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巾军老板,马皇后就是郭子兴的义女
张兴小说
骑士
郭子兴可以说是朱元璋的岳父,朱元璋是靠他才得以发迹,而且朱元璋的正室马皇后还是郭子兴的养女,有了这一层关系,郭子兴后来虽死但后代依然过的很好。
女儿被封为了郭慧妃,从史书记载来看朱元璋对他死后的待遇很是不错,不仅把他追封为滁阳王,还给他建庙竖碑。
maggiehu
赘婿之吉兴高照百度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34E9S_8HG9jx-LKTxHSA4g
?pwd=uu1x 提取码: uu1x
导演: 赵启辰
赘婿之吉兴高照的剧情简介 · · · · · ·
苏氏布行二房长子,曾经一心想要拿到掌印继承苏家,却在与妹妹苏檀儿的竞争中被宁毅击败。宁毅与苏檀儿离开江宁移居武都,走前将苏氏布行名义上交给他管理,本来已经对执掌苏家毫无希望的苏文兴,重燃热情。 看着蒸蒸日上的业绩,苏文兴将功劳归结于自己,只是他还有一顾虑,既然大房已经移居武都,为何苏愈还不将掌印传予自己。一次意外,他从家丁口中听到了真相,原来在众人眼中他只是苏氏布行的一个吉祥物。 自尊心受辱的苏文兴准备离开江宁前往富源做出一番事业,证明自己的能力,摆脱宁毅的阴影。但谁想来到富源接连受挫,甚至赔光了本钱。就在他绝望之际,昔日同窗突然出现,答应帮助他力挽狂澜,但有个条件......
李专哟西
作为老丈人,在朱元璋称帝道路上,郭子兴对其帮助巨大,不仅多次提携,还将自己的养女嫁给当时一无所有的朱元璋,且自己的亲生女儿也在后面成为朱元璋的嫔妃,那么在老丈人郭子兴去世后,朱元璋又是如何报答郭家之后呢?
弘治年间,有一个自称是郭子兴后人的人前去京城讨要滁阳王的爵位,而这滁阳王正是在朱元璋称帝后追封郭子兴的爵位,这件事最后怎么处理呢?
没过多久当朝礼官便给出了回应,那便是先祖朱元璋曾亲自命人为郭子兴刻下庙碑,并在庙碑上记载滁阳王郭子兴没有后代。从而该人并没有得到滁阳王的爵位。
先不说这人到底是不是郭子兴的后代,要知道郭子兴共有三儿两女,除了长子早年去世,其余几个孩子在郭子兴去世的时候都健在,这件事朱元璋也是知情的,那为何朱元璋要记载郭子兴没有后代呢,是因为两人之间有所间隙,所以是朱元璋故意如此吗?
朱元璋最大的贵人——郭子兴作为青年豪杰的郭子兴凭借着侠义的性格结交了一大帮朋友,眼看元朝腐败,至正十二年,他便迅速起兵自立门户占领濠州,一时间附近的豪杰纷纷响应号召投奔郭子兴。
当时正在外面流浪的朱元璋听到这个消息后也跟着想要投奔郭子兴,相比较其他的志向来说,此时无家可归的朱元璋只想找到一个住处,并吃顿饱饭,而在投奔过程中也是发生了一点小插曲。
在投奔过程中,门口护卫因怀疑朱元璋是间谍于是便将他抓了起来,等郭子兴赶到时,发现此人面貌非同寻常,将来毕竟会成大事,经过一番交谈后郭子兴便将其留下。
为了考验朱元璋,郭子兴多次让朱元璋外出征战,随着经历的战事越来越多,朱元璋也更加得心应手,出战在外也是屡立战功,这让郭子兴十分开心,多次提拔朱元璋。
不得不说朱元璋能有之后的成就,郭子兴算是他人生中的第一个贵人了,为了表示自己的看重,郭子兴还将自己的养女嫁给了此时还一无所有的朱元璋,没错,这个养女便是日后的马皇后。
此时的朱元璋可谓是人生得意,手中带着兵马虽然不多但最起码还是个官,还有个媳妇,虽然只是郭子兴的养女,但却非常贤惠,于是他便更加的敬重郭子兴,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让朱元璋和郭子兴之间彻底有了过命的关系。
虽说当时有好几人同时起兵反抗元朝,但这几人的关系并不融洽,各自为帅谁也不让着谁,几人之间因为这事还没少闹矛盾,在徐州城被攻破,里面的守城将军来投奔濠州后,这层矛盾彻底激化。
当时来投奔的有两人,分别是彭大和赵均用,郭子兴更加看重彭大所以屡屡对其赞赏,而对另一个将领赵均用,则是熟视无睹,这让赵均用心中不太好受。
这时候作为郭子兴对手之一的孙德崖便故意站出来挑拨矛盾,试图让赵均用对付郭子兴,从而自己坐收渔翁之利,在孙德崖的三言两语下,赵均用便被激的恼怒不已,马上命人偷偷捉拿郭子兴并将其关押起来。
等朱元璋得知这个消息后,郭子兴已经被逮捕并囚禁于孙德崖家中,朱元璋只好求助于彭大,在得到彭大的支持后朱元璋迅速前往孙德崖家中救出朱元璋,如果不是朱元璋及时赶到,那么后果真是不敢想象。
从此以后郭子兴便更加重用朱元璋,就凭他敢冒死救自己这一点便是足够了,朱元璋也顺利再度升官,手下的士兵也越来越多。
从这里可以看出,朱元璋和郭子兴之间并没有太大矛盾,甚至郭子兴还是朱元璋的岳父,那么朱元璋为什么要特意注明郭子兴无后呢?
其实这也不能怪朱元璋,在当时郭子兴确实有两个儿子和女儿,但等到了朱元璋登基的时候,郭子兴的儿子已经全部去世,只剩下两个女儿在朱元璋身边,按照古人的说法,郭子兴还确实是没有可以继承王位的后人。
郭子兴共有三子两女,除了老大英年早逝和那两个女儿外,二儿子郭天叙和小儿子郭天爵的死,或多或少都跟朱元璋有一定的关系,其中还有一个甚至是被朱元璋亲手处死。
二子郭天叙
在朱元璋迎娶了马氏之后,他的生活便开始顺风顺水,郭子兴对他越来越器重,这让郭子兴的亲生儿子郭天叙不满,因为他非常害怕父亲因为看重朱元璋,从而会在他死后将自己手中的大权全部交给朱元璋。
于是郭天叙便想方设法地找朱元璋的谋反,毕竟只要朱元璋死了,那么他郭天叙则肯定可以继承父亲郭子兴的权力和地位。
拿定主意后,郭天叙便天天到郭子兴面前说朱元璋的不好,起初郭子兴还十分相信朱元璋,可是在郭天叙的多次举报之下,郭子兴也起了动摇之心,认为朱元璋必然会谋反,于是便先一步将朱元璋拿下。
为了让朱元璋快速消失,郭天叙还想到一个办法,那便是在将朱元璋囚禁起来后,不给他吃喝,让他活生生饿死,幸好有马皇后多次救助,朱元璋这才死里逃生,很多人都羡慕朱元璋对马皇后的爱情,殊不知马皇后对朱元璋的所作同样也不少。
虽说是没有了性命之忧,但濠州却是呆不下去了,在亲信的帮助下,朱元璋选择离开濠州自己外出打拼,郭天叙则是应愿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
至正十五年,郭子兴因病去世,儿子郭天叙顺势接过父亲的权力,在小明王的安排下,郭天叙成为元帅,而朱元璋则是一个副元帅,然而就是这样了,郭天叙仍旧没有放过朱元璋。
在朝堂之上,郭天叙为了得到更大的权力于是便多次诬陷朱元璋,朱元璋并没有选择跟他一般计较,两人便以这样的态度共事一个朝廷。
为了谋取更大的权力,郭天叙多次率兵出战,只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在他还未创出巨大战功的时候,便被元军逮捕并杀害,郭子兴的二儿子就此离开人世。
三子郭天爵
郭天爵跟自己的哥哥郭天叙一样,都觉得朱元璋有愧于他们郭家,所以总想抢回朱元璋手中的权力,但这次朱元璋并没有选择无视。
在郭天叙战死后,为了弥补他,小明王便将他的弟弟郭天爵破例提拔成中书右丞,这个官职也不算小了,仅次于当时如日中天的朱元璋,但郭天爵就是不乐意。
所谓吃着碗里看着锅里说的就是郭天爵,在得到官职后仍然想抢夺朱元璋的权力,这让朱元璋彻底恼火了,一个小小的郭天爵又怎么能斗得过心思缜密的朱元璋呢,没多久后,郭天爵便被朱元璋亲手处死,至此,郭子兴的儿子全部去世,子嗣当中也仅剩下一个养女和一个女儿。
所以再说朱元璋是如何报答郭子兴后人的,这事还真不好说,你说朱元璋报答了吧,他确实处死了郭天爵,让老郭家彻底断了后。
但要说没报答吧,郭子兴的两个女儿也确实是衣食无忧,一个当了皇后被朱元璋终日宠爱,一个则是当了宠妃,生活也确实不错。
不过到头来看,倒是这个女婿受益最大,娶了自己两个女儿,还当上了皇帝,你说是不?
小七@
朱元璋的成功是离不开郭子兴,他不仅是朱元璋的伯乐还是他的救命恩人,可以说没有郭子兴就没有未来的朱元璋,郭子兴在朱元璋即将给砍头的时候救了他,并留下他作为自己的护卫,朱元璋从心里是感谢郭子兴。
金子总是会发亮的,朱元璋在郭子兴这里越做越好,并且待郭子兴为生父,郭子兴在看到朱元璋态度后对朱元璋越是十分好的,并把自己的养女马氏嫁给他为妻,郭子兴死的时候,朱元璋可以算的上郭子兴部队里面重量级人物。
郭子兴给了朱元璋如此高的地位,自然也会招到其他人不满,郭子兴二儿子郭天叙和妻弟张天佑对朱元璋产生了不满,在怎么说自己是郭子兴的儿子自然比得上作为女婿的朱元璋,他到韩林儿那里取得了委任状,郭天叙成为都元帅,张天佑成为右副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可以说朱元璋一下子成为郭军的三号人物。
朱元璋原本就是不好惹的主,而且也有一定野心,他想吞下郭子兴的军队,但是直接闹翻又不可以,朱元璋最后借刀杀人处理掉了郭天叙和张天佑两人,这个刀就是陈野先他不负朱元璋期望最后顺利帮助朱元璋处这两个碍事的人给处理掉,陈野先最后也死因不明,可以说朱元璋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
郭天叙死后郭子兴还有一个儿子郭天爵,朱元璋对他并不放心,也在寻找借口处理他,郭天爵因为对自己现有情况不满意,经常发牢骚,时间久了之后要朱元璋知道后,朱元璋认为郭天爵是个隐患,最后找了个“谋逆罪”处理掉了郭天爵。
朱元璋本身就是狠角色,对于自己有危害的人他都会毫不留情处理掉,我们知道郭子兴大儿子郭大舍是战死的,二儿子郭天叙是朱元璋借刀杀人而死,三子郭天叙因为发牢骚最后给朱元璋以谋逆罪处死,郭子兴的几个儿子先后各种原因处理掉后,郭家就断了后,可以说在权利面前,一切亲情都是浮云,毫无恩情可言,不管曾经郭子兴对朱元璋有多大的恩德,只要挡了朱元璋的道都必须死,可以说朱元璋做事情是十分狠毒。
郭子兴虽然儿子都死光了,但是郭子兴的女儿、义女都嫁给朱元璋儿子,这个也可以算朱元璋给郭家在皇室中留下了血脉,但是这个代价就是郭子兴两个儿子和妻弟的性命,他们成为了大明皇朝建立的祭品之一。
端太久的mm豆
概述
感谢邀请,郭子兴是朱元璋王朝的重要贵人,但是朱元璋建立明朝主要是靠自己,跟郭子兴没多大关系。
第一朱元璋看中郭子兴儿子冒进,让叛徒干掉了郭子兴最有实力的二儿子。朱元璋对郭子兴的加封祭奠措施,这是因为朱元璋需要明朝有一个精神领袖的存在。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出大明皇帝朱元璋对待郭子兴这一层身份利用。果然能当上皇帝的每一个简单的……
第三郭子兴的三子,被朱元璋以图谋不轨的罪名处死。这一举动同样是利用郭家,因为我们所知道朱元璋需要杀鸡儆猴,不然郭子兴的三子也不会被一图谋不轨给处死。
第四朱元璋纳郭子兴的幼女为妃子,生了不少孩子。这点是因为马皇后的关系,朱元璋在狠的心,看在马皇后的面上也不会对郭家赶尽杀绝。不过最后郭家后代基本离开了纷扰的朝堂,过上平凡人的生活。
结语大儿子早逝,总的来说郭子兴并未绝后,其子孙生生不息,开枝散叶。
薇tifferny
郭子兴,定远(今安徽定远)人,元末群雄之一,江淮地区的红巾军领袖,使朱元璋崛起的关键人物。
郭子兴既然对朱元璋有恩,那么朱元璋称帝后,对郭子兴的后人又如何呢?
郭子兴有三子,一个女儿,一个养女。
长子,在反元的战争中牺牲。
次子郭天叙曾阴谋对付朱元璋。郭子兴死后,小明王任命其为都元帅。后与舅舅张天祐领军攻打集庆府,被叛徒陈埜出卖而牺牲;
三子郭天爵阴谋对付朱元璋,被朱元璋所杀。
女儿郭氏,郭惠妃,生母张夫人。明太祖朱元璋之妃妾,生有蜀王朱椿、代王朱桂、谷王朱橞、永嘉公主和汝阳公主。
养女,就是朱元璋的马皇后。
麒麟
宋元时代,“说话”艺术兴盛,在“说话”四家中,最为发达的是“小说”和“讲史”两家。其中“讲史”是以历史事实为依据,吸收民间传说,讲述历代兴废以及战争等事。
在“讲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讲史”话本篇幅较长,通常分节叙述。每节有一个题目,这种形式渐渐发展成章回小说。
章回小说分章回叙述,原来话本的每节,改为章回小说的每章回,章回小说成为我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其段落整齐,首尾完整。
在章回小说中,历史演义类小说特别发达。这类小说通常是以史实和传说相结合的形式,叙写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重大社会政治矛盾与风云人物,最早也是最有影响的历史演义小说是《三国演义》。
在“讲史”话本中,有一个话本叫三国志平话。三国志平话分上中下3卷,已经初具《三国演义》的规模,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学价值。
实际上,三国的故事早在民间广泛流行,宋代时,民间说书中有“三分”的专门科目和专业艺人。
宋代词人苏轼在志林记载:王彭尝云: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
这个记载说明当时说三国故事有着很好的艺术效果,而且“拥刘反曹”的倾向已经很鲜明。
在戏曲舞台上,金元时期出现了大量的三国戏。元代文学家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记载的金院本有赤壁鏖兵、刺董卓、襄阳会等剧目。南戏戏文中有周小郎月夜戏小乔、貂蝉女等剧目。
根据《录鬼簿》、太和正音谱等记载,可知元杂剧中大约有60种三国戏。这些剧本或取材于史书或取材于三国志平话,经过戏曲家的再创作,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故事情节更为生动。
元代末年,史学家罗贯中以三国志平话为框架,充分利用陈寿的《三国志》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以及其他史料,广泛吸收民间传说中生动的故事情节,淘汰民间故事中荒诞不经的地方,完成了《三国志通俗演义》一书。
《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三国演义》“言不甚深,文不甚俗”,既不像历史著作那样深奥难懂,又不像“讲史”那样“言辞鄙谬”,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三国演义》描写了184年至280年,共97年的历史。全书120回,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从第一回至三十三回,主要写汉末的动乱和群雄并峙,曹操军阀的崛起和壮大。第二部分从三十四回至八十五回,写刘备集团的崛起和壮大,三国鼎立,互相争雄的局面。第三部分从八十六回至一百二十回,写三国的衰落,最终为司马炎所统一,建立西晋王朝。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的小说,是我国历史小说创作的楷模。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全书共写了1798人,其中主要人物塑造得性格鲜明、形象生动。作者描写人物,善于抓住基本特征,突出某个方面,加以夸张,并用对比、衬托的方法,使人物个性鲜明生动。
全书共写大小战争40多次,展现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其中尤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最为出色。对于决定三国兴亡的几次关键性的大战役,作者总是着力描写,并以人物为中心,写出战争的各个方面,如双方的战略战术、地位转化等,写得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各具特色,充分体现了战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三国演义》的结构既宏伟壮阔而又严密精巧。作品涉及的时间长达百年,人物多至数千,事件错综,头绪纷繁。
作者构思宏伟而严密。他以蜀汉为中心,以三国的矛盾斗争为主线,来组织全书的故事情节,既写得曲折多变,而又前后连贯;既有主有从,而又主从密切配合。
作品的语言精练畅达,明白如话,可以说雅俗共赏。和过去一些小说粗糙芜杂的语言相比,是一个明显的进步。
《三国演义》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既有史料方面的,又有文学方面的,既有艺术方面的,也有思想方面的,它对后世小说特别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
继《三国演义》之后,明代中叶余邵鱼编著成列国志传一书也属于历史演义小说。列国志传共8卷226则,它以时间为经,以国别为纬,叙述了武王伐纣至秦朝统一长达800年的历史。
明末文学家冯梦龙在列国志传的基础上,将其改编成《新列国志》。《新列国志》集中写春秋、战国时代,成为东周列国的历史演义。《新列国志》删掉了一些与史实不符的情节,使之更符合史实。
除了这些历史演义小说,明代还有其他一些历史演义小说,比如全汉志传、南北宋志传、隋唐两朝志传、唐书志传通俗演义等,这些历史演义小说各有其艺术风格和特色,但总体上看,远没有《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和影响大。
飞大壮
平阳狐狸,回答问题。
没有郭子兴,便没有朱元璋,也就没有 276 年的大明王朝,这个历史判断是有一定道理的。
郭子兴是朱元璋崛起的关键人物,也是朱元璋从军的开始。朱元璋从郭子兴的亲兵,十夫长成长为后来的军事统帅,开国皇帝,虽然其中多是朱元璋个人的能力和本事,但与郭子兴相处的三年(1352——1355)仍是其人生不可忽视的历程和财富。
郭子兴和刘邦是极相似的两个人,1352年郭子兴举兵反元,时年五十岁,刘邦起事时也是五十岁,正所谓“五十岁造反,什么时候努力都不晚”。刘邦娶了有钱人吕公的女儿吕雉为妻,郭子兴虽没娶有钱人家女儿,但他的父亲郭公却是娶了个有钱人家的女儿为妻,郭家由此发迹。
郭子兴也正是靠着这笔遗产广交豪杰,杀牛宰羊,聚兵反元。刘邦成功了,他的老爸刘公在史书上变成了刘太公,郭子兴失败了,他的父亲郭公依然只能是郭公。
(朱元璋)
郭子兴是最早一批起兵反元的义军首领,但在群雄大乱斗的时代,早起的鸟儿不一定有虫吃,比如韩山童,刘福通,徐寿辉等人都早早的离开了历史舞台。郭子兴也是如此,作为江淮地区的红巾军领袖,从 1352 年起兵到 1355 年去世,三年时间便匆匆而去,他的儿子们也紧跟其后尘,离开了这个历史舞台,父子四人都没有等到大明建国的那一天。
史料记载,郭子兴有三个儿子,老大姓名不可考,早早战死。1855 年, 53 岁的郭子兴去世后,次子郭天叙为都元帅,妻弟张天祐为右副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朱元璋在军中虽位列第三,但这支部队毕竟绝大多数是朱元璋拉扯起来的,且朱元璋有胆有谋,所以这支军队名义上为郭家军,实则已是朱家军。
郭子兴死后的第二年即 1356 年,这支部队开始渡江攻打南京,在这场战斗中,郭天叙,张天祐吃了一趟鸿门宴,被叛徒出卖被杀,有人认为这是朱元璋所精心设计的。此时郭子兴还有一个儿子尚在军中。
郭子兴去世后的第三年 1357 年,朱元璋的威望日盛地位日高,作为郭子兴的儿子郭天爵自然心中不服怨声载道,朱元璋便以谋反的罪名将其处死。至此,郭子兴病逝,老大战死,老二被杀,老三被处死,郭家父子四人都离开了人世,朱元璋彻底掌握了这支军队,再无半点郭家痕迹。而此时距离大明朝的建立还有 12 年时间,朱元璋任重道远。那郭子兴还有后人吗?有!
(马皇后)
大家都熟知郭子兴将自己的养女马氏嫁给朱元璋即孝慈高皇后,马皇后,殊不知郭子兴唯一的亲生女儿郭氏后来也成为了朱元璋的女人即“郭惠妃”,并为朱元璋育有三子一女,即蜀王朱椿,代王朱桂,谷王朱橞和永嘉公主。
蜀王朱椿聪明好学,有“蜀秀才”之称。就番成都后,在成都红照壁一带修建了气势磅礴的蜀王宫,并在锦江沿岸修建了不少亭台楼阁。朱椿的王妃更是名将蓝玉之女,蓝玉案发后,蓝氏也应蜀王妃的身份才免得一死,逃过一劫。
代王朱桂的封地在山西大同,为明朝“九大塞王”之一。 1399 年建文帝开始削藩,朱桂因罪被废为庶人,朱棣上台后恢复了朱桂的王爵。
谷王朱橞的封地在宣府,修长城,建关楼,为明朝北部边防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后,谷王朱橞带兵勤王入驻首都南京。 1402 年朱棣大军兵临城下,朱橞和大将李景隆开城投降,迎接燕军入城,史称“金川门之变”,建文帝不知所踪,永乐皇帝朱棣登上历史舞台。后朱橞自视有功,逐渐横行无道起来并有谋反之举,被朱棣废为庶人囚禁起来,最终在囚禁中死去。
洪武三年,即 1370 年,朱元璋追封郭子兴为滁阳王,并赦免其邻里的赋税,令其为郭子兴守墓。宣德年间,也就是朱元璋的曾孙明宣宗朱瞻基时期,有个叫郭老舍的人自称是郭子兴的亲戚,入京朝见并获得一些赏赐。
弘治年间,这就有点久远了,此时已是大明朝建立百余年之后的事情,又有人自称是郭老舍,被朝廷赐予官带,但不久被为郭子兴守墓的人家所揭发,免官。
郭老舍是郭子兴的后人吗?大概率不是!一方面,当时的礼官说郭子欣的事迹是洪武皇帝朱元璋亲书并刻在庙碑上,庙碑上明确写着郭子欣已经没有了后人。另一方面郭老舍是被为郭子兴守墓的人所揭发,为郭子兴守墓的自然对郭家的事情了如指掌。我们都期待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们都子孙绵延,香火不断,但很可惜,郭子兴并没有!
郭家在历史上出了不少人物,明有郭子兴,唐有郭子仪,当然严格来说郭子兴是元朝人,他并没有等到明朝建立的那一天。历史上有姓郭的人做皇帝吗?当然有 !
五代中的最后一个王朝“后周”的开国皇帝周太祖郭威,也是一个狠角色,曾打抱不平而暴扁屠夫,没错,《水浒传》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故事原型便印在这位周太祖郭威身上!
朱元璋的确是靠郭子兴发家的,而且郭子兴对他还有再造之恩。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乱世之中,一介草民没有一点社会根基没有一点资源,很快也就会淹没在茫茫人海中了。
当年朱元璋当和尚,据说在剃度的时候香头一挨他的头皮就灭,方丈认为他戾气太重不便留下,后来误打误撞到了郭子兴的义军里。郭子兴慧眼识珠,重用朱元璋,还把自己的养女马大脚嫁给了朱元璋。朱元璋也正是因为郭子兴的慧眼识人,才得以施展自己的才能,最终能够“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并登上皇帝宝座。那么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是怎么样对待郭子兴的后人的呢?
朱元璋登基称帝之后,首先“感念郭子兴之恩情”追封郭子兴为滁阳王,并建庙祭祀亲写祭文:“朕方从军,几乎被他人所害,惟王能活我,致有今日尽平天下,家国已成,再生之恩,终世不忘”。
至于郭子兴的儿子,在明朝建立之前就都死了,其中有一个儿子还是朱元璋处死的。但是郭子兴的女儿结局不错,没有被朱元璋赶尽杀绝,被纳为妃子,还为朱元璋生了三子两女。
郭子兴有三个儿子,郭子兴死时,大儿子已战死沙场,另外两个还正值壮年。而郭子兴死后,这两个人还是没有放过朱元璋,处处与他作对,仗着自己的官职比朱元璋高,便时时刻刻刁难朱元璋,这令朱元璋十分头疼。
这两个人是伯乐之子,朱元璋心里明白不好对付他们,若是真的和这两人起了争执,定会影响军队的稳定,不利于自身的长远发展。
不过,没过多久,1356年,郭天叙在攻打江南时战死了。而另一个人郭天爵也没有活下来。因为他总是与朱元璋作对,忍无可忍的朱元璋便将其处死了。除了这两个儿子,郭子兴的两个女儿是幸运的。一个是后来的马皇后,另一个成了朱元璋的妾室,都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这样看来,能够狠下心对待郭子兴的儿子,保证自己的称王之路,又能善待他的两个女儿,朱元璋确实适合做一个上位者,但他的做法也无可厚非,毕竟如果他不狠下心,死的那个人就是他自己了。对此你怎么看,评论一下吧!
B_lam
赘婿之吉兴高照演员有岳旸、韩承羽、戴向宇、海波、陈冠英。
赘婿之吉兴高照是由赵启辰执导,刘冠麟、王祉萱领衔主演,岳旸、韩承羽、戴向宇、海波、陈冠英、张紫淋、蔡纲、胡丹丹、曹曦月、张净桐、姚一奇、马小茜、沈浩主演的电影,于2021年8月13日在爱奇艺独家上线。
剧情简介:
宁毅与苏檀儿至武都发展以后,仍未继承家业且不甘于当“吉祥物”的苏文兴决定另起炉灶,去往富源城自立门户,在旧时同窗高甜的帮助下经营布行,成就对方的同时,找到自身的价值所在,也收获了真挚感情的故事。
twinkle
首先来看郭子兴的女儿,她的结局算是比较好的,被朱元璋抱回了家,封为了“郭惠妃”,为朱元璋生下了二子二女,分别为蜀王朱椿、代王朱桂、谷王朱橞、永嘉公主和汝阳公主。
但郭子兴的儿子们,就没这么好的运气的,朱元璋让郭子兴绝了后。
郭子兴总共有三个儿子,长子早年战死我们姑且不论,次子郭天叙、三子郭天爵之死朱元璋脱不了干系。
在郭子兴死后,其次子郭天叙成了新的元帅,而朱元璋只是左副元帅,所以为了权力,郭子兴的这两个儿子成了朱元璋最大的阻力,所以在朱元璋的眼里,他们必须死。
当然朱元璋还没傻到光明正大地去杀死郭天叙和郭天爵,而是现在攻打集庆的时候,故意不出兵救援郭天叙,好利用叛将陈埜之手将郭天叙与军队的二把手张天佑一起除掉,如此一来朱元璋就顺势成为了这支义军的一把手了!
可能大家以为朱元璋成为了军队的首领了,也该收手了,毕竟此时的郭子兴仅剩一个儿子郭天爵了,总不能让自己的救命恩人绝后吧!
但坏就坏在朱元璋占领南京后,郭天爵被封为江南行省右丞,在地位上仅次于朱元璋。加上此时的这支义军中除了朱元璋自己的嫡系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属于郭子兴的旧部,这些人视郭天爵为“精神领袖”。二者结合,郭天爵已经对朱元璋的地位造成一定的威胁,那么对朱元璋来说郭天爵也必死!
