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种类很多.我喜欢汉代以前的.因为他的文字还是初始化.没有太多修饰.都发自于内心
谢何快穿
勤快胖虎子
分类多了.下面这篇文章讲得很详细了,你自己看看吧. (一) 中国是伟大的文明古国,在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我们的先人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丰富多样的文学形式不能不成为其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文学形式不断地创造和融合、更新与超越,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演变的主要原因和线索之一。所以,研究古代文学体裁的发展是十分有意义的。 我国古代的文学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就其每一种形式而言,都是有它独特的发展历程的。从上古时代的结绳记事,到文字的长生,再到最早的文学样式——原始诗歌的出现,及至后来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的产生与爆炸式的发展,形成中国古代文学林林总总、汪洋澎湃的景象,可以说,某种角度看,中国古代文学史也是一部文学形式的演变史。自魏晋以来,文体研究历来都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许多文学批评其实也就是文体批评,如《文心雕龙》实际上就是一部文体学研究的代表性著作。在文心雕龙 ·体性篇中提到了八体,实际上是文章的八种风格。 文学体裁,是指一切文学作品的种类和样式。这是当代比较普遍承认的一种观点。但这也只是一个简明概括的说法,还不能完全说清这个概念。因本文所涉及的内容是古代的文学样式的发展,所以采用此说。 (二) 中国古代诗歌的起源,一般认为是以原始歌谣的产生为标志。例如有一首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是原始生产和生活的再现。可以认为是我国古代诗歌的开篇之作。另外,早期的诗歌还有《周易》中的卦爻辞,都是我国诗歌的早期形式。 三 ) 中国古代散文体裁大体走了一条由散到整,再由整到散的 中国古代散文的开端应从先秦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说起。 就体制(这里还不能说成体裁)而言,先秦历史散文的形成,有一个演变过程。早期的《尚书》,除假托的部分,完全是史官所保存的文件的汇编;《春秋》虽相传经过孔子的删定,但仍然保持着史官记录的体式。战国初形成的《左传》、《国语》也利用了大量史官记录,但已经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官方著作。至于战国末年至秦汉之际形成的《战国策》,其主要来源是策士的私人著作。总体说来,这个过程表现为官方色彩逐渐减弱。而愈是后期和愈是接近民间的著作,其文学成分愈是显著,而相应的,在史学的严格性方面都有所削弱。这也可以说是创作风格的特征之一,亦属于文体的范畴之内。 《尚书》就其体裁而言,是古老的文章汇编。而“春秋”原是先秦时代各国史书的通称,后来仅有鲁国的《春秋》传世,便成为专称。 四) 小说是我国古代文坛上一颗明珠。真正的小说从何而起,又有哪些变化,这是我们要探讨的问题。 真正的小说诞生应当算在魏晋时期。虽然小说这一名词出现比较早,在庄子·外物篇:“饰小说以干县令(高美之名声),其于大达亦远矣。”就有此说法。这里说的“小说”,指卑琐无价值的言谈,无意义的文学垃圾,还不是指文体。魏晋时期出现了志人和志怪小说,应为小说之祖。 (五) 相对与其它几种文学样式,戏剧的出现较晚,也较集中。最早的可以算得上是戏剧的文学样式应属唐代出现的变文,之后有了宋代的话本、南戏,到了元代,戏剧的发展出现了高峰,即与唐诗、宋词齐名的元曲之中的杂剧。后明、清两朝也出现了一些艺术成就比较高的杂剧,但无论是文学艺术上的价值,还是文学体裁的完善、形成,都应以元杂剧为尊。 变文是指民间曲艺“转变”所用的底本。自出现以来,历代学者对“变”字的解释,有多种不同的见解和推测,有的认为是梵文的音译,还有的认为是 “变更”、“神通变化”等义,更有甚者认为是佛教语“因缘变”(因果变换)的简称,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定论。 “变文”这种演艺形式当是从“俗讲”转化过来的,所以变文中有较多佛经故事,只是它不像讲经文那样分段引用经文而后加以解说,而是完整地敷演佛经中的故事。后来转为民间曲艺,内容也扩展到宗教以外。从它的体裁上来说,它还不能成为戏剧。他只有一个艺人进行说唱表演,没有特定的演员、场景,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后来戏剧的雏形。 宋辽金时期的戏剧发展并不突出,最有特色的当属金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 诸宫调是一种独特的曲艺形式,是一种兼具说、唱而以唱为主的曲艺,和唐代的变文不同。因其用多种宫调的曲子联套演唱而得名。据记载,北宋已有诸宫调;但有完整的作品流传下来的,则以西厢记诸宫调为最早。西厢记诸宫调在体裁上的最大特点是:从汉族长期的文学积累中吸取营养,作品中对唐宋诗词的大量运是早期的变文和话本之中没有的。 小子.好好看看哦.
麻烦采纳,谢谢!
sc月色罗兰
无cp是神马意思,孩砸你是要那种女主一人打天下的么?那估计没有 不过我强推一本快穿文:一世盛宠:爆宠纨绔妃我家七少的文,评分9.9,而且情节新颖,都被女主撩哭了,然后,容我剧透一下,最后因为某种原因女主回到了21世纪,男主撕裂时空到了21世纪……然后,俩软萌的包子,一只恶魔,一只清冷公子,拽的不得了,强烈推荐!
