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事物发展规律说,变化有因果,所有事都有相对面,魏忠贤从地痞爬到九千岁,不是一句奸佞就可解释的,面对魏忠贤这个被盖棺定论的人,在他祸国殃民背后,我们又能看什么特别东西呢?作为有血有肉的人,他是否真如史家描述那样利欲熏心一无是处?他与东林党残酷对决又蕴含什么?
明隆庆2年初,河北肃宁普通人家中,魏忠贤降生,生产过程波澜不惊,毫无神迹。随时间流逝,名为魏四少年长大啦,家境还不错的他衣食之忧,从未表现出对知识的渴望,仕途和他无缘,很长时间里,日后九千岁都是无赖。
作为无赖榜样,魏四表现不同品质,果敢和机敏,这两种品质,多年后在宫廷生涯中为他立下汗马功劳,让他名字从魏四改李进忠,又改魏进忠,最后成权倾天下魏忠贤。
魏忠贤进宫传说大同小异:经历长时间泼皮生活后,魏忠贤娶马姓女子为妻,也生拉女儿。但家庭生活对魏四毫无吸引力,赌博这样娱乐活动让他找到人生初级目标。在那时,魏四梦想是赢钱,享受生活,想靠此光宗耀祖。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魏四没发家,反而小贷累累,在一次赌博中又输个净光,在赌徒讽刺中果敢血性的魏四做出重大决定,当太监。
当太监过程不是野史那样,裤子一脱,掏剪刀自己切的。
魏四胆大外还有机敏,经论证,他觉得赌博光宗耀祖没可能,本朝太监事迹光辉,决定与其混吃等死不如痛快点,用青春赌明天。变卖家产后,花钱解决阉割问题,在求相熟太监,领进紫禁城。
由此可见,他是条汉子,冒险是做起来说一不二,和一般泼皮比,生理上变太监,但事做的爷们,虽然之后他和爷们没任何关系。入宫后,魏忠贤性格优势很快体现,果敢和义气使他在太监中成另类,市井中培养出的幽默感及机智钻营,让他在内斗中,有惊无险走到历史前台。
其实魏忠贤入宫后最大问题,是如何在宫廷获生存空间,这对不学无术的他来说,非常困难。为自己阉人生涯有所建树,入宫后他立刻投到同姓太监魏朝门下,取得魏朝信任,在皇宫站稳脚跟。此时魏忠贤大名叫魏进忠。
名字无文采,但讨巧啊,主子听见不烦。
但情况依然严峻,明朝宫中太监太多,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不容易,这是魏忠贤太监生涯最艰难时期。
知识匮乏使魏进忠很难有好差使,人缘不错也没有,留给他机会少得可怜,然而凭豁达上进个性,经不断拼搏,他终于获得负责东宫伙食管理工作。这工作看是小差事,实际却不同,东宫差事按现在说法,就是潜力股,随着时间变化,潜力股可能成绩优股。
进东宫不久,魏先生就抛弃原来大佬魏朝,改投著名太监王安门下,供职甲子库。
当时的王安是太监中的极品,泰昌帝还是太子时,王安就是陪读,泰昌帝登基后,他平步青云升任司礼监秉笔太监,一时间权倾后宫。
王安与外廷关系也不错,东林派官员在许多问题上都依仗他。
可以说,在王安哪,魏忠贤看到太监成功范例,也他体会到,太监最重要是眼光和情感投资。当时太子朱常洛地位飘摇,但魏进忠却兢兢业业,在与帝国王储接触中,称得上忠心耿耿,做足太监本分。
其实没有文化修养的魏进忠,本来很难获太子尊重,但他很快发现太子儿子朱由校不是上进王储,更像小木匠。这对于他是好事。
那时起,他就刻意给小皇子提供玩具,博得孩子喜爱,老少感情积淀逐渐牢不可破,朱由校眼中,这个忠诚好玩的老仆,给他生活注入活力,更多时候,他愿意与这个太监待一起,这不光因为魏进忠能给他玩具,最重要是朱由校体会到少年时应有的轻松乐趣,这种童年情感,成魏进忠最大资本。
宫中生活虽稳定,但对于魏进忠来说,权力还遥远,太子欢心才是重要事情,可带来地位稳固,也能进一步接近光宗耀祖目标。
刨除功利心外,有过孩子的魏忠贤也可能对太子产生微妙感情,虽是投其所好,但未必有坏心。亲密关系,让他对这孩子产生情感依赖,甚至把太子当自己孩子看,这从君后来臣生活中可看出。
1625年太子登基后五年,朱由校泛舟西苑,居然翻船落水、魏太监毫不犹豫跳下水,不顾自己不会游泳,意图救皇帝。这事故险些要魏忠贤命,也从侧面验证,忠诚是真的,甚至是近乎父子亲情。
由此可见我们单纯把魏忠贤当坏蛋,有失偏颇。
表面上看有不错前程,但魏忠贤明白光凭感情忠诚,不能保证富贵长存,他必须寻找更可靠方式。
虽然是不完整男人,但魏进忠没灭绝生理需求,内宫是到处都有阴谋的地方,高大、爽朗的他颇得宫女喜欢。数百年后今天,我们无法了解魏先生内心,但客观上讲,他太监生涯关键时期,爱情来了!
