为曹姓,一为夏侯。那是因为曹操父亲的故事了,他父亲名叫曹嵩,和朱元璋一样,乞丐出身。只不过朱元璋的人生变化是后来做了和尚,又后来他的玩伴汤和推荐他入义军。而曹嵩被宦官收养,也算翻身入豪门。他原本姓夏侯,入了别人门也就改姓曹。他们家因为攀附宦官派系,直入中央。东汉时代,宦官和外戚分别把持朝廷,中间士族居中调停。但铁打的士族,流水的权臣。士族的地位无人可以撼动,所以他们也就动了心思,曹操的干祖父曹腾也就有意安排曹操和袁绍这样的世家子弟来往,本来世家子弟根本就看不上曹操,太监家族身份,没想到袁绍也是的另类的士族,是个庶出,不受待见的士族小伙伴,所以他们走到了一起,曹操后来的发家少不了袁绍的提携。当然即便曹操后来摆脱袁绍,也免不了往曹参,夏侯婴这些开汉功臣上去扯。曹嵩过继过曹腾之前,有一个亲弟弟,叫夏侯婴(和汉初元宿同名)。曹操干爷爷曹腾虽是太监,也有兄弟,名叫曹褒。曹褒有子叫做曹鼎,也就是曹操的干叔父。
也就是说曹操祖父辈三人,曹操亲爷爷,曹操干爷爷曹腾,曹操干叔祖曹褒。
曹操父亲那辈有曹操的父亲曹嵩(夏侯嵩),曹操亲叔父夏侯婴,曹操干叔父曹鼎和曹炽(有一个就是曹操小时候捉弄的那个)。
到了曹操这一代,曹操本人,他亲弟弟曹德等至亲都死于陶谦势力。他堂弟夏侯惇是夏侯婴的儿子,夏侯惇的同族兄弟就是夏侯渊,他老婆是曹操的表妹。
夏侯家是曹操的亲族,曹氏是养族,养族的堂弟曹仁和曹纯,都是曹炽的儿子。曹洪是曹鼎的儿子。这几人都是曹操的同辈。
曹操的下一代中,曹操有子二十五,知名者长子曹昂,次子曹丕,以下曹植,曹熊,曹彰,曹冲和曹宇等等。
曹操兄弟们,有子不少,知名者,如夏侯渊之子夏侯霸,夏侯惇之子夏侯楙,侄子夏侯尚。曹休的爷爷是曹鼎,他的父亲死的早,和叔父曹洪亲密。
另外曹真本姓秦,是曹操的养子,其母曹氏,极有可能和曹操是亲戚关系。其子曹爽是曹操家族最后一个亲族大将。
曹操亲族中,最有成就者,除了曹操自家一系。他亲堂弟夏侯惇是其势力二把手。地位无人可挑战,
曹魏三大战区,除了张辽曾执掌东部战区,于禁、徐晃和张合短暂管理过各自辖区外。其它大都为亲族统辖。东部战区为夏侯惇和曹休,南部战区为曹仁和夏侯尚,,西部战区为夏侯渊和曹真,曹军精锐虎豹骑也在曹纯手里。
春天没有卡夫卡
所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在中国各朝代开国历史中,最出名的家族莫过于曹氏一族了!但受《三国演义》影响,关于曹氏和夏侯氏中有诸多关系被误解,今天我们从《三国志》的角度出发,看看真实的历史是怎样的?
“嵩,夏侯氏之子,夏侯惇之叔父,操予惇为从兄弟”,这句话是真是假?这句话最早出自曹瞒传,在裴松之注《三国志》时引用过,因此从这句话中衍生出了很多野史,最出名的莫过于曹嵩本姓夏侯,后过继给大太监曹腾为养子,所以改姓曹,因此曹操原本是夏侯氏出身!
显然这个说法是站不住脚的,首先曹瞒传是吴人所写,书中对曹操的贬低无所不用其极,而且全书文笔粗糙,错误百出,所以这一句话的真实性也就有待商榷了!当然最重要的佐证就是前些年科考专家通过DBA鉴定曹操和夏侯氏并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因此曹嵩夏侯氏出身的说法就是错的了!
