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古朗月行带拼音
提到的作品
sasaja
谢邀:在古诗中描写月的是这首,宋:李朴(中秋)…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狡兔空从弦外落:妖嫫休向眼前生。灵槎似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我欣赏这首诗。
愿辰
在中国浩如烟海的古典诗词作品中,描写月亮的非常之多,不胜枚举。除了那些名气爆棚的经典诗词作品传世之外,还有很多名气不是很大的优秀作品,下面编选一些,供大家欣赏。水调歌头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寒食月夜唐·白居易风香露重梨花湿,草舍无灯愁未入。南邻北里歌吹时,独倚柴门月中立。兰溪棹歌唐·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月夜唐·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月夜忆舍弟唐·杜甫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旅宿唐·杜牧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菩萨蛮五代·冯延已梅花吹入谁家笛,行云半夜凝空碧。欹枕不成瞑,关山人未还。声随幽怨绝,云断澄霜月。月影下重帘,轻风花满檐。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唐·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渡荆门送别唐·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月下独酌唐·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拜新月唐·李端开帘见新月,即便下阶拜。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霜月唐·李商隐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无题唐·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明月夜留别唐·李冶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相见欢五代·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月夜唐·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采桑子宋·吕本中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楚江怀古唐·马戴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生查子五代·牛希济春山烟欲收,天淡星稀小。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生查子·元夕宋·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酬张少府唐·王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临江仙宋·晏几道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春山夜月唐·于良史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江村即事唐·司空曙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中秋月宋·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声明:图片都来自网络,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Jade'P
问题:描写关于“月”的古诗有些值得推荐?.......古诗词中关于月亮的诗不胜枚举,几乎每个时代都有咏月或者使用月亮这个意象的优秀诗篇。下面我列举各个朝代的关于月亮的诗,顺便说一下诗体的演变。一、先秦时期 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卬明月而太息兮,步列星而极明.........宋玉据说是屈原的学生,骚体诗亦称楚辞体,在汉书·艺文志属“诗赋”一类,总是有不少“兮”字。二、汉朝 卓文君白头吟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这四句押入声韵。五言诗在汉朝发展成熟。白头吟是一首乐府古题,是卓文君写给丈夫司马相如的一封信,司马相如发迹后,渐渐耽于逸乐、周旋在脂粉堆里,直至欲纳茂陵女子为妾。卓文君警告老公不要有三心二意,据说效果不错。