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
情节(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
环境(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Xin_G
明代的四部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四大奇书”名称的确立有个历史过程。从明代天启年间到崇祯年间先后问世的《韩湘子全传》、《三遂平妖传》、斥奸书、《禅真逸史》等书的序言或凡例,都把《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等说部中的“大哥大”相提并论,却都未亮出 “四大奇书”的名号。此期间有类似“四大奇书”的说法,又并非上述四书。崇祯间笑花主人序《今古奇观》有云:
元施、罗二公大畅斯道,《水浒》、《三国》奇奇正正,河汉无极,论者以二集配伯喈、西厢传奇(按,指《琵琶记》传奇、西厢传奇),号四大书,厥观伟矣。朱一玄明清小说资料选第1056页,济南: 齐鲁书社1990年2月版。
清顺治年间西湖钓叟序《续金瓶梅》,将《三国演义》拿下,称另三本为“三大奇书”: “今天下小说如林,独唯三大奇书,曰:《水浒》、西游、《金瓶梅》者。何以称乎?西游阐心而证道于魔,《水浒》戒侠而崇义于盗,《金瓶梅》惩淫而炫情于色。”朱一玄《金瓶梅资料汇编》第690页,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版。稍后李笠翁(渔)采用西湖钓叟“奇书”之名,竖起了“四大奇书”的旗帜。李笠翁为清初的两衡堂刊《三国志演义》作序,劈头就说:
尝闻吴郡冯子犹赏称宇内四大奇书,曰: 《三国》、《水浒》、《西游记》及《金瓶梅》四种。余亦喜其赏称为近似。见北京图书馆藏两衡堂刊本《三国志演义》卷首。按,通行毛宗岗评本《三国演义》卷首金圣叹序便是毛氏据李序改托的。
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附录“丛书目”载四大奇书,按云: “以《三国》、《水浒》、《金瓶梅》、《西游记》为四大奇书,始于李渔(〈三国志〉序)。”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第221页,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年版。但李笠翁没有贪此功,他将原创之功推给了冯梦龙(即冯子犹),只说自己赞同冯说而已。而现存文献中尚未见冯有此明确的说法,于是有人推论给《平妖传》、斥奸书作序的张无咎、峥霄主人可能就是那神秘的冯梦龙。冯梦龙是明代集作者、编者、策划者于一身的著名俗文学家。要么李笠翁所见冯氏另有明确号称“四大奇书”的文献而今已散佚,要么他借冯氏之名说事,因为当时与俗文学套近乎虽有利却未必是什么荣耀的事。总之,李笠翁之后虽时有波折,“四大奇书”之名却基本定论。
而将“四大奇书”论述得最精当的,当推清康熙年间的刘廷玑。刘氏在其《在园杂志》卷二有云:
壬辰(按: 康熙五十一年,1712)冬,大雪,友人数辈围炉小酌,客有惠以说铃丛书者。予曰:此即古之所谓小说也。小说至今日滥觞极矣,几与六经史函相埒,但鄙秽不堪寓目者居多。……降而至于四大奇书,则专事稗官,取一人一事为主宰,旁及支引,累百卷或数十卷者。
如《水浒》,本施耐庵所著,一百八人,人各一传,性情面貌,装束举止,俨有一人跳跃纸上。天下最难写者英雄,而各传则各色英雄也。天下更难写者英雄美人,而其中二三传则别样英雄、别样美人也。串插连贯,各具机杼,真是写生妙手。金圣叹加以句读字断,分评总批,觉成异样花团锦簇文字。以梁山泊一梦结局,不添蛇足,深得剪裁之妙。虽才大如海,然所尊尚者贼盗,未免与史迁游侠列传之意相同。
再则《三国演义》,演义者,本有其事,而添设敷演,非无中生有者比也。蜀吴魏三分鼎足,依年次序,虽不能体《春秋》正统之义,亦不肯效陈寿之徇私偏侧。中间叙述曲折,不乖正史,但桃园结义,战阵回合,不脱稗官窠臼。杭永年一仿圣叹笔意批之,似属效颦,然亦有开生面处,较之西游,实处多于虚处。
盖西游为证道之书,丘长春借说金丹奥旨,以心猿意马为真配根本,而五众以配五行,平空结构,是一蜃楼海市耳。此中妙理可意会不可言传,所谓语言文字,仅得其形似者也。乃汪漪从而刻画美人唐突西子,其批注处,大半摸索皮毛,即通书之太极、无极,何能一语道破耶?
