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侯混战时期的小说
[作品]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简本)》内容简介:1995年11月到12月间,作者利用养病的时候把1980年初写成、1981年出版的《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读了一遍。自这本书完成以后,这还是第一次从头到尾重读...
viviyin
回到秦朝当太子
大汉帝国,恒侯在生,北地枪王张绣, 三国的。
石器时代的基本都不错
江山如此多枭,这是异界的
将血,天风, 这是写将军的
就这么多了,写的都还不错,垃圾的就不说了,
原贴:求好看的诸侯争霸类小说
蓝花盈木
严格来说张作霖连东北都控制不了如果你真的懂历史,就知道张作霖完全是被吹出来的,所谓的控制不是在别人地盘走一圈就是你的了,你得能在这个地区清楚所有势力,给这个地区征收土地税负责这个地区有别的势力你征他也征,跟土匪有什么区别?而张作霖呢时期东北呢,吉林辽宁驻扎日本军队,黑龙江驻扎沙俄苏联军队,其他地方就不说了,虽然老张打到过但是老张一直没有能力完全清初直系的势力,那个只能叫他的势力范围不能叫控制,
gaobi
回到秦朝当太子
大汉帝国,恒侯在生,北地枪王张绣, 三国的。
石器时代的基本都不错
江山如此多枭,这是异界的
将血,天风, 这是写将军的
就这么多了,写的都还不错,垃圾的就不说了,
原贴:求类似诸侯争霸类的小说
行者虎七
烽火戏诸侯的所以小说及其状态如下:
01.父亲母亲,我是你们的儿子 作品状态:完结
02.黑道之天下 作品状态:断更
03.六道轮回 作品状态:断更
04.逍遥游之问鼎天下 作品状态:断更
05.中华足球帝国风云录 作品状态:断更
06.《极品公子》 作品状态:完结
注释1:《极品公子》的续作是:一世枭雄
07.百合诗经水晶 作品状态:完结
08.狗 娘 养的青春 作品状态:断更
09.一世枭雄 作品状态:断更多年。
10.撒旦 作品状态:断更
注释:撒旦是烽火戏诸侯用马甲“婆娑世界教主”所著。
11.《宗教裁判所》 作品状态:完结
注释1:《宗教裁判所》是烽火戏诸侯用马甲“八部浮屠”所著。
12.《陈二狗的妖孽人生》 作品状态:完结
注释1:因作者与起点中文网纷争导致该作品匆忙结束,因而本书中许多伏笔未交代。
注释2:更因为在本书的大结局中让女主角曹蒹葭因难产而死,从而导致众多妖孽书迷的怒骂并耿耿于怀。
注释3:《陈二狗的妖孽人生》番外人物篇将会在烽火戏诸侯官方网站发表。
注释4:烂尾。
13.魔鬼启示录 作品状态:断更
注释:魔鬼启示录 最新章节请到烽火戏诸侯官方网站中阅读。
14.《天神下凡》 作品状态:断更超过两年
(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出会在写完《雪中悍刀行》后续更)
注释:纵横中文网首发。
15.《老子是癞蛤蟆》 作品状态:完结
注释:纵横中文网首发。
16.《桃花》 作品状态:断更
注释1:纵横中文网首发。
17.《国士无双》 作品状态:几章后就断更
注释:《国士无双》最新章节请到烽火戏诸侯官方网站阅读。
18.守山犬 作品状态:断更
注释:守山犬最新章节请到烽火戏诸侯官方网站阅读。
19.《雪中悍刀行》 最新作品,东方玄幻,首发纵横中文网
作品状态:不稳定更新。
原贴:烽火戏诸侯的小说有哪些?
想赫你一起去看海
【一】、北洋军阀:
(1)、直系军阀(其地盘主要在直隶、湖北、江西、江苏):领袖冯国璋、曹锟、吴佩孚、冯玉祥(先期)、孙传芳。主要将领有:王占元、陆建章、孟恩远、李纯、陈光远、齐燮元、王承斌、萧耀南、方本仁、周荫人、孟昭月、陈调元;
(2)、皖系军阀(地盘主要在北京、甘肃、陕西、山东、安徽、上海、浙江、福建):领袖段祺瑞。主要将领有:徐树铮、张怀芝、倪嗣冲、段芝贵、吴光新、曲同丰、陈树藩、张广建、陆洪涛、杨善德、卢永祥、何丰林、李厚基(先皖后直);
(3)、奉系军阀(地盘主要在黑龙江、吉林、奉天、热河、察哈尔、绥远):领袖张作霖。元老:张景惠、张作相、汤玉麟、孙烈臣、吴俊升;新派:杨宇霆、五虎将(即姜登选、郭松龄、韩麟春、张宗昌、李景林)、褚玉璞、邢士廉、毕庶澄;
【二】、西南军阀:
(1)、滇系军阀(云南、贵州、四川南部):蔡锷、唐继尧{{联帅}}、龙云、卢汉;
(2)、桂系军阀{{旧桂系}}(广西、广东、湖南南部):领袖陆荣廷。主要将领有:陈炳焜、谭浩明、莫荣新、沈鸿英;
【三】、张勋(定武军),以徐州为中心,势力遍及苏北、皖北部;
【四】、阎锡山(晋系),1916年袁世凯死后投靠段祺瑞门下,遂开始掌握实权(最初仅有山西一地,1928年“二次北伐”后,势力遍及华北);
【五】、杨增新(新疆),(1928年后,金树仁、盛世才相继其业);
【六】、湘系主要有(湖南):谭延闿、汤芗铭、程潜、赵恒惕、唐生智(1928年后,鲁涤平、何键相继主政);
【七】、川军主要有(四川):胡景伊、周骏、刘存厚、刘湘、田颂尧、邓锡侯、刘文辉;
【八】、冯玉祥(后来的西北军,地盘主要在察哈尔、绥远、宁夏、甘肃、陕西、河南、山东),主要将领有:张之江、李鸣钟、宋哲元、刘郁芬、张维玺、孙良诚、鹿钟麟、韩复榘、孙连仲、石友三、吉鸿昌等;
【九】、新桂系(广西):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
【十】、粤系主要有(广东):龙济光、陈炯明、许崇智、李济深、陈铭枢、陈济棠;
【十一】、中央军(势力遍及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福建、广东):蒋中正;
【十二】、黔系(贵州):刘显世、袁祖铭、周西成、毛光翔、王家烈;
【十三】、陕军(陕西):领袖杨虎城,主要将领有:孙蔚如、冯钦哉、赵寿山、李兴中;
【十四】、西北马家(主要在甘肃、宁夏、青海)主要有:马麒、马麟、马福祥、马步芳、马鸿逵、马鸿宾。
freakkk
霸秦。书有点早了,不知道现在能不能找到。
回到秦朝当太子
大汉帝国,恒侯在生,北地枪王张绣, 三国的。
石器时代的基本都不错
江山如此多枭,这是异界的
将血,天风, 这是写将军的
就这么多了,写的都还不错,垃圾的就不说了,
原贴:求类似诸侯争霸类的小说
cerescheung
在民国军阀混战时期,奉系军阀属于实力比较强的一股军阀。奉系军阀的首领是张作霖,在袁世凯去世之后,张作霖通过一系列的手段控制了东三省,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东北王,奉系军阀开始成为北洋军阀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直皖战争爆发前,奉系军阀的地盘主要是东三省,这时候的奉系军阀大约有几万军队,实力还不如皖系军阀和直系军阀。
皖系军阀被直系军阀打垮后,奉系军阀的势力开始快速发展,之后奉系军阀和直系军阀进行了两次直奉战争。第二次直奉战争奉系军阀击败直系军阀,成为了华北地区的控制者。这时候的奉系军阀基本到达全盛时期,全盛时期的奉系军阀拥兵四十万人左右,其中张作霖的本部人马大约有30万人,张宗昌的军队大约有10万人左右。因为东北是民国时期的重工业基地,奉军的装备十分精良,是北洋军阀后期最强大的一支势力。
不过在奉军的势力达到顶峰后不久,奉军便遭到了接连不断的打击。先是杨宇霆丢掉了中部的两个省份,然后是郭松龄带领7万精锐部队起兵叛乱。在经过一系列的打击之后,奉军的势力开始有所衰落,在国民革命军宣布北伐的时候,张作霖的部队大约还有30多万人,仍然是北洋军阀中最大的一股势力。
1928年国民革命军进行第二次北伐,奉军大将张宗昌兵败逃走,张作霖也被迫退回关内。在张作霖退回关内的途中,日本人在皇姑屯炸死了张作霖,奉军的实力再次遭到重大打击。张作霖去世的时候,奉军大约还有30万人左右,不过受到奉军内乱的影响,奉军的精锐部队已经损失殆尽,剩余的大多是老弱病残,根本不是北伐军的对手。张作霖去世后不久,张学良宣布名义上接受国民政府的领导,奉军改名为东北军,奉军的称号不复存在。
montree
原贴:求类似诸侯争霸类的小说
potdeer
原贴:烽火戏诸侯的小说有哪些?
定坤
所谓北洋军阀,是指袁世凯掌握政权以后,北洋新军的主要将领所组成,但在袁世凯谢世后,没有哪个人有足够的威望和力量来掌控整个北洋新军和政权,导致国内军阀派系横立,不断陷于混战的局面,自老蒋发动北伐战争,才重新统一了中国。
北洋新军各领导人,以所在省割据,以军队为主要力量,建立自身的势力范围,当然,他们在名义上仍接受北京政府的支配,真正称得上北洋军阀的也就是皖系、直系和奉系三大系。
皖系军阀,以其首领段祺瑞为安徽人而得名,代表人物主要有徐树铮﹑靳云鹏﹑段芝贵﹑傅良佐﹑倪嗣冲、吴光新、曲同丰、陈树藩等人。
自袁世凯死后,皖系以北洋正统自居,段祺瑞一度曾操纵政局,声势显赫,但却好景不长,1920年7月,直皖战争爆发,皖系一败涂地,一蹶不振,尽管后来段祺瑞又曾出山担任“执政”,不过是有职无权,因此,在北洋三大派系中,皖系最先兴盛,亦最早衰败。
其势力范围,也即通常民间所说的地盘,主要是在北京、甘肃、陕西、山东、安徽、上海、浙江、福建一带。
直系军阀,大多出身直隶省,在许多政治理念上存在共鸣,政治上亲英美,代表旧地主,故称为直系,代表人物有冯国璋、曹锟、吴佩孚、齐燮元、孙传芳等人。
1926年国共合作,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吴佩孚、孙传芳被北伐军击败,直系到此消亡,其军队大部分被国民革命军或收编或遣散。
其主要地盘是在直隶、湖北、江西、江苏等一带,在此割据,建立自身的势力范围。
奉系军阀,以首脑张作霖出生在奉天省而得名,奉天即现在的辽宁省,省会沈阳亦称奉天。有姜登选、郭松龄、韩麟春、张宗昌、李景林等所谓的五虎将,也有张景惠、张作相、汤玉麟、孙烈臣等元老。
1927年6月18日,张作霖在北京就任陆海军大元帅,代表北洋政府行使统治权,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张作霖皇姑屯炸车案中以身殉职,其子张学良执掌东北军,以后“东北易帜”,归顺中央政府,奉系军阀不再存在。
其势力范围,也即地盘主要包括黑龙江、吉林、奉天、热河、察哈尔、绥远等一带。
此外,除皖系、直系和奉系三大系以外的军阀,有蔡锷、唐继尧、龙云、卢汉的滇系军阀,领其势力范围为云南、贵州、四川南部等;陆荣廷、陈炳焜、谭浩明、莫荣新、沈鸿英的旧桂系军阀,其主要地盘包括广西、广东、湖南南部等地;张勋为头领的定武军,以徐州为中心,势力遍及苏北、皖北部等地。
谭延闿、汤芗铭、程潜、唐生智等人湘系军阀;盘居广东省的粤系军阀有龙济光、陈炯明、许崇智、李济深、陈铭枢、陈济棠等人;川军有胡景伊、周骏、刘存厚、刘湘、田颂尧、邓锡侯、刘文辉,势力范围四川省;西北军,头脑是冯玉祥,地盘主要在察哈尔、绥远、宁夏、甘肃、陕西、河南、山东等地;晋系军阀,以阎锡山为首,最初仅有山西一地,1928年二次北伐以后,势力遍及华北。
婷唲
中国历史上,每当一个时代的兴起之前,总会有一段鱼肉相争、弱肉强食的过渡期,各方势力风起云涌,各方军阀挥剑长舞,如同赌徒一般;有的信心百倍却中途散场,有的匪徒出身却拼到最后;有的猛打猛杀,视百姓如草芥,争地盘抢银钱急红眼不要命;有的老谋深算,步步为营,当面笑呵呵背后放冷箭玩的就是心跳;有的倾囊而出,却破产而归;有的自命不凡,却目光如豆,死守自己一亩三分地而死得更快;当时看那个时代,真有时势如斯英雄如云之感;如今回望那个时代,烟尘之外尽是民殇。
因此,北洋军阀时期,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极为混乱的一个时期,政权割据而民不聊生,城头变幻大王旗。北洋军阀的统治时间,可以从袁世凯小站练兵时算起,到国民革命军北伐胜利和张学良的东北易帜结束,也就是从1895年袁世凯接替胡燏棻在小站训练新军,到1928年张作霖“皇姑屯事件”后,张学良改投南京政府为标志,前后时长达33年有余。
这33年,或者更长一段时间,中国的国情是外敌环伺,民族蒙羞,军阀混战,战火频仍,老百姓处于战火之中,受尽灾难,痛苦呻吟,无论是这个苦难的民族还是苦难的民众,透过狼烟,都看不到任何希望。
战争史,往往是民族的灾难史,虽然不堪回首,但是那些事、那些人,毕竟是历史过程中的一环,有值得你我反思的地方,也有让你感受有趣的地方,不能一概抹杀。
北洋军阀到底有哪些军阀:丁中江先生在《北洋军阀史话》一书中,曾对北洋军阀进行过评级、排序,借他的意思在这些现炒一下。
北洋军阀第一层级的代表,自然是袁世凯。
1901年,袁世凯任北洋大臣,他所建立的军队便称为北洋军,后来围绕政权而争雄割据的军事势力,便称为北洋军阀。
同时,北洋军阀也大都是清朝灭亡后盘踞在中国北方的军阀,以与袁世凯有渊源的北洋军出身的军阀为主,当然也包括与袁世凯没有什么交集的军阀,例如,大帅张作霖出身绿林,是在清末大乱中打出来的军阀。又如狗肉将军张宗昌,还有辫子将军张勋等,他们与袁世凯无多少交集。因此,“北洋军阀”其实也指与北京政府一起对抗南方的国民政府的北方军阀。
袁世凯当了民国总统之后,想当皇帝,也用了“造神运动”作铺垫。传说袁世凯出生时,他的父亲曾梦见一只大蛤蟆爬在他的身上,以后袁世凯在民间便是蛤蟆的化身,而袁世凯脖子短,脚短,腰很粗,走路姿势是个外八字,每当天阴下雨,还张口出气,这些神态都像蛤蟆。
1916年,冯国璋曾讲过一个段子,说袁世凯要做皇帝,最初的源起,是因为身边一个小侍从,袁世凯每天有睡午觉的习惯,醒后爱用一个玉杯喝茶,一天,这个侍从在袁世凯快醒时端茶进去,发现床上睡的不是袁世凯,而是一个大癞蛤蟆,惊吓中玉杯掉在地上打碎了,吓得要死,赶快出去请教袁世凯的一个老仆,哭着求他帮忙。老仆让他不要哭,便给侍从支了一招。
袁世凯醒后,侍从换了个杯子端茶送去,袁世凯问为何不用玉杯,侍从说打碎了,袁世凯一听大怒,侍从马上解释说,我端茶进来时,发现床上睡的不是您。袁世凯惊讶地问,是什么。侍从说是一条五爪金龙躺在床上。袁世凯一听,转怒为喜,并重赏了这个侍从,从此,他真以为自己是金龙化身,开始运作称帝一事。
其实很多大人物开始并不一定相信这些鬼话,但权力太大了,马屁太多了,闻久了,可能自己都相信了,鬼话往往能壮胆,所以什么事都敢做。
北洋军阀第二个层级有三个人,分别是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所谓“北洋三杰”。
徐世昌、梁士诒介乎袁世凯和第二层级的王士珍诸人之间。
北洋军阀第三个层级的人物包括:曹锟、张作霖、吴佩孚、孙传芳、张宗昌、冯玉祥等。
另外阎锡山和唐继尧,只能算半个北洋军阀。
北洋军阀掌管了哪些地方:所谓北洋系,大体是指以冯国璋、曹锟、吴佩孚、孙传芳等为主的直系,以段祺瑞、徐树铮等为主的皖系,以张作霖为主的奉系等。
直皖战争之前,直系大概掌管了直隶、河南、江苏、湖北、江西五省以及绥远、宁夏等地;皖系则掌管了山东、山西、安徽、浙江、福建、陕西、甘肃、新疆八省以及热河、察哈尔、淞沪等地;奉系则控制了东北三省。
北伐战争之前,直系的吴佩孚掌管着湖北、湖南、河南三省和河北、陕西等地;从直系分化出来的孙传芳掌管着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江西五省之地;奉系的张作霖则掌管着北京、东北、山东和天津等地。
北伐结束后,吴佩孚、孙传芳被打败,张作霖被日本人暗杀于皇姑屯,张学良改旗易帜,北洋军阀统治时代才正式结束。
北洋军阀趣事北洋军阀有很多段子,但以讹传讹,大都不实,像张宗昌,名号很多,段子也多,什么“三不知将军”:不知手下兵有多少,不知家里钱有多少,不知房里的姨太太有多少,段子多,但故事真实的少,要么以讹传讹,要么张冠李戴。
有一个张宗昌的真实故事,反映出这个人的真实水平,确实低:张宗昌在山东任督军的时候,朋友给他推荐一个法律系的高才生给他,他随手批了个条子:“派在军法处”。可过了很久,朋友没听到推荐人的回复,也不见这个人,非常奇怪,便故意向张宗昌咨询那个人的工作情况如何,张宗昌也不知,便叫来副官问,副官说这个人不是抓到军法处了吗?原来,张宗昌把派字写成了抓字,“派在军法处”,成了“抓在军法处”,这人还在军法处看守着呢。
其他军阀也形形色色,最狡猾为徐世昌,最有才而傲者徐树铮,阎锡山在外面打得不亦乐乎时,他却在山西关起门来搞建设,因此而让山西躲过了战火的洗劫。唐继尧本来是个人才,却目光短浅,只想着自己的云南而无远见,终成一代悲剧人物。
ritalai
军阀是特殊时期的产物,每到中原长久动荡、中央政权孱弱无力的时候,就会滋生出一批手握重权的地方军阀,这些人各自为政割据一方,时而联合时而开战,是中原统一的极大阻碍。
中国历史上有过许多次军阀割据抢地盘的时期,例如:春秋、战国、三国、东晋十六国等等,离我们最近的则是清末、民国时期的军阀大混战。
参与的军阀主要有这些:
1、北洋军阀、南方军阀,这是前期势力最大的军阀。
2、皖系军阀、直系军阀、奉系军阀,这是清朝灭亡之后民国时期的新军阀,主要由北洋军阀分裂而来。
3、晋系军阀,西北军阀。
4、以上各大军阀之外的杂系军阀。
他们的地盘分别在哪里呢?
1、北洋军阀是所有出现过的军阀中势力最大的,因为它本来就是清朝的“新军”,清廷退出历史舞台后由袁世凯接手,实现了中国短暂的稳定与统一,因而地盘是最大的,名义上是当时的中央政权,实际势力主要在长江以北。
2、南方军阀是不满袁世凯复辟称帝而宣布独立的地方势力,包含上海、湖南、广东、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等地,地盘主要也在各省。
(袁世凯)
3、皖系军阀、直系军阀、奉系军阀,则是袁世凯死后,北洋系无人能挑大梁分裂而来的。
皖系的头领是段祺瑞,在日本的支持下,控制皖(安徽)、浙(浙江)、闽(福建)、鲁(山东)、陕(陕西)等省;
直系的头领是冯国璋,在英美等国的支持下,控制长江中下游的苏(江苏)、赣(江西)、鄂(湖北)及直隶(河北)等省;
奉系的头领是张作霖,占踞东北四个省,包含奉天(辽宁、内蒙古通辽、内蒙古兴安盟)、吉林(吉林和黑龙江东部)、黑龙江(黑龙江中西部和内蒙古呼伦贝尔)和热河省(河北承德和辽宁义县、锦州和内蒙古赤峰、通辽)等。
4、晋系军阀的头领是阎锡山,地盘就在山西。
5、西北军阀的头领是冯玉祥,地盘在西北。
6、其它杂系军阀的地盘就在所在的省份,例如滇系在云南,桂系在广西,黔系在贵州。几乎每个省都有。
总之,各大军阀打来打去,地盘经常变换,最终也没打出个新世界,反而让老百姓饱受战乱之苦。
【我是一粒沙,喜欢就关注我吧!】
J滾膤銶
一、组织涣散、征伐不断的北洋政府
北洋政府中的“北洋”听起来非常洋气,乍一看还以为是洋人的政府。为什么在讲军阀之前先要对北洋政府有个简单的介绍呢,因为对北洋政府的历史背景有个粗略的了解之后,也就明白为什么那个时期会产生众多军阀,而且军阀之间混战不断,包括中央政府的最高统治权力也是朝夕更迭,你方唱罢我登台。北洋政府的第一任统治者是袁世凯,袁世凯曾被清朝任命为北洋通商大臣,这个北洋又是同南洋所并列。
1861年,清政府为了应对越来越复杂的涉外事务,建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下设三口通商大臣及南洋通商大臣,后来三口通商大臣被裁撤,所有洋务、海防事宜由直隶总督经营,称北洋通商大臣,清灭亡后,由于袁世凯曾任北洋大臣一职,所以由他开始直至1928年的政府都被称作北洋政府。那么北洋政府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军阀存在?这还得从太平天国说起,当时的满洲军队已经丧失了战斗力,这就催生了像湘军、淮军这样的地方武装,最后清政府对这些地方武装越来越倚重,再加上清朝无论是对内对外都软弱无能,使得稍有远见和野心的人想尽办法成立属于自己的武装,以备日后不虞,其中袁世凯就是典型。他利用训练新兵的机会,培养了一批自己的门生故吏。当时的中国,既有封建残余势力,又有新思想的输入成长,各种力量掺杂交织。这也是为什么虽然革命军胜利,但是胜利的果实却被袁世凯能轻而易举的窃取,因为那种情况下,必须找一个强势的人、有实力的人才能执掌大局。
不过,即便是袁世凯在位也并不是稳如磐石,所以他的复辟之行不久也就垮塌了,袁世凯尚且如此,他的继任者们虽然对权力充满渴望,但是却互不相让、互不服气,因为他们当时很多人都是袁世凯所培养起来的,或着在官僚谱系中是平辈,所以,你能当总统,为什么别人不能当?综合以上原因,就造成了当时中国大地上军阀林立,混战不休的局面。
二、军阀命名
历史上可以看到,有皖系军阀、奉系军阀、直系军阀、桂系军阀等等,但是这并不是说这些军阀的势力范围就在这些地方,因当时对军阀派系的称呼,其实跟他们的领导人物的籍贯、发迹地方有关系,并且各方势力在地理位置、行政区划上互有交织。
三、皖系军阀
袁世凯死后,接任北洋政府权力的便是皖系军阀,以段祺瑞、徐树铮、靳云鹏等人为代表,如果这么说来,他们的势力范围就在全国,但是实际上,在军阀林立的时期,他们的实际势力范围主要是中央统治层面,同时受到了日本人的支持,被称作皖系军阀是因为他们的领导人段祺瑞是安徽合肥人。
四、直系军阀
前面提到过,袁世凯在位时,尚且对其他小辈有所威势,他一死,这种威势就没有了。皖系能够登上统治中心,是他自认为自己是北洋正统,但不代表别人也会这么想。
所以皖系统治中国后,军阀分裂正式开始。例如,段祺瑞执政期间,就没有多少省份给上交税款,都被各种理由所截留,这也是为什么段祺瑞政府会投靠日本人的一个原因。这时候,直系军阀开始诞生,以曹锟、陆建账、吴佩孚等人为代表,属于亲英美派。由于皖系过于强势(从徐树铮的为人处事可见一斑),企图用武力统一中国,这种方法遭到了直系和奉系的联合讨伐,以直奉联合军胜利告终,直系走上政治舞台。谈到直系,要提到一个人——孙传芳,前几年有个电影叫做《邪不压正》,笔者当时猜测姜文的爱人所饰演的角色可能是以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一个人物为原型——施剑翘,而电影中她一直想刺杀的军阀头子可能就是孙传芳,因为他们的故事太相似了,所以才有此猜测,有兴趣的读者也可以做一了解。
五、奉系军阀
奉系军阀是北洋政府的最后一个统治集团,以张作霖为代表,奉系统治范围以东三省为主,巅峰时期可达山东、安徽一带,这也再次说明,某某系之称呼并不完全和势力范围相同。虽然奉系军阀曾接管北洋政府,但是按谱系来说,皖系、直系还算是北洋派系的正统,奉系就不算了。直奉联合将皖系赶出北京后,不久因权力分配不当,直奉之间便爆发了战争,第一次直奉战争以奉系失败告终。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过程中,本是直系的冯玉祥发动了北京政变,推翻了曹锟政权,奉系迎接段祺瑞回京,权力的接力棒到了奉系军阀的手中。
六、其他军阀
四川军阀,1918年,以四川靖国军总司令名义摄行四川军民两政的熊克武建立四川军阀。 桂系军阀,1911年,原清政府广西提督陆荣廷宣布独立,是为旧桂系,1925年,李宗仁、白崇禧消灭陆荣廷、滇军后成为新桂系首领。 粤系军阀,以盘踞在广东的陈炯民、张发奎等人为代表。 晋系军阀,以晋绥地缘为特征的晋系军阀集团,以阎锡山为代表,统治山西达38年。七、总结
1911年革命后,紧接着就是北洋政府,以袁世凯之死为肇始,军阀大行割据、混战、兼并之事,北方以直、奉、皖为主,争夺中央统治权,南方以川、桂、粤、滇为主争夺地盘,其中,四川相对独立,把南北军阀联系起来的,便是护法北伐运动,国民党的中央军登上历史舞台,随着北伐逐步胜利,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张学良易帜,中国完成了形式上的统一,但割据的局面仍旧存在,只是有了较为权威且实力较强的中央政府,军阀混战稍作平息,但紧接着,国内矛盾就逐步转变为了同日本的民族矛盾。我是文史墨客,不当之处,请多指教,期待与您得交流!
yolandaYLP
相信大家对于军阀一定不会太过陌生,作为一个在北洋军阀时期有着响当当名号的一波人,他们有着绝对性的实力。但是大多数人对于军阀都有着偏见,其实这些人就是一群有着武装力量,并且在地方上能够组成一个团体的人。这些北洋军阀其实最初还是由于,清政府为了能够将这些,从太平天国运动当中,武装起来的农民力量消灭,而组建的一批乡绅带队的部队。当然真正将北洋军阀完全建立起来的人,一定就少不了要提到袁世凯。
当然北洋军阀的建立与失败,与袁世凯都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他们之所以最终会走向分裂的局面,就是因为袁世凯死后,没有一个真正能够将他们统领起来的领头人,使得整个北洋军阀陷入困难。而分裂之后的他们,更是形成了不同的派系,其中北洋军分裂成为皖系和直系,皖系大多数是由段祺瑞这个军阀头子掌握着。而直系则是由冯国璋和吴佩孚掌控着,当然除开这两个主要派系之外,旁系也有奉系,掌握在张作霖的手上,形成了这三大派系之间的相互牵制。
北洋军阀混战时期,三大军阀的地盘分别在哪里?各自的关系如何?
