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品相师。。。
小说古玩黄金瞳陈宇
[现言]听说她的笑我替代不了
宋夜凉这一生,有两个男人让她刻骨铭心.一个爱她如生命,叫江南兮.一个给了她生命,叫秦彦宇.爱情的动人之处在于,无论它有多少种面貌,在风月荡涤的回溯里,总有一个人的世界非你不可.无论你遇见什么人,遭遇多...
yangsulingtaobao
这位契丹辽国公主,在18岁的美好年龄,却因病去世,与她的叔伯、同时也是她的丈夫合葬在一起。
1000多年后,这座埋藏大量珍贵文物的、保存完好的辽国贵族墓葬被发现,震惊中外。
墓中的公主和驸马,衣着华丽,奢美的程度让人叹为观止:
公主、驸马均头戴鎏金银冠、头枕镂空金花银枕、脸部戴着鎏金面具、身穿银丝网衣、腰部束金银蹀躞带、脚上穿着缠枝卷云纹装饰的鎏金银靴,网衣与面具用金线连接,形成了一个整体。
根据“墓志铭”,考古学家了解到,这是与宋同时期的契丹辽国贵族墓,极具考古价值和学术价值,墓中发现的大量的珍贵文物,款款精美,件件都称得上是国宝。
在此之前,我们几乎是无人知晓辽国贵族的丧葬规格的,公主和驸马脸上的黄金面具以及殓服,为我们更全面地展示了契丹文化中鲜为人知的细节。
除了这些珍贵文物,让我们感到好奇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
为什么他们会戴着黄金面具?为什么自己的驸马会是公主的叔伯呢?
公主、驸马 = 侄女、表叔伯根据“墓志铭”:
陈国公主(本名肯定是姓 耶律),1000年—1018年。
父亲是梁王耶律隆庆(辽圣宗耶律隆绪的弟弟),生前封为越国公主,死后追封为陈国公主,是萧太后的孙女。
驸马萧绍矩,是萧太后的侄子,死的时候是35岁,他的官品不高,是驸马都尉,公主嫁给他的时候是16岁,所以,算是“下嫁”。
陈国公主和驸马,两个人差一代人,隔着一辈,应该算是侄女与叔伯舅舅的关系。
(陈国公主,嫁给的是自己父族的亲属,应该是叔伯关系,并不是标题里的“舅舅”关系。)
侄女嫁给叔伯(舅舅),这事要是放在今天,大家可能会觉得过于荒诞。
但是,如果了解了契丹辽国的习俗,就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了。
辽国开国皇帝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大家一定并不陌生,他推崇汉化,欣赏刘邦。
在他建立辽国之前,契丹都是部落联盟的形式存在,也没有固定的姓氏。
阿保机建立辽国之后,将自己的名字前面加了“耶律”,“耶律”就成了皇族的姓氏,他还在汉姓里,挑选了他认为最尊贵的汉代的刘邦的刘姓,取了汉姓名字“刘亿”,并将商朝时期的刘姓,追为先祖。
耶律阿保机既然认为自己是刘邦一样的皇帝,那么肯定少不了丞相萧何的辅佐
,于是将自己的母亲、祖母、曾祖母、高祖母家族的姓氏拔里氏、乙室氏赐姓萧氏。
所以,辽国的帝族是“耶律”,辽国的后族是“萧”。
从耶律阿保机之后的辽国皇后,一族都是萧氏。
耶律家的男性娶萧氏的女性,耶律家的女性也只能是嫁给萧氏一族的男性,也就是说“肉烂在锅里”,这样为了保持血统的纯净(只是在基因上,应该会有一定的影响吧)。
比如:
辽义宗耶律倍,他的妻妾很多,皇后有两位,都是他母亲的娘家人(他母亲赐姓“萧”,娘家人也是“萧)。
辽世宗耶律阮,甄皇后,辽朝历史上唯一的一位汉人皇后,后迫于压力,又立了“萧”姓萧撒葛只为皇后(祖母的侄女),出现了两位皇后并存的局面。
辽景宗耶律贤,萧皇后(就是后来大家熟悉的萧太后,她是辽太宗长女的女儿,也就是耶律阿保机的外孙女),那就是说,耶律阿保机的重孙子娶了外孙女.......外甥娶了姑姑。
辽圣宗耶律隆绪,后宫佳丽无数,皇后萧菩萨哥(母亲萧绰的侄女)。
楚王耶律隆祐(陈国公主的父亲),秦国妃萧氏(大姐耶律观音女和萧继先长女,亲侄女);秦晋国王妃萧氏(二姐耶律长寿女和萧排押之女,亲侄女)。
(太多了,就不一一赘述了。)
了解上面契丹贵族的婚配规律,也是人家贵族保持血统纯净的习俗,就不难理解墓主人“陈国公主”与“驸马叔伯”这个关系了吧。
超薄:
公主和驸马的脸上都戴着黄金面具,黄金面具是用薄金片捶击成形,金薄片面具的厚度只有0.05厘米,呈现出一种半浮雕的形态。
写实:
金面具应该是遵照死者生前面容制作的,跟真人的脸差不太多。
公主面具的面庞丰润,额头很舒展,嘴角、眼睛都显得很平和,眼睛是睁开的,鼻梁狭长,公主去世的时候只有18岁,面具应该是尽可能地还原了她年轻的风姿。
连接网络:
面具周边有33个小孔,起到连接网络的作用。
两具遗骸都穿着银丝网衣,网衣使用金线跟面具连接成一个整体。
契丹人相信他们的灵魂是不会死亡的,在辽代贵族墓葬中,会发现金属面具、银丝网衣,它们的功能基本上就是两点:
1.保持肉身的完整,从美观的角度保持尸体的完整度;
2.契丹人相信形不散,则神不离,灵魂就不死,用网衣、面具把尸体笼住,可以达到这种状态。
(在墓中出土的“蚕蛹形琥珀配饰”,也能体现出契丹人对生死轮回的观念。生命是轮回的,就像蚕蛹破茧成蝶,这种观念应该是受汉文化的熏染。)
古人很奇妙,少数民族的古人就更奇妙了,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个内容!
-----------END----------
我是简秋,感谢您的阅读!
善居名门曾莉
1000年前的一天,18岁的少女突然死亡,母亲悲痛欲绝,为她戴上了金面具。少女与丈夫,也是舅舅一起睡在金花枕上,长眠于地下。
他们没想到的是,千年后,他们的风采惊艳了世人,他们的爱情温暖了冰冷岁月。
一、陈国公主的短暂人生少女身世显赫,她的叔叔是辽国第六位皇帝辽圣宗耶律隆绪。她的父亲是辽代第五位皇帝辽景宗和大名鼎鼎的萧太后之子耶律隆庆。
按照辽代的规矩,萧太后是皇后,耶律隆庆即是嫡子。虽然他没有做皇帝,他的女儿也可以跟皇帝的女儿一样,称作公主。她很小的时候就被封为“太平公主”,后来又晋封为“越国公主”,死后又被追封为“陈国公主”。备受皇室恩宠。
陈国公主16岁时,嫁给了34岁的舅舅萧绍矩。萧绍矩可不是什么七拐八拐的亲戚舅舅,而是如假包换的亲舅舅,萧绍矩的亲妹妹是陈国公主的母亲。
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可是辽国历代如此,再往上推一代,陈国公主的父亲耶律隆庆也是母亲萧氏的亲舅舅。
这可真是够混乱,辽国的规矩不在乎结婚双方是不是近亲,只在乎血统是否纯正,结婚双方是不是耶律氏配萧氏。
整个辽代,几乎都是耶律氏与萧氏通婚,要么就是耶律氏娶萧氏,要么就是萧氏娶耶律氏,“肥水不流外人田”这句话被他们体现得淋漓尽致。
总之,外甥女嫁给舅舅,在当时的辽国,是完全合乎规矩,无可厚非的事情。
更难得的是,陈国公主很喜欢萧绍矩,而萧绍矩也心仪这个娇憨美丽的小姑娘,余生能够一起度过,是双方梦寐以求的事情。用一个词来说,就是“两情相悦”。
两个身份显赫的人结为连理,草原上举行了盛大的婚礼。敲锣打鼓,群马奔腾。入夜,篝火熊熊,契丹族人载歌载舞,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共同祝福一对爱侣生生世世,永浴爱河。
婚后,陈国公主和萧绍矩自然是琴瑟和鸣,恩爱非常。可是,幸福总是短暂的。不幸的日子来的那么快。
陈国公主结婚当年的冬天,父亲耶律隆庆就不幸病逝。没想到又过了一年,萧绍矩逝去。没多久,陈国公主也突然生命垂危,辽圣宗亲自来看她,为她延医问药,可惜皇帝也无力回天。
公主的生命终结于1018年,那一年她18岁。墓志铭上这样感叹:“自古人生皆有死,陈国公主太夭年!”
二、奢华的公主生活1986年,内蒙古奈曼旗青龙山的一群工人在修建水库时,挖出了几块年代久远的青砖。考古专家勘探后,确定这是一座辽代古墓,墓葬的规格是王侯级别的。
打开墓室,专家们被眼前的一幕震惊了。这是国内发现的唯一一座从未被盗的辽代皇族墓地。一个无法想象的华丽世界出现在大家面前。
墓地中没有棺椁,戴着金面具的公主和驸马躺在棺床上,他们头上顶着鎏金银冠,身体用银丝网格包裹了起来。
房顶和四面墙壁上是毫不褪色的艳丽壁画,绘有牵马图、侍奉图、仙鹤、云朵等图案,展示了草原人民自由奔放的风姿。
公主墓中随葬品共3227件,明亮耀眼得让人不舍得移开视线。有许多制品是用金、银、玉石以及玛瑙、琥珀、珍珠等贵重材料制作而成,琳琅满目地摆满了整个墓室。契丹贵族的奢靡生活展露无遗。
契丹人的生活离不开马,他们也非常爱马,所以都会好好装扮自己的马。在不断的改良中,兼顾舒适和美感的马具就成为了契丹人的必备品。
在草原上长大的公主可少不了做为骑手的装备。马背上的欢声笑语和飒爽英姿,仿佛透过这些远古的饰品展现在我们面前。
三、公主留下的谜题陈国公主墓地中,一块墓志铭记录了公主的身世,弥补了辽代历史的空白。可是,由于契丹特有的文化和风俗,墓葬中留下了大量的谜题,引人好奇。
1、为什么公主和驸马要戴金面具?
公主的驸马的金面具造型精致,据说是按照真人的模样制作的,有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
契丹人是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没有固定的住所。他们的丧葬习俗非常奇特,常常把死者放置在树上,待得自然风干后,再将尸骨埋葬起来。魏书·失韦传说:"父母死……尸则置树林之上。”这种丧葬方法也称作“风葬”或者“树葬”。
金面具和银丝网格可能是为了将尸体固定在一起,避免散落。这样使尸体看上去更加美观,具有威仪。
虽然辽国后来的丧葬风俗受到了汉族的影响,讲究入土为安。可是,辽国人仍旧保留了契丹民族的一些传统特色,金面具就是其中之一吧。
不过古人忌讳死不瞑目,陈国公主和驸马的面具却是睁开眼睛的,这是什么原因就不得而知了。
2、一件诡异的文物
公主腰间的一枚尖细物品引起了专家们的兴趣。这件东西貌似现在的锥子,但是比普通锥子长度略长。玉柄金鞘,锥体为银质,虽然历经千年,拔出来依旧寒光闪闪,锋利依旧。
这样的东西是做什么的呢?为什么一个娇滴滴的公主会把它带着身边?
辽是契丹民族建立的政权,一直保持着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即便是皇帝,也不会固定居住在都城,而是根据季节迁移行宫。
上行下效,辽的贵族常常在狩猎中表现自己的勇猛彪悍,男子如此,女子也不甘于人后。
每到春季,贵族们会训练海东青捕猎天鹅。海东青是一种猛禽,能高飞而且善于捕猎。
下人们在湖泊周围寻找天鹅,找到后就举旗报警,敲锣打鼓,天鹅受惊飞起后,狩猎人放出海东青,追捕天鹅。
海东青抓住天鹅后,将它们拖拽到地面。狩猎者会举锥直刺天鹅颈部,一锥毙命。
想想娇滴滴的少年公主,举起玉柄银锥刺向雪白的天鹅,画面有些血腥残忍,却正是契丹人勇猛好胜的表现。
3、公主到底因何而死?
一个备受宠爱的公主,两个皇室贵族,突然在结婚一年后先后死亡,到底发生了什么?
有专家推测,公主和驸马的祖先都是近亲结婚,近亲结婚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后代患遗传病的概率大大增加。可能公主和驸马都因遗传病而死。
可是,这种说法很难让人信服,毕竟遗传病很难造成夫妻双方突然在短时间内相继死亡。
这个谜题没有答案,或许以后能在其他墓地中找到答案也未可知。
一个娇美而又英气勃勃的女子,就这样穿越千年的时光,袅袅地走到我们面前。
那些精美的文物,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的辽国风光推送我们面前。让我们聆听历史的声音,回望那金戈铁马,猎猎风云的年代。
~~~~~~~~~~~~~~
欢迎关注@福小猫
小路
链接:
提取码: f7sb
《黄金瞳》是连载于起点中文网的小说,作者是打眼。小说主要内容是典当行工作的小职员庄睿,在一次意外中眼睛发生异变。美轮美奂的陶瓷,古拙大方的青铜器,惊心动魄的赌石,惠质兰心的漂亮护士,冷若冰霜的豪门千金接踵而来,他的生活也随之产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hantuwang
“为什么不一样啊?是因为他的故事被写成书了吗?”。小孩子追问道。“对,也不对,等你看懂了书里的故事就明白了……”老人笑着摸了摸孩子的头。他是一个划时代的传奇【大结局】电子书9M全本,百度网盘提取码:zad5
H.Jゞy°
链接:
提取码: jxe1
《黄金瞳》是连载于起点中文网的小说,作者是打眼。小说主要内容是典当行工作的小职员庄睿,在一次意外中眼睛发生异变。美轮美奂的陶瓷,古拙大方的青铜器,惊心动魄的赌石,惠质兰心的漂亮护士,冷若冰霜的豪门千金接踵而来,他的生活也随之产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FiFi
《黄金瞳》是打眼创作的一部网络小说。小说主要内容是典当行工作的小职员庄睿,在一次意外中眼睛发生异变。美轮美奂的陶瓷,古拙大方的青铜器,惊心动魄的赌石,惠质兰心的漂亮护士,冷若冰霜的豪门千金接踵而来,他的生活也随之产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小维子大维子
合葬习俗在我国传承已久,而自西周以来,合葬的双方多为夫妻,陈国公主和舅舅之所以会合葬在一起,就是因为他们是夫妻关系。
近亲结婚在现代看来很不可思议,但在古代的皇族中,近亲结婚时有发生,因为这样既能保持皇室血统的纯正,也能保证权力永远集中在皇室手中。
例如著名的埃及艳后就曾嫁给自己的亲弟弟,还有日本的圣武天皇,也娶了自己的亲姨妈,高丽的第四代国王光宗王昭,更是将妹妹、侄女一起收入了后宫。
当然,古代中国在这方面就要严格得多了,自西周开始,就有“同姓不婚”的原则,如果同姓结合被发现,那是要遭受唾骂的,甚至还有可能因此丢掉性命。
不过,古人虽禁止同姓结婚,却允许同一母系的男女亲属之间结合,例如汉惠帝就娶了亲外甥女鲁元公主,还有汉武帝也娶了自己表姐陈氏。
而陈国公主和舅舅这对夫妻,就属于母系亲属结合中的“舅甥婚”,虽然以如今的眼光来看,舅甥婚仍属于亲近结婚,但在古人看来,这是一桩很正常的婚姻。
更何况,陈国公主的封号看起来像是中原皇朝的封号,但她其实是辽国的公主,而在辽国的法律中,这种近亲结婚已经成为了一种“风俗”。
例如在辽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萧太后,就是丈夫辽景宗耶律贤的姑表妹,萧太后的儿子耶律隆庆的妻子萧氏,也是他的亲外甥女。
可以说,辽国皇室之间的关系非常混乱,像舅甥婚、叔侄婚已经成为普遍现象,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为了防止政权旁落。
纵观整个辽国历史,大家会发现萧氏和耶律氏之间,其实一直在互相通婚,例如在辽国的九位皇帝中,有八位皇帝的皇后都是来自萧氏。
而耶律氏和萧氏正是辽国最强大的两个部族,所以只要耶律氏和萧氏一直保持着通婚状态,就可以保证皇室的权利永远不会旁落他人,而陈国公主和舅舅,正是因此才结合在一起的。
陈国公主来自辽国皇族耶律氏,她的父亲耶律隆庆是萧太后和辽景宗的第二个儿子,耶律隆庆的哥哥就是辽国第六位皇帝耶律隆绪。
按照中原礼制来说,耶律隆庆是辽国的王爷,他的女儿陈国公主应该是郡主才对,但在辽国皇室的规定中,只要是皇后嫡系子嗣的女儿,都可以被封为公主。
因此,陈国公主作为萧太后的亲孙子,自然就有了“公主”的封号,而且因为陈国公主的父亲耶律隆庆曾为辽国立下了赫赫功勋,所以陈国公主自出生起就屡获隆恩。
陈国公去世时年仅18岁,但在这18年的时间里,她先是被封为太平公主,后来又晋封为越国公主,等到死后还被追封为了陈国公主,可见其身份有多显赫。
而陈国公主的驸马,也就是她的舅舅萧绍矩的背景也同样显赫,萧绍矩是萧太后的亲侄子,正统的皇亲国戚,同时萧绍矩还曾任秦宁军节度使和检校太师等职,深受辽国皇帝的器重。
从地位上来说,萧绍矩完全配得上陈国公主,再加上萧氏和耶律氏通婚已成习俗,所以陈国公主在16岁时,就和舅舅萧绍矩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婚礼,正式结为夫妻。
可惜,这段婚姻只持续了两年,在陈国公主18岁时,她和丈夫萧绍矩就先后离世,至于他们是因何去世,历史中却没有明确记载。
不过,从辽国皇室一直保持着近亲结婚的习俗来分析,陈国公主和萧绍矩的基因中,很可能存在着某种隐性遗传病,最终病症爆发,导致英年早逝。
陈国公主和萧绍矩去世后,被合葬在了如今内蒙古的青龙山镇附近,因为两人生前地位显赫,所以辽国皇室在墓穴中放置了非常多的陪葬品。
根据现今对陈国公主墓的发掘统计,陪葬品多达3227件,其中大部分都是金、银、珠宝,以及玛瑙、琥珀等贵重物品,堪称豪华奢侈至极。
另外,在陈国公主和萧绍矩下葬时,辽国皇室还特别为他们带上了金质的面具,而之所以会如此做,则是因为辽国有着非常独特的丧葬习俗。
辽国是由契丹人所建立,他们常年以游牧为生,也就是靠着大自然的赋予而生存,可能是为了回馈自然,所以契丹人在去世后,会采取一种独特的丧葬方式——“树葬”。
所谓的“树葬”,就是等人去世后,将遗体先挂在树上一段时间,这个时间一般为三年,等到遗体自然腐烂或者风干后,再由亲属收敛遗骸埋入土中,或者直接进行火化。
而在这一过程中,遗体很可能会遭受到动物的啃食,导致面目全非,所以亲属在收敛遗骸时,一般会为其带上金属面具。
不过,后来契丹人受到汉文化影响,渐渐取消了“树葬”,但为死者覆盖面具的习俗倒是保留了下来,而陈国公主和萧绍矩生前身份显赫,所以他们在下葬时,带上的就是最为贵重的黄金面具。
大黄小博
1000多年前,一名妙龄少女突然病逝。下葬时,她的舅舅哭得撕心裂肺,亲手给少女带上黄金面具,没想到数月后,舅舅竟然也撒手人寰,带着微笑躺在了少女的身边。
这段爱情,在今天看来,难以让人接受,但在一千年前,两人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神仙眷侣。他们死也没想到,这段尘封千年的爱情,竟是后人一铲子挖了出来的。
1986年6月,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青龙镇,准备修建一个水库,村民们开着推土机正在取土,大家正忙得热火朝天,机器轰鸣声不断,突然传来“铛”的一声,众人寻声望去,土层下竟然有块青石板。
大家放下手里的活,围了过去,这块青石板看上去有些年代了,上面隐约还画着红色的壁画,众人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这东西是啥啊,怎么还在石板上画画?”“该不会是什么宝贝吧?”“还要不要继续挖啊?”
这时,村里年长的老人站了出来:“这东西可能是古墓,咱们还是不要碰了,赶紧把这事给报上去,大家先干别的活去。”
很快,通辽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希木德赶了过来。初步判断,这下面是古墓的可能性很大,经过勘探,希木德一脸欣喜,这竟然是一座辽代古墓。
在我们现在来看,历史以宋朝为正统,其实辽代在当时历史上,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当时辽代和西方的交往甚密,在中亚和西亚的伊斯兰文献中,曾多次记载西方与辽文化经济互通,就连中国的火药,也被叫做“契丹花”。
辽代虽然只有200余年的历史,却创造了独特的文化风俗,甚至拥有独立的契丹文字。可惜的是,金灭辽之后,许多关于辽代的史书都被焚毁,就连文字也被取缔,曾经辉煌一时的,辽文化就这样消失了。
希木德心情有些矛盾,既雀跃又丧气,因为辽代人建造陵墓的技术实在一般,不仅容易被找到,还经常扎堆埋在一起,以至于辽代很多帝王陵都已被破坏,他担心这座古墓有可能也凶多吉少。
大家抱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搬开青石板,开始了忙碌的墓道清理工作。不经意间,手电照过墙壁,希木德惊讶地发现,墓道上竟刻着壁画:
“一个留着黑胡子的小平头,身穿蓝色衣服,手里牵着一匹马,这匹马装备也很齐全,马笼头,马嚼子,马鞍子,非常精致。”这个墓主人的身份应该是个契丹人,专家们猜测可能是某个官员。
突然,站在前面的工作人员大喊道:“你们看,墓室的封门没有损坏!这座墓可能是完好的!”这一消息令众人精神一振,大家迫不及待想看看里面藏着怎样的惊喜。
随着墓门缓缓地打开,眼前的景象震惊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若干年后,希木德回忆道:“这个墓室虽然不大,但是我连脚都不敢迈进去,前所未见的奇珍异宝铺满一地,各种金银首饰,重达十几公斤!”
然而,让人欣喜若狂的还在后面。墓室的正中间有一张石台,上面摆放着一张棺床,两具骸骨依偎在一起,头戴高翅鎏金银冠,脖枕金花银枕,身穿银丝网衣,脚踩簪花银靴,胸佩琥珀璎珞,诡异的是两人脸上竟带着黄金面具。
这时,旁边的墓志铭揭开了两人的身份。这名女子是陈国公主,历史上并没有留下她的名字,大家只知道她姓耶律,她的父亲是耶律隆庆,她的奶奶是萧太后,她的祖父是辽景宗耶律贤。
“公主姓耶律氏,先漆水人也,景宗皇帝之孙,秦晋国王皇太弟,正妃萧氏之女。”
虽然公主年纪不大,但她却倍受宠爱,先后被封为太平公主,越国公主和陈国公主。如果不是英年早逝,肯定还有更多的荣耀等着她。
当时辽国皇室有两大家族,耶律氏和萧氏,为了保证皇族血脉纯正,耶律姓只能与萧姓通婚,这位陈国公主也不例外,在她16岁那一年,嫁给了年长自己十几岁的舅舅萧绍矩。
当时没有近亲不能通婚的概念,这一点和我们汉族文化差异很大。
萧绍矩是谁呢?“泰宁军节度使,检校太师,驸马都尉萧绍钜,即皇后之兄也。”也就是说,萧绍矩的妹妹是辽仁德皇后。
根据《辽史》上的记载,萧绍矩的祖父萧思温是四朝元老,他的姑妈是萧太后,妥妥的名门望族。但是可惜的是,两人度过两年的甜蜜时光,公主就不幸病逝,驸马萧绍矩也备受打击,整日郁郁寡欢。
没过几个月,驸马萧绍矩带着对公主的思念离开人世,好在两人葬在了一起,这段“生同裘,死同穴”的凄美爱情成为一段草原佳话。驸马有多爱公主呢?这座合葬墓,是以公主为主,驸马为次。
1.为何公主18岁就去世了?
从辽史后妃传中,可以得知她的祖母萧皇后,是一名能文能武的奇女子,作为游牧民族,女子从小就在草原上长大,不仅会骑马射箭,性格也格外爽朗。
所以,陈国公主就算不如祖母那般耀眼,但肯定也不是养在深闺中的娇弱女子,从墓室中一些关于马具和骑射的随葬品就可以看出,公主生前不仅爱好骑马,也善于捕猎。
可为什么公主这么早就离世了呢?专家们判断,很有可能是因为近亲结婚,导致后代身体素质一代不如一代,公主和驸马都因此患病离世。
不过这种说法也存在疑点,为何18岁的公主才去世没多久,身强体壮的舅舅萧绍矩也会离世呢?世人认为,或许萧绍矩实在是太爱陈国公主,忧思成疾。
也有人认为,这里面或许有着某些见不得光的秘史,但是在陈国公主墓中,却没有更明确的答案。或许这一谜团,已经掩埋在历史的车轮里。
2.公主的墓室里为何乱七八糟?
之前希木德曾说过,墓室里满地都是珍宝,都没有下脚的地方。为什么墓室里会这么乱呢?
排除地壳运动等外在因素,专家们认为这是一种丧葬习俗,叫做“抛盏”,就是把随葬品抛出去打碎,有些类似于,当今丧葬习俗中的烧纸制的房子,车子等给故人。
3.为何两人要带着黄金面具呢?
这也和契丹人丧葬习俗有关。作为游牧名族,契丹人对大自然很敬畏,人们去世后采用树葬的形式,把尸身风干,然后“经三年后,乃收其骨而焚之”。
建辽之后,契丹受汉文化的影响,开始为逝去的人建立墓碑、铭刻其功绩,“山曰于越峪,诏立石记功”。在尸身的处理上,也不再是风干焚烧,而是把尸身处理成干尸,搭配尊贵的面具和华服,这种风气在皇室中颇为流行。
这个面具就算在今天,也算做工很精巧的,厚度约为半毫米,根据公主的脸型定制,圆润饱满,嘴唇微抿,鼻翼略宽。
从技术上来说,这种工艺叫做捶揲,是由匠人根据主人容貌,亲手锤出来的。从外观上看,这个面具就是为年轻女子打造,彰显公主的平静端庄的仪态。
4.为何陪葬品中还有玻璃器皿?
随葬品里有7件玻璃器皿,造型精致,晶莹剔透,和现代的水杯看着很相似,但是如此珍稀又易碎的物品,当时的工匠是如何制作的呢?
曾有史料记载宋使路振被辽国张肃宴请:“置宴于亭中,供帐甚备。大阉具馔,盏斝皆颇璃,黄金扣器。”其中的“颇璃”也就是玻璃,比黄金更加的珍贵。
专家们分析,当时辽代与西方已经有经济文化往来,这些玻璃器皿也是由西方运送到辽国,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所以多为当时贵族所用。
据专家们统计,在这座合葬墓一共出土随葬品3227件,包括金银、陶瓷、玉器、木器、玻璃、珍珠、玛瑙、水晶及琥珀制品,算下来一共使用金1700克,用银1万多克,如此奢华的随葬品让专家们无不咂舌。
虽然这只是一座公主驸马合葬墓,但它的规模仅次于皇陵,更让人庆幸的是,在它的周围,陆续勘探出大量的墓葬,这很可能是萧氏家族的墓葬群,这一发现对后世研究辽代的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把更多的历史空白填补起来。
大家对陈国公主和驸马萧绍矩在同一年去世,有什么看法呢?一起来聊聊吧!
crabapple45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mzpRysHioYl90i0aTlVMRA
提取码: 24vg
《黄金瞳》是连载于起点中文网的小说,作者是打眼。小说主要内容是典当行工作的小职员庄睿,在一次意外中眼睛发生异变。美轮美奂的陶瓷,古拙大方的青铜器,惊心动魄的赌石,惠质兰心的漂亮护士,冷若冰霜的豪门千金接踵而来,他的生活也随之产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NN
那我就给你推荐几个像:贼胆,重生之贼行天下,都市狂龙,近身保镖,横行天下,狼群,黑榜,等,这些都好看 ,其实修仙的看着也不错,你可以看看,这些都是我喜欢看的作者,土豆,番茄,像星辰变,寸芒,九鼎记,斗破苍穹,义士邪君!慢慢看吧,都很精彩
横山断云依水
天才相师
作 者:打眼
铁口直断,一卦千金 少年叶天偶得相师传承,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为往圣继绝学。。。
之前我看天才相师的时候看到里面有提到黄金瞳的主角,你回忆下黄金瞳有木一个拍卖会有个叫叶天的人粗现??这两本小说出自同一人之手~~~~
我已上传此文txt格式,可直接下载阅读,希望你喜欢~~~
如果没看到文,请说声,我会想其他方法发给你~~~
原贴:类似黄金瞳的小说
煮茶夜话(雪山)
拣宝 黄金眼 贾似道的古玩人生 盛世收藏 金品典当师 超级黄金左手
不过提醒一下,黄金瞳写的算不错,其他古玩类小说写的基本是一个套路,尽量好好挑选,有的写的真的太次,简直就是低配版黄金瞳,类似小说少看吧,容易看吐了,
再推荐一个古玩现实题材小说大玩家,不像网络小说那么好看,但古玩界很认可。
原贴:类似黄金瞳的小说
ningmengshuolivi
每一个墓室的发现都能揭开一段传奇的历史,都能让历史研究者欣喜若狂,尤其是一座保存完好又高贵显赫的墓室,陈国公主的墓室便是其中之一。1986年,因内蒙古通辽奈曼旗青山镇兴修水利的急需,施工过程当中,就在推土机作业途中,无意之间使得几块看起来年代久远的砖头愈发吸人眼球。通辽的考古专家匆匆赶到,在专家的指导下,现场翘开了砖头,里面的墓室结构逐渐清晰,这是陈国公主和其驸马的墓室。
考古专家勘测后,十分的惊喜。新发现的墓室和汉代墓室的结构十分的相近,这个新发现的墓室也是由墓道、前室等六个部分组成。但仔细看来,这个墓室和汉代的墓室在一些细节方面又有很多的不同,例如墓室的顶部设计。进入墓室,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五彩斑斓的壁画,壁画色彩鲜艳,保存完好,还能辨别出壁画的大概内容。壁画应是出自大家之手,武士的刻画栩栩如生,连发型都可以辨别出来。同样也是根据武士的发型考古学家基本确定了墓室主人的民族。壁画之中的人形武士,头发已经全部剔除,只有在其两鬓和前额部位留有少量毛发,书中记载这个被称为“髡发”,而在民族大融合中,只有契丹人一直保留着这个发式。因为契丹人是马背上的国家,头发披散会遮挡在马上的视线,所以考古专家初步断定这是一个辽代的古墓,但要最后确定还需要找到墓主人的墓志铭。
让考古专家开心的是,墓门保存完好,没有被偷盗的环境,辽代的古墓一般都是残缺的,这个古墓则因为偏僻的地理位置“幸免于难”,墓室里面的陪葬品更是让考古专家们大吃一惊。墓室中到处都是陪葬品,进入墓室就能看见“大写的奢华”。化妆盒是鎏金龙纹银妆盒,钥匙是鎏金鱼纹的,最普通的杯子也都是拿最为上等的玛瑙打造的,墓室中一眼望过去流光溢彩,不仅奢侈豪华品的数量多,质量纯度也都是最好的。随葬品总计有3000多件,而且女性用品居多,由此可见这最起码是一个很受尊崇的契丹女贵族。
来到放置棺材的后室,与众不同的是,后室没有棺材,两具尸体被排列放在一个平板上,走近一看,更是令考古专家大吃一惊。这两具尸体都带着黄金面具,穿着银制的衣服,尸体形态依然保存完好。在这个墓室没有被发现迄今为止,以至于如今世人都认为黄金面具是中亚和西欧的独有之物,法老图坦卡蒙便是典例。这一发现在很大程度上又给予了中国的考古早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证据。
真正确定墓主人身份的是随后发现的墓志铭,根据现存墓志铭的记载,该墓室中面披黄金面具的男人应该是陈国当时的泰宁军节度使检校驸马,另一重身份也是当时皇后的弟弟,由此也可以确定这是陈国公主与驸马的合葬墓。
该墓室的女主人——陈国公主,这位口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女子,人生结局却不尽美好。当时名震一时的辽景宗是她的祖父,即便陈国公主的父亲没有最终登上王位,但却十分权倾一时,以至于陈国公主在陈国的地位便十分的高贵。她为了保证血统的纯正,于是便丝毫没有顾及血缘亲疏和伦理关系,毅然决然嫁给了自己年长的舅舅。两年以后,正是她十八岁的花季年龄,公主便香消玉殒、悄然离世,至今史书和后世学者都对其具体的去世原因尚未定论(可能是因为近亲结婚)。
先来解释一下近亲结婚问题,契丹一族非常在意血统的纯正性,为了保证血统的纯正,皇室内部不是可以通婚而且必须通婚。萧绍矩,他是萧太后的侄子。而陈国公主,是萧太后的孙女,虽然差一代人,但是合乎契丹人的通婚守则,二人埋葬在一起也是有理可依,这也可以合理的解释为何二人会出现在同一个墓室当中。
黄金面具就和契丹人的丧葬习俗有关系了,契丹人是一个和大自然十分密切的国家,他们在草原上出生,在草原上长大,对大自然有着天然的敬畏,他们采取树葬。契丹人去世以后不会直接埋葬,而要把尸体放置在树上,让尸体自然风干。人去世以后,都希望自己即使死后也一样的安详,就像睡熟了一样平静美好。但因为树葬有诸多的不可控因素,可能有蚊虫甚至野兽鸟类的侵蚀,还避免不了风吹日晒和雨淋,一般有条件的贵族都会采用金面具和银制衣的做法。金属面具会雕刻出墓主人的大概容貌,让其在日后接受人们祭拜的时候依旧安详,银网络则可以收拢住尸体,不会因为停尸时间过长导致尸身散乱,这样便可以大大减少主人生前形象的损伤。另外一个说法是,面具是根据真人相貌模仿制作而来,契丹人认为:在保持生前容貌的前提下,能够下辈子让亲人一眼认出来。陈国公主墓中出土的这两具黄金面具和银丝网络不仅是最完整的,也是等级最高的。
黄金面具不光栩栩如生,设计也是十分的精巧。黄金面具有33个穿孔,通过这些穿孔和身上穿的银网络紧紧的联合在一起,与汉族的“金缕玉衣”相似。契丹的贵族在去世以后尸身也会经历几次的祭拜,金银加身既显高贵又可以保证形象的良好,一举两得。
陈国公主的墓室无疑是奢华的,金的纯度高达百分之九十八,克数也有900多,银的克数更是有10000多克,为中国的考古研究提供了一大批珍贵的史料和器具。
综上,金制面具是身份的象征,可以保护尸身,维护皇家的尊严、体面。陈国公主的舅舅也是丈夫,并非乱伦而是当时成婚的一个血缘守则,葬在一起是夫妻同穴,天经地义。
yama小姐
mikotsui
yama
链接:
提取码: xt6w
《黄金瞳》是连载于起点中文网的小说,作者是打眼。小说主要内容是典当行工作的小职员庄睿,在一次意外中眼睛发生异变。美轮美奂的陶瓷,古拙大方的青铜器,惊心动魄的赌石,惠质兰心的漂亮护士,冷若冰霜的豪门千金接踵而来,他的生活也随之产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疯过留痕
陈国公主的中“陈国”只是封号,实质上她辽国公主,与她合葬的人名叫萧绍矩。此人既是公主的舅舅,又是公主的丈夫,萧绍矩比公主大18岁。
三十多年前发现陈国公主墓三十三年前,在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青龙山的辽国公主墓被发现。该墓是辽国公主与
驸马萧绍矩的合葬墓,驸马的另外一个身份就是公主的舅舅。
公主与驸马合葬墓修建于公元1017年,距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墓中出土了包括金银和珍珠玛瑙在内的数千件随葬品,这是一个标准的辽国贵族墓。
从出土的墓志铭可确定,这是辽代陈国公主夫妇合葬墓。棺中两人头枕金花银枕,身穿银丝葬衣,脸覆黄金面具,脚穿金花银靴,公主的配饰更多。
除此之外,陈国公主还配有鎏金银冠,戴着琥珀耳坠、珍珠项链,以及两对金镯和十一枚金戒指。这个墓葬在当时非常豪华,反映契丹贵族的奢华。
这次考古发掘并没有给出陈国公主及驸马的死因,唯一能确定的是陈国公主是在16岁时嫁给34岁的舅舅萧绍矩,他们的婚姻仅仅维持了两年的时间。
虽然没有得出确切的死因,但专家推断两人的死与辽代宫廷斗争没有关系,最大的可能就是病死。由于当时技术手段还不成熟,没有做成病理分析。
陈国公主有着怎样的身世?陈国公主是辽景宗耶律贤的孙女,耶律贤是辽的国第五位皇帝。公主的父亲耶律隆庆是辽景宗的次子,母亲是正妃萧氏,还有五位兄弟和两位姐姐。
辽国第六位皇帝耶律隆绪(辽圣宗)是耶律隆庆的哥哥,作为辽国皇子,耶律隆庆八岁就被父皇封为恒王,后又被哥哥进封为梁王,成为南京留守。
耶律隆庆善于统兵,多次大败宋军。三十九时被封为秦晋国王,拜大元帅。陈国公主就是在这样的显赫之家长大的,她奶奶就是大名鼎鼎的萧太后。
由于父亲能征善战,再加上家世显赫,这位公主生前数次获封,最初被封为太平公主,之后又晋封为越国公主,陈国公主是她去世后被追封的名号。
公主十六岁时,父亲耶律隆庆为她已选好了驸马。驸马是辽国泰宁军节度使检校太师都尉萧绍矩,他是辽圣宗皇后萧氏的哥哥,辈分是公主的舅舅。
驸马萧绍矩是当时绝对的皇亲国戚,他的叔祖父萧思温是辽国重臣,娶了辽太宗耶律德光的女儿燕国公主,萧思温三个女儿嫁给了穆宗之弟和景宗。
耶律隆庆为女儿举办了隆重的婚礼,但这场贵族联姻只持续了两年。公元1018年,36岁的萧绍矩与18岁的公主先后过世。给后世留下了无尽的遐想。
陈国公主为何要嫁给舅舅?在辽代的婚姻形式中,外甥嫁给舅舅被称为两性互嫁婚姻。辽国皇族耶律氏和后族萧氏是契丹族中的最强大的贵族,双方通过通婚来防止政权旁落。
辽国的律法规定“番法,王族唯与后族通婚,更不限以尊卑”,这一通婚形式已经成为辽国制度。辽朝九位皇帝中,除穆宗皇后外,其他均为萧氏。
辽代还有一种异辈婚的特殊婚姻形式,异辈婚流行于辽国贵族阶层。辽国的异辈婚中最常见的形式是甥舅婚,类似于陈国公主的甥舅婚形式有很多。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与皇后述律平的女儿质古,嫁给了述律平皇后的弟弟室鲁。室鲁与质古的女儿又嫁给辽太宗耶律德光,这些都是甥舅婚的形式。
异辈婚和甥舅婚都是原始婚姻的残存,主要存在于北方少数民族。中原地区也有这种异辈婚现象,但非常稀少,契丹人通过这种甥舅婚来巩固政权。
以上便是陈国公主的身世,以及她嫁给舅舅的原因。至于她与驸马为何先后去世,还有待专家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罗浮生灬
带着黄金做的面具,与舅舅合葬, 这是一个怎样神秘的故事呢?
