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应该是陈家洛比胡苗要高一些。他们确实没比过,但从武功上来想像一下,袁世霄比作张三丰,陈家洛比作张无忌,胡苗也就是少林三神僧的水平吧。从直觉上讲,庖丁解牛应该是当时最厉害的武功了,至少他有内功有外功,兼具内外之长,而胡苗的武功不过是招式而已。如果硬要找个参照物来比较的话,那就用胡斐吧。胡斐18岁时出全力与陈家洛的随手比划打成平手、出全力与无尘道人打成平手,27岁时出全力与苗人凤打成平手。而《飞狐外传》中的苗人凤还达不到那种水平,充其量也就是比书剑中庖丁解牛神功初成时的陈家洛水平略高,所以他应该是打不过《雪山飞狐》中浸润多年庖丁神功的陈家洛的。其实我更感兴趣的是苗人凤号称打遍天下无敌手、无尘号称剑法海内独步的问题。从时间上看,《雪山飞狐》的故事发生在清朝乾隆四十五年三月十五(见《雪山》第一节),那时大家坐在一起讲述二十七年前(见《雪山》第三节)胡一刀和苗人凤比武的事,也就是说胡苗比武在乾隆十八年。《书剑恩仇录》的故事从清乾隆十八年六月开始,乾隆二十三年李可秀升任浙江水陆提督(见书剑第一回),举家动迁,之后展开一系列故事,所以陈家洛等人的故事主要发生在乾隆二十三年到乾隆二十四年。而这时无尘道人及红花会已成名数年。这就产生了苗人凤和无尘的矛盾,到底谁厉害,谁才是剑法第一人?按理说,在《飞狐外传》中,胡斐与无尘功力相当,却比苗人凤差了许多,所以苗人凤应该是比无尘厉害的。但似乎金庸也没想过这个问题,至少考虑的不够充分。如果强要解释的话,只能勉强说胡苗之事在前,红花会之事在后了。
论金庸小说的艺术成就
想要当大厨的鹿榕
应该是天龙八部。
“无人不冤,有情皆孽。”陈世骧说的。
相关的评论很多,可以去看看孔庆东的,他本人也是金庸迷,比较有认同感。
个人觉得很多金庸小说可以载入史册了。他的作品比中小学课本里说的某些“作家”的小说要好的多吧。
原贴:金庸武侠小说的最高成就
塔塔beta
评 语:竟然有一部作品能凌驾于自己最喜欢的《神雕侠侣》之上,肯定有非给它第一的理由:当然是因为它实在太出色了,出色到我认为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偏爱,因为我毕竟不是一个瞎子……
《天龙八部》属于金庸的晚期作品,就写于《鹿鼎记》之前——我觉得正因为在这部作品中查先生已经把武侠推到一个无法再推上去的高峰,因此之后在写了《鹿鼎记》这样一部“更像历史小说”的作品后,他终于无憾地封笔了。其作品的成熟与精彩由此就已可见一斑,此其一。
很少有武侠小说有三个主人公,绝对不分主次的三个主人公,因为处理起来实在太难,但《天龙八部》做到了,三个有着不同身世背景的主人公分领着三条不同的故事主线,各自经历着自己的奇遇同时揭开各自的身世之迷;三条主线时有交融却又分毫不乱,最后终于又归于一起……试问这样的功力有谁办得到?此其二。
武侠小说一般都和历史背景多少相关,好的武侠小说尤其如此(古龙例外),金庸的故事更是如此,但是综观武侠小说之林,哪怕金先生自己之前的作品,绝没有一部能像《天龙八部》那样把历史与故事结合得如此完美的——把故事放在北宋初年本来就要有勇气,因为这是真正的“乱世”:宋、辽、西夏、吐蕃、大理多极鼎立,加上正兴起的女真,如果处理不好真的容易乱成一锅粥……小说中对这些国家都投入了浓重的笔墨,让我们沉浸在不同环境的故事情节的同时,更陶醉于各地的山川风光和人文风貌,这一点没有深厚的历史和地理功底是绝难完成的……此其三。
在书中的人物可以说数不胜数,包括了当时各国的代表人物,同时又涵盖了江湖上的各路豪杰、僧俗、落魄王孙……个中的关系纷繁复杂,但作者仍然拿捏得分毫不差。更为重要的是该书可看作是一部人性的《百科全书》,在里面争名的、夺利的、贪权的、要势的、好色的、被仇恨蒙蔽双眼的……各色人等一一露面,组成了一副再现实不过的终生相,而同时作者又根据他们不同的特点给他们一一安排了最合适的归宿:如慕容复的发疯,鸠摩智的武功全废,段王爷和他数个相爱的女人相拥而死……对于这样深刻的刻画,我们又能说什么呢?此其四。
其实还有很多很多值得称道的地方——但其实金庸的哪部小说不值得称道呢?只好说,《天龙八部》是其中当之无愧的佼佼者!
第二名:《神雕侠侣》
评 语:一段浪漫感人的爱情史诗,一个缠绵悱恻的动人故事,这也许是个童话,但这样的童话无论说多少遍恐怕都不会有人觉得厌烦;毫不讳言,《神雕侠侣》是我在所有武侠小说中最喜欢的一部,不为别的,就为杨过、为小龙女,为一个贯穿全书又永恒不变的“情”字……
第三名:《倚天屠龙记》
评 语:作为射雕三部曲的收尾篇,《倚天屠龙记》其实是事隔《神雕侠侣》多年后才写的,整部小说无论在境界、构思上都达到了可以和射雕相媲美的地步,同时更突出的是在人物的处理上也比射雕更细腻并且丰满,毫不夸张地说,该部小说通篇充满了一种人性的光辉,不仅仅对武侠小说中常见的感情刻画得细致入微,同时更感动我的是其中的“人伦之情”,包括张三丰之于张翠山,张翠山、殷素素夫妇之于张无忌,以及谢逊之于张无忌……小说直到最后,在“金毛狮王”的皈依佛门中把这种人性的光辉达到了一个升华。坦白说张无忌的性格并不吸引人,但他毫无疑问又是最接近于我们常人的,正直但又有些软弱,有原则但又有些拖泥带水。这部作品通篇读完的话,确实给人有一种回肠荡气的感觉……
四名:《射雕英雄传》
评 语:金庸笔下的第一名著,不管你知不知道金庸,你都应该知道这部作品,无数无数的“金”迷都是通过这本书知道并开始接触金庸作品的,包括我,在学术界,它被称为“新派武侠小说的里程碑”!,绝不夸张。郭靖和黄蓉这两个别具特色的主人公长期以来都被奉为武侠小说人物中的经典,更不用说这部小说奇绝的构思、波澜壮阔的场景画面以及丝丝入扣的情节……简直就是一个词:完美。相信不喜欢射雕的人很少,它绝对是金庸小说、甚至新派武侠小说中最受认可的一部作品。但是美中不足的一点就是射雕毕竟是金庸小说中的承上启下之作,在创作风格上仍然有传统的武侠小说的痕迹在,因而其在人性的考虑上略有欠缺,比如其中欧阳锋的坏就显得有些没有道理,而且书中的善恶人物的壁垒也比较分明,稍有“脸谱化”之嫌——当然以上这些完全属于白璧微瑕,绝不会影响这部作品的可读性
第五名:《连城诀》
评 语:哇!大家是不是已经忘了金庸还写过这么一部作品?没有人会想到我会把《连城诀》提到比《鹿鼎记》和《笑傲江湖》还高的地位吧?对不起,纯属个人喜好。第一次看《连城诀》是小学四年级,那是一本残破的旧版本,当时刚开始看武侠小说不久,觉得这部书特别没意思,也没看完就丢一边了……再后来是两年以后了,那时我已经看了不少武侠小说了,再次读到这部作品时我基本上对上一次阅读已经没有多少印象了,基本上是把它当作一部新的作品来读的——坦白说,这次给了我相当大的震撼,《连城诀》并不算很长的长篇,但是那一遍我读得很久,因为没读一会儿我就有点喘不过气来,要停下来歇一歇。应该说这本书的基调是灰色的,甚至大多数地方是阴森森的黑色,整部小说其实就是揭露人性丑恶的一根鞭笞,我欣赏它,不为别的,其实就因为他写实的风格,因为那是我第一次接触这样的作品,我觉得它比《笑傲江湖》的那种揭露更深刻和血淋淋,也许很骇人,但足够人们读了以后会进行深刻的反思,而不单纯地去究其什么“社会意义”…… 六名:《鹿鼎记》
评 语:又是一个很矛盾的抉择,不过相对上面的《笑傲江湖》,把《鹿鼎记》排在第六很多人还是可以接受的,我个人其实很喜欢《鹿鼎记》,为什么?因为看它的时候人很轻松,更像在看一出幽默诙谐的轻喜剧,不过正如金庸本人在该书后记中所说的,作为他老人家的封笔之作,他自己也觉得这本书与其说是一部武侠小说,不如说是一部历史小说。韦小宝的身上其实并没有多少侠气,他的所作所为也不见得光明正大,但是他倒是在不经意间干了许多大事,由于我自己是个历史迷,因此对这部作品特别有感觉,其实我个人认为武侠小说写到《鹿鼎记》的份上其实已经到了一个极至,很难再有新的突破了(除非像黄易那样硬把科幻元素融入武侠那又另当别论),然而它又实在不太“像”武侠小说了,因此实在不好说……
第七名:《笑傲江湖》
评 语:·!@#$%^&*()…………把《笑傲江湖》排在这么个位置相信不被人用烂番茄、烂香蕉砸死,也会被反对者用唾沫星子淹死!!我下了很大的决心才敢在“第七名”的旁边写上《笑傲江湖》这四个字,但是同时一想,声明了这份排名完全是我个人的主观产物,如果顾忌太多而废弃了自己的想法,反而没有意思了——于是,便释然了……
不能否认有无数人喜欢《笑傲江湖》这部作品,同时在许多论坛与刊物上,这部书往往在众多排名中高距榜首,有很多人喜欢令狐冲,认为他够洒脱;有更多人喜欢任盈盈,认为这种敢于把握自己幸福的女子简直完美;更有小说评论人士认为此作品是金庸笔下最具有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的一部,因为它所描述的种种是中国历朝历代都有的,直到现在还时时存在的社会现象,认为象岳不群、左冷禅这样的人,绝对具有时代研究价值……扯远了,不想多说为什么别人如此推崇这部作品了,只想说说自己为什么对《笑傲江湖》并不感冒。
首先,我不喜欢令狐冲,很多人称他为金庸笔下的浪子,我觉得他根本不是!为什么?因为他远达不到古龙笔下浪子们对于一切、尤其是对于感情的洒脱,他决不是万事无萦于怀,他所牵挂的东西和放不下的东西实在太多,而其中偏偏没有一样是他自己能把握的,他缺乏杨过那种对于感情执着和一往无前的精神,他总是在妥协,对师门,对社会,对任盈盈;其次,我承认任盈盈很了不起,但我始终认为她并不可爱,因为一个自始至终一手操控感情的女人绝不是我所追求和喜欢的;最后,我想,武侠小说是成人的童话,如果我不能在其中得到我们想要的满足,而硬要去深究什么现实意义,文化价值,实在是一件很无趣的事……
原贴:金庸武侠小说的最高成就
妖孽
。。。。。从后来的《雪山飞狐》来看,苗人凤更高吧。因为胡一刀被田归农杀了,而田归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用阴谋害死了苗人凤,所以苗人凤更厉害。印象中陈家洛的武功一直不太高。
55hao
书剑恩仇录联飞狐外传排名(武功量化版)
天虹???
天境220
袁士霄200
阿凡提200
陈家落(练习庄子后)185
无尘道人180
苗人风180
胡一刀180
王维扬177
张召重175
陈正德172
关明梅172
文泰来170
赵半山165
陆菲青162
胡斐160
周仲英155
白震155
大苦155
德布155
陈家洛(初始)150
大癫140
大痴120
西川双侠100
汤沛100
袁紫衣100
海兰弼95
胡斐95(初始)
藤一雷90
卫春华80
焦文期80
易吉75
章进75
杨成协75
霍青桐75
顾金标72
刘鹤真70
徐天宏70
石双英70
余鱼同70
哈合台68
严家兄弟66
李沅芷65
万庆澜65
蒋四根65
王剑英65
王剑杰63
骆冰60
田归农50
童怀道50
Rainie
《红楼梦》
作者简介:曹雪芹, 清代小说家。名霑,字梦阮,雪芹是其号。
内容简介:《红楼梦》一书,以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的爱情悲剧为主线,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荣衰的描写,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视野,森罗万象,囊括了多姿多彩的世俗人情。人们称《红楼梦》内蕴着一个时代的历史容量,是封建末世的百科全书。
1. 现在人们说起《红楼梦》,往往指的就是曹雪芹的前八十回和高鹗的后四十回续书的总称。这120回的本子,总字数达1075000字左右。
2. 曹雪芹在写这部书时,用了“谐音寓意”的手法,他把贾家四姐妹命名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这是谐“原应叹息”的音;在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时,警幻仙姑让他饮的茶“千红一窟”,是“千红一哭”的谐音,又让他饮“万艳同杯”的酒,这酒名是“万艳同悲”的谐音,这样的手法几乎贯穿了全书.
