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个真的不好说,我只能给你提供一些个人看法:首先,金庸文化水平相当高,文笔非常好,无论是人物设定还是情节设计都相当完美,说金庸是武侠小说里的巅峰丝毫不为过;古龙与金庸不同,他本就是混混出身,没有金庸的文笔,通篇作用的也都是简白的写作手法,有些地方让人看着也比较散乱,但是古龙的小说气氛渲染相当到位,《天涯明月刀》里那种绝望气息简直让人透不过气来,而且古龙的小说比起金庸江湖味道更重一些;再说说《英雄志》,当下武侠小说并不热门,武侠小说作者作品都不多,至少在我看来,孙晓的《英雄志》比起《雁飞残月天》、《昆仑》之流还是要高上一个层次的,《英雄志》虽然写了四个主角但丝毫没有散乱之感,情节设计荡气回肠跌宕起伏,人物丰满真实,不过可能因为作品创作时间跨度过大的原因,也存在少许漏洞,而且现在英雄志也都没有写完。所以在我看来,“金庸封笔古龙逝,江湖唯有英雄志”这句话还是有些夸大,但也不能因此否定《英雄志》,《英雄志》绝对属于武侠小说界的巅峰之作,当代作家中能与孙晓比肩的,也只怕仅有树下野狐、今何在等寥寥数人……
古龙的小说真的不如金庸吗
vivianywj
在金庸的基础上求新求变了呀,这就是好处啊~ 还有就是,古龙作品中人的心态应该比金庸作品里更接近现代人。虽然金庸小说不能说没有一点现代因素,但总体上确实有一种压抑的,父权的氛围,可能和金庸出身大陆有关。但是他又是“渴望自由”的,他内心里希望把自己从父权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干一些出格的事,所以金庸的男主往往会结交“妖女”,那种不在制度束缚内的,超凡脱俗的女子,黄蓉小龙女赵敏任盈盈都是典型啦(然而天龙里,竟然没有……除了阿紫)。这正好印证了荣格的“阿尼玛”学说,男人会被体现自己身上的“阿尼玛”的女性所吸引。他的小说也常常有“奇情”,“奇人”,他最动人的人物,最动人的感情,往往就是有“对抗制度”的特性的。但奇怪的是,金庸小说里虽然处处充斥着这种心理,他自己却仍然摆脱不了父权,甚至,他的小说在现在的读者看来,仍是父权的代言。 古龙小说虽然基于古代,但是却甚少父权余威。他的江湖是很自由的,没有那么森严的等级,没有人规定你必须去做什么,必须不去做什么,可这个自由的江湖,却是弱肉强食,充满险恶的,你可以有很多种选择,但是没有什么选择是万全的,稳妥的,稍有不慎就会没命,或者在某种程度上威胁到生存。古龙小说里更是经常有奇人,就是做出奇特的选择的人,比如经常有人重义气,轻生死,明明知道做的事是“傻事”,却还要去做。在这个生存都非常艰难的世界上,古龙小说的人物要一面谋求生存,一面依然有着高出生存的信念。古龙小说的人物,在追寻,实践“活着的意义”。这非常像现代社会,也可以说,这是古龙小说让很多人更有代入感的原因。古龙小说对于“人为什么活着”这样的人文关怀命题,探讨的也的确比金庸更直接,更深入(然而他最后走入了意识流……金庸最后走入了鹿鼎记……)
原贴:金庸在哪些地方不如古龙?
安然
古龙英年早逝,做过了武侠改编最好的时代,其次古龙的小说在文风上不如金庸细腻,在描写上也有大量的留白,不够细致,阅读上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邵东家
武侠小说,是类型小说。早在金庸先生之前,创作者就已经很多,不乏有优秀的作品。
金庸先生在武侠小说的创作上,可谓是达到了在该类型创造登峰造极的程度,留下了非常多文学价值很高,甚至超脱了武侠小说这个类型的优秀作品。
但这并不是,也没有形成一场文学革命。并没有革除文学创作中的弊端,掀起全新的创作风潮,而金庸先生本人,也没有要掀起文学革命的初衷。
金庸先生是武侠小说的集大成者,也是当代文学史上很有分量的作者。这与是否是带来一场文学革命,并没有什么关系。
山峰不会写游记
因为梁羽生对自己作品的重视程度不足,人物刻画也略逊一筹。我们都知道,近代最著名的两位武侠小说大师,毫无疑问就是并称为“金古”的金庸,古龙两大宗师。他们都创作了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经典武侠作品,至今还被不断的翻拍成影视剧广为流传。不过很多人不知道的可能是:新派武侠的鼻祖并不是这两大宗师,而是另一位武侠作者:熟悉通俗小说的朋友可能会知道,这位大家就是梁羽生。
