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万的杯子被打碎后,我成了“全校公敌”
本文作者 | 三月
长大以后,我们总爱怀念学生时代的单纯与美好,回想起学校的教室与操场。
然而对于有些人来说,校园,却是一场噩梦的开始。
从被取侮辱性绰号到被孤立、被殴打,每一次伤害都在心里刻下了深深的烙印。
这些伤口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抚平,更多的是在精神的折磨中继续撕裂。
而最近一期和陌生人说话中的王晶晶,就曾遭遇过长达十年的校园霸凌。
图/和陌生人说话
炫富、整容、性工作者……一大堆不堪的标签就这样贴在了高一女生王晶晶的身上。
2008年,16岁的王晶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温岭中学。这个原本想靠知识改变命运的女生,却倒在了同学的恶意霸凌之中。
群嘲起因源于同学的一句玩笑话,“她的杯子价值300万”。
这句话被别有用心的人放在贴吧上大肆渲染,说她“装”,明明家里那么穷,还要称家里收入过亿。
为了年少心底的那份自尊,王晶晶极力为自己辩解,可她的每一句话都会被造谣者断章取义再无限曲解。
潘多拉魔盒就此打开,网络上的群嘲开始演化为现实中的谩骂、羞辱与殴打,她成了人人可打的“全校公敌”以及被围观示众的“神女”。
有一次,她在路上走着,一个素不相识的学姐竟然左右开弓扇了她几十个巴掌。
与此同时,贴吧上越来越多不堪的言论在甚嚣尘上。
她失去了朋友,变得越来越孤独。
直到某天,有个男生闯进了她的世界,她很信任这个唯一的“朋友”。
相处了几个月,这个男生要求晶晶发一张裸照给他,她推辞几次之后,给了他一张穿着内衣的照片。
可结果却是被欺骗以及随之而来的荡妇羞辱。
这张私密照被男生挂到了网上,感叹自己做卧底真不容易。骂王晶晶长得像凤姐,怎么可能有男生喜欢她?
王晶晶彻底崩溃了,她决定以死来抵挡周围源源不断的恶意。
她一次性吞下40粒抗抑郁的药物,所幸被爸爸发现;之后,她又在家开煤气企图自杀。
她的自杀未遂又引来了一次网络狂欢,霸凌者站在制高点上给看客分发“人血馒头”。
不堪校园凌辱,在高三上学期王晶晶选择了休学。
本以为这场噩梦会随着自己的离去而结束,没想到即使在自己抑郁退学、工作、结婚之后,这些霸凌者还不放过自己,仍在变本加厉地传播这些莫须有的谣言。
忍无可忍之后,她将长年诋毁她的贴吧管理员蒋某一纸诉状告上法庭。
这件事惊动媒体之后,当年的部分霸凌参与者还在骂她“炒作”,故意抹黑学校。
他们丝毫不觉得自己的行为有错,那个被告的蒋某甚至宣扬“神女事件”将是他一生的荣耀。
“我不知道该去恨谁”。
这是王晶晶在为自己赢得正义之后的内心独白。
虽然蒋某被判处三个月的拘役,但放火者绝不仅他一人。
也就是说“当年每个人都在这把火里没有添太多的柴,可事实上我的房子确实被烧着了”。
校园霸凌中,每个人都觉得自己不是元凶,他们都认为自己只是一根毫无分量的稻草,怎么可能会压死偌大的骆驼。
实际上,每个人都是小火星,一句话就足以引起燎原之势,烧毁别人的一生。
东野圭吾在《恶意》中写道,“就好像某天突然被贴上恶魔的符咒一样,校园霸凌事件就这么开始了……”
据调查显示,87%的青少年都遭受过不同程度的校园霸凌,且呈低龄化趋势。
2015年6月21日,江西永新县一女生被要求下跪,遭七八个初中生围殴,年龄在12-16岁之间。
图/围殴视频长达五分钟
同一月份,在四川资阳乐至县,有3名未成年少女对一女孩施暴,且拍半身裸照进行羞辱。
照片中还有两名女孩摆出了剪刀手姿势。
2015年6月8日,福州初三男生遭围殴导致脾脏被切除,而此前他竟然已经被同学欺凌了四年。
安徽怀远一小学副班长因为拥有检查作业、监督背书的权力,就向另外6个孩子要钱。
钱如果没给够,就逼迫他们喝尿吃粪。
这些案例都仅是冰山一角,校园霸凌每时每刻都在不同地方上演着。
就在前两天,河北保定有两名女生被同学打了36个耳光。
视频中,打人的女生染着头发、抽着烟,花季少女变成了一副社会姐的样子。
孩子爷爷为自己没有管好孩子而道歉,但这似乎并不能熄灭大众心中的怒火。
在这份恶意面前,道歉未免显得有些过于单薄。
对不起云云只是三言两语,留给受害者的却是一辈子的心理阴影。
美国一份调查显示,小时候被人长期欺负的,抑郁的概率是其他人的4.8倍,焦虑是其他人的4.3倍,而自杀的概率竟然高达18.5倍!
这意味着,有些被欺凌者的一生都要活在抑郁与不安中。更甚者,他们会选择自杀来结束痛苦。
在影片《悲伤逆流成河》中,高中女生易遥就遭到了校园霸凌。
因为家里穷,买不起校服,从一开始她就有些与众不同。
因为校草班长对自己比较好,惹来了其她女生的疯狂嫉恨。一步一步,她沦为了全校可以任意捉弄的霸凌对象。
被喂吃垃圾、被泼冷水、被扒光衣服、被污蔑为杀人凶手……
她试图反抗,但一个人的力量实在太弱了。
所以,她决定去死。
那天河岸上围了好多同学,他们以看好戏的心态叫嚷着赶紧去围观“易遥要跳河了”。
易遥站在河边,大声指责着每个同学都是杀死自己的凶手。
说完,她留给世界一个背影,纵身一跃,结束生命。
这个故事里,没有旁观者,都是施暴者。
而现实中人性的恶,有时候远比故事里真实可怕。
《乌合之众》里曾这样解释过群体的意义:
“群体是个无名氏,因此也不必承担责任,这样一来,总是约束个人的责任感便彻底消失。”
因为不是一个人在作恶,所以没有人会承认自己做过的事有多恶毒。
等伤害造成以后,他们只会说,“我哪有那么坏,我只是说了几句话罢了。”
他们在以后的人生中继续舒舒坦坦,而阴暗角落里,却蹲着一个绝望的被霸凌者。
到如今,校园依旧是滋生霸凌者的温床,未成年则是他们躲掉法律制裁的借口。
当校园霸凌发生时,有些会被学校、老师甚至家长定性为孩子间的“玩笑”。
“他们还小,他们还只是个孩子”的保护声不绝于耳。
是的,他们还小,所以请不要放过他们!
文章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