说到这三大军阀,很多人不禁想要摇头,因为这三大军阀占领的地区,可谓是全国最为富庶的地区,无论是从哪一个角度来看,都有着绝对性的地域优势,而且皖系军阀占领的浙江等沿海地区,甚至成为了能够与国外进行力量交换,以及军事依靠的重要决策性的基地。
但是直系相比于他也并不会太差,毕竟盘踞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及黄河左右的直系军阀,他们最多的背景墙就是日本人对他们的支持。另外关于奉系占领的大东北地区,依靠的虽然也是日本,但是与其相比就有了一定的区别与差距。
所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而由北洋政府分裂出来的三大军阀,在各自为营以后也形成了相对敌对的势力。他们为了能够让自己变得更加富裕,也让自己有更大的战斗能力,而且进行了一系列的比拼。
当然三大军阀混战,其中任何一方都想要获得绝对性的胜利,所以发动的大大小小的战斗往往难以统计。但是除开小型战争以外,最大的就是直皖之间的一次战斗和直奉之间的两次战斗。虽然这种军阀内部战斗场面无法避免,但在这种特殊情况之下也给国家带来了相当大的内耗。
然到了1920年左右,北洋军阀已经成为了一个相对较为白热化的阶段。直皖之战中奉系和直系并没有长久的和平,反而是因为利益之间的冲突,爆发了两方的战争,张作霖只能够退守到自己的关外,守在东北过着自己的日子,发展着自己的军队。而后在自己能力较强之时,直接打败了直系的吴佩孚。当然张作霖之所以最终能够退回东北,与张学良的决定有着最大的关系,所以这种混乱局面,也在历史推进过程之中,逐渐平稳了下来。
其实不仅有最大派系之间的争斗,在派系内部也有着不同的划分。比如说奉系之中的张宗昌和汤玉林等占有一定比例的存在。直系当中的阎锡山以及孙传芳和皖西当中的各个集团,更是有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
正是因为这样,军阀混战的局面,才使得所有百姓对其深恶痛绝,因为大军阀之间的争斗,往往动辄的是成百上千以及几十万的伤亡,但小派系之间的争斗,最苦的就是老百姓,所以想要知道这些军阀到底有多少个,还真不是一两句话能够说得清楚的。
虽然军阀时期的军阀数量我们无法统计,但从各个大派系之间的争斗,我们就能够看出他们之间的矛盾是相对较为突出的,这也是他们最终能够被摆平的主要原因。其实无论这些军阀生活在何时何代,这种混乱局面最终都会被和平所取代,所以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Y爸比无国界壮游
我先解释一下“北洋军阀”这个概念。
北洋,其肇始是袁世凯一手打造的北洋军。以此为班底,袁世凯在晚清形成了自己的北洋系。北洋军阀中的北洋,指的就是北洋系。
军阀,顾名思义,就是群龙无首,大家各自占据一块地盘,各自为王。
北洋军阀,就是袁世凯死后,群龙无首,北洋系原本的那些袁世凯的部将们,开始互相不服,各自称王,于是形成了北洋军阀。
北洋军阀的势力此起彼伏,不是固定的,其地盘当然也不是固定的。
袁世凯刚死的时候,真正成气候的北洋军阀只有两派,分别是皖系和直系。其头目,分别是袁世凯的两大心腹,段祺瑞和冯国璋。
那时候的奉系张作霖,也已经开始起势,但还不能和皖系、直系相提并论。
但随着皖系、直系的明争暗斗、大打出手,奉系趁机强势崛起。奉系先是联合直系打掉了皖系势力,段祺瑞从此基本一蹶不振,成了没有爪牙的摆设。
接着,奉系又和直系打了两仗,先输后赢,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张作霖把直系的头目曹锟打得落花流水,使直系只剩下最后一支有生力量——吴佩孚系。
到了北洋军阀混战晚期,也就是北伐时期,北洋军阀只剩下三支主要力量和一支小的力量。三支主要力量,分别是占据了整个北方的张作霖的奉系,盘踞中南几省的吴佩孚部,以及占据东南五省的孙传芳部。
吴佩孚和孙传芳虽然都出自直系,但此时的直系早就名存实亡,所以吴佩孚和孙传芳互相不买账。
另外一支小军阀力量,就是占据山东的张宗昌部——名义上属于直系,但实际上张宗昌并不听话。
在北伐军的摧枯拉朽之下,除了退到东北的奉系,其他的北洋军阀全都被消灭。
硕硕的棒棒糖
北洋军阀是由袁世凯领导的新军演变而来的,所以,在北洋军阀当中很多都是袁世凯的学生。可见袁世凯在当时的权力有多大,直接逼迫清朝皇帝退位,心里毫无恐惧之色。孙中山就是考虑到袁世凯的军事实力太强,辛亥革命以后,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流血牺牲,孙中山主动把临时大总统之位让给了袁世凯。由于袁世凯恢复帝制,以至众叛亲离,遭到他的很多部下讨伐。1916年6月6日,袁世凯被气死以后,整个北洋军阀群龙无首,导致了军阀混战的局面。
北洋军阀在袁世凯死后,最初分裂为皖系、直系、奉系三大派系。皖系军阀段祺瑞在日本的支持下,控制皖、浙、闽、鲁、陕等省;直系军阀冯国璋在英美的支持下,控制长江中下游的苏、赣、鄂及直隶等省;奉系的张作霖以日本为靠山,占踞东北三省。山西的晋系军阀阎锡山,徐州一带的定武军张勋,西南滇系军阀唐继尧和桂系军阀陆荣廷等,都在外国列强操纵下,尔虞我诈,争斗不已。
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大总统职位,与在中央掌实权的段祺瑞争权夺利,发生“府院之争”。段祺瑞掌握政府大权后,投靠日本,企图以武力手段统一南方军阀。1917年8月,孙中山任中华民国军政府大元帅,因此“护法战争”拉开序幕,由于北洋军的镇压,民国军政府内部矛盾重重。5月,孙中山愤而辞职,护法战争失败,北洋军阀内部再次分裂。因此,直系军阀(首领曹锟、吴佩孚)与皖系军阀(首领段祺瑞),为争夺北洋军政大权,在北京发生了第一次直皖战争。由于奉系军阀张作霖与直系军阀结盟,最终以皖系军阀失败而告终。
1920年直皖战争之后,直奉两系军阀共同控制了北京政权,奉系军阀张作霖极力推荐亲日交通首领梁士诒出任内阁总理,导致了直奉翻脸。1924年9月,直系江苏军阀齐燮元与皖系浙江军阀卢永祥爆发了江浙战争,最终遭到了张作霖的谴责。张作霖出兵干预,导致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后,张作霖打进北京,在奉系军胜利以后,张作霖任陆海军大元帅,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后来,日本人向拉拢张作霖,遭到张作霖的反对。遂遭到日本人的报复,1928年6月4日早晨,张作霖乘坐火车经过皇姑屯的时候,被日军埋藏的炸弹炸伤,最终不治身亡。张作霖的儿子张学良接过领导大权,但是无力挑起大梁,最终“东北易帜”。张学良将东北三省的军权交给了民国政府,北洋军阀的统治也宣告结束,民国进入历史的舞台。
其实,北洋军阀在袁世凯死后,主要分裂为皖系、直系、奉系三大派系。为争夺北京的统治权,三派军阀混战,当然其他的军阀也加入了争夺战当中,最终奉系军阀张作霖在两次军阀混战当中取得了胜利,控制了北京,做了陆海军大元帅。假如张作霖不死,军阀混战的局面可能还要扩大。当然,这多亏了张作霖的儿子张学良,直接把军权让了出去。
至于北洋军阀时期有多少军阀,这个很难统计啊!我就统计一个大概,仅供参考:1.北洋军阀:袁世凯 2.皖系军阀:段祺瑞 3.直系军阀:冯国璋、曹锟、吴佩孚。4.奉系军阀:张作霖、张宗昌(山东军阀)。5.晋系军阀:阎锡山。6.浙系军阀:孙传芳。7.江苏军阀:齐燮元。8.桂系军阀:陆荣廷,沈鸿英。9.粤系军阀:胡汉民,陈炯明,龙济光等。10.湘系军阀:谭延闿,程潜,赵恒锡,汤芗铭。11.黔系军阀:刘显世,王文华,袁祖铭,周西成,王家烈。12.滇系军阀:蔡锷,唐继尧。13.川康军阀:尹昌衡,胡景伊,刘存厚,熊克武,刘湘,刘文辉,杨森等。14.新疆军阀:杨增新。
许卷卷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集团分裂成多个派系,其中势力最大的是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势力,以冯国璋、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势力和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军阀势力。
直皖战争前,皖系控制了山东、山西、安徽、浙江、福建、陕西、甘肃、新疆八省与热河、察哈尔两个特别行政区及淞沪护军使所辖区域;直系军阀控制了直隶、河南、湖北、江西、江苏五省与绥远特别行政区、宁夏护军使所辖区域;奉系军阀控制了东北三省,并开始将势力向关内延伸。从而形成了直、皖、奉系军阀三雄鼎立,轮流执政,其他军阀偏安一隅,力求自保的局面。
到北伐战争前,奉系张作霖集团控制着东北、山东、北京、天津地区,拥有35万兵力,是北方力量最强的军阀集团;直系吴佩孚集团, 控制着湖北、湖南、河南三省及河北、陕西部分地区,拥有20万兵力;从直系分化出来的孙传芳集团,控制着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五省,拥有20万兵力。
北伐战争后,吴佩孚、孙传芳集团被打垮,张作霖死后,张学良改旗易帜,服从国民政府,北洋军阀统治中国的时代结束。
苔苔
用文字是表述不清楚的,看图多直接啊。
图一:袁世凯刚刚去世时的军阀势力图
图二:国民政府出现前时的军阀势力图
图三:国民政府出现后的军阀势力图
图四:国民政府即将北伐时的军阀势力图
图五:中原大战时的军阀势力图
图六:抗日战争开始前的军阀势力图
图七:解放战争开始前的军阀势力图
想了解视频的可以关注B站的UP主幻想浅绿或者今日头条的@史图馆
稻草人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民国军阀割据,皖系、直系、奉系你方唱罢我登场,革命党不甘示弱掀起护法运动,外国势力趁机插手,将本就不清澈的江水搅得更加浑浊。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民国历史的开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它极其混乱的局势以及错综复杂的关系却令人眼花缭乱,头疼不已。北洋军阀混战时期,中国到底有多少军阀,他们各自的势力又是如何的,这是许多人的迷惑。北洋军阀派系林立,关系错综复杂,的确容易让人迷糊,不过只要紧抓脉络,其实很容易便可以搞懂这段堪称近代“三国”的乱战历史。
想要了解北洋军阀,袁世凯是必然绕不开的人物。清朝末年,中国掀起洋务运动,一大批地方军队如湘军、淮军等纷纷诞生,而李鸿章的淮军,正是北洋军的雏形。在袁世凯的主导下,北洋新军成为清朝末年最为强大的军队,连革命军都难以与它抗衡。经过政治博弈以后,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同时窃取革命的胜利果实,就任民国大总统。袁世凯的上位,揭开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在袁世凯统治时期,北洋军阀比较统一,各地军阀也纷纷宣布接受北洋政府的领导。然而袁世凯被欲望冲昏头脑,开历史的倒车,复辟帝制。袁世凯的倒行逆施引发全国人民的声讨,即使是北洋军内部也激烈反对。1915年121月25日,蔡锷宣布云南独立,组织护国军讨伐袁世凯。贵州、广西、广东、浙江等地紧随其后,相继宣布独立,讨伐袁世凯。在内外交困的局势下,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并在身体以及精神的双重打击下抑郁而死。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皖系、直系、奉系三大派系。分裂伊始,以段祺瑞主导的皖系在日本人的支持下,控制皖、浙、闽、鲁、陕等省,占据上风。冯国璋主导的直系在英美西方列强的支持下,控制长江中下游的苏、赣、鄂及直隶等省,与皖系争锋相对。奉系不是袁世凯的嫡系,所以它的实力一开始远不如皖系和直系,但它借助日本人的扶持,盘踞在东北三省,伺机而动。
除北洋军阀分裂出的皖、直、奉三大派系以外,当时的中国还存在许多地方军阀。在山西等地,阎锡山被称为“土皇帝”,掌管晋军大权。冯玉祥、杨虎诚等则盘踞在陕西、察哈尔等地,在苏联的扶持下实力强劲。四川更是军阀林立,刘湘主导着军政大权。蔡锷将军去世以后,唐继尧继续领导着滇系军阀,陆荣廷则领导着桂系军阀。在袁世凯去世以前,这些地方军阀在名义上归附中央,但等到袁世凯一死,北洋军阀内部分裂,他们便趁机独立,发展自己的实力,经营各自的地盘。
皖系、直系、奉系尽管前身都是北洋军阀,许多人还是同门师兄弟甚至是师生关系,但在政治斗争与权力博弈面前,三大派系依旧常常兵戎相见,而直皖战争与两次直奉战争便是例证。
1920年7月14日,直系的吴佩孚、曹锟不满皖系的段祺瑞独揽大权,与奉系组成反段联盟,讨伐段祺瑞。最终皖系战败,直、奉两系军阀控制北京政权,皖系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直皖战争以后,直系与奉系共同控制国内政权,但很快两派的关系就势同水火。张作霖上台以后,极力推荐亲日的梁士诒出任内阁首领。梁士诒向来与直系不合,英美扶持的直系也不能允许亲日的梁士诒上台,所以吴佩孚等人坚决不同意梁士诒出任总理。直系的不配合令张作霖十分愤怒,他决心用武力解决问题,于是发动第一次直奉战争。然而这场由张作霖主动挑起的战争,却以奉系的惨败告终,奉军被迫撤出关外。
张作霖
1924年9月,直系军阀军阀齐燮元与皖系军阀卢永祥爆发了江浙战争,张作霖觉得有机可乘,于是以援助卢永祥为名,再次进攻直系军阀。战争初期,双方各有胜负,但直系军阀冯玉祥不满吴佩孚排除异己,于是临阵倒戈,导致直系全军溃败。最终,冯玉祥与张作霖等推举段祺瑞为“中华民国临时执政”,当然,实权其实已经落入奉系手中。
这几场战争对于国内的局势影响深远,它不仅决定了三大派系的势力范围以及政治格局,还让民众认清北洋军阀的黑暗性。在战争当中,不论是皖系、直系还是奉系,都是为争权夺利而挑起战争,军队时常发生抢劫百姓的恶性事件。所以,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以后,人们群众反对北洋军阀的呼声愈发高涨。
而且,在北洋军阀乱战期间,国民革命政府在南方成立。1926年7月9日,国民政府成立国民革命军,组建“北伐军”,从广东出发,讨伐兵力数倍于自己的北洋军阀。在北伐军英勇作战以及人们群众的支持下,北伐军连战连捷,基本消灭吴佩孚、孙传芳的势力。西北军的冯玉祥以及山西的阎锡山审时度势,加入北伐军,一起攻打最为强大的奉系。1928年,北伐军攻克北京,张作霖被迫撤回东北,并在路上被日本人刺杀身亡。张作霖的儿子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接受中央领导,自此,国民政府在名义上实现统一。
不过实际上,国民政府统治下的民国依旧是军阀林立。抗日战争期间大部分军阀联合抗日,促进了统一。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中央权威不断被削弱。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中国成立。自此,军阀割据的历史终于成为过去,中华民族再次实现统一。
yichenri
这个问题问得不太明确。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北洋军阀混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不是一个静态的局面,每一年都会发生不同的变化,混战的结果,有的军阀被消灭了,有的军阀诞生了,有的地盘涨了,兵力多了,有的打败了,地盘缩减了,实力也弱小了。所以,在没有一个时间节点的情况下,要回答这个问题是不太可能的。
因此,笔者挑选了一个时间节点,来回答这个问题,而这个时间节点就选在直皖大战开始前。为什么选取这个节点?很简单,因为这是北洋军阀之间混战的真正开始。直系和皖系都是北洋一脉相传的亲儿子,可以说是亲如手足的关系,直皖之间的内战,是北洋大家庭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分裂,因此这个时间节点很重要。
在直皖开战以前,全国大致有如下比较重要的势力:
(皖系首领段祺瑞)
首先是控制了北京政府主导权的皖系。皖系的首脑是国务总理兼参战督办段祺瑞,因为他是安徽合肥人,所以被称为皖系。皖系势力主要包括:浙江督军卢永祥;山东督军郑士琦;安徽督军倪嗣冲;福建督军李厚基;河南督军赵倜;陕西督军陈树藩;湖南督军张敬尧;淞沪护军使何丰林;西北筹边使徐树铮等。另外,甘肃督军张广建和新疆督军杨增新则是谁掌握中央,就听谁的,加上其力量比较弱小,又远离中原,虽然倾向皖系,但实际无足轻重。
(直系一代首领冯国璋)
(直系二代领袖曹锟)
直系军阀的核心一开始是冯国璋,因为冯国璋是直隶河间府人,故他的派系被称作直系。直皖大战开战前,冯国璋已经死了,所以直系的二代领袖已经换成了曹锟。之前,曹锟一直游离于直系和皖系之间,时而亲直系,时而亲皖系,谁也不知道他到底支持哪方。反而是冯国璋死后,曹锟在亲信吴佩孚和皖系翻脸的情况下,不得不选择和吴佩孚站在同一战线,承担起直系领袖的责任。曹、吴控制下的直系主要的力量是:江苏督军李纯;湖北督军王占元,江西督军陈光远;绥远都统蔡成勋;川湘粤赣经略使兼直隶督军曹锟;两湖巡阅副使吴佩孚。
表面上看,皖系地盘很多,势力很大,但实际上皖系比较松散,军事力量也并不是很强大。护法战争期间,打头阵的往往都是直系的军队,皖系军队战斗力弱,缺乏战场经验的毛病一直存在。所以,段祺瑞后期开练参战军,想打造一支皖系新军的想法是完全正确的,可惜这条路走得稍微有点晚。反观直系,虽然看着地盘势力都远不如皖系,但是实际上地盘集中,军队战斗力强(有北洋第一劲旅吴佩孚第3师),再加上取得了奉系张作霖的支持。其实到直皖大战开战前,直系的军事力量已经稳稳超过了皖系,所以在直皖战争中取得胜利也是顺理成章的。
(奉系首领张作霖)
当时就全国范围来说,除了最强大直系和皖系以外,还有很多并不弱的诸侯,如雄踞东北的奉系军阀张作霖。当时的张作霖已经利用张勋复辟事件,搞定不太听话的第28师师长冯德麟和吉林督军孟恩远,打服了黑龙江省内桀骜不驯的几个军头,基本统一了整个东三省。奉张兵强马壮,实力强悍,和直皖两派相比,所欠缺的可能不是实力,而是资历。毕竟,张作霖的奉系只是北洋的旁支,直系和皖系才是真正的嫡系。
(西南王唐继尧)
(两广王陆荣廷)
当时的南方则是两雄并立,一个是西南王唐继尧。一个是两广王陆荣廷。唐继尧是云南督军,护国战争中,云南首倡义兵,一直是西南三省的龙头,而此时四川督军熊克武和贵州督军刘显世都直接和间接的在唐继尧手下干过。所以,唐继尧等于是西南三省的大盟主。陆荣廷更不简单,当时的身份是两广巡阅使,控制着广东和广西的地盘,兵精粮足,不可一世。张勋复辟期间,陆荣廷和中央脱离关系,宣告两广独立。即便是张勋复辟失败以后,段祺瑞再造共和,陆荣廷也一直没有恢复和中央的联系,还是保持独立状态。陆荣廷与唐继尧联手,对抗着北方的北洋系。
(山西王阎锡山)
还有一股势力也不可小视——山西土皇帝阎锡山。阎锡山当时的情况很尴尬:一方面他处于北方,山西老巢离开北京太近,在北洋系的团团包围之中。另一方面,直系和皖系内斗,让阎锡山找到了在夹缝中求生存的空间。他一会儿讨好段祺瑞,一会儿交好冯国璋,对直皖之间的斗争采取中立态势,绝不介入。这种墙头草式的做法,反而让他赢了时间来发展经济,让山西成为了北方的模范省,工农商都得到了巨大发展,也算在乱世中开辟了一块净土。
1917年前后的中国,就是这么一个混乱的局面,南方军阀与北洋军阀的矛盾,北洋军阀内部的明争暗斗,段祺瑞、曹锟、吴佩孚、张作霖、徐树铮等,各有各的打算,各有各的考虑。中国当时正面临一场大战(直皖战争),因为这场大战,至少可以把复杂局面简单化。
参考资料:
1.胡绳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2.徐海:《段祺瑞传》
3.彭秀良:冯国璋传
“许述工作室”核心成员查佳峰主答
a cat
北洋军阀时期可以分为两个时期,一个是袁世凯时期,即公元1912年到1916年;一个是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混战时期,是从1916年到1928年。袁世凯时期,袁世凯作为北洋军的缔造者,虽然其麾下也有“北洋三杰”等实力派,但是他们依然听命于袁世凯,所以当时的北洋军尚为一体。
袁世凯因称帝众叛亲离并最终死去后,北洋军阀正式分裂。袁世凯的嫡系北洋军分裂为段祺瑞的皖系和冯国璋、曹锟、吴佩孚的直系,还有一支位于东北的北洋军阀旁系——奉系张作霖。皖系、奉系、直系也是北洋军阀,实力最为强大,所占地域最广的三大军阀。
此时,北洋军阀的三大派系,几乎占据了中国最精华的地域。段祺瑞的皖系占据了山东、安徽、浙江、陕西、福建数省,多个小军阀,如占据山西的阎锡山也投靠了段祺瑞,同时,段祺瑞还把控着北京政府;直系军阀据有直隶、湖北、江苏、江西等省;“东北王”张作霖则牢牢把控着关外的东北三省。
直系、皖系、奉系为了争夺中央大权,先后发生了多次混战,仅波及全国的大规模混战就有三次:分别为直系和皖系之间的直皖战争、直系和奉系的第一次直奉战争和第二次直奉战争。
直皖战争,直系取得胜利,段祺瑞的皖系灰飞烟灭,地盘儿也被瓜分。第一次直奉战争,直系再次取得胜利,曹锟、吴佩孚为首的直系控制了北京政府,直系的势力也达到巅峰。第二次直奉战争,则是奉系取得胜利,北京政府被张作霖实际控制,奉军饮马长江,张作霖一度占据大半个中国。
与此同时,无论是袁世凯生前还是死后,北洋军从未真正统一全国,因此,在北洋军阀占据的地盘之外,全国依然活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军阀。
例如:民国时期,始终占据着山西的山西军阀阎锡山;活跃于西北,在宁夏、甘肃、青海等地拥有巨大影响力的西北诸马;占据云南、贵州数省,号称“西南王”的唐继尧;一度统治广东的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占据湖南的湖南督军谭延闿;牢牢控制着广西,曾一度将势力扩展至广东的两广巡阅使陆荣廷等等。
这些难以数计的军阀,大的军阀,甚至能占据数省之地,小的军阀,也有上万大军。他们盘踞全国各处,或求自保,或为享受,或野心勃勃试图争霸天下。无论目的如何,都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本就生活极端困苦的中国人民,不但需要供养这些庞大的军阀队伍,同时还需要忍受无时无刻不在的军阀混战和站在军阀背后的列强剥削,中华民族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
味连锁-束河店五味生活小院少龙
民国军阀有拥有几个省问鼎中央政府的大军阀,也有控制一两个省的中等军阀,还有一个省内好几个的小军阀。不同的军阀区别很大,我们都来谈谈。1、大军阀
北洋时期,问鼎与尝试问鼎中央政权的军阀有直系、皖系、奉系、国民军、孙传芳等。
皖系:主要有段祺瑞、徐树铮,地方有倪元冲、卢永祥督军,地盘也比较分散,山东、安徽、浙江。
(1920年形势图)
直系:主要有冯国璋和长江三督;在冯国璋死后,主要是曹锟、吴佩孚。直系的地盘在第二次直奉战争后地盘迅速扩大,陆续接管皖系地盘,江浙战争虽然取胜,但二次直奉战争输得一塌糊涂。
奉系:凝聚力最高的军阀之一。主要有张作霖、张学良、杨雨霆、张作相等等,先后数次入关,地盘一度到达江南。
(二次直奉战争)
国民军:主要有冯玉祥、鹿钟麟、石友三、韩复榘等,是直系的别支,在二次直奉战争中,发动北京政变,开始独立建制。与奉军联合拥护段祺瑞,成立执政府。
孙传芳的五省联军,孙传芳在援闽战争中获得福建地盘,之后获得浙江地盘。在反奉战争中获得江苏、安徽,号称五省联军司令,一度尝试问鼎中央政权。
(孙传芳的崛起)
2、中等军阀晋系:山西的阎锡山保境安民,不事外争,集中守山西地盘。从民国七年到民国十四年安心发展山西,获得模范省长称号。
(晋绥军)
滇系:唐继尧的滇军像西南的奉系,多次进军贵州、四川、广西,对不同地区有过不定时的控制,可惜云南实力弱,没法争霸天下。
3、小军阀这种军阀很多了,在很多时候都是墙头草,借着时机上位。
比如广西内部混战的时候,就是好几家军阀混战,到了李、白统一广西后才成为中等军阀。
四川内部非常混乱,刘存厚、刘湘、刘文辉、熊克武等等,常年混战,民不聊生。
在民国时期,尤其是袁世凯死后,各方开始了武力争天下的过程,大大小小的军阀先后登上历史舞台,尝试抓住历史进程。
欢迎关注、点赞、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给你不一样的史学评析,期待你的评论,期待你的分享嘟嘟
北洋军阀割据最早可以追溯到袁世凯在清政府时期担任北洋大臣时组建的三十六镇新军。因为朝廷没钱,组建36镇的新军的任务基本上被摊派到了全国各省。中央政府让度一定的人事权,由地方政府自筹资金组建。至辛亥革命前夕,36镇基本成型,但除了由袁世凯由中央支持因此编练出来6个镇外,由地方政府编练的30镇大多是徒有虚名的乌合之众。
在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战争、护法战争等一系列国内战争中,无数野心家趁势而起,四处割据,于是就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混乱局面。从1912年至1928年这16年间,中央仅内阁总理就更换了30多个,更不用说地方的头头们,粗略统计至少在100个以上。
闲话少扯,转入正题。
1912年初,前清北洋大臣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当政4年间,在绝对的军事实力支撑和技高一筹的权谋运转下,全国虽然出现分裂的雏形,总体上还是保持着稳定。以西南军阀发动的护国战争为转折点,逐步走向割据纷争。
按照自身实力和影响力笔者将其分为一流军阀和二流军阀,供读者参考。
第一,一流军阀,主要是控制过中央政权的袁世凯旧部——皖系、直系、奉系。
1、皖系军阀
首领是安徽人段祺瑞,从1916年至1920主持中央政权,控制安徽、浙江、山东、陕西、福建等省。主政期间收复被沙皇俄国霸占的外蒙古、粉碎张勋复辟。1920年在直皖战争中被直奉联军击败而下台。
2、直系军阀
首领是直隶人冯国璋、云南人曹琨,1920年联合奉系军阀击败皖系后上台,主政四年。控制直隶、江苏、江西、湖北等省。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因为部下冯玉祥反水,导致在战争中惨败于奉系,从而退出中央政权。直系的得力干将吴佩孚、孙传芳分别进入华中、华东,继续奋斗在在军阀混战中,直到1927年被国民革命军击败后才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3、奉系军阀
首领是奉天人张作霖,出身于草根,早年投靠前清盛京将军增祺麾下。中华民国成立后,又转投袁世凯麾下并获得人事编制及军事装备,逐渐壮大成为一方军阀。1920年在直皖战争中配合直系打败皖系,还没分享到胜利果实就被直系从背后黑了一把,被迫退回根据地东三省。一心想要复仇的张作霖在日本支持下于1924年发动第二次直奉战争,同时成功策反直系大将冯玉祥,一举打败直系军阀,入主北京,开始了4年主政期。势力最庞大时除东三省根据地外一度控制太行山以东、长江以北直至渤海、黄海海岸线。
1928年初在与国民革命军作战中失利,同时又被后台日本人所抛弃,大势已去的张作霖被迫退出北京。回老家途中又被日本人暗杀,其子张学良接班后顺应国内形势归顺国民政府。
第二、二流军阀,主要是独霸一方的地方军阀。
1、滇系军阀
创始人是蔡锷,清末云南新军协统,辛亥革命时夺取云南军政大权。袁世凯称帝后,蔡锷响应孙中山号召,举兵讨袁。在蔡锷出征期间由他的战友唐继尧留守云南,护国战争结束后,蔡锷英年早逝,于是唐继尧接班。云南人唐继尧与蔡锷最大的区别就是有着强烈的权力野心,执掌云南大权后开始招兵买马,称霸大西南,主要控制云南、贵州两省。1925年在滇桂战争中败于桂系军阀,动摇了唐继尧的地位。1927年,滇军大将龙云、卢汉造反夺权,唐继尧被迫下台,由龙云继任。
2、桂系军阀(只谈北洋军阀时期的旧桂系,不含国民政府时期的新桂系)
首领是陆荣廷,早年曾是广西土匪,后来被前清两广总督岑春煊招安。在镇压革命党人起义中立下大功,得到岑春煊赏识,逐渐掌握了广西军权。与其他各省不同的是,广西没有新军部队,陆荣廷所掌握的武装力量完全是收编广西境内的土匪组成。辛亥革命时陆荣廷宣布广西独立,当上了广西都督。护国战争中趁火打劫,将邻省广东划拉到自己麾下。
1924年李宗仁、沈鸿英发动政变,年近古稀的陆荣廷被迫下台。
3、晋系军阀
首领是山西人阎锡山。原是清末山西新军中一标统(正团级),辛亥革命时趁势而起,当上了山西督军,掌握山西、绥远两省军政大权。靠着自强、自私、自立不自尊的个性练就了一套“三个鸡蛋上跳舞”的独门神功。纵横捭阖于北洋军阀政府、国民政府、日本侵略者之间长达38年之久!
