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貌美端庄贾姬正在如厕,忽然一头野猪猛地扎进了厕所。贾姬还没放松,就被莽撞的野猪吓得失魂落魄,哭爹喊娘的叫:救命啊,快来人啊!。
可喊了许久,厕所外面的数百侍卫却没一人进来救她,后来还是野猪被她的尖叫声吓怕了,跑出了厕所,贾姬才松了一口气。当时在厕所里面的贾姬,是汉景帝的宠妃,汉景帝为何却对她喊救命,置之不理呢?
其实汉景帝为了要救她,差点自己拿着侍卫的戈,进去厕所救人,可被下属郅都抱住了大腿,劝他龙体为重啊,千万不要为个女人冒险,不值得,大汉的江山还的依靠你呢!
郅都的话倒是没错,但是为何那么多侍卫,没人敢冲进去救呢?
郅都也可以冲进去救人啊!其实大家并不是担心野猪凶猛,怕的汉景帝怪罪,当时古人上厕所,跟现在不同,特别是贾姬这样的妃子上厕所,那可是都有规矩的,就是更衣。在童蒙须知中有一句话,“凡如厕必去上衣,下必浣手”,其意是古人要上厕所,首先要先去掉宽袍大袖的袍服,才能进去如厕。而且当时汉朝的妃子,下面穿的还是无裆裤,或者叫裳的裙子。
所以此时虽然事情很紧急,可贾姬正在里面如厕,穿的又清凉,又是汉景帝的宠妃,大家闯进去救人合适不,所以大家都不敢轻举妄动,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汉景帝自己进去救人。
童蒙须知这句“凡如厕必去上衣,下必浣手”,是古代的注重卫生的体现,如厕的时候脱去了袍服,其实就是以免弄脏了自己的衣服,因为当时妃子的衣服,大部分都是拖地的;下一句就是说如厕以后,要将手清洗干净,可见中国古人特别注重如厕后的卫生。
妹喜和妲己是如何上厕所?
古代中国,厕所很早就出现了,厕是“侧”谐音和同意词,能看出它就是一个建筑物,是在主建筑的旁边。最早的厕所,其功能和作用和现在的厕所是完全不同,它和猪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根据现代的考古发现,比如二里头等遗址,当时人们已经懂得豢养牲畜,其中“圂”就是一个养猪的圈子,上面搭了一个台子,人爬上阁楼如厕,猪就在下面生活,当然其作用就是不浪费,随便给猪当口粮,反正是一个很环保的做法。
夏朝的妹喜和商朝的妲己,是出了名的美人和红颜祸水,也是夏朝和商朝的妃子的代表人物,虽然她们是历史虚构人物,但却代表着夏商的妃子,她们的如厕方式无疑就是这种,因为当时夏朝和商朝主流的厕所这有这一种,而更甚至一些简单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随便了。当时能有个养猪的茅厕,在当时已经是文明和身份的象征。
先秦-秦汉时期妃子上厕所堆肥
到了春秋时期到秦汉这段期间,厕所起了新变化。本文多指的是皇宫里面的厕所,由于社会的发展,人民住宿住的条件也改善了,特别是天子,住的比以前是更好了。天子蹲在猪圈方便,多少都有点很奇怪,“圂”被淘汰,聪明的人们想到了一个新的方法,皇宫的厕所下面,挖了一个大坑,由于不想经常清理,这个坑会挖的比较深,同样也比较大。民间也跟进了这个新款厕所,当然它变成了堆肥的地方,不过这种厕所有个致命的缺点,如果稍有不慎,即便是连诸侯王,也难免会掉入厕中被淹没而送命,在《左传》中就有这样的记载:“晋侯将食张,如厕,陷而卒。”
