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没工夫看那种东西 真的 就算看了也就一笑而过
科学上确实是有多元宇宙平行宇宙的说法 但都是假说 而且也没有网络小说里那么夸张 更不要说在不同宇宙穿梭这种事了
科学家都是很务实的 想象力对于科学研究当然有帮助 但想象力不等于胡编乱造
你说的那些作品本质上没有一点点科学基础 世界本身都不自洽(也就是漏洞百出 不能自圆其说)科学家是不会多看一眼的 就好比有个人说地球是平的 科学家听了也就笑笑 甚至都不会出言反驳 因为他们知道这毫无意义
晏晏是谁
科学家没工夫看那种东西 真的 就算看了也就一笑而过
科学上确实是有多元宇宙平行宇宙的说法 但都是假说 而且也没有网络小说里那么夸张 更不要说在不同宇宙穿梭这种事了
科学家都是很务实的 想象力对于科学研究当然有帮助 但想象力不等于胡编乱造
你说的那些作品本质上没有一点点科学基础 世界本身都不自洽(也就是漏洞百出 不能自圆其说)科学家是不会多看一眼的 就好比有个人说地球是平的 科学家听了也就笑笑 甚至都不会出言反驳 因为他们知道这毫无意义
盛气凌人
1、拈花笑 作者:雪灵之
武林神话秦初一的徒子徒孙……一个比一个怪异。
明恋暗恋小师妹的大师伯二师伯,迟钝到气死师父的三师伯……不,师婶?
俊美沉稳的大师兄稳坐江湖第一算是师门里最正常的一个。
-----------------------------------------------
邪魅型,男主为了某些目地,竟然在女主面前伪装成断袖!然后以帮助女主获得心上人为理由,以教学的手段,不断的揩油!甚至在女主中了春药后,以其他身份和女主XXOO!呃,够腹黑了吧!个人认为这本女主不算小白,不过蛮好看的。
2、午门囧事 作者:影照
一切的一切,起源于一碗红烧肉。
肉的伟大,肉的光荣。
(关于一个莫名其妙穿过来的女人拼了命想穿回去却遭遇一众绝色美男算计阻挠的蹂躏与反蹂躏斗智与斗勇的庐山瀑布汗血泪史。)
风啊,您使劲地抽!
雷呀,您来的更猛烈些吧!
“不穿会着凉……”
如果你也曾以为这只是一部穿越小说……
宝马算什么?美男靠边站!作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现在知识女性,怎能忍受没有电脑、没有巧克力、没有冲水马桶的落后生活?无论如何也得给我穿回来!顾清乔与时俱进的乌龙人生传奇,恶搞八卦无厘头,一碗红烧肉引发的爆笑血案。
“两只黄鹂鸣翠柳,一枝红杏出墙来。”
“莫愁前路无知己,一枝红杏出墙来。”
“天涯何处无芳草,一枝红杏出墙来。”
“侯门一入深似海,一枝红杏出墙来。”
……
囧rz!
可惜我们都猜中了前头,却猜不到这故事的结局……
=====================================================
这文咱啥也不说了!段玉,陆子筝,阮似穹 ,一网打尽腹黑型美男!
3、窈窕庶女 作者:东篱菊隐
窈窕庶女 OR 窈窕淑女?
这是个问题……
=======================================
风格轻松的小白文,女主装呆,男主也不揭穿她,索性装冷。于是两个腹黑开始了“装”的婚姻生活,女主的婆婆也是个腹黑啊!所以说,腹黑是会遗传的,嗯嗯,的确是这样,没错!
4、白话文案
一个霉运公主的故事。
别人遇到“桃花运”,她却处处“桃花劫”。
十四岁莫名失身,十七岁收到了礼物——两个面首,十八岁逼着嫁人。
有人告诉她,男人是一种很残忍的动物,于是她见到男人就跑。
谁知刚离家出走,前面还有一大片桃花林子在等着她。
如今,她忽然忆起了院中那棵盛开的桃花树下,那位白衣的少年。
此文不是穿越,不是宫斗,不是女尊,女主不万能,不腹黑,文不NP。
================================================================
男主在女主很小的时候就喜欢她了,女主不知道!当初为了不让女主被宫斗波及,化身为陌生人QJ了女主,使女主失去皇位。为了保护女主,和她解除婚约,又和她姐姐假结婚,变成她姐夫,当然这一起女主都不知道,只知道失去一切非常伤心,去了某书院读书。男主经常以姐夫的名义前来关心(其实是不放心书院里的其他美男),顺便暧昧暧昧,然后。。。慢慢铲除一切反派,两人终成眷属!
5、纷纷落在晨色里/小红帽落在大色狼手里 作者:苏俏
又名:小红帽落在大色狼手里
所以,故事大家可以想像——
就是一顶小红帽不断反抗反抗,一只大色狼不断压迫压迫的故事。
以下是主角对本文的总结:
小红帽:这是一个无辜少女的奋斗史。
大色狼:这是一个痴情青年的追求史。
至于真相嘛——
只有读者才知道咯。
-------------------------------------------
看了文案估计就都知道了,最近刚刚完结的文!女主是个修行了500年的小母鸡,非要学白素贞去报恩。还不容易找到了恩人的后代--一个御厨,其实是个修行了2000多年的狐狸精,而且男主和女主妈妈是朋友。可惜女主不知道,以为他是人。男主不要她报恩,女主非要坚持,男主说那你帮我找个狐狸精吧!女主以为要帮他找个妖里妖气的女人,类似青楼女子那种的,男主囧!这文蛮轻松的,但写情的不多,有些交代不是很清楚,比如两人感情是怎么大白于天下的,结局也有些仓促!
6、落花满襟 作者:司徒妖妖
看似天真,实则心狠的天然系女主!
某狼女撒泼打滚+耍赖扒住了一个好脾气的五皇子,遇到了文弱美人病太子,美型大叔齐晖帝,潜力正太小犬戎王,还有妖孽倾国的师傅,以及种种目不暇接的XX……
一句承诺,三年恩怨,繁花满树的季节你陪我走过。
二手相执,十年纠缠,从今日起这万里锦绣河山我替你守护。
三生三世,世世相牵,恩恩怨怨等来世再来清清楚楚一算……
这是一个女孩子看到的帝王霸业,有爱恨情仇,有物是人非,有挣扎背叛,也有忠心耿耿……
只是,人说“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当一切走到尽头,是谁捧着满怀落花?又是谁执着半截枯枝?
谁说村姑不奸诈?有种人叫天然系腹黑!狼,不就是奸诈残忍的动物吗?
天然系腹黑,女狼来也~~~~~
其实,这文的本质是……YY……YY我萌的一切美男类型……捂脸~~~~~
-------------------------------------------
因为这文没有男主,所以一切出现的男人都是男主。腹黑的大叔--皇帝,腹黑的“病”太子,腹黑的皇帝男宠(其实是国师),腹黑的女主的宠物(宠物也能腹黑?是的,看了你就懂了)。。。
7、绝色 作者:盛蓝
美男者,绝色也,盖其相貌英俊、身形修长,又兼以器宇轩昂、言笑温润者,心有多窍,眉眼深沉,是为腹黑也。
然腹黑者,难驾驭也。
当垆卖酒非本意,撞见帅哥皇子上青楼也非她所愿,她只当眼不见为净也便罢了,谁知这满目桃红的二皇子莲童鞋醉眼迷离,春心大动之下将一身青衣扮作俊秀男儿的她一把捉住了按倒在绣榻上口口口口口口口(此处框去两千字)……忽地屋内痛呼震天,帅锅皇子鼻青脸肿,化成一滩烂泥,另有一人在旁笑觑,面若春花。
他含笑道:“林姑娘,此人乃二皇子也。”
此时才知大祸临头,却已晚矣。叹百姓如蝼蚁,草民似荒茅,如何能逃?
----------------------------------------------------------------
女主暗恋男主多年,但不肯承认。两人因年幼时误会而分开,男主出门学艺,后归来,此时女主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古代“剩女”。孰不知,一切的一切都是男主设计好的,包括后来结婚,总之掉在了男主的手心里。一个温柔的腹黑啊!
.8、绮梦璇玑 作者:峨嵋
美女,身为一代腹黑大BOSS的王爷赵见慎见得多了,没见过谢璇玑这么难搞定的……
利诱没有成效,虽然这个女人爱钱,却从不肯白占便宜。
送她胭脂花粉首饰珠宝,拿去换钱逃跑。
甚至许以王妃身份她都不屑一顾。
色(蟹)诱是目前看来最有效的,可惜还是次次功败垂成。
对她温柔,她怀疑他有阴谋。
对她冷淡,她全无所谓。
对她刁难,基本上都无功而返,任何问题到了这个女人面前都会以出人意料的方式解决。
----------------------------------------------------
小白文啊小白文,和《窈窕庶女》一个风格的。腹黑王爷与乌龟美女大PK,女主属于反应慢半拍的。过程轻松,结局美满。
9、逃之夭夭 作者:岚山晓月
午睡时,她和安陵墨第一次华丽丽地相遇,被人家的绝世容颜吓得落荒而逃;
宴席上,她在追赶肉丸子的时候和吕叶阳埋下 “锦绣良缘”,从此一追一赶,练就她超人的轻功;
深山中,第一眼见到梁硕,误认为是天使下凡,其实魔鬼从来都是化作天使的面容为祸人间的;
卢子言,就一好吃懒做,今天俯卧明天撑的人,吃,是人生第一目标,享受是活着的最大动力,她不想招惹别人,可见过她的人总是对她念念不忘,头痛啊。
嘿嘿,金钱,照单全收;艳遇,来者不拒,浪荡江湖,混迹庙堂。
卢家有女初长成,谁有本事谁来迎;
我家女儿好颜色,妙手春回兰心凝 ;
不是情中真豪杰,空有容貌也无用,管你万贯家财,显赫家室,不中不中
子言那,如果你迟迟不下决心,为娘就要给你抛绣球招亲了…………
-------------------------------------------------------------------
这文不管是男主还是男配都很腹黑,啊,现在腹黑是王道啊!男主属于邪魅型腹黑!是女主的师兄,把女主经常耍的死去活来。女主后来忍不住逃跑,还拜了个采花贼当师傅,在男主的设计下,“毕业实习”时把男主给采了。。。
.10、无良师父 作者:小司的谜
无良酒仙vs炮灰小白女的神仙生活
他将衣衫扯开露出胸肌,她的鼻血欢快的流淌下来
他合起衣衫,她的鼻血又嗖的一声缩了回去
在这鼻血的来去之间,似乎一切都变了模样……
当师父的N多好处:
①、可以不顾徒弟死活的流连于美酒之中——徒弟死了没关系,还可以再收。
②、可以不费吹灰之力的将其诱骗利用,然后夺其功劳毁其名誉——当徒弟的一般都活不长。
③、可以一边泡妞一边低俗作品请删除徒弟——以后实在没人敢嫁就拿徒弟顶,有备无患。
所以说,金钟罩铁布衫无敌金刚甲外加柳下惠的坐怀不乱见色不惑神功是作为徒弟必不可少的保命课程。
此文乃轻松小白文,男主腹黑,女主小白。
原贴:求男主妖孽,女主小白文
漾er
原贴:悯农的作者是谁
绿豆子
原贴:悯农的作者是谁
evianbi
原贴:悯农其一的古诗
Doozee
原贴:悯农其一的古诗
kyoyazawa
原贴:悯农其一的古诗
语语
萨缪尔·约瑟夫·阿格农是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希伯来文学家。 1970年2月17日,阿格农在特拉维夫病逝,终年82岁。 1888年7月16日,萨缪尔·约瑟夫·阿格农出生在加利西亚巴哈奇小镇,1908年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1910年搬至耶路撒冷。其主要作品有但愿斜坡变平原、婚礼的华盖、行为之书等,曾获得1966年诺贝尔文学奖和以色列奖等多个奖项。
原贴:阿格农获奖作品?
杨梅梅
在中国历史上,大凡社会大动荡时期,总会出现很多思想家、哲学家丶文学家丶艺术家,春秋战国如此,东西晋南北朝如此,民国也如此。
此种现象的出现,大约是面对动荡的时局,一方面人们更多地在思考人性本身,一方面将兴趣转向文学与艺术,以远离、逃避政治。
两晋时期,战争频繁。西晋未年中原士族大量南迁,建立了东晋王朝。
一些封建士大夫苟安江南,一方面为世家大族提供了优厚的物质条件,另一方面,由于玄学和佛教的盛行,他们探讨人生哲学,希望能在宗教中超脱痛苦,因此由道家发展而来的玄学正好迎合了他们的心理。
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当时的文人士族,以高蹈处世,清谈成风,他们高度评价隐士的气节,他们厌弃人世的尘嚣,隐迹山林。
他们于孤寂之际,游戏于琴棋书画之中,论道论艺。在艺术创作上,他们超越世俗的物质功利而获得精神上、个性上的绝对自由,终于酿成了一种高雅的文人气质。
表现在书法艺术上,晋人书风以“韵”取胜,风度优雅,泊然无感,体气平和,表现出一种自然、委婉、抒情的审美情趣。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原贴:什么是魏晋之风?