我是三少, 我来回答。
一段尘封千年的故事1986年,在内蒙古奈曼旗,一个蓄水坝的施工现场,发现了陈国公主墓。工作人员惊奇地发现,这是国内发现的第一座、从未被盗的辽代皇族墓!
古墓出土了大量的文物珍品,大小数千件。黄色的金、白色的银、红色的琥珀、洁白的玉,琳琅满目的珍宝布满了墓室,是仅次于皇陵的重要考古发现,是契丹文化的奇迹。
在千年古墓中,人们看到了平卧于棺面的公主与驸马,头枕着金花银枕,身着银丝网络葬衣,脸上覆盖着栩栩如生的黄金面具,脚穿金花银靴;
尤其是躺在驸马左侧的公主,更为雍容华贵。她头戴鎏金银冠,双耳戴着珍珠、琥珀耳坠,脖子上佩戴珍珠项链,手腕戴着两对金镯,双手还套着11枚金戒指。
古墓的壁上 , 巨幅壁画,浓郁的草原风情, 历经千年岁月却不褪色,整个墓室金碧辉煌,珠光宝气!
这座奢华的王侯级别的墓葬, 究竟尘封一段怎么样的往事呢?
一 千年前, 那段盛世的爱情!原来古墓中的陈国公主, 是萧太后的亲孙女,她的父亲耶律隆庆是萧太后的二儿子,她的祖父就是萧太后的丈夫,辽朝第五位皇帝辽景宗耶律贤。
有专家说,辽朝的皇族一般为耶律氏、后族为萧氏,两大家族为了将政治权力牢牢地握在手中,便盛行这种近亲联姻的方式 (那时并没有近亲结婚的概念)。
这场盛大的契丹贵族联姻,于千年前在北方草原盛大举行。那年春天, 草原上风和日丽,16岁的陈国公主和30多岁的驸马在举国欢庆中缔结良缘。
公主虽然年轻,但在契丹皇族中却具有很高的地位,获得过无数封号。她先是被封为太平公主,后来又晋封为越国公主。
在她刚满16岁时,就按照契丹贵族的婚姻习俗,嫁给了比自己大18岁的舅舅。
这位驸马同样身世显赫,他叫萧绍矩,出生于名门望族,生前曾任秦宁军节度使、检校太师等职,是军中的高级将领,深受皇帝的喜爱。
但是,这场令人瞩目的婚姻仅仅只持续了两年!1018年,36岁的驸马与刚满18岁的花季公主先后因病过世。
耶律王追封她为陈国公主,以无数的金银美玉作为陪葬, 并在他们胸前戴着一对美丽的琥珀璎珞,象征他们生死相依的爱情, 沧海桑田,生生世世.!
一种独特的契丹丧葬习俗陈国公主带着十八年华的爱情盟约和驸马沉睡了千年,向我们展现了最完整的契丹贵族厚葬习俗。
契丹,一个马背上的游牧民族, 打鱼狩猎, 逐水草而居, 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久而久之,人他们对自然产生了敬畏,因此产生了契丹人独特的丧葬习俗——树葬。
树葬,指的是人死后将尸体放在树上,任自然风化,等尸体风干后再把尸骨重新捡起来埋葬。
后来, 契丹的铁蹄踏进中原,中原文化受到契丹人的关注,他们开始将本民族的文化与中原文化融合,丧葬习俗也逐渐融合了中原的元素。
所以, 他们在树葬之后,还增加了停尸,墓室尸床等丧葬程序。因此在殓葬后,人们还要定期进行一系列的祭祀活动,于是,美化和装饰尸体就显得非常重要!
也正因如此,今天的我们才得以一睹契丹公主的奢华陪葬!
古墓中发现的黄金面具、银丝网络等,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为了把尸体笼络住,让尸体变得更威严,而不会因为停尸时间过长导致尸体腐烂,影响主人生前的形象。
陈国公主墓中出土的黄金面具,与银丝网络不仅是最完整,而且等级最高!
一件神秘的黄金面具在这个奢华至极的千年古墓中, 公主与驸马脸上覆盖的黄金面具最为神秘。他们为什么要脸覆金面具,面具又是用来做什么的?
陈国公主的黄金面具,采用捶揲工艺制作而成,长20.5厘米、宽17.2厘米,和一位成年人的脸庞大小相当。面具耳朵部位的纹路清晰可见,面部圆润,眼睛双睁,嘴唇微抿,刻画了一位契丹民族女性的容貌。
而驸马的面具, 细看呈半浮雕形, 面颊较消瘦, 两眼圆睁, 双唇抿合,显露出男子特有的刚毅姿态。
有意思的是, 其他地方发现的面具,多是闭着双眼的, 而这两个金面具却是两眼圆睁, 显示出契丹文化的特色。
其实,黄金面具,除了陈国公主墓出土之外, 还有九世纪发掘的迈锡尼国王黄金面,和古埃及法老图特卡蒙的金面具。这些神秘的黄金面具,似乎都隐藏着一段令人难以揣测的往事。
无一例外,这些逝者的家世地位, 都是特别的高贵显赫。神秘的黄金面具,不仅可以很好的美化尸体, 大概也是他们想长存世间的,一种独特的方式!
岚枫
这个陈国公主的舅舅不是别人,正是她自己的丈夫萧绍矩。外甥女嫁给舅舅?没有错了,古代辽国皇室一直有近亲相互结婚的先例,相传是契丹人为了保持皇族血统的纯正这一说法。
因此,年仅16岁的陈国公主耶律氏嫁给了比她大10多岁的舅舅萧绍矩,但两年后夫妻两人双双去世。按照辽国的规矩,陈国公主耶律氏要与她的舅舅兼丈夫葬在了一起,所以这是一座夫妻合葬墓。
陈国公主是何许人也?为什么墓中会使用黄金面具?历史上被封陈国公主的有多人,比如宋朝的宋徽宗也有一个女儿被封为陈国公主,而嫁给自己舅舅的就应该是契丹辽国的“陈国公主”耶律氏。
陈国公主与丈夫的合葬墓在辽宁盖州市境内,在下葬了900多年后因为当地修建水库而被专家发现,墓中出土了大量的金银玉器以及数不清的珍贵珠宝。
此墓的奢华程度可以说是让人难以想象,一个辽国的公主与驸马的合葬墓中居然有3200多件随葬品,而且多数还是金银和玉制品,充分反映了当时契丹贵族的奢华和地位。在辽圣宗时期,辽国的贵族就已经如此奢华,也可能是学习了中原王朝的“厚葬”风俗。
让人匪夷所思的是,两位墓主人都是带着黄金面具下葬的。陈国公主耶律氏与驸马各自都戴着一副黄金制成的面具,面具的外观各不相同。身份尊贵的陈国公主除了脸上戴着黄金面具以外,头上还戴着鎏金的银冠,脖子上有珍珠项链,手腕上有金手镯,手上戴着11枚黄金戒指,其奢华程度可见一斑。
公主耶律氏是契丹辽国的第6位皇帝辽圣宗耶律隆绪的一位爱女,在16岁时就嫁给了自己的舅舅萧绍矩。契丹的贵族原本就是一支东北的游牧民族出身,对于伦理纲常这一块并不是特别的重视,所以外甥女嫁给舅舅在辽国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驸马萧绍矩的黄金面具)
不过,在辽圣宗开泰7年(1018年),年仅18岁的陈国公主突然去世,史书没有记载其任何死因。有人推测陈国公主和驸马是死于某场宫廷政变,但辽圣宗开泰7年并没有什么大的变故,有也的话难以查证。
(契丹贵族女性复原)
至于陈国公主与丈夫为什么要戴着黄金面具下葬,这其实是源于契丹的一种古老风俗。契丹人认为死后给尸体保存好脸才能再次转世轮回,后来契丹人信奉了佛教,对此也就更加看重了。
在其他的地方出土的辽国墓葬中,也有黄金面具的出现,不过非常稀少,只有身份极为尊贵的人才可以使用,要么是辽国重臣,要么就是非常显赫的皇室宗亲。
陈国公主年仅18岁就去世,然后戴着黄金面具下葬,足以说明她的父亲辽圣宗耶律隆绪非常宠爱这个女儿。除了黄金面具以外,契丹人还使用银、铜、鎏金的银等材质面具。根据面具的材质,我们大致也可以判断墓主人身上是否属于辽国的贵族阶级。
猫年狗月的事
陈国公主指的是大辽萧太后萧绰的孙女(即辽景宗耶律贤的孙女)。
萧太后可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曾经指挥大辽军队兵临北宋皇城根,逼得宋真宗签下了“澶渊之盟”,逼得北宋纳岁贡。
萧绰(又叫萧燕燕)和同时代的佘太君、穆桂英有得一拼,都是巾帼英雄。
她的孙女陈国公主生前却默默无为,过了千年后,即1986年,当考古队发现了陈国公主的陵墓后,陈国公主这才被世人所关注。
(公主和驸马合葬)
陈国公主墓位于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青龙山镇东北10公里斯布格图村西的山坡上。它实际是公主和驸马的合葬墓。
墓中出土了上千件古物,其中包括金、银、玻璃、木器、珍珠、玛瑙等……其规格仅次于帝陵,不过辽代的帝陵几乎被破坏殆尽,而公主和驸马的合葬墓是迄今保存完好没被盗墓者光顾的大辽皇族古墓。
令人感动的是,墓中陈国公主戴着栩栩如生的黄金面具,和驸马紧紧相偎相依葬在了一起,这才是“生同眠死同穴”的真实写照。这让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诗句显得苍白无力。
随着考古学家的深入解读,陈国公主的驸马竟然是她的舅舅萧绍矩。为何公主嫁给了舅舅?
原来16岁的公主下嫁给了大她十几岁的舅舅萧绍矩,现在看来是乱伦,但在过去的契丹族属于正常婚姻。
萧太后秉承祖上习俗规定,为了皇族的血统纯正,耶律皇族必须和萧姓通婚。这有点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意思,实际是为了保护财产不被外人分割。
(萧太后)
现在看来是“近亲结婚”的事,在古代习以为常。汉初刘邦的老婆吕雉曾做过这样的事,她把自己的外孙女张嫣嫁给了自己的儿子汉惠帝刘盈,也就是说刘盈这个当舅舅的娶了外甥女。相传张嫣到死都是处女。
陈国公主是不是处女不得而知,不过我知道她娶过门两年后就去挂了,据说是因病去世的,和近亲结婚没关系。
18岁的公主去世后,他的父亲耶律隆庆(当时的皇太弟)为女儿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发掘墓时看到公主脸上戴着黄金面具,双耳戴着珍珠、琥珀耳坠,脖子上佩戴着珍珠项链,手腕戴着两对金镯,双手还戴着多枚金戒指。夫妻二人穿着契丹族特有的葬服,处处凸显出雍容华贵的厚葬风格。
18年后,35岁的萧驸马因病去世,夫妻二人合葬在了一起。由于地处偏僻,合葬墓一直没引起盗墓贼的光顾,夫妻二人安安静静沉睡了上千年,一次偶然的大兴水利这才发现了这座墓。
综上所述,18岁的陈国公主戴着黄金面具和舅舅葬在一起,这在当时的契丹族是很正常的婚姻,我们不能用现代的思维看待古代的事。
文/秉烛读春秋
muziliri
1986年,内蒙古青龙镇一处水库,一群工人挥汗如雨地挖掘着土地,挖着挖着突然一块青色的方砖就映入众人的眼帘,很多工人对此感到无比困惑,而有些人见识较长认为他们很可能挖到了古墓,于是他们便将此事上报当地政府。
随后考古人员闻讯赶来,经过一段时间的挖掘,一座埋藏许久的宏伟古墓终于重见天日。按照古墓的设计风格来看,这座古墓很可能是为某个地位尊贵的女性所准备的,只是令考古人员不解的是,居然有一男一女两具尸体躺在主墓室的棺椁里,他们呈现出相拥的姿势,而且尸体全身包裹着银丝网,脸上还都带着纯金面具。
其实古时候夫妻合葬的陵墓不在少数,但是他们都是各地长眠于自己的墓室中,向青龙镇这种一男一女躺在一个棺椁里的情况还是第一次仅仅,并且显然这个墓室是为女性准备的,可为什么会有男人被葬在此处呢?他们又为什么要戴上金面具呢?
随后在墓葬中出土的故陈国公主墓志铭成功解答了这些问题。
经过对墓志铭的解读以及相关资料的查阅考证,考古人员们最终得出结论:这座古墓的主人是辽朝的陈国公主,她也是辽国萧太后的孙女。
墓中男人的真实身份辽国能够中兴,萧太后绝对是必不可少的关键性人物,她在执政期间呼风唤雨,将辽国治理得井井有条,从这一点看她甚至不输很多男性皇帝。
辽太后去世以后,继位的辽圣宗资质平平无奇,根本就无法掌控辽国的局势,甚至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二弟耶律隆庆做大做强,一步步威胁自己的地位。
而陈国公主就是当时权势滔天的耶律隆庆的掌上明珠,由于地位无比尊贵,所以她死后陵墓的规格自然也是无比上乘,拥有无数的陪葬品也是在情理之中。
而与陈国公主一起合葬的男人名为萧绍矩,他既是陈国公主的丈夫,也是其舅舅,也就是说这是一对舅舅外甥女的乱伦组合。
为什么陈国公主要乱伦呢?前面我们也说道,陈国公主地位无比尊贵,这样优越的家庭背景几乎是想要什么男人都有,可为什么她偏偏要与自己的舅舅乱伦呢?
实际上这与辽国的皇室婚嫁传统有关。耶律是皇帝的姓氏,那萧姓就是皇后的姓氏,为了确保两家能够世世代代掌握大权,他们约定只要两家进行联姻就能不用顾及血缘与辈分,这样的做法自然会导致近亲结婚彼此乱伦。
萧太后除了长子耶律隆绪、次子耶律隆庆之外还有一个女儿耶律观音哥,耶律观音哥长大后嫁给了萧太后的弟弟、她的舅舅萧继先,并生下一个女儿,此女后来又嫁给了她的舅舅耶律隆庆,然后生下了陈国公主。
也就是说,从父亲的角度来说陈国公主是萧太后的孙女,而从母亲的角度来说,她则是萧太后的重外孙女,其中的关系简直不要太混乱。
十八岁那年,陈国公主不幸患病去世,悲痛欲绝的耶律隆庆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为女儿建造了这座宏伟的陵墓,然而陵墓刚建完没想到萧绍矩也暴毙了,所以耶律隆庆就命人将两人安葬在一个棺椁当中,让他们死后也能缠缠绵绵。
佩戴黄金面具的寓意是什么?至于他们夫妻二人身穿银丝网衣、脸戴纯金面具,这与辽人独特的殡葬习惯。
众所周知契丹是游牧民族,他们驰骋在大草原上,居无定所,崇尚自然的他们不会将自己的尸首埋在土地里,而会选择将其挂在树上,风干之后再进行火化处理。
只不过尸体的腐烂气息往往会吸引来食腐性鸟类,由于害怕尸体被鸟啄食得身体散了架、脸被咬得面目全非,契丹贵族一般都会给亲人穿上银制的网衣并戴上面具,让他们能在死后保留尊严。
而陈国公主地位尊贵,丧葬礼仪自然也会准备得无比体面。据了解,陈国公主脸上佩戴的黄金面具做工无比精致,所用原材料都是纯度在98%的黄金。
值得一提的是,在陵墓中考古人员还发现了类似现代工艺制造的水晶杯,如果不是当时的技术水平不足以达到穿越时空的地步,人们甚至会怀疑陈国公主是穿越者。
不过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耶律隆庆对于女儿的宠爱,哪怕执掌大权也没有减少半分,不得不说有这样一个爱她的父亲,陈国公主在地下也能彻底安息了。
虾条
1986年,内蒙通辽奈曼旗青龙镇,工人们正热火朝天建设新水库时,突然发现一块青色古砖,有见多识广者马上认出这是墓砖。
闻讯赶来的考古人员,经勘察发现一座辽代贵族古墓。当他们打开墓室时不觉惊呼,只见两具尸体相拥而眠,其头上罩着的黄金面具,历经岁月洗礼依旧金光灿灿。
古代夫妻墓葬,大多是分棺而居,鲜有夫妻相拥合葬者,同时此墓葬装饰风格,明显是以女性为主。那么这个古墓主人又是谁呢?
考古人员根据出土的故陈国公主墓志铭,断定女墓主应是大辽陈国公主。当然此处所说陈国不是五代十国时期的陈国,只是女墓主逝后被封为陈国公主。
陈国公主乃是中国第一位女军事家辽国萧太后孙女,也就是辽景宗与萧燕燕的次子耶律隆庆之女,是辽圣宗耶律隆绪的侄女。可见这位陈国公主真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辽国正宗皇亲国戚。
而与陈国公主一起合葬之人,就是其丈夫驸马都尉萧绍矩。但考古学家根据文献记载分析,萧绍矩竟然是陈国公主的舅舅。
如果按现代人观念,陈国公主与萧绍矩的婚姻,无论是从伦理还是法律层面,都是违背常理的近亲结婚。可这在古代大辽为保证皇族血缘纯正,舅舅娶外甥女是屡见不鲜的正常现象。
辽国自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国后,依旧保持着契丹旧有婚俗。当时辽国皇族耶律氏,只能与后族萧氏通婚,而且没有什么辈分限制,可想而知这些政治婚姻中环环相绕,血缘颇多牵连,终绕不开近亲结婚圈子。
萧燕燕父亲萧思温,只生有三个女儿,遂将侄子萧继先收为养子。萧燕燕嫁给辽景宗耶律贤后,生下长女耶律观音哥,长子耶律隆绪,次子耶律隆庆。耶律观音哥嫁给舅舅萧继先,生下女儿萧氏。萧氏长大后又嫁给了舅舅耶律隆庆,生下陈国公主。
我们看到这里是否感觉,大辽耶律家族辈分已乱,不知他们之间该如何称呼合适了?可这就是古时辽国婚姻习俗最真实的写照。
陈国公主出生于1001年,当时正是萧太后摄政时期。陈国公主一出生就被封为太平公主,成了祖母掌上明珠,可其再娇贵也逃不脱近亲联姻的桎梏。陈国公主长到16岁时,奉命嫁给了舅舅萧绍矩。
史书上关于萧绍矩的记载只有寥寥数语,他是辽圣宗耶律隆绪的第二任皇后萧菩萨哥的哥哥,没有什么高官显位,只是小小的驸马都尉而已。
萧绍矩虽不是陈国公主亲舅舅,可是按照辽国婚姻现状,两人也有着相近的姻亲血缘。更何况萧绍矩比陈国公主年长十七八岁,陈国公主婚后是否幸福就未为可知了。因为这段婚姻只延续了两年时间,陈国公主就香消玉殒,那年她只有18岁。
陈国公主仙逝时,祖母萧太后早已薨逝,伯伯辽圣宗耶律隆绪终于亲政。可耶律隆绪终归没有母亲杀伐决断的睿智,连弟弟耶律隆庆都无力掌控,只得将其册封为秦晋国王。
可想而知,在大辽权势熏天的耶律隆庆痛失爱女,誓让爱女尽享生前荣华富贵,遂将金银珠宝堆满墓室,并令工匠按着女儿容貌,用捶揲工艺打造了精美的纯金面具。
这顶纯金面具长20.5厘米、宽17.2厘米,完全按着公主脸型打制,可见其脸型圆润,双眼圆睁,鼻梁狭长,鼻翼略宽,抿唇,尽显公主年轻圆润安详之态。同时面具上还有33个小孔,以便与公主身穿的银制网络衣相连。
就在陈国公主陵墓建造完成时,只有36岁的驸马萧绍矩竟也随妻子而逝。也许这就是陈国公主夫妇同棺而葬的原因,本来陵墓就是为陈国公主而建,那墓室陈设以女性为主,就可以理解喽。
陈国公主与丈夫年纪轻轻因何而逝,史书未有任何记载,可能近亲结婚导致子孙身体素质下降,是其中不容忽视的因素吧。
至于陈国公主夫妇,为何皆戴着纯金面具,穿着银制网络衣,这也是辽国特殊丧葬风俗。
古代契丹族四处游牧漂泊不定,于是他们就发明树葬风俗,也就是亲人逝后,将其尸体挂在树上,任其自然腐烂风干,然后再将尸体火化或土葬。
我们试想尸体挂在野外,风吹日晒不说,还会被鸟类等动物啄食乃至面目全非。于是一些贵族家庭就为亲人罩上纯金面具,以以及网络衣,即可以保持死者尊严,又可保证死者尸骨不散。当然黄金面具与银制网络衣,只有辽国贵族才能享有,辽国贫民可没有经济实力享有如此荣光。
也许因陈国公主陵墓位置太过偏僻,一直未遭盗墓。陈国公主与丈夫生前只相伴两年,逝后却默默相拥而眠近千年,也堪称传奇了。
Buy家女gigi
1986年,考古队员在内蒙古的一座墓穴中进行清理发掘的时候,发现了墓主是一对很奇特的年轻夫妻,之所以说他们很奇特,是因为这对小夫妻都带着黄金面具,再看他们身上穿的衣服以及佩戴的首饰,全部都是金银、玉器、玛瑙、珍珠和琥珀等等,打眼一看就是贵族出身。
而出土的墓志铭揭开了这对夫妻的身份,原来他们是辽朝的陈国公主和驸马萧绍矩。这样一说出来,可能很多人感觉比较陌生,毕竟辽朝历史上出名的人物不多。所以这里简单介绍一下他们的身份。
陈国公主是秦晋国王耶律隆庆的女儿,而耶律隆庆就是辽景宗和萧太后的次子,耶律隆庆娶了亲外甥女萧氏为妃,萧氏是耶律隆庆大姐耶律观音女与萧继先的女儿,当初萧思温没有儿子,只有几个女儿,所以萧思温的第三女也就是萧太后让萧继先做了萧思温的养子来承嗣。然后萧继先又娶了萧太后的长女观音女为妻,生下了萧氏。
萧氏嫁给舅舅耶律隆庆然后生下了陈国公主,等陈国公主及笄后就嫁给了萧绍矩。而萧绍矩是萧太后族弟的儿子,也是辽圣宗第二任皇后萧菩萨哥的哥哥。所以萧绍矩算是陈国公主的舅舅,虽然不是亲舅舅,但是一直以来,耶律皇族向来和萧氏家族联姻,所以他们之间的关系都是比较近的,无论是从母亲那一边还是从父亲那一边都能扯上亲戚关系。
陈国公主出生于1001年,当时正是陈国公主祖母萧太后摄政时期,虽然辽圣宗已经三十岁,但因为萧太后的众望所归,所以辽圣宗并未亲政,直到八年后萧太后归政于辽圣宗,然后两个多月后萧太后去世。
辽圣宗虽然亲政了,但是其政治手腕远不如萧太后,甚至连自己的弟弟耶律隆庆也不能完全控制,三年后被封为秦晋国王,而耶律隆庆的女儿陈国公主也从太平公主改封为越国公主,陈国公主这个封号是死后追封的。等到陈国公主及笄后,就嫁给了舅舅萧绍矩,当时的萧绍矩应该比陈国公主大个十岁八岁的。
两人婚后的感情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不过两人的婚姻应该没有持续多久,要知道陈国公主是1018年去世的,去世的时候年仅18岁,而萧绍矩死在陈国公主前面,所以两人的婚姻顶多只有两三年。
死后,两人合葬在陈国公主墓中,位于现在的内蒙古青龙山镇,这一带应该是有不少辽朝皇族的墓葬。1986年,青龙山镇有一个地方准备修建一座水库,然后就发现了这座公主墓,内蒙古的文物考古人员迅速介入,对其进行考古发掘,惊喜的发现该墓穴并没有被盗过。
之所以说惊喜,是因为辽朝的很多皇陵在辽朝灭亡之后就开始遭到盗掘,金朝攻灭辽朝后就进行了大规模的盗墓,金朝之后,辽皇陵被盗的情况也依旧猖獗,就说陈国公主的祖父和祖母的辽乾陵,就曾数次被盗。
辽乾陵中埋葬的可是辽景宗和萧太后,经过数次被盗后,如今到辽宁去看,只能看到一片荒凉,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辽乾陵中的一些文物逐渐现世,其中有一件是萧太后身上的黄金寿衣,其价值更在金缕玉衣之上。
只可惜辽乾陵已经数次被盗,地宫早已经被洗劫一空,什么宝贝都找不到了,不仅仅是辽乾陵,大部分辽帝陵都已经被破坏殆尽。好在1986年发现陈国公主墓并没有被盗,考古人员进入之后,发现里面的陪葬品相当的精美华贵。各种精美的金银玉器、珍珠玛瑙、琥珀水晶、陶瓷木器等等多达三千多件,应有尽有。
陈国公主和萧绍矩依偎这躺在那里,两人的枕头是银制的,衣服是银制的,靴子也是银制的,两人都带着黄金面具,其他的各种佩饰都是皇家专有的佩饰,总之,呈现出既富又贵的景象。墓穴中的壁画也是很珍贵的文物。
不可否认,陈国公主墓的出土时相当重要的,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不过让人奇怪的就是,为什么他们死后会戴着黄金面具呢?虽然没有别的皇陵发掘来做参考,但大致可以判断出这是辽朝丧葬的一个习俗,黄金面具以及身上穿的银制网格都是量身定制的,既可以保有原有的身材样貌不变样,也能最大程度防止尸体腐烂。
不过我们也能看出,这样的丧葬习俗大约只有贵族尤其是皇族才有资格和实力来实现,毕竟这是需要花很多很多钱的,辽朝的百姓是不可能负担得起的,他们就是进行一般的树葬,先将尸体放在树上自然晾干,然后再放进墓穴中。
秦勇
1986年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奈曼旗青龙山镇发现的辽代陈国公主墓,揭开了千年前辽国古墓的神秘面纱。
这个墓葬的尸床上并排躺着两具遗骸,尸身穿的是银丝网衣,头戴金冠,脸覆金面具,脚穿鎏金银靴,还系着腰带,周围的壁画上全是生前的日常生活场景,陪葬品有三千多件,金银、玉石以及玛瑙、琥珀、珍珠等名贵材料制作的用品,可见其墓葬的奢华。
根据出土的故陈国公主墓志铭得知这是一座公主与驸马合葬的砖室墓,该墓葬以女子为主,可见其地位的特殊性。公主姓耶律,具体的名字没有记载,她是辽景宗与大名鼎鼎的萧太后的孙女,无比的尊贵,起先她的封号是“太平公主”,历史上太平公主太多了,又改封为“越国公主”,去世后追封为“陈国公主”。陈国公主16岁就嫁给了比自己年长18岁驸马都尉萧绍矩,陈国公主与驸马的关系非常密切,他们都跟萧太后有关系,公主的萧太后的孙女,而萧绍矩是萧太后的侄子,相差一代人,两人是外甥女与舅舅的关系,也可以说是侄女与表叔伯的关系,血缘关系比较亲近,放在现在是不可想象的,这在辽代是很普遍的现象。辽国作为“塞北三朝”中较有影响力的一个朝代,一度被西域诸国奉为主邦,辽国皇族规矩很严格,婚姻只能在耶律氏和萧氏两大家族之间进行,他们为了血统纯正,也为了把政治权力牢牢的掌握在两大家族手里,就盛行这种近亲联姻的方式。根据墓志铭记载,陈国公主死于开泰七年(公元1018年),她去世时的年龄只有18岁,而驸马萧绍矩先于公主几个月就去世了,两人都在青壮年时期就早逝了,死因从谜,但极有可能是近亲结合的牺牲品。陈国公主墓中最为抢眼的就是公主与驸马所戴的黄金面具,那么他们为何要戴面具下葬,面具是用来做什么的呢?当然这与契丹人的丧葬习俗有关,根据旧唐书记载“其俗死者不得作冢墓,以马驾车送入大山,置之树上,亦无服纪”,意思是说,这人死之后,先把尸体放在树上,等它自然风化后,再把尸骨重新捡起来埋葬,也就是树葬。树葬看起来比较节俭、简陋,但陈国公主墓中有墓室、尸床、黄金面具、陪葬品,这样的奢华程度与史书里记载的树葬习俗相差可就十万八千里了,足以见得皇家的与众不同。树葬因为停尸时间过长而导致尸体腐烂,影响主人生前的形象,于是对尸体进行美化和粉饰就显得至关重要,辽代的贵族就以这种金属面具和银丝网络等,把尸体笼络住,让尸体变得威严。这种黄金面具采用捶擛工艺制作而成,长20.5厘米,宽17.2厘米,和一般成年人的脸庞大小相当,面具耳朵部位的纹路清晰可见,面部圆润,眼睛双睁,嘴唇微抿,活灵活现,栩栩如生。陈国公主的黄金面具定格生前的容貌,这可能是一种信仰,就是希望下辈子轮回时,专家能保持原来的模样,好让亲人能够马上认出来。
银丝网络通体由银丝编制而成,将尸身完全包裹起来,和金缕玉衣的的功能基本相似,能够起到一种更好的笼络尸体的作用。也许这位18岁的公主,对于自己的丈夫,更多的是当成自己的舅舅,也许他们之间更多的是亲情,她与丈夫依偎沉眠千年之久,看似美好,其实却是悲剧的定格而已,如果公主和她舅舅之久存在爱情,那也只能说是考古史上最凄美的爱情。左小微
古代摸金校尉的奇技淫巧,近代盗墓贼的疯狂肆虐,大凡巨贾显贵、高官帝陵的豪华陵墓,多被光顾并洗劫一空,但却有一座千年豪华大墓因地处偏僻而得以幸存。
1986年6月5日,内蒙通辽奈曼旗青龙镇斯布格图村兴修水库时发现一座古墓,在考古专家现场指导下进行抢救性挖掘,人们惊喜地发现,这座古墓墓门完好无损,没有被盗的痕迹,当墓室被打开的刹那,让在场的专家为之一振。
古墓有前、后、东、西四个墓室,而且墙壁以及顶部都绘有精美的壁画,虽尘封多年却依然色彩艳丽,呈现出一幅幅浓郁游牧民族的生活场景,草原风情扑面而来。
更让在场人目瞪口呆的是琳琅满目的陪葬品,黄色的金、白色的银、红色的琥珀、洁白的玉等奇珍异宝砌如山,让考古队员几乎无立锥之地,稍不留神就会损坏脚下的无价之宝。
经过考古人员的仔细清点,共发现随葬品3227件,其中黄金制品31件,重达1700多克,银制品147件,重达1万余克,玉石、玛瑙、水晶等材料制作的玉器300多件,规格不亚于皇陵。
更令人称奇的是两具尸体相拥而眠,他们头枕着金花银枕,全身裹着银丝网衣,脸戴黄金面具,胸佩琥珀璎珞,脚穿金花银靴;特别是女人更为雍容华贵,她的头部上方放置高翅鎏金银冠,双耳戴着珍珠、琥珀耳坠,脖子上佩戴珍珠项链,腕戴两对金镯,每个手指戴一枚金戒子,可以说是全副武装。
两个金光灿灿的黄金面具,引起了专家们的浓厚兴趣,女性面具长20.5厘米,宽17.2厘米,长7.6厘米,宽3厘米,厚度仅0.5毫米。面具面部圆润,眼睛双睁,鼻梁狭长,鼻翼略宽,嘴唇微抿,尽显年轻圆润安详之态。黄金面具最牛的地方是,耳朵部位的纹路清晰可见,眼耳口鼻的地方都没有开缝,同时面具上还有33个小孔,以便与身穿的银制网衣相连。
男性面具, 细看呈半浮雕形, 面颊较消瘦, 两眼圆睁, 双唇抿合,五官的纹路都很清晰,栩栩如生,仿佛活的一般,显露出男子特有的刚毅姿态。
专家根据出土的“故陈国公主墓志铭”及相关文献记载,断定墓主人是辽国陈国公主的她的丈夫(舅舅)驸马都尉萧绍矩。辽国(907年—1125年),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所建的封建王朝,共9帝,享国210年。
陈国公主是中国第一位女军事家辽国萧太后(萧燕燕)的孙女,萧太后曾经指挥大辽军队兵临北宋皇城根,逼得宋真宗签下了“澶渊之盟”,年年纳岁贡。
萧燕燕的父亲萧思温,因只育有三女,遂收侄子萧继先为养子。萧燕燕嫁给辽景宗耶律贤,生有长女耶律观音哥,长子耶律隆绪,次子耶律隆庆。耶律观音哥长大后嫁给舅舅萧继先,二人所生女儿嫁给了舅舅耶律隆庆,生下陈国公主。
萧绍矩是辽圣宗耶律隆绪的第二任皇后萧菩萨哥的亲哥,他虽不是陈国公主亲舅舅,按辈份也应喊萧绍矩为舅舅。
至少按现代汉族人看来,外甥女嫁给舅舅,是典型违背常理的近亲结婚+乱伦,是要被吐沫星子淹死的,但对古代的少数民族而言,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原因有二:一、少数民族为了生存,只能如此,唐朝李治与武则天,李隆基与杨玉环,元朝成吉思汗生前就将小老婆指定给大儿子为妻,只不过大儿子太,没有李治的道兴,事情败露,导至储君地位丧失,那时少数民族“爹死儿娶妈,哥死弟娶嫂”已成为习俗。
二、辽国,耶律为皇族,萧姓为后族,共同的利益决定了两家的政治联姻,这有点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意思,这点同样出现在西汉王朝,高祖刘邦的老婆吕雉曾强迫儿子汉惠帝刘盈娶自己亲姐姐的女儿张嫣为妻,这也成为刘盈早亡的诱因,相传张嫣到死都是处女,后人赞为仙女,但在听头条牛佳宇老师讲课时,证实这是一个谣言。
所以现在看来惊世骇俗的事,当时也是一种正常现象,我们不能用现在的眼光去看待那时候的事情,毕竟文明的差异就是那样,习俗如此,如之奈何?千年前春天,北方草原上风和日丽,按照契丹贵族的婚姻习俗,16岁的陈国公主嫁给了比自己大18岁的舅舅,但这场令人瞩目的婚姻仅仅只持续了两年!1018年,36岁的驸马患病死去,而公主大概因哀伤过度,遂染沉疴,没多久便随驸马而去。18妙龄便撒手人寰,墓志铭上有诗慨叹道:“自古人虽皆有死,陈国公主太夭年”。
那么问题来了,两位墓主人为何死后要用黄金面具覆面呢?这主要源于契丹民族独特的丧葬习俗,契丹是一个马背上的游牧民族, 他们逐水草而居,打渔放牧,狩猎为生,四处漂泊不定,靠天吃饭,逐渐对大自然产生一种敬畏,契丹人死后,要将自己回报给大自然,因此有了契丹人独特的丧葬习俗——树葬。
所谓树葬,就是指亲人逝后,将其尸体挂在树上,任其自然腐烂风干,最后变为僵尸或者尸骨。
北史·契丹传载:“父母死而悲哭者,以为不壮,但以其尸置于山树之上,经三年后乃收其骨而焚之”。后来, 契丹的铁蹄踏进中原,遂将本民族的文化与中原文化逐渐融合,延伸出了先树葬再入葬的习俗。
契丹人信奉人有生命之魂、思想之魂、转生之魂,认为人死后肉体会腐朽但灵魂不灭。同时树葬时尸体挂在野外,风吹日晒、霜打雨浇不说,自然要遭到飞禽走兽的侵蚀,以至于会变得面目全非,所以辽国人为了维持亲人的尊严,他们在尸体上笼络上网络,给面部戴上面具,面具的和尸体上的网络组一个系统,一是保护尸体的完整,二是认为网络能周身裹起来,这样够保证灵魂永远在自己体内,而没有游离出走。
1018年,陈国公主病逝时,辽国皇帝是圣宗耶律隆绪,但耶律隆绪软弱可欺,大权实际在陈国公主的老爹耶律隆庆掌控。可想而知,权势熏天的耶律隆庆痛失爱女,誓让爱女尽享生前荣华富贵,令工匠按着女儿容貌,用捶揲工艺打造了精美的纯金面具,这和汉朝的“金缕玉衣”,九世纪发掘的迈锡尼国王黄金面,和古埃及法老图特卡蒙的金面具,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并将金银珠宝堆满墓室。
根据墓志记载,驸马与公主两人均因病而亡,与宫廷争斗没有关系,可考古工作人员发现陈国公主遗骨发黑,不像正常死亡,于是对她的遗骨和头发取样,发现遗骨和头发的汞含量均超高,但耶律隆庆一言九鼎,谁敢害他的女儿?假设是为了尸体防腐死后喂服的水银,但是不应在头发中出现汞超标,为何驸马萧绍矩没有汞中毒症状?
