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古龙,温瑞安,梁羽生、最喜欢金庸作品
香港作家
kluo
谢邀!
武侠小说作家中,有三人被称为“武侠小说三剑客”,他们是金庸、古龙、梁羽生。香港媒体有四大才子的称呼,他们分别是:金庸、倪匡、黄霑、蔡澜。这个称呼与当年娱乐圈的“四大天王”称呼是一样地荣光。
金庸大师,原名查克镛,生于浙江海宁,1948年移居香港。他的武侠小说家喻户晓,代表作有《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鹿鼎记》、《笑傲江湖》等等。他是武侠小说泰斗,带给我们多少个日日夜夜,偷灯夜读,有的通晓待旦,一连读几个24小时。他的十五部巨著几乎每部都拍成了电影、电视剧,并且被翻译成十数种外文语言。
古龙:原名熊耀华,祖籍江西,1938年6月7日生于香港。他是新派武侠小说的泰斗。代表作有《多情剑客无情剑》、《绝代双娇》、《英雄无泪》等。古龙把武侠小说引入经典文学的殿堂,将推理、戏剧、诗歌等新元素融入武侠小说里面,开辟了武侠小说的新天地。只因好人不长命,48岁的古龙因肝硬化在台湾去世。
梁羽生:原名陈文统,生于广西蒙山县文圩乡屯治村。他的作品特点是摒弃了旧派武侠小说的嗜杀和复仇的套路,将行侠建立在正义、尊严、爱民的基础上,并提出“以侠胜武”的理念,开创了新派武侠小说的先河,不愧为一代宗师。他创作了三十多部武侠佳作,主要作品有《白发魔女传》、《七剑下天山》、《萍踪侠影录》、《云海玉弓缘》等。他说:“开风气也,梁羽生;发扬光大者,金庸”。他对自己一生的武侠小说成就,如此总结是比较客观的。
要选“四大天王”很难,因为除了“三剑客”,另外还有一大帮武侠小说的高手,要我从中再选出一名来,一个字——难!现在我推举四大才子之一的伊匡:
倪匡:原名倪聪,字亦名,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宁波。1957年到香港,他写作面很广阔,写作速度很快,每天能书写8000字,涉及侦探、科幻、武侠、言情各种小说。武侠小说以《六指琴魔》为代表作,还有比较有名的独臂刀等。他是华人科幻小说界里最具影响力的作家,用卫斯理笔名写就《钻石花》也很有影响力。其《蓝血人》一书于2000年入选“20世纪华文小说一百强”,是他的科幻小说代表作。2O12年获得第31届金像奖终身成就奖。
Tomoe
香港的武侠小说作家,金庸,古龙,梁羽生,温瑞安,他们四人可以成为香港武侠小说作家四大天王,金庸,梁羽生,古龙,他们三人写的武侠小说我都喜欢看,金庸先生的作品,我最喜欢看。
kumikotravel
武侠小说在中国很有群众基础。特别是在青少年中的绝大多数人都喜欢看武侠小说。古典小说的《七侠五义》,巜小五义》等书更是青少年时期校园外的重要读物。
在中国的影视剧的发展中,就离不开了武侠的影子。特别是香港的几位武侠大师作品,又将中国青少年的武侠梦想推向了一个高潮,特别是八零后、九零后都做过大侠的梦想。而武侠又是中国特有的文化传统,从司马迁的史记中的巜游侠列传》开始有文字记载以来,中国人民就崇尚侠客的行为。在青少年中影响一直伴随着他们的成长。
香港的金庸、古龙、梁羽生、温瑞安,四人被称为中国武侠小说的四大天王,每个人的风格都不一样。其中金庸的作品在中国更是家喻户晓,其他三人也都有代表作品。可见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的影响之大。
他们四人都有代表作,金庸先生的作品基本上都有衔接、也能让大家看清楚,无论是故事情节、还是人物的塑造都非常吸引人,特别是巜射雕英雄传》和巜神雕侠侣》,《天龙八部》等小说和影视剧在大陆大受欢迎,真是到了万人空巷的地步。
