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辅助系统小说简介
因为接连拒绝了九十九个男人的表白,
所以江颜‘幸运’的被晋江恋爱系统选中,
穿越到不同的世界去谈恋爱。
系统:亲爱的宿主,我和你保证,我们挑选的攻略对象绝对又帅又有钱……
江颜:滚。
PS:1V1、双处
这种转载行为直接侵犯版权人的复制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
网上有这部小说,你可以直接去下载下来看。
cain.net@163.com
恋爱辅助系统小说简介
因为接连拒绝了九十九个男人的表白,
所以江颜‘幸运’的被晋江恋爱系统选中,
穿越到不同的世界去谈恋爱。
系统:亲爱的宿主,我和你保证,我们挑选的攻略对象绝对又帅又有钱……
江颜:滚。
PS:1V1、双处
这种转载行为直接侵犯版权人的复制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
网上有这部小说,你可以直接去下载下来看。
爱逃避的TAMAKO
《何以笙箫默》 《微微一笑很倾城》 《满身风雨你从海上来》 《亿万老婆买一送一》
《摇摆女生》
网妻,很好的文,推荐
我的邻居是腹黑
爆米不开花
兔子压倒窝边草
兔子爱吃窝边草
你笑不笑都倾城
遭遇极品男
告诉大雄我爱她
禽兽老师
猪扮老虎扑竹马
辛夷坞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山月不知心底事》
梅子黄时雨《人生若只初相见》
黑白有离你的天涯我的海角
LOLO转过身才爱
皎皎《君子一诺》
桩桩的《微雨红尘》 杏花春雨
Leaticia的《如歌岁月》
王之于水的《何须浅碧轻红色》
顾漫的《杉杉来吃》
安宁的《温暖的弦》
人海中的《女王进化论》
凝玉的《衣冠禽兽》
西北偏北陷落繁华
金陵雪 《大爱晚成》
虫鸣 《二五年华》
小祖宗 ----自由鸟 著
何以笙箫默------顾漫 著
杉杉来吃------顾漫 著
小时代-------郭敬明 著
华胥引(强推~!!很符合要求)
且试天下(经典)
花落燕云梦(从此爱上了朱棣~ 超好看啊~不知道这文为什么没红)
甄嬛传(宫斗经典)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仙侠经典)
犹记惊鸿照影(喜欢男猪)
帝王业(大气~经典)
凤求凰(是什么什么兰写的~好看)
两只前夫一台戏(反正踩到了我的萌点~)
薄荷荼蘼梨花白(我喜欢~ 虽然有人无爱)
香蜜沉沉烬如霜(仙侠和三世有点像)
七夜雪(虐~!杯具)
琉璃美人煞(仙侠~看女主一步步成长)
凰宫(宫斗~喜欢女主)
大宫(宫斗~喜欢女主)
东宫(匪大的书都虐~杯具)
九重凤阙(可以~但是感觉女主有点冷)
红颜乱(语言不怎么样~情节可以)
木槿花西月锦绣(万年大坑~但有名气的说)
兰陵缭乱(虽然此文涉嫌抄袭,但真的还不错~)
红颜不寿(倾大的一般都好看~此就是有点短~)
木玉成约(不错不错~)
十里红妆(同上~)
还有潇湘冬儿的文
暴君,我来自军情9处
11处特工皇妃
很正~
ivyanglin
拿好不谢,记得采纳,遇到下载问题,记得留言,我会再补链
资源来自网络,不得用于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及版权商所有,如果你喜欢,请购买正版,仅限个人测试学习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
廖廖
原贴:意林投稿
丑晓
原贴:套路是什么意?
yvettemoon
原贴:套路是什么意?
maomaoyi
原贴:狗血什么意?
叮咚
要理解李清照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的意思,首先,我们需要知道这首词的写作背景,据王仲闻李清照事迹编年说:清照十八岁归赵氏,二十岁明诚出仕,两年后回京,授鸿胪少卿。从“二年三度负东君”这句看来,他们夫妇两年前的春天别离,到了第三年的春天,还没归来,已经是三度没有共赏春光了。所以这首词应该是等待明诚回京时的作品。
其次,我们还要知道另一个词人,同样写过这句词。这位词人就是唐末词人薛昭蕴。李清照是太喜欢薛昭蕴小重山开首这句话了,所以直接拿来作为自己这首小重山的首句。薛词是一首宫怨词,所以用了“长门”这一意象,比喻备受冷落。李清照不是不知道长门的含义,此处直接引用,也不是没有用意的。但是,这首词却不像历来涉及闺怨的诗词那样,充满伤感和哀怨,而是充盈着春天到来的惊喜和无言的欢呼。这也许与本词主要是写春天而不是写闺怨有关吧。现在春天一到,丈夫就要回来,春草一片青绿,红梅含苞欲放,有些已裂开了,有些正要裂开,正等明诚回来共赏。
具体解析如下:“春到长门春草青”。开篇即是有关春天深情的抒写。春天来到了长门,春草又返青了。七字中“春”出现了两次,已感觉到浓浓的春意。春天给人的感觉是充满绿色的,“春”字重复出现,无异于绿色叠映,而“青”又加强了春草初现时的情景。满眼的春色与女子之间有什么关系吗?长门暗示了女子栖居所在。这样,春色与长门之间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春是新生的力量,长门则代表被弃的现实,是充满去势与失意的,春与长门之间,也便意味着一新一旧两种势力的消长。春的动人与多情之处,更在于她不是停落于何处的高楼红袖,而是进人了长门之中。这样,春与长门之间、春草与长门之间,就发生一种比较怪异的关系:一热烈,一冷寂;一新生,一逝去。“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那是自然界的消逝与生长,谈不上多情与无情,但却可以感到天地间的大情。“春风不到玉门关”,那是自然的知难而退,尽管那仅是人的一种感觉。但春天与春色硬生生地闯人了长门,闯入了居于长门中的女子的眼中,春天的魅力该有多么大!而长门中女子的心怀又是多么的宽大!词人引他人成句人词,也许就是因为这句可以代表她彼时的复杂心态,关于春日,关于情感;更表明人事之沧桑无法抵御自然之规律。一句之中,蕴含了词人多少对自然的欣喜和不便明言的心绪!