朱由校登基后不久,魏先生和同样深得皇宠的女人走到一起,姓客的皇帝奶妈和老魏一起布下巨网,“客魏专权”时代来了。
1621年,泰昌帝归天,朱由校上台,魏进忠迎来巨大改变,他郑重改名魏忠贤,贤字说明他对权力的向往。他意识到自己力量很难完成权力控制,自己需要以更直接方式获得皇帝信任,恰在此时,客印月出现
客氏是天启奶妈,朱由校心中这乳母非常重要,不单是养育之恩那简单。
历史典籍曾记载,皇帝大婚前与客氏有苟且事,但不管真相如何,当时宫廷中,客氏风头一时无二,朱由校即位不到十天就封客氏为奉圣夫人,因此他也成魏忠贤目标。
而他作为女人,同样需要魏忠贤配合,二人结成对食(假夫妻)这过程,魏忠贤又表现自己果敢一面。
早在魏忠贤前,客氏有个固定对食,就是魏忠贤最初大佬魏朝。面对竞争,魏忠贤没给自己大佬面子,也许魏忠贤心里,什么都可让,爱情不能让,如果他真这么想,他的思想够先进。
三角恋持续段时间后,魏朝觉得吃大亏,觉得魏忠贤不仗义,一状告到皇帝那。皇帝想想,也没生气,把他们三人叫到自己面前,先问魏忠贤有没这事,魏忠贤不含糊,承认了。之后朱由校又问客氏喜欢谁,客氏也坚定不移捍卫自己选择站在魏忠贤身旁。
宫廷抢妻剧中,魏忠贤不慌不忙,胜券在握,最后抱得客氏归,由此可看出,魏忠贤够敢作敢当,光明磊落。他也有个人魅力,在泡妞这环节,表现突出,毕竟,皇帝奶妈不是谁想泡谁就泡的。
成功夺取客氏后,魏忠贤宫中身份发生不小变化,皇帝宠信的太监加皇帝奶妈,这样实力谁都忌惮。魏忠贤在众人阿谀奉承中,品尝到权力可贵。然而此时他实力有限,想真正走到前台,要先搬掉另一个大佬王安。
除掉王安,是走向权力顶峰最后一步,走好便一马平川。
但魏忠贤忧心的是,王安具有相当势力,名誉颇佳,朝野间有自己人马,他与东林党互为引援,不好对付,这是去不容易。
经周密策划,魏忠贤在宫内发展小集团,收罗太监王体乾、李永贞、石元雅、涂文辅。这些人在内廷不断中伤王安,加客氏给皇帝吹风,渐渐的朱由校开始疏远王安。
皇帝对王安起疑心,魏忠贤顺势指示上书弹劾王安。
接着和客氏配合,在皇帝面前说王安坏话,朱由校蒙在鼓里,一道圣旨下王安发配南海,魏忠贤还觉干得不彻底,又指使自己狗腿子将王安迫害死,夺得内廷控制权。
王安倒掉后,天启时代政治板块造成极大影响。
东林党丧失内廷的眼线,失去与皇帝交流渠道。王安倒台意味着旧势力倒掉和新势力崛起,而这势力领袖就是魏忠贤。
王安遭遇,东林党也想营救,可不知道为何,喊了两声没下文,虎头蛇尾做法或许因为东林党人洁癖,不愿与宦官结交,或许其他原因,最终他们吃尽苦头。
干掉绊脚石后,魏忠贤接大佬差事,成司礼监秉笔太监。司礼监秉笔太监是皇帝身边最亲近的人,代皇帝批奏章,可魏忠贤不识字,这真是滑稽。
对不能胜任的职位,魏忠贤毫不犹豫上任。
解决问题办法很独特,由亲信将难懂奏折译成白话,他在批示,然后在写成文言格式,实在滑天下大稽。
这种事情,朱由校没觉不妥,本来对政事就讨厌,对魏忠贤和客印月信任到无可复加地步。可以说,朱由校坐大明龙椅,暗里却是魏忠贤把握实权。
回顾魏忠贤发迹史,虽然坎坷,但对其他朝代同行来说,却容易很多,这与明朝特殊政治背景相关。明朝历史上,宦官干政一直是大问题,开国皇帝朱元璋,曾敏锐意识宦官干政非常危险。他当政初,对宦官控制严格,不许认字,给他们待遇很低。那时代,太监是奴才,能安身立命就不错。可是魏忠贤如此不甘心,于是不断求上进。
其实如何评价魏忠贤:这个人是中国无数屌丝逆袭的佼佼者,是励志的人,努力的人,也是一个真性情的人,他之后的所作所为,也不一定大奸大恶,比所谓东林党人还是强不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