一座千年古墓,因地处偏僻,得以完存,陈国公主带着十八年华的爱情盟约,和驸马紧紧相偎相依沉睡了千年,诠释了“生同眠死同穴”的真谛,让“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诗句显得苍白无力。
一双栩栩如生的黄金面具,让我们领略了辽国的繁茂经济和契丹人独特的丧葬习俗,陈国公主的舅舅也是丈夫,并非乱伦而是当时婚婚的一个血缘守则,恩爱夫妻生同床,死同穴,天经地义。versuch
18岁,正是花瓣初开的季节,还未绽开容颜,就被风吹雨打去,这位18岁的陈国公主,香消玉殒后戴着黄金面具,静静地躺在土中,旁边陪着的是他的舅舅,同时也是丈夫,而北宋战马萧鸣,杨家将的鲜血染着这块同样的土地!
1、
那年春天,草长莺飞,野花自由地绽放在草原上,默默祝福他们的公主大婚。曾经被鲜血染红的大地,让辽、宋人的眼泪从不曾止住的艳红,如今披在了公主的嫁衣上。
那一年,公主十六岁,她是新娘!
她的笑脸如同轻绽的朝阳,美丽、甜蜜、幸福,升起在牧民的载歌载舞中,升起在萧太后欣慰的开怀中,升起在丈夫萧绍矩的目光中。
那一年,萧绍矩三十岁,他是新郎!
他是名门之后,他是手握兵权的将领,如今他又握着公主的手,带着她漫步在草原上,接受苍鹰的祝福,牧民的祈祷,大地的恭贺。
辽国,耶律为皇族,萧姓为后族。为了血脉的纯正,家族的兴盛,辽国的团结,萧、耶律便成了为政治联姻的两大氏族,亲上加亲的方式牢牢把权力永远掌握在耶律萧氏手中。
辽国没有近亲的概念,因此公主嫁给了萧绍矩,也就是她的舅舅,他们得到了族人的祝福,但却没有得到上天的恩宠。
两年后,辽国这位公主去世,走得匆匆,把年华永远留在了十八岁,笑颜一时如花,苍翠了青山,泛绿了湖柳。
萧绍矩,在最美的时刻娶了最美的公主,却又在最美的时间失去了最好的她,先她而去,那年他36岁。
他们合葬在内蒙古斯布格村西的山南坡上,听松声,观日出日落,看庄周的蝴蝶在世间飞舞。
陈国公主墓志铭记载:“泰宁军节度使检校驸马太师都尉萧绍矩即皇后之兄也。”
2、
时日悠悠,春去冬来,时间来到1986年。
施工人员在内蒙古奈曼旗青龙山镇斯布格图村兴修蓄水坝时,其中一铲子下去就惊醒了这个沉寂了多年的陈国公主的梦,宣告陈国公主墓正式被发现。
辽墓保存完整,无盗墓的痕迹,也许老天也被其青春早逝所感动,所以让她不受干扰在地下长睡,上面有山花明月相陪。
古墓奇珍异宝遍布,规格不下于皇陵,黄金白银,珍珠琥珀,玉器雕饰,显示着主人的身份,透露着契丹文化的气息,也传递着这个公主被宠爱的程度。
据记载,公主在族中是集万千宠爱的明珠,生前先封太平公主,再封越国公主,死后被追封为陈国公主。她并非辽国皇帝亲女,而是萧太后的亲孙女,这份荣耀足显辽国对其的重视和喜爱之情。
墓中,陈国公主头与丈夫枕金花银枕,面戴黄金面具,身着银丝纹饰葬衣,脚蹬金花银靴,在满是草原特色的壁画中沉睡。
陈国公主还戴着专属女儿家的殉品,鎏金高翅银冠在头,配有珍珠坠饰耳环和项链,腕有金镯,指头套戒,一派雍容华贵的公主装扮。
3、
黄金面具,长20.5厘米,宽17.2厘米,贴合公主脸庞,为睁眼之相,五官栩栩如生,可能仿造公主真实相貌,利用捶擛工艺制作而成。
黄金面具一来是保护公主相貌,在当时认为死后保全面貌,在转生后能够拥有同样的脸庞,是生人对亡者寄予的一种美好愿望。
另一个原因跟当时的契丹的丧葬传统有关。由于辽国同属游牧民族,多釆用树葬方式,让尸体自然风化,回归自然。而贵族会收集尸骨,再进行一次火葬仪式,这是游牧民族向往自由、追求自由的一种理念。
由于尸体枯干过程中,会遭到虫鸟野兽的撕咬,所以契丹人就造出了银丝网衣保护身体,黄金面具护脸的方式,让死者能够保持尊严,免受其它动物的破坏,当然这是贵族和有钱人釆用的法子。
后来吸收了中原文化,辽国逐渐形成了土葬模式,这种方式显然更显得对亡者的尊重之情,也给后人有凭吊拜祭的地方,因此才有了陈国公主墓完全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机会。
东邪
每一个墓室的发现都能揭开一段传奇的历史,都能让历史研究者欣喜若狂,尤其是一座保存完好又高贵显赫的墓室,陈国公主的墓室便是其中之一。1986年,因内蒙古通辽奈曼旗青山镇兴修水利的急需,施工过程当中,就在推土机作业途中,无意之间使得几块看起来年代久远的砖头愈发吸人眼球。通辽的考古专家匆匆赶到,在专家的指导下,现场翘开了砖头,里面的墓室结构逐渐清晰,这是陈国公主和其驸马的墓室。
新发现的墓室和汉代墓室的结构十分的相近,这个新发现的墓室也是由墓道、前室等六个部分组成。但仔细看来,这个墓室和汉代的墓室在一些细节方面又有很多的不同,例如墓室的顶部设计。进入墓室,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五彩斑斓的壁画,壁画色彩鲜艳,保存完好,还能辨别出壁画的大概内容。壁画应是出自大家之手,武士等的刻画栩栩如生,连发型都可以辨别出来。同样也是根据武士的发型考古学家基本确定了墓室主人的民族。壁画之中的人形武士,头发已经全部剔除,只有在其两鬓和前额部位留有少量毛发,书中记载这个被称为“髡发”,而在民族大融合中,只有契丹人一直保留着这个发式。因为契丹人是马背上的国家,头发披散会遮挡在马上的视线,所以考古专家初步断定这是一个辽代的古墓,但要最后确定还需要找到墓主人的墓志铭。
让考古专家开心的是,墓们保存完好,没有被偷盗的环境,辽代的古墓一般都是残缺的,这个古墓则因为偏僻的地理位置“幸免于难”,墓室里面的陪葬品更是让考古专家们大吃一惊。墓室中到处都是陪葬品,进入墓室就能看见“大写的奢华”。化妆盒是鎏金龙纹银妆盒,钥匙是鎏金鱼纹的,最普通的杯子也都是拿最为上等的玛瑙打造的,墓室中一眼望过去流光溢彩,不仅奢侈豪华品的数量多,质量纯度也都是最好的。随葬品总计有3000顿件,而且女性用品居多,由此可见这最起码是一个很受尊崇的契丹女贵族。
来到放置棺材的后室,与众不同的是,后室没有棺材,两具尸体被排列放在一个平板上,走近一看,更是令考古专家大吃一惊。这两具尸体都带着黄金面具,穿着银制的衣服,尸体形态依然保存完好。在这个墓室没有被发现迄今为止,以至于如今世人都认为黄金面具是中亚和西欧的独有之物,法老图坦卡蒙便是典例。这一发现在很大程度上又给予了中国的考古早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证据。
真正确定墓主人身份的是随后发现的墓志铭,根据现存墓志铭的记载,该墓室中面披黄金面具的男人应该是陈国当时的泰宁军节度使检校驸马,另一重身份也是当时皇后的弟弟,由此也可以确定这是陈国公主与驸马的合葬墓。
该墓室的女主人——陈国公主,这位口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女子,人生结局却不尽美好。当时名震一时的辽景宗是她的祖父,即便陈国公主的父亲没有最终登上王位,但却十分权倾一时,以至于陈国公主在陈国的地位便十分的高贵。她为了保证血统的纯正,于是便丝毫没有顾及血缘亲疏和伦理关系,毅然决然嫁给了自己年长的舅舅。两年以后,正是她十八岁的花季年龄,公主便香消玉殒、悄然离世,至今史书和后世学者都对其具体的去世原因尚未定论(可能是因为近亲结婚)。
先来解释一下近亲结婚问题,契丹一族非常在意血统的纯正性,为了保证血统的纯正,皇室内部不是可以通婚而且必须通婚。萧绍矩,他是萧太后的侄子。而陈国公主,是萧太后的孙女,虽然差一代人,但是合乎契丹人的通婚守则,二人埋葬在一起也是有理可依,这也可以合理的解释为何二人会出现在同一个墓室当中。
黄金面具就和契丹人的丧葬习俗有关系了,契丹人是一个和大自然十分密切的国家,他们在草原上出身,在草原上长大,对大自然有着天然的敬畏,他们采取树葬。契丹人去世以后不会直接埋葬,而要把尸体放置在树上,让尸体自然风干。人去世以后,都希望自己即使死后也一样的安详,就像睡熟了一样平静美好。但因为树葬有诸多的不可控因素,可能有蚊虫甚至野兽鸟类的侵蚀,还避免不了风吹日晒和雨淋,一般有条件的贵族都会采用金面具和银制衣的做法。金属面具会雕刻出墓主人的大概容貌,让其在日后接受人们祭拜的时候依旧安详,银网络则可以收拢住尸体,不会因为停尸时间过长导致尸身散乱,这样便可以大大减少主人生前形象的损伤。另外一个说法是,面具是根据真人相貌模仿制作而来,契丹人认为:在保持生前容貌的前提下,能够下辈子让亲人一眼认出来。陈国公主墓中出土的这两具黄金面具和银丝网络不仅是最完整的,也是等级最高的。
黄金面具不光栩栩如生,设计也是十分的精巧。黄金面具有33个穿孔,通过这些穿孔和身上穿的银网络紧紧的联合在一起,与汉族的“金缕玉衣”相似。契丹的贵族在去世以后尸身也会经历几次的祭拜,金银加身既显高贵又可以保证形象的良好,一举两得。
综上,金制面具是身份的象征,可以保护尸身,维护皇家的尊严、体面。陈国公主的舅舅也是丈夫,并非乱伦而是当时成婚的一个血缘守则,葬在一起是夫妻同穴,天经地义。
中国联不通
与带着黄金面具的陈国公主一同下葬的,不仅是她的舅舅,更是她的夫君。
1986年的一天,在内蒙古奈曼旗青龙山镇的一个蓄水坝的施工现场,陈国公主墓被发现,这也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个没有被盗掘的辽国皇族大墓。
陈国公主墓共出土文物3000千余件,墓葬中有大量的金银、玉、瓷器等,各种精美的壁画展示了草原风情,而陪葬品的丰富、贵重程度也显示了墓主人身份的不一般。
在这座千年后重见天日的古墓中,人们惊叹于陈国公主的华贵雍容,鎏金银冠、琥珀耳坠以及珍珠项链,双手还带着十一个各式各样的金戒指,每一处都在向世人显示这位公主殿下的尊贵。
躺在公主身边的,则是公主的驸马,与公主一样,脸部覆盖着黄金面具,身上穿着银丝网格兜衣,与公主平卧于棺面。
驸马名为萧绍矩,他不仅是驸马,还是陈国公主的舅舅。
陈国公主何许人?陈国公主,很多人比较陌生,但是她的祖母,却是大大的有名,辽国历史上著名的女强人萧太后,就是陈国公主的祖母。
而陈国公主的父亲,就是萧太后的次子耶律隆庆,耶律隆庆的哥哥,就是辽圣宗耶律隆绪。
祖母是萧太后,祖父是辽景宗耶律贤,大伯是辽圣宗耶律隆绪,自己的父亲,则是辽国皇帝的皇太弟,这个陈国公主的身份,确实是尊贵异常。
耶律家族和萧家,是辽国时期的门阀大族,辽国的大权则牢牢地掌握在两大家族手中,而为了巩固政权,耶律家族与萧家,多有联姻,萧太后和辽景宗耶律贤,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陈国公主的母亲是萧氏同样也是如此,萧氏是秦晋国大长公主之女,而她的弟弟,就是自己女儿的夫君萧绍矩,
关于这个萧绍矩,历史中对他的记载较少,只知道他在生前曾担任过泰宁军节度使、检校太师等职位,但似乎并没有什么功绩,可能与他的早逝有一定关系。
一千多年前的一天,风和日丽,草原上到处洋溢着欢歌笑语,因为今天,美丽的陈国公主就要嫁给她的心上人。
此时,公主刚满十六岁,而出身显赫的驸马则为三十四岁。
当然,爱情是没有年龄限制的,虽然驸马比公主大了十八岁,但并不妨碍两个人的如胶似漆,郎情妾意,一时间羡煞旁人。
但这对神仙眷侣却没能白头到老,仅仅两年后,十八岁的公主和三十六岁的驸马,两人先后因病去世。
两人的先后离世,令皇族内外无比悲痛,辽圣宗耶律隆绪为表示对这个侄女的疼爱,下令以最高规格将夫妇两人共同安葬。
黄金面具覆面的用途和含义在陈国公主的墓葬中,人们看到了夫妻合葬以及黄金面具覆面这种独具一格的墓葬方式,古代契丹贵族的墓葬习俗完完整整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作为一个马背上的游牧民族,契丹的墓葬文化极具民族特色,在入主中原后,契丹人又吸收了中原的墓葬特点,最终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陈国公主墓中的场景。
在古代的契丹族中,带着金属面具是各个阶层比较流行的习俗,而金属的材质的不同则是面具主人身份地位的不同,由高到低,分为金银铜铁几种,身份最尊贵的,如皇家成员,均是黄金面具覆面。
在死后以面具覆面的的作用,是为了保持死者尸身的完整,防止尸身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导致的世海散乱,最大限度的保持死者生前的容貌完整,也是对死者的一种尊敬之意。
民间对此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因为契丹族是游牧民族,很多时候在人死后会出现不能马上下葬的情况,等到能够正式安葬时,因为外界温度等方面的影响,尸身也就会有多多少少的腐烂现象,带着面具也是为了遮丑的意思。
这两种说法其实归根结底,就是为了保持死者容颜的完整性,也是在契丹墓葬文化中,对死者重视的方式之一。
无论是陈国公主还是驸马萧绍矩,两人的黄金面具都是紧紧覆在脸上,几乎与面部完美贴合,其中,尤其以陈国公主的黄金面具最为完整。要知道,在我国古代,没有现代化机械的情况之下,能够将黄金这种金属打造的如此完美和贴合,不得不让我们惊叹于古人的技术。
这种先进的技术叫做捶揲。
捶揲是一种纯手工的传统工艺,精通此道的工匠在开始制作之前,会仔细观察所需刻画人的容貌,然后凭借敲打就可以打造出跟人脸一模一样的面具。
这个打造过程,难就难在没有模具,完全凭借记忆来打造,并且,几乎没有什么试错的机会,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一个合格的捶揲工匠,是需要付出不知道多少努力和汗水才能达到的。
总结:陈国公主的墓葬,向我们展示了古代辽国贵族的墓葬习俗和传统,更向我们展示了我国古代那些令人叹服传统技艺,无论是黄金面具还是捶揲技术,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证明了中国才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文明古国
cwjkevin
一座辽代贵族古墓因地处偏僻而得以幸免,从古墓中出土的文物都在向人们传递着这样的信号,这是座女子的墓葬!
墓葬里的很多陪葬品大都是女子的嫁妆,这些嫁妆曾陪着正值芳华的她嫁了人,然后又陪着她静静地沉睡地下千年。
因为史书对于这位墓主人的记载寥寥无几,所以在世人的眼里,她就显得非常神秘,直到千年前的一幕呈现在人们眼前时,我们才能试着去还原她那“生同眠死同穴”的爱与情!
这座辽代贵族古墓是如何被发现的呢?1985年的一个炎炎夏日,在内蒙古哲里木盟奈曼旗青龙山镇的大草原上,工人们正在机器的轰鸣声中俢建一座水库,突然几块砖头阻挡了挖掘机的工作,有人经过仔细查看后辨认出那是一些“墓砖”。
从此这座历经千年的辽国古墓就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随着考古队员对这座辽国古墓进行的保护性发掘,他们发现这座辽国古墓是一座贵族墓葬,其规格与陪葬品不亚于一座皇陵。
据记载,由于当初辽国受唐朝墓葬文化的影响,辽国皇室也有了厚葬的习俗。这自然也引起了盗墓贼对这些辽国古墓的垂涎,因此很多辽国贵族墓葬大都遭到过盗墓贼的光顾与盗取。
但让考古专家们感到惊喜的是,这座墓葬却保存的十分完整,没有经受过盗墓贼的破坏。所以从这座古墓中挖掘出的陪葬品数不胜数,都价值连城,其中黄金制品31件,重约1700多克,银制品147件,重约1万余克,以及玉石、玛瑙、水晶等材料制作的玉器300多件,出计出土文物约3227件。
在墓室中,专家们还发现了一男一女两具死体,他们呈东西方向并排躺在石床上,两人上身都穿着银丝网衣,头上顶着金色王冠,脸上戴着黄金面具,脚上踩着金花银靴。
两人身体紧挨在一起,他们的一条胳膊互相叠压,相拥而卧枕在金花银枕上。特别是那位女子更显得雍容华贵,她的双耳戴着珍珠、琥珀耳坠,脖子上佩戴珍珠项链,腕戴两对金镯,每个手指各戴一枚金戒子。
随着墓志铭的出土,两具死者的身份也都逐渐清晰起来,女子是陈国公主(耶律氏,名字没有记载),男子是驸马萧绍矩,也是公主的舅舅,显而易见这是公主和驸马的合葬墓。
18岁的陈国公主为什么会和舅舅葬在一起?据墓志铭记载,陈国公主是契丹皇族中的公主,奶奶是辽国的萧绰萧太后(萧燕燕),爷爷是辽景宗耶律贤,父亲耶律隆庆是辽圣宗耶律隆绪的弟弟,也就是后来的秦晋国王,辽国大元帅。所以陈国公主可是正儿八经的金枝玉叶!
耶律隆绪继位之后,对弟弟耶律隆庆也是倍加信任,不但晋封他为梁王,还将兵权也都一股脑地交给了他。
耶律隆庆自然也不负众望,他一生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所以,他的女儿陈国公主从小就受到契丹皇室人的喜爱,成为了契丹族人的掌上明珠,就连当时的圣宗耶律隆绪也曾在她生病时,不但亲自探望,还亲自找御医取药,可见圣上也对她疼爱之极。
萧绍矩是泰宁军节度使检校驸马太师都尉,他还有一个身份,就是辽圣宗耶律隆绪的第二任皇后萧菩萨哥(仁德皇后)的亲哥哥,按辈份陈国公主应该叫萧绍矩为舅舅。
陈国公主比萧绍矩小18岁,在她16岁时,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陈国公主嫁给了萧绍矩,他俩婚后的恩爱生活让人艳羡。
但婚后一年,她就开始经历了一桩桩天人永隔的沉重打击,先是宠爱她的父亲在这一年突然离世,还没等她从伤痛中走出,接着她的夫君又撒手人寰,两个世间最爱她的男人,在这一年里都相继离世。
这对于一个只有18岁的公主来说,内心该是怎样的悲凉和无助,此后,公主一直郁郁寡欢,脸上再也没有露出过一丝笑容。
开泰七年,也就是她夫君死后的第二年,公主因哀伤过度也离开了人世,与夫君萧绍矩合葬,从此她就以最美的年华,永眠于夫君之侧,陪伴着夫君千年。
在墓志铭上有这样一首诗句:“自古人生皆有死,陈国公主太夭年!”,无不流露出人们对陈国公主无限的伤感!
由此看来,陈国公主之所以嫁给萧绍矩,是因为她与萧绍矩两情相悦,从而满心欢喜地选择了舅舅作为自己的夫君,而不是像历朝历代的公主一样成为政治联姻的牺牲品。
或许,生活在现在的我们无法接受这样的婚姻,但当时的契丹风俗就是如此,尤其是皇族,由于耶律氏地位高贵,为了保证皇室血统的纯正,就只能选择与贵族萧氏近亲结婚。
对于他们的死亡,人们有着许多猜测,根据墓志铭上的记载来看,陈国公主与驸马都是因病而离世,似乎不存在宫斗的非正常死亡。
但考古人员却发现陈国公主的遗骨发黑,而且发现陈国公主的遗骨和头发里的汞含量均超高,假设是为了尸体防腐,那么公主的头发中不应该出现汞超标。
而且从死亡时间来看,在她父亲死去后,就是她夫君死去,接着就是18岁的她突然病逝,所以人们就猜测,她的死因也不能排除宫斗的可能。
为什么要戴着黄金面具呢?通过专家对黄金面具的研究,他们认为这是契丹人特有的丧葬习俗。
当然这个黄金面具可不是随随便便去打造一副,然后给死者戴上,黄金面具的制作可是大有讲究!
它是按照死者生前的容貌量身定做而成,不管是面具的大小还是五官的比例,都和死者生前的脸庞和五官高度一致。
契丹人认为,一个人的身体虽不在了,但灵魂却不会死去,所以他们给死者穿上银质的衣服下葬,既是为了防止尸骨散落,同时也寄托着他们美好的希望,就是能够将他们的灵魂留住。给他们戴上黄金面具,是为了保留住他们生前的容貌,以便在下一世的轮回中,亲人相聚便可互相认出!
结语
神秘的黄金面具,记录了一段尘封千年的爱情故事,陈国公主虽与驸马只过了两年甜蜜的婚姻生活,但她与丈夫同穴千年,也算弥补了没能相伴终老的遗憾!
miladuoboy
很简单,因为陈国公主的舅舅萧绍矩,不仅是其舅舅,也是其夫君。
辽陈国公主墓于1986年夏在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的青龙山镇发现,是我国迄今发现的唯一没被盗掘过的辽代皇族大墓。
最终,陈国公主墓里出土文物3227件,有大量的金银器、玉器、瓷器等等,数量之多品质之优世所罕见。而墓穴后室中并列着两具遗骸,按照墓志记载,就是当年辽朝的陈国公主与其驸马萧绍矩,两人的面部都覆盖着黄金面具。
陈国公主墓志记载:公主为秦晋国王皇太弟正妃萧氏之女。
当年的秦晋国王皇太弟,叫做耶律隆庆,也就是辽景宗与萧太后萧绰的次子,虽然辽代的太后几乎都姓萧,但萧绰就是那个最有名的萧太后,耶律隆庆的哥哥,就是辽圣宗耶律隆绪。
虽然陈国公主的父亲并非皇帝,但是按照辽朝的规矩,她还是可以做公主的。
辽制:皇子嫡生者,其女与帝女同。
换句话说,但凡是皇后所生的皇子,就算没做皇帝,他的女儿还是可以享受与皇帝女儿同等的待遇的,所以封为公主也可以。
陈国公主的父亲乃是辽圣宗的同母弟弟,而母亲萧氏也出身非同一般,萧氏乃是辽景宗耶律贤的长女,封号秦晋国大长公主,小字观音,她成年后下嫁北府宰相萧思温的继子萧继远,而萧思温就是萧绰的父亲。
秦晋国大长公主墓志:生女二人,长适,秦晋国王追谥孝贞皇太弟隆庆,册为秦国妃,次适故齐国王隆裕,册为齐国妃。
当时秦晋国大长公主与萧继远生下了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并且还都嫁给了自己的弟弟,其中一个就是陈国公主的母亲萧氏,而那个儿子,就是萧绍矩。
最终,萧氏与耶律隆庆的女儿陈国公主,嫁给了萧绍矩,也就是外甥女嫁给了自己的亲舅舅,这倒是与当年鲁元公主的女儿张嫣,嫁给舅舅汉惠帝刘盈一般。
辽朝时期,耶律一氏与萧氏一族世代通婚联姻,历代的辽国皇后太后几乎全都姓萧,而为了保证血统的纯正,耶律一族规定只能与萧氏一族通婚。况且当时的契丹人并没有所谓的近族不得通婚姻的限制,所以陈国公主嫁给萧绍矩也没什么问题。
至于萧绍矩,虽然其出身显赫,但是似乎能力平常,在辽代史料中记载甚少,已知就是其曾做过泰宁军节度使,还是个有职无权的虚衔,按照现代科学手段的检测,当年萧绍矩离世的时候大概35岁,而公主也没到20岁。
契丹作为游牧族群,非常喜欢金银之类,而陈国公主的墓葬之内有大量的黄金饰物出土,陪葬非常多,公主与驸马各佩戴一顶鎏金的银质冠,并且佩戴着黄金面具。
古代,覆面这种风俗在很多的地方都广泛存在着,西汉时期的中原地区尤其兴盛,只不过使用的大多是玉而非黄金,而除了中原之外的其他地方,东北、漠北、青藏、西域等,大多使用黄金白银。不仅仅是黄金面具,陈国公主的墓葬之中,还有大量黄金制品,包括脚底下的靴子也是黄金制成,工艺与唐朝时期酷似,但花纹极具契丹特色。
如果陈国公主真的纯粹和自己的舅舅合葬,那倒是挺奇怪,毕竟外甥女跟舅舅合葬的现象着实罕见,但关键萧绍矩不仅是陈国公主的舅舅,也是其夫君,那么夫妻合葬,也没什么。
limi_rich
1986年的内蒙古奈曼旗,两具戴着黄金面具的尸体在一座辽代古墓中被考古人员发现。这座古墓墓室四周都是金银珠宝,两具尸体并排躺在棺木里,身上裹满了银丝,穿戴整齐,华贵异常。
据调查,该古墓属于陈国公主耶律氏,她的祖父就是著名的辽景宗耶律贤。古墓中并排躺着的遗体之一就是公主殿下,而另一个乃是陈国公主的丈夫契丹人萧绍矩。
令人震惊的是,萧绍矩和陈国公主还有血缘关系,他是陈国公主的舅舅!年仅18岁就去世的陈国公主,为何会戴着黄金面具与自己的舅舅合葬?考古学家研究后发现,墓室中还有一套用篆书刻写的“故陈国公主墓志铭”,这套墓志铭验证了公主身边尸体的身份——“泰宁军节度使检校驸马太师都尉萧绍矩,即皇后之兄也”,同时也揭开了这对夫妻死亡和墓室的秘密。
据墓志铭中记载,陈国公主自小深受盛宠,封号赏赐不断,是皇帝最喜欢的女儿之一。16岁时,被皇帝许配给了契丹人,也是皇后的兄长萧绍矩。
这一现象在其他朝代可是很难出现的,而且当时的萧绍矩比陈国公主整整大了十岁不止,让人不由得怀疑陈国公主真的是最受宠的国朝公主吗?
据了解,辽王朝权力比较集中,王族和后族人选代代固定于两个家族,即耶律氏和萧氏。
为了让权力严格统一,当时常常会让两大家族子嗣联姻来达到聚合权力的目的,于是陈国公主的婚姻受政治影响,早在她出生前就敲定了。而这场政治联姻自然也得到了亲王贵族的支持,办得轰轰烈烈,格外引人注目。据说这场婚礼最后在草原中进行,依据就是古墓历久弥新的壁画上详细刻画的奔马、草原、传神的婚嫁人物等形象。
虽然婚姻乃父母之命,可是陈国公主和萧绍矩却是真心爱慕的,婚后他们伉俪情深,没有因为年龄差异而性格不合,反而一见如故,过上了幸福的婚姻生活。
可惜的是,他们成婚后不久,18岁的陈国公主就去世了。陈国公主的去世原因众说纷纭,直到现在也没有有科学依据的说法,我们只能推测她的死很可能和辽王朝这种近亲结婚的政策有关。
如今的我们都知道,近亲结婚生下的孩子很大概率会患有遗传疾病,陈国公主的父亲也是联姻的牺牲者,因此陈国公主很有可能带有先天性遗传疾病,18岁就香消玉殒也不足为奇。
而令我们好奇的是,为何她死后被发现的尸体上有一副黄金面具呢?难道陈国死之前,还在打扮自己吗?
事实并非如此,辽国为契丹人建国。在契丹并未掌握政权的时候,他们相当节俭传统,对逝去之人的最普遍处理方式是树葬,也就是将尸体放树上风干,随后将其直接埋葬。相当的朴素。
可是等到契丹建国以后,他们学习到了中原汉人的厚葬习俗,并且运用到了生活中。不少皇亲贵戚都放弃了史书记载的著名“树葬”,转而修建陵墓,携带大量奢侈品、金银珠宝陪葬。
陈国公主墓也是如此。在陈国公主去世后,辽景宗悲痛欲绝,当即为陈国公主选址修建了陵墓,并为她打造了精致的黄金面具,也就是我们在墓碑中看到的那副,目的就是遮蔽住尸体,免得因为腐烂而影响了尸体的外观,从而有损皇室的颜面和公主形象。不仅如此,随之陪葬的还有无数用金银珠宝,玛瑙玉石,珍珠琥珀等制成的器具物品。数量之多,令当时的考古人员大为意外,这可是难得的考古发现。
那么,为什么公主陵墓中会有她丈夫,也是她舅舅萧绍矩的遗体呢?难道他们是一起去世的?或者萧绍矩驸马也是众多陪葬品中的一员?
众所周知,夫妻同时死亡的可能性一般不大,除非死于有预谋的凶杀,否则基本上可以不用考虑这一情况。而据分析,陈国公主大概率是死于疾病,故而驸马必定不太可能是和公主一同因病去世的。
值得注意的是,陈国公主墓中,不管墓志铭还是随葬器物刻字中,对萧绍矩的描写都少之又少。
推测这大概是因为身为皇帝亲生闺女的陈国公主,在当时身份地位都比后族出身的舅舅萧绍矩高不少,加上深受盛宠,又英年早逝的原因,所以格外受皇帝照顾。
但丈夫陪葬的说法却依旧荒谬,萧绍矩身为皇家贵族,怎么会被逼着替陈国公主陪葬呢?
实际上,在陈国公主死后,萧绍矩还独自活了大概十余年,并未娶妻,他与陈国公主真心相爱,在独自生活的这十几年光阴里,他一直在追忆缅怀自己的结发妻子。
等到50多岁后,萧绍矩疾病缠身,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于是下令开棺,希望自己死后能葬在陈国公主身旁。契丹一族没有中原的“封棺后不可开棺”的习俗,因此萧绍矩的遗愿得到了满足。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能在陈国公主墓中,看到两个黄金面具尸体的原因了。
尘埃未定
陈国公主十八岁,和舅舅合葬,这字眼结合起来就有一种禁忌话题的质感,但实际上这话题并不禁忌,戴着黄金面具的陈国公主,和她舅舅是真正的夫妻。
有人就纳闷了?