金庸古龙等人的作品如果说是“武侠”,那么梁羽生则更像“侠武”。武侠武侠,武在侠前,所以我们阅读金庸古龙等人的作品时,会更注重他们笔下人物武功的强弱。金庸行文大气磅礴,古龙行文则汪洋恣肆,而梁羽生则和他们大有不同,非常的“老派”。他的作品,也更类似传统的评书演义,如《三侠五义》、《蜀山剑侠传》等经典通俗小说。梁羽生本人的文学造诣和古诗词功底都更在金庸古龙等人之上,他的作品,自然而然就有一种古来有之的文学“侠气”。
但是梁羽生也有着无法突破的弊病。通过上文我们已经知道了,梁羽生是一位非常“老派”的作者,所以他的小说,自然也就沾染了一些古典小说常有的毛病:脸谱化。像金庸,古龙诸多人物中那种复杂,多面的人物性格,在梁羽生塑造的人物中几乎是找不到的。而且,熟悉武侠小说的朋友都知道,金古梁的小说最初都是通过报纸连载的,不同的是金庸在连载过后,还会对小说进行修订,我们现在熟悉的“三联版”,就是金庸更改过的版本。相比之下,梁羽生连载之后就对作品撒手不管了,质量很难保证。
综上所述,因为梁羽生的种种弊病:人物塑造能力欠缺,对作品的重视程度一般,导致他名气偏低。
紫色
武侠小说界的四大名字是“金古梁温”,这四个人当中金庸和古龙的名气要比其他的两位要高一些,而在金庸与古龙这两位之间比较的自话,前者的人气和受欢迎度又比后者要高一些。虽然古龙也写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但是因为金庸的小说更适合更改成影视作品,并且更具有大的格局观跟世界观。
一、影视化改编难金庸和古龙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作家,他们所写的作品也是脍炙人口。两个人也经常拿来比较,古龙也写出了经典作品,但是为什么写出了许多经典之作的古龙名气不如金庸呢?很大的一个原因是金庸所写的作品改编而成的影视剧非常的精彩,甚至可以超过小说。而许多人对于一个作品的了解都来自于影视作品里面,可以说是影视剧在推动着小说在发展。而古龙的小说改编的人物也有许多经典,比如陆小凤、楚留香、李寻欢等等,但是往往改编得太过,失去了原著的味道,可以说古龙的小说用影视化的形式很难表现出来。这样就失去了一些观众。
二、格局方面的问题金庸作品和格局要更大一些,这样说并不是讲古龙的作品比较小气,只是在古龙的作品里面,许多的人物跟他自己本人的性格有许多的相似之处,并且也大多有雷同。而金庸作品的人物各有性格,人物刻画的也丰富,饱满。但是古龙作品当中的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很难用影视化的方式表达出来,并且他非常喜欢用内心的独白和氛围营造故事的情节,这一点也很难通过影视化来呈现在观众的面前。
其实从二人的学识和文笔上来说都各有千秋,但是古龙的作品人物必格有许多雷同之处,并且作品当中的意境很难通过影视化的形式表现出来,没有读过古龙小说的人很难了解当中的精彩之处,因此金庸所受欢迎的程度比古龙更大一些。虽然如此,但是在许多武侠小说迷的心中,古龙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
找寻信仰的流氓
无非3点,人气,文笔,宣传面
金庸的优点如下
1、小说中吸收了大量的古典文化的精髓也兼容吸纳了西方小说的一些思想与流派;其对武侠小说最大的贡献是将中国的古典文化完全融入了武侠小说中,其中最出色的是金庸先生所创造的武功招数,在金庸之前武功的名称单调而重复,但是在金庸的手下却一改旧风,将琴(笑傲江湖),棋(天龙八部的逍遥子)、书(神雕侠侣的朱子柳)、画(笑傲江湖的丹青子),甚至创造了例如百花错拳,黯然销魂掌这些心情武功套路,而且对于过招的描述更是让我等看的如痴如醉。
2、故事情节盘枝错节,神来之笔层出不穷,往往金庸的小说起首皆看似普通,平平无奇,越是到后面越是纷繁复杂,情节变幻莫测,峰回路转,看得不忍释卷。代表作木莫过于射雕三部曲以及天龙八部。
3、对于情感的描写与心理的描写登峰造极,金庸的小说中有不少的古文诗词,其中也有一些是金庸个人自己填词之类的,这些辅助的运用对于情感的描写与烘托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神雕中的“问世间情为何物”这句词也恰恰是因为金庸的小说而广为流传。如果留心的话,应该读读天龙八部的四十回目,金庸的写情之老到与毒辣,无人能比。