所以我们能百分百确定的只有以下几种记载,首先夏侯氏和曹氏都是沛国谯县的大族,两家属于同乡,其次曹操的妻子和夏侯渊的妻子是亲姐妹,按我们现在的说话就是连襟!所以曹操与夏侯兄弟应该是发小,然后他们长大后又娶了一对亲姐妹,有了亲戚关系,我们能百分百确定的也仅就如此了!
至于曹家与夏侯家再往上的关系,按照《三国志》记载,曹家来源于西汉开国功臣平阳侯曹参,夏侯来源于阴侯夏侯婴!不过很明显这应该是《三国志》抬高曹操一族的做法!因为在族谱上曹操父亲是曹嵩,曹嵩父亲是曹腾,曹腾父亲是曹节,结果曹节上面就直接跳到几百年前的曹参了,所以这里的猫腻也就不言自明了!
夏侯氏也一样,史书中有明文记载的仅有夏侯惇、夏侯渊、夏侯廉这一辈,连他们的父辈都处于不可考的状态,更别提远在西汉时期的夏侯婴了!
曹仁、曹洪、夏侯渊、夏侯惇等与曹操的关系!上文已经说了,曹氏与夏侯氏之间是没有血缘关系的,曹操与夏侯渊是连襟,他们从小在一个族学里读书,同时曹氏与夏侯氏之间互相通婚,所以这两家的关系已经紧密联系到一起了!
而曹氏本家中,曹仁的曾祖父与曹操的曾祖父是亲兄弟,关系已经超出三代,而曹洪这边有两个说法,一说是曹洪父亲与曹操父亲曹嵩是亲兄弟,一说是曹洪爷爷与曹操爷爷曹腾是亲兄弟,所以无论从哪方面算,曹洪与曹操的血缘关系都更近一些!
但在官职上曹仁经常代曹操牧守一方,赤壁之战后守江陵,襄樊之战中守樊城,最终官拜大将军之职!而曹洪仅为曹操麾下单纯一武将,显然曹操还是唯才是用的!
另外曹操这一辈还有个曹纯,和曹仁一母同胞,曾担任曹操身边虎豹骑督,但是建安15年就去世了!
曹操后辈中比较出名的人物有哪些?曹操子侄一辈中除去曹丕、曹植、曹彰、曹冲四子之外,曹休和曹真也比较出色!
曹休是曹洪侄子,在辈分上也是曹操侄子,三国志中曹操将其视为己出,被称为“吾家千里驹”!曹休活到50岁左右,曹丕去世时曹休四大辅政大臣之一,官拜大司马,成为当时曹氏军队最高统帅之一!
曹真,本名秦真,原本是曹操麾下秦邵之子,秦邵被豫州牧黄琬所杀后,秦真就被曹操收养,并改名曹真!在二代里面曹休和曹真与曹丕关系最好,所以在曹丕继位后,曹真备受重用,曹丕去世时曹真成为辅政大臣之一,官拜大将军,在曹休去世后又接任大司马一职!
夏侯这边子侄中,夏侯尚比较出名,原因也是和曹丕友好,曹丕继位后官拜荆州牧!
另外还有一个夏侯霸,是夏侯渊次子,和曹爽关系默契,曹爽被杀后,夏侯霸投奔蜀汉,被蜀国任命为车骑将军!
三代里面出名的有曹睿、曹爽和夏侯玄!
魏明帝曹睿是曹丕长子,早期平定鲜卑,攻破公孙渊,防御吴蜀等颇有建树,可惜英年早逝,随后托孤不当,导致魏国被司马氏所窃!
大将军曹爽,曹真长子,曹睿去世后与司马懿同为托孤重臣,可惜在权斗中失败,被扣以谋反之罪处死!
夏侯玄,夏侯尚之子,精通玄学,曾与李丰、张缉等人密谋诛杀司马师,后事情败露被司马师所害!
至于第四代就只剩一个傀儡皇帝曹芳了,曹芳是曹彰的孙子,因为魏明帝曹睿无子,因此将曹芳接入宫中作为储君培养!在司马氏窃国后被废为齐王,后又降为邵陵县公!
