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武侠全是说阅读
水果冰岛
BIANKE1990
语言流畅,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情节动人,知识面宽广,雅俗共赏。武侠小说三大家我认为金庸梁羽生比古龙的稍好些,梁羽生的小说古典文学功底深厚,内涵深邃,少有人能懂。从情节、人物刻画及知识面覆盖等来说,金庸更胜一筹。所以说,古龙通俗,梁羽生高雅,金庸则是雅俗共赏。鹿鼎记作为金庸先生的收官之作,从写作技巧等各方面来说,都已经达到巅峰状态,所以才会有如是说吧。
干净又环保
这话我倒是十分认可,正所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为国捐躯的郭靖,无疑是金庸武侠作品中最为典型的大侠形象。
而《射雕英雄传》这部作品,更是金庸武侠世界的巅峰之作。有人说《鹿鼎记》才是,但事实上《鹿鼎记》更像是一部反武侠小说,即使作品优秀,但里面的世界却已经不再是武侠。
《射雕英雄传》的特殊性:
《射雕英雄传》是金庸先生的第三部武侠著作,金庸先生曾在某档访谈节目中提到过,《书剑恩仇录》、《碧血剑》这两部书是“试水之作”,这两部书剧情简单,人物性格单一,布局谋划较为粗糙。但通过“书剑”和“碧血”的摸索,金庸先生于1957年开始执笔《射雕英雄传》,金庸先生也是从“射雕”开始,才奠定了属于自己的写作风格。
《射雕英雄传》不仅仅是金庸先生的“巅峰之作”,更是“尽力之作”,它开启了“金庸宇宙”的先河,为之后的“射雕三部曲”打下根基。其对于金庸武侠世界的意义,就好比钢铁侠对于漫威。
因此《射雕英雄传》这部书是特别的、是珍贵的,而射雕的主人公“郭靖”,也毫无疑问的被金庸先生设计为最符合“武侠精神”的完美人物。
说完作品,咱再讲讲郭靖这个人物本身,首先郭靖的武功修为绝对是不拖后腿的。
在“金庸宇宙”中,武功水平高于郭靖的世外高人不胜枚举,例如达摩祖师、逍遥子、扫地神僧、独孤求败、慕容龙城、火龙道人、山中老人等等……
甚至虚竹、段誉的武功都在郭靖之上,虽然郭靖的武功无法登上巅峰的宝座,但郭靖的武学修为绝对已经到达了“传奇”的境界。首先,郭靖的成名绝技“降龙十八掌”在“射雕”、“神雕”中鲜有人敌,除五绝之外,郭靖单凭“降龙”便能够横扫无林。
其次,郭靖练成《九阴真经》之后内力大增,根据“神雕”中的原文描述,中年时期的郭靖,早已超越了逆练《九阴真经》的欧阳锋,登顶五绝之首。
最后,金庸先生设计的第一bug招式“左右互搏术”全书只有三个人会,周伯通、郭靖、小龙女。“左右互搏术”的功能是一个人在同一时间,能够放出两种攻击技能,如果郭靖左手放出至刚至阳的降龙十八掌,右手放出至阴至柔的空明拳,再加上九阴真经的内力加持,试问天下豪杰,谁敢接郭靖一招?
当然,郭靖更加出彩的乃是其角色设计,也就是咱们常讲的人设,相比于金庸先生笔下的其他人物,他几乎是一个完人。
杨过孤僻易怒,而郭靖乐观豁达;张无忌胸无大志,而郭靖立志报国,至死不屈;令狐中放浪形骸、攻于心计,而郭靖庄重内敛、大智若愚;韦小宝心胸狭隘、油嘴滑舌,而郭靖心胸宽广,一言九鼎。
唯有顶天立地的萧峰能与郭靖相提并论,但萧峰的人生过于悲怆,使人读起来心生不忍。
个人认为,金庸先生在设计人物时,有意将主人公“郭靖”的性格、武功完美化,使郭靖成为“武侠精神”的化身与武侠角色的标杆,通过郭靖来展现《射雕英雄传》中包涵的侠义精神。
由此可见,《射雕英雄传》之后所有作品的主人公,都存在着性格,或人生方面的缺陷,只有郭靖是完美的、圆满的。
并不是我故意使用“一褒一贬”的形式来提高郭靖的人物形象,而是金庸先生在《射雕英雄传》之后,为了避免出现角色重叠的情况,而刻意的在其他小说主人公的身上加入某种尖锐的“缺点”和“优点”,来突出每个性格的独特性。
所以“郭靖”在被设计时便是完美的,他是金庸小说中的第一人,也是金庸先生心目中的第一人。
cancercellm
雪花球
阿拉丁公主
一帆风顺
小米加步枪
cqyangfan
殺桔王道
lyichao
小灰爱小懒
蓝沙 *^_^*
原贴:武侠文化的武侠电影
背包客客
shmily6888
不知道。我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武侠世界,金庸先生或许认为徐克的翻拍太个人化了吧,与他想要表达的有偏离。
徐克的武侠是快意恩仇,很多人在看《笑傲江湖》的时候,很多场景都非常潇洒,有一种很利落、很豪气的感觉。
我想如果是我,我一定也会喜欢这样的江湖。
可是金庸先生呈现的是一个多元化的江湖,不只是快意恩仇。这里面人性的呈现很饱满,很复杂,武侠是大家爱恨交织的一个地方。
你会爱上一个潇洒的江湖,但也会憎恨江湖的冷漠,还有这其中的无奈,而徐克先生给我们呈现的更多的是武侠的美好。
不知道这样的猜想如何呢?
兰棹
这句话其实是一句气话。可以说金庸老先生说出这句话可以说是很生气,也就是一次集中节点的爆发。
这句话起因就是因为那部笑傲江湖东方不败,虽然大获成功,但是金老先生却不高兴说出了这样一句话,可以说是金老先生对徐克的极大不满。其实我觉得不单单是东方不败的问题,更有可能东方不败只是一个爆发点。
1990年是香港武侠片辉煌的起点。而辉煌的起点就是由许冠杰领衔主演的《笑傲江湖》。这部电影被誉为新武侠开山之作。也引起了很大的反响。那么这部电影的改编金老先生肯定是知道的。而金老先生是一个极度注重改编内容的人。虽然他对这部电影整体感觉也不错,但是金老爷子就没有一点不高兴的地方?不见得!