不过对付起郭天爵就简单多了,直接被朱元璋用“与群小阴谋”的罪名给处死了。
至此在朱元璋的操纵下,郭子兴算是绝了后,郭天叙与郭天爵全部被朱元璋以阳谋阴谋除掉,唯一的女儿与养女有都被朱元璋“抱回了家”,这下子朱元璋便可以以“郭子兴女婿”的身份,名正言顺的将所有的军队收入囊中。
摩托再好也要骡拉
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江南行省庐州路和州(今安徽和县)城内,江淮红巾军首领之一的濠州元帅郭子兴,在养女婿、和州总管朱元璋的府邸中去世,时年五十三岁。此时,郭子兴的军队分别由其妻弟张天佑、次子郭天叙、以及养女婿朱元璋所统领,在江淮红巾军名义上的君主——龙凤政权小明王韩林儿的诏令下,郭天叙成为濠州都元帅,张天佑为右副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三人一起共管濠州军队(当时的人们遵循元朝仪制,以右为尊,右副元帅高于左副元帅)。
三年前,至正十二年(1352年),还在家乡孤庄村皇觉寺当小沙弥的朱重八,因为儿时伙伴汤和(此时已经加入郭子兴军队)写来密信,请他前往濠州投军,于是离开了家乡,投奔濠州郭子兴所部。当时,因为一些误会,还留着和尚光头的朱重八差一点在濠州城外被红巾军兵士当做奸细逮捕并处决,幸好元帅郭子兴恰巧路过,遇到朱重八后见其为人豪气、见识不凡,因此下令释放了这个前来投军的青年,并把他收为自己的亲兵十夫长,随侍听用。
朱重八成为郭子兴的亲兵后,作战勇猛、处事机智,多次建立功勋;再加上他初通文墨,能协助处理文书案牍事宜,在一群文盲组成的亲兵队伍中更显得鹤立鸡群、表现突出,郭子兴越来越喜欢这个看起来前途无量的年轻亲兵。于是,郭子兴做主,将自己的养女马氏嫁给了朱重八为妻,还给他改名为朱兴宗,字国瑞,后来又改名为朱元璋。
当时,濠州城内有包括郭子兴在内的五位起义军首领,郭子兴因为以孙德崖为首的其余四人粗鄙鲁莽、经常肆意劫掠民间而对他们很是不满,时常想要削弱他们的势力,所以遭到了孙德崖等人的忌恨,于是合谋想吞并郭子兴部。正好这时候,元军攻破徐州,徐州义军首领彭大、赵均用等人辗转投奔到濠州。孙德崖等人为了对付郭子兴,于是故意推举他们为濠州新首领,地位在原有的五位首领之上。郭子兴因为彭大有智谋、气度高而亲近彭大,却对心胸眼界一般的赵均用不加尊崇。
于是,孙德崖等人趁机挑拨赵均用,说郭子兴“只知道有彭,不知道有赵”。赵均用果然大怒,发兵捉住了郭子兴,把他关在孙德崖的家中,准备杀死。这件事被刚从其他军营办事归来的朱元璋知道后,立即联络了郭子兴的两个儿子,直接跑到彭大的营中求救,然后和彭大一起冲到孙德崖的家里,摆出火并的姿态,强行砸破屋门,把郭子兴救回了家。因为此事,郭子兴对朱元璋这个养女婿感激不尽,更是重用。
此后,元军大举包围濠州,围城攻打,这时候濠州城内的义军首领们才暂时放下私人恩怨,合兵一起抵抗元军。经过五个多月的艰苦抵抗,到至正十三年(1353年)春天,因为指挥攻城的元军统帅贾鲁病逝,元军撤退,濠州这才惊险地获得了安全。
但守城获胜后,濠州城内又开始内讧,彭大和赵均用凭借所辖军队较多而开始称王,郭子兴与孙德崖等五人实力弱小,只得继续称元帅。彭大称王后很快去世,赵均用看不起彭大的儿子彭早住,在濠州城内一天比一天专横,还挟持着郭子兴等人强行进攻盱眙、泗州等地,并企图吞并原濠州义军势力。
年轻的朱元璋志向远大,并不想局促在小小的濠州一地,他见城内诸首领争权夺利、彼此敌视,内讧不断,知道这里不是自己发展壮大的最佳选择。至正十三年(1353年)六月,朱元璋向郭子兴请求回乡募兵,并以濠州义军的名义向其他地区发展,以扩大义军的影响,郭子兴认为这样做可以壮大自己的势力,并和赵均用部相抗衡,于是很高兴的同意了朱元璋的意见。
于是,朱元璋凭借着郭子兴“濠州元帅”的名头,返回家乡——钟离乡太平孤庄村招募壮丁,他幼年时的伙伴徐达、郭英等人,以及孤庄村附近村子的青壮年得知朱元璋加入了红巾军、并在军中做到了中层将领、此次返回家乡来招募新兵后,都踊跃报名从军,投靠朱元璋;不久的时间内,朱元璋招募到七百多人,顺利返回濠州。得到这么多有生力量加入的郭子兴大喜过望,把立下大功的朱元璋提拔为军队镇抚。
至正十三年(1353年)冬天,朱元璋在濠州城内观察了半年之久,见诸首领彼此之间勾心斗角、相互提防,没有兴盛发展的气象(包括自己的主帅、养岳父郭子兴在内),知道和他们混在一起成不了大事,便再向郭子兴请求,自己愿意“为军前驱、南略新地”,单独率军向南方发展、扩大势力。郭子兴因为有之前朱元璋募兵成功的先例,也表示支持,但不希望朱元璋带更多的军队出濠州(因为要留军队在手、和其他首领对抗),朱元璋于是只带了自己的心腹亲信二十四人(即淮西二十四将:徐达、汤和、费聚、周德兴、郭兴、郭英、吴良、吴祯、花云、陈德、顾时、耿再成、耿君用、唐胜宗、陆仲亨、华云龙、郑遇春、郑遇霖、胡海、张龙、陈桓、谢成、李新材、张赫),在至正十四年(1354年)正月初一出城,向濠州以南的定远等地进发,从此开始了自己独当一面、扩张发展、乃至于攻略天下的第一步(淮西二十四将中,除了在大明建国前就战死、病薨的几个人外,其他人在大明建立后,都成为获封公爵、侯爵的开国勋贵)。
至正十四年(1354年)初,朱元璋带着二十四名心腹一路南下,先后招募了进军途中的地方武装三四千人,壮大了自己的势力,然后在定远横涧山击败当地驻守的的元军,获得了降军中的精兵二万人,都编入自己麾下,并在南下滁州(安徽滁州)的半路上得到了定远当地有名儒士李善长的投效,朱元璋任命李善长为自己幕府的掌书记;就这样,离开濠州不过才几个月,朱元璋的基业就初见雏形、并向着更加兴旺发达的态势发展,这和固守濠州、固步自封的诸义军首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朱元璋势力大涨后,在徐达、李善长、汤和等亲信的协助下,很快攻取了滁州,得到了自己第一块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地盘。而此时的濠州城中,义军内讧却越演越烈,赵均用在自称永义王后,对自称鲁淮王的彭大之子彭早住不断压制其权力、夺占其势力范围,而彭早住也不甘示弱、针锋相对,两家终于在至正十四年(1354年)六月爆发火并,在濠州城内大打出手;而郭子兴、孙德崖等五元帅也各自站队,郭子兴支持彭早住,孙德崖等支持赵均用,纷纷出兵参与混战。
内讧火并的结果是赵均用一方获胜,彭早住大败被杀,濠州城被赵均用、孙德崖等人全部掌握。对于站错队的郭子兴,起初赵均用、孙德崖想要把他直接杀死、吞并其部属,但远在滁州的朱元璋得知此事后被,写信给赵均用,述说当年他被元军赶出徐州,投奔濠州时,是郭子兴主动接纳,这才得以立足,现在如果要杀郭子兴,那么天下人都会认为你赵均用是一个恩将仇报之人,将来怎么能再招纳人才、成就大事;况且郭子兴现在还有一万多部属,如果硬要强行火并的话,你们也会损失惨重,另外,自己作为郭子兴的养女婿,也不会坐视岳父被杀而不管。
因为有朱元璋这样强硬的表态,所以赵均用、孙德崖等人也不敢真的对郭子兴下手,但又不愿意他继续留在濠州碍事,便借口濠州地方狭小贫瘠,不足以维持这么多军队,排挤郭子兴出城,带着他那一万多人的军队,和妻弟张天佑、次子郭天叙、三子郭天爵、女儿郭氏、养女马氏等亲眷,到滁州去投奔养女婿朱元璋(郭子兴长子在其起兵之初就去世了,或许是战死在战场上,其名经后世考证,大概是叫郭大舍)。
朱元璋在滁州得到郭子兴要前来的消息后,没有做出任何不满地表示,并亲自出城迎接岳父,将所掌握的兵权和地方治理权立即交给郭子兴,态度恭敬而谦逊。郭子兴很是高兴,让朱元璋像以前一样辅佐自己,担任左右手。
郭子兴是地方豪强出身,性格强悍、豪迈、耿直,但也有易怒、多疑、不能容人等缺陷(所以才和孙德崖、赵均用闹翻),虽然他很赏识朱元璋,也确实是他提携、重用了朱元璋,才使得这个当年的乞丐小沙弥得以迎风而起、成就如今的一番事业;但郭子兴本人起兵后屡屡遭受挫折,又被赶出老巢濠州,狼狈地投靠原本的下属、养女婿,所以心里一直怨气深沉;再加上别有用心的人(大概率就是他自己的亲眷等)为了攫取更多权势,多次挑拨他和朱元璋之间的关系,撺掇他削弱朱元璋的权力,收归自己手中;所以郭子兴慢慢地开始对朱元璋猜忌怀疑起来,疏远而冷漠地对待他,还把朱元璋下属中的得力之人调离他的管辖,以削弱朱元璋的兵权。
朱元璋机智聪明,怎么会不知道这是郭子兴听信了谗言,在猜忌自己。于是,他平日里行事更加小心谨慎、不落把柄给想要陷害自己的人,其妻马氏在他的示意下,也加倍殷勤侍奉养父郭子兴,替朱元璋笼络人心。因此,郭子兴和朱元璋这对翁婿,在滁州时总算可以安宁相处,没有明面上的龃龉。
和当初主动请求离开濠州、以便出外建立自己的独立势力范围一样,朱元璋见和郭子兴一起呆在滁州的结果是处处受制、不能成就心中的大事业,于是又一次向岳父提出向滁州外围扩张发展,以壮大己方的势力(以此借机出外镇守、离开郭子兴的直接统领)。郭子兴也有这种扩张势力的愿望,便采用朱元璋的谋划,于至正十五年(1355年)初,命妻弟张天佑与朱元璋部将汤和率军出征,假装元军,偷袭和州(今安徽和县)并一举攻克了和州。
和州被攻克后,朱元璋向郭子兴请缨,愿意前往和州驻守,作为滁州的外围屏障,郭子兴因为之前朱元璋将滁州经营得很好,自己才有这块稳固地盘,也想朱元璋将来把和州像滁州一样治理好,便同意了朱元璋的请求,委任他为和州总管,率本部军队前往和州驻守。
当初,赵均用、孙德崖等人在火并彭早住、赶走郭子兴之后,独占了濠州,但濠州经历多年战火之后,地方穷困,灾荒连连,义军队伍缺粮情况严重。孙德崖无奈之下,只得率部离开濠州,四处就食,此后辗转来到和州境内。孙德崖知道和州守将是当年曾经一起抗击过元军的朱元璋(选择性遗忘了曾经抓朱元璋的岳父郭子兴、甚至要杀害他的旧事),于是向其去信,请求进入和州城内,暂时解决一下缺粮的窘境。朱元璋大度地同意了孙德崖的请求,让他的军队入城,还提供粮食给孙德崖的军队。
朱元璋前脚接纳了孙德崖,后脚就有人向在滁州的郭子兴告状,得知仇人来到了自己的地盘,而养女婿没有为自己报仇,居然还提供粮食给孙德崖之后,怒气万分的郭子兴立即率军赶往和州,要向朱元璋当面问罪,并发兵攻打孙德崖。
朱元璋在郭子兴来到和州后,恭恭敬敬地前来参拜,郭子兴心中愤怒,很久都不理会朱元璋,还命令军队戒备,要发动对孙德崖的进攻。朱元璋苦劝良久,以“家事缓急皆可理,外事当速谋,为大恢复计,应以和为贵”为由谏言岳父,郭子兴才勉强同意了朱元璋的意见,但是要朱元璋立即将孙德崖部驱逐出和州。
此时,孙德崖已经得知郭子兴来到和州,为了不给接纳自己的朱元璋添麻烦,他准备主动离开和州,朱元璋提出自己去孙部已经出发至城外的前营,以送行的名义做人质,孙德崖则在城中的后营中主持撤军,双方都尽量保持和平的态势脱离接触。可就在朱元璋按承诺到孙德崖前营中送行时,城内的孙德崖却被郭子兴发动突然袭击生擒。得知主帅被擒后,孙德崖的前营也将朱元璋抓住,声称如果不放回孙德崖,那么就杀了朱元璋。
当时郭子兴犹豫不决,不能做出决断,形势万分危急。关键时刻,是朱元璋的心腹大将徐达主动提出出城去换回朱元璋,并联合城中的朱元璋亲信们“力劝”郭子兴不能坐视朱元璋的安危不管(否则就不再奉郭子兴为主帅),一定要保证孙德崖的安全。此后,经过一系列复杂的人质交换过程,孙德崖被释放出城,朱元璋和徐达也先后安全归来,这一场惊天动荡才最终落幕(这也是明太祖戎马一生中,最为凶险紧张的时刻,几乎因此而丧命。)
郭子兴平生最恨孙德崖,这次几乎将他除掉,可是因为女婿的缘故,最后还是让他给逃脱,心中的懊恼就别提了。另外,因为此事,让他也知道了朱元璋如今的实力已今非昔比,不再是自己能够轻易掌控的(徐达为首的诸人“力劝”他要保证朱元璋的安全就是明证),女婿羽翼已丰、势力扩张迅猛,自己再也没有对其发号施令的资本了。在这些负面因素的刺激下,心里既懊恼怨恨、又焦虑失落、且惴惴不安的郭子兴抑郁成疾,直接病倒在和州,虽然朱元璋和马氏细心侍奉、尽力照料,但还是没有使其痊愈,就在孙德崖逃离和州后不到一个月,心病和身疾都十分严重的郭子兴在和州病逝,年五十三岁(郭子兴死后,孙德崖想乘虚偷袭滁州,被郭子兴部将击败、斩杀)。
郭子兴去世后,朱元璋护送其灵柩返回,归葬于滁阳。此时,郭子兴部的大部分军队都归于朱元璋所掌握,但也有一部分军队是由郭子兴的妻弟张天佑及两个儿子郭天叙、郭天爵统管。龙凤政权首领小明王韩林儿趁机招揽这支颇有实力的军队,发布令旨,以郭子兴次子郭天叙为都元帅,妻弟张天佑为右副元帅,女婿朱元璋为左副元帅。按实力和智谋来说,朱元璋勇谋兼备、将士同心,比郭天叙和张天佑更有资格担任主帅,继承郭子兴所遗下的军队和地盘。但朱元璋考虑到龙凤政权的名号正统、又势力强大,可借助威势壮大自己,于是同意听从其号令,屈居张天佑、郭天叙之下,并奉小明王为主,以成就自己的事业。
朱元璋所部虽然占据了和州,初步建立起势力范围,但和州地方狭小,出产不足,不利于朱元璋继续扩大势力,而与和州相对、紧靠长江南岸的太平(安徽当涂)、芜湖等地,则地方富庶、物产丰富,是适合建立根据地的好目标。至正十五年(1355年)四月,猛将常遇春归附朱元璋,巢湖廖氏、俞氏水师也前来归顺,朱元璋渡江攻取更大地盘的条件已经成熟。至正十五年(1355年)六月,朱元璋亲率大军,渡江攻克采石、太平,把势力范围扩张到江南。
朱元璋攻克太平后,亲元的江南民间武装首领陈埜先率领数万人前来攻打太平,在徐达、邓愈、汤和等将领的合击之下,陈埜先大败,被生擒至朱元璋面前。见到朱元璋之后,陈埜先立即要求投降,当时有多人向朱元璋进谏说陈埜先为人狡诈阴险、心怀不轨,劝朱元璋不要接受其投降。朱元璋则以:“杀之,恐失豪杰之心”为由,接受了陈埜先的投降,还把他释放回自己的军中,让他率领地方民军作为己方的附从军。
至正十五年(1355年)七月,郭天叙、张天佑、朱元璋等人率军攻克溧水、溧阳、句容、芜湖等地,完成了对元朝江南重镇集庆路(今江苏南京)的包围;八月,各军逼近集庆路,其中郭天叙、张天佑率军驻守集庆东南处的方山,陈埜先部驻扎在城西南的板桥,朱元璋部由徐达等率领驻牛首山,朱元璋本人则以左副元帅的身份留守于太平府。
当时,已经有人探知了陈埜先正在谋划复叛、重新投靠元军的计划,并秘密告诉了朱元璋;朱元璋并没有立即对陈埜先采取反制措施,而是派人把他召来,大方的说:“人各有志,我不强求;从元还是从我,任你所选。”陈埜先则对天发誓:“我如果背叛您的再生之恩,神人共殛之!”朱元璋不加深究,放陈埜先返回了军营,也没有把陈埜先有谋叛意图的消息告诉正在前线的郭天叙和张天佑。
陈埜先返回驻地后,积极准备复叛,并向朱元璋请求,邀他到前线来指挥攻击集庆路,朱元璋心知肚明,没有应答。陈埜先见朱元璋不肯来,就又诓骗朱元璋,说元集庆守将左答纳识被自己诱到营中,请副元帅前来将其俘获,朱元璋也没有中计,不接受这个意见,但还是没点明陈埜先要作乱的企图。
见蒙骗不了朱元璋,陈埜先转而将目标放在了驻军方山的都元帅郭天叙、右副元帅张天佑身上,于是在九月间向郭天叙、张天佑发出商议军事计划的邀请,请都元帅和右副元帅到自己驻军的板桥军营内会面,并讨论进攻集庆路的计划。郭天叙、张天佑事先根本没有任何提防,于是应邀赶赴陈埜先的军营中议事。
郭天叙、张天佑到来后,陈埜先趁其不备,突然发动袭击,当场杀死郭天叙,擒获张天佑,然后押着张天佑向元集庆路最高守将、江南行台御史大夫福寿投诚请功;福寿大喜过望,重赏了陈埜先,并处死了张天佑。随后,福寿和陈埜先里应外合,对群龙无首的郭天叙、张天佑部发起突袭,将这一部分郭子兴的旧部击溃,损失惨重,溃败逃散。
不过在追击溃军的时候,陈埜先在金坛县(今常州金坛区)被地方武装“误杀”,只比郭天叙、张天佑多活了两天。陈埜先死后,福寿命其子陈兆先接管他的旧部,驻守在方山,协助守卫集庆路(至正十六年(1356年)三月,朱元璋再次进攻集庆路,破城外的陈兆先部,收降陈兆先和其部属三万余人。当时朱元璋看出陈兆先与降军们心存疑虑,军心不稳,于是从降军中挑选了五百人充当亲卫,在夜里守卫在自己身边。陈兆先知道此事后十分感动,从此甘愿追随朱元璋左右,效尽死力。后来,在朱元璋和陈友谅鄱阳湖大战中,陈兆先奋勇作战,最终战死在军中,被追赠为颍上郡侯。)
就这样,名义上地位高于朱元璋的都元帅郭天叙、右副元帅张天佑都莫名其妙地死于陈埜先以及元军之手,所统帅的军队也大都溃散,失去了整体作战能力。而在郭天叙、张天佑被杀,军队溃败后,在后方太平府的朱元璋派出军队,将四散逃亡的原郭天叙旧部收拢,归并到自己属下,重新整编,成为了隶属于自己的军队。
郭天叙被杀后,郭子兴的子女只剩下三子郭天爵和女儿郭氏尚在,为了将来能够生活安定,郭子兴的二夫人张氏(郭氏生母)主动提出,把郭氏嫁给朱元璋为妾室,以求日后的平安,对于这个请求,朱元璋和马氏都没有异议,于是,郭氏就追随养姐马氏的脚步,嫁给了朱元璋。
而郭子兴第三子郭天爵,此次没有随军出征,而是留在后方滁州、和州。原本他以为舅舅和二哥被杀后,将由自己接替他们的位置,成为父亲所留下军队的新统帅;但当时军政大权早就被朱元璋全部掌握在手中,郭子兴的旧部也因溃散而被朱元璋收编,再也没有了原先的势力,所以郭天爵什么职位也没有捞到,成为了一个不相干的外人。
至正十六年(1356年)三月,朱元璋汇集大军,再次攻打集庆路,在十天内便破城,并改集庆为应天府。小明王得知获胜的消息后,晋封朱元璋为龙凤政权同佥枢密院事、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但不知出于何故,小明王又将郭子兴仅存的儿子郭天爵封为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右丞,成为朱元璋的副手。
根据后世《明史》的记载,郭天爵担任行省右丞后,“失职、怨望,久之谋不利于太祖(朱元璋),论罪诛死”,就是说他没有承担责任的能力,又对朱元璋“夺占”了郭家的基业而充满怨恨,久而久之,便想谋划作乱,暗杀(或者直接起兵)朱元璋,被查明后,论罪处死。但郭天爵的死因,更加真实的太祖实录中,却言辞模糊,没有过多记载,很大可能是朱元璋不想留着郭天爵这个威胁,找了个借口除掉了他。
郭子兴三个儿子中,长子很早就战死了,没有后代,而郭天叙、郭天爵也没有后代在世的记载,因此,郭子兴的正统男性后裔就此断绝了。不过,野史还有记载,郭子兴有一个小儿子,叫郭老舍。
当朱元璋建立大明,成为皇帝的时候,他在洪武三年(1370年)追封岳父郭子兴为滁阳王,敕令建庙祭祀,并让郭氏当年的邻居宥氏世代为滁阳王守墓,这个时候,还没有郭老舍的记载。但宣德年间时,曾经有一个滁阳人名叫郭老舍,以滁阳王之子的身份到京城朝见明宣宗,宣宗“赐钞而还”(定远县志记载)。弘治末年,又有一个名叫郭琥的人,自称是郭老舍的曾孙,是滁阳王的玄孙,向朝廷请求奉祀郭子兴,居然一度得到同意,授予冠带“奉祀滁阳王”。
不久后,奉太祖诏命世代祭祀郭子兴的宥氏家族向朝廷揭发,说郭琥的身份是冒充的,滁阳王早就绝后了。此事经过弘治、正德、嘉靖三代查访,最终嘉靖帝一锤定音,以礼部的名义宣布:“滁阳王的身后祀典,是高皇帝当年所定的,滁阳王有没有后代,他的庙碑上已经写得很清楚了,郭老舍及郭琥不是滁阳王的后代。”自称郭子兴后代的郭氏从此被剥夺奉祀郭子兴的资格,依旧由宥氏负责祭祀。
不过,郭子兴虽然男性后代断绝了,但女儿这一系还是有后代的,他的亲外孙就有三个。当初,郭子兴之女郭氏嫁给了朱元璋,大明建立后,郭氏被太祖(朱元璋)册封为惠妃,并生下了三子两女,即:蜀王朱椿、代王朱桂、谷王朱橞、永嘉公主、汝阳公主。其中长外孙蜀王朱椿朱椿性格孝友慈祥,博综典籍、容止都雅,好善近儒,是太祖诸子中少见的温文尔雅、气度温和之人,太祖时常以“蜀秀才”来称呼他。
因为滁阳王郭子兴是朱椿的外祖父,所以朱椿稍稍长大后,在前往成都就藩前,每年清明前都专门向太祖请求,去滁州祭祀外祖父以示孝道,太祖对朱椿的孝心甚为赞许,每年清明都让朱椿代替自己给岳父扫墓、致祭。代王朱桂、谷王朱橞成年后也曾数次前往滁阳,给外祖父扫墓。郭子兴的外孙中,除了谷王之外,蜀王、代王世系都传到了明末,这在某种意义上,算是延续了郭子兴的血脉传承。
郭子兴的长外孙女永嘉公主嫁给了开国元勋、武定侯郭英之子郭镇,生子郭珍。永嘉公主一直活到景泰六年(1455年),八十高龄才寿终正寝,是太祖最高寿、也是最后一个去世的子女。永嘉公主的儿子郭珍一系后来世袭武定侯,家族爵位传到了明末,这也是太祖一朝所封的开国侯爵(仅指侯爵)中,唯一一家和大明相始相终的勋戚。
郭子兴的另一个外孙女汝阳公主,长大后嫁给了开国功臣、前军都督府都督佥事谢彦的儿子谢达,虽然谢家不如永嘉公主的驸马郭家门第、爵位高,但也是朝廷武将中的顶级成员。汝阳公主后来在明仁宗时期晋封大长公主,生活安宁平静,高寿而终,也是很惬意的一生。
如上,这就是明太祖成就帝王事业的最初领路人——滁阳王郭子兴及其家族后代的故事,虽然郭子兴的儿子们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都没有能够善终,而且还断绝后嗣,但他的女儿以及外孙、外孙女,却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女婿统一华夏、成就帝业后所带来的富贵荣华,女儿晋封皇妃,三个外孙是亲王,两个外孙女是公主,子嗣代代不绝;更不要说他的养女马氏,最后成为了天下最尊贵的女人——大明皇后。郭子兴在地下有知,应当不会再怨恨当年的那个亲兵养女婿在自己死后,接管了自己所开创的基业并进一步发扬光大这件事了。
zoeontheroad
郭子兴的后代是谁。这个事没有明确记载。咱们说的是正史啊。不过也可以有正反两个方向的推测。前提是,郭子兴确有后代。
正向的推测:郭子兴的义女就是朱元璋的正牌皇后,也就是著名的马皇后,这位皇后可以说是朱洪武的患难之妻,朱元璋也是对她有情有义。连接班人也是必须她的儿子莫属,就是太子朱标。甚至太子去世之后。也没有立其他皇子,而是让朱标的儿子当了皇太孙。这个情义,放在朱元璋身上,也是非常不易了。如果郭子兴有后代。他们也和皇后走得近。那应该可以保全富贵。当然,前提是不要参与朝政。
反向说明也就是基于这一点,如果郭子兴的后人参与朝政,那么结果就不用猜测了。明初四大案。尤其胡惟庸和蓝玉案。这些郭式子弟必是无法幸免的!
思密达
朱元璋对郭子兴是真的好,给他封王,但对他的子女相当不好。
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追封郭子兴为滁阳王,并下诏命有关部门为之建庙,用中牢祭祀,免除他的邻居宥氏的赋税徭役,让宥氏世代为滁阳王守墓。
朱元璋的个性是落难时对他好,发达后,回报是真的大。比如给朱元璋父母一块地用于安葬的好心人——刘继祖,直接封侯——义惠侯。
但朱元璋对敌人是相当狠,比如郭子兴的儿子们。
郭兴子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三个儿子中,长子战死,次子郭天叙被朱元璋阴死,三子:郭天爵被朱元璋所杀;女儿被朱元璋收了,就是郭惠妃。
先说朱元璋离开郭子兴独立发展,可没想到在濠州的郭子兴被挤出濠州,投奔女婿朱元璋,朱元璋立马将大权交给这位老丈人。
然后濠州的“敌人”来到滁州,经过一系列的事件,郭子兴死了。
郭子兴名义上是属于小明王领导,郭子兴死了后,小明王依照地位,给滁州的军队设了三个领导,郭子兴老婆的弟弟张天祐为老大,儿子郭天叙为老二,朱元璋为老三。
但问题是在滁州的部队大部分是朱元璋拉起来的,且朱元璋会拉拢人,所以很自然地朱元璋就想阴掉这二人。
没过多久,朱元境从和州攻太平(靠近南京),太平守将陈埜先不敌,投降。朱元璋与陈埜先祭告天地,结为兄弟,相约一同攻取集庆。
张天祐得知朱元璋大胜,他想先拿下集庆,朱元璋将陈埜先及其部下送了过去。朱元璋明知陈埜先是大地主,根本不可能参入他们这种农民起义干的事——打地主分田地。
结果可想而知,陈埜先背叛红巾军,引来集庆元军围攻,并杀了张天祐与郭天叙,时间是1356年。
于是,朱元璋趁势当了老大。
郭天爵在郭天叙死后,被小明王册封为中书右丞,权利在朱元璋之下。因阴谋想取代朱元璋,被杀,时间为1357年。
繁星
海狼
lijie
原贴:隋朝宇文家族兴荣史
linyin
原贴:隋朝宇文家族兴荣史
忘了飞
原贴:隋朝宇文家族兴荣史
IleneZhang
原贴:隋朝宇文家族兴荣史
yika
原贴:赵兴是主角的小说穿越
luokaipanda
原贴:谈张欣小说?
sucy_
郭子兴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和一个养女。养女就是后来的马皇后,女儿最后也嫁给朱元璋,成为了“郭惠妃”。三个儿子全部战死,曾有传闻说郭子兴曾有第四子,不过真伪难辨。郭子兴在朱元璋登基后,被封为滁阳王。
郭子兴的父亲以卜卦为业,精通术数,当韩山童、刘福通等人在黄河工地制造“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时候,郭父就告诉郭子兴,“天下当变,有机可乘。”于是郭子兴参加了白莲教,在1352年,郭子兴联合孙德崖等4人,发兵占领濠州。
起义一开始,郭子兴的长子郭大舍就已经战死。郭家军的主要将领是郭子兴和他的两个儿子,以及郭子兴的小舅子张天佑。
此时的还在当和尚的朱元璋正走投无路,投奔濠州红巾军时还差点被守城的义军士兵杀死,幸亏郭子兴路过,才将朱元璋收为部下。朱元璋一方面感激郭子兴的救命之恩,另一方面也想巴结上郭子兴好为日后打算。
郭子兴也发现朱元璋是个人才,就将他收为班底,随后,又将养女马氏许配给他。短短几个月时间,朱元璋就成为郭家军的核心成员。有了郭子兴女婿这个头衔以后,朱元璋如鱼得水,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就从一个小小的步卒,发展为郭家军的二号人物。
当年郭子兴与孙德崖等人一起起义,濠州城也就有5个首领,郭子兴的实力最弱。其他四名首领大字不识一个,就是打仗的时候舍得猛打猛冲,对于军事一窍不通。而郭子兴胸中有点文墨,早年受到算命老爹的熏陶,读过不少书,在见识上要高于其他人。每当议事之时,郭子兴都能讲得头头是道。所以郭子兴就对其他首领有点鄙视,在很多事情上都自作主张。其他四名首领就联起手来刁难郭子兴,郭子兴心眼小,议事的时候经常迟到,有时干脆就不去。5名首领之间矛盾重重。
不久,徐州的红巾军首领赵钧用和彭大兵败投奔濠州。这两个人起义早,在民间颇有威望。濠州5个首领自己不团结,很快就被赵钧用和彭大反客为主,成为濠州的实际首领。
郭子兴和彭大交好,对赵钧用比较轻视,赵钧用心中很不满意。趁着朱元璋外出之时,孙德崖等人当街将郭子兴掳走,毒打一顿丢到孙德崖家中的地窖里准备杀掉。朱元璋闻讯赶回,借助彭大的力量,才冲入孙德崖家中,将郭子兴救出。濠州军内部矛盾加深,内斗不断,直到元军围攻濠州之时,这些首领们才联合起来守城。元军一撤,立刻又恢复到内讧局面。彭大在解围之后和赵钧用火并,彭大死去,赵钧用一人独大。
随后朱元璋只带了24人南下,随后占领了滁州,拥兵3万。赵钧用和孙德崖等人攻下盱眙,并将郭子兴从濠州掳走。最后又是在朱元璋的运作下,才将郭子兴换回。
郭子兴手下只有一万人,而朱元璋有三万人,郭子兴的脸上很不好看。朱元璋知道,这还不不是和郭子兴决裂的时候,就将兵权交给了郭子兴,以打消郭子兴的戒备之心。但郭子兴对朱元璋依旧不放心,他想将军权交给自己的儿子,那就要先打击朱元璋。于是他先是将李善长等人从朱元璋身边调走,不让朱元璋参加军事会议,甚至将朱元璋囚禁起来。要不是马皇后将滚烫的烙饼藏在胸口,偷偷拿给朱元璋吃,朱元璋有可能会被活活饿死。
赵钧用、孙德崖在六合被围,向滁州求援,郭子兴想起之前的重重,不愿意救援。朱元璋顾全大局,强行发兵救援,救援了六合,也为滁州解除了威胁。
郭子兴看到其他人都已称王,也想自封“滁阳王”,但朱元璋建议先打和州,扩大地盘。郭子兴被“滁阳王”的梦想冲昏头脑,不愿意继续扩张。朱元璋略施小计,借助滁州缺量的局面,迫使郭子兴答应朱元璋攻取和州。
打下和州之后,朱元璋才真正的做到自己当家作主,郭子兴为了不使自己的义军面临分裂,只好任命朱元璋为和州总管。
赵钧用、孙德崖军队也缺粮,他们就来到和州借粮。郭子兴听说以后,对朱元璋接济曾经的仇人很不高兴,就来和州职责朱元璋。孙德崖此时就在和州城中,一听到郭子兴前来,就想离开。朱元璋劝说孙德崖在后殿后,免得真的发生火并没人制止。
谁知郭子兴直接将孙德崖扣押起来,朱元璋可就惨了,他还在孙德崖的军中,孙德崖的弟弟就将朱元璋给绑了。郭子兴一听朱元璋被抓了,连忙派徐达前去谈判,并成功将朱元璋放回。然后再用孙德崖换回了徐达。
郭子兴的这一番操作,不但没有惩办了孙德崖,还险些将自己的女婿朱元璋搭进去。这让郭子兴又惊又恼又气,居然病倒了,不久就一命呜呼。
郭子兴死了,郭家军群龙无首,孙德崖想借机吞并。这时小明王也派人来接收郭子兴的队伍。众人商议后,决定投奔小明王。小明王也发来委任状,郭子兴二子郭天叙为元帅,张天佑和朱元璋为副元帅。
郭子兴的二夫人张氏看出朱元璋日后必将主掌郭家军,就将亲生女儿嫁给朱元璋做第二夫人,成了朱元璋真正的岳母。这个夫人就是日后的郭惠妃。
郭天叙和张天佑也在随后的战争中战死,郭子兴三子郭天爵也被朱元璋在几年后以叛乱的罪名杀死。从此,郭家军的也就彻底变成朱家军了。
Harlan-Sol
朱元璋当初确实受到了红巾军元帅郭子兴的提拔。
事情是这样的:元朝的暴虐无道,令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时韩山童和刘福通打算利用谶语发动起义。
二人在挖河的河道里,提前预埋了一只眼的石人。因为民间早就流传着一句谶语:“石人一只眼,挑动天下反”。
挖河民工一看,石人果然出现了,加上韩山童和刘福通的鼓动,二人迅速拉起了一支队伍,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红巾军起义。
也就是说,红军的总领袖是韩山童和刘福通。
△韩山童和刘福通红巾军起义
就在韩、刘造反的时候,江淮地区出现了五股人马呼应起义,其中一路人马就是以郭子兴为首的红巾军,郭子兴自任江淮地区红巾军元帅。
此时的朱元璋还在皇觉寺当和尚,他的好朋友汤和已经参加了红巾军,于是写信让朱元璋也加入进来。
汤和在信中说:“你头脑比我好使,将来一定会出人头。”
此时寺院在战火中已经举步维艰,和尚们食不果腹,于是朱元璋选择投奔了郭子兴的红巾军,这一年朱元璋25岁。
有道是:“是金子总有发光的时候。”老朱当兵后,被郭子兴任命为十夫长,之后由于作战表现勇敢和机智,被调任郭子兴的警卫班班长。
别看官职不高,但直接和领导打交道,这为他以后的升迁打下了基础。
△郭子兴和朱元璋
据史书记载,郭子兴有两个老婆,大老婆生了三个儿子,二老婆没生育,收养了一个养女马秀英。
二老婆有点文化,平时喜爱相面算卦的书,她见朱元璋面相富贵,于是说服郭子兴,把养女嫁给了朱,目的就是拉拢朱元璋。
从此后,郭子兴成了朱元璋的老丈人,再后来,马秀英成了朱元璋的马皇后。
老朱摇身一变成了郭子兴的亲信,从这点来看,老朱之后能迅速上位,郭子兴起了关键作用。 郭子兴可谓是朱元璋的伯乐。
古语云:“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郭子兴能关照我一时,不能关照我一世,还得凭自己的本事打天下。”老朱是这么想的。
接下来的局面出现了逆转。
朱元璋凭自己的能力,逐渐取得了士兵们的信任,再加上战绩突出,很快升为统领一方的高级将领。而在随后的日子里,郭子兴却受到了另外四路元帅的打压和排挤。
有一次,另外四个元帅联合起来发动了政变,活捉了郭子兴,打算砍了他。朱元璋此时在外带兵打仗,听到消息后,马上带领人马把郭子兴救了出来。
经此一吓,郭子兴一病不起,不久就去世了。
△朱元璋
之后郭子兴的家底大部分被老朱继承了。 怎么会这样呢?
前面说了,郭子兴的大老婆为老郭生了三个儿子,虽然郭去世了,但他还有儿子,怎么也轮不到老朱来继承他的家底吧?
郭子兴确实有三个儿子,不过大儿子早就战死了,死在了老子前面。
二儿子郭天叙在老爸去世后,当初是继承了老爸的大部分遗产,并被当时有名无实的小明王韩林儿封为正元帅,朱元璋为副元帅。
但是郭天叙不如朱元璋有手段、有计谋,他这个小舅子玩不过姐夫。为了保住家底,郭天叙联合舅舅张天佑对付老朱,期间也给老朱制造了一些麻烦,老朱为了顾全大局隐忍了下来。
想想也是,“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本来是自己的家底,却被一个干姐夫横刀夺爱。 其实这都是有才能的人被人嫉妒的表现。
老天选择了老朱,那么就不能让郭天叙成功,史书记载,郭天叙和舅舅张天佑在攻打集庆府时,被叛徒陈埜出卖而牺牲了。
△郭天爵
讲真郭子兴最有能耐的最数小儿子郭天爵,但是很不幸,上天同样没选择他。
1356年,郭子兴次子郭天叙在攻打集庆府的时候被叛徒出卖而被杀,破城后,小明王韩林儿册封郭天爵为中书右丞,朱元璋为中书左丞,权利在朱元璋之下。
郭天爵认为自己是郭子兴的接班人,家底应该自己来继承,于是企图除掉朱元璋夺回权利。 但是他的智商和手腕不比老朱,最终反被朱元璋处死。
综上所述,郭子兴的三个儿子,在朱元璋称帝之前就死了。
老朱是在1368年,40岁时在南京称帝的,这时郭子兴的儿子已经死去12年了,郭子兴的儿子无疑成了老朱称帝前的炮灰,成了“为人作嫁”的怨妇。
文/秉烛读夏秋
woodyX
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郭子兴病逝。
小明王的龙凤政权封郭子兴之子郭天叙为濠州都元帅,郭子兴的舅子张天佑为右元帅和朱元璋为左元帅,当时以右为上,所以朱元璋算是濠州的三把手。
是年,郭元帅殇,众奉其长子郭天叙为都帅,张天佑次之,上次之。
朱元璋对这种安排未必服气,但是他啥也没说,接受了任命。
虽然濠州这支军队大部分人都是朱元璋招募的,但是龙凤政权小明王嘴大,自己嘴小,而且濠州在名义上还是人家郭子兴的地盘,自己招募军队也是以郭子兴的名义去招的,所以对小明王的这种安排,朱元璋说不出啥反对的意见。
朱元璋虽然是三把手,却是三人中实力最强的。毕竟濠州军事力量都是他建立起来的,朱元璋本人足智多谋,所以很多军事行动都是朱元璋决定:
是时,三帅虽共府置事,运筹决策皆自上裁。将士乐战,军民倾向,权归于上矣。
所以濠州军事行动大多也是靠朱元璋制定的。
郭子兴死的这年四月,一支地租地主武装攻击万兴城,这支部队的主帅叫陈野先。
朱元璋派出了徐达、邓愈、汤和迎战陈野先,结果不出意外,陈野先大败被擒。
他立刻向朱元璋投降,朱元璋也欣然接受了陈野先的投诚,设宴款待他。
但是陈野先显然不是真心投降龙凤政权,他心里,始终想着找个机会重新回到大元的怀抱。
甚至朱元璋都知道陈野先心怀异志,有人向他举报陈野先心怀不轨时,朱元璋怎么说的:吾久知其不诚。然杀之,恐失豪杰心。
然后他找来陈野先问他:
人各有心,识见不同。从元,从我,任汝所适,不相强也。
陈野先指着灯发誓:若背再生之恩,神人共殛之。
朱元璋居然信了,他信了,把陈野先放回去了。这还是我们认识的那个杀伐决断,对于自己怀疑的人杀起来毫不心软的重八同志吗。
这年九月,陈野先给朱元璋来了封信,说自己生擒了元朝将军左答纳识里,请朱元璋去主持受降仪式,朱元璋根本不信,他和自己手下说:此贼多诈,最叵信。
可见,朱元璋对于陈野先极端不信任,但是为啥不把这个后患给除了呢?
因为他有一个更大的计划。
这年九月,朱元璋和郭天叙张天佑商定要攻打集庆,集庆就是后来的南京。
郭天叙刚刚继承其父的地位,但是在濠州军队中朱元璋一支独大,郭天叙其实迫切需要一个大的功劳来稳固自己的地位,能震慑朱元璋。
郭子兴长子早死,郭天叙和他父亲一路起兵反元,也是在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他相信自己有能力继承父亲的遗志。
朱元璋制定的计划是郭天叙张天佑和熟悉集庆情况的陈野先去围攻集庆,自己率领一支兵马守卫后方兴平郡。
毕竟老家必须要有人守卫。
对于这种安排,急于立个大功的郭天叙欣然接受。
一开始仗打得很顺利:己亥,天祐等至方山,攻破左答纳识里营,走之。
到了十月,陈野先和郭天叙的部队围住了建康城,郭天叙等人在东城,陈野先围住了南城。这天陈野先邀请郭天叙张天佑喝酒商量军务,这两人也没多想就来了。
酒席宴上这两位正副元帅就被人捆了。
郭天叙俩人都蒙了,暗想是朱元璋被陈野先骗了,还是自己被朱元璋骗了。
郭天叙张天佑和很多亲信就这样稀里糊涂的被杀了,人头送给了守卫集庆的江南行台御史大夫福寿。
陈野先和元军里应外合夹击郭天叙的部众,这支濠州军损失惨重。
十月,郭、张二元帅督兵,由官塘经同山,进攻建康之东门;陈野先自板桥直抵建康,攻南门。自寅至午,城中坚守。野先邀郭元帅饮,杀之,擒张元帅,献于福寿,亦杀之。野先会元兵夹攻,大军遂溃。”
围剿郭天叙部队后,陈野先率领人马穿着龙凤政权的衣服去方山途中,忽然树林中杀出一伙民兵,大喊莫要走了红巾妖孽,陈野先大喊,兄弟们别误会自己人。
但是那伙人那里肯听,一拥而上,这伙人虽然穿着当地民兵的衣服,战斗力却个个强悍,都是以一敌十的骁勇之辈。
乱军之中陈野先被一枪捅了个透心凉,死的不能再死了。
然后这伙元朝民兵散入树林之中,从始至终,没人知道他们从何处而来,又去了何处。
郭天叙张天佑一死,朱元璋自然成了濠州郭子兴部的最高军事长官。
后来朱元璋夺下集庆改名应天府,成了自己的治所,福寿也在朱元璋集庆时战死,后来朱元璋建立大明,对福寿这位导致濠州军郭天叙部数万将士战死的福寿去颇为怀念,让人立祠堂纪念:
朕渡江以来,元之守臣如御史大夫福寿,仗义守职,保障其民,以身徇国,虽无甲兵外援,而能临难不避,可谓忠臣矣。宜立祠。
文:薛白袍
荼桐
朱元璋能够从一个乞丐和尚一路打拼成为一代帝王,绝对离不开郭子兴的赏识和提携,朱元璋之所以能够积累实力,老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朱元璋去投奔郭子兴的时候,濠州城中有好几股势力,他之所以选择郭部实则是因为汤和当时也在郭部,促使他决定离开皇觉寺去投军的也是汤和给他写的一封信,并且汤和已经成了郭部的一个不大不小的将领,多多少少能够给他一点庇护。
只不过,他却能凭着一股不怕死的蛮劲立了不少功,从而获得了郭子兴的赏识,不停地升他的官,这还不算,郭还将自己的养女马氏许配给了他。
对于此时的朱元璋而言,他还没想过自己将来能够成为皇帝,所以娶了马氏之后可谓是事业、爱情双丰收。
后来,郭子兴一死,朱元璋不用再受到郭的掣肘,可以尽情的扩充自己的实力,不仅如此,他还兼并了郭留下来的班底,一举成为了雄据南方的几股实力最强的势力之一,随后打垮了别的势力,如陈友谅、张士诚、陈友定、方国珍等人,登上帝位,一手开创了明朝,恢复了汉人衣冠。
那么,朱元璋受了郭子兴如此恩惠,他当上了皇帝之后,又是如何对待郭子兴的后人的呢?
郭子兴一生育有三儿一女,但很可惜的是,不论是他的儿子也好,是他的女儿也罢,他们的儿子并不算好。
郭子兴的长子在他早年起事的过程中便已经战死,当时兵荒马乱的也没人关心他这个儿子叫什么名字,所以,郭子兴的长子并没有在史书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郭子兴的二儿子和小儿子,即郭天叙和郭天爵。
郭天叙和朱元璋算是死对头,从老朱投入郭部的时候开始,郭天叙就不喜欢朱元璋,总觉得朱元璋抢了他的风头,尤其是看到郭子兴又赏识又重用朱元璋之后,他对朱元璋的嫉妒便到了不可控制的地步。
于是,郭天叙动不动跑到郭子兴面前说朱元璋的坏话,说多了之后,郭子兴也难免起疑心,后来不仅将朱元璋关了起来,还不给他饭吃,饿得朱元璋眼冒金星。
所幸朱元璋有个好老婆,马氏知道朱元璋没饭吃,赶紧跑去郭子兴的厨房偷偷拿了几个炊饼,藏在怀中带去给朱元璋吃,这才让朱元璋挺了过来。
不过呢,郭天叙这个人心眼下,眼界小,能力也不行,郭子兴死了之后,小明王韩林儿虽然封他为都元帅,让他接受郭子兴的势力,可他却没能服众,反倒很快被副元帅朱元璋给架空了。
1356年,郭天叙和张天祐率军攻打集庆的时候,因为降将陈野先叛变,郭天叙和张天祐双双被杀。
郭天叙在军中的威望远不及朱元璋,更遑论郭天爵?所以,郭天叙一死,郭子兴留下的班底彻底倒向了朱元璋,郭天爵会不会甘心居于朱元璋之下呢?
显然,郭天爵并不甘心。
郭天叙死后,郭天爵自认为应当由自己接替郭天叙,坐上郭子兴以前的位置,朱元璋应该得像听命于郭子兴一样听命于自己。
可实际上,朱元璋却没有将郭天爵放在眼里,郭天叙一死,郭部基本已经为他所用,他又岂会受制于一个郭天爵?
所以,郭天爵想方设法地对付朱元璋,可是怎样才能将朱元璋给踩下去呢?论威望,郭天爵不如朱元璋;论能力,郭天爵更不如朱元璋,所以想要将朱元璋给踩下去,只能选择最直接的办法——谋杀!
只可惜,郭天爵还没来得及行动就已经被朱元璋知道了,所以朱元璋抢先一步动手,直接杀了郭天爵。
郭天爵一死,从此再没有人能够威胁到朱元璋的位置。
郭天叙和郭天爵二人并没有留下一儿半女,他们一死,也就意味着郭子兴绝后了,所以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也就谈不上如何对待郭子兴的后人了。
朱元璋想要善待一下郭子兴的后人的话,也只能将心思放在他的女儿郭氏身上了,所以朱元璋娶了郭氏,并且册封她为惠妃。
不过,对于朱元璋娶郭惠妃之事,野史说当时郭惠妃已经和蓝玉好上了,但是朱垂涎于郭惠妃的美色,所以拆散了这对鸳鸯,将她收入了后宫。后来,又因郭、蓝二人藕断丝连,所以郭惠妃也被一怒之下的朱元璋给赐死了。
当然了,此事并不见于正史,所以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郭惠妃一生为朱元璋生了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即蜀王朱椿、代王朱桂、谷王朱橞、永嘉公主和汝阳公主。
虽然郭惠妃生了儿女,可他们毕竟不姓郭,所以郭子兴确实算是绝后了。
月见草草
大明王朝的奠基者-滁阳王郭子兴
要说在朱元璋建立明朝的过程中,对他有所帮助的人有很多,但是元末红巾军的首领郭子兴,绝对算是相当重要的一个人。
在朱元璋历经漂泊,又一次回到皇觉寺准备继续当和尚这个伟大事业的时候,幼时的伙伴汤和的一封信,改变了朱元璋的一生。信中提到汤和现在参加了起义军,并且在军中混得不错,已经是一个千户,诚邀朱元璋一起共事。而汤和所在的军队首领,正是郭子兴。
朱元璋达到军队后,差点被当做奸细杀掉,幸得郭子兴救下,看这个和尚身材魁梧,目光有神,便收下当了个亲兵。之后,朱元璋身先士卒,无论是外出打仗,还是内部人事关系,搞得相当不错,加上朱元璋略通文墨,很快郭子兴便升他当了秦兵队长。这之后更是兢兢业业,在郭子兴的红巾军中,功劳颇多,威望极高。
这个时候,郭子兴惯用的一招就来了,为了拉拢这个能干的朱元璋,便收朱元璋为义子,其实这个义子,估计在郭子兴那里有很多,平时施以小恩小惠,关键时刻是用来顶雷的,所以,收朱元璋为义子,并不见得就是对他有多亲近,只是笼络人心的一种方式而已。
之后,随着朱元璋越来越重要,就把故友的女儿马姑娘许配给朱元璋,这马姑娘的父亲是郭子兴以前的老朋友,战死后,将女儿托付给郭子兴,郭子兴便让马姑娘在夫人身边当个丫鬟使唤,看朱元璋也算是青年才俊,便成人之美,撮合了这段姻缘。
朱元璋之后的经历,在郭子兴的基础下,一路艰辛困苦,历经险阻,最终打下了天下,成为一代开国皇帝,而马姑娘,就是我们熟悉的马皇后。而郭子兴以及他的后人,结局如何呢?