在春秋战国时代,如厕也是个技术活,当时是不管是谁,都是坐在坑边如厕,当然坑里面还会放水,这救很考的技术,这也是坑要深的缘故,避免出现一些囧况,当时还没有手纸,并且人如果蹲久了,通常起来会出现头晕,你如果平衡不好,就会出现前文说晋景公这样的结果了。能够看到此时,战国七雄和后来秦汉宫殿的妃子,去厕所还是的小心翼翼的,不能有太过大意。
只是贾姬运气比较好,她是和汉景帝去上林宛打猎的时候,在上林宛一个临时厕所中被野猪闯进来的,所以到时运气还没掉坑里,要不汉景帝要救人就比较麻烦了。
同样汉朝初年,汉景帝的爷爷刘邦病逝后,吕后报复戚妃将她最后放在了厕所,从此推断秦汉宫殿是有厕所这个地方,妃子们是集中到厕所方便,当然可能未央宫的厕所有不好几处,方便大家就近解决问题。
厕所经历了汉朝的发展,三国以后,厕所开始高级了起来,魏晋时期富贵人家过的是很奢华的生活,还互相攀比的在豪宅里面建造高级厕所,在《世说新语》中记载,土豪石崇的厕所豪华的不得了,去他家上厕所,会有十多位穿着华丽的女子在身边服侍,很多客人都不习惯,据说都是“多羞不能如厕”,石崇的厕所已经可以堪称古代厕所的巅峰了。
汉朝如厕神器“虎子”的出现
不过毕竟像石崇如此的土豪,是特例。这样奢华的厕所并不适合社会的发展,只是昙花一现而已,而汉朝的妃子那么多,特别是在大冬天,大家住的地方不同,有的人会离开厕所比较远,真要人有三急,也跑不过去啊,特别是妃子谁也不想成为皇宫里的笑话,怎么才能更便捷和更灵活的如厕呢,特别是在夜间。
这事给汉高祖刘邦一时顺手给解决了,虽然我们知道汉朝皇宫里面有养猪的厕所,但是刘邦的一次无意之举,却让后人深受启发,开发出了一件如厕神器,数千年后的至今,这个发明依然还在使用,它就是汉朝称“虎子”的东西,虎子好处就是一个轻便可移动,是居家旅行必备的便器。这是刘邦当年忽然人有三急,可是又想奚落一个儒生,就拿了他的帽子来小便,谁知道这东西还蛮好用的,后人就以此为灵感,到而来汉朝的中期,“虎子”终于被研究出来了。
““虎子”说白了就是夜壶,不过它的外形是一头老虎的样子,里面是空的,上面有个提手,老虎的嘴巴是空的,这样一来真正解决皇宫里面,天子,太监,妃子半夜人有三急,但是有不想往外跑的苦恼,并且方便好用。很快从皇宫普及到全国,天子和比较得宠的妃子,都会有专门的人提着虎子服侍,以方便使用。后来经过一代又一代工匠的改良,最终定型下来,一款能供男女使用的夜壶,从此以后皇宫里的妃子,如厕就简单和方便很多,起码没了更衣这道麻烦事了。
可是虎子是解决了小号的问题,但是虎子对于妃子的大号还是没有解决。当时的天子和妃子,如果真需要大号,还得去蹲厕所。可这感觉不方便啊,既然有了虎子这种东西出现,大家顺着这个思路,没多久就研究出了新一代大号神奇,就是我们现在说的便盆。可以说是马桶的先祖了。便盘的出现,和虎子的搭配,完美解决了皇宫妃子的问题,受到了大家一直的好评。
唐朝时期武则天和杨贵妃是怎么上厕所的?