三、魏晋 曹丕《燕歌行》...........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这是一首句句押韵的古乐府诗,曹丕的燕歌行被认为是有据可查的第一首齐言的七言诗。后来的诗多是隔月押韵,在唐朝句句押韵的诗有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但是不同于曹丕一韵到底的燕歌行,岑参的是一首换韵的诗。四、南北朝 徐陵《关山月》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星旗映疏勒,云陈上祈连。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关山月》是齐梁永明体诗人徐陵用汉代乐府古题吟咏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明显有了格律诗的影子,仅仅是第三联与第二联失黏,放在初唐时期,也会被当作近体诗看待,在《唐诗三百首》律诗目录下就有这种失黏的律诗。梁武帝太清二年(548年),徐陵奉命出使东魏,后因侯景之乱,不得南归,诗风有所改变,《关山月》就是这一时期写下的一首描写边塞风光的诗。五、隋朝 隋文帝杨广《春江花月夜》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无论是产量还是质量,隋文帝杨广都可以算是隋朝第一流的诗人。四句都是律诗的句式,但是第二句失对,这是近体诗发展过程中的现象。可以看出来,知道隋朝,五言诗的地位一直高于七言诗。在南北朝的爆照是第一个大力写七言诗的人,七言在唐朝渐渐被众多的诗人认可。六、唐朝,张九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这是一首完全标准的五言律诗了,律诗的规则在齐梁时期基本完善,但是唯有黏连是在初唐上官仪时期确定的。上官仪一派倒台后,沈佺期宋之问杜审言(约645-约708)等人继承发展,近体诗被纳入了科举考试的科目之中。诗赋进入科举是唐高宗李治永隆二年即公元681年。张九龄时期(678年—740年)是唐中宗景龙初年(707)进士,这时的读书人必须要学会作近体诗。七、宋朝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词作为歌词之词,起源说法比较多,一般认为在唐朝起源,在宋朝达到了高峰,苏轼把“言志”这种诗的特色加入了词中,开拓了词的豪放一派。八、宋以后诗词到了宋朝,各体皆备,唐朝是诗的顶峰,宋词是词的顶峰。以后元明清没有革命性的突破。一直到五四运动以后,新体的自由诗出现了,旧体诗词渐渐失去了过去的荣光,以写新诗出名的诗人层出不穷,写旧体诗的诗人除了主席以外几乎都默默无闻。再说回月亮,月亮代表这圆满、团聚、思念,是诗歌永恒的主题,下面再看一首主席的词吧。也是以月亮作为文中的主要意象,来表达思念故人的佳作蝶恋花·答李淑一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老街味道
一蓑烟雨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二月春风似剪刀。霜叶红于二月花。
团子
谢邀答。关于"月"的古诗有许多,值得推荐的有:宋代诗人文同写的新晴山月,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唐代张若虚写的《春江花月夜》,李白的《关山月》静夜思,杜甫的《月夜》等脍炙人口的著名篇章。因本文篇幅所限,撷取宋代文同写的新晴山月与友共赏,日:高松漏疎月,落影如画地; 徘徊爰其下,及久不能寐。怯风池荷卷,病雨山果坠;谁伴予苦吟?满林啼络纬。([注]疎同疏,爰yuan,阳平,文言连词,于,寐mei去声。络纬,虫,名纺织娘,至秋则啼。)该诗写作者在秋天山中月夜的感受,给读者提供了夜景清幽,人物潇洒的画面。诗的大意:诗人秋天在山中高大松间,看到树枝漏下得月影,如同在地上画满了疏枝画面,诗人在树林里徘徊,久久不想回家睡眠。那些顶不住风雨侵袭的池中荷花,卷曲的荷叶;那些被风吹动摇晃的树枝,掉下了遍地的山果,满目冷清。是谁在这时伴隨诗人在林中徜徉呢?原来是林中的纺织娘,在这秋夜里的啼叫声。文同,字与可,梓潼人,为宋仁宗时1049年中的进士。为官以廉明称。有多方才艺,而画的成就最高。文同诗风清新,在写自然中,惯用画家眼光来欣赏丶评论。上述不当处,请友斧正。
阿桃蜜
谢谢邀请!带春字的古诗,非常多!写一些我自己知道的。希望能够帮助到你。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原贴:带春字古诗有哪些?
Elvistorm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春日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原贴:带春字古诗有哪些?
seminokoeryo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东风夜放千花树。辛弃疾。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原贴:有哪些带风的古诗?