4、冯氏西北军
即冯玉祥统帅的西北军。早年追随皖系军阀所属的陕西督军陆建章,借着镇压当地土匪的时机对西北的地理、风土人情做了大量实际考察,为将来称霸大西北打下基础。陆建章被皖系大将徐树铮暗杀后,冯玉祥失去靠山,先后游离于皖系、直系、奉系、国民党蒋介石甚至是苏联之间。第二次直奉战争后重返大西北,靠带来的一部分北洋军班底加上收编当地大量杂牌军组成西北军,势力最大时控制内蒙古一部,甘肃、宁夏、青海的全部或大部。
1930年中原大战后,西北军战败并解体。
以上就是笔者列举的在北洋军阀割据纷争时期的几支主要派系。剩下还有一些诸如川系刘湘、刘文辉,广东军阀陈炯明,四处流窜的盗墓贼孙殿英,控制山东的五毒大将军张宗昌这些人,大部分是依附于一二流军阀混日子,就不在此一一列举了。
simonwest
北洋时期到底有多少军阀?各个军阀地盘如何?一篇文章给告诉你
北洋时期是中国人民推翻清政府谋求民族进步和复兴的时期,同时也是中国近代最为黑暗的时期。这时期,政治上贪污腐败丧权辱国,经济上民生凋敝资本家崛起,文化上大师涌现教育兴盛,大的方向上看,就是特征主要有两条,对内军阀混战,对外出卖利权。
那么,北洋时期,总共有多少军阀呢?听我给你数一数。
1,袁世凯系列军阀。袁世凯手下,主要有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曹锟、张勋等军阀。每个人一开始大约有一个师兵力,控制范围从一个省到两三个省不等。有趣的是袁世凯手下这几个人,先后出现了多个总统和总理,可见北洋系实力之强大。
除了袁世凯小站练兵出来的老人,属于北洋军阀的,还有晋系军阀阎锡山和奉系军阀张作霖。阎锡山一开始以山西新军控制山西,基本上没人能够插手,这种形式一直到1949年解放战争才改变,但张作霖的情况有所不同。
民国初年,张作霖只是担任了27师师长,驻守奉天就是沈阳,真正掌握整个辽宁省的,其实是袁世凯的干儿子段芝贵。张作霖联合28师师长冯德麟赶走段芝贵,然后又逐渐把势力扩张到吉林和黑龙江以及内蒙东部。五四运动后,张作霖才当上东北王,到1925年,张作霖势力扩张到安徽和江苏,上海也成为奉系军阀地盘。而张作霖本人,则成了中国的新元首——安国军大元帅。
2,段祺瑞的皖系军阀。袁世凯死后,段祺瑞基本继承了北洋系法理上的统治权,虽然冯国璋直系军阀实力更强。
冯国璋的地盘在江苏,段祺瑞却长期在中央担任陆军部部长和内阁总理,段祺瑞让冯国璋到北京担任总统,实际上把他架空了。
段祺瑞手下有四大金刚,是徐树铮、王永泉、靳云鹏、段芝贵、傅良佐、倪嗣冲等,皖系军阀极盛时期控制着安徽、浙江、山东、福建、陕西等地。
不过,皖系军阀是一个典型的亲日军阀,为了实现"武力统一"的理想,消灭非北洋系的军阀,段祺瑞和徐树铮不惜与日本缔结条约,建立中日军事同盟,一战结束后更是无所作为,直接导致了1919年的五四运动。
1920年,直皖战争中,皖系落败,皖系军阀整体上退出历史舞台。
3,曹锟吴佩孚的直系军阀。直系军阀,顾名思义是以直隶省乡党为纽带建立的军阀,前期首领是冯国璋,冯国璋权力斗争不行,所以郁郁而终。接下来涌现的便是曹锟和吴佩孚。
吴佩孚还是一个师长的时候,就得到了段祺瑞的百般拉拢,但吴佩孚坚决和曹锟站在一起,最终成了"最强的男人"。
直系军阀的主要将领有李纯、王占元、萧耀南、陈光远、蔡成勋、孙传芳等。主要割据在江苏、江西、湖北长江流域各省份。直皖战争后,直隶省和河南省成为直系地盘,直隶省是曹锟的,河南则是吴佩孚的。
其实支撑直系军阀的,除了吴佩孚,还有冯玉祥。冯玉祥南征北战多年,是吴佩孚的好战友。可是迟迟当不上一省督军,短暂做过一段时间的陕西督军,却仅仅掌握了陕西部分土地。后来,冯玉祥受到苏联影响,加入革命党,成了新军阀的一员。
直系军阀是亲英美系的,因此能够长期控制英国势力范围——长江流域,并且吴佩孚还成了第一个登上时代杂志的中国人。
3,阎锡山的晋系军阀。阎锡山是唯一一个既是北洋军阀又是新军阀的人。晋系军阀内部,又可以分为阎锡山系、徐永昌系和傅作义系。徐永昌从冯玉祥的国民联军分离而来,傅作义从阎锡山部分离出去后,成了绥远军阀。所以,当人们提起晋系军阀时,习惯性称呼为晋绥军。
4,其他各省的王。相对而言,平汉路华北和长江流域都是北洋的传统地盘,北洋军阀经常换来换去,十分频繁。而其他地区,则各有各的土皇帝。
陕西,做过陕西督军的先后有陆建章、冯玉祥等人,但于右任和胡景逸的陕西靖国军长期有很大影响力。从靖国军出来的名将,便是后来的杨虎城和李云龙(李虎臣)。
山东,最有名的山东王有两个,一个是属于奉系军阀的张宗昌,一个是从冯玉祥西北军分化出来的韩复榘。面对北伐,张宗昌引狼入室,造成五三惨案,面对侵略,韩复榘一溃千里,民生涂炭。山东不幸啊。
四川,四川从一开始就分为两派,一派主张反对袁世凯和北洋军阀,一派主张拥护北洋军阀。四川先后涌现出刘湘、刘文辉、王陵基等军阀,但只有刘湘在国民党支持下当了"四川王"。
贵州,主要军阀是刘显世、王文华和王家烈。刘显世是王文华的舅舅,王文华是何应钦的大舅哥。王家烈因为热心打红军,结果丢了贵州地盘。
云南,主要是唐继尧,龙云和卢汉。唐继尧当云南王期间搞出了护国运动这样的大事,而龙云卢汉在最后关头发动起义,站在了人民一边。
广西,主要是陆荣廷和李宗仁。老桂系和新桂系,都是军阀,只不过,李宗仁有能力把势力扩展到国民党中央,影响力要大得多。
想要搞清楚北洋军阀有多少,我推荐一本书北洋军阀史,京东有售,仅需73.5元,很划算。
小妖茜茜
北洋军阀混战时期全国的军阀可多了去了,还真就不是几句话,几个军阀就能掰扯明白的。
想要了解民国时期的军阀,必须先要弄清楚一个问题,就是北洋军阀是一个什么样的团体,简单来说,北洋军阀就是以北洋新军为基础演变而出的军阀,代表了当时的北洋政府,因此,北洋军阀实际也是中央军阀。
北洋军阀混战,从时间上来说,是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直、皖、奉相互混战;从地域上来说,大多数时期北洋军阀控制了淮河以北的地域,然而北洋军阀混战时期,不仅仅是中央军阀在进行混战,实际上地方军阀也一直在混战,纵横下面就来简单的讲述一下北洋军阀混战时期的军阀。
北洋军阀军阀混战的情况真正称得上北洋军阀的也就是皖、直、奉三系,皖系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段祺瑞、徐树铮等人,在袁世凯死后,皖系率先取得北洋政府的主导权,随后因为武力统一南方军阀政策失败,权威遭到挑战。
在1920年直皖大战中,皖系被直系打败,最终退出历史舞台。
随后是直系的崛起,直系以曹锟、吴佩孚为首,具有重大的军事号召力,然而北洋另一派系奉系的张作霖则一直虎视眈眈准备进取中原。
1922年直奉发生第一次大战,奉系被打回关外,直系的吴佩孚站到了军阀的顶峰,随后在第二次直奉大战中,冯玉祥阵前倒戈,导致吴佩孚被打败,直系迅速分裂,除了吴佩孚之外,直系中的孙传芳趁机在东南省份崛起,而倒戈吴佩孚的冯玉祥成脱离北洋直系,改称国民军。
在第二次直奉大战中最大的获胜者,奉系从山海关一路打到长江边,其中从奉系分离出山东军阀张宗昌。
以上就是北洋军阀混战期间北洋军阀的情况,从地盘上来说,奉系基本占据东北地区,入关之后主要控制过直隶和山东(张宗昌);皖系势力范围主要控制在安徽、山东、浙江、福建和陕西;直系军阀的势力范围大概在现在河北、北京、江苏、江西、湖北一带。
在北洋军阀混战期间地方军阀的情况在1916到1928年北洋军阀混战期间并不是只有北洋军阀,还有很多地方军阀。
这里面首先要说的还是阎锡山,阎锡山在辛亥革命后把持山西政权,在袁世凯死后开始快速扩充自己的实力,在北洋军阀混战时期,虽然阎锡山的晋系军阀表现不是太出色,也是一方诸侯,控制山西、绥远一带;
桂系陆荣廷,很多人都知道新桂系李宗仁、白崇禧,却不太了解陆荣廷,陆荣廷也很厉害,在北方军阀混战时占据广东、广西也算割据一方了;
云南唐继尧,蔡锷率领滇军打出护国战争第一枪,一举将巅峰的名声打了出来,蔡锷死后,唐继尧主政云南,在唐继尧主政期间一度有称霸西南的趋势,主要控制云南,巅峰时染指过四川等地。
西北马家军,在北洋军阀混战时期,西北马家军逐渐形成马步芳、马步青、马鸿逵、马鸿宾等军阀,占据西北的甘肃和青海一带。
能想到的就这些,如果大家有想法的可以补充。
PS:注意时间段是在1916到1928年,很多军阀如宋哲元、韩复榘、盛世才等都是1928年之后才成气候的。
狂龙2000
北洋政府当政的民国时期,全国军阀无数,基本上手里头有点兵的都可以被称为军阀,小军阀的数目无数,但这些军阀又大致分为几个派系,每个派系内部,派系与派系之间,互相也都有摩擦。
民国时期最强大的派系大致可以分为直系,皖系,以及奉系这三支,其中直系与皖系是北洋政府当政前期最强大两个派系,奉系在北洋政府后期奋起直追,成为最强大的军阀。
除开这三系最强大的军阀之外,按地域分,还可以分为还有晋绥系,西北军,这几支都是中原大地上的。
西南地区也有一些派系,诸如滇系,桂系,粤系,黔系,湘系,川军。
西北地区的军阀就显得复杂了一些,大概分为陕西,新疆,马家军等几支。
虽然派系不少,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各大军阀之间冲突不断,某些军阀渐渐的被融入了其他军阀。
军阀之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三大军阀,直系,奉系以及皖系。
袁世凯还活着的时候,北洋政府虽说并非铁桶一块,但也大致可以称之为一个整体,当袁世凯去世以后,北洋政府完全分裂开来。
例如,掌管皖西的段祺瑞,徐树铮,靳云鹏,段芝贵,傅良佐等人。
掌管直系的冯国璋,曹锟,吴佩孚,孙传芳,王占元,李纯等人。
掌管奉系的则是以张作霖为首的,张学良,张作相,李景林,蒋登选等人。
长期占据山西的阎锡山,西北军的冯玉祥。
滇系军阀的龙云,唐继尧,桂系军阀的陆荣廷,李宗仁,白崇禧。
这些人都是当时比较出名的人物。
在袁世凯去世以后,北洋军阀分割开来,这时候的皖西军阀占据了山东,安徽,浙江,陕西,福建等省,此时的段祺瑞占据北京,牢牢把控着北京政府。
此时的直系军阀则占据着直隶,湖北,江苏,江西等省份,而以张作霖为代表的奉系军阀占据的则是东北三省。
这三方势力,最初以皖系军阀的段祺瑞为首,实力最强,但在经过直皖战争之后,皖西军阀一蹶不振,地盘被瓜分,失去了往日的风采。
而在此后,直系军阀与奉系军阀之间又进行了两次大战,第一次奉系大败,而第二次则是奉系取胜,基本奠定了北洋政府后期格局,最终,奉系军阀成为了全国最强大的军阀。
军阀的争斗背后,少不了帝国主义的影子,军阀之间的斗争,都是建立在普通民众的痛苦之上,很少有哪些军阀能够受到百姓拥戴的。
astro丫丫
北洋军阀混战时期,大大小小的军阀数不胜数,大军阀的手下有小军阀,小军阀的手下还有更小的军阀。军阀们的地盘也是不断变化的,唯一没有发生太大变化的是占据山西的阎锡山,阎锡山的晋军在北洋军阀混战前期一直保持中立,直到第二次直奉战争才开始参战。第二次直奉战争后,北洋军阀混战基本结束,阎锡山的地盘也就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北洋军阀主要分为三个派系,分别是是奉系军阀、皖系军阀、直系军阀,这三家军阀交替执政,都曾经控制过北洋政府。
在袁世凯刚刚去世的时候,北洋军阀里面最强的是皖系军阀,皖系军阀的首领是段祺瑞。段祺瑞是“北洋三杰”之一,袁世凯的心腹大将,他的主要对手是冯国璋,冯国璋是直系军阀的首领。在袁世凯去世之后,段祺瑞和冯国璋相互碾压,皖系军阀和直系军阀势同水火。
到了冯国璋去世后,皖系军阀和直系军阀大打出手,直系军阀联合奉系军阀,共同打垮了皖系军阀,将北洋政府控制到了自己的手中。这次战争结束后,直系军阀占领了华北的绝大部分地区,并且占领了中部的一部分省份,奉系军阀占领了东三省,还有现在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
后来直系军阀和奉系军阀发生了矛盾,双方爆发了两次直奉战争,第一次直奉战争直系军阀获胜,奉系军阀退回关内。到了第二次直奉战争的时候,奉系军阀击败了直系军阀,将实力扩大到了关内。这时候的直系军阀出现了分裂,吴佩孚占据了中部地区的几个省份,同奉系军阀和好如初。而直系军阀孙传芳占据了华南地区的五个省份,号称华南王。
奉系军阀的实力在这一时期达到了顶峰,奉系军阀的新秀张宗昌占据山东,华北大部分地区都在奉系军阀的控制下,奉系军队一度攻打到了华南地区。到了北伐战争爆发前,北洋军阀开始团结起来,共同对抗北伐军队。北伐战争爆发后,吴佩孚和孙传芳先后被击垮,奉系军阀被迫退回了东北,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北洋军阀时代宣告结束
无奈Lovey
但是,军阀又是一个什么概念?古代有权有势的巨室可称“门阀”,对于军阀的解释也可参考门阀:当一个军人手里有了兵,他便有了权有了势,当他拥兵自重不再受到中枢的制约并且在自己的地盘上拥有近乎独立的统治权的时候,这个军人便可以称为“军阀”了。
据不完全统计,事实上也不可能完全统计,在1916年到1928年这短短的12年时间里,产生了大大小小的军阀3000多人,这个数据是很恐怖的。他们或控制数省之地,或盘踞称霸于一角之地,甚或有人只有几个村庄的地盘,但是这都不妨碍他们在自己的地盘上行使统治权。
对于这个时期的军阀,可以分为两类:以北洋各系军阀为代表的中央军阀,以李宗仁、阎锡山、冯玉祥等为代表的地方军阀。
北洋各系军阀是在袁世凯病逝后分裂形成的,分为皖系、直系、奉系,从1916年到1928年,皖、直、奉三系各领风骚4年。皖系军阀:
皖系军阀头目是被称为“北洋之虎”的段祺瑞,手下具有代表性的将领有徐树铮﹑靳云鹏﹑段芝贵﹑傅良佐﹑倪嗣冲、卢永祥诸人。在直皖战争以前,皖系控制区域包括安徽、直隶北部、山东、浙江、福建、陕西、绥远、察哈尔、热河以及湖南北部。
直系军阀:
直系军阀头目先是被称为“北洋之狗”的冯国璋,冯国璋死后又以曹锟为首,后又有吴佩孚成为首领,具有代表性的还有齐燮元和孙传芳。在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以前,直系控制区域包括直隶、河南、安徽、江苏、江西、福建、湖北、陕西、绥远、察哈尔、热河,基本上吞并了皖系的地盘。
奉系军阀:
奉系军阀头目是张作霖,手下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有张学良、杨宇霆、郭松龄、张宗昌等人。在1926年时,奉系的地盘包括东三省、热河、直隶和山东。此时,直系军阀吴佩孚盘踞于湘、鄂,孙传芳盘踞于皖、苏、浙、赣、闽。
桂系:
桂系有新旧之分,旧桂系以陆荣廷为首,鼎盛时期控制两广,代表将领有沈鸿英,以陆、沈为代表的旧桂系终为新桂系所取代;新桂系曾以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为首,后来黄绍竑自动脱离桂系投靠蒋介石,所以说新桂系常只说“李白”二人,新桂系所控制的地盘曾从广西向北直插山海关,成为最强的地方军阀。
晋系:
晋系头头始终是阎锡山,这位老兄因在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而执掌山西,直到1949年才宣告结束。历经袁世凯和段祺瑞两代北洋政府以后,阎锡山想要打出山西,结果正好碰上了气势汹汹的蒋介石,只好又退回了山西老家。
滇系:
滇系头头历经蔡锷、唐继尧和龙云三人,蔡锷打下了滇系,后来因为受袁世凯之邀入京,滇系落入唐继尧手里,1927年唐继尧滇系首领的身份为龙云所取代。1945年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派杜聿明去云南削了龙云的藩。
川系:
川系军阀主要有熊克武和刘湘,两人一直貌合神离,刘湘曾一度下野隐居,后于1914年击败熊克武,成为四川的掌舵人,后又与刘文辉相争。在抗战爆发后,刘湘欲率军参战,川军也被编为22集团军和23集团军。1938年1月20日,刘湘在汉口病逝。
冯系:
冯玉祥号称“西北王”,他所控制的区域着实不少,甘肃、陕西、绥远、察哈尔诸省曾经都在他的掌控之下,只可惜他一直不善于经营地盘,所以最后不仅丢了所有的地盘,自己也只能灰溜溜地跑去了国外。
对于地方军阀,除了上面这几个具有代表以外还有很多,比如粤系的陈炯明、陈济棠,湘系的谭延闿、赵恒锡,西北的马步芳、马步青、马鸿逵、马鸿宾、马仲英。
想简单活着
北洋时期军阀的数量实在是太多了。当时各省督军都可以算是军阀,而且这些军阀通常统治两三年就倒台了。所以一个省会被很多个军阀轮流统治。比如湖南,先后被谭延闿、张敬尧、赵恒锡、唐生智等人占据,统治山东的军阀有田中玉、张宗昌、韩复榘等。像四川的情况更复杂了,是被多个军阀瓜分。比较著名的四川军阀有熊克武、刘存厚、刘成勋、杨森、刘湘、刘文辉、赖心辉、邓锡侯、田颂尧等。这样算下来,北洋时期大大小小的军阀怕是有几百个。
我们可以把占据多个省的军阀称为大军阀,占据一省的称为中等军阀,势力不到一省的称为小军阀。中小军阀太多了,说不过来,下面说下比较大的军阀。
段祺瑞,皖系军阀首领。他势力最大的时候控制有十多个省的地盘,袁世凯死后数他最有实力。段祺瑞在1920年直皖战争中战败,之后下台。
冯国璋,直系军阀首领,势力为长江中下游的湖北、江苏、江西三省。袁世凯死后,只有他能够和段祺瑞争锋。冯国璋当过中华民国大总统,1919年12月去世。
曹锟、吴佩孚,冯国璋死后的直系军阀首领。曹锟的职务是直鲁豫巡阅使,吴佩孚是副使,他们的基本盘就是直隶、山东、河南。击败段祺瑞后,直系又控制了陕西、安徽、甘肃等省。原来冯国璋控制的南方三省,也依附于他们。曹锟于1923年通过贿赂议员的方式当选为总统。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中,直系被奉系击败,曹锟下台。在1926年北伐战争中,吴佩孚被北伐军击败。
张作霖,奉系军阀首领,基本盘是东三省。后来又占据了热河、察哈尔、直隶、北京、山东等地。还曾经短暂占领过江苏、安徽、上海。
冯玉祥,国民军势力首领,势力主要集中在西北,比如陕西、甘肃、绥远等地。曾经也占据过河南、直隶、北京等地。冯玉祥有革命的一面,可以不认为他是军阀。
唐继尧,滇系军阀首领,基本盘是云南,势力可影响到贵州、四川、重庆。
陆荣廷,桂系军阀首领,基本盘在广西,势力范围一度达到广东,湖南。
孙传芳,直系军阀首领。孙传芳是直系的后起之秀,第二次直奉战争直系惨败之后,孙传芳带领东南省份击败了奉系。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五省是他的势力范围。1926年北伐战争中被消灭。
乘 鸡 思 汉
按地域大类分为北洋军阀和南方军阀;北洋军阀主要集中在中国北方,是满清朝廷的遗产,号称新军;南方军阀其实就是打着革命的幌子的地方军阀;
一、北洋军阀。袁世凯称帝去世以后分裂为
1、直系。主要是直隶,就是今天的河北等地;首领像冯国璋、吴佩孚,冯原来是北洋三杰之一,是现在著名相声演员冯巩的祖上;
2、皖系。安徽等省;首领像段祺瑞,原来是内阁总理;
3、奉系。东北等地;首领像张作霖;
二、小军阀
1、西北军阀;像冯玉祥,是从直系分裂出来的;
2、晋绥军阀;像阎锡山,也是老军阀,满清遗产,把持山西多年;
3、张勋,辫子军。打着复辟的旗号;
三、南方军阀
1、粤军。占据广东地区;首领像陈炯明,打着支持革命的旗号,后又被叛变革命;
2、桂军。占据广西地区;老桂系代表陆荣廷;新桂系代表,合成“李白”,李宗仁、白崇禧;
3、滇军。占据云南地区。代表人物,蔡锷、唐继尧等;
alens_zheng
何为北洋军阀?
我们都知道北洋军阀是中华民国初期的军阀势力代表之一,这个军阀主要是由袁世凯下辖的北洋新军将领组成,这个军阀初期是由北洋三杰”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把持。
到了袁世凯去世之后,袁世凯手下的北洋军将领各自为王,占据地界,成为了割据势力,这里面主要有三大派系,分别为直系、皖系、奉系,直系军阀主要以曹锟、吴佩孚这些人为主,这些人都是北洋新军里的后期之秀。
而皖系则是由段祺瑞所把持,段祺瑞作为北洋新军的元老,在整个北洋军阀中话语很足,而奉系军阀则是由土匪出身的张作霖所把持,张作霖在北洋军阀中也是一个后起之秀,他并不是北洋新军中的原班人马,而是后期成长起来的新势力。
而这三大派系也就构成了民国初期最为著名的北洋军阀。
三大派系控制的地盘和军事力量直系军阀当时控制这江苏、江西、湖北三省,拥有兵力60万,奉系军阀下辖8个师,13个旅,在民国初期是北洋军阀中战斗力最强的一支部队,直系军阀其中的将领之一的吴秀才是当时少有的拥有军事能力的将才之一。
第二个皖系军阀,控制这山东、山西、安徽、浙江、福建、陕西等地,是三个势力中控制范围最大的北洋军阀实力,当时皖系军阀下辖作战部队6个师,将近30万人,皖系军阀中最有名的将领就属徐树铮。
第三个奉系军阀,控制这东北三省,东北王张作霖依据东北三省,借助日本人的势力,成为北洋军阀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力量,奉系军阀下辖作战部队40万人,比较出名的将领是张学良和吴俊升。
除了北洋军阀这三大军阀势力以外,民国初期,还有一些小的军阀势力,他们各自依据地盘,搞起了自己的小王国,这和唐朝末年的节度使有点相像,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些小军阀。
山西和陕西这片的军阀,我们称呼它为晋系,代表人物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山西王阎锡山,他在这里经营多年,是这里最有话语权的人物,从民国初期,到解放战争时期,阎锡山一直都是山西和陕西这片最大的军阀势力。
第二个军阀是桂系,桂我们都知道是广西的简称,桂系的代表人物是陆荣延,他所把持的地方为两广,即广西和广东。
第三个军阀是粤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广东系,代表人物是我们比较熟知的李济深,把持的地方是广东。
第四个军阀是川系,代表人物是杨森,刘湘等人,主要掌控四川,重庆等地,但是由于四川境内势力错综复杂,因此这里经常发生川军内部的军事冲突以及内讧。
第五个军阀是冯玉祥,他本是直系军阀下属的将领,但是后续冯玉祥倒戈,自成一派,占据宁夏、甘肃,内蒙古这些地盘,是民国初期一个比较有话语权的军阀将领。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北洋军阀和各种小军阀,民国才会有这么多历史故事,也才会让大家熟知,让大家喜欢,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来!
麥哧嘿
北洋军阀是由袁世凯领导的新军演变而来的。
所以,在北洋军阀当中很多都是袁世凯的学生。1916年6月6日,袁世凯被气死以后,整个北洋军阀群龙无首,导致了军阀混战的局面。
1、北洋军阀混战时期到底有多少军阀
直系军阀:冯国璋、吴佩孚、曹锟
奉系军阀:张作霖、张学良
皖系军阀:段祺瑞
浙系军阀:孙传芳
2、各大军阀的地盘
直系军阀:势力范围北京、河北、河南
奉系军阀:东北三省
皖系军阀:山东、安徽、浙江、福建、陕西;
浙系军阀:江苏、江西、湖北;
3、各地小军阀
晋系军阀:阎锡山。
江苏军阀:齐燮元。
桂系军阀:陆荣廷,沈鸿英。
粤系军阀:胡汉民,陈炯明,龙济光等。
湘系军阀:谭延闿,程潜,赵恒锡,汤芗铭。
黔系军阀:刘显世,王文华,袁祖铭,周西成,王家烈。
滇系军阀:蔡锷,唐继尧。
川康军阀:尹昌衡,胡景伊,刘存厚,熊克武,刘湘,刘文辉,杨森等。
新疆军阀:杨增新。
Carrie_CHENXX
清朝末年,孙中山先生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然而孙中山先生却没有获得中国的最高统治者,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成果。然而袁世凯却倒行逆施,想重新回到原来的封建社会,中国人民当然不会答应,于是很快就把袁世凯赶下台。袁世凯死之后,他手下的军阀开始各处割据。中国就出现了四分五裂的北洋军阀混战时代。这段时期虽然只有十几年,但是混乱程度不亚于五代十国。我们来捋一捋北洋军阀混战究竟有哪些军阀,各个军阀的地盘还有实力究竟如何?