来看看许冠杰版《笑傲江湖》里的一些改编。岳灵珊成为假小子;林平之早早就挂了;岳灵珊喜欢的是令狐冲;岳灵珊是绝对女主,反而第一女主的任盈盈变成女配。而看过原著的朋友都知道这些人原著都不是这样的。那么原作者,也就是金老先生看到这些改编会是什么反应?心里肯定是有些不舒服的。但是由于这部电影整体没有带偏原著主旨,那么这些改编或许金老先生也就忍了。
到第二部也就是《东方不败》,徐克想找林青霞来演东方不败,这可就让金老先生彻底不高兴了。东方不败是个男人,男人怎么能让女人来演,就算他自宫了本性还是男人。但是要是让女人来演性质可就变了,那东方不败可就成为真正的女人了。金庸老先生肯定会不高兴。虽然金庸老先生反对,但是徐克还是这么干了。虽然最后反响很好,但是金庸老先生却非常生气。不仅仅是因为东方不败变成女人的问题,还有就是让东方不败和令狐冲谈了恋爱,而且在金老先生眼里还是同性恋。更可气的是让东方不败变成女主,任盈盈被边缘化,甚至用现在话来说就是小三。那这性质就变了,完全相当于徐克自己写了个新内容,但是是用了金老先生的角色。这会让金老先生名誉受损,这自然是金庸不愿看到的,再结合前面那些金老先生不满的改编。所以从此以后不再和徐克合作。
其实感觉徐克的心是好的。但是却起了个坏头。自徐克之后,后面几乎所有的《笑傲江湖》电视剧东方不败都是女演员来演,甚至都变成女一号,还都要和令狐冲谈一场恋爱。像于妈版《笑傲江湖》直接这个套路是玩的飞起。可能金老爷子心里也很不爽,但是碍于陈乔恩和金庸家人关系好,也不好说什么。
更要命的是,很多人都是没有看过《笑傲江湖》原著的,那么他们接触《笑傲江湖》很有可能就是电视剧电影。那么他们就会很主观的认为,金老爷子原著就是这样写的。反而会有些同情东方不败,厌恶任盈盈,毕竟按照这样的剧情,任盈盈可以算是小三上位,抢了女主的爱人。而看过原著的人可能又会觉得这样的剧情相当离谱。本来任盈盈出场就晚,反而被配角东方不败喧宾夺主抢了戏份。我估计不管是金老爷子就算换成其他人都会很生气。
所以徐克的电影虽然成功,但是带了个不好的头。金老爷子是何等聪明的人肯定也能意识到这一点,因此才会说徐克不懂武侠。
但我们知道徐克是很懂武侠的。像新龙门客栈、《黄飞鸿》系列等都拍的很精彩。换一个人去拍恐怕不会有那么辉煌的成就。
再有现在金老先生的版权在大陆,而大陆许多导演不会武侠却自以为很懂武侠,瞎编一气,把金老先生精彩的原著改的面目全非,还沾沾自喜,认为自己的改编很有新意。这些人和徐克一比,他们才是真正不懂武侠。
不知道金老先生看到大陆这些导演把他的原著玩的飞起的时候,有没有后悔说徐克不懂武侠?因为从这些人对于金老先生的原著态度来看,徐克才是对金老先生最尊敬的,徐克也是对原著最充满敬畏心的。
非洲大白妞
回答这个问题得看看这句话的出处在哪儿。
2003年7月,金庸接受《南方周末》访谈:
南方周末:徐克的《东方不败》被许多您的读者喜欢,认为拍出了您小说里的味道和精髓,您为什么不认可他的改编?他可是个公认的武侠片、动作片高手。
金庸:我不喜欢他,他不懂武侠,把《蜀山剑侠传》拍得不知所云。而且把我的小说《笑傲江湖》瞎改,把东方不败由男人改成女人,并用一个女人来演,而一个男人的变性,在性格上是会有变化的,这个过程是缓慢的、复杂的,有变化的、有过程的,是不自愿的,并不像电影里表现得那么简单。他后来还要买我的小说拍电影,我说朋友还是做,但是小说不卖给你了,合作的事情不做了。
原来,90年代的徐克是香港武侠片导演里面的扛把子,《倩女幽魂》新龙门客栈黄飞鸿系列都是叫好声一片。但是当时《笑傲江湖》第一部在香港票房惨淡,但是台湾还行,制片方继续押宝徐克,筹拍第二部。徐克向林青霞发出邀请,当时情场失意的林青霞正处于低谷都想退出娱乐圈了,听说演一个男人,来了兴趣,当年她在金玉良玉红楼梦里就因为英气十足反串过贾宝玉。
金庸知晓之后,强烈抗议,虽然他也曾公开表示林青霞很美,但是就因为如此,他不认为林青霞适合,他认为东方不败就要由男人来演,而不是反串。徐克呢,有自己的想法,坚决让林青霞出演,就这样林青霞红衣飘飘的醉酒版东方不败轰然问世了,并留下了经典的形象,但是金庸仍然不买账,差点取消他的金庸作品版权。如今,金庸老爷子已淡出江湖,化羽成仙,致敬老先生。
据说徐克有一个梦想就是拍《射雕英雄传》,无论如何但愿他的美梦成真吧!因为武侠是两位老爷子的江湖,也是各位观众的江湖。
mia翠
喜欢看武侠小说的朋友,应该都听过金庸和徐克这两人。
金庸与古龙一样在武侠界的对位的武侠宗师。十四部巨著,风靡海内外,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他们。
徐克,香港电影的领军人物,在武侠电影界数一数二。他拍的武侠电影,也风靡是一代人。
徐克拍金庸写的《笑傲江湖》在那时代,应该是惺惺相惜找到知己般的关系。然而现实却与猜想不一样,金庸在接受采访的时候,确实这样说的:“我不喜欢他,他不懂武侠,把《蜀山剑侠传》拍得不知所云。而且把我的小说《笑傲江湖》瞎改,把东方不败由男人改成女人,并用一个女人来演,而一个男人的变性,在性格上是会有变化的,这个过程是缓慢的、复杂的,有变化的、有过程的,是不自愿的,并不像电影里表现得那么简单。他后来还要买我的小说拍电影,我说朋友还是做,但是小说不卖给你了,合作的事情不做了“。这段话可以听出,金庸认为徐克根本不懂武侠。
