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吗?我前几天还下.那你用狗狗网
金庸后来怎么不写小说了
april_shu
我也会这样,因为看多了就会麻木,会发现大部分情节相似,所以就会厌了,所以要开始看一些经历过历史沉淀的名著,你搜什么500本世界经典名著什么的就有很多看了,你会发现这些小说和你以前看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它对人性刻画得很仔细,你认真看,思考,就会学到很多东西。
原贴:突然不想看小说了
oliveryxw
金庸写武侠写了十四部,到最后一部是《鹿鼎记》。《鹿鼎记》是一部反武侠的武侠小说,韦小宝不会什么武功,却能把那些武功高手玩弄于股掌之中。可见金庸认为中国文化里面武功是没有用的,学会怎么玩人才是真的功夫。从此之后,金庸不会再写武侠小说了,因为他要表达的在《鹿鼎记》里已经表达完了。
如果我们把金庸的武侠作品按照成书顺序一一读来,这个问题并不难解。他最初作《书剑恩仇录》是有雄心的,总舵主虽然稳居『我最讨厌的金庸男主』前三,可是这是很有趣的一个艺术形象。书里,回教徒香香公主跟总舵主说什么死后在天堂相会之类的,总舵主的内心独白却是:将来你在天上,我却在地狱里。这句话太值得玩味,总舵主身为相国公子却做了反政府武装(几乎是恐怖组织)的首领,他心中的矛盾纠结,也许正能照见查生这一类中国知识分子的千古文人侠客梦。但书剑里仍有『汉贼不两立』这样失之简单却也爽快的价值观,仍有香香公主的惊才绝艳雪莲馨。香香身死之后化作蝴蝶,这??怎么可能呢?用现在的话来说,这是一个大大的玛丽苏。在他后来的作品中,人物性格与价值判断越来越开放以及复杂。射雕还算是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的基调,胡斐却可以跟北京众武官潇洒地推牌九。杨康如果出现在《天龙八部》的成书年代,也就不会落得一个简单平面的认贼作父、卖国求荣的形象。
但复杂与好看是有代价的。金庸在《倚天屠龙记》的后记里表示,这书里的爱情其实不美好,张无忌虽然说自己更爱赵敏,但恐怕他也并不那么清楚。最为珠联璧合、荡气回肠的爱情来自于价值观简单明快的射雕或主角人设趋于极端的神雕。人在少年时或许更向往射雕或神雕里主角的爱情。二武见了完颜萍耶律燕瞬间就把草包抛到脑后,或耶律齐这样开始跟完颜妹子有暧昧又爱上郭芙的,我们泰半觉得不够美好――可是这倒真实。我一直以为令狐冲的最爱始终是小师妹――然而小师妹这样对他,然而小师妹也并没做错什么。人生这些无法可解的苦涩与失望,最终只有自己吞。
到了《鹿鼎记》的世界,这个武侠乌托邦土崩瓦解。所有可以在早期、中期作品里独当一面的人物在鹿鼎里不过是反角与丑角,哪怕陈近南,也陷在泥沼里再也展不开拳脚。在一众虚伪自私复可笑的江湖人物之中,韦爵爷竟然成了最可爱的人物,至少他真,至少他讲义气。只是我们的心中总有一个理想的侠客,一个教单于折箭的悲剧的英雄,一个死守孤城不惜相殉的侠之大者,一个任性妄为叛逆到底却始终不渝的丈夫。我们读武侠是为了远离这污浊的、不得已的尘世。韦小宝很好玩,可是他并不能满足文人心中的侠客梦。
嘿哟咩嗬