事件:1.王凤姐弄权铁槛寺
2.林黛玉焚稿断痴情
3.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3. 刘姥姥初进大观园
人物性格:
1.林黛玉:生性孤傲,天真率直,蔑视功名权贵,与宝玉同为封建的叛逆者
2.王熙凤:精明强干,贾府的实际大管家,极尽权术机变,残忍阴毒之能事,
3.贾宝玉:封建叛逆者。他厌恶封建社会的仕宦道路,反对“男尊女卑”的封建道德观念
4.薛宝钗:容貌美丽,肌骨莹润,举止娴雅。她热衷于“仕途经济”,劝宝玉去会会做官的 。她恪守封建妇德,而且城府颇深,能笼络人心,得到贾府上下的夸赞。
《西游记》
作者简介:吴承恩,明代小说家。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怀安山阳(江苏淮安)人。
内容简介:孙悟空与猪八戒、沙僧一起保护唐僧取经。一路上历尽千辛万苦,战胜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功成圆满,终成正果
人物形象:
唐僧:身材高大,举止文雅、性情和善,佛经造诣极高。他西行取经遇到九九八十一难,始终痴心不改,在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的辅佐下,历尽千辛万苦,终于从西天雷音寺取回三十五部真经。最后被封为“旃檀功德佛”。
孙悟空:他嫉恶如仇,不怕困难,坚忍不拔,英勇无畏,取经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猪八戒:性格温和,憨厚单纯,力气大,但又好吃懒做,爱占小便宜,他对师兄的话言听计从,对师父忠心耿耿,为唐僧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最后被封为“净坛使者”。是个被人们喜爱同情的喜剧人物。
沙和尚:保护唐僧西天取经路上,任劳任怨,忠心不二,取经后被封为“金身罗汉”。
事件:1.孙悟空打闹天宫 2. 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3. 八戒大战流沙河 4.孙行者三调芭蕉扇 5.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三国演义》
作者简介: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名本,字贯中。杭州人,祖籍太原。
内容简介:《三国演义》通过集中描绘三国时代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揭示了东汉末年社会现实的动荡和黑暗,谴责了封建统治者的暴虐,反映了人民的苦难,表达了人民呼唤明君、呼唤安定的强烈愿望。
人物简介:
曹操:自幼放任荡不羁,但很有才华,又足智多谋,善于随机应变。当年,汝南有个善于评论人物的名士,名叫许劭,评论曹操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诸葛亮:智者和智慧的象征,清忠耿直,用人唯贤,谦虚、谨慎、认真又尽职 鞠躬尽瘁。
刘备:一代枭雄,宽厚仁爱,求贤若渴。俗话说: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
关公:忠义,智勇双全
事件:1.桃园三结义 2. 火烧赤壁 3.草船借剑 4.孔明借东风 5.关公五关斩六将 6.诸葛亮智用空城计
《水浒》
作者简介: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
内容简介: 宋朝统治者腐朽凶残,宋江、鲁智深等众多好汉最终都因为种种不同原因而被迫在梁山落草为寇,揭杆起义。他们举起义旗,打着替天行道,劫富济贫的口号,杀遍大江南北,沉重地打击了反动统治者的嚣张气焰,张扬了人民群众的神勇斗志,干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
人物简介:宋江:豪爽,义气,仗义疏财
李逵:鲁莽,孝顺,勇猛
武松:有勇又谋,打抱不平,是一位英雄好汉
事件: 1.桃园三结义 2.曹操煮酒论英雄 3.刘玄德三顾茅庐 4.诸葛亮舌战群儒 5.关云长刮骨疗毒
希望这对你有帮助。
SuperFriday
也许这本来就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我个人认为是笑傲江湖,只是觉得在这当中他对于“武”的描写已不再是重点,而更多的是在探讨人性,令狐冲的大侠形象也成为很多人的深刻记忆。
原贴:金庸武侠小说的最高成就
萌小兔和熊先森
近代小说在思想内容和题材上,有明显的开拓,具有自己的鲜明特色。但一般说来,艺术成就不高,影响较大的“谴责小说”大都是缀短篇成长篇的性质,艺术结构不够严整,且辞气浮露,缺乏含蓄,描写又往往夸大失实,遂成“话柄”,影响了作品的艺术效果和感人力量。革命小说往往借人物之口直露地宣说政治主张,或借人物搬演理想社会图景,一般都缺少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但也有一些作品在艺术上具有自己的特色和一定的成就。如《儿女英雄传》、《三侠五义》的评话特点,《老残游记》的善于描写,四大谴责小说中以及革命派某些小说如《洪秀全演义》等,都有个别生动的形象,曾朴及苏曼殊的小说吸收一些西方技法,表现了向“五四”以后新文学的过渡。
原贴:近代小说的艺术成就
CCCarota-
金庸小说中武功高强的人物众多,要想将金庸小说中的人物做一个总的排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这里我们将采用分层法对所有人物武功进行排名。本排名榜将在金庸每部武侠小说中提出其中武功最高的人,其中包括书中隐藏的高手,如独孤求败,达摩等等。分层法将把所有高手分为三个层次进行排名,三个层次分别为绝顶高手,一流高手和二流高手。 一、绝顶高手(入围七人):佛家代表人物2人:达摩祖师,少林无名老僧——出自《天龙八部》;道家代表人物3人:逍遥派祖师(无崖子,天山童姥,李秋水三人的师傅)——出自《天龙八部》,黄裳(九阴真经作者)——出自《射雕英雄传》,独孤求败(杨过、令狐冲及风清扬的祖师爷)——出自神雕《笑傲江湖》;太监文化代表人物1人:《葵花宝典》原作者那位前朝太监——出自《笑傲江湖》;历史传说代表人物1人:越女阿青——出自《越女剑》。
生来就傻
成就最高的很难说,每个人观点不同。个人认为还是《天龙八部》。
第一、极力凸显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及其性格命运,很好的诠释了:性格决定命运。
第二、武斗的各种描写已到炉火纯青的地步。甚至依照性格不同的人,武功也是多样。
第三、出场人物之多堪称第一(在几部经典的小说中)。即是只露一面,人物刻画也很到位。
第四、矛盾冲突不断,线索情节复杂曲折,读来令人毫无繁杂之感。
补充一点:书名也取得很到位:天龙八部众,象征小说中的各色人等:无人不苦、有情皆孽。
个人观点啊,请勿拍砖!
咩上咩
原贴:金庸武侠小说的最高成就
Eling
发轫期的艺术成就:
初、盛唐盛唐时代为发轫期,也是由六朝志怪到成熟的唐传奇之间的一个过渡阶段,作品数量少,艺术表现上也不够成熟。在现存的几篇主要作品中,王度的古镜记以古镜为线,将12个小故事连缀在一起,记此镜伏妖等灵异事迹。无名氏的补江总白猿传写梁将欧阳纥之妻被白猿掠去,纥入山历险,杀死白猿,救回妻子,后其妻生子类猿,长大后“文学善书,知名于时”。或以为这是影射唐书法家欧阳询的。从故事内容看,这两篇作品还明显残存着搜奇志怪的倾向,但在人物刻划和结构安排上却已有了较大提高,描写也更为生动。《游仙窟》是唐人传奇中字数最多的一篇,也是此期传奇作品中艺术成就较高的一篇。作者张鷟,字文成,高宗调露初进士,卒于开元中。该文以第一人称自述奉使河源,途中投宿神仙窟,与女主人十娘、五嫂宴饮欢乐的情事,所谓“神仙窟”不过是妓院的代称而已。文中诗文交错,韵散相间,于华丽的文风中杂有俚俗气息,已经颇具后来成熟期传奇作品的体貌了。这篇小说在作者生前即已传入日本,后在国内失传,直至近代学者从日本抄回,国内始有传本。
发展的兴盛期的艺术成就:
中唐时代是传奇发展的兴盛期,从唐代宗到宣宗这100年间,名家名作蔚起,唐传奇的大部分作品都产生在这个时期。这一现象,一方面固然是小说本身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进的结果,另一方面也得益于蓬勃昌盛的各体文学在表现手法上所提供的丰富借鉴,如诗歌的抒情写意、散文的叙事状物、辞赋的虚构铺排等艺术技巧在传奇作品中屡见不鲜,而诗歌向传奇的渗入尤为明显,使得诸多传奇作品都具有诗意化特点。元稹、白居易、白行简、陈鸿、李绅等人更以诗人兼传奇家的身份,将歌行与传奇配合起来,用不同体裁不同方式来描写同一事件(如元稹的《莺莺传》、白行简的李娃传、陈鸿的长恨歌传,都有与之相配的长篇歌行),从而既提高了传奇的地位,也扩大了传奇的影响。而传奇在叙事上,则与古文的兴盛有一定关系。此其不少传奇作家本身就是享有盛名的古文大家,韩愈写过毛颖传、石鼎联句诗序,柳宗元写过河间传、李赤传,这些在构思和技巧上已近于传奇小说的作品均具有古文的笔法和风格。
繁荣期的艺术成就:
传奇在中唐的繁荣,还与此期特殊的社会文化风尚紧相关联。中唐时期,通俗的审美趣味由于变文、俗讲的兴盛而进入士人群落,传奇在很大程度上已为人们接受和欣赏,已经有了广大的接受群。这一接受群,是伴随着贞元、元和之际由雅入俗的浪潮而日趋壮大的。元稹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诗云:“翰墨题名尽,光阴听话移。”句下自注:“乐天每与予游,从无不书名屋壁。又尝于新昌宅(听)说一枝花话,自寅至卯未毕词也。”元、白一大早即起来听说 “话”,以至长达两个时辰,足见当时士大夫阶层的好尚。这种好尚反映了一种新的审美要求,一种与传统心理迥然不同的期待视野,正是为了满足这种审美要求和期待视野,以重叙事、重情节为特征的传奇才会在中唐时代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
原贴:唐传奇的艺术成就是什么?
懒猪猪
不能笼统地下定义。就大部分而言,是一儒学思想的中庸宽容之道,中国传统国学道家思想,纯中国的佛家精神及属于金庸自己的"侠义精神",用紧凑生动的故事情节,集中暗讽当代社会中的丑恶人性和丑恶社会现象,并极力号召人们以自己心目中的英雄人物为榜样约束自己言行,达到改良社会风气的目的。其中又以《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和《连城诀》表现得最为突出。
《鹿鼎记》是一部较特殊的作品。金先生原本的目的是要塑造一个社会低层的流氓型人物在机遇巧合下误入社会高层后发生的悲剧的人物形象。但笔不随意走,到后来发现竟然难以将这个人装以悲剧的结果,所以有了现在我们眼下的韦小宝。但其中也不乏所反映的社会现实(由于不想复述情节,所以由你自己将情节与现实相套吧,呵呵)。
Noelzy
《倾城之恋》作为小说的标题,首先给人一个阅读的提示。我们读小说,总是从标题开始的,标题唤起读者一些可能的阅读经验,是作者预先设计的读者期待视野。如果这个说法不错的话,我们可以设想,张爱玲在拟定这个题名时期待读者首先会赞成,这里将讲述一段传奇——“罗曼司”,即一段动人心魄的爱情故事。就此而言,在标题范围内,“倾城之恋”不具有叙事性质,只是一个复合名词,在文学语汇的传统中,它是一个形容词。形容妇女容貌极美,美到令众多的人倾慕、倾倒的程度。“倾城倾国”一词,语本汉书·外戚传:“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齐梁时期钟嵘在《诗品》中论及诗之吟咏性情的功能时也写道:“……女有扬娥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1]
据此,女有美色,倾城倾国,一旦进入文学叙事,显然就要暗示一个非凡的结果。“汉皇重色思倾国”,引出白居易的《长恨歌》,创造了一个千古爱情的传奇。
但是,读完了张爱玲的这篇小说,就会发现,说它是传奇,不如说是一个反传奇的故事。书中的女主人白流苏并不是美貌惊人,流苏与范柳原成婚,交易的因素亦多于爱情的因素。倒是在“倾城”的另一意义上:倾覆、倒塌,沦陷,在这个意义上,倾城之恋名副其实。香港的沦陷成全了白流苏和范柳原,使他们做成了一对平凡的夫妻。
显然,这一结局的实际指涉对读者可能的期待是一个倾覆。不妨由这里入手,探讨这个倾覆带来的意义的游移、空缺或潜层的增殖。
一、两类时间
看张爱玲的作品,与看那一时代许多作家的作品感觉不同,这种不同的感觉概言之,是时间差。
柯灵在回忆中说:“我最初接触张爱玲的作品和她本人,是一个非常严峻的时代。1943年,珍珠港事变已经过去一年多,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和中国抗战胜利还有两年。上海那时是日本军事占领下的沦陷区。”[2]
柯灵用“严峻”概括他对那个时代——时间的感受,这种感受,我们在许多作品中可以看到:老舍的《四世同堂》、巴金的《火》三部曲。在此前后(1943年前后)还有萧红的《生死场》,路翎的财主的儿女们……,这是集体记忆中的历史时间,严峻,生死存亡之秋。
《倾城之恋》一开始就涉及一个全然不同的时间情境:“上海为了‘节省天光’,将所有的时钟都拨快了一小时,然而白公馆里说:‘我们用的是老钟。’他们的十点钟是人家的十一点。他们唱歌唱走了板,跟不上生命的胡琴。”[3]
人家的十一点,这是公众时间,张爱玲的故事,不在这个轨道、或乐谱上。她写的是私人时间、个体时间、特殊时间,在这个时间网络里织就她关注的人物故事。老钟,代表了白公馆的日常生活特点,依然是家长作主,几代同堂的大家族聚居,依然是家庭成员间财产的纷争、婚姻的变故,陈陈相因的生老病死。巴金《家》里面那种父与子的冲突、新时代的面影,在这里真是一点儿也谈不上。犹如流苏的哥哥三爷劝流苏为离婚前的丈夫戴孝主丧时说的话:“你别动不动就拿法律来唬人!法律呀,今天改,明天改,我这天理人情,三纲五常,可是改不了的!你生是他家的人,死是他家的鬼,树高千丈,落叶归根……”。这段话,只稍微改几个字,就可以算做白公馆对历史时间的感受。也可以说,它表达出张爱玲对小说人物与时代关系的感受。时代固然在变化,但在张爱玲小说世界的众多家庭中,一切如常。个人与历史、民族、政治意义中的主流、洪流,不相干。
