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满楼,原名金松,生于七十年代,江西峡江人,现居上海,作家,近代史研究者。2007年后陆续出版辛亥残梦:帝国崩溃的前夜、门槛上的民国、退潮的革命:宋教仁的1913、1900:北京的春天有点乱、北洋往事、民国原来是这样、晚清原来是这样、向康熙学习(新版为夺位战争:康熙和他的儿子们)、帝国的凋零:晚清的最后十年、女人当国、这才是晚清(大陆、台湾双出版)、北洋水师的最后一百天等十余部作品。
新历史小说代表作家作品
水山寒一
历史小说让你喜欢上历史 而历史著作给你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 我就是先读三国演义喜欢上了三国 接着读了三国志 现在一直都再找史书看 历史看多了 就发现 现在发生的事都不新鲜
夏夏家内小谁
源于历史,但可以根据作者的需要做适当的艺术加工。
历史小说始终不能当作历史,因为根据作者需要会加入许多艺术手法,就像现在的架空小说,玩穿越一样,看看也就是了
serena0531
新武侠文学,又称新派武侠文学,这是指发轫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香港,以虚构的历史上的武侠故事为内容的一个文学流派,这一文学流派以梁羽生、金庸为代表,后来有人又将台湾武侠文学作家古龙也归入此一派别,为了区别于三、四十年代的旧派武侠文学,俗称新武侠。
发展阶段
编辑
自《史记》列游侠列传以来,侠士在社会中就成为一个特殊社会基层的代表人物。但“武侠”一词并不见于中国古籍之中,反而最早出现在与中国同文同种的日本近代文学中。明治时代的小说家押川春浪(1876-1914)曾以冠以武侠之名的三部小说风行日本文坛。当时的中日之间,文化信息传播较快,“武侠”之词遂传入中国。而有些中国人则也以文言文武侠小说为始作俑者,据樽本照雄等编撰的中国清末民初小说目录所收书目,可以看出已有以武侠小说面目出现,林琴南、钱基博均以文言文写作武侠小说,钱氏更与恽铁樵于一九一六年合编《武侠丛谈》。在鲁迅为代表的五四新文学未登场前,文坛为鸳鸯蝴蝶派、黑幕小说等霸踞,武侠小说也入于其中。
新武侠小说
现代白话武侠小说在社会上崭露头角当推一九二○年代出现的向恺然(平江不肖生)、赵焕亭等作家为代表。向恺然《江湖奇侠传》更与刚传入中国不久的电影艺术相结合,在数十年时间内拍成十八集的火烧红莲寺而风靡全中国。这其实是当今流行的武侠长篇电视连续剧的滥觞。武侠小说也因此鹰扬于中国现代社会,造就出一代又代的作家和读者,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文学风景线。
二十年代是武侠文学由文言走向白话的嬗变的时期,从文白夹杂到渐以白话文为叙事语言,从以短篇为主转向长篇,在内容上仍以古代传奇为主体,以侠士为主角,可说是与宣扬新思想、新文化的五四新文学运动分庭抗礼。二十年代武侠文学有了职业创作的倾向,向恺然、赵焕亭、顾明道、姚民哀、杨尘因等都为武侠文学界一时之选,其出版物又以绣像武侠小说为其特征,这是袭自明清小说的旧衣钵。三十年代则是旧派武侠文学蔚成气候的年代,出现了一代以专职写作武侠小说的作家,可谓群雄并起,将中国武侠文学推到一个高峰,这与中国新文学在三十年代中的大发展几乎是同步进行。这一代的武侠作家构成了旧武侠文学的主力,尤以北派五大家:宫白羽、郑证恩、还珠楼主、王度庐、朱贞木为其中的佼佼者。白羽的钱镖系列,还珠楼主的《蜀山》系列、郑证恩的《鹰爪王》系列、王度庐的鹤剑珠龙瓶五部曲、朱贞木的神龙三部曲及边塞风云等,各呈异彩,拥有大量的读者群。
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之后,政治热情的高涨左右了文化界的动向,严峻的意识形态更蜕化为严厉的思想管制运动。在台湾,败退到台澎金马的国民党政府也以反攻大陆为总动员,一切的文宣都要为此服务,武侠文学难逃其厄运,在海峡两岸都被视为毒草或不良读物,陷入万劫不复之境地。留在大陆的武侠作家纷纷辍笔。
产生
编辑
新派武侠文学为何在香港诞生,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偶然,其实是一种必然。说其偶然,确是因为一场武术界的打擂台引起的。五十年代初,香港武术界太极派掌门人吴公仪与白鹤派掌门人陈克夫的门派之争愈演愈烈,遂依武林之旧俗,上擂台比赛。比赛之前,香港报刊大做文章,赛后人们余兴未减,依然众口喧腾,当时的《新晚报》总编罗孚遂“忽发奇想”,要他的广西老乡、平时喜欢填词作诗的陈文统马上写一篇武侠小说。一月二十日,以“梁羽生”之名写作的第一部武侠小说《龙虎斗京华》就开始在《新晚报》上连载,至八月初,该部长篇连载完毕。这个恍如急就章形式赶出来的武侠作品立即成为流行小说,《新晚报》因此销量猛增,而《龙虎斗京华》马上成为街谈巷议、人人争读的流行小说。同时,国外的中文报纸也争相转载,首先是泰国,其后是越南、柬埔寨、老挝、缅甸、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最重要的是,在香港吹起了“武侠文学之风”。许多大报马上跟风增加武侠小说,参与写作的人越来越多。一年多之后,金庸终在罗孚、梁羽生的动员之下初试啼声,结果一炮而红。《书剑恩仇录》为他的成名奠定了第一块坚实的基石。从1954年到1957年,可视为新武侠小说的早期。