J_O_E_Y_A
原贴:成语胡服骑射出自何典故?
风一样的女孩
写这篇文字,是因为起点为了新人可以有更多的展现机会而将新书潜力榜分为两个榜。但是依然有很多新人采取了令人气恼的做法,也有很多新人,依然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 所以我想,写一点对于新人来说,还能有些用处的东西。
以起点作者的写作实力来划分等级的话,我大概可以算是二线作者中等或者偏后的位置。 也许该算成三线作者中比较靠前的作者。 单以写作的质量,我想很多新人都比我强。但是做为起点编辑部的副主编,盛大娱乐•;小说的主编,起点多项制度的参与制订者,我想我一直在用一种比较客观的眼光在看着起点这几年的发展,看着起点的大量作品,也看着新人经常重复的错误。
说我的身份,并不是想炫耀。 而是想说明,这样的身份,令我在起点的阅读更加有针对性。我看作品,不是简单的好看不好看,而是看作品有没有商业价值。
我将会陆续就选题、大纲、角色塑造、剧情节奏、起点编辑部工作方法、各种榜单的效果、以及作者如何在起点更好发展等方面写出我的一些心得,希望能够对新作者有帮助。
这篇网络作者新手指南,针对的是,喜欢写作,也希望用写作来换取一份稳定并且不错收益的商业作者。想要写出流芳百世作品的作者,写散文诗歌等作品的作者,这篇文章对于你们是没有用处的。 。
原贴:网络小说有何写作技巧?
贝都因
我国婚姻法是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规范。现役军人同地方上的公民一样,享有婚姻法规定的权利,负有婚姻法规定的义务。现役军人结婚也必须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手续,领取结婚证后方可确立夫妻关系。
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为了纯洁和巩固部队,为了增强军地、军民团结,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1980年12月29日颁发了关于军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暂行规定,规定战士在未满现服役期间不准结婚;部队学员在校学习期间,除个别特殊情况外,一般不得结婚;对舰艇人员、空勤人员和从事国防尖端核心机密工作的人员的婚姻问题,海军、空军、国防科委和二炮政治部可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必要的补充规定;战士一律不得在部队内部和驻地找对象;干部在建立恋爱关系后,要主动向党组织和政治机关要求对其恋爱对象作必要的政治审查。 还规定了,军人要求结婚,必须先经过部队审查批准,由军人所在单位的政治机关出具本人出生年月、民族和婚姻状况的证明。然后才能到地方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我国婚姻法对现役军人的离婚,亦有特殊保护规定。 第二十六条规定:“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须得军人同意。”根据这一规定,现役军人的配偶提出离婚,而军人不同意离婚时,人民法院在审理中,应教育原告珍惜与军人的夫妻关系,尽量调解和好或判决不准离婚。 对夫妻感情确已完全破裂,经过调解和好工作无效,夫妻关系确实不能继续维持的,也应通过军人所在部队团以上政治机关,作好军人的思想工作,准予离婚。
婚姻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仅适用于非军人一方提出离婚的情况,如果是现役军人提出离婚,或者双方都是现役军人的离婚案件,就不适用上述规定,而应按照婚姻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处理。 。
原贴:军婚有何法律规定?
"季末 花殇
七律,
七个字一句。四句,或八句合徹压韵。
七绝,
七个字一句,只四句,句句不搭,一句一个内容,高文值诗句,合辙压韵。出句内容难,怪,出句希奇,稀少。
七言
七字一句,可不合辙压韵,四,八句均可,句值内容文值好
五言形式内客同上。
思念的海
大家好,要解答这个问题,要根据我们所接触的诗句来进行具体分析。
向大家提个问题,下面两首诗,哪个是七律?哪个是七绝呢?