郭子兴
在朱元璋投奔郭子兴时,郭子兴已经是一方小诸侯,手下掌握着数万军队,当时正逢元末,各路势力云集,郭子兴只是其中小小的一支,而郭老板本人也没有多大的志向,心想着能有属于自己的土地和军队就可以了。他本人也是一个侠义之人,只是这个侠义之人心胸过于狭窄,且易怒多疑,这在对朱元璋的态度上就可以看出来。郭子兴在被孙德崖绑架后,被朱元璋以交换人质的方式,给换了回来,本想对孙德崖报仇,奈何实力不足,最终抑郁而终。
洪武3年(1370年),朱元璋追封郭子兴为滁阳王,给他建庙,派他曾经的邻居宥氏世代为滁阳王守墓。这郭子兴,也算是死后得到了殊荣。
郭子兴的后人
郭子兴共育有三男一女,其中历史上有记载的,只有二子、三子和女儿,长子在早年间一次作战中,战死在沙场,名字已经无从考证,倒是二子与三子,对朱元璋的影响颇大。
二子郭天叙,在郭子兴死后,军队的指挥权归他。并且当时红巾军所奉的韩宋政权,在郭子兴死后,册封郭天叙为军队元帅,张天佑(郭子兴妻弟)为副元帅,而功劳显著的朱元璋为左幅元帅。要知道,如果不是朱元璋舍命把郭子兴救了回来,可能这个军队就散了。况且当时军队里面,朱元璋其实就是除郭子兴之外的第一负责人。这下就让朱元璋与郭天舒的矛盾更为激化。
于是,朱元璋就开始采取行动,当时红巾军正在攻打集庆(南京),由于元军众多,首攻失利,于是就改变策略,开始将集庆周围的城镇逐步打下,郭天叙为向朱元璋立威,冲在最前面,从而吸引了大量元军的火力。这个时候,一个叛徒的出现,加速了郭天叙的死亡。这个叛徒叫做陈埜先,此人原是元军部下,先是投奔朱元璋,后又投奔郭天叙,做了个三面间谍。他先是诓骗朱元璋,说自己已经将元军的首领引到了城外,请朱元璋前去捉拿,朱元璋哪里会上当。找了个借口没去。之后此人见朱元璋不上当就找郭天叙,同样的理由,郭天叙上当了,兴高采烈的前去捉拿,却被人包了饺子,到地方就被杀掉。
这样,朱元璋借他人之手,消灭掉了自己最大的一个敌人,从而为自己的大业,去掉了一个障碍。
三子郭天爵,在二哥郭天叙死后,郭天爵被小明王韩林儿封为中书右丞,而朱元璋,当时是平章政事。地位不相上下,而这个郭天爵,对于当时的情形很是不满意。当然,换谁也不会满意,原本这个朱元璋只是自己父亲手下的一个将领,现在倒好,和自己平起平坐,这谁能心平气和。在他看来,这些权势和地位,都应该是属于自己的。既然被朱元璋拿走,就要想办法拿回来。
在郭天爵还没有动手之前,朱元璋出手了。《明史》中记载“天爵失职怨望,久之谋不利于太祖,诛死。”也就是说,不管什么原因吧,公开承认了郭天爵是朱元璋杀死的。
郭子兴的儿子们至此,全军覆没。而仅有的一个女儿,却是不同的结局。郭子兴的女儿受到了朱元璋的善待。朱元璋为了照顾好自己这位干妹妹,直接把郭氏纳入自己的后宫,封为郭惠妃,她为朱元璋生了三个儿子,分别封为蜀、谷、代三王。
无论怎样,朱元璋是在郭子兴的基础上才发扬光大,建立明朝政权的,所以说,郭子兴是朱元璋以及明朝的奠基人一点都不为过。klklly
郭子兴没有嫡系后裔。
按照《明史》记录,郭子兴一共有三子一女一养女。三子分别是长子郭某某(具体名字不知道,明末王士贞考证为郭大舍),次子郭天叙以及三子郭天爵。
一女是郭惠妃,一养女是马皇后。
三子之中,郭子兴的长子是战死的。不过因史料匮乏,他什么时候战死的,不知道。但跟朱元璋没关系。
次子郭天叙(?~1356年)也是战死的,也跟朱元璋没关系。他是在郭子兴死后,奉小明王韩林儿之令攻打元朝的南京时,与舅舅张天佑被叛徒陈野先出卖而被杀害的。
当然了,也有人说导致郭天叙之死的幕后黑手是朱元璋。这个说法来自明初野史记事录的记载。
记载的大致内容就是说郭子兴死后,郭天叙和朱元璋争老大,因为滁阳以及和州等地被朱元璋控制了,郭天叙为了对抗朱元璋就跑去攻打南京。一来,打下南京可以获得属于他自己的根据地,二来,凭借此功也可以稳固他的统帅地位。不过郭天叙打了两次都没成功,最后因此还丢了命。
而朱元璋对陈野先的叛变早已得知密报,但他就是故意不说,最终让郭天叙丧命。
不过这只是传说,具体是不是,不知道。即便是的,那也是郭天叙自己要作死。跟朱元璋没直接关系。
第三子郭天爵(?~1357年)确切是死在朱元璋手上的。
郭天叙死后,郭氏的嫡系人马就归附到了郭天爵旗下。他跟朱元璋当时是有矛盾的。具体的说,就是谁吞并谁的矛盾。
郭天爵的死因,明史的记载为“林儿复以天爵为中书右丞。已而太祖为平章政事。天爵失职怨望,久之谋不利于太祖,诛死”。
记载的很简略,语焉不详。应该是朱元璋不想为自己的行为辩解,不想多讲,找了个借口把郭天爵杀掉了。
郭天爵死后,正史记载的郭子兴的嫡系后裔就死绝了。
另外,根据嘉靖年的定远县志记载,郭子兴貌似还有一个儿子叫郭老舍。不过明朝官方貌似并不承认。
比如明孝宗弘治年中,有一个叫郭琥的人自称是滁阳王(郭子兴)的第四个儿子郭老舍的曾孙,要求朝廷允许他为郭子兴奉祀。但当时的礼官却说:滁阳王的祀典是太祖钦定的,滁阳王没有后代,庙碑上已经刻得很清楚了,因此老舍不是滁阳王的儿子。郭老舍的后裔也没资格为郭子兴奉祀。
这个案子在明武宗、明世宗时期又两度被翻出来炒现饭,涉及多位内阁大学士,经过多年的激烈争辩,最终郭老舍后裔失利,被判非滁阳王后人,不许干预郭子兴的祀事。
如果这个人是真正郭子兴的后裔,那只能说明朝对郭子兴的后裔不怎么样了。
虽说郭子兴没有亲孙子和亲孙女,但他有外孙和外孙女。
马皇后因为是养女,不多说了。郭惠妃是郭子兴亲生女儿,要讲一下。
郭子兴死后,朱元璋娶了郭惠妃。后来郭惠妃给朱元璋生了三个儿子,两个女儿。
三个儿子分别是蜀王朱椿、代王朱桂、谷王朱橞;两个女儿是永嘉公主和汝阳公主。
蜀王朱椿是朱元璋儿子中混的最好的几个儿子之一,建文帝削藩时,没牵连到他。朱元璋掀起靖难之役,他没支持朱棣,朱棣后来也没有追究他。朱椿死后,蜀王一脉又传承了14代,一直到南明灭亡才绝嗣。
代王朱桂、谷王朱橞就不如朱椿了。建文帝削藩时,代王朱桂是第一批被削的藩王,朱桂被废黜为庶民。后来朱棣靖难成功,朱桂才又重新恢复藩王身份。代王一脉在朱桂死后又传承了十代,明朝灭亡时,随大明一起灭亡。
谷王朱橞是个奇葩,典型的骑墙派。他的封地在现在河北张家口的宣化和怀来,离朱棣的封地最近。朱棣造反时,朱橞明确表示了反对朱棣。命人将宣化城门堵死,防备朱棣偷袭。而他自己则带三千人马以勤王救驾的名义逃到了南京投奔建文帝。
四年后,眼见建文帝大势已去,谷王朱橞和纨绔子弟李景隆一起开门迎降,又成了拥立朱棣登基的功臣。
又过了十五年,朱橞被自己的同母哥哥蜀王告发谋反,被朱棣削爵为民,终生囚禁。谷王爵位也被废除。
最后是两个外孙女,永嘉公主和汝阳公主。
永嘉公主于洪武二十二(1389年)年下嫁给武定侯郭英之子郭镇;汝阳公主下嫁给了明朝开国将领谢彦的儿子谢达。她两人都很长寿,尤其是永嘉公主,一直活到了明代宗景泰六年(1455年)才去世。她是当时代宗皇帝的曾祖姑母。
另外,代王朱桂也很长寿,他死于明英宗正统十一年(1446年),享年73岁。
如果不考虑谷王那个作死奇葩,郭子兴的外孙和外孙女都是比较长寿的。
余小宝
朱元璋的确是靠郭子兴发的家,而且,朱元璋还娶了郭子兴的义女马姑娘,即大名鼎鼎的马皇后。还不止如此,朱元璋还把郭子兴的另外一个亲生女儿也给娶了,封为了惠妃。当然,郭惠妃跟后来的郭宁妃不是一个人,郭宁妃的哥哥叫郭兴,弟弟叫郭英,跟郭子兴没太大关系。
不管怎么样,郭子兴都是朱元璋的岳父呀,那朱元璋对自己的大舅子、小舅子应该很好才对呀。可是,朱元璋却让郭子兴绝后了。这事,我们要从头开始说。
朱元璋投奔郭子兴之前,在皇觉寺做和尚。郭子兴攻取了濠州,汤和就写信劝朱元璋投军。朱元璋赶到濠州城时,差点被郭子兴当做奸细给杀了。好在,朱元璋早已阅尽了世间沧桑,镇定坦然,这让郭子兴立刻就对他刮目相看。
朱元璋详细的讲述了自己的身世、经历,并且说是汤和推荐。郭子兴听完,放心了,就将朱元璋任命为了亲兵,很快升为了亲兵长。朱元璋作战有勇有谋,而且处事冷静,深思远虑,也从不贪图财物。郭子兴一高兴,就将自己的养女马姑娘许配给了朱元璋。
有时候,过于优秀,也是一种“罪”呀。俗话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朱元璋不但比郭子兴手下的那些将领表现的优秀,还很明显的比郭子兴能力也要强很多。这就让郭子兴开始讨厌朱元璋了。
郭子兴成不了大事,也是应该的。看看当年刘邦,虽然自己很挫,可是会御人呀,把一批当世名将、巨谋全笼络在了自己手下,给治得服服帖帖的。
郭子兴讨厌朱元璋,郭子兴的儿子们看朱元璋比他们优秀,自然也开始讨厌朱元璋。郭子兴共有三个儿子,长子很早就战死了,连姓名都没能留下。郭子兴的次子郭天舒,幼子郭天爵,朱元璋投奔郭子兴时,还都在世。
一次,郭子兴受人挑拨,将朱元璋给关了禁闭。郭天舒、郭天爵兄弟,趁机落井下石,交代看守朱元璋的人,不准给饭吃。还好,马姑娘心疼自己的老公,就在家中烙了大饼,趁热藏在怀中,带给朱元璋吃。马皇后因此胸口经常被烫伤。
好在,郭子兴不想杀朱元璋,而马皇后又将自己的金银首饰,送给干娘,总算把朱元璋给救了出来。正是这次事件,朱元璋觉得不能长期跟随郭子兴,就请命独立带兵征战,直到后来带着包括徐达、汤和、周德兴在内的淮西二十四将,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我们前面说过了,郭子兴格局有限,容不下优秀人才,他自己就成了队伍的天花板,那么距离灭亡也就不远了。
郭子兴和同阵营的孙德崖、赵均用等人内斗不断,最后被赶出了濠州。还好,朱元璋并非一个完全无情无义之人,主动将自己攻下的滁州让给了郭子兴,而自己去了和州。占领了濠州的孙德崖,原本在濠州兵多粮足,可是,他看不惯朱元璋得和州,就说要找朱元璋借口饭吃。郭子兴被赶出了濠州,正有气呢,也带兵数万跑到和州,要打孙德崖。
之后的事情么,三路人马,十几万大军齐聚一个小县城,人挤人,人挨人,想打架都抬不起手呀。孙德崖一看,打起来自己不一定能捞到好处呀,毕竟对方是翁婿。好吧,那就走呗。于是,孙德崖入城告辞,而朱元璋也出城犒劳孙德崖的士兵。结果,郭子兴不乐意了,直接把数次侮辱他的孙德崖给抓了。朱元璋还在城外,孙德崖的士兵一看,嘿,抓我老大,也把你抓了。
最后的结果是,徐达出城换回了朱元璋,朱元璋回城放了孙德崖,孙德崖回去,又把徐达给送了回来。折腾来,折腾去,大家白忙活一场。
事情总算解决了,郭子兴那个气呀,又让孙德崖给跑了。从此,老郭得了心病,一个月后,竟然病死了。千万不要跟自己生闷气呀,太伤身,一定要找个合适的方式,发泄出来才好。
1955年,郭子兴死了,郭子兴的军队,地盘被朱元璋拿走了一部分。这就惹恼了郭子兴的两个儿子郭天舒、郭天爵兄弟。在两兄弟心中,朱元璋是投奔他郭家才发迹的,朱元璋的一切都是他郭家给的,结果,现在倒是抢了他郭家,那是越想越不忿。他们就一直阴谋要除掉朱元璋。
人呢,有时候就要掂量好自己到底有几斤几两,如果不足以撼动对方,那最好还是暂时隐忍,韬光养晦,积聚力量。结果,两兄弟并没有这么做,他们也希望尽快壮大自己的势力,以便和朱元璋决一雌雄。这就是越努力,死的越快了。
1356年,郭天舒被小明王韩林儿任命为都元帅,率军攻打江南重镇集庆府,结果,被叛徒出卖阵亡。郭子兴的长子和次子,都战死沙场了,仅剩下了小儿子郭天爵。当时郭天舒是都元帅,郭天舒的舅舅张天祐是右副元帅,而朱元璋是左副元帅,郭天舒、张天祐都死了,而朱元璋占了大便宜,这不能不让人浮想联翩。
郭天舒死后,集庆还是被朱元璋和郭天爵攻了下来。郭天爵被小明王册封为中书右丞,地位仅在朱元璋之下。这也给了郭天爵信心,他觉得自己是郭子兴唯一在世的亲儿子,理应继承郭子兴留下的一切,开始阴谋除掉朱元璋。当然了,朱元璋是不会给他机会的。
1357年,郭天爵的阴谋败露,被朱元璋所杀。
自此之后,朱元璋有了“杀尽恩人之子,娶尽恩人之女”的评价。也许,这就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吧,毕竟是个生死一线间的斗争,也不能都怪明太祖。
郭子兴的三个儿子都死了,可是马皇后、郭惠妃还在,都是郭子兴的女儿,朱元璋还是要做个门面的。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追封郭子兴为滁阳王,建庙祭祀。因为郭子兴已经没有后人,所以,朱元璋就免除了郭子兴邻居宥氏一族的赋税、劳役,命其世世代代为郭子兴守墓,奉祀。朱元璋还亲自为郭子兴题写了墓志,并立碑纪念,明确记载了郭子兴后嗣已绝之事。
按照《明史》记载,到了明宣宗朱瞻基时期,还有人自认是郭子兴第四子后人,要求奉祀滁阳王墓。不过,因为太祖朱元璋立得碑文还在,被定为了冒牌货,给赶走了。看来,朱元璋是真的让郭子兴绝后了。
参考资料:明太祖实录、《明史》。
硪是壞壞壞小孩
郭子兴(1302年-1355年),定远(今安徽定远)人,元末群雄之一,江淮地区的红巾军领袖,是后来使明太祖朱元璋后来能崛起的关键人物。郭子兴(1302年-1355年),定远(今安徽定远)人,元末群雄之一,江淮地区的红巾军领袖,是后来使明太祖朱元璋后来能崛起的关键人物。
郭子兴家有财产,平时结交不少壮士,元末大乱,他于至正十二年(1352年),他集结数千人取得濠州,此时他任用朱元璋为十夫长,后来,朱元璋因战功而渐受重用。
郭子兴虽击退了南下的元军,但与其阵营内的孙德崖、赵均用等人却内争不断,曾险遭暗害。后郭子兴转向依结朱元璋,并在其支持下,与彭、赵、孙等分离,移驻滁州,并将义女马氏嫁予朱元璋。 至正十五年(1355年),郭子兴病逝,其势力大抵为朱元璋所继承,朱元璋于洪武三年(1370年)追赠他为滁阳王。
郭子兴亲生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儿子在郭子兴刚起兵的时候就为郭子兴的事业作出了牺牲,战死了,基本上连名字都没留下来。乱世之中,很多人都不会留下名字,更何况郭子兴有三个儿子,这并不是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值得一说的是郭子兴的其他两个儿子,都是在正史中留下一笔的。郭子兴的二儿子叫郭天叙攻打集庆(南京)时,与舅舅张天佑被部将陈野先杀害,这也就是出了叛徒了。这个在胡军版的电视剧《朱元璋》里,算是被朱元璋用计搞死的,朱元璋利用郭天叙刚脱脱的正面之敌。郭天叙顶不住了,要朱元璋发兵来救,朱元璋按兵不动,然后在脱脱把集庆(南京)城里的守军都调出去歼灭郭天叙的时候,朱元璋发兵摘桃子,轻松攻占了集庆(南京)。结果一举两得,既借脱脱之手消灭了政敌郭天叙;自己又占领了集庆(南京)。
马皇后嫁给朱元璋后,一心辅佐朱元璋。随着朱元璋的功劳越来越大,郭子兴父子开始疑心朱元璋,马皇后则处处为夫申辩。一次,郭子兴把朱元璋关入柴房,不给饭吃,马皇后趁四下无人,做了一个烙饼打算送给朱元璋。因怕被别人看见,马皇后把烙饼揣入怀中,等她进入柴房,烙饼把胸前的肉都烫伤了。
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即皇帝位于应天府,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同年秋攻占元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其后平定西南、西北、辽东等地,最终统一全国。
朱元璋在位期间,政治上,强化中央集权 ,废除丞相和行中书省,设三司分掌地方权力,严惩贪官和不法勋贵;军事上,实施卫所制度;经济上,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兴修水利,减免税负,丈量全国土地,清查户口等;文化上,紧抓教育,大兴科举,建立国子监培养人才 ;对外关系上,确立“不征之国”。 在他的统治下,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史称“洪武之治”。
Gradonr
可以说郭子兴是朱元璋事业起步的重要基石。虽说朱元璋自己的努力才是最终成功的主要因素,而且郭子兴书生起兵,本身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但是如果不是借助郭子兴的基础,朱元璋很有可能取不到后来的成绩。
郭子兴本身就是有个小地主,家里有庄园,还算有钱。平时就有点像柴进那样,喜欢在庄上豢养点各类壮士,黑白两道的关系都处的不错。随时关注着天下形势。这类人实际上在乱世起事,自保的成分更大,所以虽然有着很好的基础,但是没有逐鹿天下的目光和魄力。
像马大脚这样的干女儿,郭子兴肯定也不止一个 ,只是没有被历史记录下来。朱元璋收了那么多干儿子干女儿,实际上也是跟郭子兴学的,这帮人后来都成了自己打天下的忠实拥趸。这本质上和明末武将们养的那些家丁性质是一样的。平时当着儿子养着,关键时刻是用来顶雷的。
朱元璋的确是一个人才,从他的身份其实就可以看出来,他即是过郭子兴的干儿子又时候干女婿,可见他对郭子兴的重要性。不然后来被孙德崖抓了的时候,朱元璋拿自己去换郭子兴纯粹是义气么?这就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朱元璋在应天即位的时候,把自己养的那帮干儿子全部恢复旧姓,解除“父子关系”。因为马上要封王封侯了,自己一堆亲生儿子还分派不过来呢,所以你们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吧。
很可惜郭子兴并没有笑到最后,所以他的亲生儿子们就没有朱元璋的那些亲儿子们幸运了。
郭子兴亲生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儿子在郭子兴刚起兵的时候就为郭子兴的事业作出了牺牲,战死了,基本上连名字都没留下来。乱世之中,很多人都不会留下名字,更何况郭子兴有三个儿子,这并不是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值得一说的是郭子兴的其他两个儿子,都是在正史中留下一笔的。郭子兴的二儿子叫郭天叙攻打集庆(南京)时,与舅舅张天佑被部将陈野先杀害,这也就是出了叛徒了。这个在胡军版的电视剧《朱元璋》里,算是被朱元璋用计搞死的,朱元璋利用郭天叙刚脱脱的正面之敌。郭天叙顶不住了,要朱元璋发兵来救,朱元璋按兵不动,然后在脱脱把集庆(南京)城里的守军都调出去歼灭郭天叙的时候,朱元璋发兵摘桃子,轻松攻占了集庆(南京)。结果一举两得,既借脱脱之手消灭了政敌郭天叙;自己又占领了集庆(南京)。当然这只能说编剧水平高而已,正史并非如此,此事和朱元璋还真没啥关系。
真正对朱元璋造成威胁的,其实是郭子兴的三儿子郭天爵,因为郭子兴死后,小明王韩林儿刻意用郭天爵制约朱元璋,一个是中书右丞;一个是平章政事。实际上就把义军的权力分成了两块,让他们相互制约。所以这其实就是一把手和二把手之间的矛盾,永远无法调和。《明史》倒是很本分,实话实说,“天爵失职怨望,久之谋不利于太祖,诛死。”也就是说,不管什么原因吧,公开承认了郭天爵是朱元璋杀死的。
不过郭子兴亲生儿子虽然都命运多舛,但是他的女儿还是受到了朱元璋的善待。朱元璋为了照顾好自己这位干妹妹,直接把郭氏纳入自己的后宫,封为惠妃,她为朱元璋生了三个儿子,分别封为蜀、谷、代王。
而且郭子兴本人也算是死后殊荣了。洪武3年(1370年),朱元璋追封郭子兴为滁阳王,给他建庙,派他曾经的邻居宥氏世代为滁阳王守墓。正史上并没有记载,郭子兴的三个儿子是否有后嗣,但是很多信息表明,郭子兴应该还有后人。
在从宣德到弘治年间,出现了一个极为搞笑的郭子兴后人进京要求待遇的大事件。
宣德元年,先是一个叫郭畀自称是郭子兴的的后人,到朝廷要待遇。既然郭子兴被追封为滁阳王,那么按照明朝的制度,只要他有后人,岂不是可以世袭这个滁阳王?所以进京去要待遇。
宣德皇帝似乎还是知道些郭家后人的真相,因为从洪武年间的一些圣旨里,似乎提及过一个叫郭老舍的人。但是究竟什么关系,无法深挖。万一挖出点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大家都难做,于是不回上不回下,给了点钱打发他回去了。这事情就一直折腾来折腾去,总之没有任何结果。
一直到了弘治年间,一个叫郭琥的自称自己是郭老舍的重孙,又到京里去要待遇去了。弘治皇帝发飙了,窝巢,人家有爵位为什么不给待遇?但是朝臣们,商量来商量去,最终决定授予冠带奉祀滁阳王,此外又给了点钱,让他回去了,郭璞也表示很满意。
大家本来认为这事就应该这么顺利解决了。结果大家别忘记宥氏为郭子兴守了几代墓了。是因为宥氏跟郭子兴感情深,是忠仆么?非也!
那是因为朱元璋当年答应他们家,给郭子兴守墓,可以免除他们家赋税徭役的。这样一来,人家家里有正主了,这个墓就不用你宥氏守了,你们继续纳税服徭役吧。
这么一来,宥氏不干了。于是告发郭璞,说郭家人早就死绝了,庙碑上已经刻得很清楚了。因此即便有一个叫郭老舍的人存在,他也不是郭子兴的儿子。这个几朝悬而未决的事情,最终定性了,郭琥的奉祀资格也就被夺了,你要是再敢以郭子兴后人的身份进京那啥,杀无赦。
文/炒米视角
原创首发,欢迎关注或吐槽
❤УцΚy
相较于开国功臣们的下场,郭子兴后人的结局挺不错了,朱元璋也算知恩图报、仁至义尽。
朱元璋作为史上出身最低的皇帝,他原本是没有机会问鼎天下的,而改变他人生的人便是郭子兴。
元朝末年,很多地方都在闹灾荒,朱元璋的家人因为没有东西吃,相继离世。
走投无路的朱元璋,在草草埋葬了家人后,便去寺庙里做了和尚,为的只是有口饭吃。
一日,他收到了一封信,寄信人是他的儿时好友汤河。汤河告诉朱元璋,他在郭子兴手下做事,已经是个千户,希望朱元璋前去共谋富贵。
朱元璋在寺庙中整天受欺负,要不是为了糊口饭吃,早就离开了。
收到汤河的信后,朱元璋想都没想就动身前往汤河所在的濠州城了。
此时的濠州城已经被元军团团围住。然而此时的元军军纪败坏,作战毫无章法,破绽颇多,竟然就让朱元璋这种不会功夫,也没受过训练的普通人混进了城中。
结果,朱元璋刚进城就被当做奸细抓起来了,毕竟这时候谁会来投军呀?
好在当时郭子兴闲来无事,就亲自审问这个“奸细”。
当听到朱元璋说出汤河的名字时,郭子兴明白是怎么回事了,这人应该真是来投军的。
毕竟汤河就在城中,此事一对质就能知道真假,没人会拿这种事说谎的。
郭子兴觉得朱元璋敢冒着被元军抓住的风险前来投军,是个壮士,于是将他收为亲兵留在身边,而朱元璋的传说便从此刻开始了。
元军在围困濠州城一阵子后,便退却了,于是郭子兴的义军又开始活动起来。
在此期间,朱元璋因为作战勇猛、表现突出,逐渐被郭子兴提拔为亲兵队长,后来凭借军功,甚至做到了主管后勤的总管一职。
此时的朱元璋,已经成为了郭子兴的心腹,因为朱元璋脑子灵光,郭子兴有什么事情都喜欢找他商量。
也就是在这段时间里,郭子兴将自己的义女马氏嫁给了朱元璋,马氏就是后来的马皇后。可见,郭子兴当时是多么器重朱元璋,自然对他是恩宠有加。
当元军的威胁解除后,义军内部的矛盾也越来越显眼。
当时,在濠州城内,有五位义军将领。
另外是个都是土生土长的平民,都是因为活不下去才拉起队伍反抗元朝的。这几人大字不识一个,也没什么文化,做事说话都是直来直去。
而郭子兴和他们不一样,他是富户出身,他起事是顺势而为,想要在这乱世分一杯羹。加上他识文断字,读过一些书,做起事来颇有章法。
也正是因为双方的这些差异,导致他们互相看对方不顺眼,时常有些摩擦。
不过因为郭子兴实力最强,另外几个将领又不齐心,双方才维持了一种微妙的平衡。不管私底下多么不喜欢对方,表面上好歹还是客客气气的。
然而,随着两个人的到来,这种平衡被打破了。
元军攻破徐州,义军的徐州守将膨大、赵均用前来投奔濠州。随他们而来的,还有他们手下的大军。
因为这二人是当时闻名的豪杰,因此濠州城的将领们很尊敬他们,让他们做了濠州城的老大。
然而,这二位也是各有特色。膨大有文化、有智谋,备受郭子兴的推崇。而赵均用则是个莽夫,很对另外四个将领的胃口。
于是,这小小的濠州城彻底分成了两派。
由于另外四个首领长期的怂恿,于是赵均用默许义军将领孙德崖对郭子兴下黑手。
孙德崖派人将郭子兴给打了一顿,然后丢到了地窖中。
得知郭子兴出了事,第一个着急的就是朱元璋。
这郭子兴即是他的老板,也是他的岳丈。郭子兴不仅给了他奋斗目标,还给了他一个家。那时候的朱元璋是个重情重义的汉子,他就算死也要把郭子兴给救出来。
朱元璋一方面派人去探查郭子兴的下落,另一方面叫上郭子兴的两个儿子一起去向膨大求助。
膨大是个聪明人,他明白整个濠州城只有郭子兴和他是一路人,离了郭子兴,他也难以在濠州城立足,于是表示这事他管定了。
此时,朱元璋派出去的人来报,有人看到郭子兴被抓进了孙德崖家。
于是膨大决定兵分两路,他亲自去找赵均用理论,来吸引对方注意力,朱元璋则趁机将郭子兴救出来。
计划进行得很顺利,赵均用等人一看郭子兴已经脱困,干脆认怂,说一切都是误会,然后赔礼道歉、好说歹说才将膨大一行人给送走。
他们心里明白,矛盾再大也不能爆发正面冲突,不然就便宜元军了。
就这样又恍恍惚惚地过了半年,朱元璋觉得老窝在濠州城不是个事,他有更大的追求想要实现。
于是他精挑细选了二十四个勇士,然后和郭子兴告别,出去创业了。
朱元璋果然是个人才,他边走边招募士兵,到达定远的时候,他的队伍已经发展到上千人。
后来他又陆续收服了驴牌寨的三千人马、山贼泰把头的八百人马,接着击败元军缪大亨所部,收编两万人,进而攻陷了滁州。
此时的朱元璋,已经有了争夺天下的底气。
就在朱元璋攻下滁州后不久,来了一个稀客,此人便是郭子兴。
原来,朱元璋走后,膨大意外身亡,虽然其儿子统帅了他的部队,但是完全不是赵均用的对手,赵均用成了濠州城唯一的老大。
而在赵均用等人的排挤、打压之下,郭子兴的日子过得很不好,要不是顾及到朱元璋就在不远处的濠州城,赵均用怕是早就对郭子兴下毒手了。
此时的朱元璋认死理:郭子兴对其有再造之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于是朱元璋将滁州统帅的位置大大方方地让给了郭子兴,并将自己手下三万人马的指挥权一并交给他,自己继续在郭子兴手下为将。
由于小小的滁州城一下子涌入了太多人,于是朱元璋自告奋勇去攻打和州,很顺利地拿下了和州城。
恰巧,孙德崖因为濠州城中闹饥荒,粮食不够吃了,跑出来四处找食吃,也来到了和州。
郭子兴一听说孙德崖来了,顿时想起当年孙德崖是怎么对待自己的,于是也带着自己的人马从滁州跑来和州。
本来吧,郭子兴是想来找孙德崖打架的,结果他发现一件很尴尬的事情:和州城太小了。
三人率领的十几万大军将和州城挤得水泄不通,好多士兵只能在城外安营扎寨,城里更是连转个身都难,这架根本打不起来。
孙德崖一看,这朱元璋和郭子兴是一伙的,兵马加起来比自己多,加上这和州本来就是朱元璋打下来的,自己这个外人也不好意思赖着不走,于是表示愿意离开。
对此,郭子兴同意了。
于是孙德崖点起大军即刻启程,他的前军已经出城了,孙德崖正在调度后军有序撤离,却突然遭到了郭子兴的攻击。
双方一番激战后,孙德崖被郭子兴给抓了。
正当郭子兴正琢磨怎么对付孙德崖,报当日之仇的时候,手下来报:朱元璋被孙德崖的手下抓了,对方要求用朱元璋换孙德崖。
郭子兴这人心胸虽然不怎么宽广,但是好歹恩怨分明,孙德崖加害自己,所以他要报仇。而朱元璋对自己好,他也记在心里。
所以他犯难了,到底要不要用孙德崖换朱元璋?这次放过孙德崖,以后不知道何时才有这样的机会了。
思来想去,孙德崖和朱元璋根本没法比,孙德崖就是一草莽,他死了自己也得不到什么好处,就是图个心里舒服。
而朱元璋就不一样了,他是自己的女婿,在自己走投无路的时候救了自己,而且他是个人才,自己想要发展壮大离不开他。
想清楚就好办了,双方一番讨价还价后,先由徐达换回朱元璋,郭子兴再放了孙德崖,最后孙德崖再放了徐达。
不过,此后郭子兴就因为放走了孙德崖而后悔不已,整日郁郁寡欢,一个月后就去世了。
郭子兴去世后,朱元璋对待他的后人其实挺不错的。
先说说郭子兴的二儿子郭天叙。
郭子兴去世后,他的部队一下子就群龙无首了。这时候韩林儿以义军盟主的身份任命郭天叙担任都元帅、郭子兴的妻弟张天佑为右副元帅,而朱元璋则为左副元帅。
三人虽然一起统帅郭子兴的部队,但是朱元璋屈居郭天叙和张天佑之下。
对于这个结果,朱元璋是没有异议的。如果他愿意的话,可以立刻让郭天叙和张天佑消失,但是他没有这么做。
因为在他看来,郭子兴去世后,郭天叙继承他的地位是名正言顺的,朱元璋不能对不起郭子兴。
至于张天佑,他们二人在攻打和州的时候并肩作战过,也算是有些战友情谊的。反正都是副元帅,谁第二谁第三,没有什么争抢的意义。
不过有一点让朱元璋比较头疼,那就是郭天叙明白自己在军中缺乏威信,因此话语权最弱,所以总变着法子增加自己手中的权利。
当然,以他的阅历,根本不是朱元璋的对手,每次图谋都以失败而告终。
后来,在攻打吉庆的过程中,由于元朝守军实力远超预期,郭天叙和张天佑死于乱军之中,朱元璋运气好一些,活了下来,于是他升任这支义军的都元帅。
再来说说郭子兴的三儿子郭天爵。
这孩子,说实话太不懂事了。
郭天叙死后,朱元璋成了这支义军的首领,郭天爵对此非常不满。
他认为自己应该继承郭子兴的地位,担任都元帅。
他也不想想,当初郭子兴到了滁州后,是朱元璋将首领的位置让给他的。而且郭天叙能当上都元帅是因为有小明王的任命,而不是直接继承的郭子兴的地位。
再说了,他也不想想,为什么当初义军三大首领里,为什么没有他的一席之地,明摆了他不够格。
结果,郭天爵为了那个本不该属于他的元帅宝座,竟然企图刺杀朱元璋,直接被当做刺客给处理掉了。
不过这怪不得朱元璋,一切都是郭天爵自作自受。
接下来说说郭子兴的亲生女儿郭氏。
郭子兴去世后,郭氏便一直留在军中。后来郭天叙、张天佑、郭天爵相继去世,他也就失去了依靠。
好在朱元璋一直牢记郭子兴的恩情,对其照顾有加。后来为了给她个依靠,干脆娶了她。
当朱元璋登基称帝后,封郭氏为郭惠妃。
郭惠妃为朱元璋生下了蜀王、代王、谷王三个儿子,足以看出朱元璋多起恩宠有加。
这郭氏的结局算是很不错的了。
最后说说郭子兴的义女马氏。
这马氏就是人们熟知的马皇后。
她是朱元璋的贤内助,朱元璋能笑到最后,成为万人敬仰的皇帝,与马皇后的付出脱不了关系。
因此朱元璋一辈子都记得她的好,夫妻二人恩爱至极。马皇后去世后,朱元璋悲痛欲绝,因此再也没立过皇后。
因为在他心中,只有马氏一人有资格做他的皇后,足以看出朱元璋用情至深。
肯定有人好奇,郭子兴的长子去哪里了。对此,史书上没有记载,应该很早就去世了。
毕竟古代医疗条件差,小孩子很容易夭折。加上元朝末年天灾四起,孩子养不大是很正常的,郭子兴的长子大概就是死于那个时候。
总的来说,朱元璋对郭子兴一家可谓是仁至义尽。除了郭子兴的三儿子郭天爵是自寻死路,朱元璋对待郭子兴的其他子女都是很够意思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郭子兴,就没有后来的朱元璋,也就没有明朝的建立,他才是明朝的奠基人。
大概就是想透了这一切,所以朱元璋才没有像对待开国功臣那样,对待郭子兴的后人吧。
快过期的草莓s
朱元璋小时候家里相当贫穷,当过放牛娃,当过和尚,最后被逼得和尚也当不下去了,只好去参加起义军。入伍后,依靠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很快得到了郭子兴的赏识。直接被提为亲兵九天子,相当于郭子兴警卫队的队长。朱元璋为人很谦虚,又很聪明,所以郭子兴很信任他,常和他一起决策和商量重要事情,他很快成了元帅郭子兴身边的大红人。
郭子兴一生有二位夫人,大夫人为他生了3个儿子,二夫人生了一个女、在外抱养了一个女儿。二夫人认定朱元璋有出息,于是就把养女嫁给了他,就是后来的马皇后。
郭子兴的长子很早以前就在战斗中去世了,二儿子郭天叙在父亲去世后,继了郭子兴的位,当上了最高领导,而朱元障也因为战功显赫,当上了三把手,可不幸的是,郭天叙在攻打集庆府的时候,被叛徒出卖,不幸战死了。
二儿子死后,三儿子郭天爵虽然当上了元帅,但是军队都是朱元璋招募来的,所以朱元璋是公认的“大元帅”,威望比他还高,于是郭天爵就多次设计想害死朱元璋,可是他不是朱元璋的对手,反而被朱元璋害死了。
郭子兴的二个女儿都成为了朱元璋的女人,一个是马皇后,她是朱元璋的结发夫妻。马皇后节俭朴素的生活作风和体贴丈夫的温柔,很得朱元璋宠爱。朱元璋多次想对马皇后的亲戚加官进爵,但都遭到了她的拒绝。但是马皇后的孙子朱允炆和她的儿子朱棣都当过皇帝。
另一个就是郭子兴的亲生女儿,后来也成为了贵妃,被称为郭贵妃,她为朱元璋生了三个儿子二个女儿:蜀王朱椿、代王朱桂、谷王朱橞、永嘉公主和汝阳公主,都很不错。
朱元璋也报了郭子兴的大恩,还下诏为他建了庙。
Eling
郭子兴三个儿子都死了,其中有两个之死与朱元璋有关,可谓无后,谈不上待遇如何。
根据《明史》记载,郭子兴有三个儿子。
子兴三子。长子前战死,次天叙、天爵。郭子兴有三个儿子,长子很早就战死了,连名字都没有留下。
郭子兴死后,他的大部分势力被朱元璋继承,虽然郭子兴二儿子郭天叙仍为主帅,但是威望远不如朱元璋高。
所以郭子兴二儿子郭天叙、三子郭天爵对朱元璋都很不满,曾密谋对付朱元璋,在郭子兴生前,这两人就曾怂恿郭子兴一度软禁迫害朱元璋。
而朱元璋也不能容忍头上还有一个没有资历的二世祖。
韩林儿建立政权后,以郭天叙为元帅,以朱元璋为左副元帅。朱元璋算是三把手,接到命令后,朱元璋大怒“大丈夫宁能受制于人耶!”