古龙先生的作品也很多,在大陆最受欢迎的是巜绝代双骄》,巜武林外史》《大人物》
梁羽生先生最有影响力的作品就是巜萍踪侠影》了。
温瑞安先去的作品虽然比以上几位的少了点,但是影响力还是很大的,巜四大名捕系列》就很受欢迎的。
在这香港这武侠小说的四大天王中,我最喜欢的人就是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
黄金虾仁炒饭
金庸、古龙、温瑞安、梁羽生
这四位绝对算是武侠小说里大师级的人物。我想大家比较熟悉的是前两位吧!他们的很多作品改编成了电视剧和电影。金庸的书可以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古龙比较有名的有四部。它们分别是《绝代双骄》、《陆小凤传奇》、《三少爷的剑》、《多情剑客无情剑》。而梁羽生、温瑞安两位相必了解比较少吧!我看过由梁羽生小说改编而成的《七剑下天山》和《侠骨丹心》。温瑞安的《四大名捕》,人们应该最为熟悉吧!大概有十部以上同题材的影视作品。我最喜欢还属金庸的影视作品,他的每部作品我都看过。有人说:“金庸小说适合拍电视剧,而古龙的小说适合拍成电影。”这句话我也挺认同。(仅个人观点)
rogersa
首先,金庸一定要上榜的,金老爷子的小说虽然并不是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在看,但是他的电视剧实实在在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接着,我们假装古龙是香港人,把古龙也给拉上榜,古龙的小说风格犀利,是小莫最喜欢的一个武侠作家,但是同样的,他的小说代笔比较多,一本书,你看着看着可能就不是他写的了!
然后,把梁羽生给拉上来,新武侠派的开山祖师!但是写作风格更加古朴!
最后,黄易,倪匡,这两位涉猎的范围都比较广,并不是完全的武侠派作家!
另外,温润安没有上榜,因为他太喜欢断更了,断更派的开山鼻祖,这个真是没话说了,要是不断更的话,上榜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gufangyan
我最熟悉的就是梁羽生、古龙、金庸三个人,最喜欢梁羽生,感觉他写的武侠小说柔情更多一些,更有人情味。
Bonnie蝶
四大香港武侠小说作家是,金庸,古龙,粱羽生,温瑞安。金庸是武侠的政治家,搅动江湖风云,他写的武侠人物都很人性,接近生活真相,梅超风,瑛姑,李莫愁,马夫人,都是让人又恨又爱的女人。古龙堪称武侠中的剑客,亦正亦邪,他对变幻莫测的江湖情节的描述更波云诡异。粱羽生象武侠中的书生,儒雅却迁腐,是我最接受不了的。而温瑞安,是武侠中的儿女情长,对男女情事的描述更贴近现代。相比之下,金庸老先生刻画的人物我更喜欢。
珞欱
在当时看起来水平差不多的诸位,随着时间进展彼此之间绝对实力的区别会凸显出来,有些作品只是一时流行,而另一些则会流传不衰,这其中既有必然又有偶然。西厢记同时代不乏才子佳人小说,堂吉诃德同时代不乏骑士小说,但这些名著同时代的作品、包括在当时红极一时的作品大都没有流传下来。我想这大概要从几个方面来看,除了流传过程中的偶然性以外,能一直拥有大规模的读者是文学作品保持生命力的唯一方法,而在吸引跨越时代的读者时,作品自身要能具有更具生命力的特质,要具有更广泛的,讨论与触及人性根本的情感部分的能力。
武侠小说从盛极一时到日渐衰落,大浪淘沙之后也逃不出被遗忘的命运,而其中能够被时代甄别留下的,一定会是最精华的。
栀栀花香
金庸:这个不用多说吧,要说非选个第一出来,也就金庸了,小说也好,改变的电视剧量是最高的。为什么呢?因为金庸的小说没有一上来主角就是高手或者大侠的,都是一步一步慢慢走过来的,最为重要的是,走过来这一路是充满正能量的。
