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人数最多的一个民族,然而,汉族也有过很多不堪回首,被少数民族欺凌的历史,不过最黑暗的时刻,不是元朝,也不是满清。而是五胡乱华时期,中国的千年恶梦、最黑暗、最悲哀的时期。是中原的人间地狱,胡族的兽欲天堂。
一、过程:
五胡乱华由氐族及匈奴族揭开序幕,304年冬天,氐族领袖李雄占成都,自称“成都王”;史称成汉,匈奴贵族刘渊起兵于离石(今山西离石),国号汉(后改赵,史称前赵),这是五胡建国的开始。直到鲜卑建立北魏统一北方(439年)而结束,期间经历了130余年。历史学家也称之为“永嘉之乱”、“中原陆沉”、“中原沦陷”等。
据《中国人口史》记载,五胡乱华前,中国北方汉民族人口有2400万。而五胡乱华后,据史书鸣沙石室佚书记录:“中夏残荒”,汉人或南逃或被屠杀,当时北方的汉人最多只剩400万。可想而知当时中原大地的汉人是多么的悲惨。
五胡乱华时期可以说得上是整个汉民族的噩梦,可谓是遭受到了灭顶之灾,汉族差点灭绝!
五胡分布图
早在汉朝就已经有少部分胡人南迁到中原,随着西晋八王之乱,导致晋朝国力空虚,皇权争斗,百姓苦不堪言,西晋政权其实已经名存实亡,北方和西域各胡族势力趁天下大乱之机入侵中原,大肆的屠虐汉民,视汉人不如犬狗,史书上记载“北地沧凉,衣冠南迁,胡狄遍地,汉家子弟几欲被数屠殆尽。
五胡入侵中原示意图
二、罪恶事实:
“五胡”主要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大部落,但事实上五胡指的是西晋末各乱华胡人的总称,百余年间,北方各族及在华北地区建立数十个强弱不等、大小各异的国家,其中存在时间较长和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有五胡十六国。
所谓胡人,基本上是指一些没有什么文化传统的野蛮部落民。历史总在和人类开玩笑,文明谦和的民族总是被野蛮落后的部落武力征服,然后大肆蹂躏。从埃及,巴比伦,罗马,希腊,印度,中国来看基本都是这样。
在入侵中原的胡人中,大多十分野蛮,许多胡人还保留着食人的兽性。其中以羯族、白种匈奴、鲜卑族三族最为凶恶。
羯族简直就可以称之为”食人恶魔”,它是五胡中开化程度最低的,有语言没有文字,即便在进入中原之后,因为他们大多从事下等家奴工作,所以也大都还是不识汉字的奴隶。
史载他们行军作战从不携带粮草,靠沿途掳掠汉族女子作为军粮,羯族称汉族女子为“双脚羊”,夜间奸淫,白天则宰杀烹食。
在今天的河南省鹿邑县,史载羯军曾展开过一场大规模屠杀,一次就杀掉和吃掉已经放弃抵抗的汉族军民达二十万人之多:“于是数十万众,勒以骑围而射之,相践如山,王公士庶死者十余万,王弥弟璋焚其余众,并食之。”
太子石邃比他爹石虎还要令人发指。如果说石虎是残暴荒淫的话,这个青年只能以变态来形容。在自己府上闲着无聊的时候就带着刀四处遛达,碰到侍女就把她的头砍下来,擦干血迹后放到盘子里做成工艺品跟部下一起观赏。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个杀人狂竟然笃信佛教,他强令掳掠的汉女当尼姑,碰到漂亮的就先和她交媾,然后把这尼姑身上的肉割下来混着牛羊肉一起烹煮,然后赏赐给部下吃,还让他们猜是什么原料做的。
石勒建立的后赵,采取野蛮的奴隶制,只有羯人才可称为“国民”,他们拥有“治外法权”,可以像杀猪宰羊一般任意屠宰汉人、烹食他们。由此,他们也被一些历史书籍称为 “东亚历史上最残暴的民族”。在羯族建立的羯赵政权统治下,曾经建立了雄秦盛汉的汉民族已经到了几近灭族的边缘。
史料记载,”胡皇”石勒,所到之处必定屠城,无论是长安、洛阳还是邺城,遍地都是百姓的尸体,以至于周边河水都染成了红色。城墙上还挂满了被屠杀百姓的头颅,万分血腥。有一部分汉人本想逃难终未能成功,最后只得自杀,沿途都能看到上吊自杀者的尸体,
公元304年,幽州刺史王浚引进慕容鲜卑来对付成都王颖。慕容鲜卑趁机大肆祸害中原,不光劫掠了无数财宝,还掳走数万名汉族少女。走到河北易水时,被宰杀烹食吃得只剩下8000名少女了。慕容鲜卑一时吃不掉又不想放走她们,于是将8000名少女全部淹死于易水。——易水为之断流!