这也是张爱玲对时代和社会的一种发现。当许多被称为新文学的作家们,尤其是四十年代的作家们急于捕捉社会变化、历史脚步和一个新时代的幻影时,张爱玲窥视的是它的背影——时代和社会的背影。它是沉入阴暗,没有前途,日益混沌的一面。我们今天可以有把握地说,它确实如海明威比喻的“冰山”一样,是沉入水下的,比水面上露出的光亮部分浓厚和沉重得多的部分。张爱玲解说《传奇》的封面,勿宁说是女作家自己姿态的写照:“封面是请炎樱设计的。借用了晚清的一张时装仕女图,画着个女人幽幽地在那里弄骨牌,旁边坐着奶妈,抱着孩子,仿佛是晚饭后家常的一幕。可是栏杆外,很突兀地,有个比例不对的人形,像鬼魂出现似的,那是现代人,非常好奇地孜孜往里窥视。”[4]这个现代的鬼魂,照出了作家自己的津津有味,饶有兴致。
流苏就从这样一个近于凝固的家常时间中走出来,这是个要创造自己命运的女人,她的创造,可以说是要在白公馆的时间轨道中挣扎出来,开始她个人生命的时间。这点启悟,从一个特殊的时刻开始——前夫的死。徐太太来报丧,流苏面临一个选择,兄嫂一致挤兑她要逼她回去守活寡,流苏没法儿不迫切地为自己寻找归宿,这个家是再也住不下去了。
与巴金笔下出走的女性不同,流苏出走看不出任何新理想的引诱,她要走,是生命自己在这刻发出的呼喊,是生的本能的呼喊。这一生的本能要求活动,而且它是流苏仅存的本钱。在这里张爱玲有一段时间意象生动交织的描写:
正中天然几上,玻璃罩子里,搁着珐琅自鸣钟,机括早坏了,停了多年。两旁垂着朱红对联,闪着金色寿字团花,一朵花托住一个墨汁淋漓的大字。在微光里,一个个的字都像浮在半空中,离着纸老远。流苏觉得自己就是对联上的一个字,虚飘飘的,不落实地。白公馆有这么一点像神仙的洞府这里悠悠忽忽过了一天,世上已经过了一千年。可是这里过了一千年,也同一天差不多,因为每一天都是一样的单调与无聊。流苏交叉着胳膊,抱住她自己的颈项。七八年一眨眼就过去了。你年轻么?不要紧,过两年就老了,这里,青春是不希罕的。他们有的是青春——孩子一个个的被生出来,新的明亮的眼睛,新的红嫩的嘴,新的智慧。一年又一年的磨下来,眼睛钝了,人钝了,下一代又生出来了。这一代便被吸收到朱红洒金的辉煌的背景里去,一点一点的淡金便是从前的人的怯怯的眼睛。
流苏的挣扎和反抗竟然修成正果,终于得到了众人虎视眈眈的目的物范柳原,在这姻缘里,他们遭遇了个体时间之外的集体时间——战争。我想,这是遭遇,而不是参予,这一点,仍然是张爱玲与那些侧重表达集体感受、民族意识的作家的区别。战争作为这个体生命时间的威胁介入流苏和范柳原的关系,令他们不能不重新考虑两人关系的价值,从而加速了缔结正式婚约的程序。在这样一个处理中,我们又可以看到张爱玲如何利用传统的美色“倾城”这一语义向写实“倾城”这一语义的转换。在浅水湾一边山的高墙下,范柳原对流苏说:“这堵墙,不知为什么使我想起地老天荒那一类的话。……有一天,我们的文明整个的毁掉了,什么都完了——烧完了、炸完了、坍完了,也许还剩下这堵墙。流苏,如果我们那时候在这墙根底下遇见了……流苏,也许你会对我有一点真心,也许我会对你有一点真心。”
这一幕,曾被傅雷称绝:“好一个天际辽阔胸襟浩荡的境界!”[5]其实,这不止是人物的感觉,也是张爱玲对个人时间与历史时间相遇时二者关系的感觉。在那个众多作家认为严峻的时代,这严峻对于张爱玲来说更重要的是它对个体生命的威胁。相对于众多作家的民族本位,张爱玲是以个人为本位的。这才是她所理解的个人时间与历史时间相遇的含义。她在不止一个地方说过:“个人即使等得及,时代是仓促的,已经在破坏中,还有更大的破坏要来。有一天我们的文明,不论是升华还是浮华,都要成为过去。如果我最常用的字是‘荒凉’,那是因为思想背景里有这惘惘的威胁。”[6]
由于这样一种感受,张爱玲笔下的这对情侣,获得了不同寻常的意义,他们成为苟全于乱世的一种人生形式的代表。乱世中的伧夫俗子,既无意于推动历史,也不幻想融入大众以求集体性永生,要的只是个人生命、此生此在的实存。所谓“浮生若梦”,所谓“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无非是这种乱世人没法儿摆脱的无常感。于无常中求得有常即是流苏与范柳原姻缘际会中的最佳境界,这也是傅雷引述的一段:
流苏拥被坐着,听着那悲凉的风。她确实知道浅水湾附近,灰砖砌的一面墙,一定还屹然站在那里……她仿佛做梦似的,又来到墙根下,迎面来了柳原……在这动荡的世界里,钱财地产,天长地久的一切,全不可靠了。靠得住的只有她腔子里的这口气,还有睡在她身边的这个人。她突然移到柳原身边,隔着他的棉被拥抱着他。他从被窝里伸出手来握住她的手。他们把彼此看得透明透亮,仅仅是一刹那彻底的谅解,然而这一刹那够他们在一起和谐地活个十年八年。[7]
由于这种以个人生命价值为本位,对个体生命时间流失的急迫关注,《倾城之恋》包括了流离失所、危城劫难、乱世求存这些特殊感受,它兼容了一代代乱世中背井离乡漂泊到海外的中国人的苍凉记忆。从这一点上,我们不难理解张爱玲于他们的亲切和受欢迎的程度;也不难看出,为什么这样一类感受在现当代海外华文作家作品中积淀成了一个基本的母题。
二、空间:出走、城与城
俄国批评家普洛普在民间故事的形态学中启示我们:“一、在叙事文学中可以区分出两个层面,具体内容的层面和抽象结构的层面。”“二、在分析中叙事结构的层面可以从文本中分离出来。”“三、叙事功能是叙事结构的基本要素,正是叙事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了基本的结构类型。”[8]
根据普洛普概括的叙事功能,我们用来分析《倾城之恋》,可以看看,张爱玲的这个作品建立在一个什么样的叙事结构模式上,借助于这样一个结构模式,我们又可能发现在“倾城”这个主题层面中还涵孕着什么东西。
最初情境:
流苏,二十八岁离婚后回娘家住,已七、八年,她名下的钱已被娘家人花完了。白公馆急于打发她出门。
行动一,白流苏陪庶出的七妹宝络去相亲,主动结交了原本是介绍给宝络的范柳原。
行动二,徐太太邀流苏去香港,在浅水湾饭店,流苏再遇范柳原。在这段交往中,经过试探、挑逗、敷衍、拖延,流苏决定回上海。
行动三,柳原送流苏回上海后独自返港,流苏在家中忍耐,忍无可忍时接到柳原电报再度赴港。
行动四,流苏与范柳原同居,一周后,范离港去英国。
行动五,同日炮声响了,柳原归来。两人再次去浅水湾饭店避难。
行动六,停战后,两人开始家居生活。
行动七,结婚启事刊出。不久,双双由港返回上海。
我们把叙述内容按情节和场景变化分为这七个行动,可以看出,这基本上与普洛普所述三十一项叙事功能中处于准备阶段的前七项功能有参差错落的对应。这七项功能分别是:
1.家庭的某一成员离家出走。
2.对主人公发布某种禁令。
3.违反禁令。
4.对头进行试探。
5.对头得到有关他企图捕捉的对象的情报。
6.对头企图欺骗他的受害者,以求占有或属于他的东西。
7.受害者受骗上当,因而不自觉地帮助了他的敌人。
这七项功能可分别定义为:离家—禁止—违禁—侦察—获得情报—圈套—依从。[9]
作为对结构的归纳,这无疑是一个简化的办法。普洛普认为在功能八之后,故事的核心纠葛和冲突才展开,这一功能定义为罪行,系对头伤害或侵犯家庭的某一个成员,包括诱拐、勒索、驱赶、凶杀、囚禁等十九种形态。自功能十八到三十一,基本属于任务完成或困难的解决,这里暂不讨论。就《倾城之恋》而言,故事在功能七已结束了,主人公白流苏与对头范柳原达成一致。不过她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受害者,她清醒地知道与范柳原结合实际收获的是什么。因此,普洛普所述的功能八——故事可能的冲突运作,在这个作品中一笔带过:“柳原现在从来不跟她闹着玩了。他把他的俏皮话省下来说给旁的女人听。那是值得庆幸的好现象,表示他完全把她当做自家人看待——名正言顺的妻。”
就前面我们把倾心之恋概括为与普洛普叙事功能对应的七个行动来看,我们又可以进一步假设:《倾城之恋》是在出走—归家,寻求—获得、匮乏—满足这样一个基本结构之上展开叙事的。当然这两极之间有一系列空间位移:上海—香港、香港—上海、白公馆—浅水湾饭店—巴而顿道的居所—上海范、白的居所。最后白流苏归来的居所已不是那个不容她立足的大家,而是她自己争来的小家了。
可是,对流苏来说,家、获得、满足究竟是什么呢?确切地说,就是房子而已。这房子也可以作为经济来源、生活归宿、婚姻的代名词。如果说范柳原引诱流苏花了些心计的话,这心计也是体现在房子上,他为她提供了浅水湾饭店一百二十号房间,巴而顿道两层楼的家居。这样一种婚姻成就就不禁令人想起钱钟书小说中“围城”的比喻。如此,《倾城之恋》又可以解释为一个女人和一个男人攻克城池之战。不过,我们不好说谁是真正的胜利者,谁又是失败者。事实是他们各自要到了想要的东西,男人要到了流苏尚存的美色,流苏要到了男人买下的房子。交易尚属公平,只不过这座城岂不是一座空城?作者写到了这一景象,这是流苏送走范柳原当晚的感觉:
她摇摇晃晃走到隔壁屋里去。空房,一间又一间——清空的世界。她觉得她可以飞到天花板上去。她在空荡荡的地板上行走,就像是在洁无纤尘的天花板上。房间太空了,她不能不用灯光来装满它,光还是不够,明天她得记着换上几只较强的灯泡。
“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这是作品最后给流苏的结局,香港是作品中的一个城,地理上的城。可是,成全了她什么呢?她和范柳原的婚姻,只是名义上的。这婚姻里缺乏的是爱情。《倾城之恋》,将恋情倒出后,城是空城。这是作品中的另一个城,婚姻家庭、“围城”的城,比喻上的城,无爱之空城。流苏想过:“空得好!”可是她早知问题所在:“她怎样消磨这以后的岁月?”“她管得住自己不发疯么?楼上品字式的三间屋,楼下品字式的三间屋,全是堂堂地点着灯。”香港之城的沦陷是暂时的,战争,毕竟不是生活中的常态。停战后,回到上海,流苏的日子却还长地很。这空城岁月与传统中“长生殿”式的爱情的迥异,正显出了小说与传奇的距离。
三、在场者与空缺者
傅雷是张爱玲作品最早的肯定者,但他对《倾城之恋》评价不算高。他认为:“因为是传奇(正如作者所说),没有悲剧的严肃、崇高,和宿命性;光暗的对照也不强烈。因为是传奇,情欲没有惊心动魄的表现。几乎占到二分之一篇幅的调情,尽是些玩世不恭的享乐主义者的精神游戏;尽管那么机巧,文雅,风趣,终究是精炼到近乎病态的社会的产物。好似六朝的骈体,虽然珠光宝气,内里却空空洞洞,既没有真正的欢畅,也没有刻骨的悲哀。”傅雷的批评最后归纳为两点:“勾勒得不够深刻”,“华彩胜过骨干。”
张爱玲不服气,写了《自己的文章》以作答辩。傅雷文中指出她对范柳原与流苏的转变写得不深刻,张爱玲回答说:
我喜欢参差的对照的写法,因为它是较近事实的。《倾城之恋》里,从腐旧的家庭里走出来的流苏,香港之战的洗礼并不曾将她感化成为革命女性;香港之战影响范柳原,使他转向平实的生活,终于结婚了,但结婚并不使他变为圣人,完全放弃往日的生活习惯与作风。因之柳原与流苏的结局,虽然多少是健康的,仍旧是庸俗;就事论事,他们也只能如此。[10]
将批评和作者自辩比较,会看出歧异在这一焦点上:傅雷是把《倾城之恋》当作传奇看的,他以为这里说的就是一个由奇境(“震动世界之变故”)改变人物命运的罗曼史,“作品的中心过于偏向顽皮而风雅的调情。”张爱玲不以为然,她认为她是写实,而且是偏重苍凉的写实,“苍凉之所以有更深长的回味,就因为它像葱绿配桃红,是一种参差的对照。”
张爱玲究竟是仅写了一个肤浅的调情的故事,还是如她所追求的,写出了苍凉的启示?我以为这里涉及到不同的读法,至少是侧重于男主角的读法和侧重于女主角的读法,也不妨说是作为男性的读法和作为女性的读法。
如前所述,《倾城之恋》于文学传统中的经典作品是有牵涉的,它的语义有一个传统的阐述:“女有扬娥入宠,再盼倾国。”换一个角度,传统作品中也有利用“倾”的一音多义,影射女色误国,导致倾城倾国的。白居易《长恨歌》即是一例,它流传久远,代表了传统文化心理中对“倾城之恋”的普遍看法,这看法包括两方面:一是对贵妃专宠、君王误国的怨恨,乃至于皇帝不杀美女恋人不足以平民愤:“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一是对爱情永存,超越生死这一境界的恋慕:“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说白了,就是误国是不好的,但两情相悦永无尽时还是好的。这里当然有一个矛盾,在父权制为中心的社会,绝色美女即是国宝,理所当然归父权制最高一级的皇上所有:“从此君王不早朝。”诗中对君王的批评顺水推舟,建立在美色一祸水这一潜在前提下。对此,周作人写道:“中国民间或民间文学上相传的美妇人是谁?我们退一步,从历史和小说上来找看,有了几个,却是都不幸,也即是坏人,倾了人家的国也送了自己的命。如妲己被武王所斩,西施为越王所沉,虞姬自杀,貂禅挨了关老爷一大刀。”[11]美色,有双重的危害性,它是祸国殃己,这是父权制封建社会的女性定义。不过,《长恨歌》又把这一定义从具体的现实语境中抽离出,开辟了天上境界,它以君王之思消解了六军不发,必求一女之死的残酷性。女性的死,成全了唐玄宗千古情人的美名。当然,作为一个传统作品,我们可能不一定从上述视点考虑《长恨歌》,因为关于它已经有了一系列约定俗成的解释,但是,一旦读者自省到自己的女性身份或作为女性读者来读它,就可能在它的一般的男性作品文本中找到类似的聚焦点。当代女性主义批评家指出,对这种作品的方式是需要警惕的:“通过这种方式,这些小说中的戏剧性结构诱导女人加入那种把女人当作自由的障碍的幻象。《永别了,武器》中的凯瑟琳是一个很有感染力的形象,但她的角色最明显不过了,她的死免去了弗雷德里克·亨利感觉到她所带来的负担,从而来精心地构筑田园诗一样美好的爱并把自己当作一个‘世界对立的牺牲品’”。[12]“菲特利总结道:‘如果我们在读完此书时潸然泪下,那是为了弗雷德里克·亨利,而不是为了凯瑟琳。我们所有的眼泪最终都只是为男人流的,因为在这部书的世界里,男人的生命才是最珍贵的。女性阅读这个古典的爱情故事,并体验这种女人的理想的形象的寓意,即简单又清楚,即使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唯一的一个好女人只是一个死去的人’(71页)。不论这个寓意是否这样简单,有一点是真实的,那就是读者必须接受弗雷德里克·亨利的视点才能欣赏结尾时的那种悲怆之情。”[13]换言之,也只有接受唐玄宗的视点才能欣赏《长恨歌》。