博尔
魏晋时代的知识分子是心理崩塌的,或者说他们属于彻底被时代所压垮呢一代人,秦汉以来知识分子的的积累并没有给他们强大的内心世界如何去面对残破的现实,他们陷入集体的失语。
酗酒,嗑药,荒唐,阿Q代言人,是我现在对魏晋风骨的认识,这个与之前羡慕他们有个性的狂放不羁截然不同,甚至是180°大转弯,可能我的心境在变。
我们处于时代之中,难免慌张奔波,但是随波逐流还是针锋相对?
如果去趋势为敌,就是螳臂当车。处于魏晋,在乱世中保持自我根本不可能,对虎狼之晋的态度就是如何在趋势中存在。
顺从,并没有什么不好,因为代代帝王到底谁是正统?以前是嬴,后来姓刘,汉朝之后又好多姓氏,甚至都不是汉人,三国三分天下,三个姓,为何不能姓司马?
我们的历史观是畸形的,被教科书固定了的思维模式,向来是所谓正统,历史没有正统,去接受就是了。不分好坏,都是历史,只是看后人如何评价?西夏存在那么久却没有历史是对的吗?为啥被俄罗斯搞走这么多西夏文物后我们这么被动?就是这个道理,我们作为后人,评论自由是可以的,但你不能拒绝以前的历史。
所以,不知道这帮人怎么想的,以竹林七贤最为代表的魏晋风骨,就是不合作,佯狂避世,在乱世中玩儿小个性,最终死在个性之下,杀死自己的终归是自己。
或者,对抗。他们无一例外是不合作,但是却很少反抗,联想下明清之际的东林党,清军入关后在江浙遇到的抵抗,南宋崖山之战的军民,如果你去说魏晋风骨这种极度的犬儒主义就风骨,你让后来的这些人如何自处?
归根到底,魏晋风骨,不过是在这个时代经历了乱世之后知识分子的心理防线已经成为齑粉,全部呆若木鸡。
其实,魏晋叫乱吗?后面的五胡乱华十六国算什么?好就好在,有了他们,后面的人知道引以为戒,佛学的发展也许在后来极大的拯救了知识分子的内心,让他们能够有个更为强大的世界去对抗。
原贴:什么是魏晋之风?
liujinzhoucn
魏晋之风或者魏晋风度,源于鲁迅的一篇著名演讲稿——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鲁迅首先注意到魏晋时期的一批名士有着共同的风度或风骨,包括清谈、服药、饮酒、不拘礼法和纵情山水等方面,代表人物就是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他们经常在竹林掩映之下饮酒作乐、寄情山水,对当时的风气起着关键性作用,所以称为竹林七贤。
魏晋的清谈始于东汉末年的人物品评。人物品评是对当时有名的人物进行概要性的评价,如品评家许劭评论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而清谈则由具体的人事上升到了对宇宙本体的哲学探讨,如有无、才性、言意、有情无情、名教自然等主题,这是魏晋玄学兴起的重要外缘条件。
魏晋的名士普遍都服一种药,叫五石散。据说服用之后可以保持皮肤白皙,显得神清气爽。像嵇康、阮籍诸人,个个都长得白嫩,颜值很高,在当时有一大群粉丝。他们又都喜欢饮酒,如阮籍,经常酩酊大醉,不省人事。据说有一次醉酒了六十天之久。他们的行事又和当时的礼法格格不入,显得放荡不羁,他们甚至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
魏晋名士的风度,在历史上几乎成了绝响。当时的哲学、诗歌、绘画都有着重大的突破。他们个个都身负才学,但由于政治上的打压,他们唯有日夜饮酒避祸,借酒浇愁,纾解内心的苦闷。晋书说“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魏晋风度的产生和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和学术思潮都有密切的联系。
原贴:什么是魏晋之风?
hefashi
想要了解魏晋之风,看看鲁迅先生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即可知道大概了,如果还想深八的话,还有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可供参考。但是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色和产物,我们旁观一下就可以了,如果硬要去模仿的话,我想结局和后果应该是很严重的,文章,药与酒,放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要人的命。
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对魏晋时代的文学做了深刻的分析。他结合着当时时代的特点和政治情况,结合着当时社会上流行着的哲学思潮、风俗习惯,对魏晋文学的整个面貌和各个作家的思想倾向与艺术成就,进行了生动的阐述。他对曹操、曹丕、嵇康、阮籍、孔融、陶潜等作家所作出的某些判断,非常到位和准确。
丹纳在《艺术哲学》中说过:“个人的特色是由于社会生活决定的,艺术家创造的才能是以民族活跃的精力为比例的。”一个时代的社会生活、民情风俗对于文学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刻而全面的。
一个时代的文学面貌总与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精神气质有关。鲁迅先生论魏晋风度,重在剖析那一时期文人独有的生活行迹和精神寄托,文章抓住药与酒这两样当时带有社会性的事物,就把那时的文人写活了,也从而把那一时期的文学风貌清楚地勾勒出来了。
推荐大家看看。
原贴:什么是魏晋之风?
钮祜禄瓜瓜
魏晋之风也称魏晋风流或者魏晋风度,是指在魏晋时期所产生的一种文化思潮。“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是魏晋之风;“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也是魏晋之风,那么魏晋之风到底是什么?宗白华先生在其《美学散步》中这样描述魏晋之风这种文化思潮:“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山水虚灵化了,也情致化了。陶渊明、谢灵运这般人的山水诗那样的好,是由于他们对于自然有那一股新鲜发现时身入化境、浓酣忘我的趣味。”读者不免会有疑问,魏晋之风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又有何特点,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本文就来为您介绍一下魏晋之风。
竹林七贤
魏晋之风是当时魏晋的士族阶层所信奉追求的一种艺术化的人生状态,或者可以理解为是一种人生观,世界观,以狂放不羁,率真洒脱为其主要的思想特征,具体的代表人物有“兰亭名士”和“竹林七贤”。具体可以体现魏晋风度的文章名篇也有很多,例如阮籍的达生论、大人先生传,嵇康的游仙诗、与山巨源绝交书等,向秀的庄子注、思旧赋等等。
阮籍
那么魏晋风度的具体特征又是什么呢?既含有陶渊明归园田居中“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归隐田园自然的怡然自得,恬静安逸。又有阮籍咏怀诗中“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的深情慨叹,既含有玄学思想,又向往自然山水。
陶渊明
魏晋之风这样一种特殊的文化思潮,使得在魏晋时期儒释道三教走向合一,也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独特的一个篇章,发展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也为许多文学作品的产生了提供了一个大的历史环境,造就了诸多名篇,发展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士大夫精神,特别是人生观,世界观的构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魏晋风度美学。但其也产生了一些弊端,例如士族阶层醉生梦死,狂放不羁,产生了不好的社会影响,特别是清谈误国,因此魏晋风度在之后遭到了反对和抵制。
参考文献:
1.论“魏晋风度”与士文化的审美开拓 皮元珍 中国文学研究
2. 魏晋风度的内涵与接受研究赵前明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3.风流蕴藉:魏晋风度的文化内涵居瑢 人民论坛
回答者: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李蕾
原贴:什么是魏晋之风?
Chen
魏晋之风是古往今来许多知识分子所倡导的一种名士风范,在魏晋之风的熏陶下,思想艺术文化显现出一种崭新的形态,与汉代之前不同,又为后世的思想奠定了基础。
我们印象中有“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的名士之风,有陶渊明淡薄名利的陶然,有竹林七贤吞石服药以求狂放不羁,阮籍闻母去世却依旧下棋的怪举。
魏晋之风为传统文化爱好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却总让人有些须神秘感!
魏晋风度指的是魏晋时期名士们所具有的那种率直任诞、清俊通脱的行为风格。饮酒、服药、清谈和纵情山水是魏晋时期名士所普遍崇尚的生活方式。一部《世说新语》可以说是魏晋风度的集中记录。
魏晋是一个动乱的年代,也是一个思想活跃的时代。新兴门阀士夫阶层社会生存处境极为险恶,同时其人格思想行为又极为自信风流潇洒、不滞于物、不拘礼节。士人们多独立特行,又颇喜雅集。
正是在这个时代,士夫们创造了影响后世的文人书法标杆,奉献了令人模范景仰的书圣,“竹林七贤”,即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在生活上不拘礼法,常聚于林中喝酒纵歌,清静无为,洒脱倜傥,他们代表的“魏晋风度”得到后来许多知识分子的赞赏
“魏晋风度”一词实出自鲁迅那场著名的演讲。晋人在我们印象里轻裘缓带,不鞋而屐。他们“简约云澹,超然绝俗”。魏晋时代长期的战乱,离愁,太轻易的生离死别,妻离子散让他们意识到生命的短暂和可贵。所以当他们意识到生命的长度不可以增加时,他们只能选择拓展生命的宽度。这时节,各种张扬的,个性的,甚至夸张的生命个体被重视,被渲染,被接受。
《世说新语》可以说是这个时代风度的最好画像。
历史影响
魏晋之风倡导了一种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正因为这种追求才让我们不得不钦佩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精神自由的追求,影响了李白苏轼等不同时代的文人的精神世界。
由于魏晋之风对儒学的冲击,产生了不同时代对他的褒贬不一。在以儒家学说为正统的时代,贬的同时却又受到知识分子的接受
原贴:什么是魏晋之风?
SOSO_姐
就是当隐士。
儒家提倡有为,报效国家,而道家提倡出世清修,不参与政治。魏晋之风就是提倡道家的玄学,甚至用道家的理念来解释儒家的经典,这是有时代背景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那是因为三国是中国历史上十分混乱的年代,再到后面的西晋更是八王之乱、五胡乱华,一直延续了三百年的中国历史最混乱最黑暗的年代,那个时候你打我,我打你,王爷轮番换,今天是你明天成了我,有的早上还好好的,晚上就死了,皇上就是摆设,也是经常换。
所以这个时候想效忠就不知道效忠谁,怎么办?文人只有当隐士了,隐居山林,不问世事,喝酒浇愁,高谈阔论打发时间,说什么修仙成仙之类的话。
当时最有名的是竹林七贤,不过这七贤其实对政治的态度也不一样,有人还是热衷当官,比如山涛。
原贴:什么是魏晋之风?
vaster
魏晋之风,主要是指中国历史上魏晋时期文人的风气和社会的风气,这个魏晋时期应该扩展到汉献帝后期。
那是个“癫狂的时代”和“看脸的时代” 。
在中国的历史上,魏晋时期是个很“另类”的时期,这个时期“名士成群”,以“竹林七贤”为登峰造极,“艺术家”也是层出不穷,曹子健“才高八斗”,王羲之“独步书坛”,至今也是无人能出其右。他的《兰亭序》书法一绝,文采独秀。 至于“文艺青年”,就多如牛毛数不胜数。
几乎所有的文人士绅,都非常沉醉于一门以神聊吹牛为宗旨的学问“玄学”。
这是一个嗜酒成风的年代,士绅们很多几乎是泡在酒里,每日酩酊大醉,或痛哭或神侃或发神经。 酒鬼刘伶,外出时牛车上装够肉干,和几坛酒,走到哪里喝到哪里,随行的仆人还要扛把铁锹:在哪里喝死了,就地埋了。
酒后,这伙计赤身裸体招摇过市,别人说他啊:哥们,没穿衣服跑出来丢人啊!这伙计酒后说了以一句千古留名的醉话“我咋没穿衣服,天是我的衣服,地是我的裤子!咦?你小子跑到我裤裆里干什么?” 真牛!
这是一个服食毒品为时尚的时期,文人名士互相串门都要用毒品相待,这个毒品就是“五石散” 。
美男子何晏说“这个五石散啊,服用了以后,不仅身体舒坦,精神也很愉悦啊” !