古龙:这个也不用多说,是另一种不同风格的侠,古龙小说有几种风格,有的正常叙事,有的意境比较好,文字字字珠玑。更有经典语句。古龙大多以叙事为主,很多主角上来武功就极高。
梁羽生:就看了一本,萍踪侠影,风格有点类似金庸,读的不多。
温瑞安:文笔比较优美,叙事能力也强,之前写诗的出身。缺点是坑不是一般的多。
黄易:严格来说不能说是武侠,但是创作能力很强。黄易的书大多也都读过。
总结一下几位的风格,重点是金庸古龙和温瑞安。
打个比方:一群人看两个人擂台比武。这是前提:
金庸角度:你就是直盯着俩人打来打去,一招一式你都看的清楚。
古龙角度:俩人正打的激烈,你上了厕所,回来的时候胜负已分。
温瑞安角度:你在台下根本看不懂台上俩人打的啥,所以你就没看,而是听旁边懂的人给你讲怎么打怎么打,顺便还给你科普了一下俩人的来历。
sallylee
倪匡。
倪匡(原名倪聪),字亦明,1935年5月30日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宁波,著名小说家。
1957年到香港,作过工人、校对、编辑,自学成才,成为专业作家。他写作面十分广阔,众体皆备,小说则包括侦探、科幻、神怪、武侠、言情各种。写作速度也十分惊人,每小时可写八千字(手写),曾同时为12家报纸写连载。武侠小说以《六指琴魔》为代表, 想象奇特,也曾在金庸出国期间代写《天龙八部》连载。1962年,倪匡于查良镛(金庸)的鼓励下,开始用笔名“卫斯理”写小说。第一篇小说名为《钻石花》,在明报副刊连载。至第四篇小说《蓝血人》起,卫斯理系列小说正式走向科幻系列。(《蓝血人》一书于二零零零年入选“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成为倪匡科幻小说的代表著作)。
梓琳IN生活
都市之重生香港 又名重生之香港风流人生,从你这句话的字面意思看不出要表达一个什么样的问题,所以我这边也无法了解的到,所以你这个问题无法帮你解答,希望你谅解。
行迹无尘
岑凯伦的天鹅姑娘
女主角余小丽,是富商余庆祥的四女儿,素有“丑小鸭”之称,为家人冷落。
邻居利家大少爷凯瑞长得像白马王子,他是小丽三姐的意中人,却自幼钟爱小丽,引起小丽两位姐姐的嫉恨。
在饱经忧患中长大的小丽出落得天仙化人。为了三姐因爱自杀避免凯瑞的追求,但姐妹之情与男女之爱使她为之莫所适从……
她想逃避,她想移情,但爱像生了根一般缠结在她的心坎里。
经过考验,经过波折,小丽的恋爱结局是怎样呢?
请采纳答案,支持我一下。
原贴:90年代香港言情小说
玉米0117
长篇小说集
大唐双龙传
大剑师寻秦记
星际浪子
超级战士
覆雨翻云
时空浪族
荆楚争雄记
诸神之战
迷失的永恒
破碎虚空
尔国临格
浮沉之主
龙神
异灵
幽灵船
圣女
月魔
光神
域外天魔
灵琴杀手
上帝之谜
湖祭
兽性回归
乌金血剑
成吉思汗
短篇小说选
超 脑
情约
魔女殿
同归于尽
创世纪
蝶梦
换天
异能警察
最后战士
乐王
yoyomia
左手的情诗
chouminms
-枝子花开-
苹果树上的APPLE
行者·多多
探索者
dhgzjl
可可猫
小说作家:刘以鬯、西西、也斯、叶辉、黄碧云、董启章、钟晓阳、关丽珊、陈慧、韩丽珠、谢晓虹、邓小桦、谭剑武侠小说作家:金庸、古龙、梁羽生科幻小说作家:倪匡、李逆熵散文作家:小思、董桥、刘绍铭、林行止、陶杰、蔡澜、迈克新诗作家:柳木下、关梦南、蔡炎培、王良和、胡燕青、黄灿然、陈德锦、秀实、黄国彬、陈汗、钟国强、钟伟民、廖伟棠、陈昌敏、吴美筠、刘芷韵、肇风流行作家:梁科庆、陈嘉薰、李碧华、亦舒、张小娴、林燕妮、深雪、梁望峰、邵国华、毕华流、朱茜菲、袁兆昌、王贻兴、林咏琛、郑梓灵、天航网络作家:黄世泽、黄力信、郑立、赖作峰、小芳芳、叶天晴
原贴:香港小说家排名?