若深切人情世务,无如《金瓶梅》,真称奇书。欲要止淫,以淫说法;欲要破谜,引谜入悟。其中家常日用应酬世务,奸诈贪狡,诸恶皆作,果报昭然。而文心细如牛毛茧丝,凡写一人始终口吻酷肖到底,掩卷读之,但道数语,便能默会为何人。结构铺张,针线缜密,一字不漏,又岂寻常笔墨可到者哉?彭城张竹坡为之先总大纲,次则逐卷逐段分注批点,可以继武圣叹,是惩是劝,一目了然。惜其年不永,殁后将刊版抵偿夙逋于汪苍孚,苍孚举火焚之,故海内传者甚少。
嗟乎!四书也,以言文字,诚哉奇观,然亦在乎人之善读与不善读耳。不善读《水浒》者,狠戾悖逆之心生矣。不善读《三国》者,权谋狙诈之心生矣。不善读西游者,诡怪幻妄之心生矣。欲读《金瓶梅》,先须体认前序,内云: “读此书而生怜悯心者,菩萨也;读此书而生效法心者,禽兽也。”(按,此二心说乃东吴弄珠客序中语)然今读者,多肯读七十九回以前,少肯读七十九回以后,岂非禽兽哉!朱一玄《金瓶梅资料汇编》第560—561页。
既从思想、艺术、评点论及“四大奇书”之奇之所在,又极为中肯地提示“四大奇书”的读法,指出“四大奇书”虽“诚哉奇观”,关键还在作为读者的你“善读与不善读耳”。堪称极为精当的导读。
原贴:四大奇书指的是哪四部小说
Enid
新中国与旧中国(指1912年至1949年这一段时间,也就是所谓的民国时期)时间分割点是1949年10月1日建国,10月1日后开始算新中国。
历史教材中的“建国初期“是指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历史时期,即过渡时期(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Pretty仔
人物是小说的核心 情节是小说的骨架 环境是小说的依托 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 小说中的人物,称为典型人物.可以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神态进行描写 故事情节包括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最主要是
人物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人物,我们称为典型人物;这个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作出来的,他不同于真人真事,"杂取种种,合成一个",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普遍的代表性。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段可以是概括介绍,可以是具体的描写,可以写人物的外貌,也可以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既可以人物的行动对话,也可以适当插入作者的议论;既可以正面起笔,也可以侧面烘托。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中心的。故事来源于生活,但它通过整理、提炼和安排,就比现时生活中发生的真事更集中,更完整,更具有代表性。小说的环境描写和人物的塑造与中心思想有极其重要的关系。在环境描写中,社会环境是重点,它揭示了种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人物的身分、地位、成长的历史背景等等。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时间、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等。自然环境描写对表达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都有不少的作用。
简单地说,小说就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
原贴:小说三要素,是哪三个
亲水动物
1小说三要素
1、人物形象
人物的核心是思想性格,人物描写的角度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包括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侧面描写通常以他人或事物来反映该人物,又叫侧面烘托。小说塑造人物,可以以某一真人为模特儿,综合其他人的一些事迹,如鲁迅所说:“人物的模特儿,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
2、故事情节
故事情节是指作品所描写的事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故事情节的一般结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故事情节来源于生活,它是现实生活的提炼,它比现实生活更集中,更有代表性。现实生活中的事件和矛盾是有始有终,有起有伏,并有一定发展过程的,因而小说情节的展开,也是有段落,有过程的。
3、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环境和事情发生的背景作描写。一部好的小说总能让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而不像科学报告那样枯燥乏味。作者总是能以优美的文笔、生动的描写和不可思议的想象把这个故事牢牢地刻印在读者的脑海里。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原贴:小说三要素是哪三个
*_心随梦走
新中国就是1949年10月1日建国,10月1日后开始算新中国。
建国初期是指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历史时期,即过渡时期(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56年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此后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实行改革开放,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扩展资料:
建国初期是指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历史时期,即过渡时期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具体事件是开展了"三反"、"五反"运动是1951年底到1952年10月。
五反运动是指建国初期在资本主义工商业者中开的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斗争。为了打击不法资产阶级分子的破坏活动,1952年1月26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开展"五反"斗争的指示。