小V_Vanessa
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早期在汴京所作的一首词。此词描写初春之景和作者的闲适生活,以惜春为抒情线索,塑造了一个感情丰富而专注的女主人公形象。上片写春晨,借景抒情;下片写春夜,直抒胸臆。全词写景如画,意境淡远,将热烈真挚的情感抒发得直率深切,表现出易安词追求自然、不假雕饰的一贯风格。
这首思春怀人之作与表现同一题材的其他许多作品所不同的是,它没有写个人独居之苦闷,也没有写良人不归之怨恨,而是热情地呼唤远行在外的丈夫早日归来,一同度过春天的美好时光。小词将热烈真挚的情感抒发得直率深切,表现出易安词追求自然、不假雕饰的一贯风格。
起首三句是作者晨起所见,以白描笔法描绘早春景色,但又不同于一般地写景。“春到长门春草青”,直接袭用五代薛昭蕴小重山词之首句,暗寓幽闺独居之意。薛词即借“长门”事以写宫怨。作者将自己的居处比作长门,意在表明丈夫离家后的孤独。较之陈皇后,她此时虽然不是被弃,却同是幽居。“春草青”,言下之意是:春草已青而良人未归。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此暗用其意。“江梅些子破,未开匀。”言野梅只有少许嫩蕊初放,尚未遍开,而此时也正是赏梅的好时节。以上三句突出写春色尚早,目的是要引出歇拍呼唤远人归来“著意过今春”之意。如果“一年春事都来几,早过了三之二”(欧阳修青玉案·一年春事都来几),也就不会有“著意过今春”的渴望。惟其“未开匀”,所以特别新鲜可爱,使人感到春天已经来临。这三句既是写景,也是在写作者的惊喜、赞美之情。
次三句写晨起品茶。宋人习惯将茶制成茶饼,有月团、凤团等数种,饮用时皆须先碾后煮。“碧云笼碾玉成尘”,写饮茶前的准备。宋庞元英文昌杂录卷四云:“(韩魏公)不甚喜茶,无精粗,共置一笼,每尽,即取碾。”明冯时可茶录:“蔡君谟谓范文正公:采茶歌‘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今茶绝品,色甚白,翠绿乃下者,请改为‘玉尘飞’、‘素涛起’,何如?”所叙之事可资参证。“留晓梦,惊破一瓯春。”写晓梦初醒,所梦之事犹残留在心,而香茗一杯,顿使人神志清爽,梦意尽消。晓梦初醒,梦境犹萦绕脑际,喝下一杯春茶,才把它驱除。春草江梅,是可喜之景,小瓯品茗,是可乐之事,春天给作者带来无限欢乐。
过后三句仍是写景,不过时间由清晓移到了黄昏。“花影压重门”,言梅花的姿影投射在重门之上显得很浓重。此句有林逋山园小梅
浮生一梦
我是钰姐,我来回答。
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钰姐非常喜欢李清照的诗词,一看到有关她的题目,就有点欣喜雀跃。我认为,若要理解她诗词中的某一句,还是要结合全词来理解,否则便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了,难以灵动起来。全词可简略解析,题目中的”春到长门春草青“则作详解。
一、千古才女李清照的名篇。提到小重山,必然提及”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她是宋代著名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她的词独步一时,被誉”词家一大宗“。确实,实至名归,她在我国文学史上举足轻重。
小重山
宋.李清照
春到长门春草青,江梅些子破,未开匀。
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
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
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
这首词的大意为:
春天已到长门宫了,春草青青;梅花才绽放一点点,未曾开匀。我取出笼中碧云茶,碾碎的沫儿白玉般的晶莹,我欲留住佛晓时分的好梦,咂一口,惊破了一杯碧绿的春意。
层层花影掩映重重的门,疏疏的帘幕透进淡淡月影,多么好的黄昏。两年了,我第三次辜负了春神,归来吧,我要好好享受今春温馨了。
二、详解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01 ”春到长门春草青“的理解。”春到长门春草青“,春天已到长门了,春草青青,春意盎然。词的开篇便描绘出初春美好的景象。词人用廖廖7字点明初春的特征,勾勒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显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其实”春到长门春草青”并非李清照所写的原句,而是借用五代薛昭蕴小重山词首句的成句,完全未作更改。李清照同薛昭蕴一样,开篇便袭来春的消息。