这真是个疯狂的时代。 这还是个看脸的时代,“美男子”是那个时代的最耀眼的明星,第一美男潘安,不敢出门,一旦出门,女粉丝追着抛香包鲜花,呼着喊着围追堵截,就为多看一眼。比当今疯狂多了。
又美又有地位的,要算何晏——曹操的“拖油瓶”兼驸马。特点是白嫩(魏晋时期美男子的标准是“玉人”),白到什么程度呢?白到他干爹都不相信,以为他抹了白粉,于是给了他一碗热腾腾的肉汤,何晏喝的满头大汗,喝完之后,拿大红袖子把脸上的汗水擦干,曹操一看,我去!嫩白变“皎白”。 实力啊!
最可怜的美男“小鲜肉”卫介,堪称“玉人”,长得好,口才更好,相当于魏晋时期又有颜值又有实力的天皇巨星,只要这小子一出现,立马里三层外三层,不但围观还要让他说一段才过瘾,竟被活活累死。不过留下一句成语“看杀卫介”。
这些,就是“魏晋之风”。放诞不羁,炫耀风骨,醉生梦死,清谈虚无。
为什么会这样?
自汉朝末年至隋唐,中国落入近两百年的无尽战乱当中,城投变换大王旗,文人们迷茫了,社会也迷茫了。
迷茫的文人,把精神的寄托给了精神麻醉和自我放纵了,思想上也没有了禁锢,个性解放,个性张扬成了发泄的窗口。
玄学清谈成了主流,是因为意识形态没有主流。唠嗑就是唠嗑,为聊而聊。
有个魏晋名士和朋友聊了一天,聊得神清气爽,别人问他聊什么呢?他说:不知道,反正聊的挺开心,挺高级,开心就行!
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魏晋之风”。
原贴:什么是魏晋之风?
rovingboat
“魏晋南北朝”是历史上一个大分裂而动荡的时代。“魏晋”则指曹魏时期,短暂的西晋统一中原时期,以及东晋与五胡十六国并存的时期。
严格说起来,这个三个时期都不是大一统的局面。曹魏政权与蜀汉和东吴并立。西晋将曹魏、蜀汉与东吴整合在一起,又和北方的草原民族政权(乌孙、鲜卑、肃慎)以及唐古拉山脉为中心的西羌并立。东晋是一个建都建康统驭江左的南方士族政权和北方变动频繁的五胡十六国并存,此外还有北方的乌孙、高车、扶余,西边吐谷浑、金沙江流域的附国以及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女国。
在这样一个大变动的时代反倒是很容易促进哲学的思辩、爆发各种思想的潮涌以及推动美学、艺术、文学的发展。所谓“魏晋之风”,也叫作“魏晋风度”、“魏晋风流”,指的就是当时最具有代表性而独具一格的思想风貌、精神气质,以及这些风貌气质在社会风俗、诗书礼乐、书法绘画等方面的体现。鲁迅说魏晋风度是药与酒、姿容与神韵。鲁迅的观点只看到表面看不到实质。李泽厚说还必须加上华丽好看的文彩词章。李泽厚的认识也太拘泥了。
魏晋风度给世人的印象似乎是时而慷慨悲凉如建安七子;时而烟水云气的孤芳自赏如陶渊时;时而清丽绮靡如乐府情诗;时而佯狂佯醉又沉迷于药石……山水之美,儒释道的完美合流,首倡礼乐、苦心经营的王谢风流,无一不体现魏晋之风。
如果要给魏晋之风找一些具象化的表现,应该如下:首先就是清谈之雅。清谈、玄学最能体现魏晋思想。初期以老庄为基本内容,后来士大夫之间的雅谈都可以称为清谈。《世说新语》里所记之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都是清谈的内容。书里那些恣情旷达、不拘礼法、风度翩翩的就是魏晋名士。
其次就是阮籍和嵇康的“越名教而任自然”。不自视轻贱,也不羡人富贵,人生苦短而纠缠于蝇营狗苟,抛开眼前的世俗做真人、至人,这是对于当时名教的反抗。
最能代表魏晋之风的是陶渊明的清新自然。陶渊时人格与品格的孤高是魏晋时期最具高度、最高洁的精神思想。陶渊明既能以躬耕而自给自足,又能在心里保持一个桃花源的理想。“衣食当须记,力耕不吾欺”,既使今天读来仍然人心里充满了感佩之情。
动荡的时代,活跃的思想,自由之风心向往之,这就是魏晋风度。
原贴:什么是魏晋之风?
海黛
东汉末年,政治黑暗,战乱频发,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非常痛苦。一向被汉代统治者奉为神明,用来束缚读书人和老百姓的儒家思想开始衰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始)。在这期间,有许多思想活跃的知识分子开始蔑视礼法,重视老庄思想。魏晋交替之际,统治阶级则以残酷的手段来压制打击知识分子的多嘴多舌,凡谈论政事者常会被惨遭杀害。现实险恶,祸福无常。因此,知识分子只好谈些空洞玄虚的废话,美其名曰:清谈。参加清谈的人必须是名士,并且还要有名士的派头。这帮名流中,酗酒者居多数,吃药的也不少;但也有一些看重操守,不肯随俗同流的人。酗酒、吃药、清谈和纵情于山水之间,是魏晋名士们所崇尚的生活方式,也就是魏晋之风。“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沉溺于美酒之中的名士,常常是“醉来赢取自由身 ”。阮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以为常。”他纵情适意,“或闭户视书,累月不出,或登临山水,终日不归 。”(晋书.阮籍传)。 稽康——“轻唐虞而笑大禹,非汤武而薄周孔。”他任性饮酒,菲薄礼法。好友山涛好心好意的举荐他去做官,而他却写了一篇与山巨源绝交书:“但欲守陋巷,教养子孙,时时与亲旧叙离阔,陈说平生。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毕矣。”(晋书.稽康传) 。 刘伶——“不以家产有无介意,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而随之,曰:死便埋吾。”(晋书.刘伶传)。而在其后的陶渊明更以诗酒名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辞官不做,“宁固穷以济意,不委曲而累己。”、“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春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还有“王谢世家”等等嗜酒如命的名士,他们由于酒精的刺激,形骸礼法一切皆忘,精神得到自由遨翔,显示出人的真性。因而,由庄子提出的“醉者神全”这一哲学理念,在魏晋名士这里得到了实践“验证”。还有一批以夏侯玄、何晏、王弼为代表的吃药“五石散”的玄学名士,所谓“五石散”,是一种中药散剂,又称“寒食散”。据说是东汉大医学家张仲景发明,药方有五种石头作为主药:石钟乳、紫石英、白石英、石硫黄、赤石脂,其药性燥热,毒性很大。他们认为吃此药可以消除苦闷,可以神明开朗,可以成仙。因此,这些吃药的名士常常是轻裘缓带,不鞋而屐(为了散热)。数月不洗澡不换衣,扪虱而谈。再者,就是我最敬佩的留有“孟嘉落帽”典故的孟嘉,陶渊明的外祖父。以他为代表的一些名士,虽然酣饮,但喝多也不乱。有官照做,不逃避现实。
总之,在中国历史上魏晋时代是一个大动乱的时代,也是一个意识形态大解脱的时代。魏晋名士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他们行为是踰规狂放,率直任诞;诗与文章写的是清俊通脱,遥深宏肆。
原贴:什么是魏晋之风?
会游泳的皢塰參
魏晋时代,并不是历史里最为辉煌的时代。连年战争不断,社会动荡,司马夺权后实行白色恐怖政策,以嵇康为代表的诛多名士全部被杀,那是一个黑暗的时代,也是一个人心惶惶的时代。
但是,那却是中国思想史中闪闪发光的时代。
袁弘在《国家宝藏》中扮演的嵇康
在这样的社会形势中,有这么一群人,逆时代潮流而上,而追随在他们之后,大批名士前仆后继。晋人血性生命中包含着人格之真、情感至真。
时至今日,这份血性却难再觅。我们相信时代的潮流,相信消费主义的正确性,我们甘愿抛弃独特性,去成为整齐划一的社会螺丝钉。当所有人的目标只剩下金钱的追逐,所有的行动都是千篇一律和按照预定的方式进行的时候。
以“竹林七贤”为例,我们可以窥见魏晋之风:
“竹林七贤者,是以阮籍、嵇康、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七者也。七贤以阮籍、嵇康、山涛为核心。”
「狂放公子阮籍的挣扎:退让」
四十岁是阮籍人生中的重要节点。作为那个时代的宠儿,他“少年学击剑,妙技过曲城”,又是“建安七子”阮瑀之后,且“容貌瑰杰,志气宏放”。无论怎么看,他都相当耀眼。
但在四十之前,阮籍一直仕途不顺。太尉蒋济曾因闻其贤,想辟其为掾属。阮籍写奏记一封,以示推脱。为表尊敬,亲自送到都亭。不想,却被蒋济误会他已答应,喜派人迎接。阮籍被迫就任,不久便告病辞归。
阮籍所作劝进表现存魏碑
在随后的几年里,几次征召,他都以病推辞。可就在他四十岁这一年(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事变”,杀伐异己,曹氏政权摇摇欲坠。摆在天下人面前只有两条路,不是跟随司马集团,便是成为反叛者,非此即彼的难题同样也落在阮籍头上。为时势所逼,阮籍被迫成为司马懿的从事中郎。
阮籍不曾想,自己一退再退,退到最后,竟是无路可退。
为了避人祸,阮籍终日醉酒,他曾大醉六十天,只为逃避和皇室结亲。公元263年,司马昭被晋封位晋公,完成他篡权的重要一步。阮籍受命执笔,在半醉状态下写下劝进表。写下此篇劝进表后一个月,阮籍逝世,终年五十四岁。
「皇族异类嵇康的抵抗:生死」
提起嵇康,最为人称道的是他的风貌。
《世说新语》里写他: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着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嵇康不修边幅,但不损其风度,尽管放浪形骸,仍受世人追捧。
嵇康是竹林七贤中的核心。尽管身逢乱世,嵇康仍希望自己可以“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嵇康抚琴
只是,命运弄人。
嵇康不愿同流合污,当好友山涛举荐自己时,写下与山巨源绝交书,以明自志。嵇康始终是那个最彻底忠实自己内心的人,他佩服山涛“殊俗内不失正”,却也不愿指鹿为马,向时代妥协。
嵇康一生写下八十二首咏物诗,情真意切,读来却是满腹委屈与心酸。他始终不为自己的时代所理解,人们只看到他外表的放荡,人们赞颂他的不拘,却未能有人看出,他的家国理想,他所追求的一切,乃是逆时代洪流之上,却又被这洪流拍的粉碎。
图为嵇康所作与山巨源绝交书,文章风格清峻,立意超俗,行文精练
嵇康被卷入吕安的诉讼案,被判死刑。临死前他毫无畏惧,“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曲终日:‘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
他始终不屈。
「选择之后,时代之前」
在此三人中,山涛得以善终,他虽对时事不满,却甘愿妥协,后官至三公。只是,他也有自己的尺度,他敢于直言不讳指出司马昭的错误,为官清廉,始终以民生为己任。
对于山涛来说,他不图隐士之名,只要能为民出力,就甘愿出仕。这是山涛的选择,这是他的尺度。
山涛画像
此三人,是竹林七贤中最受瞩目的三个人。在命运的洪流之下,任何人都被裹挟于其中,而难逃时势的捉弄。这三人,也不例外。
阮籍本是门阀之后,光耀的家族史,是压在他头上的一座大山。首次入仕不利后,阮籍逐渐看清了形势,碰壁之后终于明白,自己正深陷一张门阀的巨网,即便他已是如此优秀,仍是难以逃脱。阮籍本有济世之怀,却失望的发现那个唯才是举的时代已经过去,郁闷之中他整日喝酒,以酒灭志,以酒消愁。
只是,积压在心中的愤懑又怎能轻易消除。即便他看轻礼法,不为其所拘,却仍不得不驱车向山顶疾驾驶去,直至前方无路可走,失望的他纵声大哭,醉倒而归。
《世说新语》
时代逼迫他们妥协。山涛取了折中点,他屈服于礼法之下,却在内心保持最后一寸净土。嵇康迎头而上,以狷狂不屈的姿态,撞到自己头破血流为止。嵇康娶了曹操曾孙女长乐亭主为妻,他始终不肯与司马集团合作。嵇康本人信崇老庄,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公然与新朝主张的儒家专统为敌。他过于强硬的姿态,最终广陵一曲终成绝唱。
此三人,在时代面前,或退让,或妥协,或以生死为代价,换就千古绝唱。只是,联结着他们内心的,都是共同的内核:以狂狷来反抗这乡愿的社会,反抗这桎梏性灵的礼教和士大夫阶层的庸俗,在自己的真性情、真血性里发掘人生的真意义、真道德。
魏晋时代的文人所表现出来的自由主义精神是最早的理想之风,令人心驰神往。
看更多美学知识和东方传统手艺,欢迎关注【东家·守艺人】。
原贴:什么是魏晋之风?
