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香传
写现代朝鲜的小说
本文婷
是不是《国策》。
年轻的共和国,悠久的中华民族。一块神秘物质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二者的命运,拉开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序幕。机遇面前,共和国领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挑战面前,共和国军人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危险面前,共和国人民齐心协力,利断金石。任凭美日俄印法狼奔豕突,我自利剑出鞘、笑傲疆常数代人的呕心沥血,五千年的辛酸苦辣。中华民族必将复兴,必将屹立于世...
似曾相识SCXS20
龙战朝鲜
万历年间日本占领朝鲜全境兵锋直指大明!经过张居正改革的大明此时正如中天,而日本经过战国时代培养出了最强的军队,这将是最强的碰撞,最血腥的对决!
全文以一个被充军的御史的视角,书写一段永垂不朽的属于他和大明帝国传奇!李如松,小西行长,李舜臣。。。一连串让人热血沸腾的风云人物书写的传奇让你欲罢不能。。。
朝鲜王的女人
先后征服国王和两个无冕之王的男人;她非王后,却足以母仪天;迷一样的女人,没人能真正读懂她
李化龙
明万历年间,魏忠贤当道,忠臣良将埋没。李化龙便是其中之一,虽然一生功绩卓著,却最终没有逃脱被遗忘直至被害的结局。本书讲述的是李化龙从南京工部主事调往辽阳任巡抚开始之后在抗海寇,卫边,入朝抗击日本侵略,直至后来被遗忘等等的故事。
SHAOQ1NG-55q
决战朝鲜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不是我写得好,是先辈们打得好!
李峰
2002年早春,长江文艺出版社一位优秀编辑韩敏老师约我写一本关于朝鲜战争的书,在这位多年良师益友的督促与鼓励下,我写出了这本《决战朝鲜》。
一晃八年过去了,八年来,《决战朝鲜》一直不断再版,书中如韩先楚攻取海南、炒面的故事和一些战争片断被许多网站、报纸大量转载,不过从来都不肯注明出处,还有数量不小的盗版,我曾在一家小书店同时看到过三种不同的盗版,有的连书名和作者都改掉了,只有内容没改,韩老师安慰我,有盗版说明有销量,至少说明得到了读者认可,不然书商不会盗版,我一想,对,是这个理。
为了纪念抗美援朝六十年,《决战朝鲜》又要再版了,陈智富编辑让我写篇文章,我说写些什么呢?说这本书让我交了首付当了房奴?似乎有些不妥,不禁有些茫然,忽然想起有朋友说书写得好,我本能的回答,不是我写的好,是先辈们打得好,那就说说这个吧。
曾经有这样一个的国家,在最黑暗的时期,她的太后和皇……
别忘了采纳哟
tongfang
最近看了同伊,讲的时朝鲜萧宗时代的故事。虽然主角不是张禧嫔,也不是仁显王后,但是主轴仍然是围绕着这两个关键历史人物的。可以说,这部戏是从崔淑嫔的角度来看待仁显王后和张禧嫔的传奇的。为了丰富我的知识,特地挖出了1年多前从韩国网络书店买的书。那本1970年代出版的书想必早已绝版,能买到已经很开心了,虽然说外壳已经有点破旧了。
