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忍不住想说说我的两次高考,虽然普通但却跌宕起伏。
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是在华中科技大学读的本科,生物专业,后来考研进入了心理学领域。但是多数人不知道我还在辽宁科技大学待过整整两个月,这一经历只有更了解我的人才会知道。
下面就来说说我两次截然不同的高考故事。
01 灰暗与抑郁的高中生活
我对高中生活(高四复读除外)的整体印象是灰暗与抑郁的。
高一时,我的状态还可以,成绩也是班里前几名。高二文理分科后,我就进入了灰暗与抑郁时代。这是因为学校里的绿茵茵的足球场被拆了,还铺上了水泥,插上了篮球架子。我踢足球的权利就这样被剥夺了。
高三的课业太重,压力太大了。除了学习与考试,还是学习与考试。我曾一度产生了厌学心理。失去了踢球的权利,我转而去打乒乓球,但也仅仅限于体育课和一丁点儿的课余时间。要想踢球的话,只能等到周日,这一天的休息时间还要完成大量的作业。
由于平时不练球,不踢球,我的足球水平下降很厉害。尽管周日去踢球,表现得也让我很不满意。这也是我抑郁的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的理综成绩怎么也提高不上去。成绩提不上去,兴趣爱好的发展也受到阻碍,不抑郁才怪呢。
成绩提不上去,可能是因为我不够努力,或是我真的不够聪明学不会。这些我都可以接受,我最接受不了的就是学校对于足球的态度,这让我十分恼火。
学校把足球场拆成了篮球场,没关系,哥忍了,我自己拿个球在体育课上练练颠球总可以吧。呵呵,还是不行,想踢球门都没有。我清晰的记得体育老师那张丑恶的嘴脸和欺人太甚的吐词:别踢了,下回再踢球,就把球给你没收了。我当时气的都不想踢球了,我特么想直接踢他。
我最好的朋友跟我同在一所学校,一天中午吃饭时我问他:高中三年你都干啥了?他说:学习除了数学和物理以外的科目,外加看篮球和美女。
我跟他有点相似,高三一年,我除了被动枯燥的学习,就是看《大长今》和自习武术。大长今给了我精神上的慰藉,而自行习武则是我唯一能够自己控制的事情,虽然练得不怎么样,但至少在高三压抑的一年里,得到了少许主动和自由。
学习成绩提不上去让我很着急,兴趣爱好无法得到培养让我难过与无奈,高三一年,我甚至觉得生活学习啥意思都没有。《大长今》和武术让我得以喘息,支撑着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在一本线上下波动。
和那些被逼无奈跳楼自杀的孩子相比,我是幸运的。最要感谢的是我的爸妈,他们虽然也很着急,但是从来不逼我。我的爸妈是爱我的。我看大长今,我从学习时间里挤出时间来习武,他们都是支持的。这些支撑着我走到高三的尽头,顺利的走进第一次高考的教室。
02 首次高考,发挥失常
之前希望高考晚点儿来,因为好多些时间复习提分。可高三的学习就像武汉夏天闷热无风的晚上,让人汗流浃背,不得喘息,太难受。最后一两个月,就急切的盼望着高考赶快来:早点考完,早点儿解脱。盼望着,盼望着,高考终于来了。
考完我就发誓,无论考得有多差,我都不会复读的,打死我也不会复读,高中的教室里我是一刻也待不下去了。