曹氏与夏侯氏一族大体架构就是如此了,里面最可惜的就是曹丕和曹睿,曹丕39岁去世,曹睿35岁去世,但凡他们两人多活几年后面也不会有司马氏的事情了!
七郎の雨轩
曹操 和 夏侯家族 是什么关系?
他们一个姓曹,一个姓夏侯,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曹氏家族和夏侯家族是安徽毫州的名门望族,世代交好,而且还有姻亲关系。
曹操的父亲曹嵩后来过继给宦官曹腾,所以改的姓氏曹!
曹操和曹仁、曹洪和同宗兄弟,和夏侯惇、夏侯渊也算是同宗兄弟。曹真、曹休是曹操的养子或义子!
要不是同宗兄弟,在东汉末年动乱时期,夏侯家也不会散尽家财支持曹操起兵!
曹操最初的班底就是曹、夏侯两个家族支撑起来的,要不然曹操要想发家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呢!这两大家族在曹操起兵后,没有大肆勾心斗角,这跟家风和家庭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
也正是有了曹姓与夏侯姓的亲戚们的帮助,曹操才能很快的在乱局中站稳脚跟,这也是曹操最终能称霸一方的主要原因。
仅供参考!
afriken
这个问题可以去查三国志·诸夏侯曹传,里面说得比较清楚:
夏侯惇字元让,沛国谯人,夏侯婴之后也。年十四,就师学。人有辱其师者,惇杀 之,由是以烈气闻。太祖初起,惇常为裨将,从征伐。
惇弟廉及子楙素自封列侯。初,太祖以女妻楙,即清河公主也。
夏侯渊字妙才,惇族弟也。太祖居家,曾有县官事,渊代引重罪,太祖营救之,得 免。太祖起兵,以别部司马、骑都尉从。
渊妻,太祖内妹。长子衡,尚太祖弟海阳哀侯女,恩宠特隆。
曹仁字子孝,太祖从弟也。
仁弟纯,初以仪郎参司空军事,督虎豹骑从围南皮。
曹洪字子廉,太祖从弟也。
曹休字文烈,太祖族子也。
休因此痈发背薨,谥曰壮侯,子肇嗣。肇有当世才度,为散骑常侍、屯骑校尉。明帝寝疾,方与燕王宇等属以后事。帝意寻变,诏肇以侯归第。
曹真字子丹,太祖族子也。太祖起兵,真父邵募徒众,为州郡所杀。太祖哀真少孤, 收养与诸子同,使与文帝共止。【同传注引】魏略曰:真本姓秦,养曹氏。或云其父伯南夙与太祖善。兴平末,袁术部党与太祖攻劫,太祖出,为寇所追,走入秦氏,伯南开门受之。寇问太祖所在,答云:“我是也。”遂害之。由此太祖思其功,故变其姓。
真薨,谥曰元侯,子爽嗣。爽字昭伯,少以宗至谨重,明帝在东宫,甚亲爱之。
帝寝疾,乃引爽入卧内,拜大将军,假节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与太尉司马宣王并受遗诏辅少主。
爽弟羲为中领军,训武卫将军,彦散骑常侍侍讲,其馀诸弟,皆以列侯侍从,出入禁闼,贵宠莫盛焉。
夏侯尚字伯仁,渊从子也。文帝与之亲友。
尚有爱妾嬖幸,宠夺適室;適室,曹氏女也,故文帝遣人绞杀之。
以上是经过整理的夏侯氏与曹氏主要人物关系,都有史传记载作为凭证,如有疑义可以查阅原文。
不过有一个问题应该澄清一下,大家知道曹操父亲曹嵩是宦官曹腾养子,《三国志》说“莫能审其生出本末”,所以不知其本姓。因此曹操与曹仁曹洪等的兄弟关系应该是宗法意义的,而非血缘的(曹真可能系收养,也与曹氏没有血缘关系)。因为曹操对夏侯氏特别亲厚(夏侯惇地位一直在曹仁曹洪之上),所以一直有一种说法:曹操应该是夏侯氏后裔。证据是三国志·武帝纪注引:
吴人作曹瞒传及郭颁世语并云:嵩,夏侯氏之子,夏侯惇之叔父。太祖於惇为从父兄弟。