新武侠小说
如果从新派武侠文学的整体而言,或可将中期定为1958至六十年代末(1969)。这一段时间,也是台湾武侠小说家开始活跃的时代。卧龙生从1958年起撰《飞燕惊龙》、《铁笛神剑》等;司马翎亦于1958年涉足武侠文学界,他以“神剑”系列出道,与卧龙生、诸葛青云等并立,有“台湾三剑客”之称。诸葛青云为还珠楼主的私塾弟子,以所谓“才子型”武侠文学而闻名。三人均在1958年从事武侠文学,但在写作风格上基本还是沿袭了旧武侠文学一路。古龙的出现却是另辟新径,他以“新派”在台湾武侠文学界独树一帜。虽然他的“新”法与金、梁有所区别(尤其是在忠实历史、细节描写、文字风格方面),但一般人仍将之归入“新派”。因之,六十年代可谓新武侠文学的鼎盛时期。这也是港台二地兴起的武侠文学之大观。相对而言,大陆这一段时间正是反右运动至文革初的亢奋、激动时期,政治运动压倒一切,文坛万籁俱寂。
回头再来看看新武侠文学大师的作品在两岸的遭遇,就可以印证新武侠文学在香港的出现,既是一个历史的偶然,也是一种文学的必然。梁羽生的作品虽然在香港左派报纸上连载,但却进不了大陆,也进不了台湾。金庸亦是如此。梁羽生是在改革开放后的1978年才正式进入中国大陆的,金庸在1978年访问北京,邓小平接见他之后才渐为改观的。从两岸对其二人的态度,可以看出新武侠文学勃兴于香港,盛行于海外,却因应政治局势的变化而迟至其发端二十多年后才能登陆二地,这是一条坎坷而曲折的道路,但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上却是具有意义的、不可或缺的一环。
特点
编辑
A、有清晰的历史背景,有新的、强烈的个人历史观。
新武侠小说
B、重视中国武侠小说的写实传统,亦向西方小说吸收新手法。
C、比旧武侠小说更注重“文学”内涵,在写作时对文学形象的塑造、语言的提炼、文字的把握、结构的严谨等方面更为在意。
D、注重人物的思想道德、品味,招式从写实到写意发展,同时,把“侠”的形象提升了,认为“侠”比武更重要。
新武侠小说是以中国传统小说的叙事模式(章回小说)为躯壳,叙事重在“时、地、人”三方面,时间大都选择在“外族入侵”、“民族矛盾深化”、“官逼民反”(《水浒》的传统),地点——以“边疆”(沙漠、天山、塞外),内陆则以“北京”、“江南”为主。人物——“侠士VS美女”。语言——新武侠小说有其语言特色,金、梁是文白相间,制诗填词,偏重文学知识。古龙虽以白话语言为主,但也别有其一种独到而鲜明的风格。
新武侠文学诞生已有五十一年了,这一大型小说作品群的出现,可谓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个奇观。武侠小说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在梁羽生、金庸的改造下焕发出了新的活力,这是香港作家对中国新文学的贡献。新武侠三大家相继谢幕之后,其文学作品一版再版。同时在香港写作武侠小说的还有倪匡、蹄风、张梦还、高峰等,以及后起的温瑞安等,台湾有上官鼎、高庸、易容等。在改编为其他文化产品上,新武侠文学比起其他文学作品似乎更具生命力。尤其是自九十年代后半以来,中央电视台开拍金庸的《笑傲江湖》、《射雕英雄传》以来,更掀起一股热潮。二十一世纪以来,文化创造性产业勃兴,影视、流行音乐之外,加上手机、电子游戏、网络游戏、数码娱乐艺术等成为年青人追求的时尚。随着互联网的日益发达,可以预见,新武侠文学将较其他纯文学或流行文学更易于被改造为文化产品及具创意的艺术作品,这是新武侠文学的一个天然优势。
传统武侠时期
一、港台武侠时期
即所谓的“新武侠”时期或者大武侠时代。20世纪50年代,武侠在港台的商品化和通俗化潮流中形成。它是以梁羽生和金庸为代表的写虚构的历史上的武侠故事为内容的一个文学流派,指新文化运动后,武侠小说在新文学的影响下,开始白话创作后新一种的文学样式。这个时代名家辈出,梁羽生为开端,金庸为高潮,温瑞安为第二次高潮。金庸、古龙、梁羽生还并称为“新武侠三大家”。
关于此时武侠中“侠”的定义,梁羽生讲“旧武侠小说中的侠,多属统治阶级的鹰犬,新武侠小说中的侠,是为社会除害的英雄;侠指的是正义行为--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的行为就是侠的行为,所谓‘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此时武侠大多突破了民国武侠小说的剑仙斗法、门派纷争、镖师与绿林仇杀的题材范围,较多表现人民群众的斗争。着重人物性格描写,兼用中西技法,突破了旧武侠小说的窠臼,剔除了旧武侠的鬼神色彩,要求故事中的奇迹严格限制在“人体潜能”的范围内。新武侠的缺陷在于侠客英雄超人化,他们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包打天下。缺乏现实主义的深度,屈从于商业需要,稗出赘附,故事套路化。