尘世心缘,心为尘因。因缘和合,幻相方生。尘不自缘,必待于心,心不自心,亦待于缘。——梁羽生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回想起那个刀剑如梦,快意泯恩仇的江湖时总会回想起梁羽生先生,他与金庸、古龙并称为中国武侠小说三大宗师。
他的武侠不像家国情怀,重于恩怨的金庸一样被后世传颂,也不似所处之处,皆为江湖的古龙一样受后人评判,梁羽生先生的武侠,在最辉煌的时候封笔,被一代人放在了心里。
开风气也,梁羽生
忘不了《白发魔女传》中绿林女大盗“玉罗刹”练霓裳和出身名门的武当派掌门卓一航之间的爱恨情仇;也忘不了《七剑下天山》中凌未风带领的天山七剑与志同道合的反清勇士一起推翻清廷暴政的大义凛然;忘不了《萍踪侠影录》中心怀民族大义的大侠张丹枫和仇家后代女侠云蕾的浪漫的传奇爱恋。
这些生动形象,让人拍案叫绝的传奇人物,都出自梁羽生先生之手。
梁羽生,原名陈文统,1924年出生于广西蒙山县文圩乡屯治村的一个书香门第,据说祖上还曾出过状元。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爱好文学的父母的孜孜教导下,梁羽生从小就擅对联,8岁就能全篇背诵《唐诗三百首》。在广西桂林中学上学期间,精研诗词,诗者兴之所作,思潮文涌时,梁羽生也会自己作诗赋词。
曾因缘际会,梁羽生曾拜太平天国史专家简又文和敦煌学及诗书画著名的饶宗颐为师,虚心请教有关历史和文学方面的问题。随后考入广州市的岭南大学,在1949年定居香港,因缘际会,从事了有关文字编撰的工作。
都说,逆境是磨练人的最高学府。原本生在书香家庭的梁羽生,过着正常的生活,从事着自己感兴趣的事业。一夕之间,梁羽生迅速成长。1950年,已经在《新晚报》工作的梁羽生忽闻父亲被错杀的噩耗。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梁羽生立志不平反不回乡。流落香港梁羽生的,笔耕不辍,成为“新派”武侠小说的鼻祖,共连载武侠小说三十三部,从此立足于香港。
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一见钟情往往是“见色起意”,细水漫流的爱情才是命中注定。梁羽生先生与其夫人林萃如的爱情便是命中注定,天作之合。1954年,梁羽生先生的处女作武侠小说《龙虎斗京华》问世,这部小说的发行让文学界记住了梁羽生这个名字。
很难想象,已经成为了新派武侠小说的宗师的梁羽生虽然名满天下,但是而立之年的他依旧孑然一身。十分赏识梁羽生才华的大公报的副主编李宗瀛,主动将自己的亲生侄女林萃如介绍给他。
这次的相亲,并没有想象中的顺利。身为作家的梁羽生,笔下出过诸多形象绝美,性格完美的女性角色,而这些完美的女性形象,绝大部分都是梁羽生自己对自己另一半的“幻想”。那份带着在心中已有的期待,在见到林萃如被打破了。林萃如实在称不上好看,皮肤黝黑,身材消瘦,与梁羽生的“理想型”相差甚远。
两个不曾见过的陌生人,在咖啡厅里四目相对,场面一度尴尬非常。后来林萃如铜铃般的笑声打破了尴尬。梁羽生突然被鼻炎“折磨”,好心的林萃如给梁羽生递上手帕,并像个小粉丝一样,表达自己的“仰慕之情”。或许是林萃如的那温暖的笑容,融化了梁羽生早已冰封的内心,突然有那么一瞬间,他看到了内心的“另一半”。