一首是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另一首是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分析七律、七绝、七言之间的区别。我们要从字数、平仄两方面来分析。
七言包括七言歌行体、七言律诗即七律、七言绝句即七绝。七言是按照诗的字数来分别的,主要是针对近体诗。律诗也好,绝句也好,都是近体诗这个范畴内的。
在字数方面,七律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个字;而七绝每首四句,每句七个字,共二十八个字,从句数、字数来说刚好是七律的一半。
在平仄方面,七律一般逢偶句押平声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一韵到底,当中不换韵。在律诗中,按照规定,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其基本句式有四个: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而七绝,就其平仄来说,恰好是七律第一种格式的前半首和后半首。
说了半天平仄,到底平仄是什么呢?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中,声调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声。平仄中平是指阴平和阳平二声;仄是指上声和去声二声。
根据分析,我们应该很好区别哪一首是七言律诗,哪一首是七言绝句了。七言诗是这样,五言诗也有异曲同工之处。
五言诗,都是一句五字,句数可多可少。如李白的春思是六句,月下独酌是十四句;杜甫的《佳人》共二十四句,它们都可以成为五言诗。而五绝只能是四句,如王维的送别、《相思》,孟浩然的春晓,都是五言绝句。五律只能为八句,其平仄要求同七律一致。如杜甫的《春望》、春夜喜雨等。
通过这样细致地分析各种诗的特点,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我们很快便能将古诗一一区分定位。
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
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
小洲哥永远25
七律泛指七言诗。五当然是五个字。只有绝句不一般,作者作完诗意在标榜不可更改,改了字原来的本意就被颠覆了。唯有作者原来的字才有的诗意啊!绝句每个字都表达作者自己的原意。而且绝句也没有改字的余地。关于平仄的啰嗦大可不必深究,你朗朗上口的语句就是韵律。其实韵律的由来是诗句产生后被人们发现的,一味追求韵律是迂腐条框。韵自然会产生了!出错可以改动就好。拘泥韵律在先束缚了发挥。得不偿失,初作不必考虑这韵律,内容重要,先把内容写出来在去改动,你的事就可以写的有内容,合则押韵啦!不要怕那吓人的韵律!其实韵律自然就产生了!一味追求韵律对于初学者等于棒喝!即使是一味追求韵律的人来说,他只记住了韵律,欣慰的是记住了韵律!而已。其实,实诗就是个文字游戏。思维敏捷占优了。当然阅历也有助于写诗发挥。今天的世界,不是除禾日当午的时代,取而代之的是网络时代。不要过于追求迂腐的条框。他有背于玩玩的发挥!不要把诗惯上多神秘的色彩,给初学写诗人棒喝!这样写起来较容易了。即使今天再好的诗,也不会流传千古了!今天的意境并不缺少色彩,人的生存没有缺一首诗可吟的必要!我的观点和方法这样啊。也是对诗的诠释。供你参考。
刘妞妞
七律:七个字一句的律诗。
七绝:七个字一句的绝句。
七言:七个字一句的诗歌。
五律、五绝、五言:将上面回答中的七换成五!
如果要解释“律诗”、“绝句”,等悟空下一个问题!
——头条可以这样没水准的瞎胡闹着回答不?!
朱猪小同学
大家讲得都对。我知道的少喜欢领教和交流。写律,绝,言,诗等,是指一事一景用四句或者八句话有规律有感情地说完整;都有规则。律八句,绝四句,言是四言四字五言五字六言六字七言七字,句数不限。平仄对仗是要求的但自由面宽。七律第三四五六句要平仄压韵。七绝一二句平仄压韵,三四句和韵收尾。
词最讲究。比如:清平乐,西江月,菩萨恋,蝶恋花,卜算子,沁园春等等,是公式一样的格局。多读古诗就懂得多。爱学者把古诗古文多研究,把中华文化发扬光大。
诗,自由面宽。比如抒情诗,朗诵诗……能豪情奔放,激发群感的诗歌类。我是穷苦人,上不起高中,连书都买不起,只有借书,听书,领教……。谢谢交流!
florence.mht
只要一排是七个字的就可以叫七言诗,每一排五个字,就可以叫五言诗。就拿绝句和律诗来说好了,绝句有四排,律诗有八排。如果绝句每排七个字,那这首诗就叫七言绝句,简称七绝,如果这首绝句,每排只有五个字就叫五言绝句。正如前面所说绝句只有四排,而律诗有八排,如果律诗每排七个字,就叫七言律诗,简称七律。如果律诗每排五个字就叫五言律诗,可以叫五律。
mobao
我认为做诗不应受到拘束不应受到限制,写一首诗要像一首诗,也就是说有诗的意味和形态,最好构画出美的意境,给人以美感。在语言上要求精练生动,作者需要有一颗灵动的心,学会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从生活里挖掘素材,培养写诗的能力。创作一首诗最应该把握住它的主题,突出中心,写散文讲形散神不散,写小说也有情节布局,而诗就要确定一个诗眼,写出来让人一看就觉得好。最好一首诗里都有表现出诗眼的佳句,像那些名传千古的唐宋诗词都是这样,它们能够留传至今,有着熠熠生辉的艺术魅力,全在于作者把诗境写活了。至于诗者所说的七律,七绝,七言它们之间的区别,对于喜欢写诗的朋友也可以了解,毕竟这是写诗所要掌握的艺朮技巧,每一种诗体都是有着不同的。学习好也会提高我们创作思想。
广研的小庄
七言即每句七字,五言每句五字。七律即七字一句,共八句的格律诗。五律同理。绝句为断句或截句。即格律诗中断开,截开,共四句。格律遵从律句,讲究平仄,用韵以及中间两组对仗句。分上中下三种截法。上截后两句对仗,下截首两句对仗。中截四句两组皆对仗。所以最难写也不多见名篇。大家最熟悉的是: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另李清照: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返江东。