冰肌玉骨
去过一次香港,感觉路比北京窄,车的密度比北京大,但车速比北京快多了,主要是城市规划合理,道路网密集,司机素质高,几乎见不到并线的,听不见喇叭声,管理严格。我坐在后排没系安全带,被警察发现并严厉指责,差点被罚。 去过上海和香港迪斯尼,印象都不错,尤其是香港迪斯尼管理更规范科学,比如不允许有一人排队多名亲友插队现象。
稔子
在香港待了7天,消费5万,我得到一个结论:这不是穷人应该待的地方……
从小就喜欢香港电影,喜欢周星驰,喜欢周润发,对电影里面的各种场景也充满向往,一直想要亲身体验一下,2018年我真的去了,待了7天时间,我就有得到一个结论:这里不是穷人应该待的地方!
接下来,就让我给大家分享一下在香港的见闻与感受。
刚到香港机场很大,很豪华,但走出机场之后,香港给我的第一印象并不是非常好,入眼就是破旧的房子,虽然不是年久失修的那种,但一看就是有些年头了,街道两边的招牌一个接着一个,拥挤不堪,可能这就是老城区的感觉吧?
没有开车,没有跟团,跟2个朋友单独游玩,抵达香港的时候已经是夜晚了,出了机场叫了一辆出租车,前往九龙城区的一家酒店,感觉距离不算很远,但抵达之后的价格是300港币,换算成人民币就是250块钱左右,这是我第一次感觉打车贵。
明明计价表上面只有280多,但司机却要了300,询问之后才发现行李放在后备箱也是要收费的,瞬间有一种被坑了的感觉。
抵达酒店之后,我们都找到了自己的房间,一个房间600块,进门之后我就傻眼了,原本以为600块肯定是一个又大又豪华的房间,结果就是一个很小的房间,除了装修稍微好一点之外,根本就跟小宾馆没有区别,不过我也没有介意,毕竟香港就是一个消费很高的地方,而且还是一个人住,也不用太过计较。
香港交通出租车香港的出租车分为3种颜色,分别是红色,蓝色,绿色,不一样的出租车去往不一样的地方,这一点一定要注意。
如果你想要去新界玩,那一定要坐绿色的出租车,如果你要去大屿山,那一定要坐蓝色出租车,而红色出租车就比较厉害了,只要钱到位,全香港都能带你去。
逆行坐车的时候我还发现了一个问题,香港的交通方式跟外国很相似,全都是逆行,也就是靠左行驶,驾驶室都在右边,这种交通方式让我很不能适应,总感觉自己在逆行,非常危险,再加上司机开车比较快,我晕车了,从来不晕车的我竟然晕车了,那感觉很难受。
不光是车辆反向操作,行人也都是反向走路,全都是靠左走,这也让我很不适应。
公交车,电车,地铁其实香港的交通非常方便,除了公交车地铁之外,还有古老的电车,这都是老香港才会有的交通方式,就是在电影里面见到的那样,但车子已经更新换代了,虽然还是电车,但已经失去了传统复古的感觉,这一点比较遗憾。
地铁一点都不便宜,坐一趟花掉了15块钱,感觉很贵,但是跟出租车比起来还是便宜了不少的。
【千万不要在地铁里面吃东西,否则就有可能面临2000块的罚款】
豪车不能说遍地都是豪车,但豪车真的非常多,一辆一辆从面前经过,一些豪车上还载着好几个美女,不由得让人感叹,有钱真好!
井然有序车子走在路上井然有序,人们走路也是井然有序,乘坐地铁的时候一定会排队,这本就无可厚非,但是在乘坐超市电梯的时候也同样会排队,大家都会靠右边站着,如果有人遇到急事,就会从左边快速通过,这一点非常好,跟日本有点像。
香港饮食了解了交通规则之后,我们就开始出门了,正式踏上了游玩的旅途,接下来就是花钱如流水的时刻……
1,早上刚起来,我们就到一家不错的早茶店吃饭,一共3个男人,饭量不小,虽然早上的胃口不少很好,但还是吃了不少东西,算账之后是580港币,相当于人民币470块钱,人均160,说实话,结账的时候我们都有点傻眼,但也没有办法,只能乖乖付钱,不敢吃霸王餐,谁知道洪兴乌鸦哥有没有罩着这家店?