古代中原王朝联姻,和舅舅联姻的不多啊,汉惠帝刘盈算一个,但是这陈国公主是哪位?还戴着黄金面具,这么奢侈,必然也不是无名之王朝吧。
是的,陈国公主的皇室很强大,但是严格来讲,不属于中原王朝,因为她的家族乃是与宋朝对立的北方游牧政权,强大的辽国。陈国公主乃是耶律皇族,是辽景宗的孙女,在历史上,对她的记载是几乎没有线索,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于内蒙古发现了她和她的丈夫,也就是她的舅舅萧绍矩的合葬墓,看到一对带着黄金面具的夫妻,才开始揭幕了他们的身份。
显赫的陈国公主,背景神秘的萧绍矩辽景宗耶律贤有一个儿子名为耶律隆庆,是为后来的辽圣宗耶律隆绪的弟弟,八岁时,便早早封王。
耶律隆庆出生在宋太祖年代,但是真正成长起来,南征北战却是在宋真宗时代,在《辽史》中所记载到的,耶律隆庆在公元999年便已经南下伐宋,并且在瀛洲击败了宋军,当时已经是辽国梁王的留守北京(幽州),战功赫赫,远不是那种啃老本的王爷所能比的。
因为辽圣宗早年被萧太后萧燕燕所干政,加上又有韩德让这样的汉人当他的“假父”,所以辽圣宗的性格算是攻击性较低那一类人,和宋仁宗非常相似,可是这种性格在契丹朝廷反而不是什么好事,因此他的亲兄弟耶律隆庆便拉拢朝政,说不上是要篡位,可是也没太敬畏这个兄长:
圣宗阇弱,且不能睦族。而隆庆奸诈,又缮甲兵,故国人多附之。
后来耶律隆庆再次大败宋军,辽圣宗给他加封晋王、太师,耶律隆庆的地位十分之高,同样的,他的儿子们就有三个被封为了郡王,例如当时的中山郡王,正是后来辽兴宗、辽道宗朝的重臣耶律宗政。所以耶律隆庆在契丹的地位非常之高。
除此之外,耶律隆庆有两个女儿(有争议说是三个),分别是韩国长公主以及陈国公主,韩国长公主嫁给了皇后萧氏的才俊萧匹敌,萧匹敌是述律平的族人,可谓是强强联合。
所以,在这么强大的背景之下,年幼的陈国公主自然是受万千宠爱,她出生于公元1000年,历史上对她的记载几乎等于没有,但是从后世她的陵墓等级仅次于皇陵而言,可以看得出陈国公主是很受皇族耶律族以及萧族的喜爱的。
而另一位主角,陈国公主的舅舅萧绍矩,他则是仁德皇后萧菩萨哥的族兄,和韩国长公主嫁给了萧匹敌一样,陈国公主也嫁给了述律平的族人,虽然萧绍矩要比陈国公主大几岁,但是双方显赫的身份之下,而且把贵族联姻当作主题的双方显然对这种事情不是很在意。
外甥女与舅舅的结合:全都因为辽朝的祖制辽朝的建立者是耶律阿保机,耶律阿保机当年统一契丹八部,经历了诸弟之乱,又用计消灭了契丹草原的反对派。但事实上,在耶律阿保机自己看来,这份功劳不仅仅是自己的,更有一份来自于他的贤内助,述律平的功劳。
述律平是个类比隋文帝独孤皇后,唐太宗长孙皇后的女强人,有独孤皇后的勇猛,又有长孙皇后的温柔,在耶律阿保机创业的过程中,好几次面临危机,都是述律平出面抵挡,除此之外,消灭反对的贵族,本质上是述律平的离间计,重用汉人韩氏家族,也是述律平的倡议,正是因此辽国才会迅速强大,过渡了纷乱的五代。
因为耶律阿保机崇尚汉人皇帝刘邦,而刘邦当年有一个很好的帮手,从沛县一直跟到他当皇帝,那就是萧何,于是耶律阿保机决定,从述律平开始,以后所有的皇后都姓“萧”,因为耶律阿保机前面的几位祖先,一般都是和述律部通婚,于是述律部变成了契丹的三大贵族之一,萧族。
耶律阿保机立下祖制,耶律皇帝只能和萧家通婚,甚至是,耶律皇族也只能和萧族通婚,以此来加强两个家族之间的紧密联系。
例如辽景宗便娶了萧燕燕,也就是辽圣宗的母亲,而萧绍矩的族妹,也是辽圣宗的第二任皇后,萧菩萨哥。
在这个祖制之下,大了陈国公主整整十八岁的萧绍矩才会举行了这场“不可思议”的婚礼,对于耶律隆庆来讲,这样强强联合绝对是没错的,在陈国公主十六岁那年(不算晚婚),两人举办婚礼,那一年萧绍矩也已经三十四岁了,属于中年男人了。
他们之间的婚姻绝对是不存在什么爱情之类的东西,或者说可能性很小,因为两人本来就是皇族之人,心里对一些联姻之事都懂,结合当时耶律隆庆的发展来看,他之所以促成萧绍矩和自己小女儿的婚礼,还是在于加码自己的政治话语权,
萧菩萨哥很早的时候便已经为辽圣宗诞下了孩子,属于实权派后宫,所以陈国公主和萧绍矩的婚姻在这场背景下的意义还是非常明显的,不过没过几年,耶律隆庆自己也去世了,耶律隆绪给自己的弟弟追封了皇太弟,这个追封类似于太子,但是给自己的弟弟追封皇太弟,本身就可能意味着辽圣宗的一种隐喻。
厚葬的夫妻,先后去世或因近亲遗传病公元1018年,驸马萧绍矩先去世,不久之后,陈国公主也紧随着丈夫的脚步告别人间。陈国公主其实是追封的公主之位,她去世的时候,实际上是越国公主之位。
他俩合葬的墓穴,位于如今的内蒙古,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打开了这个墓穴,里面的陪葬财宝数量可谓让人惊叹无比,三千二百余件珍贵的文物,让这一次对辽代的丧葬还有工艺生产力、与宋朝的贸易类目有了很清晰的考察方向。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俩人的黄金面具。
黄金面具着一种厚葬形式更多是来自于北方草原,汉人的厚葬就如汉代中山王刘胜,一般不会单纯地把黄金展现出来,而是制成了金缕玉衣。简单粗暴,用大量的黄金打造的面具,这种方式也是对北方游牧民对黄金利用的最直面的表达质感。
辽朝的厚葬风俗实际上还是继承了唐朝的遗风,不过陈国公主的墓穴,也能发现一些来自于宋朝的工艺品,可见时代进步推动的南北交融是明显的,而陈国公主与其丈夫萧绍矩的墓穴,也被称为仅次于皇陵的奢靡程度。
最后,关于二人在公元1018年先后死去,考古学家们认为对于耶律皇族以及萧族而言,这可能算是正常事件,而且这样的夫妻绝不仅仅指他们一对,因为长时间的近亲结婚,导致了两个皇族的血统难免会产生大量的疾病隐患,所以这两人可能都是因为先天疾病早逝的,但也属于正常死亡。
之所以覆盖着黄金面具,这大概就是两人受到当时的统治者的宠爱,因此给予这么大的赏赐吧。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rae
一千多年前,辽国的皇室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婚宴,一名16岁的公主出嫁,对象竟然是34岁的舅舅。然而,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仅仅两年之后,一对新人先后去世。紧接着,一场规模空前盛大的葬礼也如期而至。
1986年6月,内蒙古通辽市斯布格图村修建水库时,村民们发现了一座沉睡千年的古墓。很快,内蒙古考古研究所的考古人员便到达了此地。
经过考古发掘,该墓营建辽圣宗开泰六年(公元1017年),是陈国公主与驸马萧绍矩的合葬墓。另外,该墓历经千年而未被盗掘,因此,里面的布局陈设和当年入葬时一模一样。
经过考古工作人做的清理,该墓共计出土了金、银、玉石、玛瑙、珍珠等珍贵随葬品3227件。这些品类繁多的陪葬品中,黄金制品的重量更是达到了1700克。如此规模的珍贵陪葬品,着实让考古人员惊讶不已。
当时,最令考古人员惊讶的是墓室正中央的两个墓主人。
在棺床上,公主和驸马头东脚西,仰身直躺。他们二人均头枕金花银枕,身穿银丝网衣,脚穿金花银靴,胸佩琥珀璎珞、束带。双手手腕佩戴一对金手镯,且手指各戴金戒指一枚,腰间甚至还佩戴了一个纯金的荷包。
在一众金银殓衣,最引人注目的是两个墓主人都佩戴了一副纯金面具!
佩戴纯金面具这件事实际上是源于契丹民族的丧葬习俗。
众所周知,契丹是一个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打渔狩猎、放牧养马,所有的生活必需品都要靠大自然给予。因此,他们或许是出于对大自然的敬畏,或许是出于对大自然的回馈之心,衍生出了与汉族土葬形势完全不同的“树葬”。
所谓树葬,顾名思义,实际上就是在人死之后将其尸体挂在树上,因此,该种丧葬形势也称挂葬、风葬、悬空葬。
当然,在契丹的习俗中,死者并不是一直挂着,而是有一定的时限,少则一个月,多则一年,等到死者的尸体自然风化腐烂之后再收敛其骸骨入土。
在这一过程中,悬挂于树上的尸体难免会遭到飞禽走兽,以及一些蛇虫鼠蚁的啃食,以至于会变得面目全非。也因此,在死者入殓之时,为了保持死者生前的威仪,死者的家属通常情况下会制作金属网衣来收敛尸骨,用金属面具来覆盖死者的面部。
由于陈国公主和他的驸马萧绍矩出身高贵,地位显赫,因此他们二人面具自然非同凡响,黄金打造也成为了她们身份地位的象征。
陈国公主的驸马为何是他舅舅说了这么多,咱们最后聊聊陈国公主的驸马为何是自己的舅舅。
实际上,古代皇族婚配,很大一部分都奉行近亲结婚原则,这样做的目的一来是为了权力、财富不向外流失,二来是保证所谓的血统纯正。
比如,埃及法老图坦卡蒙的父亲曾娶了自己的亲妹妹,生下了图坦卡蒙,埃及艳后也曾嫁给自己的亲弟弟。
另外我们熟知的日本皇室,以及高丽皇室也有大量的近亲结婚案例,比如日本圣武天皇和亲姨妈结婚,桓武天皇娶自己的亲姐妹,高丽光宗王昭先后娶了自己的亲妹妹以及亲侄女为妻。
当然,欧洲地区更加混乱,以至于出现了欧洲哈布斯堡王朝这种奇葩。
在中国,我们的先人很早就发现了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的情况。也因此,自西周以来,大部分人都严格遵守着“同姓不婚”的原则,一些朝代为此甚至立法,禁止同姓男女结婚。
不过,当时的人们并不禁止表亲甚至舅甥的婚姻,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吕雉曾让自己的外孙女张嫣嫁给了自己的儿子汉惠帝刘盈。
在辽代,情况也基本如此,辽代奉行的是耶律和萧姓结婚。比如著名的萧太后嫁给了辽景宗耶律贤,而萧太后则是萧思温和辽景宗姑姑的女儿。换句话说,萧太后是他丈夫的姑表妹。
题目中的陈国公主是萧太后的亲孙女,他嫁的人萧绍矩,这个萧绍矩则是萧太后侄子。也因此,陈国公主和萧绍矩是舅舅和外甥女的关系。
两人为何突然去世?
可以肯定的是,两个人没有经历任何血腥的政治斗争,因此有一种说法是两人因为近亲结婚导致了生理问题。
关于近亲结婚,大家都很清楚其危害。埃及法老图坦卡蒙的祖先因为累世近亲结婚,到了他这一代出现了严重的畸形,一口龅牙外加左脚踝严重弯曲,上肢细小、下肢肥大,走路都走不了,因此仅仅19岁就突然暴毙了。
再有,日本天皇也有很多近亲结婚的遗传病,著名的比如明治天皇,生了好几个儿子都早早的夭折了,无奈之下选了硕果仅存的大正天皇,结果还患有脑部疾病,后来还出现了精神问题。
当然,最著名的还是那个欧洲的哈布斯堡王朝,每个人都拥有有一个仿佛3D打印机打印出来的硕大下巴,以及一个嘴巴几乎包裹不住的大舌头,以至于他们连正常的说话和吃饭都非常困难。
回到陈国公主和驸马萧绍矩的问题,两人结婚时,耶律和萧姓已经连续通婚多代,也因此,两个人会有很大的概率患有遗传性疾病,年轻暴毙也在预料之中。当然,这也是一部分人的猜测,至于真相还有待考证。
zerosoul
历经千年的古墓中,一位18岁公主,身旁躺着的是自己30岁的舅舅,双双戴着纯金面具,身裹银丝网衣,这怪异的景象背后,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1985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奈曼旗青龙山镇东北10里斯布格图村西的山南坡上,人们准备兴建一座水库,就在这里,两座辽墓被发现。
1986年6月,内蒙古考古研究所开始对该墓进行挖掘。
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这两座墓地虽然仅相隔10米,但一座被盗严重,而另一座完好无损。
那座完好无损的便是陈国公主和驸马萧绍矩的合葬墓。
这是一座中型多室壁画墓,全长16.4米,前面有东、西耳室,宽6.7米。墓道东西两侧和前室顶部均绘有壁画,人物、马匹、仙鹤,日月星辰等。因为所用颜色均为矿物颜料,所以虽然历经近千年,但仍旧鲜艳夺目,美轮美奂。
后室为圆形,室内只有砖砌的尸床,没有棺木,尸床上铺一层柏木铺板,木板上再铺褐紫色织金褥垫,公主和驸马就放置于这块褥垫上。
墓地被清理时,两具尸骸已经腐朽,唯存两具头骨和少量牙齿,正是根据这些牙齿,相关部门鉴定出驸马的死亡年龄在30岁左右。
墓地的随葬品非常精致丰富,布满前室、后室、尸床和东西耳房。有饮食器皿、马具、各类玻璃、金玉器。玛瑙、水晶、琥珀琳琅满目,进入墓室似身坠宝山,目迷五色。
此外,更为瞩目的便是公主和驸马随身穿戴的银丝网络和纯金面具了。
这两套网络,是用银丝编制的葬衣,乃根据人体的各个部位分编的,分头网、臂网、胸背网、腹网、腿网和足网7个部分。这些网络编制完后,穿进死者人体,再用银丝将所有部分接上,这就成为了一件完整的衣物。银丝网络穿戴完毕后,再穿戴外衣,套上银靴,佩戴首饰。最后,才在面部套上纯金的面具
在制作面具前,依照死者脸型先做一个模具,再将加工好的薄金片覆于模具上捶打,眉、眼、鼻细节处用心捶錾,成像大多接近死者真容。 覆盖于公主和驸马面部的两个金面具,都呈半浮雕形。公主面如满月,鼻梁狭长,是典型的契丹人面孔,抿唇,双耳宽大,神态平静而端庄。 驸马颧骨微突,脸型较瘦,下巴略尖,鼻梁狭长,双唇抿合,符合当下的审美。这么一看,感觉驸马还吃亏了。
可是,为何要给这对尸体覆盖上金面具呢?这就得从两人的身份谈起了。
据墓志记载,公主卒于开泰七年(公元1018)三月,年仅18岁。这一年四月,她被附葬于驸马萧绍矩之墓“先太师之茔”。
驸马萧绍矩,是开泰年间的仁德皇后的兄长,虽并非同胞,但亦有血缘关系。仁德皇后便是陈国公主的生母,所以,陈国公主还是和这位舅舅有着血缘关系。
甥舅为婚,在现在看来是惊天丑闻,但在那个时代,这是契丹族统治者的一种婚姻故俗。尤其是皇族中,耶律必须与萧氏联姻。譬如陈国公主的两个亲舅舅隆庆和隆裕,娶的两个妃子都是自己同胞姐姐的女儿。
所以,陈国公主嫁给非直系舅舅,在那时根本不足为奇。
墓志记载,自太祖耶律阿保机到圣宗皇帝,所谓的“六页帝王之族”,都是这位陈国公主的血缘近亲,这样的出身,自然尊贵非凡。
也正因此,陈国公主的随葬品,才会如此丰厚,而那身银丝网络和金面具,或许也是“随嫁品”
16岁那年,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陈国公主,带着家人的祝福,嫁回了母亲的娘家,丈夫是年近30的舅舅。可惜才不过两年,夫妇俩便相继过世,根据墓志所言,两人的死与宫斗毫无干系,而仅仅因为疾病。这不免让人好奇,究竟是怎样的病,让一对年轻的小夫妇早早辞世?
因为墓地最初被清理时,相关部门未考虑到根据人体遗骸检测具体病症,所以这个问题也成了未解之谜。如果根据现有的信息,我们只能猜测两人的早逝或许与近亲繁殖有关,譬如“进化之父”达尔文,与其表姐结婚后,所生子女非死即病;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肆无忌惮地血亲间通婚,整个家族最终灭绝。
而早早辞世的陈国公主和驸马萧绍矩,为何要在面部上戴上金面具?目前最常见的说法,是与契丹族的丧葬文化有关。
契丹族信仰萨满教,崇拜自然,认为人去世后将尸体挂在树上,可以离天神更近。三年后,待尸体风干,再收回火化安葬。所谓树葬便是如此。
辽建国后,受中原文化影响,原先的树葬开始转向土葬和火葬。尤其富贵人家,特别重视遗体保存,开始采用金属网络包裹遗体,此外还戴金属面具。
如厉鹗辽史拾遗引文惟简虏廷事实曰:
“契丹富贵之家,人有亡者,以刀破腹,取其肠胃涤之,实以香药盐矾,五彩缝之,又以尖笔刺皮肤,沥其膏血且尽,用金银为面具,锦綵络其手足。耶律德光之死,盖用此法。时人目为帝羓,信有之也。”
萨满教认为,面具是死者灵魂的载体,戴上它,可以保护死者的灵魂不被打扰,更意味着与俗世隔绝。
这些解释看似合情合理,然而亦有站不住脚的地方,因为在当时,北方不少兄弟民族如女真族、蒙古族等,都信仰萨满教,可是却没有这样的丧葬习俗。
不巧的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四川广汉,出土了三千多年前的黄金面具,面部大小与真人相仿,五官生动。而显然,萨满教在广汉一带,并不流行。
所以,仅用信仰解释这种葬俗,似乎没有太大说服力,至于真相如何也只能有待探讨了。而在真相出来之前,我们姑且认为,佩戴金面具,是为了保护死者魂魄不离的吧。
小鸟
一个年仅18岁的美丽公主,一个30岁的神秘男子,两人合葬在一起,这本来没什么好奇怪的,可如果男子是女子的亲舅舅呢?
这是不是乱伦?
是的!至少在汉族人看来是的!舅舅娶了外甥女,这不是乱伦是什么,是要遭雷劈的,居然还堂而皇之地葬在了一起。
这对“乱伦男女”是谁啊?
1986年,内蒙古奈曼旗,一处蓄水坝施工现场,工人在挖掘过程中,突然挖到了一处墓葬。
施工方第一时间上报给了文物局,文物局立即组织专家过来进行抢救性挖掘。
专家来了之后,发现这座大墓保存完整,未发现任何盗掘痕迹,真是意外之喜!
这座墓的主人到底是谁啊?专家根据规格,猜测是契丹皇族,至于是哪位,只有挖到墓碑之后,才能见分晓。
几天之后,终于挖到了墓碑,只见上面用契丹文写着“故陈国公主墓志铭”,专家大喜过望,陈国公主是萧太后的亲孙女,墓葬的陪葬品绝对可观。
几个月之后,陈国公主墓终于露出原貌了,果不其然,出土了许多宝贝,金银珠宝、琥珀玛瑙,足足有上千件之多。
最令专家惊奇的是墓主人脸上的黄金面罩,男女主人各一个,制作精美,鼻子、嘴唇、眼睛等面部结构栩栩如生,就连耳朵的纹路都清晰可见,令人叹为观止。
墓主人为何要罩着黄金面具呢?
专家解释说,契丹族有树葬的风俗,他们这个民族以游牧、打猎为生,认为人死之后,应该与大树合为一体。
所谓树葬,是指先砍一段大树,在树上挖一个槽,再把尸体放入,盖上盖子,然后再挂于树上。
后来,契丹受到汉文化的影响,逐步由树葬过渡到了土葬,但过渡之中,他们又创造性地先进行树葬,再实行土葬。
当他们把尸骨从树上取下来时,要进行美化和装饰,黄金面具就是这时候戴上去的。
原来,辽国皇室有个惯例,耶律氏为皇族,萧氏为后族,为了保证血统的纯正,耶律氏只允许与萧氏通婚,所以陈国公主嫁给舅舅就顺理成章了,这叫亲上加亲。
可是,亲是亲了,但近期结婚容易带来一个致命问题—易得血友病,一旦身体破了一点便血流不止,这也是辽国皇族寿命短的主要原因。
陈国公主年纪轻轻就死了,可能得了血友病吧!
梦如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没什么稀奇的。
在1986年,在内蒙古发现了辽代陈国公主与驸马合葬墓。
这是我们目前发现比较完整的契丹贵族墓葬。
之所以没有被盗掘的原因,是它位置偏移,在蒙古奈曼旗青龙山镇东北10公里一个叫斯布格图的小村里。
坟墓内发现大量陪葬品,但最珍贵的是夫妻两人佩戴的纯金面具。
根据检测,含金量高达98%。到今天已经差不多1000年了,这两个面具因为纯金打造,仍然金光闪闪。
另外,墓葬包括黄金面具一共发现金器31件,银器147件,共用金约1700克,用银1万余克。金器含金量高达95%--98%。
根据墓志铭,男人叫做萧绍矩,是皇亲国戚。
他是辽圣宗皇后萧菩萨哥的亲哥哥,当时官职是泰宁军节度使、检校太师,死亡时35岁。
女子是陈国公主耶律氏,是辽景宗皇帝孙女、辽圣宗皇太弟秦晋国王耶律隆庆的女儿。
她在16岁就被封为陈国公主,嫁给萧绍矩。
明眼人都能看出,这个萧绍矩其实是公主的亲舅舅。
在我们汉人看来,这简直就是乱伦。
然而,在当年契丹游牧民族,这种通婚很正常,没什么值得奇怪的。
然而婚后才1年,萧绍矩就死了,死因不明。再过1年,公主也死了,年仅18岁,两人就合葬在这里。
因为家世地位高贵显赫,死后给以厚葬。
那么,为什么夫妻两人死后都要带黄金面具呢?
其实,他们不仅仅是带着黄金面具。两人头戴金冠银冠,穿着银丝网络殓衣,脚穿金花银靴,手握琥珀握手,富丽堂皇。
除此以外,首饰也很多。
公主双耳戴着珍珠、琥珀耳坠,脖子上佩戴珍珠项链,手腕戴着两对金镯,身佩金荷包、金针筒和各种玉佩。她双手十个手指上一共戴着11枚金戒指。
为什么会对死人这么精心打扮?
其实源于契丹的丧葬传统。
契丹人同其他游牧民族一样,丧葬曾经很简单,就是树葬。
所谓树葬,就是将尸体放在大树上,自然风化,最后变为僵尸或者尸骨。
普通人就是这样处理了,而贵族则会将尸骨取下来,经过一些仪式以后火葬烧毁。
然而,这里就有一个问题。
在葬礼上,尸骨非常难看。因为树葬的特点,尸骨很多都被飞鸟或者小动物、昆虫破坏过,惨不忍睹。就算没有破坏,这种僵尸也是很可怕的,根本不能看。
为了保持死者生前的形象,契丹人就开始对身体进行装扮和美化,其中金属面具和银丝网络就很重要。
尤其是金属面具,可以遮住尸体面目全非的脸,保持死者生前的威严。
随着时代的发展,契丹受到汉人和佛教影响,贵族开始放弃火葬转而土葬,但这个装扮遗体的风俗流传了下来,就有了纯金面具。
pure_glass
1986年6月5日,位于内蒙古通辽奈曼旗的一个小山村里,一辆正在施工的推土机无意之中挖出了几块年代久远的青砖,一座古墓就此呈现在人们眼前。
这座古墓坐落在该村一个名叫“庙子山”的半山腰,庙子山在当地人眼中可是一块风水宝地,山势如一把太师椅。而在千年之前,这座山就因其独特的形态,成为了一个显赫家族的墓地。
经过考古专家现场的初步考证,这座古墓应该是辽代古墓。但专家们并未对此感到兴奋,一来辽代古墓发现数量较多,都已经习以为常了。二来辽代古墓被盗的概率很高,从已发现的辽代古墓中,还没有出现过一个完整的、从未被破坏的古墓。
但当考古专家将墓葬的大致轮廓清理出来后,他们惊喜地发现,这座古墓似乎十分完整,墓门完好无损,没有被盗的痕迹。当考古人员打开墓室的一刹那,强烈的阳光让整个墓室完整清晰地呈现在了人们面前,让在场之人为之一振。
(墓道中的壁画)
墓道两侧的壁画,虽历经千年但依然色彩艳丽,呈现出一幅浓郁的游牧民族的生活场景,草原风情扑面而来。这就是可与敦煌壁画媲美、且名满天下的辽墓壁画,它形象地描述了雄踞北方的契丹帝国的辉煌文明。
这座古墓的规模虽不大,但里面琳琅满目的陪葬品,却让在场之人目瞪口呆。
众多的金银玉器,琥珀玛瑙堆砌如山,让考古队员几乎无立锥之地,生怕稍不留神,就会损坏脚下的无价之宝。
经过考古人员的仔细清点,共发现珍贵的随葬品3200多件。仅黄金制品的总量就达到了1700多克,银制品更是重达1万余克。
最让考古专家兴奋的是,在墓室中央并排放置着的一男一女两具尸体,都是头顶鎏金的银冠,脸上覆盖着黄金面具,身着银丝网络,胸佩琥珀璎珞,颈戴琥珀珍珠项链,脚蹬银靴。
两个金光灿灿的黄金面具,引起了专家们的浓厚兴趣,面具呈半浮雕状,是按照墓主人生前的面貌制成。面具脸型丰满,抿唇,上额舒展,呈现出年轻女性的显著特点。面具与银丝头网络相连,面长20.5厘米,宽17.2厘米,耳长7.6厘米,宽3厘米,面具厚0.05厘米,重达184克。
(黄金面具)
那么,墓主人究竟是谁?为何死后能享有堪比帝王的厚葬?
现场发现的一块完整墓志铭,解开了人们的疑惑。从铭文中得知,墓主人名叫陈国公主,是辽代景宗皇帝与皇后萧燕燕的孙女,秦晋国王耶律隆庆之女。
耶律隆庆是景宗皇帝次子,圣宗皇帝同胞兄弟。由此可知,陈国公主是名副其实的皇亲国戚。
和他一起合葬的是她的驸马,名叫萧绍矩。虽然墓志铭中对驸马的介绍很少,但从《辽史》中,我们不难看出,萧绍矩是萧隗因之子,是圣宗仁德皇后之兄。
从这些纷繁复杂的关系中可以看出,萧绍矩实际上是陈国公主的舅舅,两人属于近亲结婚。
不过,这在辽朝的历史上算不得什么,耶律氏身为皇族,和历代都为后族的萧氏联姻,更有利于辽王朝的统治。
陈国公主16岁时就下嫁于萧绍矩,两年后因病去世,萧绍矩也在不久后追随爱妻而去。
(陈国公主)
那么,两位墓主人为何死后要用黄金面具覆面呢?
这主要源于契丹民族独特的丧葬习俗。
契丹是一个游牧民族,他们逐水草而居,打渔放牧,狩猎为生,是名副其实的马背上的民族。在长期与大自然恶劣环境的斗争中,逐渐形成了对自然界的一种敬畏。因此,契丹人死后,会将自己回馈给大自然,衍生出了一种独特的“树葬”习俗。
顾名思义,所谓“树葬”,就是指在人死后,将尸体挂在树上,少则一月,多则半年或一年,让其自然腐烂风化。在树葬的过程中,尸体难免遭到飞禽走兽的侵蚀,以至于会变得面目全非。为了保持死者的尊严,也为了便于收集死者骨骸,就制作了金属面具来覆面,同时用金属丝网对尸体进行笼络。
由于陈国公主有着显赫的身世,是辽朝的皇亲国戚,她的面具和网络当然不能马虎,所以就出现了黄金面具和银丝网络。这和汉朝的“金缕玉衣”,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参考资料:《辽史》等)
小牙不懂?
一座古墓的发现,揭开了一段尘封千年的故事。戴着黄金面具的少女为何会与自己的舅舅葬在一起?
古墓的发现,墓主人的身份,关系1985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奈曼旗青龙山镇,人们在兴建水库的过程中,发现了两座辽代的古墓
两座古墓相距不过十米,但现状却有着天壤之别。一座被盗墓贼光顾多次,损毁严重、一座保存完好,沉睡千年,未曾被人打扰
经过考古专家考证,确定这座墓的墓主人应该属于王侯级别。那座完好无损的墓就是陈国公主和她的舅舅,驸马萧绍矩的合葬墓
(陈国公主复原图)
甥舅为婚,现在看是违背伦理道德的。但是在专家们研究了契丹族的婚姻制度后,才知道了这是契丹皇族为了保证血统纯正而制定的一种婚姻故俗
契丹人的婚姻观念比较奇葩,表姑嫁表侄、舅舅娶外甥女、儿子娶后妈在他们看来都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公元907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成为了契丹部落联盟的新首领,建年号“契丹”
陈国公主是辽景宗耶律贤(辽代第五位皇帝)的孙女,生母为仁德皇后
萧绍矩是仁德皇后的兄弟。陈国公主在16岁时嫁给了她这个30多岁的舅舅。然而这对夫妻在一起仅仅生活了两年便接连离世
(萧绍矩复原像)
为何会带着黄金面具下葬这座合葬墓的墓室内绘有大量壁画,历经千年依旧鲜艳夺目。考古人员清理出金银玉石,玛瑙等陪葬品共3227件
尸骸腐朽的陈国公主和驸马头戴鎏金银冠,面戴纯金面具,身穿银丝网衣,脚上穿着鎏金银鞋并排躺在石床之上
银丝网衣的功能就是笼络住尸体,不会因为停尸时间过长而导致尸身散乱。最罕见的发现当属黄金面具了
为什么要带着黄金面具下葬?这与契丹人的丧葬风俗有着很大的关系。契丹族是典型的马背上的游牧民族,骁勇,彪悍,尚武,有着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
据虏庭事实记载,契丹富贵人家去世后,会用刀将死者身体的内脏取出。待血流干后,将其用铜丝包绕,带上量身制作的黄金面具,然后进行树葬
“契丹富贵之家,人有亡者,以刀破腹,取其肠胃涤之,实以香药盐矾,五彩缝之,又以尖笔刺皮肤,沥其膏血且尽,用金银为面具,锦綵络其手足。耶律德光之死,盖用此法。时人目为帝羓,信有之也”——摘自虏庭事实
所谓树葬就是将包裹好的尸体挂在树上晒三年,等风干后再进行埋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防腐的作用。其实就是把人做成了干尸木乃伊
契丹阿保机建立辽国后,学习中原文化,逐渐的才由树葬转变为土葬和火葬
陈国公主与驸马合葬墓是迄今为止出土的辽墓中,保存最完整、出土文物最多的墓葬
为研究人员了解辽国的风土人情、政治、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参考资料:《辽史》陈国公主墓志铭
太多
陈国公主是谁?陈国公主是萧太后的孙女,这就意味着,陈国公主原来是辽国后裔。
在1986年的时候,陈国公主墓终于出土,墓中琳琅满目,各类珍宝应有尽有,按理说,这座陈国公主墓应该是被盗墓者挖掘过的,毕竟是大辽贵族,在大辽被金国灭国的时候,辽国宗室,无论活着的,还是死去的,尽皆遭受到了金国人的洗劫,这座陈国公主墓,算是唯一的一座,没有被盗墓者光顾过的坟墓。
墓中的各类珍贵陪葬品数不胜数,但那都不是今天笔者要讲的东西,今天笔者要讲的是墓中的那副黄金面具。
陈国公主为何会与自己的舅舅合葬在一起?这是因为,这名陈国公主的丈夫,正是她的舅舅。这么说就可以理解了,古代的时候,妻子丈夫埋在一起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两人明显身份有别,陈国公主为何会嫁给自己的舅舅呢?
从大辽的传统来看,大辽皇室后裔之间近亲结婚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大辽的皇室后裔也就那两个姓,一个是萧太后的萧,一个则是耶律阿保机的耶律,这两个姓氏的子孙后代之间经常进行联姻,陈国公主嫁给自己的亲舅舅在,那个朝代,那个世代,也算是很正常的事情。
嫁给自己的亲舅舅,不知是对还是错,对陈国公主而言,想必心中的反感应该是要大于感情的。但毕竟他们生于那样一个世代,萧氏与耶律氏为了血统纯正,只能牺牲后代子孙的幸福。
陈国公主与丈夫的头部都放置着一个黄金打造的面具,陈国公主面孔上的面具,刻画的是一个女子形象,而丈夫面孔上的面具则是一个男子形象,打造面具的工艺也是那个世代独特的捶揲技艺。
其实不仅仅是佩戴了黄金面具,陈国公主身上还覆盖着一身的银丝网络衣,据说无论是这种面具,还是这一身的银丝网络衣,都是为了防止陈国公主死后尸身腐烂而准备的。
陈国公主的封号,也是陈国公主去世以后,大辽皇帝特意封许的,由此可见,陈国公主定然也是备受宠幸的一名公主。
只是可惜了这两人,尽管身着荣华富贵,却抵不过生老病死,陈国公主去世的时候不过十八岁而已,而她的舅舅,或者说丈夫,当时也不过是三十六岁,或许这便是近亲结婚带来的危害吧。
无论是佩戴黄金面具,还是与自己的亲舅舅结下姻缘,共同入土,都象征着一种独特的大辽文化,大辽已经消失了近千年,大辽的文化也大多遗失殆尽,陈国公主墓的挖掘,毫无疑问是填补了国内关于大辽文化的欠缺。
Grace
陈国公主是谁?陈国公主是大辽朝第五位皇帝辽景宗耶律贤和萧太后的孙女,辽景宗第二子耶律隆庆之女。她生前十分受到恩宠,根据墓中出土的故陈国公主墓志铭的记载,这位年轻的公主竟然数次荣获封号,初封为太平公主,后又被封为越国公主,后又追封为陈国公主,可见她是一位非常可爱而又受欢迎的一位公主。
陈国公主墓
首先解释为何陈国公主要与自己的舅舅合葬。在大辽国当时并没有近亲结婚的相关概念,而且为了保持皇家血脉的纯正,在契丹皇族中,耶律只能与萧姓通婚。所以,在陈国公主16岁的时候即1016年,在辽景宗的赐婚下,陈国公主嫁给了大自己十多岁的舅舅萧绍矩。这在我们现在看来简直是有背纲常伦理,但是在当时不仅没有这种感觉,反而觉得是喜上加喜,对于维护皇室正统的血脉最好的办法。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陈国公主与舅舅萧绍矩也没有半点的难堪和不悦,也属于两情相悦,于是一场盛大的婚礼在千年前的北方大草原上隆重举行。但是,陈国公主与自己的丈夫是非常不幸的,原本安稳富贵的生活可以享受一生,但是在1018年,陈国公主和丈夫萧绍矩先后去世,从出土的故陈国公主墓志铭上面记载来看,双方之死与宫廷斗争没有一点关系,而是因病去世,但至于究竟是何等疾病导致夫妇二人先后离世一直是一个迷。
高翅鎏金银冠
于是,聊过的皇室为二人准备了一个极为豪华的葬礼,从墓葬发掘的情况来看,陈国公主驸马合葬墓随葬品共3227件,有许多制品是用金、银、玉石以及玛瑙、琥珀、珍珠等贵重材料制成的。在墓中他们头枕着金花银枕,身着银丝网络葬衣,脸覆盖着金面具,脚穿金花银靴,尤其是公主头部上方放置着高翅鎏金银冠,双耳戴着珍珠、琥珀耳坠,脖子上佩戴着珍珠项链,手腕戴着两对金镯,双手还套着11枚金戒指。
金面具
但这样的厚葬应该在人们的意料之中,但是其中唯独一项东西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就是公主和驸马都戴着金面具,在我们的印象中,戴着面具下葬应该多出自中亚及欧洲,但在陈国公主和驸马戴着这样的面具就让人很让人感觉到与众不同。
金缕玉衣
实际上,之所以戴着这样的面具,与契丹人对于生死的观念有很大的关系。在契丹人的传统中素有灵魂不死的观念,用金面具、银丝网格罩住死者,是契丹人相信形不散则神不离。这与金缕玉衣的道理是一样的,所以,我们才发现,这个金面具周围还有33个穿孔,而这33个孔就是用细银丝沿着穿孔将其与头部网络连缀起来,也就是说这个面具与陈国公主穿的银丝网格实际上是一体的,正是因为用细银丝连在一起,更加让契丹人相信有他们罩着逝去的人,逝去的人形就不会散,形不散,神就一直在,活在另外的一个世界里。
以上就是陈国公主为何与自己的舅舅合葬在一起,并且为何脸戴面具下葬的原因。
流浪猫的足迹
这是一段尘封千年的历史之谜,这是一个令人叹惋的凄美结局,欢迎你们来到大型未解之谜现场之神秘的黄金面具。
一座尘封已久的古墓,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历史遗产?又是怎样的“契丹文化奇迹”?