hchlee
魏晋之风,与当时文化崇尚相关联。那时候崇尚老庄之学。
王弼在论语释疑提出圣人的境界——有情而无累。 离形去知,冥灭是非,不为物役,任运自然,此庄子逍遥游也。
洒脱自然,妙赏深情,八个字奠定了魏晋玄学的基础。时人见面无不谈玄,这种逍遥游的精神帮助他们解脱现实带来的痛苦,而带来心灵的满足感。
魏晋名士像:
不仅谈玄辩难,还要对人物进行评品,这也是“九品中正制”带来的危害。 “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魏人的审美观开始发生变化,他们认为长得漂亮就可以当上大官。如果长得丑,基本上就没有前途了,连教书的老师都找不到。
“时人目夏侯太初朗朗如日月之入怀”,又说“魏明帝使后弟毛曾与夏侯玄共坐,时人谓蒹葭倚玉树”,把皇后的弟弟毛曾和夏候玄的俊美比做青娃和王子。
这种审美观发展到晋朝更是了不得,“俊朗”已经没有了市场,“伪娘”开始大红大紫。大才子卫叔宝身体虚弱,长相柔美,但是晋人偏爱于他这种病态之美。
伪娘:
当他的车子过豫章的时候,万人空巷,所有的老老少少都来看他的美丽,那些少女、阿姨、老婆婆纷纷将瓜果、香囊抛到他的车上,表示爱慕。
卫叔宝回去之后大病一场,就死了。 “王仲宣好驴鸣,既葬,文帝临其丧,顾语同游曰:
“王好驴鸣,可各作一声以送之。”赴客皆一作驴鸣。 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死了,曹丕去祭拜时说,王粲生前喜欢驴叫,我们大家都学着驴叫吧。
建安七子:
曹丕作为七子之一,哀伤于挚友逝世无有不可。但是他本身又是皇帝,这么干,这个风气便传扬开来。
可以想象一下,在一个个坟墓前有着一大帮的人在学驴叫,真是莫名的喜感。
世说新识鉴里有记载,西晋名士张翰张季鹰辟为齐王东曹掾,在洛阳为官,因见秋风起,便无比思念故乡吴郡的菰菜羹和鲈鱼脍,叹息道:
“人生贵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邀我爵乎?”于是命驾归乡。。。之后张翰放任不羁,时人便问他,“卿乃可纵一时之意”,难道不考虑身后之名吗?张翰便答道,“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
其实张翰这个干是有原因的。永嘉年之前,中原爆发了长达十六年的八王之乱。
永嘉大乱:
王爷难当,官也难做,特别是幽州刺史王浚引进慕容鲜卑来对付成都王颖,鲜卑回师途中一路上大肆奸淫掳掠,把这些汉族少女充作军粮,宰杀烹食。
国家内忧外患和大规模的杀戳,导致士大夫心灵上的崩溃。
永嘉年间,晋怀帝司马炽在位,国家疲弊,直接导致了永嘉时期的民族斗争。
永嘉四年(310年),晋军主力在(今河南鹿邑)被击败,洛阳被大肆屠杀焚掠,化为灰烬。
晋朝的官民实在无法忍受,大量南逃,以建康(今南京)为都,史称为“永嘉南渡”、“衣冠南渡”。
相比于北方的混乱和血腥,偏安于南方的东晋平静得让人安心。
王羲之呼朋唤友、畅游山水;谢安隐居在会稽东山,携妓悠游林下,继续养望以等待时机;江左崇尚风度和仪表的名士们宽袍大袖,服五石散、挥着麈尾清谈、驾着牛车游玩、谈音乐、论书法、寄情山水。
各种潇洒豪放,各种不拘礼法,他们寄情于山水之间,追求个性解放,挣脱世俗的束缚,叹人生之苦短,相互劝告对方要及时行乐。
世家子弟不再去试图寻找图存、北伐之策。便慢慢的沉溺于酒色,放浪于形骸,裸体,夜饮,驴鸣、服散此等流弊。
最为令人所诟病的就是“服散”了,服散和现在的吸毒没有什么两样。
“寒食散”最先起于东汉医圣张仲景的《千金方》,起初是治疗伤寒所用,其最主要的功效就是发生麻醉作用。
玄学大家何宴对“寒食散”进行改进,推行开来,叫做“五石散”。
五石散:
服了“五石散”,身体发热,如梦如幻,思路清晰,这对于“谈玄辩难”有着巨大的好处。
“礼岂为我辈设也?”有服散日以继夜谈玄辩难的;还有女子服散的,发散时袒胸露乳、纵酒狂歌的;有男子服散导致疯狂的,直接拉起主人家小妾当场行云布雨的,之后主人也不以为怪。
时人便称主人雅量高致,而把这种大庭广众伤风化称为行为旷达。
现在我们看到的七贤图片,大部份都是袒胸露腹,也是因为服散太多,皮肤变得非常敏感,衣服上的麻会刺痛皮肤。
因为不敢洗澡,才会量产虱子,“捉虱而谈”这可是风雅之事。
“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这就是所谓的东晋名士风流。但前提是你必须是名士,名士则无所不可,嬉笑怒骂皆成其名,换了其他人那就是耽于肉欲的蠢物。
晋朝跟宋朝有相似之处,宋朝的文风比不上大唐的气势磅礴,也是来自于被北方游牧民族不断欺负的结果。
当杜甫在曲殇流宴上,徐徐吟出“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抒发了他远大的抱负和惊天豪情时候,他怎么会想得到,后世宋朝大量写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类冷歌艳词。
杜甫:
浮华之风的盛行起源来自于国家的疲弱。找不到强国强种的方法,那不如在神州陆沉之前,及时享乐一把的心态,于国于民百害而无一利。
这大概就是混吃等死的典型了,魏晋之风,冷眼旁观北方同胞被胡人屠戮,实是垃圾的美誉。
瘫坐:
歪眼小史工作室
文:千古亭榭
原贴:什么是魏晋之风?
马Sorry
魏晋之风,又称魏晋风度,主要是指东汉末年到西晋初期,魏晋名士所表现出来的那种率真旷达情景脱俗的行为风格,特别是那种钟情山水的那种生活态度。中国历史上,魏晋时代的文人所表现出来的自由主义精神是最早的理想之风。
它的产生是由于魏晋时期社会动荡,战乱频仍。但同时又是一个思想极为活跃的年代,士大夫阶层要面对严酷和高压的政治环境,为了面对这样的政治环境,政治上又不能有所表达,只能转向思想人格上的极度的潇洒风流,不滞于外物,放浪形骸,不拘礼节,行为上特立独行,又颇喜雅集。
在文学上的表现出的是玄心洞见的。文学上出现了像曹植、阮籍、嵇康、陶渊明、庾信,表现出超然不群的的面貌,虽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文人士大夫的高傲形象。,在五言和辞赋上的表现出特别明显,如曹植的《洛神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他们更承袭汉代乐府文学的优点,将玄心洞见,旷达表现的淋漓尽致。
魏晋风度,表现的是一种真正的名士风度,是士族在意识形态的表达,有一种常人难以理解的变态审美观念,这也是被历代所诟病的一点,究其原因是,由于当时政治环境导致他们在政治上不能舒展,表现出一种醉生梦死,过于狂放,忤上背理,有悖常理。如竹林七贤的阮籍、山涛等。
原贴:什么是魏晋之风?
kesike
提问者在这个问题下面加了一句话,看得我乐了:“清谈误国,实干兴邦,你对魏晋之风怎么看?”
人都要死了,国也不是你的,没死的人连话都不敢多说,谈什么实干?兴谁的邦啊?真是笑死我了。魏晋之风固然有玄学背景,但更有时代的大背景。
先简单说说什么是魏晋风度:这个词应该是鲁迅在著名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首次正式提出来的。返之古代,主要指的就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这短时间,一批士人在学术文化上尊崇玄学,甚至用玄学来解读儒学;在思想上追求超脱,崇尚自然,所谓越名教而任自然;在生活上寄情山水,服食一些丹药,不拘凡俗礼法,热爱饮酒等等。
这批人的代表,在东汉末年到魏国,主要是建安七子,以及杨修等人;在魏晋交替之际,主要是正始之音,代表人物是何晏、王弼、夏侯玄等人;到了更晚一点,就是著名的竹林七贤。
怎么评价呢?那角度太多了。
我就只从问题里那句“清谈误国,实干兴邦”的质问来说吧:
这是魏晋时候的历史背景决定的。大家都知道,东汉因为一百多年的儒学的涵养陶冶,同时加上东汉皇权不太稳固(东汉的建立是刘秀与诸多军阀妥协的成果),所以,东汉的士风非常强悍,为了捍卫真理和士大夫的名节,是不惜粉身碎骨去对抗宦官、朝廷的。所以,东汉末年两次党锢之祸,杀了不少人;但这种格局在汉魏交替、魏晋交替时,不断重演。曹操杀孔融,杀杨修,借刀杀祢衡;司马懿杀何晏,司马师杀夏侯玄,司马昭杀嵇康……等等,基本上过个二三十年,就会杀掉一批士大夫。原因很简单,这批士大夫要么卷入政治太深,要么是前朝的亲信、亲戚、忠臣,不服新贵。
讽刺的是,在这种剧烈的朝代更替中,越是那些叫嚣着忠于汉室、忠于魏国的士大夫,口口声声把名教挂在嘴边,比如王朗,却趋炎附势,马上就投奔了新的掌权者。
正是这种背景下,这批魏晋风度的人,说白了,或者是已经被排挤出政治的圈子;或者是不愿意被拉拢,因为掌权者是仇人;或者是看不惯那些伪君子,这才逐渐生发出所谓的魏晋风度,朝廷上不合作,文化上不沟通,生活上不主流。
这是一种消极的反抗啊,哪里是“清谈误国”了?你的国都被灭了,你不想为灭国的朝廷做事,这就叫清谈误国了?
清谈误国,最好还是从六朝时期,从晚明时期,以及从今天的网络上整天指点江山的键盘侠里找吧。原贴:什么是魏晋之风?
sushe
魏晋风流是魏晋士人所追求的一种人格美,或者说是他们所追求的艺术化的人生,利用自己的言行、诗文使自己的人生艺术化。
冯友兰认为构成真风流的四个条件玄心——超越之心
妙赏——审美欣赏
洞见——直觉体悟
深情——一往情深
这些都能在魏晋人士身上看到。
六朝人的生命体验、玄学境界,以及一往情深,为百代之下的中国人所永远追慕。首先是人格的美,而后才是文章韵味。唐杜牧润州“大抵南朝皆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
原贴:什么是魏晋之风?
cc198612
女装、嗑药、搞基…这才是文坛意淫前真正的魏晋风骨
在很多年以前,华夏大地上有过一段民风彪悍、自由任性的时期——风骨魏晋。
这个时期的人们崇尚随性和美,穿衣服要广袖博带行走当风,约个会要曲水流觞风雅十足,喜欢一个人当天晚上就敢把人绑在自己的床上。
有一个公主,她觉得凭什么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女人就要死认一人,于是她强上了朝廷的官员,搜罗民间的美男,为驸马定制了三十几顶不同款式的绿帽。
敢公然蓄养男宠当面首,这位公主虽不是独一份,但也是光明正大头一份。
女子都敢这样彪悍行事,男人岂非更加放浪形骸?
一、才高八斗曹子建的面基现场
有一天,曹操的儿子、写了《洛神赋》白马赋、被谢灵运夸得天上有地上无的帅哥——曹植,要和神交已久的基友邯郸淳线下面基了。
这年的夏天格外热,曹植左等右等都没等到人,一心急出了一身汗,便决定先洗个澡。
正洗得舒服,下人说邯郸相公到了,曹植那个激动连忙让人给自己穿衣扑粉。
魏晋时期的男子都喜欢往自己身上扑粉,一是因为魏晋流行阴柔美,男生女相更受追捧;二是因为他们觉得香粉可以滋养肌肤,强身健体。
又能美美的又能养生,还能走在时尚的尖端,何乐而不为呢。
再说邯郸淳一进门,只见曹植披散这头发,袒露着白花花的胸脯,只套了件外衣就载歌载舞而来,甚至给自己耍了几个高难度杂技,当场就有点懵。
曹植不但不觉得尴尬,还腆着脸问:邯郸兄,你觉得我整的棒不棒?
