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血厚防高,适合持久战
逍遥派,攻高血少,适合近战
凌霄派,攻击一般,暴击率超高,队伍不可缺少
拉拉爱旅游
电视剧《少帅》张学良出征于凤至写的词内容:
恶卧娇儿啼更漏,清秋冷月白如昼。泪双流,人穷瘦,北望天涯搵红袖。
鸳枕上风波骤,漫天惊怕怎受。祈告苍天护佑,征人应如旧。
张学良
演员 文章
东北奉系军阀头目张作霖的长子,出生在军阀混战的年代,早年的时候母亲去世。聪明伶俐,是张作霖重点培养的对象。
年轻的时候一直顶着父亲的光环生活着,风流、无所事事,后来被张作霖送去陆军军校锻炼学习。在成长之路上伴随着荆棘和危险,在民族大义面前力挽狂澜,后成为东北抗日的领军人物。
于凤至
演员 宋佳
富商于文斗之女,毕业于奉天女子师范学校。少帅张学良的原配妻子,比张学良年长三四岁。在张学良的坎坷人生之中,一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扩展内容:
传奇人物张学良的人生自传,娓娓道出这位沧桑老人辉煌而又坎坷的一生。张学良出生于军阀混战的年代,幼年丧母,是大军阀张作霖最钟爱的长子。
这位顶着父亲光环的风流公子,自进入父亲创办的陆军军校起,便踏上了一条戎马之路:从最初带兵打仗到几经战争的洗礼,遭受过挚友郭松龄举兵反奉的打击,忍受着父亲被日本人谋杀的家仇国耻;
最终担负起身上的家国重任,成长为东北三省的领导者。张学良一生风流倜傥,却情归两位奇女子,与原配于凤至、挚爱赵四相伴一生。他吸毒成瘾,最终靠外国医生打戒毒。他有颗赤子之心,为了中国的统一,实行“东北易帜”,对蒋介石绝对服从;
但也因此,在九一八事变中,让日本人占领了沈阳。终于,他在三十六岁那年与杨虎城将军策划了西安事变,结束了内战,促成国共合作、一致抗日,而他自己却因此被软禁长达半个世纪之久 。
参考资料来源:
朋友陌路
任家五小姐百度网盘txt 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xLPHRuiak37r5l7vOc8img
提取码: 9mvy
任家五小姐是一部穿越类型的网络小说,由网络作家如小果创作。该小说于2011年开始更新,至2013年全部更新完毕。
张小猪
链接:
提取码: whbs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百度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
作品简介:
任家五小姐是一部穿越类型的网络小说,由网络作家如小果创作。该小说于2011年开始更新,至2013年全部更新完毕。
snailhunter
没听说过有这部```
金庸有15部武侠小说```
以第一个字组成对联```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飞:飞狐外传
雪:雪山飞狐
连:连城决
天:天龙八部
射:射雕英雄传
白:白马啸西风
鹿:鹿鼎记
笑:笑傲江湖
书:书剑恩仇录
神:神雕侠侣
侠:侠客行
倚:倚天屠龙记
碧:碧血剑
鸳:鸳鸯刀
另外加《越女剑》```
如果楼主说的这本作者是金庸```
1.同名```
2.冒名```
哈哈蓝
凤 至 学 良
文 / 古 青
内 容 介 绍:
一 场 家 族 之 争,她,江 金 凤,商 业 骄 子,江 氏 集 团 优 秀 的 继 承 人,在 与 叔 叔 的 博 弈 中 因 心 脏 病 突 发 而 死。
一朝醒来,她已是民国富商之女于凤至,有一个小她三岁的未婚夫,而且对方还是将门 少 帅。
一个将门虎子,一个凤命千金,他们在那个战 火纷飞,动荡不 安的年 代,从相厌到相知,从相爱到相怨,一生纠缠,一场情 爱。
江山如画,却抵不过她的嫣 然笑靥;美女如云,她却只有一个;他不是不爱,只是太爱,爱到肺腑。
为了她,就算与天下为 敌 那有怎样?
他日娶 你,定以天下为聘,日月为媒!
原贴:女主是于凤至的小说
Terry
是张学良的父母按旧时传统习俗,按门当户对的婚姻理念,强行让自己的儿子和富贵家庭的大户人家的大小姐结合成夫妻的。
属于那种,捆绑类型的夫妻形式!
这为后来的张学良,于风至的婚姻关系的瓦解埋下了一个令人叹息 的失败结局!
