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旅游的,在推荐他们官方小程序上新上线的商城里的东西。
做早教的,在推荐他们的线上课程。
做物业的,在推荐他们为了解决业主最后一公里上线的拼团活动。
做房产销售的,在群里搞活动,推荐他们正在力推的一个新盘。
还有很多企业的新闻:
家居家装—2月6日,居然之家130多家门店在3天时间内引导成交订单近1500笔,预估成交超4000万元。
大型商场—银泰百货其淘宝直播上线20天,其中一场湖北十位导购云复工,引来75000人观看,这相当于一家顶级购物中心周末的客流。
车企—网传大搜车的搜车大学在疫情期间推出了“停工不停学,搜大教你在家卖车”的主题课程,课程主要包括微信营销、快手直播等;某房企集体闭关研究李佳琦,学习直播卖房。
房企—“恒大75折卖房”曾刷爆网络引热议,此前恒大已实行线上卖房模式,3天时间认购4.754万套,总价达580亿元。
实体书店—实体书店岌岌可危,许知远写“求救信”、钟书阁店内直播、独立书店抱团续命……疫情让实体书店如坐针毡。听说,不少文人作家将会上直播呼吁大家关注独立书店。
夜店—不少夜店最近选择在线打碟,掀起云蹦迪的热潮。网易云音乐LOOK直播总经理纪成文称,有20多家酒吧上百个DJ入驻,每晚会有超过10万人在线蹦迪。两家名气极高的夜店称,完全没有想到会这么火。
看得出来,疫情正在倒逼整个社会自救,在线上寻求出路。而他们所用的办法都可以被称之为社交电商,他们可以划分为这么5类:
1、拼购型:通过多人拼团,集体获得更低的价格,人群自发性,激发消费者自主带动更多人群加入购物,目标人群多价格敏感,典型平台:拼多多。
2、 内容营销/导购型:激发用户自发产生内容,整合后进行内容运营,带动更多消费者产生购物需求,典型平台:小红书,蘑菇街。
3、兴趣圈/社群型:聚合有特定购物目标或相同购物需求的人群,通过相互推荐和交流产生购买,典型平台:闲鱼、贝贝。
4、人群分销型:利用熟人圈引流并建立的信任,通过找到更多人参与进来建立分销体系,形成几何裂变,典型平台:云集、斑马会员、贝店。
5、 综合平台:通过一个综合性的平台入口,整合各类社交电商模式(包括拼购、内容运营、兴趣圈等),兼具各类社交电商的熟悉,通常有大型综合性电商平台资源,拥有成熟的货源和物流支持,典型平台:天猫、京东。
之所以社交电商这么火,就是因为他能够降低商家的获客成本—通过社交分享、激发用户的非计划性购物需求,接着在购买决策阶段,则通过信任机制快速促成购买,提高转化效率;最终落到分享传播层面,则通过激发用户主动分享意愿,降低获客成本。
品牌要和消费者建立信任很难的,常常需要5年、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更不要说“偏好”了。偏好是要好不好我都喜欢、贵不贵我都要买。
但是社交电商可以从偏好、信任、了解,逆序来建立品牌。
所以我们看到李佳琦买口红可以一个人卖掉上万只;薇娅卖火箭商家都要抢着排队;老罗带货引发全民关注;辛巴一场直播可以实现销售收入5个多亿。
就是因为他们建立了和大众的信任。
薇娅和李佳琦(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如果说之前是线上经济打败实体经济,那么这次可能就是线上经济拯救线下经济了,而且,这次线上经济的主角就是社交电商。
经历了是十几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电子商务开始在2014年进入衰退期,有两个数据可以说明,一个是交易总额,还有一个是网站的成交额GMV;
2014年电子商务交易总额开始下滑
2014年开始,平台电商GMV开始下滑
与此同时,还有一个指标——获客成本正在急速的上涨
我们能从中看出,拼多多之所以能成功,获客成本低是最为明显的原因。谁能把获客成本降下来,谁就能重新成为电商领域中新的赢家。
于是很快淘宝推出的淘小铺、淘宝高手;京东推出的芬香、京微计划;小米推出的有品推手;苏宁推出的苏宁推客,等等,平台电商纷纷开始布局社交电商。大佬对于社交电商给与了相当高的期望。
马云说,“传统模式的高成本和激烈竞争导致社交电商成为最佳选择,不知不觉你会发现家里已经有人在使用社交电商产品,周围做社交电商的人也越来越多。未来2年,中国将会有30%~45%的人从事社交电商,也就意味着,每个家庭将会有80%的人以社交电商的形式创业。”
刘强东说,“ 未来的时代注定属于移动社交电商,随着移动设备不断发展,我相信购物会变成“所见即所得”,随着3D虚拟技术的发展,甚至可以做到所想即所得。
对于社交电商的火爆,最大的问题还是传统电商十几年没解决的问题——大量的假货、劣质货充斥。不管是社交电商还是其他电商形态,本质就是品牌、品质,这一个规律是没有人能颠覆的。
当一个商品的价格便宜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其实对消费者没好处,便宜没好货,天上永远掉不下馅饼。等到有一天很多消费者明白这一点的时候,他还会找京东这样有品牌、有品质保证社交电商平台给他提供产品和服务。”
黄峥说,“ 社交电商是一个伪概念,电商就是电商,社交就是社交,没有人为了社交去买东西,只会说因为已经在社交,顺便买了东西。而拼多多正是致力于将线下生活中的购物场景移植到线上。通过“社交+电商”的模式让更多的用户享受到购物的乐趣,体验到更多“有温度的购物”。整个行业不会停留在这里,拼多多模式只是一小步,仍然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未来社交电商互动的形式会更加丰富。”
张近东说,“ 不能简单地将社交化等同于微博宣传、微信推广,更不能把千军万马搞微商当作是实体零售转型的主导路径。只有通过社交化的人与人的互动服务,才能提供有个性、有温度的服务。实体零售插上移动互联网的技术翅膀,通过社交化的用户服务,抓住个性化、差异化的需求,进行精准营销,是实现智慧零售重要途径。”
这是一套新的操盘打法,但在天价流量的背景下,却行之有效,既解决了传统电商获客成本高的痛点,也打破了长久以来转化率低的现实困境。
“社交电商”已不再是一个简单而笼统的概念,根据浙江发布的社交电商白皮书显示,目前国内社交电商已经成为仅次于自营电商、平台电商后的“第三极”。
刚刚过去的2019年,社交电商行业从业人员规模超过4000万人,市场规模将突破2万亿元,同比增长63.2%。我国社交电商消费人数已超过5亿人,这一年,国内社交电商有39起融资事件,总融资金额达191亿人民币。
这一年被许多人称为“社交电商元年”。
2020年,所有这些数据肯定会是一个更加爆发式的增长。
大佬的话,都渐渐成了现实。
以上社交电商的特性和潜力,我觉得非常适合在家创业的人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