1.第一时期,梁金时期
梁羽生(原名陈文统,1922年生,广西蒙山人)在1954年发表的《龙虎斗京华》,以口语写作,所述史实,所绘山川,均经严格考据,人生性格与心理活动刻划入微,文笔细腻而有文采,旧武侠小说难以与其比肩,从此奠定声名,成为新派武侠小说的发动之作。梁羽生国学根底深厚,他的武侠小说带有许多自己作的诗词,每每传诵一时。他的小说每一部都有明确的历史背景。1956年,梁羽生开始写《七剑下天山》。梁羽生一直写作到八十年代初,他的最后一部小说《武当一剑》初刊于1980年5月9日的大公报上,完结于1983年8月2日。代表作《萍踪侠影录》、《七剑下天山》、《塞外奇侠传》、《龙虎斗京华》、《云海玉弓缘》、《白发魔女传》。
金庸(原名查良镛,1923年生,原籍浙江海宁)的《书剑恩仇录》开始写作于1955年中。《射雕英雄传》写于1957年至1958年之间,是金庸的第四部武侠小说。“射雕”奠定了金庸的武林盟主地位,是公认的经典名著。金庸用十七年写完他的十五部武侠小说,又用十年把这十五部小说全部重新修订了一遍。金庸写作至1972年文革未结束封笔。
2.第二时期,古龙时期
古龙1960年开始尝试写武侠小说,初期的《苍穹神剑》等都十分幼稚,及至1964年才以《浣花洗剑录》等声名鹊起。1965至1966年间是他创作的丰收期,他写作了《大旗英雄传》、《名剑风流》、《武林外史》、《绝代双骄》等名著。1967年创作的铁血传奇(即楚留香系列)及以后一直写了六十一部共计28册。古龙其人才华横溢但用心不专,从他的小说就可以看出来。但他妙在有急智,每在关节处突出奇兵。早年古龙并没有自己特出的风格,在台湾的武侠圈子里不算太耀眼;至于他在七十年代的晚期作品,那已明显是江郎才尽、力不从心了。
3.第三时期,温黄时期
温瑞安(出生于马来西亚),1973年作《四大名捕会京师》,1981年作神州奇侠、《血河车》等重要作品。八十年代初金庸、梁羽生相继封笔,1985年古龙去世之后,港台武侠小说一片凋零。出于“求新、求变、求突破”的心理,温瑞安从1986年底开始大力倡行“超新派武侠”,或称“现代派武侠”,把大量主流文学的东西引入了武侠小说。曹正文在1989年将其列为第三代新武侠小说的代表,而与第一代的金庸、梁羽生,第二代的古龙并称。
黄易,本名黄祖强,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毕业。1989年黄易辞去高职厚薪,隐居离岛深山、藏风聚水之地,专心从事创作。至90年代,旋即以独树一帜的武侠作品,席卷港、台两地。1991年成立黄易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了大唐双龙传等作品。黄易的作品场面宏大、人物众多,让人叹为观止。只是在武打招式的描写上显得过于草率,说服力不足。另外,黄易作品往往直接融入一个历史大时代,而不是将历史作为背景。这是其优点,但也受到了历史的限制。
港台武侠时期港台的其他作家于香港方面有:蹄风、金锋、张梦还、牟松庭、江一明、避秦楼主、风雨楼主、高峰、石冲等;台湾方面,有:郎红浣、成铁吾、海上击筑生、伴霞楼主、卧龙生、司马翎(即吴楼居士)、诸葛青云、孙玉鑫、龙井天、墨余生、天风楼主、醉仙楼主、独抱楼主、蛊上九、陆鱼、上官鼎、东方玉、曹若冰、南湘野叟、武陵樵子、慕容美、萧逸、古如风、向梦葵、陈青云、柳残阳、司马紫烟、独孤红、奇儒、秋梦痕、于东楼、东方英、雪雁、秦红、墨余生、丁情等。但其中具有代表性与影响力的武侠作家极少。
二、大陆武侠时期
1.第一时期,20世纪80年代大陆“武林小说”
武林(武林,与武侠有所不同,概念大一些)小说的内容十有八九还是表现历史上的武侠剑客或从武侠的角度表现历史上的义军斗争和形形色色的社会矛盾;表现武术技击为主要斗争手段的近代、现代革命斗争的,篇什不多。所以“武林小说”实际上是以武侠小说为主。
在80年代,由电影《少林寺》触发的武侠小说浪潮在国内掀起,武侠小说的发行量大大超过了纯文学作品。1981年,湖北曲艺协会的任清等创办了《今古传奇》,连载了欧阳学忠的武当山传奇,聂云的《玉娇龙》。1982年,王占君作《白衣侠女》,是为80年代武侠的开山之作。1984年,武侠小说逐渐被武林小说一词取代,并形成浪潮。
20世纪80年代武侠的精品极少,比较好的作品有:《白衣侠女》等率先灾破了大陆侠义题材的禁区,为八十年代武林小说的崛起奏响了序曲。柳溪的大盗‘燕子’李三传奇,冯育楠的《津门大侠霍元甲》,冯骥才的《神鞭》,也都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
2.第二时期,20世纪90年代大陆武侠
即是大陆“新派武侠”,是大陆作家对港台武侠的模仿。从沧浪客的一系列的武侠作品中,便可以看出模仿痕迹。沧浪客,原名姚霏,云南师范大学中文系专攻古典文学的教授,在1990年出版了《一剑平江湖》,这可以看作是大陆新派武侠的第一部作品。这个时期的武侠,总体上缺乏文化提升的精品意识,主要沿着港台新武侠的路子讲故事,作品的实际影响也非常有限。