虎子改名叫马桶,主要是在唐代,当时因为李渊的祖上叫李虎,为了避开这个虎子,大家就帮虎子改名,虽然用的名字很多,可是大家最后还是喜欢用马桶这个词,所以马桶的说法渐渐流行了开来,不过那可是到清朝以后的事。
唐朝的时候是中国最璀璨和辉煌的时候,安史之乱前唐朝鼎盛了一百多年,其财富的积累可以做到路不拾遗,可见人民的生活处于小康的状态,而唐朝的皇宫中也极致奢华,但是在典籍中却鲜少有厕所的记载,难道唐朝的妃子们都不用去厕所。
唐朝人在当时环保意识很强,在唐朝规定不能乱在户外倒水倒垃圾,同时民间还是专门有公厕提供给大家,而大家日常的生产出来的东西,有专门指定的地方清理,会有一些人定期将里面的东西掏走,掏走的人叫做剔粪人,可以将他们卖到郊外的农村去,唐朝做剔粪人行业的人,其中还出现了一位富甲一方的富豪,可见这份工作虽然很脏,但是有很大的利润空间,不过许多人毕竟觉得太过重口味了,所以大家甘愿成为一个读书人,愿意从事这个行业的人不多,反而因为竞争者少剔粪行业而能够快速致富。
高级货厕床的出现!
唐朝皇宫和贵族去如厕,除了还是蹲坑以外,开发一种更先进更享受的“厕床”,可以说大家熟悉的武则天,还有杨贵妃很有可能经常使用的就是侧床,那么厕床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这有点类似于独立洗手间,里面的马桶上铺着柔软的点子,人是坐上去的,而不是蹲着,很像我们现在的坐厕,而桶里也很讲究,放的都是一些吸收味道的木屑和灰,房子里面燃着香料,当然这还不算结束,肯定需要几个女子在旁捧着水和洁净的东西,在哪里等着,而有人也会清洗好一条一条的竹简,就是厕筹等待的方便完毕,整个过程可以说是一种享受,比起当年的石崇有的一比,当然唐朝升级版的马桶厕床,论舒适的程度堪比现代象征的冲水马桶。
但唐朝时期,虽然皇宫相对民间更奢华一点,可是论方便程度,还是随身有人提着的夜壶和马桶更受欢迎,因为比起侧床来说,虽然舒适的少了,但是便携性很强,所以在唐朝定型了夜壶,马桶,厕所的三件套装备,这三件套基本是延续到了清朝和民国时期。
五代--宋朝奢华的夜壶
夜壶的发展已经定型了,匠人们开始琢磨的就是如何在上面更奢华,让夜壶尽显皇家风范,根据历史记载,赵匡胤灭了后蜀,手下送给他一个镶嵌满宝石的夜壶,他根本想不到那么奢华的东西,是后蜀天子如厕使用的夜壶,那么后蜀天子有一个,他的爱妃花蕊夫人肯定也会有一个,所以能够推测出花蕊夫人的夜壶也是珠光宝气的。
而后来发展,夜壶也是出现了不少材质,特别在宋代商品经济发达,特别是瓷器更是热销品,所以铜、瓷、玉夜壶非常的热销,特别是宋朝的人喜欢风雅,文人墨客很多,所以夜壶更是画上了各种吉祥图案,宋朝的刘娥,辽国的萧燕燕都是用这类的东西。不过此时大家还不敢用纸张来做便后的手纸,虽然当时的造纸业已经很发达,造纸的成本也越来越低,但是人们还是喜欢用厕筹,可以说宋徽宗的爱人,李师师应该也是使用侧筹的。
元朝的妃子用上了厕纸
到了元朝,蒙古人才不被“敬惜字纸”的条条框框所约束,觉得纸张比厕筹更好用,随着元朝皇家的推广,许多元朝的妃子,去厕所就不再用重复可利用的厕筹了,应该这时候倚天屠龙记的赵敏,还有周芷若等人是幸福的,起码她们比黄蓉和小龙女去厕所卫生了很多,不能不说是一个时代的进步。
厕纸正式登上了舞台,不过早期的厕纸,可没有现在的柔滑,那个感觉可是比厕筹更粗糙。后来到了清代,纸质终于轻柔可不少,但是不能和现代比,所以哪怕是孝庄用厕纸,都需要太监们先将厕纸揉软才能使用。
明朝的时候,厕纸还出现了一款高端产品,用柔软实话的锦来做厕纸,这可是明朝皇宫的专利产品,通常也是和手纸一样,用完了就扔掉,不过后来明朝一位天子,见到一个宫女将这些锦洗干净,还晒干,就很奇怪的问,你这是干啥?宫女回答这些都是很贵重的布料,留着自己做衣服。为此这位明朝皇帝就取消了用锦来做厕纸。
清朝的慈禧太后她们是如何去如厕的呢?