考完了,总分543分。这个成绩当时只能上个一般的二本院校。选来选去,最终选择了报考辽宁科技大学的生物专业。最终录取通知书下来了:辽宁科技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我当时就在想要不要复读呢?最后我给了自己三个很靠谱儿的理由,决定不复读。三个理由分别是:数学123分,很顺的数字;总分543分,倒着看3—4—5也特别顺;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里的“无机”跟我的名字前两个字“吴继”音相同。
这是天意啊,上天的安排让我去辽宁读这专业呀!人有时候就会给自己找一些自己都想笑的无厘头的理由不去做某事。真实原因则是我被高中生活深深地伤害了,再也不想回去了。
03 辽宁科大与退学的决心
既然上天的安排已定,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我背上行囊,踏上了远去辽宁的火车,生平第一次出远门,平生第一次坐火车,幸好有爸妈陪伴着我。途径北京转车,花了一天半的时间终于到了学校。报了到,看了宿舍,简单的吃了点饭,爸妈就匆匆赶往火车站,因为多住一晚,就要多花钱,爸妈舍不得。
后来才知道,他们买的站票,辽宁到阜阳,慢车,18个小时。
后来有一年春节回家,我跟父亲俩人喝酒,父亲一喝多就吐真言,我才知道当年爸妈在校门口与我分别后,他们都哭了。那一次,我也喝多了,和父亲相泣而拥。
送走了爸妈,我带着新鲜与好奇外带一丝害怕参观了这个比高中大好多的大学校园。走着走着,就来到了大学的足球场,看到一帮人在踢足球,我暗暗发誓一定要把足球这个兴趣重新培养起来。
军训完毕后,就进入了正常的上课模式。大一上学期,课少得可怜:高数、英语和计算机。哦,对了,还有我最喜欢的体育课,果断选修了足球。踢足球是在那两个月里为数不多的幸福时光。
大学生活渐渐陷入了无聊与乏味。我特别认真的学习,一有空就去上自习。每个班都配有专门的自习室,但是每一次都只有我一个人在自习。我努力的学习英语,每节课后都会问高数老师数学题目。我想考出好成绩,以弥补我高考时的失常发挥,想让周围的人看看,我跟你们不一样,我是发挥失误才考到这里来的,后来才知道发挥失误的不只我一个。
渐渐地,以这种心态学习的我失去了学习的乐趣与动力。每次自习都是我一个人,好寂寞。我就开始买书看,看意林、读者、青年文摘、萌芽,摘抄书上优美的文句。再后来,我无聊到开始抄高数书了。晚上回到寝室就到睡觉的时间了,我带上耳机,用手机上的收音机收听音乐节目,常常听到深夜才睡。
东北人很友好,也很热情,还记得对面寝室的哥们给我吃的南国梨,有点菠萝的味道。但是,这里的学习氛围我实在是受不了了。最终我选择了退学,回家复读。
记得那是一天晚上的课后,上的计算机课我完全听不懂,可能是因为近视,又坐在后面,导致看不清ppt上的内容。总之课后我特别的难受,觉得生活一片灰败。
走在黑乎乎的路上,高中的好友给我打电话,复读的他说了不少当年复读的好处,还劝我回家复读。这件事不是决定我复读的关键因素,却是导火索,点燃了我回家复读的决心。回到寝室,我立马给我所有的好友发这一天大的好消息,得到的回复却都是反对我的,“你疯了吧”“你可想清楚了,这可不是小事”“你敢这么做,回头见面我揍你”......