阿青
简单地说七言诗是七律、七绝、七言古诗的统称。律体诗也叫近体诗或今体诗,形成于唐代。七律是律体诗的一种,每句诗由七个字组成,整首诗诗句字数必须整齐划一,格律要求严谨。一般全诗由八句组成,分为四联,即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联最后一个字必须同韵,中间两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两联之间讲究粘联,即第二三、四五和六七句关键位置所对应的两个字(每句的第二、四、六字)必须同声(或平或仄)。四句为绝句,八句为律诗(八句以上的为排律)。
七律的四个基本句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脚)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脚)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脚)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脚)
七言古诗句脚多用三平调,也不避孤平之类的讲究,或平韵到底,但不可杂有律句。形式灵活、多样,句法和韵脚处理也很自由,全诗以七字句为主,但不一定每句都是七个字。
五律和七律的不同之处是首联多用对仗,其原因是五律首句不入韵的较多,但也不绝对。
五律也有四个基本句式,即:
平起平收:平平仄仄平
仄起仄收:仄仄平平仄
平起仄收:平平平仄仄
仄起平收:仄仄仄平平
五言古诗和五言律诗的不同之处,也是没有一定的格律,不限长短,不讲平仄,用韵自由。和七言古诗所不同的是,五言古诗每句的字数是固定不变的。由于唐初产生了律体诗,唐以前的五言诗通称为五言古诗。
枕书蔷薇
首先说言,“言”指每句的字數。每句四个字为四言诗,每句五个字为五言诗,每句为七个字为七言诗,而字数不等的称为杂言诗,但有时有句子以五或七为主也称为五言或七言诗,如五言古诗、七言古诗。再说古诗与律诗。律诗指遵循规定的格律写作的诗称格律诗,简称律诗。律诗必须遵循声调平仄的规定,在韻律上要在统一的韻部中,不能换韻的。律诗又叫近体诗,有五言律七言律,都是八句其中三、四句与五六两句是对句,就是常人说的对子。而绝句只有四句。近体诗成熟于唐代,而唐代以前大多是古体诗;古体是不讲格律的,但还是讲音韻。有些诗虽然也是五字八句,有对仗,但平仄不合律体也不叫五言律诗;七言也是如此。如要了解得更详细,可以看一看王力编写的《古代汉语》诗词分册,专业级的可以学习一下王力的《汉语诗律学》。
rainy_
无论是七言还是五言,指的都是中国文化历史发展上的律诗。
所以我们先看一下律诗的起源,以及后来是如何分门别类,包括各个类别之间的差异。
先来说诗歌,诗歌是一种韵文形式。
最早的时候由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或者民间的歌谣发展而来。
诗歌的起源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上古社会,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祷告天地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的,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
最早的形式是诗,歌,与乐,舞合为一体,后来各自发展,独立成体,诗与歌统称为诗歌。
如今,诗歌按照不同的表现形式,被后人分为了近体诗和古体诗两种。
以七律,七绝,七言,和五律,五绝,五言等形式呈现在人们眼前的,主要是近体诗。
现在我们看七律,七绝,七言的区别。
七言律诗,简称七律,也就是说每一行的字,都是保持七个。
这是律诗的一种,属于前面说的近代体诗。
因为他格律比较严密,平仄区分严谨,严格定为7字,故称七律。
这种诗体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圣唐杜甫。固定的格式是八句,四韵或五韵。
中间两联必须对仗,逢偶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
代表作很多,包括,瞿颖的《黄鹤楼》,杜甫的登高等。
这首诗体一般,都有八句,每句七个字,一共是56个字。
七绝也是近体诗的范畴,它的格式是每行七个字,一共是四行28个字,在压韵,粘对等方面有严格的格律要求。
这种诗体大约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定型于唐初,成熟于唐代中期。
其中著名的代表作有李白的早发白帝城,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等。
那么七言就是七律和七绝的总称,指所有每行均为七个字的近体诗。
现在接着据说,五律,五绝,五言的区别。
五言和七言都是近体诗,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字数上的不同。
七言一句是七个字,五言一句是五个字,都包含了近体诗里面的五律和五绝。
五言律诗,当然指的就是五个字一行的律诗,全诗共有八句,每句五个字,一共是40个字。
这种诗体格律要求非常严格,平仄起伏比较严谨,有仄起和平起两种基本形式。
中间两联需做对仗,字词用度尽量,精巧严谨。
这种诗体大约发源于南朝,兴盛于唐朝,代表作品有李白的送友人,杜甫的《春望》等。
那么五绝也和五律一样是属于近体诗体裁之一,也有严格的格律,平仄要求严谨,最大的不同是,这种诗只有四句,一共20个字。
这种诗体大约是原起源于汉代乐府小诗,兴盛于唐朝。
全篇通过短短的20个字,展现出清新的画面,传达出作者真切的思想意境,堪称神来之笔。
五言绝句有仄起平起二种格式,其中,比较著名的代表作有王维的鸟鸣涧,李白的静夜思,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等。