2,午餐的时候,我们来到了一家小店,这家店明码标价,价格很是合理,我们也没有吃炒菜,吃的全都是盖饭,但吃饭的时候我们学到了一点知识,像“扣底,双扣”之类的,意思就是饭菜少一点,说白了就是小份,而“加底”就是饭菜都多一点,说白了就是超大份。
3.晚上我们找到了一家便宜的米其林餐厅,可能是星级不够,所以不是很豪华,但里面的菜非常好吃,而且价格合理,人均100块钱的样子。
4,我很喜欢喝可乐,3元一瓶,但是在香港,却让我有一种被宰的感觉,饭店里的可乐5元一瓶,路边小摊6元一瓶,自动售货机7元一瓶,便利店里面9元一瓶,我真的搞不懂这是什么情况,明明都是一样的可乐,怎么差距就这么大呢?
【香港人吃饭的时间跟我们不太一样,早餐的高峰期是9-11点,午餐的高峰期是1-2点,晚餐的高峰期是7-8点,总是比我们推迟一点时间,所以按照我们正常的吃饭时间就不会遇到高峰期,能够愉快就餐,当然,在旅游旺季,或者是网红餐厅,吃饭还是要排队的】
香港好玩的地方迪士尼乐园香港迪士尼是全中国第一家迪士尼,非常大,里面的游玩项目也很多,不管你是大人小孩,都能在里面找到适合自己的项目,嗨皮一整天不是事。
海洋公园海洋公园里面不仅有很多游乐设施,而且还有一座跟金箍棒一样直插天庭的摩天塔,十分壮观,而且里面还有各种海洋生物,如果你对海洋感兴趣,或者带着小孩,一定要去这里。
九龙尖沙咀香港本身就是一个购物中心,而九龙就是购物中心的中心,尖沙咀就是购物中心中心的中心,是真正的核心地段,而且在香港电影当中,尖沙咀也经常出现,令人神往,一定要去。
太平顶山注意,这可不是河南的平顶山,而是香港的太平顶山,虽然高度只有500米,但却是香港海拔最高的地方,在这里能够看到香港的全貌,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你都能看到一个最完整最美丽的香港。
维多利亚港维多利亚港最美的时候是晚上,不是灯光秀,但胜似灯光秀,全香港最美的夜景大概就在这里了,如果你喜欢拍照,但也一定要来维多利亚港。
香港蜗居刚开始是自己玩,但对香港的各种规矩都不了解,所以闹出了很多笑话,也耽误了不少时间,第3天晚上我们约到了一位导游,让他带着我们在香港玩。
导游是一个河南人,他说他来香港已经20年了,但一直到2015年才买房子,贷款将近800万,买了一个90平的小房子,每个月都要还几万块钱,真的是惊呆了我。
算起来,他一共花了一千多万才买到一个90平的小房子,一家人都蜗居在这样一个小小的地方,每个月还有这么大的经济压力,生活真的挺艰辛的,但他很骄傲,说他已经算是成功人士了,比大多数人都过得好,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蜗居在20平米的小房子里面,而且还是一家人蜗居在一起。
起初我是不相信的,但他让我看了他以前居住的小房子,我彻底相信了,房间没有一点落脚的地方,狭小的空间当中挤着3个人,我真的不敢相信他是如何坚持下来的,他说现在还有很多人生活在这样的地方。
其实香港人的收入非常高,普通保安的工资都能过万,普通工人的收入能够过2万,大学生的低薪就是1.5万,如果工作优秀一点能够拿到3万,导游说他的月收入接近5万,但生活还是很有压力,还完房贷,孩子的学费一交就没钱了,吃喝拉啥还需要靠老婆养活。
【导游家的小孩同时上2家幼儿园,交双份学费,导游说,这种情况在香港很常见,目的是为了让小孩成长的速度更快,发展更全面,我听着都替香港小孩感觉辛苦……】
导游告诉我,能够留在香港生活的无非就是4种人……
1,老家就在香港,有房子,只需要赚钱吃饭就行了,没有太大的压力。
2,家庭条件非常强,直接就能在香港买房子的人。
3,自身能力非常强,能够通过自身实力赚到大钱的人。
4,洒脱,自在,不结婚,不生孩子,愿意躲在小窝里的自由人。