对金庸而言完全失去了创作《笑傲江湖》的原意,每个作者都希望能照他们写的拍,最好是完全照搬原著。但是拍电影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方面,两者有重合的地方,但这只局限于启发或者是构思故事情节方面,至于在电影中怎么发展这就是导演和编剧该有的东西,没有人可以把一部原著完完全全搬上荧幕,况且这样的话这个导演和编剧又有什么意义,只有在原著的基础上去改变,切合电影的文化潮流和社会观众趋向,这样的片子才有它独特魅力。
sunflux
金庸的小说究竟该如何改编,这是一个复杂的命题。影视作品的导演们采用了截然不同的方式来拍摄,而徐克激进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确实也无法得到金庸的认可。因为他拍出了自己理想中的多情、灿烂笑傲江湖,但却并不是先生笔下本来的江湖。
作为武侠电影新浪潮的引领者,徐克拍摄的武侠片非常之灿烂,极尽想象之能,将原本停滞不前的武侠片场景提升到美轮美奂的境界,对武侠片的发展实在是功不可没。当徐克将自己的目标锁定为金庸先生的大制作《笑傲江湖》,可谓众望所归。他与胡金铨合作的《笑傲江湖》问世时,在一片争议中收获了极大的赞誉。在这部电影里,徐克对原著进行的大篇幅删减其实是很正常的,毕竟一部电影一个多小时,而原著的情节太多。但在这部作品里,徐克不仅是对细枝末节的情节进行了删减,而是彻底颠覆了金庸作品中的人物设定。任何一位小说作者在面对这样的作品时都难言满意。
《笑傲江湖》的第一部拍摄时,尚有胡金铨与徐克互为参谋,而到了第二部《东方不败》,徐克获得了最高的控制权,他的想象力也发挥到了极致,同时也完全颠覆了原作。这部作品可说是世人皆知,徐克在原著小说快意恩仇的基础上拍出了精妙绝伦的惊艳感 ,尤其是对“东方不败”这个人物的重新设定更是惊艳了观众,美轮美奂的面容与性别交换带来的巨大碰撞,令观众看得目瞪口呆。除此之外,该片的动作设计也更加天马行空,可以说是达到了武侠电影的最巅峰之作。
但这样完全颠覆了原著的作品,金庸自然更难以接受!
新世纪初金庸先曾说道:“倘若央视能将小说拍得像《水浒传》、《三国演义》那般水平,愿意以一元价格出让版权”,而且他强调实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此事果然促成。
显然金庸先生对香港导演们的胡乱改动十分不满意,而且他也提到了央视版《水浒传》、《三国演义》,这其中的意思简单明了:按照原著拍摄,拍摄出历史的厚重感。
其实徐克的改编是非常成功的,在提高观众的观影兴趣的同时还变革了武侠电影。但也因为他如此改编,《笑傲江湖》与《东方不败》变成了徐克自己的作品,虽然一样是江湖的故事,主角的名字也一样,但已经是截然不同的东西。徐克的变化使故事趣味性更多,更符合影视作品的规律。但金庸先生其实在竭力减弱他作品中的娱乐化因素,他要的是原汁原味的江湖。
但作为一名书迷来说,金庸先生的作品本身已经不需要过多的哗众取宠的设定来提高关注度,拍摄出遵循原著质感的影视化作品,就足矣了!
可惜多数观众是没看过原著小说的!
蓝海豚
《笑傲江湖》当年香港票房达到1605万,徐克这部电影不论是票房还是口碑都非常不错,但金庸在采访时却并不买账,这是为什么呢?
看看当年这部电影的卡司,许冠杰、叶童、张学友、张敏、袁洁莹、刘兆铭、元华、刘洵、林正英、午马,都是香港影坛熟面孔。当时许冠杰早已经声名大噪,乐坛和影坛成绩骄人,许氏三杰的喜剧深得香港观众支持,而这部剧中他挑大梁,他的令狐冲潇洒有余,而侠气不足。徐克将电影刻画的非常受观众喜欢,但并没有得到金庸的认可。
看看金庸对于哪一个版本的令狐冲最认可?那就是吕颂贤版本的,许冠杰不论是气质还是扮相,和吕颂贤明显都是两种风格。
除了演员,就是电影的风格剧情都金庸原著有不小的出入,当然这点是笔者自己的看法。令狐冲这部电影里格局没有显现出来,稍微的小肚鸡肠磨磨唧唧,对于辟邪剑谱的争夺都添加了很多改编的元素。
不过这部电影还是有不少惊喜的地方,林正英和午马合奏沧海一声笑,几个人泛舟江湖,实在再快意不过。
其实两个人仅仅是针对作品,对于作品的理解和角度不同,徐克一向剑走偏锋,而且学的多是西方理念,这点和金庸先生有些差异。
胜利丫
电影是一个工业化产品,徐克是从美国学习过来的,和文学领域、文化领域的艺术作品不同。其实金庸本身也从事过影视行业,他的小说的确已经很商品化,对武侠文化、历史文化是带着娱乐倾向的,也不见得多高深莫测。
但电影行业都是一帮技术人员在话事,今天不也一样吗?就像说中国动画为什么没有了当年80年代那些画师的功底?今天都是一帮学了专业动画技术的,学了精美特效的一帮技术人才在搞动画片,怎么可能做出有中华文化底蕴,真正有传统美术美学风范的动画片??例如懂古代雕塑,古代壁画,古代服饰,古代饰品,古代美术,古代建筑?他们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嘛,不仅动画如此,其实古装片武侠片也很类似。
当然不是要一模一样复制那些死气沉沉的东西,但是,要做有底蕴的东西,必须要融合这些元素,金庸其实就是指这个,但徐克的确这方面不擅长,他只懂运用所谓现代包装的东西,也就是和胡金铨发生冲突的东西,其实第一部被徐克弄得的确很乱,因为众所周知,胡金铨的东西基本他也没有用,第二部东方不败更是完全瞎掰了,金庸当然很不满,完全就是借笑傲江湖名义在新编作品,徐克只想借金庸的作品做噱头一样,电影是香港的江湖气息,但不是传统武侠感,也不是金庸想表达的武侠人生感悟,可能也不见得完全是徐克心里的想法,只是编一个好看打斗精彩的电影画面而已,就是武打片,和武侠文化没什么联系