但此事经不起推敲,因为曹操将女儿嫁给了夏侯惇之子夏侯楙,古代同姓不婚规范还是执行得比较严格的,古人已经模糊意识到同姓婚姻可能存在生殖畸形问题——"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虽然不是没有违反的,但几乎没有近支亲属婚配情况,曹操不可能明知自己与夏侯惇血缘极近,还故意结这种亲家。
而且这种事还不是只有一例,夏侯渊之子夏侯衡也娶了曹操弟曹德之女;夏侯尚的妻子也是“曹氏女”,甚至能让曹丕替她出气,很可能是有血缘关系的宗室。这些情况说明曹氏皇族并没有把夏侯氏当成血亲。
所以曹瞒传所言更大可能是道听途说加胡乱揣测,不能视为信史。小麦夫
三国曹氏家族以曹操为代表,曹操之上可以追溯2代,之下可以至少追溯3代,人才辈出,有5位在位的皇帝,还有不少精英人物。
曹一代曹腾:老大:曹操亲爷爷 宦官
曹褒:老二:曹炽 颖川太守
曹褒与曹腾同辈,应该是从兄或从弟的关系,因曹腾的荫护,做到了颖川太守。他的儿子叫曹炽,做过侍中、长水校尉,是曹仁、曹纯的父亲。
曹二代曹嵩:曹操的父亲。曹嵩性情敦厚,为人忠孝。汉灵帝时,朝廷要臣,位列三公之一 儿子曹操
曹鼎:官职 尚书令
曹瑜:官职 卫将军; 曹洪的父亲
曹炽:官职 司马、长史、侍中、长水校尉, 曹仁的父亲,曹操的从父
曹二代:包括曹嵩、曹鼎、曹瑜、曹炽
曹三代曹操:曹魏的奠基者,(曹操一共有25个儿子,分别是曹丕、曹彰、曹植、曹熊、曹昂、曹铄、曹冲、曹据、曹宇、曹林、曹衮、曹玹、曹峻、曹矩、曹干、曹上、曹彪、曹勤、曹乘、曹整、曹京、曹均、曹棘、曹徽、曹茂。)
曹洪:官职 骠骑将军 (曹馥,曹震,两子一女)
曹仁:官职 大司马 (曹泰、曹楷、曹范三个儿子)
曹纯:官职 虎豹骑兵 (曹演,曹纯之子。官至领军将军)
曹邵:官职 大司马 (曹真,曹魏大司马)
“曹三代”包括曹操、曹洪、曹仁、曹纯、曹邵;
曹四代曹丕:曹操的儿子
曹植:曹操的儿子
曹休:曹洪的亲侄
曹真:曹操养子
总结:以曹腾、曹褒为“曹一代”的话,“曹二代”包括曹嵩、曹鼎、曹瑜、曹炽;“曹三代”包括曹操、曹洪、曹仁、曹纯、曹邵;“曹四代”就很多了,包括曹丕、曹植、曹休、曹真等,后面还有“曹五代”。再之后,虽然曹氏后人仍在,但已经不是历史关注的焦点了。
夏侯家与曹家的关系在谯县,与曹家来往最多的是夏侯家,这两个家族的友好情谊已经历了几代人,他们相互通婚,互相扶持,但说曹嵩是曹腾抱着的夏侯家的儿子,这个说法没有说服力。
谯县的夏侯氏是汉初功臣夏侯婴的后人,这个有着光荣传统的家族,虽然在夏侯婴以后再也没有出现过什么大人物,而且早在西汉时就因为什么事被剥夺了封爵,成为平民。但在谯县当地,夏侯氏一直是响当当的大家族。曹家与夏侯家很早就开始通婚,这个传统以后还继续保持着,这两个家族结成了至亲的关系。
由于这层原因,夏侯家也把孩子送到曹府开办的私学里接受教育,这些孩子中,知道名字的有夏侯惇、夏侯廉、夏侯渊等,他们父辈的名字都不可考了,他们跟曹操是同辈,年龄也相当。夏侯惇和夏侯廉是亲兄弟,夏侯渊至少有兄弟三个以上,另两个已不知道名字了,但是其中有一个,生了个儿子叫夏侯尚,夏侯尚又生了个儿子叫夏侯玄,都是后世的风云人物。
夏侯渊另外一个弟弟,虽然不知道名字,但却很有意思,因为他是蜀汉大将张飞的岳父,还是蜀汉皇帝刘禅的外祖父,她的女儿在一次意外事件中嫁给了张飞,生下的女儿,又嫁给了刘禅,当了蜀汉的皇后。
总结:少年时期的曹操虽然不是一个用功听话的好孩子,但却跟曹氏、夏侯氏一帮兄弟们处得特别好,多年之后,他就是领着这帮兄弟纵横驰骋,开创曹魏基业的。大宁府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关于曹操的姓氏,专家往往解释:“曹操父亲曹嵩原姓夏侯,后来成为大宦官曹腾的养子而改姓,曹操实际是夏侯氏的后人。”
然而,曹操果真是夏侯氏的后裔吗?