小说书中收录的3个故事,主人公都是朝鲜时期以品德出众而闻名的女人。其中一个就是仁显王后。这个故事属于宫廷小说,是一个不知名的宫女写的。写得很详细,连人物对话都出说来的。故事一开始是描写仁显王后如何如何得好,如何如何得受到朝鲜王室众人的喜爱和尊重,特别是萧宗的生母王大妃非常喜爱仁显王后。一切都是那么美好,直到张禧嫔的出现。这两个女子的个性截然相反,张禧嫔心术不正,野心极大。她散播恶毒的谣言,让萧宗动摇,之后产生了废后之心。在忠臣们极力反对之下,萧宗仍一意孤行,废仁显王后而立张禧品为后。这轰动的事件造成了无数忠臣的死亡和流放,举国动荡。仁显王后之后在私宅过了5年清苦的岁月。期间萧宗再次改变心意,重新迎接王后回宫。仁显王后复位,张禧嫔心有不甘,竟用巫术诅咒王后,导致王后被怪病缠身,在众人的泪水中,仁显王后逝世,留给萧宗多少遗憾。故事的结尾说“世间贤德女子,莫过于商周的娥皇、女英,而我们朝鲜则以仁显王后为荣“。
小说其实我觉得故事有真有假,事件肯定假不了,但是人物的刻画上多多少少有了美化的成分。仁显王后就不说了。光看朴泰波(Pak Taebo)。这个人在萧宗废仁显王后的时候极力组织,发动群臣,联合上疏,但却惹的萧宗龙颜大怒,将他处以极刑。萧宗亲自行刑,然而即使酷刑如何残忍,刚正不阿的朴泰波坑也没吭一声,仍然坚持劝阻萧宗。故事完全记录了他和萧宗的对话。虽然很生动,但这一点我觉得很可疑,应该是有虚假的成份的。毕竟,一届小小的宫女怎么可能知道刑场发生的事呢?她所记录的,应该是人云亦云的n手产品。
小说而对于仁显王后犹如圣人般的品德,我有所保留。毕竟,朝鲜的王后大多都扮演者贤内助的角色,个个都很低调,品行优良,像文定王后那种有野心的女人是少数。而对于她倾国倾城的美貌,ahem...(清理喉咙),更是不可尽信。韩国人是朝鲜人的后代,她们的容貌如何,相信大家早眼见为实。而且,古代后宫多是和政治挂钩,真正的美女一般都在隐藏在民间,所以好色的乾隆皇帝才喜欢往江南跑。朝鲜没几个留名青史的美女,不像我们中国的四大美人。就连黄贞伊也是以才艺闻名的,张禧嫔、张绿水等谋权弄术的坏女人大概就只会施展狐媚之术。因为貌美而在史书上留名的朝鲜王室女人目前我只知道和协翁主一个。正史自然没有记载,惠庆宫的恨/闲中录(又是一本宫廷小说)却略提了。纵使这样,和协翁主的美貌也是相较于惠庆宫所见所知,没人知道如何诠释她的美貌。但是既然惠庆宫会为此留下墨迹,大概和协翁主的容貌是真得很出众。
小说另外,故事中也隐隐暗示了萧宗的善变和多疑。萧宗的性格应该是有缺陷的,他多疑,容易被谗言动摇。区区流言蜚语就让他对仁显王后生出了废后之心。而废王后,再朝鲜自开国以来,从没有先例。而萧宗不顾大臣阻止,一意孤行,这更凸显了他是那种冲动而且一旦下了决心就会坚持到底的人。事后,萧宗又后悔了,废了张禧嫔,让王后复位,真让人猜不透他多变的心思。这应验了一句古语“伴君如伴虎“。
小说萧宗废后的事件对朝鲜之后的200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立下遗训,不准子孙立后宫为妃。他应该没有想到,他的决定改变了朝鲜的命运。因为不能升后宫为妃,贞圣王后逝世后,65岁的英祖没办法,只好娶了相当于自己的孙女的年馑15岁的贞纯王后金氏。他心中一定不会好受。毕竟,英祖不像他的老爸萧宗那么喜欢女色。如果不是这条规定,英祖一定会立宣禧宫李氏为王后的。这个女子伴着他白头到老,一起携手走过了50多年的风雨,并且为他生了多名子女。其中有英祖最爱的和平翁主与和缓翁主,更有他讨厌的和协翁主与思悼世子。宣禧宫为人低调,在思悼世子事件中,她默默地躲在幕后,秉持着一个后宫该有的沉默。若她能成为王后,也许思悼世子的悲剧就能改写吧……贞纯王后的角色在整个事件历史很模糊的,她应该是没有任何野心的。然而她的父亲却参与世子的事件了
靠谱的金小林
小兔子乖乖
史记·宋微子世家:武王封箕子于朝鲜。这是朝鲜一词的最早记载,箕子是商纣王的叔父,武王灭商后,箕子渡海去了朝鲜,建立了箕子朝鲜。由此可知“朝鲜”一词在西周初年就存在了,历史长达三千余年。朝鲜北部经历了箕子朝鲜、卫满朝鲜、汉四郡、高句丽四个历史时期,南部则是三韩国并存。