总结下来可知,七律,七绝,七言,和五律,五绝,五言均为近代体诗,均有严格的格律要求。
从形式上看,七律,七绝,七言,均为每行七字,其中七律每篇八行,七绝每篇四行,均属于七言。
五律,五绝,五言,均为每行五字,其中五律每篇八行,五绝每篇四行,均属于五言。
从内容上看,七律和五律包含的字数多,囊括的内容更多,要表现的思想更加深邃。
七绝和五绝一般着眼于一个比较巧妙的点上,勾勒一幅精巧清新的画卷,最后一句点题衬托,整体构思非常巧妙自然。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
Freya杭杭
七言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这两者是诗歌发展过程造成的,相对古体诗来说,近体诗对格律要求更严。七律,七绝属近体诗。七律与七绝都是每句七字,但句数有区别。七律八句,七绝四句。
五律,五绝,五言同理。
很雅很花花
我们都知道,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每种文学体裁在历史长河里都有其发展的鼎盛时期,而诗歌从《诗经》开始,几乎是每个朝代都推崇的文学表现形式,因为其简洁精炼寓意深刻而备受大家们的喜爱。
广义的诗歌包括诗、词、曲,而广义诗歌里的诗这一类,又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唐朝以前诗歌就是古体诗,又叫做古风,唐朝时期又形成了一种新的诗就是近体诗,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格律诗。词和曲笔者就不在此多说了。
《诗经》是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楚辞》则是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这两部诗歌集是属于古风的,受他们的影响,出现了一些有名的诗人,比如建安七子,比如竹林七贤,如陶渊明、谢灵运等,涌现出了很多名作,比如陌上桑、《孔雀东南飞》、《木兰辞》等。到了唐代,诗歌到了她的黄金时代,出现了乐府、歌行、律诗、绝句等,什么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边塞诗人、山水田园诗人等等,而很多诗歌名人名句,也大多是唐代的,李白杜甫李商隐,杜牧王维白居易等,还有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就是对唐朝诗歌黄金时代的一个验证。
由此可见,七律、七绝和五律、五绝都是出现在唐朝,而七言和五言,则是唐朝以前就有的体裁。所谓七,就是诗歌每一句话为七个字,如“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相同,五就是诗歌每句话为五个字,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所以“七”和“五”只是特指诗歌的字数,没有其它含义,比如古体诗里,还有四言、六言和八言甚至是十言的,但是数量不多,居多的还是七言和五言。
所以七律、七绝、七言的区别与五律、五绝、五言的区别只需要回答一个问题即可,就是律诗、绝句、古风的区别。
首先说说律诗与古风的区别。古风,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后世使用五言、七言较多。五言简称“五古”,七言简称“七古”。古体诗不拘句数,不求对仗,也不大讲平仄,用韵较为自由。律诗,形式固定,格律严密,每首八句。单句叫出句,双句叫对句,合起来称为一联,一二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颔联、颈联一般要对仗。首句可用韵可不用韵,通常押平声韵。
其次谈谈律诗和绝句的区别。一是句数上的区别,律诗一般为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两句一联,依次从第一句开始数,1、2两句为首,3、4句为颔,5、6句为颈,7、8句为尾。其实这个很好记,首是头,颔是下巴,颈是连接头和身子的,尾当然是尾巴了。而绝句之所以叫绝句,就是将律诗拦腰斩断,剩下四句话,这个绝句的“绝”字就是“断”的意思,绝句没有首颔颈尾之说。也就是说,律诗一般是八句,绝句是四句。二是平仄形式,都有平起式、仄起式。三是押韵方面,律诗一般偶句(二、四、六、八句)押韵就可,而绝句一般首句也是要求入韵的,也就是相当于一、二、四句押韵。
诗歌的起源很早,其种类也是不断演变,由歌而诗,由诗而词,由词而曲,是我国文化艺术领域的一颗耀眼的瑰宝。
我是青鸾惊鸿,感谢喜欢。
nana1208
诗词的分类前人有许多分法,按照王力先生所讲的,以唐代为分界,唐以后,诗分两大类,一是古体诗,二是今体诗。
古体诗又分为五言古诗和七言古诗,简称五古和七古。古体诗用韵比较宽,可以用平水韵,也可以用更宽的韵,即以邻韵合用。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换韵。五言古诗每句五个字,全诗字数不拘多少。比如:李白非常有名的月下独酌。
七言古诗每句七个字,全诗字数不拘多少。比如岑参的《白雪歌》。
今体诗分为两类:一是律诗,五言律诗称为五律,七言律诗称为七律。二是绝句。五言绝句称为五绝,七言绝句称为七绝。今体诗用韵,依照平水韵,而且限用平声韵,一韵到底。
五言律诗每句五个字,共八句,全诗四十个字。七言律诗每句七个字,共八句,五十六个字。
五言绝句每句五个字,全诗四句,共二十个字。七言绝句每句七个字,全诗四句,共二十八个字。
还有平仄的问题,限于篇幅,此处不再展开讲了。
树莓小姐
谢谢友邀,看下其他诗友回答的几尽完美了!依蒙小诗学习中成长,成长中前行!对诗词律绝用两三首小诗来表达一下,刚好活跃下气氛!望前辈们指点!给下面小诗个定位(五言?五绝?)谢谢!
律绝有韵别,五七字为和!
平仄各有色,意到自当歌!
填词情难达,出句意中发!
古今时已远,未求处处掐!
若非寻律绝,问遍几大家!
今朝赏月色,小诗邀天崖!