yjb101
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经过千百年的沉淀,流传下来滋养我们的心灵.带李字的古诗有很多,下面我就先说一个大家都能耳熟能详的赠汪伦 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带蕾字的古诗也不在少数,来看看这首次韵春日事 王安石人间尚有薄寒侵,和气先薰草树心。丹白自分齐破蕾,青黄相向欲交阴。潺潺嫩水生幽谷,漠漠轻烟动远林。病得一官随太守,班春无助愧周任。
叮当的猫。
这是宋代诗人贺铸流传颇广的一首作品。上半阙满眼春景,欣欣向荣;下半阙言及诗人自己的衰老与落魄,形成强烈对比。所写长安同样如此,长安一直是盛唐繁荣的代表,而宋朝多处于外患重重。整个作品通过不同层次的对比,凸显出作者对于自己怀才不遇而蹉跎岁月的感慨。青年人朗诵这首作品,因为情感阅历的局限,很难把握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尺度。
丫丫lyy
贺铸字方回,自号庆湖遗老,北宋著名词人,因名作青玉案·横塘路“梅子黄时雨”句,人称贺梅子。贺铸能诗善文,尤长于词,词风兼豪放、婉约于一体,长于锤炼语言并善融化前人成句,用韵严格。望长安全词如下:排办张灯春事早。十二都门,物色宜新晓。金犊车轻玉骢小,拂头杨柳穿驰道。 莼羹鲈鲙非吾好。去国讴吟,半落江南调。满眼青山恨西照,长安不见令人老。关于诗词的朗诵,无外乎把握好情感基调、音调(高低)、音速(急缓)、节奏、重读轻读等等。比如望长安:望长安词牌是《蝶恋花》,我们知道,《蝶恋花》属于较为婉约的词牌,因此望长安的基调不会过于激昂,音调不宜过高,音速不宜过快。上阕起句“排办张灯春事早”,看似“喜庆”,甚至整个上阕都是这种氛围,但是我们得了解全词的大意后才能有感情地朗诵,看了下阕才会发现,上阕其实是铺垫。因此,个人认为,上阕的朗诵,可以轻快,但不宜“喜”。其节奏如下:排办/张灯/春事/早。十二/都门,物色/宜/新晓。金犊/车轻/玉骢/小,拂头/杨柳/穿/驰道。而转入下阕,词人是在感叹,要“郁”,声音转入低沉,音速放缓,要让人听后能产生淡淡的感伤。其节奏如下:莼羹/鲈鲙/非/吾好。去国/讴吟,半落/江南/调。满眼/青山/恨/西照,长安/不见/令/人老。
azimao3221
无论朗诵何首诗 我想都应该身临诗境 声情并茂的有感而诵吧 诗歌的意境不同 酸甜苦辣的滋味也各不一样 那么朗诵时的高低起伏抑扬顿挫的语调也就大不相同了
major
贺铸的生平和性格特点贺铸为人豪爽精悍,如武侠剑客,同时他不依附权贵,喜论时事。少时侠气盖一座,驰马走狗,饮酒如长鲸。豪爽之气,侠客之风,狂士之态,是贺铸的精神主体。都说性格决定命运,他也难以幸免,他不肯屈节权贵,铮铮傲骨,因此一生沉于下僚,郁郁不得志,晚年退居苏州。从他的生平和性格来判断,他的诗句表达了他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无奈情感。而这首望长安,上阙描写了春天的美好景物,欣欣向荣,生机勃勃,对万物充满希望,因此朗读时高吟有力,坚定豁达;而下阙却反转,描写自己的衰老落魄,形成强烈对比,触景生情,感慨世事变迁,壮志未酬。一切都是生机勃勃,青春萌动,唯独自己老年迟暮,夕阳西下,日落西山,因此朗读时应低吟浅唱,表达无奈,悲伤,对终生不遇,年华蹉跎的嗟叹!
笑笑从心开始
描写月亮的!鉴赏在网上可以查得到,大体就是通过无边的想象和月亮的那些传说,把月亮描写得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然后笔锋一转,表达了忧伤之意。但是,让我嗤之以鼻的是,赏析者非要和什么当忧患朝庭的黑暗,还说什么忧安䘵山叛乱时所作。这真是牵强附会的解释。仿佛是说李白可以未卜先知,预料到安史之知一样。仿佛是说李白像杜甫一样忧国忧民,担心朝庭陷入歧路一般!这是李白,不是预测大师李淳风,更不是爱国人士杜甫。何况,从本诗风格来看,前面欢愉无限,中间穿插典故,似乎在说悲欢离合,尾句”凄怆摧心肝“,关键是李白为什么凄怆,这才是关键。说是此诗作于安史之乱之前,好吧,李白在安史之乱之前做什么?李白在江南游玩,还结识了日本僧人晃衡。再往前一年,李白从河南一直玩到安徽,再往前一年,李白在河北,北京一带游历,算是见谅到了安䘵山骄横。再往前一年,李白在河南。再前一年,李白结婚,在江西。再前两三年,李白在金陵。再向前,是李杜相逢,大玩一场,后来又遇到高适,接着游玩,还上山寻找神仙。再之前,李白当上了翰林,整日在长安喝酒赋诗,后来因为耍大牌而被玄宗所不喜。看到安䘵山权势滔天,就凄怆摧之肝?这是连高力士面子都不给的李白么?所以,小可认为,这首诗不必过度解读,就是看到了月亮,想起了从前,想起了现在,功名未就,四处飘扬,从而感到了一种孤寂和悲伤。仅此而矣
傻傻的可愛
春天 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描写春天的古诗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晚春(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
原贴:古诗 古诗 古诗 古诗
请叫我~Miss吃货
春,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迟迟:缓慢。卉木:草木。萋萋:草茂盛的样子。仓庚:莺。喈喈:鸟鸣声众而和。蘩:白蒿。祁祁:众多。 诗经·小雅·出车 时在中春,阳和方起 阳和:春天的暖气 史记·秦始皇本纪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汉 乐府古辞《长歌行》 阳春白日风在香 晋 乐府古辞晋白绮舞歌诗三首 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晋 乐府古辞盂珠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秀:秀丽。屯:驻,聚集。 南朝宋 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变鸣禽:鸣叫的鸟换了种类。两句写冬去春来,鸟儿已经替换了。 南朝宋 谢灵运登池上楼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覆春洲:落满了