毛子健-Zachary
任家五小姐百度网盘txt 最新全集下载:
提取码:whbs
作品简介:任家五小姐是一部穿越类型的网络小说,由网络作家如小果创作。该小说于2011年开始更新,至2013年全部更新完毕。
亚美
昆汀的八部作品是以下八部:
落水狗(1992年):昆汀.塔伦蒂诺早期作品,是昆汀当年制作的崭露头角的一部暴力血腥喜剧片,是昆汀式暴力美学的第一部作品,剧情幽默风趣,用六种颜色分别代表完全陌生的不同性格的强盗。黑色幽默与暴力美学的融合,人物群像精准的把控,话唠式的台词却又有以对人性的深谙,使电影作为一部低成本电影,在一个小仓库里,绽放出了甚为惊艳的悬疑渲染。
《低俗小说》(1994年):影片以独特的审美观反映暴力,采用独具一格的散点拍摄手法。这部风格鲜明的黑色电影把社会边缘的人物以及导演推到公众视线之中。在叙事结构上,塔伦蒂诺也一如他此前的一贯作风,没有采用常见的时间顺序结构,而是用了一种循环中嵌套倒叙多线并进的精巧结构来将整个故事娓娓道来。
《危险关系》(1997年):昆汀最平实的一部电影,没有非线性叙事,没有脱线剧情,没有炫技。除了多达两位数的长镜头;最意外的是长达50分钟的高潮,真是爽翻了。这部电影,虽不及昆汀其他作品那般威风凛凛,但在把控节奏方面,昆汀是一把好手。
杀死比尔(2003年):昆汀·塔伦蒂诺通过这部影片告诉人们其实电影不需要什么所谓的内涵,一部充满杀戮的血腥之作,加上精彩的电影配乐,构成了这一部暴力美学的经典。
金刚不坏(2007年):昆汀的这部片子是向邪典电影致敬的作品,他故意通过把影像效果“做旧”来让观众找回当年在小破电影院里观看荒诞夸张的邪教电影时的感觉。
无耻混蛋(2009年):暴力美学在昆汀·塔伦蒂诺的无耻混蛋中得以酣畅淋漓的体现,这部以二战为背景的昆汀之作,简单凌厉的表现手法与复杂的暗杀悬疑合二为一,令人一直屏息于那有以黑色幽默为渲染,张力十足的剧情之中,不拘一格的疯狂,方有此独出机杼的二战传奇。
被解放的姜戈(2012年):该片讲述了德国医生金·舒尔茨将黑奴姜戈从奴隶贩子手里解救,并且帮助姜戈救出他的妻子。本片延续昆汀一贯低调奢华的风格,处处可见奇思妙想的幽默元素和血腥野性的动作场面,更有强档群戏,豪华卡司,可谓看点十足。
八恶人(2015年):该片每一个人物都被深契于剧情之中,八恶人对于群像精湛的把控使电影人物赋予了呼之欲出的实态,而于此中昆汀·塔伦蒂诺的暴力美学和分段叙事手法,娴熟的掌控中更完成了自我突破,在那暴力下绽开的是一朵自由与平等的惊艳之花。
原贴:昆汀的八部作品是哪八部?
木头人
陈爱丽丝
五凤朝阳刀:如果你想要电子版的的,在网上就可以下载,我这也有下载版的可以分享给你。如果你想买纸质的书籍,那个就要从你所在的城市的书店里或者在网上的一些商城中查找购买。另外,如果你喜欢纸质书籍,你也可以找个书店订购一下。希望可以帮到你。
atbhyuk
原贴:佛堂三宝八部是哪八部
安好勿念
张学良与于凤至之间的爱情,只有于凤至爱张学良,而张学良却从没爱过于凤至。张学良和于凤至的婚姻是父母之命的包办婚姻。于凤至的父亲于文斗是张作霖的结拜兄弟,还救过张作霖一次,张作霖一来出于报恩,二来于凤至命格“福禄深厚,乃是凤命”,想借她的运,所以亲自为8岁的儿子张学良提亲,定下了这门亲事。
张学良本人对这桩婚姻并不满意,不过因为张作霖的坚持,最后还是老老实实的和于凤至成了婚。结婚时张学良只有15岁,于凤至大他3岁,因此婚后张学良一直称呼于凤至为大姐。虽然张学良对这门亲事不满,后来在外面没有少沾花惹草,不仅偷偷娶了谷瑞玉,后来更是公开和赵一荻搞在一起,至于其他临时情人更是没数。不过于凤至还是很包容他,平时也绝不争风吃醋,甚至还和赵一荻和平相处,三人经常同进同出,所以他们的婚姻在表面上看还是比较幸福的。
不仅对张学良如此,于凤至在大帅府里也是尊老爱幼,对下人不摆架子,平易近人,所以大家都服她。连张作霖也对于凤至高看一眼。在张学良被软禁以后,于凤至也没有放弃他,主动向宋美龄请求去陪伴张学良,直到因为自己得了乳腺癌才不得不离开张学良赴美治疗。虽然此后于凤至再未和张学良见面,但是她在美国期间一直为了张学良重获自由而奔走,对张学良可谓情深意重。
不过张学良对于凤至却一直只有敬意,没有爱情,他爱过谷瑞玉,爱过赵一荻,但是却始终没有爱过于凤至,晚年更是为了政治原因和给赵一荻一个名分而提出离婚。于凤至为了保护张学良,最终决定放手,同意了离婚。但是她到死都一直没有放弃这段感情,在于凤至的墓碑上,依然刻着张字,以张家媳妇自居,而她的墓穴也始终给张学良留着位置。可是张学良最终却选择了和赵一荻葬在一起。所以在张学良和于凤至之间,张学良亏欠于凤至的太多。于凤至等到死,也没等到张学良一个爱字,他们的爱情故事,也是一出悲剧吧。
努比佳