朱元璋与郭子兴的儿子早已经产生了隔阂。
子兴死,韩林儿檄天叙为都元帅,张天祐及太祖副之……太祖渡江,天叙、天祐引兵攻集庆,陈野先叛,俱被杀。林儿复以天爵为中书右丞。已而太祖为平章政事。天爵失职怨望,久之谋不利于太祖,诛死,子兴后遂绝。郭天叙因部下叛变,死于战场,而郭天叙之死,与朱元璋并非毫无关系的。
郭天叙、张天祐进攻集庆的时候,朱元璋留守后方。陈野先本是元朝降将,据说他阴谋背叛红巾军时,朱元璋得知消息却并没有告知郭天叙和张天祐。
结果陈野先“邀郭元帅饮,杀之,擒张元帅献于福寿,亦杀之。”
后来朱元璋对陈野先之子陈兆先极为关爱,让人不得不怀疑郭天叙之死是不是与朱元璋有关。
这种红巾军的一把手二把手都死了,三把手朱元璋再无阻碍了。不久以谋反之名处死了郭天爵。
就这样郭子兴绝后了。
郭子兴的养女马秀英嫁给了朱元璋,即是后来的马皇后,另一个亲生女儿郭氏也被朱元璋娶了,即是后来的郭惠妃。
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势已成,追封郭子兴,建庙纪念,并让郭子兴邻居家世代守墓。
洪武三年追封子兴为滁阳王,诏有司建庙,用中牢祀,复其邻宥氏,世世守王墓。后来有人冒充是郭子兴第四子的后人,被朝廷承认,后被揭发。
滁人郭老舍者,宣德中以滁阳王亲,朝京师。弘治中,有郭琥自言四世祖老舍,滁阳王第四子,予冠带奉祀。已,为宥氏所讦。礼官言:“滁阳王祀典,太祖所定,曰无后,庙碑昭然,老舍非滁阳王子。”夺奉祀。可见郭子兴没有后人,在他死后一两年内两个儿子先后被杀,谈不上享受待遇,倒是郭子兴邻居宥氏因为时代为其守墓,被免除徭役。
没有郭子兴,就没有日后的朱元璋,《明史》认为“子兴据有濠州,地偏势弱,然有明基业,实肇于滁阳一旅”,“帝王之兴,必有先驱者资之以成其业,夫岂偶然哉!”
糊涂hiker
郭子兴在朱元璋崛起道路上,是最为重要的人物,也是朱元璋的老上司、岳父。
可是朱元璋和岳父的两个儿子们,却不是相处得很好,与大明的诸多功臣享受荣华富贵不同,郭子兴的儿子们,都没活到明朝的建立。
在朱元璋崛起之前,郭子兴是个广交好友的“富豪”,身边结交的朋友极多,也是这样的背景下,郭子兴得以组织第一支“军队”攻打濠州。朱元璋,正是在郭子兴打下濠州之后,才投奔入军的。
对于朱元璋来说,郭子兴是个恩人,但这个恩人,并非是一直都对朱元璋很好的。
在见过了朱元璋不久,郭子兴与妻子小张夫人决定将马秀英嫁给朱元璋为妻,而马秀英,正是后来的洪武皇后马氏。
郭子兴一生有三个儿子,长子在历史的记载是“战死”,真实的姓名并不详尽,也有可能比郭子兴更早“起事”。
因此郭子兴在历史上留下名字和事迹的仅有两个儿子,分别是郭子兴的二子郭天叙,三子郭天爵。
在一开始的相遇中,郭子兴是十分看好朱元璋的,当时红巾军卷起的浪潮波及天下,郭子兴手下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而朱元璋为人出身虽然艰难,却是难得的人才,因此颇受郭子兴器重。
但郭子兴是这样想,他的儿子们却不是这样想的。
在与马秀英成婚后,朱元璋和郭子兴的关系更亲近了一层,是为郭子兴的女婿。
也是因为这样,郭子兴给予了朱元璋更多的机会,而朱元璋的两个“大舅哥”,都对受到郭子兴青睐的他很不顺眼。
郭子兴严格来讲,就是个割据势力的首领,郭天叙和郭天爵天然地认为,未来父亲的地位和权力是要继承给他们的,而不是这个女婿朱元璋。
久而久之,朱元璋和郭家兄弟的矛盾加重,但郭子兴还在世时,朱元璋不可能自立门户,于是面对多次的不公和不平之事,都是忍让为主。
事实上,朱元璋一直都很为郭子兴着想,郭子兴身边最有才能的人,也是朱元璋。
但因为俩儿子的“谗言”越说越多,郭子兴也觉得这个“女婿”有些不好的地方,比如朱元璋很聪明,经常能“一针见血”地提出一些意见,从而赢得了众人的敬仰。
太出风头,让郭子兴也觉得朱元璋是应该提防。
朱元璋对此很无奈,他已经有了一定的威望,而且也一直是郭子兴身边的得力干将,虽然说郭子兴因为儿子的缘故,开始对朱元璋有些不满。
可大部分时候,郭子兴还是要用朱元璋的思路和方法继续发展下去,这种“排斥”又“需要”的矛盾行为,加快了朱元璋的崛起。
不管怎么说,郭子兴算是朱元璋的长辈,而且也已经老了,对于他,朱元璋就是一直忍让,在郭子兴生命的最后时刻,朱元璋还是很礼待郭子兴。
而实际上,郭子兴乃是“刀子嘴豆腐心”之人,当年为了救朱元璋,郭子兴放弃了除掉劲敌孙德崖。
也是在释放了孙德崖后不久,郭子兴去世了,留下了偌大个局面,让儿子和女婿来“竞争”。
而郭子兴去世后,一切都变了样,因为郭天叙屡次咄咄逼人,朱元璋也是个爱恨分明之人,他和两个“舅哥”的关系差到极点。
在郭子兴去世后,郭天叙成为了“都元帅”,地位要比朱元璋更高上一半。
可问题来了,朱元璋虽然只是副元帅,却是最深得人心的一个,人才几乎都在朱元璋的手下,郭天叙对此非常不满。
于是二人的冲突不断,朱元璋一直退让,郭天叙一直进攻。
也许在为人上,郭天叙并不反感朱元璋,但为了权力,也为了这个有威胁性的“妹夫“,郭天叙只能如此排斥朱元璋。
直到1355年末,这一切才改变。
因为这一年,郭天叙在攻打南京的时候,遭到元朝降将的倒戈,他与舅舅一同因为背叛而战死。
而关于郭天叙战死一事,即便是在大明的一些书籍中,都不曾“避讳”,直接声称是朱元璋在其中有着设计,顾名思义,郭天叙之死,是朱元璋间接推动的。
不过这事没有真切的说法,不可当真,郭天叙的确死在元兵手下,只能说他这是时也命也,没能化解困局,最后还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郭天叙阵亡后,朱元璋的确成为了最大的利益获得者,成为郭子兴红巾军这个组织的实际操控者。
可郭天叙阵亡,不意味着朱元璋就没人针对了,郭子兴的第三个儿子郭天爵,同样也是对朱元璋非常不满,和他的兄长一样,郭天爵对朱元璋的才能十分愤怒,也时刻想着争权夺利。
这一次,朱元璋就不是忍了,在郭天爵的一次次挑战中,朱元璋决定“处死”郭天爵。
而郭天爵也是郭子兴唯一一个被朱元璋直接“除掉”的人。至此,郭子兴算是后代凋零了,这一切,都和朱元璋有一定的关系。
不过话说回来,郭子兴也是幸运的,因为他的两个“女儿”,一个成为了后来的话皇后,另一个则是成为了朱元璋的宠妃,生下了皇子。
马秀英,乃是郭子兴好友所托付的“养女”,但因为马秀英智慧和能力超群,郭子兴对马秀英比亲女儿还亲。
嫁给了微末凡尘的朱元璋之后,便受到了朱元璋的无限疼爱,一生夫妻二人相濡以沫,也互相尊重。
虽然郭子兴的儿子没有好下场,可是养女却是“母仪天下”,这成为了一种“吊诡”。
当朱元璋建立大明朝后,洪武三年,朱元璋追封郭子兴为“滁阳王”,表示对郭子兴永远的尊重,当然,这也与朱元璋的另一个宠妃郭氏有关。
朱元璋的宠妃郭氏,史称“郭惠妃”。
在朱元璋的政治生涯中,“联姻”,是他一直以来的手段,不管是他自己和功臣联姻也好,还是他安排儿子和朝廷功臣联姻,这都是朱元璋加强统治的手段。
除了娶马秀英以外,郭子兴的亲生儿女郭氏,也是朱元璋的妃嫔。
郭惠妃一生还是比较厉害的,生下了朱元璋的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这三个儿子分别是被封为蜀王的朱椿,被封为代王的朱桂,被封为谷王的朱橞。
而这朱元璋这三个儿子,严格来讲,可以算是郭子兴的“后人”,只是并非是直系传承的关系罢了。因为郭惠妃生下了这三个儿子,郭惠妃的地位还是非常高的,和她的两个兄弟命运不同,郭惠妃的待遇很不错。
从青睐到“隔阂”,朱元璋和郭子兴关系的发展就是一种悲哀,也是因为郭子兴太过听信儿子的谗言,注定了他难以成为最终的胜利者。
而郭天叙、郭天爵二人,是典型的嫉妒心强,本来他们和朱元璋不必斗个你死我活,可惜大家的身份都太特殊,无可奈何。
要说郭子兴的后人,历史上鲜有记载,朱元璋却是安排了人给郭子兴守陵,世代免除守陵人的赋税。但是这安排的,并不是郭家后人,而是郭子兴当年的领军“宥氏”。这也侧面地反映了,郭子兴没有后人传承的可能性更大。
这背后的关系,错综复杂,才造成了朱元璋对郭子兴及其后人“矛盾”的局面,郭子兴对朱元璋“时好时坏”,这也是朱元璋对其后人非常“理性”的根本原因,而他和郭子兴,乃是互相成就,要说郭子兴给予朱元璋最好的礼物:
那便是马秀英,他也是朱元璋最为用心的一个女子。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duyanjunlulu
郭子兴应该算是朱元璋人生中最重要的人,没有之一。因为他不仅是朱元璋的救命恩人,同时还是朱元璋未来人生的奠基者。也就是说没有郭子兴,就没有后来的大明王朝开国之君-朱元璋!
但朱元璋却将郭子兴子嗣全部杀光,十分冷血!这一切只为了两个字—“权力”
元朝末年,民不聊生,各路英雄纷纷揭竿而起,郭子兴也在濠州揭竿而起,一呼百应,短时间内便成了当地名声大噪的一支起义军,汤和以书信相邀朱元璋加入郭子兴的义军,于是本在皇觉寺出家的朱元璋动身前往濠州。
可朱元璋刚到濠州,就被当成奸细给抓了起来,正准备杀头之时,郭子兴慧眼识珠,认为眼前这个人非比寻常,于是将其收于麾下,朱元璋这才免于一死。后来郭子兴甚至将自己的养女马秀英嫁给了朱元璋为妻。
朱元璋也正是因为郭子兴的慧眼识人,才得以施展自身才能,最终得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并登上皇帝宝座。
在朱元璋登基称帝后,也“感念郭子兴之恩情”追封郭子兴为滁阳王,并建庙祭祀亲写祭文:
但朱元璋的这个“再生之恩,终世不忘”却让像素不敢苟同,我们且看郭子兴死后,朱元璋是如何对待他的子女的。
首先来看郭子兴的女儿,她算结局算是比较好的,被朱元璋抱回了家,封为了“郭惠妃”,为朱元璋生下了二子二女,分别为蜀王朱椿、代王朱桂、谷王朱橞、永嘉公主和汝阳公主。
但郭子兴的儿子们,就没这么好的运气的,朱元璋让郭子兴绝了后。
郭子兴总共有三个儿子,长子早年战死我们姑且不论,次子郭天叙、三子郭天爵之死朱元璋脱不了干系。
在郭子兴死后,其次子郭天叙成了新的元帅,而朱元璋只是左副元帅,所以为了权力,郭子兴的这两个儿子成了朱元璋最大的阻力,所以在朱元璋的眼里,他们必须死。
当然朱元璋还没傻到光明正大的去杀死郭天叙和郭天爵,而是现在攻打集庆的时候,故意不出兵救援郭天叙,好利用叛将陈埜之手将郭天叙与军队的二把手张天佑一起除掉,如此一来朱元璋就顺势成为了这支义军的一把手了!
可能大家以为朱元璋成为了军队的首领了,也该收手了,毕竟此时的郭子兴仅剩一个儿子郭天爵了,总不能让自己的救命恩人绝后吧!
但坏就坏在朱元璋占领南京后,郭天爵被封为江南行省右丞,在地位上仅次于朱元璋。加上此时的这支义军中除了朱元璋自己的嫡系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属于郭子兴的旧部,这些人视郭天爵为“精神领袖”。二者结合,郭天爵已经对朱元璋的地位造成一定的威胁,那么对朱元璋来说郭天爵也必死!
不过对付起郭天爵就简单多了,直接被朱元璋用“与群小阴谋”的罪名给处死了。
至此在朱元璋的操纵下,郭子兴算是绝了后,郭天叙与郭天爵全部被朱元璋以阳谋阴谋除掉,唯一的女儿与养女有都被朱元璋“抱回了家”,这下子朱元璋便可以以“郭子兴女婿”的身份,名正言顺的将所有的军队收入囊中。
monglebest
郭子兴是元末濠州红巾军的领袖人物,也是明太祖朱元璋生命中的第一贵人。可以说没有郭子兴,就没有大明朝。那么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之后,又是如何对待郭家后人的呢?
其实郭家后人大多数都没有等到明朝建立,据记载,郭子兴一共有四子一女。其中嫡子三人、庶子一人、庶女一人。三位嫡子中一人在反元起义中牺牲,一人被朱元璋间接害死,一人被朱元璋直接诛杀。仅存的那位庶子,倒是有后代流传至今,据说当年力主开挖十三陵的“铁骨铮铮”郭专家就是其后裔。至于那位庶女,因为是女流之辈,反而是命最好的一个。今天笔者就分三个阶段,来聊一下郭子兴后人的遭遇。
第一阶段:明朝建立前众所周知,在元末农民大起义爆发之前,朱元璋(当时还只是叫朱重八)只是蜗居在於皇寺里的一个和尚。郭子兴起兵之后,老朱的发小、此时在军中已经混到千户职位的汤和写信招揽他投军。这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朱元璋没有犹豫,果断前往濠州投军。
由于汤和的举荐,再加上朱元璋本人相貌出众、谈吐异于常人(毕竟曾经流浪要饭三年,嘴上功夫了得),郭子兴将他收入帐下,做了一个十夫长的小头目。是金子总会发光,朱元璋从基层做起,很快就展露出高人一筹的能力。郭子兴高兴之余,还把养女马氏嫁给了朱元璋。
子兴喜,其次妻小张夫人亦指目太祖曰:“此异人也。” 乃妻以所抚马公女,是为孝慈高皇后。—明史卷一百二十二·列传第十
从此以后,朱元璋多了一重郭子兴养女婿的身份,对他在军中的晋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助力作用。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郭子兴病逝,朱元璋很快迎来他人生中第二个重要转折点。
先除郭天叙郭子兴的去世,给濠州红巾军集团带来了巨大的生存压力。在迫不得已之下,他们决定投靠刚刚成立的小明王龙凤政权。于是郭子兴次子郭天叙封都元帅,小舅子张天祐为右副元帅,养女婿朱元璋为左副元帅。至于明实录说朱元璋没有接受龙凤政权的官职,那只能是后世史官为本朝太祖脸上贴金而已。
当年6月,大军渡过长江攻克了太平府。八月,郭天叙和张天祐率义军主力杀奔集庆(今江苏南京)而去。集庆是江南重镇,一旦将其攻克,则郭天叙本人在龙凤政权中的话语权将大幅度提升,而留守太平府的朱元璋无疑将被进一步边缘化。
郭子兴尚在世之时,朱元璋与郭天叙就有着非常深的矛盾。这当然也很正常,老朱野心勃勃而又能力出众,平庸的郭家之子自然是看他不顺眼。于是朱元璋给意气风发出征的郭天叙暗中下了个绊子,直接导致了其死亡。
此前在义军攻克太平府的时候,元朝曾派方山寨民兵元帅陈野先领兵平叛,但被朱元璋手下大将徐达、邓愈、汤和等联合击败。陈野先本人被俘,其部下也遭到改编。本次出征,陈野先旧部随同出征,但他本人却被留在了太平府。陈野先曾偷偷给自己的部下传话:“汝等攻集庆毋力战。俟我得脱,还当与元合。”意思就是千万不要太卖力气损失了实力,我们最后还是要招安的。
朱元璋得到这个情报之后,非但没有第一时间除去陈野先这个隐患,反而以“恐失豪杰心”的理由将其派往集庆协助郭天叙作战。九月十七日,蒙在鼓中的郭天叙和张天祐在迎战集庆守将、元朝江南行台御史大夫福寿之时,陈野先突然率部反水。义军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遭遇惨败,郭天叙和张天祐全部战死。
再除郭天爵郭天叙和张天佑死后,朱元璋“独任元帅府事”,一跃而成为郭子兴余部的一号人物。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三月,朱元璋亲率大军攻克集庆,龙凤政权升其为江南行中书省兼总省事平章,即龙凤政权江南行省一把手。
但是为了牵制和平衡朱元璋的实力,龙凤政权封郭子兴第三子郭天爵为右丞,即二把手。但是由于兵权都在朱元璋手上,郭天爵事实上只起到了一个吉祥物的作用。
而当朱元璋在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里接连攻下长兴、常州、宁国、江阴、常熟、徽州、池州等地后,这支义军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原始资本的积累。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五月,刘福通攻破汴梁,韩林儿作为大宋皇帝,风光移居北宋旧都。但此时的朱元璋开始逐渐露出他隐藏已久的獠牙,当年七月,郭天爵以“谋叛”被诛杀。事实真相如何,已无任何意义,龙凤政权下的江南行省,已然成为朱元璋的一人堂。
夫人张氏生三子,长战殁,次为降人所陷,幼与群小阴谋,伏罪。—国朝典故卷之十·敕赐滁阳王庙碑
第二阶段:明朝建立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日,朱元璋正式登基,国号大明,年号洪武。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洪武皇帝开始对昔日恩人郭子兴报恩。当年二月,郭子兴被追封为滁阳王,其妻张氏(正室)被追封为滁阳王夫人,并且为他在滁州立庙,三个儿子的画像也被供奉在庙中“从祀”。凡是这位滁阳王的“生卒之日及节序”,有司都会进行祭祀。
郭子兴是定远人,起事又是在濠州,他的庙为何会立在滁州呢?其实里面也有朱元璋本人的小心思。当年郭子兴被赵均用等人挟持,早已在濠州混不下去了。多亏当时朱元璋攻下滁州,并且通过各种方法救出郭子兴,他才得以到滁州投靠养女婿。因此滁阳王庙当然不能立在濠州,立在其老家定远也不妥当,滁州自然是最合适的地方。
癸未,追封故元帅郭子兴为滁阳王,妻张氏为滁阳王夫人。立庙滁州,仍绘其三子从祀。凡生卒之日及节序,皆命有司致祭。—明太祖实录卷四十九
五月初七日,朱元璋大封后宫,其中郭子兴的女儿郭氏被册为惠妃。老朱真是草根逆袭的模范,从养女婿摇身一变,成为了真正的郭子兴女婿。要说朱元璋此举完全从政治出发,倒也不尽然。郭惠妃在洪武朝后宫极其得宠,共为老朱生下三子二女。分别为皇第十二女永嘉公主、皇第十五女汝阳公主,皇第十一子蜀王朱椿、皇第十三子代王朱桂和皇第十九子谷王朱橞。
次夫人张氏生女一,为妃,生蜀王、豫王、如意王,女二。—国朝典故卷之十·敕赐滁阳王庙碑
这里略作解释,敕赐滁阳王庙碑是太常司丞臣张来仪所作,时间是洪武十六年十一月七日。在这个时间点上,代王朱桂的封号还是豫王,谷王朱橞、永嘉公主及汝阳公主尚未受封。至于谷王在正式册封之前被称为如意王,倒是《明史》中未曾记录的史实补充。
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四月初二日,朱元璋在前往中都凤阳时途经滁州,皇帝陛下特意亲自遣官祭滁阳王庙。祭文里面有“王能活我,致有今日”,以及“再生之恩,没世不忘”这样的话,你说朱元璋是坦诚也好,虚伪也罢,见仁见智吧。
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八月三十日,滁阳王坟享堂落成,老朱命以王杰为首的十七户人家承担祭品供给、以宥氏为首的三家户人负责“世守王墓”。至此以后,滁阳王庙的祭祀活动开始正式制度化。此后历代朝廷对滁阳王庙也比较重视,定期都会对其进行修缮。
乙丑,命修滁阳王庙。先是,已奏允修理。缘赀费太多,有司不克奉行。至是,令省费修理之。—明英宗实录卷二百三十一·废帝郕戾王附录第四十九
第三阶段:传说中的郭老舍根据敕赐滁阳王庙碑,郭子兴一共只有三子一女,他的三个儿子都没有留下子嗣,按理这位滁阳王是没有后代的。
但是在明武宗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滁阳王坟奉祀郭琥被革职的事件。郭琥,在明孝宗弘治六年(公元1493年)的时候被认定为郭子兴的后代,从而得以“奉滁阳王祀事”。
戊戌,赐郭琥冠带,令奉滁阳王祀事。琥,滁阳王子兴之后也。—明孝宗实录卷七十四
但是在二十年后,庙户王玺(即上文王杰的后裔)指出其并非郭子兴的后裔,请求朝廷剥夺其奉祀的身份。这件事经吏部和礼部廷议之后,朝臣们一致认定“先帝假琥以祠职,由覆议者失详”。意思就是先帝没错,是当年办事官员失职。最终武宗做出裁决,郭琥仅以“冠带荣其身”而革其奉祀之职。同时对其提出警告:“如再奏扰,当重治之”。
根据《明史》的记载,这个郭琥自称是郭子兴第四子郭老舍的玄孙。还称其曾经在明宣宗宣德年间进京朝觐。笔者查了一下宣宗实录,还真有这么一回事,但其中提到的郭昇其实是郭老舍的孙子,后文会对其进行考证。
己亥,赐孔、颜、孟三氏子孙孔克勋及滁阳王之亲郭昇等钞,嘉其来朝也。—明宣宗实录卷十三
那么这个横空出世的郭老舍到底是个什么来历呢?是否有别的史料可以作为旁证呢?也是有的。名山藏,明末著名方志史学家何乔远所著纪传体史书,其中称郭老舍为郭子兴“季子”,即第四子,明朝建立时仍然在世。朱元璋把他召到南京,打算给他官做。但他却听从了马皇后的建议,最终带着一头牛、十二匹马回到了家乡。
高后谓老舍曰:“皇帝法所不可无亲昵,今官尔,尔胜官乎?”老舍悟。—名山藏·卷之四十三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郭老舍仍然在世,为何敕赐滁阳王庙碑中写郭子兴只有三个儿子呢?明代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进士,曾经出任刑部尚书的著名史学家郑晓,在其所著的《今言》一书中给出了一条特别的解释。
原来当年郭老舍一心辞官回家,朱元璋见留他不住,对他说了这样一段话:“你旧有二所庄田,我就赐你耕种,教户部官开除粮草”。这一年是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但没想到的是七年后郭老舍受邻居蛊惑,竟然离家出走,就此音讯全无。故而朱元璋在洪武十六年为郭子兴立碑之时只能称其无后。估计老朱也挺尴尬的,要是写郭子兴有四个儿子吧,那第四子在干嘛呢?早不见得写失踪吧。而且我们仔细研读碑文,上面其实是耍了滑头的。碑文中称郭子兴“夫人张氏生三子”,“次夫人张氏生女一”,但郭子兴总共有多少子女呢?没有提。根据郑晓的研究,郭老舍的生母是另一位次夫人李氏。那么碑文通过这种方式,既回避了郭老舍的存在,又确实没有撒谎,这聪明人就是聪明人,文章做得四平八稳,一点毛病都挑不出来。
郭老舍直到洪武二十八年才回到家乡,期间还被人告发,进了黑窑场做工。最终还是朱元璋亲自下旨将其释放,并准许他每年可以来京师朝觐一次。郭老舍生子郭谦,郭谦生子郭昇,郭昇生子郭信,郭信生子郭琥,他们世世代代每年都来京师朝觐,礼部鸿胪寺都有档案留底。
二十八年,老舍还乡,为费谦所发,解黑窑场做工。上面谕放回,令一年一朝京师。老舍卒,谕葬立石。老舍生谦,谦生昇,昇生信,信生琥,皆一岁一朝,有籍于礼部鸿胪寺。—今言卷四·三百二十九
结语:既然郭琥的世系非常清晰,为何最终还是在正德年间被撸掉了官职呢?首先奉祀这个职位,原先王家人做得好好的,你郭琥突然横插一刀,断了人家财路,自然会遭人嫉恨。同时郭琥又有些贪心不足,引起了吏部的反感,最终两下合力,成功地将郭琥革职。
其实郭琥在明世宗继位后还曾喊冤,只是朝廷没有再理睬他。可怜郭子兴对朱元璋的提携之恩,最终在子孙后代身上只是化为虚幻。至于有人说郭专家要求挖十三陵,是为了替祖上报仇。这就有些扯淡了,他又不是郭天叙或者郭天爵的后人,报哪门子的仇?
不会织博的lala小姐
答:是的,朱元璋是靠郭子兴发家的。
郭子兴一开始对朱元璋还真不薄,不但授予兵权,还许配以义女马秀英。
但是,也必须要看到,郭子兴也不是全无私心的。
郭子兴能这样做,也完全是要利用朱元璋、收买朱元璋。
朱元璋本身就是个世间罕有的人才,入伍后,作战勇敢,而且会来事,样样事处理得井井有条,郭子兴调他到自己的帅府当差,使用起来,如臂使指,随心所欲,莫不如意。
郭子兴任命他为亲兵九夫长,他带兵出战,总能打胜仗。
最难得的是,打胜仗归来,获得的战利品全部都上交郭子兴,得了赏赐,又说功劳是大家的,就把赏赐分给大家。
这样的人,没人不喜欢。
最让郭子兴感激涕零的是,当时,在濠州城的红巾军中,有五个元帅。孙德崖联合起其他三个元帅,孤立郭子兴。
郭子兴明显处于劣势,还强撑着与孙德崖硬扛。
结果,被孙德崖绑架了,先是毒打了一顿,还准备将他杀掉。
郭子兴手下也有很多将领,包括两个很嚣张的儿子:郭天爵、郭天叙,还有妻弟张天佑,全都束手无策。
眼看着郭子兴就要死在孙德崖手里了。
最后,是在外打仗的朱元璋回来了,率兵救回了郭子兴。
还有,朱元璋见郭子兴处于弱势,就自告奋勇,回自己的家乡募兵,募到了七百多人,回到濠州后,全部交给了郭子兴。
朱元璋后来看见郭子兴只想在濠州当个草头王,就和郭子兴分家,只带走了二十四个人——这就是后来威名赫赫的“淮西二十四将”。
濠州分家后,朱元璋南攻下了滁州城,部众发展到了三万多人。
而郭子兴遭到孙德崖排挤,失魂落魄,前来投奔朱元璋。
朱元璋非常够意思,立即交出三万人的兵权给郭子兴。
相比之下,郭子兴就显得不够意思了。
郭子兴的儿子郭天叙、郭天爵妒忌朱元璋的才干,在他的面前讲朱元璋的坏话,他马上关了朱元璋的禁闭,断绝他的饮食。
朱元璋差点被关押饿死。
幸好妻子马氏暗中传递食物,这才保住了一条小命。
朱元璋后来攻占了和州城,负责镇守和州。
孙德崖缺粮,从濠州来和州向朱元璋借粮。
郭子兴知道后,又一次差点要杀了朱元璋。
可以说,郭子兴后期得了疑心病,对朱元璋呼来喝去,就像对一条狗一样看待。
当然,谁也不能否认,朱元璋后来能称帝,也是肇始于郭子兴的军事资本。
朱元璋自己称帝后也认这笔账,追封郭子兴为滁阳王,在滁州立庙祭祀。
但话又说回来,朱元璋是怎么对待郭子兴的儿子的呢?
朱元璋追封郭子兴为滁阳王,在滁州立庙祭祀,庙前有石碑,碑文敕赐滁阳王庙碑有“夫人张氏,生三子”之语——史学家普遍认为郭子兴共有三个儿子。
这三个儿子的下落,敕赐滁阳王庙碑也说了:长子在战场上牺牲、次子被诈降人士杀害、幼子与不法之徒谋返被诛。
据明嘉靖年间史学家郑晓考证,郭子兴这三个儿子的小名分别叫郭大舍、郭二舍、郭三舍。郭大舍的大名已不可考,郭二舍的大名叫郭天叙,郭三舍的大名叫郭天爵。
清初万斯同撰《明史》,记述:郭大舍早年战死,郭二舍郭天叙死于陈埜先的叛乱中,郭三舍郭天爵犯罪被朱元璋斩杀,则“子兴后遂绝。”
就是《明史》这一句“子兴后遂绝”,大家都认为朱元璋斩尽杀绝郭子兴后人了。
但是,敕赐滁阳王庙碑说的“夫人张氏,生三子”,是指郭子兴原配夫人张氏生了三个儿子。而郭子兴并非只有张氏一个夫人。郑晓还考证出,郭子兴还续娶有一个李夫人生,生有郭子兴的第四子郭老舍。
而且,洪武四年,朱元璋还曾下旨留郭老舍在朝中做官,但郭老舍无心做官,弃官还乡了。
明万历年间的史学家何乔远也在名山藏中详细记载了郭老舍辞官过程。
嘉靖定远县志又记载有后人的事迹。
即滁阳王郭子兴并未绝后,其子孙生生不息,开枝散叶,分布于安徽、贵州、四川和重庆等地。
近来还有人考证出,大文豪郭沫若是郭子兴的后裔呢。
可以说,只要不对政治构成威胁,朱元璋对郭子兴的第四子还是不错的。
bobchen
一个人想成就一番大事业,除了自己有真本事之外,机遇也很重要,遇见贵人更重要。
比如:郭子兴之于朱元璋。
那么,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是如何对待郭子兴的后人?
我是三少,我来回答。
朱元璋遇见郭子兴朱元璋出生在一个非常贫苦的农民家庭,实在没有办法活下去的时候,他就跑去寺庙里剃度为僧,做了行童。
那个时代,到处都是饥荒的人,当了和尚也无法填饱肚子。年仅17岁的朱元璋只好拿着一碗一钵,到处流浪,边走边乞讨。
这时候,元末农民起义的烽火已经开始燎原。
朱元璋在流浪的过程中,听说了红巾军不少的故事。于是,在走投无路的时候,朱元璋就投奔了郭子兴的红巾军。
那一年,朱元璋25岁。
朱元璋是个非常聪明的人,作战又勇敢。很快,朱元璋就得到了郭子兴的赏识。郭子兴把他视作心腹知己,又把自己的养女嫁给了朱元璋。
这个养女,就是后来的马皇后马秀英。
朱元璋在红巾军的名声和威望,开始逐渐强大起来。后来,郭子兴遭人绑架,差点被砍头,还是朱元璋带兵救回了郭子兴。
慢慢地,徐达,李善长这些后来大明的开国功臣,都来到了朱元璋的身边。
公元1355年,郭子兴病逝。朱元璋继承了郭子兴原有的军队,并渡过长江占领了集庆。集庆,就是今天的江苏南京。
应该说,朱元璋遇见郭子兴,使他在部队的建立上节约并减少了很多的弯路。郭子兴,是朱元璋的大恩人。
郭子兴的次子郭天叙郭子兴一共有3个儿子,长子死于战争,史书上没有痕迹,连名字都不曾留下。次子郭天叙和幼子郭天爵。
朱元璋做事精明,又会打仗,每次都身先士卒,深受郭子兴的器重。这就让郭子兴的两个儿子郭天叙、郭天爵有了深深的危机感!
他们害怕父亲将来会把基业传给朱元璋,因为,朱元璋是郭子兴的女婿!
于是,他们俩就想方设法在父亲面前说朱元璋的坏话!
要知道,谎言说多了好像也会变成真的,郭子兴感觉朱元璋似乎真的想篡权。于是,郭子兴软禁了朱元璋。
这时候,郭天叙两兄弟趁机断了朱元璋的饮食和水,企图活活饿死朱元璋!多亏了马秀英多方设法,才帮助朱元璋度过了这次劫难!
郭子兴病逝后,郭天叙成为了部队的主帅,任命舅舅张天佑为右副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显然,左副元帅的职位比右副元帅的职位低。
事实上,朱元璋有勇有谋,手上又有人才,他才是这支队伍的核心力量!
因此,郭天叙会经常耍一些阴谋诡计。朱元璋对郭天叙的小动作只是严加提防,从不与他发生正面的冲突。
毕竟,郭天叙是郭子兴的亲生儿子,自己的队伍中有很多是郭天叙的支持者和拥护者。如果与郭天叙发生冲突,势必会减少队伍的有生力量。
更重要的是: 在强大的元军面前,“窝里斗”是最不明智的做法。聪明如朱元璋,自然不会这样做!
1356年,郭天叙和舅舅张天祐率兵攻打集庆路。由于民兵统领陈野先的叛变,郭天叙、张天佑两人战死。
一说,郭天叙之死是朱元璋在背后设计的!
郭子兴的幼子郭天爵当郭天叙战死后,弟弟郭天爵被部下拥立为中书右丞,权利在朱元璋之下。此时,朱元璋建立了以建康为中心的地方武装力量,朱元璋和郭天爵是这支队伍的首领。
这支部队包括3个部分。
一部分:以徐达,常遇春为核心的朱氏嫡系。
一部分:巢湖水军。
一部分:郭氏旧部。
残存的郭氏旧部,对于朱元璋来说,就是一股异己势力。这股势力里都是朱元璋曾经的同事,他们对朱元璋重新调整政权关系很排斥!
毫无疑问,郭天爵也一直认为自己是才郭子兴的接班人,企图除掉朱元璋夺回属于自己的权利。
此时的朱元璋已经有了雄心大志,这就造成了朱元璋要设法除掉,这股跟自己对着干的势力了 !
1358年,朱元璋以谋叛罪,在建康诛杀了郭子兴仅存的儿子郭天爵。
明史·郭子兴传说:
“天爵失职怨望,久之,谋不利于太祖,诛死。”
其实,在残酷的战争里,郭氏旧部许多的将领都先后战死。
幸存者如邵荣等人,也在1362年被朱元璋以谋反的罪名处死了。他们的姓名、功绩与其遗骨一起,都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了。
所以,就算郭天爵不是郭子兴之后,下场也是一样的。
朱元璋成了郭子兴遗属的保护人郭子兴除了有3个儿子,还有1个女儿。
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又纳郭子兴之女为妃,是为郭惠妃。郭惠妃为朱元璋生有3个儿子,2个公主。
洪武3年,朱元璋追封死去的郭子兴为滁阳王,追封郭子兴的妻子张氏为滁阳王夫人,并在滁州立庙致祭,绘其三子图像以从祀。
朱元璋还亲自撰写的祭文,在祭文中,朱元璋感慨地说道:
“朕方从军,几为他人所害。惟王能活我,致有今日。尽平天下,家国已成,再生之恩,终世难忘。”
郭子兴是朱元璋一生中最大的贵人,是朱元璋发迹的提携者。如果说,此番言语是朱元璋真实的内心,为何又将大恩的人的血脉斩杀得干干净净?
三少说:
其实,郭天爵就算真的活下来,未必会对大明政权有威胁。
可是,朱元璋为了大计,还是残忍地杀绝了郭子兴在世上的血脉。如果郭子兴地下有知,他该是何等的失望与悔恨?!