曹植的杂技耍的棒不棒我是不知道的,但邯郸淳能够接受这么热情的欢迎方式,并且此后与曹植相交甚密,也确实不是一般人。
二、嗑药成瘾的敷粉小鲜肉
何郎敷粉,荀令熏香。
魏晋时期的大佬都喜欢把自己搞的香喷喷、白嫩嫩的,只有这个何晏不一样,人家由内而外自己白。
何晏是曹操的女婿,他这个人就一个特点,贼白。
曹操的孙子曹叡,史上有名的直男皇帝为了证明何晏不是素颜是化妆的,专门大热天里赐热汤面给他吃,吃的何晏汗流浃背。
不得已何晏就拿衣服的袖子擦汗,粉是没见掉,就是据说曹叡看着白里透红的何晏眼睛都直了。
这样一个素颜达人,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吸毒。
《世说新语》记载:
何平叔云:“服五石散,非唯治病,亦觉神明开郎。”
秦祖德的寒食散论也提到何晏向广大好友宣传五石散是个好东西。
何晏好酒色,长久身体就虚,五石散性燥热,吃了短时间提神醒脑,会让人出现亢奋的状态。
一包提神醒脑,两包虎虎生风,三包五包不嫌多,十包下去命没了…是不是觉得这东西作用有点眼熟?
五石散=毒品≈海洛因,我们只要看看现在那些吸毒者,个个脸色苍白瘦骨嶙峋就应该明白,何晏的白不是自然白,而是吸毒过后出现的病态白。
同样嗑药成性且名声大扬的人物,还有桀骜不驯的广陵散大佬嵇康,狂放不羁的草书大家王羲之…
一直到唐朝,五石散依旧活跃在权贵舞台之中发光发热,直到后来有了大烟,才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三、直男皇帝的女装绯闻
魏明帝曹叡,野史中赫赫有名的女装大佬,集恋母癖、搞基等多种怪癖为一体,三国秘史热搜榜里的前三甲。
可事实上,除了恋母癖,曹叡是个不错的皇帝,毕竟女装和搞基只是绯闻罢了。
三国志·魏志·杨阜传:阜尝见帝著绣帽,被缥绫半袖,阜问帝曰:“此于礼何法服也?”帝默然不答。自是不法服不以见阜。
曹叡有天接见大臣杨阜,戴了一顶有着华丽刺绣的帽子,穿的是一件半臂的上衣。
杨阜非常生气地责问他:您的穿着符合一个皇帝的礼仪吗?
曹叡听了沉默许久,从此再也没有衣冠不整地见过杨阜。
不少朋友在看到这件事时,将绣帽误解成了女子的帽子,半袖被误解成女子穿的半臂,由此就认定曹叡是个女装大佬。
另一个用来作为曹叡是女装大佬的佐证出自《南齐书》和晋书。
南齐书·卷十七·志第九:魏明帝好妇人饰,改以珊瑚珠,晋初仍旧,后乃改。
晋书·舆服志:“ 后汉以来,天子之冕,前后旒用真白玉珠。魏明帝好妇人之饰,改以珊瑚珠。”
原文说的很明白,天子冠冕的前后旒后汉以来一直用的是白玉珠,因为魏明帝喜欢妇人首饰上的珊瑚珠,所以改用了珊瑚珠。
但是珊瑚珠其实并不是妇人之饰,而是佛家七宝之一。
公元220年,魏代汉,中原重新恢复对西域的直接控制,西域佛教得以与中原沟通。
三国佛教,以魏、吴两地最为明显。
曹叡改白玉珠为珊瑚珠,与其说是喜欢妇人的首饰,不如说是受佛教传播的影响。
一个击退吴蜀攻伐,平定鲜卑的英雄汉,不该为史官笔下的扭曲与戏子的笑谈而蒙冤至此。
————————————————————————————————
参考文献:
《三国志》:植初得淳甚喜,延入坐,不先与谈。时天暑热,植因呼常从取水自澡讫,傅粉。遂科头拍袒,胡舞五椎锻,跳丸击剑,诵俳优小说数千言讫,谓淳曰:“邯郸生何如邪?”
世说新语·容止第十四: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与热汤饼。既噉,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
三国志·魏志·杨阜传:阜尝见帝著绣帽,被缥绫半袖,阜问帝曰:“此于礼何法服也?”帝默然不答。自是不法服不以见阜。
南齐书·卷十七·志第九:魏明帝好妇人饰,改以珊瑚珠,晋初仍旧,后乃改。
晋书·舆服志:“ 后汉 以来,天子之冕,前后旒用真白玉珠。魏明帝好妇人之饰,改以珊瑚珠。”
原贴:什么是魏晋之风?
红辰有愛
歪嘴和尚念经,越念越歪
汉末到两晋,战乱频繁,自董仲舒之后的儒家独大局面,被打破了,社会信仰崩溃。没了儒门压制,各类思想再度碰撞重现百家争鸣,相对于儒家倡导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谦让,脱离束缚之后的各种君子,追求放飞自我,玩起了自嗨,给人一种特立独行之感,并引燃了整个时代,这就是魏晋之风,或者叫魏晋风骨
魏晋风骨第一人,曹操
他那个时代,儒家子弟过分清高倨傲,用起来很不得手。210年左右,占据天下一半江山的曹操,写了一篇文章,叫求贤令。求贤令下,唯才是举,大量被压制的文人走到台前,一举改变了整个社会风气。老曹临死时候,留的遗言很另类,他说:让我的那些歌妓们学点女红手艺,这样拿去卖卖能换些钱粮过日子
曹操不仅是魏晋风骨的开拓者,也是力行者
魏晋风骨第二人,何晏
何晏是大将军何进的孙子,汉末何进让太监们给砍了,他妈妈就带着他跟了曹操。这人很厉害,长得白净,文章也写的好,还编了一本叫论语集解的书,在当时属于明星一般的人物。但这人干了一件不好的事,他吃药,搞了一种叫五石散的东西嗑,磕完之后身体发热,精神焕发,然后就是高谈阔论……
名人效应嘛,大家都跟着效仿,一举开创吃药空谈之风,歪嘴和尚念经,就是从他开始的
魏晋风骨第三人,王衍
王衍出身王与马共天下的王家,是王导、王墩王家三王中的老大,最后一个清谈大拿,题主说的清谈误国,也是他首先提出来的。311年永嘉之乱,葬送掉西晋十五万大军之后,王衍被石勒抓了,临刑前说,我们这些人如果能干点实事,不去空谈,何苦落到今天的下场
之后,东晋吸取了王衍教训,开始了艰难的实干兴邦之路。几十年后,桓温北伐进中原时,还说,王夷甫诸人遗祸无穷
过犹不及,好经让歪嘴和尚的念歪了
原贴:什么是魏晋之风?
yiran0311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这就是魏晋风度的本质!
“诗圣”杜甫说起自己的文学追求时说,“语不惊人死不休”,而对于魏晋时代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们的人生追求来应该是“行不惊人死不休”。他们鄙视平庸,追求与众不同。摇滚诗人张楚说“孤独的人是可耻的”,而对于魏晋名士们来说,平淡无味的生活是可耻的;循规蹈矩是可耻的;遵守三纲五常繁文缛节更是可耻透顶。魏晋名士们追求惊世骇俗,反对一切禁锢心灵和身体的枷锁,而这个枷锁就是以儒家为中心的伦理,魏晋哲学中把这个叫做“名教”。
魏晋哲学的核心,其实就是要解决是自然与“名教”关系的问题。换言之,就是人的本性与礼教的问题,也就是人的个体与社会伦理纲常的矛盾和冲突的问题。
中国文化在本质上是人伦哲学,始终关心我们究竟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究竟如何去做人问题。儒家要人做道德高尚有功于社会的“圣人”;道家想要做无为清净,如婴儿般纯净无瑕的,游心于自然游心于世的“神人”“至人”;墨家要做专门利人毫不利己的“雷锋”。在经历了从东汉开始的思想大解放之后,经过儒家与道家思想的浸润与冲突之后,魏晋时代的知识分子,到底想做什么样的人呢?
他们要做与众不同的人,做反抗一切礼法的人。在我们眼里,是“垮掉的一代”“颓废的一代”。这种价值观与西方的嬉皮士相似。嬉皮士在后现代的思潮中,为了反抗技术高度发达、物质极端丰裕、但人的精神受到控制的社会,他们有“回到史前”的冲动,希望在史前时期寻找精神力量。而魏晋思想家阮籍,则提出了“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主张,这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嬉皮士们常常在头发上插一朵花,被人称为“花童”,而魏晋名士们更加彻底,干脆裸体与人坦诚相见;嬉皮士们吸毒以获得精神上的满足,魏晋名士们饮酒服药穿着宽袍大袖酣畅淋漓地游走;嬉皮士们搞摇滚音乐,一曲“加州旅馆”成为经典;而名士嵇康临刑前一曲“广陵散”,至今令人心醉神迷。魏晋风度和嬉皮士的最大共同点就在于,勇敢地反传统反世俗反对一切羁绊身体和心灵的东西,他们价值观的天空,写满了自由。
所以说,魏晋是一个充分张扬个性的时代。所谓魏晋风度其实就是高扬自我个性,显示与众不同;魏晋风度就是崇尚美色,最好把自己弄得像女孩子一样花枝招展;他们高度重视身体感官上的快乐。按照学术界的观点,魏晋风度有三个特点,第一是任诞行状;第二是崇尚自我个性超凡脱俗,行为越出位越好;第三重视容貌。长得好看的,赢者通吃;长得难看的,砖头拍死。
“任诞行状”最能代表魏晋风度的核心精神。“任诞行状”就是不受约束,就是放浪形骸,就是以一种傲视人生礼教的姿态的狂妄放荡。在他们看来,一切礼教都是假正经,追求灵魂自由才是真性情。
道教哲学家葛洪曾经充满鄙夷地描写了魏晋时代的精神风貌。他说,魏晋时代流行蓬头垢面衣衫不整,你要是“西装革履”,那就是个俗人。他们常常毫无顾忌地接待客人,朋友见了面,谁要是切磋学问道德,那绝对不入流。客人一见面就称主人是贱奴,主人则称客人是老狗,这样才够味。假如太客气太文雅,那就不够朋友,第二天可能就要断交。真正的兄弟在一起,就要像狐狸一样蹲着,像牛一样饮酒。朋友之间要你争我夺,喝醉的时候你扶墙走,我是墙走我不走,大家酣醉一场,这样才是高人,否则就是俗不可耐。原来,反世俗的枷锁,反人性的羁绊,追求人性的本然,才是人生的真谛。
魏晋时代最不把礼法放在眼里的是阮籍,他专门写了一本大人先生传,把遵守礼法的人比成呆在裤裆里的虱子。母亲去世,他照常谈笑自若喝酒吃肉。阮籍有个美少妇的邻居,开个小酒店,那少妇常常当垆酤酒。阮籍和朋友王戎经常到去喝酒,“阮醉,便眠其妇侧”,少妇的丈夫一开始恨不得把阮籍乱刀砍死,后来发现他纯粹是任性而为,绝无他意,也就不以为怪了。
阮籍的嫂子要回娘家了,他却肆无忌惮公然跑去和嫂子告别。有人说他违反礼法,阮籍则说出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心声——“礼岂为我辈设也”!
阮籍不受礼法傲视王侯,只是魏晋时代的一个缩影而已。
刘伶天生爱酒,号称“喝死便埋我”,经常赤身裸体在家里思考人生。
大名士周伯仁在朋友家参加宴会,看见主人的小妾风姿绰约,当场露出自己的丑东西,要和人家做不可描述之事。
一代文坛领袖准皇帝曹丕,因为朋友王粲喜欢听驴叫,竟然在王粲的葬礼上学驴叫。
王平子组织了八个人的“天体艺术团”,没事聚会脱掉衣服喝大酒搞趴体。
名士王忱的老丈人亲人去世,王忱竟然带着一帮朋友坦荡荡赤条条精光光,出现在葬礼上,还郑重其事地围着悲不自禁的老丈人转了三圈,以示哀悼。
魏晋是苦闷的时代,也是中国人的人性思想青春勃发的时代。那些惊世骇俗的、疯狂的甚至是不可理喻的行为,那些你无法想象的叛逆行为,其实都深藏着对命运朝不保夕的焦虑感;隐藏着充分彰显自我的强烈冲动,;隐藏着冲破伦理纲常天花板的叛逆的力量。
这正是“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的境界。
原贴:什么是魏晋之风?
