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也是我关注的问题,为此我特地和我女儿合作,开写了一本网络小说。
事情源于今年的暑假,小学五年级的女儿告诉我,他们班级里好多同学在看网络小说。
当时我吓了一跳,大家也知道,网络小说的发行门槛低,审核也不是特别严格。
小孩子喜欢幻想,其实大人也喜欢幻想。不过万事都要有度,如果幻想到漫无边际,那就不是我们需要的了。
听女儿述说过后,我问她,同学们都看些什么小说呢?她告诉我“屌丝逆袭”“霸道总裁”。嘿嘿,谢谢女儿告诉我这些新时代的网络题材。
晚上我找了个时间,在网上搜了一些这种题材的小说,看了几章实在累了,不知道是眼睛吃不消,还是心脏吃不消,反正我已经大致了解这类小说了。
于是第二天,我告诉孩子,爸爸年纪大了,好多新知识都不了解,请她把她了解到的新名词新知识介绍给我,这样我才能与时俱进不落伍。
于是她告诉我,班级里好多同学说粗话,我问她都说些什么粗话呀。她说她说不出口,我告诉她没关系,你说不出口是因为你觉得那些用词不美丽,跟爸爸说说没问题。
于是她把诸如“一脸懵逼”,“你很屌”这样的词语告诉了我。我说这些话很正常啊,语言在变化嘛,比如爸爸说的话可能在五十年前就是另一种说法啦。
她问我我们怎么说这些词的。我告诉她,爸爸会说“一脸懵懂的样子”,“你很拽”。
同时告诉她,世界上有很多的人,比如我们那个时候,人们穿着同样款式相同颜色的衣服也不觉得尴尬,而现在,如果大街上黑压压的同一款衣着,那是不可思议的。
语言也是如此,需要我们去选择,引导孩子自己进行判断,自行选择,我觉得很重要。
我用我说话的方式,告诉她汉字的精妙,让她自己去感受。当和她同龄的女孩一脸惊讶,捂着嘴巴喊“我靠”的时候,她也没有觉得刺耳,当她一脸惊讶,捂着嘴巴喊出“哇哦”的时候,我觉得挺欣慰的。
汉字的精妙不仅仅于此,社会上万象共存,做好自己也是种贡献。
说得有些跑题了,我们回到小孩子看网络小说的问题上来。
自打孩子跟我反映了网络小说这件事之后,我跟她做了断断续续的讨论,征询了她对网络小说的看法。
暑假里有一天我带她去太湖的一个岛上游玩,夜间坐在农家院子里的秋千上,居然破天荒的看到了两点草丛里的微光,可能是灯光在树叶上的反射,于是我们讨论起萤火虫的事情。
我突发奇想,为什么我来写一本网络小说呢?写给孩子当故事听不也挺好?
于是我回房间拿了茶壶出来,和孩子一起构思了小说的主线和大致情节。
这本小说8月25日夜里构思,28日开写了第一第二章,9月18日正是上架,9月20日开始收费阅读,一路走来的过程艰辛又顺畅。
现在每天放学,我们都会在学校附近的路边暂作停留,女儿在后座上看完一章后再出发。
路上我们会讨论小说的后续情节,直到上周,她拿了一本本子,神神秘秘给我看,上面用铅笔密密麻麻写了不少段落。
原来她也在写小说,记录的是她们学校里每天发生的事情和一些个人观点。女儿发展了四位同学,一起创作小说,每天做完作业后她都要写一章,因为第二天她们的“小团伙”要分析小说的剧情。
如今我和女儿一起创作的小说已经三十四万字了,上周五拿到了第一笔稿费,她在淘宝上挑了一双49元的鞋子,快递单今天还没到。说是双十一堵车。
这一切,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