同期的其他作家还有:青莲子,在90年代初著有威龙邪凤记及其续集青猿白虎功两部。火梨,上海知识分子,1995年写成一部《舞叶惊花》。张宝瑞,新华社记者,其代表作有京都武林长卷系列凡六部、醉鬼张三爷、形意游侠录等。熊沐,北方人士,生性豪放,第一部作品为《骷髅人》。巍琦,代表作《金帖侠盗》。周郎,代表作《鸳鸯血》。
现代武侠时期
即所谓的“新新武侠”、“新世纪武侠”、“网络武侠”、“大陆新武侠”时期。20世纪90年代末,黄易武侠高潮渐渐平息,随着网络文学的兴起,武侠写手们在网络读者阅读选择越来越多,阅读口味越来越挑剔的压力之下,不得不向传统作家的实力靠拢,出现了一些质量较高的武侠作品。1999年上海大侠与名探、2001年武汉《今古传奇武侠版》、2002年郑州《武侠故事》等杂志的创刊,促进了武侠的发展。
2004年,《今古传奇武侠版》半月刊创刊,主编郑保纯提出了“21世纪大陆新武侠”的概念,简称为“大陆新武侠”,主要总结了大陆上一些武侠写手的创作。6月,新武侠由长江文艺出版社白桦林杂志社推出。同时期,港台地区特别是台湾岛的创作亦不容忽视。大陆新武侠具备明确的智性氛围和主体意识。郑保纯讲,“我觉得新武侠这个概念,不应拘泥于杂志与图书出版,而应指一种文化潮流!”。
这些武侠被分成四类:青春武侠(搞笑和无厘头),如《游侠秀秀》。奇幻武侠,如《诛仙》、《搜神记》。女性武侠(类言情),如《血薇》、《镜·双城》。类传统武侠,如《昆仑》、《江山如此多娇》。
此时的大陆作家有:小椴,原名段银,1976年生,湖北随州人氏。著有《杯雪》、青丝井的传说等。时未寒,男,四川人,著有《碎空刀》、《偷天换日》等。江南,籍贯安徽,著有春风柳上原、瀚海龙吟、烈火焚琴、《此间的少年》等。步非烟,原名辛晓娟,1981年出生于四川成都。著有《剑侠情缘》、华音系列:《紫诏天音》、《风月连城》、《彼岸天都》、《海之妖》(附外传蜀道闻铃)、《曼荼罗》(附步非烟COS写真集)、《天剑伦》雪嫁衣《梵花坠影》(2008年9月修订再版后将不再收录外传凤仪)等。沧月,原名王洋,1979生于浙江台州,著有《幻世》、听雪楼·血薇等。小非,闽南人,著有《游侠秀秀》等。凤歌,本名向麒钢,重庆奉节人氏,大陆武侠著名作家,今古传奇暨黄易武侠文学一等奖得主。代表作品《昆仑前传》、《昆仑》、《沧海》。沈璎璎,南方人,著有琉璃变等。泥人,著有《江山如此多娇》等。王展飞,1972年4月生于山东省平度市,13岁迁居新疆阿勒泰市。著有《剑啸西风》等。方白羽,九十年代初山东大学电子系毕业,著有憨侠、侠之歪者等。燕垒生,浙江余杭人氏,著有明月照山河、烈火之城等。其中尤以凤歌的《沧海》为最,其大胆的创新和对武侠世界的构造,有不失金庸武侠的厚重,将现代武侠带到了一个新的广阔平台。
进入二十一世纪,武侠小说逐渐被人们冷落,在这段时间,还有大量作品出手的只有寥寥几人,最引人注目的是步非烟和平平凡凡,他们分别在短短的几年内,写出了几十部武侠作品。步非烟以其作品大气磅礴,汪洋恣肆,想象力神奇诡谲,笔风变化万端,极大突破了女性写作的局限,开启武侠界中性主张的风气,得到了“百变天后”的美誉,人称新武侠宗师。而平平凡凡,虽然他写的武侠小说极多,但大多数作品实际上很不入流。他的前期作品显得非常幼稚,虽然构思新颖,但文笔较差,内容甚至有些不伦不类,这种情况一直到成功之后再来求爱才有所改进。2011年,一度退出文坛的平平凡凡重新执笔发表新作武侠演义,这部小说构思构思奇特,想象力丰富,文笔老练,加入许多现代元素,发表之后,一时洛阳纸贵,大受读者欢迎,许多人都惊呼新的武侠宗师终于出现!不过,此书还未完结,以平平凡凡并不严肃的写作态度,只怕会虎头蛇尾。不管如何,若论二十一世纪武侠小说产量最多的作家,步非烟和平平凡凡二人将以数十部作品位居前列!
在此期间,出现了一部让无数挑剔的武侠迷们交口称赞的传统武侠小说《英雄志》,该书目前未完结. 作者孙晓,现年三十七岁,出生于台北市,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毕业,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公共政策硕士,现于企业界任职,2000年与以人合资创办“讲武堂”,旨在出版最好的武侠小说和教授人们写武侠小说,并发表第一部长篇作品《英雄志》 ,现仍持续于武侠小说的创作与发表。
网上盛传:金庸封笔古龙逝,江湖惟有英雄志!
虽然金庸、古龙等大师不再有新作问世,但他们的作品对后辈有着深厚的影响,许多年轻作者都在不同程度上对他们进行模仿,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前辈们的尊敬。例如武当宋青书、《大侠风清扬》,其中以梁金古温诀达到最高点。在梁金古温诀一书中,作者对武侠宗师们的钦佩之情贯穿整部小说。可见金庸等人对后辈影响之巨!
原贴:新武侠小说的历史发展
波妞快跑
好看的我看过很多,不过不改变历史??那主角去干嘛去了???