随着两人的相互的深入了解,林萃如的天真善良,温婉可人,早已遮盖住了她外形上的劣势。梁羽生渐渐的抛却了内心的那些美好幻想,他对又黑又高的林萃如越来越心动。梁羽生早已把林萃如认定为自己的妻子,便将自己内心的秘密告诉了林萃如。
原来梁羽生患有常年的鼻炎,他害怕林萃如会嫌弃他有病。却没想到善解人意的林萃如告诉梁羽生:“你做手术,我照顾你。”
手术过后,还没康复的梁羽生,鼻子经常漏出脓水等污秽之物,显得十分的狼狈,他本人也显得十分不好意思。林萃如早已把梁羽生当成自己一生的丈夫,妻子照顾丈夫,天经地义。面对这些难闻的污秽之物,她丝毫没有露出难看的脸色,而是尽心尽力的清理,全心全意的照顾。
九个月,梁羽生顺利出院,出院的那天,梁羽生像这个一直尽心尽意照顾自己的女人,单膝下跪,求婚。林萃如也丝毫没有犹豫。梁羽生的鼻炎经常要医院打交道,为了更好的照顾丈夫,林萃如心甘情愿的成为了家庭主妇,辞去了待遇优渥的工作,放弃了自己的事业。他们彼此把对方当成了自己的唯一。
神仙眷侣,浪迹天涯
婚后的生活,依然是甜蜜惹人。林萃如和梁羽生一共有三个孩子,一家人生活美满幸福。《萍踪侠影录》中心怀民族大义的大侠张丹枫和仇家后代女侠云蕾的浪漫的传奇爱恋,原型就是梁羽生本人和他的妻子林萃如,梁羽生的深深的爱着自己的妻子,心中唯有一人。三十年的写作生涯,妻子林萃如一直悉心的陪伴在他的身边,不曾离去。
在梁羽生60岁那年,正是他写作生涯最辉煌的时刻——与金庸古龙齐名。原本以为梁羽生会继续创造更多脍炙人口的武侠作品,在这一年,梁羽生却做了一个令书迷伤心的决定——封笔。梁羽生先生本人总是书写江湖,在60岁那年决定与妻子归隐于江湖,看看那片世界,是否与书中相似,是否令人着迷。
梁羽生先生带着自己的妻子林萃如在江湖闯荡。正如《萍踪侠影录》中的张氏夫妇。林萃如喜欢热闹,梁羽生便和妻子归隐于悉尼,在繁华都市寻一方乐土,在喧闹杂乱,寻一方清净,两个人,共度此后余生。
儒侠,确属金庸;奇侠,名冠古龙;隐侠,梁羽生当之无悔。他淡泊名利,将名利弃之粪土。在最辉煌时候选择封笔,与妻子归隐江湖,逍遥快活。
YY爱美食
有多少人?
据我估计,大概有几百万吧。
如果初中生和小学生也算上的话。
现在写小说的入门实在是太简单,随便写点都能放在网上。
但是想要靠写小说赚钱的,就少之又少了。
980119
其实看历史传记与名著也没什么不好,现在的你看不进去小说也许只是单纯的不合你的口味,也有可能更你所说的有关,不过没必要因此而烦恼啊,你可以去看看电影,动漫之类的东西,直到出现你喜欢看的小说在去看看吧。
原贴:突然不想看小说了
图途网
我也会这样,比如现在,看了一本的前几章之后,突然觉得有点无趣,然后就弃了那一本。不过我都习惯这样了,过一段时间就会好,又会不由自主地被小说吸引。(看耽美吗?我可以给你推书吖!我刚看小说那会儿看的都是言情,后来误打误撞看了我同学推的一本耽美后,直接垂直入坑~那年我才小学四年级……额哈,总之,看耽美吧,你会发现你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原贴:突然不想看小说了
焦糖C_C
暗香迷茫
大白粥
AMOR1985
leavemealo
大咸魚
原贴:金庸为什么不写小说了?