4、不断的求新求变,许多人对古龙,温瑞安的求新求变颇为肯定与赞赏并视为对武侠的最大贡献,而实际上我对此观点不以为然,真正对武侠小说的求新求变功劳最大者乃金庸,须知道,古龙与温瑞安对于武侠的求新求变只是流于文字的写法上,而对武侠这个主题并无多少实质性的贡献,这点从两位的小说中的人物性格大量雷同可以看出,而今用对于武侠的求新求变确实从武侠这个词语本身来入手并经入佳境的,如果把金庸的作品从头到尾浏览一遍的话,应该有这样的印象,从早期的《书剑恩仇录》的正邪对立并以汉族的代表人物陈家洛作为主线的情节,到中期的《天龙八部》的契丹族的萧峰作为歌颂并赞扬的对象,到后期的封笔之作《鹿鼎记》中的杂种韦小宝这个绝世大英雄作为主角,金庸不断的在摒弃狭隘的民族观,从《飞狐外传》中的江湖恩仇到射雕中的民族抵抗,今庸在不断的诠释与修正“何为武侠”这个词语的概念与范围,而这两点正是金庸书最大的魅力所在。而早期的一些武侠小说对于武侠的定义就是江湖恩仇与厮杀,而金庸向我们展示了武侠世界不仅仅是血腥的厮杀,更多的是一些让我们为之振奋,为之心动的元素。
5、对于武侠故事的定位,早期的武侠小说对于主人公的武功总是这么几个套路,要么误服千年灵芝,要么被退隐江湖的武林怪杰输入一身内力而猛然傲视武林,更有多个美女投怀送抱,最终大仇得报,美女得抱,爽哉爽哉,此类小说看得最多的是“几甲子功力”“俊朗”这类的单词,而在金庸梁羽生时代对这个情况一扫而空,尤以金庸作品中对于爱情坚贞的这个定义最为催人泪下,唯一例外的是韦小宝这个家伙,得到了七个美女老婆。
梁羽生可以用一个“四平八稳”来形容他在武侠中的地位,不可否认,梁羽生对于新派武侠的贡献功不可没,他的龙虎斗京华的问世开始改写了武侠小说从环珠楼主,平江不肖生时代所缔造的武侠神化,把武侠小说的人物平民化,真实华,这点影响了后来的金庸以及所有的武侠小说作家,这点上梁羽生功劳是很大的。
梁羽生的作品在早期的人们读来赏心悦目,但是对于我这样年龄的人读来却不是很吸引,我认为的主要缺陷有:
1、梁羽生作品中的人物正邪十分明显,不管是名字,擅长的武功都一眼可以看出这个人物的正邪。
2、故事情节的拖沓性,梁羽生的故事往往大量的延续并展开,从爷爷写到父亲写到儿子写道孙子写到重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初看还觉得新鲜,看到儿子辈的时候就有点忍不住了,看到重孙子都出来的话更是怒火攻心了,梁羽生故事中的英雄人物其父辈或者师傅大多在上一个故事都是作为主角来写的,这点上早就了梁羽生小说的永远无法大气的一个缺陷。
3、叙述的历史化,同样的借鉴历史作为武侠的辅助,金庸对于历史的借鉴总是采用一分实,九分虚,却让人读来颇为相信,但是梁羽生对于历史的借鉴却采用的是五分实五分虚甚至更多的实更少的虚,让人读得时间长了觉得像在看历史小说一样,这点正是梁羽生小说致命的缺陷。
4、写外过多,写内过少,在梁羽生的小说中,很少能看到大段大段的内心描写,而对主人公的行为以及语言却倾注了大量的笔墨,要知道,缺乏内心描写的文字远远没有内心丰富的来得更能感染读者,这点上与金庸对比起来,差距十分的远。这也是梁羽生虽然成名早于金庸但是盛名远远不及金庸的原因。
梁羽生像一个武夫,而金庸如同一位儒者,两者区别可见一斑。
yeah_
有真有假,我原来看小说的时候知道些降龙十八掌的名字,后来偶尔看了本周易,看到了降龙十八掌的名字,就知道那些名字的由来了,像亢龙有悔、见龙在渊,飞龙在天我都看到了,在周易的乾卦中,是卦名,其他的一些应该是金庸自创的。当然也有真的 。像少林的好些都是真的,那些什么武学要领,像含胸拔背,……都是我们传统武学中的基本的要领,不过小说都写得很夸张,不管是轻功什么的,还是武功的威力,都很大的程度的夸张。要不然这武侠小说会失去很多味道。
安然cindy
金庸武侠小说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无可比肩的畅销书,其在征服了无数读者的同时也掀起学术界对其进行研究的热潮。在21世纪,对金庸武侠小说进行深入的探究和挖掘,追问其广泛流行的根源,阐述和归纳其特有的艺术特征,正确评价金庸武侠小说的艺术特征,把握当下文坛的创作及评价趋向,都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金庸武侠小说之所以流行,主要原因是它对传统武侠小说的升华和超越。
曼曼慢慢想
现在,网络小说其实已经成为了一种主流,很多人都会在闲暇时光去观看网络小说,但是依然有很多人认为网络小说远远不如当年金庸和古龙的作品,主要还是因为现在网络小说的门槛非常低,而且他们也不如金庸和古龙那么的考究。虽然网络小说也不乏优秀的作品,但是更多的还是粗制滥造的小说比较多。
金庸和古龙的时代可以说那时候当作家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因为他们写出小说是要给出版社检阅之后才能够发表的,所以这就需要他们的文字功底和构思,想象都要非常好才能够出版作品。而这也就是说明他们的创作是需要非常高的一个门槛的,并不像现在网络小说一样随意,所以说金庸和古龙只能说他们是非常优秀的,才能够过了这道门槛成功的把他们所构思出来的武侠作品呈现给大众观看。所以他们的作品品质当然是非常过关。