原贴:古诗 古诗 古诗 古诗
kittygirrrrl
陆游示 死原知万事空 悲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原 家祭毋忘告乃翁 岳飞 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啸壮同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路云月莫等闲、白少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恨何灭驾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收拾旧山河朝阙 【代】:南宋 【作者】:文祥 【作品】:零丁洋 【内容】: 辛苦遭逢起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说惶恐 零丁洋叹零丁 自古谁死 留取丹照汗青 边疆 军行七首 王昌龄 青海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破楼兰终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白草折胡八月即飞雪 忽夜春风千树万树梨花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暖锦衾薄 军角弓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凝 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辕门风掣红旗冻翻 轮台东门送君雪满山路 山路转见君雪空留马行处 塞【唐】王昌龄 秦明月汉关万征未 使龙城飞教胡马度阴山 思乡 张 籍 洛阳城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尽 行临发封 ―― 秋风引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 萧萧送雁群 朝入庭树 孤客先闻 叙事 江南逢李龟 杜甫 岐王宅寻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江南风景 落花节逢君 越怀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 战士家尽锦衣 宫花满春殿 今惟鹧鸪飞 山水 野望 翁卷 秋色冷晴湾数峰峦远近间 闲山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 江 王士禛 吴楚尾路何烟雨秋深暗白波 晚趁寒潮渡江满林黄叶雁声 四季 春 春晓》 【唐】孟浩 春眠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风雨声花落知少 夏 夏田园杂兴(其) 【宋】范 梅金黄杏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篱落唯蜻蜓蛱蝶飞 秋 山行 【唐】杜牧 远寒山石径斜白云处家 停车坐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冬 咏梅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 遥知雪唯暗香。 。
一夜渡江人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动。木叶:枯黄的树叶。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萧瑟:寂寞萧条的样子。燎栗:凄凉。若在远行:好象人在远行之中。 战国楚·宋玉九辩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榈庭:榈巷庭院。 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迢迢:形容夜长。亭亭:远貌。 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luomeiruyu
七绝·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七绝·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七绝·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五古·咏苎萝山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勾践徵绝艳,扬蛾入吴关。 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七绝·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五绝·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
吴子衿