有关曹氏家族的溯祖追宗,三国志·武帝纪是这样记载的:“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桓帝世,曹腾为中常侍大长秋,封费亭侯,养子嵩嗣,官至太尉,莫能审其生出本末。嵩生太祖。”这段史料再清楚不过地点明了,曹操之父曹嵩是中常侍曹腾的养子,至于其“生出本末”已不可考。
《三国志》的著者陈寿同太史公司马迁一样,下笔十分谨慎,穿凿附会的传闻一概不写。曹嵩的生身父亲究竟姓甚名谁?因为无法考辨,故而陈寿才以“莫能审其生出本末”一语定论。
陈寿著《三国志》,秉笔直书之例处处可见,如他在三少帝纪中写齐王曹芳是魏明帝的养子,曹芳生父也不得而知,便直言“宫省事密,莫有知其所由来者”;写魏文帝之母,“武宣卞皇后,琅邪开阳人,文帝母也,本倡家”。即便对皇帝、皇后这样的尊者,陈寿亦毫不避讳,这正体现了一代良史的人格风范,同时也证明了《三国志》史料的可靠性。
实际上,不仅是陈寿,连曹操及其子孙都不清楚自己的祖源。当曹丕从汉献帝手中夺取皇位,完成易代鼎革之后,为了论证“汉魏禅代”是“尧舜禅让”的再现,曹丕、曹睿父子从“汉家尧后说”出发,苦心炮制了“魏家舜后说”,以至于从曹操至曹睿五代之内出现了多个祖源。卢弼因而评曰:“夫以一代之君而三易其祖,岂不可笑?"卢弼所谓曹氏“三易其祖”,分别是指祖“汉相国曹参"祖“曹叔振铎”、祖“舜”。
揆诸史籍,可发现卢氏的总结并不完全。依笔者归纳,得到曹氏及曹魏官方承认的说法可分为四种,较卢氏多祖颛顼一说。虽然曹氏“四易其祖”是出于禅代的政治需要,但毕竟亦反映了他们对自身的姓氏血脉不甚了了,否则何以一改再改,授人以柄。
至于“曹氏源于夏侯氏”一说,未见陈寿本传记载,乃是出于裴松之所注。
裴注云:“吴人作曹瞒传及郭颁世语并云:嵩,夏侯氏之子,夏侯之叔父。太祖于夏侯椁为从父兄弟。'"凡治三国史学者都熟知,裴松之注虽然可父。太祖于夏侯惇为从父兄弟。'”
凡治三国史学者都熟知,裴松之注虽然可以作为陈寿《三国志》的补充,然其收集的稗官野史,其中的讹谬乖违之处不可尽信。
我们先看曹瞒传,该书为吴国人所撰,对曹操多有诋毁之辞,如其云:“操少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其叔父数言之于嵩。”“为人佻易无威重,好音乐,倡优在侧,常以日达夕,至于头没杯案中,肴膳皆沾污巾帻,其轻易如此。持法峻刻,诸将有计画胜出己者,遂以法诛之。”吴为魏之敌国,此书直呼曹操为曹瞒,连书名亦明显带有贬义,故清人何焯评论说:“谓嵩夏侯氏子者,敌国传闻,盖不足信。“又云:“明人小说家所演即据此耳。”可见,罗贯中《三国演义》的内容多取自曹瞒传,以竭力丑化曹操。
郭颁的魏晋世语亦多妄语,且时有不见史料之出处。如三国志·三少帝纪正元二年引裴注世语云:“大将军奉天子征毋丘俭,至项,俭既破,天子先还。"裴松之在此条世语后,加注云:“臣松之检诸书都无此事。”故卢弼认为“江表传亦粗有条贯,惟郭颁撰魏晋世语,蹇乏全无宫商,最为卑劣,以时有异事,故颁行于世。其中虚错如此者,往往有之。“
据陈寿三国志·诸夏侯曹传载,夏侯与曹氏“世为婚姻”,夏侯椁子楙尚曹操女清河公主,夏侯渊“尚太祖内妹”,其子衡娶曹氏女,夏侯尚亦娶曹氏女。