但是现在的网络小说,他们只需要在网络上发表出自己的作品就可以称为小说,很多时候都是不需要。专业的人士进行检阅和检查的。这也就导致了人人都可以当网络小说家,但是作品的质量却是参差不齐的,有一些人写的好,有一些人写的差。而有一些人有构思却没有很好的文笔,有一些人有文笔,但是他所构思出来的故事空洞乏味。这些都是现在网络小说中的一个常见的问题。所以就是因为网络小说没有向出版社发表小说一样。经受主编等等的考验,所以说他们的作品绝对不可能随便拿一个出来就比得过当年文字环境这么严峻的金庸和古龙发表出来的小说。
不过如今网络小说也在一步步的改善,而且也有越来越多的好小说出现,我们要对他保持积极的心态,我相信在未来,网络小说会越来越好。
郁寳
现在看好像金庸的名气比古龙要大,大约说一下原因:
1、古龙死的早,85年就死了,那时候武侠小说还是毒草呢。在学校偷看武侠和言情是很大的罪过,大到可以拉去杨教授家过电了(当然,那时候杨教授还没有开张)。而金庸活了好久,熬到了当年看金庸的小屁孩长大了,有了话语权,武侠小说登堂入室,成了一门学问。甚至某大公司创始人规定,公司高层的花名必须是金庸小说的人物名字。
2、古龙死的早,死时还在创作,武侠小说的冬天还没来,至少是小寒秋。所以他来不及把他的作品从新修改润色。而金庸活得长,十五部小说大修就修了三次,更别提小修小改,我们今天看到的金庸作品都不是当年连载时的样子了,甚至连杨过他妈都换过人了,所以金庸的作品是可以经得住时间考验的,而古龙的小说有这样那样的bag,再也无法修复了。
3、古龙是靠小说吃饭的,而金庸主业是报人。小说只不过是他促进报纸销路的副产品,没想到副产品却使他爆得大名。金庸的政治地位比古龙要高,当年金大侠可是被邓爷爷邀请,一起喝过茶的。
4、金庸把古龙看做自己的接班人,当年连载完了《鹿鼎记》金庸邀请古龙连载小说,古龙受宠若惊的开了一部新小说,写的很认真,也写成了经典,这部小说名字叫陆小凤。古龙的创作一开始是模仿金庸的,后来才走出自己的路,他早期的作品《名剑风流》既有金庸小说的浩荡江湖,更初步显现出古龙后期小说的悬疑色彩。
5、当年有一段时间,古龙比金庸要红,他的小说一般都是电影票房的保证,当年根据古龙的小说改编的电影要比根据金庸小说改编的畅销,古龙+楚原+狄龙就是票房的保证。所以他后期小说的体量都很小,因为一些小说是直接从剧本改编来的,比方说《萧十一郎》。而金庸的小说更适合改编电视剧,因为剧情丰富一波三折,电视剧更能表现他小说中的宏大江湖,但是电影则不能,所以后来电视的普及对于金庸小说走进寻常百姓起到了决定作用。
smartswq
因为金庸古龙写的就是好,金大侠14部+1传世名作,古大侠一堆热血男儿作品。要是我也不拍别人的。诛仙确实还行,但是越到后面越不行,结尾也很牵强。现在胡歌不是拍了吗?估计年底就上映了。另外这部小说是玄幻的,跟金庸没有什么可比性。也确实比不过金大侠。金老一部射雕英雄传就完胜它了,有历史,国仇家恨结合在一起,无数历史人物相辉映。不是一个档次的。
williamywn
古龙和金庸的小说区别在,前者写意向的多,后者迎合的现代读者对功夫的神往。据介绍,前者对武术一窍不通,反映在作品中便以“不知道从哪飞来一支箭”方式描绘功夫的神奇,而对人物心理的揣摩,和眉目传情的描写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精炼短焊的语句可让你回昧万千。
水晶大王_
这问题你用脚后跟想想也知道啊
金庸一直是新闻职业者,他也经常在一些报纸杂志上发表一些散文,书评啥的,那么他的知名度肯定比梁羽生要高
人气高了 自然就比梁羽生出名了。唉~!
请叫我瘦瘦
古龙也是新派武侠的一代宗师,他的名气不如金庸原因,金庸的小说很多能跟历史连接到一起,故事情节更加细腻,让人看了以后回味无穷,无法自拔。
vantom
加里
梁羽生的小说太苦了,喜欢看这类小说的人多数还是喜欢看看主角逆天的书,相比之下金庸这方面要好的多,至少剧情容易让读者接受。比如我看梁羽生的书多数都没有看完,因为感觉书中的主角或者其他的那些善良的人太苦了,看了心情好沉闷,就不去自讨苦吃了。而且金庸的书多数都是都是有个比较圆满的结局,梁羽生的书就.......要知道喜欢看武侠小说的以男性居多,小说的情节或者结局太苦会让人看不下去的;打个不是很恰当的比方——你看有几个男的看电视的时候整天看那些港台言情剧或者韩剧的?