1908远东狂人【穿越历史】【清末】
大明王侯【穿越历史】【明】
大宋金手指【穿越历史】【宋】
大学士【穿越历史】【清】
官居一品【穿越历史】【清】
十龙夺嫡【穿越历史】【清】
重生寡头1991【穿越历史】【1991】
朱门风流【穿越历史】【明】
大唐盗帅【穿越历史+武侠】
重生于康熙末年【穿越历史】【清】
混在三国当军阀【穿越历史】【三国】
回到明朝当王爷【穿越历史】【明】
锦衣夜行【未完结】【穿越历史】【明】
锦医卫【未完结】【穿越历史】【明】
锦衣当国【穿越历史】【明】
驻马太行侧【穿越历史】
异时空中华再起【穿越历史】
拯救大唐MM【穿越历史言情】
一等家丁【穿越历史】
我的老婆是军阀【穿越历史】
明朝的那些事儿【穿越历史】【明】
锦衣为王【穿越历史】【明】
锦衣杀明【穿越历史】【明】
回到三国当保镖【穿越历史】【三国】
回到大明当才子【穿越历史】【明】
大争之世【穿越历史】
大唐全才【穿越历史】【唐】
曹贼【穿越历史】
篡清【穿越历史】【清】
锦衣夜行【穿越历史】【明】【未完结】
锦衣卫【穿越历史】【明】【未完结】
书友,有喜欢的可以给我留邮箱\(^o^)/~
~~~~~~~【我爱电子书】团队与你分享
原贴:不改变历史的历史小说
fangshujia
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多数时候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映射。如果仅仅只是总结和映射,那么,历史作为一个存在,就应该消失。历史的问题在于不断发现真的过去,在于用材料说话,让人如何在现实中可能成为可以讨论的问题。历史是延伸的。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
历史小说是小说的一种形式,它以历史人物和事件为题材,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生活面貌;长篇作品则可以展示某一时期的生活面貌和历史发展的趋势。这类作品所描写的主要人物和事件都有历史根据,但容许适当的虚构。因此,它虽然可以给读者提供一些历史知识,但它的主要目的在于给读者以启示和教育。
原贴:历史和历史小说有什么区别
半个灵魂
不可能的,
历史都是客观存在的,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
人们所写的史书或者是历史小说一类只是对历史的人类的记载,只是人们对历史的一种认识。当然史书在某种程度上来讲要比历史小说更能客观真实的反映了历史。
已经过去的都已经成为历史,都已经成为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了,而客观存在的事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我们无法更改的。
离会
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多数时候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映射。
如果仅仅只是总结和映射,那么,历史作为一个存在,就应该消失。
历史的问题在于不断发现真的过去,在于用材料说话,让人如何在现实中可能成为可以讨论的问题。
历史是延伸的。
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
历史小说是小说的一种形式,它以历史人物和事件为题材,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生活面貌;长篇作品则可以展示某一时期的生活面貌和历史发展的趋势。
这类作品所描写的主要人物和事件都有历史根据,但容许适当的虚构。
因此,它虽然可以给读者提供一些历史知识,但它的主要目的在于给读者以启示和教育。
原贴:历史和历史小说有什么区别
kaishincc
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多数时候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映射。历史是延伸的。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
历史小说是小说的一种形式,它以历史人物和事件为题材,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生活面貌;长篇作品则可以展示某一时期的生活面貌和历史发展的趋势。这类作品所描写的主要人物和事件都有历史根据,但容许适当的虚构。因此,它虽然可以给读者提供一些历史知识,但它的主要目的在于给读者以启示和教育。
原贴:历史和历史小说的区别
MX_2013
好看的我看过很多,不过不改变历史??那主角去干嘛去了???
1908远东狂人【穿越历史】【清末】
大明王侯【穿越历史】【明】
大宋金手指【穿越历史】【宋】
大学士【穿越历史】【清】
官居一品【穿越历史】【清】
十龙夺嫡【穿越历史】【清】
重生寡头1991【穿越历史】【1991】
朱门风流【穿越历史】【明】
大唐盗帅【穿越历史+武侠】
重生于康熙末年【穿越历史】【清】
混在三国当军阀【穿越历史】【三国】
回到明朝当王爷【穿越历史】【明】
锦衣夜行【未完结】【穿越历史】【明】
锦医卫【未完结】【穿越历史】【明】
锦衣当国【穿越历史】【明】
驻马太行侧【穿越历史】
异时空中华再起【穿越历史】
拯救大唐MM【穿越历史言情】
一等家丁【穿越历史】
我的老婆是军阀【穿越历史】
明朝的那些事儿【穿越历史】【明】
锦衣为王【穿越历史】【明】
锦衣杀明【穿越历史】【明】
回到三国当保镖【穿越历史】【三国】
回到大明当才子【穿越历史】【明】
大争之世【穿越历史】
大唐全才【穿越历史】【唐】
曹贼【穿越历史】
篡清【穿越历史】【清】
锦衣夜行【穿越历史】【明】【未完结】
锦衣卫【穿越历史】【明】【未完结】
书友,有喜欢的可以给我留\(^o^)/~
~~~~~~~【我爱电子书】团队与你分享
原贴:不改变历史的历史小说
捕£捉影
历史小说把诸葛亮神化了
其实有很多都不是诸葛亮做出来的
比如我们熟悉的草船借箭等等...