直系军阀主要是四个人,冯国璋,曹锟,吴佩孚,孙传芳。这四个人的能力特别强,他们为袁世凯立下了汗马功劳。
冯国璋是在袁世凯死后,1917年接替了黎元洪,当了代理大总统的职务,并且最关键的一点是主张南北共和。但是这个人时运不济,1919年就病逝了。
曹锟和吴佩孚趁机崛起,并且还击败了段祺瑞,控制了华北、华东和大部分的中原地区。但是两个人互相有矛盾,最后内部开始闹,后来曹锟选举成了大总统。但是被吴佩孚和孙传芳打败,逃到了张作霖的地盘。
然而在1926年国共北伐,将吴佩孚和孙传芳打败了,两个人都投靠了张作霖。
皖系军阀和奉系军阀皖系军阀和奉系军阀代表人物是段祺瑞和张作霖。
段祺瑞是比较早被干掉的军阀,他在安徽出生,所以他是皖系军阀的代表人物。但是他一个人干不过直系军阀的曹锟和吴佩孚,所以很快就被迫放弃地盘,后来也投奔了张作霖。
张作霖是这些军阀中实力最大的,在国共第一次北伐之后,吴佩孚和孙传芳接连被国共打败,并且地盘也被国共慢慢收复。只有张作霖的军阀地位一直没有变,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国共合作没有坚持,打败了吴佩孚和孙传芳之后,国共关系开始破裂。
第二:张作霖的战斗力确实很强大,并且地盘是东北地区,国共北伐还没有打到那里。
当然这是最主要的军阀,还有其他的军阀没有摆出来。我们可以看下图。
这是最开始的军阀底盘图,然后经过十几年的慢慢混战,最后演变成了下图。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amanda_
说到北洋军阀,很多人都没有深究过,北洋这个词到底有什么含义呢?所谓的北洋,是指清政府晚期,把我国的领海以上海吴淞口为界,以北称为北洋,以南称为南洋。解释了这个问题,我们再来讲一讲北洋军阀的问题。
北洋军阀的前身——北洋新军1984年,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战败,由李鸿章组建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于是清政府又安排了袁世凯在天津操练新式陆军,并组建了北洋六镇,这就是北洋新军。虽然北洋新军名义上是归清政府管辖,但从组建的那一天起,就被袁世凯牢牢掌握在手中。
北洋新军北洋新军以袁世凯为统帅,同时集结了号称“龙虎狗”的北洋三杰段祺瑞(北洋之虎)、冯国璋(北洋之犬)、王士珍(北洋之龙),以及曹锟、张勋、徐世昌等人,这里面大多都成了后来北洋军阀的派系首领。
北洋军阀三大派系后来,辛亥革命发生后,袁世凯当上了大总统,不久又称帝,这期间张作霖也投靠了袁世凯。等到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新军里再也没有人有他那么大的威望能镇伏整个新军,于是北洋新军分裂成了三大派系:
一是以北洋之虎段祺瑞为首的皖系,以皖、浙、闽、鲁、陕几个省为势力范围;
二是以北洋之犬冯国璋为首的直系,以苏、赣、鄂及直隶等省为势力范围;
三是以后来投靠袁世凯的张作霖为首的奉系,以东北三省为势力范围。
北洋派系非北洋系军阀:滇系和桂系袁世凯死后,中国陷入军阀混战时期,所以又有北洋政府的说法。但当时的军阀并不止是北洋军阀,还有一些并非北洋派系的军阀,这些非北洋派系的地方军阀,势力较大的主要有二:
一是以陆荣廷、沈鸿烈为首的桂系军阀,以广西为势力范围;
二是以蔡锷、唐继尧为首的滇系军阀,以云南为势力范围。
除了滇系和桂系之外,还有一些其他军阀势力,比如唐生智的湘系军阀、陈炯明的粤系军阀、阎锡山的晋系军阀、刘湘的川系军阀以及冯玉祥的西北军。但这些军阀要么是后来才有的,要么是一开始势力不大。
军阀混战1916年,袁世凯下台去世,北洋军阀内部分裂成直奉皖三大派系,开始陷入了反复拉锯夺权的混战之中。一开始,黎元洪任大总统,但是段祺瑞不服黎元洪,于是张勋过来当和事佬,谁知道张勋不安好心,直接拥戴溥仪复辟了。
军阀势力图段祺瑞一看这不行啊,就带领皖系部队杀了回来,赶走了张勋,黎元洪也没脸再当总统了于是辞职了。这时候冯国璋与段祺瑞就成了实际上的国家元首,段祺瑞打算武力统一南方的桂系和滇系,孙中山瞅准这个机会,鼓动了滇系和桂系一起发动北伐,史称护法战争。
很快,护法战争失败了,但是段祺瑞也没过几天好日子,刚打赢了孙中山,他跟冯国璋的矛盾就激化了,两人毕竟有情面,也没彻底撕破脸,但很快冯国璋死了,直系和皖系之间的矛盾就压不住了,于是发生了直皖战争。
冯国璋去世后,直系军阀以曹锟、吴佩孚为首,皖系以段祺瑞为首,几个月打下来,段祺瑞一败涂地,于是直系的曹锟吴佩孚、奉系的张作霖掌控了政权。
张作霖张学良父子一山不容二虎,很快直系和奉系之间又发生了两次直奉战争,这一打就打了好多年,后来奉系获胜,张作霖占据北京,直系的吴佩孚孙传芳也割据一方。
军阀的结局军阀混战持续了很长时间,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随后发动北伐,虽然国共合作中途破裂,但北伐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一路打到了北京,张作霖被迫退回东北,但在路上被日本人炸死,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北洋军阀的时代正式结束。
不过虽然北洋军阀退出了历史舞台,实际上中国仍然处于军阀混战状态,依然存在着晋系、川系、新桂系、国民军等诸多派系的军阀势力,一直要到1930年中原大战结束后,军阀混战才基本宣告结束。
天上爬的鸟
北洋军阀,民国军阀势力之一,由袁世凯掌权后的北洋新军主要将领组成,袁死后,无人具有足够能力统领整个北洋军队及政权,各领导人以省割据导致分裂,以军队为主要力量在各省建立势力范围。在名义上仍接受北京政府的支配。但北京政权实际上由不同时期的军阀所控制,故而在北洋军阀时期北京政府又有北洋军阀政府(简称北洋政府)的称呼。历史上把长江吴淞口以北的军阀也称北洋军阀。
北洋军阀的成员按照地域和主要势力来区分,分别有:有皖系、直系、奉系、晋系、桂系、滇系和西北军阀。
皖系以其首领段祺瑞为安徽(简称皖)人而得名。主要人物有徐树铮、靳云鹏、段芝贵、傅良佐、倪嗣冲等。袁世凯死后,黎元洪任总统,段祺瑞任国务总理,掌握着北京政府的大权。在日美各自的支持下,形成了府院之争,引起后来的张勋复辟。段祺瑞又借张勋复辟之际掌握大权,撕毁临时约法,激起了孙中山等人的愤怒,爆发了护法运动。皖系军阀为了自身的利益,不惜大肆的出卖国家利权,向日本等国举借高利贷。后来利用徐世昌的安福会压制直系,实行武力统一中国,激起人民的强烈反对。
直系北洋军阀派系之一,是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出以直隶(今河北)人冯国璋为首领的一派。冯死后,曹锟、吴佩孚继起为其首领。主要人物有李纯、王占元、萧耀南、陈光远、蔡成勋、孙传芳等。主要地盘有直隶、江苏、江西、湖北四省。冯国璋原是袁世凯的亲信将领,1912年9月任直隶都督,次年被派南下镇压国民党人发动的二次革命,攻占南京,其部属驻守长江下游一带。1917年7月张勋复辟失败后,冯国璋到北京继任总统,其部下曹锟、李纯、陈光远、王占元分别任直隶、江苏、江西、湖北等省督军,构成了直系的基本势力。
奉系北洋军阀派系之一,因其首领张作霖系奉天(今辽宁省)人而得名。主要人物有吴俊升、张作相、孙烈臣、张景惠、杨宇霆、张宗昌等。奉系利用民国初年的混乱局面,在日本支持下实行地方割据和武力扩张,逐步建立了对东北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的统治。日本则取得了在东北筑路、开矿、设厂、租地等特权。
晋绥也就是所谓的西北军阀,辛亥革命中,由阎锡山等进步军人领导的山西省起义与陕西省同时为中国北方两个首先宣布脱离满清政府的省份之一。面对近在咫尺的清政府强大的北洋军,年仅28岁的阎锡山在辛亥革命中的表现不能不说具有很强的民族正义感和推翻清朝腐朽统治建立民主共和政治的勇气。在十多年后的北伐战争中,阎锡山又能够顺应历史潮流,响应北伐,毅然加入国民革命行列,为中国的统一和进步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抗日战争爆发后,在山西大部沦陷的情况下,阎锡山基本上做到了坚持民族大义,不妥协,不投降,坚持抗战,这在国民党许多北方军阀中也是难能可贵的。
桂系西南地区军阀派系之一,以陆荣廷为首的桂军集团。控制广东、广西、湖南三省。主要人物有陈炳琨。谭浩明、莫荣新、沈鸿英等。
滇系西南地区军阀派系之一。以唐继尧为首的滇军集团,占有云南、贵州两省。滇军源于清末新军第十九镇,辛亥革命后转为维护共和的力量,军权为蔡锷、唐继尧等所掌握。
各派军阀之间明争暗斗、勾心斗角,连年的混战,使得广大人民群众陷于水深火热之中。他们不顾国家利益,大肆的出卖国家利权。使得当时的中国民生疲敝、经济落后、人民生活痛苦。军阀混战是中国近百年来最为甚者。Biky
北洋军阀混战,从时间上来说,是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直、皖、奉相互混战;从地域上来说,大多数时期北洋军阀控制了淮河以北的地域,然而北洋军阀混战时期,不仅仅是中央军阀在进行混战,实际上地方军阀也一直在混战,纵横下面就来简单的讲述一下北洋军阀混战时期的军阀。
北洋军阀军阀混战的情况
真正称得上北洋军阀的也就是皖、直、奉三系,皖系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段祺瑞、徐树铮等人,在袁世凯死后,皖系率先取得北洋政府的主导权,随后因为武力统一南方军阀政策失败,权威遭到挑战。
在1920年直皖大战中,皖系被直系打败,最终退出历史舞台。
随后是直系的崛起,直系以曹锟、吴佩孚为首,具有重大的军事号召力,然而北洋另一派系奉系的张作霖则一直虎视眈眈准备进取中原。
lbh_
北洋军阀是由袁世凯领导的新军演变而来的,所以,在北洋军阀当中很多都是袁世凯的学生。可见袁世凯在当时的权力有多大,直接逼迫清朝皇帝退位,心里毫无恐惧之色。孙中山就是考虑到袁世凯的军事实力太强,辛亥革命以后,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流血牺牲,孙中山主动把临时大总统之位让给了袁世凯。由于袁世凯恢复帝制,以至众叛亲离,遭到他的很多部下讨伐。1916年6月6日,袁世凯被气死以后,整个北洋军阀群龙无首,导致了军阀混战的局面。
北洋军阀在袁世凯死后,最初分裂为皖系、直系、奉系三大派系。皖系军阀段祺瑞在日本的支持下,控制皖、浙、闽、鲁、陕等省;直系军阀冯国璋在英美的支持下,控制长江中下游的苏、赣、鄂及直隶等省;奉系的张作霖以日本为靠山,占踞东北三省。山西的晋系军阀阎锡山,徐州一带的定武军张勋,西南滇系军阀唐继尧和桂系军阀陆荣廷等,都在外国列强操纵下,尔虞我诈,争斗不已。
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大总统职位,与在中央掌实权的段祺瑞争权夺利,发生“府院之争”。段祺瑞掌握政府大权后,投靠日本,企图以武力手段统一南方军阀。1917年8月,孙中山任中华民国军政府大元帅,因此“护法战争”拉开序幕,由于北洋军的镇压,民国军政府内部矛盾重重。5月,孙中山愤而辞职,护法战争失败,北洋军阀内部再次分裂。因此,直系军阀(首领曹锟、吴佩孚)与皖系军阀(首领段祺瑞),为争夺北洋军政大权,在北京发生了第一次直皖战争。由于奉系军阀张作霖与直系军阀结盟,最终以皖系军阀失败而告终。
1920年直皖战争之后,直奉两系军阀共同控制了北京政权,奉系军阀张作霖极力推荐亲日交通首领梁士诒出任内阁总理,导致了直奉翻脸。1924年9月,直系江苏军阀齐燮元与皖系浙江军阀卢永祥爆发了江浙战争,最终遭到了张作霖的谴责。张作霖出兵干预,导致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后,张作霖打进北京,在奉系军胜利以后,张作霖任陆海军大元帅,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后来,日本人向拉拢张作霖,遭到张作霖的反对。遂遭到日本人的报复,1928年6月4日早晨,张作霖乘坐火车经过皇姑屯的时候,被日军埋藏的炸弹炸伤,最终不治身亡。张作霖的儿子张学良接过领导大权,但是无力挑起大梁,最终“东北易帜”。张学良将东北三省的军权交给了民国政府,北洋军阀的统治也宣告结束,民国进入历史的舞台。
@小常故事
其实,北洋军阀在袁世凯死后,主要分裂为皖系、直系、奉系三大派系。为争夺北京的统治权,三派军阀混战,当然其他的军阀也加入了争夺战当中,最终奉系军阀张作霖在两次军阀混战当中取得了胜利,控制了北京,做了陆海军大元帅。假如张作霖不死,军阀混战的局面可能还要扩大。当然,这多亏了张作霖的儿子张学良,直接把军权让了出去。
至于北洋军阀时期有多少军阀,这个很难统计啊!我就统计一个大概,仅供参考:1.北洋军阀:袁世凯 2.皖系军阀:段祺瑞 3.直系军阀:冯国璋、曹锟、吴佩孚。4.奉系军阀:张作霖、张宗昌(山东军阀)。5.晋系军阀:阎锡山。6.浙系军阀:孙传芳。7.江苏军阀:齐燮元。8.桂系军阀:陆荣廷,沈鸿英。9.粤系军阀:胡汉民,陈炯明,龙济光等。10.湘系军阀:谭延闿,程潜,赵恒锡,汤芗铭。11.黔系军阀:刘显世,王文华,袁祖铭,周西成,王家烈。12.滇系军阀:蔡锷,唐继尧。13.川康军阀:尹昌衡,胡景伊,刘存厚,熊克武,刘湘,刘文辉,杨森等。14.新疆军阀:杨增新。
奇异果象
从本质上而言,北洋军阀是一个以私人关系为纽带、以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军事集团。而段祺瑞和冯国璋从小站练兵时代便追随袁世凯,凭借着两人过人的才干,深受袁世凯赏识和重用,得以成为其心腹。
在袁世凯死后到直皖大战之前,皖系掌握了山东、山西、安徽、浙江、福建、陕西、甘肃、新疆八省以及热河、察哈尔特别行政区、淞沪护军使辖区;而直系则控制直隶、河南、湖北、江西江苏五省、绥远特别行政区、宁夏护军使辖区;奉系则将东北三省作为自己的基本地盘。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小军阀,割据一省自称督军;割据一区自称镇守使。
袁世凯死后,段祺瑞以国务总理主持政务,冯国璋当选为副总统。1917年张勋复辟失败后,冯国璋带两师兵力入京,代理大总统职权,调李纯来南京接任江苏督军,又调其旧属陈光远继任江西督军,形成了冯国璋在中枢主持大局、长江三督在外相呼应的格局。在直皖争雄期间,北洋军阀内部各个大大小小的军头形成了为数众多的小团体,相继依附于直系或皖系。因此,直系与皖系两个军阀大集团实际上均是由各个军阀团体加盟而成。大多小库发游走于两者之间,趋利而行。
1918年冯国璋在与皖系的争斗中被迫下台,并于次年去世,直系陷入群龙无首的境地。这时候曹锟与皖系集团因利益问题产生诸多分歧,与皖系渐行渐远,政治立场渐趋与旧直系一致,他对南方的政治主张也从主战变成主和。曹锟在取得直隶地盘后,把直隶原有地方部队整编为5个混成旅、三个补充旅和一个卫队旅,加上地方守备队,总兵力约6万人,成为直系中最大的军事团体。加上曹锟本人在北洋集团中资格颇老、底盘又靠近京畿,使他的影响力超过了旧直系的长江三督,成为取代冯国璋的最热门人选。
第一次直奉大战,直系打败奉系后,声望达到顶点,至1923年直系控制的地盘包括直隶、河南、陕西、江苏、湖北、江西、福建、热河、察哈尔等九省(区)另外还有山东、山西、安徽、甘肃、新疆、四川、绥远等省区也纷纷归附,以直系马首是瞻。其时,国内与直系为敌的仅剩下奉系的张作霖、南方的孙中山及在浙沪地区的皖系残余卢永祥三支力在此直系独大的形势下,曹锟企图谋取总统宝座。他先是在1923年6月迫使总统黎元洪离京,接着又在10月以贿选的方式被“选举”为大总统。
如果说接受招安是张作霖发迹的第一步,那么,辛亥革命则是张作霖真正崛起的开始。在袁世凯称帝后,大封天下,张作霖被封为二等子爵,张问左右怎么回事,人家告诉他“子爵下于伯爵一等,再上为公为侯”,张作霖非常不满,说“我何能为人做子?”等到袁世凯见自己众叛亲离,护国军四起之时,又想到张作霖。袁想让张赴湖南平乱,并许诺“事后封公封爵不成问题”。张早已看破袁的“空头支票”,不过他也想戏弄一下老袁,拍胸脯表示:“雨亭愿率部出征,甘为先驱。”但同时提出二十七师装备太差,需要补充枪支弹药和军饷,袁自然一口答应。然而待饷械到手,张作霖却给袁世凯拍去电报,说是奉天局势不稳,不能开拔,结结实实地涮了袁世凯一把。虽后来老袁无奈,只好任命张作霖为盛京将军督理奉天军务。袁世凯病死后,黎元洪改各省将军为督军,巡按使为省长,张作霖遂改任奉天督军兼省长。其后,他又借机排挤掉本省实力派冯德麟,一步步把黑龙江、吉林大权揽到手,成为名副其实的“东北王”。第二次直奉大战,奉军大败直军势力范围一度达到直隶、山东、河南、江苏、安徽等地。
冯玉祥在第二次直奉大战中,调军队回北京,囚禁了当时的民国大总统曹锟也就是直系的首领。冯玉祥与胡景翼、孙岳组成国民军。此时的冯玉祥以彻底脱离直系,开始自主发展。国民军第1军成立后,冯玉祥靠着原本的1师3旅以及受降的大量直军俘虏,以占据的京、察、绥、甘四地为基础,迅速将部队扩编到14个师2个旅,并成立空军,总计15万人。此外,他还与苏联取得联系,通过苏方援助的军火来改善所部装备。1925年1月4日,冯玉祥就任西北边防督办,所属部队也陆续改编为西北陆军,“西北军”名号也随即传遍全国。
孙传芳是直系后期首领,在冯国璋、曹锟、吴佩孚之后,号称“东南王”。“五省联军”就是他所建立,孙传芳原为湖北督军王占元的部属,王占元倒台后被吴佩孚任命为陆军第2师师长,与第12师师长周荫人带兵“援闽”。孙、周军队到闽后,孙传芳当上了福建军务督理,稳住了阵脚,并逐步清除了皖系残余势力。1925年10月,孙传芳借关内各方反奉气氛,暗结东南各省的旧直系势力和地方军阀,赶走苏皖两省的奉军,自称“浙闽苏皖赣联军总司令”,此即“五省联军”的成立。孙传芳把联军的大本营设于南京,将原来各省的军务督理、督办都改称为总司令。孙传芳直接控制的有江苏、浙江和安徽三省,其中苏军总司令由自己兼任,浙军总司令为其亲信部将卢香亭,皖军总司令由听命于己的苏军师长陈调元调任。闽军总司令周荫人、赣军总司令邓如琢均非孙传芳的直接部属,属于加盟性质。到1926年春,孙传芳将自己控制的三省军队统一整编为8个师、12个混成旅、1个炮兵旅和4个独立团,共计15万人,加上闽赣两省军队,总兵力超过20万人。
1920年前后,联省自治到达高潮,打着“保一方平安,促一地繁荣”的阎锡山能统治山西38年,成为名副其实的“山西王”。他总结经验教训,提出“三不二要主义”,即“不入党、不问外省事、不为个人权利用兵,要服从中央命令、要保卫地方治安”。后来他进一步概括为“保境安民”,对外界的争斗采取“中立”。经过数年的苦心经营,使山西成为他独霸一方的小天地。
神小式
我们都太胆小了,民国时不敢做军阀,乱世里不敢去起义,太平盛世不敢说爱你。
《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1925年5月,以五卅运动为起点,掀起了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高潮,1925至1927年的大革命规模宏伟,内涵丰富,与辛亥革命相比较,其不同点在于它广泛而深刻地发动了工农群众 它的革命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 它是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统一战线的组织下进行的。
1926年6月,以推翻北洋军阀统治为目标的北伐战争开始。
(2015·新课标)1926年,有报纸评论说:“自从蒋介石抬出三民主义,大出风头以后,许多人都觉得主义是值钱的,于是乎孙传芳标榜三爱(爱国、爱民、爱敌),东三省有人主张三权(民权、国权、人权)。听说四川有些军人到处请教人替他们想个主义玩玩。”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民主思想已经成为社会潮流。
肉包子
每当我们提到名国时期军阀的时候,大家就会想到袁世凯,因为他就是北洋军阀的领头人了,而接下来的所有军阀又都是北洋军阀的分裂势力。在袁世凯死了以后,北洋军阀就被分为了三大派系,分别是皖系、直系还有奉系。
皖系的领头人就是段祺瑞,在它的无为统治下,很快就导致了在他势力范围之内一片民不聊生的景象,从此人们对军阀的印象就变得无比痛恨起来了。再然后就要提到直系,他的带头人是冯国璋,冯国璋本身倒没什么称道之处,关键就在于他的背后居然是英美两国支持的,这可是无比坚实的后盾,所以很快他就控制住了长江中下游的几个大省,威势滔天。最后要提到的就是奉系的张作霖,它号称是“军阀第一人”,乃是在所有军阀中战斗力最强大的,占地也极广,整个东北三省都是他的。
那么,在这些军阀里面,为什么只有奉系军阀的张作霖才是最强的呢?凭什么他就能完美的控制住北方的整整6个省份,而其它军阀却不行呢?其实在最早的时候,奉系军阀只是掌管了3个省而已,它们分别是奉天省、吉林省以及黑龙江省。后来在直皖两大军阀大战后,双方的实力都大为跌落,从此日本便放弃了资助这两个不成气候的军阀,开始像还在稳定发展的张作霖入手,想将他培养为战中国的第一军阀。而在此之后,张作霖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是顺风顺水了,因为背后有日本人的鼎力想助。直奉两系就这样共同的把持着北京的局面,可俗话说的好,“一山不容二虎”要是想要这两大军阀一起合心合力的管理北京城,那么显然是不可能的。
为了打破这种局面,一个人主掌北京城,奉系的张智霖趁机扩张,也一直都在招兵买马,想以绝对的实力来打败直系。直系的带头人是冯国璋,他的背后可是有英美在支持的,自然也有着跟奉系一样的心思。所以,这两个大军阀就一直在明争暗斗,张作霖的计划也是屡屡都被直系给打破,冯国璋的势力也就发展的越来越大了。
然而,随着局面的变化,双方终于绝对不能再这么斗下去了,于是直奉两系便化敌为友,开始互相合作起来。不久后,孙传芳此人又投靠了张作霖,使得张作霖的势力愈来愈壮大。奉系在这一刻迎来了最鼎盛的时期,张作霖此人也成为了中国最大的一个军阀,在1927年的时候,张作霖受到邀请,在北京就任了他梦寐已久的大元帅,成为了整个中国最高的统治者,哪怕是蒋介石,官位也没有他高。后来,奉系军阀又陆续统治了各个省份,也就是东北六省。
在统治了这么多的地区之后,问题又来了,那就是这么广阔的统治范围,张作霖是如何将他们攻打下来的呢?其实关于这个问题,这还得从东北这个地区开始说起,当初奉系军阀的起源就是来自于东北。
而东北是个什么地方?它乃是中国最强大的工业基地之一,也拥有着全国最完善的工业制造技术,可以制造出无数的杀伤力极强的武器装备,再加上那里民风很正,军队的战斗力也是极为强悍。
除此之外,东北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它们的农产品生产水平在全国也占据着极高的地位,丰富的农产品不仅可以满足军队日常的消费,那些工业的原料还可以用来进行商业贸易,使得奉系军阀变得愈加繁荣,也为军事力量提供了一个绝对的资金保障。
正因为东北有这么多好处,这才为张智霖的强大提前做了铺垫,这也是他之所以能够成为北京大元帅的一个重要原因。
mimidodo
奉系军阀在其最鼎盛时期时控制着北方的6个省,这六个省分别是奉天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热河省以及江苏省和安徽省,六省中只有原来的东三省是奉系军阀的老本,其他的底盘那都是奉军自己打出来的。那在那个军阀混战的时期为什么只有奉军一枝独秀,奉系军阀有多少兵力能控制住北方的6个省呢?奉系能发家致富从一众军阀中脱颖而出首先要感谢一个人,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奉军的老大———张作霖。据统计奉系军队在鼎盛时,一度兵力达到近40万。在那个时代,整个国家就只有4万万人口,而张作霖的奉系军队就已经做到了一千个人中就有他的一个士兵,这也是他能够控制北方6个省的原因所在。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后,被吴佩孚打得灰头土脸的张作霖灰溜溜地逃回了东北,但是老张是不甘心的,但是老张毕竟是成过大事儿的人物,很快就振作了起来开始示弱——该“还”地盘“还”地盘,该给钱的给钱,态度变得极低的张大帅开始韬光养晦,反观他的对手吴佩孚吴大帅呢,吴大帅在解决了老张后很快把枪口对准了在湖南的湘系,很快湘系也不得不和吴佩孚议和,吴佩孚所在的直系做到了一家独大。俗话说:“要想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巅峰的直系开始作了起来。当时的吴大帅可是无比风光,不仅有兵地盘也足够大,中国放眼望去没有一个人可以和自己碰一碰,吴佩孚也逐渐自负起来,很少过问军队上的事这也导致腐败现象在直系军队中屡屡出现,直系军队为了争抢利益有时候自己也会掐起来,存在如此矛盾的军队其战斗力也下降的极快。
nnjane
辛亥革命爆发之后,腐败的清政府无力再维护其统治,末代皇帝溥仪在袁世凯的胁迫下被迫退位,袁世凯成功的窃取了革命果实,当上了中华民国大总统。但是袁世凯一直有着一颗当皇帝的心,在杨度等人的串谋下,宣布恢复帝制,称帝这一举措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在全国人民的一致反对声中,袁世凯忧愤成疾而亡。
袁世凯死后,他一手建立的北洋军则陷入了分裂,分成了皖系,直系,奉系等多个派别,再加上盘踞在广西的桂系军阀,控制着山西的晋系军阀等,中国进入了军阀混战的时代。在众多军阀中,盘踞在东三省,张作霖控制的奉系军阀最具有代表意义。奉系军阀发源于东三省,因为张作霖出生在奉天的缘故,所以就被称为奉系,在巅峰时期,不仅仅北方的东三省,热河,山东,河北在奉系军阀的管辖范围之内,连南方的河南,江苏,安徽等省份都在奉系军阀的势力范围之内,控制这么大的一块地盘,必须要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作为支撑,那么在这个时期奉系到底有多少兵力呢,奉系又是如何崛起的呢?