夏侯与曹氏有姻亲关系,更能证明曹操绝不可能是夏侯氏一脉。周一良先生指出:“中国自古有同姓不婚之习惯,唐以后并见诸法律。”这是因为古代同一氏族或同姓男女,数世婚配后带来了严重后果,他们生下的子女不是怪胎就是智力低下的痴儿,这一重要的生理发现是人类从上古社会开始,历经多少世纪,付出惨痛代价而获得的常识。
所以自春秋以降,就有“同姓不婚”的禁忌。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云:“男女同姓,其生不蕃。“曹操、曹丕父子是建安文学的领袖,熟读诗、书,不可能未曾涉猎《左传》,更不可能不懂这样肤浅的道理。
又,三国志·文帝纪载:“庚午,大将军夏侯惇薨。”同纪《魏书》曰:“王(指曹丕)素服幸邺东城门发哀。”“孙盛曰:*在礼,天子哭同姓于宗庙门之外。哭于城门,失其所也。”何焯驳斥说:“魏未尝以夏侯为同姓,故与之婚姻,孙盛所议非也。
或许有人会提出,既然曹操一族非源于夏侯氏,何以陈寿会在《三国志》中将曹氏与夏侯氏合为一传?我以为从“夏侯、曹氏,世为婚姻”的关系来看,虽然他们并无父系血统的亲缘关系,但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有母系血统的亲缘关系,换而言之,曹操的祖母一族极有可能姓夏侯。
曹操虽奉行“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但被他视为股肱重臣的仍然是同宗同姓的曹氏,以及和自己母系血统有关的夏侯氏。其实这种现象在历史上也多次出现过,例如辽代皇帝耶律氏就世代与萧氏通婚,清人赵翼云:“辽后族皆姓萧氏。太祖慕汉高祖,故称刘氏,以乙室拔里比萧相国,遂为萧氏。又谓太祖述律后兄子名萧翰,妹复为太宗皇后,故后族皆以萧为姓云……萧氏于辽最贵,世与宰相之选,统辽一代任国事者, 惟耶律与萧二族而已。”
1、魏明帝以降帝系不明,后代有鲜卑血统。
曹操之父曹嵩是曹腾的养子,其“生出本末”已不可考,然仅仅过了数十年,相同之事竟然再次发生。景初三年(239),魏明帝曹睿崩,因“明帝无子”,由其养子曹芳继承大统。曹芳的身世、血统均扑朔迷离,故陈寿只能说:“宫省事秘,莫有知其所由来者。"清人郭龙光曰:“莫知其所由来,与武纪所云莫能审其生出本末语意正同。"这就说明,曹魏的正统帝系,自明帝曹睿崩裂就已经终结。
更为复杂的是,要查明曹魏皇族的后裔,还必须考虑其家族的鲜卑血统问题。三国志·曹彰传载:曹操“持彰须曰:黄须儿竟大奇也。'”裴注引同传魏略曰:“刘备栖于山头,使刘封下挑战,太祖骂曰:*卖履舍儿,长使假子拒汝公乎!待呼我黄须来,令击之。'令召彰。彰须黄,故以呼之。”
胡须发黄是当时鲜卑人的体貌特征,陈寅恪先生据此推论曹彰有鲜卑的血统,他说:“卞皇后传称,卞氏为琅琊开阳人,本倡家,则卞氏亦有可能是自燕代流落到琅琊的鲜卑人,后来又流落谯县,为曹操所纳,曹彰(为卞氏所生)须黄,当是鲜卑血统遗传在曹彰身上的显现。
卞氏曾在琅琊居住,这不是偶然的,看来琅琊的鲜卑人不少。”
曹操共有二十五子,卞氏生丕、彰、植、熊四子,曹操其他姬妾所生之子则未必有鲜卑血统,如何区分曹氏后裔的血统问题,则是研究者无法回避的问题。