词人连用两个“春”字,描绘出春天一到,春草迫不及待冒出新芽、舒展懒腰的可爱之态,给人以春风拂面之感。如此把李清照对春天的渴盼和喜爱之情跃然纸上。
李清照既引用了此句,自然也向我们引出了“长门阿娇”这一典故。长门,是原汉宫的宫名,也是汉武帝皇后陈阿娇失宠后居住的地方。后来多以“长门”代指“冷宫”。
02 ”春到长门春草青“的典故。汴京,车水马龙,繁华依旧。李清照终于回来了,回首遣回故乡明水的3年时光,李清照经常体会到阿娇身为女人的孤寂。在岁月里,长门是一个伤感的地方,有一个关于后宫失宠的故事。
西汉时期,阿娇生于贵胄,母亲是汉景帝的姐姐馆陶长公主。她生长于宫廷,养尊处优、生性骄纵。在少女时期,她便许配给了景帝之子刘彻,后来刘彻登基成为汉武帝,她晋升为皇后。悲哀的是,她得不到武汉帝的宠爱。
她原本专横跋扈,不懂温柔了,后来又出现了个才貌双全、深得汉武帝宠爱的竞争对手卫子夫,这让她心里充满了怨恨。终于有一天,她对卫子夫下手了,笨拙的伎俩终被汉武帝识破。元光五年,汉武帝将阿娇打入长门冷宫。
阿娇对汉武帝,还是一往情深的。她在冷宫时泪如雨下、幡然醒悟,特意重金聘请文采斐然的司马相如写长门赋,陈情聊表。但还是与事无补,汉武帝欣赏司马相如的才情,阿娇还是失去了她最后的救赎。
03”春到长门春草青“的感受。崇宁五年春,对李清照来说是个特别的时间,“元佑”祸乱终至澄清,宋徽宗撤销石碑,还李格非等人清白之名。事件肃清,李清照重回长门,故地重游,感慨良多,故而作小重山。
长门阿娇的故事,始终让李清照感慨很深。想到阿娇的爱而不得、独居冷宫,亦能让自己回想起独坐深闺的岁月。两个女人,一种情思,红尘虽飘渺,仍受困于人间相思。
对于阿娇而言,李清照是幸运的。李清照的孤独是有时限的,因为她马上可以见到丈夫赵明诚了,三年相思终于尘埃落定。而阿娇的孤独是遥遥无期的,直至身死长门。
然而,李清照虽感同身受,但也并非同情阿娇,她甚至还有些怨恨。怨恨她将女人的一生寄托在了一个男人身上,辜负了一世好春光。这始终是女人一生的悲哀。
阿娇错在骄纵霸道,李清照并非这样。李清照有她的倔强和硬气,她不流俗,不依附,不娇纵,即便她陷于长门,也能让自己流光溢彩,刻画出别样的人生蓝图。
三、总结。“春到长门春草青“此句虽然语言浅显、明白如话,却意味深长、含义隽永。它让我们体会到了李清照内在的感情世界,她的女人情思,她的独特个性。如此,所有的景语化作了词人感慨满满的情语。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则删)
在线鼠
导读
公元1101年,因“惊起一滩鸥鹭”而名扬京城的才女李清照,终于嫁作他人妇。然而和赵明诚的幸福生活还没开始多久,因为宋朝廷内部的党争,李清照父亲所在的元祐党派被罢官,所有涉及的官员家人全部被驱逐离开京城。李清照也被迫与丈夫分别,直到崇宁六年大赦天下,李清照才有机会回到汴京,此时丈夫赵明诚已是鸿胪少卿,忙于朝廷公务,虽然近在咫尺,也是聚少离多。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这首词就是在这期间所作。
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在词的上片首句,其实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先写“晓梦”惊醒后的所思。“春到长门春草青”,连续用两个春字,点出春天来到之后的勃勃生机和希望,不过李清照在这春思中,还是将自己与丈夫因党争的离别之苦表露出来,用“长门”典故来代表,长门本是汉宫名,陈皇后阿娇失宠汉武帝后,请司马相如做长门赋,汉武帝读后才复宠陈皇后。
“江梅些子破,未开匀”,李清照酷爱梅花,因为梅花有报春花的说法,而江梅更是报春的急先锋,因为有“手种江梅渐好 ”习惯,李清照知道“江梅已过柳生绵”,此时的江梅虽没全部绽开,但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了。
“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在宋代喝的是团茶,就是一种被煎烤过的圆形茶饼,每次喝的时候用手碾碎就可以了。词人将碧绿色茶饼如玉一样,轻碾成尘,放入瓯中,用水冲泡后,呡上一口后,才从留恋昨夜的春梦惊醒过来。
在词的下片首句先用“花影压重门”,承接上片春意盎然情景,以一个“压”字写出了花枝繁茂。紧接着的“疏帘铺淡月,好黄昏”,用一个“铺”字勾勒出月光的朦胧、清淡,在压、铺二字更迭中,将春天早、晚美景表达出来,显示词人对春天热爱之情。