三反运动是指解放初期,在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内部开展的"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运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依法判处大贪污犯、原中共石家庄市委副书记刘青山和原中共天津地委书记张子善死刑。
参考资料来源:
高高Y
、、、被明末著名通俗文学家冯梦龙称为"四大奇书",这一称谓一直沿用至今."四大奇书"之称与明中后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市民文化勃兴、传统儒家经典遭到怀疑、大众文化需要确立自身经典的社会文化背景相关联,与通俗小说成为大众的主要文化消费对象、通俗文学对大众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产生重大影向的社会现实相关联.因此,"四大奇书"的命名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
原贴:四大奇书指的是哪四部小说
建国初期“是指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历史时期,即过渡时期(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立与初步发展阶段(1949年10月—1952年底)
2、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953年初—1956年底)
第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立与初步发展阶段(1949年10月—1952年底):此阶段最主要的特征是政治上的人民民主专政,经济上以 国营经济为主导的五种经济成分并存,面临首要任务是巩固新政权和恢复国民经济。通过三年多的努力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完成,新民主主义秩序初步建立。
具体而言:
(1)新中国建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及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
(2)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政治经济形势极为严峻复杂,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政权是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的主要任务。为此政治上、军事上,祖国大陆统一、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及镇反运动。其中后者被称为建国初期的三大运动,巩固了新政权,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而经济上为了更快地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党和政府又在经济战线上进行了一系列斗争:没受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稳定物价、统一财经,精简机构、整编军队,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到1952年国家财政经济取得了根本好转,国民经济取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
第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953年初—1956年底):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及超额完成,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但三大改造后期及“一五”计划后期出现急躁冒进倾向,为以后“左”倾思想、急于求成的错误埋下了伏笔,因如此的高速度给未有建设社会主义经验的中共党人尤其是毛泽东以错觉,因为他们要急于摆脱落后,在中国迅速建成社会主义,超英赶美,一旦在适当的条件下,这种良好的心愿有可能发展成盲目冒进的“左”倾思想
友情提示:“初期”不是一个十分严格的概念,和精准的统计词汇不同,比较宽松,一般出现于普通记事中。
新中国与旧中国(指1912年至1949年这一段时间,也就是所谓的民国时期)时间分割点是1949年10月1日建国,10月1日后开始算新中国。
远山
原贴:三大证券指的是哪三个?
*●jwj
mittermeyer
盟主
阿May07
原贴:遥感三要素指的是什么呢?
陈燕飞
oncesin
yayalong_izzie
原贴:小说三要素是哪三个
广东妇人心
jr王柔柔
咴咴
❥.静若繁花ヽ
原贴:小说的三要素指的是什么?
心在远方
原贴:十通指的是哪十部书?
sheryl_L
原贴:“十通”指的是哪十部书?
打工的
小说的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
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的核心是人物的思想性格,人物形象的描写方法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人物描写的角度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故事情节:(故事情节是指作品所描写的事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故事情节的结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环境描写:(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环境和事情发生的背景作描写。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及花草鸟虫的描写。社会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具体背景,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等作描写。)
longlygodness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或通过情节的展开和环境的渲染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典型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原贴:小说的三要素指的是什么?
原贴:小说三要素,是哪三个
幻想99
原贴:四大奇书指的是哪四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