白萌
爽爽
米兰小贝
1、梁羽生作品中的人物正邪十分明显,不管是名字,擅长的武功都一眼看出这个人物的正邪。
2、故事情节的拖沓性,梁羽生的故事往往大量的延续并展开,这点上早就了梁羽生小说的永远无法大气的一个缺陷。
3、叙述的历史化,同样的借鉴历史作为武侠的辅助,金庸对于历史的借鉴总是采用一分实,九分虚,却让人读来颇为相信,但是梁羽生对于历史的借鉴却采用的是五分实五分虚甚至更多的实更少的虚,让人读得时间长了觉得像在看历史小说一样,这点正是梁羽生小说致命的缺陷。
4、写外过多,写内过少,在梁羽生的小说中,很少能看到大段大段的内心描写,而对主人公的行为以及语言却倾注了大量的笔墨,要知道,缺乏内心描写的文字远远没有内心丰富的来得更能感染读者,这点上与金庸对比起来,差距十分的远。这也是梁羽生虽然成名早于金庸但是盛名远远不及金庸的原因。梁羽生像一个武夫,而金庸如同一位儒者,两者区别可见一斑。
〖破茧♀
dryad92
飘飘
小柔
跟风
飘蓝瑾
zss
香草蒔
cc1966
他们的小说各有特点,也许是人生的际遇各异,阅历不同,梁羽生的小说表现手法没有金庸这么丰富,对人物的描写梁先生比较公式化,理想化。而金大侠笔下的人物要生动,复杂,丰富得多,正的身上也有邪恶的一面,邪的有时也有侧隐之心,将人物的特性立体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很接地气。
linbeichen
梁羽生的武侠小说基本都是类似的,从白发魔女传开始,后面的七剑系列,到侠骨丹心,都是那几派的故事,而且是家族传承,强强联合(包括婚姻)的这种,要看就得顺着来,都是章回体的,还是可以看的。
金庸的武侠小说是越看越有味,很引人入胜,语言也妙趣横生,再者加入史实,有以假乱真之能。回目这些也有不同的风格,倚天屠龙记是柏梁体,每句都押一个韵。天龙八部是以一首词的句子作为回目。
古龙的武侠小说,风格确实独树一帜,看过一些,但情节很难记住。
蝴蝶羽翼yaoyao
我看过了金庸的全部小说,觉得意犹未尽,尤其那个年代生活枯燥,也就看了一些梁羽生的书,觉得俩个人根本就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简直没有可比性,之所以有人认为这二位齐名(古龙也不行),更多的原因恐怕是梁羽生作为新派武侠的带头大哥。梁羽生写作水平就差很多了,故事情节过于平淡,人物的名字也还可以,通篇小说根本就没有什么悬念,更谈不上什么高潮,往往都是好人坏人贴着标签,武打描写也索然无味,无非就是“霍”的一个凤点头,大弯腰,斜插柳,武功种类也少,还有就是一部挨着一部,从《七剑下天山》里面的桂仲明,然后儿子桂华生,唐小澜,唐经天,金世遗,江海天,金逐流,杨华,杨炎…………各部书的主角们不是父子,就是师徒,而且敌人也是父子师徒世代相传,简直就像闹着玩一样,这部书里的人物,到下部一般都是天下第一了。更可笑的是还总是提醒你,这个人物哪部书里面出现过,让你去看,简直就是打广告吗!还有金庸的主人公都是经过曲折的经历才能获得高明的武功,梁羽生根本就不用,师傅都是天下第一,留下秘籍给徒弟,徒弟练完了基本上就罕有敌手了,看一页就知道全篇,这么说吧,金庸的书我看了很多遍,即使知道了结果,在读也不觉得乏味,梁羽生的就是看第一遍就常常放下了,总有要骂娘的冲动,所以说梁羽生的书没有金庸的书那么有影响力,作品很多,让人能记得住的就很少,实在是水平有限,没有想象力和猜测的余地,是梁羽生最缺乏的,和主角人物起名字没啥关系
容夭夭
金庸小说大多人物经历曲折,故事引人入胜,且大部分都是有比较重大的历史背景,和历史人物原型作为作为支撑,让人回味探索
梁羽生的小说则显得比较平淡朴实,更像是我们普通人的生活,贵在细腻
可乐爱豆浆
古龙作品:残阳西下,古道,西风,瘦马,一位头戴斗笠,身穿披风,腰悬宝剑的羁旅侠客唱《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见霜风凄冷,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金庸作品:世外不食烟火之地,或名山,或大川,或人烟罕至之地,遍地花草,清风明月,一对情人依偎在一起唱摸鱼儿·雁秋词: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别离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伟大的作品,都是爱情打动人,爱情是永恒的主题。每一位人都想拥有一段不食人间烟火的爱情!