揭开的序幕要从1986年,刚担任内蒙古奈曼旗王府博物馆馆长的敖秉权和一些人员用推土机推出了几块年代久远的青砖说起,在漫长的工作进程后,墓铭志的出现,陈国公主墓就这样被考古人员勘察并证实,而真正的秘密还未浮出水面。
神秘的黄金面具上集之珍贵的史料遗产。1986年首次发现的这座未经盗扰的辽代皇族墓,出土了大量的契丹文物珍品,大小将近2000件。而两具尸体戴着金面具的出现更是吸引了学家的注意,尸体用银丝包裹,头上顶着鎏金的银冠,这一采用捶揲工艺而制作的面具,模具展现的人物面部神态为我们想象契丹女性面容留下了参考。而这座规模宏大,高等级的陪葬品之墓的展现,更是让学者们研究到贵族之墓的种种规定,但事情还未完结。
神秘的黄金面具中篇之融和的丧葬习俗。作为一个天生的游牧民族,他们不能如普通百姓那般衣食住行,只能随四季变化放牧狩猎,与自然恶劣环境的竞争中,逐渐形成了对自然的敬畏,表现就是独特的树葬习俗(具体的细节可以自己查阅)但是发现的陈国公主耶律氏的墓并未反应这一习俗,是哪里出错了吗!因为它体现的是融和的丧葬习俗,如历史上少数民族入侵中原,确立统治后,会吸取中原的一部分文化从而巩固自己的统治一样。
当契丹入侵中原后,他们便看到了中原的一些文化,原来的树葬习俗也被加入了中原的丧葬文化,呈现一种融合趋势。除了单纯的树葬之外,还产生了停尸,墓室尸床等丧葬程序。这个被誉为辽国文化奇迹的陈国公主之墓毫无疑问的展现了这一点。
神秘的黄金面具之凄婉的爱情结局。这是冰冷冷的墓铭志的一段话“圣上亲临顾问,愈切抚怜,诏太医以选灵方,服良药,而绝神效。无何,身之存殁,大限难移,寿之短长,冥数已定,奄薨颜而早谢,与薤露以俱零。”接着,这位公主在美丽的二八年华,就这样与驸马沉沉睡去了,便是千年。从这里我们能看出,公主的香消玉殒是因为不治之症,而不是什么可怕的阴谋权斗。
那么,问题来了,这位公主患了什么病,其中可有什么隐情?这里要谈谈二人的背景及婚姻的结合。她是辽景宗的孙女,陈国公主耶律氏。“公主姓耶律氏,先漆水人也,景宗皇帝之孙,秦晋国王皇太弟,正妃肖氏之女吴国公主之妹。”
他是丈夫,也是舅舅,付马都尉萧绍矩。身为皇族,就要在享受荣耀的同时为其做出牺牲,这位年轻的公主,生于契丹皇族,为保证家族血统的纯正,耶律只能与萧姓通婚。所以有人猜测,是因为世代的通婚,使得携带遗传基因,而引发的血友病,当然是否可靠还有待考证。这里我们不能耻笑为什么要近亲结婚,毕竟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规则,所以时代文明才能步步演进。
在这个神秘黄金面具之谜的结尾,你会突然发现,神秘的并不仅是只是用来笼络尸体,防止其腐坏的黄金面具,这个天赐的古墓奇迹,他的一切一切,都值得我们去发掘。
庄周晓梦
1986年,在内蒙古的一个叫做青龙镇的地方,一群工人在挥汗如雨地挖着水库,挖着挖着就挖到了青色的方砖,看上去就是年代久远的古砖,其中不乏有见识的觉得可能是挖到了古墓,便向政府上报了这个情况。
考古团队闻讯而来,在一番保护挖掘后,一座宏伟的古墓重见天日,据记载,这座古墓的建设偏女性风,墓主应该是个贵族女性,可让考古专家们大感意外的是,在主墓室的棺椁里居然躺着两具尸体,一男一女呈相拥状长眠于此,而且两具尸体全身包着银丝网,脸上带着纯金面具。
古代夫妻合葬的陵墓有许多,可基本都是各自长眠在自己的墓室中,这样葬在同一个墓室,躺在同一个棺材里的还很罕见,两人还都带着纯金制成、按照他们模样雕刻的面具,而且这座陵墓明显是为女性准备的,是否意味着这女尸的社会地位要远远高于男性,我国古代是典型的男权社会,他们到底是谁,有着怎样的人物关系,为何会有如此奇特的墓葬方式,这一系列的问号,在考古学家们不断考证研究中终于找到了答案。
谜团能够破解,有赖于随后在墓葬中出土的故陈国公主墓志铭,考古人员经过对墓志铭的解读和相关资料的考证,推断出这座古墓的墓主是辽朝的陈国公主,就是杨家将对抗的那位辽国萧太后的孙女。
萧太后是辽国中兴的关键人物,执政时期在辽国呼风喊雨的人物,辽太后去世后,辽圣宗虽然得以掌权,但是他资质平庸,眼看二弟耶律隆庆做大也无能为力,陈国公主正是权势滔天的耶律隆庆的掌上明珠,生前养尊处优,去世后享受高规格的墓葬,有着丰厚的陪葬品也就不足为奇了。
和陈国公主合葬的男人,就是她的丈夫萧绍矩,令人意外的是,据考证,这萧绍矩其实是陈国公主的舅舅,虽然在古代中原王朝皇室也出现过舅舅与外甥女的结合,例如吕雉把外甥女张嫣许给了儿子刘盈,亲舅甥纯粹的乱伦组合,但这只是个例,而辽国上层当时的亲上加亲简直都乱了套了。
辽国的皇室婚嫁是有严格的姓氏要求的,简单来说耶律是皇帝的姓氏,那萧姓就是皇后的姓氏,而耶律家的女儿还要嫁给萧家的儿郎,可以不顾血缘、不顾辈分,只要是两家的联姻就可以,这样循环的亲上加亲,肯定会导致近亲结婚,婚姻血缘关系乱作一团。
就以陈国公主的身世来说,前文说到陈国公主是萧太后的孙女,那是从父亲角度来说,要从母亲角度来说,她是萧太后的重外孙女,纵横来理一理这其中的关系,萧太后除了长子耶律隆绪、次子耶律隆庆外还有一个女儿耶律观音哥,耶律观音哥长大后嫁给了萧太后的弟弟、她的舅舅萧继先,生了一个女儿,此女又嫁给了她舅舅耶律隆庆,生下了陈国公主。这其中关系,理不理得清,全看诸位的辈分理解力了。
这萧绍矩倒不是陈国公主的亲舅舅,是她伯母耶律隆绪妻子的兄长,不过耶律与萧家早已水溶交融,两人肯定是有血缘关系的。而且这萧绍矩比陈国公主大了将尽20岁,更悲哀的是结婚两年后,年仅十八岁的陈国公主就香消玉殒了,悲痛万分耶律隆庆斥巨资为女儿筹建了这座陵墓,不过没想到的是陵墓刚建完,萧绍矩也去世了,辽人便把他们二人都安葬在这座陵墓里了,也就是说其实这座陵墓原来就是为陈国公主准备的,没想到驸马那么着急,也没准备他的地方,索性就放在一起了,生当同眠,死亦同穴也很浪漫的。
至于他们夫妻二人身上都穿着银丝网衣,脸上都带着纯金面具,是因为辽人独特的殡葬习惯,因为契丹是游牧民族,和中原人安土重迁不同,他们行踪不定,崇尚自然,在人去世之后,多是将他们尸体挂在树上,风干之后再火化。因为担心亲人被鸟啄食的身体散了架、脸被咬的面目全非,贵族都会给亲人穿上银制的网衣、戴上面具,也算是成全了亲人的死后尊严。
陈国公主夫妇身份贵重,尤其是陈国公主去世时,耶律隆庆如日中天,当然要将爱女的丧葬准备得体体面面,按照陈国公主脸型定制的面具,做工精致,原料都是纯度在98%的黄金。
有意思的是,考古人员在陈国公主诸多的陪葬品中发现了类似现代工艺制造的水晶杯,有人不禁调侃难道这公主是穿越了,穿越时空是不可能了,在慨叹古人手工业技术高超的同时,也看出了这位公主确实很受宠爱,父亲将一切能得到的美好事物都埋在了这座古墓里,想让它们陪着女儿,在地下的日子不凄苦,寄予了想女儿生生世世享受富贵荣华的美好祝愿。
红药水
陈国公主并非春秋时期诸侯国陈国的公主,也不是南北朝时期陈朝的公主,而是辽国的一位公主。
陈国公主之墓1986年,位于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青龙山镇附近的一座古墓被意外发现,经相关专家初步鉴定,这是一座罕见的辽国贵族墓室。
图丨陈国公主墓陈国公主鎏金银冠
因为在国内,辽国贵族墓室几乎是十室九空,能够完整保存下来而不受盗墓贼破坏盗挖的墓室极为罕见,所以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哲里木盟文物考古所对这座辽国皇族墓室进行了抢救性挖掘。
随着挖掘工作的深入,墓室主人的身份别确定了下来。
根据墓志记载:
公主为秦晋国王皇太弟正妃萧氏之女
由此可以断定,该墓的主人应为某位辽国皇族之女,而根据墓志上的记载,墓主人的身份也很快得到确认,即辽国的陈国公主。
关于陈国公主的身份陈国公主的父亲叫耶律隆庆,也就是墓志上所说的“秦晋国王皇太弟”。
耶律隆庆是辽国第五位皇帝——辽景宗耶律贤的次子,也是辽国第六位皇帝辽圣宗的弟弟。
如果感觉乱的话,那么这里为大家提供一个切入点,即萧太后。
很多关于北宋的影视剧都有提到过这位萧太后,当年辽圣宗即位之时因年纪尚幼,萧太后便辅助幼主,临朝听政,期间还曾多次发动宋辽之战,最终与北宋达成“澶渊之盟”。
图丨陈国公主及驸马黄金面具
所以若以萧太后为切入点的话就容易理顺陈国公主的关系网了。
陈国公主的爷爷是辽景宗,奶奶是萧太后,大伯是辽圣宗,所以陈国公主虽然不是皇帝之女,却也是身份高贵,那么既然不是皇帝之女,又为何使用“公主”的名号呢?
据辽制, 皇子嫡生者, 其女与帝女同
所以在辽朝,只要是皇后所生的嫡子,其嫡子之女与皇帝之女的身份同等。
对于陈国公主之墓的挖掘随着考古队的深入挖掘,墓葬内的接连挖掘出了众多极为珍贵的文物,最终在该墓中发现了大小金银玉器等两千多件,其陪葬品之丰富、墓室之奢华世所罕见。
而在挖掘过程中,最让考古队员惊叹不已的是平卧在墓室之中的两具遗骸。
只见这两具遗骸头枕着金花银枕,全身罩着银丝网格,脸上覆着金面具,脚穿金花银靴。
根据史书的记载可知,这是辽国传统特色文化的表现,而根据墓志铭可知,与陈国公主葬在一起的就是她的丈夫——萧绍矩。
图丨墓内两具遗骸所罩银丝网格
萧绍矩其人根据萧绍矩的姓氏可知,萧绍矩出身辽国萧氏。
萧氏在辽国也是皇族,当年辽国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政权的过程中,妻子述律平及其家族为自己立下过汗马功劳,由于耶律阿保机非常崇拜西汉开国功臣萧何,自己也非常热衷汉人文化,于是便将述律平家族改为“萧”姓,述律平的弟弟也都因此改姓“萧”,从此以后萧氏与耶律氏互相通婚,甚至辽国的历代皇后皆出自萧氏。
萧绍矩出自萧氏,迎娶皇族之女自然也不足为奇了,然而萧绍矩的身份又为这段婚姻引来了不少的质疑,为何呢?我们继续往下看。
陈国公主的母亲,也就是耶律隆庆的妻子也出自萧氏,我们暂且称之为“萧娘”,萧娘的母亲,也就是陈国公主的姥姥是辽景宗的长女,我们且就叫她“姥姥”吧。
姥姥年轻时下嫁萧氏,生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就是萧娘,也就是陈国公主的母亲,另一个儿子就是萧绍矩。
所以,萧绍矩是陈国公主的亲舅舅!这个关系也可以从史书和陈国公主的墓志铭中得到印证。
图丨陈国公主墓驸马鎏金银冠
其实看到这里,这些人物的关系是比较混乱的,除了萧绍矩和陈国公主之外,萧娘嫁给耶律隆庆如今看来也是不正常的,姥姥的女儿嫁给了姥姥的弟弟,关系确实复杂。
但是在古代,尤其是辽国,这种典型的近亲结婚是非常普遍的,皇族只能迎娶萧氏之女,萧家之子也只能迎娶皇族之女,这种跨越人伦常理的两姓联姻,保证了政权的稳固和血统的纯正。
据相关史料记载,陈国公主16岁便下嫁给了年长自己十八岁的舅舅萧绍矩。
当时两人的婚姻空前的壮观,这从他们的墓室内的奢华程度就能窥知一二。或许当时辽国贵族及百姓对这段婚姻抱有非常大的期盼,但不幸的是,如此瞩目的婚姻也只持续了两年。
两年后,18岁的陈国公主和36岁的萧绍矩先后去世,当辽国上下还没有从两人两年前空前浩大的婚礼中走出来时,便要着手迎接两人的葬礼。
虽然两人的去世令人出乎意料,但没有任何证据能够显示出两人的死亡有什么阴谋可言。
或许这只是一种巧合吧,两人生不能同衾,死后却可以同穴,这也算是对两人生前缘分的一种延续吧。
下底传中
在1986年,内蒙古发现了一座辽代贵族古墓,这里面是埋葬这辽代的陈国公主,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像这些公主王爷的墓葬,国内实在是太多了,可这座墓葬就有些特殊。
首先这其实是一座合葬墓,这位陈国公主的尸身旁边,还有一具尸体,两具遗体都穿着银丝网衣,整体的服饰还是比较华丽的,可奇怪的是,尸体上还带着黄金面具,这在合葬墓里面就比较少见了。
接下来在发掘的过程中,发现墓葬里面有大量的文物,金银玉石等各类的珍贵文物多达3000多件,四周还有精美的壁画,也很好描述了之前的场景。这样的一座墓葬,居然还没有被盗墓贼光顾,实在是有些罕见,当然,这座墓葬的位置是有些偏僻,盗墓贼也不太容易来到这里,也不具备太好的挖掘条件。
根据调查,这位陈国公主是辽景宗的孙女,当时的辽国实力也是非常强大,因此这座墓里面,有着这么多丰厚的陪葬品。
那么陈国公主旁边的这个人到底是谁呢?为何他们会佩戴黄金面具在一起下葬呢?
这个人名叫萧绍矩,是辽圣宗皇后的哥哥,当时也在朝中担任要职,他受到皇帝的宠信,因此皇帝就把16岁的陈国公主嫁给了他,夫妻俩人是非常恩爱,可没想到,陈国公主嫁人之后才过了一年多就去世了,年仅18岁,这绝对是早逝了。
在公主死后,萧绍矩也是非常伤心,很快也随着公主一起去世了,他的年龄是要比公主大很多的,可俩人的关系是非常好,在死后夫妻俩人能葬在一起,在地下继续着他们的爱情故事。
墓中出土的陈国公主墓志铭,简单介绍了夫妻俩人的事迹,墓中陈国公主的尸体上穿金戴银,彰显往日的尊贵,这座墓葬是非常有考古价值的,因为辽国在灭亡之后,契丹人也在历史中神秘消失了,后来有关契丹的文字典籍,大多都已经消失了。
而墓葬是能体现一个民族文化的东西,可辽国的古墓非常稀少,辽人并不太注重墓葬的设计,整体结构相对简单了,他们很多的墓葬都在荒漠草原上,也不太容易保留下来,经过了这么多年,辽国古墓大多都已经被毁掉了,还有很多都被盗墓贼光顾,像陈国公主这样完整的墓葬实在是太少了。
有意思的是,陈国公主正好是她丈夫的外甥女,这在中原地区就是乱伦的关系,可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他们并不太注意这些细节。那么公主等人的黄金面具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契丹贵族下葬的时候,往往都会佩戴面具,只是不同身份的人,他们佩戴的面具材质是不一样的。
这是一种墓葬习俗,佩戴面具也能保证头部不受野兽的破坏,对于保存尸体是有着一定的帮助。契丹贵族们非常注重自己尸体的完整,他们死前就想尽办法要保护好自己的尸体,至于还有什么佩戴面具的习惯,这些就随着辽国的灭亡,渐渐隐藏在了历史中。
这位陈国公主的死因不是非常明确,他们之间属于近亲结婚,不过这种婚姻只是对他们的下一代造成影响,对他们自身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在辽景宗,圣宗在位的时期,萧家的权势达到了巅峰,这位辽国驸马是萧太后的侄子,他们家族早就有与皇族联姻的传统,这也是辽国巩固皇族权力的一种策略。
可惜他没能享受太久家庭的温暖,妻子的早早去世,让他也受到极大的打击,渐渐也跟着去世,辽国作为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王朝,它们至今仍有不少的疑点没有解释清楚,有关辽国的资料文献也是有些少,这也是很可惜的事情,对契丹文化,我们还是不够了解的。
浪客剑心
1986年,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的水库施工现场,铲车挖出了一座辽代墓葬,跟绝大多数遭遇多次盗掘不同,这座墓居然在长达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躲过了盗墓贼的黑手,完整地保留下来。
考古工作者从这座墓葬中,发掘了三千多件精美绝伦的陪葬品,其中就包括谜一样的黄金面具。从墓志铭我们得知,该墓的主人是“陈国公主”,和她的丈夫“驸马太师都尉”萧绍矩。陈国公主是谁?她为何年仅18岁就去世了?神秘的黄金面具又带着什么呢?
揭秘陈国公主的身世一般理解,公主是皇帝的女儿,不过陈国公主并非如此,她是秦晋国王耶律隆庆的女儿。既然不是皇帝的女儿,怎么敢称“公主”呢?原来其父耶律隆庆的身份太特殊。
耶律隆庆是辽圣宗耶律隆绪的同母弟弟,生父辽景宗,生母就是大名鼎鼎的萧绰(萧燕燕),那位两次亲临战场,与北宋对垒的萧太后。
辽景宗驾崩时,新君辽圣宗只有11岁,大辽国处于“子幼母寡”,宗室势力虎视眈眈的危急时刻。我们知道,自从太祖耶律阿保机驾崩后,由于述律皇后的偏心,导致皇位一直在耶律倍和耶律德光两系之间,通过暴力手段轮换,每一次轮换,耶律家族都经历一次血腥的杀戮。
所以,萧太后非常担心宗室子弟趁势作乱。这位杰出的女政治家没有坐以待毙,她以高超的政治手腕,顺利解决了危机。其手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以联姻的方式,扩大和巩固后族势力;重用韩德让等汉臣,削弱宗族势力;培植皇家势力,拱卫皇权。
其中第三个举措,就是大力提拔和任用辽景宗的兄弟和儿子们,弱化旧宗族在朝中的影响力。耶律隆庆就是这个政策下,最大的受益人。
耶律隆庆自幼尚武,光屁股娃的时候,就喜欢带一群小孩玩征战游戏,一群同龄的小孩,被他治得服服帖帖,连辽景宗都不由惊叹,“此吾家生马驹也。”
有这么个宝贝儿子,萧太后自然当作王牌,耶律隆庆年纪轻轻就以藩王身份留守南京(今北京),镇守大辽的南大门。统和十七年,耶律隆庆大败宋军,全歼范廷召一万人马。统和十九年,耶律隆庆再败宋军,全歼王继忠部,并活捉王继忠。
有太后母亲的宠爱,有皇帝哥哥的照应,有拿得出手的战功,耶律隆庆因此成了辽帝国最炙手可热的人物。为了表彰弟弟的功勋,辽圣宗下旨将他的儿子们纷纷封王。作为耶律隆庆的女儿,陈国公主的封号,也应该是那段时间获得的。
离奇的甥舅婚姻关系根据墓志铭记载,陈国公主的丈夫萧绍矩,是“仁德皇后”之兄。仁德皇后即辽圣宗的皇后萧菩萨哥,是萧太后的侄女,这样一来,陈国公主跟萧绍矩的关系就有点复杂了。
怎么复杂呢?从他们与萧太后的关系看,一个是萧太后的侄子,一个是萧太后的孙女,二人就是表叔侄关系,即表侄女嫁给了表叔。
从他们与萧菩萨哥的关系看,一个是皇后的哥哥,一个是皇后的侄女,二人又是甥舅关系,即表外甥女嫁给了表舅。
如果我们再另找一个参照人物,他们的关系还会有所变化。为什么搞得这么复杂呢?原因很简单,辽国的皇族,只与萧氏通婚,两个家族相互嫁女,关系不复杂才怪。
那岂不是乱伦了嘛?既是又不是。首先古代只要不是同宗婚姻,就不算违礼,即使汉人,这种婚姻也不少见。其次,辽国的萧氏,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是一个家族,虽然都姓萧,但是他们早就出了五服。
我们再来仔细分析一下陈国公主与萧绍矩的关系。萧太后姐仨,没有兄弟姐妹,所以,萧菩萨哥和萧绍矩是萧太后的侄子,这个说法就有问题,顶多说是“族侄”,也很有可能是萧绍矩的萧氏,与萧太后的萧氏,关系非常远了,甚至不是一个“萧”。
另外,陈国公主跟萧菩萨哥没任何关系,萧菩萨哥是辽圣宗的皇后,陈国公主是辽圣宗的侄女,不是女儿。同时,陈国公主的母亲萧氏,与萧菩萨哥不是一家人。所以,陈国公主与萧绍矩的甥舅关系说法不成立,顶多说他们如果是一个“萧”,从辈分上勉强算甥舅关系。
不过,即便陈国公主与萧绍矩,疑似是关系很远的“甥舅”,可耶律皇族与萧氏后族之间的乱伦婚姻,却是不争的事实。比如陈国公主的爹耶律隆庆,有三位王妃,两位是他的亲外甥女,一位是表外甥女。陈国公主的生母是谁不大清楚,但肯定是近亲结婚的产物
花季年龄早逝的隐情陈国公主墓出土后,考古人员发现,夫妇俩都已经化为尘土,仅留下少量遗骨。根据对遗骨的化验分析,及史料记载,发现陈国公主去世时年仅18岁,萧绍矩约36岁,萧绍矩比陈国公主略早去世。
那么,陈国公主为何在花季般的年龄,就早早去世了呢?人们不由自主地想到了一个词——宫廷斗争!
是的,辽国的宫廷斗争非常惨烈,前期是耶律家族的互杀,后期是内廷与外朝,以及后宫嫔妃之间的厮杀。比如那位大美女兼大才女萧菩萨哥,就被“丑八怪”萧耨斤谋害。
作为皇族与后族的结合体,陈国公主和萧绍矩,有没有可能被卷进残酷的政治斗争,遭到杀戮了呢?
答案是否定的,按史料记载,陈国公主夫妇都是正常死亡,从墓葬的细节看,也没有任何异常状况。同时,他们生活的年代,恰好是辽国政治比较安宁的时期,没有内乱爆发的记载。
因此考古世家推论,陈国公主的早逝,原因很可能只有一个:近亲结婚带来的基因缺陷。
神秘面具掩盖下的特殊葬俗当陈国公主和萧绍矩,戴着黄金面具的尸身,出现在人们的眼前时,考古人员既惊喜又疑惑。惊喜的是,黄金面具太罕见了,疑惑的是,墓主人为何要戴着面具入土呢?
之前,考古人员曾经发现过一座契丹墓,墓主人头戴铜面具,身份是个尸身不腐的巫师。参考这个信息,考古人员产生以下两个推论:
一,面具是职业的象征
古代巫师的地位非常重要,他们被认为是通灵的使者,面具就是他们工作的必备道具。不过,考古人员在陈国公主墓内,并未发现其它任何可以证明墓主是巫师的证据。
一般来说,巫师这个职业也是祖传的,他们与皇族之间,会形成相互支撑的两个家族,因此皇室子女不大可能从事巫师职业。
二,面具为了遗体防腐
巫师不腐的尸身,让人们联想到,铜面具是不是尸体“保鲜”的原因呢?考古人员特地做了化验分析,发现铜的分解物硫酸铜和磷酸铜,确实对抑制细菌有一定的作用,但并不能确保尸身不腐。
陈国公主墓内,夫妇俩都已经腐朽,这也说明,面具根本起不到防腐的作用。
那么,神秘的黄金面具到底是干什么用的呢?这是契丹人通用的葬俗吗?它又代表什么含义呢?经专家分析,给出了以下令人震惊的答案。
黄金面具居然是陈国公主出嫁的陪嫁品!除了黄金面具,她死后包裹全身的银丝网状衣服,也是她的陪嫁物。
这就奇怪了,姑娘出嫁,用冥器陪嫁,多丧气呐!其实这并非是契丹民族的民风,而是贵族阶级特有的荣耀,这要跟契丹贵族的葬俗有关。
原来,契丹人死后不用棺椁,而是将尸身停放尸床上。这一点,从陈国公主墓就得到了验证。另外,契丹人死后,一般要将尸身停放半年至两年后,才送入墓室安葬。
这两个习俗就带来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尸身停放太久,就会出现腐烂现象,等到入葬之日尸体往往已经不成形。又因尸身暴露在人们视线中,腐烂的面容相当狰狞。
银丝网状的衣物,就是保证入葬时,尸身不至于分家,面具就是为了遮挡不忍目睹的面孔,跟防腐和巫师身份毫无关系。
gratia
地处辽西山地北缘的浅山丘陵地带的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奈曼旗青龙山镇,山脉绵延,树木茂盛,这里有个清澈的山泉,和旭的微风,有谁知道在离镇东北10公里的一个叫斯布格图小村的山坡上,竟埋葬着辽朝最显贵的公主和附马。
1986年,内蒙古文物考古工作者为配合青龙山镇水库建设,对沉睡地下千年的合葬古墓进行清理发掘,没想到这一清理竟有了惊人的收获。
这次发现了一处合葬墓,墓中的主人是一对夫妻,即使已过去千年,他们依然相偎在一起。经考证,这是辽陈国公主与附马的合葬墓。
陈国公主是辽景宗皇帝的孙女,她的父亲是秦晋国王辽圣宗皇太弟耶律隆庆,陈国公主还是吴国公主的妹妹,死的时侯只有十八岁。附马名为萧绍矩,是圣宗齐天皇后的哥哥。
陈国公主是大名鼎鼎的萧太后的亲孙女,而萧绍矩是萧太后的侄子,公主与附马实际上差了一辈,公主是嫁给了自己的舅舅。
但辽国那时的权利被耶律与萧氏两大家族把控,两个家族之间的联姻时有发生,这也是为了保证血统的纯正和权利的把握。
附马比公主大十八岁,陈国公主当时深受恩宠,可二人成婚后不到两年时间,便相继去世,死因不为今人所知,想必是只有这短短的夫妻缘份。
辽国盛行厚葬,两个家世显赫的人去世,其墓葬规格自然是异于常人。后来的盗墓贼都知道辽朝的墓葬里面有很多宝贝,所以辽朝的陵墓几乎都被盗空了,达到了十墓九空的地步。
当时发现陈国公主墓的时侯,专家们也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没想到当陵墓被打开以后,竟是一个完整的从没被盗过的墓地,这对于研究辽国的历史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陈国公主与附马萧绍矩两手相扣,墓内极尽奢华,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对黄金面具。面具是采用捶擛工艺制成,和人脸差不多大小。最重要的是面具上五官的纹路都很清晰,栩栩如生,仿佛活的一般。
陈国公主面具上的眼睛是睁开的,世人猜测这可能是希望下一世可以再次与亲人相聚,能更容易认出来,当然这一切都是猜测。
这些应该和辽国的墓葬习俗有关,必竟那时的古人大多有着一些对来世的美好愿望,不管这些愿望是否能实现,世人总希望用人为的方法彰显出来。
墓中出土了许多宝物,这些宝物都是极品,对研究辽国历史文化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墓中实景图)
(银丝敛衣)
(两组四件双鱼玉佩)
(金銙蹀躞带)
(鎏金银靴)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krystal1102
1986年在内蒙古一个叫做青龙镇的地方突然挖到了青色的方砖,而这看上去年代久远,所以一些有见识的人意识到这可能是一座古墓,于是马上向上汇报。
等到考古人员到达之后,终于是让这一作古墓重见天日。着一座古墓的建设偏向于女性,而且墓主人也是贵族女性。但是等到真正进入了主墓室的时候却发现在棺椁之中躺着两具尸体,一男一女,而且全身都包裹着银丝网,脸上也是带着纯金面具。
古代夫妻合葬的并不是没有,但是像这样躺在一起的却很罕见,同时两人都带着纯金打造的面具,而且这一作古墓的风格也偏向于女性,很显然其中的女子地位更高才对。但是在古代一直都是男权社会,那么是什么情况导致了这些奇怪的现象呢?
谜团揭开在之后墓葬之中发掘的墓志铭之中找到了墓主人的身份,原来这座古墓是辽朝时期陈国公主的墓,也就是鼎鼎有名的萧太后的亲孙女。萧太后是个什么样的人物不用多说,加上陈国公主的父亲是耶律隆庆,所以陈国公主死后能有这么高规格的陪葬,也就不那么奇怪了。
至于和陈国公主合葬的男人,其实就是陈国公主的丈夫萧绍矩。根据考证这个萧绍矩不但是陈国公主的丈夫,还是陈国公主的舅舅。辽人皇室的婚姻非常严格,耶律是皇帝的姓氏,而萧氏则是属于皇后的姓氏。因此两家一直以来都重视联姻,甚至不顾血缘和辈分,这也就导致婚姻血缘关系一团乱。
但萧绍矩也不能算是陈国公主的亲舅舅,因为萧绍矩算是陈国公主伯母的兄长,但是由于萧氏和耶律氏长久以来的联姻,要说两人毫无血缘关系还真说不定。而且萧绍矩比陈国公主大了整整十八岁,同时陈国公主的寿命并不长,在结婚两年之后便离开了人世,也就是在陈国公主十八岁的时候就去世了。悲痛万分的耶律隆庆为自己的女儿建造了这个陵墓,只是没想到陵墓刚刚修建完毕,萧绍矩也跟着去世了。所以辽人认为这是萧绍矩对自己妻子的思念,于是干脆将两人葬在了一起,也算是一种别样的浪漫了。
金面具至于说两人身上的银丝网衣和金面具,则是因为辽人特别的殡葬习惯,契丹人是游牧民族,对土地并没有太深的情结。而且他们一直到处放牧,崇尚自然,在人去世了之后也是采取特别的处理方式。旧唐书中就曾有过记载,说契丹人去世后不会做陵墓,而是用马拉着车送进大山中,并且将人挂在树上风干,然后再入殓,这也被称之为树葬。
不过因为担心尸体被鸟兽给损坏,所以契丹人贵族会给自己的亲人穿上这种独特的银网衣,戴上金面具,也就是为了维护逝去者的尊严。
打不死星人
根据出土墓志铭的内容记述,陈国公主于开泰七年(公元1019)戉午三月七日薨于行宫北之私邸,年仅十八岁。这个问题有两个关键词需要注意,一个是“金面具”,一个是“与舅舅合葬”。
大辽简介上图的中间蓝色曲线就是契丹的母亲河一一现在称为西拉木伦河(辽时称潢水),一直向东与其它的河流汇集成中国著名的大川之一,几乎横贯蒙古全境。契丹民族的一个神话:在那遥远的地方,一个青年骑着马儿沿河而东进,与迎面而来,驾着牛车的姑娘相遇了。
他们一见钟情,没有什么房子、车子、票子、位子的世俗,他们在这里顽强的生活着,繁殖着后代。一直到了六朝的北魏时期,大概是公元五百多年左右,在诞生云岗石窟群的同时。契丹八个部落形成,过的仍然是“逐水草、就畋猎、仰湩酪(牛奶)、车帐为家的生活。”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即使如广阔天地里的契丹族,同样也有如此的心态,一个叫耶律阿保机的契丹人东征渤海、西讨奚族,终于在后梁贞明二年(916)建立了契丹国,年号神册,国号不定,时而契丹,时而大辽。到了圣宗耶律隆绪时候,契丹人吞并了“燕云十六州”消灭后晋,迫使北宋订立了“澶渊之盟”。国力达到鼎盛时期。它的领域此时东到东海、西抵流沙(西北沙漠)、北逾胪朐河(今克鲁伦河)、南至白沟(河北高碑店),幅员万里。
陈国公主的墓葬陈国公主于辽开泰七年(1019)去世,时年十八岁。值得注意的是,这段时间正是与北宋筌订“澶渊之盟”的时期,执政的就是十分疼爱陈国公主的圣宗皇帝耶律隆绪和著名的萧太后。
坟墓的北侧开有一门,进去就是放置公主与驸马尸身的后室,紧靠后壁就是砖砌的尸床。
上图是明代梁庄王与后妃的棺床,用砖砌成。这里用于参考。
与汉族墓葬极大的不同在于,契丹贵族不用棺槨,而是尸体直接摆在尸床上。
当然,尸体不是直接暴露,上面堆满了黄金、白银、绿玉。
尸体摆放的位置很有意思,上图明代梁庄王的棺床上,梁庄王的棺槨摆在右侧,使用的砖块明显的要高档一点,尺寸似乎也要大些,左边的是王妃的棺槨停放处,品质和规格都逊色于右边的梁庄王。
而陈国公主尸体安厝的位置恰好也是右侧,说明陈国公主的地位优于驸马。
一个值得关注的细节使人不禁肃立默哀,陈国公主与驸马左右臂相叠!
“问世间情为何物 ?直教人生死相许!”
元朝元好问的疑问也许在这一瞬间得到解释和感叹......
