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极好的问题,《道德经》第四十二章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既然一切的开始是“道”,那么我们先从道开始解释。
道
《道德经》第1章就说:"道可道,非常道",是说“道"如果可以说出来、可以解释清楚,那就不是永恒的非常之道了。道这个东西是讲不明白,也说不清楚的,老子曾试图去解释什么是道,但最后发现,自己是没能力把他说明白的。
说不明白,解释不清楚,不代表这个东西他不存在,他是实实在在存在的。《道德经》第25章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从字面意思看,老子称道是先天地生,周行而不殆的天下之母,万物之始。那什么能称之为天下之母,万物之始呢?我个人认为,指的是一切的本源,本源说白了还是那个老生常谈的答案,即自然规律。
我们都明白老子所讲的“道”即规律,但这个规律,我们是形容不清楚的,所以大家也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如何去解释这个道了。
一
道虽然说不清楚,可一是是能讲明白的,《道德经》第1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天地开始之时无人,所以万物不能被人感知,道讲不清楚,说不明白,无可名状,故“未形”、“无名”之时则为万物之始;后来有了人,人们感知到了万物,此即为有,有则有名,有名即有形,有形即可化育,此即为万物之母,那什么是有呢?
这个有不是人们大脑袋一拍就有的,他是本身就存在但说不清讲不明的“道”被人给感知到了。比如:人们把舟拉到陆地上行走,舟不能动人们才感知到了舟果不能用以行陆,所以人们认知了这一点。
舟不能行陆这是规律啊,他就是道啊,可人们要是感知不到舟不能行陆,那是认知不到这一点的,同样人们感知到了美,感知到了阴,感知到了善。
既然道讲不清楚,说不明白,看不见摸不着,是那个”无“,那就把他换个说法,把他换成我们已经认知到的这个”有“,比如美,比如阴,比如善等等,这就能理解了。理解了就可以找到道的头绪了,找到了道的头绪,也就可以去描述什么是道了。
《道德经》第14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凡有皆始于无,如果无可言说的人们称之为“道”,那人们了解,感知到的可以言说的道,即是从无里面生出的“有”,我们把这个可以言说的“有”,称之为”一“。
此即为“道生一”。
二
了解了一,二就很好理解,因为一和二是相伴相生的。当我们发现了一的时候,那二也是随着“一”一起诞生的,这就是《道德经》第二章讲的内容: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美与恶 ,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音与声,前与后,阴与阳,正与反,男与女,左与右,善与不善等等皆为“二”。
你从无的“道”里面发现有的“一”,那二肯定也就相伴而生了。发现了善,不善就有了;发现了长那肯定有短;发现了美,那恶也就有了;发现了阳,阴也随之而生;发现了公,肯定也有母。
二即“一”的另一面,用佛家的话来说即“二元对立”,只是佛家讲求的是“凝视心性时,心亦无踪迹。存在之本质,皆归于空性。凝视物与心,二元无对立”,而道家讲的却是“无为”,在道家眼里二元对立亦为道。此即为《道德经》第37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的道理。
虽然二和一是相伴相生的,但2肯定是有1的基础上而来,这即是《道德经》39章“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的道理。
此即为“一生二”。
三
《道德经》第2章:“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我想这就是二生三,即相生、相成、相较、相倾、相和、相辩、相交等等,二元对立,但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相辅相成、相互转化。
此即为二生三。
万物
了解了二生三,那三生万物就很好理解了。
男女相交而生子,男女相交即二生三,子即为万物;音声相和而乐,音声相合即二生三,乐即为万物;《道德经》第32章说:“天地相合,以降甘露”,天地相合即二生三,甘露为万物;易经·系辞说“两仪生四象”,两仪相交为二生三,四象也是万物之一;素问·至真要大论言:“天地合气,六节分而万物化生矣。”天地合气即二生三,天地合气而六节分,六节、四时异为万物。
此即为三生万物。
结语
《道德经》第40章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以上即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德经》第16章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就是说,致虚,守静,我们就会发现万物循环往复,纷纷纭纭,但最终都逃不开最初的根本,离不开规律,此即为道。这也就是第1章说的“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所以你明白道家为什么讲求“无为而治”了吧,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这就是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