历史是客观的
而历史小说带有了作者的主观判断...
blaine1986
历史就是在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而历史小说就是作者找素材后写出来的一本著作。这本著作具有作者一定的虚构性,因为在著书必需有剧情连贯性和精彩性,而作者找的素材不一定完整,所以加之自己虚构的情节。
落单的薇
历史小说总是具有艺术色彩。总会因为作者的个人喜好或者故事是情节而夸张某些事情,美化或丑话某些人物。有时更会虚构某些人物和情节。例如演义里神话了孔明丑话了周瑜美化了刘备丑话了曹操。更加美化了关羽。如一楼所说,很多时间历史上并不存在。例如桃园三结义,过五关斩六将,三英战吕布……只能从文学角度来看小说,而不能完全混合历史
迷糊迷糊
小说以虚构皇朝为背景,叙述主人公失忆后,进入郁国都城西鉴,以卧底的身份卷入到朝政斗争和列国纷争的传奇故事。
小说为多重视角,以郁国的亲王、公主在太子离奇去世后进行的权力斗争为核心而展开,呈现了中国古代宫廷生活、传统官僚政治运作、市井营生、军事战争等诸方面。通过刻画皇族的斗争以及士大夫、外戚、宦官三大集团间的博弈,表达作者对中国古代传统政治文化的思考以及对历史书写的见解。
钰宝宝
历史正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多数时候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映射。如果仅仅只是总结和映射,那么,历史作为一个存在,就应该消失。历史的问题在于不断发现真的过去,在于用材料说话,让人如何在现实中可能成为可以讨论的问题。历史是延伸的。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历史小说是小说的一种形式,它以历史人物和事件为题材,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生活面貌;长篇作品则可以展示某一时期的生活面貌和历史发展的趋势。这类作品所描写的主要人物和事件都有历史根据,但容许适当的虚构。因此,它虽然可以给读者提供一些历史知识,但它的主要目的在于给读者以启示和教育。
快乐小羽猪
cookies
西溪的精灵
原贴:谁有历史朝代表!
知秋
原贴:谁有历史朝代表!
贰妮
原贴:谁有历史朝代表!
bobocome
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多数时候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映射。如果仅仅只是总结和映射,那么,历史作为一个存在,就应该消失。历史的问题在于不断发现真的过去,在于用材料说话,让人如何在现实中可能成为可以讨论的问题。历史是延伸的。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历史小说是小说的一种形式,它以历史人物和事件为题材,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生活面貌;长篇作品则可以展示某一时期的生活面貌和历史发展的趋势。这类作品所描写的主要人物和事件都有历史根据,但容许适当的虚构。因此,它虽然可以给读者提供一些历史知识,但它的主要目的在于给读者以启示和教育。
三辫
果核子弹
♚后生凉薄
楚河
qianzhiiii
2011资深小白
原贴:历史和历史小说有什么区别
小葵
谢谢邀请。月关的书我说实话没怎么看,只是看过一本回到明朝当王爷。但是我个人很不喜欢穿越回古代秀优越感的历史写作方式,所以看得也不多。
-
但就问题本身而言,这应该不是个案。一个人的写作灵感是有限的,尤其是又在没有树立自己核心世界理念架构之下,单纯依靠情节和设定的不同来写作的作者,很容易就会出现江郎才尽的状况。因为在一个逻辑里面,尤其是又是在既有逻辑里面写东西,写一点少一点,到最后不是雷同套路,就是趋向于平庸。这问题不仅仅是月关,你看这些年所谓的大神,有几个的作品水准不下降,或者说原地踏步的?在模仿者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参与者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原地踏步实际上也就意味着下降
doris_ljr
先说是不是,再问为什么,评价一部小说的标准可以是方方面面,而且往往这些方面还很难兼顾,所以一个方面的下降可能会导致另一方面的提升,比如小白文虽然文学水平未必很高,但是往往反而容易受到读者的追捧。
所以有人觉得月关的座屏水平下降的一个原因可能是月关确实调整了自己作品的定位,开始更多的迎合普通读者的口味,毕竟阳春白雪和者必寡,获得更大的名气,更好的数据才是根本,那么与之伴随的也必然是小说的通俗化,于此同时,质量发生下滑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是月关的作品没变,而是我们自己变了,一方面,人都是在一步步走向成熟的,小时候喜欢的东西长大一些未必就还是喜欢,所以月关的作品可能就变得不是那么吸引人了,另一方面,网文这种模式就导致作品的风格容易雷同,同样的东西写的多了,看的多了就没有之前那种新鲜感了,也就不如以前吸引人了。
最后我们说洗净铅华,方得始终,只有通过了心态的变化,作品的雷同这些考验的作者才是真正优秀的作者,从这一点来看,月关其实已经非常不错了的。
我爱麽麽茶
【最新出版:显微镜下的晚清、铁血博弈:康熙和他的大臣们,文末推广中,敬请关注!】
无意中看到这个问答,作为本主,觉得十分有趣而有些受宠若惊。不过,看了其他人的回答后,觉得都是百度百科或者豆瓣上摘录而来的,和真实的作者其实差别挺大。
既然这样,不如本主自己来答一答,金满楼究竟是谁?他又是如何走上写作的道路?他在现实生活中,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先把常用的个人简介贴在下面吧,毕竟每次出版新书时,读者都会看到这个的:
金满楼,原名金松,作家、近代史研究者。江西峡江人,现居上海。目前已出版辛亥残梦、北洋往事、女人当国、天命所终、门槛上的民国、退潮的革命等二十余部作品。2010年受邀担任湖南教育电视台湖湘讲堂十七集北洋军阀秘史电视讲座主讲人。2016年、2017年蝉联今日头条“年度历史头条号”。
当然,以上简介太正式,太官方了,和百度百科看到的,差别不大。
倒是2011年时,江西晨报有一个江西社会志:外省江西人栏目的专访,里面有一些有趣的东西,姑且贴在这里吧!