在朝鲜半岛南部,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出现马韩、辰韩、弁韩三个小部落,合称“三韩”。马韩是三韩中最大的一个,后被百济统一。公元前57年辰韩发展为新罗。弁韩发展为伽倻,公元6世纪被新罗吞并。918年,后高句丽建立者弓裔的部将王建被下属拥立为王,迁都至自己的家乡今开城,改国号为“高丽”。935年,灭新罗;936年,灭后百济,建立高丽王朝。
1388年,高丽国王派都统使李成桂进攻辽东,李成桂则发动政变。1392年,废黜高丽国王,自立为王,并改国号为朝鲜,定都汉阳(今韩国首尔),史称朝鲜王朝。李氏王朝的国号是明朝太祖皇帝所赐,李成桂为了争取明朝的支持,派使臣向明朝称臣。明朝皇帝朱元璋取“朝日鲜明”之意,赐国号“朝鲜”,史称“朝鲜王朝”。
朝鲜李氏王朝的官修地理志东国舆地胜览上关于朝鲜之名的由来:国在东方, 先受朝日之光辉,故名朝鲜。1618年,明朝和后金作战,朝鲜派兵协助明朝。1623年,朝鲜内部政变,擅自废黜国王李珲。大明登莱巡抚袁可立严辞主张“待中国更立”。1636年,后金攻占朝鲜全境,朝鲜国王李倧投降,改向后金朝贡,成为清朝的附属国。
1895年4月,中日甲午战争清朝战败,签订马关条约,日本控制下的朝鲜政府宣布终止与清朝的宗藩关系。1896年,朝鲜高宗在俄国的支持下,“升级”为大韩帝国,从此李氏朝鲜改国号为“韩”。
annales谈恋爱
高丽人李成桂称帝后,恭顺明太宗朱元璋,选两国号名称由明太宗选择,朱元璋选朝日鲜明,后来半岛就是朝鲜半岛,朝鲜一词由此而出。现在的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
薛小兔
13世纪中后期,元朝在中原的统治已经难以延续,高丽国内亲元和反元两股势力还在争斗,最终和元朝联系紧密的一派取得了权力,高丽重臣崔莹甚至准备与明朝开战,并派李成桂出兵攻打辽东半岛。
当时大部分高丽中下层对这种决策非常不满,更不愿意远征,于是李成桂直接发动兵变推翻高丽禑王的统治,1392年,其自立为王,这就是李朝。
李成桂立刻改变了国家的外交方针,改为尊奉明朝,其对明朝采取 “事大以精诚,交邻以信义”的“事大”外交原则,认明朝当老大,自己甘做忠诚的小弟,这样能保护自己。
1392年李成桂称帝后,建立新政权,立马对朱元璋表示了恭顺,甚至还请求朱元璋赐其国号,不过当时李成桂是给了两个国号方案给朱元璋选择的,一个是“朝鲜”,还有一个是“和宁”。
“朝鲜”本来是什么意思呢?它本是东方古国的国名,在中国典籍中最早出现“朝鲜”一词的是尚书大传中周武王封箕子于朝鲜之地,谓“朝鲜”即“朝日鲜明”之意,高丽时期,半岛人就习惯把自己和朝鲜挂钩。
李成桂一开始自称为“高丽王”,而且对明朝非常恭顺,表示自己是“权知高丽国事”(我暂时管理高丽),并遣使赴明请求认可。但毕竟是王朝更替,所以李成桂后来也受到大臣们改国号的请求,于是君臣商议后,第一个确定的备选方案就是“朝鲜”。
那“和宁”是什么呢?这个称呼家族色彩就很浓,这是李成桂之父李子春就仕之地,也是李成桂的诞生地(和宁现在位于今朝鲜咸镜南道金野郡),有点类似“政权发源地”的味道。
李成桂派使者拿着这两个国号奏请明太祖朱元璋裁定,朱元璋圈定朝鲜二字,下圣旨称:“东夷之号,惟朝鲜之称美,且其来远,可以本其名而祖之。体天牧民,永昌后嗣。”在有些场合下,朝鲜也会在国号前冠以上国名号,最常见的是“有明朝鲜国”,此外还有“皇明朝鲜国”、“大明朝鲜国”等称谓。
sunnyvenic
1392年,李成桂推翻高丽王朝,自立为王,创建朝鲜王朝。为争取明朝的支持,李成桂参考了高丽古名“朝鲜”和李父就仕之地“和宁”,遣使请明太祖朱元璋裁定国号。朱元璋认为“朝鲜”是古名,而且“朝日鲜明”出处文雅,因此裁定朝鲜为新国名。