张学良与于凤至之间的爱情,只有于凤至爱张学良,而张学良却从没爱过于凤至。张学良和于凤至的婚姻是父母之命的包办婚姻。于凤至的父亲于文斗是张作霖的结拜兄弟,还救过张作霖一次,张作霖一来出于报恩,二来于凤至命格“福禄深厚,乃是凤命”,想借她的运,所以亲自为8岁的儿子张学良提亲,定下了这门亲事。
张学良本人对这桩婚姻并不满意,不过因为张作霖的坚持,最后还是老老实实的和于凤至成了婚。结婚时张学良只有15岁,于凤至大他3岁,因此婚后张学良一直称呼于凤至为大姐。虽然张学良对这门亲事不满,后来在外面没有少沾花惹草,不仅偷偷娶了谷瑞玉,后来更是公开和赵一荻搞在一起,至于其他临时情人更是没数。不过于凤至还是很包容他,平时也绝不争风吃醋,甚至还和赵一荻和平相处,三人经常同进同出,所以他们的婚姻在表面上看还是比较幸福的。
不仅对张学良如此,于凤至在大帅府里也是尊老爱幼,对下人不摆架子,平易近人,所以大家都服她。连张作霖也对于凤至高看一眼。在张学良被软禁以后,于凤至也没有放弃他,主动向宋美龄请求去陪伴张学良,直到因为自己得了乳腺癌才不得不离开张学良赴美治疗。虽然此后于凤至再未和张学良见面,但是她在美国期间一直为了张学良重获自由而奔走,对张学良可谓情深意重。
不过张学良对于凤至却一直只有敬意,没有爱情,他爱过谷瑞玉,爱过赵一荻,但是却始终没有爱过于凤至,晚年更是为了政治原因和给赵一荻一个名分而提出离婚。于凤至为了保护张学良,最终决定放手,同意了离婚。但是她到死都一直没有放弃这段感情,在于凤至的墓碑上,依然刻着张字,以张家媳妇自居,而她的墓穴也始终给张学良留着位置。可是张学良最终却选择了和赵一荻葬在一起。所以在张学良和于凤至之间,张学良亏欠于凤至的太多。于凤至等到死,也没等到张学良一个爱字,他们的爱情故事,也是一出悲剧吧。
mγ默言/xig
怎样评价张学良和于凤至的爱情故事?我觉得,他们两个人就是旧时婚姻的悲剧。
于凤至出身名门,家里非常有钱,于凤至的父亲年轻的时候还帮助过张作霖,所以两个人的关系也很好。后来,经过父辈的二人商议,给张学良和于凤至定下了婚约。所以,张学良和于凤至其实是包办婚姻。
包办婚姻在那时候是常事,但是不同的是张学良是一个风流的人,由于身份地位的原因,他身边也从来不缺女人。可是,这一辈子,张学良真正深爱的,恐怕还是陪他终老一生的赵四小姐。对于原配于凤至,他更多的可能是尊敬,没有那么多爱情。
于凤至在张学良被囚禁后,其实也是陪了张学良一段时间的,但是无奈后期患上癌症,前往美国治疗,从此再也没有与张学良见面。
在美国的于凤至尽显她商人之女的风范,投资赚钱让美国人都吃惊,通过投资,她积攒了大量的财富,但是她却很少花,都攒了下来,为的就是有一天张学良来美国之后能用的上这些钱。通过这些事,我们可以看出,于凤至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女人,一心都扑在丈夫身上,她应该是深深的爱着张学良。
后来,于凤至在美国去世,她专门买了一个双人的墓地,她等待着张学良死后能与自己合葬,这就是于凤至的最后一个心愿,可见这个女人是多么的痴情,其实当时两个人已经离婚了,张学良的合法妻子是赵四小姐,但是于凤至依旧对张学良念念不忘。
张学良死后,还是跟赵四小姐合葬了。通过这件事来看,张学良心里还是爱着赵四小姐,他自知心里是亏欠于凤至的,但是这是两个人的悲哀,也是旧时婚姻的悲哀。
八爪鱼走四方
张学良与于凤至之间的爱情,只有于凤至爱张学良,而张学良却从没爱过于凤至。
张学良和于凤至的婚姻是父母之命的包办婚姻。于凤至的父亲于文斗是张作霖的结拜兄弟,还救过张作霖一次,张作霖一来出于报恩,二来于凤至命格“福禄深厚,乃是凤命”,想借她的运,所以亲自为8岁的儿子张学良提亲,定下了这门亲事。
张学良本人对这桩婚姻并不满意,不过因为张作霖的坚持,最后还是老老实实的和于凤至成了婚。结婚时张学良只有15岁,于凤至大他3岁,因此婚后张学良一直称呼于凤至为大姐。
虽然张学良对这门亲事不满,后来在外面没有少沾花惹草,不仅偷偷娶了谷瑞玉,后来更是公开和赵一荻搞在一起,至于其他临时情人更是没数。不过于凤至还是很包容他,平时也绝不争风吃醋,甚至还和赵一荻和平相处,三人经常同进同出,所以他们的婚姻在表面上看还是比较幸福的。
不仅对张学良如此,于凤至在大帅府里也是尊老爱幼,对下人不摆架子,平易近人,所以大家都服她。连张作霖也对于凤至高看一眼。
在张学良被软禁以后,于凤至也没有放弃他,主动向宋美龄请求去陪伴张学良,直到因为自己得了乳腺癌才不得不离开张学良赴美治疗。虽然此后于凤至再未和张学良见面,但是她在美国期间一直为了张学良重获自由而奔走,对张学良可谓情深意重。
不过张学良对于凤至却一直只有敬意,没有爱情,他爱过谷瑞玉,爱过赵一荻,但是却始终没有爱过于凤至,晚年更是为了政治原因和给赵一荻一个名分而提出离婚。
于凤至为了保护张学良,最终决定放手,同意了离婚。但是她到死都一直没有放弃这段感情,在于凤至的墓碑上,依然刻着张字,以张家媳妇自居,而她的墓穴也始终给张学良留着位置。可是张学良最终却选择了和赵一荻葬在一起。