Michael Owen
武侠小书三剑客,各有千秋,梁羽生重脉络,金庸重情节,古龙重画面。
看古龙的书,仿佛就在眼前表演,对白多,适合演话剧。
看金庸的书,就像在近处表演,情节多,适合演电视连续剧。
看梁羽生的书,好像在远处表演,故事多,适合分篇演电影。
解颐Viva
梁羽生、古龙、金庸三位大家被称为“武侠小说三剑客”,梁羽生先生更被称为新派武侠小说的鼻祖。但是梁老先生的影响力明显不如其他两位大家,我认为还是梁先生的作品风格的原因。
梁羽生先生《龙虎斗京华》是当代最早的一部武侠小说,也正是从这一部作品之后,梁先生开始了长达三十年的武侠小说创作。梁先生是富家子弟出身,所以他的作品带有浓浓的书卷气息,人物事件基本全是虚构,然后植入历史背景,以此来强化历史氛围。武功招式都有“诗词歌赋”点缀其间。武林门派基本以天山剑派及其后辈子第为主,所以武功也以天山剑法为主,“长河落日圆”“大漠孤烟直”“天山神芒”……
古龙先生的作品直接抛开历史,直面人生意境。他的作品以悬疑、诙谐、推理为主,武功打斗更与众不同,他的武功重精神不重招式,以无招胜有招,体现了“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的真理。他的语言简单干练,不拖泥带水,“飞刀,没有人知道从哪里来,人,已倒下”……
金庸先生是当代武侠小说集大成者,他的作品历史厚度深厚,直接取自历史人物和事件敷衍成武侠小说,主人公植入其中,只写的煞有其事,以假乱真。他的作品将中华民族的文字艺术和传统文化精神融合在一起,琴棋书画,九宫八卦,医道,用毒,无一不发挥的淋漓尽致。金庸先生还着力描写人物练功的艰难历程和坚韧性格,“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真的是震撼人心……
从作品拍成的影视剧来看,梁羽生先生的作品被搬上屏幕的并不少,《萍踪侠影》《七剑下天山》塞外女侠《云海玉弓缘》等,都没有达到武学经典的地步。比起古龙先生的《飞刀,又见飞刀》《陆小凤传奇》香帅传奇《萧十一郎》等都要差上一个档次,更不要说和金庸先生被数次翻拍的《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等相比了。
所以,我认为,梁羽生先生的影响力不如古龙先生、金庸先生,是自身风格的原因。
这些仅是个人看法,望大家批评指正!
78952976
喜欢梁羽生,并非是名字问题,只是剧情问题吧。梁羽生的代表作,白发魔女传,萍踪侠影录,云海玉弓缘,七剑下天山,无论人名还是书名都不错,只是情节有些不简单,文艺气息还是有些旧时代武侠小说的样子,不够大气磅礴,所以读起来不像金庸小说那样酣畅淋漓。但是我还是觉得,萍踪侠影录是我看过最喜欢的武侠小说
cqcqcq
就三人的小说文风而言,梁羽生的太传统,历史感厚重不是问题,关键的是写作手法,具体到文章,相对于金庸和古龙,梁羽生的文章娱乐性、趣味性比较低,尤其是对现在的人而言,俗话说就是读着累。大家看武侠小说除了专门研究此方面的,普通读者就是为了娱乐,而不是要去做学问。
金庸本人文学历史各方面功底十分扎实,可是他的小说虽然也有历史背景,包罗万象恢弘庞大,却不古板,文章本身即便不是文化人读上去依然很顺畅。古龙的就更不用说了,背景是架空的,什么历史名人都不谈,只写故事,有趣的故事。
金庸、古龙笔下的人物形色各异,个性明显,正派反派都有一票粉丝。梁羽生笔下的人物相对来说更加写实一些。
武功招式基本也是如此,古龙基本上没有招式,或是侧面描写,引发读者的想象力。金庸虽然有招式描写,可是他小说里的武功包含各种奇思妙想,例如凌波微步、北冥神功、生死符等等。而梁羽生的笔下的武功写得十分细腻,具体到一招一式,而且也比较写实。只是有时候读起来就跟慢动作似的。
Joy头头
方妹夫心情晴
透明小丸子
原贴:金庸在哪些地方不如古龙?
蘑菇__小珺崽要乐观
原贴:金庸在哪些地方不如古龙?
applesunny77
原贴:金庸在哪些地方不如古龙?
latawu
ti_fa
古龙、金庸皆是武侠小说的大师,个人觉得不是既生瑜何生亮的关系,而是南拳北腿各有千秋。因为二人的写作风格与着笔点大有不同。
金庸写人生,古龙写人性;金庸写成长蜕变,古龙写跌宕起伏;金庸笔下的人物环环相套,每部书都有迹可循,是一部历史发展的武侠大戏;古龙笔下的人物虽也有部分微弱联系,却以独立为主。
金庸笔下的主角,多有跌宕人生,经历了诸多苦难,脱胎换骨,终成大家豪侠。
古龙笔下的主角,来历则要传奇神秘的多,陆小凤十四岁名满天下,是何缘由?