到了明清时期,清朝时期故宫里面可是没厕所的,如厕的器具和现代已经很接近了,皇宫里出现了一种叫“官房”厕所,官房就是皇家的马桶,跟唐朝的厕床是一个意思,慈禧太后则有自己的官房,根据后来出了清宫的太监回忆,当时慈禧用的马桶,是用上好的檀香木制作,雕刻成一只大壁虎样子,匠心独有的将壁虎的四条脚变成了坐厕的四条腿,壁虎肚子是中空的,慈禧需要方便的时候,就会坐在上面。
根据后来的回忆,慈禧太后要出恭,一位太监小安子,会在在慈禧太后出恭后,递上一块香喷喷的厕纸,按照一定的流程,给慈禧太后精心料理,小安子为了讨好慈禧,可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才获得了慈禧青睐,一直跟在身边服侍她。
清宫没有厕所,那么这些东西积累了回如何处理呢?
除了慈禧会有官房,一些妃子和宫女们就的用恭桶了,比如苏麻喇姑这样的宫女,相对属于高级一点的人物,又是孝庄的好闺蜜,所以她应该有自己的恭桶,恭桶和一般的木桶是有很大区别的,主要区别就是在盖子上有个独特的设计,恭桶的盖子可以让人坐在上面,如果还原历史,甄嬛还有若曦,就是用恭桶来方便的。宫女们恭桶很简单,但是娘娘和小主子的“恭桶”会高级一点,铺设一些香料,完全盖住里面的“味”,并且恭桶是有人定期洗刷和回收的。
当时清宫里面,有一些宫女和太监们,每天负责的就是把三宫六院内的“恭桶”集中处理。在康熙大帝里面,容妃就是后来给打入了冷宫,被太监们分配刷恭桶,最后因为恭桶倒塌给砸中了,可见当时的恭桶有专门人去处理的,
而妃子的这些独特的“宝贝”,通常都会给清理出去的人,转手让出去,卖出一个好价钱。因为当时的人觉得,宫里妃子们吃的好喝的好,这可是真正的的“肥料”,还是上好的那种。所以都是供不应求,还非常抢手。这些习惯和做法延续到了清朝结束。
小结:
因此,虽然古代中国没有最终出现现代化的抽水马桶,皇后和妃子们上厕所方法却很多,在夏商以前厕所就出现了,厕所经历了秦汉的发展,在唐朝的时候到达了一个小高峰,随着更轻便的马桶还有夜壶的使用,如厕的方式也越来越人性化,当然妃子们如厕也拥有了不同的选择。
后来宋元以后,如厕的发展在除臭、清洁等方面,出现了长足的进步,不但有配套卫生设施的出现,更广泛的开始采用了纸张,让现代人如厕方式出现了雏形。而到了明清以后,上厕所更是又舒服又便捷,并且皇宫内也很重视环保和循环利用,恭桶的出现,已经很接近于现代的马桶,只是少了抽水冲这个功能而已。
可以看出,古人在上厕所对上十分重视,因为上厕所是每一个人每一天都不可避免的事情,古代妃子们是一样的,虽然古代没有现代的如厕工具,可是古人还是利用了自己的智慧,探索了许多环保的方式,包括夜壶、便盆、官房等,不但让去厕所更便捷,还在卫生除臭中探索到许多的窍门,还从“厕筹”发展到了“草纸”,其实从厕所的发现,能够看到中华民族的先民是不断的探索,同时也不断发展和前进中,厕所的不断提高和改变,也是一种人类文明的进步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