所以在张学良和于凤至之间,张学良亏欠于凤至的太多。于凤至等到死,也没等到张学良一个爱字,他们的爱情故事,也是一出悲剧吧。
绿客star
1.于凤至深深地爱着张学良。 张学良和于凤至的婚姻有强烈的封建包办色彩,二人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成婚;于凤至的父亲于文斗是张作霖的拜把子,还曾经救过大帅一命,又张作霖认为于凤至是旺夫相,命格为“福禄深厚,乃是凤命”,所以在张学良还是8岁的天真无邪的儿童时,就给儿子订了这门亲事。
尽管 张学良本人对这桩婚姻并不满意,但又拗不过他倔犟的老子,只好认命,结婚时张学良不过15岁,于凤至18岁,婚后,于凤至尽到了妻子的责任,对丈夫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体贴与照顾,在大帅府里也谦恭低调,尊老爱幼,平易近人,人缘很好,甚至连公公张作霖也对于凤至的人品、治家能力高看一眼。
2.张学良没尽到丈夫的责任。张学良年轻时是风流倜傥的帅哥,家庭背景又好,所以,尽管已经是有妇之夫了,但依然喜欢风花雪月,习惯沾花惹草,不仅私下娶了谷瑞玉,后来还公开和赵一荻同居,至于露水情人无法算清,即便如此,于凤至还是很宽容大度,极力包容他,也没因争风吃醋闹过事,甚至相当长的时期还能和赵四小姐和睦相处,在外人看来,二人的婚姻还是比较幸福的,殊不知,于凤至受了多少委屈啊。
3.于凤至忠于婚姻。在张学良被软禁后,于凤至依然不离不弃,更没落井下石,她主动向宋美龄申请去陪伴丈夫,后因得了乳腺癌要赴美治疗,才迫不得已离开张学良;此后二人再没见面,但于凤至在美国期间一直为丈夫的自由奔走呼吁,对张学良可谓一往情深;张学良知首于凤至是情深义重的人,对她也充满了敬意,但就是没有爱情。
4.张学良亏欠于凤至太多,至死,于凤至没等到张学良的一个爱字。晚年,为了给曾经的红颜知己赵一荻一个名分,张学良率先向赵提出了离婚, 于凤至是深明大义的人,她毅然决然遵从了丈夫的意愿,二人离了婚;但她的墓碑上,依然以张家媳妇自居,她的墓穴还给张学良留着位置,此情可感天地,对丈夫她忠贞不渝;但张学良还是选择了和赵一荻葬在一起。
Max-Don
于凤至作为民国时期当之无愧的“东北第一夫人”,她的能力在美国的华尔街也被充分的证明了,但她和丈夫的爱情却没有像她在股市中一样顺风顺水。
作为张学良的夫人,于凤至不仅在容貌上不输分毫,在气质上更是出类拔萃。相信很多读者也看过电视剧中的张学良,张学良一生爱美人,更是风流成性。说到底可怜的还是这位闭月羞花,沉鱼落雁的美人了。赵四小姐的登堂入室,于凤至非但没有生气还宽容大度的接纳了这位共享丈夫的好妹妹。
历史上的于凤至非常可怜,她不仅没有受到丈夫的喜爱,还要在心里承受外界对她的质疑。哪怕于凤至再委曲求全的接受赵小姐,为她建一座楼供她居住,陪伴自己的丈夫。就是这样的于凤至,这样的将帅夫人,在他的丈夫张学良入狱之时,还是到处的找关系、四处奔波,只是想救出自己的丈夫。
但事与愿违,这个可怜的女人最终还是失败了,留给官僚太太们的就剩下茶余饭后的笑料谈资。怎么会有这么傻的女人愿意用千金家产保一个不爱自己的男人呢?最后求人无门又生了重病的于凤至,只能带着她与丈夫的孩子远赴美国避难。没有丈夫的生活,她日日偷偷流泪,久劳成疾。
此时在狱中的张学良只有一个赵四小姐的陪伴,就算是于凤至一直思念着自己的丈夫。但看到赵四小姐对丈夫照顾得如此的无微不至,内心不免也是五味陈杂。
当她收到张学良寄来的离婚协议时,也决然的与张学良解除了婚姻,从此一别两宽,各生欢喜。解除了婚约的于凤至依旧的坚强,不断地与病魔抗争,努力的撑起自己的家,丈夫没有了,孩子还是得继续培养着,可谓是多么坚强的女性啊!
笔者看来,于凤至算得上一个传奇女人,但她同时也是一个傻女人,一个一生都没有得到过爱的女人是何其的悲惨。但每个人所拥有的信仰不一样,可能她的一生觉得只有自己爱的人幸福,自己才会幸福吧。张学良一生滥情,于凤至和赵一荻也是始终给了他自己全部的爱,这两个女人都将自己的一生赠予了张学良。
独自在美国生活50年的她,甚至到死都没有见到张学良一面,固然有时政的限制,但仍然让人感到惋惜。最后就用一段于凤至墓碑上的墓志铭结束吧:这世界上有许多有情人,可却不是每一对都能终成眷属,有许许多多的人等了一生,念了一生,却最终还是没能等到心中那个人。
迷魂杀魄
于凤至,等候着一个不该等候的人
我是非著名作家客凌溯。
谈起张学良与于凤至的爱情,使人不禁想起张学良晚年说过的一句话:“此生无憾事,唯负此一人。”
张学良此生在国家上负了人民,在爱情上确确实实负了他的原配于凤至。笔者对历史略有了解,也曾浅读过《张学良传》及《张学良口述历史》,今日来浅谈二人爱情。
张、于二人为何成婚?