注意事项1,香港是一个管理非常严格的地方,比如抽烟,规定不能抽烟的地方一定不能抽烟,否则就有可能面临5000港币的罚款,如果因为抽烟被罚这么多钱,还是一个不小的损失,这一点需要注意。
2,校园里有校园卡,在学校各个地方都能刷卡,而香港也有一张卡,坐车能刷,吃饭能刷,逛超市能刷,几乎任何一种消费都能刷卡,如果能够办张卡,那当然是很方便的。
3,香港的泡面里面没有叉子,需要自备,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说出来都是眼泪。
4,名牌包包、化妆品、奢侈品很便宜,便宜的不止一点半点,所以去一趟一定要抓住机会,多买一点回来,慢慢用。
5,香港用海水冲厕所,马桶里面全都是海水,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
写在最后在香港只玩了短短7天时间,对香港的认识还比较浅薄,但我真的感觉钱包不够花,花了5万块钱,然后就回来,跟导游接触之后,我发现外地人想要在香港生活生存下去真的非常艰难,无论是买房还是租房,无论是孩子上学还是糊口,随便拿出来一项都能让人喘不过气来。
个人感觉:香港不是穷人应该待的地方……
菜花宝宝
没去香港之前,觉得香港是一座繁华的大都市。去了香港之后,才知道那里拥挤不堪,月入3万的洗碗工,却住在鸟笼一样的房间。
从港剧中了解到香港的繁华,也是购物者的天堂,让人有了想去那里看看的冲动。前几年在一家港资公司上班,经常会去香港出差。自从去了那里,才见到了香港的另一面,接下来就说说我在香港的一些感受。
香港人的生活1:香港的中老年群体,平时买菜喜欢去菜市场,而不是超市,他们觉得菜市场更接地气,碰到熟识的摊贩,会热情打招呼,买东西时也不忘砍价。有些人会觉得香港人瞧不起内地过去的人,以我的亲身经历来看,并不是所有的香港人都这样。至少老一辈香港人,对内地人并不排斥,反而是从内地刚移居过去的香港人,似乎就有一种优越感,给人的感觉高人一等。
2:在我工作的公司,有一个福建的同事,前几年就和父母移居到了香港生活。经常会说以前环境有多么不好,来了香港以后如何如何,让人听了特别不舒服。他在平时的生活中,一改之前的生活习惯,不断去琢磨香港人的喜好,想尽快融入香港的生活,不管是在哪里,都强调自己是一个香港人。
3:香港主要是以贸易为主,农业的制造业没有那么发达,很多东西都需要从外面进口。虽然价格要贵一些,但大多数人喜欢买品牌货。比如说普通人买一块手表,省吃俭用几个月,也要花高价去买瑞士的知名品牌。
4:每天早上,会有很多香港人拉着手推车过境到深圳,他们并不是来这里旅游,而是购买肉菜类的食材。香港的各类食材比较贵,有些大叔大妈不用上班,就会来深圳扫货。大包小包往家里买,可以省下不少钱。交通比较方便,买完东西以后,坐车回去还可以赶上做午饭。
5:香港的生存压力比较大,生活节奏也快,很多人在工作之余会放弃休息,去打两份工贴补家用。在写字楼工作的白领,看上去衣着光鲜,可能到了周末的时候,就会换上衣服去餐厅兼职,从事两个截然不同的职业。
6:香港的交通比较发达,地铁、公交、的士、轮渡等方式都可以选择。一般来说,坐小巴的人比较多,线路比较多,招手就停,坐车比较方便,几乎可以到香港的每一个角落,价格也很便宜。在香港买私家车不用交税,但是很多家庭不愿意买,主要还是买得起养不起。97号汽油要17元/升,去停车场停车最低25元一个小时。家里有一辆车,每个月差不多要花8000元养车。
7:香港人对穿着没有太多的要求,服装的颜色比较单一,大多是以黑、白、灰为主。而外地人来香港,对于服饰会精心挑选,女孩子打扮得花枝招展。走在大街上,是不是香港本地人,从服装上就能看出来。
8:香港人还有一个特点,不管去哪里,都会随身携带水杯,这个习惯很好,不仅可以节省买水的支出,更加环保,还可以随时给身体补充水分。他们觉得,喝保温杯里的温水,比喝凉水更有利于身体健康。