夕阳武士
谢邀!七律称为格律诗,就是唐宋时期诗文名家按照一定的格式,一定的规律,规范而成的。一般八句四联,必须遵循平仄交替,中间两联必须对杖,平仄必须粘对,尾忌三平调,三仄调等。七绝只有四句,最好也要对杖,要平仄交替,要粘对。七言是每句七个字,或五言五个字,大概就是这样
sammi80s
七律、五律统称律诗,七绝、五绝统称绝句。七和五分别是一句(自然句)七个字和五个字,如“朝辞白帝彩云间”和“锄禾日当午”。律诗共有八句,绝句只有四句,限于篇幅恕不举例。诗歌多于八句的称长诗,李白、杜甫等多用。
icelingr
这个话题比较大,而且要厘清来龙去脉的话,并非易事。
诗歌发生起源、发展变化都是长期探索的结果,连最早“啊”“哦”之类的原始声音,也是自我总结形成的,现在,试着浅近概括如下:
七言分七言歌行体、七言古诗,情况比较复杂,定型的七言古诗基本都具有以下特征:整篇为七言;音节节奏为上四下三,即 “三字尾”形式;押韵方式为隔句用韵,再从其特征上看,七言古诗具有纵横豪宕、大开大阖、文情变幻、雄俊铿锵的显著特征。
五言分五言歌行体、五言古诗,定型的五言古诗基本都具有以下特征:以五言为主要句式,采用“二三”的节奏,隔句押韵。
律诗是指起始于我国唐代,字数一定, 句数一定, 入韵、平仄的十分讲究的近体诗。分七言律诗和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八句, 每句七个字, 一共五十六个字。五言律诗,八句, 每句五个字,共计四十个字。
律诗的八句话,,分为四联:第一、二句叫首联;第三、四句叫颔联;第五、六句叫颈联;第七、八句叫尾联。每联的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律诗的颔联和颈联的出句和对句, 必须对仗,律诗句尾一班要押平声韵,二、四、六、八句句尾必须押韵,第一句句尾可押可不押。
绝句分为古绝、律绝,古绝参看七古、五古,但说律绝,律绝,分为五言、七言两种。诗法源流中说:绝句者,截句也后两句对者,是截律诗前四句; 前两句对者,是截律诗后四句;皆对者;是截中四句; 皆不对者,是截前后各两句。这话虽然有些武断,但律绝基本可以这么看,就是参照律诗前四句、后四句、中四句、前后两句的格律形式而创作。
豆豆
言是爹,生了一群孩子,其中两个,一个叫律,一个叫绝。律有八句,是哥哥;绝有四句,是弟弟。其他孩子,各自句数不同,和谐相处。(五言、七言,是同门兄弟,只是每句里的字数不同而分家了)
jackeylevis
五言七言的两个词的包涵范围要更广,就从它们说起吧。
中国诗起于四言,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就是以四言为主,不过其中也有三五七言等等其他字数的“杂言”。诗歌的另一起源是楚辞。楚辞的字数比较自由,节奏也松散富于变化。
到了汉朝,诗歌已经不止限于四个字一句,更加灵活多变。譬如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就是七个字。但音节虽然是七个,这七个字却不全是实字,其中有个拿来当语助的“兮”字,所以还算不得七言诗。
东汉张衡的四愁诗算是有七言诗的样子,曹丕《燕歌行》则是第一首完全的七言诗。至于五言,最早有可靠记录的是班固咏史,不过这诗评价不高,被后人给了个“质木无文”的评语,意思是说:这诗写的干巴巴的,一点文采也没有。
班固是东汉著名的文学家。以班先生如此的大才,还把这首诗写得如此无聊,可见当时这种文体属于初创,大文学家也没有创作经验。
两汉民间乐府也已经有五言,但民间诗歌没有创作者姓名,没法考定年代。总之从汉朝末年起,五字一句和七字一句这两种格式的诗就已经分别出现,前者叫做五言,后者就是七言。著名的《古诗十九首》据推测作于东汉晚年,就是一组五言诗。从五七言出现之后,事实证明这种诗体确实更适合写作,四言诗就逐渐消失了。
时间到了南北朝,人们渐渐发现,诗歌不止是押韵,声调的高低起伏搭配也有一定的说法。当时有一些文人在研究这个,有个叫沈约的,正式提出一个说法,叫“四声八病”。
所谓四声,就是指平上去入。八病分别是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简要点说,就是声律上的八种忌讳。
从后来的创作实践看,沈约的“八病”过于严格了些,也不是所有人都严守这八种忌讳决不触犯。但无论如何,这是一个标志,从此之后,诗歌的声律有了固定的格式(当然不是完全死板的,允许做小范围弹性的调整)。为了区别,人们把按照声律的诗体叫做“近体诗”,不要求平仄相间,只需要在句尾押韵的,则称为“古体诗”。
这两个词出现时,格律诗还是新兴事物,当然它离当时的人们比较“近”,而古体诗就“远”了。在我们今天看来,它俩一样都很“古”,但这是固有名词,已成既定事实,也无需纠结了。
律诗也好,绝句也好,都是近体诗这个范畴内的。四句成一首的叫做“绝句”。有一种说法认为绝句即是“截句”,是从律诗中截取一段下来。但这说法有些问题。“绝”是断绝的意思不假,但这里指的是四句一结,而不是什么截取律诗。齐梁时候就有题名为古绝句的诗,并不按平仄。说明绝句这个名词的出现,还在律诗之前,想要截律诗也无从截起。
