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中的“中国科幻”让我有些迷糊,什么叫“中国科幻”?
是指《三体》作者是中国人吗?那当然是啊。
是指《三体》属于“中国科幻”这个流派吗?有没有这个流派?这个流派的特点是什么?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在《三体》之前,中国科幻在世界科幻舞台上地位并不高,《三体》出来后,有人说作者以一己之力把中国科幻拉到了世界科幻的前沿位置。
是指某些答主说的,《三体》表达了中国式的观念或者说思想吗?如果是这个意思,我并不能同意。
我曾经多次说过,《三体》中的黑暗森林法则很容易被一些人误读,认为这是作者假定人性为恶才能推出的结论。而这种对人性的不信任,似乎就是所谓传统中国文化中的一个表现,这说明作者思想中的阴郁。
然而,黑暗森林法则是一个逻辑推演问题,与人性善恶,与主观意愿,与文明形态都没有关系。书里说得很明白,地球上没有黑暗森林法则,黑暗森林法则推演的前提,在地球这个环境不成立。所以,任何拿地球上不同种族和文明之间的争斗历史来说明黑森法则的做法,都属于表错情。如果从中再延伸至所谓东西方文化对比,或者中西方思想对比,然后讨论谁优谁劣,我觉得更是牛头不对马嘴。
(参见之前回答的请问三体中的黑暗森林怎么推理呢?简单的,再说一下猜疑链和技术爆炸?以及《为什么有些《三体》读者坚信黑暗森林法则是宇宙的真理?有何科学依据?》。)
以此类推,很多把《三体》理解为政治小说、人文小说,从中进行一些隐喻式解读的做法,我觉得都是舍本逐末。比如:
《三体》是在讴歌民主还是在弘扬专制?——我的答案:都不是。
《三体》是讽刺人性还是维护人性?——我的答案:都不是。
《三体》是支持个人服从集体还是鼓吹个人英雄主义?——我的答案:都不是。
总之一句话,《三体》是宣扬中式文化还是西方文化?——我的答案:都不是。
确实,除了硬科幻之外,《三体》似乎有大量的政治和人文方面的映射内容,但在我看来,那是地球文化的整体代表,不分东方西方。
《三体》讲的是地球人类与茫茫宇宙其他文明的角力故事,在这样的基础上讨论黑森、讨论人性才能成立,而不是转而讨论地球内部的文明之争——《三体》明明就是一部地球与宇宙文明斗争史,视野如此广阔,有的阅读者非要把它拗成小家子气的地球自身文明内斗史,几个意思?
诚然,《三体》中有很多中国元素,特别是重要角色大多设定为中国人,这很容易让人觉得作者是“中式本位”。个人认为,这样的角色安排,多少有点削弱这部书以人类整体为基底的设定,仿佛世界上的人类代表主要是中国代表。
不过,传统的美国科幻不也总是有这种以美国代表世界的毛病吗?只能说作者这样写比较熟悉和顺手,毕竟刚开始写作时,作者不一定会想到以后会声名大噪,会有很多人挑刺,也就不一定会对这些文学性的设置多加推敲。
总之,“毁灭你,与你何干?”“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我想得太简单了,这个问题在整个人类历史上都没有答案,怎么可能在一次会议上解决呢?我想,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实践和探索的过程才能为星舰地球找到合适的社会模式。”……我以为,这些才能代表《三体》的思想。而这些思想,哪里体现了“中国文化”独有的特色呢?
《三体》第一部获得2014年的星云奖提名、2015年的雨果奖,第三部提名2017年的雨果奖。星云奖和雨果奖是什么奖项不用多说,类比“科幻界的诺贝尔奖”。《三体》作者刘慈欣是亚洲获奖第一人。最近他刚获得克拉克奖,同样,也是这个奖第一次授予中国人。
如果《三体》反映的文化和价值观是“中国式”的,如何解释那么多西方读者对它的追捧和喜爱?更不用说《三体》粉丝奥巴马专门给刘慈欣发邮件催更的佳话了。难道奥巴马也被书中的中国式思想折服了?
不是的。来看看奥巴马对记者怎么说的:
“《
三体》实在是太有想象力了,十分有趣。故事背景十分宏大,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平时国会和我的工作都是在斤斤计较于一些很小的事情,而不是去担心外星人入侵。”
读了《三体》之后,就连国会和总统工作都是“斤斤计较”的“很小的事情”了,难怪有人说,读完了《三体》,三观都会被颠覆重塑。觉得地球上的事情再大都是“小事”了,也算是表现之一吧。
嗯,有点像《三体》里,到过四维空间的人很难再接受三维空间的狭小逼仄感一样。
所以,如果还要追究《三体》推崇中式文明还是西式文明,东方智慧还是西方思想,不觉得狭隘吗?到底有没有沉入去读呢?
《三体》是中国人写的,但故事是世界的,这就是我的理解。
最后认真回答一下,个人觉得《三体》中真正推崇的东西是什么。我觉得是逻辑和脑子(窃以为作者塑造“罗辑”这个主要人物,起名时是有深意的)。而逻辑这种东西,似乎从来都不被认为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所以,能说《三体》是“中国科幻”吗?
以上是头条号“海阔天空诗酒花”的回答。欢迎在今日头条APP关注“海阔天空诗酒花”,图文、问答、视频,海阔天空随便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