虽与金庸武侠的完整人生不同,但这正是古龙小说的迷人之处。
盗帅楚留香、四条眉毛陆小凤、小李飞刀李寻欢……哪个不是逍遥自在,洒脱不羁。
与金老笔下人物相比,古龙的主角要幸运许多,未必有太凄苦的身世,亦有精彩的人生。多数人物,虽然描写的是片段,但却细致入微,精彩绝伦,引人入胜。
尤其陆小凤和楚留香两部书,将武侠和探案结合,独树一帜,极有风格。
若非要将金庸、古龙做个对比,从文学成就、影视作品层面,自然是金老更高。但并不代表古龙作品不如,只是各有喜好,风格不同罢了。
roye_g
古龙,金庸的小说基本都看过。古龙的小说简洁明快。但是看过了觉得都是一个套路没有什么变化,金庸的古文功底.历史文化底蕴很深。同时对男女纯洁爱情融入了生活,让人向往!总归一句话,武侠小说是成年人的童话。读者融入进去。做着意淫的梦!倒也快哉!古龙的七种武器,多情剑客无情剑。金庸的鹿鼎记等等让我度过一个难忘的少年时代!
bluejae
古龙,原名熊耀华,是当代著名武侠小说家,作为新派武侠小说泰斗和宗师,与金庸、梁羽生并称为中国武侠小说三大宗师。他说:“武侠小说的确己落入了固定的形式,这种形式已写得太多了些,已成了俗套,成了公式。”“谁规定武侠小说一定怎么样写,才能算正宗的武侠小说?武侠小说也和别的小说一样,只要你能吸引读者,使读者被你的人物的故事所感动,你就算成功。”所以,古龙在武侠小说领域内的创新,推动了武侠小说摆脱庸俗和暴力,作为文学艺术的一朵奇葩而能够得到整个社会的雅俗共赏,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的。
古龙写武侠小说的目的,是“使读者在悲欢感动之余,还能对这世上的人和事看得更深些、更远些”。“怎样写武侠小说呢?“武侠小说中的动作的描写,应该是简单,短而有力的,虎虎有生气的,不落俗套的。小说中动作的描写,应该先制造冲突,事件的冲突,尽量将各种冲突堆构成一个高潮。若你再制造气氛,紧张的气氛,肃杀的气氛,时气氛来烘托动作的刺激,武侠小说毕竟不是国术指导,武侠小说也不是教你如何去打人杀人的!血和暴力虽然永远有它的吸引力,但是大多的血和暴力,就会令人反胃了。”因此,古龙小说之价值就在于他出色的构思和语言的精炼,这既是他的独特标志,也是他武侠小说成功的保证。但其小说中过多的情色描写降低了小说的艺术价值。
古龙生于1936 年,卒于1985 年9 月21 日,终年49 岁。他一生共创作70部小说。古龙从小身世飘零,性格孤独沉郁。他的好友、著名武侠小说家倪匡说,长期的病痛使得古龙已经看淡了人生。过度的酒色,致使古龙病情迅速恶化,终因肝硬化引起食道静脉瘤大出血而去世。虽然创作了众多的武侠小说和塑造了陆小凤、楚留香、绝代双骄等性格鲜明的武侠人物形象,但是由于上述的各种疾病缠身和酒色过度,,很多作品甚至没有写完,还没有来得及修改就已经去世了,所以在小说艺术性方面远远落后于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金庸先生对作品的严谨修改不亚于曹雪芹对红楼梦的千锤百炼。
所以,古龙的武侠小说是无法和金庸作品比肩的,也可以说是各有千秋,所以古龙的武侠小说有他独特的魅力,其中的悬疑、真情,具有无穷的生命力,会世代流传,影响世界的。
唐小哈子
金庸是大宗师,十四部小说写尽了江湖情仇,世间百态。写无可写,所以才封笔。 古龙是江湖浪子,虽 偶有惊世之作,但是更多是信手涂鸦,而且后期一些作品简直叫人不忍萃读。
ゞㄗs_:單純
古龙先生爱喝酒,英年早逝,骨头里尚流淌着人头马的醇香,金庸先生爱饮茶,得享高寿,身边犹飘荡龙井香。
古龙一生放诞不羁,金庸一世稳重练达。二人在两岸三地,海内外华人中都拥有巨大的影响力和庞大的读者群,他们的作品负甫一推出,竟会引起人群排队购买的热潮。
古龙先生和金庸先生的写作风格完全迥异。金庸先生的写作手法明显受到了中国古代章回体小说的影响,对故事的起因、发展、过程和结尾都交代的井井有条,谋篇布局十分严谨,主要人物的身世、武功、招式‘门派都有据可考。并结合了一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加强故事的可读信。宣扬了爱国主义精神和传统文化。
古龙先生的写作手法明显受到了西方推理侦探小说的影响,其作品意识流痕迹明显。间杂有很多挖坑填坑的方法。对于人物的身世来源,武功路数都是天马行空说来就来,说有就有。完全脱开了中国传统小说中那种什么都交代的一清二楚的方法。语言风格简明、直接、冷峻,充满了现实生活中的哲理。现在的有些玄幻武侠爆款小说就是模仿了他的这种方法。
他们作品中塑造的人物也是各色各样。盗帅楚留香;小李飞刀李寻欢;顽强倔强的少年阿飞;精灵古怪的黄蓉;憨厚老实侠之大者的郭靖;冷冰冰不食人间烟火的小龙女;又美丽又可爱又懂事的郭襄..........,每一个都给读者留下了极其深刻的的印象。根据他们的作品改编成的影视剧,都曾经一次又一次掀起过万人空巷的收视高潮。
金庸先生和古龙先生的有关作品节选,都已经入选学校相关的课本,不断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认可,也得到了官方教育机构的认可。
金庸和古龙俩位声名播于海内外,是同时享誉两岸三地的港台华语作家,是殿堂级的武侠小说大师。俱已驾鹤西游,让我们多多缅怀吧!
