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俗话说不作死就不会死,今天我们就来盘点历史上花样作死的事件。
作死达人——祢衡。
祢衡这个人呢,后汉书记载是“少有才辩,而尚气刚傲,好矫时慢物”大概就是说这个小伙子从小就很有才气,辩论撕逼非常擅长,但是比较傲娇,不大看得起别人。
操欲见之,而衡素相轻疾,自称狂病,不肯往,而数有恣言。操怀忿,而以其才名,不欲杀之。闻衡善击鼓,乃召为鼓吏,因大会宾客,阅试音节。诸鼓吏过者,皆令脱其故衣,更着岑牟、单绞之服。次至衡,衡方为渔阳参挝,容态有异,声节悲壮,听者莫不慷慨。衡进至操前而止,吏呵之曰:“鼓吏何不改装,而轻敢进乎?”衡曰:“诺。”于是先解衵衣,次释余服,裸身而立,徐取岑牟、单绞而着之,毕,复参挝而去,颜色不怍。操笑曰:“本欲辱衡,衡反辱孤。”
孔融退而数之曰:“正平大雅,固当尔邪?”因宣操区区之意。衡许往。孔融复见操,说衡狂疾,今求得自谢。操喜,敕门者有客便通,待之极晏。衡乃着布单衣、疏巾,手持三尺棁杖,坐大营门,以杖捶地大骂。操怒,谓融曰:“祢衡竖子,孤杀之犹雀鼠耳。顾此人素有虚名,远近将谓孤不能容之,今送与刘表,视当何如。”于是遣人骑送之。
这段话是说曹操想见见祢衡,但是祢衡不怎么看得起曹操,就不给他面子,说哎呀呀我身体不好啊哎呀呀我神经不好啊,背后里呢祢衡还多次说曹操的坏话。曹操虽然很生气,但是考虑到这个祢衡好歹也是一个公知,有才华名气大就没起杀心。但是得罪曹操的任务已完成(1/3)。
尔后曹操又听说祢衡很会玩儿打击类乐器,是个摇滚乐队的鼓手。于是曹操就请祢衡来担任中央民族乐团的打击乐部部长。一般来说,鼓手表演合格之后要按规定换上特定服装面见曹操。祢衡表演的时候演出效果特别好,大家都很受感染。但是轮到他去面见时候他不换衣服,被人拦住,于是祢衡所幸就当场更衣,全裸出镜,场面大为香艳。曹操表示劳资又被羞辱一顿。祢衡得罪曹操任务完成(2/3)。
爱吃小梨子的孔融想缓和一下祢衡和曹操的关系。他带着祢衡去见曹操,说祢衡这个人经常犯神经病, 您别和他计较,今天他来给你谢罪了。曹操很开心啊,哎呀,这场子终于要找回来了,吩咐下人快快有情。等了很久祢衡终于要来,结果没想到他拿着个棍子就在曹操大营门口破口大骂!祢衡自此彻底完成了得罪曹操(3/3)的任务。
即便祢衡这么作死,他也没被曹操处死,而是送到了刘表那里。可是到了刘表那儿,祢衡还是不老实,依然执着坚定地作死。
刘表及荆州士大夫,先服其才名,甚宾礼之,文章言议,非衡不定。表尝与诸文人共草章奏,并极其才思。时衡出,还见之,开省未周,因毁以抵地。表怃然为骇。衡乃从求笔札,须臾立成,辞义可观。表大悦,益重之。后复侮慢于表,表耻,不能容。
话说祢衡刚刚到刘表那里呢,也挺受重视。荆州上表的奏折和发布的通告指令刘表都让祢衡参与起草拟定。但是时间一长,祢衡这个人作死犯神经的毛病就又发作了。他先是当着刘表和一干智囊的面,把他们起草的文章给撕了,说你这写的什么狗屁不通的玩意儿。尔后呢,祢衡又总是不注意上下级关系,对待刘表吊儿郎当,非常轻视,刘表感觉首长威严实在挂不住就把他给送到了黄祖那里。
后黄祖在蒙冲船上,大会宾客,而衡言不逊顺,祖惭,乃诃之,衡更熟视曰:“死公!云等道!”祖大怒,令五百将出,欲加棰,衡方大骂,祖恚,遂令杀之。
在黄祖这儿,祢衡还是本性难改。
有天黄祖在大型舰艇上大宴宾客,结果祢衡又出来捣乱,出言不逊(我怀疑祢衡这个人是不是有表演型人格,每次人多的时候就要跳出来作死?)。黄祖很不开心啊,教训了祢衡两句,祢衡更加不乐意了:“你个死老头儿,说的都是特么什么屁话!”黄祖一时之间怒不可遏,让人打祢衡屁股,结果祢衡接着打开嘴炮士可杀不可辱,有本事你杀了我。黄祖一听很生气啊,妈哒,劳资就杀了你!