“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从李清照因为党争和丈夫赵明诚分离时间推算,才会出现赵明诚“二年三度”没有一起赏春了情况,一句“归来也”,道出李清照希望丈夫早点会回家的思君之情
在李清照的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中,通过对春天早上、晚上美景描绘,词人看似是绘就一幅春意图,表露对春天的喜爱。而这些美景的描绘中,其实李清照在最后一句才点出真实想法,美景需要佳人做伴,在早春中思念丈夫,盼望早日归来,一起共度今春的迫切心情。
邂逅世界
谢谢邀请,书文小品来回答——
这句词是小重山的首句,要理解它,我们需要把整首词拿出来一起理解:
春到长门春草青,江梅些子破,未开匀。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 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刘瑜在李清照全词中说:这首词用了“上隐下露”的构思方法,上片是含蓄的,虽然也是写景写情,但读者难以看破,下片是直率的,写景抒情,直抒胸臆,一泻无馀。
我们来看看为什么说上片是含蓄的。
一、知人论世要了解一首诗或者词的情感,我们又必要对作者这一时期的生活经历进行了解,联系作者生活实际,文中难解的字词就变得简单些。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大概是这样的:宋崇宁二年(1103年),诏禁元祐党人子弟居京。什么意思呢?就是元佑党人的子弟都不能住在京城了,所以身为元祐党人子弟的李清照有可能面临离开京城、离开丈夫赵明诚的情况。
元祐党人,这是北宋王安石变法党争留下的后遗症,致使北宋大批文人学士受到无辜牵连和迫害。
元祐党人指的是宋宣仁太后垂帘听政时期,任司马光为宰相,全面废除王安石变法,恢复旧制,在这九年里,支持变法的,被当时的人称为“元丰党人”,包括章惇、蔡京等人。
而反对变法的一派,就被称为“元祐党人”。元祐党人就包括司马迁、大文学家苏轼、苏辙,范镇等。
太后去世后,章惇得到哲宗皇帝支持,当上宰相,他开始对元祐党人进行疯狂的报复。
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受苏轼一路提拔,元祐末当上了“博士”,身价和宰执(宰相和执政官的合称)并列。
章惇本想拉拢李格非,时常召李格非检讨,但李格非不同意,便被外放到江西上饶一带做通判了。
公元1103年,朝廷下旨,对元祐党人的学术进行管控,焚毁了苏轼等人的著作,禁止元祐党人的一切活动,对元祐人也进行管制,不许元祐人和子弟在京城居住。
李格非得罪权贵,又是苏轼门下之徒,与元佑党人交往很密切,在元祐党黑名单中名列122位,所以被驱逐。
李清照去请求公公赵挺之救父亲,但是遭到公公的婉拒,至此,她写下“炙手可热心可寒”的诗句,触怒赵挺之和赵家人,我想,此时的李清照,无论她有没有被拒绝,在赵家必定是不受欢迎的存在。
基于元祐党人子弟的身份和得罪赵家家主的原因,她不得不离开汴京,回到原籍济南明水。
到崇宁五年春,朝廷下召毁去元祐党人碑,大赦天下,解除元祐党人禁制,李清照才得以回京,从离京到回京,刚好是两年,梅开三度。
二、长门冷落首句“春到长门春草青”,是用了薛绍蕴小重山的首句,薛绍蕴两首小重山的首句,“长门”都是重要的意象,另一句是“秋到长门秋草黄”。
“长门”这个意象,是汉朝时沿用下来的,汉武帝的皇后陈阿娇被废之后,退居长门宫,后来在诗词中就表示失宠后妃的居住之地。
李清照的小重山,中心内容是惜花饮酒,热爱美好事物和珍惜好时光,她完全可以选用美好的意象,可是她为什么要选用“长门”这个带有灰色情绪的意象呢?我想原因有三个。
第一,她的父亲曾经是朝廷高官,因为党争遇奸人排挤,被朝廷贬谪出京,成为副使通判,从公公赵挺之的态度,我们可以看出李家在朝廷里备受冷落。
第二,李清照身为李格非女儿,少女时期便词名大震,想迎娶她的富贵人家不在少数,她的词在当时的文人圈中也备受推崇,可以说风光无限。
她选择嫁给赵明诚,也算是郎才女貌,门当户对了,她在李家的地位必定是不低的。
可是随着父亲被党争牵连,遭贬谪,公公赵挺之又是父亲的政敌,李清照又写下诗句“炙手可热心可寒”讽刺公公,所以她在李家的身份是相当尴尬的。敏感细致的李清照,必定也是感受到了来自婆家的冷落。
第三,我们都知道宋朝社会,有蓄养歌妓和互赠歌妓的习俗,她不在汴京的这段时间,身为太学生的赵明诚不可能为她拒绝美色,而且就算赵明诚真的为她守身如玉,基于赵家的政治立场,赵明诚也不会对李清照特别关心。这是受到丈夫的冷落。
我们知道,李清照的词非常善于用典,而且所用的典故往往意蕴丰富,我认为这里的“长门”是有这些意思的。
三、长门春草青我们理顺了“长门”的含义,那么第一句是什么意思呢?