据辽史·礼仪志载,”在公主下葬之时,辽皇帝赐公主送终车一辆,车中载送终之具及覆尸仪物。”公主脸上所覆盖的金面具,纯金所制,呈半浮雕形状。应该依据公主生前仪容所制。圆脸、抿嘴、上额明朗开阔,明显感觉是一个年轻女性的姣好面目。
德国于1871年发掘的公元前14世纪希腊迈锡尼国王的墓,出土了国王的黄金面具,引起世界性的轰动,以至世界认为黄金面具是中亚文化的独有文明之物。
陈国公主墓一下出土了两具黄金面具,完全可以比肩希腊迈锡尼国王的黄金面具。
契丹贵族的其他墓也有出土,但是很少,而且只是铜质或者铜鎏金。
(下图 陈国公主的“LV包”)
黄金面具的作用及渊源的初探究竟黄金面具在这里有什么用处呢?一种看法认为是受佛教的影响。因为契丹族深深的崇敬佛教,为拜祀的佛像重塑金身是人生的願望,深受圣宗皇帝耶律隆绪喜欢的公主受到隆重的葬礼规格,所以送了公主和驸马各一件黄金面具。
也有人认为是避邪之用,我同意这个说法。理由如下:
最有力的证据就是出土的墓志铬,洋洋洒洒五百言的骈体文,也是大家所作,墓志明确记载:“其先漆水人也。”漆水乃是中华始祖黄帝故里,也就是说,陈国公主的先祖是黄帝。那么,丧葬习俗也存在与中华丧葬文化相同的地方。比如避邪。
上图是完全汉族传统文化的“傩戏”。傩是广泛流行于汉民族中的一种驱鬼逐疫的祭祀活动,始于周朝。而唐朝的“秦王破阵乐”的演员们都要戴上面具的。”
最后一个说法就是丧葬习俗的原因。根据史料记载和出土墓志铭的佐证,契丹大贵族死了后,尸体要在外边放置一段时间,一年半载甚至几年后才下葬,放置时,不用任何器具盛敛,敞放。稍微有常识的的朋友都晓得,尸体不作处理,很快会发生溶解现象,那就“惨不忍睹”了,所以釆用了用面具“遮丑”的办法。
关于驸马的问题题主专门使用了“与舅舅合葬”的问题,这个现象我无法解释,但是,你为什么要强调舅舅这个身份呢?驸马的另一个身份是墓志铭中明确了的,我们应该记住陈国公主的夫君是萧绍矩。在辽代,只允许耶律氏和萧氏通婚。比如著名的萧太后。
而驸马的姑妈就是萧太后。萧太后的妹妹就是圣宗耶律隆绪的仁德皇后。圣宗驾崩,驸马也去世,萧氏家族被清空,辽代也由盛转衰。驸马生前手握兵权,曾任泰宁军节度使,检校太师等职。
辽代的风俗习惯与汉族不同,他们的伦理道德观念好象很豪放,从萧太后的逸闻就可以看出。侄女与舅舅成婚,契丹族不在乎!我们当然也不在意。
结语
陈国公主墓的发掘,对于了解神密的契丹族的墓葬形制、独特风俗、金银器制作水平,服饰、公主的手提包样式,玻璃器皿的发现,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Travy
陈国公主,其实是辽国的一位王爷的女儿,死的时候只有18岁,而跟她合葬的则是她的舅舅,也是她的丈夫。18岁的公主为何会嫁给她亲舅舅,两人死后为什么脸上都带着黄金面具呢?
辽国历史上,出了不少有名的太后,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承天皇太后萧绰,也就是萧燕燕。
萧绰摄政期间,辽朝进入了最为鼎盛的时期,在萧绰临朝摄政期间,她多次打败宋军,并主导建立了有名的檀渊之盟。
萧绰的长子即为辽圣宗,也就是被萧绰架空的皇帝。而第二个儿子叫耶律隆庆,就是陈国公主的父亲。
辽圣宗继位之后,很长时间都没有嫡子,所以耶律隆庆一直是被当做继承人来培养的,再加上萧绰死后,耶律隆庆善于统帅兵马,权威日盛,可谓是权势无双。哪怕死后,辽圣宗都追封他为“皇太弟”。
可是陈国公主,之所以能以王爷的女儿被封为公主,并不是因为秦晋国王在辽国权势遮天,也不是辽圣宗特意恩宠,而是来源于辽国的一项祖制,只要是嫡出的皇子,他们的女儿待遇等同于皇帝的女儿,也是公主待遇。
辽制, 皇子嫡生者, 其女与帝女同。——《辽史》
换句话说,只要母亲是皇后,无论是继承了皇位,还是做了亲王,他们的儿子也许待遇不一样,但是女儿都是一样的金枝玉叶,都被封为公主。
“萧姓”在中国向来是一大姓,并不少见,可是有一个时代,萧氏可是地地道道的后族,与皇族比肩,无可替代。
在辽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从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建国开始,除了辽世宗的皇后是从后唐抢来的宫女姓甄以外,其他的皇后都姓萧,因此萧氏也被称之为辽国的后族,成为仅次于皇族耶律一姓之外最大的氏族。
《天龙八部》中,乔峰就是出自于辽国后族,小说中,乔峰的亲生父亲萧远山是辽国皇后亲军总教头。
这个萧氏到底是什么来头?
公元91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并称帝,此时他的部族就是契丹族。
而当时的契丹族其实是没有姓氏的,据契丹国志·部族志记载:“契丹部族,本无姓氏。惟各以所居地名呼之。婚嫁不居地里。至耶律阿保机变家为国之后……仍以所居之地名曰‘世里’著姓。‘世里’者,上京东二百里地名也。”
耶律阿保机
也就是说,耶律阿保机称帝之后,才将自己的族人以“世里”为姓,汉译过来就是“耶律”,从此契丹的皇族就有了姓,汉化称为“耶律”。
不仅如此,耶律阿保机为了报答或者说封赏跟随他建国的另外两个部族,唯乙室、拨里氏,而允诺他们世代能享有共同治理国家的权利。
耶律阿保机还将建立大汉的刘邦当做自己的榜样,而唯乙室、拨里氏两个部落就是自己的“萧何”,因此,他将这两个部落都赐姓为“萧”,自他以后,历代辽国皇后都是出自这一族,所以又被成为后族。
太祖称帝,尊祖母曰太皇太后,母曰皇太后,嫔曰皇后……后族唯乙室、拨里氏,而世任其国事。太祖慕汉高皇帝,故耶律兼称刘氏,以乙室、拨里氏比萧相国,遂为萧氏。————《辽史》
陈国公主与舅舅的婚姻耶律阿保机建立的国家原本国号名为“契丹”,947年,辽太宗率军南下,攻占汴京,并于汴京称帝,改国号为“辽”。
无论契丹也好,辽国也罢,最顶层即为开始跟随耶律阿保机的皇族与后族,因此,两个姓氏之间互相通婚,对外称保持血脉的纯粹,其实就是稳固两个姓之间的联盟关系,维持国家稳定。
陈国公主的父亲是萧绰的次子,权势滔天,他的正妃自然也是出自萧氏。
不仅如此,陈国公主的姥姥,是辽景宗耶律贤的长女,被封为秦晋国大长公主,小字观音,也就是耶律隆庆的姐姐。
秦晋国长公主被嫁给了宰相萧思温的继子,宰相也就是萧绰的父亲,也算是秦晋国长公主名义上的舅舅。
秦晋国长公主至少有2女一子,其中一个女儿就是嫁给了她的弟弟耶律隆庆,而另一个儿子萧绍却又娶了耶律隆庆的女儿,即陈国公主。
因此,陈国公主的驸马是她的亲舅舅。
虽然,现在来看,这是有点不合伦理,可是从这几代婚姻关系来看,当时的辽国并没有近亲不得结婚的概念,也没有辈分上的限制,只有家世上的门当户对,可谓是真正的政治婚姻。
驸马不仅是她亲舅舅,而且比她还年纪大了一倍多,十六岁的陈国公主嫁给了萧绍矩,而1018年,36岁的萧绍矩与刚满18岁的陈国公主先后去世。
1985年,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青龙山镇修建水库,无意中发现了一所巨大的墓穴,经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发掘,发现是陈国公主与父母萧绍矩的合葬墓。
黄金、白银、琥珀、美玉充斥于古墓的每一个角落,大量的契丹文物珍品现世,用亲历当时发掘工作的工作人员的话说,“你们想象不到有多漂亮!”
陈国公主鎏金银冠
公主与驸马平卧在后室的棺床上,并没有棺椁,夫妻俩头枕着金花银枕,身着银丝网络葬衣,脸上覆盖着金面具,脚上穿着金花银靴。
陈国公主与驸马的黄金面具
公主头顶还放置高翅鎏金银冠,双耳戴着珍珠、琥珀耳坠,脖子上佩戴珍珠项链,手腕戴着两对金镯,双手还套着11枚金戒指。
不仅如此,在墓穴中还陪葬着众多金、银、琥珀、玉饰,其华丽程度令人瞠目结舌。
陈国公主墓琥珀配饰
写在最后自春秋开始,礼乐崩坏,厚葬制度开始盛行,尤其是到了秦始皇时期,从13岁继承王位开始,就为自己修建陵墓,直到他死的时候,工程还没有完结,留下了辉煌的秦始皇陵。
厚葬制度在两汉,唐朝一直盛行,这一行为表面上看似为了让逝去的亲人有一个体面的葬礼,实际上奢侈无度,劳民伤财,遗患无穷。
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论语》
自古以来,高洁之人向来都是反对厚葬的, 盖因为厚葬除了让世人争相攀比,使得奢靡之风盛行之外,并无好处。
而辽国一个18岁的公主,不说没有功绩于天下,哪怕搜刮财物都还没有机会,也没有后人来孝敬,仅仅靠先辈的恩宠,就能有如此丰富的陪葬品,可见辽国的阶级固化之深。
syrinx
1986年,在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青龙山镇东北10公里一个叫斯布格图的小村里的山南坡上,发现了一座辽代契丹贵族夫妻合葬墓。墓中有大量的陪葬品,还多为金银、玉石、玛瑙、琥珀、珍珠、水晶等贵重材料制成的陪葬品,贵族夫妻更是全身包着银丝网,脸上戴着黄金面具。
面具的含金量高达98%,被埋葬多年还是金光闪闪。高规格的葬墓显示着墓主人的地位肯定尊崇,根据墓志铭和史料记载,大家也发现了这是辽代陈国公主与驸马萧绍矩的合葬墓,并且驸马还是公主的亲舅舅,在现代来看是很荒唐的,但是在当年契丹游牧民族却是很正常的事情。
驸马是陈国公主的舅舅。公主姓耶律氏,先漆水人也,景宗皇帝之孙,秦晋国王皇太弟,正妃肖氏之女,吴国公主之妹,本其姓氏之始,曾高之裔,乃六叶……驸马都尉肖绍钜,即皇后之兄也。(陈国公主墓志铭)陈国公主姓耶律氏,是辽景宗和萧太后的亲孙女,辽圣宗皇太弟秦晋国王耶律隆庆的女儿,吴国公主的妹妹,而驸马萧绍矩是辽圣宗皇后萧菩萨哥的亲哥哥,也就是说,这个驸马是公主的亲舅舅,两个人是亲戚,但是却结婚了。
1016年,16岁的陈国公主嫁给了年长自己十余岁的舅舅萧绍矩,只是很不幸的是,婚后没过多久刚过去两年,驸马和公主都去世了。墓志铭中并没有说去世的原因,但是因为两个人地位显赫,所以就给两个人修了高规格的陵墓给以厚葬。
陈国公主为何戴着黄金面具与舅舅合葬?陈国公主嫁给了自己的舅舅,也就是说,舅舅是驸马,两个人是夫妻关系,又先后去世了,一起合葬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了,戴着黄金面具是因为他们两个人的地位显赫,墓中的陪葬品很多也很珍贵,他们两个人作为皇室成员,佩戴黄金面具也就不奇怪了。
陈国公主为何要嫁给自己的舅舅?和舅舅结婚,在我们现在看来就是乱伦,但是在古代社会讲究的是亲上加亲,并没有近亲结婚的概念,例如吕雉就把外甥女张嫣许给了儿子刘盈,而辽国的皇室婚嫁更是非常严格的,不和下层人士通婚,要贵族之间联姻。
在辽国,耶律是皇帝的姓氏,萧就是皇后的姓氏,为了保证家族血统的纯正和尊贵,耶律一般都是与萧姓通婚,为了亲上加亲,也就没顾血缘和辈分了,只要是两姓的联姻就可以,其实是很荒唐的。
AJAIM
外甥女与舅舅联姻,说起来对于我们汉人确实有些奇怪,但在辽代并不足为怪,这是契丹族流行多年的旧俗。这位陈国公主的父亲叫耶律隆庆,是辽圣宗的亲弟弟,辽圣宗耶律隆绪是辽景宗耶律贤的儿子,耶律贤的皇后便是赫赫有名的萧太后,所以说这位陈国公主是萧太后嫡亲的孙女。
其父耶律隆庆一生生活奢华,妻妾众多,其中外甥女就娶了三位。从她的父亲足以看出她在身份上的高贵,从耶律阿宝机至圣宗的六代皇帝,全是她的血缘近亲,正所谓出自“六叶帝王之族”。
据《辽史》和墓志的记载,陈国公主于16岁时嫁给了驸马萧绍矩。既然陈国公主嫁得是舅舅,那么这位驸马的身份,从理论上讲,应该是当时皇后的兄或弟,其地位也不低。
萧姓是契丹大姓,阿保机把萧氏定为皇后家族,所以辽国自耶律阿保机起的皇后,几乎全部都姓萧,到了驸马萧绍矩,史料记载甚少,但可以预见,即使萧氏没落了,那也是没落的贵族。另有说是萧太后的侄子。
据《辽史》记载,陈国公主生前曾被封为太平公主、越国公主,死后才被追封为陈国公主。辽公主的地位,以国封号为最尊,而国号又有大小之别,越国是第二等的国号,而陈国则是第一等的大国号。也就是说,在辽代即使是皇帝的女儿,最高封号也不过如此了。可见,陈国公主在辽国所享的待遇已是最高级别的。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高贵的公主,当考古人员开启这座尘封千年的墓葬时,发现这位公主竟然于18岁便香消玉殒了,而睡在她旁边的夫君也不过三十多岁。据《辽史》载,两人的婚姻存续不到两年,便先后去世。
历史为何会出现这样悲惨的一幕,无正史可追,野史的说法倒是有,说这位驸马生前任泰宁军节度使、检校太师,也是重权在握,与其父因政治斗争惨遭无辜杀害。年轻公主修墓收敛亡夫仅一年半载,便因悲伤孤独而死,也有说两人均因病先后而亡,没有政治斗争一说。
不过根据陈国公主墓葬的豪华程度,因病而亡的可能性更大,试想谁会为罪臣赏赐那么多奢华的皇家用品呢。
对于考古人员而言,陈国公主和驸马合葬墓的发现无疑是一份丰厚的赠礼。当墓室被打开的时候,考古专家发现陈国公主的尸骨平躺在尸床的左侧,驸马则位于右侧。两人均穿金戴银,全身还裹着银丝网络,显得贵气十足。
在整套殡葬服侍中,最为珍贵的要数罩在两人脸上的鎏金面具了。这个面具是按照公主的真人面容,用薄金片锤击而成,周边有33个穿孔,用细银丝沿着穿孔将其与公主头部网络连接起来。这个面具的独特之处在于,在眼、耳、口、鼻处都是不开缝的,也不穿孔,可以把女性的柔美都展现出来,驸马的面具也是如此。
考古人员在以往的辽代贵族墓葬中也曾出土过银面具或鎏金的铜面具,但是金面具的出土却是第一次。那么这些金银面具和全身的银比网络有什么意义呢?
说到这个金面具,也是契丹族的传统,辽代贵族有死后头部装饰的习俗。据史载,“契丹富贵之家,人有亡者,以刀剖腹,取其肠胃涤之,实以香药盐矾,五彩缝之。又以尖笔刺皮肤,沥其膏血且尽,用金银为面具,锦彩络其手足。耶律德光之死,盖用此法”。可见,这种习俗在契丹贵族之间很流行。
金银面具和网络装殓习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学术界也广受争议。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
第一种为萨满教说,契丹人崇尚萨满教,而萨满教也有灵魂的说法。他们认为人死之后,灵魂不会出窍,而是仍留在身体中,因此覆盖面具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灵魂。
第二种说法则与佛教有关。契丹受汉化影响,也受到佛教的影响,当时的佛教流行以淡黄色妆面,金色面具便是效仿佛妆而来的。
第三种说法, 有人认为这是一种保护尸体的手段。辽代中晚期时,社会制度逐渐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契丹开始广泛接触汉文化,而丧葬制度在汉文化中又是很重要的礼仪之一,汉文化中追求“长生不老”,因此希望人死如生,会通过保护尸体的方法来延续不老的人生。
比如在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的葬墓中,尸体被装入层层棺椁中,深埋于地下,再加上厚厚的木炭和青膏泥来隔绝氧气,从而起到防腐的作用。在西汉时期,也有用金缕玉衣装殓的作法,同样是为了防腐。
第四种说法为“柳条棺”,在我国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中流行树葬,即将死者的尸体悬挂在树上。辽墓中所采用的以银丝网络罩全身的做法,类似于柳条状,意在模仿树葬的形式。
以上几种说法,笔者认为第三种说法比较有说服力。其中有受到汉文化的影响,也有本民族的地方特色,集草原民族的信仰,也不乏灵魂观念。
陈国公主墓出土了3000多件文物,大多保存完好,有些精品还是首次发现。除了金银面具和银丝网络,还有大量青白瓷器,以及众多汉化的物品。同时,契丹建国之初,以其强大的武力称霸中国北方,来朝贡的也有不少西方国家,特别是中亚、西亚,因此更有不少带有异域风情的随葬品。
然而,值得称奇的是,这样一座高规格的墓葬,能够历经千年,躲过盗墓贼的洗劫,也是一大奇迹。
lxkelly
1986年内蒙古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座宋代古墓,这座古墓的规格非常大,陪葬品数量也十分的豪华,显然是一位王公贵族的墓葬。因为这座墓葬的保存比较完整,考古人员从文物和墓志铭中确定了墓主人的身份。根据墓主人墓志铭的介绍,这座古墓属于一位被封为陈国公主的辽国贵族,“陈国公主”是公主的封号等级,并不是指的陈国的公主。陈国公主是辽国皇帝的孙女,因为出身比较的高贵,公主在幼年时期就获得了太平公主的封号,成年后又被加封为越国公主。
陈国公主是公主去世后,辽国皇室赠给她的追封,一般来说追封的爵位级别都要高于死者生前的爵位,因此墓主人的墓志铭才会以陈国公主命名。陈国公主的墓葬并不是单人墓葬,而是夫妻合葬墓,在陈国公主的尸体旁边,还有一具男性尸体,这具男性尸体就是陈国公主的丈夫萧绍矩。因为陈国公主的身份更高贵,萧绍矩的寿衣和陪葬品规格明显不如陈国公主。
由于萧绍矩在历史上没有太大的建树,史书并没有关于萧绍矩的记载。幸运的是陈国公主的墓志铭中记载了萧绍矩的部分生平,按照墓志铭中的记载,萧绍矩的姐妹分别嫁给了辽国皇帝和陈国公主的父亲,也就是说萧绍矩很可能是陈国公主的舅舅。辽国最大的两个家族就是耶律家和萧家,辽国王公大臣的正室妻子肯定是萧家的女人,辽国皇室的公主肯定嫁给萧家的男人,因此陈国公主的婚姻,是一场典型的贵族联姻。
萧绍矩除了是陈国公主的舅舅外,他的年龄也比陈国公主年长十多岁。可能在萧绍矩迎娶陈国公主前,萧绍矩已经有过一任妻子,但是由于他的前妻地位不高,所以没能获得合葬的资格。舅舅和外甥女结婚,在我国古代就是有违伦理的事情,吕后曾经让汉惠帝的外甥女做了汉惠帝的皇后,结果汉惠帝根本不认可这门婚事,一直到汉惠帝皇后去世的时候,人们发现汉惠帝皇后竟然还是处女之身。
虽然舅舅和外甥女结婚不符合伦理,但是辽国本身就是游牧民族政权,纲常伦理意识十分的薄弱。再加上辽国的主要统治阶级就是萧氏家族和耶律家族,两大家族为了防止大权旁落,根本不跟外族人联姻。这样的联姻模式,必然会出现近亲结婚的情况,毕竟耶律家族和萧氏家族的人数有限,两大家族经过几番联姻之后,舅舅迎娶外甥女,姑妈嫁给侄子的情况肯定难以避免。
实际上辽国时期外甥女和舅舅结婚的情况不止一例,陈国公主的父亲也娶了自己的外甥女,辽国的其他王公贵族的妻子和丈夫,也多多少少都跟自己有点血缘关系。至于陈国公主的金面具,主要是因为辽国时期崇尚厚葬,贵族下葬的陪葬品多为黄金制品,数量都十分的庞大。因为辽国墓葬比较豪华,大部分辽国墓葬都遭到盗掘,陈国公主的墓葬能够保存下来,确实是比较的幸运。
Mira
因为陈国公主下嫁了她的舅舅萧绍矩。
陈国公主的奶奶就是最近的热播剧燕云台里的萧燕燕。
为了搞清楚陈国公主和她驸马萧绍矩之间的关系,咱们从萧燕燕开始说起。萧思温把三闺女萧燕燕嫁给了辽景宗耶律贤。
萧燕燕给耶律贤生了三子三女,为了便于理解,和陈国公主无关的人,我就不说了。
大儿子就是辽圣宗耶律隆绪了。
二儿子就是秦晋国王耶律隆庆,是陈国公主的父亲。
大女儿耶律观音女也嫁给了自己的舅舅,萧燕燕的堂弟萧继先(一说是萧思温的继子萧继远)
耶律观音女和萧继先,生女萧氏和儿子萧绍矩。萧氏嫁给了萧燕燕的二儿子耶律隆庆。
萧氏和耶律隆庆生陈国公主,陈国公主嫁给了自己的舅舅萧绍矩。
也就是说,从皇族耶律这头算,陈国公主应该叫萧燕燕奶奶,
却应该叫耶律观音女姥姥,但从萧绍矩这头,应该叫耶律观音女为婆婆。
这个没办法,辽国王室的死规定,必须是耶律氏和萧氏通婚。
当时没有近亲不能结婚的概念。当然,血统纯正是一个考虑,而每个王室名下的斡鲁多军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
比如当时萧燕燕的大姐就有实力能够为了爱情造萧燕燕的反,可见一斑。
所以,这关系弄明白了,也就知道了陈国公主和舅舅就是夫妻合葬。
可能一定意义上也解释了为什么她只有十八岁,驸马萧绍矩只有三十六岁就死亡的原因。
因为他们都没有外伤的痕迹,也没有中毒的迹象。
根据墓志铭,都属于自然死亡。那么是不是近亲结婚造成的早亡,这就不得而知了。
陈国公主的墓葬为什么规格这么高?我们从墓志铭中得知,萧绍矩的官职是这样的:泰宁军节度使,检校太师,驸马都尉。
是的,气势磅礴的一串高大上的官职,但都是荣衔,就是荣誉称号,没有实权。
而两人的合葬墓又处在萧氏的墓葬群中,
为什么墓葬的规格,仅次于黄陵呢?
要知道,墓葬中,黄金用了一千七百克,白银用了一万多克,其余珍珠玛瑙宝石等无数。十分的奢华。
当然,按辽国的制度,陈国公主被称为公主,是没什么问题的。
但是,根据墓志铭显示,她先是被封为太平公主,后被封为越国公主,又被追授为陈国公主。
可见地位十分的尊崇。
这就要说到她老爹耶律隆庆了。
公元一零零一年,皇太弟耶律隆庆在大宋朝的西北疆和他的老对手,六郎杨延昭狠狠地撞到了一起。
耶律隆庆是追着宋军的屁股打到了大宋境内。
恰巧是威虏军的地盘,杨六郎带着杨嗣就拦住了耶律隆庆的去路!
这次杨六郎运气不错,没像他爹杨业杨无敌一样等不来援军。
所以,耶律隆庆战败。
这一年,正是陈国公主出生的那一年。
耶律隆庆非常的受他哥哥辽圣宗耶律隆绪的信任。
几乎把军权全部交给了耶律隆庆。
而且,据史料记载,耶律隆绪似乎还不太会处理部族之间的关系,在这方面,也非常地倚重自己的弟弟耶律隆庆。
正是因为这样,耶律隆庆死后,耶律隆绪才追封他为皇太弟。
女凭父贵,陈国公主之所以墓葬规格如此之高,也就有了合理的解释。
多说一句,燕云台中的主要男性角色,竟然没舍得髡(音:昆)发,实在是让人遗憾,让这部剧减分不少。
小虎第一小虎第一
黄金面具下葬本身就是一个谜,年仅18岁就去世的花季少女,为什么要与舅舅合葬,这难道有什么讲究,或者是他与舅舅之间有怎样的故事呢?
那是在1986年,内蒙古自治区发现了一个辽代的陈国公主墓,位于通辽市奈曼旗青龙山镇。这座历经千年的古墓,与往常的绝大多数墓葬都与众不同。
最令人诧异的就是,虽说是公主墓葬,但却硬是并排躺着两具尸体遗骸,按照当时墓葬的规格来看,上身穿戴银丝网衣,头顶金色王冠,而且两人的脸上均被金色的面具包被子,就连脚上的靴子,也都是鎏金银材质。
这座千年古墓的神秘面纱,才刚刚拉开一角接下来的事情更让人心生疑惑,整个墓葬周围壁画丛生,根据壁画内容大概可以看出,绝大部分是当时的生活场景图,与此同时出土的陪葬品高达3000余件,各种材质应有尽有,金银首饰,这只是最基础级别。
而各种玛瑙,翡翠,琥珀、珍珠也应有尽有,恐怕整件事没有这么简单。这座墓葬如此豪华,却沉睡千年属实匪夷所思在那个盗墓贼猖獗的年代,各大帝王的陵寝也成了盗墓贼争相抢夺的地盘。
古代摸金校尉的奇技淫巧,不得不令人称奇,按理说精通各类风水学知识的他们,只要是稍微豪华一点的墓葬,基本逃不过他们的视线,之所以这座千年古墓得以幸存。
根据当时发掘的专家猜测,可能是由于地处偏远,这里地广人稀,而且它还位于一个名叫斯布格里的小村落,盗墓贼要想光顾这里,就必须克服地域障碍。
年仅18岁去世,为什么会和舅舅合葬?这座墓主人的真实身份,一位就是刚开始提到的辽代公主,她是耶律氏家族的一员,之所以称其为公主,是因为他的爷爷就是当时地位显赫的辽景宗,相信对于孙女的离世,他也备感意外。
(萧绍矩)
按照墓志铭记载叙述,这名男子也是皇亲国戚,本名叫萧绍矩,当时辽圣宗即位,也开创了辽国最兴盛的时代,这名男子作为皇后的亲哥哥,不仅担任泰宁军节度使,而且还担当着检校太师一职,他去世时也相当年轻,仅仅35岁,两人合葬其实有另一层关系。
外甥女嫁给亲舅舅,合葬自然理所当然。陈国公主的父亲就是辽圣宗,对于自己16岁的女儿,也将她许配给了萧绍矩,很难符合今天的常规,如此乱了伦理纲常,同时也是有悖常理的存在,但其实这一切在契丹族中来说并不算什么,仅仅是一种很正常的通婚现象,为了达到强强联合的目的。
关于两人的死因,并没有明确的证据资料表明,从结婚到去世,萧绍矩仅仅和妻子待了一年,他死后一年,或许公主也因为悲痛欲绝,一年之后随他而去,这也是两人之所以合葬的原因。
关于戴面具又有怎样的说法?就不得不提当时的风俗习惯按照契丹人特有的丧葬风俗习惯,戴面具下葬,其实是一种常规操作,其他人最常用的是树葬,但这仅仅是针对普通人的葬法。
很可能因为天气炎热,尸体腐烂发臭,影响主人形象,也容易遭到野兽蚕食,契丹贵族则不一样,为了尽可能保持肢体的完整性。
用豪华的装饰品不仅彰显了其尊贵地位,而且还能完美的维持死者形象。戴面具就有这样的用途,毕竟人死后如果没有合理的防护措施,面部腐烂也是极其恐怖的,带上面具就毫无违和感。
无论是公主还是她舅舅的死因,一方面是由于当时知识水平受限,没有明确的判断记载,当然也在很大程度上,与当事人并没有认识到近亲结婚的危害有关。
如果您有更合理的解释,欢迎评论区探讨留言!
skyshy99
导语:1018年,18岁的辽陈国公主离奇病逝,和她一起病逝的还有她的舅舅,也是她的夫君,36岁的驸马萧绍矩!之后,两人被一起下葬,直到1986年被无意挖掘出来,两人的墓葬里陪葬的大量物品是极为珍贵的文物,尤其是两人所戴的金面具,更是让人惊叹并好奇!
他是她的亲舅舅,却也是她要嫁的人,最终两人都年少而逝。陈国公主的父亲是秦晋国王耶律隆庆,大伯则是辽圣宗耶律隆绪,爷爷奶奶则是辽景宗和萧太后,所以从出身来看,陈国公主那是实打实地高贵,尽管她不是皇帝的女儿,但因为契丹有习俗:嫡出的皇子所生的女儿和皇帝的女儿一样,也称公主!加上辽圣宗比较软弱,朝政把握在弟弟耶律隆庆手上,这样出身的陈国公主自然是高贵无比。
但也恰巧也是这样的出身,决定了陈国公主的夫君只能是近亲的萧氏。为了大权旁落,契丹有规定皇室耶律一脉必须和萧氏联姻。所以,1016年,16岁的陈国公主被嫁给了比自己大18岁的亲舅舅萧绍矩,至于为什么是萧绍矩,那答案自然只有一个:萧绍矩是萧氏里最合适的、最显贵的!
可是,两人结婚后才两年,便双双病逝,或许因为近亲结婚的原因吧,毕竟没有资料显示两人参与朝政争斗。
为什么带金面具?那自然是高贵!契丹属于北方游牧民族,游牧民族自古崇拜自然,认为自己的一切都是上天赐予,因此死后多采取树葬的方式,就是先挂在树上风干再入葬,以示对上天的虔诚。风干之后的尸体便会入殓,而有钱人家尤其是皇族便极为奢华,而且为了保护脸部,防止腐化过快,皇室多会给死者戴上黄金面具,毕竟没什么比黄金更更凸显身份的了,这也是为什么陈国公主会带着黄金面具和舅舅一起入葬地原因了!
