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人记载下来的。但是记载历史的人,却有不同的身份:学者、史官、抄写小吏。。。。等等。还有一种叫做「瞽矇」,就是是「盲人、瞎子」,他们可以说是人类最古老久远历史记录者。可以追溯史前没有文字以前的「结绳契刻」时期。「瞽矇」是「史学家」的1.0版本,古今中外,东方西方皆如此。
如:古希腊《荷马史诗》的作者荷马就是瞎子,这是梵蒂冈博物馆——新翼厅(Braccio Nuovo)展馆收藏的荷马雕塑:就是典型的盲人。
这是19世纪创作的油画荷马和他的向导:
司马迁报任安书云「左邱失明,厥有《国语》」,胡适、杨宽、徐中舒等人认为《春秋左传》的作者左丘明,就是当时贵族中的「瞽矇」,音乐和文学才能修养都非常高。
今天,盲人好像是弱势群体,其实,在史前和上古,盲人正因为眼盲,有了一些非同一般的一些技能,地位是不算低的。
怎么讲呢?
俗话说:盲人是眼盲而心不盲。他们虽然失去了视觉,另一些感官就会强化:触觉、嗅觉,盲人要想生存,必须从很小就开始训练一技之长,诸如:巫师算命、吟诵、唱歌,训练出超强的记忆力,以及娴熟的驾驭各种乐器。
在史前社会,盲人担当部族中通神的巫人,没有文字以前,他们也负责记录、传诵本部落和族群历史的这种任务,担当这种「跳大神、领舞、唱歌」的角色。东北亚的萨满巫师很多都是盲人。日本神道教有女盲人当祭司。
比如传说中上古贤弟「舜」,他的父亲叫「瞽叟」,娶了两个老婆,可见地位很高:
史记·五帝本纪:舜父瞽叟盲,而舜母死,瞽叟更娶妻而生象,象傲。瞽叟爱后妻子,常欲杀舜,舜避逃;及有小过,则受罪。
后来文字诞生,进入国家文明社会以后,这些「能跳大神,会讲相声,吹拉弹唱、记忆力又好」的盲人,他们成为为王室和诸侯的服务「瞽矇」或者「乐官」。瞽矇超强的记忆力和识文断字的史官一起为国家王室记录历史。
六经中的《诗经》、乐经都跟音乐有关,三代的贵族交际、抒情、祭祖都是唱歌奏乐的(乐经后来失传或说并入礼经)。所以,精通于「吹拉弹唱」的「瞽矇」是非常抢手的。
《周礼》记载的「瞽矇」要会很多乐器,可能还要担当「诵训」职能,相当于今天CCTV的「播音员」
周礼·春官·宗伯第三·瞽蒙/司干:瞽矇掌播鼗、柷、敔、埙、箫、管、弦、歌。讽诵诗,世奠系,鼓琴瑟。掌九德六诗之歌,以役大师。
因此,「瞽矇、乐官」这种内廷官员,比一般的「刀笔小吏」待遇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国语》中甚至记载了很多「瞽矇」干政的言论,以及「知天道」的记载。
下面,我们搞清楚古代时代不同身份的人,是怎样记录历史,只把「瞽矇记史」搞明白:
比如孔子整理《春秋》、司马迁著《史记》。。。。。。他们是学者型的历史学家,他们创作历史书,是对原始史料文献进行分辨、审查、整理,编纂成书。
用今天的文献学的角度看,就是将「原始文献(一级文献)」的加以整理,加上「目录、索引、章节」,编纂成「二级文献」。「三级文献」就是对「二级文献」再一次提炼,综述、评述等等。
古代「原始文献(一级文献)」」则是由不同时代的史官抄写记载,史官虽然是为王室服务的内廷官员,但有一定的独立性,按照职能,他们应该忠实的记录王的言行和国家大事。古代的史官比较有名的是秉笔直书的「在齐太史简」。
礼经记载商周史官制度——左右两个史官,随时在天子旁边,左史记行,右史记言:
礼记·王藻:(天子)玄端而居,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
《汉书》记载「左史」和「右史」的职能和《礼记》是颠倒的,但无关宏旨:
汉书·艺文志: 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举必书,所以慎言行,昭法式也。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帝王靡不同之。
当然,周礼记载的史官分得更详细,我只列个表出来,就不谈了,免得把读者搞糊涂了,我们只需要知道两种不同史官一个记言,一个记事就大致上可以了。
韩高年. (2002). 三代史官传统与古史传述方式. 社会科学战线(4), 143-149.