于是祢衡卒,享年26岁。
实际上呢,祢衡不仅仅对领导不怎么恭敬,他对身边的同僚朋友也相当没礼貌,可以讲是每天都在作死。
临发,众人为之祖道,先供设于城南,乃更相戒曰:“祢衡勃虐无礼,今因其后到,咸当以不起折之也。”及衡至,众人莫肯兴,衡坐而大号。曰:“坐者为冢,卧者为尸,尸冢之间,能不悲乎!”
当祢衡被曹操派遣到刘表那里去的时候,大家说我们欢送一下他吧,不过祢衡这个人比较狂,待会儿我们送他都坐着别起来。等到祢衡来的时候,果然没有一个人起身相送,大家都或坐着或躺着看着他。祢衡一看嚎啕大哭,哎呀呀,我听说坐着的人是坟墓里才有的姿态,躺着的人是尸体才有的姿态,今天我在这坟墓与尸体中间,实在是太悲壮了啊!!!呜呜呜!!!
所以整个祢衡的一生就是作死的一生,要说古代花样作死冠军,我还是服祢衡。
不爱江山爱美男,作死自己作掉汉
汉成帝时期,赵飞燕姐妹不能生子,便暗中残害后宫,燕啄皇孙,致使汉成帝纵欲身亡无子。
公元前7年汉成帝死,宗室子弟十九岁的刘欣继位称帝。刘欣少年时,熟读经书、文辞博敏,看起是个当皇帝的好苗子。
汉哀帝刘欣刚即位时,是个想有一番做为的年轻皇帝。他认识到身为皇帝,决不能像汉成帝那样大权旁落,任人摆布。一上台就限制了汉成帝的母亲太后王政君权力,驱除了王莽,罢黜乐府,生活节俭。在政治上,提出限田,限奴的建议,企图使汉家摆脱厄运。制定了具体规定:诸侯王、列侯、公主、史民占田不得超过30顷;诸侯王的奴婢以200人为限,列侯、公主100人,史民30人;商人不得占有土地,不许做官。开始“汉哀新政”,看起来真是中兴之主。
后代史学家对其统治初期评价不错:
司马光:“哀帝初立,躬行俭约,省减诸用,政事由己出,朝廷翕然望至治焉。”
苏辙:“汉哀帝自诸侯为天子,方其在国,好礼节俭。”
建平二年(公元前五年)的一个清晨,哀帝刘欣要步出殿门,猛地发现站在殿檐下传漏报时的少年郎官,长相清秀俊朗,气质温婉动人。皇上盯着美少年定睛看了好一会儿,深深被他的相貌吸引住了,感觉似曾相识,招呼少年上前问道:你是朕做太子时的舍人(僮仆)董贤吧?少年媚态千转,细声细语回皇上话:正是奴才董贤。
两个青年男子的这一面,赛过世上任何一对异性男女的电光火石,相互迸发出异乎寻常的爱慕。随后天子刘欣没事就叫董贤来陪他聊天,官拜黄门郎,升迁驸马都尉侍中,一日胜似一日地亲近宠幸,俩人轰轰烈烈地展开了一场同性热恋。于是董贤一月三次升迁,震惊朝野。汉哀帝与董贤邂逅了,如果要在前面加个定语的话就是“作死”,不只是要他的命,还有西汉王朝的命。
爱一个人的最高境界是“爱你胜过爱自己”。汉哀帝对自己很节俭,却把金银珠宝的私人财产,义无反顾地送给了董贤,而且都是给对方最好的,留给自己次一点的。汉哀帝接着就在北宫门外大建宅邸,整个工程十分浩大,建成后的董府富丽堂皇,精妙绝伦,就差把门匾换成“紫禁城”了。董家的日用器皿也一概承包。每次摆什么东西,都有专人出方案,然后皇帝大人亲自审核,审核通过才能送去。哀帝还担心爱人的安全,就派皇宫的侍卫保护董贤一大家人的人身,并且是一天二十四小时。这还不算,就是董贤一家上街闲逛,都有他老人家委派的人专门陪同。