五言的绝句简称五绝,七言绝句就简称七绝。
习惯上的律诗,是指四韵八句的近体诗。和绝句一样,五字一句的就是五言律诗,简称五律,七律同理。律诗除了声韵要求外,还必须在字面上对仗,一般是中间两联要对,首尾的两联可对可不对。不过和声韵一样,对仗虽然要求严格,但也有很多细小变通的办法,在这不多说了。
在历史上,五律比七律成熟的要早,五律由唐朝初年宋之问沈佺期杜审言等人的创作实践逐渐定型,七律则要到了杜甫手里,才完全成型。
律诗还可以写的更长,不止八句。不过这样的话,除去一头一尾,中间所有的句子必须都对仗,才能叫做律诗。这也有个专门名称,叫做“排律”。
————简要概括————
律诗:八句成一首,按照规定的声韵格式,字面上要求对仗。
绝句:四句成一首,按照规定的声韵格式。
五言:以五字句为主的诗。
七言:以七字句为主的诗。
五绝:五言+绝句。
七绝:七言+绝句。
五律:五言+律诗。
七律:七言+律诗。
衫衫
简单说,七律,七绝,七言 都是一句七字诗体。七绝七字四句,七律四联八句,都有严格的韵律要求。要有起承转合。律诗中间两联要求对仗。七言没有过多要求。但有对仗和压韵会更好。
应该是七言包括但不限于七律七绝
五言五律五绝同理。
有词林正韵中华新韵之分,格律网上都有,不难查找。
窃以为,诗作,意境为上,格律次之。
一己之见,没去百度考证,欢迎探讨。
有此雅好滴欢迎互加交流,多多支持
……新手期,施礼
Jing218
七律是每句七字的八句律诗
七绝是每句七字的四句律诗
五律是每句五字的八句律诗
五绝是每句五字的四句律诗
七言是每句七字的古诗
五言是每句五字的古诗
七言五言的篇幅都是可长可短。一般押韵但不遵循严格戒律。
本人不求甚解,就是这样理解的。
paul_啊傑
例:
一. 七绝 入韵
1. 仄起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2 七律首句押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两首相同的绝合成一首律诗
七言古诗简称七古,在古代诗歌中,是形式最活泼、体裁最多样、句法和韵脚的处理最自由,而且抒情叙事最富有表现力的一种诗歌形式,诗体全篇每句七字或以七字句为主。简单地说就是篇幅较长,容量较大,用韵灵活。
由此可见,“律,绝”,字数格式都有一定的规范。就像一个人穿正装。而五言七言, 就像一个人穿居佳服,可以随意搭配,活泼调皮,新意多多。
兴风平浪
此问题的回答,前面的朋友已经回答得差不多了,而且水平都很高,我就不班门弄斧了,只是想补充点基本常识以供同言者讨论。一般来说,五言五字七言七字,七律八句,七绝四句,五律八句五绝四句。律句可四句韵也可五句韵,绝句可三句韵也可两句韵。在唐诗中也出现不少长短句,但都是按照律句的平仄要求随需要安排处理,但是不管是新体诗还是旧体诗都有一个共同的严格要求,不能犯孤平,犯了孤平就要拗句,所谓拗句就是在上句孤平平仄错的地方下句同样字数地方用相对平仄来补救,就是拗句。诗中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说,这就是对孤平而言。新旧体诗都以十三韵为要求,严格的不能串韵,宽松点可用临韵,但要按体裁而论。律句二三联必对一四联不要求对,绝句需首联对末联不对,也有出现首联不对末联对和首末两联都对的,看个人喜好而言。在对联中有宽带和工对,一般都不会有过多计较,只是工对要求更严格作者的功力更深厚,因人而定。粗略简述不知是否有错误还请朋友们指摘。
摄狼NumberOne
王力写了一本书«诗词格律»来解释这个问题。这里跟贴回答的,有不少不着调的。真不知道说什么好。这是在弘扬我中华传统文化么?这是需要系统深入学习一个阶段才能掌握的知识。
这样的简略回复本来可作入门基础。然而,一有不着调,似是而非的插科打诨,往往将无知的初学者带入歧途。
所以,我的观点,这里即使最认真,最正确的回贴,都没有,也不可能很好地回答本次问题。建议真想掌握这部分知识的网友,还是找到王力的书认真学习为好。
J_O_E_Y_A
七律、七绝都属近体格律诗,而七言只能称古体诗或古风。七律每句七个字,每首八句,也分上阙和下阙。
七律有平起式和仄起式,但都要首句用韵,上句和下句要平仄相对,上联和下联还要粘连,如上联的后一句为:平平仄仄仄平平,而下联首句就应为:平平仄仄平平仄。中间两联要求对仗,即颌联和颈联要对仗,有时颌联可对可不对,但颈联一般必须对仗。
七绝是截取七律的一段,每句七字,共四句两联。七绝除字数比七律少一半外,其他要求与七律同,唯一不同点就是七绝要求两联都要对仗,但也没规定那么死。
七言也称古体诗或古风,古体诗不讲格律,更不讲究平仄对仗,字数要求也不是很严格,大体是每句为七字,但形式不拘,押韵平仄可通押,也可一韵到底,也可中间换韵。在写作方式上要比七律要自由的多。
五律、五绝除每句字数比七律、七绝字数少二字外,其要求格律与七绝、七律基本一致。只是五律,五绝首句用韵可用可不用。
五言与七言一样都属古体诗或古风,其要求与七言同,不讲格律,不要求平仄对仗,用韵自由,平仄通押,也可一韵到底,中间也可换韵。
让一切随风00
谢邀。
七律,七绝,七言有何区别?五律,五绝,五言有何区别?