Planoye
金庸在武侠的江湖中脱颖而出,成为武林盟主靠的就是这本射雕英雄传,当年射雕英雄传一出,傻小子郭靖一下为无数人所知。人说人生若只如初见,又说最好交情初见面,郭靖就占据了这个优势,受众多,然后呢郭靖傻,笨笨的,比之普通人还不如,有代入感,最后却成为了华山之巅论剑第一的有力争夺者,之后神雕中的形象更是提出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这一金庸武侠的终极坐标,所以郭靖才是金庸武侠第一人的有力竞争者。
人们常说,初始于颜值,继敬于才华,长久于善良,最终于人品。郭靖的颜虽小说中从未说如何之帅,但是一条山东大汉,蒙古长大,高大健壮总是有的,再者影视剧中的塑造郭靖的演员如黄日华,胡歌,杨旭文等都是帅哥,而且看着没有侵略性,颜值高且不会赶走路人缘,一个傻小子能成长为襄阳城头的守护神,九阴真经降龙十八掌当世无敌,一手射箭更是帅的把金轮法王秒得掉渣,善良和人品更不提了,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提出者,以此一句话而在整个的金庸武侠中占据了最重要的位置。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一以行之的一生行事,立身之正,在金庸武侠诸多人物中也是突出的一点。金庸流传的最广的不外乎射雕三部曲,天龙八部,鹿鼎记,笑傲江湖这一本,其余的无法相提并论。所以呢,没办法,作为一个三部曲中最初射雕的起,其后神雕的沉稳基石,倚天中众人敬仰的倚天屠龙刀打造者的江湖传说,曝光度上比其他人占据了太多优势,有群众基础,有标志性SLOGAN,其谁与之争。
如说武功,金庸小说中武功突出者极多,若论才智,基本上主角都不弱于郭靖,除了石破天,狄云这种,但是也未必便输于郭靖,硬件配置上比郭靖强的多了去了。但是我们读者是一步步看着郭靖的成长历程的,未出生父亲遇害,母亲流落蒙古,出生之处就吃尽苦头,但是硬是平着自己的傻劲和努力征服了一个个的大人物,哲别因他誓死不出而收为徒,铁木真因他豹口救华筝而另眼相看,其后便连洪七公虽觉其傻也不得不说凭 他心地便降龙十八掌都传授也无不可。到最后成为神雕侠侣中的襄阳城布衣客卿,却一次次出生入死。处处艰难,却处处不屈。要选代表人物我想大部分人都会选这种吧。
萧峰本是最有力的竞争者,不但降龙十八掌打的武林宵小束手,而且有勇有谋,而且为了两国和平更是自杀身亡。可以说没了郭靖傻的缺点,还能一人身兼郭靖黄蓉二人之长。但是呢我觉得郭靖能胜过萧峰的地方更在于他的缺点,因其缺点让人觉得自己也能做到,而战神体质的萧峰因此就直接上到了云端。其实仔细看看郭靖和萧峰的成长路径和武功路数,就能发现萧峰就是郭靖的进化体。二人同在他国成长,而后两国都发生矛盾,只是蒙古强而宋弱,大辽强而宋弱,所以导致了二人的不同选择。只能说这种为他人付出的大侠风格最受欢迎吧。
其实金庸自己未说过郭靖是第一人,只是提过为国为民,侠之大者,很了不起。若说塑造的最好的女人,我倒觉得非黄蓉不可,少时娇俏,成熟后聪慧。只是这样就给这对夫妇太好的评价啦,其他人也要恰饭的,何况不同人喜欢的人不同也是十分正常的,只能说这是金庸武侠小说中受众最广泛的一对夫妇吧。
Stella
因为射雕英雄传是金庸作品成功的开山作品!郭靖是女人心目中最值得依靠和依赖的男人!
女人虽然也喜欢和聪明男人和花言巧语的男人打交道,但害怕聪明男人的取巧和算计用在她身上!害怕花言巧语的男人花心蒙骗她最终遗弃她!
在两性关系上,其实女人的专有和独霸思想更强烈些,因为从社会总体能力来讲她们是弱势一些,所以依赖和依靠心更多一些!
fanqiunan
一、前期
笨鸟先飞,将勤补拙,武侠修身第一人。
事实上,哪里有什么一蹴而就的天才,大宗师们不过是把众JR们逛虎扑、泡妹子的时间用到了钻研武学上。而金庸所有武侠大宗师之中,以郭靖韧劲最足,毅力最大,这种“百二秦关终属楚”“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不止是修武,即使很多事都是能达到“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关键要素。
二、后期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武侠修行第一人。
侠是需要很强的社会责任感的,是需要积极入世为民做事的,胸怀境界从根本上决定了修武之人的上限。他抱着”明知不可为而为’的决心,义守襄阳二十年,为儿子取名都是“破虏”。襄阳城破,但他并没有在城破之后逃走隐居,而是毅然以身殉城。就拿黄蓉来说,她头脑中并未有多少国家民族的概念,只是因为郭靖慷慨就义,而她深爱她的靖哥哥 ,就义不容辞陪同她的靖哥哥殉国。这是一种纯人格感化与升华了的爱情,丝毫也不比任何人的感情逊色。
三、结论:
胸怀开阔、境界豁达,武侠修为第一人。
武侠修为内功通晓至上之宝典《九阴真经》,外功兼修至刚之降龙十八掌和至柔之七十二路空明拳,又兼有双手互搏之技。实在是天下第一,无人能及!