蝉,作为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弱小生命体,朝饮甘露,暮咽高枝,夏生秋亡,在苍茫宇宙中显得微不足道。然而正是它的这一生命规律博得了文人墨客的厚爱,蝉被带入文学作品中吟咏赞叹,尤其是在诗词中成了较多的描写对象。 从《诗经》到魏晋以来,“咏蝉文学”迅速发展。本文试以寄托的角度去窥探蝉意象在诗词中的流变过程。 一 意象与寄托纵观诗词理论,不难看出意象是诗词的重要特征,尤其在古诗词中。 诗歌评论家鲜明的提出“古诗之妙,专求意象”(胡应麟《诗薮》)。意象从某种意思上说是作者渗透其中的思想感情,更是由客观事物触发的人类意识活动的表现。黑格尔认为它是“艺术家的主体性与表现性的真正的客观性这两方面的统一。 ”我们可以得知客观物象与主观的心意一旦组合起来,各种意象就可以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越鸟巢南,昆鸡悲鸣,景非一时,物非一地,而且本来不具有特定含义的物象,由于作者带上特定的思想感情把两个层面加以组合,便产生了崭新的意义。 蝉在诗词中的意象存在便有了合理的依据。钱钟书提出“诗中所未尝言,别取事物,凑泊以合,所谓‘言在此,意在彼’即可谓之有寄托”。 寄托在诗词理论上是举足轻重的,前人认为咏物诗词以寄托为上乘。 南宋词家出现了寄托一派。宋四家词选序论云:“咏物最争寄托意,以意贯串,深化无痕。”张炎也在词源中提出了“所咏撩然在目,目不滞留于物。”的创作规范。因此,我们可以说咏物诗词奇妙之处在于有寓意,而寓意的绝妙之处不能指实,它所寄托的是某种情感,心态和人生感悟。 咏蝉诗词作为咏物佳品势必渗透了恰到好处的意象和寄托。据此,我们可以通过在诗词中有无寄托,观看其意象流变之美。二 没有寄托的蝉诗作为微小的生物而被诗人关照进入诗词中,就其初始阶段而言,仅仅是一种客观自然物,这主要体现在先唐诗歌中。 蝉最早出现在《诗经》中的七月:“五月鸣蜩”,蜩即蝉。 蝉儿叫是以季候带出农事的真实写照。另外一首是大雅*荡:“如蜩如螗,如沸如羹”,朱熹评注说“蜩,螗,皆蝉也。如蝉鸣,如沸羹,皆乱人意”。 可见,蝉鸣这一生活特征已经引起了诗人的注意,诗歌表现了昆虫鸣叫的原始生活习性。“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礼记*月令),蝉与蟋蟀等小昆虫一样,是单纯的一种物候。 随着诗歌的进一步发展,以蝉作为描写对象的诗歌大量出现了,但作者并非有意赋物,还没有寄托之意。 梁代范云咏早蝉诗“生随春冰薄,质与秋尘轻。端绥挹霄清,飞音承露清。”此诗写出了蝉的形体、声音及活动时间等诸多面特点,对其生活方式进行了细腻贴切的描述。另如梁代沈君攸同陆廷尉惊早蝉诗“日暮野风生,林蝉候节鸣。 地幽吟不断,叶动噪群惊。”又如隋代的王由礼赋得高鸣蝉诗“园柳吟凉久,嘶蝉应序惊。露下绥恒湿。风高翅转轻,叶疏飞更迥。”等等这些诗,要么写在秋风暮晚中的鸣叫,要么写生命活动的情况,但大体上都描写了蝉生活环境以及特定环境下的存在空间,不能不说是咏物的优秀作品。 尽管这类咏蝉诗没有寄托这一体例的巧妙运用,但仍保持其固有的风格。 一直沿袭下去也出现了不少好的句子,为诗词增添了亮色。显示出独特的情致。但真正使蝉在诗坛名气大噪的,则是有寄托的作品。 三 寄托赋予蝉的意象美蝉,能在诗坛上博得美名,有赖于寄托在唐诗中的发展。众所周知,唐是诗歌的时代,寄托一法到了唐人笔下,开始摆脱生硬稚嫩的手法,进入到一个运用自如,兴寄无端的境界,托物寓意传情超过了前朝。 许多理论源发于此。沈祥龙说:“咏物之作,在借物以寓性情,凡身世之感,君国之忧,隐然蕴于其内,斯寄托遥深,非沾沾焉咏一物矣。”这在唐代不少咏蝉诗中得到了鲜明的体现。此时诗中蝉充当的意象,既是寄托的有意安排,又是性灵的流露。 “别愁逢夏果,归与入秋蝉”(李端晚游东田寄司空曙)之类的富有寄托而又体现特定意象的诗比比皆是。 文人寄寓于蝉而形成一种悲剧美,构造起点缀诗坛的鲜明意象,它掩映出文人对政治、社会、人生的心理感受,充分反映了诗人的主体精神。 这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上。(一)、以显示出时间变化意象在文化天道的循环的时间直线性体现出来。引出好一种自我的时间意识,这是诗人运用寄托手法赋予蝉的最基本的意象。 化成成虫的蝉的一生是十分短暂的,庄子说它“不知春秋”,(庄子*逍遥游)。 蝉的这一习性与诗人的情感巧妙的引起了共鸣。对个体生命的关注和自怜,使历代作家普遍产生了生命短暂而宇宙永恒的伤逝之感,其实质乃是一种强烈的时间意识。“这种意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与人的生命本身紧密相关联,它的核心乃是生命现象与自然运行的双向同构感应在心中引起的深刻顿悟,其具体表现为人对自身生命的惊恐、悲叹,把握和执着。 ”诗人刻意写蝉,看似对小昆虫的怜惜,而实质上寄托了一种“夕阳好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惜时之感,这是一种砭人股骨的力量。初唐诗人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六首 其十二:“玄蝉号白露,兹岁已蹉跎。 群物从大化,孤英将奈何。”该诗表面写蝉在白露到来时,必死无疑无可奈何的伤悲之情,实质上是以蝉喻指自我生年不满百的悲剧情怀,凄冷的人生风雨,字里行间无疑渗透着作者怜惜生命的主观感受。 我们可以说,诗中蝉即是陈子昂自己。 另有“红树蝉声满夕阳,白头相送倍相伤”(元稹送卢戡诗)“红树”、“蝉”、“夕阳”、“白头”自然融为一体,落日相伴的蝉恰恰是白头之人的真实写照。加上离别之悲,是一种下降凝缩的力的运动。蝉的这一寄托,突出了诗人的主体感受,即天步悠长,人生如白马过隙,倏忽即逝的悲剧意象,蝉的这种意象,词微旨远,妙不可言。 (二)、寄托所映射出羁旅、别离意象。