张爱玲的《倾城之恋》在这个根本点上是反传奇的,她在两个层次上显示了冷嘲的,反讽的态度。一个层面是不存在美色与倾城的联系,就小说女主人公而言,“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但是在这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谁知道呢?也许就因为要成全她,一个大都市倾覆了。成千上万的人死去,成千上万的人痛苦着,跟着是惊天动地的大改革……流苏并不觉得她在历史上的地位有什么微妙之点。她只是笑吟吟地站起身来,将蚊香盘踢到桌子底下去。”
所谓“成全”,实为反语,因为这中间的逻辑是荒唐与怪诞的。犹如张爱玲自辩说:“人是生活于一个时代里的,可是这时代却在影子似的沉没下去,人觉得自己是被抛弃了。为要证实自己的存在,抓住一点真实的,最基本的东西,不能不求助于古老的记忆,人类在一切时代中生活过的记忆,这比了望将来要明晰,亲切。于是他对于周围的现实发生了一种奇异的感觉,疑心这是个荒唐的,古代的世界,阴暗而明亮的。”[14]孤独、被抛弃的个体、古今错位的荒唐感,这是现代人对自己处境的意识。而且,在张爱玲看来,“他们可是这时代的广大的负荷者。”他们平凡,与主宰社会、政治风云的大事件不相干,若有联系,也必是荒谬的。这样平凡而众多的不相干,想必是张爱玲希望表达的一种“苍凉的启示。”
假如把“倾城”当作一种无端地介入人物命运的力量,我们还可以看到,无论在此之前,还是在此之后,“之恋”,爱情传奇,也是不存在的。张爱玲用这样一个故事对“倾城之恋”的阐释,不能不说是对古往今来男性文本中建构的爱情神话的嘲讽。傅雷以男性读者的身份看到,作品“几乎占到二分之一篇幅的调情,尽是写玩世不恭的享乐主义者的精神游戏”,这一评语,用于范柳原是合适的,用于流苏的描写,就未免轻飘。张爱玲作品的老练是在这里,她一开始走上文坛,就带着她对爱情幻想不屑的冷嘲。和“五四”以来许多表现恋爱婚姻的作家比较,张爱玲独树一帜的是在这一点上,她描写男女婚姻,多数与金钱利害死死纠缠。金钱令女性沦为商品,又令她们成为有意识的商品推销者,为推销自己或子女而彼此厮杀。在这里,没有人性,女人与男人为敌,女人与女人为敌,张爱玲写出了一个封建腐朽气息与洋场利欲恶臭交织的社会里女性的变态与沉沦。她喜欢的“参差的对照”用之于范柳原与白流苏,我们可以看到,流苏的调情,背后是生存的焦灼与无奈,这与范柳原是不大一样的。不一样姑且用范柳原念错的一句古诗来说明,范柳原叹流苏不爱他,引《诗经》上击鼓(邶风)中句子:“死生契阔,——与子相悦”;但我们知道,原文是“与子成说”。成说,指的是订约,是夫妻白头偕老的盟誓。范柳原念“成说”为“相悦”,必不是张爱玲的笔误,而是他的愿望,说成调情,也没什么不可以。但流苏要的则不是调情,而是“成说”,她要一纸婚契。在一时的相悦与一生的婚契后,柳原与流苏都不存爱情天长地久之心。所以说,这里面,经济利害是在场者,爱情是不在场的。柳原意在求欢,流苏旨在求生存,这是女性根本的悲哀,也是张爱玲的洞见所在。于是在她笔下,范柳原的调情是主动的、高等的,流苏则处于应战、拙于防范的状态,“她如临大敌,结果毫无动静。她起初倒觉得不安,仿佛下楼梯的时候踏空了一级,心里异常怔忡,后来也就惯了。”又或者“她把两双手按在腮颊上,手心却是冰冷的。”这都是流苏与范柳原的“参差”、不同之点。构成对照的是流苏始终清醒她的盘算,她算得到:“或许他有一天还会回到她这里来,带了较优的议和条件。”她也明白她的底数:“一个秋天,她已经老了两年,——她可禁不起老 当她再次赴港时,她是失败者的心情,因为这种屈服:“内中还搀杂着家庭的压力——最痛苦的成份。”即使在柳原终于得手的那一晚,张爱玲也没有放过流苏那种欲盖弥彰的创痛感:“他爱她。这毒辣的人,他爱她,然而他待她也不过如此!她不由得寒心。”在对这种心理的捕捉和观察上,张爱玲传达了她的并非“顽皮而风雅的”态度。如她自述:“不记得是不是《论语》上有这样两句话:‘如得其情,哀矜而勿喜。’这两句话给我的印象很深刻。我们明白了一件事的内情,与一个人内心的曲折,我们也都‘哀矜而勿喜’吧。”
《倾城之恋》是张爱玲版本的“娜拉走后怎样”,几千年前,诗经·柏舟(邶风)一诗诉说了一个弃妇无处容身、忧愤郁结的心情,几千年后,张爱玲取柏舟诗境,重写了弃妇的故事。无论是《长恨歌》中升天的贵妃,还是张爱玲笔下点蚊烟香的流苏,他们生命和感情的悲剧都不是男性文本中的“倾城之恋”可以包容的。张爱玲说:“‘如匪浣衣,那一个譬喻,我尤其喜欢。堆在盆旁的脏衣服的气味,恐怕不是男性读者们所能领略的罢?”张爱玲没有直接给出娜拉们应该怎样的答案,但她表达了“那种杂乱不洁,壅塞的忧伤”。当你读到“传奇里倾国倾城的人大抵如此”,对于这样的忧伤,还能说什么呢?
丛南
苗人凤比胡一刀略高一筹,二人比武,胡一刀受伤,虽然是皮外伤但说明苗技高一筹,可惜胡因田归农阴谋牺牲,当时两人武器均被涂剧毒…至于苗人凤和陈家洛谁更厉害,就不得而知了,主要是找到参照人物才好比较啊
小葵yf
第一名:《天龙八部》
评 语:竟然有一部作品能凌驾于自己最喜欢的《神雕侠侣》之上,肯定有非给它第一的理由:当然是因为它实在太出色了,出色到我认为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偏爱,因为我毕竟不是一个瞎子……
《天龙八部》属于金庸的晚期作品,就写于《鹿鼎记》之前——我觉得正因为在这部作品中查先生已经把武侠推到一个无法再推上去的高峰,因此之后在写了《鹿鼎记》这样一部“更像历史小说”的作品后,他终于无憾地封笔了。其作品的成熟与精彩由此就已可见一斑,此其一。
很少有武侠小说有三个主人公,绝对不分主次的三个主人公,因为处理起来实在太难,但《天龙八部》做到了,三个有着不同身世背景的主人公分领着三条不同的故事主线,各自经历着自己的奇遇同时揭开各自的身世之迷;三条主线时有交融却又分毫不乱,最后终于又归于一起……试问这样的功力有谁办得到?此其二。
武侠小说一般都和历史背景多少相关,好的武侠小说尤其如此(古龙例外),金庸的故事更是如此,但是综观武侠小说之林,哪怕金先生自己之前的作品,绝没有一部能像《天龙八部》那样把历史与故事结合得如此完美的——把故事放在北宋初年本来就要有勇气,因为这是真正的“乱世”:宋、辽、西夏、吐蕃、大理多极鼎立,加上正兴起的女真,如果处理不好真的容易乱成一锅粥……小说中对这些国家都投入了浓重的笔墨,让我们沉浸在不同环境的故事情节的同时,更陶醉于各地的山川风光和人文风貌,这一点没有深厚的历史和地理功底是绝难完成的……此其三。
在书中的人物可以说数不胜数,包括了当时各国的代表人物,同时又涵盖了江湖上的各路豪杰、僧俗、落魄王孙……个中的关系纷繁复杂,但作者仍然拿捏得分毫不差。更为重要的是该书可看作是一部人性的《百科全书》,在里面争名的、夺利的、贪权的、要势的、好色的、被仇恨蒙蔽双眼的……各色人等一一露面,组成了一副再现实不过的终生相,而同时作者又根据他们不同的特点给他们一一安排了最合适的归宿:如慕容复的发疯,鸠摩智的武功全废,段王爷和他数个相爱的女人相拥而死……对于这样深刻的刻画,我们又能说什么呢?此其四。
其实还有很多很多值得称道的地方——但其实金庸的哪部小说不值得称道呢?只好说,《天龙八部》是其中当之无愧的佼佼者!
第二名:《神雕侠侣》
评 语:一段浪漫感人的爱情史诗,一个缠绵悱恻的动人故事,这也许是个童话,但这样的童话无论说多少遍恐怕都不会有人觉得厌烦;毫不讳言,《神雕侠侣》是我在所有武侠小说中最喜欢的一部,不为别的,就为杨过、为小龙女,为一个贯穿全书又永恒不变的“情”字……
第三名:《倚天屠龙记》
评 语:作为射雕三部曲的收尾篇,《倚天屠龙记》其实是事隔《神雕侠侣》多年后才写的,整部小说无论在境界、构思上都达到了可以和射雕相媲美的地步,同时更突出的是在人物的处理上也比射雕更细腻并且丰满,毫不夸张地说,该部小说通篇充满了一种人性的光辉,不仅仅对武侠小说中常见的感情刻画得细致入微,同时更感动我的是其中的“人伦之情”,包括张三丰之于张翠山,张翠山、殷素素夫妇之于张无忌,以及谢逊之于张无忌……小说直到最后,在“金毛狮王”的皈依佛门中把这种人性的光辉达到了一个升华。坦白说张无忌的性格并不吸引人,但他毫无疑问又是最接近于我们常人的,正直但又有些软弱,有原则但又有些拖泥带水。这部作品通篇读完的话,确实给人有一种回肠荡气的感觉……
四名:《射雕英雄传》
评 语:金庸笔下的第一名著,不管你知不知道金庸,你都应该知道这部作品,无数无数的“金”迷都是通过这本书知道并开始接触金庸作品的,包括我,在学术界,它被称为“新派武侠小说的里程碑”!,绝不夸张。郭靖和黄蓉这两个别具特色的主人公长期以来都被奉为武侠小说人物中的经典,更不用说这部小说奇绝的构思、波澜壮阔的场景画面以及丝丝入扣的情节……简直就是一个词:完美。相信不喜欢射雕的人很少,它绝对是金庸小说、甚至新派武侠小说中最受认可的一部作品。但是美中不足的一点就是射雕毕竟是金庸小说中的承上启下之作,在创作风格上仍然有传统的武侠小说的痕迹在,因而其在人性的考虑上略有欠缺,比如其中欧阳锋的坏就显得有些没有道理,而且书中的善恶人物的壁垒也比较分明,稍有“脸谱化”之嫌——当然以上这些完全属于白璧微瑕,绝不会影响这部作品的可读性
第五名:《连城诀》
评 语:哇!大家是不是已经忘了金庸还写过这么一部作品?没有人会想到我会把《连城诀》提到比《鹿鼎记》和《笑傲江湖》还高的地位吧?对不起,纯属个人喜好。第一次看《连城诀》是小学四年级,那是一本残破的旧版本,当时刚开始看武侠小说不久,觉得这部书特别没意思,也没看完就丢一边了……再后来是两年以后了,那时我已经看了不少武侠小说了,再次读到这部作品时我基本上对上一次阅读已经没有多少印象了,基本上是把它当作一部新的作品来读的——坦白说,这次给了我相当大的震撼,《连城诀》并不算很长的长篇,但是那一遍我读得很久,因为没读一会儿我就有点喘不过气来,要停下来歇一歇。应该说这本书的基调是灰色的,甚至大多数地方是阴森森的黑色,整部小说其实就是揭露人性丑恶的一根鞭笞,我欣赏它,不为别的,其实就因为他写实的风格,因为那是我第一次接触这样的作品,我觉得它比《笑傲江湖》的那种揭露更深刻和血淋淋,也许很骇人,但足够人们读了以后会进行深刻的反思,而不单纯地去究其什么“社会意义”…… 六名:《鹿鼎记》
评 语:又是一个很矛盾的抉择,不过相对上面的《笑傲江湖》,把《鹿鼎记》排在第六很多人还是可以接受的,我个人其实很喜欢《鹿鼎记》,为什么?因为看它的时候人很轻松,更像在看一出幽默诙谐的轻喜剧,不过正如金庸本人在该书后记中所说的,作为他老人家的封笔之作,他自己也觉得这本书与其说是一部武侠小说,不如说是一部历史小说。韦小宝的身上其实并没有多少侠气,他的所作所为也不见得光明正大,但是他倒是在不经意间干了许多大事,由于我自己是个历史迷,因此对这部作品特别有感觉,其实我个人认为武侠小说写到《鹿鼎记》的份上其实已经到了一个极至,很难再有新的突破了(除非像黄易那样硬把科幻元素融入武侠那又另当别论),然而它又实在不太“像”武侠小说了,因此实在不好说……
第七名:《笑傲江湖》
评 语:·!@#$%^&*()…………把《笑傲江湖》排在这么个位置相信不被人用烂番茄、烂香蕉砸死,也会被反对者用唾沫星子淹死!!我下了很大的决心才敢在“第七名”的旁边写上《笑傲江湖》这四个字,但是同时一想,声明了这份排名完全是我个人的主观产物,如果顾忌太多而废弃了自己的想法,反而没有意思了——于是,便释然了……
不能否认有无数人喜欢《笑傲江湖》这部作品,同时在许多论坛与刊物上,这部书往往在众多排名中高距榜首,有很多人喜欢令狐冲,认为他够洒脱;有更多人喜欢任盈盈,认为这种敢于把握自己幸福的女子简直完美;更有小说评论人士认为此作品是金庸笔下最具有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的一部,因为它所描述的种种是中国历朝历代都有的,直到现在还时时存在的社会现象,认为象岳不群、左冷禅这样的人,绝对具有时代研究价值……扯远了,不想多说为什么别人如此推崇这部作品了,只想说说自己为什么对《笑傲江湖》并不感冒。
首先,我不喜欢令狐冲,很多人称他为金庸笔下的浪子,我觉得他根本不是!为什么?因为他远达不到古龙笔下浪子们对于一切、尤其是对于感情的洒脱,他决不是万事无萦于怀,他所牵挂的东西和放不下的东西实在太多,而其中偏偏没有一样是他自己能把握的,他缺乏杨过那种对于感情执着和一往无前的精神,他总是在妥协,对师门,对社会,对任盈盈;其次,我承认任盈盈很了不起,但我始终认为她并不可爱,因为一个自始至终一手操控感情的女人绝不是我所追求和喜欢的;最后,我想,武侠小说是成人的童话,如果我不能在其中得到我们想要的满足,而硬要去深究什么现实意义,文化价值,实在是一件很无趣的事……
原贴:金庸武侠小说的最高成就
皮皮鲁赫鲁西西
还有利害的七伤拳
但我认为这是一个数字巧合而已,不能说金庸钟情于7,如果这么说那三、四、五就更多了,比如五的就有很多:五毒教、明教的五散人、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五大高手,铁掌帮的五指峰、五岳剑派等
四的也有很多,明教四大护法、黑木崖也是四大护法、连城决的落花流水四大高手,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也可算四大高人,天龙八部中四大恶人等等,
o宠辱不惊去留无意o
作者简介:曹雪芹, 清代小说家。名霑,字梦阮,雪芹是其号。
内容简介:《红楼梦》一书,以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的爱情悲剧为主线,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荣衰的描写,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视野,森罗万象,囊括了多姿多彩的世俗人情。人们称《红楼梦》内蕴着一个时代的历史容量,是封建末世的百科全书。
1. 现在人们说起《红楼梦》,往往指的就是曹雪芹的前八十回和高鹗的后四十回续书的总称。这120回的本子,总字数达1075000字左右。
2. 曹雪芹在写这部书时,用了“谐音寓意”的手法,他把贾家四姐妹命名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这是谐“原应叹息”的音;在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时,警幻仙姑让他饮的茶“千红一窟”,是“千红一哭”的谐音,又让他饮“万艳同杯”的酒,这酒名是“万艳同悲”的谐音,这样的手法几乎贯穿了全书.