崇宁五年,李清照得到特赦,从家乡济南明水回到汴京,与丈夫团聚,这时恰好是春天,春天,是万物复苏,勃勃生长的季节,暗示着冬季一切的萧索和凄冷将不复存在。
李清照未必看到长门的春草如何,但是她看到身边的景物变得生机勃勃,便会想到当初备受冷落的宫廷也是这般好景象,这是自然的景。
在情感上,既然大地回春,充满生机,朝廷也下旨召回元祐人,先前李家遭受的不明冤屈,也可以洗去了,她在李家的处境也不至于十分尴尬了,所以说“春草青”。
对于丈夫蓄养歌妓一事,李清照从嫁进李家时就应该很清楚,何况这时的李清照年轻漂亮,又才华横溢,而且她与赵明诚有着维系感情的纽带——研究金石。那些小妾自然没有什么可担心的,回到汴京,便是夫妻二人的情感转机,她只需把握好时光,享受好春光。
综上,我认为“春到长门春草青”是指一切事情都有了转机,且向着美好的一面发展,眼前春草是美景,心中情是美情,所以李清照才有心思在春天去赏花饮酒。
一家之言,欢迎批评指正!
(图片来源于网络)
qqtang
大家好,我是头条号:每天一首诗,我来回答。
李清照,宋代大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生于安乐,死于忧患。
这首词闲适淡雅,表惜春之情,为李清照的早期作品。 第一句,写作者晨起所见。“长门”,汉代长安离宫名,汉武帝陈皇后失宠,曾居此。 “江梅”,遗核所生,非经人工栽培,又句直脚梅,也称野梅,初春开红白色花。梅可以说是早春的标志。 “些子”犹言一些,即少量之意。“未开匀”谓还未普遍开放。惟其“未开匀”,所以特别新鲜可爱,使人感觉到春天已经来临。
这三句初春美景,寄寓着作叹春之情。
下面接写饮茶。宋人将茶制成茶饼,饮用时须用茶碾碾成细末,然后煮饮。“碧云笼碾”即讲碾茶。“碧云”指茶叶之色。“笼”指茶笼,贮茶之具。 “玉成尘”既指将茶碾细,且谓茶叶名贵。“一瓯春”意即一瓯春茶。晓梦初醒,梦境犹萦绕脑际,喝下一杯春茶,才把它驱除。春草江梅,是可喜之景,小瓯品茗,是可乐之事,春天给作者带来无限欢乐。
上片主要作者茗茶赏景的欢愉之情,轻松优雅。
下片一下过到黄昏,重点写月。“重门”即多层之门。天刚黄昏,月儿即来与人作伴,淡淡的月光,照稀疏的门帘上,花影掩映,飘散出缕缕幽香,春日的黄昏,是这样恬静,这样香甜,难怪作者止不转热烈赞叹:“好黄昏!”这是“有我之境”,这个“我”就是词人。正是她,此刻正花前月下徘徊留连,沐浴着月之清辉,呼吸着花之清香。
末尾三句点题。“东君”原为日神,后来演变为春神。农历遇闰年,一年中首尾常有两个立春日的情况。“二年三度”加重表现痛惜之情。“负东君”,这里特就汴京之春而言。京师的春光是这样迷人,即使一年一度辜负了它,也非常可惜,何况两年中竟有三度把它辜负,这该令人何等痛惜呢!正因为如此,所以此次归来,一定要用心地好好度过汴京今年这个无比美好的春天。
下片着重写作者叹春又惜春的心情。 这首词写景如画,意境淡远。最为人称道的是“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一句,疏帘淡月后成为词牌名。
以上回答,是否朋友们满意,非常时期,居家读些,写点诗歌,人生之乐事…
yo丸yo子
大家都知道,李清照是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其词作独步一时,被誉为“词家一大宗”。 她的小重山原文及译文是这样的:
【原文】
春到长门春草青,江梅些子破,未开匀。
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
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
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
【译文】
春天已到长门宫,春草青青,梅花才绽开,一点点,未开匀。
取出笼中碧云茶,碾碎的末儿玉一样晶莹,想留住消晨的好梦,咂一口,惊破了一杯碧绿的春景。
层层花影掩映着重重门,疏疏帘幕透进淡淡月影,多么好的黄昏。
两年第三次辜负了春神,归来吧,说什么也要好好品味今春的温馨。
下面回到提问的主题来。
就李清照小重山词中“春到长门春草青”一句,是李清照借用五代薛昭蕴小重山词的成句。词句连用两个“春”字,描摹出春天一到,春草即刻舒展身姿的情态,给人以春风拂面的快感。不仅写出了春的神奇,还借春草在经历了寒冬之后对春天的渴盼,暗示女词人回到丈夫身边的深情感受。
词句中的“长门”,即长门宫,汉代宫名。汉武帝的陈皇后阿娇失宠后,打入长门宫。后来多以它代指“冷宫”。这里以“长门”意指女主人公冷寂孤独的住所。
认识粗浅,请予赐教。
(图片源于网络)
半大米
这首词,以惜春为线索,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塑造了一个感情丰富而专注的女主人公形象。
单述春到长门春草青,只是作为此词描绘初春开头的好景象之意。
而作为小重山这首词的首句,是暗示自己有一种难言的幽伤,是借用薛昭蕴宫怨词的意境,为下文表达做铺垫,也是生动的表现了春天的特有声息。连用两个春字,描摹出春天一到,春草即刻舒展身姿的情态,给人以春风拂面的快感,不仅写了春的神奇,还借春草在经历了寒冬之后,对春天的渴望,暗示女词人回到丈夫身边的无限快感!