1948年9月9日,朝鲜劳动党领导人金日成在朝鲜半岛北半部建国时,采用了“朝鲜”这一国号,定国名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沐风而行
很多人认为“朝鲜”是来自朱元璋的赐名,取“朝日鲜明之国”的意思,但事实上,“朝鲜”一词早就有了。
李成桂取得政权之后,曾经向朱元璋上书,由大明天子钦定国号,并给了两个备选,一是用古中国的称谓:朝鲜,另一个则是用其父亲做官的地方“和宁”。
朱元璋觉得,还是使用古中国的称谓:朝鲜比较妥当,而且有“朝日鲜明”之意。
也就是说,是早有了“朝鲜”,“朝日鲜明”是朱元璋看到古称后的有感而发,并不是他的首创。朝鲜太祖实录也有如此记载:
“更国号一节, 遣人请旨, 或祖朝鲜, 已许自为, 既合正名。 今既更号朝鲜, 表文仍称权知国事, 未审何谋。”所以,无论是朱元璋,还是李成桂,都对采纳古中国的“朝鲜”很满意。
事实上,《史记》中就有"武王封箕子于朝鲜” 的记载,在太史公的观念里,早在西周时,就有了“朝鲜”这个名字。
李氏朝鲜对自己古国名由来采纳的还是朱元璋的解释,东国舆地胜览中说:
“国在东方, 先受朝日之光辉,故名朝鲜。“
其实明离子觉得,古书中的“朝鲜”未必是指的现在的朝鲜半岛,很可能只是局部的地名,被后来的引用而数次扩大,成了如今朝鲜半岛的统称。
关注明离子,看更多历史故事。
Fix_Xinho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首先我们来听听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国歌:
看那朝日鲜明的江山,遍地是金银和宝藏,三千里锦绣河山如画,五千年悠久历史长。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智慧的人民光荣无上,让我们奉献出全部身心,永远保卫祖国朝鲜。
弘扬白头山英雄气概,发扬勤劳勇敢的精神。为真理我们团结斗争,经风雨意志坚韧。力量无穷像海涛奔腾,按人民意志建设国家。愿朝鲜永远光辉灿烂,世世代代繁荣昌盛。
中国境内有很多朝鲜族人,最初他们被叫做朝族,有很多年的历史了。
有意思的是,朝鲜这个词还是来自中国的古书《山海经》〈海内经〉:“东海之内,北海之隅,有国名朝鲜”。
大概公元前200,尚书大传中提到朝鲜的意思为“朝日鲜明”。
到了1392年,高丽王朝被李成桂推翻,向大明称臣。明太祖朱元璋选定了朝鲜为其号,由此朝鲜被定为国民。
1401年,明惠帝正式册封朝鲜太宗为朝鲜国王,由此朝鲜两个字彻底决定下来。
朝鲜人对朝鲜两个字并不反感,甚至还有自豪,就像国歌里的“看那朝日鲜明的江山”。
朝鲜维持了400多年,直到1896年日本占领朝鲜,强迫高宗将朝鲜国民改为大韩帝国。
1910年,日韩合并后,日本使用“朝鲜”一名,设立朝鲜总督府。
然而朝鲜流亡势力不承认,仍然自称为大韩民国。
所以,到了1945年日本投降,南方就叫做大韩民国,北方则叫做朝鲜。
两国都认为自己是正宗,尤其是北方认为朝鲜本来就是古国名,大韩民国是日本人起的名字。
devil7777777
首先谢谢悟空邀请。
朝鲜一词应该是朱元璋给高丽定的国号。在1392年,李成桂推翻高丽王朝,自立为王,为争取宗主国中原王朝的同意,李成桂以高丽古名“朝鲜”和其父就职之地“和宁”两个国号,遣使请宗主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裁定选择。朱元璋认为“朝鲜”是古名,意为“朝日鲜明”。因此裁定朝鲜为新国名。此国名一直延续到今天。