事件:1.王凤姐弄权铁槛寺
2.林黛玉焚稿断痴情
3.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3. 刘姥姥初进大观园
人物性格:
1.林黛玉:生性孤傲,天真率直,蔑视功名权贵,与宝玉同为封建的叛逆者
2.王熙凤:精明强干,贾府的实际大管家,极尽权术机变,残忍阴毒之能事,
3.贾宝玉:封建叛逆者。他厌恶封建社会的仕宦道路,反对“男尊女卑”的封建道德观念
4.薛宝钗:容貌美丽,肌骨莹润,举止娴雅。她热衷于“仕途经济”,劝宝玉去会会做官的 。她恪守封建妇德,而且城府颇深,能笼络人心,得到贾府上下的夸赞。
《西游记》
作者简介:吴承恩,明代小说家。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怀安山阳(江苏淮安)人。
内容简介:孙悟空与猪八戒、沙僧一起保护唐僧取经。一路上历尽千辛万苦,战胜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功成圆满,终成正果
人物形象:
唐僧:身材高大,举止文雅、性情和善,佛经造诣极高。他西行取经遇到九九八十一难,始终痴心不改,在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的辅佐下,历尽千辛万苦,终于从西天雷音寺取回三十五部真经。最后被封为“旃檀功德佛”。
孙悟空:他嫉恶如仇,不怕困难,坚忍不拔,英勇无畏,取经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猪八戒:性格温和,憨厚单纯,力气大,但又好吃懒做,爱占小便宜,他对师兄的话言听计从,对师父忠心耿耿,为唐僧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最后被封为“净坛使者”。是个被人们喜爱同情的喜剧人物。
沙和尚:保护唐僧西天取经路上,任劳任怨,忠心不二,取经后被封为“金身罗汉”。
事件:1.孙悟空打闹天宫 2. 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3. 八戒大战流沙河 4.孙行者三调芭蕉扇 5.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三国演义》
作者简介: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名本,字贯中。杭州人,祖籍太原。
内容简介:《三国演义》通过集中描绘三国时代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揭示了东汉末年社会现实的动荡和黑暗,谴责了封建统治者的暴虐,反映了人民的苦难,表达了人民呼唤明君、呼唤安定的强烈愿望。
人物简介:
曹操:自幼放任荡不羁,但很有才华,又足智多谋,善于随机应变。当年,汝南有个善于评论人物的名士,名叫许劭,评论曹操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诸葛亮:智者和智慧的象征,清忠耿直,用人唯贤,谦虚、谨慎、认真又尽职 鞠躬尽瘁。
刘备:一代枭雄,宽厚仁爱,求贤若渴。俗话说: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
关公:忠义,智勇双全
事件:1.桃园三结义 2. 火烧赤壁 3.草船借剑 4.孔明借东风 5.关公五关斩六将 6.诸葛亮智用空城计
《水浒》
作者简介: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
内容简介: 宋朝统治者腐朽凶残,宋江、鲁智深等众多好汉最终都因为种种不同原因而被迫在梁山落草为寇,揭杆起义。他们举起义旗,打着替天行道,劫富济贫的口号,杀遍大江南北,沉重地打击了反动统治者的嚣张气焰,张扬了人民群众的神勇斗志,干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
人物简介:宋江:豪爽,义气,仗义疏财
李逵:鲁莽,孝顺,勇猛
武松:有勇又谋,打抱不平,是一位英雄好汉
事件: 1.桃园三结义 2.曹操煮酒论英雄 3.刘玄德三顾茅庐 4.诸葛亮舌战群儒 5.关云长刮骨疗毒
希望这对你有帮助。
不改变_无极变数
我也认为《鹿鼎记》的艺术成就最高
是一部很特别的武侠小说
其次是《天龙八部》
这是金庸小说中我最喜欢的一部
佛学色彩浓厚、兄弟情义深重
另外,我个人认为《笑傲江湖》应排在第三
这是一部政治色彩颇浓的小说
通过对江湖诸事的描写,揭示了许多深刻的道理
例如对自由的追求、对正邪的判断
顺便提一下,you《连城诀》也是用特有的笔法揭示了人性的恶
同样在正邪上给我们新的思考
但在人物塑造上,主角却不如配角成功
所以相对《笑》来说排名较靠后
这是我对前三甲的看法,个人愚见~
其他几部作品的排名与楼主的看法差不多
其实每部小说都有其出彩的地方,像:
倚涉及的地域十分辽阔,内容丰富
《神》中对各种各样的情的描写、以及对个人个性的追求、对世俗的叛逆
《雪》在结构上的独特、结局的悬念
越的短小精悍、对“西子捧心”的完美诠释
…………
原贴:金庸小说艺术成就排名
JRFFREY
这四个人的艺术成就很难比较,不同时代、不同风格、不同文体,很难说孰高孰低,越久远的作品,大众理解越困难,普及度越低。但是艺术成就不是说不高。
这些人的作品形式里,我最喜欢宋词,长短句的形式感觉最有律动和变化,写词的我最爱苏东坡,无论他做人、做事、作文,我都很佩服。
苏轼科举年少成名,但是不是书呆子,可以说是个全能型人才:诗、词、文、赋、书、画、政治、思想、烹饪、酿酒等等各方面都有所建树,文、词最为有名,开豪放派先河,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这几个人的生平经历和性格皆不同,写的作品也就无法又一个标准衡量。屈原怀才不遇、投河而终;陶渊明醉心田园,怡然自乐;李太白潇洒风流,一代诗仙不似人间俗子。
我为什么最爱苏东坡?因为苏轼最鲜活、最温暖、最豁达,他曾说: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田院乞儿。他心里有一种大爱,与所有人交好,不分贫贱,风趣幽默,交友甚广。他是最活在生活里的人,有血有肉有悲有喜。一词二赋光照千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人间再无苏东坡!
最后,以苏轼的一句名诗结尾:“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四位都是名垂青史的大家,孰高孰低,见仁见智。
猪仔妈
这就完全看个人偏好了,文无第一,并不存在“客观”的普遍标准。
仅以我个人偏好而言:
李太白独一档,因为他的自由气质和想象力是中国传统极度缺乏的,他的诗是几千年中国人压抑个性的集中爆发,这不是任何其他文学家可以望其项背的。
屈原次之,实际上屈原是李白风格的祖师爷,之后是曹植,再后李白。曹子建也是我个人心目中仅次于李白的大诗人。
苏轼再次,他也是这个风格的延续,他的词,我的个人评判是在李白曹植之后。当然他的文章也很好。
至于陶渊明,个人不太感兴趣。
cchjjb
对于中华民族历史上这几位如雷贯耳皓月当空的历史文化名人,他们一直就是我们仰望和膜拜的对象,也一直是我们民族的文化脊梁。
这几位历史文化名人,虽然各自生活在不同的朝代,也存在着其间巨大的个体文化差异,但他们的文化内核一直是共通的,也是我们最引为骄傲与自豪的。
他们的共性就是一起营建和打造了我们民族文化的历史脉络传续,在世界的东方树立起了永不褪色的丰碑。
阁下选取的这几个人,都很有代表性。屈原是先秦时期的历史文化名人,以他为代表的楚文化以辞赋驰名,对后世的文学影响力尤其巨大,他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和“虽九死其犹未悔”等辞句恰是这几个杰出人物的真实写照;陶渊明则是另一种类型的文化舵手,他的生活和阅历,代表了中国古代先贤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昂扬气节和铮铮铁骨;李太白则是文学天才恃才傲物、落拓不羁的典范,无论是他的才情还是他的为人,都堪称一个时代的缩影;苏轼则是最明志、最朗畅、最豁达的文学领袖,他可以在极端困窘的条件下,一直保持旺盛的创作生命力,甚而愈加困顿,反而更会激发斗志和才情,留给后人和这个世界最富有人情味、最善于苦中作乐、最具时代风骨的文学作品。
这几个人,都是我们民族的时代风向标,也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旗手,由他们点燃的文化焰火已经燃遍中华大地,由他们引航的文化之舟已然越过万重险滩,正驶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虽然我们不可能对他们每个人都做到爱到骨髓,但我们却可以借助他们的风势,扬起文化的风帆,也可以站在他们的肩膀上,为民族的伟大复兴再添一把烈焰干柴。
就我个人来说,我个人十分推崇苏子,可以说他是我毕生的偶像和目标,我虽然做不到他那样练达快意,但我能充分感受到他内心的情感波涛,也愿意在以后的时间里和他一起走向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但我又对陶渊明格外倾慕,以为他就是我一生的榜样。我愿意借助榜样的力量,给我自己开辟一条属于我自己的文学之路。
至于屈子和李白,俩个人更为桀骜与酷烈,人性也达到了极致,非一般天才型选手难以实施,更难以实施,只好对他们再次敬畏和仰望了。
图片来自网络
ohpa_queen
又是一个说不清的问题,屈原是战国楚人,陶渊明是东晋人,李白是唐朝人,苏轼是宋朝人,前后1400年,非要放在一起比较,有意义吗?只有一个一个说了。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屈原作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民歌到诗人创作的时代,其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一,《离骚》与《诗经》中的《国风》并称为“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陶渊明,别名陶元亮,陶潜,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他也是田园诗派创始人,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这类诗充分表现了诗人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还是文学史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他使酒和文人的精神生活发生了紧密而重要的联系。嗜酒的时代风尚影响了陶渊,他借饮酒追求精神的超越与解放,化解人生的种种感伤、焦虑与痛苦,他在酒中获得了无限的乐趣和慰藉。他以自己的真性情和大才气实现了诗与酒的完美结合,达到了酒与诗的最高境界。陶渊明归隐田园,纵情山水,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代表作有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现存世诗文千余篇。李白的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为最高。他的歌行,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狂妄恣肆,任意随性之,变幻莫测,摇曳多姿。李白的绝句清新明快,飘逸潇洒,清水芙蓉。在盛唐诗人中,王维、孟浩然长于五绝,王昌龄长七绝,兼长五绝与七绝的只有李白一人。 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完美统一。
苏轼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文学当年他的文章,诗,词,赋都有很高的成就,是难得的文化全才。他的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4];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苏轼生性放达,为人率真,深得道家风范。好交友、好美食,创造许多饮食精品, 好品茗, 亦好游山林。苏轼在文、诗、词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而且苏轼的创造性活动不局限于文学,他在书法、绘画等领域内的成就都很突出,对医药、烹饪、水利等技艺也有所贡献。
现在我们来研究一下他们之间的关系,首先,他们都是官场的弃子,屈原多次被放逐,最后沉江自杀。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返家,躬耕田亩。李白被赐金还山,还在皇位之争中站错了对被流放。苏轼更是多次被贬,甚至说“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在逆境中坚持本性不改,是这几位诗人共同的精神状态,屈原至死不改初衷,情愿用生命来殉的美政理想。陶渊明更注重个性的独立和心灵的自由,因而他能在接受现状的同时,张扬自己的生命活力,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李白“天为容,道为貌,不屈已,不干人,巢、由以来,一人而已。”苏轼在为人上,苏轼在几乎丧命的逆境中保持坚贞气节和独立人格,决不随波逐流;在为官上,苏轼坚持为官一地,造福一方,徐州防汛,杭州筑堤,儋州授馆,兴修水利,架桥凿井,赈灾施药,都于史有征;在人生态度上,苏轼即使在身处绝境时,也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追求。
在艺术上这几位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屈原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他创作的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积极浪漫主义的优良传统,所谓屈“骚”传统。 《离骚》的浪漫主义特征,在内容上表现在对进步理想孜孜不倦的追求上,在艺术上表现在采用丰富的神话素材,通过自由的幻想,构成奇特的情节、境界,并善于利用、发展民歌的比兴手法,来象征他与楚国黑暗势力的斗争是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斗争。
陶渊明的四言诗继承了《诗经》“风”的传统,坚持了现实主义道路,但他的饮酒就能发现楚辞·渔父 的影子,结构上都是问答式,内容上都是以拒绝与浊世同流为主旨。陶渊明还写了感士不遇赋,文中诗人将胸中块垒一吐为快,有人认为此赋从内容方面继承了楚辞的“发愤抒情”传统,虽然不是骚体赋形式,但其精神主旨却与《楚辞》是一脉 相承的。仄就是说屈原对陶渊明的影响是明显的。
李白更是屈原文化的继承者。屈原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李白是继屈原之后中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杰出代表,他曾有意识地学习屈原积极的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 李白的诗篇,也是大量罗智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日月风云等入诗,构成一幅幅雄奇壮丽的图画。李白被认为是屈原之后中国古典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积极浪漫主义作家,他的人生经历、思想意识、作品风格与屈原都有极其相似的地方,他认同屈原。对屈原的创作成就,李白给予很高的评价:“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而他的创作也明显受到了屈原的影响。
苏轼是文化全才,词风豪放,他的个性率真,孤高傲直,豁达洒脱,也是一生不会迎合权贵、奴颜婢膝。他始终坚持维护自己的人格,对外界强加于他的打击、压迫,苏轼都忍不住要在作品中发泄不满,有强烈的自我表现的欲望。
总而言之,屈原是浪漫主义祖师爷,陶渊明是田园诗派开山老祖,李白是谪仙下凡,苏轼是中华文化集大成者,这四个人放在一起比较,怎么比呢?个个都是第一吧!