鹿人饼
李清照,毫不夸张地说,可以称之为中国历史上最优秀的女词人,她与南唐后主李煜齐名,正所谓“南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
关于题主问的小重山中“春到长门春草青”的意思,可以结合整首词,完整看待。
小重山
春到长门春早青,江梅些子破,为开匀。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
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两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着意过今春。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有两种说法:
一是,是李清照得知丈夫赵明诚将要回家时创作的。
一是,邓红梅在《李清照新传》中判断为:
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是元祐党人,与亲家新党的赵挺之是政治上的敌人。崇宁二年,李格非被贬至广东韶州象郡,李清照向赵挺之求援,但没有成功,她与夫家的关系深受影响,而自己的丈夫赵明诚又游宦在外。
李清照在京城中虽衣食无忧,但没有个依靠,只身一人,于是第二年离开汴京的夫家,回到了原籍山东章丘暂居。
过了两年,崇宁五年政治形势发生了变化,皇帝大赦元祐党人,父亲李格非重回京城。
李清照也从老家重新回到汴京。
在此背景、环境下,李清照油然而生一种重获新生的喜悦,由此创作了这首词,所以这首词,不能单纯地看作是又一首思夫的闺怨之词。
“春到长门春草青,江梅些子破,未开匀”,上阙以“春”开篇,这里的“春”既是自然之“春”,也是人的命运的“春”,下阙收篇时的“春”也是同样的含义。
开篇的这三句,寥寥数语,就勾勒出一派新春景象,展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给全词定下了一个完整的“春”的基调。
而题主说到的“春到长门春草青”,用了五代薛昭蕴小重山的成句:“春到长门春草青,玉阶华露滴,月朦胧”。
这里的“长门”是汉代宫殿的名字,是汉武帝陈阿娇皇后失宠后居住的地方,后来多用它来指代“冷宫”的意思。
而李清照在这里用“长门”暗示了自己这几年难言的忧闷、哀伤,借用薛昭蕴宫怨词的意境,表达一种幽伤的情绪。
“江梅些子破,为开匀”,这时的春天还是乍暖还寒的早春,梅花尚未全部开放呢。
这一整句,借春草在经历了寒冬之后对春天的渴盼,暗示着李清照重回汴京,也能重新见到父亲、丈夫的欢乐。
“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春天难的景色如此美好,李清照为之陶醉,兴致勃勃地取出名贵的“碧云”茶团,碾碎煮茶。(宋人吃茶都是碾成茶粉煮)
李清照本想一边喝茶,一边回味清晨时做的梦,哪知道,这一重温“晓梦”,太过用神,破坏了品茶的雅兴了。这里的“惊破一瓯春”的“春”,不仅是茶色的纯正,应该还有词人的“晓梦”怕是和“春”有关呢。
“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下阙从“晓梦”转入了对“黄昏”景象的描绘,侧重表现春日黄昏的美好,花儿蓬勃生机,层层的花影掩映着道道门,淡淡的月影透进有雕饰的帷帘,好一派清幽、恬静的春日黄昏啊。
“两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着意过今春。”两年三次辜负了春天,回来了,说什么也要好好品味今年春天的美好啊。
李清照笔下写过很多春景情词,比如如梦令·昨夜雨疏狂骤、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每一个春天她都不愿意虚度。而在这里她特意提到“今春”,表明今年一定要特别的留意,这就将惜春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了。
-----END-----
感谢您的阅读!
danny
谢悟空邀。
关于此词,有两种解释,一是得知赵明诚将要回家之作。二是1106年,李清照从青州回到京城时所作。
小可就纳了闷了,至于有两种解释么?明显第二种解释是对的,而最关键的证据就在这一句“春到长门春草青”。
长门,就是长门宫,就是司马相如做长门赋的那个长门。
长门有两解,一是长门宫,代词长安,京城。
二是长门赋
如果做长门怨,指怨妇,指女子失宠后独居的寂寞生活。这里面有一个关键词“失宠”,就是夫君不爱妻子了。
肿么可能?那是1106年左右,当时他们夫妻感情好到蜜里调油,第二年就双双隐居在青州著书做学问了。
在金兵入侵之间,李清照的词里基本上全是各种撒狗粮,从“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的相思,到“应是绿肥红瘦”的幽兴,到“半笺娇恨寄幽怀”的春情,到“徒要教郎比并看”的浪漫,再到“今夜纱厨枕簟凉”的旖旎。
李清照那完美的爱情可全是在这段时间内创作完成的,那些诗里或许有相思成疾,有思念若狂,有春情寂寥,但绝对没有“怨”,尤其是妻子失宠之后的怨气。
那不是别人,那是傲气排在两宋第一,豪气一生连东坡和稼轩都不是对手的李清照。她的自尊,自强,自爱,千载之下都秒杀那些女诗人女词人。可笑世人还把他评为四大才女之一。天呐,另外三位都是什么档次啊!
因此,这一句的长门,只能是指京城。
然后再说这个“春”字,这里面有两个字,一个是“春到”,一个是“春草”。
春到何意?
李清照回到京城是1107年的春天。春草何意?