秋天给人的审美感受是一种悲凉的情调,蝉极易渲染出一种苍凉的氛围,形成孤冷意象融入到别离远游之中。唐*许棠《蝉》:“报秋凉渐至,斯夜思偏清。 默守疑相答,微摇似欲行。”“默守”、“欲行”语义双关,不但写蝉,而且写人,诗人的离愁别恨寄寓于蝉身上,而蝉的孤单悲凉却是诗人的化身,后来朱熹宿寺闻蝉作:“树叶经夏暗,蝉声今夕闻。 已惊为客意,更值夕阳薰。 ”夕阳之蝉,凄恻哀惋。夕阳西下,蝉不得不离白昼而去,在凄寒的夜晚哀鸣。一种所喜之物的孤独,令人感到悲怆,而作者把这种羁旅之悲寄托在蝉身上,体现出人作为普通生命体面对广漠宇宙所拥有的孤独无助。“蝉”、“客”在一个“惊”字中合二为一,同在夕时发叹,在读者的艺术想象究竟,两者可以换位,物我感应、融为一体。 (三)、寄托赋予蝉的失意、患难、高格意象。中国古代文人历尽沧桑,诸如宦海浮沉,名利追逐,市朝倾轧,世态炎凉,难免滋生出往事如梦,命运坎坷的迷惘和感伤。例如唐*贾岛病蝉的“病蝉飞不得,向我掌中行”就充分体现了文人的这一心态。 通过蝉的描写反映了自己失意之情。“岛久不第,吟病蝉之句逐之”(全唐诗卷三),诗人正是这样把劲切峻急的情感寄寓于婉转曲折的物象描写中,反复咏叹,茹而不吐,隐而不宣,使读者透过物象描写,体味诗中真意。 秋蝉在凛冽寒风中,双翅难展,加之“螳螂捕蝉”所投下的阴影,无疑成了绝好的寄情之物。又如初唐四杰的骆宾王,其自身修养极高,然而那种孤傲清高的态度,在封建时代终将四面碰壁,官场失意,并陷于患难之中。 公元678年,骆宾王在长安任侍御史,因为上书议政事,冒犯了武则天,被人诬陷下狱。 宾王愤懑之极,在狱中写下一系列诗文,最有名的便是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诗中借蝉自喻,寄托自己遭谗被诬的悲愤之情,郁郁不得志的身世之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两句中字字说蝉,也无一字不在说自己。 “露重”、“风多”比喻环境的压力,“飞难进”比喻政治不得意,“响易沉”比喻言论受压制。 蝉如此,人也如此,二者融为一体,寄托遥深。诗论者对此评价很高,“大家语;大略意象深而物态浅”(陆时雍唐诗境)“诗有寄托故不等以咏物善长”(范大士历代诗发)在那个时代解脱世俗纷争的最好方法就是表明自己的品格。 唐代的虞世南受到明主李世民的重用,便借蝉表明自己的高峻价格。在他的蝉诗中“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乃咏物诗的佼佼者,最后两句,蝉完全人格化了,蝉蜕于污秽与作者品格有机地联系起来。 清人沈德潜评此诗云:“命意自高,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品格。 ”同时代的施补华也在岘佣说诗中说“三百篇比兴最多,唐人独得此意。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端是籍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 比兴不同如此。”这三首诗都是托咏蝉以寓意的名作,工于比兴寄托,成为“咏蝉三绝”。 蝉因此名声大噪。蝉意象这一流线性变化全赖于寄托的手法。它的意象也逐渐鲜明,后来形成了较稳定的象征符号,为后人所赏鉴。
nannan
春:江南春 唐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夏:小池 宋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晴蜓立上头。 秋: 秋夕 唐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冬: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舟雪。
原贴:古诗古诗古诗
张雪峰
春 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夏 王安石初夏即事: 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西陂。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秋 李颀【望秦川】 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远近山河净,逶迤城阙重。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客有归欤叹,凄其霜露浓。 冬 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借问袁安舍,翛然尚闭关。
原贴:古诗古诗古诗
well
春。。。。。。。 忆江南 白居易 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山寺月中听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初春小雨 韩 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晚春 韩 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春 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游湖 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江南春绝句 杜 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菩萨蛮 韦庄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树阴里白沙堤。 