应该说,无论元朝,明朝,清朝在对待朝鲜的问题都十分宽厚,朱元璋更是把朝鲜定为“不征之国“。万历年间对朝鲜更是恩同再造,有复国之恩。朝鲜王朝政权始自朝鲜太祖李成桂。他在1392年威化岛回军灭高丽,杀高丽恭让王王瑶,建立朝鲜王朝开始,一直到延续到1910年朝鲜纯宗签订日韩合并条约,朝鲜被日本吞并结束。朝鲜王朝居然历经了519年,经27代王(不是皇帝)。和明清两朝差不多。李氏王朝作为朝鲜半岛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居然能立国500余年而平安无事,这不得不说是个让人意外和惊奇的事情。满清虽然灭国朝鲜。但没有占据朝鲜半岛。只不过是让朝鲜依附与他而已。
那么李成桂为何要造反?在1388年,也就是洪武二十一年。高丽朝中亲元反明势力在得知蓝玉深入北元腹地的时候。派大将李成桂领兵三万领号称十万的高丽军队进攻明朝,但大军到达鸭绿江上的威化岛后,李成桂已经意识到此次进攻无疑于以卵击石。而且士兵死走逃亡的甚多,根本无法控制。士气低落逃亡不断,李成桂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两条路,一是进攻明朝,自己全军覆没。二是起兵造反。还有一线生机。结果李成桂选择了后者。李成桂带领最精锐的高丽大军发动政变 。
李成桂在称王以后,在和明朝划定疆域的时候,李成桂希望以铁岭为界,因为在明朝之前,高丽非法占据了几乎整个辽东,直到洪武四年,明军渡海入辽,才迫使高丽退出辽东。而明军收复东北,距离中国自安史之乱失去辽东,已经过去六百多年了。朱元璋对此功勋甚大。朱元璋对此断然拒绝,言道:与朝鲜边界只能以鸭绿江为界。至此以后朝鲜为中国藩属国五百余年,为日本殖民地五十余年。二战以后分裂至今。北为朝鲜,南为韩国。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你点评。
差不多
1392年,李成桂推翻高丽王朝,自立为王,创建朝鲜王朝。为争取明朝的支持,李成桂参考了高丽古名“朝鲜”和李父就仕之地“和宁”,遣使请明太祖朱元璋裁定国号。朱元璋认为“朝鲜”是古名,而且“朝日鲜明”出处文雅,因此裁定朝鲜为新国名。
1948年9月9日,朝鲜劳动党领导人金日成在朝鲜半岛北半部建国时,采用了“朝鲜”这一国号,定国名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扩展资料
70万年前: 朝鲜半岛开始有人类定居。
公元前2333年:传说中的檀君王俭建立古朝鲜国。“朝鲜”,意思是“宁静晨曦之地”。
约3000年前:殷商贵族箕子率部众来到朝鲜半岛,建立第一个有信史记载的王朝,史称“箕氏朝鲜”。
公元前194年:燕国的将军卫满推翻了箕氏朝鲜的政权,建立朝鲜历史上第二个王朝,史称“卫氏朝鲜”。
公元前100年前后:朝鲜半岛上形成了新罗、高句丽、百济三国鼎立的局面。
668年:唐朝、新罗联军灭亡高句丽和百济,新罗统一了朝鲜半岛。
918年:后高句丽的部将王建被部将拥立为王,他迁都至自己的家乡松岳(今朝鲜开成),改国号为“高丽”。
1392年:高丽的将领李成桂发动兵变,建立朝鲜,定都汉阳(今韩国首尔),后世称“李氏朝鲜”。
1592年:日本关白(丞相)丰臣秀吉率兵20万侵入朝鲜,一度占领平壤。1598年,日军被中朝联军击溃,此段历史称“壬辰倭乱”。
1894年:日本发动旨在吞并朝鲜的“甲午战争”,战后日本迫使清政府与之签订中日马关条约,结束中朝宗藩关系。
1910年8月22日:韩国与日本签订日韩合并条约,将朝鲜半岛的主权永久让与日本。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朝鲜半岛“光复”。