结语身为契丹的皇室,陈国公主所嫁的萧绍矩虽然是自己的亲舅舅,这对于中原文明来说属于乱伦,但是在游牧民族是很正常的,两人死后自然就是合葬了。至于黄金面具,那自然便是保护面容加凸显身份了。
SUSU
陈国公主耶律氏,她是让北宋闻风丧胆,被迫签订“澶渊之盟”的萧太后孙女。16岁时嫁给了舅舅萧绍矩,然而这段婚姻仅仅只维持了两年,在耶律氏18岁时,夫妻二人相继病逝。
她下葬时带着黄金面具跟舅舅合葬,并不是因为嫁给舅舅觉得没脸见人,而是为了完美地维持生前美貌,毕竟人死后,面部腐烂看上去极为恐怖,带上面具,就毫无违和感。
陈国公主的婚姻,一场政治交易辽朝的皇族耶律氏,后族萧氏,这是辽国的两大家族。为了将政治权力牢牢地握在手中,同时也为了保证血统的纯正,便盛行近亲联姻。据记载,陈国公主的夫君都尉萧绍矩,是辽国仁德皇后的亲兄弟,官拜泰宁军节度使、检校太师,是辽代的贵族。
从身份上来看,萧绍矩配得上辽国公主。当然从那张号称“量身打造”的耶律氏大圆饼脸型的黄金面罩来看,这个舅舅有没有吃亏就不知道了。舅舅娶了侄女,这在汉人看来就是教化不开,伤风败俗的乱伦行为,是要遭天打雷劈的。然而在契丹人眼里就是家常便饭,所以她嫁给比自己大十几岁的舅舅就很容易解释了。
这种让汉人觉得不可思议,违反儒家三纲五常,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思想,清朝的女真族,也有极为相似的风俗叫“接续婚”。
据虏廷事实中载: 虏人风俗,娶妇于家,而其夫身死,不令妇归宗,则兄弟侄皆得以聘之,有妻其继母者。
简单来说,女真族中,如果家族娶来的女人,丈夫去世后就不能再嫁他族男人,也不允许回娘家,要在丈夫的家族内转房,也就是说由族内另一个男人娶为妻子:儿子可以娶庶母,哥哥去世,弟弟可以娶嫂子,伯父(叔叔)去世,侄子可以娶伯母(婶子)为妻。
如果女子外嫁他族,那么夫家就会觉得十分羞耻,甚至就有可能提着刀去女方娘家洗刷耻。这种婚俗,是出于对家族财产不外流,防止大权旁落的一种有效方式。
因此,陈国公主耶律氏嫁给舅舅萧绍矩说白了就是封建社会下,皇家女子的悲哀,因为她们生下来虽然锦衣玉食,但是没有选择婚姻的权利,她们只是政治交易的产物,是一种悲剧。
陈国公主与舅舅,同墓同棺而非同墓异棺1986年,在内蒙古奈曼旗,博物馆馆长接到村民的报告,说在当地一个蓄水坝的施工现场,推土机推出了几块年代久远的青砖。后经考古人员的勘察,确定这是一座辽代的王候级古墓。而且令考古学家兴奋的是,这是国内第一座从未被盗的辽代皇族墓。
据记载,当时考古学家打开墓室,被眼前的一幕深深震惊,两具脸上都带着黄金面具的尸体躺在一副棺床内,尸体用银丝包裹,头上顶着鎏金的银冠。经过多日清理发掘,大量随葬品重见天日,有许多制品是用金、银、玉石以及玛瑙、琥珀、珍珠等贵重材料制作而成。
面对如此丰厚的陪葬品,考古学家们震惊的同时,翻阅各种古籍都无法判断,正在伤脑筋的时候,可喜的消息传来,现场出土的一份故陈国公主墓志铭。墓志铭我们都清楚,是为了阐述主人的生平及来历。原来墓主人是辽景宗的亲孙女,陈国公主耶律氏,与她同棺合葬的则是他的丈夫,同时也是他的舅舅,驸马都尉萧绍矩。
这让考古学家大喜过望,因为辽景宗、辽圣宗时期是辽国最强大繁华时期,这些文物出土,为研究辽国制作工艺特别是玉器提供了可贵的参考。同时由于墓葬因为地理位置偏远,未受到盗墓贼的光临,文物摆放位置并没被挪动过,这为研究契丹文化也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所以夫妻合葬同棺,这应该也就是辽国的一种丧葬文化。那为何还需要带黄金面具呢?其实这就是辽国人敬畏自然的产物。
戴黄金面具,契丹人的丧葬风俗:树葬自古以来,游牧民族衣食住行深受大自然环境的影响,因为他们都要靠天吃饭。所以这些人对自然都有着深深的敬畏,也就有了契丹人独特的丧葬习俗:树葬。
树葬指的是人死后并不马上埋葬,而是将尸体放在树上,任自然风化,等尸体风干后把尸骨重新捡起来埋葬。
然而,树葬时遇到天气炎热的夏天,尸体就会很容易腐烂发臭,甚至还会有蚊虫叮咬,野兽蚕食,影响主人生前形象。为了尽可能保持肢体的完整性,契丹人特别是贵族会用金属面具、银丝网络等把尸体固定住,从而避免因尸体腐烂导致不堪入目,也防止被野兽叼走,导致缺胳膊少腿。
后来,契丹的铁蹄踏进中原大地后,他们开始将本民族的文化与中原文化融合,丧葬习俗也逐渐融合了中原的元素。除了单纯的树葬之外,还产生了停尸,墓室尸床等丧葬程序。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现在才能看到陈国公主丰富的陪葬品。
所以戴面具下葬,其实是契丹人的一种常规操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弯弯绕绕。
snailhunter
陈国公主血统高贵,出自辽皇室。是历史上著名的萧太后之孙女。其父亲是秦晋国王耶律隆庆,其母是正妃萧氏。陈国公主初封“太平公主”,死后追封为“陈国公主”。“陈国公主”已经是最高尊号了。
而舅舅萧绍矩属于萧太后一脉,是萧太后的侄子,皇后的兄长,身份地位同样显赫。就当时来说,陈国公主耶律氏与舅舅萧绍矩的婚姻更多的是一种约定俗成。
1986年6月5日,在内蒙古通辽奈曼旗一个水库施工现场,推土机翻出了一座辽代皇室墓,墓主人正是陈国公主及其驸马墓。若不是这座古墓的发现,这段契丹往事或许会一直沉埋于土中。我们也难以想见契丹皇室陪葬品的奢华程度。
二人入葬时,皆穿有“银丝网络”,就是一种由银丝编织成的衣服,很像是中原文化的“玉衣”。此外,二人皆面覆金面具,头戴鎏金银冠,脚蹬錾金银靴。从当时考古现场的图片,夫妻二人躺在石床上,华服盛装,风格诡异又美丽,简直是盗墓小说里极力渲染的场景。
面具呈现半浮雕状,应是根据实际五官轮廓所定制。面具周边有穿孔,用于与“银丝网络”相连接。
陈国公主金面具:面具长20.5厘米,宽17.2厘米,耳长7.6厘米,宽3厘米,面具厚0.05厘米,重184克。
驸马金面具:面具长21.7厘米,宽18.8厘米,耳长7.8厘米,宽4厘米,面具厚0.06厘米,出土时与部分银丝网衣相连,共重293.5厘米。
金面具是用薄金属片锤击而成。先依据死者的脸型做一个模具,然而再将金皮覆于模具之上进行捶打直到成型。
为什么要戴着金面具入葬呢?只能说这是契丹贵族的习俗。据说金面具及“银丝网络”其实是陈国公主与舅舅大婚之日所受的封赏。至于这样的葬俗源于什么,没人能给出一锤定音的答案,很可能只是出于对尸体的保护。根据多座辽墓的发掘情况,契丹人死后也会用水银防腐,保护尸身。
目前为止,发掘的契丹墓中,铜面具14件,包含8件鎏金铜面具,银面具9件。金面具的发现,陈国公主墓尚为首次。
我是阿斗,文物考古聊历史,关注我,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我叫 阿立
想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就得知道这个陈国公主是谁!陈国公主公元1001年出生于辽国,那时候是辽朝最强盛的时候,正是此时的统治者辽圣宗耶律隆绪与北宋签订了檀渊之盟,宋朝还得给辽国进贡“岁币”,双方也进入了暂时的和平阶段。
陈国公主是辽圣宗打滴滴耶律隆庆的女儿,驸马叫萧绍矩确实辽圣宗之皇后的哥哥,按照辈分,就是陈国公主嫁给了比自己大二十多岁的舅舅。可惜的是,陈国公主在十八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她可是真正的的金枝玉叶,自然得到规格极高的皇家厚葬。
陈国公主墓1985年7月在内蒙古哲里木盟奈曼旗青龙山镇修建大苹果基地水库时被发现,这个墓葬很多人称为第二个永泰公主墓,但出土的随葬品比永泰公主墓要丰富的多,多达3227件,其中仅黄金制品的总量就重达1700余克,银制品重达1万余克,最珍贵的还数具有研究价值的7件玻璃器皿。
公主整个玉体用银丝编织的网格包裹着,网格是根据公主身体各个部位的大小分开编织的,编完之后穿在她的内衣外边,再用银丝把各个部位连接起来,成为一件整衣。这种网格在其他的契丹贵族墓中也有出土,但多为铜制。像这种规模的银制整衣还是极其罕见的,最引人注目的是她的头上戴着翅鎏金银冠。在她的头顶还有一尊金银造像,造像是元始天尊的造型,是道教之物,这也说明契丹族是一个崇尚佛教而且信奉道教的多信仰民族。
最让人们称道还是一件重器——黄金面具,他们为什么要脸覆金面具,面具又是用来做什么的?解答这些疑问还要从契丹人早期的丧葬习俗说起。
自古以来,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打鱼狩猎。他们的衣食住行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久而久之,人们对自然产生敬畏,因此产生了契丹人独特的丧葬习俗——树葬。树葬指的是人死后并不马上埋葬,而是将尸体放在树上,任自然风化,等尸体风干后把尸骨重新捡起来埋葬。
在殓葬后,人们要定期进行一系列的祭祀活动,对停放在外侧的尸体的美化和粉饰就显得至关重要。在辽代贵族墓葬中发现的金属面具、银丝网络等,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为了把尸体笼络住,让尸体变得更威严,而不会因为停尸时间过长导致尸体腐烂,影响主人生前的形象。陈国公主墓中出土的黄金面具与银丝网络不仅是最完整的,也是等级最高的。
xiaohong0598
1986年6月8日,内蒙自治区考古研究所在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青龙山镇,挖掘出了契丹大贵族陈国公主与她的舅舅驸马萧绍矩的合葬墓,其中金、银、玉、宝石等材质做成的陪葬品共有3227件。
陈国公主姓耶律氏,她是“景宗皇帝之孙,秦晋国王皇太弟,正妃肖氏之女,吴国公主之妹”,驸马萧绍矩是圣宗仁德皇后之兄,陈国公主的舅舅。
陈国公主和舅舅萧绍矩的婚姻,只持续了两年,36岁的萧绍矩和18岁的陈国公主便先后去世。
【黄金面具】
一、为何陈国公主会与舅舅合葬当时的辽国和如今的我们在婚姻观念上差异很大,他们礼“不别尊卑”,也并不是很重视伦理关系。
加之辽国贵族中,耶律氏一项都是和萧氏互相通婚,所以,陈国公主和舅舅萧绍矩的婚姻是耶律氏和萧家保持政治同盟关系的一种政治联姻。
【陪葬品】
二、为何陈国公主和舅舅会带着黄金面具1、戴面具下葬是北方游牧民族的一种丧葬形式,其名叫做“树葬”
戴面具下葬是契丹贵族常见的墓葬规制,它牵涉到契丹族的“树葬”传统。
“树葬”又叫做风葬,简单来讲就是将逝者悬挂树上,任其身体风干之后,再下土埋葬。
面具的作用,就是为了在埋葬的时候,保持逝者尸骨的完整性,以及彰显逝者高贵的地位。
北史·契丹传描述契丹树葬习俗:“父母死而悲哭者,以为不壮,但以其尸置于山树之上,经三年后乃收其骨而焚之”。【墓室壁画】
2、辽国人相信肉体会腐朽,而“灵魂不灭”,所以他们希望通过祈福的形式让逝者转世后,可以通过面具保留下逝者生前的样子,以供后人祭拜
信仰萨满教的契丹族信奉人有三魂,分别是:生命之魂、思想之魂、转生之魂。
一个人死后,他的肉体会腐朽,但他的灵魂却不会消亡,在辽国人眼中,陈国公主即便在转世之后,黄金面具也会作为她曾经存在过的证明为后人所铭记。
文/脑洞趣味历史
不知道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如果喜欢,欢迎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将为您带来有趣的文章分享
参考资料:
【1】《辽史》
【2】辽代陈国公主墓发掘报告
傻子:大痔若鱼
资料记载,早在1986年,考古工作者在内蒙古哲里木盟奈曼旗青龙山镇东北约10公里斯布格图村西边的山南坡上发掘了辽陈国公主与驸马合葬墓,该墓未遭盗掘过 ,墓室出乎寻常的完整,出土文物之丰富、精美,令观者无不瞠目结舌。
墓内出土了一块墓志铭,记载了墓主人陈国公主姓耶律氏的生平事迹,她是辽景宗耶律贤的孙女。她的祖母即大名鼎鼎的萧太后,其父为辽朝秦晋国王耶律隆庆,耶律氏是辽国王姓,陈国公主称得上家世显赫,地位尊崇。驸马萧绍矩,祖父是萧思温,也曾是辽朝驸马,其女即萧绰,也叫萧燕燕,后来成了辽国的实际掌权人萧太后,萧绍矩应是萧太后的侄儿。论辈分,萧绍矩是陈国公主耶律女的舅舅。外甥女嫁给了舅舅,在当时人的认知中并无不妥,恐怕并非什么惊世骇俗之事吧?萧氏家族因出了个女强人萧太后,族人也跟着她飞黄腾达,权倾朝野,据史料记载,萧绍矩是位将军,生前曾任泰宁军节度使、检校太师。
陈国公主死于开泰七年(公元1018年)三月,殁年仅18岁,驸马萧绍矩当死在她前面。据史料记载,陈国公主于开泰五年(1016)与萧绍矩成婚,彼时她只有16岁,仅仅两年后就香消玉殒了。驸马萧绍矩娶陈国公主时年龄大约30多岁,婚后时间不长,驸马就患病死去。而公主大概因哀毁过度,遂染沉疴,没多久便随驸马而去。18妙龄便撒手人寰,墓志铭上有诗慨叹道:“自古人虽皆有死,陈国公主太夭年”。
戴着金面具合葬的公主与驸马陈国公主墓由于由于没有被盗掘,随葬品被完整地保存下来,数量多达3000余件,数量之多,制作之精美,为目前已发现辽代墓葬中所仅见。
据说墓葬被打开时,公主和驸马入葬时摆放的随葬品均保持在原来的位置上,陈国公主和驸马萧绍矩都头枕银枕,全身裹着银丝网络衣,脸戴金面具,脚穿银靴,胸佩琥珀璎珞,束带。陈国公主头戴珍珠琥珀头饰,颈戴琥珀珍珠项链,两手腕各戴一双金镯子,每个手指戴金戒子一枚,其它还有金荷包、金针筒、铁刀以及各种金、银、珠、玉配饰。驸马萧绍矩(又是公主的舅舅)腰束金带,佩银刀银雕,另有琥珀配饰。
事死如事生:戴金面具是为了遮掩病亡者痛苦、狰狞的死状?随葬品中最珍贵的莫过于覆在亡者脸上的金面具了。这金面具堪称国宝级文物,制作精巧,技艺娴熟,造型美观,栩栩如生,还散发着一丝神秘的气息。那么,年仅十八岁就死去的陈国公主,为何戴着金面具与舅父(又是驸马)萧绍矩合葬?据史料记载,驸马萧绍矩先于公主而死,公主因丈夫英年早逝,哀伤过度,患了重病,不久也随驸马而去。人们将她与驸马合葬,还特地为其铸造了纯金面具,大约是为了遮掩病亡者痛苦、狰狞的死状吧?
【插图源自网络】
【发文不易 严禁剽窃】
漫步
陈国公主不是陈国的公主,而是一个封号,是大辽国的一位公主封号。1985年修建水库的时候,在内蒙古境内发现了陈国公主墓。
有意思的是,和陈国公主合葬的,居然是她的舅舅萧绍矩,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很简单,因为陈国公主嫁给了自己的舅舅。
仔细去看大辽国的历史,我们就能发现,除了耶律家族是皇族以外,还有一个著名的后族萧家。这就比较有意思了,所谓后族就是专门产皇后的家族。
也就是说,大辽国的皇后,基本上都是萧家产出的。倒不是说萧家的闺女都适合做皇后,而是萧家是大辽国第二大贵族,让他们家的女人做皇后,有利于巩固耶律家族的地位。
我们最熟悉的皇后就是萧燕燕了,她是大辽国最优秀的皇后,也是最出色的太后。她本名萧绰,是辽景宗耶律贤的皇后。
在耶律贤还活着的时候,萧燕燕就已经开始参与治理国家,并且这期间学到了很多治理国家的方法。
等到耶律贤去世以后,他和萧燕燕的儿子耶律隆绪继位,也就是后来的辽圣宗。而辽圣宗年纪太小,所以一直都是萧燕燕执政,这期间萧燕燕以太后的身份,长期临朝摄政。也多次击败过宋朝,并且与宋朝签订了澶渊之盟。
可以说萧燕燕是大辽国最优秀的女性政治家,不过如果没有她背后强大的萧家作为支撑的话,她这个太后可没有那么好当。
萧燕燕和耶律贤在一起,一共生了三个儿子三个女儿。其中长子耶律隆绪继承了皇位,次子和三子分别是耶律隆庆、耶律隆祐。
三个女儿分别是叶绿观音女、耶律长寿女、耶律延寿女。那个时候连中原王朝都不在乎啥近亲结婚的,所以大辽自然更加不在乎。
因此长女耶律观音女嫁给了萧燕燕的堂弟萧继先,也就是说嫁给了自己的堂舅。二女耶律长寿女嫁给了宰相萧排押。萧排押从辈分上来说,是耶律长寿女的堂兄,也是近亲结婚。三女耶律延寿女,嫁给了萧排押的弟弟萧恒德,因此这还是近亲结婚。
公主姓耶律氏,先漆水人也,景宗皇帝之孙,秦晋国王皇太弟,正妃萧氏之女,吴国公主之妹,本其姓氏之始,曾高之裔,乃六叶。---陈国公主墓志铭
萧燕燕的次子耶律隆庆被封为梁王,长期负责镇守辽国南京,是辽圣宗时期非常重要的一位大臣。而陈国公主,正是耶律隆庆的女儿。
这么一来我们就能理解了,其实陈国公主,从汉人王朝的角度来说,只能称之为是郡主,毕竟她不是皇帝的女儿,只是王爷的女儿。
陈国公主是萧燕燕的二儿子耶律隆庆的女儿,那么她的母亲是谁呢?从历史记载来看,耶律隆庆至少有三个老婆。
第一个是秦国妃萧氏,她是萧继先和耶律观音女的女儿,等于说耶律隆庆娶了自己的亲外甥女做了老婆。第二个是秦晋国王妃萧氏,她是萧排押和耶律长寿女的女儿,这就是说耶律隆庆又娶了一个外甥女做媳妇儿。第三个是齐国妃萧氏,她的生父不详,生母是豳国夫人。不过从姓氏来看,这位齐国妃也是萧家的人。三个媳妇儿都是萧家的人,由此可见,耶律家族和萧家之间牢不可破的联姻关系,的确相当牢靠。
那么陈国公主是哪位妃子的女儿呢?她是耶律隆庆的正妃萧氏的女儿,至于哪个是正妃,我们还真的搞不清楚,不过应该是秦国妃萧氏或者是秦晋国王妃萧氏。
确定了这一点我们再看陈国公主的丈夫萧绍矩的身世问题。其实他的身世也无法一下子就断定,因为在史料里基本没有涉及到。
在陈国公主墓志铭中,我们可以发现,萧绍矩是辽圣宗耶律隆绪的仁德皇后的哥哥。这么一来我们就能搞清楚了,仁德皇后是萧燕燕的弟弟萧隗因的女儿。
泰宁军节度使,检校太师,驸马都尉肖绍钜,即皇后之兄也。自结丝萝之援,克谐琴瑟之和,任领外藩,功资内助,驸马先公主而逝。---陈国公主墓志铭
那么萧绍矩极有可能就是萧隗因的儿子,因此萧绍矩和陈国公主之间的关系,我们就能搞明白了。以萧燕燕作为根本,萧绍矩是萧燕燕的侄儿,陈国公主是萧燕燕的孙女。因此萧绍矩其实是陈国公主的堂叔,并不是所谓的舅舅。
2、外公?但是这只是从父系这一条线来看的,我们从母系来看,情况又不一样了。因为陈国公主的母亲萧氏,是萧燕燕的外孙女,而萧绍矩是萧燕燕的侄儿,所以陈国公主从这个角度,还得喊萧绍矩一声外公(从辈分上来说)。
3、舅舅?不过以上两种情况,忽略了陈国公主生母萧氏的父亲,萧氏的父亲要么是萧继先,要么就是萧排押,其中萧继先是萧燕燕的堂弟,而萧排押是萧燕燕的堂侄。
大概率来看,萧继先的女儿是陈国公主的母亲萧氏,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萧绍矩这位萧燕燕的侄儿,又成了陈国公主的舅舅了。
萧绍矩是36岁去世的,而陈国公主16岁嫁给萧绍矩,18岁也跟着英年去世了,实在是非常可惜。
历史上并没有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为什么他们俩如此年轻就先后去世。不过他们俩应该是没有涉及到政治斗争。而且从下葬的规模来看,当时的统治者,对他们还是比较尊重的。
由此可见,他们并没有被政治问题所波及,反倒是很有可能都是得了疾病而去世。我们都知道,这两位都是近亲结婚的结果,因此不排除近亲结婚导致得病的情况。
至于黄金面具,那就是当时的习俗了,从下葬的规格来看,辽国的确是承袭了唐朝时期的一些习俗,因此戴黄金面具下葬也是从唐朝那儿学来的。
16岁的陈国公主,嫁给了三十多岁的舅舅,这本身就是很奇怪的一种关系。我看着你长大,然后再把你娶回家,这不是很奇怪吗?
过去一直把这个小女孩儿当成自己的外甥女,突然有一天你发现,要娶她做媳妇儿了。你说这两个人之间有什么爱情故事吗?当然是没有的。
耶律家族和萧家世代联姻,这已经成为了一种传统。前期还好,不过后期近亲结婚的情况越来越频繁,这也直接导致了耶律家族出现了各种问题。那有什么凄美爱情,不过是后人的刻意杜撰罢了。
参考资料:《辽史》陈国公主墓志铭
伊兰雪诺
18岁的陈国公主突然病逝,戴着黄金面具,倚着黄金花枕,与舅舅合葬在一起,沉睡千年,留给后人无尽遐想的空间,这究竟一个怎样神秘的故事呢?
陈国公主,并不是南北朝时宋齐梁陈中的陈朝,而是一个封号,就好比秦王李世民,并不是秦国的王,秦王也只是一个封号而已。
实际上,陈国公主是辽朝的一位公主,既然是皇族,那么当然是姓耶律。这位公主最初被封为太平公主,又进封越国公主,死后又追封为陈国公主,为了叙述方便,我们便一直称她为陈国公主吧。
陈国公主在16岁的时候,嫁给了一个叫萧绍矩的人。这个人的身份和特别,他不仅是陈国公主的夫君,同时还是她的舅舅。
原来,建立辽国的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是汉高祖刘邦的“粉丝”,非常崇拜刘邦,因此他常以刘邦自居,甚至一度想改姓刘,只不过被大臣们劝阻了而已。同时,他对汉朝的开国功臣萧何也很赞赏,于是他赐自己的老婆及老婆的族人姓萧,算是完成了自己的一个心愿。
被赐姓的皇后述律平,就是后来鼎鼎大名的述律皇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铁血皇后”,关于她的故事最著名的就是,在耶律阿保机死后,将朝中的大臣们聚集到一起,问大家是不是想念先帝,众人哪能说不想,纷纷表示非常思念。于是,述律皇后就说,既然如此,那你们就去地下服侍先帝吧,一口气杀了一百多人。之后,只要有人不服她,她就问人家是否思念先帝。
终于,有一个大臣忍不住了问她,说皇后您和先帝关系最近,你咋不去地下服侍先帝呢?你要是去,那我也去。述律平说,孩子还小,国家无主,我还不能去。但是,她却砍下了右手,给耶律阿保机陪葬。所以,述律皇后也被称为“断腕皇后”。
这样一来,辽国虽然人口众多,但契丹族人就只有两个姓,一个是耶律,另一个是萧。为了保证血统的纯正,和维护权力的稳定,辽国所有的皇后都是出自述律平的后人,也就是都姓萧。辽国的皇族,也只和姓萧的通婚。
陈国公主的父亲是耶律隆庆,是当时辽国的太师兼大元帅,被封为秦晋国王(爵位)。耶律隆庆的父亲是辽景宗耶律贤,母亲是萧燕燕,如果大家看过《杨家将》之类的演义书籍,就会知道萧燕燕就是书里面鼎鼎大名的萧太后。
耶律贤死后,皇位传给了长子耶律隆绪,也就是耶律隆庆的亲哥哥,是为辽圣宗。不过,当时的朝政大权是掌握在萧太后手中的,所以对同样是亲生儿子的耶律隆庆,萧太后也十分重视,封其长子耶律宗政为中山郡王,次子耶律宗德为乐安郡王。因此,陈国公主虽然不是皇帝的女儿,但也被封为了公主,享受和皇帝女儿同样的待遇。
陈国公主的母亲当然姓萧,史书上没有她的名字,我们暂且称之为萧氏。萧氏是耶律观音女和萧继先的长女。耶律观音女,就是辽景宗的大女儿,即耶律隆庆的姐姐。萧继先是辽国名将,是萧燕燕的父亲萧思温的继子,也就是萧太后的弟弟。所以,萧氏可以算作自己夫君耶律隆庆的侄女,也可以算作耶律隆庆的堂妹。
而辽圣宗,也就是耶律隆绪的皇后萧菩萨哥,是萧燕燕的弟弟萧隗因之女,萧隗因还有一个儿子叫做萧绍矩。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被绕进去,简单说的话,就是耶律隆庆是萧燕燕的儿子,而萧绍矩是萧燕燕的侄子,也是耶律隆庆老婆萧氏的堂弟。
那么耶律隆庆的女儿陈国公主,就要称呼萧绍矩为舅舅,虽然不是亲舅舅,但血缘关系真的不算远。
由于辽国的传统,陈国公主只能从姓萧的里面选择夫婿,于是在其十六岁的时候,陈国公主嫁给了已经三十五岁左右的萧绍矩。
虽然是嫁给了自己的舅舅,且年龄比她大十几岁,但两人婚后生活十分幸福和谐。可惜的是,不到两年,两人先后病逝。辽景宗下令将夫妻两人合葬,并赐下了无数的黄金器皿、珍玩异宝为两人陪葬。
1985年,内蒙古奈曼旗在修水库时,发现了陈国公主的墓葬,经过挖掘,共发现随葬品共3227件,有许多制品是用金、银、玉石以及玛瑙、琥珀、珍珠等贵重材料制作而成,这是国内发现的第一座、从未被盗的辽代皇族墓!
平卧在棺面的公主与驸马,他们头枕着金花银枕,身着银丝网络葬衣,脸覆盖黄金面具,脚穿金花银靴;尤其是躺在驸马左侧的公主更为雍容华贵,她的头部上方放置高翅鎏金银冠,双耳戴着珍珠、琥珀耳坠,脖子上佩戴珍珠项链,手腕戴着两对金镯,双手还套着11枚金戒指。尤其是两人面上覆盖的黄金面具,长20.5厘米、宽17.2厘米,和一位成年人的脸庞大小相当,面部圆润,双眼睁开, 显示出了契丹文化的特色。
综上所述,辽国的陈国公主18岁就病逝,实在是令人可惜。在她死后,辽圣宗将她与她的夫君萧绍矩合葬。而萧绍矩不仅是陈国公主的夫君,从血缘关系上来说还是陈国公主的舅舅。如果不是发现了两人的合葬墓,只怕这段千年之前的爱情故事将永远地埋没在历史长河之中了!
百川千仞
陈国公主墓是一座公主与驸马合葬的砖石墓,1986年发现于内蒙古奈曼旗青龙山镇,是辽国王室贵族墓葬的代表。
在墓葬中,公主与驸马的脸上都戴着纯金面具,面具是按照死者生前的样貌打制,墓葬中还有鎏金银冠、玉銙银带等陪葬品,约三千余件。
陈国公主是辽萧太后的孙女,圣宗皇太弟耶律隆庆的女儿,死时年仅18岁。驸马萧绍矩是辽圣宗皇后的兄长,说来也是陈国公主的舅舅,曾任职泰宁军节度使、检校师,死时年仅35岁。
根据故陈国公主墓志铭的记载,公主曾经多次受到封号,初封为太平公主,又进封为越国公主,后追封为陈国公主,在16岁的时候嫁给了年长自己的舅舅,在古代近亲结婚不为奇怪,尤其是在政治权利和家族利益前。
这段婚姻仅维持了两年,1018年,驸马和刚满18岁的公主相继因病去世,墓志铭上未解释具体病因,这不得不引人好奇,是被人谋杀,还是什么其他原因,这一切都成了谜团。
陈国公主墓发现时没有被盗痕迹,对考古、学术方面价值极高。墓葬出土时,陈国公主和驸马为何各自带着面具,身体包裹着银丝网络呢?这神秘的黄金面具又用来做什么的呢?
原来,这是契丹族人的丧葬习俗。契丹族是游牧民族,他们的衣食住行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所以契丹人死后会按照独特的丧葬习俗——树葬。契丹族人死后不会马上进行埋葬,而是将尸体放在树上,等到尸体自然风干后再进行埋葬。
所以在陈国公主墓中发现的金属面具和银丝网是为了把尸体笼络住,让尸体不会因为停尸时间过长而腐败,同时起到保护墓主人生前形象的作用,看起来十分威严肃静。
不语
1986年,在内蒙古自治区的通辽市青龙山意外发掘出一座辽朝的古墓,在这个墓葬中出土的随葬品数量达到3227件,数量之大震惊在场所有人,这还仅仅是冰山一角。随着对随葬品的清洗鉴定,结果更是让人瞠目结舌,众多的随葬品基本都是用金银、玉石、玛瑙、琥珀和珍珠等贵重材料制成,随葬品的规格无处不在彰显着墓主人显赫的身份和崇高的地位。
在场的所有考古工作者都兴奋异常,纷纷猜测着这位墓主人的真实身份,随着墓志铭的出土,墓主人的身份也随之浮出水面。此墓乃是辽朝陈国公主和驸马萧绍矩的合葬陵墓,而驸马萧绍矩不仅是陈国公主的丈夫,还是她的舅舅。
陈国公主何许人也
陈国公主其实并不是辽朝某位皇帝的女儿,而是辽朝皇族宗室之后。陈国公主的爷爷是辽景宗耶律贤(辽朝的第五位皇帝),陈国公主的父亲是耶律隆庆,他是辽景宗的次子,耶律隆庆的母亲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萧太后。也就是说,陈国公主是萧太后的亲孙女。
那陈国公主的父亲并不是皇帝,为什么会被称为公主呢?这源于辽朝的一个制度:皇太后的其他儿子的女儿仍然可以被称为公主。萧太后的大儿子(耶律隆绪)称为皇帝之后,萧太后的二儿子的所有女儿都可以称为公主。
陈国公主一生多次受到封号,最开始时太平公主,后来被加封为越国公主,在死后再次被追封为陈国公主。这在辽朝历史上都是少见的。当然,陈国公主的荣耀封号最要受益于她的父亲耶律隆庆。
萧太后的长子耶律隆绪登基成为辽朝第六位皇帝,而萧太后的次子耶律隆庆也功名显赫。耶律隆庆作为皇子,在他八岁的时候就被封为恒王,后来哥哥耶律隆绪成为皇帝又被封为梁王,担负着留守南京的重任。
耶律隆庆非常擅长带兵作战,曾经在与宋朝的战争中多次取得胜利,因此在辽朝的地位是非常高的,由于耶律隆庆的出色表现,在他39岁的时候,被封为秦晋国王,并且官至大元帅。
陈国公主的家世背景在辽朝可以说是数一数二,更何况她的奶奶就是青史留名的萧太后。这样显赫家世背景的陈国公主,她的婚姻生活是怎么样的呢?
陈国公主和她的驸马
在陈国公主16岁那年,父亲已经帮他物色到一位同样家世显赫的驸马。驸马名叫萧绍矩,他的官职是泰宁军节度使检校太师都尉,驸马的背景也绝对够硬,他的祖父萧思温曾是辽国重臣,娶了辽太宗的女儿,萧思温的女儿分别嫁给穆宗的弟弟和景宗。要说这是祖上的光荣,现在的荣光也毫不逊色,因为驸马萧绍矩的妹妹就是辽圣宗耶律隆绪的皇后。
也许看到这么复杂的人物关系,脑袋都要被绕晕了,总结起来就是两句话:祖上背景很牛,按辈分,驸马是陈国公主的舅舅。
公元1016年,耶律隆庆为陈国公主举办了盛大而隆重的婚礼,陈国公主和驸马萧绍矩结为新婚夫妇。
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辽国特有的皇室婚姻观念,这也是陈国公主会嫁给舅舅的原因。辽朝是少数民族契丹建立的王朝,而耶律氏和萧氏是整个契丹族中最强大的两个贵族,因此两个家族通过相互联姻(通婚)的方式来维系关系,主要的目的就是保证统治权力没有流落到外族人手中,也正因如此,在辽朝,耶律氏被称为皇族,萧氏则被称为后族。因此辽朝皇后大多姓萧,在辽朝九代皇帝中,只有辽穆宗的皇后不是萧氏。
辽朝这种特有的婚姻观念,自然会导致很多差辈婚姻现象的发生,这在辽国贵族眼中是喜闻乐见的事情,自然也就不会感到奇怪,而陈国公主嫁给自己的舅舅驸马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种婚姻观念主要出现在北方少数民族中,是相对较为落后的婚姻形式,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巩固政权、维系家族地位。比如辽太祖(辽朝开国皇帝)和皇后述律平生下女儿质古,质古嫁给了述律平的弟弟室鲁,而室鲁是质古的舅舅。后来,室鲁和质古又生下女儿,长大后嫁给了辽太宗耶律德光(辽朝第二位皇帝),也是外甥女嫁给舅舅的例子。
陈国公主死因成谜
陈国公主与驸马萧绍矩的贵族联姻并没有持续太久,仅仅在结婚两年之后36岁的萧绍矩和年仅18岁的陈国公主先后去世。陈国公主和驸马萧绍矩合葬在墓穴之中,当考古工作者打开墓穴时,陈国公主和驸马萧绍矩两人双手紧紧相握,头下枕着金花银枕,陪葬物品的奢华程度不必多说,只是有一现象很是奇特。
在陈国公主和驸马的脸上都覆盖着黄金面具,本来黄金面具遮盖脸庞就已经是很少见的现象,并且两人面具上的眼睛都是睁开的。古代人非常忌讳死不瞑目,在之前发掘的契丹墓穴中发现的面具也是闭眼的,而陈国公主与驸马却如此独特。其中是什么原因呢?有人猜测说陈国公主与驸马是死于辽朝的政治斗争。
对于两人突然病逝的原因一直存在争议,没有确切的说法和证据。
根据陈国公主墓中出土的故陈国公主墓志铭记载,两人的死与权力斗争没有关系,都是因病死亡。因此也有人提出两人是因为近亲结婚的缘故导致的死亡,但就算近亲结婚会导致生病死亡,两人的死亡时间也不会这么相近,这未免也太过于巧合。
个人根据陈国公主与驸马双手紧握,大胆猜测,也许两人中的一个是因为近亲结婚导致的遗传病死亡,而另外一个由于感情深厚伤心过度,追随爱人而去。不知道这个猜测大家是否认同?
真正的答案还要靠继续探索发现,而陈国公主墓穴能够被完整发掘,可以说是一大奇迹。
因为契丹人非常重视死后厚葬,因此辽朝贵族的陵墓往往陪葬品极为奢华,这样就招来不少盗墓贼的惦记,有“辽朝十墓九空”的说法。而陈国公主的墓穴经过九百多年的时间,依然能够保存完好,躲过盗墓贼的光顾,是考古界唯一一座没有被盗的辽朝贵族墓。
cimsu
我们把这个问题,拆分开来一个一个来解答。
陈国公主是谁?
它并不是春秋时期的那个陈国公主,而是辽国的契丹公主,据出土的墓志铭显示,这个契丹公主是辽景宗的孙女,生前极其受宠爱,陈国公主就是她死后的追封,在此之前她还有太平公主,越国公主等封号。
为何戴金面具呢?
由于深受宠爱,所以陈国公主的葬礼可以说是非常豪华的,甚至不亚于她嫁人的时候的豪华程度。所以,陈国公主的墓在被发现并且挖凿的时候,被认为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为完整的一座墓穴,毕竟里面的奇珍异宝、古籍名书数不胜。
并且墓穴中的尸体服饰都非常的奢华,躺的是象征着高贵与气质的金花枕,穿的是镶着金丝的契丹族典型服饰,从头到脚,无一处不展现出这场葬礼的隆重。
所以戴黄金装饰也就不足为奇了。
那有人或许会问,戴金的不稀奇,为何会是金面具呢?这个问题的原因其实也是非常简单的,一般来讲,契丹皇室的风俗与我们汉人是不同的,契丹人死后并不会立即下葬,而是会在外停留一段时间,这就会导致尸体腐烂,有伤贵族颜面,戴上面具后看不到脸,自然就能够保持尸体的完整性,至少表面上看起来是这样。
为何与舅舅合葬?
古时候各个朝代以及国家的公主们在去世之后一般是要葬在皇陵的,并且是和王公贵族们以及皇上的妃子们葬在一起的,一般都是一个陵墓群,与人合葬也不稀奇。
但陈国公主和自己的舅舅葬在一起倒是很稀奇了。不过了解完陈国公主与她舅舅之间的关系后,一切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契丹族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游牧民族,人们往往把自己的爱意表达的非常的直观和豪爽,在经历了中原文化的融合贯通之后,契丹族的文化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但他们仍旧把自己的血统看的十分的重,为了保证自己贵族血统的纯正性,所以主张近亲结婚。
陈国公主就是这样,她嫁给了比自己年长十岁的舅舅,当然了这也不单单是因为保障自己血统的纯正性,更是因为她这个舅舅也不一般,是当时的泰宁军节度使,手握军权,这也有政治联姻的意思在里面。
既然都是夫妻了,那他们在死后葬在一起也就合情合理了。
陈国公主为何18岁去世?
陈国公主是在16岁嫁给她舅舅的,在结婚两年就去世了,而她的驸马爷,也就是她的舅舅没过几年也一起去世了,年龄也只有35岁。
这种现象的原因其实也不难理解,他们二人是近亲结婚,他们的长辈同样也是,近亲结婚容易导致后代身体差,英年早逝,而陈国公主去世也是这么个理。
云游仙
说起陈国公主,很多人脑海中可能会第一时间想到南北朝时期“宋齐梁陈”中的陈国,但其实呢,这位陈国公主,并不是南北朝时期的陈国公主,她是北宋时期的辽国公主。
那么,她为何又会被称之为“陈国公主”呢?这一切还要从辽国第五位皇帝说起。
辽国第五位皇帝,即辽景宗耶律贤,很多人可能对他非常陌生,但要说起他的皇后,想必绝大多数人都非常熟悉,他的皇后叫做萧绰,也就是如雷贯耳的萧太后。辽景宗和萧太后共生有三个儿子,其中老二叫做耶律隆庆,而陈国公主正是耶律隆庆的小女儿。
陈国公主作为耶律隆庆的小女儿,深得耶律隆庆的喜好,同时因为她自小聪明伶俐,她也深得辽景宗和萧太后的喜爱,因为这位公主年纪轻轻,就曾数次荣获封号,初封为太平公主,又进封越国公主。
可惜的是,这位集万千宠爱于一生的公主,年仅18岁时便香消玉殒,辽景宗和萧太后对这位孙女的去世非常伤心,不仅给她举行了隆重的葬礼,还下令追封她为“陈国公主”。
换句话说,这里的陈国,其实只是辽国境内的一个郡国,当时辽和宋制差不多,公主分为县主,郡主,国主。然后再分大国小国,一级级晋封,这个“陈国公主”的封号,已经算得上是当时最顶级的封号。
也正因为类似的原因,后世人才把这位辽国公主称之为陈国公主。本来,陈国公主作为众多公主中的一员,充其量也就只能够在史书上留下一个名字而已。
事实上,此后近千年,陈国公主只是在史书上留下了一个名字,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她曾存在过。直到1986年一件偶然的事情发生,才让很多人都知道这位陈国公主的存在。
这是在1985年6月,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青龙山镇,当地人在修建水库时,发现了一座古墓,于是大家赶紧向政府上报,内蒙古文化厅接到报告后,立即派内蒙古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员前往进行调查,并在哲盟博物馆、奈曼王府博物馆的密切配合下,对该墓进行考察。
1986年6月8日,在经过近半年多的勘探和考察后,考古人员于这一天正是对该墓进行挖掘,于是这座沉睡了近千年的辽代古墓得以重见天日。后来经过考证,这座古墓的主人,正是上面所说的这位陈国公主。
这座“陈国公主墓”,是当时我国首次发现的、未经盗扰的辽代皇族墓,并出土了大量的契丹文物珍品,大小将近2000件。它被称之为是仅次于皇陵的重要考古发现,被称为解读神秘契丹文化的奇迹。
据说,当考古专家走进这座千年古墓,看到堆满墓室的奇珍异宝,还有那历经千年岁月却不褪色的巨幅壁画,都被深深的震撼到了,以至于时隔多年,当人们再说起这件事情时,当年亲历该墓发掘工作、现任内蒙古博物院院长塔拉依然很激动:“你们想像不到有多漂亮!”