若水三千
r
吾係灏猫
1、天歌,三生情三世劫 不装逼,不种马,不后宫。 狐狸精中期出现。这本书你看了表哭就成,真的很好看,很感人。
2、<橙红年代>骁骑校,都市文,多女主但不种马,不恶心,主角实力非常强,无超能力
3、<气御千年>风御九秋, 前半本是现代,后半本是古代,修道文(不是修仙刷图套路,而是故事文)<残炮>风御九秋,时间是抗战年代儿不是都市,但不种马,写得也挺好,主角修道<匹夫的逆袭>骁骑校,都市文,不种马,主角实力强,但类似于特种兵那种强,书里不存在超能力
angela梅子
原贴:突然不想看小说了
loris就是爱疯玩
谢邀!我认为金老年岁已长,如今已是新武侠小说的巅峰者。自古高手寂寞,无挑战者的出现,自然激发不出他的创作的热情和动力,封笔、颐养天年也属正常,没什么可寻根究底的。
ngm%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写作是一项极其艰苦的劳动。金庸先生已经为我们奉献了那么多精彩的武侠作品,如今他已是英雄暮年,也该退隐江湖、安享晚年了。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albertyang
冯其庸在评点本金庸武侠全集序中写道:“金庸的出现,是当代文化的一个奇迹。他是一座高原,而他的十五部小说,就是在这广阔高原上排列着的十五座高峰”。
我是金庸小说的忠实读者,时常通宵达旦地读着,每次都被金庸知识的渊博和宏伟的视野所震撼。他的作品孕含的文化、历史、民族、民俗、宗教、艺术、山川、地理等等的内涵十分深厚丰富,可以说是胸含天地、腹藏万卷。他对哲学、佛教哲学尤有深刻的认识和领悟,又对中国的传统文学、诗词、散文、小说、戏曲都有极高深的修养。
他的作品每一章节、每一首诗词、每一个人物,都值得去研究。我实在没有什么资格去评论金庸的小说,今天看了这个问题,是啊!金庸第一部小说《书剑恩仇录》是著于1955年,当时他只有30岁,到1972年完成的《鹿鼎记》,他才仅仅47岁,那为什么金庸不继续写了呢?在去年我又读了一遍《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和《鹿鼎记》时候,也有此疑问,今天就粗浅地谈点我的感想。
金庸自己就是“江湖”,或者说他就是这个“江湖”的顶尖高手。而这个“江湖”从他的《书剑恩仇录》开始,在人们的视野中徐徐拉开。可以说《书剑恩仇录》和《碧血剑》有点像历史小说,而又区别于历史小说的是,他把陈家洛领导的红花会驱满复汉与乾隆的秘史以及袁崇焕和儿子袁承志为父报仇融合在一起。可以说金庸早期没有走出历史的影子。到了《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金庸转变到了侠义上来,塑造了郭靖和杨过典型的大侠,里面开始加了“缘”的成份,如郭靖喝蛇血,杨过的神雕和玄铁重剑。但还是没有走出历史和走进“江湖”。
到了《倚天屠龙记》,金庸才真正成熟,到了一个广阔的空间,达到了行云流水、自然流畅、以无招胜有招的境界。金庸仿佛就像张三丰在众高手面前教张无忌太极一样,当行则行,当止则止。由于金庸深厚的佛学文化,以致于在后来的小说中都惯穿了一个思想“缘”和“空”。
《笑傲江湖》、《天龙八部》横空出世,波澜壮阔的江湖、精奇神妙的内功、气势磅礴的宏大场面,让读者产生了无限遐想,欲罢不能。金庸己经走向了武侠世界的最顶端。这时金庸有了退隐“江湖”的想法,他的视野始终围绕笔下江湖世界在驰骋,他要回到现实的自己,过着安静的生活。
其实,谢逊在少林寺的感悟,刘正风的“金盆洗手”,萧远山和慕容博皈依佛门,金庸都暗示了自己要退出江湖,可他感觉自己设计的“江湖”还不够完美,又写了一部“奇”书《侠客行》,他把江湖那些高手都送到了“侠客岛”,而必须由“赏善、罚恶”二使来决定,把那些邪恶的江湖全部屠尽,让武林人放弃荣辱到了一个神秘的地方去专心研究武学。