金满楼:在沪12年,塑成新式历史作家
晨报记者:胡琳菁
对历史“忠心不二”
1995年,金松从峡江县峡江中学考入江西师范大学历史系,和其他同班同学不一样的是,他是以第一志愿入读的。在他看来,这可能是因为他从小就对历史感兴趣,而且中学历史成绩一直非常优秀,其他文科也很好,但在理科方面非常不“灵光”。
金松说:“我本人出生于医生家庭,上大学前一直生活在一个小县城,小县城相对还是比较闭塞的。中学期间实则平淡无奇,并没有太多可记的东西。至于高考,那是每个人都要过的一道坎,考前当然颇为忐忑,常想万一考不上,前途一片暗淡。当时因为并未扩招,考大学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我的一些高中同学补习两三年尚不能考上。就中学时代而言,我的写作还是不错,作文经常作为范文在课堂上宣读,这大概是我之所以喜欢历史,但最终未能走上学术研究的道路而是成为了一名历史作家的原因吧。”
四年历史系的大学生活为如今的写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谈及当年的事情,金松依然记忆犹新:“方志远老师的明清史、梁洪生老师的地方史、曹珂平老师的考古学,我依然记得十分清晰。大四的时候,曹老师还与我们的班主任谢兆源一起陪我们去抚州金溪县实习,印象很深刻。而方志远老师的课是唯一有旁听生的,记得詹义康老师当时的板书都是竖写的(民国风范),吴永明老师会给我们带来不少的新东西。那段时期的确值得怀念,老师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至今都记得非常清楚。”
(2019年,毕业二十周年时回母校)
辞国企工作转至自由写作
1999年大学毕业后,抱着对大都市的向往,金松和班上其他5名同学前去上海,因为是师范大学毕业,所以当时进上海还是比较容易的。不过,“中学老师的收入不高,所司之职也颇有些无味”,2003年,金松还是弃职而去,并考入上海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专业是国际关系。
“国际关系虽然和历史比较搭边,但也是空有高深的学问,实用性不强。2006年研究生毕业后我入职一家上市公司,从事管理工作,因为是国有公司,所以平日里事情也不是很多,空闲时间即上网写写东西、发发帖子,孰料一发而不可收拾,很快接到数份出版合同,因为写作多在夜间,白天又要上班,未免有些应付不来。”金松说。
于是,金松第二次离职,毅然地辞去公司的工作,从事专业写作,至今已有四个年头。“其实在体制外的写作生活,并无其它好处,无非是时间可以自由安排,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而已。从这个意义上说,我骨子里可能是纯粹的自由主义者,无法忍受过多的约束。”
“资深宅男”每年写五十万字
上海是个国际化大都市,吸引了很多人,同时,它的快节奏以及高额的生活费用,也让很多年轻人“望沪兴叹”。谈及在上海的生活,金松告诉记者:“理论上来说,搞文化最好去北京,因为中国的文化中心在北京。相对而言,上海更注重的应该是经济发展,上海也从来没有提出要建设文化中心。但就生活的环境、便捷性、社会治安与开放性等而言,上海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城市。当然,上海的房价很高,不过一旦安家,压力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大。我把房子买在上海的郊区,离上海市中心相对较远,之所以如此选择,也是为了避开城市的喧嚣,同时也可以有更大的空间。”
作为一名职业作家,金松说他是一个足不出户的“资深宅男”,除了必须的应酬或事务,一个月难得出去几次。据金松介绍,他写作一般放在晚上,经常工作到凌晨两三点。“或许因为我是一个喜欢熬夜、喜欢睡懒觉的人,对朝九晚五的生活无法适应,上班时常迟到,所以才会选择这样一个职业吧。至少我个人觉得,这个职业比较适合我这样的人。”
金松告诉记者,他一般上午休息,吃完中饭后看看书、上上网、回回邮件,天气好的话,会带着女儿去公园或小区走走。“书房对面的露台上,我种了一些菜,工作之余也会去浇浇水,或在露台上坐坐。生活大体是平淡有序的,一年大概要完成五十万字的工作量。”金松说。
在金松看来,虽然这样的工作量有些大,但他喜欢这个职业,他说:“我觉得,一个人最大的幸福莫过于自由地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而且这份工作能够养家糊口。不求富贵,唯求闲达而已。生活中,最让我开心的是我两岁的女儿,尽管她时常跑到书房捣乱,但她永远是我最心爱的宝贝。”
身在上海心念江西
“既然是金松,为何又取名金满楼?”面对记者的疑惑,金松回答说:“取笔名‘金满楼’是因为我本姓金,‘满楼’取意于‘山雨欲来风满楼’,大概是因为‘金’和‘满’的缘故,一些读者和网友误以为我是满族人甚至是爱新觉罗的一支,实则风牛马不相及。”
对于未来的工作和生活,金松有他自己的打算。“2010年7月,在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辛亥残梦:帝国崩溃的前夜后,反馈的信息很不错,读者很认可。现在手头一部名为民国元年:站在民主的门槛上的新书即将完成,仍交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第三部作品是关于宋教仁的,作为‘鼎革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之后的一段时期,可能主要以民国时期的历史写作为主。”
关于江西,金松说:“从1999年到现在,我已在上海成家立业,而江西是我的家乡,我是江西培养的大学生,当然不会也不能忘记自己的家乡和父老!”(完)
当然,以上是2011年的采访,现在已经8年过去了。当时夸下海口,说自己一年能写50万字,现在是退化了,又要用很多时间做自媒体,能写个二三十万已经很不错。
以前呢,一年出两三本书稀松平常,现在只能保证一年一本,两本都算超额完成任务。毕竟不是出道之初啊。现在写得少了,质量也好不少。
其他的,也没有什么太多可说的,正如采访中说的,就是一个资深宅男,作家嘛,不坐在家里研究写作,还能做什么呢?