轻装雅皮
郭子兴是朱元璋政治生涯的起点,更是朱元璋的伯乐,但郭子兴死的早,在朱元璋头2、3年就没了,死因正史记载为病死,育有3个儿子1个女儿1个养女。3个儿子在朱元璋成事前均死,死因模糊,现只知道个大概,女儿被朱元璋收为妃,也就是后来的郭惠妃,养女是大家熟悉朱元璋的正妻马皇后。
朱元璋正妻,马皇后,为郭子兴养女。郭子兴的正妻在史料中是个隐形人,无任何交代,反而次妻张氏屡屡出现,正史中没写郭子兴3个儿子为谁所生,朱元璋的敕赐滁阳王庙碑定调“夫人张氏,生三子,长战役,次为降人所陷,幼与群小阴谋伏罪”,意思是3个儿子是次妻张氏所生,一个战死,一个被陷害死,一个谋反死。
老郭的3个儿子是史家公认的,从现存的史料来看,大儿子死的最早,连名字都没有,王世贞弇山史料记载,大儿子在攻打集庆路时战死,死在郭子兴前面;郭子兴病死后,旧部内讧,一些投了朱元璋,一些拥了二儿子郭天叙,当时义军以小明王为尊,郭天叙为都元帅,朱元璋只是副元帅,两人因权利之争不合,郑晓吾学编记载郭天叙还曾用毒酒招待朱元璋,未果,在攻打集庆时,郭天叙被降将陈埜出卖,牺牲。
明中都遗址。三子郭天爵,朱元璋说他与群小阴谋伏罪,具体细节没说,明代史料也没记载,直到明末清初万斯同在修《明史》时,点了几笔,说朱元璋被小明王封为行中书省左丞相,郭天爵为中书右丞,在朱元璋之下,怀恨在心,联络父亲的旧部邵荣等人欲夺权,此时郭天爵根本无法与朱元璋抗衡,邵荣没想过拥立郭天爵,而是自立,事情败落后,郭天爵当了替死鬼。
朱元璋像。郭子兴的女儿,倒是被朱元璋揽到床上,为郭惠妃,生了5个孩子,3个儿子蜀王朱椿、代王朱桂、谷王朱橞,2个女儿永嘉公主和汝阳公主,还是很受宠的,永嘉公主嫁给武定侯郭英之子郭镇,汝阳公主嫁给都督佥事谢彦之子谢达。
大同九龙壁,为朱元璋13子代王朱桂府前琉璃照壁,朱桂外公是郭子兴。民间史料《今言》、名山藏,地方县志定远县志记载郭子兴还有第4个儿子,名叫郭老舍,是小妾李氏所生,此人在朱元璋时期无官方记载,朱元璋写的敕赐滁阳王庙碑也没任何描写,但到了宣宗、孝宗时突然冒出来,自称是郭子兴后人,郭子兴已被朱元璋定了调,此事没得到朝廷认可,后人多以为是郭子兴的族人,而非子孙。
克鲁亚克
郭子兴是朱元璋崛起的关键人物,但是很多人对她及其后代的情况并不熟悉。
郭子兴的父亲郭公是个算卦的,据说还挺硬准,在乡里名气很大。郭公年轻的时候在县城遇到了一家富户,富户家有个漂亮女儿,但是是个瞎子。郭公很有远见,知道背靠大树好乘凉,于是娶了瞎女,后来果然发家致富了。
郭公一共有三个儿子,郭子兴是老二。郭子兴年轻的时候有侠骨,好结交朋友,恰逢元朝末年官场腐败黑暗,郭子兴愤愤不平,便散尽家财招募了数千名青年豪杰。其实郭子兴的这一做法是得到郭公认可的,郭公认为天下有变,有机可乘,于是让郭子兴加入了白莲教,还支持他招募人才。
1352年,郭子兴与孙德崖等地方势力攻下了濠州城,郭子兴的大儿子战死。当时郭子兴一共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儿子分别是长子郭大舍,次子郭天赐,三子郭天爵;女儿分别是郭氏,也就是后来朱元璋的郭惠妃。另一个女儿是养女马氏,也就是后来朱元璋的马皇后。
在郭子兴起义的过程中,因为郭大舍的战死,所以他手下的主要帮手就是自己的两个儿子,以及小舅子张天佑。
郭子兴在取得濠州城之后,很多人都前去投奔到他手下,这里面就包括朱元璋的发小汤和。汤和当时是军队里的千户,是个有点话语权的官,所以他写信给当时还在当和尚的朱元璋,邀请他前来参加红巾军。朱元璋得信后欣然前往,得到了郭子兴的赏识。
正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朱元璋鱼也确实是个人才,有头脑,敢打敢拼,对郭子兴也很忠心,郭子兴很快便将其引以为心腹。再后来,郭子兴将自己的养女马氏许配给了朱元璋,朱元璋更是如鱼得水,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便成为了红巾军的二当家。
不过当时在濠州城,郭子兴的处境并不好,因为孙德崖等四股势力的存在,郭子兴一度到了与孙德崖等人势不两立的地步。郭子兴因为实力最弱,吃了不少亏,所以他很多事都与朱元璋商量,在朱元璋的帮助下,郭子兴好歹可以在濠州城站稳脚跟。
不为了解决现在的困境,也为了更好地壮大自己,朱元璋在1353年的时候离开濠州,回到自己的家乡招募兵勇。期间,朱元璋的同乡徐达、周德兴和郭英等人纷纷前去投奔于他。很快,朱元璋便募集了近千兵勇。再后来,朱元璋又带着徐达和汤和等二十四人去滁州招募兵勇,很快便招募到二万余人,朱元璋在定远还遇到自己的第一个智囊,定远名人李善长,两人相见如故,很快便决定共谋大业。
朱元璋在攻下滁州之后,他的亲侄子朱文正、姐夫李贞和外甥李保儿(李文忠)也问询前来投奔他,而且他还在定远收养了一个孤儿沐英,这些人后来都成为朱元璋集团的核心人物。
朱元璋在占领之滁州之后,实力大增,手下兵多将广,已经比只有一万人马的郭子兴强多了。不过朱元璋在占领滁州之后不久,郭子兴就因为受到排挤而离开濠州,来到了朱元璋的滁州。朱元璋二话不说,将所有的军队全部交给了郭子兴。这里就不得不说说朱元璋的胸襟,把这么大的家业拱手让人,虽然是报恩,但也非常人能比的。
但是在郭子兴来看,这一切都是应该的,因为朱元璋今天拥有的一切,都跟自己有很大的关系。所以郭子兴在来到滁州之后,虽然任命朱元璋为总兵官,但是他有意打压朱元璋,不但对朱元璋的身边人下手,而且还曾今出过将朱元璋囚禁的事情来。郭子兴在取得绝对主导权之后,开始有点飘了,一度想要自称为王。
但是朱元璋对此十分警惕,他知道此时称王如同自焚,所以便以滁州缺粮为借口,出兵攻打和州,以此来延缓郭子兴称王的进程。朱元璋打下和州之后,又拥有了一股强大的势力。后来因为解救孙德崖等义军的事情,郭子兴对朱元璋成见很大,不过郭子兴不久之后便病死了,朱元璋这才没有太为难。
郭子兴死后,群龙无首,孙德崖想借此机会吞并郭家军,郭子兴的儿子的小舅子便决定投靠到小明王麾下。小明王也是拿着鸡毛当令箭,人民郭天叙的都元帅,张天佑为右元帅,朱元璋的左元帅。虽然朱元璋是老三,但是朱元璋有勇有谋,而且滁州和和州的兵勇都是朱元璋招募的,所以朱元璋慢慢成为了实际上的老大,郭天叙和张天佑反而被架空。
郭天叙和张天佑虽然不服,但是也无可奈何。后来援军攻打集庆,因为军中将领陈埜先叛变,郭天叙和张天佑兵败被杀。郭天叙没有什么很大的才能,心眼也小,以前就经常在郭子兴面前讲朱元璋的坏话,现在死于叛军之手,朱元璋倒也省了一件棘手的事。
郭天叙和张天佑死后,郭子兴的参与势力就只剩下郭天爵了。要说能力和威望,郭天爵甚至不如郭天叙,但是郭天爵的胃口确实不小。郭天叙死后,郭天爵满以为自己能够继承都元帅的职务,但是朱元璋根本没把他放在眼里,还把郭家军的班底给拉拢了过来。
郭天爵又气又恨,因为实力所限,所以决定对朱元璋实施暗杀。但是朱元璋早就有了防备,所以还没等郭天爵动手,朱元璋就来了个先下手为强,把郭天爵给杀了。
由于郭天叙和郭天爵都没有后代,所以郭子兴这一脉算是绝种了。剩下的,就只剩下郭子兴的女儿郭氏和马氏了。
郭子兴死后,朱元璋还赡养着郭子兴的张夫人和张夫人的女儿郭氏。据野史记载,朱元璋原本也没有喜欢郭氏,只是因为想要照顾郭子兴的家人没所以对张夫人和郭氏十分优待。郭氏原本与蓝玉好上了,但是朱元璋突然觉得长大后的郭氏美艳无比,于是设计抢走了郭氏,也就是后来的郭惠妃。
郭氏后来为朱元璋生下三个儿子两个女儿,正史中没有交代郭氏的结局,但是野史中说郭氏后来识破了朱元璋的伎俩,与蓝玉藕断丝连,朱元璋一路之下处死了郭氏。因为没有是是根据,所以我们听听罢了。
不过郭氏生下的儿子中有两个混得相当不错,他们是蜀王朱椿和代王朱桂。朱椿被封在富庶的蜀地,十分有钱,蜀王一直传了13代,一直到隆武元年才灭亡;朱桂被封在山西大同,虽说不富裕,但是代王也传了11代,延续到明朝灭亡之后。
jonathan
朱元璋出身低微,甚至一度被迫在皇觉寺出家当了僧人,是在投奔郭子兴后才有了出头之日。郭子兴不仅对朱元璋有救命之恩,更对他成就王业有不可磨灭的功勋。
对于这一点,朱元璋在郭子兴死后十五年写了一篇祭文,表达了对岳父的感激之情,直言郭子兴对他有再生之恩。听了朱元璋的甜言蜜语,你以为他对恩人的后代就会极尽温柔,封王拜将了吗?这是你还不够了解朱元璋,也不够了解他与郭子兴关系发展的始末。
郭子兴是一个非常慷慨大方,喜欢结交四方豪杰的人;但也有一点不好,心胸不够宽广,还是个暴怒症和重度疑心病患者。他早早地就在濠州兴兵,雄霸一方,当时名声很盛。在皇觉寺出家的朱元璋在汤和以信相邀的情况下慕名投到汤和所在军队的首领郭子兴的门下。
但是朱元璋刚到军队的时候,没人认识他啊,不想就被人当成了奸细,差点就要变成军士的刀下冤魂。可能他和郭子兴确实有缘分,此时郭子兴就恰巧路过,一看,朱元璋身材孔武有力,目光清明,是个人才,就决定收下朱元璋当了亲兵。朱元璋也没有让他失望,每次打仗都主动冲锋陷阵,和营里的士兵也处得特别好,渐渐立下了不少功劳,也树立了威望。
于是郭子兴越发觉得他是个人才,将朱元璋收为义子,并将他和老朋友的孤女马氏凑成一对。看起来郭子兴好像对朱元璋真得挺不错,但其实在当时郭子兴收了不少义子,说不得有四五个足球队那么多,平时给予的关照在郭子兴看来这些都只是拉拢人心的把戏罢了。
这马氏虽然说是老朋友的女儿,也算是郭子兴的干女儿,但其实在郭夫人面前做的不过是端茶倒水、任人随意打骂的丫鬟。郭子兴把丫鬟嫁给朱元璋,不就相当于把朱元璋看成是个普通的侍从吗?
在继承郭子兴的势力之后,一路打怪升级,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斩五关闯六将,夺得了天下,坐上了皇帝宝座。而那位丫鬟马氏也摇身一变变成了马皇后。这个时候有件事,相信大家都有点想不通,为什么郭子兴死后事朱元璋继承他的势力,而不是郭子兴的儿子或者兄弟呢?
郭子兴一共有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顺利长大,但长子早年在战场上因为意外早早地就去世了。所以对朱元璋成就王业造成影响的只有郭子兴的二子和三子。
我们先来讲结局好受到朱元璋善待的郭子兴后代。郭子兴的女儿郭氏却被朱元璋接到皇宫里做了郭惠妃,享尽荣华富贵和朱元璋的宠爱,她的三个儿子也都成了镇守一方的王爷。
郭子兴死后,小明王带来了圣旨,对军中重要人物进行重新任命,其中郭天叙为都元帅,张天祐为右副元帅,朱元璋担任左副元帅。虽然名义上郭天叙是军队的最高掌权人,但实际上军中三分之二的兵力早就被朱元璋收拢掌控,“郭家军”早就被朱元璋偷偷地改成了“朱家军”。于是朱元璋必须除掉郭天叙、张天祐才能完全控制这支部队,让“朱家军”的名号更加响亮,为此他采用了“借刀杀人”的方式。
当时有个叛徒陈埜先的出现为朱元璋除掉二子郭天叙提供了良机。他原来是元军部下的人,不仅投奔了朱元璋还投奔了郭天叙,做三面间谍。
朱元璋征战多年,吃的盐肯定比郭天叙多,所以朱元璋早早地就看穿了陈埜先的伎俩。而郭天叙还是社会经验不足,在郭子兴去世之前一直没有机会独当一面,听了陈埜先已经把元军首领引到城外的消息后深信不疑,马上就跑去捉拿元军首领,结果就是他被反杀了。朱元璋用“借刀杀人”的方法除掉了心腹大患。
二子郭天叙死后,三子郭天爵名义上和朱元璋地位相当。郭天爵自然就感到十分不满意了。因为在他看来朱元璋只是父亲手下的一个小小的将领,怎么可以和自己这个将门之后平起平坐呢?
并且他对哥哥的死也心有怀疑,想要除掉朱元璋,重振“郭家军”的威风,但他比他哥还要没有社会经验,手下也没什么人听他的话,还被朱元璋先下手为强了。《明史》里面的记载也是相当不要脸,直言不讳地说:郭天爵影响了朱元璋的霸业,该杀。
无毒不丈夫,对于朱元璋而言,什么都不如他的霸业重要,但凡挡路者必死,他的生存理念就是一部腹黑学,而那些随他打天下的兄弟,他们是被朱元璋的伪善所蒙蔽了,白白做了王朝帝业的祭奠者。
lee0111
公元1375年,明洪武八年,朱元璋在滁州祭拜郭子兴时,特意写下这样一篇祭文:“朕方从军,几被他人所害,唯王能活我,致有今日,尽平天下,家国已成,再生之恩,终世难忘”。
简单翻译下就是,自己当初从军时差点被人所杀,还好郭子兴救了我。现如今我能够平定天下,创建大明,都离不开郭子兴当初的恩德,我也对此终身难忘。
从某种意义上说,朱元璋的这番话并没有夸大,郭子兴对朱元璋确实有救命和再造之恩。
当初朱元璋刚来投靠郭子兴时,被侍卫怀疑是间谍,准备将其处死,还好被郭子兴救下来,后来郭子兴不仅将朱元璋收在自己帐下,还将自己的养女马秀英许配给朱元璋为妻,这也成为朱元璋后来发迹的起点。
对于这样一个恩人,朱元璋又是如何回报的呢?由于郭子兴去世比较早,所以没能在大明混个一官半职,但朱元璋在建国后,还是追封郭子兴为滁阳王,并下诏命有关部门为之建庙,用中牢祭祀,免除他的邻居宥氏的赋税徭役,让宥氏世代为滁阳王守墓。
在郭子兴去世时,除开早已战死的长子和已经嫁给朱元璋为妻的养女马秀英外,他膝下还留有二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分别是:次子郭天叙、三子郭天爵、幼女郭氏。
当时,在郭子兴死后,朱元璋其实已经成为军中毫无疑问的第一实权派,掌握着三分之二的兵力,但小明王韩林儿为压制朱元璋,就故意颁布旨意,由郭天叙出任都元帅,张天祐为右副元帅,朱元璋则担任左副元帅,排在郭天叙和张天祐之下。
但在1355年9月,郭天叙和张天祐率军攻打集庆时,部下陈野先临阵叛变,用“鸿门宴”的方式,将郭天叙和张天祐擒杀。趁此机会,朱元璋便将所有军队全部纳入自己麾下,并趁机清除掉郭家的嫡系人马。自此,“郭家军”正式改旗易帜,成为名副其实的“朱家军”。
不过,当时郭子兴还有一个儿子,就是三子郭天爵。当他看到朱元璋将郭家军变成朱家军后,心中自然是愤恨不已,但他却又没有实力阻止,所以只好和小明王合作,图谋扳倒朱元璋。
于是,等到朱元璋占领南京后,小明王再度发布旨意,加封朱元璋为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同时册封郭天爵为右丞,让郭天爵所拥有的的官位和权力仅次于朱元璋,希望皆以瓜分朱元璋的实权。
对此,朱元璋是心如明镜,所以在1358年,朱元璋决定率军南下时,为避免郭天爵和小明王联手在后方捣乱,就以“谋叛”的罪名将郭天爵处死。自此,郭子兴这一脉算是断绝。
至于郭子兴的幼女郭氏,则被朱元璋纳为嫔妃,还被册封为慧妃,在宫中的地位排名第三,仅次于马皇后和李贵妃,后来她给朱元璋生下三儿两女,分别是:蜀王朱椿、代王朱桂、谷王朱橞、永嘉公主和汝阳公主。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位郭氏生下的这三儿两女,也算是郭子兴的半个血脉,所以郭家的后人也可以算是待遇不差!
日子
郭子兴没有朱氏家族能生,他的后代不多,两只手都数的过来。
他的后代组成,首先是3个儿子。
长子无名待考,明史·郭子兴传引述为“子兴三子,长子前战死”,不过这倒是一件奇怪的事情,怎么会连名字都没有记录下来。
我想郭子兴的这个大儿子应该是他还没有发迹之前就已经在起义中战死了,史学家大概偷了一个懒,也就没有去考证他的大儿子叫什么名字,大概是对郭子兴不够重视。
他的二儿子叫郭天叙。
太祖渡江,天叙、天祐引兵攻集庆,陈野先叛,俱被杀。郭子兴病逝后,小明王韩林儿就收编了他的部队,把郭天叙任命为都元帅,把郭子兴的妻弟张天佑封为右副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
后来朱元璋渡过长江攻打采石,郭天叙和张天佑去攻打集庆的时候,这两人遭到叛徒陈埜的背叛,两人双双死在战事中。
太祖渡江,天叙、天祐引兵攻集庆,陈野先叛,俱被杀郭子兴的第三个儿子郭天爵。
郭天叙死了以后,集庆被朱元璋攻破,韩林儿于是把郭天爵册封为中书右丞,把朱元璋册封为平章政事,在级别上这个郭天爵要低朱元璋一级。
这就引发了郭天爵的不满,因此想把朱元璋手中的权力夺过来,他认为自己是郭子兴的儿子,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结果当然就是被朱元璋给砍了。
林儿复以天爵为中书右丞。已而太祖为平章政事。天爵失职怨望,久之谋不利于太祖,诛死,子兴后遂绝。古代的宗法制度中,因为传宗接代主要是男性的任务,所以郭子兴的三个儿子都死了以后,《明史》就说他“后遂绝”,其实郭子兴还有一个女儿郭氏嫁给了朱元璋。
朱元璋的正室马皇后是郭子兴的养女,这个郭氏是郭子兴的亲生女儿,后来被朱元璋封为惠妃,为朱元璋生下了蜀王朱椿、代王朱桂、谷王朱橞、永嘉公主和汝阳公主。
所以从血缘关系上来看,郭子兴并没有绝后,相反按照明朝皇子们没事就生孩子的生活来看,郭子兴的子孙们还是挺多的。
郭子兴虽然死了,但朱元璋对他死后的待遇还是不错的,不仅把他追封为滁阳王,还给他建庙竖碑,刻传祭祀,还找了一个家庭专门给他看墓,也算不枉来这人间一趟了。
洪武三年追封子兴为滁阳王,诏有司建庙,用中牢祀,复其邻宥氏,世世守王墓。十六年,太祖手书子兴事迹,命太常丞张来仪文其碑。愿时光待你好伴你终老@
朱元璋的老丈人郭子兴,可以说是朱元璋的贵人,因为得到郭子兴的赏识和栽培,才有了后来的朱元璋。
郭子兴在朱元璋逐渐强大之后,又犯了自己的老毛病,爱生气并且小心眼,容不下别人,最终造成郭子兴和朱元璋之间产生间隙,二人逐渐分道扬镳,而郭子兴最终也郁郁而终。
那郭子兴死后,朱元璋是怎样对待郭子兴的后人呢?郭子兴有记载的夫人有两位,正室夫人剩下三个儿子,而次室夫人仅生下一女儿,但是次室夫人却领养了一个女儿,也就是马氏(马皇后)。
儿子多薄命,不幸长子:关于郭子兴的大儿子,记载并不多,甚至名字都有待考察,只知道是战死的,不过大致可以推断出应该是郭子兴早年间起义时战死。
次子:郭天叙
因为朱元璋的崛起,让郭天叙有了危机感,他甚至害怕自己的父亲把基业传给自己女婿朱元璋,所以郭天叙没事就在自己的父亲的面前说朱元璋不好,郭子兴听得多了,耳根子也软,信家人不信外人,于是就真的相信自己儿子说的话,认为朱元璋想要篡位,就把朱元璋囚禁起来。
郭天叙趁势抓住机会,断了朱元璋的饭菜,企图将朱元璋饿死,幸亏朱元璋妻子马氏,才得以脱险。
而郭天叙与朱元璋之间矛盾不断加剧,二人关系不断恶化,但是郭子兴被孙德崖等人挤出濠州城之后,朱元璋收留了郭子兴,并将指挥权和统帅位置给了郭子兴,等到郭子兴病故之后,深得人心的朱元璋成为了实际领导人。
郭天叙看到朱元璋掌权之后,不断使用诡计夺取权力,朱元璋不愿与郭天叙发生矛盾,处处忍让,小明王任命郭天叙为都元帅,比朱元璋官位高。之后1356年攻打元朝的江南重镇集庆时,被叛徒出卖,最终不幸牺牲。
三子:郭天爵
郭天爵与他二哥一样,害怕自己的父亲将基业传给朱元璋,于是对朱元璋也不是很友好,并且跟自己的二哥一起诽谤过朱元璋。
再等到自己的二哥在1356年战死之后,郭天爵认为自己是郭子兴的接班人,但小明王封自己为中书右丞,权力在朱元璋之下,这让郭天爵很不高兴,于是想要设计除掉朱元璋,但是不幸的是郭天爵没能敌过朱元璋,反被朱元璋处死。
野史中也记载郭子兴有四子,但是历史上并无记载,所以不能做数。
女儿真命好,万幸养女:马氏
马氏的父亲与郭子兴是生死之交,等到马氏父母死后,郭子兴和次室夫人见马氏可怜,于是将其收为义女,等到马氏年近二十之时,本想给他物色一个好夫君的,但因为社会动乱,而爆发了红巾军起义,郭子兴也起兵响应,马氏的婚姻被耽误。
等到朱元璋投奔郭子兴之后,朱元璋因为精明能干、处事得当,被郭子兴赏识,而郭子兴的夫人也十分赏识朱元璋,于是将马氏许配给了朱元璋。
朱元璋与马氏成亲之后,双方感情非常的好,为救朱元璋将热饼放在胸中。马氏还随朱元璋南征北战,一直精心辅佐他。
等到朱元璋称帝之后,马氏也位居皇后,而她更是将后宫打点的有理有序,马皇后的平易近人,深受大家的喜爱,而=当皇帝的朱元璋时常听不进去大臣们的劝谏,但唯独对马皇后的话慎重考虑,这可以看出马皇后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
等马皇后因病去世之后,朱元璋也是非常伤心,在马皇后死后,朱元璋再也没有立皇后。
女儿:郭惠妃
郭惠妃是郭子兴和次室夫人所生的女儿,至于何时嫁与朱元璋不得而知。
郭惠妃未朱元璋生下蜀王朱椿、代王朱桂、谷王朱橞、永嘉公主和汝阳公主,从儿女众多可以看出,郭惠妃还是很得朱元璋喜爱的,结局很有可能得到善终。
综上所述,其实朱元璋对待郭子兴的后代还是很好的,除了对要害死自己的郭天爵之外,其他人朱元璋并没有害他们。
朱元璋是知道感恩,他在称帝之后更是追封郭子兴为滁阳王,朱元璋并没有在成功之后像陈友谅那样,去弑杀自己的贵人,而是选择了善待他们,这也许是为什么朱元璋能够胜陈友谅的原因之一。
伊兰雪诺
众所周知,明太祖朱元璋幼年是地主家的放牛娃,后因天下局势混乱,家庭遭遇变故,不得已四处流浪,他当过和尚,也当过乞丐,走南闯北一身胆气。在朱元璋颠沛流离的前半生,有个人对他的影响极大,可以说要是没有这个人,朱元璋未必能建立起大明王朝,此人就是他的恩人郭子兴,郭子兴乃定远人,为人十分慷慨,喜欢结交各路朋友,元末天下大乱,郭子兴率人于濠州起兵,朱元璋因人相邀,也前往濠州打算投奔郭子兴。
郭子兴认为朱元璋不凡,将其留下自己帐下,还把养女马氏配给朱元璋,也就是后来的孝慈高皇后,正因为郭子兴的支持,才使得朱元璋有了反元的本钱。1355年,郭子兴因病去世,后来当上皇帝的朱元璋,特地将其封为滁阳王。不过郭子兴虽功成名就,可他的后人们下场却不是很好,郭子兴生前有三个儿子,长子早年随郭子兴外出作战,结果意外阵亡,身边就只剩下两个儿子,次子郭天叙和幼子郭天爵,郭子兴死的时候,其实朱元璋势力不是很大,只是下属而已,所以权力落在郭天叙手上,彼时的朱元璋,只是左副元帅。
编辑
如果想当上元帅的话,那么郭天叙必然要让位,可是郭天叙并不是让位的人,早在郭子兴没死之前,郭天叙就好几次挑衅过朱元璋,由于朱元璋是郭子兴的女婿,加之十分能干,郭子兴对他非常赞赏,这也让郭天叙产生了很大的危机感。郭天叙多次添油加醋说朱元璋不是,郭子兴听多了也开始当真,一度把朱元璋软禁起来,在最困难的时期,是马氏偷偷帮助,才化解了这场危机。后来郭天叙当上都元帅,企图整合权力,对于郭天叙的刁难,朱元璋没做出很大的反抗,只是对他严加提防,朱元璋清楚地明白,最大的敌人是元军,窝里斗只会让他们这些反元势力死的更加快。
两人维持着表面关系,直到一名叫陈埜的人先投靠了朱元璋一伙,后又反水倒向元军,朱元璋清楚地知道此人是个间谍,却不去告诉郭天叙,结果因为朱元璋的隐瞒,导致郭天叙最终死在战场上。从这里可以看出,朱元璋确实不是个心慈手软的人,要是仁慈的话,他也坐不上皇帝的宝座,所以有人因此猜测,朱元璋这招是借刀杀人,以他人之手除去了郭天叙等人。作为义军里的老三,无论是在郭子兴时期,还是郭天叙掌权的时候,朱元璋都没有绝对的权力,他总是矮郭氏父子一头,所以说朱元璋是故意,也是有几分可信度的。
由于史书上的修改,历史真相我们已经不得而知,郭天叙去世以后,郭天爵也没有什么好下场,本身他的实力就不如兄长,更别说和朱元璋抗衡了,他最终被朱元璋以谋反罪名诛杀。至此郭子兴的后人基本是绝了,他的残余势力也对朱元璋起不到什么威胁,而且越来越多人倒向朱元璋,倒是有一位名为邵荣的将领,早年因为英勇得到郭子兴的提拔,不过在郭氏父子死后,邵荣也被朱元璋诛杀,在彻底扫清了威胁自己的势力后,朱元璋发动第三次攻打集庆的战争,并且还取得了胜利,从此以后开启了争霸天下的人生之路。有人看到这里,可能会说朱元璋冷血,对于自己恩人的后人恩将仇报,其实从史书上可以看出,郭子兴确实帮助朱元璋不少,但对他的猜忌同样多。
对于郭子兴而言,朱元璋虽然占了一层女婿的身份,可自始至终还是下属,他也没有想过把基业交给朱元璋,而后来的郭氏兄弟,如果当时有机会诛杀朱元璋,想必也会动手。说完了郭子兴的三个儿子,下面来讲讲他的女儿,郭子兴的女儿不多,史书上只记载了两个,一个是郭氏,是自己的妻子所生,另一个则是养女马氏,两个女儿都嫁给了朱元璋,朱元璋登基以后,把郭氏封为郭惠妃,为他生了三男两女,而马氏则成为了朱元璋的正妻,也就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马皇后。朱元璋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前半生在各处流浪,直到遇见了马氏,才有了一生的相伴,两个人的感情即使到了最后也没有变过,朱元璋心肠虽狠,但对马氏仍旧抱有柔情
卢lu
元末,天下大乱。
韩山童,刘福通在黄河边借助“石人一只眼,挑动天下反”的口号率先起义。紧接着郭子兴与孙德崖等5人联合出兵占领濠州,正式扯起起义的大旗。
此时的朱元璋还在黄觉寺里当和尚,在接到发小汤和的信的时候,还差点被人给举报了。要知道那个时候参加起义军就是谋反,绝不像我们现在看历史一样这么轻描淡写。
是否去参加起义军,朱元璋在内心里颇为纠结了一番,后来朱元璋去找人算了一卦,得出的结论是:留在黄觉寺有可能被人举报处死,参加起义军有可能战死,横竖都是死,光脚的不怕穿鞋的,那就参加起义军吧。
在濠州城内的起义军,共有5个首领,其中郭子兴是实力最小的一个,但是因为汤和是在郭子兴的麾下当兵,所以,朱元璋就奔着郭子兴的部队过来了。在城门外,朱元璋差点被当成元朝的内奸,幸亏郭子兴路过,经过仔细询问才确定,这个小伙子是真的来投军的。
就这样,朱元璋留在了郭子兴的身边,成为了郭子兴的亲兵。随后的朱元璋逐渐展现出他的才能,郭子兴把养女马秀英也嫁给了朱元璋。朱元璋鸟枪换炮成为起义军中实力雄厚的一个首领。
为了扩大队伍,朱元璋亲自回到了凤阳老家,去招募起义士兵,徐达等人就这个时候跟着朱元璋出来的。很快朱元璋便招募了5000人。
就在此时,濠州城内的起义军首领之间发生了内讧,孙德崖囚禁了郭子兴。朱元璋火速带人回去把郭子兴营救了出来。
被救后的郭子兴不但对朱元璋没有感激之情,反而因为朱元璋在军中的威望越来越高,对朱元璋处处猜忌,在这种情况下,朱元璋果断的把自己招募来的部队留给了郭子兴,自己带着24个亲信再次出来独立“创业”。
1355年,郭子兴病逝,他的二儿子郭天叙接过了他的兵权,小明王韩林儿也任命郭天叙为大元帅,任命郭天叙的舅舅和朱元璋为副元帅。
此时的朱元璋已经有了野心,他不再满足在军中混口饭吃,他要统一全国,谋求霸业。
因此,虽然郭子兴是朱元璋不折不扣的恩人,但是,对于郭家人,朱元璋的原则就是:只要你乖乖的听话,我朱元璋不会为难你,如果你阻挡我的霸业,那就杀无赦。
郭子兴共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一个养女。大儿子在郭子兴起兵的时候已经去世,有野史称老大叫郭老舍,后来曾有一个叫郭瑛的人,自称是郭老舍的曾孙,但是经过考证,被明朝官方给否定了,所以正史中没有记载关于老大儿子的后代。
二儿子郭天叙。这个人从一开始就看朱元璋不顺眼,自己是郭子兴的亲儿子,但是朱元璋却处处受到重用,因此郭天叙一直憋着劲儿,想压朱元璋一头。
这年四月,朱元璋擒获元军首领陈野先。陈野先当场就投降了,表示愿意归顺朱元璋。但是朱元璋对陈野先并不信任,还对他说:“归降不归降,你自己定,我不强迫你”。
在整个郭子兴部,郭天叙是元帅,是一把手,但是实际上朱元璋的威望更高。为了能抢夺战功,郭天叙主张去攻打集庆,也就是现在的南京。
在分配任务的时候,朱元璋主动提出要在老家防守,把主攻任务交给郭天叙和他舅舅张天佑,郭天叙当然高兴,带着降将陈野先就出发了。
大军进攻的很顺利,很快就围困了建康城,郭天叙攻东城,陈野先攻南城。这天,陈野先邀请郭天叙过去一起喝酒,郭天叙没有防备,和舅舅一起去赴宴了,结果到了以后直接被陈野先给拿下,砍下人头献给了元军。
这件事,到底是朱元璋的预谋,还是陈野先的再次反叛,已经不可得知。唯一知道的是,在陈野先带着部队回撤的时候,在一片树林里遇到身穿元朝服装的士兵,高喊着:“捉拿红巾反贼”,把陈野先给突突了。
这件事很值得玩味,如果是陈野先再次反水回到元军,那么他就没必要撤回。如果他想利用自己降将的身份回到朱元璋身边去潜伏,那么元军应该知道他的身份,不会主动去攻击他。
那么唯一的解释就是,朱元璋利用陈野先的反水,解决掉了郭天叙,然后杀人灭口解决掉了陈野先。整个事情不漏痕迹,陈野先既当了朱元璋的杀人刀,又当了冤大头,背上了杀害郭天叙的罪名。
当然,目前没有直接证据证明是朱元璋干的,以上只是猜测。不过,无论如何,郭天叙死了,是在朱元璋称帝前死的。
三儿子郭天爵,在郭天叙被杀之后,郭天爵被小明王封为中书右丞,朱元璋被封为中书左丞。俩人地位相当,但是郭天爵也是看朱元璋不顺眼,这次朱元璋没有来阴的,而是光明正大的处死了郭天爵,并且在《明史》中也大大方方的承认了:
《明史》中记载“天爵失职怨望,久之谋不利于太祖,诛死。”
郭子兴的亲生女儿,后来也嫁给了朱元璋,成为朱元璋的惠妃。
她为朱元璋生下了三子二女,分别是蜀王朱椿、代王朱桂、谷王朱橞,永嘉公主和汝阳公主。其中除了谷王后来因为反对朱棣被朱棣囚禁,其他人都过的还不错,并且比较长寿,当然,囚禁谷王的是朱棣,和朱元璋没有啥关系。
郭子兴的养女马秀英,很早就嫁给朱元璋了,和朱元璋相濡以沫,是朱元璋生命中的精神支柱。
郭子兴虽然对朱元璋来说有知遇之恩,但是郭子兴和他的儿子们都是心胸狭窄之人,他们是朱元璋的贵人,也是朱元璋的牢笼,朱元璋要成就霸业就必须打破这个牢笼。
如果郭家人有自知之明,甘愿辅佐朱元璋,那么也许会有一个好的结局。
lostcoral
元朝末年,韩山童和刘福通在修建黄河堤坝的工地上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而郭子兴也在韩山童和刘福通起义后不久就加入到了白莲教,开始在乡间招收士兵,整备训练。
公元1352年,郭子兴和自己的战友孙德崖等人联起手来派兵攻占了濠州,这是郭子兴自己的第一块根据地,朱元璋也就是在郭子兴攻占濠州后不久,投奔了红巾军。
当时的朱元璋穷困潦倒,出家的皇觉寺遭到了元朝官兵的洗劫,他只能被迫外出流浪,最终选择投奔红巾军。
但是当他前往濠州时,却差点被当成是奸细杀死,因为元朝军队正在围攻濠州,在红巾军起义有失败迹象时守城的士兵根本就不相信还会有人来投奔红巾军,所以才认为朱元璋是奸细。
所幸郭子兴正好路过,他看出来朱元璋并不像奸细,还认为他敢于在现在投奔红巾军定是一条好汉,十分欣赏朱元璋的胆气,便把他留了下来。
而在朱元璋投奔红巾军不久,郭子兴就发现自己救的这个小和尚很有能力,所以便把朱元璋提拔到了身边,甚至还把自己的养女马氏许配给了朱元璋,朱元璋也就这么成为了郭子兴的女婿。
郭子兴一共有三个儿子,一个亲女儿和一个义女,郭子兴把自己的义女马氏许配给朱元璋,也是为了进一步拉拢朱元璋,让朱元璋为自己效命。
朱元璋也正是凭借着这份关系,很快就成为了郭子兴的心腹,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朱元璋就成为了郭子兴军队内部的高级指挥官,在军队中的地位甚至要比郭子兴自己的亲儿子还要高。
可是郭子兴虽然有些能力,但远没有到雄才大略那种地步,在攻下濠州以后就开始不思进取,甚至和共同攻下濠州的兄弟们相互内斗,争权夺利。
后来徐州兵败的红巾军首领赵均用和彭大反客为主,夺下了郭子兴他们控制的濠州,郭子兴也就基本上失去了权力,除了本部兵马谁都指挥不动。
也是这一时期朱元璋带着自己手下最忠诚的24个兄弟南下滁州,开始建立属于自己的势力。
而郭子兴则命运多舛,此后一直都过得不是很顺利,最后只能仓皇地离开濠州,投奔已经小有势力的朱元璋。
此时朱元璋手里所掌控的兵力甚至都比郭子兴要大了,但是在思虑再三以后,朱元璋还是把滁州以及他手底下士兵的控制权全部都移交给了郭子兴。
可惜郭子兴终究还是无福之人,没过多久就病死了。
郭子兴去世以后,他的长子因为早在起义之初就战死,所以二儿子郭天叙被龙凤朝廷任命为都元帅,张天佑和朱元璋分别是左右副元帅。
看起来分工明确,但没过多久,郭天叙和朱元璋的矛盾便迅速激化了,因为朱元璋在军队中的影响力太大,甚至直接影响到郭天叙对于军队的控制权,因此郭天叙一直在不留余力地打击朱元璋。
虽然朱元璋的妻子马氏在从中斡旋,但是朱元璋和郭家的关系却已经无法回到从前了。
当时郭天叙手里面没有多少底牌,也没有多少士兵,事业才刚刚有点起色就开始排除异己,这怎么可能有未来呢?