在人类的历史上还从来没有一个时期发生过这样大规模的吃人事件。同一时期,在西方正是匈奴人阿提拉进攻罗马帝国的过程中,残暴是残暴,但并没有留下他们吃人的记载。后来女真,蒙古,满族虽然也很残暴,但史书上也没有留下过多他们吃人的纪录。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根本无法想像五胡乱华时期的血腥与残暴以及汉族先民所蒙受的苦难。
三、有争议的冉魏皇帝冉闵
公元349年,石闵宣布复姓冉闵,杀死羯赵皇帝石鉴,同时杀死石虎的38个孙子,尽灭石氏,一举灭掉了残暴不可一世的羯赵王国。其后冉闵即皇帝位,年号永兴,国号大魏,史称冉魏。他下令邺都城门大开,凡”六夷” (匈奴、鲜卑、羯、氐、羌、巴氐)“与官同心者住,不同心者任所之”。一夜之间,方圆几百里的汉人,扶老携幼,全往邺城里面涌;而一直以邺城为老窝的羯胡及六夷外族,推车挑担,拼命外逃。
后来冉闵意识到这些胡族“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终究是祸根,便颁下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杀胡令:“凡内外六夷胡人,敢持兵仗者斩,汉人斩一胡人首级送凤阳门者,文官进位三等,武职悉拜东门”。一时间,邺都城内汉人纷纷拿起武器追杀胡族,冉闵亲自带兵击杀邺城周围的胡人,三日内斩首二十余万,同时冉闵还豪言要六胡退出中原,“各还本土”,否则就将其统统杀绝。
诸胡乱中华时,北方汉人被屠杀的只留下四百余万,最主要的凶手是匈奴人和源于东欧高加索山到黑海草原地区的白种羯族(这个民族有拿人头祭祀的习惯)。冉闵灭羯赵,歼灭三十多万羯族与凶奴为主的胡兵。冉闵后来在邺城杀了二十几万羯族,加上全国各省各地的复仇杀戮。羯族与匈奴在血腥的民族报复中被基本杀绝。
冉闵具有代表性的六大战功:
公元350年冉闵率军于凌水河畔大败鲜卑燕军二十万。擒斩燕军七万余人,斩首上将以上三十余名,焚烧粮台二十万斛,夺鲜卑北燕郡县大小二十八城,冉闵威震中原。后冉闵推翻羯赵,称帝建国,年号永兴,国号大魏,史称冉魏。挟胜利之势,突袭各路胡军。先后经历六场恶战。
(1)首战以汉骑三千夜破匈奴营,杀敌将数名,逐百里,斩匈奴首三万;
(2)再战以五千汉骑大破胡骑七万;
(3)三战以汉军七万加四万乞活义军破众胡联军三十余万;
(4)四战先败后胜以万人斩胡首四万;
(5)五战以汉军六万几乎全歼羌氐联军十余万;
(6)六战又有以步卒不足万人敌慕容鲜卑铁骑十四万,不退反进,竟十战十捷!
几番大战,打出了汉家铁骑的威风,各地汉人纷纷响应,史载“无月不战,相互为攻。”一举光复山东、山西、河南、河北、陕西、甘肃、宁夏。匈奴、羌、氐等胡人势力被逐出中原。
四、五胡的结局:
匈奴:汉朝南北匈奴分裂时,北匈奴可能迁往了欧洲,建立了匈奴汗国。隋唐以后不再有记载。
羯:后赵被冉魏灭亡后,羯族几乎被屠杀殆尽,仅剩下一万余人投降东晋。
鲜卑:到了隋唐时期,鲜卑融入到其他民族中,逐渐消亡。
羌、氐:留在青藏高原的几支,在唐初年间被松赞干布统一,消失在历史中;南迁的一部分在云贵高原形成六诏,最终统一为南诏。南诏灭亡后分裂为各个民族;一部分继续南迁,融合与缅甸各族。
公元338年地图
五、历史书中的“积极意义”:
五胡乱华后,原中原地区的知识分子、农民、手工业者、商贾等纷纷逃亡到南方,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使江南地区日渐富庶和繁华,最终取代中原而成为全国的中心。迁到南方的中原部族与当地的人民和百越各族相融合,形成了一种饱含江南特质的新兴文化;而在北方取得了政权的胡族,在文化上被逐渐汉化,胡族和汉族的隔阂逐渐消融。这一时期,是华夏各民族大融合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