夏 。。。。。所见 [清] 袁 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仲夏 [唐] 樊 旬 江南仲夏天,时雨下如川。卢桔垂金弹,甘蕉吐白莲。 孟夏 [唐] 贾 龠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小池 [宋]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晴蜓立上头。 夏景 [明] 朱瞻基 景雨初过爽气清,玉波荡漾画桥平。 穿帘小燕双双好,泛水闲鸥个个轻。 夏意 [宋]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闻蝉 [唐] 耒 鹄 绿槐影里一声新,雾薄风轻力未匀。 莫道闻时总惆怅,有愁人有不愁人。 夏日六言 [宋] 陆 游 溪涨清风拂面,月落繁星满天。 数只船横浦口,一声笛起山前。 山亭夏日 [唐] 高 骈 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夏日对雨 [唐] 裴 度 登楼逃盛夏,万象正埃尘。 对面雷嗔树,当街雨趁人。 檐疏蛛网重,地湿燕泥新。吟罢清风起,荷香满四邻。 秋。。。。 。。。 秋词唐。刘禹锡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秋思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秋月宋。程颢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中秋月宋。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秋日宋。程颢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冬。。。。。。。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舟雪。 《夜雪》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雪梅 卢梅坡有梅无雪不精神, 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 与梅并作十分春。 雪梅 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山中雪后 郑燮(清)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观雪 杨万里(宋) 坐看深来尺许强,偏于薄暮发寒光。 半空舞倦居然懒,一点风来特地忙。 落尽琼花天不惜,封它梅蕊玉无香。 倩谁细橪成汤饼,换却人间烟火肠。 雪望 洪升(清) 寒色孤村暮,悲风四野闻。 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鸥鹭飞难辨,沙汀望莫分。 野桥梅几树,并是白纷纷。 夜雪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原贴:古诗古诗古诗
心凉自然静
春。。。。。。。 忆江南 白居易 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山寺月中听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初春小雨 韩 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晚春 韩 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春 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游湖 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江南春绝句 杜 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菩萨蛮 韦庄
原贴:古诗古诗古诗
banbu
春。。。。。。。 忆江南 白居易 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山寺月中听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初春小雨 韩 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晚春 韩 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春 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游湖 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江南春绝句 杜 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菩萨蛮 韦庄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树阴里白沙堤。 夏 。。。。。所见 [清] 袁 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仲夏 [唐] 樊 旬 江南仲夏天,时雨下如川。卢桔垂金弹,甘蕉吐白莲。 孟夏 [唐] 贾 龠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小池 [宋]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晴蜓立上头。 