至于境界,如扫地僧所言,郭大侠他突破了“武学障”,北侠郭靖通过“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胸襟去突破。郭大侠心中这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和佛家的佛法性质上是一致的。论武侠境界、论武侠人格、论武侠修为,难道不是金庸男主第一人吗?
流浪的猫猫9
说郭靖是金庸武侠第一人,并不是说他的武功。事实上,郭靖的武功也并不是第一人。
在《射雕英雄传》最后,华山论剑,郭靖与黄药师、洪七公比武,并不是郭靖胜过两位宗师,而只是他能抗过一百招。这主意是黄蓉出的,还被笑为“女生外相”。等于是黄、洪二人成全晚辈,把“天下第一”的名号让给了郭靖。
然而,他们三人,仍不是神经错乱的欧阳锋的对手,心甘情愿、或无可奈何地,承认欧阳锋才是“天下第一”。
在《神雕侠侣》中,郭靖的武功并没有太大长进,反而是懵懂的老顽童,武学大有成就,势必远胜于郭靖。
那么,为什么把郭靖称为“金庸武侠第一人”?主要是因为郭靖爱国,并且在保家卫国的事业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郭靖,当之无愧,是“侠之大者”。
圆来是你
这话我倒是十分认可,正所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为国捐躯的郭靖,无疑是金庸武侠作品中最为典型的大侠形象。而《射雕英雄传》这部作品,更是金庸武侠世界的巅峰之作。有人说《鹿鼎记》才是,但事实上《鹿鼎记》更像是一部反武侠小说,即使作品优秀,但里面的世界却已经不再是武侠。
《射雕英雄传》的特殊性:《射雕英雄传》是金庸先生的第三部武侠著作,金庸先生曾在某档访谈节目中提到过,《书剑恩仇录》、《碧血剑》这两部书是“试水之作”,这两部书剧情简单,人物性格单一,布局谋划较为粗糙。但通过“书剑”和“碧血”的摸索,金庸先生于1957年开始执笔《射雕英雄传》,金庸先生也是从“射雕”开始,才奠定了属于自己的写作风格。
《射雕英雄传》不仅仅是金庸先生的“巅峰之作”,更是“尽力之作”,它开启了“金庸宇宙”的先河,为之后的“射雕三部曲”打下根基。其对于金庸武侠世界的意义,就好比钢铁侠对于漫威。
因此《射雕英雄传》这部书是特别的、是珍贵的,而射雕的主人公“郭靖”,也毫无疑问的被金庸先生设计为最符合“武侠精神”的完美人物。
说完作品,咱再讲讲郭靖这个人物本身,首先郭靖的武功修为绝对是不拖后腿的。
在“金庸宇宙”中,武功水平高于郭靖的世外高人不胜枚举,例如达摩祖师、逍遥子、扫地神僧、独孤求败、慕容龙城、火龙道人、山中老人等等……
甚至虚竹、段誉的武功都在郭靖之上,虽然郭靖的武功无法登上巅峰的宝座,但郭靖的武学修为绝对已经到达了“传奇”的境界。首先,郭靖的成名绝技“降龙十八掌”在“射雕”、“神雕”中鲜有人敌,除五绝之外,郭靖单凭“降龙”便能够横扫无林。
其次,郭靖练成《九阴真经》之后内力大增,根据“神雕”中的原文描述,中年时期的郭靖,早已超越了逆练《九阴真经》的欧阳锋,登顶五绝之首。
最后,金庸先生设计的第一bug招式“左右互搏术”全书只有三个人会,周伯通、郭靖、小龙女。“左右互搏术”的功能是一个人在同一时间,能够放出两种攻击技能,如果郭靖左手放出至刚至阳的降龙十八掌,右手放出至阴至柔的空明拳,再加上九阴真经的内力加持,试问天下豪杰,谁敢接郭靖一招?
当然,郭靖更加出彩的乃是其角色设计,也就是咱们常讲的人设,相比于金庸先生笔下的其他人物,他几乎是一个完人。
杨过孤僻易怒,而郭靖乐观豁达;张无忌胸无大志,而郭靖立志报国,至死不屈;令狐中放浪形骸、攻于心计,而郭靖庄重内敛、大智若愚;韦小宝心胸狭隘、油嘴滑舌,而郭靖心胸宽广,一言九鼎。
唯有顶天立地的萧峰能与郭靖相提并论,但萧峰的人生过于悲怆,使人读起来心生不忍。
个人认为,金庸先生在设计人物时,有意将主人公“郭靖”的性格、武功完美化,使郭靖成为“武侠精神”的化身与武侠角色的标杆,通过郭靖来展现《射雕英雄传》中包涵的侠义精神。
由此可见,《射雕英雄传》之后所有作品的主人公,都存在着性格,或人生方面的缺陷,只有郭靖是完美的、圆满的。
并不是我故意使用“一褒一贬”的形式来提高郭靖的人物形象,而是金庸先生在《射雕英雄传》之后,为了避免出现角色重叠的情况,而刻意的在其他小说主人公的身上加入某种尖锐的“缺点”和“优点”,来突出每个性格的独特性。
所以“郭靖”在被设计时便是完美的,他是金庸小说中的第一人,也是金庸先生心目中的第一人。
游串
看到这个问题,我第一反应就是以郭靖“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或者他的成长经历为原因来回答,可转念一想,这样的原因已经被大家说过很多次了,我就从别的方面来谈一谈吧。
郭靖在爱情上的专一和决绝金庸的小说中,绝大多数男主角都和女主角双宿双栖,完美的贯彻了一夫一妻,一生只爱一个人的爱情理念,郭靖也不例外。说实话,在我的心里面,还是希望那些男主角,比如杨过、郭靖,张无忌等人能够把所有钟情于他们的女子全部娶回家,不是贪心不足的大男子主义作祟,而是那些没能和他们在一起的女子们,下场都大多凄苦不堪。我们在艳羡男主角们美好爱情的同时,如果忘了那些女子,是不是也算作一丝残忍呢?