甚至在汉哀帝在建造自己义陵的同时,特意在旁边留出一块空地给董贤修墓,希望死了以后也可以经常串串门,谈谈情,说说爱。真正做到了死了也要爱。
汉哀帝就已经差不多把董贤爱死了。譬如,汉哀帝午睡,起得早,还在美梦中的董帅哥枕着他的一只袖子,皇帝大人舍不得惊扰他,就拔剑割断袖子。(断袖之癖成语由来)
汉哀帝觉得这样的爱都不够,竟想把皇帝位置传给董贤,说:“吾欲法尧禅舜,何如?”中常侍王闳立即劝谏哀帝打消这个念头。
大臣当然有意见,丞相王嘉就在一份奏疏中严厉谴责:“奢侈僭越、寻欢放纵、变乱阴阳……陛下一向仁慈智慧,行事谨慎,如今却有这些过失被人大肆嘲讽……”认为董贤应该“千人所指,无病而死”,说白了就是不得好死。听完这番话,哀帝很生气,你骂我可以,但是怎么能说我的爱人,结果王嘉同志被下了大狱,呕血而死。
作为一个皇帝而言,汉哀帝的爱情行为无疑是不当的。用国家赋予他的权力对董贤滥赏滥封,可谓以公谋私;关心一个男人胜过关心天下人,可谓玩忽职守;对大臣的正直谏言打击报复,可谓昏庸刚愎。然而,作为一个敢爱敢恨的男人,他无疑是可爱的,值得同情的。很多皇帝把爱情当玩物,为了帝业,甚至把爱情从生命里剔除得干干净净。但是汉哀帝没有,他用皇帝的方式全心全意地爱着董贤,一直到死。对于身边从不缺乏美人的皇帝来说,这简直是个奇迹。
两人恩爱,简直寸步不离。哀帝见董贤长期不回家,便让还董贤回家看看,董贤哪里舍得离开哀帝一时呀,于是干脆把自己妻子接到宫中,一起侍奉哀帝。这群p玩的,真是让人大跌眼镜。董贤的妹妹长的像哥哥,于是被封为昭仪,也一起陪哀帝玩乐。这画面不能想象!
董家一夜随之飞黄腾达,董贤的父亲董恭升迁做光禄大夫,弟弟董宽信接替董贤任驸马都尉,“董氏亲属皆侍中诸曹奉朝请,宠在傅、丁之右矣。”连大司马印交到了刘欣的舅舅丁明手里。
可是这个舅舅还算正值一些,见不得自己外甥一家如此胡来,加上丞相王嘉无辜为之丧命,丁明对董贤不满。董贤在丁明这儿受了委屈,免不了要向情郎天子哭诉。刘哀帝一道任免册书送达丁明:丁将军“嫉妒忠良,非毁有功”,“其上骠骑将军印绶,罢归就第”,回家待着去了。董贤自己成了大司马。
董贤不过二十左右,就被封关内侯,破天荒做了最大的官之一大司马,董贤从此便与大司空、大司徒同列三公,显赫一时。日总揽朝政,百官奏事一律须经过他。元寿二年(公元前一年),匈奴单于亲自来朝,宴会上看见群臣个个胡子一大把,唯有董贤年纪轻轻,却位坐前列,奇怪之余就询问传译,哀帝令传译回报:“大司马年少,以大贤居位。”单于信以为真,连忙恭贺汉哀帝得到了贤臣。整个朝廷由一个小白脸来掌管,那汉代天下还有个好?