江南之翼
《红楼梦》第四十九回,“脂粉香娃割腥啖膻”中说到贾宝玉和史湘云拿了块生鹿肉来烤了吃,刚刚进贾府的薛宝琴也在一旁,湘云笑道:“傻子,过来尝尝。”宝琴笑说:“怪脏的。”宝钗道:“你尝尝去,好吃的。你林姐姐身子弱,吃了不消化,不然她也爱吃。”刚刚进贾府的薛宝琴,不一会儿就成黛玉的小迷妹。听宝钗这么说,她便也跟着湘云他们吃起来。接下来便有黛玉、湘云和宝钗一段对话。
黛玉笑道:“那里找这一群花子去!罢了,罢了,今日芦雪广遭劫,生生被云丫头作践了。我为芦雪广一大哭!”湘云冷笑道:“你知道什么!‘是真名士自风流’,你们都是假清高,最可厌的。我们这会子腥膻大吃大嚼,回来却是锦心绣口。”宝钗笑道:“你回来若作的不好了,把那肉掏了出来,就把这雪压的芦苇子摁上些,以完此劫。”在史湘云的口里,“是真名士自风流”,这话,大体就反应了魏晋风度所要表达的意思。他们自在潇洒,不向权贵屈服,也不受外界思想的束缚和左右,充分展现自我的个性,这一群体的人有思想有才华,用鲁迅的话来说,他们是“简约云澹,超然绝俗”,凡是俗世的东西都是与他相悖的,他们要回归人性的本真。你们说按照什么样的规矩执行,我偏偏不认可。就像史湘云那样,你们或许觉得这样的大家闺秀应该怎样怎样,然而,对她来说,能够有好吃的肉,不违背人的本性,大口大口地吃,吃完了以后诗照作,“锦心绣口”,这份洒脱大观园里谁人能比?
至于说到清谈误国,这个帽子扣得太大了,不能一概而论。如果具体到某个人,可以就某个人的实际情况去讨论。整个魏晋时期,数百年的时光,社会虽动荡,却不是简简单单地说哪个人清谈就误了国的。
我是苏小妮,喜欢我的回答请点击关注和分享!原贴:什么是魏晋之风?
Amy
魏晋风,实际民族融合期,北方南方,不同的民族相互争斗,朝代的更迭,动乱中南去北往,使不同的文化,野蛮与文明,在相互大参杂,由此正统的独尊受到了冲击,多元化的文化思想进行了一次大洗牌,正值此背景,文化思想艺术,也随之活跃生机景象。
首先是思想的开放,自由,政体由于自顾不暇,士大夫之族,文人思想兴起,玄学风气,其中由外来的佛教,于春秋战国时期诸子思想,也受到了青睐,备加推崇,正因为这我多元化,使一部分文化艺术,有了自由的氛围,毫无忌讳,散漫放荡,个性化得以充分的发挥,特别显著的书画艺术,出现了艺木领军人物,中国汉字书写文化,也从此独特的貌相独立出世,将以前的书写得以发扬广大,书写形式,大变化,形成了楷行草,遂成雏行,也由从实用性,真正成了汉字的双重性,赋予了欣赏性,在此成为文人书写,称为书法。
这一切变革,由晋代之社会背景离不开,同时都是在民族的分分合合,战乱不断,民不聊生,苦苦挣扎,纵观历史,只要有了朝代动乱,文化艺术都会进行一次质的飞跃。也正是动乱,使各民族不同的文化思想融合期。
客观分析每时期的政治思想的变革,魏晋风,也乃如此而形成。
原贴:什么是魏晋之风?
国仕
魏晋之风,在我看来,就是风流二字,魏晋名士是出了名的率性而为,也可以说是癫狂,建安七子,王羲之撰写的兰亭集序就可见一斑,真名士,自风流,有曲水流觞,寄情山水,也围坐一起,谈玄论道。
魏晋是比起大唐更加开放的朝代,他们不避女色,更无视男女授受不亲,风气开放,服五石散,奔走于山林,在如今看来,依然是风气不一般啊。
原贴:什么是魏晋之风?
张瀚文
魏晋南北朝本来就是由很多朝代组成的,所以不能说属于哪个朝代。 朝代其实就是国家。秦汉隋唐之类的朝名其实就是国号,也就是国家的名称。 魏晋南北朝处于秦汉和隋唐之间这个时期。秦汉隋唐是全国大统一,而魏晋南北朝则是分裂的时期。 久分必合,久合必分,这个是规律。春秋战国分太久,秦就统一了天下,接着是两汉。期间都是相对统一的。统一太久,然后就又开始像战国那样的乱世,也就是接下来的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分太久,所以隋唐又成为统一的大国。 具体在魏晋南北朝,按照顺序国家政权换得走马灯一样。三国(三个政权外加各方军阀势力,也有把三国归入东汉末年的)、曹魏(曹操家的)、西晋、然后是南北分裂时期,统称南北朝,就像战国那么多国家统称战国一样(东晋<南>与十六国<北>,也有把东晋灭亡算做南北朝正式开始的标志,但事实上从东晋开始就是南北分裂了、宋齐梁陈<南>与魏齐周<北>)南方和北方各自都经历着自己的朝代变更,南方的东吴东晋宋齐梁陈统称六朝时期。北方的十六国是大大小小十六个征战中的国家,直到北魏统一北方,然后又被北齐替代,北齐北周同时存在过,到最后被北周的杨坚取代建立隋朝,隋打过长江灭掉南方的陈,统一全国……
原贴:什么是魏晋之风?
cheeeer
伪近是为金,为金是为发光,地宫没光没电没火,所以就算习得字,他也没半点办法教,也没办法改我根服务器。位今是因为那个位子上的人有毛病,前几人都昏昏沉沉智症几年。这才找到我治他
原贴:什么是魏晋之风?
hcarrie
魏晋之风虽然受到很多批判,但也一直为人向往。它倡导了一种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正因为这种追求才让我们不得不钦佩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精神自由的追求,影响了李白苏轼等不同时代的文人的精神世界。
由于魏晋之风对儒学的冲击,产生了不同时代对他的褒贬不一。在以儒家学说为正统的时代,贬的同时却又受到知识分子的接受。
原贴:什么是魏晋之风?
冰雪皇后
魏晋之风是一个综合的评论体系,在这个体系下的文学,绘画,音乐都有所体现,而这种体现表现审美思想的变化上,同时也体现在对于人物品藻的变化上,从对艺术的道义入理到对于其审美的要求中,审美的要求和主题已经从对于物质本身道德内涵的体现,转移到了客观事物本体上的审视,这种审视包含着客观事物自身的美的表现,脱离了文以载道内涵的要求,而魏晋之风中的高士名家的隐逸之风也常常坐而论道,对于政治很少关注,更多的是体现自我精神,自我感觉的表达,肆意畅达的精神抒发,故而魏晋名士多纵酒狂欢。
在竹林七贤与荣启期中魏晋名士画像多位宽衣博带,主要原因在鲁迅先生的分析中,魏晋名士多食用精神发散类药物------寒石散,食用此药身体发热,皮肤变得很容易破裂,故而魏晋名士多宽衣博带,足蹬木屐,给人以清新飘逸的感觉。而魏晋之风也是在这样的现实下生发出的对人生,对艺术,对自我观照世界方式的反思和变化的原因之一。
原贴:什么是魏晋之风?
toto021
这个问题应该一分为二来说,你说的魏晋之风不知道是不是指的魏晋风度,魏晋风度和玄学清谈其实不太一样。曹氏为了巩固统治,(原因比较多,落到根子上就是维护政权,有兴趣的可以去了解一下汉末以来文人对于天授皇权的思考)对于文人采取高压手段,杀了不少名流大儒,孔融、杨修、崔琰、刘帧等(有些名字忘了,反正很多,凭记忆,不准确的地方勿怪),建安风骨被一棍打断了脊骨,恐惧了,麻木了,瘫软了。
司马氏的统治虽然对文人没有那么高压,但是也没给文人留下太多空间,允许他们相对的言论自由,但不愿他们过多涉及政治(就是进高层很难)。建安风骨被打折后,就不得不说到竹林七贤了,竹林七贤各有特点,但除了山涛之外(他就是刷声望想从政的,不过也是个不错的人),其他人都对政治不太热衷,不耐世俗束缚,喜欢按照自己的方式为人处事。所以嵇康打铁,阮籍载酒啸歌,刘伶买醉,显得特立独行,豁达洒脱,甚至有点离经叛道。
当时,他们只能算是一群志趣相投的朋友,经常在竹林里开小群体趴体,搞搞团建活动,喝喝酒,弹弹琴什么的,就是手挥五弦,目送归鸿。他们的行为恰好又契合了当时文化人的心态和状态(这两个词有点不准确),并受到了追捧和效仿,文人不能学而优则仕了,不能或者不敢过多参与政治了,满身心的热血无处泼洒,就慢慢冷却了,虚无了,开始酗酒嗑药了,转而研究一些高难度的哲学命题,比如宇宙等等很莫名其妙的东西,并喜欢攒局辩论,或者开论坛,他们这些人辩论的内容其实对国家、民生没什么卵用,所以,才会说他们清谈误国,不过也是迫于无奈吧。
原贴:什么是魏晋之风?
1加1旅行
谢邀答。
首先,纠正一下题主的说法:魏晋时期的清谈之风和现在倡导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八竿子都打不着,完全两码事。
在回答什么是魏晋之风之前,咱们先看一下什么是清谈:
东汉后期,宦官专权,外戚把持朝政。造成政治腐败,社会动荡,民不聊生。人们渴望贤能之士管理天下,还百姓一个太平世界。于是,一种品评人物,议论政事的社会风气流行开来,这种现象史称‘’清议‘’。清议是一种古代文人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形式。
‘’逮桓、灵之间,主荒政谬,国命委于阉寺,士子羞于为伍,故匹夫抗愤,处世横议。婞直之风,于斯行矣‘’。————后汉书.党锢传
由于清议的主题是"品核公卿,裁量时政‘’,最终酿成第一、第二次的党锢之祸。大批名士身首异处,于是,天下文人再也不敢清议朝政 ,继而,话题从清议转为清谈(又称玄言、清言、玄谈、谈玄),其主题再不直接介入尤其是直接批评政治。而专门谈一些玄学,文学,人物品藻,艺术审美等话题。这种谈论就是"清谈"。
魏晋之风指的是魏晋时期名士们所具有的那种率直任诞,清俊通脱的行为风格。饮酒,服药,清谈,纵情山水是魏晋名士们所崇尚的生活方式。
说起魏晋之风,人们自然而然的就会想到"邺下放歌","竹林酣畅","曲水流觞","南山采菊"等等风流故事。的确,魏晋时期是"人的自我觉醒"的一个时代,魏晋名士有特立独行的人格,有放荡不羁的个性,有对清虚寂寥的"无何有之乡"的向往。远离政治,淡泊名位,归隐田园,怡情竹林,甚至放浪形骸的背后又背负了多少凄苦与无奈。
从正始才俊,竹林七贤;到元康名士 ;江左名流。有几个不是在矛盾中纠结,逃避。
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则是:残酷的政治清洗和身家性命的朝不保夕,使名士们对人生的感叹夹杂着无边的悲苦和沉重的忧惧。
两百多年的魏晋史,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字恐怕就是"杀"了,从曹操杀孔融,杨修,到司马氏杀何晏,李胜,毕轨,嵇康,夏侯玄,潘岳,张华,陆机,陆云,刘昆,郭璞……当时天下名士尽去其半。
"孔融死而士气灰,嵇康死而清议绝"。
然而,侥幸活下来的还要活下去,于是便有了对悲苦的消释,对动荡之心的安顿,或饮酒,或清谈,或药石,或山水,或诗词,或文章,或书法,或绘画,或美女,或宗教亦或放浪形骸。这些都是他们灵魂安顿的所在。于是,一种独特的人生风范飘然而出。这便是魏晋之风了。
魏晋之风有几个特征,随性,叛逆,潇洒飘逸,独具一格,才华横溢。
以魏晋之风为开端的士大夫精神,从根本上奠定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基础,对后世影响深远。
原贴:什么是魏晋之风?
happyever
魏晋之风,看似洒脱,实则无奈!
魏晋风流脱离不了那个时代!魏晋时期是门阀贵族上位的时代,是从分裂统一再分裂的乱世,是玄学盛行的时代,是豪杰辈出的时代,是世事风起云涌的时代!
在这样的时代,有一代枭雄曹操,有合格对手司马氏。在这个政局动荡不安的时代,名士们无法入世,唯有崇尚老庄,在神仙境界中寻找寄托,排遣苦闷!他们“弃经典而尚老庄,蔑礼法而崇放达,哮聚竹林,喝酒纵歌,不拘礼法,清静无为,是“最早裸奔的名人”!