香港的港式蜗居香港的房价高得离谱,比深圳都要高2~3倍,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成了大多数香港人的梦想,但没有多少人可以实现。
以现在香港的房价来看,每平米的价格大约是20万人民币,买一套30平方的房子,最少需要600万元。即使是在偏僻的郊区,房价最低也要10万元,价格虽便宜了,但工作和学习不太方便,每个月的交通费用,也是一笔很大的支出。
以这个价格来看,比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要高很多,而且这还是香港地段不太好的地方,如果要是在中心城区的房子,普通家庭工作100年也不够买一套房。
有的人调侃香港人:还没有死,就已经住进了棺材里。
大多数人买不起房,要找地方住,就会申请公屋,由于人数太多,能不能申请到完全靠运气。运气不好的人,只能蜗居在笼屋里。
香港是一个拥挤的大都市,深水埗的贫民区,那里的笼屋和劏房,按尺来收租金,每尺的租金高达320港元,约合人民币260元。这里居住的大多是低收入劳工和孤寡老人,收入水平偏低。
一间普通的劏房,经过房东的改造,分成了6个床位,长度只有2米,刚好够一个人躺下来,高度不会超过1.5米,想站直都很困难,中间只有一条狭窄的过道,就像火车上的卧铺。在这种环境下,想睡一个安稳觉都难,更别说自己的隐私。
香港的生活环境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愿意留在香港香港是一个国际大都市,车水马龙,除了本地人以外,也有很多外地游客,工作和赚钱的机会也要多一些,工资相对也更高。
比如说IT技术人员,随便入职一家互联网公司,月收入基本可以达到8万元以上。就连大街上的餐厅,贴出招聘洗碗工的工资都是3万元以上。有的人想在这里赚钱,只能忍受生活的不易。
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香港,各方面的福利也比较完善。
只要获得了香港永久居民的身份,家里的子女可以加入学券计划,可以申请减免学费和部分生活费。通过以后,小学生每年可以获得2500港元的教育津贴,发放给学生的直接监护人。
在香港工作了一定年限的老人,退休以后可以获得高龄补贴,保证最基本的生活。没有住房的老人,也会提供住房补贴。
年轻人失业没有工作,经济比较困难,每月可以领取失业补贴,还可以申请公屋居住。
收入比较高,再加上福利也不错,获得香港永久居住证也不容易,很多人即使在香港过得比较艰难,也不会轻易离开。
写在最后在寸土寸金的香港,只能看见高楼大厦。路面比较狭窄,居住的空间不大,让人有一种压抑的感觉,也许香港并不适合所有人生活。
鞋子的翅膀
香港,怎么说呢?首先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制度和法制区别下,整个社会、整座城市被塑造得和大陆城市还是有不小的差异。虽然和毗邻的广东一样讲白话,一样位于珠三角,但这里人的思想观念和以及城市风格、风貌和接壤的深圳完全是两回事,更别提和内地其它城市了。
当进入香港的这一刻,映入眼帘的到处都是熟悉而又陌生的繁体字,耳边充斥着急促的白话,时刻提醒着你来到了传统却又时尚的香港。
整座城市除了中环、维港这一块有玻璃幕墙的高楼大厦之外,其余每条大街小巷基本都是几十年下来的老旧建筑和斑驳唐楼。街上电线乱七八糟,小广告张贴得到处都是,广告招牌横的竖的各种风格都有,虽凌乱错落但远比整齐划一好看。个人觉得这才是城市本该有的样子。
街道上,各种传统的叮叮车,香港特色的双层巴士穿梭而过。每个人行路口都会有交通信号急促的响铃声提醒过往的车辆和人群。街边转角处总会有我们这边早已消失的报摊,并且中文、英文都有,新鲜出炉的报纸总会在一上午销售一空。今时今日,香港人还保持着传统的纸质阅读习惯。