果不其然,公元1356年郭天叙率军攻打江南,结果在作战过程中被叛徒陈埜所杀。
郭天叙去世以后,郭家军再也没有人的影响力能够堪比朱元璋,毕竟朱元璋是军队元老,而且有能力,又是郭家女婿,在军队内部很受支持。
虽然郭子兴的三儿子郭天爵一直想要和朱元璋争夺对于军队的控制权,但是他显然没有朱元璋那种影响力,朱元璋成为军队的都元帅已经成为了必然。
过了没几年,郭天爵就因为老与朱元璋作对,甚至是想要发起叛乱,最终被朱元璋杀了。
不过郭天爵也算是咎由自取,如果不是他看不清楚形势一直和朱元璋作对,朱元璋不一定能够抓到他的把柄。况且就算他被解除了军队的指挥权,是否会被杀也完全是两回事,他贸然发起叛乱反而给了朱元璋借口。
这么一来,郭子兴的三个儿子就这么全死了,但是他还有一个亲生女儿,一个义女。
郭子兴的亲生女儿也嫁给了朱元璋,在大明开国以后被封为惠妃,惠妃一生为朱元璋生下了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所以郭家的血脉也算是延续了下去,并不算是完全绝后。
而郭子兴的义女马氏就是后来朱元璋的马皇后,马皇后和朱元璋两个人的感情非常深,马皇后也是中国历史上十分著名的贤后。
在朱元璋发迹以后,与郭子兴自己乃至于郭子兴的儿子们发生过数次冲突,每次都是马氏在背后默默地斡旋。而在大明建立以后,马皇后的存在也是朱元璋维系和淮西勋贵之间关系的重要桥梁。
朱元璋脾气不是特别好,有的时候在朝堂上会因为受到了触犯而恼怒,回到后宫以后也是马皇后劝阻他,马皇后算是朱元璋的贤内助。
在洪武15年,马皇后去世,朱元璋非常伤心,他选择不再立皇后的方式来纪念马皇后,这在历史上是十分少有的。
总的来说,在历代大一统王朝中,明代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绝对是最卑微的,就连刘邦当年都当过沛县泗水亭亭长,而朱元璋却是一步步从无到有,最后获得了整个天下。
在朱元璋发迹的过程中,郭子兴曾经为朱元璋提供过不少的帮助,也正是因为有他的赏识,朱元璋才有了自己创业的第一桶金,我们说他是朱元璋创业过程中遇到的第一个贵人也不为过。
因此对于恩人郭子兴,以及其后代,不管朱元璋内心是如何想的,但对他们其实都还不错。
尤其是两个女儿都得到了应有的地位,母仪天下。
至于那个被杀的儿子,如果不是他率先挑起争端,朱元璋也不可能对他下手。
艾平
说起朱元璋的发家史,那真是可以用来激励一代又一代有理想的年轻人了。朱元璋可以用实际行动告诉你,人的一生,怕的就是你不敢想,怕的就是你畏手畏脚,怕的就是你已经山穷水尽了,你还不知道那就是你的机会,不敢放手一搏。
回顾朱元璋的前半生,小时候家境一贫如洗,整天放牛放羊,后来父母去世,连一口棺材都买不起。之后遇到饥荒,年纪轻轻,便只身一人外出闯荡,迫于生活的压力,朱元璋做了和尚。无奈政局动荡,民不聊生,寺庙也吃不饱饭,没做多久和尚的朱元璋就离开了寺庙,几经周折,辗转多个地方,几乎都是在靠着别人的施舍得以苟活。
其实这个时候朱元璋的生活已经很窘迫了,他必须为自己找一条活路,后来他接受了小时候的同伴汤和的建议,参与到了农民阶级的反斗争运动中,恰逢当时郭子兴成立白莲会,朱元璋便正式参加了元末农民的起义运动。
参军后的朱元璋不再接受别人的救济,相反,他好像变了一个人一般,他会帮助战友,也会体恤到百姓生活的不易。因为他和那些百姓一样,在流浪的时候,最希望的就是国家太平,社会稳定,大家互帮互助。
朱元璋在流浪的时候见识到了很多地方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生活状态,在每一次起义的过程中,朱元璋都有自己的见解,在他的帮助下,有好几次的起义才可以化险为夷,他也因此得到了领导一定的关注。
入伍后的朱元璋非常注重加强对自己的训练,训练场上,他汗如雨下,战场上,他敢于舍生取义,敢于尽力厮杀,所以朱元璋的智慧、勇敢也是越来越被人熟知。
郭子兴很欣赏朱元璋,也越来越器重朱元璋,不仅是因为军中战友亲如兄弟,他和朱元璋交好,更重要的是觉得朱元璋能力出众,可以成事。为了拉拢朱元璋,郭子兴便做媒,将自己的养女马氏嫁给了朱元璋,这让朱元璋久违的感受到了温暖。
按理来说,后来朱元璋成为了明朝的开国皇帝,理应多多照顾郭子兴的后人,以报郭子兴的知遇之恩,但是郭子兴的后人结局却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好。
郭子兴一生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还有一个养女。养女马氏在朱元璋还名不见经传的时候就嫁给了朱元璋,也就是朱元璋的正妻,后来的鼎鼎有名的马皇后。郭子兴的亲生女儿郭氏,也是嫁给了朱元璋,她为朱元璋生下了三男两女,后来封为郭惠妃。郭子兴的女儿们的结局算是不错的,但是郭子兴的儿子们,却无一不死。
郭子兴在濠州起义的时候,他的长子不幸死于战争之中。当时郭子兴的长子也有三十多岁了,郭子兴很看重这个长子,而且郭子兴几乎是把长子当作继承人来培养,不过世事难料,长子去世了,甚至留给郭子兴悲伤的时间也没有,迫在眉睫的战争,让郭子兴只能强撑着丧子之痛,着眼于眼前的战争。
当年朱元璋和郭子兴也存在内在矛盾,主要就是郭子兴的次子郭天叙就和这位姐夫不和。郭天叙觉得父亲很器重朱元璋,关于每一场的战争的走势、局面,郭子兴都会询问朱元璋的意见,还经常拿这位姐夫和自己做对比。所以郭天叙明里暗里给朱元璋上了很多的眼药,郭子兴心中对朱元璋也有了一些芥蒂。
聪明如朱元璋,他不会不知道郭子兴的想法,所以朱元璋便打算离开郭子兴的势力范围,他想要离开濠州。于是朱元璋便带着几个心腹攻下滁州,在当地找到了不错的兵源,也算是有了自己的势力。
只是郭子兴在滁州受到了统治当局的排挤,他便带着队伍到了滁州。所谓一山不能容二虎,在郭子兴到了滁州之后,朱元璋便将自己的位置让给了郭子兴,自己去镇守和州了。
后来,郭子兴去世了,大家最关心的应该就是继承问题了。其实按照贡献程度来说,朱元璋一定是能继承的,但是郭子兴毕竟是有儿子的,所以当权者就让郭子兴的次子郭天叙继承了,而朱元璋却要悉心辅佐郭天叙,这不禁让人唏嘘。
朱元璋和郭天叙两人心中一直都对对方有诸多不满,一山更容不得二虎,两人势必有一场权力的斗争,在两虎相争的这场斗争中,朱元璋算是大获全胜。
郭天叙在领兵攻打集庆路之时,由于间谍反水,最终导致郭天叙在这场战争中败下阵来。据说当时朱元璋知道这个间谍想要反水,但是朱元璋对郭天叙隐瞒了,导致郭天叙战死。
而郭子兴的幼子郭天爵,在得知二哥郭天叙是死于朱元璋的阴谋之后,便想要谋反,杀掉朱元璋,不料被朱元璋事前觉察到了,所以郭天爵也是难逃一死。
纵观郭子兴的后人,除了他的女儿得到了善终,其他人都是难逃一死。可见朱元璋的手腕绝对不是常人能比的,他能够坐上皇位,成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并不仅仅是因为他骁勇善战,在很大程度上,他也算是一位政治家了,而且是一位有智慧的政治家了。
IleneZhang
郭子兴,元末江淮地区红巾军领袖,此人对朱元璋有知遇之恩。朱元璋能成功崛起,离不开郭子兴的帮助,并且,郭子兴的养女马秀英还是朱元璋的皇后(即马皇后)。
这样算起来,郭子兴算是朱元璋的岳父,他对朱元璋的帮助是非常大的,就连《明史》中也承认郭子兴的贡献:“然有明基业者,实肇于滁阳一旅”。《明史》将明朝的基业建设都归功于郭子兴所率领的滁濠红巾军。
说起来,郭子兴还是朱元璋的救命恩人。话说,当年朱元璋在黄觉寺思来想去后,决定前往濠州城投靠郭子兴,结果呢?濠州城的红巾军不识货,担心朱元璋是元军的奸细。
朱元璋险些因此丧命,幸亏郭子兴撞见,郭子兴见朱元璋高大威猛、神色自若,看着不像是元军奸细,就将朱元璋留在身边。
不仅如此,郭子兴还大力提拔朱元璋,甚至将养女马秀英嫁给朱元璋。虽说期间朱元璋和郭子兴有一些矛盾,但至郭子兴死后,朱元璋却成了红巾军中的重量级人物。
对于郭子兴的恩情,朱元璋倒是记得,不仅追封郭子兴为滁阳王,还下诏为其建庙。
但郭子兴后人的结局却不算好。郭子兴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一个养女。
郭子兴的养女是朱元璋的皇后,女儿是朱元璋的嫔妃,即郭惠妃,郭惠妃曾给朱元璋诞下三个皇子以及两个公主。说起来,郭子兴两个女儿的结局算是比较不错的。可惜,郭子兴的三个儿子却没有这么好的运气。
例如,郭子兴的长子战死沙场。
而郭子兴的二子、三子都被朱元璋杀害。
郭子兴死后,小明王韩林儿颁布旨意,让郭子兴的二儿子郭天叙担任都元帅,让郭子兴的内弟张天佑担任右副将军,而朱元璋则担任左副将军。朱元璋在军中的地位能排在第三,但实际上的官职和实力却不对等。
其时,郭天叙、张天佑不服朱元璋,而朱元璋也想把“郭家军”变成“朱家军”。
于是,朱元璋就以借刀杀人的方式,将郭天叙和张天佑两人除掉:元末时期,集庆地区有个统帅,名为陈野先,此人原本为元朝效力,后来被迫改投于朱元璋帐下。
公元1355年9月,郭天叙和张天佑二人率军攻打集庆,岂料,陈野先临阵叛变,以“鸿门宴”的方法将郭天叙、张天佑擒杀。
不久后,陈野先也莫名其妙死了,而朱元璋则趁机将所有的军队都纳于自己帐下。
这是郭子兴二儿子郭天叙的结局。
郭子兴还有三儿子郭天爵,郭天爵算是被朱元璋所杀。在朱元璋占领南京后,小明王加封朱元璋为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而郭天爵为右丞。郭天爵的官职很高,但实际的权力却没多少,因而免不了发发牢骚。
结果郭天爵发牢骚被朱元璋发现了,朱元璋以郭天爵试图谋反为名,直接将其处死。
总的来说,朱元璋话说得十分漂亮,但下起手来却十分狠绝,丝毫不讲情面。所以,郭子兴死后的名声和享有的待遇确实不错,但他肯定不会想到自己的子嗣竟是这般结局。
不会游泳的鱼
郭子兴是安徽定远人,是当地的土豪,元末群雄之一,江淮地区红巾军领袖。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郭子兴集结数千人加入红巾军,并顺利夺取濠州,当时二十五岁的朱元璋刚结束三年的云游流浪生活不久,在儿时伙伴汤和的邀约下,离开皇觉寺投奔郭子兴的红巾军。
就这样朱元璋在郭子兴帐下,从小小的十长夫的做起,因相貌不同寻常,言谈举止有大丈夫之气概,郭子兴惊其不凡,将来必成大器,于是就有意培养提拔朱元璋,并把义女马氏许配给朱元璋为妻,就是后来的孝慈高皇后。
当时濠州城中集结了五个元帅,郭子兴自成一派,孙德崖与其他三人组成一派,两派之间互不相让矛盾重重。孙德崖还指使赵均用绑架了郭子兴,并在孙家暴打了他一顿,甚至还动起杀机准备杀了他。朱元璋知道后亲自率兵救出郭子兴,两派从此结怨更深了。
朱元璋依托郭子兴也渐渐打开了局面,投奔他的同乡故友越来越多,很快扯起了一支两万多人的队伍,并率军顺利攻下滁州。而另一边,受到赵均用、孙德崖等人排挤的郭子兴率领一万多人的队伍也来到滁州,郭子兴见朱元璋带的队伍纪律严明,军容肃整,感到十分欢喜。朱元璋攻打和州的时候,孙德崖乘机发难,双方展开恶战,死伤无数。结果孙德崖被郭子兴所擒,朱元璋却落入孙军之手,郭子兴无奈之下,相约各自放人。郭子兴恨透了孙德崖,本想杀之而后快,因为朱元璋的缘故才勉强放了他,但至此以后便闷闷不乐,郁结成疾,很快便于至正十五年(1355年)病逝,其势力大部分为朱元璋所继承。明朝建立后,朱元璋于洪武三年(1370年)追封郭子兴为滁阳王,并亲自写祭文悼念郭子兴。
郭子兴有三个儿子,长子名字不祥,早早就战死。次子郭天叙、三子郭天爵皆与姐夫朱元璋关系不好。
郭子兴去世后,郭天叙被小明王任命为都元帅统领旧部,但实际领导人却是朱元璋,为了争夺领导权,郭天叙时常耍一些阴谋诡计算计朱元璋,好在朱元璋对这个小舅子并没有动起杀机,只是严加提防避免产生正面冲突。在当时元朝势力还非常强大的情况下,朱元璋深知内部不能乱,一旦出现分裂无异于毁灭,因此极力避免与郭天叙“窝里斗”。
至正十六年(1356年),元军在攻打江南重镇集庆时,郭天叙遭到叛徒陈埜的出卖,不幸牺牲。
郭天叙战死于集庆后,小明王册封郭子兴小儿子郭天爵为中书右丞,权力在朱元璋之下。郭天爵比他二哥嫉妒心更强,手段更毒辣,他一直不甘心朱元璋成为郭子兴的接班人,企图阴谋除掉朱元璋夺回权力,这一次根基已经非常稳固的朱元璋自然不再心慈手软,而是毫不留情的抓住郭天爵处死了他。
郭子兴有个亲生女儿郭氏,是他与后妻小张夫人所生,后来也嫁给了朱元璋,被封为郭惠妃,因此郭子兴是朱元璋正儿八经的老丈人。郭惠妃与朱元璋感情也很好,一共给朱元璋生了五个孩子,分别是蜀王朱椿,谷王朱穗、代王朱桂、汝阳公主和永嘉公主。
萝卜球儿
根据《明史》记载:郭子兴一共有三个儿子,长子姓名不详,跟随郭子兴起义时,就已经战死了,其他的两个儿子名叫郭天叙、郭天爵;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女儿,是郭子兴和他的另一个夫人张氏所生,朱元璋称帝后,被纳为妃子,封“郭惠妃”,一生侍奉朱元璋,为朱元璋生了三个儿子,分别是蜀王、谷王、代王。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一下明朝建立后,郭子兴的后人的情况。
次子郭天叙:郭子兴的长子死后,郭天叙便一直他父亲南征北战,而郭子兴也对郭天叙寄予厚望,想着让儿子以后接他的班。而恰巧此时,郭子兴遇到了朱元璋,一看到朱元璋,郭子兴便被朱元璋的奇怪的相貌所折服,立刻将朱元璋收在了他的麾下,并将他的义女马皇后许配给了朱元璋。
在之后的起义生涯中,朱元璋多次为郭子兴出谋划策,多次挽就郭子兴于危难之中,其能力远要比郭天叙强出不少,而郭子兴也越发器重朱元璋,遂改变了要将元帅之位传给郭天叙的想法,要让朱元璋继承他的事业。随着朱元璋越来越得到郭子兴的认可,他与郭天叙的隔阂也开始产生了。
然而,不久之后,郭子兴突然发病而亡,元帅的位子空了下来。此时,郭天叙和朱元璋都有资格当这个元帅,并且朱元璋在军中口碑很好,当元帅似乎更能服众。但小明王韩林儿却封郭天叙为帅。当上元帅之后,郭天叙一意孤行,率众攻打集庆,结果陷入了埋伏。按理说,朱元璋应该前去救援,但朱元璋却选择了沉默,最终郭天叙因寡不敌众被杀,元帅的位子自然落在了朱元璋头上。
说到这里,论史君认为,当郭子兴死后,郭天叙的结局其实早已经注定了,元帅的位子只有一个,人都是有私心的,按照朱元璋的性格,郭天叙纵然不会死在战场上,迟早也会被朱元璋干掉。
三子郭天爵:历史上对于郭天爵的记载很少,只有寥寥数笔带过。当郭天叙战死之后,朱元璋被韩林儿封为江南平章政事,总览一切军政大权。郭天爵被封为中书右丞,地位比朱元璋要低很多,郭天爵心里很不服气,充满了怨恨,他觉得是朱元璋挡了自己路,便想要设法除掉朱元璋。终于,他走出了人生中的第一步错棋——刺杀朱元璋。结果可想而知,郭天爵事败被杀。从此以后,郭子兴便绝后了。
明史载:林儿复以天爵为中书右丞。已而太祖为平章政事。天爵失职怨望,久之谋不利于太祖,诛死,子兴遂绝后。
小女郭惠妃:当郭子兴的三个儿子都死了之后,只剩下了一个无依无靠的郭惠妃。或许是出于对郭子兴的知遇之恩的感激亦或者是愧疚之情,明朝建立后,朱元璋便将郭子兴的小女儿纳为妃子,史称“郭惠妃”。郭惠妃一生为朱元璋诞下三子,所谓“母凭子贵”,郭惠妃的一生,享受了荣华富贵,也算是圆满的一生。
以上是便是郭子兴后人的具体情况。值得一提的是,关于郭子兴的后人,还有一段小插曲:说弘治年间,有一个叫郭琥的人自称为是郭子兴的第四个儿子,朝廷便让他每年祭祀郭子兴。但不久,郭琥的身份便被郭子兴的邻居宥氏所揭穿,最终在礼官的建议下,剥夺了郭琥奉祀的身份。
【我是论史君,主攻历史专业,古今中外史都有涉猎,喜欢就关注我吧!】本文参考资料:《明史》
红凤凰
元朝末年风起云涌,各地农民起义不断爆发。但是此时的朱元璋尚在外地流浪,没有作为。
当郭子兴与孙德崖等人起兵造反后,各地百姓纷纷响应。在郭子兴等人的指挥下,起义军的地盘越来越大。也就是在郭子兴有起色之后,朱元璋才最终下定决心参加起义军,投靠郭子兴的红巾军。
朱元璋刚刚加入起义军时差点被误认为是元朝的奸细,幸好被郭子兴所阻拦,并被郭子兴留在身边成为郭子兴的护卫队。也就是从这一刻起,朱元璋的命运开始有了转机。
虽然说郭子兴这个多疑易怒,在世期间与朱元璋之间产生了许多矛盾。但是也正是因为郭子兴原因信任并且重用朱元璋,才使朱元璋最终成为起义军的领袖,并且建立后来的明朝。换句话说,如果没有郭子兴,便不会有后来的朱元璋。
但是郭子兴死后,朱元璋并没有善待他那幸存的几个儿子。
在郭子兴的几个儿子中,大儿子首先战死。老二因为能力不足又想挤兑朱元璋,最后中了朱元璋的借刀杀人之计,死于叛徒之手。郭子兴的小儿子则因为有职位却没有实权,对朱元璋不满,也被朱元璋杀掉。
也就是说,在郭子兴死后,老郭家没有一个儿子活下来。而老郭家断后的主要原因便在于朱元璋手段太狠。
当然,朱元璋如果不这样做,那么很有可能会被郭子兴的几个儿子扳倒。
后来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也就是洪武三年即公元1370年,朱元璋封郭子兴为滁阳王,了却了郭子兴生前想自立为王的心愿。
权力斗争、政治斗争是险恶的。朱元璋虽然说继承了郭子兴的势力,但是也是凭借朱元璋自己的本事得到的。而郭子兴的几个儿子没有一个尚存于世,朱元璋确实做的过分了一点。
各位读者大大,如果您愿意的话能不能点开我的头像,给我点个关注呢! 不方便的话,感谢您能点开看我的回答!紫色马扎儿
郭子兴不仅是朱元璋的“伯乐”,还是他的救命恩人。当年朱元璋在黄觉寺思来想去最终决定投靠郭子兴,结果濠州城的红巾军不识货,担心朱元璋是元军奸细,就想砍了他脑袋一了百了,幸好郭子兴看他高大威猛又神色自若,才留他做了自己的护卫。
后来眼看朱元璋势力渐大,两人之间就起了一些摩擦,朱元璋还因此被郭子兴关过一段时间,马氏还胸口藏热饼给朱元璋送过饭。不过朱元璋一直待郭子兴如生父,所以郭子兴对朱元璋态度也越来越好,等到在郭子兴死的时候,朱元璋已经是郭军里的重量级人物了。
朱元璋借刀杀人在郭军中有两个人对朱元璋很不服气,也就是郭子兴的二儿子郭天叙和妻弟张天佑。虽说女婿是半个儿子,但是怎么也比不上亲儿子吧。所以郭天叙和张天佑对朱元璋得势很不服,张天佑还跑到毫州从小明王韩林儿那里领到了委任状:郭天叙为都元帅,张天佑为右副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这样一来,朱元璋成了三号人物,被郭天叙和张天佑压了一头。
说实话,郭天叙和张天佑没有大能耐还总想压过朱元璋,让朱元璋很难受。不过朱元璋城府很深,他想的是吞下整个郭家军,如果直接闹翻,反而会引起分裂。正好朱元璋收降了一个白眼狼陈垫先。陈垫先是淮西义军元帅,后来被朱元璋收编。但是陈垫先在朱元璋要攻打集庆时,偷偷和集庆城中的元军取得联系,准备投诚。这事让朱元璋知道了,就将计就计,让陈垫先和郭天叙、张天佑分成两路大军进攻集庆。
两军到了集庆城下时,郭天叙和张天佑攻集庆东门,陈垫先攻集庆南门。陈垫先就让人叫郭天叙和张天佑两人去他营帐吃酒,两人就屁颠屁颠跑去了,结果酒没吃上,一顿大刀伺候。两个碍事的绊脚石就被朱元璋借势除掉了。陈垫先后来死因不详,但不管怎么说,朱元璋也不在乎了,他在得知陈垫先的死讯后,说他背盟负恩,天杀也。
斩草除根两年以后,朱元璋要离开应天南下,又不放心留郭子兴的小儿子郭天爵在应天,就以“谋叛”的罪名给杀了。在清朝修撰的明史·郭子兴传中记载了:“天爵失职怨望,久之谋不得太祖,诛死。”因为郭天爵有职无权,所以经常发牢骚。时间久了让朱元璋知道后,朱元璋深知郭天爵是个隐患,所以就找了个由头除掉了他。
郭子兴的长子郭大舍在起义的时候就战死了,儿子郭天叙被陈垫先杀死,三子郭天爵又被朱元璋斩草除根,至此,郭子兴的几个儿子都先后死了,郭家也就断了后。在权力面前,没有恩情可言。哪怕郭子兴对朱元璋有大恩,但是谁要是敢挡道,必定将有人死去。在朱元璋手下做事,早死晚死的事,也就不用怨他们自不量力了。
虽然郭子兴儿子死绝了,但是郭子兴将亲女儿郭氏和义女马氏都嫁给了朱元璋,也算是在大明朝皇室中留下了郭家的血脉。代价也很简单,就是两个儿子和妻弟的性命,成为了大明王朝的祭品。
浅凉
郭子兴是元末一个绕不开的人物,更是朱元璋生命中的一个贵人,虽然他对朱元璋的猜忌心一直都有,但却是为朱元璋后来的崛起奠定了基础。我们都知道,马皇后是郭子兴的养女,朱元璋算是郭子兴的女婿,而郭子兴去世之后,朱元璋继承了郭子兴大部分的势力,并最终笑到了最后,成为明朝的建立者。
那么,为什么郭子兴去世之后,会是朱元璋继承了他大部分的势力呢?难道郭子兴没有儿子吗?并不是,根据正史的记载,郭子仪至少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还有马皇后这个养女。
郭子兴和第一个妻子生了三个儿子,次妻生了一个女儿,即后来的郭惠妃。在郭子兴的三个儿子中,长子去世的比较早,郭子兴在濠州起兵之后,长子跟随在军中,很快就战死了,按照时间线来看,郭子兴长子战死的时候应该在三十岁左右。长子的去世,对于郭子兴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当然他并没有多少时间用来悲伤,毕竟他不仅到带兵打仗还要处理内部矛盾,并不轻松。
郭子仪在1352年与几个同伴一起聚众起兵,并很快占领了濠州,而郭子仪成为军中的首领,但军中并不太平,他本来的那几个同伴联合起来对抗郭子仪,让郭子兴很受掣肘,后来徐州彭大和赵均用的到来,让他们之间的矛盾彻底激化,郭子兴一度差点被杀,还是朱元璋将郭子兴给救了回来。
虽然说后来是朱元璋继承了郭子兴的势力,但其实朱元璋对郭子兴的助力也很大,如果不是朱元璋,郭子兴可能也达不到什么高度。
朱元璋在1352年从皇觉寺离开投奔孤身投奔郭子兴,被郭子兴留为亲兵,后期因为朱元璋在军中的表现确实是非常的英勇善战,可以说是每战必胜,郭子兴逐渐起了爱才之心,将养女马氏嫁给了朱元璋。
马氏后来成为朱元璋和郭子兴之间的缓冲剂,朱元璋的受宠,让郭子兴的几个儿子很不是滋味,因此没少给郭子兴上眼药,郭子兴这个人本就是猜忌心很重的人,哪经得起儿子的撺掇,好在有马氏在,郭子兴和朱元璋不至于决裂。
虽然两人之间有些矛盾,但毕竟也是一家人,因此郭子兴和另一派的斗争中,朱元璋没少出力,要不然,郭子兴很难全身而退,但也正是这内部矛盾的存在,让他们一直待在濠州没有出去的打算,朱元璋待不住,就将兵交了出去,带着汤和、徐达等心腹离开濠州,准备南略定远。
虽然朱元璋并没有带多少人,但是无论是在招兵买马还是治军打仗上,朱元璋都是一把好手,等到朱元璋攻下滁州的时候,身边已经聚集了三万精兵,也正是在这个时候,郭子兴在濠州遭到很大的排挤,已经待不下去了,于是带着自己的队伍到了滁州。
一支队伍中只能有一个首领,朱元璋心甘情愿将位置让给了郭子兴,这是需要相当大的魄力才能做到的,而朱元璋做到了,之后朱元璋成为总兵官,镇守和州,这种情况并没有持续很久,1355年,郭子仪去世了,他一去世,就出现了继承人的问题。
就贡献来说,无疑朱元璋是最大的,但是郭子兴毕竟还有两个儿子,所以当时的小明王让郭子兴的次子郭天叙做了都元帅,郭子兴的小舅子张天佑做了右副元帅,而朱元璋做了左副元帅。
朱元璋屈居郭天叙和张天佑之下,这样的情况,无论是谁站在朱元璋的位置,都会心有不甘的,当初将位置让给郭子兴,朱元璋并没有什么怨言,郭子兴既是他的老领导,也是他的岳父。但郭子兴死后,郭天叙和张天佑在朱元璋之上,这就让他很不舒服了。
好在朱元璋在军中的威信很高,实际上算是军中的真正领袖,后来朱元璋又不断壮大自己的势力,其心腹势力已经在郭天叙和张天佑之上。1355年九月,郭天叙和张天佑领兵攻打集庆路,民兵元帅陈埜先降而复叛,给了郭天叙和张天佑一个措手不及,两人均战死。
郭天叙死后,郭子兴的幼子郭天爵被小明王任命为中书右丞,许是他年龄小或者并没有什么功劳的缘故,并没有直接继承郭子兴的势力,甚至还要听从朱元璋的指挥,这让他心中不忿,遂密谋从朱元璋手中夺回他觉得属于他的东西,只不过郭天爵的能力实在不够看,很快就被朱元璋处死了。从此,朱元璋就成了名副其实的老大。
从这里来说,郭子兴的这几个儿子还真是命不怎么好,长子早早战死,而后面两个儿子在他去世后都没坚持多久,要么战死,要么被朱元璋处死。这个时候,郭子兴唯一还活着的就是女儿郭氏。
郭氏后来在朱元璋称帝之后成为他的妃子,即郭惠妃,郭惠妃应该还是比较受宠的,因为她先后为朱元璋生了三个儿子两个女儿。
lickeyz
朱元璋是历史上唯一一位白手起家的皇帝,他在元末混不下去了,才走上了造反这条路的,他最初去投奔的人就是郭子兴,郭子兴对朱元璋有知遇之恩,他对朱元璋的影响也非常大。
明太祖朱元璋
郭子兴和朱元璋完全是两类不同的人,郭子兴的家境非常富裕,还在没造反之前他就喜欢结交各路英雄,在公元1325年,郭子兴拉了一千多人的队伍造反了,这需要大笔的经费做支撑的。而朱元璋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父母死的时候连下葬的钱都没有,为了求生朱元璋还去当过和尚。
朱元璋投奔了郭子兴后,郭子兴还是比较赏识朱元璋的,他把自己的一个女儿,一个养女都全嫁给了朱元璋,郭子兴和朱元璋之间的关系很微妙,他在关键的时刻很信赖朱元璋,但是也有意识的疏远朱元璋,还好朱元璋为人圆滑,总能妥善的应付郭子兴,郭子兴这个人气度不大,又在元末群雄混战中,不是很顺利最后抑郁而终。
郭子兴
如果说朱元璋和郭子兴的关系还能用若即若离来形容,那么朱元璋和郭子兴的后人就真是不太和睦了。郭子兴死后,小明王韩林儿势力最大,朱元璋等人都在他麾下,郭子兴有三个儿子,关于郭子兴长子的记载已经不可考证了,据说郭子兴的长子在战争中,随朱元璋一同出去打仗的时候战死了。
郭子兴的次子叫郭天叙,朱元璋在投奔了郭子兴之后,很快成为了郭子兴的得力干将,郭子兴在遇到重要抉择难以确定的时候,都是让朱元璋做自己的参谋,之后郭子兴还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朱元璋,这让郭天叙产生了危机感,所以郭天叙一度想要除掉朱元璋,朱元璋在妻子马秀英的帮助下才逃脱一劫。在郭子兴死后,郭天叙担任都元帅,元军进攻集庆时,郭天叙被陈野出卖死在了集庆。
郭天叙
郭子兴的三子叫郭天爵,郭天叙在集庆遇害后,小明王韩林儿册封郭天爵为中书右丞,朱元璋是左副元帅,郭天爵的位置在朱元璋之下,郭天爵是郭子兴唯一的继承人,所以郭天爵的心里就不太平衡,想要设计除掉朱元璋,夺回属于自己的权利,但是事情败露后,反被朱元璋处死了。
朱元璋在公元1368年建立大明,这个时候郭子兴的后人只有女儿和养女还活着,他的三个儿子早在大明建立之前死光了,更谈不上什么待遇了。
郭子兴的养女孝慈高皇后马秀英
我是玄坤,一个热爱并不断学习历史文化的求学者,每天一点分享,期待着朋友们的关注留言,能多和大家交流学习,感谢各位阅读!
鸢Durriya.L
我是楚风说历史,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朱元璋,大明的开国皇帝,从一个社会的最底层,到九五之尊的皇帝,朱元璋可以说是励志的典范。朱元璋之所以能够成功肯定和他自己的努力,还有坚毅果断的性格有关,不骄不躁,没有小富即安的性格,这在古代农民起义里是很少见的。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朱元璋能够成功也是因为在加入红巾军遇到了自己一生的贵人,即红巾军首领郭子兴。朱元璋加入义军不光受到了郭子兴的重用,还把自己的养女马大脚嫁给了朱元璋,所以说朱元璋靠郭子兴发家这话绝对不假。那么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是怎么样对待贵人之子的呢?
其实郭子兴的儿子,在明朝建立之前就都死了,其中有一个儿子还是朱元璋处死的。但是郭子兴的女儿结局不错,没有被朱元璋赶尽杀绝,被纳为妃子,还为朱元璋生了三子两女。
《明史》:子兴三子。长子前战死,次天叙、天爵。子兴死,韩林儿檄天叙为都元帅,张天祐及太祖副之。天祐,子兴妇弟也。太祖渡江,天叙、天祐引兵攻集庆,陈野先叛,俱被杀。林儿复以天爵为中书右丞。已而太祖为平章政事。天爵失职怨望,久之谋不利于太祖,诛死,子兴后遂绝。有一女,小张夫人出者,事太祖为惠妃,生蜀、谷、代三王。上面明史中说的很清楚了,郭子兴一共有三个儿子,长子很早就战死了,连名字都没有,估计是朱元璋来红巾军之前就挂了。所以郭子兴死的时候只剩下两个儿子,即天叙和天爵。
二儿子郭天叙在父亲郭子兴病逝后,被韩林儿封为都元帅,张天佑被封为右副元帅,而朱元璋只是左副元帅,但是滁州与和州的军队多半是朱元璋招募的,再加上朱元璋明显比他二人有能力,所以这支军队的实际领导权在朱元璋手里。
郭天叙看到大家都很支持朱元璋,于是也想打个打胜仗,提高自己的威信。于是在得到了元朝降将陈野先的情报后,郭天叙和张天佑心动了,他们主动和朱元璋说要去攻打集庆(也就是今天的南京),让朱元璋在后面留守。而郭天叙和张天佑在攻打集庆的时候,陈野先反叛,两人都被杀害。
明史和太祖实录中记载的比较简单,但是我们可以想象当时朱元璋和郭天叙争权斗争应该是很激烈的。更有野史说朱元璋事先知道了陈野先是假投降,他故意不告诉郭天叙,让郭天叙去攻打集庆,这样就可以借刀杀人了。所以这中说法还是有可能的,毕竟朱元璋是很想除掉郭天叙,这样自己就能安全掌权了。当然这些正史肯定是没有记载的。
就这样朱元璋名正言顺的成为了这支义军的领导人,这时候明王韩林儿也封朱元璋为平章政事,封郭天叙的弟弟郭天爵为中书右丞。郭天爵因为官位在朱元璋之下,所以怀恨在心,一直想和朱元璋争权,由于这时候的朱元璋基本上已经完全控制了义军,而原来郭子兴的亲信基本上都没有了,更没人支持郭天爵,后来朱元璋找了个借口就把郭天爵杀了。
所以朱元璋建立大明时,郭子兴的儿子都死于非命了。但是朱元璋为了感念郭子兴的大恩,于洪武三年,朱元璋追封郭子兴为滁阳王,让郭子兴以前的邻居宥氏世世守墓。
综上所述,朱元璋是靠郭子兴发家,可是朱元璋并没有放过郭子兴的儿子。但是很多事情也不能怨朱元璋。因为当时是两方势力在争夺权利,成王败寇,朱元璋为了自己除掉郭子兴的两个儿子也无可厚非。在古代权利之争中,亲兄弟都可以自相残杀,更别说贵人之子了。所以我觉得在这点上朱元璋没有什么可黑的。
baybay88
朱元璋靠郭子兴发家这个不假,想当年朱元璋去皇觉寺当和尚,在剃度的时候香头一挨他的头皮就灭,方丈认为他戾气太重,便把他赶走了。后来误打误撞,被人当成奸细抓到了郭子兴的义军里。
在一次与元军的对战中,朱元璋又误杀了当时的将领,要不是郭子兴慧眼识珠,朱元璋早死了,压根儿没有后面的故事,所以朱元璋不但依靠郭子兴慢慢发展起自己的势力,而且郭子兴对他还有再造之恩。
理应来说应该善待郭子兴的后人,但以朱元璋的为人,不管是谁,只要阻挡了他的天下大业,那必除之。
据《明史》记载郭子兴有三子。长子早年战死,史书无多记载。次子郭天叙,他的死与朱元璋没有直接关系,但朱元璋也有一定责任。本身郭天叙就不是个将才,但在郭子兴死后,他篡改遗嘱,假借小明王非要当义军的主帅。其实这个事儿朱元璋是知道的,当时郭子兴的养女马氏看到了那份遗嘱,便告知了朱元璋。马氏就是后来的马皇后。
这个郭天叙当了主帅后,眼高及顶,又听信元朝降将陈野先的鬼话,去攻打集庆(今南京),当时朱元璋是副帅,留守后方。他采取了不提醒不支援的方式,后来郭天叙中计而死。朱元璋也知道,郭天叙不死他无出头之日。
郭天叙死后。郭子兴的三子郭天爵企图杀死朱元璋,夺回权力。这时朱元璋的势力中还有很多是郭子兴的旧部,他们都很听从郭天爵的指示,这就不得不逼着朱元璋痛下杀手。所以他随便找了个谋反之名,便杀了郭天爵。
至此郭子兴绝了后。朱元璋为了他的大业也只能这么做,乱世之中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朱元璋登基后,为了感谢郭子兴的再造之恩,追封他为滁阳王,并立碑建庙,下旨让他的邻居宥氏每年祭祀。
弘治年间,有一个叫郭琥的人自称滁阳王之后。据定远县志记载,郭子兴还有第四子,是他的二夫人李氏所生,名叫郭老舍。这个郭琥就是郭老舍之后,郭老舍一生坎坷,洪武11年被邻人拐卖,这一拐走就是17年。后来好不容易逃出来,又被人骗至黑窑做苦工。直到朱元璋听闻此事,才被解救出来。
也许正是郭老舍的坎坷经历救了他一命。郭老舍被解救出来后,朱元璋的根基己稳,郭老舍已对朱元璋造不成任何威胁了,因此躲过一劫。
但这件事的真假就无从得知了。
钟国宝
郭子兴的后人如果按照广义来说,也包括他女儿的后代,养女马皇后不算,亲生女儿郭氏是朱元璋的妃嫔,生蜀王朱椿、代王朱桂、谷王朱橞、永嘉公主和汝阳公主,这些也都可以算郭子兴的后人,但是他们的待遇如何实际上与郭子兴无关。
按照当时的礼制,论后人自然是父系角度的后代,郭子兴长子名字不详,早年战死;次子郭天叙在攻打江南重镇集庆(今江苏省南京市)时,由于叛徒陈埜出卖,亦不幸牺牲;三子郭天爵在郭天叙去世后企图除掉朱元璋夺回权力,被朱元璋除去。
朱元璋在洪武十六年(1383)『亲藁滁阳王事实』并召太常司丞撰写碑文,下旨由郭子兴老家的邻居宥氏负责祭祀。次年(1384)三月,明朝官方完成了为郭子兴封王、建庙、定庙祀、立碑石、建陵墓与享堂等一系列尊崇祭祀程序。
弘治年间,有一个名叫郭琥的人自称是滁阳王郭子兴的第四个儿子的后代,因而被授予冠带奉祀滁阳王,这引起了有着既得利益的宥氏为首的庙户们的不满,被宥氏揭发,礼官最后的结论是:
王奉祀典礼定于圣祖,敕谕非所敢更,其曰无后,见于所制碑,非可攀附。也就是根据明太祖朱元璋的金口玉言,滁阳王没有后代在庙碑上已经刻得很清楚了,因此不能更改奉祀。
然而,自称郭子兴后人的争议一方虽然落败,但是并没有因为诈冒而被处罚,这种情况可以理解为,按照朱元璋的圣断,郭子兴没有男性后人主要是一个政治立场,也就是曾经的老领导领路人从宗法与礼制角度是没有后代的,不要有任何现实中幺蛾子影响到明朝政权的长治久安。
至于从血缘上真的有后人那也不妨事,嘉靖定远县志中有蜀王赐展亲之记提到过『外氏郭、马二家兄弟』,可见作为郭子兴的外孙的后代蜀王是认可有郭子兴后代存在的,与之还有往来,但是论亲情可以,影响国家奉祀典礼、取得政治地位则不可以。
回过头看,郭天爵是被朱元璋杀死,郭天叙之死的背后其实也有朱元璋故意不提醒他的因素,对朱元璋来说,必须抽象肯定郭子兴,也必须实际否定郭子兴所有可能继承其权力与影响力的后人。
amberpanpan
郭子兴是朱元璋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可以说没有郭子兴,就没有朱元璋的大明王朝。
当年,朱元璋离开了皇觉寺之后,就投奔了郭子兴的部队。当时,门卫怀疑朱元璋是间谍,就将他绑了起来,带到了郭子兴大帐。
郭子兴是个相面控,他老爹是个算命大先生,时常为他人看面相,测福祸,耳濡目染之下,郭子兴也对相面略知一二,而且他相信,人的命,天注定,而“天意”是可以通过相面窥测的。
郭子兴一见朱元璋,就被其非凡的面相所折服,明史记载:
子兴奇其状貌,留为亲兵。战辄胜,遂妻以所抚马公女,即高皇后也。郭子兴不仅把朱元璋留下来作了亲兵,而且还把养女马氏嫁给朱元璋当媳妇,这个马氏就是后来的马皇后。
朱元璋到底相貌有何奇特之处呢?可惜的是,那时候没有相机,但后世有人根据史料画出了朱元璋的相貌,如下图:
脸歪歪地,下巴长长的,耳朵大大的,奇丑无比,正是赵本山口中“正宗鞋拔子脸”,真心异于常人啊!