郭靖一生的爱情很简单,只爱黄蓉一人,对别的女子,如华筝和程佳瑶都没有动过丝毫的心念。这与杨过不同,杨过曾经对别人动过心,只是自己把这样的念头扼杀了。萧峰和虚竹看上去也只爱一个人,可是他们一个是想找个伴,一个是情欲为先,都做不得数,金先生也没有在萧峰虚竹身上花很多笔墨来描写如郭靖黄蓉这般一路走来的爱情,阿朱和梦姑稍显突兀。
郭靖看似蠢不可及,其实是大智若愚。尤其是对华筝的态度上可以说明一切,他不爱华筝,把她当做妹子看待,那么金刀驸马就说不过去了,要知道,他可以有一万种理由去推脱,而大汗那般的人物,自然也不会为了儿女之情而责怪于他。我只是单纯的举个例子,并没有责怪郭靖的意思,毕竟,情节怎么发展作者说了算。
郭靖在爱情上的专一和决绝,绝不是金庸先生随意为之。这样的爱情观念也预示了郭靖最后的结局,他是一个做任何事情都专一决绝的人,守卫襄阳最后殉城而亡,也是另一种“爱情”,爱的是心中那份执念。
郭靖为亲情而练就了天下第一的武学这样的标题一出现,定会有许多朋友例举一大堆金庸武侠小说中出场的、没出场的人来反驳。在金庸武侠小说中,郭靖时唯一一个为了亲情而努力习武的人,不是自己的欲望,也没有练功疗伤之嫌。他对武学,其实是亦可以不可的,就像我们吃饭喝水一般,没有太当回事。为什么这么说呢?
郭靖在大漠习武,是为了比武报仇。比武是为了江南七怪,报仇是为了母亲和父亲。他练武很笨,自己也着急,着急的原因是怕辜负了师父们的辛苦和母亲的期盼。如果从他的本意来讲,我想,他宁愿在草原上做一个无忧无虑的射雕少年。
后来和洪七公习武是为了黄蓉的好意,再到后来练习各种武艺,就是为了保护百姓了。可以说,郭靖一生习武,全部是被动所来,这样的人是很可怕的,是一种天才的表现。
郭靖的武学修为最终达到了什么高度我们不得而知,理论上讲,应该是令人敬佩的境地。张三丰那样的武学宗师,一百年的修为都自认不如,可见郭靖可称为天下第一。
顺便说一下,张三丰为了无为而修为,其本质还是在刻意修为,郭靖不知道自己在修为,才是真的无为。
郭靖有着金庸武侠小说中最好的母亲和师父我们说郭靖的母亲李萍是最好的母亲,不是指她的坚忍和含辛茹苦,也不是她的深明大义,而是她冷静乐观的精神。江湖乃是英雄冢,也是热血地,缺少的是冷静和乐观。李萍郭靖在大漠生活,但是郭靖身上永远给人的感觉就是冷静乐观,这一定是母亲的言传身教而得来的优秀品质。我们读金庸的小说,无论哪部的主角都带有一丝淡淡的哀伤,只有郭靖给我们留下的是遗憾惋惜而不是伤感。
郭靖的师父和指点过他的高手,无论是江南七怪还是之后的洪七公等人,全部是心地纯良、嫉恶如仇之人,在他们的心里,没有自己,只有侠义。
一个人能达到忘我的境地,就可以天下无敌。郭靖综合了师父们最优秀的品格,也就不愧为金庸武侠第一人了。
作品均为原创。
请关注风舞鹰翎,欢迎批评指正。
毛豆的老爷
整个金庸武林世界有一半的故事和郭靖有关联,从天龙八部北宋开始的年代开始叙述降龙十八掌的来历,到射雕三部曲讲郭靖的出生成长,到倚天屠龙记结尾其实在讲郭靖黄蓉布局的汉人驱逐外族成功,汉人从新执政。从北宋到明初看下来其实都在讲一个人的身前身后事,这个人就是郭靖,纵观整个金庸武侠世界将一个人写的这么透彻和深刻唯郭大侠一人矣
James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金庸小说里武功高手很多,郭靖肯定不是第一,但是成为大侠的,郭靖应该是榜首,守襄阳,护百姓,在这些方面,金大侠笔下的人物很少有人能够与之匹敌。所以个人认为郭靖之侠义重在国,是名副其实的大侠
塞亚特之星
我是长安视界,我来回答:
郭靖是金庸小说中最出名的人物,这个四岁才会说话的蠢小子,浓眉大眼,就凭他的傻劲,不但练成了一身卓绝的武功,而且还和古灵精怪至于极点的黄蓉,一见钟情,金庸刻意安排,简直已到了极点。
郭靖的一生,是毫无缺点的,极度完美。他对父母孝,对国家忠,对爱情贞,对朋友义,对子女爱,连杨康这样的坏蛋死了,他也耿耿于怀,将杨康的儿子,赐名“过”,字“改之”,希望杨过和他一样。郭靖是大侠,不但在江湖上称侠,而且为国为民,侠之大者,万民称颂。郭靖对敌时,虽死不屈,一生之中,未曾玩过半点花样,说过半句假话,行过半点诡诈。郭靖不但维护江湖法统,而且也维护社会法统。杨过和小龙女要结为夫妻时,郭靖就差一点动手,要将杨、龙两人打死,因为杨、龙两人的行为,触犯了他的完美。郭靖是一个完人,但是太完美了,变成了一个伪人。因为世上不可能有这样的一个完人,那是金庸塑造出来的一个伪人。郭靖当然是金庸小说中极其重要的一个人物,但却不予评级,套一句惯用语:“无可置评。”黄蓉黄蓉和郭靖一样,也是完人,不过完人的方式不同,一个笨,一个聪明。黄蓉的聪明机智,也被安排尽了。这样的女人,也唯有郭靖这样的笨人,可以终生相对,别的男人,不妨掩卷想想,谁能受得了?