街市上,商店里,我们这边常见的各种饮料,除了可乐基本不见踪影,在深圳的小卖店和哈尔滨的小卖店冰箱里的东西或许相同,但和一河之隔的香港绝对会不同。很简单,在香港叫境外,叫出口。两地食监药检测标准不同,以及涉及到进出口,所以内地饮料极难费尽周折能够在香港上市。
在香港,绝大多数人的普通话都很差很差,差到什么程度呢?广州佛山那些七老八十的人说的都要比香港年轻人标准。为什么?因为普通话应用场景真的很少很少,大多都是白话和英语。
在香港,可以无银行卡但绝对会有八达通。八达通包罗万象,吃饭拍卡,坐车拍卡,买东西拍卡,香港人用得顺手极了。而对着二维码猛扫的一般都是来自内地的游客。手机支付对于香港人而言,远不如八达通。因为它老少皆宜,学龄儿童,耄耋老者不用拿部手机然后再一系列的操作,直接掏卡拍卡就行,快捷有效。
在香港,人气旺的除了商场,还有庙宇,很多香港人非常虔诚的礼佛,甚至连佛诞都是法定假日。香港中西文化融合相当紧密,还有很多人笃信天主教,一年中的法定假日里面有好几天。
在香港,并不全然是不少自媒体所描绘的那般高消费,吃碗面上百块什么的。其实普通市民日常消费相对收入很便宜,什么女人街,北河街等等。当然你要去高档商场或者专做游客生意的地方,当然贵了。一份大家乐快餐也就3-40可以吃得很好很饱。
在香港,你会发觉没有用工歧视,诸如年龄,性别等等。只要你肯干,满头白发开的士开公交车的司机到处都是,饭店餐厅几乎全是年过六十的服务员。一方面是缘于香港社会老龄化的原因,一方面是香港人对这些习以为常,也不会有歧视以及放不下面子等等心理。大家都是在辛苦工作,凭劳动吃饭,真正不好受的是那些年纪轻轻拿综援的人。
在香港,多数人都是住在逼仄的公屋和老旧的唐楼里。哪怕是商品楼,照我们这边的标准,也是拆开了卖,一套90平的可以拆成三套来卖。但是,楼价也并非传说中的那般高不可攀。
第一,因为香港的首付很低,800万以下可以首付一成,并且贷款利息也低到2.2%左右。第二,香港房屋是计算套内实用面积,没有公摊。一套50平的房子就是实打实的50平,相当于内地70平左右。第三,香港的各种税费更低,包括所得税,夫妻双方年入50万,有60岁以上的父母要供养,可能一年扣下来也就8000~1万多点。所以放大了收入效应,有更多的钱用于支付和月供。
香港是世界性的城市,国际化程度很高,也由于历史的原因,在管制方面和内地城市还是有区别及特色。它是我国的一颗璀璨明珠,随着大湾区的融合进程加快加深,未来的香港在多方面可能会趋向于内地先进城市学习和借鉴。
Joey
一个字,忙!
在香港生活节奏很快,每天都感觉在水深火热一样,刚来香港的时候我很不适应,发现路上的人走路比我快很多,而且不认识路,加上每个路口都一样,东西又很贵,当时非常非常的迷茫,如今在香港9年了,自己也习惯了,曾经有人问我在香港跑步的人多不多,我回答他每天都这么忙,有这个时间不如在家里呆着好。
还有在香港不工作感觉都会死人,因为这里住的贵,消费高,交通贵,要是没工作吃都成问题,忙的时候我一天打几份工,除了正式工作外,下班还要忙着去采购(下图就是我每天需要采购的东西),来到我才知道原来这么多内地的人喜欢买港货,自己都想回去开个港货店了。
香港的高楼很多,都是几十层的,高还不算什么,毕竟内地也有不少高楼,但是香港的高楼之间的距离很近,刚开始抬头看会有一种压迫感,香港确实很繁华,很匆忙这是无需质疑的。但是高楼多,能住得起的人并不多,还有都是几口人窝在十几平方的房子里。下图是我朋友家,她家还算比较大,一家三口有四十几个方住,但是衣服还得在厨房晾。
来到香港9年时间了,这里也成为了我很喜欢的地方,除了匆忙之外,也认识了不少朋友,大家对我都很好,其实不管在哪里,只要融入进去了,感受都是一样的。最近我妈也劝我回内地发展,现在内地成长很快,我也考虑过回去开港货店,地址就选在珠三角,趁着年轻就要敢拼,努力努力再努力!
冷水
原贴:90年代香港流行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