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说了,金庸小说(其实是所有现代武侠小说)里的各大武术门派根本不是黑社会。凡是有这个想法的老铁们都是对现代武侠小说和黑社会都有概念性的错误。
近百年以来国人对江湖的想象可以说是非常具有革命性的。比如典型的就从还珠楼主到金庸在到古龙的“武侠”世界的构成取代了从游侠列传到忠义水浒传转换。现代人的江湖充满了“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或是“喝最烈的酒,恋最美的人”的浪漫情怀。而古代的江湖则是“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的激烈抗争或是“天罡地煞今已矣,馋臣贼子尚依然”无尽悲凉,总之是个非常残酷而现实的存在。
其中最有意思的一点,就是现代武侠小说从来不描写生活来源问题,无论是各大门派还是孑然一身的独行侠。这一点就和传统文学中的武侠们完全不同。无论是史记•游侠列传抑或是忠义水浒传再或者是清代的公案小说,其中的人物都有一个明确的一个生计来源:比如朱家是地方上豪族、郭解是富裕的市民;鲁智深、林冲是都是军官;武松、戴宗、李逵出身于小吏;解珍解宝是猎户;柴进是贵族……清代公案小说的主人公都是清官循吏的护卫比如展昭、王朝、马汉或是当时的低端人口比如永庆升平传的张广泰和马寿都当过男妓;而反派人物如高俅、傅国恩、佟金桂不是权奸佞幸,就是土豪财阀,这些反派作恶的目的也无外乎为了攫取更多的金钱或更高的权力——高俅贪腐、傅国恩割据一方、佟金桂谋夺大清江山。
所以新武侠小说表现出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无论正派、反派都没有什么明确的“奋斗目标”,而且反派作恶通常都是“独霸武林”之类完全说不清道不明的口号,没有具体的诉求。这种安排其实就是战后“逃避主义”文学在香港台湾地区的分支。而在西方类似的就是“蝙蝠侠与罗宾”或是“007”系列。
华山论剑碣。代表着金庸武侠小说的成就。
再说一下啥叫黑社会。我们现在说的“涩会银儿”搁在古代叫做“光棍儿”,基本都是在官无编制,在民无组织。经常被儒生出身的酷吏们拿去“处光棍”,也就是杀一儆百,属于典型的弱势群体。而相比之下,天津的混混儿、南方的会党才是真正有“黑社会”色彩的组织。所谓的混混儿,说白了就是脚夫。混混儿本来叫做“混会”,后来读顺嘴了被唤作“混混儿”。凡为混混儿者都要在一个组织“锅伙”,也就是现在的物流公司。所有的锅伙都有经营执照当时叫“龙批大票”,并照章纳税。所以这些“黑社会”的实际身份是商人和工友,也需要法律的约束。所以混混儿斗狠时不是比谁更能“战斗”,而是比谁更扛揍……而至于洪门,之前主要是负责广府城内所有的倒净桶的业务,然后再沤肥给农民。只有在垄断了这一业务之后当地洪门组织才迅速膨胀起来做了南方最大的“黑社会”。
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黑社会的实质无一不是底层百姓的行会,其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大家混口饭吃,为了弟兄们能够赚钱养家。所以对于真正的黑社会来说绝没有什么下大棋、画大饼的宏大叙事,更不会随便的打打杀杀,结下恩怨,因为那样实在是——太烧钱了。
晚清某广州太守。其实无论是洪门、青帮、山口组……能够活下来是靠着来自底层的群众基础,而壮大队伍则全要靠着官方的支持。
目前以保洁、环卫行会起家的洪门尚存;但是靠着大运河漕渡的青帮却已经彻底消失。
“武林”,永远只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