就像武功的缓缓收式,完成最后一部惊世骇俗的《鹿鼎记》,然后挥别“武林”,就像韦小宝一样功成身退。
金庸对佛学有很高的造诣,正如《倚天屠龙记》里觉远大师自吟佛经那样,“由爱则生忧,由爱则生怖。若离于爱者,不忧则无怖。”
sakura1992
金庸写武侠小说刚开始是被人拉着去凑数的,后来也是为了维持明报的阅读量才写的。10几年时间,写了10几部小说,效率是很高的,因为他当时是明报的负责人,小说只是一个补充而已,后来,封笔之后,他就专门去研究历史了。
封笔的原因一个是写武侠小说并不是他真正的兴趣所在,虽然他对自己的作品很重视,并用10多年的时间进行修改一样,另一个原因是传统历史武侠小说的各类主题都已经被他尝试完了,从初期《书剑恩仇录》、《碧血剑》的模仿别人,飞狐2篇仍是试笔,再到之后射雕三部曲的儒家的郭靖、道家的杨过、普通人的张无忌的角色的初期尝试,后来精益求精,道家尝试到《笑傲江湖》,再后来,金庸遭遇家庭巨变,儿子自杀等事故让他到佛教中去寻找解脱,《侠客行》、《天龙八部》等则是他把佛教的思想融入进去了,其余的几部,《越女剑》和《白马啸西风》、《鸳鸯刀》是短篇,《连城诀》写人性的丑恶。最后,金庸全部推倒重来,写成了反武侠小说《鹿鼎记》,佛道儒的理想世界全部推翻,只剩下一个赤裸裸的现实世界,一个小痞子游玩其中!
到此为止,如果不封笔的话,要么回头再去写原来的角色,虽然内容会不同,但是,思想已经不能达到新的境界了,要么走古龙、黄易的路子,但是这就像让鱼去练爬树一样,吃力不讨好。所以选择封笔是最佳的选择!
但不管什么原因,金庸的小说成就很高,从国内、国外的金学研究就可以看出来!
bb0323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平心而论,武侠小说界还没有人有资格与金老平起平坐,人们常说金古温梁,其余三人凑数的罢了。金老作品已经是正儿八经的,值得深究学术,有教授专门开了此课。其余武侠作家尚无如此殊荣。更重要的是,金老作品基本写尽了社会百态,实无必要再重复前辙了。
猫猫芳
高处不胜寒。如果把金庸比作天下第一高手,那么“中顽童”周伯通一定是他真实写照。都天下第一了,还要求那么多干什么,应享受生活了。
继续写小说,费时费力,又吃力不讨好。各种学究、汗青开始研究小说的漏洞了,可能对名誉产生一定影响。更重要的是玄幻、仙侠等网络小说泛滥,大众对传统武侠需求不大。
金庸固然可以利用影响力,推广新的小说,但武侠小说衰落已成现实,受到多方面冲击。幸而,金庸先生在存于当世,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在做为定海神针的今天,武侠小说能够维持现今地位,已经是很不容易了。
老来多健忘,精力、体力跟不上了。虽然说古代有廉颇尚能战,但是今天世界处于总体和平时期,金庸先生身体可能难以支撑多几部长篇武侠小说。当然也可以强行写下去,但可能已经没了从前那种心情。
自然,舒畅,让人读起来舒服的小说,是较难写出来的。而且,金庸先生的小说写尽世间百态,就如同阅尽千帆,归隐江湖的隐士。退隐山林或隐于闹市是高手最向往的,而不是在金戈铁马中折戟沉沙。
最后,给后辈一个出头的机会,否则光彩都被老一辈压住了。金庸只要不做令晚节不保之事,基本上可以说是名利双收了。总之,金庸先生不想写了,一个字,累。
旅人123
原贴:听说金庸写新小说了?
月月
金庸为什么不写小说了?作为一个金庸武侠系列的忠实读者,其实我也很想知道原因,网上是众说纷云,靠谱的有,不靠谱的也不少。
从1972年更完《鹿鼎记》后正式封笔,当时金庸48岁,现在我们看来48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他选择那时封笔,到今天都没在写过一部武侠小说。对于书迷来说,这真是一个遗憾啊!