魏晋士人所追求的一种具独特魅力和影响力的人格美,他们所追求的是艺术化人生,用言行、诗文、艺术让人生多姿多彩。魏晋玄学盛行,它改变着士大夫的人生追求、生活时尚、价值观念。
他们秉承玄心、洞见、妙赏、深情之操守,展现颖悟、旷达、真率之性情,道风仙骨,自由洒脱。
这种舍我其谁,为自己而活的自由豪放,岂能不让人羡慕嫉妒恨?但背后的故事又怎说的清,道的明?陶渊明、王羲之、“竹林七贤”,固然光耀千秋!但生逢乱世凄苦道与谁听?
原贴:什么是魏晋之风?
杨小咩Carina
这是非常权威的关于魏晋时代的政治和历史的介绍,植根于当时变乱复杂的社会环境里的知识分子和官僚阶层,在文化上产生了一种社会思潮,一种虚无主义的自然主义的玄学。竹林七贤和陶渊明的桃花源都深刻的反应这中国370年大分裂的可怕杀伤力。野蛮的北方军事强权,少数民族残酷的统治和镇压,大屠杀和非人的民族压迫使得老百姓见惯了死亡和流离失所,那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黑暗时代。
太多的死亡和欺骗使得人的精神不能相信眼前的一切,虚幻的道家才是灵魂的寄托吧。
原贴:什么是魏晋之风?
kancamshop
魏晋之风的表现如下:
一,社会崇尚白富美;
二,士大夫喜欢吃药饮酒;
三,喜欢宽大的衣服;
四,喜欢谈玄(迷幻于成仙);
五,文章向形式主义发展;
以上魏晋风度的社会原因有两点,一是瘟疫经常流行导致人的自然寿命很短,社会整体悲情笼罩;一是政治黑暗,尤其司马氏为巩固政权对异己大肆杀戮,导致人们不敢谈论政治。
原贴:什么是魏晋之风?
cyting4029
原贴:无相之风怎么打
司朗拉姆
米修 米修
亦方
Lemon Nee
关于这个问题我认为主要有这几个方面。
首先,城市相对于农村机会更多,现在的农村都很少有年轻人,反观城市则是年轻人的舞台,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更便利的交通,更丰富的生活等等,所以很多人农村人愿意去城市生活。
第二,城市的软硬设施更加完善,不管是教育医疗或是休闲娱乐设施,城市都相对完善。农村在这些方面基本无法跟城市对比。
第三,城市化是大趋势。纵观发达国家,城镇化比例都很高,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比重高,最近几年随着国家的发展,我国的城镇比例越来越高,国家也鼓励城镇化。
第四,教育问题,子女教育问题在我国来说都是头等大事,城市相对教育资源师资力量都是农村无法比及的,所以很多农村人为了子女的教育问题也会选择在城市生活。
当然总的来说城市农村生活各有各的好处,有些时候就算我们喜欢农村生活也不得不去城市打拼,因为现在农村没有来多适合年轻人的机会,你需要养家糊口光靠那一亩三分地是远远不够的,况且现在的年轻人有几个愿意或者会种地呢?
再说城市化也是历史的进程和趋势,大趋势是无法阻挡的。
declas85
确实有些农村人愿意选择到城市生活,而且以年轻人居多,这已经形成一个相对普遍的社会现象。分析这个问题我想主要还是应该从城乡差异着手。
1.基础配套设施
这是城乡之间一个显著的差异,虽然随着农村农村发展城乡差异在缩小,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还处在一个相对薄弱的阶段。教育、医疗资源的配置和城市还是有非常大的差距,特别是现在许多农村家长希望孩子能够接受到更好的教育,所以选择让孩子到城市里的学校去就读,作为家长陪伴孩子自然也要到城市里生活。此外随着一些农村逐渐富起来,农民也还是追求更高的生活享受,一些商场、超市、大型购物中心都集中在城市中,城市的文娱活动比农村更加丰富多彩,这也成为一部分追求享受的农村人选择到承受居住的原因。
2.虚荣心、攀比心
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农民在城市里买房定了居成了城里人,无疑会成为整个村庄艳羡的对象。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富了起来,在虚荣心、攀比心的驱使下必然也会选择去城市买房定居。
3.城市里发展机会更多
这是吸引年轻人到城市定居的主要原因。农村就业机会少,工作环境差,工资待遇低。年轻人不满足于这样的就业现状,认为城市里就业的选择性更多,通过自己的努力更容易获得成功。此外受新的农村择偶观影响,部分农村年轻人希望在城市里上学或工作期间结识城市青年,发展成为男女朋友关系,结婚后到城市定居。
4.农村生活成本上涨
近些年,物价上涨飞快,同样波及到农村。在农村生活成本也在不断上涨,随着建筑材料价格的不断升高,所以很多农村人会觉得不如在城里买个房子,哪怕多花一点钱,但是可以享受城市生活带来的便捷。
willchen
搬与不搬不太清楚,肯定一点农村是个好地方!土地是好地方的宝!只要勤劳,土地可提供一切给你。由其现在,市场上有多少食物你吃了放心?在农村每年种土豆三亩,葫麻三亩,莜麦五亩,种荞麦二亩,莞豆三亩,草玉米八亩。可喂鸡二十来只,猪一头,羊六七只,乳牛一头。本地区土地不好,土豆三亩可起三千斤左右,三亩葫麻二百七八十斤,五亩莜麦五百斤左右,二亩荞麦二百一二十斤,三亩莞豆三百五六十斤。家有近八十亩地,每年种二十六七亩,其余的放业青。种地用少量的化肥,以农加肥为主。全家八口人,除了少量的白面、大米,其余都是自产,无公害,吃的放心。剩余的喂鸡、猪、牛、羊,牛羊的草就是八亩草玉米。农村清静,空气好,虽然说有点忙,但心情舒畅。
jediwen
农村人背井离乡去往城市,有的为了养家糊口,有的为了追寻梦想,有的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农村人有几个不希望孩子出农村,不想在城市里有房有份体面的工作。
农村人为啥去城市?主要还是农村致富难,我国既是农业大国,又是典型的小农经济拥有国家,在农村,可种粮食,种水果、种其他经济作物,也可以搞养殖、搞农产品加工,但种植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的农民占据大多数,而近年来粮价整体低迷,“一斤稻谷抵不过一瓶矿泉水”,农村人致富何其难也。其次,农村人都希望孩子能享受城里的教育,不少农村人不仅在农村建房,还在县里买房,重点是为了孩子上学。
“灯红酒绿惹人醉,社会打拼确实累”,农村人去往城市发展,能体验到城市快节奏的生活,享受完善的医疗、教育、购物配套资源,但更多的是辛酸苦辣,租房难、结工钱难等,进城谋生打工安定下来不容易,当前有几亿农民工虽然在城市就业,但并未完全融入城市,属于在城乡之间漂移的人群。
农村出来的年轻人,大部分接受教育后不愿意回到农村,去往城市找份好工作或在大城市追寻梦想,因为城市发展的机会很多,有很多年轻人去往北上广深打拼,积累了一定的金钱、经验、资源后再回到二三线城市定居,最终实现在城市有房有稳定的收入,扎根在城市。
最后,不管是生活在农村的农民,还是在城市的农村人,他们在社会改革中都值得被尊敬,因为他们,大家才能吃得好穿得暖,无数的工业制成品销往世界各地,无数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城市的生活变得更便捷更舒服。同时,也希望农村人进城不是进城购物、探亲、旅游,也不是进城谋生打工,而是能在城市住下来,将家安在城市,即不再是农民,不再是农民工,而是市民。
云众地服务宗旨:科普种植技术知识,解决农民种植的难题。更多种植技术知识,欢迎关注【云众地】
开口笑lily
大家好,我是山村小俏。作为一名三农领域的原创作者,在这里我想简单的发表一下我个人的观点,希望可以对您所帮助。
首先我认为城市里可以让孩子接受到更好的教育,就算是不适应城市里的生活还是愿意去城市里。因为城市里的教育水平确实是比农村好很多。
其次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好像只要城市里的孩子稍微一努力就能考到农村孩子花了很多努力才能考上的大学。这跟城市户口有关系,其实也和城市里的教育有关系。
最后城市里的教育注重全面发展。让孩子接触各种东西,找到他的兴趣然后开始培养。可是农村不是这样,农村没有兴趣班。孩子是学不了才艺的。也不能说完全没有,只是非常少。少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
以上就是我的观点,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同时也希望大家关注我的头条号,我会定期的发表一些和三农相关的文章,谢谢!
FruitMonster
农村人去往城市,我觉得有以下几个原因,我就长话短说了:
1、城市人口基数大,机会更多,能挣更多的钱。
2、农村生活单调,繁华的城市更有吸引力,特别是对年轻人。
3、城市的教育和医疗条件更好更完善,想给下一代更好的教育条件,想给家人更好的医疗保障。
4、农村人很多都向往外面的生活,祖辈的夙愿,家人的激励,村民的舆论,都放大了去往城市的欲望!
大多数农村人的愿望就是跳出农村!
就我个人来说,我觉得第四点原因占比越来越多了,特别是对于当代农村人,也不知道这是幸运还是不幸……
喜欢农村生活的朋友请关注我@爱笑林子在农村 ,分享美好生活,感谢支持。
just伊丽傻白
不是都想去城里,我在这里的农民,没有一个愿意去城市按家,他们不想失去土地和家园!只是农闲时间进城打工挣钱,因为这里的农忙季节不到一个季度,其它时间在家没事干!
icesky
不仅仅农村人愿意到城市里去生活。
城市人在农村待得久了,比农村人更愿意到城市生活。
这几年国家对农村扶植力度比较大,感觉农村好了很多,很多城市里的朋友在城市待得久了,对农村有了那么一点点向往,可是城乡差别仍然很大。
一,城市公共资源比农村要大得多,也多得多,城市市民所享受的待遇比农民仍然高得多,这是事实;
二,农村是一片“广阔天地”,但城市的机会比农村要多得多,这也是年轻人逐梦都市的重要原因。人走高,水走低,这是自然规律。
三,就我所在的平原地区而言,农民平均耕地面积是一亩左右,如果不种经济作物,单纯粮食种植,一年两季的话,一年的收入两千元左右,这还是正常的情况下,而进城打工,一个月所剩工资一般不会低于一千五百元,两个月就可以挣在农村一年的钱,怎么可能愿意留在农村。
四,城市资源中的教育,城市比农村资源要大得多,教育质量也要高得多,这也是农民进城的一大主因,为了孩子的未来,农民必须做出这种选择。
五,国家政策限制,农村不允许在新宅基地上盖新房,而且农村盖一口也并不容易,整体计算,综合考虑,还没有进城买房划算。
六,城里买房是许多新晋媳妇的要求,不买房就不结婚,或者不买房干脆就拜拜,进城买房也就成了首选。
因此,并不是农村愿意撇家舍业去城里,而是无奈和人走高的选择。
声明: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安角铃
1、在城市里子女受教育的机会多。首先是小孩考大学容易很多。北京上海的高校那叫一个多啊。分数线也比我们这些老少边远地区的省分低好多。然后就是如果你工作腻了想读点书,可选择的余地太多了,即便是要考研,也可以去学校里面蹭课听。那些商业性的培训、认证、沙龙什么的就更多了。
2、城市里企业售后服务网点多,在城市任何一家企业卖的任何一样东西,在北京上海肯定是有售后服务点的。其他地方就不行了。我的一个生活在三级城市的朋友买了台笔记本电脑,保修期内出问题,因为城市里面没有特约维修点,邮寄又不大放心,只好周末抗着坐4个小时的火车去省会修。
3、相比于农村,城市中国内国外政府机构齐全。例子就是比如你要出国要签证,如果你生活在北京上海,这是很小的一件事情,而且一签不过就二签三签,大不了多花点钱而已。但如果在中小城市,没有大使馆领事馆,到时候去一签二签三签四签的就太麻烦了,成本也高。
4、 城市里各种娱乐项目多,那些一流的剧院、音乐厅在大城市,所以高水准的演出肯定也是这些地方多。一流的体育比赛肯定也是在北京上海了,所以现在国家足球队的主场都到二线城市去了。著名的饭店酒店也比较多,旅游购物休闲当然也是大城市的水平高,新天地,东方新天地,王府井,三里屯,衡山路,茂名南路,金贸咖啡厅,长城,香山,世纪公园,东方明珠,云釉谷,外滩,正大广场,港汇广场,恒隆广场。也许只有在大城市里白天看那些高楼大厦晚上看那些灯红酒绿才算是真正体会到工业文明的成果。
5、城市通往全国各地往世界各地的交通比较方便。以前在北京读书,寒暑假坐火车回学校都是终点站到终点站,爸妈送上车自己睡一觉就到北京了。而我一个朋友在西安读书,要想快点到就要在两个地方转车,不然就坐破车,但也要转一次。
6、 城市里企业多,就业机会多。
7、 城市医疗高水准的医院多。
正好相反,农村就没有这么多的优越条件,而环境好不能为农民带来太多好处,为了有更多经济来源和优越生活,他们只能选择大城市中发展图谋
暗自彳亍
农村人进城多问题因素也多;
一,农村增长人口快多。
二.农村田地越来越少,由于这些年城市的扩大化,而且把有些工厂和污染企业搬到了农村,还有为了环境美观有的退耕还林,为了经济搞旅游区,开发区。
三,农民苦、农民累起早贪黑一年忙到头,除去化肥农药下余不赚钱,不能养家湖口。
四,由于开办企业厂矿,修工路桥梁改变了水道,有的破坏了水道,污染了水和空气。
五,在农村无奈有的干脆把家搬到了城市,有的出门打工田地荒废无人耕种,田地水沟水坝地坝倒塌堵塞,田地长树长草,想种的也无法开展。
六,有的进城是为了孩子有个好的环境读书。
七,有的进城是在农村根本没有田地,自从八一年土地分到户后,后结婚生子女的没有分到田地,形成农民无土地,进城打工是唯一的生活方式。
八,有的人是拆迁户正好就势进城了。
等等种种原因造成大量农民进城,家里成了空巢老人空寂寞,有的整个村子没人或很少有人。谢邀请!