张学良父亲张作霖在早年间受过富商于文斗的恩惠,后来张作霖发迹,一是为了兑现诺言,报答自己的恩人;二是为了宣传自身,树立形象,让众人看到他守信不忘恩的一面;三是看中于文斗的家境,以图政治发展等需要,这才让长子张学良娶下了于家小姐凤至。张、于二人的婚姻,属于包办婚姻,对于张学良而言,他接受过西方的教育,受西方思想的影响,再加上公子哥的叛逆,他还是比较反对这个婚姻安排的。
张、于二人的感情发展:
二人成婚后,私下里以姐弟相称,可见张学良并不是很爱自己的妻子,何况一个传统的女人又怎会栓住一个浪荡公子的心呢?无论是从张学良去吉林剿匪带回的“如夫人”还是后来的赵四小姐,许许多多的女人都走进了张学良的生活,他不是专一的人,也不可能是,特殊的家庭环境,特殊的身份,再加上叛逆的性格,注定了婚姻感情的悲惨。
不过,张学良对于自己妻子于凤至还是十分尊敬的。当赵四小姐因为张学良与家人决裂,奔往东北找到张学良时,张学良很想留下赵四小姐,无奈自己顾忌太多,只好去征求夫人于凤至的意见。于凤至也是个大气明事理的女人,她见赵四小姐可怜,遂同意留下赵四小姐,在名义上成为张学良的秘书。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蒋介石软禁,于凤至毅然决然地陪着自己的丈夫,仍像从前那样守候。可不久之后的于凤至因为患病“乳腺癌”不得不去美国治病,也就是这一走,她不会想到,此生再未见过张学良,也结束了她与张学良的婚姻。
去往美国后,于凤至为了自己的生存,游走于美国股市,成为一个商业女强人,同时还游走于美国政坛,希望借助美国政坛来迫使蒋介石释放张学良。
宋美龄为了帮助张学良,劝其改信基督教,同时告诉他基督教徒不允许有多个妻子。张学良迫于种种压力,也不能去明说,就同意了宋美龄的建议,决定与于凤至离婚!
张学良被释放的消息没有等到,于凤至等来的是离婚协议书,于凤至在痛苦中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成全了张学良与赵四小姐。
张学良曾和于凤至通过一次电话,笔者深刻地记着那句话:“你还是你,我还是我。”也正是这句话,也让这痴傻于爱情的女人为着一个不值得男人熬尽了一生。
无论是当时张学良是真心还是假意,但于凤至是真心的,她在美国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张学良,甚至还为张学良与赵四小姐来美国后做了打算,为他们买了房,也把自己的财产留给了张学良。
在于凤至去世前,收到了张学良的生日请帖,可年到九十的她还想跨过大洋去给张学良过生日,一身盛装打扮,可等来的不是分别五十年后的再次重逢,而是生死相隔。
对二人婚姻的评价:
二人的婚姻属于传统的包办婚姻,也可以说是一定程度上的政治婚姻。可二人不是没有感情,感情是存在的,于凤至对张学良可谓是倾尽所有,一生都献给了张家。无论是生儿育女,还是管理着帅府里的种种,还是照顾着自己的丈夫,她是一个合格的母亲、儿媳、妻子,在那个年代里,无可挑剔。也许在当今时代,我们看来有些愚昧,可不得不让人感觉到敬佩。
张学良这个人属于公子哥性格,军事才华上确实有一定实力,在个人担当上缺乏太多。无论是政治军事上其决策失误、拱手送东北,还是爱情的担当上,他都没有直面去面对,留下了太多的争议。“不抵抗将军”张学良不仅在军事政治上失败,在婚姻爱情上也是个失败者,留下太多骂名。
一个用尽一生付出与等候的女人,她以为能换来爱情,殊不知只有单相思;一个幽禁半生与送掉国土的男人,他以为只负了此一人,殊不知还负了天下人。——客凌溯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笔者删除。
米嘻嘻笔耳语
张学良一生风流,万花丛中过,见一朵爱一朵。这是本性使然。
作为张学良的正妻,于凤至却对张学良情深义重,死前还专门买下双穴坟墓,以备张学良死后与她合葬。
去美国后,于凤至四处投资,斩获颇丰。大家以为她爱财,结果她说,都是为汉卿(张学良字汉卿)准备的,他花钱大手大脚,以后要是来了美国,不能让他没钱花。
你以为于凤至是一个忍辱负重的悲剧角色吗?