这是一些基本的概念问题,我们学习古诗词,从熟悉、赏析到创作,需要对这些基本知识了解清楚,才不会闹笑话。
有朋友说,这么简单,有什么笑话可出?光看字面就都知道是什么意思。
真的那么简单吗?
真的这么简单。
问题是这简单的定义中就是有让人混淆的地方,让无数初学者在创作的时候闹出高手翻白眼的笑话——其实说破了也很简单,但是不问,想当然的话是必错的。
这好像是千年来诗人和诗歌规则专门为初学者定的一个下马威,先让你吃个瘪。
“七律,七绝,七言”和“五律,五绝,五言”这两组概念的区别很明显就在于“七”、“五”。
这个数字就是组成诗句的字数,七个字一句的我们称之为“七言诗”,简称“七言”,而“七律”、“七绝”是在“七言诗”的范畴之中。同理,五个字一句的诗我们称之为“五言诗”,而“五律”、“五绝”则处于“五言诗”的领域下。
所以七言包括七律、七绝,五言包括五律、五绝。
我们要注意,如果一首诗既有五言句子,又有七言句子,那么既不是“五言诗”,也不是“七言诗”,那就属于“杂言诗”,又称“长短句”,如果有词牌名附着,那就是“词牌”。
“五言、七言”只是单纯五言一句或者七言一句的诗。
“七律”是“七言律诗”的简称,这个“律”字就代表格律,所以七言律诗必然是遵守平仄格律的近体诗。平仄格律我们这里就不多说了,有专门的专栏详解。
那么“七绝”自然就是“七言绝句”的简称了?
非也。
这个地方就会出现问题了,大部分的初学者犯错就在这里。
“七律”是遵守平仄格律的八句七言律诗,“七绝”是遵守平仄格律的四句七言绝句。
这个概念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绝句中的“绝”字是指“四句为绝(截)”,并不是指格律。所以“七言绝句”这个概念并不是遵守平仄格律的“七绝”,他还包括了不遵守平仄格律的“七言古绝”。
也就是说,“七言绝句”分为“七言古绝”和“七言律绝”,而“七绝”这个简称仅仅是指“七言律绝”。
而“七言古绝”和不遵守平仄关系的七言八句,都统称为“七言古诗”,简称“七古”。
明白了吗?为什么我们说初学者或者半桶水会闹出笑话?
那就是他们以为“七绝”就是“七言绝句”,所以写出来不遵守平仄格律的“七言绝句”,他却标上“七绝”,却不知道这其中完全错了,因而才会被人笑话。
记住,如果你不懂格律,写出来的四句七言诗,不标或者标上“七言绝句”,是没有问题的,不要乱标“七绝”——这虽然是个简称,却包含了更高的格律要求。
五律和五绝的分类定义和七律、七绝是一样的。
“五律”指遵守平仄格律的八句五言律诗,“五绝”是遵守平仄格律的四句五言绝句。
同样,“五言绝句”中包含了“无言律绝”和“五言古绝”,但是“五言古绝”必须是四句,对格律没有要求,和八句或者多句的我们统称之为“五言古诗”,简称“五古”。
虽然讲得比较详细,但是只要搞清楚一点就可以了。
“七绝”、“五绝”并不是“七言绝句”、“五言绝句”的简称,而是“七言律绝”、“五言律绝”的简称,要把不遵守格律,却是四句绝句形式的“七古”、“五古”排除出去。
实在觉得麻烦,写诗别瞎标。
你不标,没人可以说什么。
你瞎标,那就是自我暴露。
跳跳蛙
责任在古文中亦为责任,亦作责。
宋 司马光谏西征疏:“所愧者圣恩深厚,责任至重。 ”
清顾炎武日知录·正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据刘洁修考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认为按照语言发展运用的实际,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语意本于顾炎武,而八字成文的语型则出自梁启超。
原贴:古文何字译为责任
慧儿
2、另外,铁肩担道义,古人常引“肩”为担当之意;魏晋南北朝起,许多人起名字,都用“肩吾”二字,如庾肩吾、施肩吾等;
3、还有兼济天下的“济”字,泽被苍生的“泽”字用作动词,也有担当责任的意思;
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这个不用细讲。
原贴:古文何字译为责任
城南
原贴:谢爸谢妈谢谢家
恬あ厓
你好,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3ylFjBrEMAv5NqWJw3KLSw 密码: fasi
樱木花道
当男主爱上男配 简介:主神:“咳……咳,男主应该和男配在一起。
” 主角:“我是男主?” 主神:“你是男配。” 主角:“男主亲女主了。” 主神:“你去亲男主。” 主角:…… 穿越之女配逆袭记 从前有一个小说作者,她懒得想女配的结局,所以将女配通通炮灰 后来,她穿成了…… 校园文、宫斗文、末世文、修真文……里的恶毒型?圣母型?骄纵型?……女配!!! 当这些女配的下场通通都是领盒饭的时候…… 作者大哭,为了回家,为了活命,不得不走上拆散男主女主的道路 女配神马的实在是太悲催了 穿越女配文的女主 在那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一群女主角 她们坚强 又软弱,她们善良又恶毒,她们聪颖又小白,她们被女配折腾又折磨,伤身又伤心。身为女配文里的女主你伤不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