2、易代后曹魏宗室枝叶凋零,沦为庶族。
虽然族谱、家谱起源很早,但真正的兴盛期是在两晋南北朝。为了更好地推行九品中正制、垄断仕途、确保阀阅世家的高贵血统,贵胄之族不遗余力地编修谱牒,以防庶族假冒。在著姓望族的排挤压制下,寒门自惭形秽,或不愿撰修谱牒,或冀图抬高门第,不惜伪造宗谱。
那么,曹姓家族的地位又如何呢?关于曹姓,我们可以从史记·管蔡世家中找到它的起源,“曹叔振铎者,周武王弟也,武王已克殷纣,封叔振铎于曹”。诞生于西周的曹国(今山东定陶一带)于公元前487年为宋国所灭,其族人遂流徙于各地。
至东汉末,曹姓已是枝分派衍,单单见之于《后汉书》、《三国志》的曹姓,除曹操一族外就有曹充、曹众、曹全、曹朔、曹节、曹破石、曹丰生、曹襃、曹豹、曹宏、曹不兴等,然我们已不知他们中的哪一支才是曹叔振铎的后裔。
曹操祖父曹腾是东汉桓帝的中常侍,其阉宦的身份素为士人所诟病。东汉以治经起家的高门世宦自诩为“清流”,而将宦官出身的士人视为“浊流”,曹操属于浊流,被四世五公出身的袁绍斥为“赘阉遗丑”,尽管曹操最终打败袁绍,统一北方,建立了曹魏政权,但曹氏家族的宦官出身仍是他们无法摆脱的阴影。
在重门第、讲血统的时代,他们虽贵为皇族,却仍然为衣冠望族所轻视。魏晋鼎革之际,曹魏皇帝被司马氏废弑,宗室亦惨遭屠戮。陈寿著《三国志》,将曹魏王朝的最后三个皇帝合为三少帝纪,齐王曹芳被司马师所废;高贵乡公曹髦对司马昭专权忍无可忍,尝曰:“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结果为司马昭所杀;唯有陈留王曹奂,将皇位禅让于司马炎,才得以善终,然其后世也不知所终。
嘉平元年(249),司马懿以太尉王溶谋立曹操之子楚王彪为由,迫其自杀。在著名的高平陵政变中,司马懿不仅诛灭曹爽三族,而且“诛曹爽之际支党皆夷及三族,男女无少长,姑姊妹女子之适人者皆杀之”。
曹氏宗室在经历司马氏的血腥镇压和清洗之后,不仅枝叶凋零,而且也迅速沦为庶门细族。笔者查阅了两晋至唐代的史乘、笔记,均未见有曹姓担任高官显宦的记载。
一般说来,魏晋以来是以官爵决定门第的,如北魏孝文帝制定的氏族等第就是如此。
魏晋以降,曹氏沦为布衣庶族,与“四姓”绝缘,魏武子孙没落萧条,从此“飞入寻常百姓家”了。至唐代,曹氏家族的状况并未有大的改观。我们且看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一诗:“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可见在杜甫时代,“魏武子孙”沦为庶族已是不争的事实。
有唐一代,阀阅门第依然备受尊崇,唐太宗令高士廉等人修氏族志共收天下293姓,1651家,分为九等。新氏族志对门第的要求同样十分严苛,不要说早已沦为寒门的曹氏不在其列,就连拥有高等士族——弘农杨氏血统的武则天家族亦被排斥在外。到武则天秉政时,另订姓氏录以取代氏族志,规定凡在唐朝“得五品官者,皆升士流”,尽管武则天拓宽了士族的范畴,然曹氏家族却无一人在朝中任五品以上官职,故仍然无法跻身于士族阶层。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