自从朱元璋成了亲兵之后,郭子兴逢战必胜,郭子兴更把朱元璋当做福将了。
对于郭子兴,朱元璋是十分感激的,在郭子兴去世后,追封他为滁阳王,为其建了庙宇,还亲手书写郭子兴的光辉事迹,刻于墓碑之上。
可以说,朱元璋对待大恩人还是相当不错的!那么,朱元璋对待郭子兴的后代如何呢?触目惊心,难以置信!
郭子兴有三个儿子,大儿子战死,二儿子天叙,三儿子天爵。
郭子兴死后,小明王韩林儿任命郭天叙为元帅,张天佑为右副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朱元璋排行老三。
朱元璋虽然是老三,但他在军中威信最高,实力最强,大约控制三分之二的军队,然而,这还远远不够,朱元璋深知枪杆子出政权的道理,若想成功,必须牢牢控制整个军事大权。
这样,郭天叙和张天佑就成了绊脚石。
1355年9月,郭天叙和张天佑奉命攻打集庆,然而元朝降将陈野先突然临阵叛变,杀死了郭天叙和张天佑,过了没多久,陈野先也死了,死因成疑。
朱元璋占领南京之后,小明王韩林儿再发旨意,封朱元璋中书省平章,郭天爵为右丞。
不久之后,郭天爵“谋反”,被朱元璋处死!至此,郭子兴三个儿子全部死亡,绝后!
朱元璋一步步走上巅峰,是踏着无数人的尸首登上去的,这些尸首,既有他的仇人,也有他的恩人,更有无数普普通通的士卒。
liwensz
两个铜板,摇出一个大明王朝。
濠州钟离县(安徽凤阳)皇觉寺伽(音:茄)蓝神像前,
一个面相高古的年轻和尚正把两个铜板放在手里摇晃着。
“要不要逃走?”
铜板落地,一面朝上,一边朝下,不吉!
“要不要留在寺里?”
铜板再次落地,一上一下,不吉!
“可不可以投奔香军?”
两面朝下!大吉大利!(系据,朱元璋御制皇陵碑按文意略作想象。)
和尚叹了口气,他也不想去,一切都是迫不得已。
当和尚,迫不得已,家乡闹灾,一口吃的都没有,只好出家。
云游四方,迫不得已,皇觉寺也没有粮了,只好出门。游方和尚?穿着袈裟的乞丐啊。
投奔香军,迫不得已,游方途中,结识的朋友,不是明教的就是白莲教的,要么就是弥勒教的。不管哪个教的,都烧香拜弥勒,都叫香军。
游方三年回到寺里,好不容易没了灾荒,种种地有口饭吃了,香军的朋友汤和竟然给他写了封信!
好死不死的,还被寺内的其他师兄知道了,好死不死的,元朝军队的人打香军不在行,抓香军奸细邀功倒是个顶个的拿手。
没办法,伽蓝神就是不同意,和尚(朱重八,朱兴宗)朱元璋,也只能去投香军了。
郭子兴的队伍有四万人,其中三万多人,是朱元璋给拉起来的。朱元璋投靠郭子兴不假,要说靠着郭子兴发家,总有点说不过去。
朱元璋投靠郭子兴之后,作战勇敢,因功升为亲兵,过了几个月,娶了以后的大脚马皇后。
再后来,另一支起义军的首领“芝麻李”阵亡,残部被彭大(不是倚天屠龙记里的彭莹玉)和赵君用带到濠州。
这个赵君用是一点都瞧不起郭子兴,渐渐的就开始欺负郭子兴。
老郭也没办法,人少啊!
是朱元璋出主意说咱换个地方另起炉灶吧!受这贼厮鸟的鸟气作甚!
又是朱元璋,跑回钟离县,招了七百人,这才升为“镇抚”,
还是朱元璋,跑到定远的驴牌寨,说,跟着我干吧!收了这三千小弟,大败横涧山的元军,收了两万元军残部(当时的很多元军,除首官是蒙古人,其余官兵都是汉人)。
然后,朱元璋又和这两万多小弟,打下了滁州,并把郭子兴请了过来,郭子兴遂自称为“滁阳王”。没这么多兵,没有自家的地盘,郭子兴好意思称王?
我们可以说,郭子兴是靠干女婿朱元璋发家,才对吧。
如果没有小明王韩林儿,也许郭子兴的两个儿子,都不会死。郭子兴,是被气死的,当然,不是朱元璋气的他。
刘福通找到了据称是宋徽宗第多少代孙的韩林儿,
接到安徽亳州称帝,国号大宋,年号龙凤。
顺手就封了郭子兴为都元帅,郭子兴的妻弟张天佑为左元帅,朱元璋屈居老三,右元帅。
说实在的,如果这是刘福通的主意,我都觉得刘福通没安好心,故意压制朱元璋。
要是这是郭子兴的主意,那这就是为他自己儿子安排接班的后路了。
不管怎么说,这样安排,对劳苦功高的朱元璋,那真是不公平。
先说郭子兴是怎么死的。
“芝麻李”的残部不是跑到濠州挤走了郭子兴吗,
这帮人不成器,没粮食吃了,跑到在和州当“总管”的朱元璋那里求援,首领叫孙德崖。
这人和郭子兴关系非常不好。
郭子兴一听这事就急了,带着人从滁州跑过来打算火并了孙德崖。
结果,郭子兴抓了孙德崖,孙德崖的人抓了朱元璋。
没办法,双方只好交换俘虏。郭子兴白忙一场,连吓带气,得病死了。
郭子兴的二儿子郭天叙继承了都元帅的位置。
而郭天叙和张天佑在龙凤元年九月份,被先降后叛的元将陈野先所杀。
朱元璋诱斩陈野先为他们二人报了仇。
龙凤二年,朱元璋率部攻克集庆路(今南京),
刘福通发表其为: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元时从一品)
至此,朱元璋终于从名义上也掌握了自己的军队。
小明王韩林儿封郭子兴三子郭天爵为中书右丞(正二品),当然引起了郭天爵的不满,就开始思谋着要反朱元璋。
最后的结局是“诛之”(据明史)。
所以,明朝建立之前,郭子兴一系的男性后人,都死了。
也许是题外话:难道郭子兴的两个儿子就该死?看到这里,朋友们也许会问,难道郭子兴的两个儿子就该死?
个人看法,这在当时,是无解的,是你死我活的矛盾。
朱元璋招募的那几万人中,包括了后来大半数的开国将军们,他们是一个利益集团。
就譬如黄袍加身的宋太祖赵匡胤,虽然是半推半就,但也是迫不得已。
很容易就想到,聚集在郭子兴两个儿子的身后,肯定也有相应的利益集团。
这种利益的冲突,
没法子像现代化的公司一样,创始人有退出机制,
创始团队可以同股不同权。
其实,朱元璋算是很清醒的一个创业者了,在郭子兴要称“滁阳王”的时候,朱元璋是劝阻的态度,当然也有一种说法,滁阳王是在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对郭子兴的封赐。
即使这样,等刘基刘伯温加入朱元璋的团队,当朱元璋领着大家伙冲着韩林儿的万岁牌位跪拜的时候,刘伯温就是直挺挺的站在那里不跪。
意思就是要逼着朱元璋自立为王。
为啥?一票跟着你干的兄弟们等着加官进爵呢!
分享四叶草
郭子兴是朱元璋的一生重要的贵人,但朱元璋建立明朝和郭子兴帮助干系不大,朱元璋的成功靠的是自己,努力拼杀奋斗得来的江山。而郭子兴的后人,在清朝编修的《明史》中也有记载,并不像许多野史传言一样,被朱元璋斩草除根,郭家的支脉流传了下来,根据考证近代的著名文学大家,郭沫若有可能就是郭子兴的后人。
首先我们看看郭子兴的简历,可以看到郭子兴的前期人生还是非常的给力的,作为一个土豪,能够结交各地豪侠,并且在群雄逐鹿中揭竿而起,成为了红巾军中的骨干力量和统帅。
可是到了人生的中晚年,在对元军还没有完全压倒性胜利的时候。红巾军内部就已经出现了争权和分裂的趋势,也正是内部的争斗,导致了郭子兴的被架空和一展拳脚,并且处处受制于其他同级统帅的制约,甚至有几次还被自己人要绑了起来。幸好朱元璋出面谈判,才把他救了出来。
后来的郭子兴无论是自己的队伍和实力,都无法和朱元璋相比的,可是说更像是一个精神领袖,名义上的统帅。特别他死后,其实儿子接管的部曲只是其中小部分而已,无法形成实质性的朱元璋威胁。
特别是朱元璋巧妙的运用了叛徒的手,利用了郭子兴儿子的冒进,让郭子兴的最有实力的二子被元军干掉。这样一来,朱元璋手下得到了空前的统一,基本上已经没有了其他的势力,这样的情况下,其实作为朱元璋虽然担心郭家人会有心思,但是只要提放着就可以了。
朱元璋要做的更多是要建立一个伟岸的英主形象,明朝引用的就是儒家的法度,儒家讲求的德,其中就有知恩图报,想想大家都知道郭子兴对朱元璋的帮助,这个是朱元璋没办法推脱的,那么既然大家知道,朱元璋身为一代雄主,对于翻不起浪的郭家,利用价值大于斩草除根的威胁,更重要的这样一来,还能收天下士子的心,也只有这样做,才可以在未来为明朝培养一批知恩图报的大臣,何乐而不为。
所以,我们看到了后世中,诸多朱元璋对郭子兴的加封祭奠措施,比如明太祖实录卷四十九记:洪武三年二月“追封故元帅郭子兴为滁阳王,妻张氏为滁阳王夫人。立庙滁州,仍绘其子从祀。凡生卒之日及节序,皆命有司致祭。”
明太祖实录卷一百三十九又记:(洪武十四年九月)“壬辰,诏建滁阳王庙于滁州。”重建郭子兴庙。“洪武十五年秋,诏守滁阳千百户等,免征田租者二十员,名永供时祀,其宥氏首率而记之。”将郭子兴滁阳王庙祭祀活动制度化,命以王杰为首的千百户十七家承担祭品供给、以宥氏为首的千百户三家负责看庙。
这些都能看出朱元璋对待郭子兴身份的智慧,同时当然利用了郭家来杀鸡儆猴,可以看到,郭子兴的三子,就是被以图谋不轨的罪名被朱元璋处死的,但是朱元璋有娶了郭子兴的幼女为妃子,生了不少孩子,可以看到,其实朱元璋由于马皇后的关系,对于郭家并不会赶紧杀绝,反而是好生的对待,只是郭子兴大儿子早逝,二子牺牲,三子被诛杀,最后只有后人离开了纷扰的朝堂,过上平凡人的生活。
嘉靖定远县志却又记载:“郭老舍,洪武中,朝迁以滁阳王故,赐第宅、田地、钞锭、孳牧草场,永复其家。至今,子孙藩衍,乡人称为郭皇亲云。” 又有“郭老舍墓,县西三里。”
明孝宗实录卷七十四又记:弘治六年四月“戊戌,赐郭琥冠带,令奉滁阳王祀事。琥,滁阳王子兴之后也。”
综上所述,滁阳王郭子兴并未绝后,其子孙生生不息,开枝散叶,分布于安徽、贵州、四川和重庆等地。
Cissy有点
朱元璋的伯乐
朱元璋能够从一介贫民当上皇帝,当然是靠个人的努力奋斗,但是历史发展的进程也非常重要,特别是在成长中遇到一个好的伯乐更重要。朱元璋最大的伯乐理所当然就是郭子兴了。
正是靠着自己的努力奋斗,他得到了郭子兴的赏识,成为他的女婿,又成为他的得力助手,深受郭子兴的信任。但是他的两个儿子就不高兴了,郭子兴有三个儿子,长子去世较早,二儿子和三儿子分别是郭天叙、郭天爵,还有一个女儿郭氏。
这两个儿子害怕父亲将来把大权传位给朱元璋,这不仅因为朱元璋能力强,而且还是郭子兴的女婿,他的妻子马秀英就是郭子兴的干女儿,所以说两个儿子抓紧机会在老爹面前说朱元璋的坏话。说得多了,郭子兴就半信半疑了,再说的多了,郭子兴就对朱元璋警惕起来了,甚至一度软禁了朱元璋,甚至想置朱元璋于死地。幸亏妻子马秀英的想方设法的,关键时刻帮助朱元璋,才帮助朱元璋化解危机。
朱元璋的忍耐后来郭子兴遭到别人排挤,但是此时的朱元璋虽然名义上是郭子兴的手下,但是俨然就是一直独立的力量了。这时候他又深明大义,依然把自己的指挥权交给了郭子兴,这就让郭子兴的部队名义上形成了团结。
郭子兴死后,小明王封郭子兴的二子郭天叙为这支部队的元帅,但是实权却掌握在朱元璋手里,此时天下势力纷争,朱元璋还没有形成一定的气候。虽然郭天叙处处想谋害朱元璋,但是朱元璋从大局出发,并没有同郭天叙产生正面冲突,但是他心里很清楚两者已经形成了深层次的矛盾,都想抓住这支部队的领导权,已经形成了你死我活的关系。
郭天叙结局机会来了,小明王命令这支部队去攻打南京,朱元璋故意制造假情报,说南京的守军薄弱,力量少,这话传到郭天叙的耳朵里,这时候,年少性急急于立功的郭天叙亲率大军攻打南京,但是等他到了南京才发现这里驻扎着元军的主力部队,在交战中,他本来不懂军事,又面对着元军的主力,最终在这场战争中战败死亡。
郭天爵结局哥哥死后,郭子兴的三儿子郭天爵认为自己是郭子兴的接班人,于是时时处处陷害朱元璋,但是他哪里是朱元璋的对手,最后被朱元璋处死。
女儿结局其亲生女儿郭氏也被朱元璋纳为妃,是为郭惠妃,生有蜀王朱椿、代王朱桂、谷王朱橞、永嘉公主和汝阳公主。
six_zhou
明朝建立后,郭子兴的后人只剩下一个女儿:郭惠妃。
马皇后是郭子兴的养女,与他并无血缘关系。
至正十五年(1355年),郭子兴病逝,他的部下和地盘都被朱元璋所继承。
朱元璋于洪武三年(1370年)追赠他为滁阳王,并为他建庙,用中牢祭祀,同时免除他的邻居宥氏的赋税徭役,让宥氏世代为滁阳王守墓。
朱元璋称赞郭子兴:
自古豪杰之士,有大功于天地人神者,生虽不获其福,死必血食庙祀焉,所谓死而不亡,名传永世者也!惟滁阳王,定远之民,当元运将终,群雄并起,王亦乘时倡义旅,克濠城,拒守二载。时朕从事,恩礼甚厚。岁癸巳,王行兵盱眙。甲午,移驻环滁。乙未,南巡和阳,婴疾而毙。先是,命朕率兵镇御和阳,及王毙,王子不能驭诸豪英兵,且乏食,朕率众渡江,十有三年,帝业乃成。郭惠妃是郭子兴次妻小张夫人所生。
郭惠妃给朱元璋生了四个孩子:
洪武四年八月初八(1371年4月4日)生第十一皇子蜀献王朱椿。
洪武七年七月十八日(1374年8月25日)生第十三皇子代简王朱桂。
洪武十二年(1379年4月30日)生第十九皇子谷王朱橞 。
洪武九年(1376年)生第十二皇女永嘉贞懿公主。又生皇十五女汝阳公主 。
从生孩子的频率来看,郭惠妃还是比较受宠爱的。
除了郭惠妃,郭子兴还有三个儿子,不过都在明朝建立之前死了。
郭子兴夫人张氏,生三子,长子战死沙场,
次子郭天叙与舅张天祐领军攻打集庆府,兵败被杀。
第三子郭天爵阴谋对付朱元璋,被朱元璋所杀。
宣德年间,滁阳人郭老舍以滁阳王亲戚的身份,到京城朝见。
明孝宗弘治六年弘治年中,有一个名叫郭琥的人自称是四世祖老舍,即滁阳王的第四个儿子,因而被授予冠带奉祀滁阳王。
不久,被宥氏揭发。
礼官说:“滁阳王的祀典,是太祖所定,滁阳王没有后代,庙碑上已经刻得很清楚了,因此老舍不是滁阳王的儿子。”
郭老舍被剥夺奉祀的资格。
娜娜-0-
朱元璋能有后来的成就,第一个要感谢的人必须是郭子轩,而最该感谢的是他的结发妻子马皇后。虽然朱元璋的能力出众,是金子在哪里都能发光,但没有郭子轩这个伯乐,朱元璋这匹千里马要多走很多的路。以至于到后来,朱元璋才有本钱打天下,建立明王朝。
古人说“手滴水之恩,以涌泉相报”,中国是一个以礼仪道德为标榜的国家。按理说,朱元璋成为了明朝开国皇帝,郭子轩的后人也必然平步青云、辉煌腾达,但如果是李世民这样的人话,这些荣华富贵不在话下,可郭子轩的后人偏偏遇到的是朱元璋,因此他的后人结局与我们想象中的差别甚大。
郭子兴女儿的待遇郭子兴一共是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马皇后是养女)。
马氏养女马氏我们都知道,她在朱元璋最落魄的时候嫁给了朱元璋,曾经为了给朱元璋送饭,把滚烫的烙饼藏在胸前给朱元璋,这让朱元璋记住了一辈子,后来即便朱元璋再怎么生气都不敢拿马皇后生气,两人也是相爱到老。
郭氏是郭子兴的亲生女儿,后来也嫁给了朱元璋,朱元璋待她也不错,前后一共生了三男两女,朱元璋高兴的封她为郭惠妃。虽然对她的感情更多是郭子兴扶持上的情义,但郭惠妃在后宫生活的还不错,马皇后对她也是情同亲生姐妹,照顾无微不至。
(朱元璋与郭惠妃)
郭子兴儿子们的下场郭子兴大儿子郭子兴的大儿子是死在战争中的。当时长子已经三十多岁了,而郭子兴对他也是十分看中,长子毕竟是日后的继承人啊。
但天公不作美,在战争中长子战死,而郭子兴在长子死后似乎少了许多的战斗欲望,但战争不是他不想打就不打的。没有了长子,还要忍着丧子之痛,应对战争,让他身心俱疲。
次子郭天叙朱元璋虽然成为了郭子兴的女婿,但郭天叙对这个姐夫却不怎么待见。因为朱元璋的能力,让郭天叙觉得自己的父亲过于器重这个姐夫,而忽视了自己的存在。每次的战争,不管是走势还是局面,郭子兴只问朱元璋的意见,还常那姐夫跟自己对比,让他心里十分的不舒服。
朱元璋在郭天叙眼里成了别人家的孩子,因此郭天叙对朱元璋经常的各种挑衅,甚至在郭子兴那边说朱元璋的坏话,导致郭子兴慢慢的对朱元璋产生了芥蒂。
朱元璋是何等人,他当然知道这对父子的想法,于是想办法离开了濠州,找个立足的地方培养自己的势力。直到后来郭子兴去世,按照个人贡献来说,朱元璋是可以继承郭子兴位置的,但郭子兴虽然死了长子,可还有郭天叙在。因此,为了不落的话柄,他只能委屈辅佐郭天叙。
但权力谁不爱,朱元璋有自己的野心,他不想一直寄人篱下。所以两人积怨越来越大,在两人相争中,朱元璋获胜。
而郭天叙的下场也让人唏嘘,在他领兵攻打集庆路时,由于被间谍出卖,导致郭天叙在这场战争中战死。而当时的朱元璋已经知道这个间谍的计划,可并没有向郭天叙报告导致他战死,也有人说这个间谍其实就是朱元璋的阴谋。
幼子郭天爵郭天叙战死的消息传到郭天爵那边后,他第一反应是朱元璋搞的鬼,因此想要密谋杀了朱元璋。但朱元璋对他也是一直防备着,岂容被他暗杀,所以在郭天爵准备动手前,就被朱元璋派兵抓了他,郭天爵最后也难逃一死。
从郭子兴后人的结果来看,说朱元璋是个背信弃义的小人也有点夸张,毕竟郭子兴的三个儿子,一个自己战死,另外两个成了朱元璋伟大事业的绊脚石,朱元璋必须要除去。而郭子兴的两个女人,朱元璋还是照顾的很好的。
朱元璋作为一个能成为大明帝国的开国皇帝,在某些时候他必须够狠,才能让大明的国祚延续下去,所以才会有后来的“狡兔死,走狗烹”的场面。但反过来说,如果郭子兴的几个儿子没跟他作对,或许能得到好的下场也不一定,毕竟还有郭惠妃和马皇后保着他们。
但他们三个的命运是自己造成的,这就不能怪朱元璋下手狠了,毕竟成功的路上需要舍弃很多的东西,比如自己的良心。
jamespei
老朱连开国功臣都能下得去手,更何况是旧主的后人呢?
明朝是汉人最后一个大一统王朝,朱元璋更是中华历史上百年难遇的英豪。朱元璋原名重八,这个名字没有什么特别的意思,实在是因为在元朝统治下,当时的汉人百姓基本上只有姓,没有名,汉人的名就是一些简单的数字,没办法,百姓识字不多,这一点也能反应当时百姓的疾苦。朱元璋小的时候正逢天下大旱,元廷又横征暴敛,百姓民不聊生,朱元璋为了生计做过和尚,也要过饭,后来投了郭子兴的麾下,借助其力量这才算开始了自己的王图霸业
那么大明建立后,郭子兴的后人待遇如何呢?郭子兴的长子早在战乱中死去,郭子兴去世后,次子郭天叙被小明王韩林儿封为都元帅,后来战死,三子郭天爵想要计划谋害朱元璋夺权,惋惜的事前被朱元璋察觉,终究郭天爵反而被朱元璋给处死了。郭子兴的三个儿子,终究都没有好的结局,唯一有个女儿终究嫁给了朱元璋,就是郭惠妃,并为朱元璋生了三子两女。马皇后作为其养女,也是深受朱元璋的喜欢。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没有水的鱼-FM
朱元璋24岁参加红巾军,先是随明王韩山童揭竿而起,第二年定远县土豪郭子兴起兵响应成为白莲教首领,好伙伴汤和邀请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阵营,自此开始发迹。
(郭子兴剧照)
朱元璋的发家梗概:郭子兴打基础脑瓜子聪明,打仗勇猛,再加上当过和尚念几天经有些文化等诸多优势,朱元璋很快得到郭子兴赏识,从百夫长到心腹大将,娶到郭子兴的养女马氏(马皇后)。
拉拢同乡徐达等人帮助,朱元璋成为红巾军的头目,救助郭子兴脱离险境,南下攻占滁州城,战功赫赫深得民心, 在郭子兴过世后成为郭军实际掌控者,名誉上的主帅是郭子兴之子郭天叙,受制于小明王。
(朱元璋剧照)
朱元璋花费12年的时间在隐忍筹谋,从攻占应天秘密扩张,到网罗刘伯温等人才,剿灭陈友谅一统江南,直至大明开国,天下平定,论功行赏。
郭子兴的后人得到了什么待遇?郭子兴有两个女儿,三个儿子。
长子战死沙场,名字不详;
次子郭天叙正是小明王任命的接掌都元帅,在郭子兴死后第二年随朱元璋南渡长江攻打江南。郭天叙同其舅舅张天佑一同攻打集庆(江苏南京),被叛徒陈埜先出卖死于元军之手。
(郭子兴与郭天叙)
三子郭天爵自诩为郭子兴的接班人,不满小明王赋予自己的权力低于朱元璋,企图夺权,被朱元璋下令处死。
养女马秀英是朱元璋的结发夫妻,明朝建立后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为朱元璋生下5个儿子、2个女儿,勤俭持家,悉心教导子女,学习古训治理后宫,堪称朱元璋的贤内助。
当朱元璋脾气暴躁,为朝政之事大动肝火时,能够听进马皇后的劝告冷静处事,避免诸多冤假错案,马皇后在潜移默化中作为朱元璋心中的支柱存在,直到51岁因病去世,朱元璋极为伤心,从此不再立后。
马皇后所生五子分别是从小得到悉心教导的太子朱标,驻守西安的秦王朱慡,驻守太原的晋王朱棢,驻守老家安徽凤阳的燕王朱棣,热衷于学医的周王朱橚。
燕王朱棣、周王朱橚是一母同胞,生母存在争议,传闻是碽妃所生,因明成祖朱棣篡改正史而成为马皇后之子,未有定论。
亲女郭氏入后宫成为郭惠妃,为朱元璋生下三子二女。分别是:
喜欢读书做学问的蜀王朱椿,在洪武23年就藩成都,有“蜀秀才”的美誉。
性格暴躁的代王朱桂,先封国南昌,后改为山西大同府,被建文帝贬为庶人,明成祖时恢复王爵。
戍守边疆抵御外辱的谷王朱橞,因为献城之功骄横霸道,企图伙同通报兄弟蜀王朱椿造朱棣的反,没有得逞,后被废为庶人。
总的来说,朱元璋对待郭子兴后代不算差,除战死沙场的两位男丁外,最后一位是因为动手设计朱元璋被反杀。在元末混乱的战局中,高高抬起轻轻放下的慈悲心肠是致命的,朱元璋为防范后顾之忧也是理所当然的。
朱元璋对郭子兴后代应是善待的,从马皇后、郭惠妃的态度也能够看得出郭家三子的后代应该没有受到波及,虽然史书没有详细记载,显然没有什么隔阂。
对朱元璋来说,这些也不是心头大患,你怎么看呢?
lmfeason
谢谢邀请!
朱元璋从开局一个碗到建立大明王朝,有运气的因素,有贵人帮扶,更多的是靠着自己顽强的意志一刀一枪拼出来的。但给他施展才华的舞台是朱元璋走向成功最重要的一步,这其中的贵人说得就是郭子兴。
朱元璋25岁时在自己儿时好友汤和的邀请下加入郭子兴的反元势力,从此开始了他传奇的一生。今天我们来聊聊朱元璋成功后是如何对待郭子兴的后人的?
郭子兴在反元起义军中实力如何?元末时期,天下豪杰纷纷起兵反元,郭子兴是定远县的豪强,也加入的反元的势力中,他为人豪爽仗义,不拘小节,结交各地豪侠,在揭竿而起后,他迅速凭借自己家底和人脉成为红巾军中的骨干力量。
(郭子兴剧照)
经历了多年的战场拼杀,郭子兴的势力也越来越大,成为了统领一方的将领,但这时农民起义军的局限性就暴露无遗,在还没有取得压倒性的优势时,起义军内部就开始了争权夺利,郭子兴擅长的是行军打仗,对于阴谋诡计并不擅长,于是很快他的势力就被起义军的其他力量所架空,处处受到打压和掣肘,好几次连自身安危都无法保证。幸亏是朱元璋拼死相救才得已保全性命。
在朱元璋取得郭子兴势力的大权后,基本上郭子兴就没有与朱元璋抗衡的力量。但是此时朱元璋已经娶了他的养女马氏,都已是一家人,郭子兴就对朱元璋没有那么大的防备了,而且郭子兴也知道朱元璋确实有统兵之才,所以就放权给他了。
朱元璋是如何在郭子兴的支持下发展壮大的?朱元璋起初加入郭子兴势力后,见他高大威猛、对面自己这个一军统帅也神色自若,毫不见胆怯,于是就将他留在身边担任护卫。这就是朱元璋事业的起点,他由一个平民变成了起义军的一方首领护卫,他在军中作战勇猛、每仗必身先士卒,而且为人机灵有智慧,也就是腹黑,因此他得到了首领郭子兴的器重,机缘巧合之下更是获得了郭子兴养女马氏的青睐。
从护卫到百夫长,再到心腹大将,朱元璋越来越优秀,这时郭子兴有些危机感了,两人渐渐有了摩擦,朱元璋于是提出分兵,自己在外建立根据地,并且不要多余军队,只要24人手下跟随,这也就是后来著名的明初开国24将,个个都是后来战功赫赫的将军。郭子兴也看出来,但是也没有反对的理由,这些人确实是自愿跟着朱元璋的。
(朱元璋与马秀英剧照)
后来朱元璋在郭子兴去世后,利用各种手段收拢了郭子兴的势力,他成为了这支起义军的势力领导人,最后就是凭借着这支军队,朱元璋完成了推翻暴元,完成统一天下的伟业。
郭子兴难道没有儿子吗?为什么被个“女婿”掌握了权利?
郭子兴一共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在起义之初,大儿子就战死沙场了,历史上都没有留下姓名。二儿子郭天叙掌握了郭子兴留下的势力,但是与朱元璋自己分兵后发展的势力不值一提,更多的是名义上的主力。朱元璋怎么会看着这种情况发生,自己好不容易打下的势力被郭天叙获取,虽然郭天叙是小明王任命的都元帅,名义上的老大,朱元璋仅仅是右路元帅,军队的三把手。
但是朱元璋一直在谋划如何出去心腹大患,考虑到郭子兴的知遇之恩、妻子马氏和郭家的关系,他无论如何都不能自己动手,终于在郭子兴死后的第二年,机会就来了,他们一起率军渡过长江,攻打江南。朱元璋早就知道叛徒陈菻会出卖起义军,但是他将计就计,让郭天叙和张天佑(郭天叙的妻舅)一起与元军主力应战,他前去支援的路上调转枪头,进攻空虚的南京城,放任郭天叙死于元兵之手,完成了借刀杀人的计划,同时夺取了南京城,从此有了争夺天下的本钱,此时朱元璋终于成为了这支起义军名副其实的首领。
后来朱元璋南征北战,最终与陈友谅于鄱阳湖决一死战,大败陈友谅,完成天下一统,建立大明帝国。
郭子兴去世后,朱元璋是如何对待他的后人的?郭子兴的后人其实受到了朱元璋的区分对待。郭子兴的养女马氏,就是朱元璋的原配夫人马皇后,朱元璋与马皇后两人感情甚笃,马皇后为他生了五个儿子,明朝建立后她就被立为皇后,后来马皇后去世后,朱元璋始终没有重立皇后,足以见得其感情之深。
郭子兴的唯一一个生女郭氏,后来也嫁给了朱元璋,封她为郭惠妃,对她也是十分宠爱,只在皇后马氏之下。
郭子兴的三个儿子在朱元璋建立明朝时都已经死了,也就谈不上待遇了。至于他们的后人,朱元璋没有为难他们,而且有马皇后和郭惠妃的照顾,他们的待遇肯定也是不差的。但郭子兴的两个儿子的死确实都和朱元璋有关系。
前面已经说到,郭子兴长子在起义处期就战死了,历史没有详细的记载。当时朱元璋还没有参加起义军,和他是没有关系的。二儿子郭天叙确实是朱元璋借刀杀人除去的,但是和朱元璋的关系也不是太大,他只是没有去救,就算救也不一定能救出来,朱元璋只是做出了最佳的选择。虽然最后受益最大的是朱元璋本人,但是郭天叙的死也是他自己咎由自取,他也是一直和朱元璋争夺权利,打算除去朱元璋。
(郭天叙剧照)
三儿子郭天爵就是被朱元璋亲手所杀,不过也不能怪朱元璋心狠,是他先下手杀朱元璋的,只是被朱元璋反杀了而已。在郭天叙死后,郭天爵被小明王册封为中书右丞,属于文官类,没有朱元璋元帅的职位高,于是他就心怀怨恨,想夺回权利,安排人手设计杀掉朱元璋,被朱元璋识破后,自己也被朱元璋所反杀了。
其实对于郭子兴的后人,朱元璋没有去刻意的打击,但是权利的争夺来不得半点心慈手软,天下未定,朱元璋必须用雷霆手段掌握军权,才能获取最后的胜利,因此郭子兴的两个儿子自不量力,也怪不得别人。对于两个女儿,朱元璋给予了相当好的待遇,可以说是最好的。
朱元璋开国后,对于自己的“伯乐”郭子兴,他是有感激之情的,没有他就没有后来的朱元璋,因此追封了郭子兴郡王的爵位。
总结:朱元璋对待郭子兴的后代,整体上是善待的,郭家女儿都享誉殊荣,儿子的后代也是受到了善待。
在元末乱世,仁慈是不能生存的,所谓慈不掌兵,既然郭子兴的儿子想要夺权,就要做好被杀的准备,他们的结局也是自己造成的,既高估了自己,也低估了“真命天子”朱元璋。
大家觉得对就支持点个赞,如果觉得不对,君当一笑之。
我是@夜谈春秋肥星星一个历史爱好者。期待你的关注,每天与你一起交流历史的那些事。感谢阅读!Ya
郭子兴是朱元璋的贵人。
元朝末年民不聊生,朱元璋当和尚、当乞丐都找不到条活路,他的发小汤和写来封信,建议他去投军,投的就是郭子兴的队伍。
朱元璋作战勇猛,又有谋略,很快就得到郭子兴的赏识,把养女马秀英嫁给了他,两家成为亲戚。后来经过一些事情,郭子兴家的力量被朱元璋继承了,他的势力因而得以扩张。可以说朱元璋之所以能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从根上来说离不开郭子兴的势力基础,“朱元璋靠郭子兴发家”这句话不算夸张。那么,明朝建立之后,郭子兴的后人待遇如何呢?