这下可好,再没有人管哀帝了,他的主要事业就是一个了:爱情和性生活。没过四年,汉哀帝就死在床上,至于汉哀帝如何死的,有史家认为是身体掏空而死,也有认为是服了春药而死,反正就为了床笫之欢,自己把自己作死了。
元寿二年六月,二十六岁的汉哀帝病死。太皇太后王政君让王莽出来掌管国家。王莽抓住朝中对董贤的普遍不满,先是取消董贤在皇宫的居住权,把他们一家撵了出去。然后又罢免他的大司马一职。董贤知道大难临头,就在当天和妻子一起自杀,也算是为疼爱自己的汉哀帝殉情。
后来,王莽夺了刘家的天下,西汉就此结束。
战国时期秦国的国君赢荡
赢荡谥号秦武王,我们先来看看这个谥号代表什么意思。
刑民克服曰武;威强睿德曰武;拓地开封曰武;恤民除害曰武。
由此可见,“武”这个谥号既歌颂了帝王攘内安外的功德又揭漏了他性格刚烈的品性,总的来说赢荡获得这个谥号是褒义,那么我们就来看看他的一生究竟是怎样把作死玩出花样的。
赢荡继位就主张武力对待六国,并且驱逐了秦国的大谋略家张仪。
秦国没有张仪就没有几十年的安定发展局面,他劝说秦惠王采用“连横”的战略,与六国交好,并四处游说,终于建立起了盟约。在那几十年里,六国与秦国互不相犯,而秦国在西方大力改革、积聚国力,终于不再是待宰的羔羊。
可是当赢荡继位后,直接废除了他的“连横”战略,主张重新与六国抗衡,而张仪也被迫出走到了魏国。
祖辈好不容易建立起的和谐局面就被他轻易打破,原本秦国就不足以与六国抗衡,可秦武王赢荡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就是这样的冲动让秦国重新回到“赳赳老秦,共赴国难”的时代。
自负的武王赢荡挑衅周天子,强举铜鼎最终被活活压死。
赢荡长得五大三粗,力大无穷,放眼整个中国历史也就是项羽能够与之比拟了。他不仅自己力气大,而且还喜欢大力士,他麾下的很多将领就是因为力大而受到重用,像孟贲、任鄙之流,比比皆是。
赢荡继承王位后,又对周天子产生了觊觎之心。要知道鼎在古代是权力的象征,相传大禹制做九鼎代表九州,只有华夏大地的最高统治者才能拥有,我们常听到的“问鼎中原”就是问“权”中原的意思。
公元前307年,赢荡带着一班随从直奔洛阳,打着“朝拜天子”的名号,实际上就是想像周王室宣示武功。
要知道,诸侯王入京都是要提前向天子请示,在允许的情况下才能动身的,而赢荡带着人马入了洛阳才派人通知天子。当时的周赧王被吓得不轻,以为秦国是来取自己而代之的,赶紧派使者去迎接。赢荡完全不理会天子使者,因为他听说象征天下的九鼎在王室的太庙里,不顾阻拦闯了进去,想一睹真容。
就在赢荡肆无忌惮地打量九鼎时,太庙里的监事大声辱骂,称赢荡是藐视天子、以下犯上。赢荡则十分不屑,甚至和身旁的孟贲、任鄙几个人开起了玩笑:谁能举起这个铜鼎。当他们几个都表示举不起来的时候,赢荡不顾阻拦便伸手去试。当他费劲力气终于举起鼎,刚刚往前迈了一步,只传来“咔~”的一声,赢荡倒在地上。
原来,他的身体承受不住鼎的重量,最终腰被压断了。堂堂一代国君,威名赫赫的秦武王赢荡就是这样花样作死结束了一生。
总结:不得不说,历史上花样作死的还有很多,无法一一列举,大家有补充的欢迎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