当然,也正因为这座古墓的重大价值,所以在当时引起了非常大的轰动,也让很多人都知道了陈国公主这号人物。
不过,后来考古专家们在开馆后,却发现了一件更震撼的事情,那就是这位陈国公主,她的脸被用金面具覆盖着,同时她身边还躺着她舅舅的尸体,这究竟是何缘故呢?
其实,陈国公主的舅舅,就是她的丈夫。
据史书记载,由于辽国当时还没有近亲结婚的概念,同时为保证家族血统的纯正,在契丹皇族中,耶律氏通常都只能与萧氏通婚。在这种背景下,在陈国公主16岁的时候,她便在父母的安排下,嫁给了年长自己十余岁的舅舅萧绍矩。
据说当时,辽景宗和萧太后还特意在草原上为他俩举办了一场空前盛大的婚礼,但可惜的是,这场令人瞩目的婚姻只持续了两年,在陈国公主刚满18岁时,她便因病去世,其后没多久,她的丈夫,也就是舅舅萧绍矩也因病去世,于是两人便安葬在了一起。
至于陈国公主脸上覆盖金面具,这是唐代传下来的厚葬习俗,通常是头枕着金花银枕,身着银丝网络葬衣,脸覆盖金面具,脚穿金花银靴;当时陈国公主和萧绍矩都是这样这样的装束躺在棺材里的。
旅游小分队
陈国公主是契丹皇族,草原民族是比较”拜金“的,像蒙古黄金家族把黄金制成各种动物、马具、酒具,这金灿灿的光芒象征着吉祥,对金子的爱就是对腾格里(天)的爱。
公主在16岁时嫁给了自己的舅舅,不料刚结婚刚满两年,夫妻俩就前后脚病亡了,按照习俗便葬在了一起,黄金面具是公主和驸马身份尊贵的象征。
这个墓是什么发现的呢?话说1986年,内蒙古青龙山镇一个村子的村民,在村北庙子山修水库的时候,非常偶然的看到了一个貌似豪华大墓的外形。
很快的在6月份,内蒙古自治区考古研究所的专家们听到这个消息欣喜若狂,预感到将会有重大发现,停下手中的活立即赶赴现场。
不负众望,专家们小心翼翼地清理了上面的封土后,发现这个墓不仅保存完整,而且从规模来看,所葬之人非富即贵,非常有可能来自皇族的某位尊贵成员。
展开挖掘后,看到整个墓有前、后、东、西四个墓室,而且墙壁以及顶部都绘有精美的艺术图案,画法精妙,价值很高。
墓中所葬之人是辽景宗的孙女,也是辽圣宗的侄女陈国公主,陈国公主不是什么陈国的,而是辽朝契丹人的一个皇室公主。
和这位公主葬在一起的,还有他的驸马萧绍矩,此外他俩还有另一重身份,那就是驸马也是公主的亲舅舅,在当时嫁给自己的舅舅是契丹族比较独特的风俗。
公主的尸体躺在左侧,驸马在右侧,戴着鎏金的银冠,脚蹬金花银靴,全身挂满了银丝网,手上、腰上满是金银装饰。可以说能挂的地方都全副武装了,俩人浑身挂满了黄金珠宝首饰,显得十分贵气。
其中最珍贵的要数他二人佩戴的那件黄金面具,因为这个面具是根据陈国公主的真实容貌打造的,面具上有33个穿孔,用银丝穿进去和公主的头部连接。
黄金面具最牛的地方是,它在眼耳口鼻的地方都没有开缝,面具线条优美,充分体现了公主的柔美而丰润的容貌。
那么陈国公主为什么要戴着黄金面具下葬呢?其实这就和契丹族的习俗有关了。契丹人相信灵魂不灭,用这些个面具呀银丝什么的把周身裹起来,就能够保证灵魂永远在自己体内,而没有游离走,这其实和汉代那件金缕玉衣的作用差不多。
让考古学家们至今为止依旧困惑的是陈国公主的死亡之谜,尽管从墓志铭上我们已经了解到,陈国公主有无数个封号,叫过太平公主,后来又封了越国公主,可以说陈国公主这个封号是死后才封的,可见生前也比较受宠。
还有个疑点是陈国公主死的时候是18岁,而他的舅舅驸马已经36岁,两人的婚姻以及死亡,都不得不让人怀疑有什么政治阴谋。
从墓穴出土文物还可以看出更多辽朝的社会特征,比如前室西南角位置堆放着80多枚木围棋,而且公主银冠上有一个造像,这个造像头顶花冠、身着宽袖长袍的样子,和道教原始天尊比较相似,这些都说明契丹受到汉文化的深厚影响。
不过墓里还有来自中亚的琥珀饰件,加上这两副黄金面具也让人联想到希腊国王的黄金面具,让人对契丹多元生活和信仰十分好奇。
总之这座墓是目前为止咱们挖掘的,还没有被盗墓贼光顾的完整辽代皇族墓穴,因此极其宝贵,对了解当时的社会有很大意义。
halliexiang
陈国公主和她舅舅,都是辽国人,和宋朝对峙的那个契丹辽国
公主姓耶律,是契丹皇族,舅舅姓萧,是契丹后族,他们两合葬,涉及当年契丹的婚嫁习俗
今天我们实行一夫一妻制,血亲三代不许为婚,但这只是演变到今天的习俗。在古代不一样,古代喜欢亲上加亲,表兄妹婚很正常。而当时的辽国呢,婚嫁习俗更是奇葩,他们有收继婚、劫掠婚、姐妹婚、两姓世婚等,早期更有异姓不通婚的瞠目规定
其实,他们俩是夫妻,夫妻合葬,很正常,对吧。18岁什么的,英年早逝呗,古代人寿命短,也很普遍
公主嫁给舅舅,就属于其中的世婚,大辽后族萧氏和大辽皇族耶律氏的世婚大辽建立之后,为了保障国祚久远,对于婚嫁做了规定
契丹王族惟与后族通婚,更不限以尊卑,其王族、后族二部落之家,若不奉北主之命,皆不得与诸部族之人通婚 ,或诸部族彼此相婚嫁 , 不拘此限,汉人等亦同此
这就是说,在大辽,除非皇帝特许,不然耶律家的女儿只能嫁给萧家,耶律家的儿子只能娶萧家闺女,反之也是,这是两姓之间的世婚,而且这样的婚嫁不限辈分差距
如此,陈国公主嫁给舅舅,也就理所应当了,这叫甥舅婚
除了甥舅婚,还有姑侄婚
比如辽世宗耶律阮和他的老婆怀节皇后就是姑侄关系,耶律阮奶奶和怀节皇后的父亲,是姐弟关系,典型姑侄相配,名曰不限辈分
总之呢,在辽国,姑侄婚还有甥舅婚,很普遍。部落如此,在辽国生活的汉族百姓也是如此,不值得什么大惊小怪的
至于带黄金面具什么的,大户人家,谁下葬还不陪葬一些宝贝?
在哪 ر
16岁陈国公主下嫁34岁的舅舅,为何死后戴着金面具?文化上存在差异
陈国公主并非南北朝时的南陈,而是契丹皇族中的一个公主。她的祖母乃是萧绰萧太后,她的祖父则是辽国的辽景帝耶律贤,也是一位非常有作为的皇帝,在位时积极改革,为辽圣宗时的全面繁荣奠定坚实的基础。
而她的父亲是耶律隆庆,辽景帝的第二个儿子,后来的秦晋国王,辽国大元帅,而他的女儿陈国公主作为父亲的掌上明珠,自小便生活在养尊处优的环境之下,可是英年早逝,年仅18岁便去世,在人世间只有寥寥几笔,史书中对于她的介绍则更少了,但是随着辽国一座华丽的古墓出土,她还是再次惊艳世人。
1986年内蒙古通辽市一处正在修建水库,可是随着挖掘机工人的努力开采,一座古墓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不久之后专家赶到,对其进行抢救性挖掘,而这座古墓作为如今保存较好,未被盗取的契丹皇族的古墓,给予人们更多了解契丹文化的机会。
整个墓室全长16.4米,有天井,左右耳室等,装饰构造极其讲究,可见这位公主生前一定身份十分尊贵。而这座古墓的陪葬品更是数不胜数,有大约3227件之多,有珍珠,黄金,白银,琥珀,玛瑙等,黄金更是有1700多克,白银有大约1万多克,当然最令专家们惊讶的还是当属两个棺椁,很明显这座是公主和驸马的合葬墓。
他们身穿银丝敛衣,一般的辽国皇室都是铜丝的,而他们的是一种由细银丝所做成的衣服,将整个人完全包裹,为了达到防止腐烂的效果。他们还枕着金花银枕,头戴着凤冠,公主的手指上更是戴着11个金戒指.
而身上也是戴着不少的玉器玉佩,要知道辽国对于玉的使用是有严格的要求的,即便我们汉族的古墓对于玉的使用也有一定的要求,这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也是一种等级的体现,而他们这里不仅有玉杯还有四组双鱼玉佩,同时公主脸上的金面具也是格外亮眼。
据传金面具是依照公主的面貌打造的,长20,5厘米,宽17.2里面,看上去整个脸有些圆润,脸庞较为分明,尤其是两个招风耳,格外显眼,透过这个也可以暂时展示当时契丹族的女性样貌。但是为何死后还要戴着金面具?与契丹的丧葬文化有很深的联系。
在宋人的一本虏庭事实中着重介绍了契丹人的丧葬文化,大体就是富贵人家去世之后,用刀子取出身体中的脏器,增加进一些香料,流干血液之后,将其用金银面具佩戴,用铜丝包绕,所以前面的银丝敛衣就有作用了,而这是为了树葬。
树葬不同于如今的树葬,不是指死后栽上植物,将骨灰撒在上面,而是将包裹好的尸体放在上面晒,等到完全风干之后,取下再进行安葬,做到了防腐效果,同时也保持人的基本形态,但是事与愿违,在出土的这么多辽代墓葬中很少有能够不腐的,所以也有部分专家持怀疑态度。
但是不可否认这与契丹文化是有关的,他们一直都是马背上的民族,风餐露宿,天为被,地作床,崇尚于自由,对大自然非常的崇敬,而他们认为死后应该归于自然,所以才有这种墓葬风格,但是随着中原文化对他们的影响,这种墓葬文化渐渐的消失了。而面具一方面是习俗使然,另一方面则是为了保持公主的神秘感,同时也可能是为了保持自己的容貌,毕竟这个面具是根据死者样貌打造的。
我们回过头来谈一谈陈国公主,陈国公主的一生虽然短暂,但是她出嫁当天也是非常的风光的,16岁的她嫁给34岁的舅舅,没错那位驸马就是她舅舅,萧绍矩,这是他父亲为他钦点的婚姻。在《辽史》中对于这个人的介绍就更少了,在墓志铭中可见此人也是身份显赫,能力出众,曾经任节度使,夫妻二人也是伉俪情深,虽然这段婚姻只持续了两年,夫妻二人便先后离世了,但是他们死后抱着琥珀,寓意非凡。
针对二人的死因也有不少的猜测,记载上是病死的,但是如此年轻便双双病死,可能性本就不大,可如果说是触碰到了其他人的利益,两人本就被排除在权力之外,公主和驸马也不可能接触到权力顶端。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陈国公主的父亲耶律隆庆是在1016年去世,而她是在1018年去世,是否和家族衰败有关,恐怕这需要进一步考古得出结论。
总结16岁的陈国公主嫁给34岁的舅舅,在外人看来这是不符合道德的,但是古人对于近亲没有太多的概念,很多皇室为了保证血统的纯正都会选择亲近的家族,强强联合,况且耶律和萧家称得上契丹中最声名显赫的两家,他们的婚姻也不是自己可以决定的。
而他们戴面具,合葬一处也许这就是文化差异,古今观念的差异,我们用现代人的目光,用汉族的传统去看待契丹民族的文化,显然会使得我们很不适应,所以还是尊重差异,理性看待,试着在当时的环境下,用当时人们的眼光去看待。
小黑猫tj
18岁的年轻公主为什么要和舅舅合葬?这事儿听起来很是蹊跷,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揭开这段尘封往事的神秘面纱:
【1】陈国公主是谁?陈国公主是谁?我国历史上好像没有陈国这样一个朝代或是国家呀!错!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陈国,也可以说是陈朝,史称南陈,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最后一个朝代,建都南京,控制江陵以东、长江以南的地区。
那这个陈国公主为什么会与自己的舅舅合葬呢?别急别急,这里的陈国公主,并非真正南陈的公主,而是辽国辽景宗的孙女,辽景宗与萧太后的次子耶律隆庆之女。
虽然陈国公主的父亲并非皇帝,但是按照当时辽国制度‘皇子嫡生者,其女与帝女同’,她还是可以被封为公主的。
1986年,陈国公主与其舅舅的合葬墓在内蒙古奈曼旗被发现,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座保存完整未被盗窃的辽代皇族墓!
根据墓中出土的故陈国公主墓志铭记载,这位年纪轻轻的公主竟数次荣获封号,初封为太平公主,又进封越国公主,后又追封为“陈国公主”。
【2】陈国公主为什么年仅18就去世了?作为辽景帝的孙女,耶律隆庆的女儿,虽说陈国公主的父亲并非皇帝,但是他也是辽国大元帅啊!怎么就没有保护好女儿,而让她正值花季就颓然亡逝呢?
两种说法,一种是公主因病早逝,具体无从得知。而另一种揣测是,陈国公主的父亲是在1016年去世的,而陈国公主是在1018年去世的,所以很多研究史实的爱好者都有揣测,陈国公主之死,似乎和家族衰败有关。
但是这事儿,到现在也没人能说得清楚,毕竟皇宫大院里的恩怨纠纷,不是我们平常草民所能参透的!更何况又是这么久远之前的事儿了,只能等其埋藏在时光里的密码某一日悄然打开。
【3】陈国公主为什么要和舅舅合葬?说起公主,大家都很羡慕,用现在的话说,人家从娘胎里出来就落在了终点线上,根本不用起跑,手里就揣满了金钥匙,此后更是锦衣玉食,万人簇拥。
但是,世事那有全称心呢?古代很多公主幼年时候可谓幸福无比,但绝大多数几乎从一出生就成了皇室对外笼络的筹码,最终走上和婚或是联姻的道路。
陈国公主也不例外,她16岁的时候,就以联姻的形式被嫁给了自己的舅舅,也就是辽国泰宁军节度使检校太师都尉萧绍矩。
因为辽代皇族以耶律氏、萧氏最为昌盛,而两大家族也为了牢牢地巩固局势,便常以联姻这种方式盘根错节为一股不可抵挡之力量!
然而,这场婚姻却只维持了短短两年的时间,陈国公主与自己的驸马便双双因病去世,根据历史记载及体质人类学检测,驸马先公主去世,驸马去世的时候差不多35岁,公主去世的时候差不多18岁。
可怜公主虽一生匆匆,但死后能与自己的驸马合葬,也实为一幸。
另外,从陈国公主与驸马的合葬墓及陪葬物什来看,皇族还是很厚待这对夫妻的,其它昂贵的陪葬器物不说,仅仅两个特制的黄金面具就已向世人证实着两人在皇室的地位如何,至于其它的细枝末节,也只能等时光解锁些微细节了!
心诚则灵
这问题看上去似乎很八卦,可却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事情。封建王朝历经2000多年的时光,王朝更迭岁月流转,无数女子虽然生在皇家,一生荣华富贵衣食无忧,却不能拥有自己的思维和意识,即便是一代女皇武则天,起初也必须依附于男人,最终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皇家的女子在封建社会不过是政治利益的牺牲品罢了。
身为皇室公主要么安内,下嫁权贵大臣,笼络人心巩固江山。要么安外义和远嫁番邦换取和平,这是无法逃脱的宿命。那么这位辽代的陈国公主花样年华英年早逝,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陈国公主墓堪称是迄今为止,发掘的唯一一座保存完整的契丹皇室墓葬,考古编号为M3。
查考史料会发现,这座墓虽然被称为「陈国公主墓」,但事实上却是一座真正的夫妻合葬墓。陈国公主指的并不是历史上陈国的某一位公主,历史上也没有陈国这么个国度。“陈国公主”是墓里所安葬的这位公主的封号。
这位考古学上鼎鼎大名的陈国公主,虽然不是皇帝的女儿,却拥有着被贵族认可的高贵血统。她是历史上少有的几个著名的女性掌权者之一,萧太后的孙女。父亲是“秦晋国王”耶律隆庆,母亲是正妃萧氏。真正的正室所出的嫡公主。陈国公主方一出生就被册封为“太平公主”,生前死后尽享尊荣,离世后才被追封为“陈国公主”。
据考古文献记载,陈国公主在16岁时,依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被许配给了自己的亲舅舅萧绍矩。萧绍矩是萧太后的亲侄子,也是当时皇后的亲兄长,属于前途无量的皇亲国戚。只可惜古人寿数难长,萧绍矩35岁去世,他离世后不久,陈国公主也病逝了,因此就有了这座罕见的陈国公主墓。
考古发现,墓志铭上清楚地记载了陈国公主是开泰七年(公元1018年)3月去世的,去世时年仅18岁。“呜呼,自古人虽皆有死,陈国公主太夭年!”可谓自古红颜多薄命了。
陈国公主墓出土时,陈国公主与驸马并排躺在石床上,二人头戴鎏金银冠,脸覆纯金面具,身穿银丝网衣,脚上穿着鎏金银鞋。华服盛装,风格诡异又庄严,简直是还原了《鬼吹灯》里angelababy所扮演的那个女鬼,躺在棺木中的一抹场景。
在众多墓中陪葬品里,世人最关注的要属陈国公主和驸马爷,脸上所覆盖的那个黄金面具了,据资料数据显示,公主面具长20.5厘米,宽17.2厘米,厚0.05厘米,重184克。驸马面具长21.7厘米,宽18.8厘米,厚0.06厘米。做工精巧,工艺精湛,巧夺天工。
嫁给舅舅或许是皇家为了国泰民安的考量,又或许是为了安抚权臣的计策,但无论如何陈国公主花样年华,嫁给了跟自己父母同龄的亲舅舅,听起来就是个心酸的故事。至于黄金面具,应该是皇家对公主红颜薄命的一种补偿,毕竟她的一生都是在为了巍巍皇权而活着。
Qwerty1st
陈国公主是辽国萧太后的孙女。她16岁嫁给舅舅,因此两人合葬在一起是理所当然。
公元1000年的时候,陈国公主出生于辽国皇室之家。她是耶律隆庆的女儿,也是辽景宗的孙女。
可以肯定的是,陈国公主很受父亲和皇叔的喜爱,说她是辽国皇室的一颗掌上明珠并不为过,这不,竟然数次赐封她公主称号:第一次赐封她为太平公主;第二次加封她为越国公主;最后追封她为陈国公主。
由于古代人特别是少数民族,他们根本不懂得近亲结婚会带来什么影响,只是一味地追求家族血统的纯正;而当婚人也基本上没有权利自由选择自己的婚姻,大都是父母做主,甚至有的都是为了政治而联姻。
陈国公主就是这样的例子。她在16岁时,由父母做主嫁给了比自己大一二十岁的舅舅萧绍矩,也就是萧太后的侄子。可是婚后不到两年,萧绍矩就病逝了,不久,陈国公主也暴毙身亡。这不得不让人叹惜。
1986年,考古学家在内蒙古奈曼旗青龙山镇东北里斯布格村附近发现了一座保存完好的墓葬,是迄今为止发掘的唯一一座保存完整的契丹皇室墓葬。
考古学家打开墓室时,眼前的一切令人瞠目:逼仄的墓室中满满尽是陪葬品,使得考古学家几乎无处下脚;在并没有多大的棺床上并排躺着两具金光闪闪的干尸。而且他们夫妻俩头戴銮金银冠;脸部盖着纯金面具;身穿银丝网衣;脚上穿着黄金银鞋,真可谓为华服盛装,风格诡异且美丽!
考古学家从墓志铭才知道,原来这就是陈国公主与驸马萧绍矩夫妻俩的合葬墓。
其中,陈国公主的金面具为,长20.5厘米,宽17.2公分,厚度0.05厘米,重约184克。驸马萧绍矩。的金面具为,21.7公分长,宽18.8公分,厚度0.06厘米,出土时有部分与银丝网衣相连。
陪葬品除了黄金白银,还有各种琥珀美玉、充满异域风格的玻璃器、双鱼形玉佩、晶莹剔透的水晶制品等等琳琅满目,奢华无比。总共出土了约2000多件葬品。
这座墓葬为研究辽国的历史提供了极具价值的资料。
欢迎朋友们点赞评论,敬请点击一下文章右上角的关注,特此感谢!
他们之间其实不仅仅有舅舅和侄女的这层关系,而且他们还是夫妻,也是因此他们才会得以合葬。而这位陈国公主之所以要戴着面具跟自己的丈夫合葬,也是辽代那边的一种丧葬风俗——这样一来他们的尸体就不会因为在地底下埋得太久而过早腐烂,而且还能保持住尸体生前威严端庄的形象。墓主人为何要罩着黄金面具呢?专家解释说,契丹族有树葬的风俗,他们这个民族以游牧、打猎为生,认为人死之后,应该与大树合为一体。所谓树葬,是指先砍一段大树,在树上挖一个槽,再把尸体放入,盖上盖子,然后再挂于树上。后来,契丹受到汉文化的影响,逐步由树葬过渡到了土葬,但过渡之中,他们又创造性地先进行树葬,再实行土葬。当他们把尸骨从树上取下来时,要进行美化和装饰,黄金面具就是这时候戴上去的。辽国开泰七年(1018年),36岁的驸马萧绍矩和18岁的陈国公主先后过世,两人最终被合葬在一起,墓地位于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青龙山镇东北10公里斯布格图村西的山南坡上。1986年6月8日,内蒙自治区考古研究所对该墓进行发掘,从中发掘出了大量珍稀文物。
w_l_x_f
与辽国的陈国公主葬在一起的既是她的舅舅,也是她的丈夫,换句话说就是,陈国公主嫁给了自己的舅舅。想要了解这段历史,还得从陈国公主的身世说起。
陈国公主是辽国辽景宗耶律贤的孙女。很多人可能对辽景宗这个皇帝并不是很熟悉,但说到辽国的萧太后,很多人应该就很熟悉了。没错,陈国公主的祖母就是萧太后。
陈国公主的父亲是辽国秦晋国王耶律隆庆,耶律氏是辽国的国姓,因此可以说陈国公主的家族是非常显赫的,地位非常高。而在古代能够戴着金面具入葬的人,只有贵族身份还能有此殊荣,所以也证明了陈国公主的尊贵地位。
再来说一下她的舅舅,也就是她的丈夫。此人名叫萧绍矩,历史上对此人的记载并不多,只知道他是萧太后的侄子,所以也属于皇亲国戚,贵族身份。当时他娶陈国公主的时候已经33岁了,而陈国公主嫁给他的时候仅仅16岁。用现在的眼光来看,他怎么下得了手?他们仅仅在一起生活了两年,就先后死去,最后合葬在了一起,两人都戴着金面具。
陈国公主和萧绍矩确实属于近亲结婚,这样的事情在现代绝对是不可能发生的,但在古代,尤其是在以前蒙古草原上落后的原始社会里,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陈国公主嫁给萧绍矩后,暂且不论幸福不幸福,但为何才在一起生活了两年就都死了呢?
据陈国公主的墓志铭记载,陈国公主是暴毙而亡。这就说明了她不是正常死亡,由此可以有很多联想和猜测。
比如陈国公主是否本身有重大疾病?但一个十八岁的女子,是身体最好的时候,如果有什么疾病的话,只可能是先天性的遗传病。因此有人猜测是否因为陈国公主的父母是近亲结婚的原因,导致了她有先天性的遗传病,造成了她过早死去。
还有一种猜测会不会是陪葬呢?丈夫死后,让妻子来陪葬,所以用非正常的手段杀死了陈国公主。但这种说法并不可信,以陈国公主显赫的身份,不可能会去为驸马陪葬。
综合来说,18岁的陈国公主嫁给了自己的舅舅,我们现代人肯定无法理解这种婚姻关系。由于他们俩在当时都身份显赫,地位尊贵,所以合葬的时候都戴着黄金面具,显示出他们与众不同的身份。但是陈国公主的死因,却被淹没在了浩瀚的历史之中,成了一段千年来无法解开的谜团。
31号院
简而言之,戴面具下葬是辽代王公贵族的丧葬习俗,与之合葬之人则既是她的丈夫,也是她的舅舅,那么这样说来,与丈夫合葬就是理所应当的事。
1985年,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青龙山镇实行水库挖掘作业,结果一位工人一铲子下去,挖到了一块墓砖,随即他们上报给当地文保部门。1986年6月,内蒙考古研究所会同哲盟博物馆、奈曼王府博物馆对该墓进行了保护性发掘。这一挖不要紧,居然出现了墓砖之内的木栏围墙,这立刻引起了工作人员的重视,因为凡是有木兰围墙的出现,必然是契丹族王公贵族的大墓。
经专家们的考证,该墓葬的主人是辽景宗次子耶律隆庆与正妃萧氏之女,曾封太平公主,后进封为越国公主,死后被追封为陈国公主的耶律氏,按当时习俗我们也可以称她为耶律太平。与她合葬之人是驸马都尉萧绍矩,他是萧太后之侄,辽圣宗仁德医院皇后之兄,从辈分上来讲,驸马乃陈国公主之舅。这也是一所罕见的女性为主的辽代墓葬,更是目前发现的唯一没有被盗的辽国大墓,具有相当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该墓出土了陪葬品3227件,用金曰1700多克,银1万多克,公主与驸马去世后依然合葬在一起,两人皆身穿银丝网衣,头戴金冠,面覆金面具,脚穿鎏金银靴,更为奇怪的是,在陈国公主的棺椁中,不止一处发现了龙凤图样,这似乎只有皇帝和皇后才可拥有的图案。不管怎么看此墓规格之高,堪称辽代文化海内孤例。
凡有辽一朝,皇族与后族一直由耶律家与萧家掌控,目的是为了保证血统的纯净,所以经常会有不同辈分的耶律家子孙与萧家子女联姻的例子出现,陈国公主与驸马舅舅萧绍矩的结婚也就显得不是那么特例了。
当然,对我们站在而言,与舅舅结婚岂不是乱伦的表现吗?回答当然是!然而在当时的辽国,两族联姻已经成了惯例,在那个时期,还有少数民族“爹死儿娶妈,哥死弟娶嫂”的习俗,对于此,看透不说漏,习惯就好了,毕竟文明的差异会一时觉得不可思议,但习俗如此,如之奈何?
再来说说黄金面具的事。死后黄金面具覆面是源于契丹族独特的丧葬习俗,由于游牧民族的特性,最开始的契丹族实行的是天葬中的树葬,即人死后将尸体挂在树上,让其自然风化,回归大自然。在此过程中,尸体会受到觅食的飞鸟侵蚀,为了保存死者尊严,契丹族的头领们会对死者穿银丝网衣,面覆面具,久而久之,即便后来契丹族立国,实行了土葬,但死后身穿网衣,面覆面具的习俗任然保留了下来,这也符合了契丹族“形不散而神不离”的思想,所以我们在陈国公主墓中看到黄金面具及银丝网衣。
考古工作人员在墓中发现,陈国公主遗骨发黑,并不像正常死亡,于是对她的遗骨取样,发现水银含量超高,测头发的汞含量也是如此,有专家认为是死前服用的汞,难道是被人毒死的?景宗皇帝与萧燕燕的孙女又谁敢害?有人认为有可能是为了尸体防腐死后喂服的水银,但是死后喂服的水银福星是不会在头发上呈现出来的。另外驸马萧绍矩为何没有汞中毒症状?所以陈国公主的死因的确成谜。
还有一点不解之处,在陈国公主的陪葬品中,有一柄腐朽了的木杖,旁边还散落着一些铃铛,貌似萨满巫师用的,按照陈国公主的陪葬品来看,其地位要远远高于一般公主,非普通受宠就能达到如此丰厚的陪葬品,难道陈国公主有另一层身份,契丹族的祭司?如果说她祭司的身份被确认,那么拥有黄金面具与银丝网衣,与棺椁中的龙凤图案就不足为奇了。以此推论成立的话,那么陈国公主的汞中毒现象也或许从中可以推敲出来。
根据当时史料记载,契丹不仅是皇权与后权产生两大势力,而另外的神权也在族中占有较高地位,是游历于他们之外的第三大势力。如果陈国公主是祭司的结论成立,那么她的早亡以及汞中毒的现象极有可能是一场阴谋。
但是这些都是我们基于测验结果做出的推论,并没有任何史料记载,只能等待以后有新的证据出现才能解开这些难题了。
Cloudy焦小姐
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下这位陈国公主:
首先陈国公主并不是陈国人,她是辽国人,“陈国公主”只是她的封号。历史上关于她的资料非常少,具体名字不详,只知道她出生于公元1000年,爷爷是辽景宗耶律贤,父亲是辽国秦晋国王耶律隆庆,按理来说陈国公主是没有资格封公主的。
不过可能是特别受宠爱,陈国公主很小就被破例封为了太平公主,之后进封为越国公主,死后又被追封为陈国公主,她的一生可谓受尽恩宠。至于陈国公主为什么会和舅舅一起合葬,那是因为她的舅舅还是她的丈夫,萧绍矩。
古人并没有近亲不能成亲的概念,尤其是北方游牧民族这种事情更是很常见。据悉,辽国为了保持血统的纯正,耶律姓只萧姓通婚。萧姓是辽国数一数二的大姓,辽国历史上的皇后几乎都姓萧。
公元1016年,16岁的陈国公主被许配给了舅舅萧绍矩。他是仁德皇后的兄长,出生于公元982年,比陈国公主年长18岁,官拜太师都尉。两人一个是受宠的陈国公主,一个是当今皇后的兄长,因此这场婚礼极为盛大。
可是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两年后陈国公主和驸马竟然双双因病去世,后被合葬在一起。那为什么陈国公主要戴着黄金面具下葬呢?有历史学家研究认为,古代契丹有一个习俗,大贵族死后不会马上下葬,而是停放在外面,而且停放的时间相当久,有的甚至能够放半年以上。
等到正式下葬时,尸体早已是面目全非了,有损贵族颜面,所以下葬时通常会带上面具用来遮丑,陈国公主脸上的黄金面具佷可能就是用来遮丑的。
直到1985年陈国公主墓在内蒙古才被发现,这也是我国首次发现的没有被盗墓贼偷盗的辽国皇族墓,出土陪葬品3227件,其中很多都是金银玉器,仅陈国公主双手上就带着11枚金戒指,从这些陪葬品数量不难发现,陈国公主身前有多么受宠。
痴鱼说梦-张小七
1.辽国陈国公主与驸马萧绍矩的合葬墓。根据考古学家的考证,墓中公主死时,只有18岁,而萧绍矩是陈国公主的亲舅舅,比公主大10多岁,但是死的时候也才30出头,他们俩年纪轻轻就过早去世,到底是什么原因?还是一个不解之谜。
2.陈国公主,脸上覆盖的是黄金面具,这也是神秘的地方。陈国公主是辽朝皇族宗室,但是并不是辽朝皇帝的亲生女儿。我们知道杨家将和梁朝萧太后斗争不断,几乎是家喻户晓。
3.古墓中的陈国公主,就是萧太后的亲孙女,公主生前曾经多次获得封号,先封为太平公主,最后就封为越国公主,死后被追封为陈国公主。辽朝在古代的历史并不长,只活了200多年就销声匿迹。要了解他的历史,只有两条途径,一个看历史书,还有一个考古。
古代皇帝的墓都是非常豪华的,许多随葬品,都是宝贝,可是大多被盗墓贼光顾,洗劫一空。
4.陈国公主墓发现的时候,许多人不相信,有这么多金银珠宝藏在里面,这是一座保存完整的辽朝贵族墓。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地方,黄金面具眼睛是睁开的,公主的死因也是一个谜,可能是得了重病或者遗传性疾病,还有人怀疑公主的死可能和近亲结婚有关,通过不断挖掘研究,考古学家应该会搞清楚公主的死因
紫懿悠扬
一直以来,盗墓对于古代的墓葬破坏都极大,尤其是达官贵族的墓穴更是由于丰富的财宝随葬物而吸引着盗墓者的目光。然而,1986年发现的陈国公主墓却保存完整,随葬品更是达到了3227件,这座墓穴不仅仅展现了贵族的奢华更显示了辽国契丹的一种特殊文化。
陈国公主并非指陈国的一位公主,这是她的追增头衔,此前是辽国的太平公主、越国公主,伯伯是辽圣宗耶律隆绪,父亲则是当时的权臣或实际统治者秦晋国王,祖母是著名的萧太后。事实上,契丹的独特文化在这儿就有所显示,耶律皇族与后族萧氏世代通婚(除穆宗皇后外),也就是所谓的亲上加亲,目的是巩固统治。此外,在这儿还有另一项特殊的婚姻制度,即甥舅婚类型的异辈婚,是契丹贵族的一种配套婚制。因此,在病逝的两年前,16岁的陈国公主(当时应该称为太平公主)嫁与了34岁的“舅舅”萧绍矩——伯伯辽圣宗的大舅哥。二人婚后仅仅两年,萧绍矩便驾鹤西去了,陈国公主墓志铭并没有指出身死的缘由,史书也无记载。此后,陈国公主身染重病,跟随丈夫而去,这也是为什么二人同穴的缘由。公主的地位自然比驸马要高,因此墓穴是以公主为墓主人修建的,而非公主先驸马一步离世。陈国公主墓反映了契丹的厚葬风格,另一方面也是此前游牧残留的树葬——土葬形式的展现。厚葬是:二人都头枕着金花银枕,身着银丝网络葬衣,脸覆盖金面具,脚穿金花银靴,更夸张的是,陈国公主十只纤纤玉指上竟然戴了十一个金戒指,牛!
众所周知,契丹长期以来是一个游牧的部族,自然他们的一些方面就和我们有着不同的地方,比如说丧葬习俗。陈国公主墓的发掘自然显示了契丹土葬的实际,不过这是与我们中原地区长期接触的结果。事实上,早期的契丹丧葬有着树葬的习俗,即将故去的人儿放置在树上,自然风化后才重新收敛尸骨进行火葬(此后则是受中原影响,转为土葬,这也是陈国公主墓得以诞生的缘由)。如此特殊的丧葬习俗也使得陈国公主的墓葬更为奢华绚丽,也更具 “异域风光”,夫妇二人都面戴黄金面具。契丹独特的丧葬需要有一连串的过程,在漫长的过程中,尸骨的保护与美化自然是不可或缺的。这套美化程序不仅仅为整理形骸的人儿考虑(毕竟时间久了是会有一些微妙变化的),更是考虑到了墓主人的形象问题。黄金面具自然是由黄金打造,依据着公主的俏脸,20.5厘米长、17.2厘米宽(小巧与否,自行判断),留有33小孔以便与银制网络衣相连。这一套独特装扮是为了保证形骸的优雅,汉的“金缕玉衣”、迈锡尼国王与古埃及法老图特卡蒙的同款黄金面具,大概都是贵族们最后的倔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