并不是。
于凤至这么对待张学良,自然有她的道理。
坦白说,张学良虽然风流,但不下流——这一点很重要。女人会喜欢风流的男人,但会厌恶下流的货色。
张学良的风流,是本性使然,因此于凤至也看开了。但真正让她看开的,是一件大事。
有一回,于凤至病重,总不见好,几乎要一命呜呼了。
作为大帅府的少帅,死个老婆算不得什么,再娶一个就是了。很多媒婆,都给张学良说媒,而张作霖的那些姨太太们,也积极为张学良张罗此事。
但是,他们是瞒着张学良干的。等到张学良得知后,他破口大骂:她还在屋里躺着呢,还没死呢,你们就给我张罗新媳妇,你们这不是咒她快点死吗?我张学良不干这种没人味儿的事儿。
可想而知,于凤至在屋里听到张学良的这番话,不可能不受感动。
因此,于凤至神奇地活下来之后,对张学良百依百顺。
所以说,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和恨。
但是,于凤至应该是把张学良当成弟弟看待了,当成了自己的亲人;而张学良,对谁都未必有什么爱情,他只是风流而已。他把于凤至也是当作亲人了,平日里都称呼她为大姐。
其实,从根儿上,张学良与于凤至的婚姻就和爱情无关。这是一桩彻头彻尾的包办婚姻。
于凤至的父亲,曾经在张作霖落难时救过老张,是老张的救命恩人。为了报恩,张作霖才与于家结为亲家。
当然,这是其一。
第二个原因是,张作霖找人给于凤至算过命,算命先生说她是娘娘之命。张作霖想做李渊,让张学良做李世民,那么娶回一个娘娘命的姑娘,自然是天作之合。
就这样,张学良在张作霖的胁迫下,才把于凤至娶回家。
早安糙米酱
张学良一生之中,在感情生活上,有两位对他最重要的女人,一位是陪伴他度过近半个世纪软禁岁月的赵四小姐,而另一位就是在大洋彼岸苦等了他半世纪的结发妻子于凤至。
于凤至是富商于文斗的女儿,她与张学良的婚姻为“东北王”张作霖所钦点,当年的张作霖可以说非常看好于凤至,认为她知书达理,温文尔雅。张作霖为了让于凤至能够在结婚之前对张学良有所了解,他安排张学良住进了于凤至的家中。当时的于凤至年龄还不到18岁,比张学良大差不多3岁,两人在短暂的接触之后,感情迅速升温。于凤至当时正是情窦初开的年纪,她对与张学良的婚姻充满了美好的期待。
在1916年4月,于凤至18岁那年,她正式与张学良结为夫妻。两人婚后,于凤至还是像以前那样称呼张学良为“汉卿”,张学良对于凤至的称呼,亲昵之中还带有几分敬重,他称于凤至为“大姐”。两人婚后出双入对的这段日子,是于凤至人生之中最美好的岁月。张学良平日里喜欢古画收藏,于凤至嫁入张家前是东北才女,两人兴趣相投,时常在一起赏玩古画,除此之外,于凤至还时常陪伴张学良一起打网球、高尔夫球。
虽然后来张学良身边有赵四小姐的出现,但是于凤至和张学良两人,也算是相濡以沫的度过了二十载婚姻,但是,后来发生的西安事变,彻底改变了两人的命运。在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与杨虎城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发动兵谏。虽然事后在多方势力的斡旋之下,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但是张学良却不该亲自护送蒋介石回南京。
张学良在安全护送蒋介石回南京后,迅速被蒋扣押,于凤至在面对丈夫一夜之间,从高高在上的副司令转变为阶下囚,心中惊慌万分。于凤至安顿好几个孩子,匆匆赶回国陪伴丈夫,自此开始了他们多年的幽禁岁月。他们的一切衣食住行,皆被特务们牢牢监管,而且不允许任何人探视,面对这样长久的屈辱生活,张学良曾经想以死解脱。
于凤至知道张学良轻生的念头后,心中十分不忍,她平日里努力让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欲借此影响张学良,但是暗地里她经常以泪洗面,责备自己没有在张学良身边,阻止他来南京。于凤至在这种环境下,很快积郁成疾,经仔细检查后,被诊断为乳腺癌晚期。
张学良为了让于凤至得到很好的治疗,他请求蒋介石妻子宋庆龄的帮忙,因为张学良、于凤至两人与宋美龄关系良好,宋美龄在了解到张学良的恳切请求后,答应帮忙。于凤至害怕自己一旦离开张学良,他难以得到很好的照顾,在临行前,于凤至含泪亲自安排了同样深爱张学良的赵四小姐,替代自己照顾张学良,毕竟只有真爱张学良的人,才能陪他耐住这份寂寞。但是,于凤至没有想到与张学良的这次分别,对自己来说竟然是永别。
于凤至在大洋彼岸,为了生活,扎入股市,奋力打拼,同时为张学良的自由奔走呼号,但是她最终没有等到张学良被释放的消息,却等来一份离婚协议书。为此于凤至与张学良通过一次电话,张学良在电话中对于凤至说:“我们永远是我们”。于凤至在听到这句话后,本来耿耿于怀的内心,忽然觉得释然了,她傻傻的觉得能得到这句话就足够了,而且她认为张学良内心一定有苦衷,就这样于凤至双手颤抖着,在离婚协议书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于凤至在美国商场打拼非常成功,赚的盆满钵满,她为张学良和赵四小姐买下豪宅,为他们来美国做准备。张学良最终在多方帮助下终有机会被释放,同时筹划自己的九十岁祝寿活动,但是上天对于凤至却是真的很残忍。
于凤至在收到张学良的请柬之后,十分激动,但她却在临行之前,心脏病突发,没有机会与张学良再次团聚。在于凤至逝世一周年后,重获自由的张学良来到于凤至的墓前,默默地送上了一只花篮,低头细语了良久,隔海相望了半个世纪之久的两人,终于以这种方式再次相见。
总结:对于两人的感情,我没有资格去评价什么,但是于凤至真的是一个敢爱敢恨的女人,她对张学良的爱让人心疼。
sarah
张学良和于凤至是包办婚姻,于凤至长张学良几岁,有大家闺秀风范,处事理性得体。张学良爱玩,尤其喜欢女人,也有很多女人。在张学良和于凤至之间,很难说他们是爱情。在生活中于凤至像姐姐照顾弟弟那样,细致周到,对张学良的很多问题能够包容。西安事变之后张学良软禁之后长达数十年间,于凤至仍经营产业,规划张学良获释后的生活。他们之间应该是像亲人一样的感情,虽与张学良与赵四之间的爱情不同,但也更长久,更经得起风浪。
精-灵
看到好多人都说于凤至对张学良如何如何痴情,而我想谈一点于凤至出轨的事情。
很多人对张学良的原配妻子于凤至应该并不陌生。很多人在提到她时都会盛赞她出身大家闺秀,对张学良忠贞不二,不离不弃。总之她在很多人心目中应该是一个坚贞的爱着张学良的女人。然而,对于这样女人,有人却说她也曾出轨,并没有忠于她和张学良的婚姻。而且这样说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张学良。
众所周知,1990年张学良终于摆脱长达几十年的监禁,重获自由。1991年,张学良接受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历史研究中心的访谈。这个访谈从1991年12月开始至1993年8月结束,历时近两年。整个访谈共采得录音带145盘,约7000多分钟。这些资料存于哥伦比亚大学“毅荻书斋”。后来,学者根据此次采访整理出版了张学良口述历史 访谈实录。
在这一大部头的访谈实录,张学良在提到他的妻子于凤至时曾这样说道::“我太太于凤至,她已经去世了,我本不应该说她,她喜欢我的一个部下,一个参谋。我也知道,可她就是不坦白,但是我每次派事,我要他跟她去,我知道她喜欢他。”
访谈实录中,张学良对这件事只短短提到了这一句,并没有展开详述,这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而且也有损于于凤至的清誉。而对于于凤至外遇的真假,也无从探知。
但是我还是会疑惑,在于凤至的漫漫一生中,她真的会死心塌地的爱着张学良这个并不爱她的男人吗?他在于凤至之外与不少女性传出过桃色新闻,于凤至真的能始终如一的爱着这样一个人吗?