奉系的扩张之路张作霖是土匪出身,因护送时任盛京将军的增祺家属有功而被增祺赏识,张作霖被洗白,摇身一变,从匪首变成了清朝地方军官,后来又因在东北剿匪有功,仕途上一路高升。
辛亥革命爆发之后,袁世凯任大总统,东北三省之一的奉天省(奉天省也就是现在的辽宁省)军队被编制成27师和28师,张作霖任27师师长,张作霖的结拜兄弟冯德麟 任28师师长,张作霖和冯德麟先设计搞走了奉天督军段芝贵,后来冯德麟又因支持张勋复辟而入狱,张作霖因此独揽奉天大权。
独揽奉天大权之后,主导北京政府的段祺瑞为了拉拢张作霖,任命张作霖为东三省巡阅使,成为东三省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之后张作霖又通过军事,政治手段赶走和自己向来不和的吉林督军孟恩远,夺去了吉林政权,控制了黑龙江,张作霖成了真正的”东北王”。
成为“东北王”之后,张作霖又想向中原进发,但是当时的中原是直皖两系控制的区域,因此,张作霖首先联合直系对抗皖系,在赶走段祺瑞政府之后,直奉两系进驻北京。
直奉两系共同控制北京之后,在组织内阁方面产生矛盾,直接导致了第一次直奉战争,第一次直奉战争以直系的胜出而告终,张作霖被迫退到关外。4年之后,韬光养晦的奉系卷土重来,由于冯玉祥“西北军”的加入等原因,奉系取得了第二次直奉战争的胜利,第二次直奉战争之后,除了东三省之外,江苏,安徽,山东等地也处在奉系的控制范围之内。
巅峰时期的奉系兵力
第二次直奉战争之中,奉系取得大胜,借此扩大地盘,奉系不仅囊括东三省,同时控制了河北、山东、安徽、江苏等广大地带,成为中国最大的实力派,此为奉系军阀的巅峰时刻,这时候奉系的军力也是最强的。
东北陆军:20个师,40多旅,骑兵10多旅,炮兵2旅,工辎各1团,总兵力达35万。
东北海军:拥有21艘舰艇,实力也不可小觑
东北空军:拥有200多架飞机,是当时的中国是最强的空中力量。
除了这些奉系的嫡系部队之外,攻占安徽,江苏等地时,还有一些当地小军阀投靠的仆从部队,这部分战力也不可小觑。
因此,在奉系的巅峰时刻,奉系军阀的实力是相当强大了,除了将近40万的陆军之外,奉系军阀还拥有全国实力最为强大的海军和空军,奉系拥有如此强大的军事实力和当时东北地区军工实力是分不开的,除了工业实力之外,东北地区同时也是中国重要的产粮地区,强大的农产品生产水平能够给奉系提供一个很好的后勤保障,这也是张作霖能够在第一次直奉战争失败之后快速卷土重来,成为中国最强大的实力派的根本原因。
tong9389
北洋军阀里面,奉系张作霖的军队人数应该是最多的
张作霖是胡子出身,也就是东北的土匪。张作霖出生于清朝末年,由于家境贫寒,张作霖很早就参加了清军,打过小鬼子,后来落草为寇,凭借着个人魅力以及政治手腕,势力逐渐壮大,清政府难以招抚,于是招抚,张作霖又成为官军。洗白后的张作霖开始逐步消灭土匪和蒙患,成为了清廷的爱将。清朝灭亡时张作霖的势力又很快投奔了袁世凯,官任东三省巡阅使等
袁世凯时候北洋军分裂,张作霖占据东北三省,以此为资成为了当时最强的割据势力那么张作霖的兵马到底有多少呢?奉系军阀分布在奉天、黑龙江、吉林,依靠着日本人和俄罗斯人,其实力不错。奉系军实力超过40万,但是其中精锐军,就是严格军规新式装备的20万,其余的都是杂牌,毕竟和张作霖一起起家的都是些胡子、强盗、马贼。不过这个实力也超过直系和皖系,至于其他的地方军阀势力更不值一提了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ghost
导语:说起民国时期的各大军阀部队,东北张作霖手中的奉系军队是不能不说的,这支部队也就是后来的东北军。
说起东北军集团,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在20、30年代,东北军集团是各路军阀中绕不开的重要角色。在巅峰时期,东北军集团控制了吉林、辽宁、黑龙江、山东、河北、河南等大片的地区。既然东北军兵强马壮。那么,在最鼎盛的时候,东北军到底拥有多少军队呢。认真的说,东北军当年拥有全国最强的空军和海军,陆军的战斗力也很强。
奉系军阀的发展在辛亥革命之后,清政府被推翻,但是因为没有了实力强大的人来制约各大军阀。所以,中国进入了军阀混战时期。
一、混战初期奉系军
在混战初期,东北的奉系军实力非常弱小,与其他的军阀势力相差巨大。但是因为东北地区的势力比较少,所以,奉系军很快就统一了东北地区。大家也都知道,民国时期的东北是中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还有丰富的各种资源矿产。占领东北后的奉系集团军,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
但是,随着奉系集团军的快速发展,变得越来越狂妄自大。在后来,奉系集团军和实力强大的直系军阀发生战争。最终,这次战斗以奉系集团军的惨败而告终。
二、战败后奉系军发展
首先,奉系军阀起源于东北。说到东北,毫无疑问,那是中国当时不可多得的工业基地,不仅拥有完善的工业制造技术,特别是军工业制造厂,而且军资力量雄厚,战斗力强悍。此外还有东北地区还是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丰富的农产品在满足日常消费外,更多的是作为工业原料来以农促工。
不仅如此,繁荣的商业贸易也为军事力量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战败后的奉系集团军,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进入了励精图治的发展过程。
1.就是加大了士兵的训练。并且,通过东北强大的重工业基地,增加部队的武器装备。
2.除了常规的军事力量之外,奉系集团军还组建了空军,一共有两百多架的战斗机,这在当时是全国最强的空军力量了。
3.除了强大的空军力量之外,张作霖还重新建设了东北海军部队,并且从英国、日本等国家购买了大量的军舰。当时的东北海军有二十一艘舰艇,整体实力也不可小觑。
张作霖以其独到的眼光和不凡的手笔,在此组建了一支建制完备的军队并培养了一批影响深远军事人才——一支规模多达十余万人的近代化部队。
一、奉系军阀空军
根据历史资料记载,张作霖特别重视军事科技,不仅从国外引进了先进的武器装备,还组建了航空队,其子张学良也创建了航空学校,聘请国外军事教练,而当时奉系军阀的空军编制达到250-300架战机。
二、奉系军阀海军
此外,奉系军阀的海军力量也远远超出同时期的另外几大军阀,
1928年,东北军吞并了直系的渤海舰队,发展到全盛时期,当时的东北军拥有巡洋舰,驱逐舰,炮舰等大小船只21艘,约3.22万吨,占据全国的四分之三。舰队官兵3000多人,占比全国的60%。至于陆军配置,除了引进的国外装备,仅东北军工业每年就能生产20万炮弹,六万支步枪,1500多挺重机枪和150多门大炮和一亿八千万颗子弹。
无疑相当于国内最强大的军事配置。
三、奉系军阀陆军
1925年3月23日,张作霖在沈阳召开军事会议,决定东省军队以师为平时编制单位陆军共编为二十个师,另有11个独立旅。总计69个旅加其他独立部队。并且这些军队的领导人大多数受过良好的军事教育,拥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对张作霖也是忠心不二。
虽然有的师是表面看是”方块师“,但实际上所辖旅是已经混成旅,而非步兵旅。有的师所辖旅达10个之多。
根据统计,当时的奉系集团军的总兵力达到了四十多万人,有十个炮兵团和六个骑兵旅。
1925年,靠着冯玉祥的临阵倒戈的天赐良机,击败吴佩孚,赢得第2次直奉战争的奉军开始大批入关。只过了几个月的时间,张作霖就先后占据了河北、山东、安徽、江苏、河南等多个省份。算上“老巢”东北三省和热河,此时的奉系势力已经遍布全国9个省份,张作霖领导的奉系达到了极盛。而控制面积如此之广、
不难想象,如此庞大的军队再加上精良的装备,鼎盛时期的奉军拥有多么可怕的军事实力,挥师南下占领其他地方也不难理解。
奉系军阀的结局张学良东北易帜的时候,东北军总人数仍然高达30万人,后来张学良参与中原大战,奉军兵力再次达到40万。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北军退到了关内,经过几次裁军削弱,在西安事变爆发前,东北军的人数还剩下十五六万人。西安事变爆发后,张学良被蒋介石扣押,东北军被蒋介石肢解改编,不再是一个独立的军阀武装。
everstar抽
谢谢邀请。军阀混战时期,奉系军阀巅峰兵力达40万,是中国北洋时代旧军阀中实力最强大的一支,故而能控制住北方6省。
民国时期的军阀,整体来看分为旧军阀和新军阀,分界线是孙中山建立黄埔军校。旧军阀中,又分为北方的北洋系及外围(包括直系、皖系、奉系、复辟系、鲁系、晋系等),以及南方军阀(滇系、桂系、黔系、湘系等)。所有这些军阀里面,张作霖的奉系是最强大的。
张作霖的奉系强大原因很多。首先是张作霖本身占据东北,属于“金角银边”,山海关一守,敌人无法进入,可以独霸这领土辽阔、资源丰富的区域。相对来说,关内其他军阀往往是彼此征战,很难有一块完整的根据地,即使如滇军等有完整根据地,其资源人口也完全没法和东北相比。其次张作霖大多数时候勾结日本人,获得了日本人的不少支持,包括其部将郭松龄发动反张战争时也是日军助战将其剿灭。
奉系军阀兵力发展,有一个逐渐扩充过程。张作霖本是奉天巡防队前路统领兼中路统领,1912年投靠袁世凯,成为第27师师长。1916年张作霖支持袁世凯称帝,任奉天督军兼省长,初步形成军阀体系。1917年张作霖吞并第28师,增编第29师,从此形成3个师的兵力,约5万人。
1918年张勋在段祺瑞支持下,截留北洋政府直系冯国璋向英国借款买的日本军械,增编1个师和5个混成旅。9月张任东三省巡阅使后,彻底控制三省军政大权,麾下军队包括奉天4个师+5个混成旅外,吉林5个混成旅,黑龙江3个混成旅、2个骑兵旅。总兵力4个师+15个旅,约10多万人。
1920年张作霖参加直皖战争,帮助直军击败皖军,又增编2个混成旅,并开始建空军。1921年张兼任蒙疆经略使,又增编8个混成旅。此时,奉军总兵力达5个师另23个混成旅和3个骑兵旅,计20余万人。这时候,张作霖的兵力已经远远凌驾于其他军阀之上了。南方的滇系、桂系等,兵力不过几万人。直系的各省总兵力大约不亚于奉系,但是分布各省,而且和其他派系军阀交织,不如奉系这样可以调集大军入境。
1922年,张作霖率领13万大军入关打第一次直奉战争,当时吴佩孚率领的直系军队只有7万人。不过,吴佩孚军事才能是超过张作霖的。奉军被直军击败。退回后整编军队为陆军3个师、27个旅和5个骑兵旅,共约17万人。又筹建海军,加强空军。两年之后,奉军总兵力已经达到近30万。
1924年,张作霖再次率领大军入关发动第二次直奉战争。由于这次其联合了皖系段祺瑞和广东孙中山,加上冯玉祥倒戈,终于内外夹攻击溃了吴佩孚,奉系势力扩展到河北、山东、江苏、安徽等省。张作霖把持了北洋政权,达到人生权力的巅峰。
1925年5月,张作霖将陆军整编为东北陆军20个师另7个旅、2个骑兵旅、2个炮兵旅及工兵、辎重兵各1个团,10月编组为6个军团。东北军总兵力30多万。不过在浙奉战争中,奉军被直系孙传芳击败。此后奉系最能打的郭松龄发动反对张作霖的战争,虽然被镇压下去,却削弱了奉系的实力。
尽管如此,由于此时奉系地盘大,根子深,所以纸面上的军力继续不断膨胀。空军继续扩张,辖5个航空队。1926年1月,东北海军又接管了渤海舰队。实力大增。到孙中山北伐前夕,奉军拥有30多万大军,飞机200多架,舰艇数十艘,是全国规模最大、装备最齐全的一支军事力量。
不过,奉系军队虽然数量多,装备好,但战斗力与其规模和装备并不太匹配。第一次直奉战争拥有2倍兵力却被吴佩孚击败,第二次直奉战争同样是优势兵力下无法突破吴佩孚的山海关防线,最后靠冯玉祥倒戈才入驻北京。浙奉战争也输给了孙传芳。所以,后来面对蒋介石黄埔军和南方新军阀组成的北伐军,奉军根本招架不住,很快一路败出山海关,张作霖还被日本人炸死。
张作霖死后,其子张学良统帅的东北军继续维持30余万人的规模,参加中原大战,直到918被日本人占去老巢,曾经庞大威武的奉军也就江河日下了。
chubby藻
奉系是北洋军阀中实力最强的一支,也是北洋军阀最后的代表势力。在张作霖的势力达到鼎盛时,曾经控制着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六省,拥兵达40余万之多。而且由于东北本土的工业远比关内各省发达,所以奉军当时的武器装备普遍要比民国时期其他军阀武装更好一些。
奉系首领张作霖是地地道道土匪出身,所以奉军中也夹杂了不少土匪收编而来的兵员。在直皖战争和直奉战争中,张作霖的奉系势力逐步坐大,并超过了吴佩孚和孙传芳两人。
因此在国民政府发动北伐战争前,北方的奉系首领张作霖一共拥兵40余万,并自任安国军总司令。这是自1916年袁世凯去世以来,北洋军阀中最强的一支。
其实张作霖最初仅控制着辽宁一省,实力并不算强。但后来在日本军方的支持下,张作霖赶走了吉林督军孟恩远,将势力扩张到黑龙江和吉林两省,完成了东三省的制霸。
在直皖战争中,张作霖的奉系又联合吴佩孚的直系夹击皖系,结果导致当时正如日中天的皖系直接衰落下去。趁此机会,奉系的势力也从东北扩张到了京畿地区,进一步坐大。但随之而来的直奉战争,却以张作霖的失败而告终。不过,奉系虽然在第一次直奉战争中遭到惨败,但这并没有阻止张作霖的野心。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张作霖联合冯玉祥打垮了直系的吴佩孚,势力全面进入关内发展,一度占据北方六省,占有中国半壁江山,超过了鼎盛时期(1922年)的直系军阀吴佩孚。当时,奉军除了本身的兵力十分强大以外,还是民国各军阀部队中唯一拥有成建制海、陆、空三军的部队。
正是由于张作霖时期打下的良好基础,所以到了后来张学良主政时期,东北军(奉军改编而来)依然是一支相当强的军队。不过张学良为了精简财政和加强自己对部队的领导力,对庞大的奉军集团进行了精简。经过改编之后,少帅张学良的东北军只留下了不到30万人的正规作战部队。
(中原大战中,张学良选择了支持蒋介石)
王跑跑.
奉系军阀巅峰时期的地盘不止六个省,应该是七省,二区。
1925年10月,即浙奉战争之前,奉系当时控制了七个省:直隶省、山东省、黑龙江省、奉天省、吉林省、江苏省、安徽省。
外加两个行政区:地热河特别行政区、京兆地区(北京地区)。
另外北洋时期的两个省级商埠:胶澳和淞沪也都被奉系控制。
当时奉军有20个师,40多个旅,骑兵10多个旅,炮兵2个旅,工辎各1团,总兵力达35万。 其中精锐陆军大约十多万人,都是战斗力比较强的部队。
此外,奉军当时还有空军和海军,可谓是三军齐全。
并且,这还只是奉系的嫡系人马。如果加上当时投降奉系的仆从军(江苏、安徽、山东的地方小军阀),张作霖当时能指挥的总兵力不低于50万。
如果把奉军跟当时的其它军阀做个对比:
冯玉祥国民军——20万左右;
直系萧耀南部——不到10万;
直系孙传芳部——10万左右;
晋系阎锡山部——10万左右;
可以发现张作霖当时是真心强,奉系的实力是真心强。
奉系当时能维持如此强大的军力,要仰仗于东北当时的雄厚老底。
东北当时的工业化程度和经济水平都全面领先关内诸省,特别是重工业,占到全国重工业的70%以上。并且当时的东北还拥有全国最发达的公路网、航空网、铁路网。(全国85%的铁路都在东北)
此外,东北也是当时中国教育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拥有东北大学、航空学校和海军学校等各类高校。
有了如此强大的经济基础和人才储备,东北的军事底子自然是不低。当时奉军坦克、飞机和军舰一样不缺,装备还颇为先进。此外张作霖还委托杨宇霆打造了全国最大的沈阳兵工厂。
手上有钱、有人才,还能自己造武器。有这种老底做支持,张作霖想低调都很难。
不过奉系的这个巅峰时期没有维持多久。由于当时张作霖的势力扩张太快,严重威胁到了江南直系军阀。因而浙江军务督办,直系军阀孙传芳便联络了冯玉祥和苏、皖等地方军阀共同反奉,从而发生了浙奉战争。
1925年10月15日,孙传芳调集浙军4个师另6个旅向上海地区的奉军一个师发动突袭。
当时,奉军在关内一共有11个师,数量虽然不少,但是这11个师被部署在了直隶、山东、江苏、安徽四个省。兵力太分散。
为了收缩兵力实施反击,张作霖便命令驻守上海的一个师撤出,结果这一撤,立即引发了连锁反应。江苏地方部队(非奉系)认为奉军完蛋了,四个师立即造反,将奉军驻守在南京的一个师包围。由张作霖任命的江苏督军杨宇霆见势不妙,抛下部队就溜了。
杨宇霆这一溜,等于门户洞开,又是一通连锁反应。浙军与苏军乘胜北进,将奉军驻守在安徽和苏北的部队进一步向北挤压。
张作霖心有不甘,急调4个师另2个混成旅入关增援,并命张宗昌为总司令,让他率部防卫徐州。张宗昌很快就在苏北、皖北一线布防,并有效的阻滞了苏军的进攻。但由于浙军绕到了奉军的背后,打了奉军一个措手不及,张宗昌没办法,只得北撤,并向张作霖请求支援。
当时张作霖非常想支援,但由于冯玉祥派兵向直隶和山东进军,抄张宗昌的后方。张作霖害怕被冯玉祥断了后路,便下令让张宗昌撤退回山东。安徽的地方部队(非奉系)见奉军真的完蛋了,随即加入浙苏联军,一起揍奉军。
由张作霖任命的安徽督军姜登选见大势已去,便宣布辞职,从蚌埠坐火车回到了山东。
至此,浙奉战争结束。从1925年10月15日战争打响,到11月8浙苏皖联军攻占徐州。整个浙奉战争只持续了24天。
在这二十多天的时间里面,奉系损失了三个精锐师,十几个仆从师,连丢江苏、安徽两省。损失非常的惨重。
然而,这并不是张作霖霉运的结束,而是他真正霉运的开始。
1925年11月23日,即奉军兵败东南后仅半个月后,郭松龄便在直隶起兵,以五个军七万人的兵力对张作霖倒戈一击。
郭松龄倒戈让张作霖想死的心都有了。之前的浙奉战争已经让他折了几万精锐,现如今郭松龄反叛,又让他折了七万精锐。奉军能打的部队就十几万人,这两次折腾,基本上把奉系所有的精锐全部赔光了。
当时比张作霖更想死的是张宗昌,因为郭松龄反奉,导致直隶门户洞开,冯玉祥二十万大军席卷直隶和平津地区。然后山东变成了一个南有孙传芳,北有冯玉祥的孤岛。张宗昌晚上睡觉都睡不好,生怕冯玉祥和孙传芳联合揍他。
不过张作霖毕竟实力雄厚,折了十几万精锐之师,他手上还有二十几万部队。在张作相和张景惠等老哥们的支持下,张作霖对郭松龄发动了反攻。(日本关东军也有支持)
1925年底,郭松龄兵败巨流河,张作霖总算是缓了一口气。缓过气来的张作霖对冯玉祥恨之入骨,发誓要搞垮他。
1926年4月,张作霖联合吴佩孚、阎锡山、张宗昌,对冯玉祥发动了围攻。冯玉祥的势力退出了华北。
备注:吴佩孚因为冯玉祥在第二次直奉战争期间倒戈,对其恨之入骨。阎锡山因为冯玉祥占了直隶、绥远,对山西形成四面包围之势,怕他打自己。因此两人对张作霖揍冯玉祥的号召都非常积极。
奉直晋联军击退冯玉祥后,张作霖的势力范围稳定在了六个省,也就是东四省加上直隶和山东。
不过奉系的这个地盘也没稳定太久,1926年6月,广东国民政府北伐。北伐军只用了半年时间就从两广打到了江淮。张作霖前期对吴佩孚和孙传芳都不施以援手,导致两股势力被北伐军击溃。后期虽然出兵援救了孙传芳,也取得了一些战果,但北洋系的统治注定是大势已去了。
1928年4月7日,蒋介石、李宗仁、阎锡山和冯玉祥以70万大军对张作霖的40万奉军进行了围击。两个月后,奉军全线溃败,张作霖坐火车离开北京。6月4日,他在退往沈阳途中,经皇姑屯车站时被日本特务炸死。
同一天,国民政府任命阎锡山为京津卫戍总司令,阎锡山当即就任,带着十万晋军就接管了直隶和平津地区。这是阎锡山第一次入主北京城,同时也是最后一次。
备注:阎锡山联合张作霖、吴佩孚打退冯玉祥后,他认为北洋军阀大势已去,未来一定是国民政府的。他便通电宣称自己有孙中山给他的密信(让他卧底北洋系,伺机响应革命军北伐的密信),宣布山西全省加入国民党,支持国民政府北伐。由于他是同盟会的老党员,同时他也确实有实力。所以国民政府当时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承认了他的国民党身份。
张作霖死后,张学良接班。虽然关内的地盘全丢了,但奉军的底子还在,依然还有三十万大军。如此强大的实力,让国民政府都不得不拉拢张学良。
1928年底,张学良和国民政府达成协议,东四省宣布易帜,改挂青天白日旗。
实事求是的说,张学良的这次易帜,不管是从国家大义还是从奉军的利益来说,都是非常正确的选择。因为东北易帜后,奉军就不再是关内各派系的眼中钉。而由于关内各派对地盘划分不满意。因此关内军阀必然会自相残杀。这对奉系来说,是一个绝佳的东山再起的机会。
1929年,即东北易帜的第二年,关内的国民党派系果然爆发了内战。
先是蒋介石和新桂系开战,李宗仁、白崇禧折了十几万大军,以及除广西老家以外的所有地盘;接着蒋介石又对冯玉祥开战,冯玉祥丢了十几万大军,以及他手上唯一富庶的山东省。
李宗仁和冯玉祥连续挨揍,让阎锡山惶惶不可终日。他害怕蒋介石也会揍自己,就主动拉拢李宗仁和冯玉祥,三方势力与蒋介石于1930年5月进行大会战,史称“中原大战”。
在蒋阎冯李混战期间,张学良是他们四方都在积极拉拢的势力。因为蒋介石和反蒋联军的实力差不多,兵力都是在七十万左右。张学良的三十万大军只要明确表示支持谁,东北军都不用真的打,另外一方肯定会主动认输。
最终,张学良在得到了蒋介石给他许诺的筹码后,宣布东北军支持蒋介石,并率部开进山海关,接管平津地区。反蒋联军听到消息后,瞬间崩盘。蒋介石和张学良成了中原大战最后的赢家。
那么蒋介石许给张学良的筹码是什么呢?说出来也很夸张:蒋介石推荐张学良为中华民国海陆空军副总司令,并授权他代表南京政府节制奉、吉、黑、晋、冀、察、热、绥八省区的军政。另外,北平、天津、青岛三市也全部划归张学良管辖。
相当于说,黄河以北的地盘,全部都归张学良所有。另外,大批的奉系人物进入南京政府当高官,比如张作相、王树翰出任国府委员,张景惠任中政委兼军事参议院院长,刘尚清任中政委兼内政部长,鲍文樾任参谋部次长等。
张学良和奉系的这次胜利,这就是典型的打仗打的好,不如站队站的好。蒋介石在前线差点连命都丢了,张学良没费一枪一炮,仅表了个态,就拿到了一半的胜利果实。(蒋介石当时的地盘没张学良大。
ㄗs容oО
奉系有两个鼎盛期,第一个鼎盛期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之后到浙奉战争之前,具体来说是1924年10月到1925年10月的这一年。当时奉系控制的地区不止6个省,而是7省2区,分别是:黑龙江省、吉林省、奉天省、直隶省、山东省、江苏省、安徽省以及热河特别行政区和京兆地区(北京地区)。
第二个鼎盛期是中原大战后到“九一八”事变之前,具体来说就是1930年11月到1931年9月18日这不到1年的时间,这段时间奉系控制了奉、吉、黑、冀、察、热六省外加北京、天津和青岛。
在军阀混战的年代,要控制从东北到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靠的自然是武力。其实张作霖的武力刚开始的时候并不强大,甚至跟直系比起来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
在袁世凯时期,全国最精锐的部队是袁世凯起家的老本北洋六镇。北洋六镇是袁世凯从天津小站时期就开始组建的精锐部队,从装备到训练、人员全部都按照西方近代化的标准打造。清朝为了建设北洋六镇,每年花费基本在900万两白银以上,在重金+装备+人员+训练全部到位的情况下,北洋六镇就成为了清末民初战斗力最强的部队,没有之一。
袁世凯死后,北洋六镇被皖系和直系瓜分,这也成为了皖系和直系能先后掌控北洋政府的资本,而相对于皖系和直系来说,张作霖的部队完全就是后娘养的,北洋六镇他没分到一毛钱,部队完全是自己一手带出来的,战斗力与以北洋六镇为班底的直系和皖系比起来自然就差了不止一个档次。
▲奉系最为鼎盛时期势力图
袁世凯之后,皖系、直系和奉系成为了全国实力最强的三个军阀派系,皖系先掌控了北洋政府有4年时间,后来直系联合了奉系击败了皖系,将皖系势力赶出了历史舞台,并取代皖系掌控了北洋政府。皖系倒台后,直系和奉系成为了实力排名前两位的军阀,所谓一山不容二虎,无论是直系也好还是奉系也好,要统一全国就必须击败对方,再加上直系掌权后也分赃不均,两派也矛盾最终爆发,在1922年展开了第一次直奉战争。
在第一次直奉战争中,张作霖亲自挂帅,率领12万奉军主力与吴佩孚挂帅的10万直军在河北展开了大战,这场大战5天就结束了,结果张作霖惨败,死亡3万多人,被俘4万多人,连张作霖本人都差点被老吴活捉。本来吴佩孚要携大胜之威杀过山海关直接灭了奉系,正当老张命悬一线的时候,美、英、日等帝国主义出面干预,要求直、奉停战,他们不想中国出现一个统一全国的力量,老张这才捡回一命,不然奉系在1922年还真的会被直系给灭了。
此战之后老张也是痛定思痛,第一次直奉大战的惨败让他意识到部队不能靠义气维持,虽然他的部队人数众多,也从日本人哪里得到了精良的装备,但只靠义气组织起来的部队无组织无纪律,黑社会都有的问题在他的部队里都存在。而打仗毕竟不是打群架,靠着黑社会的义气打群架没问题,要拿出来打仗就只能被正规军出身的直系给打的满地找牙了,在这场大战中,老张的部队跟直系部队一正面交手就立马吃了大亏。
而且老张的领导班子主要都是一些土匪农民出身的人物,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军事教育,相比之下,他的那些军校毕业的中青年将领在大战中表现突出,虽败犹荣,尤其是救了自己性命的张学良和郭松龄,要不是这些人挽回了颓势,自己在河北就要交代了。
于是第一次直奉大战后,老张对奉系进行了大换血。他学着宋太祖赵匡胤玩起了杯酒释兵权,解除了老兄弟们的兵权,但给了他们好吃好喝,把老兄弟们给安顿了。之后老张就大量启用了军校毕业,尤其是重点名牌军校毕业的人员,又不遗余力地从其他派系重金挖人,以现代军事理论为基础重新打造奉军,在两年时间里练出了普通意义上的精兵20万。
此外,在军事装备上老张也毫不手软。在空军方面老张斥巨资从德国、意大利、法国购买了大约300架飞机,其中还包括了30架轰炸机,聘请国内外十余名教官加强训练,打造出了国内最为强大的空军,占了当时国内空军力量的大半。
在海军方面老张设立了航警处,在葫芦岛建立了海军学校,拥有“镇海”、“威海”两舰,后来又发展到了大小舰只21艘,约达32200余吨位,计有舰队官兵3300余人。
▲奉天兵工厂是当时全国最大的兵工厂
在军工方面,老张大力扩建奉天兵工厂,每年预算200万元,能年产大炮150门(包括山炮、野炮、重炮等)、炮弹20万发、步枪6万支、子弹1亿至1.8亿颗、轻重机枪1000挺以上,还能生产大量迫击炮,奉天兵工厂成为了当时全国最大的兵工厂。
另外,老张还大力改进了奉军的交通、通讯系统,在后勤保障上也下了大力气,建设了被服厂、粮袜厂、陆军医院等。有了精锐的军队、优良的装备、海陆空一体化的作战体系和充分的后勤保障,奉军这才有了与直系正面交手的资本。
1924年9月3日,江浙战争打响,属于皖系残余的浙江督军卢永祥知道自己不是直系的对手,便联合了奉系一起对付直系。虽然卢永祥很快被直系击败,但报仇心切的老张则迫不及待地与直系展开了第二次直奉战争.
1924年9月15日,老张带着儿子张学良及“五虎将”:郭松龄、姜登选、韩麟春、李景林、张宗昌以及他全部的20万精锐杀向了关内,这次老张要一雪前耻!曹锟和吴佩孚闻讯大惊,立马组织直系的全部精锐20万北上迎敌,双方主要在山海关展开了一场世纪大战。
这场战役没有任何前奏,没有试探性攻击,一上来就火药味十足,张学良、郭松龄、姜登选等主将带着奉军精锐轮番冲击山海关,他们不计成本地投入敢死队、骑兵队、重炮团和空军,交叉使用人肉沙包、轻重武器和飞机轰炸,奉军完全是豁出去了,就算是死光了也要拿下山海关。
直系部队也久经战阵,他们在悍将彭寿莘的带领下依托有利地形死守山海关,打到后来也实在支撑不住,搞得吴佩孚只能亲自赶上前线指挥,甚至把老本王牌第三师(前身是北洋第三镇)都压了上去,才算勉强顶住了奉系的疯狂进攻。双方在陆战上一时杀的难解难分,空军、海军也杀了起来,奉军在空军上占了绝对优势,一时压得直军喘不过气来,好在直系还有高射炮,这才勉强挡住了奉系的空军。海军方面,吴佩孚曾一度想用渤海舰队搭载陆军在奉军后方登陆,但奉军飞机不断前来轰炸,使得直军军舰无法起锚。
双方在以山海关为主的北部战场激战了一个多月,仍未分出胜负,期间奉系和直系都是拼尽了全力,双方都死伤惨重,形成了对峙的局面。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海、陆、空三军协同立体作战,把中国军事的技战术水平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就在直奉双方在山海关打得难解难分的时候,冯玉祥却在直系后方突然叛变,率军攻入了兵力空虚的北京,抄了直系的老家,导致直系一下子就全线溃败,奉军这才获得了第二次直奉大战的胜利。
在打败了直系后,老张乘势拿下了北京、直隶、山东、安徽、江苏等省,包括了当时全国的经济中心上海,势力一下子从东北扩张到了长江流域,北洋也迎来了最后一个时期,奉系时期 。
这个时期张作霖有20个师,40多个旅,骑兵10多个旅,炮兵2个旅,工辎各1团,总兵力在40万左右,其中大约20万为精锐部队,另外20万为杂兵。此外,再加上各地仆从的小军阀,张作霖能指挥的总兵力不少于50万。
而这一时期的其他军阀与老张比起来就不是一个数量级的,比如冯玉祥的西北军只有20万人,直系吴佩孚部、孙传芳部各有大约10万人。
奉系势力如日中天,大有一举荡平全国,统一四海之势,这也自然引起了其他军阀的恐慌。直系认识到自己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在这样的形势下,孙传芳和吴佩孚站了出来,担负起了挽救直系的重任。
第二次直奉大战后,吴佩孚虽输了个精光,但跟着他败退下来的残兵败将却都是百战精锐,他以这些人为班底,又重新打造了一支精锐之师。在孙传芳的积极运作下,直系成立了浙闽苏皖赣五省联军,结成了一个强大的反奉联盟,于1925年10月与奉系展开了浙奉战争。
在浙奉战争中,直系不但占据了本土优势,战斗力还强于奉军,结果仅用了6天就击败了奉系,很快就把奉军赶出了长江流域。
▲郭松龄的反叛对于老张来说是雪上加霜
就在直军节节胜利之际,老张却后院起火,郭松龄在滦州起兵造反了。郭松龄带领的第三军团大约有7万多人,是张作霖所有部队中最为精锐、装备最为精良的部队,这支部队很快就打过了山海关,一度打到奉天附近,在最危急的时刻,老张甚至一度被逼得下野,虽然这场叛乱最终被镇压了下去,但老张也在这场叛乱中元气大伤。他的精锐部队至少损失了10万人,再加上损失的10万杂兵,老张直属的部队一下子被腰斩。
浙奉大战的失利和郭松龄的反叛成为了老张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此后老张的势力退到山东才算稳住了阵脚,之后与吴佩孚联手赶走了盘踞中原地区的冯玉祥。不过到了这个时候,也就是1926年,北伐战争也开始了,此后的近2年时间里,北伐军先后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势力,整个直系就此退出历史舞台。
▲东北易帜
到了1928年4月,国民政府组织了第二次北伐,奉军不敌北伐军,到了当年6月张作霖撤出北京,退守山海关,不久就在皇姑屯被日本人炸死,张学良继承了老张的位置,成为了奉系新主。到1928年12月,张学良通电效忠南京国民政府,东北易帜,北伐战争就此结束。
虽然这个时期的奉系退出了关内,但张学良手上依然有30万大军,是当时各方都不敢轻视的势力。蒋介石在建立了南京国民政府后,就致力于消灭各方军阀,完成全国的统一,由此与各军阀之间展开了混战。
1929年2月,蒋桂战争爆发,新桂系的李宗仁、白崇禧被老蒋击败,折损了十几万人马,被老蒋赶回了广西老家;随后老蒋又兵锋直至冯玉祥,杀的冯玉祥大败,夺去了冯玉祥唯一的富庶地山东。
见李宗仁和冯玉祥连连被揍,阎锡山也知道下一个就要轮到自己了,于是主动联络了李宗仁和冯玉祥,三人组成联军于1930年5月展开了中原大战。这一战老蒋一家对战冯、阎、李三家,双方实力相当,兵力都在70万左右,谁也灭不了谁,一时间僵持了下来。在这个时候,双方都极力拉拢起了关外的张学良,这个时候张学良加入任何一方,另一方都会立马失败。
在得到了蒋介石优厚的许诺后,张学良于9月10日决定支持老蒋,并率军入关,此举瞬间改变了战局,冯、阎、李联军崩溃,蒋张联军取得了中原大战的最后胜利。
中原大战之后,按照蒋介石的许诺,张学良除拥有原先的东四省外,还增加了察哈尔省、河北省等两省外加北京、天津和青岛等三个城市。此外,大批奉系人物进入南京政府担任要职,如张景惠出任中政委兼军事参议院院长、刘尚清出任中政委兼内政部长,张作相、王树翰出任国府委员,而张学良则成为了中华民国海陆空军副总司令,相当于国家副元首,地位仅次于老蒋,奉系迎来了第二个鼎盛时期。
不过这个局面张学良并没有维持多久,到了第二年9月18日的时候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张学良丢了东北老巢,当然这也是后话了。
美安百合花
巅峰时期的奉军,占据的不只是6个省,而是高达9个省份。
1925年,靠着冯玉祥的临阵倒戈的天赐良机,击败吴佩孚,赢得第2次直奉战争的奉军开始大批入关。只过了几个月的时间,张作霖就先后占据了河北、山东、安徽、江苏、河南等多个省份。
算上“老巢”东北三省和热河,此时的奉系势力已经遍布全国9个省份,张作霖领导的奉系达到了极盛。而控制面积如此之广、横跨南北的9个省份奉系,此时一共有多少个军队呢?