最后再附录一个个人出版年表,也好让自己看看,这些年究竟干了些什么。
金满楼作品年表:
1、 历史的转弯处:晚清帝国回忆录(署名西门送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2、 向康熙学习:历史不曾心软,河南文艺出版社2008年。
3、 帝国的凋零:晚清的最后十年,江西教育出版社2008年。
4、 大清野史之谜:传闻逸事中的王朝真相,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年。
5、 女人当国,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9年(磨铁文化)。
6、 这才是晚清:帝国崩溃的三十二个细节,中国三峡出版社2009年。
7、 北洋野史:乱世军阀这么干,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0年(时代华语)。
8、 北洋往事:那些军阀那些人,现代教育出版社2010年。
9、 历史中国:民国原来是这样,现代出版社2010年。
10、辛亥残梦:帝国崩溃的前夜,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
11、北洋水师的最后一百天,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11年(永正图书)。
12、北洋军阀秘史,中国旅游出版社2012年。
13、历史中国:晚清原来是这样,现代出版社2012年。
14、1900:北京的春天有点乱,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年(世典文化)。
15、门槛上的民国,新星出版社2013年。
16、退潮的革命:宋教仁的1913,山西人民出版社2013年。
17、夺位战争:康熙和他的儿子们,山西人民出版社2014年(原向康熙学习)。
18、重读甲午:中日国运大对决,人民日报出版社2014年(世典文化)。
19、治官手册:雍正和他的大臣们,山西人民出版社2015年。
20、 天命所终:晚清皇朝的崩溃,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年(紫云文心)。
21、 武夫治国:北洋枭雄的发达往事,山西人民出版社2015年(原北洋野史)。
22、女人当国:慈禧太后与晚清五十年(新版),中国工人出版社2015年。
23、皇城秘史:乾隆和他的妃子们,山西人民出版社2016年。
24、天命所终:晚清皇朝的崩溃(新版),江苏人民出版社2016年。
25、历史中国:晚清原来是这样(新版),现代出版社2017年。
26、 漏网之鱼:1840-1949中国小历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17年(紫云文心)。
27、 历史深处的叹息:晚近人事的故往苍茫,山东画报出版社2018年。
其中,要说我最满意的,还是“鼎革三部曲”之辛亥残梦、门槛上的民国、退潮的革命:宋教仁的1913,这是分别围绕1911、1912、1913三年来写的,比较微观。
其他如康雍乾三部曲、北洋往事、天命所终、女人当国等也不错,也写过几本野史,随便看看吧!
最新出版:
28、显微镜下的晚清,天津人民出版社2020年(紫云文心)
从奏折、日记、书信、国外文献等数百万字资料中,挖掘出锋利到让人顿足叹息的“真历史”。精心抽取了74个历史片段,或人或事或物,以多角度、全方位的方式展示了一个古老帝国在新旧之际不断挣扎与沉沦的沧桑历程。这段历史比宫斗戏更好看。全网74万读者热赞!#全民荐书人#
29、铁血博弈:康熙和他的大臣们,文化发展出版社社2020(紫云文心)。
康熙统治中国60多年,并成为17世纪的伟大人物。同时康熙又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家,一位精细的管理者,一位渊博的学者。金满楼新作铁血博弈:康熙和他的大臣们,尽看康熙的铁血与柔情。#全民荐书人#
30、细读晚清七十年,华文出版社2020年,即将面世,敬请期待!
helen的宝贝
金满楼,原名金松,属七零后,是近代史研究者,于零七年以后陆续发表了自已的历史研究与探讨的著作,主要的有,辛亥残梦,帝国崩溃的前夜,门槛上的民国。在湖南电视台开讲了北洋军阀秘史。
因为自已也喜欢历史书所,以读来颇感有史学风范。
tree1974
作家:金满楼,现居上海,近代史研究者。2007年后陆续出版巜辛亥残梦帝国崩溃的前夜》、门槛上的民国、巜退潮的革命宋教仁的1913》、巜1900北京的春天有点乱》、北洋往事、民国原来是这样、巜晚清原来是这样》、向康熙学习、帝国的凋零晚清的最后十年、女人当国、巜这才是晚清》等十余部作品。
Coco_Fan_0430
金满楼在现代生活里,他可是相当著名的一位历史作家。金满楼有哪些优秀的作品呢?小编对金满楼是有一些了解的,那么就大家说一下他的一些优秀作品吧。
第一部作品,门槛上的民国。这部作品写了中华民国时期的一些历史状况,写了袁世凯称帝,还写了北洋军阀的一些变化。张杰写的都很不错,而且具有历史的厚重感。
第二部作品,天命所终 : 晚清皇朝的崩溃.这部作品写了,清代晚期时候的一些情况,写了溥仪的无奈,还把当时悲苦的社会现状给写出来了。
第三部作品,北洋军阀秘史。北洋军阀在我们的近代可是中国最强大的一代军阀体系啊,这本书写了北洋军阀从建立再到巅峰再到破灭的一个过程,打动了我们大多数读者的心。
以上三部作品就是小编了解到了金满楼的优秀作品,希望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