hana在路上
于凤至:18岁嫁给少帅,却换来大半生的等待
十里红妆,她成为少帅夫人;满心欢喜,可终究镜花水月;远赴重洋,只等来半生情断。
生能同床,死难同穴。
于凤至嫁给少帅张学良,这段姻缘简单来说就是因为张学良的父亲张作霖,为了报答于凤至父亲于文斗的救命之恩而促成的。
张对于的救命之恩感激不尽,主动要求与于文斗歃血为盟,结为兄弟,关系比以前还亲密。
过了些年,清政府被推翻,张作霖一路高升,位居师长,但他还是时常去看望于文斗这位“老哥哥”。有一年夏天,张作霖带着随从来到郑家屯不经通报直接走进于家大院,进门就看到一位身姿窈窕面目清秀的姑娘。
张作霖虽是武将但心细如发,看到这姑娘相貌气质如此出众,就知道身份一定不同寻常。张作霖叫了声大哥,于文斗闻声出来,正准备寒暄,张作霖迎面就问:“刚刚进去的那位姑娘,可是你的千金?”
于文斗点点头,得意地捋了下胡子:“那正是我家小女,名凤至。”
“不愧是哥哥的掌上明珠,凤至姑娘一看就是有福气的好姑娘”
于文斗素来喜爱这个女儿,听到张作霖这样夸赞,更是喜笑颜开,兴致勃勃的同张作霖说道:“我给凤至算过一卦,卦上有“凤命”二字。”
张作霖顺着话就说:“我对卦象颇有了解,凤至姑娘是凤命千金 ,我家学良是将门虎子这实在是天作之合啊!”见张作霖有意撮合,于文斗也十分高兴。
对张作霖口中的儿子张学良,于文斗早有耳闻。张学良少年得志 ,16岁就从奉天讲武堂炮科第一期毕业,官绶卫队旅第二团团长。除了年少有为,还练就一身本领,会开汽车、开飞机、说英语,真可谓是人中龙凤。
老哥俩你一言我一语,就把两个孩子的亲事定下来了,本以为这是一段天赐良缘,可没想到张学良却首先跟父亲唱起了反调,思想新潮,追求自由恋爱的张学良,完全接受不了这种旧式的包办婚姻,而且对方还比自己大整整三岁。张作霖好说歹说,张学良才终于答应下来。
于凤至对张学良也是淡淡的,她从未见过张学良,虽在深闺,但也知道张学良少年得志,不过在她看来张学良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因为他父亲张作霖。可奈何父命难违,而且对方都已经同意了,自己一介女儿身,又怎敢反抗呢?
就这样,原本不相识的两个人走到了一起。于凤至原本以为张学良也和自己一样,是因为父命难违才答应这门亲事的,可她很久很久以后才知道,张学良之所以同意这门亲事,只因为父亲张作霖跟他说:“你如果不同意旧式婚姻,你和于家女儿成亲后,就叫你媳妇跟着你妈好了,你在外面再找女人,我可以不管。 ”
于凤至身为富商之女,但却毫无千金大小姐的做派,不仅与公婆相处融洽,就连对待仆从,也从不疾言厉色,以至帅府上下的各色人等,都对她敬重有加。张作霖脾气暴躁,发起火来地动山摇,人人都不敢近身,但只要于凤至轻言安慰,他的怒气即刻就可以消减大半。恭敬孝顺,贤良淑惠,堪称典范。
饶是于凤至如此优秀,张学良仍只把她当姐姐。聪明如她,又怎会看不出张学良的心思。所以在新婚当晚,她便对自己的夫婿说:“汉卿(张学良 名汉卿),你今后在外头有多少女人我不管,但有一条你得依大姐,就是不能带她们回大帅府。”
对于这样的要求,素来以风流著称的张学良自然是乐于接受的,他几乎想都没想便欣然应允。而这之后,他也依照之前的约定,无论怎样流连花丛,也绝不带一片回家。
一个聪慧贤淑,一个信守承诺,两人同在一个屋檐下,也不是完全没有感情,于凤至甚至一度为张学良生下了三个孩子。在她生完小儿子后,得了一场大病,迟迟不见好,家里人都让张学良纳于凤至的侄女,以便凤至去世之后,孩子们也有照应。
可张学良坚决不同意,人还没死,就急于找人取代她,这样做才会真正害了于凤至的性命。
凤至听了大为感动,竟然奇迹般的好了。
如果说之前于凤至为张学良做的一切只是一个妻子的本分,那经过这件事之后,张学良在她的心里到底是不同了。那一点相安无事,渐渐转化为欣赏、希冀、喜欢和深入骨髓的爱。
可人生如戏,往往荒谬可笑,于凤至以为他的温柔是因为要回头,可她没想到,他这次短暂的回头,只是为了更决绝的往前走。
1927年,张学良舞场上偶然遇到十六岁的赵绮霞,也就是大名鼎鼎的赵四小姐。赵四小姐出身名门,当时正在天津贵族女校读书,还订了婚。阅女无数的张学良对她一见钟情,神魂颠倒,赵四爱上这个风流倜傥的少帅。为了能跟张学良在一起,她不惜退婚并和父亲闹翻。