他们越是反对,我就越是觉得我的决定是对的,因为大多数人都不敢打破常规,改变自己。尽管我自己也没有足够的底气,我不知道我回家复读对不对,我只知道我待在那里是错的。
第二天,我就给爸妈打了电话,简单说明了我的意思。那一天正好是班级之间的篮球赛,一言不合还打了起来。我在旁边的空地上,给爸妈打电话,他们打起来也与我无关,我是要离开的人了。
最让我感动的是妈妈没说别的,就说了一句话“想回来就回来吧”,我一辈子都会记得。
我本以为妈妈会问我怎么回事,会劝我再想想。可是她没有,就一句话,当时我差点哭出来。爸妈是世界上最爱我的人。
04 高四生活与再战高考
办理退学手续的那几天,我没有去上课,待在网吧里看周杰伦的MV稻香。刚入学时听这首歌觉得很一般,后来再听时觉得写得太好了,真是太符合我当时的状态了。
由于回家心切,买了跟爸妈一样的18小时站票。收拾好了行李,室友们把我送到火车站,还给我买了一包吃的让我带着。跟他们挥手告别后,离家两个月整的我,带着急切与激动的心情,踏上了回家的火车。
到了阜阳火车站,老爸早在火车站等着了。在路上我就在想,到了家见了爸妈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场景,我想到了拥抱,想到了流泪,后来真在火车站见了陌生而又熟悉的爸爸,所有的想象都没有发生,爸爸就一句话:怎么变得又黑又瘦。虽然没有拥抱,没有热泪,可是我知道这就是我们父母给我们的最朴实也最真挚的爱。
到家第二天便去了好朋友推荐的班级,实际上他也在那个班里复读。班主任叫杜江,这名字我记得很清楚,因为我们那儿有种烟叫渡江烟。他看我第一次高考成绩还不错,就果断收了我,后来证明是对的,第二次高考我考了全校第一。
我所复读的学校全部是复读生,因为学校本身就是县里成立的高考辅导中心,专门收留复读的学生,我很感激这一点。以前的高中学校我想都没想过要再回到那里复读,那里留下的多半是痛苦的记忆。
高四复读的生活,是我高中四年里最愉快的时光了,简单而自由。复读之前,我就对自己说无论复读后的成绩如何,我都不会后悔,也没有定目标,就算复读后成绩没变化,我也没有任何怨言,不过一般认真复读的学生提高30~40分是没问题的,毕竟多学了1年嘛。
第二次高考,我超水平发挥,总分646分,理综277,数学140,英语117,语文112。
我这人智力平平,不算聪明,但我知道勤能补拙。最终考取了华中科技大学,生物技术专业。
为什么能够取得这么大的进步,我总结了下,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爸妈的无条件支持。从退学到辅导所有事情都是我自己做主,他们都是在无条件的支持。我知道我退学回家,他们也会有压力,也会面临着来自周围人的议论。
2.有好朋友坐同桌陪伴我,我们每天都会一起学习、一起运动、一起研习武术,我的腹部绕杠就是那个时候学会的;
3.班主任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班主任给我营造了极大的自由,早上迟到他不管,考英语和语文小测验我不做他也不管,晚自习想回家休息了就在桌子上扔一请假条,他也不管。这给了我极大的自由分配我有限的时间和精力。
4.每天一套理综卷和数学卷,语文和英语只花很少的时间保持原有成绩,提分目标明确;
在我看来,最重要的是前两点,来自家人和朋友的陪伴与支持。
05 想对学生和家长们说的话
分享我的故事是想给刚刚高考结束的学生与家长们一些参考,不论我是作为正面例子,还是反面教材,都希望能引发大家一些思考。无论你是正在上学的学生,还是为人父母的成年人,我都想跟你们分享下我内心真实的想法。
对学生想说:
无论周围人如何对你说高考多么多么重要,你都不要为了它而放弃了你的兴趣爱好,以及你的探索欲与好奇心。丢了这些,你要花更多的代价才能再找补回来;
如果你的学校跟我的学校一样变态,你也不要灰心丧气,尽量的抽些时间维持着兴趣的火苗暂时不灭,上了大学,你就可以重新点燃它;
如果你考的不好,上的大学一般,不要失望,因为高考成绩与你未来的成就没啥关系,你看看阿里的马云和猎豹移动的CEO傅盛就知道了,一个毕业于杭州师范学院,另一个也曾是山东工商学院的本科生。
对家长想说:
虽然你们希望孩子能够考得好,有出息,但是不要给孩子过多的压力,他们需要的是无条件的支持和鼓励,你们的爱就是最好的支持;
孩子在学校发展什么兴趣爱好,学习怎么安排,要不要上补习班,考砸了要不要复读,填报志愿选择什么专业和院校,这些决定一定要让孩子们自己做,你提供你的看法和建议,一定不要强迫孩子,独自做决定是一种很重要的品质;
不要总盯着学习成绩,成绩不能综合的显示出孩子的全部,你要陪着他们一起探索兴趣,发现孩子身上的优势和潜能,这些东西比成绩分数更加重要,因为他决定着孩子的未来是否幸福。
有 梦 就 去 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