熙_家族
屈原开浪漫主义之先河,譬如张三丰于武当山。
陶渊明属山水田园诗人,譬如崆峒派或者青城派创始人,比较小众些。
李白是浪漫主义集大成者,如张无忌各种功夫都会,都很精通。
苏轼更洒脱些,比较像令狐冲。
单论艺术成就,可能李白最高。但是屈原属于开宗立派,重要性无与伦比,李白,苏轼无不受到他的影响。而苏轼在最高处可能略逊于李白,当可与屈原并驾齐驱。
祈境
首先家喻户晓的肯定是李白!而且他的诗歌也登峰造极!名气上屈原和苏轼不相上下,但稍有文化的人,都知道苏轼是中国难得一见的大文豪!苏轼可以和李白并列第一的!陶渊明还是排后面了,虽然我最欣赏他的人品!
艮猫儿
题主所提四人,从总体上来说,很难在艺术成就上分出高下,小楼分开来一项一项比较。
1、诗从诗的这种体裁来说,诗经跟楚辞是中国诗歌两大源头,而楚辞中最重要的作者就是屈原,李白诗中的瑰丽想象,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了楚辞的影响,所以屈原无疑要排在第一。
如果再拉近一个人杜甫,那么杜甫对后世的影响差不多可以到达屈原的级别,而李杜能合称双璧,那么在题主所提四人中,李白排第二。
陶渊明是隐逸诗之宗,而且开创了田园文学这一文学潮流,苏轼对其极为膜拜,故排第三。
苏轼是宋诗中的大家,但是宋诗本就矮了一头,所以在诗的成就上,他难以跟前三位争雄,只能屈居第四。
诗的艺术成就:屈原>李白>陶渊明>苏轼
2、词词本来也属于诗歌类的文学体裁,但它在长期的发展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美感,所以这里单列出来比较。
上述四人,只有李白和苏轼写过词,而李白的词,真真假假,且数量极少,因为也难跟开创了豪放派词风的苏轼相抗衡。所以:
词的文学成就:苏轼>李白
3、文屈原没有留下文章。
苏轼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在八大家中,也是可入前四的人,他留下的文章数量多,影响大,故排第一。
陶渊明留下的文章不多,但也影响很大,他的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等,都是千古名篇,故排第二。
李白留下的文章极少,经典文章有春夜宴桃花园序,但影响显然不及苏轼和陶渊明。
文的艺术成就:苏轼>陶渊明>李白
4、书在书法中,只有苏轼能以书法名世,苏轼是宋四家之一,他的寒食帖被称为第三大行书。所以苏轼当排第一。
李白也善书法,传世有上阳台帖,但其成就无法与苏轼相比。
屈原与陶渊明未有书迹存世。
书法艺术成就:苏轼>李白
5、画四人中,只有苏轼还是一个画家,他是湖州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现传有古木怪石图、潇湘竹石图等。
6、剑如果剑术也是艺术的话,那么李白肯定是四人中剑术第一者。李白不仅文采斐然,其剑术亦是十分高明。他“十五好剑术”,“剑术自通达”,造诣非同一般。
其余三人,没听说过会剑术。如果要在文人中分个剑术高下者,那么只能有请我们大宋古惑仔辛弃疾与李白切磋一番了。
7、吃四人都会吃,但能把吃当成艺术,成为美食家的,只有苏轼,苏轼在黄州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不忘创造美食,成功发明了一道千古名菜东坡肉,我想,在普通市民的心中,东坡的名声恐怕远高于其于三人。
以上是小楼的个人见解,如果让你评,你觉得屈原、陶渊明、李白、苏轼在中国历史上谁的艺术成就最高?
Waiting
从整体来看,个人认为,苏轼的艺术成就最高。
屈原是文学家,政治家,他的离骚开创了诗词的先河,是艺术大家。最后却因为政治抱负而失败。
陶渊明,是个文学家不假,但因为他消极厌世,避世,虽然文学有一定成就,对社会贡献不大。
李白,不愧是文学大家,诗仙。文学造诣颇高,也是中古最著名的古代诗人之一。
苏轼,之所以他艺术成就最高,是因为,苏轼是有史以来,在艺术的各个方面都具有非凡成就的一个人,诗词,绘画,书法,音律等等,各方面都有非凡成就,是历史上一个不可多得的艺术大家。
个人觉得他的艺术成就最高。
天马行空
屈原最大的成就是离骚,辞体影响至今,并被各朝统治者以爱国主义标签进行宣传。
陶渊明按官阶是县令,但归隐的事实和田园风格迎合了好多不如意的文人,被人们称为田园诗人。
李白最大的成就当然是诗,假如自称第二,肯定无人敢称第一。其豪迈洒脱,天马行空等都是可读而不可学的。其诗尽可多言,更有一幅书法作品留世,也是很值得称道。
苏轼的综合成就在历史上可以相提并论的可以说凤毛麟角,留下来的佳话也是很多的。最大的影响还是诗词书画,文章写的好,学生也众多,可谓影响深远。
历史上一个人的成就,很大程度取决于他的历史地位和政治对他的认同,加上为政者的宣传包装,会对其影响产生很大的干扰。只论其中文学,自是各有千秋,仁者见仁了。
彬妍 · 添天
屈原在列国战乱中有忠君爱国忧国忧民舍身取义有孔孟仁义道德之高风亮节;陶渊明的桃花园记即是追求孔子赞同学生曾点想往人们的和谐田园生活的翻版;李白想往老子的任其自然自由的浪漫无羁的道义生活;苏轼重视民生人文人生情感的生活.各人各处不同的时代各有所主特长难分伯仲,跳不出老庄孔孟之藩篱!屈原愤世嫉俗殉死明义偏激?陶渊明避世隐退幻想安勉的田园生活不现实?李白追求飘飘欲仙醉生梦死的不劳而获的寄生自由生活是空想?苏轼到是比较现实入世做官能为民办事筑苏堤兴水利,仕途不畏坎坷,追求享受生活的情趣快乐!
dynest
必须屈原,他是中国第一个诗人,其诗辞水平高度后世无出其右者,既有李白的浪漫,又有苏东坡的豪放,杜甫的忧国忧民,陶渊明的田园气息,更有《天问》中超越时代的自然哲思,更难得的是他有一颗赤子之心。另外几位或多或少继承了他一两种潜质,但总体上看屈原的成就无人能比,如果没有屈原恐怕就没有汉赋唐诗宋词,中国文学要暗淡不少
芳馨菲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一个战国时期的爱国诗人,一个东晋末期的隐逸居士,一个盛唐飞歌的豪侠剑客,一个大宋巅峰的文学全才。
四个人在仕途上都不顺畅,一个投江,一个入山,一个叛乱,一个流贬。官场和人生的不顺反而让他们的文学作品艺术性直线飙升,自成一派。但是,由于时代不同,物质生活的变化,以及语言文字的不断丰富,文学作品的表现能力不断加强,所以光从作品的高度来比较是不大公平的。
我们剥离一些东西,从文学史(中国历史也就是文学史)来看。
苏轼作为经济最发达的宋朝的顶尖文人,不光诗词书画精通,还在生活中留下了许多传说,比如“东坡肉”、“苏小妹”、“佛印”之类的传闻逸事,让他在普通老百姓心中的地位也非常高。而他在文学上的最主要成就就是帮助词脱离了歌女和羁旅题材的局限,开创了豪放一派,再通过后来人的努力,终于将宋词送上与唐诗一样辉煌的地位。苏轼可以说在鼎盛的宋词期间居功至伟,在词牌的发展史上可以说是第一人。
李白所在的盛唐也是盛世王朝,前朝齐梁体在初唐被猛烈批判,体裁上发展出格律诗,题材上不再囿于前朝颓靡,立意上大开大合,昂扬向上。李白处在这个诗歌大发展的时代。一方面官方科举考试推动诗歌兴盛,一方面诗歌理论复古,反古,格律,百花齐放,他凭借个人的不世文采,浪漫想象,道家思想,落拓仕途为世人展现了诗歌最离奇,最伟大的一面。被尊为“诗仙”。
陶渊明所在的东晋时期就很不行了。他出来当几年官,因为和上司不合,“不为五斗米折腰”,一气之下辞官回家。后来复出,过了几年又因为丧母丁忧,再出山的时候东晋都灭亡了。作为东晋名臣陶侃之后,不仕成为了他的一种态度,他选择了“采菊东篱下”清苦至死。他在诗歌史上的成就主要就是开启了田园诗派,并注入了隐士精神,为后世的落魄文人提供了一种寄托,仰望的方向。但是在经世治国的儒生心中,陶渊明的活法只不过是官场不遇的选择。不顺利的时候,就想起学陶渊明了,飞黄腾达的时候,更想成为的是凌烟阁上的画像吧。
最重量级的最后出场。我们不讲政治方面,只讲文学艺术。屈原是一个伟大的诗人,是文学史上首个你能记住的诗人,其开创了个人咏叹的先例,使得文学从众人口头创作而进步为文人个人创作,即便不是绝对的开创,也是诗歌创作的分水岭。也就是说,中华民族千年来诗歌第一人,非屈子莫属。他在楚辞中开创了为诗歌取名字的先例,他以前的《诗经》里的诗有名字吗?都没有;同时在艺术手法上,开启七言,杂言这些结构,为后世五言诗,七言诗打下了基础;在思想创作上,由于楚地荒蛮,巫术横行,屈原的创作充满了奇丽鬼魅的想象,是为浪漫主义的先河。
后世李白,李贺以及众多文人的想象都脱离不了屈子为他们打下的底稿。
屈原在诗歌上的开创是中国几千年来文人高山仰止的青天,也是中国浪漫诗人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
所以,有答案了吗?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评论。
喜欢请点赞并关注,谢谢。
珍爱桢勋言言
屈原、陶渊明、李白、苏轼在中国历史上谁的艺术成就最高?
我认为每个人的历史成就和价值都不一样。
屈原可以说是一个引领者。如果用武侠小说的名家来形容(当然,这有点贬低,只是做形容),屈原的文学地位有点像还珠楼主,距离我们似乎遥远,却不能忽略的,就像后世的梁羽生、金庸、古龙等武侠名家都受到还珠楼主的启迪一样,陶渊明、李白、苏轼等后世的文化名人,都受到了屈原的影响。
有人说,屈原是先秦时代最有光荣之名,也是最为伟大的诗人,没有之一。因为要从先秦时代找出一个可以和屈原比肩的人,是不可能的。
但是,因为时代遥远,我们对于屈原的生平,除了司马迁的《史记》里面有简略的《屈原传》之外,别的详细材料,我们都不能再找到了。
屈原的代表作,是《离骚》、《九歌》、《九章》等。有人说屈原的《离骚》,是先秦时期最为伟大的文学作品,也是中国历史上全部文学史罕见的巨作,后世形容文章写得好不好,就常常用《离骚》来做对比。
比如司马迁的《史记》,就被称为:“无韵之离骚”。
据说许多人的名字,还特地去屈原的《楚辞》、《离骚》里面给小孩取名字,比如像:灵均、正则、伯庸、望舒、蕙兰等等。
当然,屈原更伟大的,是他作品之中涌现的高洁的思想和爱国的情怀。
陶渊明则可以说是一位承上启下的文学伟人。如果用武侠小说的名家来形容,陶渊明的地位大概可以和梁羽生匹配。因为梁羽生可以说是现代武侠小说中承前启后,开宗明义的一代大师,而陶渊明在我国历史上的文学成就,也大概如此。
有人说,陶渊明是六朝时期最伟大的诗人,除了曹植之外,大概那个时代前后数百年来,都没有可以和他比肩的人了。
陶渊明的出现,可以说是异军突起,他的作品既不像他之前的作家一样,也和后世的诗人不一样。他的作品,就犹如孤鹤展翅,翱翔在晴空;又好像朗朗明月,静挂在午夜,是超然独立的。
陶渊明的作品,主要以五柳先生传、归去来辞、《桃花源记》为代表。
其中《桃花源记》,是我们小时候必背的文章。
当然,陶渊明更伟大的,是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超然气节。
李白,可以说是古诗中的不世奇才。如果用武侠小说的名家来形容,古龙的地位大概可以与之相匹。因为他们都是浪漫的,飘逸的,潇洒的。
有人说,李白是无望不见其卓绝的天才,他的诗歌飘逸清俊,如天马行空,如怒涛回浪,潇洒豪放。因为李白的浪漫豪迈,所以他的作品,我们读起来,音调铿锵响亮,文辞豪放流畅,犹如明珠转玉盘,瀑布倒深潭,让人非一口气读完不可。
喜欢李白的,都说他是千古无一。
如果从诗歌的角度来看,好像的确如此。
所谓:千载独步,唯公一人。
李白的作品,我们耳熟能详的很多,小时候要背得也很多,这里也就不一一列举了。
但是说起唐诗的话,很多人都要把李白和杜甫合起来讲。
所谓:少你爱李白,年纪大了,有时候会慢慢倒向杜甫这边。
当然,李白更伟大的,是他那种惊世骇俗的想象力。
苏轼,则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亲和力、最有群众基础的词人了。就好像在武侠小说之中,我最喜欢的,还是金庸;而在中国历史上的文人,我最喜欢的,则恐怕是苏东坡了。
说到苏东坡的文学作品,大家想到的,肯定是他的“大江东去浪淘尽”,想到的是他的“明月几时有”;想到的是“天涯何处无芳草”,想到的是“一蓑风雨任平生”。
关于苏东坡的诗词作品,我们可以想象得到的,甚至可以背诵的,都有很多。
然而很奇怪,今年来,相较于苏东坡的诗词,我却更喜欢他的散文策论,喜欢他的留侯论,喜欢他的喜雨亭记,超然亭记等等。
因为读苏东坡的散文策论,会让自己总有惊喜词句。
比如像“古之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世之累”,“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等等。即使像记承天寺夜游这样不足百字的文章,也有“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或许,是因为年岁渐有,能让自己感动的事情不多。而苏东坡的从容安定,总是能够让自己感动吧。
所以,苏轼更伟大的,是他的那种安定从容,随遇而安,一蓑风雨任平生的豁达吧!