黄蓉行诈、说谎,但全是为了好的目的而做这种坏行为,所以值得原谅。不过黄蓉不是伪人,是实实在在、聪明得过了头的一个女人。黄蓉在金庸的笔下,分成两个阶段,在《射雕英雄传》中,黄蓉在有些地方,相当可爱。
至少,她在被江南七怪当作“小妖女”的时候,是很可爱的。自然,她在傻姑面前,也要摆出姑姑的款来,就一点不可爱。黄蓉在《射雕英雄传》中,能无往而不利,她父亲是黄药师,是原因之一。黄蓉在神雕中,已是中年妇女,护短、猜忌、自作聪明,连一点可爱之处都找不到了。黄蓉只是中中人物。
同意请点赞
欢迎关注长安视界。更多纪录片、知识推送给您
judas
《射雕英雄传》是我看的第一部武侠小说,八三,四年的样子吧,当时是在街上捡到的一张报纸,应该是早期的盗版,整版都是,但只有《江南七怪》这一段,陈玄风刚死就没有了。没头没尾,但已经看得血脉贲张,天下还有这么好看的小说。当时觉得陈玄风应该是最利害的角色了,丘处机应该打不过他。
又过了好久,终于在学校门口的书摊上找到全本,才知道此书作者叫金庸,陈、丘之辈不过是二流角色,而且更爽的是金庸还有很多作品,书摊上都有,只要没有借出去几分钱就可以看两三个小时,于是我大概用了一年左右的时间把金庸读了一遍。现在想起还觉得很幸福。
说到郭靖是不是金庸武侠第一人,不好说,可能是先入为主的印象,我个人很偏爱这个角色。郭靖的成长历程很清楚,如何从一个傻小子成长为一流高了,每一个台阶都有交待,虽然也是千古奇遇,但个人努力是主流,第一阶段江南七怪和马珏的共同培养打下了内外兼修的底子。第二阶段洪七公教授降龙十八掌后上了一个大台阶,可与梅超风、欧阳克这样的高手比肩了。第三阶段遇到老顽童修习空明拳和九阴真经进入准一流高手行列。第四阶段与欧阳峰在石室中强化训练正式进入一流高手参加华山论剑。郭靖的进步贯穿全书,从阅读的体验来说有很好的带入感,每次看到他的进步都令人欢喜。
郭靖还有黄蓉的加持,金庸是写女性的顶尖高手,个人认为黄蓉是写的最好的,而且与郭靖完美互补,可说是金庸小说中最强黄金搭档。
人物的性格塑造上,郭靖是没有选择困难的,他的每次选择都只选对的,而且从不动摇。铁木真伐金是正义的,郭靖誓死相随,铁木真要伐宋,是不正义的,郭靖誓死抵抗,义守襄阳。与华筝有婚约在先,郭靖放弃黄蓉。误会黄药师杀了师父,誓杀黄老邪,毫不犹豫。欧阳峰虽有杀师大仇,虽用计擒获,却又胜之不武,所以果断释放,等等。这样的处理的确用力过猛,金庸在以后的作品中,人物的描写越来越丰满,更象现实中的人一些,但郭靖我们就当作理想中的人吧,憨直、坚定、敏于行而纳于言,金庸也是这样设计的吧。
七星猫
你好。郭靖能成为金庸武侠第一人,主要是他在《神雕侠侣》的表现达到完美的境界。
在《射雕英雄传》,郭靖是一个木讷的傻小子,学武没有天赋,做人不会变通。但这不是他的错,也不是他的缺点,反而成了他非常可贵的闪光点。因为木讷,所以只会努力,所以学不好武功也能一直坚持,没有因为一时的挫折而放弃。因为木讷,所以对每个人都好到爆,所以才会天降各种奇遇。如果不是郭靖,这些奇遇降临时根本把握不住。
到了《神雕侠侣》,郭靖才真正成长为一代大侠,并被读者尊为巨侠,他完美地体现了【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八个字,为了国家,他宁愿牺牲女儿郭襄。这事听着似乎有些残忍和狠心,但是郭靖的背后站着的是无数襄阳百姓甚至整个大宋百姓,他必须这样做。
这让我想起了伟大的共产党和无数伟大的共产党员,想起今早看的节目一本好书第二季,这个节目推荐了红色经典《红岩》,虽然只演绎了一部分,也就是许云峰的部分,但是这部作品已经深深震撼我,那些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者深深震撼了我。他们和郭靖一样,为了国家,为了人民,甘愿牺牲,毫不犹豫。
这就是郭靖为什么是巨侠的原因。
june_Ying
天龙八部里面有什么?
一个富家公子,皇室,但还是个弱鸡屌丝,阴差阳错,各种离奇遭遇练成绝世武功!
一个资质平庸,但是善良执着一根筋处于江湖最底层,突然有一天开启开挂人生!
一个霸道总裁,能力超神,杀鬼杀佛,事业风生水起,有天遭遇断崖式灾难,被赶出董事会,被整个行业封杀!
这三种起伏人生哪个不能独立撑起一个小说!
然而,金庸没这么做,这三个人到一起,来了个至尊豪华版。
人家出张专辑,只有一首主打歌,周杰伦出一张专辑,全妈的是主打,他不是天王谁是天王!
在天龙八部金庸把武侠的所有套路都用上了,一道超级无敌海景佛跳墙,所以它是最好的武侠。
而笑傲江湖,它哪里是在写武侠,是写历史,写政治,写了要深挖就要被禁的东西。
你说是不是啊?左冷禅岳不群东方不败任我行。
fcgnh
我给小编普及一下,一个作家的作品是不能是排名次的。毫无意义。怎么排?比如《雪山飞狐》,三四个人在讲一个一百年的故事,每一个人讲的都不完整,又带着主观的个人意见,通过三四个人亲身经历的,和听说的,讲出来的故事,拼凑出一个过往的故事,作者自己却不发出一句评论。谁说的是真的,谁刻意在某个情节上说谎,谁当时误解了真相。全部让读者自己判断。《雪山飞狐》的主题是调侃历史。像三国志的隆中对,刘备把关羽和张飞都支出去在门口站着,那么刘备和诸葛亮的谈话内容是谁在记录的?谁传出来的?