vwautos
古龙、金庸的武侠小说都是我小时候比较喜欢的,金庸的武侠小说很传统,对传统文化的运用和驾驭也比较熟练。故事情节中都有历史背景渊源,而且诗词歌赋均有涉猎。所以从对历史知识、传统文化甚至武学知识的掌握来看,金庸明显的厚重很多。
古龙的武侠小说与其是武侠小说,还不如说是借武侠的躯壳来搞文学创作。从作品主旨来看,古龙是一个自由散漫、不拘一格的人。从文风来看,古龙不是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他的文风带有很浓重的西方文化色彩,而且哲学味道很浓。
古龙对人性的描写非常诗意也非常尖锐,人物性格非常鲜明,而且他的作品吸引人的不是故事的铺陈,而是悬念的制造。
所以,但从文学价值来讲,如果古龙不写武侠而是搞纯文学,可能成就更大一些。但是这就是古龙,人生洒脱,放荡不羁,世人认为的功业对于他来说还不如今宵一醉。
他的武侠小说根本没有武功招式,不外乎剑光一闪,人头落地。单纯从武侠创作上来看,这种手法相对来说更容易一些。但是他的作品对人性、生命的意义的探索更深一些。
作品数量和经典程度及影响力,古龙与金庸可谓不相伯仲,但是古龙早死,后期影响力略逊金庸。总体来讲,金庸的武侠功力确实更深厚一些。
枫林小憩
古龙许多的中晚期作品完全可以比肩金庸的小说。就比如说陆小凤,楚留香传奇,傅红雪传奇,飞刀又见飞刀,萧十一郎,三少爷的剑,七种兵器,边城浪子,绝代双骄等等。
nanxichun
可以比肩。
在金庸武侠风行海内外,将武侠小说推向高峰的情况下,古龙另辟蹊径,开创了自己的古龙风格。
古龙前期的作品是为了面包而写,无论是第一部《苍穹神剑》还是后来的《剑毒梅香》,都没有逃脱当代的窠臼,直到《大旗英雄传》的问世,其情节的构思,人物特点的鲜明,整部书让人感觉波澜壮阔,焕然一新,再往后到《多情剑客无情剑》、《楚留香传奇》等作品的问世,达到了古龙的巅峰,《三少爷的剑》、《天涯明月刀》长短句的结合,似诗歌似散文的语言,彻底形成了古龙风格,火遍两岸三地,数十年来模仿者数不胜数。在这种情况下,古龙在写作方面依旧在求新求变,《午夜兰花》对武侠小说结构改变的尝试,《猎鹰·赌局》创立大武侠时代的初衷,都是对武侠改变所付出的努力。
当然,金庸的每一部小说也在求新求变,但在文学领域,一个作家的地位在于对文学风格的创新、在于对文体写作的变化、情节构思的新颖,这些,金庸做到了,古龙也都做到了,两个人在不同的领域都进行了不同的创新,可以说是各有千秋,因此,古龙的武侠小说是可以比肩金庸的。
(关注傅青石,解析江湖背后的江湖)
王姑娘
美倩
原贴:金庸小说中取材是真的吗
fuwei212
楼上有位同学形容的好,
完美世界是一个人的遮天,而遮天是一群人的完美世界,
完美世界开篇荒天帝幼年期最是吸引人,把一个吃兽奶的小石头描写的出神入化,中期成长路线趋于正常化,感情路线简单,后期的一人独坐万古那种空虚寂寞冷,让人不禁感叹,可能是受了孤独的刺激,于是遮天中就开始走多角色路线,各种角色刻画的淋漓尽致却又不影响主角的魅力,所以个人感觉遮天会更好一些,另外加一句“好喜欢小囡囡”
winni
我倒觉得各有各的特色,与其说完美世界不如遮天,不如说昨天已经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冲击感,但是完美世界好像并没有达到预期的那种强烈感。我倒觉得是我们对完美世界的要求太高,导致我们觉得完美世界不如遮天,也就是有一个苹果,100个人吃100种味道。每个人的看法不同。
lenka
我认为完美世界和遮天都很好。大家都知道一句话,一个人的完美,一群人的遮天。荒天地独断万古。而昨天叶凡和兄弟们一起打进仙域,都是可歌可泣。有些人认为完美好一点,有些人认为遮天更好。但我认为这两部真的是差不多,没有谁比谁更好。如果你要说圣虚的话,我可以说圣墟就是他写的最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