张作霖
1925年9月,由于奉系的地盘急剧扩张,实力迅速增强,为了收编败退的其他军阀部队,同时也为了接管新占领的地区,张作霖对于奉系军队再次进行了政变。
张作霖将奉军的“旅”改为“师”,一共编成了20个师的部队,而这20师一共辖有40多个步兵旅、十余个骑兵旅、两个炮兵旅、一个工兵团和一个辎重团。此时,这支奉系大军的番号也发生了变化,张作霖将其称之为为东北陆军。
张作霖和东北军将领
全盛时期的东北陆军仅正规军就高达35万,如果再加上了山东、热河等省份被改编的军阀军队,张作霖麾下的部队已经逼近四十万。如此庞大的数字,比之第2次直奉战争之前,已经增加了一倍多。也由此,张作霖成为北洋诸多军阀中占据地盘最广、军队人数最多、实力也最为强大的军阀。
随后,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各省和军队的控制,张作霖在40余个旅的东北陆军基础上,又编成了6个军团。分别为:有“剑仙”之称的李景林担任军团长的第一军团,由“狗肉将军”张宗昌统帅的第二军团,“太子”张学良担任军团长的第三军团,“五虎将”之一的姜登选担任军团长的第四军团,张作霖的老兄弟张作相担任军团长的第五军团和“面带猪相,心中嘹亮”的吴俊生担任军团长的第六军团。
装备先进的东北军
而这样庞大的军队数字,指的仅仅是东北陆军而已,为了实现其统一全国的野心,张作霖倚仗东北强盛的军事工业,还组建了以绝对优势占据全国第一的东北海军和东北空军。
例如东北海军,从1923年接手原由中央海军部所属的吉黑江防舰队,东北军才正式拥有属于自己的舰队,只用了短短几年的时间,张作霖就将东北海军经营成当时中国海军第一。巅峰时期,东北海军拥有26艘军舰、12架飞机、5400余名水手和超过4000名的陆战队员,东北海军总人数已经超过1万人。
张作霖
第2次直奉战争之后,达到极盛时期的张作霖,占据了黑龙江、吉林、辽宁、热河、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等九个省份,麾下拥有40余万大军。同时,东北军海、陆、空三军兵种齐全,装备先进,已经成为当时中国最具实力的军阀。
最妙的是,当时张作霖面临的对手但实力都远不如他。东山再起的吴佩孚虽然自封为了14省讨贼联军总司令,但是,吴佩孚的嫡系早已被打光,新组建的军队战斗力大不如从前。新崛起的孙传芳虽然成为五省联军总司令,但是,刚刚崛起仅有一年的孙传芳根基十分薄弱。
冯玉祥的国民军也早被打的落花流水。而南方国民政府,此时连两广都尚未统一,自然无力顾及北方。其他遍布全国的大小军阀,守成尚且不足,根本没有对外扩张的实力和能力。
1926年全国局势
因此,张作霖完全有机会武力统一全国,完成自己梦寐以求的愿望,张作霖显然也是这么想的。然而张作霖万万没想到,就在其巅峰之时,内部却爆发了奉系有史以来最大的叛乱:张学良最信任的大将,有“郭鬼子”之称的郭松龄率领奉军最精锐的部队发动了反奉事件。
虽然靠着日本人的帮助,张作霖最终将反奉事件镇压,郭松龄也被枪杀,但是,此时的东北军已经元气大伤精锐,最精锐部队也几乎消耗一空。而耽误了最宝贵时间的张作霖还没理清内部,统一两广之后誓师北伐的北伐军,已经先后击败了吴佩孚和孙传芳,实力开始暴增。
北伐战争
虽然张作霖并没有放弃挣扎,甚至还成立了所谓的安国军政府,但是,大势已去的北洋军阀,任凭张作霖如何努力,依然纷纷败退。最终,张作霖黯然退回东北,统一全国的梦想至此彻底破灭。而在其撤回关外的路上,还被埋伏的日本人炸死,窝囊的结束了一生。
齊雪松Demi
实际上,张作霖作为北洋政府最后一个当家人,他在鼎盛时期所控制的地盘并不仅仅是6个省。
1900年,张作霖在岳丈的资助下办起了“保险队”,这是他的起家资本,也因为办起了保险队,他的手里才有了枪,才有了被清政府招安的机会。
从一个收保护费的胡匪到一个被清政府正式任命的军官,他蜕变得很完美,后来更是凭着剿匪的功劳升任奉天巡防营中、前两路统领,让他在中华民国成立之后得以出任奉军第27师师长。
1912年的张作霖虽然成为了奉军第27师师长,但是还有一个第28师在冯德麟的手上,所以张、冯二人在奉省也算是平分秋色。
后来,张作霖巧用妙计,借驱逐段芝贵之际,挖了个坑让冯德麟跳,让冯德麟得罪了段芝贵和袁世凯,自己反而得到了段芝贵的“友谊”,从而坐上了奉省督军的宝座,可谓是一箭三雕。
1917年,冯德麟为了能够取代张作霖成为奉省督军,竟在张勋的邀请下,屁颠屁颠跑去北京支持复辟,结果被段祺瑞给抓了,张作霖则趁此良机吞并了冯德麟的第28师。
从此之后,奉省彻底落入了张作霖的手里,他也实打实地成为了奉系军阀的头头。
张作霖会满足于一个奉省吗?显然不会,所以在掌控了奉省之后,他又盯上了更北方的吉、黑两省,控制了吉、黑,再夺关中数省。
1917年6月,张作霖趁着黑龙江陷入混乱,一边打着调停的旗号让孙烈臣去黑龙江探查消息,一边则向北京政府推荐鲍贵卿出任黑省督军。
1917年7月,北京政府正式任命鲍贵卿为奉省督军,为了保证鲍贵卿能够坐稳位置,张作霖后来更是派了一支奉军北上入黑,为鲍贵卿撑腰,从此黑省便落入了张作霖的手中。
吞并了黑省之后,张作霖一鼓作气再向吉省下手。
1918年9月,张作霖被任命为东三省巡阅使,和成为“东北王”只有一个吉省的距离,他一边向用自己巡阅使的身份指责孟恩远治吉无方,让孟辞职;一边则向北京政府施压,让北京政府免除孟恩远吉省督军的职务。当孟恩远被免职,却又不肯交出督印的时候,张作霖则“合乎法理和情理”地出兵讨伐,从而顺利地拿下了吉省。
自此之后,张作霖掌控东三省,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东北王”。
后来,张作霖将手伸入关中,热河、直隶、山东、江苏和安徽一个接一个地落到了张作霖手上,势力进入上海,从而达到鼎盛。
张作霖是个有趣的人,或者说是个很有先见之明的人,当所有人埋头发展陆军的时候,他却已经不仅满足于陆军了。
奉军在鼎盛时期,近40万人,这个数字实际上包括了陆、海、空三军。
当然,陆军仍然是奉军的核心,军阀们打来打去,也多是陆战,所以海军和空军更多是作为辅助力量。
张作霖之所以能够如此迅速地向外扩张,除了兵力上的优势之外,实际上还得归功于东三省的经济实力和军工企业的发展。
打仗,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打的就是钱,因为东三省的经济实力够强,所以张作霖才敢不断地打。
此外,当时国内的军阀的武器装备几乎都是花钱向列强购买,张作霖也不例外,但是张作霖比较聪明的是他花了大力气去发展军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日本人对他的钳制,让他能够花更多的精力和金钱用于打别的军阀。
从张作霖用计驱逐段芝贵、打压冯德麟,从而当上奉省督军的时候开始,后来又智取黑、吉两省,便可以看得出张作霖是一个有用勇谋的人。
从他能够起用杨宇霆一事来看,便知道他是一个善于用人、敢于用人的人。
这样一个张作霖,想让他不成功,已经很难了。
不过,张作霖在鼎盛时期虽然将手伸到了上海,可是却没有持续太长时间。
吴佩孚虽然被张作霖赶出了北京,可是实力尚存。
孙传芳也在东南虎视眈眈,张作霖也没有我们想象中坐得那么安稳。
并且,张作霖的势力实际上一直在被吴、孙两人地“挤兑”下,是不断地往回缩的,一直到蒋发动北伐战争,张的手上还有东四省和直隶、山东。
1928年张作霖一死,留给张学良的则还有东四省,即奉、黑、吉、热四省。
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小张一枪不放地将奉、黑、吉三省送给了日本人。
1933年日本兵趋热河,此一役,热河失守,此后可说再无奉系。
拥抱青春,
要讨论这个问题,首先要看奉系军阀控制北方6省是什么时候。
在第二次直奉大战以后,奉军大举入关,一度夺取了热河、河北、山东、安徽、江苏5省,加上原本的东三省,地盘扩张到了8个省。不过随即在孙传芳的攻击下,奉系丢掉了安徽、江苏两省地盘,此时奉军控制了热河、河北、山东、奉天、吉林、黑龙江6个省。所以问题问的,应该是这个时候,此时奉军的兵力和部署如下:
奉天留守部队有3个师、1个步兵旅、1个骑兵旅、两个骑兵游击队,共计2.8万人。吉林留守部队有两个师、5个旅,另有山林队步兵3营,骑兵3营,共计4.4万人。
黑龙江有两个师、两个步兵旅、1个骑兵旅、1个补充旅,共计2.4万人。
河北李景林部两个师,五个混成旅,三个补充旅,共计6万余人。
山东部队分两部,一是张宗昌所部奉军,有东北陆军第2师等共计6.5万人,二是施从滨等山东原有部队有1个师、6个混成旅、两个独立团共计2.8万人。
热河都统下属1个师、两个骑兵旅、两个游击队,共计1.3万人。
而奉军的主力是京榆驻军司令部,由郭松龄统辖,下属奉军7个师,两个炮兵旅,1个工兵团,共计7.5万人。这是奉军最精锐的部队,也是主要的机动力量,所以后来郭松龄起兵以后,以7万多人就打的张作霖非常狼狈。
另外江苏原有奉军两个师1个旅约3.3万人,在和孙传芳的战斗中损失了大约2万,其他残部退到了山东、河北一带修整。
以上总兵力大约35万人。
光列举数字大家可能没概念,我们可以做一下对比,在北方张作霖最大的敌人是冯玉祥。冯玉祥控制了北京和绥远、察哈尔两省,所属的国民军有4个师、5个混成旅、1个卫队旅、两个骑兵旅、1个炮兵旅、1个军官教导团、1个炮兵教导团、1个机炮团,共计8万人,不到奉军的1/4。
所以奉军控制北方6省也就不奇怪了。
sahara2010
民国建立,张作霖被袁世凯任命为陆军二十七师中将师长,正式成为北洋军阀的一员。等到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直系、皖系以及张作霖经营多年的奉系,三个派系又开始了相互争夺地盘。
先是直皖战争中,直系联合奉系打跑了皖系。紧接着,直系与奉系又在争夺江苏和两湖地区时,心生嫌隙。1920年江苏督军李纯自杀,张作霖本打算让亲家张勋或者自己出任,以此将江苏督军纳入奉系囊中,从而掌握江苏省的地盘。
最终,让直系将领齐燮元出任了江苏督军。此外,直系的吴佩孚还占了湖北督军王占元的地盘。王占元尽管属于直系,却倾向奉系。直系与奉系矛盾逐渐加深,爆发了第一次直奉战争。虽然奉军在兵力与装备上占据优势,但结果却以直系胜利告终,而战败的奉系只得撤出关外。
张作霖总结战争得失,认为以自己起家“绿林式”军队,兵员素质不佳,各级指挥官能力也不足。相反以张学良、郭松龄指挥的新式军队不仅未溃败,而且靠着这支部队稳住了局面。于是,痛定思痛的张作霖决定,任用提拔日本或国内军事院校的毕业生,以此为核心,改革奉系军队,还扩建了东北讲武堂,以满足军队的人才需求。
两年后的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张作霖卷土重来,奉军无论在军队战斗力还是武器装备上,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对外关系上,张作霖与孙中山、段祺瑞结成同盟,拉拢与吴佩孚有矛盾的军阀;更为关键的是,张作霖还重金收买了冯玉祥,使其临阵倒戈。由此,奉系获得了第二次直奉战争的胜利,从而控制了直隶、山东、安徽江苏、热河、察哈尔、绥远、上海,加之原本的东三省,共计9个省区,张作霖可谓是“人生达到了巅峰”。
参战了20万直系军队,除了战死以及逃跑之外,悉数被奉军收编,其中以第3、第2路军收编人数较多。当时,张学良、郭松龄率领的第3路军,即原来张学良的第2旅、郭松龄的第6旅。从山海关为起点,一路打一路收编,至秦皇岛兵力以到达6万人,不得不将部队整编为6个步兵师、1个骑兵师。
而第2路军方面,即李景林的新编第1师和张宗昌的第3旅。战后,其中新编第1师(两个旅)扩充为10个旅。张宗昌的第3旅则更为夸张,因为吴佩孚的兵有相当一部分是山东人,于是直系战败后,这批人大都投靠了老乡张宗昌,致使张宗昌的部队达到了8万余人,增长了近9倍。
这样大规模的扩编,造成了军官的严重不足,巧的是,俘虏中有一批是保定军校毕业学员。原本吴佩孚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胜券在握,便将这批毕业学员送到前线见习,不想都成了奉军的俘虏。张作霖听说此事,不惜放下架子,屈尊求贤,结果这批学员大部分学员都加入了奉军。
(东三省兵工厂)
至于武器装备,起初张作霖是从意大利、日本、捷克等国购买。随着军队的极具扩编,张作霖开始了创办奉天军械厂,后更名为东三省兵工厂。至1931年“九一八事变”,该厂下设枪弹厂、枪厂、炮弹厂、炮厂、药厂、铸造厂、火具厂、兵器厂,成为当时亚洲最大的兵工厂,员工达到了6000余人。可年产七五生的野炮200门,十二生、十五生的野炮100门;此外,每月可制造一三式步枪1000支,每日可造子弹40万发。
各位看官,不知道您,怎么看?
捧个人场,点个赞呗^_^
大花枕头
在民国军阀混战时期,奉系军阀的地盘大小不断的发生变动,兵力多少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
奉系军阀实力最强的时期是在第二次直奉战争结束后,在第二次直奉战争结束后,奉系军阀取代直系军阀控制了北洋政府,占领了北方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的八个省。(包括热河)张作霖直接统率的军队人数达到35万人,再加上依附于张作霖的其他小军阀的军队,张作霖的总兵力不下于40万人。
不过这种情况并没有持续太久,在第二次直奉战争结束后,张作霖和孙传芳之间爆发了浙奉战争。浙奉战争以孙传芳的胜利告终,张作霖在前线损失了大量的精锐部队,丢失了安徽和江苏两个省,实力大大衰退。
浙奉战争结束半个月后,奉系悍将郭松龄带领7万精兵发动叛乱。郭松龄叛乱前期,张作霖的军队节节败退,丢失了除山东以外的大部分关内地盘。张作霖在一败涂地的情况下,只能许诺给日本人诸多特权,以换取日本人的支持。
最终张作霖击败了郭松龄叛军,收回了被冯玉祥和郭松龄占领的关内地盘。郭松龄叛乱平定后,奉军的精锐力量损失殆尽,张作霖手中能够直接调动的兵力大约还有不到30万人。
张作霖平定郭松龄叛乱后,奉军的地盘基本稳定,占据了包括东北三省、热河、山东、直隶在内的6个省,拥有兵力约30余万,仍然是当时全国实力最强的军阀。之后张作霖又联合吴佩孚和阎锡山击败了冯玉祥,成为了北洋军阀的实际领袖。
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后,吴佩孚和孙传芳先后被北伐军击败,冯玉祥和阎锡山都投靠到了北伐军的旗下。张作霖在张宗昌和孙传芳等人的拥戴就任安国军总司令,安国军除了张作霖的部队外,还包括孙传芳和张宗昌的部队,总兵力共有40万人,其中大约有30万是张作霖的嫡系。
这一期间张作霖的部队同北伐军进行过短暂的交手,张宗昌率领奉系直鲁联军前往江浙地区帮助孙传芳作战,结果张宗昌的直鲁联军被北伐军打得丢盔卸甲,一路北逃回到了山东。
1927年因为北伐军内部发生了矛盾,张作霖获得了短暂的喘息之机,到了1928年蒋介石联合李宗仁、冯玉祥、阎锡山,共同出兵进行二次北伐。
二次北伐时期,北伐军的规模达到了70多万人,张作霖手中的部队只有不到40万,根本没有任何战胜北伐军的希望。因为张作霖在平定郭松龄叛乱时期答应了日本人一些条件,日本人便趁着二次北伐要挟张作霖兑现之前的承诺。张作霖不愿出卖民族利益,恼羞成怒的日本人将张作霖炸死在皇姑屯,奉军的势力退回了东北。
张学良东北易帜的时候,东北军总人数仍然高达30万人,后来张学良参与中原大战,奉军兵力再次达到40万。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北军退到了关内,经过几次裁军削弱,在西安事变爆发前,东北军的人数还剩下十五六万人。西安事变爆发后,张学良被蒋介石扣押,东北军被蒋介石肢解改编,不再是一个独立的军阀武装。
在北伐战争前,东北军是全国最强大的军阀力量,控制了华北和东北的大部分土地,实力一度非常强盛。然而在张学良被扣押后,东北军陷入了群龙无首的困境,没能在抗战时期大放异彩。
s_sweet
1895年,当中日甲午战争烽烟正隆之时,20岁的张作霖以平头小兵的角色初入戎阵,未建功勋便转行回家当起了兽医,随后经人指导改入绿林,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奉系领军人物张作霖巅峰一生自此开始。
日俄战争期间,张作霖周旋于俄军与日军之间,察言观色,先行投靠俄军,见战局不变就转投日军。随后又讨得东三省总督徐世昌的欢心,计擒杜立山有功升为奉天巡访营前路统领。由此正式开启了自己的宦海生涯,善于在不同势力之间逢迎调和,成为了张作霖在东北游刃有余的关键所在。辛亥革命之后,张作霖在奉天血腥镇压革命党起义,随后立马投向袁世凯,摇身一变就成为了民国政府的27师师长,成为了驻守奉天的重要军事力量。张作霖收复东北全境的过程体现了他卓越的政治手腕和军事能力,他立足东北,通过与日方周旋积极致力于工业,使当时东北军事工业、民族工业于国内首屈一指。
奉系军阀以张作霖率领军队为基础,一步步统领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的东北全境,加之奉系军阀领导班子绿林出生更加凭借张自身政治智慧使“奉系”内部统治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凝聚力。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中国近代社会秩序最混乱时期,政权更迭频繁,军阀混战不断,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在这样一种大的历史背景下,奉系统治的东北地区,却相对保持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这是奉系军阀能够发展 成为大的军阀集团的根本原因。
奉系军阀在东北统治的12 年间,首先保证了区域内部的统一。在1916 年,除东北外,全国多数省区都被 两三个或更多的军阀所瓜分,每个军阀所能指挥的军队都非常有限。因此,为争夺控制一省或数省地盘和政 权的争斗从未间断。而奉系统治的东北,却保持相对统一和稳定的局面。社会的相对稳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人口、土地、粮食都有很大程度上的提升。 粮食生产历来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同时也是工业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此外张氏父子对于教育、对于新军建设也倾注了大量心血。全国最强大的海军和空军都是在奉军手中。
从1916 年到1928 年间,除各省小军阀之间的频繁战争外,全国性的大战有 7 次:1917 年的反复辟战争,1918 年的湖南战役,1920 年的直皖战争,1922 年的第一次直奉战争,1924 年的第二 次直奉战争,1925 年底的郭军反奉战争,1927 至1928 年的奉军对抗北伐军的战争。奉军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加之东北雄厚的军工产业面对战争有着强大的战斗和“自愈”能力。奉系军阀面对东北复杂的形势游刃于日俄之间,面对国内形势变化也有一定的应对能力。在其巅峰时期东北军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占领了河北、河南和山东,甚至安徽和江苏也都是在他们的掌控之下。
青稞酒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在军阀混战时期,奉系一度是全国最强大的军阀力量。张作霖的安国军政府,也是西方承认的中国合法政府。
奉系第一个高峰,是在第二次直奉战争胜利是的1924年。
当时编“东北陆军”有6个“军”,由姜登选、李景林、张学良、张作相、吴俊陞、许兰洲分任第一至第六军军长。每军下辖3至个“旅”及若干“独立团”,如炮兵、工兵、辎重兵等。
另加空军、海军由少帅张学良直接指挥。6个军总共20余万人。
加上奉系的地方部队,奉军总数高达30多万人。
这些部队都被张学良接收。
在中原大战期间,张学良趁机入关,又收编了不少部队,比如战败的西北军残部等等。
在918之前,奉系不但控制东北地区,还控制了河北包括最繁荣的平津地区在内大部分地区,另外还控制了察哈尔省。
由此,张学良的地盘已经比蒋介石的实际控制区还要大得多。
由于收编了这些部队,东北军猛增到接近40万规模。
就兵力上,当时蒋介石嫡系部队也不过四五十万。
况且,张学良的军队武器先进,还有空军和海军。
东北军有一支实力不弱的坦克部队。
1922年张作霖通过法国公司以“农用拖拉机”为名,从法国购买了先进的36辆雷诺FT—17坦克。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支坦克装甲部队也正式组建,队长商业昌,隶属于奉军第1集团军第1骑兵旅序列,作为特种部队直属于张学良。
1931年“九一八事变”停放于沈阳北大营的12辆雷诺FT—17坦克和若干NC27坦克,一枪一炮没放,没有抵抗,没有摧毁,全部落入日本关东军第二师团手中!后参与了对马占山部围剿,留在东北的轻型坦克最终移交给伪满洲国军队使用。
东北军全盛时期(即张作霖统治时期)装备飞机250-300架,共5个航空兵队。东北易帜前,东北空军估计还有200架左右,其中战斗机150架。
东北海军拥有大小舰只21艘,3.22万吨,舰队官兵3300人。主力舰“海圻”号为当时中国最大的巡洋舰,其余还有“海琛”、“镇海”、“威海”、“同安”、“永翔”、“楚豫”、“江利”、“定海”等战舰。
1929年时,兵工署资料称为辽宁兵工厂,日出13式79步枪130枝,枪弹41万发,全年出17式轻机枪300梃,13式重机枪50梃。工人17,000名。 并说该厂连年扩充。1926年至1928年,完全为扩充时期,增建枪厂及轻机枪厂。有机器8千余部,枪,炮两厂,为初建时之7至8倍,扩建完成,为当时全国规模最大之兵工厂。
东三省兵工厂扩建后,每年能生产大炮150门,炮弹20余万发,步枪6万支,枪弹18000万粒,轻重机枪1000挺以上,保证了战争的需要。东三省兵工厂已发展成全国规模最大的现代化的综合性工厂。”
东北军还有强大炮兵部队,具有自产火炮能力。
据曾任沈阳兵工总厂厂长的陈修和称,自1924年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兵工厂所生产的火炮计有:
日式37毫米平射炮370门,日式75毫米野炮108门,日式75毫米山炮72门,克(克虏伯)式75毫米山炮1门,日式75毫米高射炮4门,日式75毫米迫击炮11门,奥(奥地利)式77毫米野炮300门,奥式100毫米榴弹炮300门,日式105毫米加农炮12门,日式150毫米榴弹炮21门,日式240毫米榴弹炮2门(未完成)。
1926年,东北炮兵整编为了第2、3、4、5、7、9团及重炮团,共7个团。
张学良时代,炮兵编有独立第6、7、8三个旅,其分别下炮兵11至13团、炮兵14至16团、炮兵17至18团,以及独立炮兵第19团、第20团,共计10个炮兵团。
如此强大的东北军,在918事变时一枪不发,溃逃到关内。
夜踽踽
从1918年张作霖主政东三省,到1928年张学良易帜倒蒋,短短十年时间,见证了奉系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
张作霖刚接手奉系那会,奉军才刚成型,只是直皖两位大佬之间的配角,但是由于东北紧靠京畿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所以往往会成为两派拉拢的对象,而势均力敌的两派,无论是谁争取到了奉张,都会令天平为之倾斜。
直皖战争时,奉系和直系联合,把皖系推下了神坛,直系粉墨登场,段祺瑞老大地位也被吴佩孚所取代,而背后奉张却成为了最大赢家。
不仅干垮了皖系这个宿敌,消耗了直系,与直系势均力敌,更重要的是,它取代皖系,成为了列强日本的新晋扶持者。
实力强大的直系当然不甘与奉系平分利益,于是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奉军意料之内的败给了直系,灰溜溜撤回了东北老家。
第一次直奉战争的惨痛教训,令张作霖痛定思痛心有不甘,准备好好理一下家底。
奉张的家底还是很雄厚的,嫡系精锐部队六个军,约20万人,这六大军团不仅战斗力强,而且忠诚度也高。
军长分别是第一军团姜登选,第二军团李景林,第三军团张学良,第四军团张作相,第五军团吴俊升、第六军团许兰洲。
从用将看得出,这六个军是奉系的王牌靠山。
奉军军改后,新派逐渐替代了老派,嫡系军队呈现出了勃勃生机,战力和装备实现升级。
剩下的杂牌军加治安大队,诸如张宗昌之流,多是战后收拢的散兵游勇和土匪武装,他们虽然战力和装备差点,但毕竟也是正式的奉军武装,替张作霖镇守各地,大约在10万左右。
30万人马似乎看起来没什么概念,对比一下同时期的各大军阀就立竿见影了。
除了直系吴佩孚外,孙传芳也好,阎锡山也罢,包括冯玉祥,兵马都在十万上下,明显都与奉军不在一个等级。
除了兵多、将强之外,奉系的强大军工业是支撑其争霸天下的关键所在,沈阳兵工厂所产的枪炮弹药可以自给自足,还有完备的海军舰队和空军战机,不像大多军阀装备没有独立的生产链,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外来进口。
奉军之所以能够顺利入关,并把势力范围扩展到了江苏、上海等地,完全是因为第二次直奉战争的胜利所致。
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张作霖对时机的把握还是非常到位的。
其实奉系也早有逐鹿中原的战略规划,但苦于实力不及直系,在没有稳定第三方外援的情况下,靠军事击垮吴佩孚,打通山海关、热河的入关通道,几乎是很难实现的,从第一次直奉战争中奉军的惨败就可见一斑。
第二次直奉战争前的情况可就大不相同了。
当时恰逢直系江苏军阀齐燮元与皖系浙江军阀卢永祥互撕,爆发了浙江战争,奉系眼瞅着直皖打的热火朝天,直系把老本压在了江南,京畿地区布防略显空虚,于是奉军再次有了挥师入关的动力。
张作霖为稳妥起见,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
一方面,张作霖响应浙卢反直,奉系与粤、浙结成了三角同盟,意在令浙军极大牵制直系的主力部队,并掏出17万人的全部陆军嫡系家底,配合空军、海军部队挺入京津,大有“一战定乾坤”之势。
另一方面,张作霖暗中极力拉拢冯玉祥倒戈,连带效应下,直系的胡景翼、孙岳也相继反水,最终导致了吴佩孚、曹锟直系前线战事的崩盘,以及“北京政变”。
第二次直奉战争后,奉军大胜,成功入关,并继续南下扩大战果。
直系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地盘和兵马纷纷被奉系继承,山东、安徽、江苏、上海被奉军接手,奉系势力范围延伸到了长江流域,这是奉军的巅峰时期,也是当时实力最强的军阀。
奉军春风得意剑指江南之时,国内外对于这匹黑马表示预期看好,日本方面还加大了对于奉张经济和军事的扶持,南方各路小军阀人人自危。
但不久,其内部却因利益分配出现了严重的变乱,即郭松龄反叛,郭伙同冯玉祥一同倒奉,张作霖出现了严重的统治危机。
尽管后来平定了叛乱,但奉系元气大伤,再也无力南下,接着关内各省尽失,直到北伐军兵抵山海关,张学良易帜,接受国民政府招安。
bigbangtop
鼎盛时期奉系控制的省份可不仅仅只有6个省,而是9省1市,分别是辽宁、沈阳、黑龙江、热河、河北、山东、江苏、安徽和上海市。那么拥有如此广阔疆域的奉系,它鼎盛时的兵力又是如何的呢?众所周知鼎盛时的奉军是当时国民建制最完整的部队,它拥有成建制的海陆空三军。所以这里我就大概的介绍下鼎盛时奉军的海陆空大概编制。
第三师(师长阚朝玺),辖第四十二旅、第四十三旅、骑一旅、骑二旅。第四师(师长张学良),辖第十九旅、第二十七旅。
第五师(师长赵恩臻),辖第十二旅、第三十三旅。
第六师(师长郭松龄),辖第二旅、第三十四旅。
第七师(师长高维岳),辖第五旅、第六旅。第八师(师长丁喜春),辖第二十五旅、第三十五旅。 第九师(师长汲金纯),辖第十四旅、第三十六旅。 第十师(师长齐恩铭),辖第十六旅、第三十七旅。第十一师(师长汤玉麟),辖第七旅、第三十八旅。第十二师(师长裴春生),辖第四旅、第三十九旅。第十三师(师长张九卿),辖骑三旅、骑六旅。第十四师(师长穆春),辖骑一旅、骑七旅、骑八旅、独三十旅、骑兵第一游击队、骑兵第二游击队。第十五师(师长张作相),辖第十五旅、第二十六旅。第十六师(师长于深澄),辖骑十旅、骑十四旅。第十七师(师长万福麟),辖骑四旅、骑五旅。第十八师(师长吴俊升),辖第十五旅、第二十二旅。第十九师(师长李爽垲),辖第四十三旅、第四十一旅。第二十师(师长邢士廉),辖第二十四旅、第三十一旅。第八旅(旅长丁超)第九旅(旅长陈玉昆)第十一旅(旅长巴英颌)第十七旅(旅长张明九)第十八旅(旅长张焕相)第十三旅(旅长吉兴)第二十一旅(旅长李振声)骑兵第二旅(旅长彭金山)炮兵第一旅(旅长邹作华)炮兵第二旅(旅长魏益三)
总司令:张学良
副司令:沈鸿烈
海防第一舰队(舰队司令凌霄),辖海圻巡洋舰、海琛巡洋舰、肇和练习巡洋舰、水上飞机母舰镇海。海防第二舰队(舰队司令袁方乔),辖永翔炮舰、楚豫炮舰、江利炮舰、同安驱逐舰、定海运输舰。江防舰队(舰队司令尹祖萌),辖江亨、利绥、利捷、利济、江平、江太、江安、江清、江泰。空军大队大队长:徐世英
第一中队(中队长陈鸿陆)第二中队(中队长姜兴城)第二中队(中队长葛世民)第二中队(中队长雷根)第二中队(中队长聂恒玉)奉军的东北空军可谓是强大无比。鼎峰时的东北空军有5个航空中队,拥有300余架各型号的飞机,其中约有150架为战斗机。如1920年从段祺瑞手中得到的8架英制维梅型轰炸机;1924年从法国购进的20架法制高德隆型轰炸机和法制布莱盖型轰炸机;1925年从法国购买的10架法制布莱盖型双翼教练侦察机;1926年从法国购买的26架法制保代士式战斗机;1930年从意大利购买的数十架孟士双座单翼教练机。
且在当时奉军还有自行制造飞机的能力,其相继制造出了双翼型辽F1式战斗机、辽FHl式远程轰炸机、辽H1中型轰炸机三种型号的飞机。
可以说巅峰时期的奉军军事实力非常强大,其下辖20个师,及10个独立旅,并辖3个海军舰队和5个空军航空队,拥军50余万。其麾下陆军强盛时,有些甲种师甚至可以人手一支捷克式ZH-29式半自动步枪。而其手中的炮兵力量更是强大,拥有日38式75毫米野炮、日14式105毫米加炮、日41式75毫米山炮、辽14式重榴弹炮、辽19式重榴弹炮等数千门火炮。
同时在当时奉军还有着当时中国仅有的坦克部队,在当时它拥有50余辆法制雷诺FT-17轻型坦克。当然奉军不但陆军强大,海军更是强大,当时奉军拥有海防第一、第二和江防3大舰队,其军舰的吨位占了当时民国所有军舰吨位的76%,高达42000吨。
此外,奉军的海军还拥有当时亚洲都少见的水上飞机母舰镇海号,也就是早期的航母。当时这艘飞机母舰配备了2门4.7英寸口径阿姆斯特朗海军炮、4门3英寸口径陆军炮4门,及搭载了3架法国“施来克”FBA-19型水上飞机。
可以说奉军正是有了这等雄厚的实力,才有实力去控制着这9省1市,并也最终让张作霖有了入主中原,成为北洋政府最后一任实际的控制者,并雄据东北数十年。
夜雨若音
提到民国,必然绕不开民国初年的那一群群军阀,民国政府组成后,由于先天不足——资产阶级发育不良。使得民国政府建立前期就混有大量封建残余势力,这也为后来形成军阀混战的局面奠定了基础。
当年辛亥革命的时候,革命党人趁着清政府将湖北新军大量调入四川前去镇压四川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革命党人嗅到了机会的滋味,于是发动武昌起义,发动武昌起义成功后,清政府回过味来,革命党人一定要剿灭,于是起用袁世凯练出来的晚清最为强大的北洋六镇新军,俗话说得好,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袁世凯又是一个出了名的野心家,清政府必用北洋六镇军队这给予了袁世凯狮子大张口的机会。
袁世凯死命的要钱,不给钱就不打革命党,清政府恨不得把裤子都当了,拼了命的给袁世凯凑钱,而袁世凯一摇三晃的攻打革命党,根本就是出工不出力,摆明了想要利用革命党起义作为筹码来完成自己的狼子野心。
尽管袁世凯并没有使出全力,但革命党人这边却已经相当难过了——没办法,彼时的革命党人实力有限,不具备击败袁世凯的军事实力,于是革命党人与袁世凯开始合作,孙中山指出,只要清帝退位,共和国总统让袁世凯坐也是可以的。
袁世凯等的就是这句话,于是在两边混到好处的袁世凯班师回朝,直接逼宫紫禁城,手下头号心腹段祺瑞和冯国璋将紫禁城围的水泄不通,清朝皇室眼看大势已去,于是同意了袁世凯的退位提议,清政府退位标志着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画上了句号,使得民主共和观念开始深入人心,而袁世凯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说居功至伟,也可以说收获最大,没过多久,中华民国大总统的帽子就落到了袁世凯头上。
成为大总统的袁世凯身上有极为浓厚的封建残余色彩,对此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非常担心,但他们也想到了一招解决方法——那就是通过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一项第一部资本阶级成文宪法性质的法律,来制约袁世凯的权力,并且还寄希望于北京的国会和议员可以分散限制一些袁世凯的大权。
但是很遗憾的是,这些手段并没有辅以必要的军事力量加以支撑,终归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袁世凯悍然称帝,狠狠地给革命党人一个响亮的大耳刮子,不过他称帝这件事也让他的基本盘出现了松动——由于辛亥革命使得民主共和深入人心,他是总统,大家总统轮流做,见面最多鞠个躬,可是他一旦称帝,他那些部下以后还是要对他三跪九叩,皇位还得世袭罔替,这就不能忍了啊!