豆豆丁_007
群星闪烁华夏空,坟典雅集海岱雄。溯源经骚辉裔胄,育学飞升玉宇龙。屈子求索熏莸道,桃源陶张追梦风。我侪受慧荊路拓,高瞻沧桑驰骥中。杯酒醉咏《蜀道难》,白也诗卷掷地声。歌若豪竹布大野,韵如金锤撞巨钟。东坡宋之领军者,彩笔竟逼紫微宫。大贤谁能评优劣?草芥告饶力所穷。惟愿款诚感悟君,述意会心自不能。
Irene铭
屈原开辟了騷體詩的先河,陶渊明的田园詩無人匹敌,李白的詩歌是浪漫主義代表,蘇軾的豪放詞,無人超越。四个文學家都是中國歷史上頂級的代表人物。藝術成就各領風騷。
Jessie0128
这几个人的艺术成就综合来看,最高者当属苏轼,苏轼是诗家,词家,书法家,画家,散文学家,以上五个方面,苏轼样样精通而且达到了很高的高度,在历史上也都得到了公认,其他几人在文坛上的确也各领风骚,影响至今,但他们只是在一两个方面成就突出或有所突破。苏轼则不然,他样样精通,属全才通才型艺术家,除此之处,苏还是个美食家,流传至今的几样东坡菜赫赫有名。在艺术方面以外,苏还称得上政治家,官位在朝廷也很显赫,他既不是保守派也不是改革派,他应该算实事求是派,王安石改革中,他不完全同意王的有些改革内容,因当时王的改革有些政策对百姓不利,苏从民生角度抵制有些政策的实施,因此被贬官。王安石改革失败后,保守派上台重用苏轼,苏又回到朝廷任职,保守派上台全面否定王安石变法,苏轼还是从维护百姓利益出发,主张王变法中的部分改革措施是可行的,不应全盘否定,因此苏又受到保守派打击,再次被贬。如果苏没有实事求是的政治见解,随风倒或甘愿当跟屁虫,可能在朝廷的官位或许能保住。尽管如此,苏在地方任上,都取得了较大成绩,深受百姓爱戴,苏轼是具有较高政治能力的。抛开政治因素,单从艺术成就来说,我个人认为应该苏为最高。本人学识有限,可能有失偏颇,望朋友们多多批评指正。
米虫
屈原最受尊敬。李杜双峰并峙,苏轼是个多面手,不同时代的文人比较,也像关公斗秦琼,能说李白的绝句,比苏轼的豪放词孰高孰低。不同时代人们擅长不同的文体:楚辞——唐诗——宋词——小说和散文。
naonao215
看到很多人选苏东坡做第一,我觉得不然。恰恰相反,我觉得与其他三位比较,苏东坡没有任何优势,只能屈居第四。我个人选陶渊明做第一,陶诗及陶文开一代风气之先,不单单是隐逸诗人可以称之,其诗文对后世影响最深远。其高风亮节更是中国文化的典范,堪称千古一人。其余三位的排名,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我觉得怎么排都不为过吧。
游走的狼
这四位肯定都算是大神级的人物啦,谁高谁低,不是专家级别的很难评判吧
另外,四位大神历史年代不同,领域也不一样,更加不好说了!
那我就换个角度来说,在普通人眼里谁的知名度高,谁的认知度强,那应该是李白大神啦
无论是平头百姓,还是学语孩童,甚至是刚学中文的“老外”。应该都听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吧
从这个角度来说,普世的认知上李白老大应该是略胜一筹!
season2_amy
很难说。
屈原占了个诗宗的地位。
陶渊明之美学,属于道儒结合的审美新境界,后世没谁能超越他。
李白,古风是很出彩,奈何杜甫、白居易、王维还有边塞诗人等分了他的时代光辉。
苏轼,宋诗里顶尖的,词是一代宗师,散文政论都是最顶级的。还有书画等艺术都是大宗师级别。
因为题目是讨论艺术成就,那就不限于诗歌了,综合而言,苏轼是集大成者,艺术整体成就最高。
蜗牛妞荷兰代购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是一个政治家,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出身在一个贵族家庭,受家庭环境的影响,接受过很高的教育,在青壮年时期有过很大的理想和抱负,他对楚国文化供献也是很大的,一生中写了很多诗歌,其中具有代表性作品《离骚》是影响后世最长的一首抒情诗歌,诗歌表达了诗人对租国热爱,对租国的忧郁,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同时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黑暗,荒淫,无度,因此后人为了纪念屈原,有很多民间风俗习惯,以活动方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端午节就是其中之一。
陶渊明是我国古代东晋时期的伟大诗人,和文学家,陶渊明开创了以田园生活为素材的艺术理念,他把田园自然生活,用诗歌方式进行创作,从而达到艺术的最高境界,陶渊明的诗,
感情细腻,风格朴素,思想自然,具有“田园诗人”之美名,他的诗共可分为三类,既,田园诗,饮酒诗,咏怀诗,陶渊明是开创田园诗派的鼻租,乃至今日文人墨客,作家学者以截裁,摹拟陶渊明诗歌里的词句,和文意来进行写诗和创作。
李白是唐朝鼎盛时期大文学家,诗人,李白信奉佛教,道教,一生的诗歌作品大约有九百多首,代表作《将进酒》,《行路难》,静夜思等他的作品很多,是以浪漫主义思想的手法去描写生活,李白诗歌有的“热情奔放”有的读时“犹如身临其境”这和他的豪迈自然狂放不羁有关系,因此李白对中国诗歌文化的供献和成就不朽的。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时期大文学家,诗人,在书画,诗词,等艺术领域有很高思想造旨,代表作有赤壁怀古《蝶恋花》水调歌头卜算子定风波等,他的诗词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常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去阐述诗词中的意境,在对人生理念和社会文化发展上,毫无掩饰的,展现在文学作品中,苏轼的大半生都在漂泊奔走四方中度过,并善于观察自然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给诗词,书画,创作提供了很多的原始资料,苏轼对文学创作也倾注了毕生精力,所以说苏轼对诗词,书画,文学创作是有很大贡献的。
总之,这四大家尽管不在一个朝代,他们每个人都在自己的朝代和岗位上,对中国汉学文化的传承都是功“不可没的”这是毋庸置疑。
iiii
这道题,我的言语不当,请谅解!屈原,陶渊明,李白,苏轼在中国历史上,谁的艺术成就最高。我认为:这道题,出的不妥。这四位在中国历史上,称为*四位大神*啦!还不是同一个时期,人物。屈原最受尊敬,李白是诗仙,苏轼是多面手,陶渊明以桃园记,为名。不同时代人们擅长不同的文体:楚辞~唐诗~宋词~小说和散文。平民百姓可不好评!做为我后人,不能,瞎胡言乱语呀!真是:张飞杀缶飞,杀得满天飞。李白的诗作是中国民族诗艺术最高典范,家喻户晓,在中华民族文学史上处于巅峰地位。
查无此饺豆丁
记得有位教授说过如“屈原、李白、陶渊明者”可称为“伟大”的诗人,而苏轼还够不上“伟大”。屈原开“骚体”之先河,李白开“豪放诗派”之先河,陶渊明开“田园诗派”之先河……而苏轼可能只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加以丰富与着色罢!
就年代而言屈原比第二的陶渊明大700岁,比李白大1000岁,而陶、李等后世诗学大成者皆尊屈原为“屈子”,在诗文方面奉之为楷模。华夏民族两千多年来以每年的一天作为纪念日的唯其一人,其艺术成就与思想光辉都是华夏文明史上显著一标杆,无与伦比!
海芙梦
按照艺术的分类,可以分为造型艺术、表演艺术、综合艺术和语言艺术四大类。其中,造型艺术属于视觉艺术,主要包括书法、绘画等;语言艺术主要指文学,通常包括诗歌、散文、小说等不同体裁。
题主谈到的屈原、陶渊明、李白和苏轼,都是中国艺术史上的最顶端的大师级的人物,都对中国艺术特别是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屈原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歌的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他所创造的香草美人的文学传统,深刻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史。陶渊明是伟大隐士,田园诗派的开创者,备受孟浩然、苏东坡等人的崇拜。李白是唐朝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同样影响深远。而苏东坡则是个全才型的大师,与诗词歌赋书法绘画,都有极高的造诣。所以,要想在这四个大师中,选出最强的一位,那基本上是不可能。如果我们非要选出成就最高一位的话,我们就必须建立一个模型,用量化的方法进行比较,也许会稍微科学一点。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建立模型。
按照艺术的分类,我们可以分成诗、词、书、画四个类型,在这四类中开展比较,同时,还要建立以下几个维度:
1、是否开创了某个文学传统,
2,对后世的影响。
我们现在按照诗词书画和是否开宗立派和后世影响的六个维度,进行评价,前四个维度每个10分,后两个维度每个30分,现在我们按照这个标准,进行比较。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他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他被后人称为“诗魂"。 很显然,按照标准,屈原在诗、开宗立派和后世影响这方面,三个维度得分满分,共计70分。
陶渊明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他的咏怀诗同样很出色,陶渊明的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对唐宋诗人有很大的影响。算是苏东坡的偶像。陶渊明的散文和辞赋,也是宗师级别的。这样看下来,他的得分应该在68分左右。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李白也写词,如果那几首传说中是李白写的词,真的是李白写的话,那么李白在词上面,应该是可以得到满分。综合评价,诗得10分,词,因为不确定是否为李白所写,我们给5分。对于后世影响,两项可以得到50分左右,这样总分65分。
苏东坡,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按照以上六个维度,在四种艺术门类中,苏东坡在诗词书画方面均有很高的建树。其中诗我们给7分,词给9分,书法和绘画我们各给9分。苏东坡是豪放词的开创者,我们给30分,在对后世的影响方面,除了苏东坡的艺术成就,更多的是他的儒道佛兼修的人生哲学,所谓人生若有不快活,只是未懂苏东坡,所以,后两项我们给满分,总分96分。
不过,按照四种艺术类型来分的话,很显然是偏爱了苏东坡,而对屈原、陶渊明和李白不公。我们可以在苏东坡的分数上,做一些调整。诗词我们合并为一类,只算词,苏东坡在诗歌上面的7分减掉,那么总分就是87分。
综上,在艺术上,苏东坡排名第一,屈原排名第二,陶渊明排名第三,李白,因为天天喝醉,倒数第一吧!
以上排名,是好玩的国学酒后所作,这四位先生要是有个什么争端,本人概不负责!
killanyone
他们每一个人所处的时代不同,对中国不管是政治军事,文化艺术,各方面领域,都有他们特殊的贡献,都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先驱者的代表。
烤鸭
屈原肯定最高。无论仙骨、浪漫、思想、诗体,都是最具成就,其他三人多是限自己风格。李白乃诗仙:抽刀断水水更流,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一听,唯太白风骨。陶渊明则是逸者:采菊东篱下,闲雅之风跃然纸上。苏轼之词格:千古风流人物,其词风格调一听就有居高临下之势。至于各自其他如书画音奕,则都无法超越各自的文学成就的。
而屈原,不仅能出“路漫漫兮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之哲思高度,亦有"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之仙韵,还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之逸趣,更有"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之傲风。上承诗经,下创词赋。很多人误解屈原只创立一种诗体,其实屈原之诗体、词体、赋体均已集成于他的所有著作里。就是李白、苏轼、陶潜,凡其诗词甚至句韵无不师从屈原之开创。
所以,屈原艺术成就最高。
gofe
论文学成就,在不同年代,都各领风骚。
楚辞,屈平既是奠基人,又有代表人物,他的离骚,天问,九章,九歌,当时无人项背,达到了阶段性的文化巅峰,时流千古,而今乃润泽中华文明。
陶潜,在晋代文坛,巨臂一擎,宋代文学巨匠欧阳修曾对晋代文学评价,唯陶渊明独尊,陶渊明在继承汉文学,启航隋唐文学,功迤至今。
李白,是唐代乃至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诗人,诗歌飘逸,出神入化,被誉为诗仙,他在中国诗歌地位,鲜有企及,古人,来者,无及其左右,在中国诗坛应是登峰造极,如今学生课本,仍保留李白的诗歌,作为范本。成为诗歌标杆。
苏轼,是宋代杰出的文学家,诗,词,歌,赋皆为翘楚,尤词与赋,使人望尘莫及,多次入选中华文化精瘁的,就是他的词与赋,如,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赤壁赋等。
四位中国文学贤达,国人当以自豪,尔等仰之,敬之,学之,承之。置以为像兮。
森小魔
相对来讲苏轼成就更高,诗歌题西林壁惠崇春江晚景春宵等都是家喻户晓的名篇,词《念奴娇》江城子水调歌头定风波卜算子等更是脍炙人口,文:赤壁赋石钟山记夜游承天寺等妇孺皆知,书:寒食帖天下第三行书。画:枯木怪石图等以书入画,开启文人画风。可以说是一个全才,天才,千古不二之才。
wing_of_wind
屈原、陶渊明、李白、苏轼四位诗、词人艺术水平最有成就的应是苏轼。因为:1.艺术在内函及外延上是指文学及艺术的整个领域的造诣,而艺术成就是指在这一领域具有较深的造就(包括文学散文、诗、词、曲艺、绘画等);2.苏轼不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诗词人,而且精通散文、曲艺及绘画。他的散文可以与韩愈巧比,他的词豪迈奔放,在当时可以说达到了最高境界;3.李白虽然被称为“诗仙”,但他的艺术造诣仅限于作“诗”,至于书法方面、绘画方面的艺术成就远不如苏轼;屈原是我国古代的爱国主义诗人,但他的诗的体载基本上是“楚辞”的一种,“离骚”只是“楚辞”中的一种体载而已,远不如苏轼的词那样豪放,体载艺术自如;陶渊明的诗、散文虽然体载、格式独具一格,但他毕竟仅限为“田园诗人”,在艺术造诣方面单纯;4.苏轼被称为“东坡”居士,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而李白只是唐代诗人;陶渊明也只是田园诗人;屈原也只是诗人,况且他的诗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而己。
基于以上的综合分析,北宋文学家苏轼的艺术成就比屈原、陶渊明、李白高的理由。
zengyihuihui
本人认为非屈原莫属!
吊屈原
时逢端午兮,敬吊屈子。
才华横溢兮,世所无双。
辞令瑰丽兮,传诵千古。
志行高洁兮,万世敬仰。
忧国怀民兮,初心不改。
怀瑾握瑜兮,陷滞而不济。
因谗见放兮,狐死必首丘。
世人皆醉兮,先生而独醒。
宁赴湘流兮,不受世之温蠖。
高洁不屈兮,为民族之精神。
吾世之迷茫兮,不知魂所归。
华夏之文脉兮,孔孟之所传。
民族之精神兮,屈子之为首。
炎黄之苗裔兮,能不知孔孟?