夏景 [明] 朱瞻基 景雨初过爽气清,玉波荡漾画桥平。 穿帘小燕双双好,泛水闲鸥个个轻。 夏意 [宋]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闻蝉 [唐] 耒 鹄 绿槐影里一声新,雾薄风轻力未匀。 莫道闻时总惆怅,有愁人有不愁人。 夏日六言 [宋] 陆 游 溪涨清风拂面,月落繁星满天。 数只船横浦口,一声笛起山前。 山亭夏日 [唐] 高 骈 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夏日对雨 [唐] 裴 度 登楼逃盛夏,万象正埃尘。 对面雷嗔树,当街雨趁人。 檐疏蛛网重,地湿燕泥新。吟罢清风起,荷香满四邻。 秋。。。。 。。。 秋词唐。刘禹锡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秋思唐。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秋月宋。程颢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中秋月宋。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秋日宋。程颢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冬。。。。。。。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舟雪。 《夜雪》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雪梅 卢梅坡有梅无雪不精神, 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 与梅并作十分春。 雪梅 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山中雪后 郑燮(清)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观雪 杨万里(宋) 坐看深来尺许强,偏於薄暮发寒光。 半空舞倦居然嬾,一点风来特地忙。 落尽琼花天不惜,封它梅蕊玉无香。 倩谁细橪成汤饼,换却人间烟火肠。 雪望 洪升(清) 寒色孤村暮,悲风四野闻。 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鸥鹭飞难辨,沙汀望莫分。 野桥梅几树,并是白纷纷。 夜雪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原贴:古诗古诗古诗
madeinzhenhai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明天起, 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 劈柴, 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 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 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 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而我只愿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espwin
最常用的是这个: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腊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你可以
原贴:古诗古诗古诗古诗
huangting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桃李满天下,英才遍神州。 生有许多事要学;人生有许多事要做。一生教你学做事的人便是老师。 人生有许多难做的事,而最难的事是做人。在这世上首先教你做人的人,便是老师。 人生有许多许多的东西令你珍重。而当你双鬓堆雪,归于宁静,你才会知道,这珍重之中的珍重,乃是真诚。在这世上,唯有老师,唯有老师呵,教你真诚。 老师的职业,容不得虚假;老师的职业,排斥奸佞。诲人之心长在,哗众之意皆1无。一切伪善、恶丑、买空卖空,损人肥己的言行,与老师的道德相悖,为老师的称号所不容。 也许,你的一生,超越过许多坎坷、踏上过无数道台阶,终于步入辉煌,攀上了顶峰。请你面对清风明月,扪心自省
原贴:古诗古诗古诗古诗
daisy-daisy
所见 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观小儿戏打春牛 □杨万里(宋) 小儿着鞭鞭土牛,学翁打春先打头。 黄牛黄蹄白双角,牧童绿蓑笠青 。 骑牛歌 □陆师(清) 牛背儿童自放歌,头头注涧复逾坡。 问渠何法牛驯扰,鞭挞无惊刍牧多。
原贴:带牛字三个古诗三首
潇洒凝哥哥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村晚 雷震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古诗十九首 汉无名氏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原贴:带牛字三个古诗三首
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