综上可见:左史记录君王说的话,然后存档成书叫《
尚书》;右史记录君王做的事,然后存档成书叫《
春秋》。记事为文,记言为献,这就是「文献」一词的来源。
国语·楚语云「史不失书,矇不失诵」——正如徐中舒先生所言,《
春秋》原是「朝报邸钞一类的原始记录」,记事是很简略的,更详细的情况,则要「瞽矇」这种记忆力好的乐官,以配合音乐和韵律记下来。所以,「瞽矇」和「史官」一起配合记录历史,这种模式也就是经传中所说的「瞽史」:
春秋时代我国学术文化虽有高度发展,但有关历史的传习也还未能脱离这样原始方式。
当时有两种史官,即太史与瞽矇,他们所传述的历史,原以瞽矇传诵为主,而以太史的记录帮助记诵,因而就称为瞽史。所谓「史不失书,矇不失诵」,即史官所记录的简短的历史,如《
春秋》之类,还要通过瞽矇以口头传诵的方式,逐渐补充丰富起来。
引自:中国史学名著选—左传选(中华书局,1963),页355
《
春秋》X语是东周各国普遍存在的历史文献。
孔子整理的春秋(鲁)记载的历史是简略的,相当于「年谱大事记」,而《
左传》正是对春秋(鲁)更详细的补充。而《
左传》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是瞽矇口传的历史。
《
左传》被认为《
春秋》的内传,而《
国语》被认为是春秋的外传,《
国语》则是用文字记录各国瞽矇传诵的总集。
《
国语》从文本上来看,非常多的重复句子,这绝对不是记事文本的特点,体现了口诵韵文的特点,是瞽史讲诵的记录本。
文本太长了,我就不引用了,只说一个比喻,我们今天流行歌曲的歌词就有很多重复,这种文体你肯定知道不是写的日记。
又如诗经·秦风·蒹霞有很多重复,刚开始就是秦国的民歌,是当时的乐官采风收集的。诗经·XX风就是某地的民歌,王室的乐官去民间收集,就叫「采风」。
汉乐府的诗歌江南可采莲,后面的四句口水「鱼戏莲叶东、南、西、北」就是四个人一起的多人重唱。
所以,《国语》就是中国的《荷马史诗》。「语」在东周就成为一种新兴的文体,记录孔子言论叫《论语》。
---------------------------------
以上主要说的周代的「瞽矇」,虽然夏代不可考,应该来说是存在。而文献和文物互勘证明商代有史官体系,也有「瞽矇」。
史料和文物互勘的「史官制度」,始自自商代,尚书·多士记录的周公以成王的口吻训殷顽民,离商纣亡国不远。
尚书·多士其句云「惟殷先人 ,有典有册。。。。。」,意思很明确:就是商人有典册记载的历史,历史上商人取代夏人,就如同今天我们周人取代商人,这是天意。
「史」这个字始见于甲骨文:全字像「手执笔记录」之形,按照说文的说法「从又持中」有「记事中正」的意思,当然也有学者也有不同意见,认为手所持握的某种工具:
说文:史,記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
甲骨卜辞合集27125:「大乙史,王其鄉(饗)。」
「大乙史」是专门祭祀商人先王大乙的官员,甲骨文中叫「作册」「册」一类的官员也是复杂掌管文书记事的官员。「史尹、作册尹」可能就是商代的史官。 商代的贞人可能也履行史官的职务。
甲骨卜辞也显示,商代「有瞽」「多瞽」这种官职,身份是不低的:
这是甲骨文的「瞽」字:
裘锡圭先生认为,从「人」画「目」,并去掉「目眶」下线条,以表示「目的残疾」;又用「以手柱杖」表现盲人的典型特征:
前面说了,「瞽」多才多艺,「吹拉弹唱,跳舞、播音」都精通,甲骨文中记载的「多瞽」跟「跳舞」有关,如:
合集16013:「勿乎(呼)多瞽舞。」
意思是「不要让多瞽舞蹈」,由于是残片,只能猜测可能是占卜这天「跳舞不吉利」,第一行「丙午亦雨多」来看,可能是「多瞽」参与求雨仪式。
合集2656正的卜辞有一句:妇好允见。。。。。又(有)瞽
诗经·周颂:有瞽有瞽,在周之庭。
描述的是「周人在盲人乐队的伴奏下祭祖」的情形。
那么,「妇好允见又(有)瞽」,「允」在甲骨文中多用于「验辞」,就是「果然」的意思,「妇好果然见有瞽」,妇好要见的「瞽」,说明身份是不低的。
这也是个残片,无法推断整体意思,但毫无疑问「瞽」跟祭祀有关。
------------------------------------------------------------------
总体来说,夏商周三代的「瞽矇」是高级人才,履行史官、巫祝、占卜等很多职务,主要职务还是神职巫祝,当「史官」是次要的。有可能是当时的史官寻求他们的帮助,把他们当「磁盘」储存历史数据用。
因为瞽矇给王室当「播音员、乐队、祭司」,念「圣旨」、念祭词,一般的国家大事大概都会参与,而且记忆力好,他们的工作也要求他们记住国家发生的大事,甚至王侯遇到问题都要咨询他们,相当于一个「记事本」。这样的「资源」参与史书撰写就很正常了。
三代以后,中国进入帝国时期,儒家兴起,宗教神职势力式微,乐经都失传,就没「瞽矇」什么事了。
「瞽矇」这种古老的传统职业,只有另谋出路,大部分以说史讲评书方式在「民间卖艺」。
汉书·百官志等记载当时制度的文献,就没有瞽矇在朝廷的记载,出土文物表明「瞽矇」在汉代似乎就开始说书,成了郭德纲的祖师爷。
汉代出土的「说唱俑」就是「瞽矇」
古人的一些诗句和笔记记载的说书盲人:
南宋陆游诗: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
明代田汝成西湖志余:杭州男女瞽者多学琵琶唱古今小说、评话以觅衣食,谓之陶真,大抵说大宋时事,盖汴京遗俗也;或说红莲、柳翠、济颠、雷公塔、双鱼扇坠等记,或杭州异事,皆近世所撰作者也。
总之,「说书讲历史故事」还是发挥了瞽矇记忆力好,对掌故熟悉,说学逗唱都会的特点。这大概是盲人的天赋吧。这种职业其实在几十年前还有,我记得我爷爷说过,以前走街串巷的说书人有很多都是瞎子。
另外,盲人为什么有算命的传统?也就不言自明的了,其实「跳大神」才是盲人的本行,「唱歌跳舞」的为「跳大神」服务。
今天,盲人大部分好像都是从事按摩专业。还是「跳大神」加「唱歌跳舞」有搞头,王侯都倚重三分。