千里迢迢自天津跑到沈阳,只为见他一面,表面娴雅安静又决绝火热的赵四小姐,让张学良无力招架。为了她,张学良第一次违背了和于凤至的约定。他带着赵四小姐登门,很坚决的告诉于凤至,我要把她留下来。
丈夫在外面的事情,于凤至不是不知道,张学良能力强又一表人才,具备吸引女人的所有魅力。但说到底,那些女人都是过眼云烟,大家不过玩玩闹闹,谁都没当真。听过丈夫各种风流韵事的于凤至,本以为自己可以像以前一样不费吹灰之力,便可以摆平这场杂乱。可当他看到丈夫眼里从没有过的深情和决绝,突然有了一种强烈的不安,女人的敏感和直觉告诉她,今时已经不同往日了。
于凤至一反常态,不再像以前一样大度,坚决不接受这女子进门。见此情景,赵四不惜脸面苦苦相求,只要能留在少帅身边,做秘书、做侍妾,甚至不要名分,她也心甘情愿,张学良也是铁了心一定要和赵四在一起。
于凤至见他二人如此难以割舍,被逼无奈,只得答应接纳赵四,前提是:第一孩子不能姓张;第二不能进帅府;第三不能给名分。她提出这样的条件也是为了逼他们分手,没想到两个人却欢呼雀跃。
得到首肯的张学良马上将赵四,安排进了自己的北陵别墅住下。从此,他白天在帅府办公,晚上回别墅和赵四在一起。
如胶似漆,难舍难分。据仆人说,每天早上他们的分别场面十分缠绵,好像永远也分不开。
沈阳城传遍了他们的浪漫爱情,于凤至终于明白,这次张学良是认真的,这是他真正全身心投入的第一次爱情,而自己,兵败如山倒,大势已去了。
1936年,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蒋介石扣押,时值于凤至正在英国陪伴子女求学。得知消息后,她立即给宋子文发去电报,恳请宋子文居中调停。随后,她由旧金山飞抵南京,四处奔走,不放过任何一线希望。
宋美龄、孔祥熙在上海迎接她时,问她准备如何安排,于凤至说他有不测,我当陪同赴黄泉为伴,如此情深,令人动容。
张学良先被判处十年徒刑,后被长期软禁,于凤至陪着张学良一路辗转。由南京到浙江奉化、安徽黄山、江西萍乡、湖南郴州和沅陵,1940年又被转移到贵州修文阳明洞。
但在长达三年的不断迁徙和饱受刁难虐待的幽禁生活中,于凤至靡日不忧,神思惊惧,再加上环境恶劣,于凤至积郁成疾,患上乳腺癌,不得不赴美求医。临行之前,她还是忍痛派人接赵四来照顾张学良,得知赵四愿意前来接替,她才放心离开,哪知这一走,便是永别。
为了治疗,她一年内历经三次手术,手术之后,是痛苦的化疗。那个时期,于凤至食不下咽
瘦得形销骨立。无数个疼痛得难以成眠的长夜,她泪湿衾枕,令她痛不欲生的不仅是来自身体的折磨,更有对张学良无尽的思念。
病情好转之后,身上的钱也几乎消耗殆尽,自己粗茶淡饭倒也尚可忍受,可丈夫遭受牢狱之灾,不能让他出狱后身无分文。
于凤至咬紧牙关,开始琢磨赚钱之道,她想起了自己刚来美国的时候,朋友曾经带她去过华尔街股票交易大厅。于是从没和股票打过交道的她,靠着自己过人的胆识,精准的眼光和稳扎稳打的方式积攒起了财富。在美国买了两处豪华别墅,这样到时候丈夫出狱,就有了安身立命之所,此时的她,还在等着与丈夫重聚的那一天。
可她没等到重聚,只等到丈夫的一纸离婚书,信了基督教的张学良只能有一位妻子。很显然,在赵四和她之间,他选择了前者。
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
于凤至的三个儿子皆因意外早早离世,晚年的她和女儿女婿生活在一起。每当暮色四合,夕阳沉坠,她总会茫然地眺望远方。海面上万里波涛,清风徐来,可千帆过尽,却不见离人。
1990年,93岁的于凤至在美国去世。临终前,她将所有遗产全都留给了张学良,还让人在自己墓穴旁再加一个空穴,希望张学良百年之后与之同穴。可最终,张学良却选择和赵四合葬一起。于凤至,至死都没等来那个未归人。
张学良负了于凤至吗?从未深爱,应该也不算辜负。真的一点都没辜负吗?于凤至等了他半生,好像也算负了。
可这世上有太多南辕北辙,两人的距离有时看似很近,也不过是两岸灯火。她喜欢拈花浅笑,而他喜欢把酒度春宵,他爱春满大地的广袤,而她却偏爱秋风落叶的枯槁。一生太长,又怎是一句辜负能说得清的呢。
日月火然
矮宁
Be smile ^
原贴:女主是于凤至的小说
osamaobama
RH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