郭子兴有一个养女,一个亲女,三个儿子。
养女就是马秀英,成为大明的第一任皇后,朱元璋对她一直很好,两人像民间夫妻一样相处,用现在的话说是“真爱”。
某次马皇后问他天下百姓过得如何了?朱元璋说这不是你该管的,马皇后立刻生气了,说你是天下之父,我是天下之母,做母亲的问问孩儿过得怎样难道不应该吗?朱元璋默然无语,无法反驳。
朱元璋曾立下“后宫不得干政”的规矩,但这似乎不包括马皇后,马皇后管的政事挺多,朱元璋也没什么不满。
郭子兴的亲生女儿郭氏,在朱元璋发展得越来越好后嫁给了他,被封为惠妃。朱元璋也挺喜欢她,和她生了蜀王朱椿、代王朱桂、谷王朱橞、永嘉公主和汝阳公主这5个孩子。
但是,虽然孩子生得不少,郭惠妃和马皇后在朱元璋心中的位置是不一样的,马皇后可以干政,郭惠妃不可以,只能安于内宫。
郭子兴的三个儿子,长子早已战死,连名字都没有留下,次子郭天叙和三子郭天爵,那可就说来话长了,他们不是朱元璋的左膀右臂,反倒是扯后腿的对头。
投入义军后,朱元璋表现出色,说话做事十分靠得住,郭子兴越来越重视他,这引起了两个儿子的嫉妒,兄弟俩担心父亲选朱元璋为继承人,不断中伤、陷害他,郭子兴不明真相,把朱元璋关了禁闭。
郭家两子又从中作梗,想要饿死朱元璋,要不是马秀英相救,将热腾腾的烧饼藏在胸口带进监牢给朱元璋吃,说不定他早被饿死了。
双方自此结下梁子,但是碍于郭子兴的情面,朱元璋只得有火也藏在肚子里,没烧到脸皮上。而且后来,朱元璋还救过郭子兴的命。
事情的起因,是濠州城有五个起义军元帅,郭子兴一派,孙德崖与其他三个元帅一派,双方矛盾重重,不能同心协力。在孙德崖的挑拨下,来投的徐州将领赵均用绑架了郭子兴,差点打死,幸得朱元璋率兵去救。
郭子兴的命虽然救了下来,但朱元璋不耐烦参与他们的内斗,于是离开濠州城,单独依靠自己的力量开创新局面。
当郭子兴被孙德崖等人排挤出濠州时,已经占据了滁州城的朱元璋,不仅收留了他们,而且还交出自己的兵权为郭子兴补充兵马,搞得郭天叙和郭天爵都有点感动,放下了一些对朱元璋的戒备。
朱元璋凭着这些义薄云天的举动,逐渐积累起了在义军中的威望,即便郭子兴去世后,小明王韩林儿任命郭天叙为都元帅,朱元璋为副元帅,可无论是朱元璋自己招募来的士兵,还是郭家本部人马,大部分都更卖朱元璋的面子。
这又引起了郭天叙的忌恨,数次暗害朱元璋。为避免队伍分裂,朱元璋尽量退让,不和郭天叙发生正面冲突。攻打南京时,郭天叙被元朝义兵元帅陈埜先所杀,有人怀疑这是朱元璋设计的。真相如何,大家自己判断。
郭子兴的三儿子郭天爵,时常为兄长郭天叙摇旗呐喊,帮着他和朱元璋作对。郭天叙死后,郭天爵认为这下该轮到自己,做义军的首领了,一番操作施展阴谋诡计夺朱元璋的权,结果被朱元璋反杀处死了。
郭天叙和郭天爵都没有留下后代。按照古代礼法来说,郭子兴算是绝嗣了。
不过朱元璋没有忘记这位老上司兼岳父大人,洪武三年,追封郭子兴为滁阳王,并为其建庙,还免除了郭子兴的邻居宥氏的赋税徭役,命宥氏世代为滁阳王守墓祭祀。
洪武十六年,朱元璋亲手书写郭子兴的事迹,刻在石碑上为其扬名。
宣德年间,郭子兴的亲戚郭老舍曾到京城朝见皇帝。多年后,有个叫郭琥的人自称是郭老舍的后代,还说郭老舍是郭子兴的第四个儿子。
当时在位的是明孝宗朱祐樘,因无处辨明真假,所以本着宁可信其有的态度,授予了郭琥冠带,令其奉祀,后被守墓的宥氏揭发。礼官也说太祖亲定滁阳王的祀典,庙碑上刻得很清楚,滁阳王没有后代,于是郭琥被剥夺了奉祀的资格。
所以,郭子兴的后人中,子系全部断绝,唯有郭惠妃一脉的5个子女过得比较好,为郭家开枝散叶。娟儿
郭子兴育有三子一女。长子,姓名不可考,只知是战死。次子郭天叙,郭子兴死后,他被小明王任命为都元帅,1356年,与舅舅张天祐领军攻打江南重镇集庆时,因叛徒陈埜出卖,郭天叙不幸战死。三子郭天爵,其哥哥郭天叙战死集庆府后,集庆府被攻破后,小明王任命郭天爵为中书右丞,权利仅在朱元璋之下,不久郭天爵为了重新夺回原本属于其父郭子兴的权力,遂欲除掉朱元璋夺回权利,后事迹败露,朱元璋先下手为强,于1357年将其诛杀。
由史可知,郭子兴的三子皆在明朝成立之前,或战死,或被杀,因此也就谈不上什么待遇。而且就算是他们活下来了,朱元璋对他们也不会有什么好脸色,可能还是会动手诛杀他们。
如同三子郭天爵,郭子兴的次子郭天叙也曾有过想夺朱元璋的权力,甚至是诛杀他的念头。当年郭子兴还掌权的时候,朱元璋因是其女婿的身份,再加上其本身能力的不差,所以朱元璋在短时间内就异军突出,成为了郭子兴手下的最得力的干将,不久更是独领一军,有了属于自己的势力,隐约有了接替郭子兴的实力。
因此,此时郭子兴的次子郭天叙、三子郭天爵就有了危机感,他们惧怕朱元璋会在接下来成为他们接受郭子兴势力的最大障碍。于是,他们二人就不断的在郭子兴面前进谗言,说朱元璋的不是,说他有夺权的意思,而郭子兴耳根子又软,久而久之“三人成虎”,郭子兴也就信了郭天叙、郭天爵的话,认为朱元璋有篡权的意思,因此一度剥夺了朱元璋的兵权,并将其软禁。
而郭天叙、郭天爵等人更是抓住机会,断了朱元璋的饮食,欲将其置之死地,此时若不是朱元璋妻子马秀英的帮助,恐怕朱元璋真的被搞死了。
而后,因马秀英的求情,再加上形势所需,朱元璋被放了出来,并再次有了独领一军的机会。如此,试想这等血海深仇,称帝后的朱元璋岂能放过他们呢?因此,即使他们活了下来,他们也断然是活不了的。
当然,郭子兴的儿子们结局虽悲惨,但其唯一的女儿郭氏结局却还是很不错的。朱元璋称帝后,郭氏被册封为郭惠妃,她替朱元璋生了三子一女,分别是蜀王朱椿、代王朱桂、谷王朱橞、永嘉公主和汝阳公主。
其中代王朱桂、谷王朱橞皆为明初九大攘夷塞王之一。代王朱桂镇守大同府,谷王朱橞镇守宣府镇,他们皆是明初实力最强大的藩王。从朱元璋对待郭惠宗儿子的态度来看,郭惠宗在皇宫中的待遇绝对是不会差的。因此,她的结局算是郭子兴子嗣中最好的一个了。
numenazy
朱元璋能够崛起布衣,奄奠海宇开创明朝三百年霸业,郭子兴是最为重要的一个人物,他不仅是朱元璋的伯乐更是他开创霸业的起点。
郭子兴其人郭子兴出身富庶家庭,值得一提的是其父郭公也是应为攀了高枝,娶了当地财主的盲人女儿才得以出人头地,可见找对人确实能够少奋斗几十年。
郭子兴为人豪爽颇具侠义风范,在现代人看来郭子兴就是富二代+社会人,所以当元末天下大乱之时,韩山童、刘福通发动了“红巾军起义”,郭子兴也散尽家财聚众数千人打着红巾军名义开始造反。
红巾军是个非常松散的组织,虽然都号称红巾军,但是都是各自为政,朱元璋也就是这个时期加入了郭子兴的队伍
太祖往从之。门者疑其谍,执以告子兴。子兴奇太祖状貌,解缚与语,收帐下。为十夫长,数从战有功。子兴喜,其次妻小张夫人亦指目太祖曰:“此异人也。”乃妻以所抚马公女,是为孝慈高皇后。《明史》中这段记载起码表明了郭子兴确实慧眼识人,不仅重用了朱元璋而且将自己的女儿许其为妻,也成就了朱元璋和马皇后的一段美好姻缘。
说到郭子兴此人,虽然有一双伯乐的慧眼,但性格却有致命缺点,史书记载“子兴为人枭悍善斗,而性悻直少容”,因为最终放跑了死对头孙德崖郁郁而终,其部下悉数被朱元璋接收。
当然史书记载难免带有主观意识不尽然准确,但是朱元璋靠郭子兴起家也是无可争议的。
郭子兴后人从目前的史料来看,郭子兴一共有三子两女,长子和次子均在战斗中阵亡,还有一个小儿子郭天爵在攻占集庆后被当时的红巾军名义上的“皇帝”小明韩林儿王册封为中书右丞。
对于韩林儿封赏的这个职位郭天爵很是不甘心,因为当时朱元璋也一同被册封,职位是枢密院同佥,不久后又升为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明显高出自己不少,这时郭天爵的心态发生了变化,他自己身为郭子兴的儿子,攻打集庆自己亲哥哥还战死了。
反观当年自己老爹的手下朱元璋风光无限,于是他就想要除掉朱元璋并夺回自己的权力和地位,可惜最终反被朱元璋处死。
郭子兴还有两个女儿,除了我们熟知的养女成为了朱元璋的皇后之外,还有亲生女郭氏也嫁给了朱元璋为妃并生养了蜀王朱椿、代王朱桂、谷王朱橞、永嘉公主和汝阳公主。
至于郭子兴朱元璋也从未忘记,洪武三年朱元璋追封郭子兴为“滁阳王”,连郭子兴原来的邻居宥氏都被免除赋税徭役,世代为滁阳王守墓,朱元璋也算对得起郭子兴当年的知遇之恩了。
陶子
朱元璋是古今往来多少人的偶像,开局一个碗,后期管天下。
朱元璋的经历正好告诉我们“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就实现了呢”
前半生的朱元璋怎能用一个惨字来形容,由于家里穷,小时候的朱元璋就开始给地主家放羊放牛,再后来父母去世,家里穷的是连一口棺材都买不起。
家乡肯定是待不下去了,于是就外出闯荡,做了一段时间和尚,没想到饥荒过后又开始各地打仗,就连寺庙这种地方都没有足够的粮食,朱元璋一看,我还是走吧。
从小到大,朱元璋虽然去过很多地方,但无一例外,都是靠着别人的施舍才能生活,小时候要饭是,长大当和尚也是。
由于天下大乱,朱元璋就连化缘都化不到,于是在饿死和当兵之间做出了一个选择,去当兵起义。
不过要么说机会都是从乱世中出来的,恰逢乱世,朱元璋就如那一朝风雨便化龙的锦鲤一般。
当时郭子兴的白莲会正在找人,朱元璋就跟着进入了,他也在这里遇到了自己第一个贵人,当时的白莲会统领——郭子兴。
在参加白莲会后,朱元璋好似找到了人生意义,他愿意为百姓作反抗斗争,因为他知道百姓有多苦。
在战场上,他帮助战友,奋力杀敌,在战场下,他努力锻炼和学习本领。
由于朱元璋平时的锻炼,再加上在战场上表现出色,很快就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这其中就包括郭子兴。
看到朱元璋这样的士兵让郭子兴非常高兴,尽管他作为统领但还是愿意跟朱元璋交好,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朱重八肯定会有前途。
随着朱元璋的越来越出色,郭子兴更加意识到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再加上朱元璋对自己养女有意,就做了一个媒,将养女马氏许配给了朱元璋。
郭子兴对于朱元璋来说是知遇之恩,按理说朱元璋成为皇帝怎么说也应该照顾一下郭子兴的后人,只可惜郭子兴的后人还是命不好。
郭子兴一生有五个孩子,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其中一个还是养女,不过已经许配给了朱元璋,不得不说朱元璋跟马氏的感情在历史的帝王之间确实少见。
还有一个女儿是郭氏,最终也是嫁给了朱元璋,被封为郭惠妃,为朱元璋诞下三儿两女,这样的结局也还不错,不愁吃喝。
可惜的就是郭子兴的儿子们,无一生还,郭子兴最器重的长子在濠州起义的时候死在乱军之中,当时郭子兴甚至连伤心的时间都没有,因为敌人不会等他。
随后就是郭子兴的次子郭天叙了,由于郭子兴器重朱元璋,所以郭天叙就认为郭子兴可能会让朱元璋继承位置,所以很不爽。
在郭子兴去世后,谁来继承位置就成为重中之重,朱元璋能力比郭天叙强,但关系不如郭天叙;郭天叙虽然能力不及朱元璋,但他是郭子兴亲儿子,最终郭天叙继承位置,朱元璋辅佐郭天叙。
在郭天叙外出领兵征战的时候,朱元璋得知内部有间谍,但他并未告知郭天叙,导致郭天叙战死。
紧接着就是郭子兴的幼子郭天爵,在得知郭天叙的死是有阴谋之后,就想带兵谋反朱元璋,可惜的是军中都是朱元璋眼线,这谋反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其下场自然不必多说。
最后郭子兴的后人也就剩下两个女儿了,不得不说朱元璋下手也是真狠,虽是自己恩人的儿子,但动起手来绝不手软,果然能打天下的人都不一般啊。
你觉得朱元璋对待郭子兴后人是否有些过于残忍,还是本该如此?
感谢阅读,如果觉得文章不错,就请给文青一个关注鼓励吧~
(网络配图,侵权删除)
pianpian0501
朱元璋靠郭子兴发家,建立明朝之后,又是怎样对郭子兴的后人呢?
朱元璋的老丈人郭子兴,可以说是朱元璋的贵人,因为得到郭子兴的赏识和栽培,才有了后来的朱元璋。
郭子兴在朱元璋逐渐强大之后,又犯了自己的老毛病,爱生气并且小心眼,容不下别人,最终造成郭子兴和朱元璋之间产生间隙,二人逐渐分道扬镳,而郭子兴最终也郁郁而终。
那郭子兴死后,朱元璋是怎样对待郭子兴的后人呢?郭子兴有记载的夫人有两位,正室夫人剩下三个儿子,而次室夫人仅生下一女儿,但是次室夫人却领养了一个女儿,也就是马氏(马皇后)。
儿子多薄命,不幸长子:关于郭子兴的大儿子,记载并不多,甚至名字都有待考察,只知道是战死的,不过大致可以推断出应该是郭子兴早年间起义时战死。
次子:郭天叙
因为朱元璋的崛起,让郭天叙有了危机感,他甚至害怕自己的父亲把基业传给自己女婿朱元璋,所以郭天叙没事就在自己的父亲的面前说朱元璋不好,郭子兴听得多了,耳根子也软,信家人不信外人,于是就真的相信自己儿子说的话,认为朱元璋想要篡位,就把朱元璋囚禁起来。
郭天叙趁势抓住机会,断了朱元璋的饭菜,企图将朱元璋饿死,幸亏朱元璋妻子马氏,才得以脱险。
而郭天叙与朱元璋之间矛盾不断加剧,二人关系不断恶化,但是郭子兴被孙德崖等人挤出濠州城之后,朱元璋收留了郭子兴,并将指挥权和统帅位置给了郭子兴,等到郭子兴病故之后,深得人心的朱元璋成为了实际领导人。
郭天叙看到朱元璋掌权之后,不断使用诡计夺取权力,朱元璋不愿与郭天叙发生矛盾,处处忍让,小明王任命郭天叙为都元帅,比朱元璋官位高。之后1356年攻打元朝的江南重镇集庆时,被叛徒出卖,最终不幸牺牲。
三子:郭天爵
郭天爵与他二哥一样,害怕自己的父亲将基业传给朱元璋,于是对朱元璋也不是很友好,并且跟自己的二哥一起诽谤过朱元璋。
再等到自己的二哥在1356年战死之后,郭天爵认为自己是郭子兴的接班人,但小明王封自己为中书右丞,权力在朱元璋之下,这让郭天爵很不高兴,于是想要设计除掉朱元璋,但是不幸的是郭天爵没能敌过朱元璋,反被朱元璋处死。
野史中也记载郭子兴有四子,但是历史上并无记载,所以不能做数。
女儿真命好,万幸养女:马氏
马氏的父亲与郭子兴是生死之交,等到马氏父母死后,郭子兴和次室夫人见马氏可怜,于是将其收为义女,等到马氏年近二十之时,本想给他物色一个好夫君的,但因为社会动乱,而爆发了红巾军起义,郭子兴也起兵响应,马氏的婚姻被耽误。
等到朱元璋投奔郭子兴之后,朱元璋因为精明能干、处事得当,被郭子兴赏识,而郭子兴的夫人也十分赏识朱元璋,于是将马氏许配给了朱元璋。
朱元璋与马氏成亲之后,双方感情非常的好,为救朱元璋将热饼放在胸中。马氏还随朱元璋南征北战,一直精心辅佐他。
等到朱元璋称帝之后,马氏也位居皇后,而她更是将后宫打点的有理有序,马皇后的平易近人,深受大家的喜爱,而=当皇帝的朱元璋时常听不进去大臣们的劝谏,但唯独对马皇后的话慎重考虑,这可以看出马皇后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
等马皇后因病去世之后,朱元璋也是非常伤心,在马皇后死后,朱元璋再也没有立皇后。
女儿:郭惠妃
郭惠妃是郭子兴和次室夫人所生的女儿,至于何时嫁与朱元璋不得而知。
郭惠妃未朱元璋生下蜀王朱椿、代王朱桂、谷王朱橞、永嘉公主和汝阳公主,从儿女众多可以看出,郭惠妃还是很得朱元璋喜爱的,结局很有可能得到善终。
综上所述,其实朱元璋对待郭子兴的后代还是很好的,除了对要害死自己的郭天爵之外,其他人朱元璋并没有害他们。
朱元璋是知道感恩,他在称帝之后更是追封郭子兴为滁阳王,朱元璋并没有在成功之后像陈友谅那样,去弑杀自己的贵人,而是选择了善待他们,这也许是为什么朱元璋能够胜陈友谅的原因之一。
Fengruoxi
郭子兴是元末时期江淮地区的红巾军领袖,比朱元璋起兵要早很多。当朱元璋还是个乞丐的时候,郭子兴就已经是一方豪强了,他平日喜欢结交江湖人士,在元末天下大乱的时候因为有不少的家底,再加上平时结交很多,所以在起兵后边迅速壮大了起来,很快就成为了江淮地区起义军的重要力量。
当郭子兴聚集千余人占领濠州的时候,朱元璋便来投靠了他,刚开始的时候朱元璋是他手下的十夫长,也就相当于现在的一个班长之类的小头目。后来由于作战勇猛,朱元璋也逐渐受到了郭子兴的器重。后来郭子兴便把自己的养女也就是马氏嫁给了朱元璋,马氏便是后来著名的马皇后了。
郭子兴刚开始起兵的时候又孙德崖等四人一起起事,加上郭子兴一共五人,也就是说,当时的濠州其实是由五个起义军势力把持的,郭子兴也只是其中的一个。五人各自为帅,各不相让。由此起义军内部出现了嫌隙。
后来元军攻破了徐州,徐州起义军首领彭大和赵均用率部投靠了濠州,在相处的过程中,郭子兴与彭大关系甚密,而疏远了赵均用,在孙德崖的挑拨下,赵均用对郭子兴产生了愤恨,后来赵均用便找了个机会捉拿了郭子兴。朱元璋得知此事后便与郭子兴的两个儿子与彭大一起救出了郭子兴。直到元军围攻濠州的时候,起义军内部才暂时放下了平时的争吵,共同坚守了濠州五个多月,才打退了围攻的元军。
后来朱元璋也是越来越能打,打下的地盘也越来越多,逐渐地在起义军中的地位眼看着就要超过郭子兴了,于是郭子兴也开始削弱朱元璋,把朱元璋左右能干事情的都召走了,慢慢地开始削弱朱元璋的兵权,因此朱元璋对郭子兴便更加小心了,将士们进贡的物品,马氏也总是送给郭子兴的妻子。
后来朱元璋攻下了滁阳,郭子兴便想在滁阳称王,朱元璋劝阻说道,滁阳四面环山,交通不便,不是一个能安稳称王的地方,郭子兴这才作罢。后来和州被攻下后,郭子兴便命朱元璋带并驻守和州。
孙德崖后来遇到了饥荒,搞不到粮食,便来到了和州朱元璋的地界,朱元璋接纳了他。这个事情很快就让郭子兴知道了,他便连夜来到了和州,想对朱元璋兴师问罪,见到朱元璋后也不说话,朱元璋便说,孙德崖曾经囚禁过你(郭子兴),所以我们应该防备他,所以才让他待在这里,这样一来便能控制住孙德崖了。郭子兴虽没有说话,但也认同了朱元璋的说法。
孙德崖一听说郭子兴来了,便企图引兵离开和州,在离开的过程中与郭子兴部发生了冲突,双方一场大战下来,郭子兴生擒了孙德崖,而朱元璋也被孙德崖的部下捉到。郭子兴闻讯后大惊,便放了孙德崖换回了朱元璋。郭子兴可以说是恨透了孙德崖,本想杀了他来个痛快不想因为朱元璋才勉强放了他,便一直闷闷不乐,不久后就因病去世了。
郭子兴死于公元1355年,距离朱元璋称帝的1368年还有13年的时间。根据历史记载,郭子兴三子一女,长子姓名不详,在元末的战争中战死。
在郭子兴死后,他的部众群龙无首,在这个时候小明王派人过来接收了郭子兴的队伍,众人商议之后决定投靠小明王,小明王便任命郭子兴的二子郭天叙为元帅,朱元璋和张天佑为副帅。
后来郭天叙在攻打江南重镇集庆的时候战死,小明王便封郭子兴的三子郭天爵为中书右丞,地位在朱元璋之下。不过郭天爵自认为自己是郭子兴的继承人,始终对朱元璋不对付。几年后发动叛乱企图夺回权利,结果被朱元璋击败并被杀死。
至此,郭子兴的三个儿子算都是交代了。而郭子兴唯一的女儿便是后来的郭惠妃。之所以嫁给了朱元璋,是其生母张氏,也就是郭子兴的二夫人,她看出朱元璋日后会成大器,便把自己的女儿郭氏嫁给了朱元璋做了第二个夫人,在明朝建立之后郭氏便成为了郭惠妃。郭惠妃生有三子两女,分别是蜀王朱椿、代王朱桂、谷王朱橞、永嘉公主和汝阳公主。
所以综合来说,郭子兴的三个儿子,大儿子早年战死,二儿子也在征战中战死,只有三儿子对朱元璋发动了叛乱,被朱元璋杀死,他的三个儿子都死在了明朝建立以前。至于郭子兴唯一的女儿,则是嫁给了朱元璋,成为了郭惠妃,也算是照顾了郭子兴唯一的后人了。
Echo瑩瑩
在我们华夏民族的封建王朝中,出现了很多个朝代,它们也都不断的更替着。在这么多个王朝中,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大明王朝的了,尤其是那句“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也因此让我对大明王朝有着独特的喜爱。
我们都知道,大明王朝是由朱元璋建立的,创造了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中的一个伟大朝代,然而他自己也是一位了不起的开国君王。他的一生是极具传奇的一生,他从封建社会的最底层一直奋斗到了当时社会的最高层。朱元璋的崛起离不开一个关键人物,那就是郭子兴。
朱元璋从一个地主家的放牛娃到最后的九五之尊,这中间他做过和尚、乞丐后来的起义军。他这传奇的一生中,郭子兴可以说是上天派来改变他一生的关键人物。
郭子兴是安徽定远人氏,在当时的社会里,他的家里还是有一些资产。在元末天下大乱的时候,郭子兴凭借自己家里的底子,招纳了各地英雄好汉,组建了自己的一方势力。就在郭子兴的势力逐渐强大的时候,朱元璋也奔赴壕洲参加起义军。在这后来郭子兴见朱元璋长相不凡,便收了他,做起了十夫长。
参加起义军后,对于贫苦出身的朱元璋来说,从小就吃尽各种苦头,在军中他作战勇猛,屡建奇功,这让郭子兴对他更加的另眼相看,更加的重用。
在后来,郭子兴还将自己的养女马氏(后来的马皇后)许配给了朱元璋,这样朱元璋就彻底的成为了郭子兴身边的心腹了,这也使朱元璋在军中与众人前有了一定的威望与势力,也为他后来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就在朱元璋日渐壮大的时候,郭子兴也去世了,这时也给了他一个很好的时机,他完全的接手了郭子兴的势力,并且他也将这股势力发展的越来越壮大。
其实在郭子兴去世以后,他还是有儿子的,为什么最后会被朱元璋这一个外姓之人继承了他的势力呢?他的儿子这时又在做什么又有怎样的结局呢?
郭子兴共有三个儿子,他的长子在很早的时候就战死了,也没有留下姓名,次子郭天叙,三子郭天爵。
在郭子兴去世之后,他的次子郭天叙被小明王韩林儿(起义领袖韩山童之子后被刘福通拥立为帝)封为都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从职位上来看,郭天叙的职位要高于朱元璋,但实际上他们的兵马都是由朱元璋招募的,朱元璋在军中更加有地位,所以郭天叙是有名无实的都元帅。在这样的情况之下,郭天叙心有不甘,想要把朱元璋拉下马,可天不如人愿,还没等他实施,自己被叛徒陈野出卖,最后悲惨离世了。
郭子兴的三子郭天爵,在郭天叙死后,他被韩林儿封为中书右丞。这次,他的职位是在朱元璋之下,作为一个通过自己父亲上位的人,他的职位在自己之上,郭天爵自己肯定是心有不甘。这样一来,他也想把朱元璋铲除,夺回自认为属于自己的一切。可郭天爵比朱元璋还毕竟不是一个等级上的,在还没行动时朱元璋就已经察觉了这一切,最后郭天爵反被朱元璋给处死了。
郭子兴的亲生女儿最后嫁给了朱元璋,最后被封为了郭惠妃,并给朱元璋生下三子二女。
郭子兴的三个儿子最后都没有一个生还的,反但是女儿还比较幸运一些。
在封建社会里,充满着尔虞我诈,更别说争夺天下这样的大事了,自身的不够强大就会导致自己的灭亡。对于朱元璋对待郭子兴的儿子的问题上,你们是怎么看待的,有没有一些见解,欢迎前来讨论一下。
juana_eat
前期的朱元璋是继承了郭子兴的衣钵,成为了濠州红巾军的领袖。祝愿站羽翼丰满之后,恩公郭子兴的后人却无一例外的被朱元璋铲除,郭子兴断后!
朱元璋的生平事迹人们大都已经耳熟能详,但是因为一些影视作品的影响,大家对于郭子兴与朱元璋在红巾军时期的关系可能有点模糊。
前期,朱重八在发小汤和的介绍之下加入了濠州郭子兴的红巾军,因为作战勇敢而被郭子兴改名朱元璋,字国瑞,并将自己的养女马姑娘嫁给了他。
郭子兴成为了朱元璋女婿。
据太祖实录记载,郭子兴一共有两房妻妾,生下了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儿子早年战死,二儿子郭天叙,三儿子郭天爵。
朱元璋的地位因为成虽然因为成为郭子兴的女婿而略有提升,但却成为了郭天叙的眼中钉,肉中刺。两者关系一度僵硬,闹得很不愉快。
郭子兴当然会偏向自己的儿子,毕竟朱元璋只是一个替自己卖命的人,说白了也就是一枚棋子,一个工具。
郭子兴一度偏袒儿子而将朱元璋下狱,但是这个行为却使得马姑娘和朱元璋的关系越来越真挚。因为朱元璋被下令禁止吃饭,马姑娘就将刚出炉的烧饼揣在自己的怀中,偷偷拿给朱元璋吃,连肚皮都烫伤了。
“马氏窃炊饼,怀以进,肉为焦”。
为了能使得朱元璋早日出狱,马姑娘将自己家的家产拿出来买通郭子兴的小妾,去给郭子兴吹枕边风,最终朱元璋得以安然无恙。
朱元璋深刻的意识到,郭天叙是不可能容忍他很久,于是向着郭子兴要了二十四个人,外出闯荡,这二十四个人,就是后来的“淮西二十四将”。
郭子兴抑郁而终之后,郭天叙总领义军,张天佑为右都副帅,朱元璋为左都副帅。他们三人分别成为了义军的一把手、二把手和三把手。朱元璋虽然那在外做大做强,但是仍旧属于郭子兴旗下的部队。在朱元璋冒死分兵迎接回小明王之后,朱元璋在政治上的影响力大幅度提升。
此时的濠州义军可以分为两大派系:郭系部队与朱系新军。前者为郭子兴的衣钵,后者为朱元璋的家当。但是在历次战争之中,后者的势力已经远远的超过了前者,而且在军事领导力方面,朱元璋碾压郭天叙。
朱元璋在义军当中一呼百应,成为了义军实际领导者。郭天叙再也坐不住,只能采取一些小动作,想要乘机除掉朱元璋。
朱元璋明白义军势力还较为薄弱,此时内斗后患无穷,所以采取不理睬的态度。在集庆战役爆发之后,郭天叙因为叛徒陈埜的出卖战死,一同赴死的还有义军二把手张天佑。从此,朱元璋成为了义军最高领导人。
不得不说,陈埜帮了朱元璋一个大忙。
郭子兴第三子郭天爵,在朱元璋占领南京城之后,小明王论功行赏,封朱元璋为江南行省平章政事,郭天爵为江南行省右丞。名义上郭天爵地位仅次于朱元璋,实际上朱元璋掌握着义军军政大权,郭天爵只是一个象征,是朱元璋为了维系郭系部队而是用的提线木偶。
比起郭天叙来,郭天爵这种没有实权的傀儡,想要处死是太容易不过了。在朱元璋势力稳固,将义军上下完全吃透之后,朱元璋捏造了一个“阴谋反叛”的罪名,将郭天爵处死。
至此,郭子兴儿子全部死亡。生下的一个女儿被朱元璋纳为妾,还给朱元璋生下了三儿两女。
结束语:政治人物千万不要道德化。朱元璋的处境决定了他不得不如此做,毕竟权力的分享意味着更多的风险与背叛。要成大事者,就要足够孤高,只有修炼到了“孤家寡人”的地步,权力才能长久把控!alsm思
趣谈唐宋元,胡侃元明清!
好人是当不了皇帝的,尤其是乱世中的皇帝。朱元璋不是好人,所以他当了皇帝!郭子兴一家基本绝了后,除了一个亲女儿和一个干女儿之外,其余人全都没了。
权力的欲望这不是电视连续剧,而是切切实实发生在朱元璋身边的事情。
我们来看看,从公元1355年到1370年,朱元璋究竟经历了什么,郭家又经历了什么?
郭子兴从来不是一位优秀的造反者,在诸多问题上是非不分,甚至还一直扯后腿。但郭子兴做对了一件事:认朱元璋为自己的干儿子,并且将部分军权给他。在郭子兴的眼中,这个干儿子可比自家亲儿子要优秀得多。优秀到什么地步呢?
我们来看看:
朱元璋带着十几个人就敢闯天下,具体表现为:从来不惹事,但也不怕事。
当然,此时的朱元璋还没意识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毕竟自己刚娶了马皇后,还得抓紧时间玩小游戏。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朱元璋准备攻打集庆时,马皇后生下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朱标。
公元1355年,郭子兴去世了,一切变得都不再一样:因为权利。
没有看错,郭子兴死了,郭子兴的三个儿子还在:大儿子郭某某,二儿子郭天叙,三儿子郭天爵。
为什么大儿子的名字就像打了马赛克一样呢?因为他实在是个无足轻重的人物,死的早,自然也牵扯不到其他环节,我就不再介绍了。
郭子兴病亡后,郭天叙的职务是都元帅,朱元璋的职务是左都元帅。这两个职务有很大的差距,简单表述一下:朱元璋的官比郭子兴的官小。
朱元璋肯定是不开心的,毕竟自己辛辛苦苦打江山,你这个毛头小子啥也没干就成了老大?哪里说理去?于是,在1356年攻打集庆的时候,因为某些‘意外’郭天叙去世了。
郭天叙走了,郭家就剩下最后一个男丁:郭天爵。此时的郭天爵也有自己的职务:江南行省右丞。这个官职是看仅次于朱元璋的,但凡是个明眼人都明白,朱元璋已经起了杀心,可是郭天爵还非得要求进步,想着在原有官职基础上再进一步。
好了,下场就不多说了:最终以与群小阴谋罪名被处死。
没错,这就是事实朱元璋曾经写过一封信,给自己的岳父大人郭子兴的。只不过这封信写完的时候,自家岳父大人早已经凉的透透了。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郭子兴对自己的恩情,一辈子也忘不了的。
然后......
然后郭子兴家绝后了!
为什么呢?
因为朱元璋需要权力,需要很多的权力。在外人看来这无可厚非,但对于朱元璋来说就要了亲命了。自己前进的道路上有几块绊脚石,要么中途放弃,要么就得踢掉他们。朱元璋思索五秒钟(假装有思索的话),毫不客气的一脚将他们踢了下去。
当然,为了不让郭子兴家彻底绝后,自己只好受着委屈再把郭子兴的女儿纳为皇妃,勉为其难的陪她玩玩小游戏。
这样有一点好处:郭子兴家没男丁了,自己又是唯一女婿,继承郭子兴的全部家底还是没问题的。蚊子再小也是肉,而且被朱元璋看上了。
【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希冀大家点赞、评论、关注,小生在此谢过!】篬颜
明朝朝建立后,朱元璋给郭子兴儿子们烧过纸钱,应该也会偶尔怀念他们;把他女儿睡了,封为惠妃;对他的外孙、外孙女都是相当不错!
既然题主问明朝建立后,郭子兴的后人待遇如何?那么咱们就着重讲明朝建立后的事情!(郭子兴与朱元璋)
先说一下郭子兴都有哪些后人?郭子兴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其中马皇后是其养女,没有血缘关系,不算真正意义上的后人,这个就不重点说了。
三个儿子:
长子,名字不详,有待考证,很早以前就亡故了。
次子,郭天叙,曾阴谋扳倒朱元璋。郭子兴死后,小明王任命其为都元帅。后来与舅舅张天祐领军攻打集庆府,被叛徒出卖,不幸身亡。(郭子兴与郭天叙)
三子,郭天爵,也是对朱元璋大权在握不瞒,企图取代被朱元璋,后被朱元璋所杀。
两个女儿:
马秀英,建国后被封为皇后,是其养女,不算郭子兴真正意义上的后人。
郭惠妃,这个是重点,建国后封为贵妃,生了蜀王朱椿、代王朱桂、谷王朱橞、永嘉公主和汝阳公主。
外孙:蜀王朱椿、代王朱桂、谷王朱橞。
外孙女:永嘉公主和汝阳公主。
明朝建立后,郭子兴的后人待遇如何?郭子兴的三个儿子,明朝建立前,就已经死了,所以说他们在明朝建立后的待遇,无非就是收收纸钱,享受享受香火。
女儿:
马氏,建国后,封为郭惠妃,应该长得不错,颇受朱元璋恩宠,生了三 个儿子,两个女儿。分别为:蜀王朱椿、代王朱桂、谷王朱橞、永嘉公主和汝阳公主。生活不错,颇受尊崇,得以颐养天年。
外孙:
朱椿,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一子,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受封为蜀王。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就藩成都。妻子蓝氏是凉国公蓝玉的女儿。朱椿喜欢读书和做学问,有“蜀秀才”之 称,时人夸他:“博综典籍,容止都 雅”。成都现在的“古皇城”就是他当年的蜀王府,筹边楼、望江楼、 散花楼,也是朱椿的手笔。
朱桂,明太祖第十三子 ,九大攘夷塞王之一。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封豫王,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改封代王,属地大同。妻子是徐氏,徐达的次女、仁孝文皇后的妹妹。他性格暴躁,好敛财物。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因罪被废为庶人,明成祖即位后,恢复了王爵。
朱橞,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九子,明代九大攘夷塞王之一。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被封为谷王。他因自幼聪明好学,深得朱元璋器重。他颇有建树,构筑长城,戍边御敌,又于金川门引明成祖朱棣入驻,自持有功,不知守中,骄横跋扈,陷害忠良,于永乐十五年被废为庶人,于宣德三年在狱中去世。(朱椿)
外孙女:
永嘉公主,于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下嫁郭武定侯郭英的儿子郭镇。
汝阳公主,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下嫁谢达。
明仁宗朱高炽即位后(1424年),永嘉公主和汝阳公主与宁国公主、怀庆公主、大名公主、南康公主、含山公主、宝庆公主一同进封大长公主。
结语以上便是明朝建立后,郭子兴的后人待遇,如果马皇后算是郭子兴的后人的话,算是恩宠最盛,儿子朱标是太子,孙子朱允炆是皇帝,儿子朱棣又是皇帝,子孙后代,皇帝辈出......
gg
虽然朱元璋是受郭子兴的提拔加入起义军,最终发展起来建立明朝,但郭子兴的后人其实并没有受到朱元璋多少照拂。
起初未参加起义军前,朱元璋还是皇觉寺的和尚,在投奔红巾军时被误当作奸细险些丢掉性命,幸而遇见郭子兴,被其赏识,得以活命并且做了郭子兴的护卫。
郭子兴一共五名子女,三个儿子一个女儿,还有一名养女。
这个养女也就是我们熟悉的马皇后,早年朱元璋做郭子兴的亲兵长时,因为作战勇猛,有勇有谋,深得郭子兴重用,于是郭子兴就将自己的养女许配给了朱元璋。
郭子兴的大儿子历史上已难以考证,据说是在起义过程中就早早战死,没有等到明朝建立。
而二儿子郭天叙和三儿子郭天爵,可以说他们的死亡和朱元璋有很大的关系。在郭子兴死后,朱元璋和郭子兴的两个儿子都在小明王韩林儿麾下。
二儿子郭天叙是都元帅,其舅舅为右副元帅,朱元璋是左副元帅,彼时的朱元璋已经有了吞并整个郭家军的野心,也不甘心被这两个人压一头,于是在攻打集庆一战中设计,利用二五仔陈埜先借刀杀人将这两人除掉了。
小儿子郭天爵之后在小明王手下,做了中书右丞,是个没什么实权的职位。朱元璋这个自己父亲的手下,却跟自己平起平坐,郭天爵对自己的待遇并不满意,总是抱。,朱元璋顾虑这个隐患。在南下之前,以一个谋反的罪名先把郭天爵除掉了,至此郭子兴的儿子无一幸存。
而郭子兴的女儿被朱元璋纳入了自己的后宫,并且产下三子两女,也算是留下了郭家的血脉,不过已经不是嫡系。
朱元璋的发迹可以说和郭子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最终也留下了后人,但也为朱元璋的皇帝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涧水湾流
朱元璋投军时,投的就是郭子兴的起义军。他作战勇猛又有智谋,和普通大头兵比起来如同鹤立鸡群,郭子兴很快注意到了这个小伙子,对他多有提拔。
起义军中并不太平,面对强敌元军时可以同心协力,打退元军后就开始内斗。郭子兴被同一阵营内的孙德崖、赵均用等人排挤,险些遇害。后在朱元璋的支持下与孙、赵等分离。
此时郭子兴已经看出朱元璋是个人物,便将义女马秀英嫁给了他,也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马皇后。
(电视剧中的朱元璋和马皇后)
这算是知遇之恩,赏识之情,也是朱元璋能在郭子兴死后接手郭家势力的原因之一。
但是,郭子兴刚开始的时候虽然赏识朱元璋,后来却渐渐起了防备之心,经常为一点小事就严惩朱元璋,有一次还囚禁起来不许吃饭,差点饿死。幸得马秀英百般说情,郭子兴才放他一马。
那郭家其他人对朱元璋是什么态度呢?抚养马秀英的郭夫人张氏一直对朱元璋挺好,朱元璋受罚时曾为其说情。而郭子兴的儿子们非常不喜欢朱元璋,一再排挤中伤他。
为什么呢?因为朱元璋表现出色很得人心,他们担心父亲把基业传给女婿而不传给儿子。
郭子兴有三个儿子,长子早已战死,次子郭天叙和三子郭天爵都曾阴谋对付朱元璋,但两人结局又有不同。(电视剧中的小明王)
元末,最大的起义队伍是韩山童的红巾军,郭子兴起兵就是响应韩山童,所以名义上郭子兴是韩山童的部属,归韩山童节制。
后来韩山童被元朝杀害,他的儿子韩林儿继位,号称“小明王”。郭子兴也病逝后,小明王任命郭天叙为都元帅,执掌郭家这一支队伍,朱元璋则为左副元帅,是郭天叙的副将。
但事实上,朱元璋才是这支队伍的真正首脑。郭天叙屡次对付朱元璋都没有成功,为了避免队伍分裂,朱元璋多有退让,并不正面与郭天叙交锋。
他的大度也让郭天叙有所动容,两人的关系后来缓和了一些。1356年攻打江南重镇集庆时,由于叛徒陈埜的出卖,郭天叙战死,其后代没有记录。
(电视剧中的朱元璋)
最终集庆还是被打下来了,小明王册封郭家三子郭天爵为中书右丞,地位在朱元璋之下。
郭天爵不服,他认为自己才是郭家的继承人,一门心思的和朱元璋作对,还想杀掉朱元璋夺回权利。但他怎么斗得过朱元璋?被朱元璋反杀了,后代同样没有记录。
除马皇后之外,郭子兴还有一个女儿(亲生女)嫁给了朱元璋,被封为惠妃,生了蜀王朱椿、代王朱桂、谷王朱橞、永嘉公主和汝阳公主,是郭家后代中过得最好的。
(电视剧中的朱元璋)
总之,朱元璋从来没有忘记郭子兴对自己的帮助,建立明朝之后追封郭子兴为滁阳王,并下诏命有关部门为之建庙,使祭祀不绝。还给一家姓“宥”的人家免除了赋税徭役,让宥家世代为滁阳王守墓。
不过,从传统意义上来说,郭子兴这一支还是断绝了。但这不是朱元璋的错,是时势造成的。
【我是一粒沙,喜欢就关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