国家之昌盛兮,能不忆屈子?
丙申端午 诚明妙僧
imagefancy
这个问题提得就偏颇,诗歌是个发展的过程,屈原虽然名望高,但当时诗歌才刚起步,论艺术成就是不科学的,陶渊明是隐逸诗人,但出世未必就是最好的,李白是浪漫主义的代表诗人,个性张狂,诗歌语言也夸张,李白对后世的影响在于他独立特行的风格,对后世借鉴是有限的,因为谁也不能像他那样写诗,环境和背景都不允许。苏轼是全才,诗词文画俱佳,但是单论诗的话,苏轼的成就远不及李杜,也不如王维、白居易、李商隐等人。最后我想说,论诗歌艺术成就,最高的应该是杜甫,后世一般称他为老杜,集大成而为以后的诗人们提供了各种写诗的技巧,题材面极广,世间万物皆入其诗,而且始终心系家国,念念不忘亲朋好友,道德也极其高尚,但有一点,杜甫可学,但是也无法企及他的地位,就比如题画诗,你会发现老杜的几首题画诗皆为神品,后世只能顶礼膜拜。
和叶leaf
这问题是不是有点儿关公战秦琼?
后人在前任基础上,会有发展,后人和前人的成就如何比?艺术成就包含有发展史地位和理论与实践等方面因素。
艺术还有风格差异,不同艺术风格,百花齐放,不太好说哪个好哪个不好只能说某个人或某个时期里,喜欢哪个人多些。
詹大妮闯世界
都高!各有高处!高在都不是以官出名,而是以人品和诗作,青史留名!谁还记得各朝有多少处级干部?唯有优秀的诗词等文学作品,能深入人心,流芳千古!
xbhh
这问得有意思,颇有点向凡夫走卒打听:华山论剑时,少林功夫厉害,还是武当功夫强?降龙十八掌对小李飞刀谁能赢?自古有言“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谁最伟大,还不是谁的嘴巴大谁说了算。
Edward_顺
这几人诗作难分伯仲,但老夫首推屈原。因他有颗金子般的心,他最著名最令天下劳苦大众感动的名句是:掩泪长啼兮,哀民生之艰!这正是:楚辞一曲二千年,汩罗江,水緾绵!而观李白,成天与杨美人耳鬓嘶磨,而写下千古名句: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又号称酒诗人,成天酩酊大醉,那还关注民众劳苦苦?只看秀裙!
有诗为证:
七绝
李太诗文万口传,
杨妃软饭众人嫌。
岂容竖子污旗帜?
更有屈原美世间!
再说苏东坡,他不仅是诗词大家,还是贤官一枚,当政时或有惠及草民之举,他创立了红烧肉作法,名东坡肉,乃后人所称颂!而陶君子乃与世无争的无政府主义者,无甚贡献,只是人们在深秋之时,看到菊花才想起种菊南山下,再说李白,当人们拿起酒杯时,会想起,要是他老人家在世,一定是个醉驾司机,早就丢进监犾了!
rcurly
在四位伟大诗人中作出选择艺术成就最高之人,恐会入韩退之所言的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的境中,因为我们达不到那个高度,入不了境界,所评恐难公允。所以,我们只能从意境上评价诸诗人的诗品而已。屈原诗大都是爱国忧民捨已之情,可为上上品,诗华丽多采,神思遐迩,奇想诡異,亦为上上品。陶令诗朴质平易,内涵隐逸雅趣,情调清高,开一代田园诗之先河,当为上上品。而所用句式上溯诗经,同返古:之咏叹,当为上品。李白之诗如入仙境,大气磅礴,开盛唐诗风之先河,有经天纬地之气慨。当为上上品,而诗句式不拘一格,咏叹遂心,放笔而去,不知其所终,如白云苍狗,难以识其踪。亦为上上品。而苏东坡诗名已被词名所胜,词开豪放:派而独成一格,:而文犹在上,为唐宋八大家。苏格调为上上品,内涵之意为上品。故以诗品艺术而言,屈子与李白犹高半分,而屈与李相较,屈诗传世量少,李诗量多,故李应在上。以此论处,李白诗歌艺术应为最上。
一个人的旅行、
如果就名声而言,李白的名气最大。但是说成就,苏轼无疑是了不起的:诗,词,散文,书法,绘画,每一样都是“大家”,都有很高的成就,他是个文艺全才,至今无人超越。
aurora
屈子为鼻祖,开诗之先河。或可称为先师,推之下去,余皆可谓弟子。既为弟子,其皎皎者,当属李白。学有所专,后学者亦各有所攻,于是便有其所谓流派。田园派,当然是陶渊明先拿鼎。豪放派以东坡为首领,一曲大江东去,独霸了豪放山头多少年。直到毛泽东“沁园春`雪”一出,才重换了霸主地位。至于其它流派,虽山头林立,但也各有明星耀眼。于是,便组成了扬扬洒洒的中华文化。但是,耀眼,并不象现在各个舞台上的所谓明星那样晃眼。
考拉爱芒果
屈原、陶渊明、李白、苏轼四个人都是文学史上著名的大家,但正所谓有区别就会有比较,这四个人都创作诗歌,那么在诗歌艺术成就上就应该能有一个高低上下。
在这种比较中,应该摒弃其他文体的干扰。比如苏轼的文章非常有名的,但屈原、李白并没有流传下来太多的样本,所以为了公平起见,这一个比较应该在“诗歌”这一个领域里来进行。
当然,这个比较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我们应该抛弃个人对某一作者的喜爱,以客观因素来判断各自的地位,只要有合理的解释,那么就可以作为一种说法。
在我看来,这四个人从诗歌的艺术成就上来说,地位从高到低依次为:
屈原、苏轼、陶渊明、李白屈原的诗歌,影响力在四人中是最大的提到屈原,就必然会想到《离骚》、《国殇》、橘颂等等楚辞作品,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继《诗经》之后出现的能代表一个时代的作品样式。
这一文体由屈原开创,并且他也被誉为中国第一位作家。在此之前的诗歌没有明确的作者,一般认为是采诗人整理、编纂的民歌,但从屈原之后,诗歌开始有了明确的署名。
在这一意义上,屈原对诗歌的功绩是巨大的。
但如果仅此而已,未免有运气的成分在其中,因为屈原的时代要比三人更早一点。
所以还需要考虑对后世的影响。
屈原的爱国情怀充分体现在了其诗歌创作之中,而三闾大夫行吟泽畔的形象也成为了后世所有爱国文人的典范。每逢山河凌乱、社会疲惫之时,文人们都会想起当年那个“沉江”的屈原,也都会开始吟诵其留下的《离骚》等作品。
这是屈原的作品对后世产生的极大影响。
除了屈原之外,人们最经常想到的大概就是杜甫了,但不会有人在国家罹难之际想到李白的豪放、陶渊明的高洁以及苏轼的豁达。这三个人可以说都是屈原的粉丝,自身就受到了屈原很大的影响。
真正能称得上影响了整部文学史的作家,屈原有一席之地。他的影响已经不局限与诗人群体,而是所有文人士大夫共同的信仰。
所以,将屈原排在第一位,当无争议。
苏轼的词作,为改变“词”这一文体做了相当大的努力苏轼的诗歌中,“词”与“诗”其实是一种东西,李清照也讲苏轼的词其实是“长短句之诗”。这是因为苏轼其实不太懂得音律,词作往往不合腔,所以用写诗的方法来写词。
批评他的人诟病其不能合音律,难以演唱,吹剑录中就有“关西大汉”演唱的调侃之语。但尊崇他的人往往认为这是一种创新,是“词”的另一种写法。
从“词”这一文体的要求来看,苏轼的词不合格。但是,如果从文体地位来看,苏词在客观上对“词体”的拔高有很大贡献。
“词”这一文体历来是小道,难登大雅,卑微到连清代“文字狱”都不以其作为证据。所以文人写词并不能代表其水平,“词”的格调也不高。
但是,苏辛二家的词作却为“词”这一文体开创了一条康庄大道,如果能延续下去,足以和“诗”比肩,中国古典文学中很有可能出现“诗文”之外的第三种主流文体。
可惜的是,这种风格在苏辛之后难以为继。元代诗词名家很少,明代词作多为“淫哇”,清代以横绝著称的阳羡词派笔力不足,陈维崧等人未得苏辛词之精髓。
但无论成败,苏轼的词作为“词体”地位提升所作的努力是客观的,不能抹杀。
从这一意义上来讲,苏轼当排在第二位。
陶渊明的风格,开创了一个流派陶渊明的诗非常著名,大文豪欧阳修曾经有此评语:
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陶渊明最大的功绩在于其开创了“田园诗派”,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田园诗派”第一次亮相。
曾经有一副对联:
弃彭泽微官,松翠菊黄,琴书而外醉三斗;开田园诗派,韵真辞朴,千百年来第一人。所以,陶渊明的贡献主要在于其对流派的开创意义上,至于诗歌的质量虽高,但并不是后继无人,这也是将其排在苏轼之后的一个考虑。
李白的作品,对理想生活的个人追求李白虽然被称作“诗仙”,但凭借的更多是因为其“俊逸”的风格。而这种风格后世难以学习,最像的大概要数清代黄景林还稍有继承。
所以从影响力上来说,李白的诗歌彰显的更多是其个人魅力,对整个文坛的后续发展来说并没有太大的贡献。毕竟难以模仿,更何谈继续发展?李白就像已经站在了山巅之上,后世无人可以比肩。
从作品形式来说,李白的绝句、律诗等不如其古风作品,但其所处的时代却恰恰是律诗盛行的时代。李白从蜀地入世,也许是因为蜀地太过闭塞,所以从这里走出的文人往往其风格都落后一个时代,李白如此,苏轼也如此,这在文学风格上就属于“有古风”。
李白的成名也和此有关。当大家都醉心于新诗歌形式的时候,突然出现了一个写旧体诗写得极好的人,自然会引起人们关注。
从内涵来讲,李白的诗歌很少去表现真正对家国的忧心。歌颂理想的时候往往特别空洞,只见豪情,未见真章。
所以后世很多人怀疑,李白是否有其诗歌中所讲的那样很有能力。毕竟他在诗歌中讲济世安民的理想,但没有看到有关“治政”的作品流传;他将自己可以领兵作战,但也没有任何一部讲解兵法的作品传世。
所以,抛开“潇洒”、“俊逸”的风格,单论作品内涵价值,李白远不如屈原、苏轼、陶渊明,这也是为何将其列为第四名的原因。
总之,在一个固定范围中对比作家的艺术成就,应该抛开对其个人的崇拜,选择可以对比的客观因素。只有存在固定的参照物,才能有高低上下的差别。
未来在黑夜隐匿,于此静待晓光。我是待晓儿,专注于文化的科普与解读,欢迎关注与交流。泡泡BH1AIR
艺术成就我选苏轼,文学成就不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就诗歌而言,如果《诗经》是市井小民之诗(《诗经》有风、大雅、小雅、颂,生命力强的还是国风。),《离骚》就是文人士大夫之诗,二者作为中国诗歌的鼻祖,各有千秋,对后代的诗人们影响颇深。
陶渊明开山水田园派之先河,其风格也影响了后来很多人。无论是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等散文,还是饮酒等系列可以说是难得的精品。
李白,就凭其“诗仙”的称号,和在诗歌顶峰的唐朝,能成为扛把子,在诗歌上的成就,除了自己擅长的乐府诗,别的体裁都是大师级别,看太白心情和酒有没有喝到位。
苏轼,在文学上的成就,文继“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柳,占八大家之一席,宋诗中成就也不低,更有词开豪放之风而成一派。更关键是苏轼在金石、书法、绘画等领域都有不俗成就,基本上算是通才了,是上面几位不能比的。
duoduoaidoudou
艺术的类别有很多,风格更是千差万别,不同类别不同风格的诗人、词人,其实很难放到一起比较。屈原的辞,陶渊明的田园风,李白的狂放和天才,苏东坡的透彻与深刻,都是经典。会永远流传,但无可比较。
咕咕kisswa
如果能重来,我要选李白。是的就是李白,要说成就高低还真不是李白,但要说艺术成就的话,那就是李白了,为什么呢,因为所谓艺术价值是从多个方面体现,但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出不出名了,有没有在一个圈子里广为流传是最重要的一个标准的,毕竟小众艺术虽然也是艺术,却不是大众欣赏的来,只被少数人追捧的艺术,虽然也很高雅,但却不能问鼎最高。四个艺术家中,我一看完问题,就秒选李白了,这不是我游戏玩多了,而是李白流传下来的作品最多,也流传的最广的缘故。可以说唐诗宋词是中国最经典的古艺术之一,而李白又可以说是占了唐诗最大的一片天下了,所以我认为李白的艺术成就最高。
朱途侯—dayday
中国古代历史上,包括屈原,李白,苏轼等人在内的文人骚客相当多。但是,就个人的文化艺术成就而言,就本文提到的文人而言,后者的成就绝对无法与前者同日而语。理由有三:
其一,屈原所在年代早于后者几个朝代,如同不能拿擅长电脑的孩子同始祖智商相比,这种时代差异性更能显示前者的崇高。其二,前者乃是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三位一体,对后世的影响力极为广大深远,不像后者学识仅仅涉及一点两面。其三,从后代子孙受益开看,后人无非想到李白浪漫主义诗情,想到苏轼诗词与爱国情怀。而后人世世代代以端午之追思,缅怀伟大先贤投江殉难之爱国精神,绝代文豪《离骚》篇章之伟大感召。恰似将孔子同唐白虎相比,真的对先贤颇为失敬了。
听泉声
屈原、陶渊明、李白、苏试,他们的文艺成就在古代各个不同时期都已登峰造极,是古代各个不同时期的文壇巨匠,无法相比。屈原的《离骚》开啟了一代文风,以至于后人将有影响的文人称之为骚人。陶渊明是田园诗人的代表,他在饥寒交迫的窘境中还唱着“彩菊东篱下,悠然见南"。李白被誉为诗仙,自信、浪漫、豪放,他始终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齐挂云帆济蒼海”。苏试与陆游、辛弃疾、李请照共同确立了宋词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力。用一句:古诗来形容他们较为确切:“江山待有人材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木简言
这几位都是文学巨匠。
相比之下,苏轼在文学艺术的多个领域——散文、赋、诗、词、书法、绘画领域都卓有建树,其涵盖面之广,是其他几位所无法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