liuhua
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
在农村,只能种地,而种地就没收入,没收入就死路一条。
而城市,有工厂,有企业。有工作,有钱赚。用现在农村流行的一句话来说,在城里工作一天,比在农村干一个月的钱还多。
就这点,就很多人就往城里跑了。
还有农村的医疗,卫生,教育,都不如城里,不管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后代。你认为在农村有出息吗。
sue320
你好,感谢邀请。
农村人为啥都往城市跑,这就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好处,所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由于改革开放农民才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中解脱出来,城里人的生活是农民一生所向往的,因此有了进城打工的机会一辈子没离开庄稼地的农民也是处之若骛般往城市跑。毕竟在城市打工一年的收入可以抵上在农村好几年的收入,虽然很辛苦,也不受城里人的待见,但也心甘情愿。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倾国倾城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因为农村空气清新,走路不看红绿灯,晒太阳不用爬楼梯,不用找角度,只要会爬就可以每天在自己的屋檐下晒到明媚的阳光。吃菜触手可及,不用爬楼梯不用跑超市,地震也不用害怕,两秒钟就可以完成逃生。听音乐多大声没人说你扰民,鸡鸭鹅蛋随便吃,用买鸽子笼的钱养老绰绰有余,银行利息钱都够了,每天种花养草,喝酒品茶,上网看头条。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tintinbest
就像围城一样外面的认为你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
还有农村无论是娱乐还是购物水平都不如城市,城市的工资薪水同比一定比农村好,
为下一代可以再城市受教育,城市的教育比农村好一些,而且也可以找父母身边,性格各方面比较活跃
yujialgf
谢谢邀请。
首先我对这个问题不认同。我做一个农村人亲眼见证了,农村这么多年的发展与改变。现在农村人口每年都在流失,或是农村的孩子们上大学从此脱离农村,走向城市。或者就是为了给儿子娶妻,到城里买婚房。总之每个村的人口都在减少,每个村的闲置房屋都越来越多。
我没有看见过,也没有听说过,城里的人搬到农村来居住,也许将来会有。
现在农村的各种配套设施,并不完善。住房,医疗,养老,各种娱乐场所等,都无法和城市相比。特别是到了冬天,城里集体供暖,及干净又暖和。农村现在大多还靠生炉子取暖,不但不卫生,而且还有一定的危险。
一个在城里生活习惯了的人,怎么可能想搬到农村来?即便有某些城里人这样说,也只不过是想想而已,如果真的让他搬到农村,到时候行动起来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了。
随着国家对农村的重视,未来几年农村的居住环境,将会大幅度提升。农村不在是脏乱差,农民的生活水平,也会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到时候农村将是真正的美丽乡村,也许到那时候,真的会成为城里人羡慕的地方。
朋友们,你们对这个事情怎么看啊?有不同观点的朋友,大家可以一起讨论。
小虎儿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现在为什么有些农村人想去城市?我个人认为有三个原因。
第一,从收入方面来说,在农村的机遇总比在城市里的少,在城里的收入比农村的收入高许多。每个人都想过好的生活,都想挣钱养家,所以选择了进城发展。
第二,在生活便利方面来说,在农村,如果想买一些生活用品,或者家里有人生病什么的,都要走很远的山路,才能买到商品,来回要浪费很多时间,加上农村的道路不怎么好走,有些地方由于太偏僻要走很多山路。在城里就不一样了,想买啥出门就是商店,很是方便,想出门有便利的交通工具,不用再走崎岖的山路了。
第三,从教育方面来说,相比之下,城里的教育远比农村的教育好得多,孩子有什么特长的话都可以报名培训,让孩子全面发展。农村的条件有限,还没有达到这样的水平。
虽说现在的农村与城市相比各方面差距还很大,但是我相信不久的将来,在党的领导下,这样的差距会越来越小。
夜冥
你好,感谢邀请
我是@农村的9080 ,做为一个地道的农村人,对此问题感触颇深,我正是努力想去城市的一员。
因为农村的教育医疗各种设施和条件跟城市是相差很大的,这也是为什么小病诊所,大病都往上一级医院跑,还有一方面就是孩子的教育,我想这也是农村往城市去的主要原因,寒门难出贵子,如果再不给下一代争取更好一些的教育条件,那么寒门根本不可能出贵子。
虽然现在农村条件也慢慢好了很多,相比之下跟城市还是天差之别的。
谢谢,如果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帮忙点点关注@农村的9080 感谢。
剪刀爪愛德喵
请点击关注【乡村关中】, 分享不一样的“三农”精彩。
现在,随着城镇化的加快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年轻人都进城务工,他们在城市生活,在城市务工挣钱,在城市消费,更加喜欢城市生活,梦想有朝一日留在城市,不再回到偏僻落后的农村。那为什么农村人总想着去城市呢?作为“三农”领域民间观察员的【乡村关中】认为,脱离农村变成城市人,是每一个农民的心愿。因为农村的落后,与城市的发达,二者存在着天然的差别。其追求优质的美好生活是每一个人的心愿,具体原因如下:
第一,在城市生活更加舒适。在农村长大的孩子,他们看到父辈的一生都在土地上刨取生活的未来,其间种地的艰辛,农产品价格的低廉,往往付出更为艰辛的劳动,而又无法过上幸福的生活。所以,他们每个人自小就发奋图强,努力学习,努力掌握工作技能,努力提升自己的职业形象,不断的强大自己,提升自己在城市生存的本领,摆脱在农村辛苦的生活现状。其根本的重要原因就是农村生活与城市生活截然不同,在二者对比下,他们更喜欢生活在配套设施齐全的城市。因为追求美好的生活是每个人最基本的追求。
第二,任何先进的思想都是从城市兴起。生活在农村,圈子里一年四季都过着春耕夏管秋收冬歇的生活,他们的一日三餐,他们年月始终与土地、与农资、与农产品的价格紧密关联,视野狭窄到坐井观天的状态;而生活在城市就大有不同,任何先进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都是从城市过度到农村的。所以,生活在城市的思想接受先进事物更加强烈,更加积极主动的融入社会,才能不断地改变和改善自己的生活。
第三,在城市享受更加完善社会配套服务。在城市里,出行交通、就医条件、接受教育,公共安全,生活配套等等都一应具有,不管从事哪个行业,都能找到相应的工作,增加个人收入,改变家庭贫困状况。更重要的是,子女可以接受优质的教育资源,不让子女的人生输在起跑线上。这么完善的社会配套服务,不管是自己创业发展,还是子女学习教育发展,都具备天然的条件。更何况,如今城市里各方面的完善配套,更加激发了农村社会发展的活力。
因此,不管是过去遥远的年代,还是如今发达的社会,农民进城的梦想虽时有破碎,但他们还依然决然的做梦都想在城市生活。归根结底,还是农村发展贫穷,而城市能用自己的真诚和努力,让更多的农民都进城务工,为获得更加优质的美好生活。
我是职业农民【乡村关中】,我们一起关注“三农”动态,解析“三农”热点,剖析“三农”万象,探索“三农”规律,推动“三农”发展。你对此有何看法?欢迎留言分享。
CR7CHRIST
这个问题,其实不是有些农村人想去城市,同样很多城市人想去农村。
围城而已,城里的总想着城外的世界。
我们这里的情况:
1:农村的会想办法在城里买套房
第一、城里各种公共配套设施齐全(学校、医院等等);
第二、就业机会多,上班方便,交通也方便;
第三、给子孙一个去城里生活的机会,毕竟以后想在城市落脚成本越来越高。
2:城里人想到农村的也很多
第一、农村空气好,适合生活,安静。
第二、以后可以养老,比城里适合养老。
反正不管是农村人出去,还是城里人进来,最主要的手里有钱,这个才是重点。
鼓乐倾
农民去城市主要目的是谋生,靠打工养家糊囗。因为大多数农民在农村种地收入是很低的,只有进城打工才能挣到钱补贴家用。此外,城市建设和工、商、服务业也需要大量工人,只有农民工大量进城才能满足劳动力需要,农民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岀了巨大贡献,经济要高度发展,农民工的需求是不可或缺的,永远都需要农民兄弟姐妹进城。
Jason瑞爸
关于这个问题不同年龄段的人有不同的想法,年轻人是为了追求更大的利益,因为农村毕竟发展空间不大,为了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让孩子接受好的教育,所以他们这一代大多选择融入城市里的生活。中年人现在去城市发展只是为了挣钱来改变自己的生活,还有一种中年人的想法就是像我这样的人,就是看上了城里冬天的暖气比较舒服,所以也选择了去城市里生活。现在很多农村人都在城里买了房子,家里还都有住宅,所以现在社会发展好了,我们农民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甚至比城里人生活还要惬意!
不是现在有些农村人想进城市,而是改革开放以后,所有的农村人都想进入城市。
改革开放前,由于当时受户口限制,根据户口进行供给制,城市居民有城市户口,才能每月领取供应的粮食和其他食物。没有城市户口,什么食物也买不到。如果农民想进城而没有城市户口,什么食物也买不到,就无法在城市生存。所以,那时农村人想进城也进不了。
改革开放以后,虽然户口对农民有限制,但粮食市场放开了,粮食等食物不再是供给制,有钱就可以买到食物,有钱就可以在城市生存。所以,有一大批不甘心一辈子当农民,一辈子受大穷的农民,大胆跳出农门,进城打工创业,逐步融入城市,定居城市,成为户口在农村,人却在城市生活的特殊城市居民。十几年前,一些小城市的户口放开了,有一批进城的农民在城市落了户口,成为城市居民。
现在,国家宣布放开城市户口,为想进城的农民又创造了条件。必然会有一批农民想进城市。从思想上讲,所有农村人都想进城当城里人。而且他们当中己有一大批有胆量,敢创业的农民己经进城了。改革开放四十年公布的数据,我国原来有9亿农村人,现在已经进城3亿,现在农村还有5.72亿农村人口。
农村人都想进城,谁也不愿意去过头拱黄土背朝天,汗滴禾下土的苦日子,谁都想跳出世世代代的穷农门。他们也知道,在当今社会,除了实现机械化的农村以外,农业是当代最落后,最苦最累,最不挣钱的行业。只有跳出农门,才能脱离苦海。
然而,他们也知道,农民想进城,有两道难关,一是从小没好好学习,自身文化程度低,进城是个土老冒,跟不上形势,跟不上现代化。二是没有一技之长,啥也不会干,进城很难生存下去。只有那些有胆量,能吃苦,敢拼搏的农村人,才能进城扎根创业,融入城市。
性感狼外婆
我认为不是农民想进城市,而是城市需要农民进城市,改革开放给城市带来了勃勃生机的发展机会,各级政府也出台了许多政策,给农民进城市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千方百计,想尽一切办法,吸引农民,让农民安心留在城市,如果没有农民进城市,就不可能城市今天的辉煌。
Tapplecat_
农村人为啥去城市?
农村人去城市,一,可能是去观光旅游,城市的建设与农村差别很大,出去见识一下;二,去学习,现在教育资源不均,城市比农村好多了,所以去城市学习;三,去看病,城市的医疗水平一般比农村高,农村里治不好病的就到城市去治;四,去工作,城市的工作机会比农村的大,而且相对的工资收入一般也比农村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