所以袁世凯前脚称帝后脚他就发现自己陷入了众叛亲离的日子里,没过多久就一命呜呼了,他死之后北洋六镇班子果然出现了大分裂。袁世凯有两个比较靠谱的心腹 能力资历那都是数一数二的,但是这俩人都不能百分百让所有人服众,于是很自然的分裂了。
由于袁世凯曾经称帝过,所以此时在北京的民国政府又被称为北洋政府,除了段祺瑞和冯国璋,像徐世昌、王士珍、段芝贵、曹锟等曾经北洋军队的主要将领人,没有一个有足够能力统领整个北洋军队及政权,段祺瑞作为资历最老支持度最高的人,第一时间接管北京北洋政权。他建立的就是继承袁世凯之前北洋军阀的皖系军阀,但很快因为自身能力有限,冯国璋带起着自己班子的人另建了直系军阀政权,之后在冯国璋病逝后,直系部下曹锟和吴佩孚整合直系,直接挑战段祺瑞,于是爆发直皖战争。
在这场龙争虎斗过程,段祺瑞逐渐不支,这种曾经的北洋军阀内耗极大损害了段祺瑞和曹锟及吴佩孚的综合势力,双方相持不下之际,南方新崛起之孙传芳击败段祺瑞布置在南方的皖系军阀,而来自东北那旮瘩的旧式军队为基础组建而成的奉系军阀此时与直系交往越来越密切。最终双方达成共识,一致要干掉皖系军阀。
皖系军阀节节败退,先后被奉系、直系击败,段祺瑞狼狈宣布下野,彻底退出中枢,北洋军阀的嫡系皖系军阀就这样烟消云散,而在争斗过程中直系军阀也是元气大伤,奉系军阀反而后来居上,成为了当时北方综合实力最为强大的军队。
皖系军阀和直系军阀都来源于北洋军阀,而北洋军阀来源于袁世凯的北洋六镇,奉系军阀则是长期占有东北,来源于东北旧式军,原本力量远远比不上北洋六镇,但在直皖战争之后,奉系军阀力量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与日本人俄国人勾结在一起、在秦皇岛拦截了皖系军阀重金购买的大批军火和机器。
张作霖的巅峰路程后来张作霖的奉系和直系军阀撕破了脸皮,双方发动了第一次、第二次奉直战争,在这些战争过程当中,直系军阀丧失了列强的支持,尤其是俄国和日本都支持奉系军阀,因为奉系军阀似乎更容易操控一些,这当然是张作霖的把戏,只不过这个把戏可以让他左右逢源,战争的结果是直系军阀被赶出中枢,张作霖控制了民国政府或者说,控制了北洋政府,正式就任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成为国家元首。此后,北方六省都被奉系军阀所把控,甚至巅峰时期占据高达9个省份。
要是论起张作霖控制中枢后的当时有多少兵力,那可就了不得了。在当时,由于张作霖起家的时候部下大多为土匪流氓,所以张作霖拥有的奉系军如果算全部的话,将会不少于40万,但是只是算精锐军队,那么,其中严格军规装备新式武器的兵马应该在20万左右,因为东北易帜归顺民国的时候,张学良率领的精锐东北军正好是20万,除此之外,奉系由于得到日本人和俄国人的两面支持,所以居然有飞机200多架,还有自己的讲武堂以及可以自行生产兵器的兵工厂。
而与它相比,同时代南方的大势力——国民政府当时飞机不过20多架,武器大多还是汉阳造老套筒。差距不可谓不大。
我是董小蕾
说到军阀,我们的第一印象就可能是上世纪初期的北洋军阀。北洋军阀在袁世凯去世后分裂为皖系、直系、奉系三大派系。
皖系的段祺瑞在日本的支持下,控制皖、浙、闽、鲁、陕等省;直系的冯国璋在英美的支持下,控制长江中下游的苏、赣、鄂及直隶等省;奉系的张作霖以日本为靠山,占踞东北三省。
此外,山西的晋系军阀阎锡山,徐州一带坐拥定武军的张勋,西南的滇系军阀唐继尧和桂系军阀陆荣廷也并存于那个战火纷飞,尔虞我诈的乱世。
奉系军阀作为北洋军阀主要派系之一,因首领张作霖出生在奉天故称奉系。最初的执掌范围为奉天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后经历直皖战争后,日本人果断放弃皖系军阀,支持张作霖联直倒皖。
而在此之后,也就出现了直奉两系共同把持北京的局面,但是这种一山不容二虎的局面始终难以维存。虽然奉系一直想趁机扩张,但是计划却屡次被直系打破,也因此形成了直系力量日益壮大的局面。
但是双方对立的局面还是在吴佩孚与张作霖的妥协得以缓解,直奉再次合作。而不久后面对来势汹汹的北伐军,孙传芳也最终选择了投靠张作霖,化敌为友。
至此,三大军阀已全部和张作霖扯上关系,奉系也迎来了最鼎盛的时刻——在1927年6月18日,张作霖在北京就任了他梦寐已久的北洋政府海陆空大元帅,并成为中国名义上最高的统治者,而此时奉系军阀势力的范围包括辽宁、沈阳、黑龙江、热河、河北、山东、江苏、安徽和上海市,势力范围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首先,奉系军阀起源于东北。说到东北,毫无疑问,那是中国当时不可多得的工业基地,不仅拥有完善的工业制造技术,特别是军工业制造厂,而且军资力量雄厚,战斗力强悍。此外还有东北地区还是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丰富的农产品在满足日常消费外,更多的是作为工业原料来以农促工。
不仅如此,繁荣的商业贸易也为军事力量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张作霖以其独到的眼光和不凡的手笔,在此组建了一支建制完备的军队并培养了一批影响深远军事人才——一支规模多达十余万人的近代化部队。
其次,根据历史资料记载,张作霖特别重视军事科技,不仅从国外引进了先进的武器装备,还组建了航空队,其子张学良也创建了航空学校,聘请国外军事教练,而当时奉系军阀的空军编制达到250-300架战机。
此外,奉系军阀的海军力量也远远超出同时期的另外几大军阀,1928年,东北军吞并了直系的渤海舰队,发展到全盛时期,当时的东北军拥有巡洋舰,驱逐舰,炮舰等大小船只21艘,约3.22万吨,占据全国的四分之三。舰队官兵3000多人,占比全国的60%。至于陆军配置,除了引进的国外装备,仅东北军工业每年就能生产20万炮弹,六万支步枪,1500多挺重机枪和150多门大炮和一亿八千万颗子弹。无疑相当于国内最强大的军事配置。
最后,在军队编制方面,1925年3月23日,张作霖在沈阳召开军事会议,决定东省军队以师为平时编制单位陆军共编为二十个师,另有11个独立旅。总计69个旅加其他独立部队。并且这些军队的领导人大多数受过良好的军事教育,拥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对张作霖也是忠心不二。
虽然有的师是表面看是”方块师“,但实际上所辖旅是已经混成旅,而非步兵旅。有的师所辖旅达10个之多。不难想象,如此庞大的军队再加上精良的装备,鼎盛时期的奉军拥有多么可怕的军事实力,挥师南下占领其他地方也不难理解。
因此,透过以上的简短分析,我们也就很容易得出奉军为何能够控制北方六个省份了。
aiko053
北洋军阀在袁世凯死后四分五裂分裂,名义上服从中央的统治,但在地方上以手中的军队为政治资本,并积极建立与扩大自己的势力。主要可分为皖系、直系、奉系三大派系。
皖系——段祺瑞,支持者日本,控制皖、浙、闽、鲁、陕等省;直系——冯国璋,支持者英美,控制长江中下游的苏、赣、鄂及直隶等省;奉系——张作霖,以日本为靠山,占踞东北三省。此外,除了以上三大派系还需山西的阎锡山(晋系列)、徐州的张勋(坐拥定武军)、西南的唐继尧(滇系)、陆荣廷(桂系)。军阀派系虽多,但要问那个是民国第一军阀,那一定是本文的主人公——奉系军阀。巅峰时期的奉军,占据全国9大省份(并非题主所说的6个省)。
1925年,在第2次直奉战争中随着冯玉祥的临阵倒戈的良机,张作霖一举击溃吴佩孚,赢得了第2次直奉战争的胜利,大批的奉军开始入关。
随后几个月的时间,张作霖先后占据了河北、山东、安徽、江苏、河南等地,加上自己的“老巢”东北三省与热河,共计9个省的势力范围。此时,张作霖所领导的奉系军阀达到了巅峰,说它是民国的第一军阀也毫不为过。
那么控制地域横跨南北9大省份奉军,有多少兵力呢?可以说,东北是一个好地方,首先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可以为张作霖提供源源不断的军粮;同时,东北繁荣的商业贸易也为张作霖发展军事力量提供了资金保障。正因如此,张作霖才能在此组建一支规模高达十余万人的近代化部队,并培养了一批影响深远军事人才。
1925年,随着第2次直奉战争的胜利,奉系的地盘急剧扩张,实力迅增,为了接管新占领的地区,收编战败的直系军队,张作霖将奉军的“旅”改为“师”,总共编成了20个师的部队,共辖40多个步兵旅、10余个骑兵旅、2个炮兵旅、1个工兵团和1个辎重团。
此时,张作霖也对这支军队的番号做了更改,将其称为“东北陆军”,鼎盛时期的东北陆军仅正规军就达35万人之众,这还不算山东、热河那些省份被改编的军队,彼时的张作霖麾下可指挥的部队已达40万,这是第2次直奉战争前的两倍还多。
除此之外,张作霖特别重视从国外引进了先进的武器装备。为此特别组建了航空队,其子张学良更是创建了航空学校,聘请外国教练,当时奉军的空军编制达到250-300架战机。
除了陆军与航空队,奉军的海上力量也十分强大,1928年奉军吞并直军的渤海舰队,达到鼎盛时期,拥有巡洋舰、驱逐舰、炮舰等21艘,排水约3.22万吨,占全国3/4。
至于陆军配置,仅东北军工厂每年可生产20万炮弹、六万支步枪、1500挺重机枪、150门大炮与一亿八千万颗子弹……无疑,其配置为国内最强。
此外,奉军还有着当时国内唯一的坦克部队,拥有50余辆法制雷诺FT-17轻型坦克;还拥有当时少见的水上飞机母舰“镇海号”,也就是早期的航空母舰,配备了2门4.7英寸口径阿姆斯特朗海军炮、4门3英寸口径陆军炮以及3架法国“施来克”FBA-19型水上飞机。
也正是因为奉军拥有如此雄厚的实力,才让张作霖在其巅峰时期能控制着9省1市的庞大地盘,并入主中原,成为北洋政府最后一任实际的控制者。
丑奴儿
1912年的时候,张作霖已经是中将师长。身为奉军的总瓢把子,张作霖的杀伐果决丝毫不亚于与其三足鼎立的直系冯国璋和皖系段祺瑞。
应该说民国初期所谓的军阀混战,根本就是直、皖、奉这三家的“三国演义”。
再说说奉系军阀的前因后果。
奉军脱胎于晚清的保险队(地方非正式武装),后蜕变为巡防营,战斗力相当于民兵。不过好在张作霖智商情商爆棚,会做人,在东北那嘎达混的风生水起,钱粮都不是问题,民意基础更没问题,加上老张也的确很能打,颇得上司赏识,所以队伍不断壮大。
就这样,张作霖厉兵秣马,依靠东北富庶的地域资源,同时节流京奉路款、关税盐税等滚滚财源,不断购买多国先进武器(类似今天的沙特)并秉承“武器至上”的口号,加上郭松龄等人训练的小部分精锐,在1923年的时候就拥兵17万,让当时对中国虎视眈眈的苏联都不免为之侧目。
从经济上来说,东北的工业产值占据了中国工业总量的90%,老张当时甚至将航空母舰都纳入军需计划,由此可见奉系军阀的战力恐怖如斯。
1924年直奉二战,张作霖依靠先进的飞机大炮优势与强大的直系军队旗鼓相当,在冯玉祥倒戈相向下,取得直奉二战胜利。
大获全胜的张作霖志得意满,在1925年开始收编直系残部以及北洋其他各部,兵力翻番,达到35万,为鼎盛时期。
1925年末,奉军精锐郭松龄突然与张作霖反目,起兵叛乱,奉军因此元气大伤,精锐尽失,但整体兵力仍有30余万。
两年后的1927年,张作霖组建安国军政府,与直鲁联军,五省联军共建安国军七大军团,声势浩大,因这一时期沙俄和日本都对东北觊觎已久,或蚕食或鲸吞,张作霖食不甘味,于是“拉大旗作虎皮”,以此震慑沙俄和日本,意图使二者有所忌惮。
奈何天算不如人算,张学良的姘头被日本人收买,获知了张作霖的秘密行程安排,1928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于皇姑屯,从此奉军的灵魂支柱没有了,奉系军阀逐渐失去了元气。
综上所述,尽管奉系不是正规军,是起家于安保部队的草根阶层,但张作霖是一代枭雄,有纵横捭阖的大局观,也有事无巨细的做人手腕,所以能拉起这样一支实力爆棚的强大军队,放眼整个民国,能和奉系掰手腕的,绝无仅有。
另类君言尽于此,告辞!
人生就是一趟旅行
奉系鼎盛时期直接控制的地域绝不仅仅只有北方的6个省份。
第二次直奉大战后,奉系掌握了中央政权,所控制的面积包括东北、华北、西北等广大地区,同时还占据了南方的部分区域,是当时国内无可争议的第一大军阀势力。
奉系之所以能占据如此多的地盘,根本还是由于奉军的强大。
而奉军的厉害之处,在于它“海、陆、空”全面发展,没有明显的短板,这一点是当时其他军阀势力不可比拟的。
一、奉军的发展也经过了起步、发展、鼎盛及衰败的时期。1、1912年至1916年,是奉军的起步时期。当时人数只有区区3万人,在北洋军阀体系里只能算是跟班小弟,当时势力最大的当属段祺瑞的皖系势力,各类兵马将近20万。
2、1917年至1922年,是奉军的高速发展时期。奉军开始大肆扩充人马,第一次直奉战争前,奉军势力已经达到20万人。
3、1922年至1928,奉军势力达到了最顶峰。人数最多时达到了36万人之多,已经成为当时国内最强的军阀,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之后,奉系军阀掌握了中央政权。
4、1928年后是衰落期。随着奉军一系列战事的失利,特别是首领张作霖被日本人在皇姑屯炸死后,奉军陷入分裂,逐渐走向下坡路。
二、奉军的“海、陆、空”全面发展如果说北洋军阀中的皖系、直系等其他军阀就像偏科的学生,只在陆军强大;那么奉军就像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没有明显的短板。
1、陆军:与其他军阀一样,奉军以陆军起家,也一直是主力部队,在第二次直奉战争前,奉军陆军已达到27个步兵旅,5个骑兵旅,2个炮兵旅,总兵力约25万人。
2、海军:张作霖虽然是土匪出身,但他很重视海军建设,全盛时期,奉军的海军拥有巡洋舰、炮舰、鱼雷艇等各式战舰20余艘、海军官兵人数达3300人,海军总吨位达到33000吨,是当时全国最强的海军,舰队总吨位和海军总人数已经占到全国海军的一半以上。
3、空军:张作霖的飞机主要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直接向美国、德国等欧洲国家购买,另一个是从国内其他军阀手中抢来的飞机,奉军空军共有4个航空队,各式战机300余架。
正是凭借着强大的军队实力,奉系军阀通过两次直奉战争,打败了直系军阀后,成为当时国内的最强军阀,势力也达到了顶峰。❥.静若繁花ヽ
军阀混战时期,奉系军阀的势力还是比较大的。奉系军阀作为北洋军阀主要派系之一,因首领张作霖出生在奉天故称奉系。最初的执掌范围为奉天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后经历直皖战争后,日本人果断放弃皖系军阀,支持张作霖联直倒皖。
而在此之后,也就出现了直奉两系共同把持北京的局面,但是这种一山不容二虎的局面始终难以维存。虽然奉系一直想趁机扩张,但是计划却屡次被直系打破,也因此形成了直系力量日益壮大的局面。
但是双方对立的局面还是在吴佩孚与张作霖的妥协得以缓解,直奉再次合作。而不久后面对来势汹汹的北伐军,孙传芳也最终选择了投靠张作霖,化敌为友。
至此,三大军阀已全部和张作霖扯上关系,奉系也迎来了最鼎盛的时刻——在1927年6月18日,张作霖在北京就任了他梦寐已久的北洋政府海陆空大元帅,并成为中国名义上最高的统治者,而此时奉系军阀势力的范围包括辽宁、沈阳、黑龙江、热河、河北、山东、江苏、安徽和上海市,势力范围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那么如此广阔的统治范围,张作霖又究竟用了多少武装力量来获取或者是镇守的呢?
繁荣的商业贸易也为军事力量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东北是个什么地方?它乃是中国最强大的工业基地之一,也拥有着全国最完善的工业制造技术,可以制造出无数的杀伤力极强的武器装备,再加上那里民风很正,军队的战斗力也是极为强悍。
此外还有东北地区还是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丰富的农产品在满足日常消费外,更多的是作为工业原料来以农促工。
不仅如此,
张作霖以其独到的眼光和不凡的手笔,在此组建了一支建制完备的军队并培养了一批影响深远军事人才——一支规模多达十余万人的近代化部队。
其次,根据历史资料记载,张作霖特别重视军事科技,不仅从国外引进了先进的武器装备,还组建了航空队,其子张学良也创建了航空学校,聘请国外军事教练,而当时奉系军阀的空军编制达到250-300架战机。
此外,奉系军阀的海军力量也远远超出同时期的另外几大军阀,1928年,东北军吞并了直系的渤海舰队,发展到全盛时期,当时的东北军拥有巡洋舰,驱逐舰,炮舰等大小船只21艘,约3.22万吨,占据全国的四分之三。舰队官兵3000多人,占比全国的60%。至于陆军配置,除了引进的国外装备,仅东北军工业每年就能生产20万炮弹,六万支步枪,1500多挺重机枪和150多门大炮和一亿八千万颗子弹。无疑相当于国内最强大的军事配置。
最后,在军队编制方面,1925年3月23日,张作霖在沈阳召开军事会议,决定东省军队以师为平时编制单位陆军共编为二十个师,另有11个独立旅。总计69个旅加其他独立部队。并且这些军队的领导人大多数受过良好的军事教育,拥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对张作霖也是忠心不二。
單身,也要單出範er來
中国近代历史上,北洋军阀混战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这些军阀们你方唱罢我登场,以至于北京政府城头变幻大王旗。不过,最终是北洋军阀笑到了最后。如果不是日本人把张作霖炸死,奉系军阀如鸟兽散,奉系军阀能够走到哪一步,能不能实现中国的统一,还真的很难说。
(张作霖戎装照)
那么,为什么是奉系军阀能够笑到最后呢?
一、一个领袖。奉系军阀能够发展起来,作为奉系军阀领袖的张作霖的作用是不可小瞧的。
清政府退出历史舞台,袁世凯接管中国以后,本来还能够维护国家的表面统一。但是由于他的封建意识强烈,逆时代而行,演出了一出称帝的闹剧。使得他在全国人民的声讨声中,精神压力过大身死,中国也就此开始进入北洋军阀最混乱的时代。大家互相攻打,乱成一锅粥。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谁也没有绝对的实力称霸天下。那时候,谁要是能够团结更多的人,获得更多的资源,网罗更多的人才,谁就更有混战的本钱。
本身出身底层,在三教九流都混过来的张作霖,就如同秦朝末年的刘邦。他本身最喜欢结交三教九流的朋友,因此获得了多方的支持。这些支持,既有来自清朝朝廷的,也有来自当地的大富豪大地主的,还有来自民间百姓的,甚至还有来自绿林土匪的,以及俄国与日本的。
张作霖为了获取这些支持,连自己的子女,他都努力让他们缔结政治婚姻,可见他用心之深。
同时,张作霖这个人,又非常讲义气。这也让他有非常多的朋友。比如他的结义生死兄弟就有七个,这些人对他的帮助是很大的。
当然了,张作霖这样做,目的就是壮大自己的队伍。因此,他也很不讲原则。好的坏的,他都收容。连那些大奸大恶的土匪,只要他们能壮大他的队伍,他也无原则地吸纳。
甚至于俄国人和日本人,如果这些人对他有利,对壮大他的力量有帮助,他也可以不顾国家利益,不讲民族气节。张作霖和日本人的关系是最为复杂的。有人说他是一个汉奸,又有人说他是一个抗日志士。其实,他既不算什么汉奸,也不算什么抗日志士,他所做的那一切,都是为了壮大他自己。
(日俄战争)
二、一块根据地。奉系军阀能够笑到最后,很大一个原因,是因为他们开始的时候,并没有处在权力的中心,而是有一块相对来说比较稳固的东北根据地。
无论是直系军阀,还是皖系军阀,由于他们占据了权力中心,又处在中原核心区域。因此,他们和很多人都有极大的利益冲突,所以才有直皖大战、北洋军阀与革命党的战争等等。
而奉系军阀张作霖居于东北,这里相对比较安静,也比较平安。
而且,在清朝末年,由于俄国与日本的入侵,以及俄国和日本在东三省发动的日俄战争,东三省实际上已经不被清政府所控制。后来北洋政府成立后,东三省更是逐渐成为了独立王国。
而恰恰是因为这样一种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东三省在早期并没有受到北洋政府及其它地方势力的直接打击,也让张作霖等人能够发展壮大起来。
后来的直奉大战,也是张作霖看到了机会,试图向中原发展,实现中原称霸,统一全国的目标,才打起来的。而且,在第一次直奉大战中,奉系军阀战败以后,张作霖还能够卷土重来,发动第二次直奉大战,并且打赢这场战争,入主北京。
(张作霖在天津 )
三、一个特殊的国际环境。东三省还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国际环境,是当时中国的其它地方不具备的。这也就是我们前面说过的,俄国和日本在这里的争夺,谁都想在这里站稳脚跟。
后来,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苏联成立,暂时没有精力插手东三省的事务。但是日本却反而趁虚而入,把势力全面往东三省渗透。日本往东北渗透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以东北为跳板,向中原挺进,以期达到全面侵略中国,占领中国的目的。
东北的这样一种形式,让直系、皖系等军阀都望而生畏。如果不是根脉在本土,显然是把这里搞不定的。
反而是张作霖等人,却充分利用这一点,要么利用日本试图侵略中国的狼子野心,激起民众的爱国心,从而扩充自己的队伍。要么暗中与日本眉来眼去,争取日本人的支持。
当然了,不得不说的是,张作霖及其奉系军阀与日本人的这种复杂关系,虽然让他们做大做强了。但是日本人为了扶持一个完全的听话的,由自己做主的傀儡政权,从而把东北变成他们侵华最踏实的跳板。最终,张作霖被炸死,奉系军阀也因此分崩离析,基本退出中国历史舞台。
(参考资料:《奉系军阀大事记》等)
jk;tu;.
奉系在那个军阀混战的历史时期可以说是实力最为强盛,最有希望做到统一的一个军阀派系。在全盛时期奉系的势力范围非常大,并不是题主所说的6个省,而应该是7个省,它们分别是直隶省、山东省、黑龙江省、奉天省、吉林省、江苏省、安徽省。
从东北到华北,再到华东,如此广袤的土地治理起来是需要耗费大量兵力的,这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奉系军阀。那么奉系到底有多少兵力呢?