1948年:8月15日,半岛南部宣布成立大韩民国,李承晚任总统;9月9日,北部宣布成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金日成任国家元首。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同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
1953年7月27日:中朝联军同联合国军签订了停战协议。朝鲜半岛分为南北双方。
1972年7月4日:北南双方联合发表了七·四南北联合声明,敌对近30年后朝韩之间正式对话。
1990年9月5日:朝鲜半岛北南双方在汉城举行了自45年分裂以来的首次总理级会谈。
1991年9月17日:朝韩同时加入联合国。12月签署了关于北南和解、互不侵犯和合作交流协议书。
主要景点朝鲜对外国游客开放的地区有平壤市、南浦市、开城市、朝鲜桧仓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妙香山、七宝山、九月山、元山、白头山等地区。金刚山是朝鲜的名山,分为内金刚、外金刚、海金刚。但是很多旅游区交通不便,所以中国游客一般只去平壤、开城和妙香山地区旅游。朝鲜金刚山国际旅游特区指导局发言人2012年4月1日表示,朝鲜将向所有游客开放金刚山,朝方将对所有游客表示欢迎,并将尽一切诚意和努力让游客享受金刚山美丽风景。除了作一般游览外,游客到朝鲜可以欣赏朝鲜独有的大型团体操表演——“阿里郎”。注意事项一、2013年1月7日起,外国人可携带手机进入朝鲜。请在入境前填写好海关申报单,入境时出示即可。二、朝鲜禁止进行任何形式的采访、取材工作、新闻工作者禁止赴朝旅游。朝鲜海关规定:严禁携带望远镜、150mm以上长焦镜头的照相机、朝鲜币、韩国资料等进入朝鲜。三、中国边防部门规定:出境当天请携带好本人有效身份证原件。四、中国海关规定:禁止将国家内部文件、内部发行报刊杂志(包括会议期间发的资料)等物品携带出境,一经发现责任自负;中国游客购买朝鲜的烟和酒限量在每人2条烟及2瓶酒。禁止购买朝鲜的虎骨酒、熊胆酒、熊胆粉、安宫牛黄丸等朝鲜制品,否则入境时出现被海关工作人员没收现象后果由本人自负;中国公民携带人民币的数量限制在2万元以内,如果超出规定数量请及时向中方领队申报。五、中国卫生检验检疫部门规定:禁止在朝鲜购买野生灵芝、羽毛制品、羽毛标本、肉制品罐头,一经发现卫生检验检疫人员会没收;严禁携带朝鲜的土壤、种子、花卉等物品进入中国。六、在新义州火车站站台和至平壤的沿途上不允许向窗外扔任何纪念品和食品,以免引起朝鲜人民的误解,并且沿途不允许拍照和摄像,一经发现会没收客人的照相机,责任自负。七、对朝鲜政治、经济状况不要妄加评论,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特别是朝鲜人民爱戴的金日成主席和金正日将军不要加以评论。向金日成主席献花和照相时要保持严肃,不能模仿领袖的姿态照相;在参观板门店军事分界线时不要和韩国的士兵打招呼。桃の夭夭
决战朝鲜:李峰著经典军事战争纪实作品
本书是知名作家李峰所著的关于朝鲜战争的经典军事战争纪实作品,已畅销近30万册!
乔良、王湘穗联袂推荐!戴旭、萨苏、方军倾情作序!
全景式再现朝鲜战争历史风云的经典作品。
原贴:决战朝鲜作者是谁?
云游客小芦
飞向彩虹的鱼
原贴:朝鲜文学的相关书籍
千寻麦兜
原贴:朝鲜什么时候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