再比如《连城诀》,它对人性提出这样一个命题,两个善良的人被困在雪山,没东西吃,就要饿死了,其中一个把另一个杀了,吃了他的肉。道德怎么来衡量?每个人都各自不同。换做你可能你饿死也不吃人肉,换做他也许饿3天就吃人,我可能可以饿它个两天半。《连城诀》对真小人和伪君子提出一个疑问,给读者自己去仁者见仁。
射雕是继承传统的武侠小说上创新的,金庸丢掉寻宝报仇的俗套,以博学的笔丰富的想象力把武侠小说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你可以马上去翻看黄药师和欧阳锋郭靖洪七公等人在桃花岛上的几回,自己就明白了。
至于《天龙八部》,我没有资格评论什么。贪嗔痴什么的,咱妄说无益。除了金庸丰富的想象力叫人实在赞叹以外,值得一提的是段正淳这个人物的成功。
《神雕侠侣》是刻意要写悲剧的,把男主角弄残疾,女主角被玷污。这简直是颠覆,可以让人看下去不影响审美,到结局反而忘了男女主角都是残缺的。第一遍看神雕关心的就是后来杨过和小龙女有没有在一起!但是过几年,反复看了几遍,你就会放下书本,感叹一声:他妈的,封建社会这些该死滴礼教啊!
《笑傲江湖》是讽刺政治的,尤其是调侃当年的文化大革命。
金庸自己为什么最喜欢《鹿鼎记》,道理很简单,我觉得就是因为鹿鼎不摸索爱情的深邃了,不折腾那些奇情怪恋了,也不探究善恶了,不争天下第一了,从头到尾一副很厚黑的样子。可又那么真实可信又有趣搞笑又富有哲学。写尽社会现实而又不悲观不愤世,金庸轻轻松松的封笔了。这叫“文到妙处,句句看起来都很平常”。
faye..
天空八部是金庸作品里历史格局最宏大的一部,它蕴含了丰富的佛教思想,用陈世骧先生的话来点评天空八部就是“有情皆孽,无人不冤”,小说中萧峰误杀爱妻的情节也是武侠小说史上的绝笔,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思想的深刻性是超越其他武侠小说的,人物的塑造方面也是有突破性进展,尤其是萧峰这样一位古希腊式的悲剧英雄,他的视角超越了普通的民族党派之争,站在了生命本身的角度,提升了小说的格局,所以说《天龙八部》是武侠第一
purpleeyes4444
这个是网友脑洞推测出来的,不过确实说的通,看书看得细,挺厉害。
这个第一高手主要从笑傲江湖中的前朝太监推演,葵花宝典,或者辟邪剑谱的残片就如此骇人,可想而知,这个太监有多强。
更有甚者拿出三宝太监生平出来推演,不在信不信,就在你爱信不信,说来玩玩,也挺好玩。
在脑洞上,读者比金庸走的远的多。
akiramaggiewang
原贴:谁给说几本武侠同人小说?
走过不同的世界
鱼儿fish
断层?说不上啊。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的那些作者去世很久了。他们特有的东西后世有系统地继承吗?只怕没有啊。那他们的一些特有叫断层吗?叫也不叫。
诗经、楚辞、乐府、姘文、唐诗、宋词、元曲。这些东西系统地被后人继承了吗?只怕一样没有啊。
同理,金庸先生特有的武侠世界,如果有人承继延续固然不错很好,没有人继承天也塌不了。相信以后还有新的精彩的文笔出现!
金庸先生的作品如果有价值,只要至少他本人的作品还在自然流传就很不错嘛。有一天文学史上记录着:公元XXXX年,金庸武侠为代表的当时时代的作品闪耀一时...就可以了。
BillyCui
我感觉这个与社会环境有关系,每个时代武侠小说都有不同的转变。以金庸,古龙为代表的新武侠小说的崛起,也是最近几十年。金庸引入了西洋文学技巧及电影手法予以捏合,在当时港台政治压抑的年代,让武侠小说变成畅销书。并把武侠小说上升到了文学艺术的高度。
同时我还觉得,这个与小说作者的文学素养有关系。现在的作者绝对赶不上金庸他们的水平。说句不好听的,可能金庸同时代一个不出名的写手,也要比现在的知名作者文学素养要高。
武侠江湖肯定会有以后的发展,但绝不是金庸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具体的肯定是与时代相结合,能引起同时代人的共鸣。这样才能成就经典。
至于为何引领时代为什么只有几个人?我觉得这个很正常,每个时代不都是这样吗。不管是任何行业,真正能出类拔萃的不都是那几人吗?
希望答案能让你满意。
芳鸰
金庸先生仙逝,江湖上没有了一代大侠,可江湖依旧有他的传奇。
金庸的武侠小说,不断被翻拍,改编,依旧赢的许多人的喜欢,成为历久弥新的经典。
金庸武侠小说,为什么能雅俗共赏,取得这么大的成就 ,不凡试着分析原因。
(一)国学史学,功力深厚
金庸先生家学渊源深厚,在国学和史学方面的造诣非同一般。
金庸很好的将儒释道的思想融汇贯通,儒家的忠义,道家的超凡脱俗,佛家的因果轮回,打通成为小说的奇经八脉。
比如郭靖的忠义,风清扬的道骨仙风,扫地僧的深藏不露等。
(二)侠肝义胆,儿女情长
金庸武侠小说,刻画的人物,诸如萧峰、郭靖、杨过等,个个通晓民族大义,侠肝义胆,儿女情长。践行“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宗旨,塑造的女性也有胆有识,有个性,而不是一味的傻白甜,比如黄蓉、小龙女更是成为女性美和智慧的标杆。
(三)情节曲折,丝丝入扣
金庸的小说,在大背景下,演绎爱恨情仇。尤其是《神雕侠侣》《天龙八部》,从江湖恩仇到民族存亡,侠义之士的信念与坚守,为了天下苍生,惩奸除恶,伸张正义,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极易引起读者的向往和共鸣。
(四)武侠巅峰,难以超越
金庸一生总共写了15部小说,高产而且高质量,成就武侠传奇的巅峰。
近些年,网文盛行,各种题材的小说涌现,诸如宫斗、穿越、重生、奇幻、修仙等,为了更文速度和流量,动则一部小说更新几百万 乃至上千万,可浮躁风气下,到处都是粗制滥造,抄袭模仿成风。
像金庸武侠小说这样让读者喜爱且历久弥新的经典,再少之又少,差不多断层了。
当然,一个巅峰到无法超越时也是注定会要走下坡路的,好比唐诗宋词之于李白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