陆军奉系的陆军共计有二十个整编师,另外还设立了11个独立旅。
一个整编师有14500人,一个旅为7000人左右,那么合计就可以得出其陆军兵力大概在36万之多。
当然这个数目还没有加上其他的骑兵旅、炮兵旅、辎重部队,还有很多的归附队伍,满打满算的话在45万之多。
空军奉系是当时最早拥有空军部队的军阀,当张作霖和张学良见识到了空军在协同作战、远程突击、高机动性的时候,不禁大为感叹。有这样的一支队伍,在入关问鼎中原的道路上将会是非常大的优势。
张作霖亲自做出购买战斗机的指令,一口气从法国和捷克订购了一百架,接着又聘请飞机工程师,通过仿制和自主创新,自制出一批高战斗力的飞机,这样东北的空军部队正式成型。
据统计奉系空军的飞机数量在300架左右,多次送飞行员到法国培训。到1922年,奉系建立空军学院,专业包括飞行、飞机结构、发动机、维修等等,这个时候已经实现了内部的自足,空军再也不用仰仗外部。
这支空军部队在之后的军阀混战和抵御外辱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奉系的王牌部队。
海军张作霖父子主要通过编制、后勤、教育三个方面对海军进行整改。其中著名的东北大学就有专门的课程培训海军力量,之后的东北亚海军学院专门培养海军人才。
奉系海军共有大小军舰21艘,其中最有名的海圻号标准排水量4300吨,长129.3m,宽14.2m,主副炮口共有28门,在当时是非常少见的。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全国军舰重量和只有42000吨,而奉系海军就占了32200吨,可见他的海军实力让众多军阀望尘莫及。
拥有如此兵力,无论是数量还是兵种都远远领先,控制北方的7个省还是非常简单的,可惜的是1931年奉系在如此优势下却将东北拱手让出,令人心寒。
bahiya
在巅峰时期,奉系军阀张作霖手中的奉军就高达三十余万,是当时中国最强大的军阀,没有之一。
张作霖,有时候你不得不佩服他,从当年的一个土匪头子,逐渐成为一方枭雄,而且能够在东北众多军阀当中脱颖而出,不简单呀!
从他的照片上来看,你似乎看不出他就是一个军阀,反而像一个清秀的书生。但其实他并没有读过什么书,只不过只是上了三个月私塾,后来干过土匪和地方保安。不过依靠的他头脑和勇力,逐渐让他在东北壮大。
两次直奉大战,第一次虽然是失败了,但第二次卷土重来,赶走了北京政府直系军阀吴佩孚的势力,从那时候开始,张作霖的势力就延伸到了长江流域,可不仅仅只有北方6省。由此奉系军阀成为了继袁世凯、皖系以及直系之后,又一直强大的军阀力量。
其二,在当时军阀混战的中国,奉系军阀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他身处东北,而东北地区一是与外界相对隔绝,二是自然资源丰饶。在张作霖统治东北期间,他就先后创办了奉天军械厂、东三省兵工厂、奉天粮秣厂、奉天被服厂、东北航空工厂和奉天迫击炮厂等一系列军工企业。可以说除了海军以外,陆空都非常齐全。由此,东北的军事工业发展非常迅速。
1924年,也就是民国十三年,张作霖又再一次出兵,这一次和第一次不同,这次的直奉战争宣告直系军阀吴佩孚的失败,奉系军阀张作霖挥军进入了北京,控制了北京政府。
blue岛屿
张作霖是北洋时期实力派军阀之一,统治东北十余年,鼎盛时期曾坐拥东三省、热河、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及北平、天津等九省两市,势力甚至一度染指到上海,覆盖了半个中国,同时也成为北洋政府时期的最后一任国家元首。
相比于袁世凯、段祺瑞等人,张作霖的起点很低,出身于东北的一个平民小户,白手起家,靠着半生戎马打下了自己的一番基业,这着实相当不易了。
在那个有枪便是草头王的年月里,张作霖为什么能做到这么一番成就,而在当时,控制了半个中国的张作霖,又究竟有多少兵力呢?对于这两个问题,恐怕还要从他的起家开始说起。
白手起家张作霖出生在现今的辽宁省海城市一个农户家庭,自幼聪颖过人,但因为家境贫寒,只跟随杨景镇读了三年的私塾,就辍学回家务农了。
在他13岁那年,父亲张有财被赌徒打死,张作霖一怒之下与二哥前去报仇,擦枪走火误伤了人命,二哥被捕,他跟随母亲连夜逃往外公家避难。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张作霖出外做学徒,打短工,几乎干遍了能干的行当。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年仅十九岁的张作霖投入到清军宋庆所部当兵,因为敢打敢拼又头脑灵活,不到一年就升任骑兵哨长。后因清军战败,张作霖在移防时回了老家,在乡间做了一名兽医,靠着治牲口养家糊口,还娶了发妻赵春贵(张学良母亲)。
本以为可以过上安生日子的张作霖,因为医术高明,被同行忌恨排挤,遭人诬陷结上了官司,无奈只好加入了董大虎匪部,做起了绿林草莽。
四年后,不甘顶着个土匪名声的张作霖带着所部人马于赵家庙组织保险队,通过收取保护费的方式负责保卫附近几个村子不受土匪抢掠。
为了壮大人马,张作霖于八角台与总人数数倍于己的悍匪海沙子一对一决斗,以当时东北土匪惯用的面对面开枪方式一决生死,最后险胜海沙子,收编了其所部人马,后又与好友张景惠合股,实力迅速壮大至上千人枪,被众人推举为团练长,势力范围也逐渐扩大,在奉天省(今辽宁省及吉林省部分地区)打出了名声。
1902年,张作霖因在辽北地区屡次击退胡匪,又治军严明,遵章守纪,而于新民府受到清廷招抚,担任巡警前路游击马队帮带(副营长)。
从1902年到1909年的七年间,张作霖因其带兵名声甚佳,又先后为清廷剿灭了辽西巨匪杜立三,蒙匪牙什、白音大赉,和被俄国收买的陶克陶胡等匪帮势力,而逐次得到晋升,一路坐到了奉天巡访营前路统领(旅长)职务,手下兵马扩充为七个营,3500人。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张作霖率兵进入奉天,参与镇压革命党人,得到了清廷赏识,授其为关外练兵大臣,后改任第24镇统制(师长),兼奉天巡防营总办,从此掌握了奉天的军政大权。
北洋政府成立后,张作霖先后挤走了袁世凯派往奉天的张锡銮、段芝贵等人,并夺去与此前与他比肩的二十八师师长冯德林军权,于1917年正式统一了奉天省军政。
同年,兼并黑龙江省,并保举他的儿女亲家鲍贵卿任黑龙江督兼省长,又在第二年于秦皇岛夺取了直系购买的大批日本军火,扩充奉军,随后率军入关支持皖系武力统一,被徐世昌任命为东三省巡阅使,成为虎踞东北三省的“东北王”。
虽说张作霖通过剿匪和夺权一路掌控了东北三省,但他真正的发迹还是来自于两次直奉战争。
两次“直奉战争”1921年,张作霖利用手腕控制了热河、察哈尔、绥远等省后便整军备战,于第二年四月底与控制关内六省的吴佩孚展开了争权夺利的第一次直奉战争。
在第一次直奉战争中,由于奉军大多出身于马匪,没有正规化作战经验以及单兵作战能力差等原因而战败。
经过此次战败的教训后,张作霖下定决心,一方面整治部队风气,淘汰匪帮出身的军官,另一方面加速发展东北经济、教育及工业、农业等产业,尤其在军工和军事院校等方面极其重视,奉天兵工厂、东北陆军讲武堂等名噪亚洲的军工大厂和军事院校得到了急速发展,也使得奉军成为当时中国唯一一支可以自主制造各类枪支、火炮、子弹炮弹的部队。
短短三年后,奉军实力得到了极大提升,并于9月3日组建六个军再次入关与直系开战,爆发了奠定张作霖势力顶峰的“第二次直奉战争”。
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奉军由于三年来的大力整顿和装备上的全面更新,完全碾压了直军,并将吴佩孚占据的河北、河南、山东、安徽、北平、天津等关内九省两市全盘接收。还在五卅惨案发生后,派张学良率兵进驻上海,保卫上海市民安全,以此向各列强国家宣示主权,得到了百姓的拥戴。
当时的张作霖,其麾下六个主力军团,及部署在东北三省、平津两地和热河、察哈尔、绥远的守备部队就多达35万之众,这还不包括下辖五个航空队200余架战机的东北空军和拥有江防、海防、渤海三大舰队的东北海军。
纵观张作霖一生,其势力达到顶峰,坐拥中国半壁江山的时间虽然只有短短几年,之后便因为郭松龄倒奉而元气大伤,至浙奉战争失败后退回东北,途经皇姑屯被炸身亡。
但他出身平民,白手起家,却能在匪患横行的乱世年月闯出这么大的成就已属罕见,同时,又是夹杂在日俄两大帝国之间,还能让东北得以高速发展,其才干就不得不让人更加钦佩了。
值得一提的是,张作霖的权势虽然已经达到了奉系统治的最高点,但奉军在总人数和整体军事实力却是在他的儿子张学良接管东北之后才进入全盛的。
张学良在中原大战之际率东北军武力调停后,被蒋介石任命为中华民国陆海空三军副总司令,不但长江以北均受其管制,而且还统辖了原属于西北军和晋绥军的诸路人马,总兵力扩张到近40万,拥有全国70%的重工业,可以独立生产飞机、坦克、中小型战舰及各式运兵车辆,其整体军事实力比其父在世时还要更胜一筹。
admtds
奉系军阀,是指由张作霖为领导的地方区域军事武装集团,其范围涵盖了整个东三省地区,其势力范围最鼎盛时期,甚至覆盖了中国的三分之一的面积,是中国数一数二的大军阀
我们要讲奉系军阀,那就一定要提到他的领军人物张作霖,张作霖生于一个贫寒的农民之家,年轻的时候还处于清朝统治下,由于从小所生活的地区混乱没有秩序,张作霖就主动集合了几个人形成一个小队伍专门负责附近这个村子的保卫工作,张作霖的这支“保安小队”再与当地土匪的周旋对抗中慢慢越来越强大了起来。
后来这支“保安小队”的地方力量被收编到辽东武装政府,辛亥革命之后,袁世凯夺取了胜利的果实,成了当时国民政府的总统,此时的张作霖找了一个机会专门进京拜访袁世凯,在拜访袁世凯的时候,张作霖刚一见面就立马下跪朝拜,如同过去见到皇帝一般对待袁世凯,这正符合了袁世凯想复辟帝制的想法,非常的高兴,觉得张作霖这个人可以大有作为。
从此张作霖得到了袁世凯的青睐,整个东北地区都被交到了他的手里管辖。但好景不长袁世凯仅称帝不到81天就遭得国内上下反对民怨滔天,袁世凯死后,京城第一把手的位置成了烫手的山芋,直系军阀和皖系军阀为此大打出手,争权夺利想夺得北洋政府的控制权
而此时的张作霖呢,他所管辖的东北对于整个动荡的中国其他地区,没有发生什么较大的战争,其他地方都开始军阀格局,混战一团的时候,张作霖开始发展自己的势力和地盘,大量的引入人才。并且张作霖在杨宇霆和郭松龄的帮助下改革手底下的部队,对新兵进行训练
再加上当时的东北具有全国来说最领先的工业基础,强大的工业基础背景下造成东北拥有所有军阀不具备的军事实力和军事储备,可以说是是海陆空齐全,张作霖虽然出身贫农,但为人仗义注重民族气节,在家国大事面前选择民族不屈服于日本人,在整个东北区域都拥有很高的威望和地位。
东北靠近日本,也是日本第一个觊觎的中国国土,此时的张作霖和杨宇霆两人,不停地与欧美强国以及日本周旋,杨宇霆又是一个外交方面的人才,由此从外国人手里得到了非常多的好处,尤其从日本人手里借了很多钱,但从来不还钱
之后张作霖赢下了第二次直奉战争,真正控制了北洋政府,从这时开始就是势力最强势的时期了,但这次巨大的胜利下,张作霖并没有给予郭松龄很高的待遇和地位,导致做了非常大贡献的郭松龄实在不服,最终叛变密谋联系上了冯玉祥
最终由于郭松龄的反叛,导致奉系军阀元气大伤,再到后面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奉系军阀彻底衰弱。奉系军阀之所以能在军阀混战的时期控制这么大的区域和范围。
总结下来就是第一:当其他军阀都在混战的时候,张作霖在发育发展自己的势力和地盘,招纳人才,改革军队,对士兵进行先进的训练。第二:张作霖手下有负责内务和外交的杨宇霆,在杨宇霆的帮助下,奉系军阀获得了大量欧美列强的帮助,以及从日本人手里弄来了很多钱发展第三:东北区域本来就拥有全国最领先的工业基础,在武器装备上比其他军阀都要强上一些,再加上工业力量的加持,武器储备和生产速度都比其他军阀强第四:张作霖手下的郭松龄是一个带兵打仗的能人,在军事战略方面具有很强的天赋,帮助张作霖训练部队,带兵打仗有了以上多个条件的帮助下,再加上张作霖本人聪明善于用人识人,导致了奉系军阀在军阀混战的时期能控制住北方的6个省crystal53455
奉系巅峰时期,占据的何止六个省,第二次直奉大战后,奉系马饮长江,除了原来的东三省,热河省外,又占据了直隶、山东、安徽、江苏等八省地盘。
要说一统北方还差冯玉祥的西北军,阎锡山的晋绥军,以及直系残部,但是已经封住了长江以北的出海口,如果不是孙传芳反击奉系,奉系一统北方已经是指日可待了。
奉系之前不过东北一个地方军阀,为何能够在第二次直奉大战后长驱直入,马饮长江水呢?
这就小孩没娘,说来话长了,最早要从第一次直奉大战后的事说起了。
1922年第一次直奉大战过后,直系击败奉系,势力达到了巅峰,一方面把奉系撵回了东北,另一方面开始重新掉过头来攻打湘军,最后迫使湘军不得不与吴佩孚议和。
当时吴佩孚安排齐燮元管理江苏,萧耀南管理湖北,此时,尚有福建和浙江控制在皖系军阀手中,为此吴佩孚决定派遣原来湖北军阀王占元的部下孙传芳率军援闽,切断浙江与南方革命军的联系。
实际上,第二次直奉大战之前,是江浙战争,到1922年后浙江军阀卢永祥为了自保,暗中联系奉系军阀,直系这边江苏军阀齐燮元也不能坐以待毙,为了争夺上海,他联合刚刚坐稳福建的孙传芳夹击卢永祥。张作霖在东北以支援卢永祥的名义入关,这才爆发了第二次直奉大战。
但是张作霖还没等入关,卢永祥就已经被打败,孙传芳坐稳了浙江和福建两省。
然而第二次直奉大战的结果是直系后方军阀所没有想到的,冯玉祥在大战中倒戈,囚禁曹锟,迫使吴佩孚在山海关大败逃到湖北最后一块地盘。
也就是说,第二次直奉大战刚刚结束,冯玉祥和阎锡山占据北方西部地盘,由于直系非曹锟、吴佩孚嫡系没有料到吴佩孚会败,因此也没有防御奉系的准备,致使北方地区出现巨大军事真空。
号称奉系五虎将之一李景林,率先把军队开进天津,后来担任直隶军务督办(有点水分,有一部分地盘还在冯玉祥手中),其实,在奉军入关抢地盘这块,张宗昌最为积极,也是最先开进山东的,但是张作霖为了卖段祺瑞个面子,把山东善后督办的位子给了皖系的郑士琦,张宗昌肯定不干,当时江浙都在直系齐燮元和孙传芳的手上,为此,段祺瑞任命卢永祥为江浙宣抚使,不仅要夺回浙江,还要把江苏也拿回来。
张作霖当然也不惯毛病,就让张宗昌率军南下,由于张宗昌是老革命,早年就在江苏当过师长,江苏的将士要么投降,要么让路,要么仓皇出逃,张宗昌就这样顺利拿下江苏,江苏和安徽基本是连着的,安徽也被奉系收入囊中。
在这样的情况下,张宗昌还要准备进攻浙江,这把孙传芳可吓坏了。
孙传芳其实也不是吴佩孚嫡系,见江苏和安徽已经被拿下,自然不敢跟奉系硬拼,因此积极靠拢奉系,结果此时,段祺瑞又任命卢永祥担任江苏军务督办,张宗昌是打了一路,一块地盘没有抢到,直接把部队从长江沿线撤回,把山东要了回来。
一直到浙奉战争爆发之前,正好是奉系的巅峰时期,除了东北三省和热河,李景林控制直隶,张宗昌控制山东,随后张作霖直接把皖系排挤出去,让杨宇霆担任江苏督军,让姜登选担任安徽督军,一共控制了八个省。
那么,奉系到底是有多少兵力,能够控制八个省呢?其实奉系在东三省大概留守了11万人,而入关的部队主要有奉军嫡系7.5万人隶属京榆驻军司令部,也就是郭松龄后来反奉时的部队,表面老大是少帅,背后操控则是郭松龄。
除此之外,半独立于奉系的李景林部大概有6万余人,张宗昌在山东控制了9万余人,实际上,控制到山东已经是奉系力所能及的范围了,张宗昌打下安徽和江苏后,应该是与张作霖发生了一点不愉快,张宗昌并未给予兵力上的支持,姜登选到安徽上任的时候,并没有带军队,而杨宇霆到江苏也只带了奉系两个师一个旅3.3万人,剩下都是安徽和江苏的原班人马。
也就是说,奉系拥有接近四十万的兵力,但是驻守江苏和安徽的不足4万,连十分之一的兵力都不到。
很多人将奉系后来丢掉安徽与江苏的责任放到杨宇霆的身上,认为是杨宇霆盛气凌人的样子,四面树敌,最后被孙传芳反扑,这是不完全正确的,究其根本,还是奉系单独吃不下这么大个盘子,张作霖也不敢把战线拉得太长,毕竟当时的冯玉祥还在后方搞事情,如果奉系把主力都放到两淮一线,震慑孙传芳是绰绰有余的,但是如果冯玉祥从直隶切断奉军归路,那就十分危险了,这也是为何奉系最精锐的7.5万军在北京不敢动的重要原因。
孙传芳也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暗中与原来江苏和安徽军队取得联系,再拉拢了江西军阀后,孙传芳直接搞出了五省联军,兵力在10万以上,想要干倒杨宇霆的那两三万人还不是闹哈哈。
等到孙传芳打到山东的时候,搞得张宗昌也很紧张,让郭松龄率精锐南下,奈何这个时候的郭松龄就是按兵不动。
其实,这也能够看出来,奉系队伍突然大了,老张的影响力不行了,五虎大将中,郭松龄、李景林不听指挥,张宗昌要自立为王。
孙传芳反奉被称作浙奉战争,之所以这个词很冷,很多人没听过,是因为这场战役只打了24天就结束了,从1925年10月15日开始,到11月8日就结束。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郭松龄在当月24日就宣布倒戈反奉,率领七万奉系精锐反水,此一战重挫奉系,也标志奉系已经错失一统天下的资本。
可以说,张作霖虽然一直主张入主中原,但是魄力不足,始终没有将全部精锐梭哈上去,给自己留有后路,等到少帅掌权时,比张作霖的野心要大,中原大战后,东北军武装调停,这把是将全部精锐悉数调入关内,结果因为东北兵力空虚,日本人趁虚而入,发动了九一八事变。
dearjackiegxy
张作霖作为民国时期名副其实的东北王,掌控我国东北地区长达十几年。他在掌控东北期间,打击土匪,发展实力的同时和日本人不断周旋,在没有起势之前为了利益在各大势力之间摇摆。在他管理东北期间,东北地区的军政发展较为平和,东北军也成为当时兵种最齐全的部队。
然而在918事变以后,关外的十几万的东北军遵守张学良的不抵抗命令,退入关内。让人们不禁思考,如此数量的东北军,为何不能和当时人数居于劣势的日本关东军进行一番较量呢?当年张作霖控制东北时,日本人很长一段时间内不敢动他?难道就是靠人多力量大吗?显然没那么简单!
张作霖这个人从晚清时期开始发迹,到最后掌握东北十几年,靠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军队。从底层爬起来的他,深知人脉、财富以及军队配合在一起的巨大作用,他可并不是一个只会蛮力做事的普通军官。
张作霖在起势之前做过很多份工作,从小时候为父报仇流落天涯,到街头小贩直至在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时进入清军,成为一个普通士兵。张作霖的人生经历不可谓不丰富多彩!从此以后,张作霖直到死亡,他都是以军人的身份自居。在某种程度上而言,也代表了他对自己军队的严密控制。
后来因为他在任上不断击败土匪,打击革命党势力,被很多高官所赏识,得以将势力一步步做大。而张作霖凭借的正是军队的帮助,没有军队他根本做不到这些事情。所以,在张作霖的手上,东北军被发展成兵种非常齐全的部队,有飞机,有坦克,还有水上飞机母舰。在北伐战争之前,奉系军阀实力最强大的时候,东北军数量多达30万以上。
张作霖起势的时候,是中国最为混乱的晚清时期。在这一时期,各类政治人物你方唱罢我登场。张作霖秉持着“谁给我好处,我就帮助谁”的原则,为清军服务过,也给俄军效力过,和日本关东军关系在某段时间内也还可以,袁世凯当政期间支持他称帝。
他凭借着如此作为,在各方势力那里结下了善缘。为了将来全面掌握东北,平衡各方势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这些势力也为此成就了张作霖,部分东北军装备为日本提供,清朝为他升官,助他成为封疆大吏,袁世凯也给了他管理东北的权限。站在风口处,连猪都能飞起来。起步较低却长袖善舞的张作霖,自然会有更大的作为!
张作霖的起点较低,也曾经因为杀人而逃亡在外。但他在其后做过多种工作,就算是参军,当过清军,也参加过北洋政府军。他在管理地方的时候,保境安民,打击土匪,他在参军之时,审时度势逐渐站稳脚跟。如果说张作霖没有什么本事,就能够把东北这块地管好,那是不可能的!
如果张作霖没什么能耐,就算袁世凯送官给他当,恐怕也是自身难保。更何况,在当时一片混乱的中国大地上,别的军阀都在忙于抢地盘强壮丁,而他却想法子给东北军划拉坦克、飞机,这份眼光和能耐可不是一般的军阀所能拥有的。
结语:张作霖起于草莽,亡于军政。他活着,关东军就只能搞小动作,背后捅刀子。不仅仅因为当时东北军实力一般,但数量多且都听张作霖的,张作霖对于东北的掌控力非常强,当面翻脸张作霖真有可能和日本关东军怼一场。所以,在张作霖死后,经验不足的张学良上位以后,形势开始走向暗淡。
最终柳条湖的爆炸声中,大部分东北军却被命令不能抵抗。东北大地和几千万东北民众,就此沦陷在日军手中。不知张作霖泉下有知,会怎么看待这样一个“败光”东北的小六子张学良呢?
当阿Q遇上阿Y
奉系是民国军阀派系,属于北洋系,先后以张作霖和其子张学良为首,并一度成为中国境内最大的军政府。
20世纪初,奉系张作霖接受招安。奉系受到日本支持。1918年,张作霖统一满洲。后联合皖系与孙中山的广东政权组成反直三角同盟。
奉系创始人张作霖在其领内所建立的政权首府位于奉天(今沈阳),奉系因此得名。张作霖先用计赶走了皖系督军段芝贵,在奉天省独揽大权。
张作霖于1918年任东三省巡阅使。1919年8月5日,张作霖挤走吉林督军孟恩远;鲍贵卿接任吉林督军,吉林地方军队纳入奉军系统。1921年,张作霖任蒙疆经略使,扩军。
1922年10月,奉系在第一次直奉战争失败。奉军开始从一支土匪风气部队改为实行现代军事制度的军队。
1922年7月24日成立东三省陆军整理处,孙烈臣为统监,张作相、姜登选为副监,张学良为参谋长。陆军整理处下设两个处:军学处,处长为陈瑛;工务处,处长为张宣。成立秘书、副官、军务、军需、军医、军法稽查等处,分管相关事宜。东三省统一编制,统一番号,均冠以“东三省陆军”称谓,不再使用各省省称番号。裁汰老、弱、病、残、劣的士兵6.9万人,整编为三个师,二十七个混成旅和五个骑兵旅共17万人。韩麟春为东三省军工厂总办,大办兵工厂。张学良为东三省航空处总办。设立东北海军总司令部,张作霖兼总司令,沈鸿烈任海军上将副总司令,代行总司令职。扩建“陆军东北讲武堂”,堂长由张作霖自兼;增设监督,由张学良兼任;萧其煊任教育长,增设步、骑、炮、工、辎各科,学习时间明确规定一年。
1924年秋,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奉系一面以二百万日元重赂,争取冯玉祥对直系“倒戈”,发动“北京政变”(10月23日),幽禁曹锟,摧毁其“赂选政府”,由国务总理黄郛“摄行大总统职”过渡。同时奉军在少帅张学良指挥下,突破直军防线,在山海关、秦皇岛一带包围吴佩孚主力,缴械纳降3万余人。吴率残卒数千,浮海遁走,使奉系于“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全胜。为向南方进军,奉系扩编军队,改旅为师,并冠以“东北陆军”字样。至此,奉系大举入关。编制是自“东北陆军”中编出6个“军”,由姜登选、李景林、张学良、张作相、吴俊陞、许兰洲分任第一至第六军军长。每军下辖3至个“旅”及若干“独立团”,如炮兵、工兵、辎重兵等。另加空军、海军由少帅张学良直接指挥。6个军总共20余万人。第一军、第三军合组“一三联军司令部”,张学良为司令,第三军副军长兼第六混成旅旅长郭松龄为副司令。第二次直奉战争后,奉军再次扩编,改旅为师,改军为军团。
1925年春,“一三联军司令部”改为“京榆驻军司令部”,驻天津。直辖步兵6师12旅,骑兵1师2旅,炮兵2旅,工兵1团。张学良任第三军团军团长兼司令,郭松龄任副司令。共有步骑炮工辎各兵种7万5千人。11月初,奉系主帅、东三省巡阅使张作霖抵达天津,会晤冯玉祥商讨善后,决定公推闲居天津之前“皖系”军阀段祺瑞暂时担任“中华民国临时执政”,以后另作安排。11月24日,段在北京就职。张作霖率千人入北京观礼。就职后,段要“废督裁兵”,解除各省兵权。张作霖乃自请撤销“镇威将军府”,并解除“东三省巡阅使”名位,改任“东北边防屯垦督办”,仍“节制东三省军务”。第二次直奉战争后,奉军第五军副军长阚朝玺奉命率2个奉军混成旅及若干地方部队,出任热河特别区都统,驻节承德。李景林奉命出任直隶督办,驻节天津,辖奉军及改编地方部队6万余人。1928年被北伐军队击败,张作霖在退出关外时于奉天郊区的皇姑屯三洞桥(今沈阳市皇姑区与和平区交界处)被炸死,引发皇姑屯事件。其子张学良掌握兵权后,同年宣布东北易帜,奉系改编为东北边防军,进入新奉系时期。1936年西安事变后不久,张学良遭蒋介石扣押,随后东北军被国民政府逐步裁撤、收编,于1937年彻底消亡。
/aiq巧克丽
第二次直奉大战奉军大败直军,其势力范围急剧扩大,奉军的全盛时期盘踞有奉、吉、黑、热、直、豫、鲁、苏、皖等九个省。但是奉军是靠战争占领的这些地方,不久之后孙传芳江南起兵和郭松龄滦州倒戈,奉军在江南的地盘全部丢失。郭松龄反奉被镇压下去之后,奉军的势力在东三省、山东和北京、天津一带。
奉系军阀的兵力也是一直变化的。第二次直奉大战后,1925年张作霖将收编的直军在内进行了整编,将奉军所有旅的编制改为师,共编为20个陆军师,其中包括步兵40个旅、骑兵10个旅、炮兵2个旅、工兵1个团、辎重兵1个团,总人数约35万人。此外,加上山东热河被改编的部队,一共有37万人。
1927年张作霖为了简化军事指挥系统,一律统称安国军,任命孙传芳、张宗昌、张学良、韩麟春、张作相、吴俊升、褚玉璞为安国军第一、二、三、四、五、六、七方面军军团长,其中除了孙传芳为直军将领外,其余均为奉军将领。此外,奉军还有海空军。
东北易帜时,东北陆军将拥有的7个方面军50个军缩编为27个旅;骑兵改编为1个旅和1个暂编师;炮兵下辖8个团;工兵营下辖8个营和2个大队;海军拥有21艘军舰,约32000吨,官兵3300人;辽宁省防军;黑龙江省防军;热河省驻军;兴安屯垦军。
咩二
说到奉系,就不得不说一手缔造了他的奉系灵魂:“大帅”张作霖。因为没有张作霖就没有后来的奉系军阀。纵观张作霖的一生可为传奇。历史上对张作霖评价褒贬不一,但终究还是贬占大多数。但其实历史中张作霖还是有不少利国利民的功绩的。在发展经济发展军事发面都有很大的建树。同时对日俄关系都采取模棱两可的拖沓态度,正式因为他的这种政策才给了东北发展有喘息的机会。也一直没有让日俄两大帝国真正的占领东北地区。
在军阀混战中,经历了直奉战争和奉军内部的混乱内战后,一举奠定了其在军阀中老大的地位,登上了北洋时期最后的权力核心。奉军实力达到了历史顶峰,奉系风光一时无两。
后来因为革命军北伐,登顶一年的张作霖选择退回东北。结果因为没有满足人本人的的野心,被日本人炸死在了回东北的火车上。结束了作为“张大帅”的传奇一生。
自张作霖过世以后,奉系的权利交接到了“少帅”张学良手中,最后“异帜”国民党,“西安事变”后可以说奉系走到了最后。
miaomiao
当时,东北军的总兵力达到了40多万,下辖了25个步兵旅、6个骑兵旅和10个炮兵团。东北军的空军拥有200多架飞机,这是全国最强的空军。东北军的海军拥有21艘舰艇,虽然不算太强,但也不可小觑。从全国各路军阀的情况来看,东北军的实力是最强的。但是接下来,东北军的发展开始急转直下。北伐战争开始以后,北伐军的进军速度非常快。在半年的时间里,北伐军已经占领了长江以南的大片地区。在这个时候,桂军集团、晋绥军集团和西北军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