写实,春天的草,否则后面不必还有江梅。
所以,全句翻译就是
春天的时候,我回到了京城,春草初生。
因此,网上所查到的第一种解释,完全可以扔掉!顺便BS一下那些认为第一种解释存在的古代酸人,他们的学识都被狗吃了?
wolfwolfgod_
【时代背景】
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为宋代女词人李清照1104年在汴京所作的一首词。这时她受党祸牵连,被迫离开汴京,随着形势的松紧,她一个弱女子游走于原籍和汴京两地。作此词时,她刚回到汴京和丈夫赵明诚团聚。
○二十一岁(1104年,崇宁三年)六月,合定元祐、元符党人名单,共309人,格非名仍在余官第26人。由徽宗书而刊之,置文德殿门之东壁。清照为党祸松紧所左右,时归原籍,时返汴京。于原籍作一剪梅、醉花阴、《蝶恋花》(暖雨)、浣溪沙(莫许);返汴京时作小重山、《玉楼春》、行香子等。
《李清照年谱》
【党祸】
党祸,又称党争之祸,是指朝廷中的势力为了实现独霸朝廷,形成权力集团,用各种手段进行倾轧、排斥异己的活动。北宋的“元佑党争”是以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与以司马光为首保守派之间的政治斗争。
李清照父亲李格非被视为元祐党人,遭受一系列打击,如不得在京城任职、禁止子女居京、宗室子女(赵明诚)不得和元祐党人子女(李清照)结婚。
崇宁二年(1103年)九月庚寅诏:“禁元祐党人子弟居京。”;辛巳,诏:“宗室不得与元祐奸党子孙为婚姻。”
《宋史》卷十九徽宗本纪
【长门】
汉武帝的宠妃卫子夫生下一子后,皇后陈阿娇又怨又气,就求助巫蛊来迫害卫子夫。不想后来事发,武帝大怒,将阿娇皇后之位废黜,谪贬长门宫。
阿娇不甘心终老冷宫,就用重金求得司马相如的华丽辞章长门赋,以图打动武帝,恢复从前的感情。但武帝看后,虽称此赋为上乘之作,却也没回心转意把阿娇复位。可怜陈皇后最终在凄清的长门宫中了却残生。
长门自此成为冷宫的代称。
及(武)帝即位,立为皇后,擅宠骄贵,十余年而无子,闻卫子夫得幸,几死者数焉。上愈怒。后又挟妇人媚道,颇觉。元光五年,上遂穷治之,女子楚服等坐为皇后巫蛊祠祭祝诅,大逆无道,相连及诛者三百余人,楚服枭首于市。使有司赐皇后策曰:“皇后失序,惑于巫祝,不可以承天命。其上玺绶,罢退居长门宫。”
班固汉书·外戚传
【春到长门春草青】
自汉以来古典诗歌中,常以“长门”“长门怨”为题发抒失宠宫妃的哀怨之情。“春到长门春草青”,又直接用五代薛昭蕴小重山词之首句。薛词即借“长门”事以写宫怨。
作者将自己的居处比作长门,意在表明她此时虽然不是像陈皇后一样被弃,却一样是幽居,表明了丈夫没有和自己在一起的孤独。
“春草青”语出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意思是“春草又开始茂密地生长,而出游的王孙仍未归来。”连起下面两句“红梅些子破,未开匀”说梅树只有少许嫩蕊初放,尚未遍开,此时也正是赏梅的好时节。
这三句的意思呼之欲出,就是通过写春色尚早,照应后文的“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最终来引出内心的呼唤:呼唤自己丈夫前来,和自己弥补几度失去的、美好的春光。
春到长门春草青,红梅些子破,未开匀,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
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
李清照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
灵敏的胖子
李清照小重山
春到长门春草青,江梅些子破,未开匀。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 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着意过今春。
这是一首当春怀人、盼望远人归来之作。较之表现同一题材的许多作品所不同的是,它没有写个人独居之苦闷,也没有写良人不归之怨恨,而是热情地呼唤远行在外的丈夫早日归来,一同度过春天的美好时光。小词将热烈真挚的情感抒发得直率深切,表现出李清照词意追求自然、不假雕饰的一贯风格。
春到长门春草青,江梅些子破,未开匀起首三句以白描笔法描绘早春景色,但又不同于一般地写景。
“春到长门春草青”,直接袭用五代薛昭蕴小重山词之首句,暗寓幽闺独居之意。
「长门」,汉代长安离宫名,汉武帝陈皇后失宠,曾幽闭于此。司马相如长门赋序:“孝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颇妬。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 薛昭蕴之词即借此事以写宫怨。
李清照将自己的居处比作长门,意在表明丈夫离家后的孤独。较之陈皇后,她此时虽然不是被弃,却同是幽居。
「春草青」字面的意思是说春天已经到来,阶前砌下的小草开始返青,隐含的意思则是春草已青而良人未归。
「江梅些子破,未开匀。」意思是野梅只有少许嫩蕊初放,尚未遍开,而此时也正是赏梅的好时节。
「些子」犹言一些。以上三句突出写春色尚早,目的是要引出歇拍呼唤远人归来“着意过今春”之意。
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次三句写晨起品茶。宋人习惯将茶制成茶饼,有月团、凤团等数种,饮用时皆须先碾后煮。
「碧云笼碾玉成尘」写饮茶前的准备。“碧云”以茶叶之颜色指代茶饼;亦可理解为茶笼上雕饰的花纹。“笼”,贮茶之具。
「碾玉成尘」言将茶饼碾成碎末,犹如碧玉之屑。
「留晓梦,惊破一瓯春」,写晓梦初醒,所梦之事犹残留在心,而香茗一杯,顿使人神志清爽,梦意尽消。
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过后三句仍是写景,不过时间由清晓移到了黄昏。
「花影压重门」意思是梅花的姿影投射在重门之上显得很浓重。
「疏帘铺淡月」春月的清辉铺洒在窗帘上,显得很均匀。
这两句词以对偶形式出之,匀齐中富于变化。
两句词生动地创造出初春月夜静谧幽美的境界,为全词精彩之笔。
“压”、“铺”二字下得尤为精警,写出了词人对景物的特殊感受,令人不能不叹服李清照遣词造句的深厚功力。
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着意过今春以上由春草返青写到江梅初绽,由花影压门写到淡月铺帘,中间更穿插以春晨早起,茶香驱梦,如此反反复复描写春天之美好,终于逼出了歇拍三句:「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着意过今春。」
“东君”,谓春日、春天之神。农历遇闰年,常有重春现象。
据金石录后序可知,李清照婚后,明诚或因负笈远行,或因异地为官,长与李清照分别。
丈夫常年在外,如今算来,已有两年三个春天没有在家里度过了。
因此李清照急切地呼唤道:请你立刻回来吧,让我们一同倍加珍惜地度过今春这大好时光!