随意猜测一下,可能武侠小说已经写到巅峰了,当时又没有其它对手,武侠小说这一块基本是独孤求败的感觉,感觉又超越不了自己原有的水平了,当时名利都有了,再一个写武侠小说也不是他的最爱,虽然他是以武侠小说奠定其宗师地位。据说当时之所以写武侠,也是为了保证明报的阅读量而写的。
至于现在很明显了,已经90多岁的老人了,想写也写不动了,已经带来了这么多优秀的武侠小说了,作为书迷也不能奢求太多了,希望他老人家,健康长寿,生活愉悦吧!
erica
老了,人不服老不行的,江湖上所有可能发生的事,都让老人家写过了。该写的都写过了,所有人物的性格在他十五部著作中都能找到。小说最主要的是人物性格刻画,当人所有的性格都展示出来以后,再写就重复了。人物的性格是书的灵魂,当所有的性格都在书中能找到时,再写就有画蛇添足嫌疑。老人家封笔是激流泳退,大智慧者。佩服!
歌歌诗诗走天下
普及一下,金庸,原名查良镛,出生于1924年3月10日。写这个不是为了让记住金庸先生的生日,而是掐指一算,看看老爷子的年龄。
很巧,今天刚好是2018年的3月11日,刚好是94岁…
早在40多岁的时候,金庸就写了封笔之作《鹿鼎记》。果如其言,后面50多年的时间里,大家再也没有能看到金庸先生的新作品,倒是等来了一波修订…大概是随着年龄增长,对世事看法发生了改变,所以角色们对待世事的想法和做法也有所改变。
修订版发布时引起书迷们的震动,老先生说,希望大家能够敞开心怀读新版,接受并喜欢更复杂丰富的金庸武侠世界。
但是,啊啊啊,我还是要说,我不接受段誉和王语嫣新的结局!老版里段公子穷尽一切,历经艰辛,好不容易才和王姑娘在一起,多么美好,多么励志!呜呜呜…这可是我小时候最美的回忆啊。
嘘~~
两个原因:
1
金庸认为小说是小道,尤其武侠小说更是很长时间被目为不入流,毒草。
甚至古龙曾在文章中数次吐槽说:在很多人心目中,武侠小说非但不是文学,甚至也不能算是小说。对一个写武侠小说的人说来,这实在是件很悲哀的事情。
金庸主业是报人,办明报,他的社评写的很好,而当年写武侠小说,因为爱好,后来为了明报的销路而持续写作武侠小说。
在明报初创,最困难的时候,是《神雕侠侣》拯救了明报,甚至他原本设计的是小龙女和杨过永诀,十六年后杨过去寻小龙女,没找到一怒跳崖,但是崖下没水,小龙女和杨过同穴而亡,但是这个结局,读者不答应,于是改成了后来的大团圆结局。
这也是为了报纸销路的妥协之策。
所以后来明报成了大报,不必完全靠武侠小说,金庸可以停笔了,但是,他封笔时还是邀请古龙来明报写小说,很多人把这目为一种继承,古龙也很重视这次在明报的连载,拿出来最好的作品陆小凤。
2
第二个原因就是金庸认为自己已经写尽了武侠的各种题材,在写已经了无新意了。
比方他写过侠之大者的郭靖,也写过符合儒家富贵不能淫,美色不能令其心动的胡斐,他写过道家英雄令狐冲也写过佛家英雄段誉虚竹,他写过忠厚近于痴的石中坚也写过偏激的杨过,他写过真正的大英雄萧峰,也写过反英雄的韦小宝。
武侠小说中的各种人物各种情节,他认为自己已经穷尽,再写也了无新意了,总不能去写《九阴九阳》吧。
沙漠岛
世人厌惓了他写的小说,他也伤害了读者,连城诀这部小说,那就是在骂世人,万振山,言伯平,戚长发,丁典,四个人姓连起来就是万言欺丁,有点文化的知道不,他拿他的几本破小说来欺骗那些不明事理世人,目不识丁是说啥?丁是指人。万言摆平,欺人长发。只是一丁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