三句词卒章显志,为一篇结穴。这一结尾,感情的激流直泻而下,心底的情话冲口而出,把全词的抒情有力地推向了高潮。
可颂
春天,代表着一切都有生机,代表着新的希望,也代表思念的期盼。李清照的小重山带给我们别样的春思。
现在,让我们畅读一下小重山,让我们感受一下宋代才女李清照别样的思念情怀。
1.诗词与释义春到长门春草青,江梅些子破,未开匀。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
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
词的大意是:清晨起来,看见长门边的春草绿草如茵,三两个红梅破蕾成花,但还未普遍开放 。
我将上好的碧色碾茶碾碎,因为晓梦初醒,梦境犹萦绕脑际,喝下这一杯春茶,才把梦驱除。
透过重门可看到,花影掩映,飘散出缕缕幽香。月儿即来与人作伴,淡淡的月光照在稀疏的门帘上,我不禁赞一声“好黄昏!”
京师的春光是这样迷人,但两年中竟有三度把它辜负了,这该令人何等痛惜呢! 正因为如此,所以此次归来,一定要用心地好好度过汴京今年这个无比美好的春天。
2.别样的春韵公元1106年,宋徽宗下诏大赦天下,重新启用元佑党人。此前,因父亲为元佑堂人,李清照受到牵连,与丈夫分开,随父回到故乡居住了两年多。
党人之禁被废除,李清照终于可以回京与丈夫团聚。此时,正处于春天,李清照抑制不住喜乐之情,借春景表达自己的心意,于是写就了小重山。
小重山从春到、春梦、春晚、春意,处处洋溢着词人的欢欣。
春到,兴奋之情在于花草。长门前的绿草展露新颜,这是春天到来才产生的。
这春到,代表了新的希望。而如今,这新的希望来临了,随着大赦天下,父亲平反,与丈夫可以团聚的消息终于盼来了。
江梅嫩蕊初绽,花朵或薄或厚,颜色深深浅浅,在将开未开之际,含羞欲放,给了惊心之美。
在等待与丈夫相见的日子里,如江梅一样,总是想尽快绽开,现在消息已来,那种兴奋之情如此的难以言语。
春梦,欢愉之情在于茶饮。早上醒来,梦境犹如在眼前。将新茶碾碎,放在水里,喝下一杯春茶后,梦境才渐渐被驱散。
正如与父亲归隐故乡,与丈夫分离的日子恍如一场梦,现在大赦天下的召令下来,让苦难与分离的日子远去。
因此,在喝茶驱梦的时,何尝不是诗人真正地回归现实,与丈夫即将团聚是真的。
在这饮茶的寻常琐事里,因为词人的人生际遇变化,洋溢着她欢过愉的心情。
春晚,喜悅之情在于黄昏。黄昏时分,夕阳的余晖把梅花关心的影子投射在重门上。明月渐渐地爬上来,淡淡的月光洒在稀疏的门帘上,景色如此的美好,让人忍不住发出“好黄昏”的赞叹。
其实,春天的黄昏,年复一年地经历着,这时的景色年年都相似,若是在平时的日子,或是平常人的眼里,这或许只算是寻常的景色。
但此时,词人的心情实在太好了,平常所见的景色都似乎与她一样尽染喜色,处处蕴着喜悦之情。
春意,欢呼之情在于君归。词人因党祸离开京师,与丈夫分离,虽与父亲同住,但是也无法掩盖她孤独的心情。那时候,春色再好,无深爱的人分享,也不过寻常景。
而现在,终于可以回来了,终于可以与丈夫团圆了,相信平常的景色会更迷人。
当然,词人为了与丈夫共赏美景,决定决意不辜负“今春”,让我们看到她心愿的将要实现的欢呼之情。
3.结束语“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是作者贯穿全词的主线,起于春,止于春,从早晨的春景到黄昏的春意,给人以触处生春的感觉,词人的喜意奔泻而出,跃然于纸上!
kaylee
李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